劳动的哲学观点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6: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的哲学观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的哲学观点

篇1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血压变化与动态心电图的相关性。方法 89例EH患者同步检测24h动态血压(ABPM)和动态心电图(DCG),分析血压变化与心电图的关系。结果 (1)EH患者中有58例(65.2%)血压昼夜节律消失。(2)DCG中有多种异常改变,心律失常78例(87.6%),ST段改变有43例(48.3%)。(3)DCG改变与ABPM血压改变有显著相关性(P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rease or decrease in blood pressure and cardiac ischemia or arrhythmia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EH).Methods Eightynine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were recorded of 24hour blood pressure and Holter ECG.Results Circadian rhythms of BP disappeared in 53 patients(59.6%).ST changes and arrhythmia were found in 43 and 78 patients respectively.Conclusion Essential hypertension, the extent of increase or decrease of blood pressure are related to cardiac ischemia and arrhythmia.

【Key words】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BPM; DCG

近年来,监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同步监测动态血压(ABPM)和动态心电图(DCG)了解两者相关性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同步监测ABPM及DCG观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变化与心脏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03~200901的住院EH患者89例,男51例,女38例,年龄63~78(平均65.36±8.60)岁;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中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并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心肌病、心瓣膜病及影响脉压的疾病。所有患者于入院后1周内血压控制达标后同时进行ABPM和DCG检查。

1.2 研究方法

1.2.1 24h动态血压监测:动态血压测量采用北京美高仪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MGYABP1型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将袖带缚于患者左上臂测肱动脉血压处,设定白昼(06∶00~22∶00)每30min,夜间(22∶00~06∶00)每60 min自动冲气测试(测量时患者左上肢保持相对固定),记录并储存一次血压、心率和平均脉压差,连续记录24h。监测时间为上午8时至次日上午8时,监测期间患者日常活动不受限,但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焦虑并排除夜间睡眠差者。如24h有效监测次数少于应得次数的80%或每小时区间内有缺漏数据时则隔日重测。有效血压读数标准为收缩压9.3~34.67kPa,舒张压5.3~20kPa,脉压差2.67~14.67kPa。

1.2.2 ABPM观察指标:(1)有效监测次数,监测时间及各次测量值;(2)24h平均收缩压(TSBP)、舒张压(TDBP)与脉压(TPP);(3)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舒张压(dDBP)与脉压(dPP);(4)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舒张压(nDBP)与脉压(nPP);(5)24h、白昼与夜间血压负荷(SBPL及DBPL);(6)血压波动的昼夜节律采用夜间血压下降率表示(SBPF,DBPF),即(白昼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白昼平均血压×100%,其值≥10%属血压昼夜节律正常(为勺型组),

1.2.3 24h动态心电图监测:采用北京美高仪公司生产的ECG/ABHOLTER12TOP检测仪,连续记录患者24h心电信号,通过人机对话方式剔除伪差,(1)识别各种心律失常,进行定量分析。同时统计其昼夜发生率(06:00~22:00,22:00~06:00)。(2)对伴ST段改变者进行定量统计分析。Holter监测ST段诊断标准为: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1mv(J点后60~80ms),持续≥1min,两次发作间隔至少1min。要求患者详细记录监测时间内的生活日记,以便分析症状、心电图和血压之间的关系。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89例EH患者的ABPM结果 见表1。表1 89例EH患者ABPM结果

2.2 89例EH患者的DCG结果 见表2。表2 89例EH患者 DCG结果

2.3 89例EH患者不同时间段的平均血压、心律失常及ST段情况 见表3。表3 不同时间段的平均血压、心律失常及ST段情况

3 讨论

文献报道在无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中也常有一过性心肌缺血发生,其发生率为15%~57%,病情严重程度和血压的控制水平都能影响其发生率[1]。本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时心律失常、ST段压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压低时,这说明血压升高可能是一重要原因。由于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尤其是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时,心肌毛细血管密度与左室重量增加不平衡,易导致心肌缺血。但近年来发现绝大多数持续性STT改变者,冠脉造影正常。因此有学者认为,临床心电图中根本不存在慢性冠脉供血不足的改变,可能是缺血性心肌病或高血压性心肌病等表现[2]。因此推测,慢性高血压病患者的持续性STT改变是心室肥厚、高血压性心脏病所致,DCG一时性ST段压低则是在高血压心脏病变的基础上,由血压骤时升高及骤降所致。同时血压升高使心脏的舒张末期容量增加,舒张末期压升高,从而导致心内膜下灌注不足;收缩压升高,导致左室室壁张力增加,心率加快,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肌的需氧和供氧失去平衡,产生心肌缺血,出现心电图的ST段缺血样改变;血压升高时引起左室壁张力及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加,使心肌应激性增高,从而易发生异位搏动。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脑血管病发生存在时辰规律。心脏性猝死、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出血性脑卒别容易发生在清晨和上午时段,现在认为血压晨峰与心、脑血管病高发有密切关系[3]。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文献相同。一般认为,健康人觉醒并开始活动时,交感神经系统即刻激活,心搏量和心输出量增加。而在高血压患者中,交感神经系统的即刻激活引起周围血管阻力迅速升高,因此出现血压晨峰现象,病人心率增快,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其病理生理变化随着人体的休息活动状态显现周期性变化,同时存在内分泌因素,晨醒后数小时血浆儿茶酚胺浓度显著增加,冠状动脉与全身小血管因儿茶酚胺浓度增高而收缩,同时血浆肾素与可的松浓度也升高,增高的可的松又可增高儿茶酚胺水平,血管紧张素II水平升高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高,均引起血管收缩。同时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损伤,NO浓度降低,进一步加重血管收缩。这些神经内分泌的变化解释了EH患者晨醒后数小时心肌缺血加重的原因。心肌缺血加重和心脏收缩力的增强还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阈值下降。

本研究中结合病人日志,发现血压升高时,患者自觉症状较明显,而心律失常及ST段缺血改变也同时存在;所以,高血压患者有必要同步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检查,以便更准确地观察血压波动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之间的因果或顺序关系[4],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老年患者心血管事件多发生于清晨,高于其他时间,且高血压患者晨峰现象和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高,易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因此提高患者对降压治疗的依从性,控制晨峰血压,可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Boon D,Piek J,Van Montfrans G.Silent ischaemia,and hypertension[J].J Hypertens,2000,18(10):11551164.

[2] 郭继鸿.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概念的质疑[J].心电学杂志,2003,22(1):2327.

[3] 张维忠.血压变异和晨峰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3):287288.

篇2

一、“异化劳动”概念解读

异化(alien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alientio和alienate,表示脱离、转让、出卖、受异己力量统治、让别人支配等义。在近代,欧洲哲学家霍布斯是第一个提出异化概念的哲学家,霍布斯认为,国家本身就是一种异化(他主张人性本恶,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像狼一样,总是处于战争状态),异化主要是指转让。法国的哲学家卢梭的异化思想反映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发表的《人权宣言》中,他主要从经济、政治和伦理道德的角度阐述了这一思想,把异化看成是人们利己主义的结果。而真正从政治上探讨异化,并达到一定程度的是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在他的伦理学和社会理论中,汲取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积极因素,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异化概念。他认为,异化的社会往往使人们行为的结果也发生异化,良好的愿望并不产生良好的结果。由此可见,在近代,异化概念是唯物主义或启蒙学派的哲学家们用来表达反封建社会政治观点的一个工具。真正把异化概念纳入唯心主义轨道,还是从德国古典哲学开始的。首先使用异化概念的是费希特。在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一“自我”和“非我”中,异化是个基本概念。在哲学史上,黑格尔在本体论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异化概念。他认为异化是绝对观念向自然和社会的外化和退化;异化是正源的对象化或物化和客观化;异化是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尔巴哈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异化观,建立了自己的人本主义的异化观;马克思从英国古典经济学特别是从黑格尔关于劳动和异化的思想中得到启示,认为人的异化归根到底是劳动的异化,这是人的一切异化的基础。只有把人的异化最终地归结为劳动的异化,才能展示人的异化的秘密,进而揭示出社会不平等的根源。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出发,分析了人类生存的基础即劳动对人的实际作用,从而揭示了人的异化的本质,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异化劳动,在历史上第一次确定了异化概念严格的确切的含义,赋予了这个概念以社会经济的实质内容,树立了一个正确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新起点。

二、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概述

总的来说,《手稿》是马克思从经济学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进行的初步分析。马克思把哲学的研究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结合起来,这使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同资本家尖锐对立的经济现实,看到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深刻矛盾。《手稿》有关异化劳动的论述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马克思根据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主要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论述,通过对工资、资本和地租的考察,研究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结构和规律(中心是劳动和资本的对立)。第二部分,马克思从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前提出发,把异化和对劳动的分析结合起来,运用异化理论对社会基本阶级关系进一步作了分析,指出上述对立和矛盾的根源在于劳动的异化,得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结论,这是人本主义哲学的本质批判。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总的批判,为他剖析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确定了出发点,即“我们是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出发的”[1](P42)。而所谓的前提就是“把私有财产,把劳动、资本和土地的分离,以及工资、资本利润和地租的分离,还有分工、竞争、交换价值概念等等,当作前提”[1](P42-43)。其实质也就是异化劳动。马克思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对“异化劳动”进行了规定。

(一)从生产结果看,劳动者的劳动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是劳动的结晶,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劳动产品本应该属于工人,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异己的东西,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独立力量,是同劳动对立的”[1](P44)。就是说,工人劳动的产品不仅与工人相脱离,而且变成与工人相对立的东西,劳动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劳动为富人生产了珍品,却为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1](P46)。

(二)从生产过程来看,劳动者和他的劳动行为本身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本来是人的本质,是一种区别于动物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人在劳动中肯定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智力。而异化劳动则使劳动变成了外在于人的东西。“因此,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并不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损伤、精神遭到摧残。”[1](P45)马克思还指出:“劳动的异化性的一个明显表现是,只要对劳动的肉体强制或其他强制一消失,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一样地逃避劳动。”[1](P47)转(三)从人的类本质上看,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这是马克思根据异化劳动的已有的两个规定推导出的第三个规定。马克思认为“人是类存在物”[1](P48),人的类生活、类存在就是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标志。人类通过改造对象世界,使人类的类本质对象化,在改造无机自然界得到表现和确证。在异化劳动状态下,人对人的类本质的体现完全发生了变化。“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剥夺了他所生产的对象,从而也剥夺了他的类生活、他的现实的、类的对象性,而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缺点”;“异化劳动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单纯的手段,从而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1](P51)。由于劳动产品的异化使人不能确证其类本质,劳动本身的异化则是把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仅仅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于是造就了人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人变成了丧失类本质的人。

(四)从人的社会交往看,人与人关系相异化。马克思认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从人那里的异化。”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人的异化,一般说来,就是人同自己本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1](P52)。

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必然同他人相对立,也是他们中每个人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他指出,如果劳动产品对工人说来是异己的,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如果说劳动者的活动对他来说是苦恼,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别的什么人带来享受和欢乐”[1](P53)。至于这“别的什么人”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而是由异化的、外化的劳动所生产出来的资本家。从而,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这样,马克思就解决了开始时所提出的任务——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学当作不言而喻的前提(私有财产)的任务。

马克思这里的整个思考线索是:从资产阶级经济学肯定的事实出发,分析了他们所说的劳动其实不过是异化劳动,然后由劳动的自身异化理解了人类的自身异化,理解了阶级关系和私有财产的本质马克思指出,劳动的对象化不等于异化,只有在私有制条件下,才表现为异化,从而把劳动异化和私有制联系起来,因而要消除异化就必须消灭私有制;异化是现实的、客观的,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异化劳动概念及其四个规定就是对现实劳动异化的概括。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论证了历史必然性。

三、异化劳动理论在理论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虽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是一个不成熟的理论,其中还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较深。但《手稿》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容抹杀的,其核心概念劳动异化导引着马克思以后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方向,劳动异化理论正是不成熟的马克思思想向成熟的马克思思想过渡的中介和桥梁。异化劳动理论的历史作用主要在于为马克思以后发现并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异化劳动理论把生产劳动看成社会历史的基础,为唯物史观找到了科学的理论前提。以往历史观的根本缺陷之一,是不能理解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因而不能理解人类历史是个自然史过程,不能发现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相反,异化劳动学说却已开始把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转向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劳动,找到了理解全部人类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从本质上揭示了人与动物的独特差别;并用这种观点说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发现人类历史所以会发展到私有制社会,是劳动自身性质发展的结果。

篇3

分析的兴起与70年代,起始于1978年出版的G.A.科亨的《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一书。在80年代形成一种学术思潮,影响至今。严格的说,“分析的”不是一个学派或者流派,因为它没有通常能够成为学派的基本的立论特征,比如,相互认可的基本特征,原理,主要观点等,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松散的互相讨论、学者之间的观点并不是互相认同,那为什么称之为一个学派呢?原因有两个,以使他们的研究方法都有英美分析哲学的底子,采取的用分析的方法重新研究的经典原著,分析哲学20世纪起源于英国,1905年罗素《论指标》,其产生是自然科学升入发展,数理逻辑影响空前的催化下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强调分析方法的重要性,分解分析法,就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组成要素,形式分析法,分析科学预言,命题,推理形式结构,意义分析法,分析词语,命题的意义,特别是分析元逻辑,元科学语言的意义。与的结合,有利于理论的精确化,清晰,严密。其二他们声称以为研究对象,追求的是重构一种既是科学的又是革命的理论,科学的意义是指,符合20世纪的哲学标准,机构严谨,话语明确,革命的意义是说,一种有关解放的理论。分析的者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些注重理论的诠释和概念化,拒绝或批判各种形式的方法论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微观基础,一些强调以理性选择为方法论原则探讨理论的微观基础,既反对整体主义也对基础注意持某种否定态度,而且从实践和理论角度来看,分析的决不是一套和信心年集中在一起的紧凑实体,不存在一种分析的理论,也不存在一种分析的研究方式,分析的马克思只是将不同的观点和研究路径结合到了一起。分析的其研究对象可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方法论问题,二是经验理论部门,主要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经济分析,三是规范理论部分,主要是对异化,剥削等伦理问题的分析。

分析的的最早代表人物是柯亨,埃尔斯特,罗默等。分析的者各自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柯亨在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中取得了影响,罗默是最具创造性和独创性的人物,他的关于资本主义和积极剥削的博弈理影响很大,埃尔斯特的研究成果总体上对马克思的否定多于重构,他对方法论的研究影响颇大,赖特将它的阶级理论与在几个国家进行的经验调研结合起来,提供了一种对实际现存于资本主义中的阶级和剥削模式的剖析,他还发起并参与了名为“真正的乌托邦”的对社会主义建设前景的研究,范帕里斯将环境主义与相结合,他的基本收入理论影响广泛,布伦纳对不同的前资本主义欧洲经济中阶级结构的变动提供了一种历史的说明,重新开展了关于从封建主义相资本主义过渡的特征的争论,鲍尔斯以有关不完善的劳动契约的思想,考察了工厂中阶级斗争的必然性。巴洛汉研究了第三世界的半封建关系和新生的资本主义,他还与罗默一起研究了有关市场社会主义设计的问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最近的,金里卡也对分析的做出了自己的经典评价。通过一个体系在考察分析的有关剥削和异化理论,对强制性的转移剩余价值就是剥削这一个观点的坚持,事实上,这是一种对自我所有权的自由至上主义的关注,金里卡对正义、平等这些伦理与哲学概念也作出了重新解构与诠释,用自己特有的方法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可以说对政治哲学发生了重要影响。在这里尤其是有关对剥削和异化的分析,对这些规范理论的伦理性分析,确实需要我们认真地把握。

二、对剥削理论地分析

1、经典克思主义者的观点

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进行展开的。马克思从商品一因素到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再到只有劳动力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而马克思的剥削理论又是基于其劳动价值理论之上的,即剥削也就是对被剥削者在剩余劳动时间里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种剥夺。剥削特指资本家从工人的劳动中榨取的价值(以产品的形式),超过了对工人劳动力的报酬(以工资的形式)。资本家就是工人的剥削者,资本家只是在能够榨取公认的“剩余价值”的前提下才会雇用工人,因此,这种通过剥削把剩余价值从工人转向资本家的做法存在于所有的劳资关系中,劳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剥削关系。马克思对剥削的概念采取了这种技术性的定义。并且者都把对剩余价值的榨取当作不正以的证据,事实上,当作不正义的范例。的剥削观是否还有道德意义,例如,是否涉及着对他人的不公平利用,技术意义上的剥削是一种不正义,对此的传统论正是这样的。

a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

b资本家获得了产品的一部分价值

c劳动者所获得的价值少于他所创造的价值

d资本家获得了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e劳动者被资本家剥削

马克思通过劳动价值论对剥削下的技术性定义,并且左证了这是一种不正义的范例。随着时代的变化,也遭来了广泛的质疑。

2、当代分析对剥削理论的质疑与重构

当代分析对剥削理论的质疑与重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是对劳动价值论的质疑,按照劳动价值论,产品的价值由生产该产品所需的劳动量来决定,但如柯亨所指出的那样,劳动价值论事实上正好与a相反,因为,按照劳动价值论的说法,产品的价值由当下所需的生产这种产品的劳动量所决定,而不由再生中实际投入的劳动量所决定,如果技术革新使得当下生产某种产品只需要过去一般的劳动量,劳动价值论就说,对于已经在过去生产出来的产品而言,即使投入其中的劳动量没有什么变化,该产品的价值也只有以前的一半,如果劳动价值论是正确的话,工人实际投入的劳动就不是价值的决定因素。重要的不是工人创造了价值,而是他们创造了具有价值的东西,使得剥削的指控得以成立的,不是资本家占有了工人生产的一部分价值,而是占有了工人生产的东西所具有的价值的一部分,创造具有价值的产品不同于创造那些产品的价值,而前者才真正构成了对剥削的指控,就算不是工人创造了产品的价值。因此,恰当的论证是这样的:

aa只有劳动这才是创造产品的人,而产品才具有价值

bb资本家获得了产品的一部分价值

cc劳动者所获得的价值要少于他所创造的产品具有的价值

dd资本家获得了劳动者所创造的产品的价值的一部分

ee劳动者被资本家所剥削

当然这种论证还是不能解决关于正义的问题,因为存在着主动将自己的劳动力贡献出来的问题,后来将这种剥削关系加上了强迫这一限制性条件,工人为资本家工作必须是强迫的结果,对剩余价值的强迫转移是一种剥削。但是这种限定也出现了问题,他把严格意义上讲并非出自强迫的劳资关系排除到了剥削范围之外,同时剩余价值的强迫转移在很多情况下也可能是正当的。最重要的是,按照这种强迫的观点,保护儿童和妇女的强制性征税也是一种剥削。剥削理论产生了不可逾越的问题。这引起了第二次的修正。是不是剥削取决于对剩余价值的具体处理是否符合更大的分配正义的模式,存在着使剥削成为不正义的更深的不正义,对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占有。

第二、对剩余价值强迫转移的修正,正如罗默后来对剥削的定义,不是基于剩余价值的转移,而是基于对生产资料的不平等拥有,按照他的观点,某人是否遭到了剥削,取决于在一种假像的分配平等条件下他的境遇是否会更好,那种假像的条件意味着,某人可以带走自己的劳动力和人均拥有的外部资源而推出现行的分配条件,如果我们把不同的经济群体当作由现行财产关系确定规则的游戏的参与者。那么,某个群体一旦满足了下述条件就被视为遭到了剥削,如果该群体的成员带着人均拥有的外部资源推出了这个游戏并开始自己的游戏之后其处境反而更好,按照罗默的看法,如果退出资本主义的游戏,在岗工人和下岗工人的处境都会变得更好。因此遭到了剥削。剥削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分配不正义的最常见的结果,在这里就直接解决了强迫与正义的问题,这样的解释允许我们处理劳资关系之外的分配不正义,这些都源于对资源的不公平占有。但是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3、金里卡的质疑与意见

首先罗默扩大了剥削的范围,并使之覆盖所有形式的分配不平等,我们需要基础性的原则去证明人们对自身和外部资源拥有的权利和资格,只有从在先的和更宽泛的关于不平等分配的原则,才能推导出剥削的观点,金指出剥削不过是分配不正以的诸多形式中的一种;金对罗默混淆了平等与剥削也提出了批评,如果不平等需要某种更深入的平等原则加以裁决,这就是要使拥有资源的途径化的伦理命令,剥削在平等理论中就不再占有道德关注的中心地位;关于私有财产的不平等占有,金里卡认为并不一定导致剥削,如果能够在罗尔斯“持有财产的民主”得那样制度中产生,如果人们能够意识到选择的后果,如果人们的不同偏好是在正义的条件下形成的,事实上也是这样的,相反,对生产资料的社会化也许会引起剥削,使资源平等也许不会产生剥削,而使资源社会化也许会产生剥削,这取决于人们的偏好和境遇;最重要的是,金里卡通过一种整体的有关对正义地分析,表达了与罗尔斯等自由主义的平等主义的正义观相一致的部分,而不是仅仅简单的一种摆设。

三、对异化理论的分析

1、经典克思主义者的观点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仅仅是对剥削的关注,而且诉求这对异化的完善论式的关注,这种完善论的观点不仅强调,私有财产的问题在于存在剥削,而且因为剥削的受益者遭到了异化而无法发展他们作为人的本质能力。马克思对异化理论的分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劳动产品的异化,即劳动生产出来劳动产品成为奴役和统治劳动者的异己力量。“劳动者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44页)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表现为劳动者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为对象所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于是劳动者在劳动中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的与自身相对立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便越强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便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便越少。第二,劳动活动的异化,即劳动者的劳动成为一种被迫的强制劳动“‘对劳动者来说,劳动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是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劳动者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损伤,精神受到摧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45页)第三,人的本质的异化,即把作为人的本质的自由自觉改造世界的活动“变成与人异类的本质,变成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1页)。人是类存在物,这不仅是说人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把类作为自己的对象,而且是说人把自己也当作活生生的类,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对待这种自由的存在物同自然也是和谐统一的。异化劳动从人那里把自然异化出去。第四,人与人的异化,即劳动产品为他人所占有。马克思指出,外在于人并奴役人的劳动和劳动产品所归属的那个异己存在物只能是人本身。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自己同作为异己的、与之相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目_也生产出其它人同他的生广“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本身同这些其它人的关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1页)。

2、当代分析对剥削理论的质疑与重构

虽然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禁止私有财产提供了很好的辩护。但是劳动的异化与否却并非唯一的价值准绳。如果我愿意通过异化劳动而获得闲暇。同时有些人对消费价值的关注,使得他们宁愿去获得异化劳动,而非异化劳动也不是天赐馅饼,需要动用资源去获得。同时非异化劳动也是对友谊是一种威胁,这种对生产的关注,却是忽视了友谊和消费的价值。它并不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利益。同时,自由合作的生产,才能使我们成为认这个观点并不能成立,人们会赋予劳动的不同的价值,只要提供一种机会平等的条件和财产的公平划分,异化劳动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福祉,完善论并不完全是正确的。

另外一些分析者则作了另外一种角度的修正,他们并没有就如何分配资源给与完善论的启示,他们预见说,人们将会珍视非异化劳动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他们绝不同意用闲暇时间或家庭生活的增加来对异化进行弥补。

3、金里卡的质疑与意见

对于这种预见,金里卡认为,通过禁止非异化劳动而干涉人们的选择是没有道理的,对有意思的工作进行分配也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每个人的偏好并不一样,不应该不恰当的把某些个人的偏好放到特殊的地位,而是对个体带入市场交换的资源进行修正性分配。个体在拥有平等资源份额的情况下,自由的决定什么是愿意从事的有价值的事情,这会引起一系列关于公平分配的问题,者必须要尝试着给出自己独特的答案。

四、结论

篇4

关于马克思是不是一位生态学的思想家,不外三种观点:约翰?克拉克(JohnClark)和某些“褐色者”认为马克思是反生态学的;詹森?W?莫尔(Jason?W?Moore) 和海伦娜?西汉(Helena Sheehan)等另一派观点认为,马克思对环境问题有一些令人感兴趣的观察,但这些观察只是作为辅助工具,而不是作为他思想的本质特征;迈克尔?皮尔曼(Michael Perelman)和约翰?福斯特(John Foster)强调马克思思想中的生态纬度(ecological dimension)是占主要地位的。

一、什么是生态唯物主义

福斯特创立生态学是从清理唯物主义概念入手的。根据英国哲学家罗伊?布哈斯卡(Roy Bhaskar)在《唯物主义》中的观点,他把唯物主义概念分为三类:本体论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这三种唯物主义研究的问题和观点是不同的:本体论的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对生物存在(更为普遍的是物理存在)的单方面依赖,强调前者源于后者;也就是外在的物理世界相对于思维的独立存在,这就反对了终极目的论。认识论的唯物主义强调科学研究对象的独立存在和超越事实(即因果关系和自然规律)的活动――至少是某些研究对象;实践唯物主义强调人类的变革力量在社会形态变革和社会形态再生产中的本质作用。①在这三种唯物主义中,本体论的和认识论的唯物主义都属于自然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生态学的唯物主义不仅应该在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意义上加以探讨,而且应该在实践(感性活动)的基础上构建。

福斯特用“生态唯物主义”来表达他对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的重构,表明了他对生态唯物主义的现代内涵的理解。生态唯物主义的现代内涵主要表现为巴里?康芒纳(Barry Commoner)的生态学四条“非正式规则”来论述唯物主义对生态学思想的意义。这四条规则是:第一,万物皆相互联系;第二,万物皆有归属之地;第三,自然知晓最多;第四,“无”无以产生“有”。② 生态唯物主义的现代内涵意味着新的历史观,它要求考察的不只是自然的进化或社会的进化,而是自然和社会的协同进化。因为从生态唯物主义看来,自然和社会处在斗争与和谐辩证统一的、进化的同一个历史过程中。

二、生态唯物主义的自然、生态基础

福斯特强调,马克思在将唯物主义转变成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放弃他对唯物主义自然观――属于本体论和认识论范畴的唯物主义――的总体责任。福斯特认为马克思的思想在这方面的关键作用――在于它发展并改造了伊壁鸠鲁关于唯物主义和自由思想的原有传统,而这些思想对于现代科学和自由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伊壁鸠鲁与现代科学与理性革命。从笛卡尔、弗兰西斯?培根、霍布斯、牛顿都受到伊壁鸠鲁哲学的影响,特别是机械唯物主义更是明显地带有伊壁鸠鲁原子论的痕迹。康德把伊壁鸠鲁学派的学者们称为“古希腊思想家中最杰出的自然哲学家。”③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说:“伊壁鸠鲁是经验自然科学、经验心理学的创始人。”青年黑格尔派坚持认为伊壁鸠鲁学派从特殊意义上已经预示了欧洲17世纪、18世纪、19世纪的启蒙运动。正如马克思所完全认识到的那样,这些思想家的唯物主义的共同基础都是伊壁鸠鲁的哲学。

第二,伊壁鸠鲁与宗教神学。“伊璧鸠鲁一般地否认概念和普遍的东西是本质。一切产生都是偶然的结合,这些结合又都偶然地分解。因为那被分割开的东西是第一性的、真实地存在的东西;而偶然性则是这种结合的法则。而偶然既是支配一切的东西,因此一切目的性以至世界的整个最终目的也就一起消失了。”④由于伊壁鸠鲁唯物主义强调世界的有限性、暂时性,一切目的论的观点――根据终极原因、根据神的意图解释自然的观点――受到沉重打击。(对目的论的致命打击来自于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因为伊壁鸠鲁唯物主义是直观的唯物主义,不足以彻底摧毁目的论的根基。)正是在反目的论这点上,唯物主义与科学取得了一致。马克思高度赞扬伊壁鸠鲁对宗教和启蒙哲学的贡献。马克思在《博士论文》里声明:“只要哲学还有一滴血在自己那颗要征服世界的、绝对自由的心脏里跳动着,他就将永远用伊壁鸠鲁的话向他的反对者宣称:‘渎神的并不是那抛弃众人所崇拜的众神的人,而是把众神的意见强加于众神的人。’”

第三,伊壁鸠鲁哲学的生态基础。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把“守恒原则”――“从虚无中决不能产生万象,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归于乌有。”①――作为其出发点,把自然的存在作为人的自由存在的基础,因此具有生态世界观的倾向。这一点,在卢克莱修――伊壁鸠鲁哲学的最佳诠释者――的著作中表象的相当明显。卢克莱修提到了空气污染是因为采矿,提到收成的减产是由于土壤的退化,还提到森林的消失;同时他也论述到人类和动物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福斯特认为巴里?康芒纳(Barry Commoner)的生态学四条“非正式规则”中的前两条和最后一条是伊壁鸠鲁物理学的主要原则,卢克莱修在《物性论》――以诗歌的形式表现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第一卷中已经强调过这些原则。根据康芒纳的解释,“自然知晓最多”更好的理解应为“进化知晓最多”。也就是,通过进化过程――包含着无数偶然性的过程――所有物种,包括人类,都经过亿万年各种先天变异的自然选择过程而逐渐适应了环境。②

综上所述,福斯特认为是伊壁鸠鲁哲学激发了马克思对唯物主义的深刻理解并以此构造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传统。在伊壁鸠鲁的哲学中包含着许多为马克思后来所发展和确定下来的生态思想萌芽,其中,最主要的是伊壁鸠鲁哲学中反目的论的思想及对偶然性、人类自由的强调和人与自然共同进化的思想。这样,福斯特从认识论的和本体论的纬度建构了马克思的生态唯物主义的自然生态基础。

三、生态唯物主义的历史基础

马克思的历史基础来自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达尔文的基本理论是:所有的生物都具有“超级繁殖能力”,或者说,具有生产出超过能够生存数量的后代的倾向。这些后代相互之间并不尽相同,它们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制原始的形态,这种变化部分的传给了未来几代......既然不是所有的后代都能存活,那末,在大量的后代当中必然存在着生存竞争。据统计,那些通过内在的变异机制使之最能够适应他们所生活于其中的、有限的当地环境条件的后代,总是具有一个较高的存活率,因而把这些变化(至少是在某种程度上)传给它们的后代。这些有利的变异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的积累可以导致物种的进化――或者说是有所修正的演化。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这样一个事实:人类与地球在整个物质进化过程中的相互依存关系,人类不再占据统治地位,上帝也不复存在。“这是唯物主义,达尔文知道这一点;这是一种自然主义,它将自然的每一点都人性化,就像将人自然化一样。”马克思接受了这一观点,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阐述道:“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至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代表了“目的论的终结”(正如马克思所强调)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但是自然进化论的唯物主义基础――达尔文深知这一点――却令达尔文深深苦恼,以至于他把《物种起源》推迟20年发表,原因在于达尔文不像伊壁鸠鲁,他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这是由他的自然神学理论背景所决定的。③(福斯特由此进一步论证了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基础更多来自于伊壁鸠鲁)但瑕不掩瑜,达尔文的自然进化思想构成了现代生态学的基础。今天,很少有人会否认进化论的观点。蕾切尔?卡逊告诫我们:必须与其它生物共同分享我们的地球,“控制自然”是生物学和哲学还处于低级幼稚阶段的产物。生态中心主义依据进化论更是提出“所有物种一律平等”的激进思想。

福斯特通过考察后得出结论:对马克思来说,达尔文的“划时代的著作”(马克思语)导致马克思形成了关于人类劳动与人类进化之间关系的确切理论――劳动进化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两个脚注中简明而系统的阐述了达尔文的理论与他自己通过不断变化的生产和技术而对人类历史发展所进行的分析之间的关系。正如恩格斯所说:“狭义的动物也有工具,然而,这只是他们躯体的四肢。”而人类工具是通过社会生产而产生的,它是人在社会中的生产器官,是人类的外部延伸,即人的无机的身体。这就是说,人类历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自然史是长期进化的结果。马克思认为制造工具只是属于人类的“特征”,抓住了劳动工具就抓住了人类进化和发展的实质。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自然、历史基础与达尔文相关联。

福斯特通过大量的研究文献得出结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共同进化的观点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了人类进化和发展的本质,即劳动规定了人类所拥有的特殊生态地位。这点对生态认识理性非常重要,因为它使我们意识到:人类在改变环境的同时,必然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只有在达尔文的基础上,马克思才能够在《资本论》中运用唯物主义和进化论的术语来定义劳动过程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形成了生态学意义上的新陈代谢理论。

四、生态唯物主义的社会基础

篇5

关键词:人的本质 人的发展 劳动 社会关系

人的发展问题,历来是中西思想史上,思想家关心的热点问题。

一、中国传统哲学对人的发展问题的理解

中国传统哲学很早就提出了很多关于人的发展的可贵思想。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人的发展问题的最大特点就是从社会整体出发,把人放到社会关系中进行考察,与西方把人变成孤立的、脱离社会实践的、超时空的研究角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传统哲学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人的完善和应尽的义务。其主题思想是突出道德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强调先义后利、先国后家、先群体后个体的原则。并将道德作为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尽管中国传统哲学的本意是想实现人的较全面的发展和完善,但他们思想所造成的实际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他们所阐述的人,并不是全面发展的整体的人,而只是道德这一单向的维度得到充分发展的人。儒、道、墨、法等各家无论他们的社会基础和价值取向有多么大的不同,最终却都不自觉地沦为了封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卫道士。就人的发展问题,他们的思想总体上存在这样的缺陷,即重精神生活轻物质生活、重群体轻个体、重等级轻民主、重传统轻创新、重平均轻竞争、重人伦而轻自由。总之,中国传统哲学的上述不足都极大地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西方思想家对人的发展问题的阐释

两方古典哲学对人的发展问题的理解,首先是从研究人的本质开始的、古希腊人本主义思想是沿着两个方向发展的,一是从唯心主义的意识哲学和精神哲学的角度来研究人,另一个则是从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角度来研究人。唯心主义以苏格拉底提出的认识你自己为开端,标志着西方哲学史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转变,即从研究自然开始转向研究人本身。他把人的存在割裂开来,人为制造出感性的肉体的存在和理性的精神的存在的对立,并将理性精神看做是人的本质,这样人就成了理性存在物。就这样。苏格拉底把^理解为不受感性肉体束缚的理性的精神的实体,开创了唯心主义理解人的先河。后来经过柏拉图和斯多葛派的发展,唯心主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主流思想,即他们认为,人要想成为自己的主人,使自己的行为正确,就必须放弃原有的经验的、感性的东西,去认识理性知识。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典型思想代表则是原子论。原子论的哲学家主要有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和卢克来修,他们拥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人是由原子组成的,试图把人与自然统一起来,统一于自然,把人的本性最终还原为自然的本性。从总体上说,虽然唯物主义的这种观点,旨在克服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认识,但却陷入了自然主义的窠臼,扼杀了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

到了中世纪,哲学成为了神学的婢女,哲学变成了为神学做论证的思辨工具。这里面唯心主义哲学起到了极为突出的作用。中世纪哲学家把精神客观化为上帝,人的本质被异化,上帝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而人的地位却被无情地贬低了。从此,哲学人本主义也相应地随之变成了神本主义。一句话,在中世纪,人毫无尊严、价值可言,更不用提人的健康发展了。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使人的地位开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张扬。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极力张扬人、人的意志自由、人的尘世生活要求。他们热情赞美和讴歌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主张个人意志自由和个性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哲学家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把人从天上拉回到了人间,人冲破了神学的重重枷锁,获得了解放。

西方近代哲学就人的发展问题,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把中世纪被对象化到上帝那里去的人的本质又归还给了人。极力论证人的主体地位。西方近代哲学家不仅认识到了主客体的对立,而且力求实现主客体的统一。围绕二者的统一问题,两方近代哲学家又似乎必然的分为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面对这种情况,费尔巴哈作为德国最后一个古典哲学家、同时也是杰出的人本唯物主义者,试图以自己的人本学来摆脱这种艰难的局面。他把人和自然作为自己哲学的对象,要把自己的哲学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费尔巴哈这里所指的现实的基础,在他特定的人本学的哲学体系中,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即指的就是具体感性的人。他的最大功绩就在于在人的问题上,恢复了唯物主义的地位。可是,费尔巴哈理论有自身的致命缺点和不足。在费尔巴哈那里,人不是社会人,而是自然人。人的最高本质是自然,他的人本学是生物人本学,他把自己的人本学放置到了生物人的基础之上了。他忽视了社会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一切也就必然决定了他所说的人,只能是抽象的人,而不是具体的历史的人。

三、马克思对人的发展问题的理解

在人的发展问题上,真正科学地作出理解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以自己现实的人作为自己学说的鲜明标志,把人看做是从事现实活动的人,强调人的现实性。现实的人,也必然是具体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由于每个人的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和地位不同,以及人的素质等各个方面的不同,也就必然决定了人是具体的人。具体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作为从事现实生活中实际活动的主体,必然是现实的、历史的人,人总是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断地发生着变化,静止状态的人是不存在的。

在马克思的人的发展学说中,人同时还是自然、社会和精神的统一体。人首先是一个自然存在物,是以具有自然属性为存在的前提的。除了自然属性之外,马克思的人的学说区别于资产阶级抽象人的学说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提出了人的社会属性。马克思明确地把人指认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即便是自然属性也已经是被社会化了的自然属性。人还是精神存在物,具有精神属性。人的这种精神属性,或者说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就区别开来了。同时,需要强调的是,人的精神属性,是一个包含了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体,他们的这种统一体共同构成了区别于外部世界的人的独特的主观世界。

马克思人的发展的思想还涉及到人的本质问题。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既是劳动又是社会关系。二者的直接关系可简单的概括为,人的本质是劳动有待于深入到或具体化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又是以人的本质是劳动为前提的。二者更具体的 关系是,劳动创造社会关系,劳动是社会的源泉,这是人能动的一面。恩格斯说得好,正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同时,社会关系是劳动的必然形式,一切劳动都具有社会性,都是社会劳动。同时,社会关系制约劳动,这是人有受动的一面。这样二者的关系正好体现了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所表达的人是主动与受动的统一体的思想。二者的不可替代性,突出表现在,“把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是把人作为类存在物,强调人和动物的区别;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主要是指单个人的本质,把个人以及民族、阶级作为一定社会关系的载体、承担者,把^与人相区别。”

马克思人的发展的思想与人的本质的思想,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关系。马克思所讲的人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的最本质的东西的发展,或者直接可以说,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启示了我们人的发展实现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从人的类特性,即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这一观点出发,人的发展只能从劳动的发展中来谋求自身的发展。即在通过劳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本身,这里不光包括人的主观世界。从这种特定的意义上来讲。人的发展,其实,就是人的劳动的发展。更具体的说,是人的劳动能力和劳动形式的发展;从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出发,人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发展;而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即人既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又是精神存在物,这种三位一体的统一体的角度来看,则人的发展又相应地包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然、社会和精神素质的发展。

篇6

【英文摘要】Thedevelopmentofatheoryisequaltoaconsciousrepresentationunderaconditionofthecontextmetathesis.OnlyundertheconditionsofthecomparativedialoguewiththemodernWesternphilosophy,theunityandoppositesbetweenrealisticworld,logicalworldandvaluableworld,theunityandoppositesbetweenthehistoryandreality,thevalueandtruth,theidealismandtherealism,theemotionandtherationality,canMarxistphilosophybeconsciouslyrepresentedandalsocontinuouslybeenrichedanddevelopedintheconsciouslyconstructed“TensionNet”.

【关键词】构建/哲学/创新与发展/理论张力/construction/marxismphilosophy/Innovationanddevelopment/Tensionoftheories

【正文】

哲学创新正是基于实践的生成过程,才是一种“情理交融”的生命冲动和理性自觉。只有自觉构建起哲学存在与发展的“张力网”,才能使其进一步走进现实语境,并在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象的本质穿透与理性关照中得以丰富与发展。

一、比较对话:彰显理论特质

当前我国学界存在着一种反对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进行比较对话的观点,理由是质疑这种解读模式非但不能摆脱传统教科书体系对哲学的反注,反而可能将自己专业的“权力话语”当作理解哲学当代性的立足点,并武断认为,“比较对话”的方法实际上只能是以某个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人物思想为圭臬或视野,“外在”地透视哲学的当代性意蕴,从而导致以现代西方哲学反注哲学当代性的窠臼,并指认这是一种方法论上的“自我中心主义”。

我们认为,进行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之间的比较对话是必要的和可能的。列宁早就指出,哲学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不能无视现代西方哲学所张扬的科学实证精神、人文主体精神,不能无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进行整合的努力,否则就谈不上创新与发展。同时,这种比较对话也是可能的。在进行这种比较对话中,不必要一定找出一个超越二者之外的某个评判标准与沟通媒介,首要的是主体的自觉。

这种主体自觉具体而言,一是认识到比较对话只是对哲学进行现代解读的一种方式方法,旨在建构而不是解构。在比较对话中注重吸收利于自身发展的合理因素。如果这样就不必担心由于现代西方哲学研究视野的遮蔽性而遮蔽乃至哲学的丰富内涵。二是自觉尊重和维护哲学的党性原则和方法论特质。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一样,都是现代意义上的哲学,都关注实践活动的主体性,重关系轻实体,重生成轻先验,重影响轻体系,但也应充分认识到,二者毕竟不是可以完全通约的,而是异质性的两种理论体系:在立场上,一个基于劳动者的立场,一个倾向于为资本所有者服务;在观点上,一个是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唯物主义,一个是形而上学的超历史的实用主义的唯心论;在方法论上,一个是历史于实践中生成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一个是日常生活于实践中生成的唯心主义的方法论。这些只有在对二者的深入比较与对话中,才能在理论上自觉地呈现;只有在以现代社会为共同视域、以反形而上学为己任、以回归现实为特征的东方与西方、社会历史与日常生活、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以及空想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的两极对立的张力中得以实现,并进而为哲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启发与思考。

二、体系建构:突现逻辑魅力

与上述反对对话的观点相呼应,有学者认为在反形而上学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新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历史辩证法,不再是传统的体系哲学,否则,势必带有基础主义、本质主义之嫌。因而,新时期对哲学的创新与发展从建构新的哲学体系着手是不可取的。对此,引发了学界的激烈争论。

我们认为,任何严肃的理论无不有严密的逻辑体系。哲学的逻辑体系当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体系哲学,但这不意味着没有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更不妨碍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建构新逻辑体系创新与发展哲学。

首先,在哲学中,物质是逻辑基项,实践是逻辑始项,劳动、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斗争、劳动群众等构成了逻辑中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则是其逻辑终项。它们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形成了一个由实践基础上有机论的自然观、交往实践论的社会观、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集真、善于一体求美的自由观构成的十分严密的逻辑体系。

其次,承认哲学是一个逻辑严密的哲学体系,能否排除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哲学之嫌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因为这个体系是开放的,它不崇尚任何超验的哲学实体。具体而言,哲学体系中的概念、范畴及哲学范式,实现了对旧哲学的革命性变革,是于实践中生成的,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就哲学的物质观来说,它不同于传统哲学(包括旧哲学和传统教科书)中的物质概念。旧哲学和传统哲学教科书中的物质是一种实体,以此为基石的哲学体系在理论上是超验的,在方法上是形而上学的,在思维方式上是追根究底的实体主义,在哲学范式上是世界论的、本体论的抑或是近代主体论的范式。而哲学的物质观集中通过实践概念体现出来。由于实现了哲学主题的历史性转变,所以以实践为本体的新世界观认为,社会历史不过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其着力专注于经验世界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我的基本关系,是一种关系性思维方式,建立起关怀人的人类学哲学范式而在哲学中这种关系性思维、生成性思维和人类学的哲学范式的呈现,是由哲学体系中以概念、范畴和理论模型之间的互动为表征的,是以物质世界、意义世界和可能世界之间的对立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我们知道,概念反映事物的本质,求真;范畴体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向善;模型则把概念与范畴按递归和合的原则整合起来,构成穿透现象世界的解释体系,趋美。在哲学中,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求真的,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社会观和历史观则是向善的,自由观则是趋美的。它们之间的有机统一,是三方面对立统一的结果,呈现出规律、价值观与人类学之间的互动与平衡,本质上,这是事实世界、意义世界与逻辑可能世界三极对立中所具张力的反映与观念呈现。而且,在这种逻辑体系构建中,主体越自觉,基于三个世界之上的理论越自觉,所形成的理论张力也就越强。新时期哲学的创新与发展,以此为切入点,不失为一种值得重视的解读模式。事实上,改革开放20余年来,学界关于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讨论不断引向深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科书的解读模式,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也逐渐占据论坛主导,并向教坛和讲坛伸展。这一定程度上表明,新时期通过自觉建构合理的逻辑体系以创新发展哲学是可能的、必要的。同时表明,始终关注现实是自觉建构哲学逻辑理论体系的现实起点。

三、语境置换:展示现实价值

关于哲学当代性解读语境的话语,学界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回到马克思”,通过深入、完整、准确的返本溯源为创新发展哲学清理地基;另一种观点则主张“马克思走向当代”,通过关注当代、实际关切为哲学的创新发展输血。

在我们看来,前者有重历史轻现实之嫌,突出了哲学深厚的历史感,后者有重现实轻历史之虞,突出了哲学强烈的现实感;前者强调以价值牵导现实,后者强调以现实规范价值。结果或者给人以空想主义的揣度,或者予以人以实用主义的直觉,不利于实现哲学的创新与发展。

篇7

关键词: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2-0236-02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时代的局限,马克思在提出这一理论之后并没有像论述物质生产理论那样详细系统地加以展开,因此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长期被人们所忽视。然而,当今世界科技革命浪潮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知识经济逐渐展开,与马克思所处的社会相比已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关于精神生产的涵义

对精神生产概念的理解是研究精神生产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目前学术界对于精神生产涵义的争论,主要是围绕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精神生产涵义的经典表述展开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1]。

第一种理解是把精神生产等同于意识生产。认为精神生产和意识生产一样包括“思想、观念、意识”等社会心理的生产和“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社会意识形式的生产两个方面。

第二种理解是意识生产包括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是意识生产的高级阶段。这种观点认为,意识生产包括初级的意识生产和高级的意识生产两种形式。意识生产的初级形式是“日常意识”,“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意识生产的高级形式是政治、法律观点和学说、道德、宗教、哲学、艺术、科学等。它与物质生产不是同一个过程,是社会生产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但是持这个观点的学者也强调,意识生产的初级形式潜在地包含着意识生产的高级形式,实际上也孕育了精神生产的萌芽,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能割裂[2]。也有学者从文本翻译有失偏差的角度证明了这个观点[3]。

第三种理解综合了以上两种观点,认为精神生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一切精神现象的产生、创作及其过程,即马克思所说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狭义指一切高级意识形态的产生、创作及其过程,即人们创造各种社会意识和设想的生产活动及其过程。人们在日常生活大量产生的精神活动与心理现象不在狭义的精神生产范围之内[4]。

第四种观点认为以上几种理解都具有片面性,把一切人类社会意识的生产都看成是精神生产固然正确,但停留在这一点上就失于笼统。而把整体意识的生产划分为两大类型的想法很有价值,但是把“精神生产”局限于高级形式的意识生产既违反事实,也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是说不通的。给“精神生产”下定义应确定精神生产的本质、它的最普遍的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的属性,而把特定民族在特定时期进行的精神生产所具有的这些或那些特殊的、具体的属性舍弃掉或抽象掉。因此,这种观点认为“精神生产”是社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按一定意图进行的一种旨在改造主观世界以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5]。

第五种观点认为第四种观点仍然不够缜密。他们认为物质生产及其产品与精神生产及产品,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两种生产、两种产品在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与精神生活需要上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交叉、相互为用的。因此,这种观念把精神生产的概念进行进一步修正,定义为:精神生产者(包括专门的精神生产者和业余的精神生产者在内)自觉地创造观念形态产品的社会生产活动[6]。

二、关于精神生产的历史形式

对于精神生产形式的研究,可分为理论和历史两个角度。目前中国理论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历史形式,并达成一些共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精神生产具有不同的社会形式。它相继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五种形式。

与各种社会形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具有不同的特征。与原始社会人类自我意识的产生相适应的是精神生产的萌芽;与奴隶社会阶级的分化相适应的是精神生产的组织化;与封建社会政治的分散相适应的是精神生产的一统性;与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和资本的对立相适应的是精神生产的异化[7]。有的学者还研究探讨了社会主义精神生产的特点。田薇认为社会主义精神生产的特点有:(1)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文明需求为目的是根本特征。(2)知识分子作为精神生产的在主体不再是雇佣劳动者,而是国家和生产的主人,广大社会成员是精神产品的真正消费者。(3)精神生产既讲经济效益,更注重社会效益[7]。李文成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精神生产的特征是:(1)精神生产的目的是满足全体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2)从事精神生产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3)消除了精神生产领域的异化。(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精神生产带有某种程度上的商品生产特征[3]。

也有学者以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根据人的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的状态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的划分为依据,把精神生产的历史形式划分为:(1)自然经济社会的精神生产。其早期并未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生产,只存在精神生产的萌芽。在其后期,出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精神生产逐步成为社会生产的独立部门。(2)商品经济社会的精神生产。精神生产以公有制为基础;精神生产者主要由社会培养和教育;实行按劳分配;精神生产手段主要为全民或集体所有。(3)产品经济社会的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冲破旧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桎梏,冲破阶级偏见,冲破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限制,具有广泛的世界性。精神生产获得自由发展,精神生产者的地位越来越突出[8]。

三、关于精神产品价值衡量

第一种观点是从经济学角度来衡量精神产品的价值。有的学者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依据,认为精神产品的生产离不开精神生产者的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是有价值的。认为生产精神产品的全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虽然难以精确计算,却可以采用一种相对的、大致的、模糊的计算方法。不能不拘泥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计算”的哥德巴赫猜想,否认精神产品的价值,而应更多采取质的价值判断方式[9]。有的学者则借助西方经济学模型分析了三种精神产品(分别为既符合社会需求又构成市场需求的商品性精神产品、符合社会需求但难以形成规模市场需求的公益性精神产品和有市场需求但不符合社会需求的公害性精神产品)的经济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 [10]。

第二种观点认为精神产品的价值应当运用哲学价值论来分析。这种观念认为精神生产具有独创性,衡量精神产品价值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构成精神产品价值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劳动量的大小还取决于内容的创造性、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以及社会效益;精神产品的价值的真实性、持久性及其实现程度的大小是在历史发展和人类实践中体现与检验的。所以衡量精神产品的价值主要不是运用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尺度,即实践尺度和历史尺度 [11]。

第三种观点是大多数学者的观点。认为精神产品具有商品属性和非商品属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重效益,所以要从经济学和哲学两个视域分析其价值。从经济学视域看,精神劳动是生产性劳动,精神劳动时间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有机组成部分,精神生产受“普遍规律”支配,精神劳动创造的精神产品具有价值;从哲学视域看,精神产品具有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的属性,反映了主体对客体的需求以及客体满足主体需求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精神价值。这个观点同时强调,精神产品的经济价值与精神价值只是由于分析的角度不同而得出的不同认识结果,并不是一个价值的两个部分,应当把两者结合起来看,实现精神产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12]。

对于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运用精神生产理论,发挥这一理论的指导作用,仍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4.

[2] 夏赞忠.精神生产概论[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11-26.

[3] 李文成.略论精神生产的概念和历史形成[J].哲学研究,1985,(5):36-42.

[4] 朱义禄.精神生产略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3-31.

[5] 王荫庭.精神生产三题[J].研究,1988,(4):201-216.

[6] 陈仲华.评关于精神生产涵义的几种观点[J].北京师大学学报,1988,(4):24-29.

[7] 田薇.论精神生产的历史形式及其特点[J].郑州大学学报,1994,(4):82-86.

[8] 张华荣.精神劳动与精神生产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86-90.

[9] 邓朴安.“精神产品无价值论”质疑[J].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6):87-90.

[10] 赵子忱.精神产品的经济分析[J].经济研究,1997,(6):63-67.

篇8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劳动;国民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1932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次发表了全部手稿,掀起了一股研究《手稿》的热潮。在《手稿》里“异化劳动”是核心概念,是马克思的一个意义重大的创举,而国民经济学则是该作品的主体。正如马克思所说:“正如我们通过分析从异化的、外化的劳动的概念得出私有财产的概念一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两个因素来阐明国民经济学的一切范畴,而且我们将重新发现,每一个范畴,例如买卖、竞争、资本、货币,不过是这两个基本因素的特定的、展开了的表现而已”。[1]鉴于《手稿》的重要学术价值,使得我们应该对该作品作出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与理解。

国内学者对《手稿》的研究现状和成果

一、异化劳动理论来源

研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首先必须要了解异化概念。张奎良认为,异化这个概念并不是马克思最早提出的,异化一词源于拉丁文,有脱离、转让、出卖、受异己力量统治、让别人支配等意,中文翻译成异化,以便和同化相对立,包含有异化、对立化的思想。[2]也有学者认为,异化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的文献中,其意为财产权的转移和让渡,后来出现在政治学文献中,则转变为人的自然权利即自由的转移和让渡。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异化的含义是指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反过来奴役主体自身。[3]目前,国内学者认为,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的产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刘喜英认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一方面“吸收了黑格尔否定辩证法中劳动异化理论的合理因素”,另一方面“领悟并接受费尔巴哈的人本异化史观。”[4]

二、关于异化劳动和交往异化

日本学者望月清司通过对《手稿》研究,提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包括“异化劳动”和“交往异化”的双重内容,并开展逻辑研究。[5]他把“工人与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与“自然的异化”等同,并在这个前提下开展“自然的异化”到“交往异化”过渡证明,对此,刘宗碧指出,“自然的异化”与“工人与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有逻辑关联,但不能等同。“工人与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是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一个层面,这种“异化”不能离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历史条件;而“自然的异化”是“对象化”的辩证环节,不是“异化劳动”的相应层面。因此,望月清司的理解并不准确。从《手稿》各个手稿的论题及其关联看,马克思的两个异化关联论证,是把“异化劳动”内在于“交换”揭示“交往异化”为线索的,以揭开资本主义剥削性的生产规律为目的,这一意向蕴含了马克思的新经济逻辑,它是后来的“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理论基础。[6]

三、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之间的关系

对于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之间的关系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私有财产起源的问题和异化劳动的产生问题具有一定的联系,马克思是把他们看做人类发展进程中必然产生的一种现象。也有学者,如韦汉军认为:“在剖析了异化劳动的四种表现形式之后,马克思作出了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的论断,但这一论断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劳动产品如何分配这个意义上作出的。如果从生产关系的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意义上并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其他经典著作的有关论述来考察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关系,从原生态意义上说,异化劳动不是私有财产的原因,恰恰相反,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结果。在私有制度里,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是互为因果的关系。”[7]

四、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与生存论哲学路径

马克思指出:“劳动产品是固定在对象中的、物化为对象的劳动,是劳动的对象化。在国民经济学以之为前提的那种状态下,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劳动者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为对象所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8]谢建芬认为在马克思看来,一切现实的对象关系实质上都是活动的关系,一切曾经被作为预设而存在的东西都是在活动中生成的,都是现实的人的活动本身。现实的人的活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在这一境遇中,马克思的语言表述中所出现的一切旧哲学的词汇――类本质、对象化、劳动等都已经具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劳动”已经不是国民经济学家眼中的异化的劳动,而是作为人的存在的“活动”,它从一个经济学概念成长为生存论哲学的“活动”的概念。[9]

对国内研究状况的前瞻

当前,我国学者对《手稿》研究,无论从广度上和是深度上,都取得了一大批既有史料价值又有科研价值的研究成果。但目前对《手稿》的研究大多是从历史和哲学的角度出发,缺少对《手稿》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和解剖。笔者认为,现在21世纪人的生存环境和马克思生存的19世纪的环境有了很大的不同,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工人阶级的范围发生了巨大改变。在马克思时期,工人阶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无产阶级,就是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人民,是被剥削的阶级。而现今,已经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无产阶级,一个在工厂出卖劳动力的工人,回家之后有可能就会成为占有他人剩余价值的剥削阶级。因此,要体现《手稿》的正真价值,就应该把它放在当时资本主义的环境里来看,这样才能和现今的情况进行比较,找出它蕴含的实践意义,进一步为全面研究《手稿》,这部未完成的著作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3,33,44.

[2] 张奎良.马克思的哲学历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54.

[3] 杨豹.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启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J].兰州学刊,2006,(5):6-8.

[4] 刘喜英.洞穿马克思异化劳动的重要性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湘潮(下半月),2008,(4):9-10.

[5] 韩立新.评日本的“早期马克思争论”―兼论《穆勒评注》对重构马克思异化论的意义[J].哲学研究,2010,(9)

[6] 刘宗碧.《巴黎手稿》的双重异化批判和马克思新经济学逻辑的孕育[J].哲学动态,2012,(11):22-27.

[7] 韦汉军.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因果关系问题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10,(3):29-33.

[9] 谢建芬.国民经济学批判与马克思生存论哲学路径的开启[J].求索,2003,(1):125-128.

篇9

【关键词】;幸福观;

【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5-0043-1.5

面对着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逐物拜金的狂澜,人欲横流和理性泯灭的现实,每个人无不感到茫然和困惑。人类试图通过改天换地,增加物质财富而求解脱,过上自由幸福生活的愿望,似乎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人生的幸福非但没有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增加,反倒是成比例失落,不绝于耳的“意义的失落”“活着没意思”就是明证。人们原以为有钱就是幸福,有权就是幸福,但当这些东西得到之时却是更多的烦恼、苦闷、空虚,出现了人原来具有的正常的人性和人的本质被压抑、扭曲,甚至被否定的情况。因此,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追求真正的幸福生活。

一、幸福的内涵和特征

历史上哲学家关于幸福的观点众说纷纭,无论是理性主义幸福观、感性主义幸福观还是中国古代的幸福观,他们对幸福的观点都基于不同的立场和理解,因此,很难给幸福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幸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内涵是不确定的、相对的。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然而,如果我们从的观点出发,对历代哲学家关于幸福的定义进行考察,不难发现幸福概念的根源,即欲望和需要。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及其满足问题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它是人们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尽管幸福如此令人难以琢磨,但人们还是在期待并创造着幸福,由此可以看出,幸福对人类的价值。因而必须首先弄清楚幸福是什么,它具备哪些特征。

幸福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既具有真实性又具有幻象性,既具有相对性又具有绝对性,它们是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那么怎样解决这种双重性矛盾,马克思在探索幸福观的心路历程中为我们揭示了这种双重性矛盾的统一基于实践。幸福的客观内容是人生重大欲望、需要和目的得到实现及生存发展达到完满;幸福的主观形式是快乐的心理体验。从幸福结构的总体来看,幸福就是客观元素与主观元素的统一体,可见,幸福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幸福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因此,幸福的主观形式既可能与它的客观内容相一致相符合,也可能不一致不相符合。相对的幸福是因主体不同而对幸福的感受也不相同。而绝对的幸福是不以主体而转移的幸福,即他不因主体不同而有不同的幸福。

二、幸福观

经典著作中虽然找不到直接对幸福所下的定义,但是我们如果从哲学高度,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角度,不难对幸福进行界定。并且,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从主客体角度来研究幸福,比如:林剑从幸福的实践是主客统一的角度来解读幸福。“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视域里,幸福是一种主客观的统。这种统一的基础是人的实践。”罗敏则提出了“幸福首先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象化关系”的观点,将幸福的主体与客体通过对象化联系起来。

幸福观既不像理性主义幸福观那样单纯在人类内在的精神追求完满,鄙视或放弃物质上的享受和满足,追求人类的精神幸福,也不像感性主义幸福观那样偏重追求感官的快乐,甚至把快乐等同于幸福。在幸福观看来,科学的幸福观应该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劳动和创造的统一,人的幸福和人的本质的有机统一。马克思所理解的幸福在于自由自觉的创造,唯有创造才能让人摆脱外界和自身的疏远感,才能给精神以最高享受。在他看来,幸福存在于创造中、斗争中、过程中、结果中,创造和劳动是幸福的源泉。马克思认为,虽然幸福不能排斥需要的满足和生活的享受,但这种满足和享受是建立在劳动创造的基础上的,是与劳动创造辩证地结合在一起的。人不但通过劳动创造获得享受的条件,而且人在劳动过程中享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实现自由全面发展,获得更深刻的幸福。

马克思指出人的实践本质的特性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即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马克思把生产劳动作为人的最基本的本质。马克思指出:“人的生产是全面的”,“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是指人的生产具有自觉的性质或特性,而不是像动物那样仅仅按照本能盲目地自发地生产。所以,自由性的创造性活动是人与动物的最根本的区别,人的生产劳动的自由自觉性并非生产劳动的根本性质,仅仅表明了人的生产劳动的性质。“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对幸福的追求是人的本性,它是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的,人应当通过全面的实践活动获得全面的发展。只有在自由自觉的活动中,也就是在实践中,人才获得了完全的意义,获得了真实的幸福。

三、幸福观的当代意义

人的幸福问题是哲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在当代人类生存境遇下,人从劳动的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但在一定程度上又陷入了新的异化之中,人成为物和金钱的奴隶。物质每天都在增长,而幸福却不能同步。这种现实更加凸显了马克思幸福观的当代价值。马克思在现实生活世界中,通过人们的创造性活动来为人们的现实幸福寻求道路。

如今,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人民的幸福生活已成为社会的普遍话题。人们正在以自己的双手建设一个繁荣富强、文明民主的新社会。个人的幸福与国家的利益并不是绝对的对立,而是内在统一的。也就是说,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象征。因此,在当代中国,对当代青年进行价值观、幸福观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具有重要意义。人总是追求幸福的,只有在合理的价值目的性的引导下,人的这种幸福追求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才能有一种真实的人生价值及其真实的幸福感受。因此,对幸福思想的深入解读,不仅为我们当代人诠释了幸福的内涵,在人生意义、人的本质的终极意义上给予我们幸福关怀;同时也为我们追求幸福和实现幸福提供了一条真实可靠的现实之路。

【参考文献】

[1]孙英.幸福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林剑.幸福论七题[J].哲学研究,200204.

[3]罗敏.幸福三论[J].哲学研究,200102.

[4]杨国荣.作为伦理问题的幸福[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201.

篇10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现实的个人;出发点

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发展是从黑格尔开始,经过费尔巴哈,最后“成为马克思”的过程。通过对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现实的个人”是理论体系的立足点。准确地理解这一立足点,有助于我们从逻辑和历史,从理论和实践上完整地掌握理论。

一、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探索过程

马克思是在德国开始自己的理论活动的,是从接受德国古典哲学的教育开始的。无论是黑格尔、青年黑格尔学派,还是费尔巴哈,都对马克思早期的思想产生过深远的影响。马克思得益于德国古典哲学的优秀遗产,但他没有以此为限,他清晰地看到这些哲学内在的缺陷:与现实生活的相互脱离,缺乏一个现实的、物质的前提。因此,马克思在继承中批判,在批判中继承,并不断地清算、超越这些思想。

1.马克思吸收黑格尔哲学的合理思想,批判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德国古典哲学最著名的代表黑格尔在人类思想史上创立了一个包括自然、社会和精神领域在内的、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并把“绝对精神”看作是这个体系的本质。他提出的人学思想对马克思有着重要的影响。黑格尔看到了人是在社会历史中活动的存在物,并且指出要通过劳动、通过人的活动来理解人的本质。但是,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者,他提出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劳动,根本异质于马克思提出的物质生产实践的劳动解释。他夸大人的精神属性,强调人是精神存在物:“理性是世界的灵魂,理性居住在世界中,理性构成世界的内在的、固有的、深邃的本性,或者说,理性是世界的本性”,“人能超出他的自然存在,即由于作为一个有自我意识的存在,区别于外部的自然界” “就人作为精神来说,他不是一个自然存在”。可见,黑格尔看来,人和人的本质是和自我意识等同的,人是抽象的精神存在物。由于黑格尔不承认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不懂得客观实在的人及其物质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而是用所谓“绝对精神”、“理性的自我运动”来描述社会历史的发展,其结果“只是为那种历史的运动找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有关劳动和社会历史的合理思想,但是坚决批判了他的唯心主义,尖锐指出:“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特别是在1842年,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由于有机会、有条件接触当时现实中许多重大的经济和政治问题,马克思不得不“回到人间”,思考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这使得他对黑格尔思辨哲学与现实严重脱离感到很为难。在马克思看来,以往哲学陷在纯思辨的泥沼里,是不符合哲学的真正本质的。

2.马克思转向费尔巴哈,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超越

马克思的思想开始发生转变,而这种转变是以费尔巴哈作为桥梁和纽带的。马克思借助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尽管这种唯物主义带着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来批判和清算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费尔巴哈坚决反对黑格尔把绝对精神作为世界和人的本质的思辨观点,他在批判上帝和黑格尔绝对观念的基础上回到人和自然界上来,他以人来代替自我意识,以人的本质来代替神的本质,重新确立了人在哲学中的地位。《未来哲学原理》中,费尔巴哈把自己的哲学称为人的哲学并把它和旧哲学相对立:“作为人的哲学的新哲学则不然,它主要地也是为人的哲学”。在《黑格尔哲学批判》中,他说:“艺术上最高的东西是人的形象。在哲学上最高的东西是人的本质。””由此得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命题。马克思接受了费尔巴哈这一思想,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手稿》的序言,马克思就对费尔巴哈进行了高度的赞扬和肯定。在该著作中,马克思也沿用了费尔巴哈的类、类生活、类本质等术语来探讨“历史之谜”。但是费尔巴哈把人仅仅归结为“自然界的产物”,表面上他讲“现实的个人”,但他所讲的“现实的个人”只是人人都要吃、喝、住、用等自然的需要。费尔巴哈所讲的人与人的关系只是爱与友情的关系,而且是观念化了的爱与友情,除此之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于是,“人的本质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J。他所说的“现实的人”实际上是抽象的“人”。他对“人性”或“人的本质”的理解,最终诉诸的是“最高的直观”和理想的“类的平等化”,这正是再度把感性思辨化了。这又给马克思的思想发展造成了新的束缚。

但马克思并不是纯粹的费尔巴哈派,他在接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同时,也不断地超越这些思想,对这些思想进行创造性的改造。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个的、肉体的人,他不了解人的社会存在,不了解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不懂得社会实践这种“感性的活动”所创造的人类世界对现实的人的重要意义,不能认识人是从事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存在物。肃清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科学、详细地阐述“现实的个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马克思反对施蒂纳,彻底粉碎青年黑格尔学派的唯心史观

青年黑格尔派成员中继鲍威尔后的又一个“宝贝”施蒂纳则以“唯一者”——“唯一的个人”取代了费尔巴哈的“类”,把目光从普遍转向个别,从“类”转向个体。在《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中,施蒂纳以三个最基本的哲学范畴:唯实主义、唯心主义、利己主义为基础,并在人的个体发展之中对应找到儿童、青年、成人三个阶段。这样,“人”的发展的唯一结果就是唯实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否定的统一,即真正的利己主义,就是达到施蒂纳所说的“唯一者”。施蒂纳的“唯~者”说到底就是“我”,一个不受任何约束的、绝对自由的主体,历史的最后创造者,一切存在中的最高存在,不管是我的本质还是人的本质都不能站在我之上。施蒂纳关于“人”的论述归根到底就在于把人的现实发展归结为人的“自我发现”,把一切现实关系统统归结为纯意识的关系。马克思对此批判说:施蒂纳’对德国哲学的幻想的无限信仰集中地表现在:他不断地把‘人’作为单独行动的个人强加给历史;他认为‘人’创造了历史”,他“无条件地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幻想,并以此为根据继续创立自己的理论”-。这种以精神解释历史的观点是黑格尔哲学的翻版。

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抽象的人和施蒂纳的“唯一者”,以及“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基础上,把自己的立足点放在历史唯物主义上,抛弃了对抽象的“人”的崇拜,针锋相对地提出了“现实的个人”。他对于“现实的人”的表述有一个在本体论上突破纯粹意识之内在性的新境遇作为其深刻的背景,即把人从本源上看作是在世界中存在的。这是以“感性活动”立论的本体论,最初阐发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而后概括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现在则凝结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现实的个人”这个概念上。

马克思形成现实的个人概念后,便以它作为考察人类社会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正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马克思才得以扬弃和超越以往的各种社会历史理论,揭示人类历史的基本规律,创立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二、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特点分析

马克思之所以能超越前人发现关于人自己的真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这从马克思对“现实的个人”的特点分析中可以得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马克思学说中的“现实的人”是能动的。

马克思强调世界上的事物正是由于主体的活动才存在的,正是由于主体的活动才把它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有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作为社会生产主体的人也是由于人的活动才存在,才把它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它的特征也是由它们的活动决定的。 转贴于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只要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马克思在这里表明了他对“现实的人”的理解,要从人的活动理解,从它的活动的能动的过程理解,作为活动的主体来理解。

人的活动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其中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的是劳动,即生产实践活动,它是人类得以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人和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和社会之间各种关系得以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基础。认识“现实的人”必须抓住生产实践这个关键性环节。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已经开始把劳动与“个人”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在《手稿》中,他通过“异化劳动”来探讨“人的本质复归”。虽然在那里他所建立起来的还不是感性活动与现实的个人之间的联系,但至少已经意识到要从劳动的角度来规定“个人”。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再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一步步地接近了“感性活动”这个重要概念,并最终确认了现实的个人就是进行感性活动的个人。因此,我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可以看到,马克思反复强调他所说的“现实中的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2.马克思学说中的“现实的人”是客观的。

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实质就是从物质生产出发,既然人是在社会中从事生产的人,那么,他必然会受到生产的物质条件的制约。“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

对“现实的个人”的客观性,对“现实韵个人”由生产的物质条件决定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精辟的论述。马克思说:“现实的个人”,“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一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现实的个人”是客观的,这不仅因为它们的状况取决于它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是客观的,而且因为它们的存在、它们的活动也是客观的。马克思指出:“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甚至连最简单的‘感性确定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

3.马克思学说中的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

马克思坚持把现实的个人、他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的物质条件相统一起来进行研究,就不可避免地会进人到社会历史的范围内考察现实的人在进行活动时所形成的关系,最终得出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侧这是马克思直接论述“人的本质”概念的两句话。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一种社会关系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思想变化的一个关键。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是一个关系范畴,社会生产关系才反映人的本质。正像马克思在发挥自己的上述观点时所指出的,“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一引者)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