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物质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6: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哲学物质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血压病 穴位贴敷 生活质量 左旋氨氯地平 老年
中图分类号:R544.1R25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349(2011)05-0531-03
Effect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 Combined with Acupoint Mounting on Quality of Lifein Elderly Hypertension
Zhang Ze,Chen Min // The Affiliated Hospital,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032)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 combined with acupoint mounting on life quality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MethodsSixty-one elderly patient with hypertension were enroll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treated by levamlodipine,and treatment group treated by levamlodipine with acupoint mounting.The life quality was evaluated by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WHOQOL) and Du’s scoring.ResultsThe inventory scores in both groups were decreased,and that in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ConclusionCombination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 with acupoint mounting was more effective for improvement of life quality in elderly patient with hypertension
Key words:hypertension;acupoint mounting;life quality;levamlodipine;elderly
高血压病已经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是心血管病危险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造成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同时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我国已经快速步入老龄社会,老年高血压病的患者群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和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特点更为突出。如何根据老年患者生理病理特点,有效防治高血压病,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尤其是提高生活质量,是摆在每一个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祖国医学自古就有中药外治法如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病,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临床采用常规降压药物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病,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1例病例均为我院近三年老年病科住院或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男16例,女15例;年龄60岁~83岁,平均76.3岁;病程5个月至32年,平均12.5年。治疗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61岁~84岁,平均77.1岁;病程6个月至30年,平均13.2年。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高血压各级分布、平均血压经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选择纳入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4年修订版)和《老年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08年版)。既往有明确原发性高血压病病史;年龄60岁~85岁;未治疗或治疗未达标的1级和2级高血压:非同日测定右上肢坐位收缩压≥140 mmHg但<180 mmHg,和(或)右上肢坐位舒张压≥90 mmHg但<110 mmHg;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明确的继发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重度高血压(3级高血压);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以及造血系统疾病;重度心肺功能不全;过敏体质者,治疗过程中对药物不能耐受者。
1.3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左旋氨氯地平片(石家庄欧意药业有限公司)2.5 mg,每日一次,口服。同时采用吴茱萸散穴位贴敷涌泉穴,每日1次。穴位贴敷药物(吴茱萸散)的制备:将吴茱萸饮片(源自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研为极细粉末混匀,用食醋、生姜汁、清水等混合溶剂调成糊状。
穴位贴敷操作流程:贴穴前充分休息;患者取仰卧位;选好双侧涌泉穴位,将胶布剪成3 cm×3 cm小方块,将吴茱萸散贴在胶布中央备用;用75%酒精棉球消毒穴位,将贴有散剂的胶布对准穴位贴压;每个疗程为4周。对照组予左旋氨氯地平片(石家庄欧意药业有限公司)2.5 mg,每日1次,口服。
1.4观察项目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WHOQOL)以及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临床试验前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量表评分的准确性、一致性及稳定性。临床试验期间由专人向入选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量表填写的解释说明,由患者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独立完成量表的填写。安全性指标,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由检验科同一机器检验并复查。
1.5疗效判定标准以两种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得分为参考,以改善率评价高血压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改善率≥50%为显效;改善率≥25%且
1.6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两组差异性比较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比较(见表1、表2)
2.2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有临床意义的异常。
3讨论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高血压患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我国部分城市老年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已经高达60%。
老年疾病有显著的特点,常常集多病于一身,生活质量本身较中青年人就有明显差距,加之在治疗过程中受智力、心理、精神因素影响显著,临床上许多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时间推移,生活质量急剧下降,给患者、家属以及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世界卫生组织将生活质量定义为:个体根据其所处的文化背景、价值系统对自身生活的主观感受。一方面,随着老年高血压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不断深入,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层出不穷,使得老年高血压控制率有所改善;另一方面,伴着人文精神在全社会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认识到患者生存包括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两方面,而生存质量从某种程度上说更为重要。对于高血压病患者,药物治疗对于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医务工作者经常面临着一个困惑,许多患者血压有所下降,但生活质量却没有明显改善[2],有的患者甚至以牺牲生存质量为代价。如何在治疗高血压病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评估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最为有力的证据,俨然已经成为心血管领域内的重要课题,也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祖国医学在本病的治疗中,不仅显现出确切的疗效,而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穴位贴敷治疗是一种常用的中医外治法。在中医经络理论和中药药性理论的指导下,将相关药物置于穴位局部的皮肤,使其发挥中药的功效和药理作用,同时又体现经络腧穴的生理功能,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以及扶正祛邪,通过沟通表里上下而调节人体各部分机能平衡。
高血压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头痛、眩晕范畴。老年高血压病多责之于“本虚标实”,或肝肾亏虚,或气血、肾精不足,或痰浊、肝阳为患。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能调节肾经经气,填精益髓、调和气血又调节气机升降,故选取涌泉穴切中老年高血压病“本虚”之病机。吴茱萸味辛、苦,性大热,能“开郁化滞”,故选用吴茱萸切中“标实”之病机。通过将吴茱萸敷贴于涌泉穴,对经络腧穴产生刺激和渗透作用,从而达到治疗高血压病的目的。正所谓“上病治下,百病治足”。
穴位贴敷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与经络和腧穴对人体功能的调节和中药功效共同作用,调节了人体体质相关。人体体质决定了诸多方面:如日常饮食、起居、情绪甚至性格等方面。穴位贴敷在调节血压的同时,治病求本,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体质,从而切实地改善了生活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量表可以高度概括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评价疾病预后,还能评价社会关爱对患者心理的影响程度,使研究结论具有全面性和可重复性。本研究采用两种不同性质的量表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为普适性量表,杜氏生存质量量表则根据我国高血压病人群的特点改良而成,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全面评估高血压病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
穴位贴敷应用证明,足底涌泉穴贴敷,对于高血压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与常规降压药物联合使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收到了更好的疗效,减少了常规降压药物的剂量从而减轻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该疗法着眼于整体调节,改善症状效果明显,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简、便、验、廉等优势,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524-1525.
[2]张敬平,钱云,沈洪兵,等.高血压病患者症状与生命质量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101-103.
篇2
如何正确把握这一定义呢?
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与意识都属于一种哲学范畴。但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一特性它存在于意识之外。列宁的物质定义,是从物质于意识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中把握物质的。对于任何问题,都必须从它的矛盾性中来研究,只有把矛盾的此一方同与它对立的另一方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才能准确地、科学地把握物质,指出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现实世界由于物质内部的矛盾运动,在其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产生了自己的对立物,物质世界自身发展的最高最美花朵――意识。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是在指出哪个是第一性的,哪个是第二性的这一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意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客观实在并非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而所谓的特性不过是区别意识而言的。列宁的物质定义是关于物质的科学的抽象,它更全面地反映着物质世界。一切物质形态、物质运动、物质关系都是人们意识以外的客观实在,无一例外,这是人们的实践所证实的。
那么,是否可以说: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就是物质呢?当然不能。举个例子来讲:时间,它不属于意识,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是一种客观实在。但它不是物质,而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形式的其中一种。它与运动着的物质是相伴相随分不开的。
二、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人的感官感知的,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列宁物质定义中上述观点使我们划清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界限。它还对世界进行了更深刻,更正确的概括。它给我们提供了一条“从抽象思维到实践”的正确途径,指出了我们认识的坚实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简单地说,人们百般艰难的推理得出物质定义,一方面是由于理论方面的需要,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了能将其应用于现实,指导我们的工作、学习,认识现实,服务现实。而认识这一理论,认识物质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形态,都是通过人的感官感知,并得出感性思维,进而上升到理性思维的。所以说,物质的客观实在是通过人的感官感知的。但是,这种客观实在性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在原来的自然界中,当生命现象还不存在时,当世界上只有物质而没有意识时,二者自然没有什么对立统一关系。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当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意识之后,我们把时间上先后不同的两个事物联系起来考虑时,情况就不同了。二者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离开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了。因为,当世界上只有物质而没有意识时,物质的存在不是作为意识的对立而存在的。作为意识的对立面而存在它就不能离开意识。举个例子,一个人为另一个人完全占有时,占有别人的是主人,被别人占有的是奴隶。主人是对奴隶而言的,奴隶也是对主人而言的。没有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但并不排斥奴隶在未成为奴隶以前的存在,也不排斥奴隶在解放后继续存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也同此道理。
三、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复写、摄影、反映”。反映者就不能与被反映的对象相脱离。因此,意识不过是物质这个世界唯一本原的一种特殊的属性,而不能成为与物质绝对对立的另一个本原。这就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彻底划清了界限。
篇3
一、给生产力一个形象
如果仅仅按照书面的概念理解生产力概念,不易进入政治经济学概念的核心。因为,生产力这个概念是连接哲学原理中物质和意识的一个宏观、抽象概念,这样的概念对于没有学习过哲学的同学来说难以一下子接受。
说过一句话:“物质可以变意识,意识可以变物质。”这句话在考研史上难住了许多人。这句话的前半段很好理解,“物质可以变意识”就是说:物质通过三个阶段的发展,最终产生了拥有意识的人类这个物种。那么后半句“意识可以变物质”又作何解?这是通过实践实现的。让我们回忆实践的定义:人主观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只要是实践,就一定必须有人使用了自己的意识并主动地进行。
什么叫主动地进行?怎么样主动进行并变成了物质?看一看你身边的桌子,同时想象旁边放着制造桌子所需的原料――木头、金属、油漆等。现在请你告诉我,这堆原料和这张桌子到底有什么区别?
事实上,桌子的物质组成和它的原料完全相同,桌子仅仅是将原料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的产物。那么,这样物质完全相同的东西,又带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和价值,区别到底在哪?答案已经很明显:在于组合的规则和顺序。
这个顺序是由人的思维赋予物质的,也就是说,人们按照自己的想法给物质一个形态,而这个形态就是人的意识停留在了物质上,意识创造了物质。这时有一些同学会有疑问,意识创造了物质的实体吗?并没有,意识创造了物质的形式,而形式也是物质的内容之一。
既然实践是将意识转化为物质的途径,那么具体它做了什么呢?它将自然界的物质转化成你需要的形态,比如树木成为木材,木材成为桌子。全人类或某个社会的全部人的实践生产能力的总和就叫做生产力。将生产力的概念形象化后,生产力就变得容易学习了。
二、用汉语解读“自然界”和“社会”
理解自然界和社会的概念,就要在这两个对立的概念中找到不同点。既然对立,那么我们一旦确立一方的含义,另一方的含义就很明显了。我们从较为简单的“自然界”概念出发来寻找理解这两部分概念的关键点。
自然界,这个词已经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不过,它仅仅是动物奔跑,植物生长的大森林、草原么?不会这么简单。或者就是地球?这样也同样无法和“社会”有效分别。既然这是一个我们熟悉的词汇,我们就把它拆开,从汉语的角度分别看一看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
“自”这个字的意思比较简单,就是“某事某物本身”。而“界”这个字则是某类事物全部的范围的意思。关键在“然”,“然”字表示“……的样子”。连起来,我们可以明白“自然界”这个词,应该是“全部事物的自己的样子”。即事物的本来面目――它们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反过来说,社会就应该是不自然的东西。为什么社会里面的东西不自然呢?因为它们的样子被改变了,改变它们样子的就是人类,手段是通过生产实践。人类通过生产实践将自然界的东西变成我们需要的样子,然后让那些原本自然的石头变成我们需要的宝石、钻石,植物变成我们需要的木材和药材,动物变成我们需要的食物,进入我们的生活。最初在原始社会中,我们所能改变的物质有限;但是通过这数百万年的不断积累和学习,人类已经可以将远古人类想都无法想的自然界的一些部分变成我们社会的一部分。这就代表着人类的进步。
生产实践是自然界转变为社会的关键环节。生产实践实际上是:我们想到了自己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东西,然后在自然界中选取原料,进一步将这个原料变成了我们想要的那个样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实际做的事情是将自己的意识,也就是我们想要的那个东西的一个想法植入到了物质之中;物质变成了我们想要的东西的时候,它就不仅仅是一个物质体了,而是按照我们的想法而存在的物质体。
三、劳动力在“体内”,价值在“体外”
我们有了上文的过程图,对于宏观上人类如何进行生产实践就容易理解了。但是,上面的过程图还缺少了一个部分。在生产实践中一定要有执行者,也就是一些人作为工人、手工艺人等存在,上面这幅图才能够成立。生产实践是将人的意识变成物质放在物质之中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谁来执行,放进商品之中的意识就是谁的意识。我们就按照这个线索,寻找一下如何将劳动价值理论的两个核心内容寻找出来。
首先,劳动力的定义是“人的劳动能力,蕴藏在人之中脑力和体力的总和”。也许这么说更容易理解:劳动力,就是我们作为个人,能够将意识变成物质的能力。如果是全人类的“劳动力”,那么就叫它生产力;而个别人,或者一个群体的“生产力”,我们就叫它劳动力。总的来说,“劳动”这个概念依然和我们最开始学习的,将意识变为物质是相同的含义;而劳动力概念中的“力”与生产力之中的“力”一样,是指“能力的大小”。
这时,我们就可以轻松理解政治经济学中最让人头疼的概念――价值。既然劳动力包括脑力和体力,仍然存留在人体之中;那么“价值”就可以被表述为不留在人身体之中的脑力和体力,它们通过劳动被消耗掉,同时驻留在物质中。再进一步说,我们前文用大篇幅探讨的“变成了物质的意识”就叫做“价值”。
劳动力和价值这一对概念联系得很紧密。劳动力是潜在的,还没有真正变成价值的意识;而价值是已经付出劳动力,蕴藏在商品之中的意识。这样,大纲中价值的定义也很好理解了:蕴含在商品之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首先,我们生产出来能够进入社会的都叫做商品。我们生产过不能进入社会不能叫商品的东西吗?有的,垃圾就是一种。在商品之中,肯定有我们在生产中附加在商品上的意识,而价值是对这部分意识的总结。这部分意识是通过劳动附加在商品之上的,同时,无论谁将自己的意识附加上去,我们都无法评出一个三六九等、谁的意识更好更对,所以它们必须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既然如此,我们可以进一步修改我们上面的人类构建社会的流程图:
四、“具体”“抽象”,都是劳动
有了上面这个基础的十字图,那么我们就可以马上着手记忆这一对易混淆的概念: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的二因素。
篇4
关键词:思维;概念;气;物质;象
气的思想充斥了中国几千年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切中华民族的瑰宝中无不气韵流动。且不用说在文学、艺术中有“笔气”、“墨气”、“灵气”、“豪气”等,在社会生活中有“天气”、“才气”、“口气”、“神气”等,单就中医学中所用到的气就有诸如:“清气”、“浊气”、“寒气”、“热气”、“食气”、“谷气”、“酒气”、“药气”、“邪气”、“毒气”、“恶气”、“乱气”、“厥气”、“郁气”、“积气”、“聚气”、“经络之气”、“脏腑之气”、“真气”、“精气”、“阴气”、“阳气”、“水气”、“木气”、“火气”、“金气”、“土气”、“卫气”、“营气”、“血气”、“胃气”、“脉气”、“正气”、“动气”、“形气”等数十种之多,气对中医学更是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石。古人从未,似乎也从不需要为“气”或以上数十种气下定义,“如人饮水”,其个中滋味古人似乎能很好的意会。然而,世异时移,现代的我们已无法与我们的先辈们心灵相通,或是在一片要求中医学“现代化”、“客观化”的呼声中,我们不得不给气下一个定义。如此,就产生一个两种研究视角转换的问题。很明显,既然有为气下定义的要求,正说明现代人是站在不同于古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的。随着西方科学日益在我们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我们的视角、我们的思维方式几乎已经完全被西方同化。而许多中医界的同道们为了中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力求证明中医的“科学性”。这样,为气下定义,无疑是要用西方哲学的语言或者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解释中国古代的概念,其所得的结论无疑是要符合西方哲学或现代科学的概念标准及思维习惯,如此就要求该定义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并逻辑严密,推理清晰。考察现代中医学教材对气的定义,也是本着这一初衷的。然而,我们不无遗憾地发现,大多数中医学教材中对气的定义仍然不尽如人意,无法达到上述要求。就其内涵归纳起来约有如下数端:
(1)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2)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
(3)气是有很强活力的物质。
“物质”一词在西方哲学中是指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是对不同形态的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这一共性所作的最高概括,“物质”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外延最广的范畴。在这一意义上,是不能用作对具体事物进行定义的,因为那将导致此定义毫无意义,如上文所讲的“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即可以理解成所有人体的基本客观存在都是气,这样的定义非但无意义,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错误的。在现代科学中,“物质”通常是指物理学意义上的物质,即可测知的客观实体,包括宏观物体、微观粒子、电场、磁场、射线、引力场等等。这与我们的日常语言中的“物质”的含义基本一致。查看各中医学教材中相关章节的上下文,也是取此含义。既使这样理解,上面所说的“基本物质”、“精微物质”、“有很强活力的物质”仍然没有给出气的明确的内涵和外延,而仅仅让人感到气同目前现代科学所发现的所有物质都不相同,是一种特定的物质,或者是几种物质的集合,或者是人体的所有物质。问题在于,若以某种物质作为气的定义,上述如此多的气是同一种物质,或各有其物?同一种物质显然是不合情理的;若各有其物,籍以区别其内涵的当是“清”、“浊”、“寒”、“热”、“食”、“谷”、“酒”、“药”等定语,那么“气”这种物质是怎样在不同的场合变成不同的物质的?更着实令人难以理解。
上述对气的定义之所以不如人意,问题就出在定义者总是试图用现代的、西方的观念、角度、价值取向考虑古代的问题,即用现代的思维模式思考中国古代的问题。西方哲学或现代科学与中医学在思维方式、研究手段、认识途径、判断标准等各方面都是不同的。要用前者的语言解释后者的概念,就如同将中文翻译成英语,或是将古诗翻译成白话文,既使翻译得再精确,也不能再现原有的韵味。因此,翻译才被称作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对于文学来说,不能再现原有的韵味,或加入译者的理解和修饰倒无关大局,而对中医学,在某些情况下则有可能导致越定义越不明白,越定义越远离原意,甚至出现错误。这正是为什么读外文书要读原著,对英语专业的学生重点在于培养其英语思维,而不是汉语思维的缘故。所以,要对气进行正确的理解,我们就必须沿着中国古人的思维历程,把握气在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内涵,明确中国之气同现代所说之物质的区别,以及中医学在吸收古典哲学中气的概念后的具体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对气有较准确的把握。1中国古典哲学中气的内涵及思维方式
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对气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气是“中国先民们对于自然界云烟等的直接观察,或对人自身的嘘吸等的直接经验,是象形的直觉思维。”[1]这种直觉思维通过先秦哲学比类取象地演化到哲学领域,即失去了具体的形质,而变得抽象起来。虽然在《国语》、《左传》、《孟子》、《管子》、《庄子》、《荀子》等典籍中关于气的论述不尽相同,但其共同点只有一个,即在于气是运动变化的,是世界万物的活力源、原动力。最典型的论述在《管子·内业》中:“一物能化谓之神”,“化不易气”。这就是说,事物时常在变,但总离不开气。并对气作了以下描述:“是故此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山。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意。”说明气代表的是事物无所不在、微妙至极的运动变化,且“不可止以力”,“不可呼以声”,即非有形实体。《庄子》则明确地将气与形区分开来,他说“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由以上论述可知,古人是取气之象来描述世界万物永恒运动的特性的。这时的气和同一时代出现的阴阳、五行一样,已经脱离了物质的含义,而只有指象的意义了。虽然阴阳、五行、气三者都是对世界本源认识的学说,但这种对本源的探讨并非象古希腊人一样,从物质入手。中国古人虽有心探求世界的本源,却无意于物质实体的研究。正如在《周易》中,虽然由阴阳而生八卦,天、地、雷、火、风、泽、水、山都取自客观实体,但其目的却在于观物取象,阐明万物的交感变化,这也正是六十四卦被称为卦象的原因。又如在《洪范》中则明确指出“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冯友兰说:“汉语的‘行’字,意指toact(行动),或todo(做),所以‘五行’一词,从字面上翻译,似是fiveactivities(五种活动),或fiveagents(五种动因)。”[2]这既是活动,就是不具体事物,就可以运用于各种事物的描述,就是象。充分表明了五行的指象作用。与此相对应,则不难理解气的指象意义。
西汉后期,在对天人宇宙原始性的探求中,设定了“元”的概念。也把“元”作为气之始,把元气设定为具象世界阴阳二气所具有活源力的根源。元气生阴阳,与《易传》中的太极生两仪,礼乐中的太一生两仪相对应。这时,对于宇宙生成论有较系统的认识,《广雅·释天篇》说:“太初,气之始也,生于酉仲,清浊未分也。太始,形之始也,生于戌仲,清者为精,浊者为形也。太素,质之始也,生于亥仲,已有素朴而未散也。三气相接,至于子仲,剖判分离,轻清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中和为万物。”可见在生成论中,气不同于形质,而又贯通于形质之中,成为形质运动变化的根据。形质始于气,又包含或继承了气的特性或要素,即永恒运动变化的特性。张衡在《灵宪》中论述天体的起始曰:“太素之前,幽清玄静,寂漠冥然,不可为象。厥中惟虚,厥外唯无。”把宇宙生成的拫源置于形而上的本体——“无”中。在这一由无而气而形而质的过程中,其内在的罗辑关系又是如何的呢?张衡的亲近友人王符在《潜夫论·本训篇》中说:“是故道德之用,莫大于气。道者,气之根也。气者,道之使也。必有其根,其气乃生;必有其使,变化乃成。”“上古之世,太素之时,元气窈冥,未有形兆,万精合并,混而为一……。”之后,元气“翻然自化,清浊分别,变成阴阳。阴阳有体,实生两仪。”这里的“道”即是“先天地生”的世界的本源,即上文所说的无。作为道之使的气,其主要特征在于“变化”。道与气是体用关系,而气则可以“翻然自化”,运动是其内在本性,成为产生形质并推动形质变化的原动力。
到了宋代,气的观念有了新的发展。张载提出关于气的较详理论,认为:“太虚即气则无无”,(《正蒙·太和》)“凡象皆气”,(《正蒙·乾称》)将具象世界及元气之前的“无”统一于气,建立了较明确的气一元论。并强调气的运动变化,说:“气坱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正蒙·太和》)又说:“若阴阳之气,则循环迭至,聚散相汤,升降相求,絪缊相揉,盖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此其所以屈申无方,运行不息,莫或使之。”说明了运行不息是气的内在本性,并不需借助丝毫外力。只有朱熹似乎将气当作“器”来看待,他提出了理与气之辩:“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认为理是气的根椐,不承认气的“自动性”。后世多有发挥张载学说者,如王廷相、方以智、王夫之、戴震等人,在阐发气在天地间无所不在的同时,更强调了其运动性。
纵上所述,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对气的理解占绝大多数的看法是相同的,即气不是指具体的物质,而是以象会意,用以描述事物永恒运动的特性。当我们经历了古典哲学中气的思维历程,可以看出,气是基于一种非对象性的思维方式而形成的。中国古人从未将人与自然万物分隔开来,天人合一是其根本思想。天地与我同心,万物与我并生的老庄哲学,反映在认识过程中就是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同一性。中国人是在有诸内必形诸外、由外而知内的理论前提下,通过直觉“领悟”,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注重的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及运动,并且要求在认识过程中达到人心与道相合,即这种领悟过程必须在时间和空间上与事物保持充分的一致性,对事物进行直接地把握。这使得其理论体系必然不是确定、客观的,也不是重实证的。相对于西方科学,在非对象性思维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传统医学是一种意象性的理论体系,关于气的理论也是如此。它明显地区别于西方科学,与西方哲学也难以融通。它不重视物质结构,它的概念并非通过解剖手段得来,故没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其所代表的意义是可变的、模糊的、抽象的。它的理论体系的形成也不是依靠逻辑推理,而是通过直觉领悟来对人与自然、人自身在不断的运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进行把握。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领悟之所得乃系难以言传,只可意会。然而,为了极不情愿的表达的需要,它多采用了意象性的比类的方式。
2中国之气与西方之物质间的不同
不是所有东方和西方的东西,现代和古代的东西都能一一对应的,虽然关于气的学说同阴阳、五行一样代表了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但就此认为中国古代的“元气论”也象古希腊的“元素说”一样,将气作为构成世界万物的客观物质实体或基本单位,则未免牵强。
诚然,不能离开物质来谈运动,而中国古人却是在探求运动的过程中引入物质的,(而非象西方那样先分析事物的结构,再去认识事物的运动特征。)这是中国古人特有的认识过程。他们关心的不是事物的肉眼看不见的细小颗粒,而是其气势磅礴的交感变化的相互关系。不同结构的事物的运动特性可以是相同的,这就是对事物运动进行认识的基础。古人只不过取气、阴阳、五行之象来说明事物运动的特征。同时,不同于古希腊,中国古人有其特殊的思维方式。他们不象欧洲人那样,将主体与客体严格区分开来,用分析还原的对象性思维方式来认识世界,而是将自己融于这世界之中,用非对象性的思维去领悟这个世界。所以他们只会是注意事物交感变化的运动现象,通过直觉感悟它,而非是分析事物的基本结构。另一有别与西方的特殊之处是中国古人对这种运动规律的描述,他们不是运用抽象的概念、定义、逻辑推理,而是用比类取象的手法。所谓“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古人取气之象,用来说明事物运动的虚无无形,遍流万物。正如汉字一样,通过形象的字形来表达特定的意义。
正是基于以上三个有别于西方的特殊方面,我们在理解气这一概念时,不能将其机械地等同于古希腊的“元素说”,认为气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粒子。张岱年认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气、形、质有层次之别。质是有固定形体的。(此质不是今日一般所谓性质之质。)西方古代哲学所谓原子,用中国传统哲学的名词来说,应云最微之质。而中国古代哲学则认为万物的本原是非形非质的贯通于一切形质之中的气。这气没有不可入性,而具有内在的运动性。”[3]这说明气并不等于物质,而是表明一切物质的运动性的范畴。
3中医学中气的指象意义
《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当气这一概念被引入中医学之时,同阴阳、五行一样,仅是取象的意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用“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的阴阳关系说明人体运动的不同状态。五行学说用五脏应四时、五色来说明人体生理功能运动的相互联系。而关于气,《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医和的言论云:“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显然,此处之气并非指物质实体,而是指示了具有不同特征的物质运动之象。《灵枢·决气》中岐伯在解释气的含义时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更为我们描绘出了人体生命运动的生动画面,而不见丝毫形质可言应该承认,古人用词常是一词多义的,没有精确的概念,即使给出了定义,也会衍为它用。《内经》中也有诸如宗气、营气、卫气、邪气、气道等概念描述,似乎确有这么一种物质存在于人体之中,但细究起来却不难发现其似是而非之处。首先,从其描述中可见,虽然似是在描述某种实体物质,然而仍从运动处取意。如“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灵枢·邪客》)此处对于营气的描述并未从分析其结构、形态、组成等处入手,让人无法确切知道营气倒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而重在描述其运动变化的规律,给出一个具有某种特性的运动变化之象来。其次,中医学对人体生理功能的研究,从一开始就没有走一条分析、解剖的道路。中医学理论中的解剖学基础极其浅显,而且没有被重视,在这极简单的解剖学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极庞大复杂的理论体系源自何处呢?很显然来自“黑箱方法”,由外知内,从人体外在的生命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象来研究人体。如藏象学说,其重点只在一“象”字,简直不能将中医学中关于“肝”的理论与能用手术刀切下之“肝”相对应。因为藏象中的“肝”实为一组有密切联系的人体功能活动的象,而非有形实体。同理,我们就不难理解古人用气来描述的那一系列如元气、六气、邪气、正气之类的名词,本非确有实体,而是同种功能活动的概称,取其运动之象。如果古人权且将其作为一种物质实体看待的话,那也是对“黑箱”内部的推测。而值得注意的是古人对能触可及、能用刀切下的活生生的肝脏都不屑一顾,更何况一气乎?
4气是物质运动之象
正如气一样,象属于中国古典哲学的范畴,同时也是一个不能被现代西方哲学摡念所代替的范畴,所以我们只能直接引用。这里的象不是一般所讲的形象的象,形象之象是完全客观的物体的外部特征,而这里的象虽然在客观世界中有其根源,但决不是客观事物本身,不是指具体的事物,没有具体的形态,却代表某一类事物的共性,这一共性并非是形态结构的共性,而是运动变化的共性。它是事物的运动、联系、变化被人的头脑加工过后形成的整体感受。是认识主体对事物的内涵、相互联系、特别是运动变化有充分理解之后所产生的对事物的一种综合把握。我们认为,象的形成过程有别于西方式的概念形成的过程。西方的思维是一种对象性的思维,在这种以分析还原为特征的对象性思维过程中,主客体永远处于对立的方面,感性认识必须经过感觉、知觉、表象、演绎推理等过程,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得到一个符合逻辑的理性概念,这一概念的全部意义是由这个演绎推理过程中的各个假设所指定的。而象的形成源于真觉感悟。中国古人对世界的认识重在对运动变化的把握,对事物的这种永恒而又微妙的运动的体悟,便形成了一个个综合的象,中国的道、阴阳、五行、八卦、太极等都是象。在中国这种以整体性、运动性为特征的非对象性思维过程中,直觉感悟本身就具有很好的完整性,而不必,也不可能产生逻辑推理等理性过程,其得到的结论只能是综合的象,而不是西方意义上的概念。在这一点上不能说气是一种理性认识的概念,而是直觉感悟的象。
至此,在经历了古人的思维历程,对中西方思维方式作过比较之后,我们不难给出气的较为准确的定义:气是物质运动之象。
这里的物质同样也是取现代科学中通用的含义,即物理学意义上的物质,能被感知或测知的客观实体。气不等于物质,而是表明一切物质的运动性的范畴,是认识主体通过直觉感悟,对事物的运动变化表现出的征象充分理解之后所产生的一种综合把握。值得指出的是,正如上文所说,西方的对象性思维方式使之过于注重物质的结构,故而看不到或忽略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只有在非对象思维中才会有气这一注重运动的范畴,而运动本身就代表无时无刻的变化,不象结构那样易于观测和数学表达,就更难于把握,非逻辑思维所能胜任。在现代科学中,每种物质都有其结构和层次,如果我们假定某物由A,B,C,D四个部分构成,每一部分所对应的运动规则的集合分别是a,b,c,d,传统科学对该物的研究从结构入手,一般认为该物的运动规则的集合是a+b+c+d,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作为一个整体,该物的运动集合有可能是ab+cd+ac+bd或abcd或其它的可能,而唯一不可能的就是a+b+c+d,因为当A、B、C、D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时,它们之间很强的相互作用及信息交换使这一整体的运动出现了“突现现象”,即物质的结构可以叠加,而运动不可以叠加,正如约翰·H·霍兰所说:“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使我们对绝大多数物种的活动进行了分类,我们还远远未能认识生态系统中种种变化之效应。”[4]这是现代科学正在观注的复杂系统理论,并为其理论的建立而大伤脑筯:“为CAS建立理论是非常困难的,因为CAS是整体行为,不是其各部分行为的简单加和,CAS充满了非线性。非线性意味着,我们通常使用的从一般观察归纳出理论的工具,如趋势分析、均衡测定、样本均值等等,都失灵了。”[5]而这一突现的运动特性正是中国古人在整体观念下观注的对象,上述“ab+cd+ac+bd或abcd或其它的可能”就体现了事物运动的特性,表达这一运动的范畴即是气。在为复杂适应系统建立理论方面,中国古人为约翰·H·霍兰作了很好的解答。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存在方式,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但并不是说静止的物质就不可以从“气”的层次上加以描述,因为静止是从一定关系上考察运动时,运动表现出来的特殊情况,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故这一定义同样适用于相对静止的物质。而在哲学意义上,由于“物质”一词代表了事物的客观实在性,运动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所以我们说气属于物质范畴,但这与将气定义为物质是两个概念,应当注意区分。
在中医学中,气的含义应该是人体生命运动之象。而人体生命运动又具有多重特性,包括如精、津、血、脉、营、卫等各方面的生命活动,故《灵枢·决气》中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在《灵枢·营卫生会》中又有“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即精、气、津、液、血、脉及营、卫等都是气之下的范畴,这些名词在中医学中绝不仅仅是一个个的实体名称,它们还代表了生命活动的一定形式或状态,其外在表象也是气。
5结语
将气作为一种物质是目前中医界公认的。然而,这一理解是极其有害的,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形成了明显的阻碍。不但形成了中医学和西医学难以沟通的主要障碍,而且阻碍了中医学自身的深入研究。例如,在理论方面,如以气作物质论,则上文所讲的精、津、液、血、脉等中医学名词更加难以理解。又如,在对经络实质的研究中,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其中,却进展甚微,其主要原因就是古人在观察到经络时是观察到经气流动这一现象,而非以解剖为基础。实际上,同一个人体,西医看到的是组织器官,中医看到的是生命运动,并不存在特殊的与经络相对应的实体组织,正如中医学中的“心”在西医中没有一实体器官与之相对一样。故而一味的寻求经络的解剖结构或物质基础往往陷入困境。归根结底,是在对中医学的基本概念的定义过程中完全抛弃了中国哲学或传统文化固有的思维方式,抛弃了这些概念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而以另一种视角进行重新定义,这样难免会失去其原意。
无论是西方的对象性思维方式还是中国古代的非对象性思维方式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二者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体系也都是人类文明的硕果,我们不能试图以一种代替另一种。若非要以一种取代另一种,则有可能造成很多人类文明成果的丧失,当此之时,悔之晚矣。将气定义成物质运动之象,可以说是站在现代的角度,充分吸收了中国古代的思维精华,为中医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作的一次尝试。事实上,不同的思维方式可以共存于同一个人的头脑中,也可以共存于同一概念的定义中,且它们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将二者有机的融合是我们所倡导和追求的。作为遗传算法之父和复杂性新科学的先驱者之一,约翰·H·霍兰非常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我并不是故意削弱西方传统中基于规则的方法。2500多年前古希腊初期米利都的泰勒斯(ThalesofMiletus)就开始引入坚实的化身,这确实是令人惊叹之事。从那时候起,我们就开始寻找宇宙间‘合法’的东西。自泰勒斯开始,我们沿着演绎、符号数学和科学理论的方向走过了漫长的道路。然而,这些方法对激发创造性过程的隐喻想增加了约束,正如格律和韵脚对西方诗歌起了约束作用一样。……真正综合两种传统——欧美科学的逻辑-数学方法与中国传统的隐喻类比相结合——可能会有效地打破现存的两种传统截然分离的种种限制。在人类历史上,我们正面临着复杂问题的研究,综合两种传统或许能够使我们做得更好。”[6]同样,对于当代的中医学,对于中医学中基本概念的理解,不能只站在现代的角度,而应穿越思维空间,去经历古人的思维历程,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准确而真实的结论。
参考文献:
[1]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40.[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15.
[3]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38.
[4](美)约翰·H·霍兰著,周晓牧、韩晖译,陈禹、方美琪校.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4.
[5](美)约翰·H·霍兰著,周晓牧、韩晖译,陈禹、方美琪校.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6.
[6](美)约翰·H·霍兰著,周晓牧、韩晖译,陈禹、方美琪校.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中文版序
篇5
【教材分析】
《物质发生变化》选自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第二课,本课的内容主要分为“世界由物质构成”、“物质在变化”、“让物质发生变化”三部分,主要是呈现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从这些变化的实例中比较出两类不同的变化,一类是只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另一类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物体变形、水的三态变化、燃烧、生锈这些常见的现象,背后有哪些科学道理?这是我希望学生进行探索的,因此本课的引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观念是科学的概念,也是哲学的概念。因此,本单元的概念具有观念层面上的意义。而这些概念的形成,并不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能够达到的,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该渗透这些观念,为学生的发展成长奠定基础。本课也并不要求让孩子们通过一节课的学习马上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是要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描述所看到的物质的变化和思考这些变化的异同上。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变化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把沙子黄豆混合搅拌并分离和用蜡烛给白糖加热,寻找证据证明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从而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类,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重难点】
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学情分析】
“物质的变化”这节课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来说,学会并理解初三化学的知识,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学会知识,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沙子黄豆混合搅拌并分离;白糖和蜡烛的加热,以此展开研究,让学生经历“观察描述猜测加热再描述发现”的探究过程,
收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归纳得出结论”这样一个探究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养成“喜欢科学,尊重事实,愿意尝试新的实验方法,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等等。
【教学准备】
学生小组材料:沙子、黄豆、白糖、火柴、三个烧杯、一把燃烧勺、一把塑料烧勺、一根蜡烛、一根搅拌棒、一个筛子、一个塑料盒、放燃烧勺工具。记录单(整理、记录实验现象、发现)。
教师演示材料:沙子、黄豆、白糖、火柴、三个烧杯、夹纸的镊子一把、彩纸一张、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来说说?物质在变化过程中究竟发生怎样的变化,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板书:物质发生变化)。
老师带来两种物质黄豆和沙子。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活动】二、
豆子和沙子混合实验:
观察:黄豆和沙子有什么的特点,那个小组来说说?
猜想:我们把沙子和黄豆混合
搅拌,你们猜想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验证1:用烧杯把沙子和黄豆混合
搅拌,来验证你猜想的结论.
验证2:把混合的沙子和黄豆分离看看有没有变化?想想怎么把混合后的沙子和黄豆分开?
结论
:通过验证有没有变化?
老师还带来一种物质白糖
【设计意图】此实验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两种物质的现场观察,引导学生通过
观察—猜想—实验—比较—发现猜测混合后是否会变化,来激发探究的欲望。
【活动】三、
白糖的加热实验:
观察:白糖有什么特点?在观察前我们想想从那几方面观察?把观察到的结果填在试验单里。
实验器材:
加热白糖需要哪些实验器材,看看你们桌面上老师给你们准备的,谁来说一说
猜想:猜想加热白糖会发生的变化吗?
实验:加热白糖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学讨论28-29页了解加热白糖步骤和注意的事项;把观察到的结果填在试验单里。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现在一定要按照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来加热白糖,把观察到的结果填在试验单里。
结论:发生了变化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让学生先观察没有加热是白糖的特征,再通过加热白糖了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生成的物质到底是不是白糖的实验,让学生亲眼见证生成的是新物质,比经由教师的口中说出更具有说服力,同时消除改变了颜色形状的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的印象。
【活动】四、
对比引出物理和化学变化
通过这两个实验,我们发现黄豆和沙子混合后有没有没变化?有产生新物质?加热白糖加热后有没有变化?有产生新物质?我们把物质在发生变化时没有产生新物质,叫做物理变化,物质在发生变化时产生了新物质叫做化学变化。这就是我们学的物质发生变化的两种变化是什么变化?区别是什么?
【设计意图】分析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变化过程,从而更加深了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认识。知道它们本质的区别,引导学生准确从发现的现象中进行判断就可以了,为下边的联系做好了铺垫。
【活动】五、
练习
1下面我们看看生活中的这些现象,那些是物理变化,那些是化学变化?
2.老师拿一张正方形的纸先对折是什么变化?为什么?然后撕拐角点燃是什么变化?为什么?
3.说说我们身边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练习更牢固的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的区别,为学习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活动】六、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有利于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则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七、
寄语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
——伽利略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来解决身边物质所发生的变化现象。
板书设计
物
质
发
生
变
化
物理变化
没有产生新物质
化学变化
产生了新物质
白糖加热的实验报告单
学
校
一小
年
级
六年级
时
间
实验名称
加热白糖
实验小组
实验内容
通过实验验证白糖加热后是否有变化
实验器材
白糖
燃烧勺
塑料小勺
酒精灯
火柴
烧杯
铁盘
我的猜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特征
加热前
加热后的变化
状态
气味
甜味
其它:
实验结果
【教学反思】
篇6
一、词汇解读,帮助学生奠定学习基础
哲学词汇经常有别于通常的字面意思。所以,对重点词汇和术语,我觉得有必要引导学生去逐字逐句地解读,毕竟读得明白,才能有兴趣去琢磨。
如:“物质”一词就非常抽象,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万事万物中总结出来的共性。在此,要帮助学生区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不同,同时借助其他的词语来辅助理解。如:“反物质”“暗物质”,它们一开始都是以物质的对立者的身份出现的,但是,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反物质”“暗物质”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只不过是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存在着的,仍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从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物质的,换言之,“反物质”的物质性恰恰证明了世界的物质性。物质和“反物质”“暗物质”等词的解读对于学生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很有帮助。
词汇是知识体系的网眼,只有理解词汇和术语,才能为理解完整的知识网络筑牢基础。
二、理清脉络,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理清脉络,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就能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可以有效破除畏惧心理,提高学习兴趣。
在学习之初,我就带领学生研读目录,明确哲学包括四部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唯物主义认识论及历史唯物主义,第四、五课是马克思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观点,也就是通常说的辩证唯物论;第六课的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相关问题;第三单元辩证法是在“世界怎么样”问题上的回答;第四单元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哲学在社会历史观上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实践也证明,在学习具体知识之前引导学生将书读薄,做到胸有成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善用事例,把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生活处处皆学问。巧用生活事例可把抽象知识形象化。如:在学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时,我选取生活中一出“雪后感叹”的场景。冬天的清晨,一个农民推开门一看:“呀,下雪了。”边说边抡起扫帚清扫院子。与此同时,隔壁一大学生推开门,诗兴大发,随即吟诗一首,“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此处的客观存在是茫茫白雪,但面对同一情景,不同的人反应不同,农民平淡朴实,大学生激情外扬,体现出个体的知识、情趣、性格等的差异。可见,意识具有主观性,意识是不同的人的大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形象而简单的事例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体会哲学语言所表达的现实情景,也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习题延伸,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哲学部分的题不仅要精选精练,还要举一反三,尽量伸展知识触角,伸得够远,思得够广,才能帮助学生想得透彻。以一个高考题为例,讲一下习题的延伸利用。
如:“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这一选择项。可进行适当延伸:见仁见智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什么俗语或诗句能体现见仁见智?有绝对真理吗?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是什么关系?通过对三个设问的处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真理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
哲学知识贵在理解透彻,如果模糊的知识点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释疑,训练多,也可能会出现“越描越黑”的状况。这就要求老师们精选习题,精讲习题,引领学生破解理解上的疑点。
篇7
系统论是现代科学的基础,系统论把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和过程,以至整个世界都作为整体、有序、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来研究。任何一门科学都自成系统,哲学也不例外。哲学――辩证唯物主义是严密、系统的一门科学。因此,我们在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时,必须系统地把握它。
辩证唯物主义分为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三大部分,这是学习哲学常识课必须首先掌握的。而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又自成系统。例如。辩证唯物论由物质、意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三大部分构成。唯物辩证法主要由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三大部分构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主要由认识论的唯物论、认识论的辩证法两大部分构成。当然,构成这三者的每一部分又都自成系统。例如,辩证唯物论的物质部分,主要由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三个部分构成。这样,辩证唯物主义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如下图:
这里必须注意的是,构成辩证唯物主义的各个部分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在辩证唯物论中贯穿着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建立在辩证唯物论的基础上,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只有系统地学习哲学,才能完整准确、高屋建瓴地掌握哲学理论,才能全面认识和理解哲学原理。在学习哲学常识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哲学原理分析和联系社会实际,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系统地把握哲学的精神实质。
二、掌握法则
有些学生常常觉得哲学常识很深奥,难以把握。其实,学习哲学常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无论是编书,还是讲课,人们总是遵循着这样一个法则:首先提出一个哲学原理,然后分析这一哲学原理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最后从对原理及内容的分析中得出在实际工作中应遵循的工作方法,即原理、原理内容、工作方法的三个段式法则。笔者将其称作“三段式”法则。例如,学习辩证唯物论中的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时,首先,提出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然后,分析这一原理的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最后,从中得出工作方法,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如,学习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特殊性时,首先,提出矛盾特殊性原理。然后,分析这一原理的内容: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不同特点。最后,从中得出工作方法,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段式”法则并不是随意编造的。它是由辩证唯物主义自身的性质决定的。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段式”法则中的原理内容就是世界观,工作方法就是方法论。“三段式”法则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掌握了“三段式”法则,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完整地掌握哲学原理,把哲学原理与工作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三、掌握“对子”
把哲学称作“对子”的学说。哲学概念总是一对一对地出现,如物质与意识、运动与静止、主观与客观、对立与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两点论与重点论、内因与外因、质变与量变、实践与认识、现象与本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这是因为,整个世界是一个矛盾的世界,矛盾是由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构成一的。既然整个世界都是由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构成的,那么,我们在学习哲学时就应该从事物的两个方面看问题。例如,当我们看到物质的决定作用时,同时要注意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当看到矛盾对立性时,同时要看到矛盾的统一性;当把握两点时,同时要善于把握重点;当看到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时,同时要看到外因对事物发展的影响。总之,看问题要坚持两分法,全面地看问题,反对一点论和片面地看问题。
学习哲学掌握了“对子”,能有效避免片面性,对我们理解、掌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掌握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联系的整体。哲学中的各种概念、原理之间也是躯联系的,都是以某种关系联系在一起。哲学关系呈现多样性,在多样性中又有一些基本关系。在哲学常识中,这些基本关系有三种。
第一种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它们的关系一般表现为:一方面决定另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对其具有反作用。例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第二种是联系和转化的关系。它们的关系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同时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例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哲学中,表现这种关系的还有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等。
第三种是区别与联系的关系。它们的关系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是有区别的,同时两个方面又是相互联系的。例如,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现象与本质是有区别的,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现象与本质又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在哲学中,表现这一关系的还有哲学与个别具体科学的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等。
篇8
意识一词,在哲学、心理学、医学等不同范畴内,具有不同的含义。“意识”这个词似乎在不同学科中都有自己特定的内涵。
任何一本哲学教科书中,意识这一概念是最一般的,或者说它是指与物质和存在相对立的东西。它包括了人们所说的精神、思想、感觉、经验等所有主观形式的东西。
在心理学中,情况便有所不同。心理学中所谓的“意识”是特指人类独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即借助语言而实现的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和认知活动。心理学中的意识,是指人类心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质。这就是说,人可以借助语言把自己和环境区分开来,进而认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这样,人类适应环境从而获得生存发展的过程就再不是完全被动的,反映外部世界时总带有目的性或自觉性,这就是意识的反映。
另外,意识的另一特性是它的抽象或概括性,这一点也是借助语言而实现的。语言并不单纯是交往和交流信息的工具,他不只是思维的外壳,就其根本意义来说,它是人类认识外界的工具,语言所具有的这种认知功能体现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就构成了意识活动的另一重要特性,即抽象、概括性。正是由于这一特性,意识活动可以探及事物的内在本质方面,能使人借助于意识活动认识事物的规律性和各类事物之间的关系。
心理学中所讲的意识有时是相对无意识而言的。一个人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只能察觉一部分。虽然在视野中的一切都可以作为有效刺激经由视觉通道作用于大脑,但是,对于进入大脑中的刺激,人只能意识到一部分,对于这一部分以外的刺激,只能是无意识的反映。
显然,心理学中关于意识的概念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中的意识概念是不同的,它既不是从抽象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也不是从意识的社会历史性方面研究它。lw881.com心理学主要是从形式和机理方面着眼看待意识,至于它的内容,则是其它学科譬如说医学所研究的对象。
医学上,意识不是单一的心理过程和反应,而是一种全脑的功能状态,使人能正确而清晰地认识自身状态和周围环境,并做出适当反应。它是各种心理过程或活动的背景,涉及觉醒水平、注意、感知、思维、记忆、定向、行为等许多心理过程,是人们智慧活动、随意动作、意志行为的基础。意识发生障碍,会累及许多心理过程,因此,在研究病理心理的时候,也需要研究意识障碍。如果意识不受损害,而有思维障碍时,医学上则用“意识清楚,思维障碍”这种和哲学概念相抵触的方式来表达。
近代神经生理学研究发现,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是维持意识的重要结构。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不断发放冲动,弥散性作用于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唤醒皮层,维持觉醒状态。脑干上行激活系统功能障碍是意识的病理生理基础。因此、脑干的损伤、受压,脑代谢紊乱,包括上行激活系统的神经递质紊乱,都不可避免地导致意识障碍。
医学中使用意识这一概念又是侧重另外一种意义,与心理学、哲学等都不相同。我们知道,意识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必须具有一个充分和必要条件,这就是大脑皮层必须处在一定的紧张状态,或者叫做具有一定张力。临床上所谓“意识模糊”、“深度昏迷”等等,都是说大脑皮层的张力异常,无法正常地加工外来信息,无法对外界刺激进行反应。深度昏迷的指标之所以取用角膜反射丧失就是这个道理。这样,医学临床上的“意识”,似乎更侧重于生理机制方面。这样看来,在医学中,意识概念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的清醒程度,二是指对自身和环境的理解程度。
意识的含义包括意识内容、清晰度和范围。意识清晰时,外部客观事物和现象呈现明晰的印象,人的各种精神活动能随时为自己所察觉,注意力集中、动作准确、主动,有鲜明的目的性。意识的范围,亦即意识域,指短时间内个体对客观事物所能觉察到的范围。意识范围大小同注意的广度有关,为当前任务的要求所决定。个体能明显察觉到的事物,只限于注意所集中的部分,其他部分则比较模糊。
临床上有时将意识分为环境意识和自我意识两方面。环境意识指个体对外界事物和环境现状的确认;自我意识指个体对当前自身状态的确认。
在精神病学中意识概念,更多的是指对自身状态和周围环境的理解水平,即所谓定向力。
由于意识的含义如此不同,对病人意识状态和行为的理解常常产生分歧,这就不足为奇了,但是,科学发展到今天,这种局面应该改变,没理由再持续下去了。就像瞎子摸象,再怎么摸,大象还是完整的大象,而不是摸到耳朵就像扇子、摸到大腿就像大树、摸到肚皮就像是一堵墙壁了……
所以,本书灵魂医学soul medicine将对意识进一步归真。
二、生物体灵魂三定律诞生揭示了意识的实质
正如前述,十月怀胎走完了几亿年的生物进化历程,从物质的夸克、质子、中子、电子到原子、分子,再到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实现了从无生命物质到有生命的物质的质的进化。从细胞到组织、器官形成,从原脑、大脑边沿系统进化到新皮质出现,实现了从生命的无意识到有意识质的飞跃,也就是说从生命的低级灵魂到最高级灵魂——意识的进化,诞生了生物体灵魂三定律,同时也演示了从物质到意识、精神的进化过程。
可见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大脑尤其是大脑新皮质产生的一系列生命现象,是最高层次灵魂,是物质存在的最高级形式,是物质的特殊形态。
这就从理论事实上说明并验证了意识精神与物质同源性和一致性,二者都是客观存在的形式,并且,也揭示了意识是物质存在的最高形式、形态。
这就自然而然地并清楚地解决了和阐明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谁是第一性、谁决定谁的哲学问题,也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区分的原则问题。
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哲学是世界观的学问,是对一切知识包括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不然的话,精神心理以及社会信使导致疾病、气功防病治病等诸多问题无法研究,本书新的医学、人生理论体系也不可能诞生。
可见,意识是物质进化的必然产物,是物质存在的最高形式,是客观存在的。或者说意识同物质一样,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同样,它也不以人的意志存在而存在、转移而转移,只是不能像普通物质一样用肉眼看得见、摸得着罢了。
从上述生物体灵魂三定律可知,由分子原子进化到蛋白质、染色体构成的各种层次的生物,则具有了生命、灵魂意义,发生了质的飞跃,意识又是最高层次的灵魂。可见,再用无生命的、没有灵魂的物质的框框去研究观察认识有生命的、富含各种层次灵魂的生物,尤其具有最高层次灵魂的人类,本身(出发点、思维方式)就是错误的,当然所研究的一切结果也不可能正确。
总之,诞生在生物体灵魂三定律基础上的灵魂医学soul medicine,对意识认识显然具有有史以来的科学性。
三、意识存在的证据
随着科学进步、认识的提高,灵魂领域里的意识、精神、心理等生命现象并不是一点迹象也摸不到,而是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寻。
按照灵魂soul 概念,灵魂是由蛋白质、dna、rna等生命大分子构成的生物体所产生的各种层次的一切生命现象,它依生命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以及生物体本身新陈代谢存在而存在。意识又是最高层次的灵魂,所以,也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存在形式目前人类还没有完全掌握罢了。
再从灵魂医学soul medicine 以下章节研究可知,生命活动即灵魂领域的意识活动是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并且不同的意识状态消耗不同的原料,根据物质不灭及能量守衡定律,它势必要转化为其它物质形式或者能量。所以,意识产生也是物质或能量的转化过程。
现在已经间接证实不同意识以不同的化学物质形式存在,就像磁场一样,在宏观世界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客观存在的,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而逐渐能被测量到的,这是是迟早的事情。
随着现代脑生理学及检测技术发展,结合气功等一些精神领域自然现象,我们不难发现,我们想问题,想什么,并不是随便想想而已,而是,在大脑内产生相应化学物质,发生相应化学反应,产生相应生物效应。如表现为心情激动,心情舒畅,心情郁闷,心情悲伤、愤怒,还可表现为血压升高,心跳加快,面色苍白、发红、发青、发紫。有些思维,大脑分泌内啡肽等活性激素,对身体大有好处。与之相反的思维则大脑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铵等物质,可收缩血管,加快心率,引起微循环障碍,导致疾病尤其像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成人疾病。
现代科学技术已发现不同意识状态、不同的思维方式出现不同的脑电波形,产生不同的化学物质,进而发生不同的生物效应:
大脑在清醒时,即人在日常生活、工作精神高度紧张情况下,大脑产生贝塔(β)波;
熟睡时产生点塔(δ)波;
若把大脑活动降低到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朦胧状态时,则产生阿尔法(α)波,此时大脑分泌内啡肽等激素物质,它可调节机体内环境稳定,调节免疫功能及心血管功能,增强体质,预防成年病,延年益寿。
下一章中生命信使耗竭学说则更进一步为意识提供了佐证。大脑生命功能(思维)过度活动时,导致了思维所需要的相关化学信使等原料耗竭或不足,提示该思维活动应该进入休息状态,等待体内相关化学物质或信使等原料合成,以达到动态平衡,维持大脑内环境相对稳定,以利大脑处于良好的功能状态。这也是人生三定律中的稳定定律所要求的。
倘若不注意休息,甚至人为地不让睡觉,使大脑一直处于觉醒状态,则大脑将要发生严重功能紊乱,以至精神崩溃,这种现象多见于警察审问犯罪嫌疑人及其它折磨人的行为,应当指出,这本身也是一种犯罪行为,是一种灭绝人性的法西斯行为,是一种病态。
如我们脑力与体力劳动,所动用的脏器组织不同,一是大脑,二是肌肉,所消耗的原料信使除了葡萄糖外其它肯定不同,故二者必须结合,即劳逸结合,才符合生命代谢、活动规律。
即使脑力劳动也存在想什么问题、用什么方式思维,需要不同脑细胞、需要消耗不同的原料信使的区别。故我们今后在用脑思维时,需要进行不同课题、不同思维方式的转换,以利用不同的化学物质或信使等原料,避免相关化学物质或信使等原料的耗竭。
临床上我们还经常碰到有些药物也影响我们意识状态、左右我们思维,除了做手术用的各种中枢性麻药外,作者还发现,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兴奋我们大脑,开阔我们思路,抗组胺药则对大脑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不影响思路,止泻药苯乙呱啶类似鸦片制剂,有欣,等等还有很多很多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这些药物在使用后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而使个体灵魂领域里的感知觉、情绪和行为等心理活动发生变化,这类药物所发生的生物效应同样遵循生物效应定律。
这类药物首先是使人的心理在感知觉层面上发生改变,加大剂量后严重的则会引起思维、情绪以及行为活动方面的改变。按照其作用的性质不同,这类药物可以分为三类。
(1) 镇静剂指一些中枢神经抑制剂,主要包括鸦片、海洛因、吗啡之类。它降低了神经系统及行为的活动性,最后导致睡眠。
(2)兴奋剂指可以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行为活动性的一类药物,包括咖啡因、尼古丁、可卡因和安非他明等。少量使用兴奋剂可以提神,减轻疲劳,但大量使用则会使人焦躁不安。
镇静剂或兴奋剂适量服用都有积极作用,但长期服用会造成对它的依赖,使人上瘾。对药物上瘾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方面是生理上的,表现为先是增强对药物的耐受性,即必须加大剂量才能产生同样的效果,然后转变为身体上因缺药而出现剧烈难忍的病痛,急切地渴望得到药物才能使之减轻;另一方面是心理上的依赖,表现为没有药物各方面就都极端地不适应,思维不能集中,并且心情烦躁,完全不能进行正常的心理活动。由此可见,这些药物虽然最初没有害处,但过度服用以后就有害身心,就会在文化、道德、社会、法律等多方面造成严重的恶劣影响。
(3)迷幻剂是指能使人产生幻觉的物质,主要特点是能够使意识尤其是感知觉发生扭曲。最常见的是lsd(麦角酸二乙基酰胺)和墨斯卡灵(mescaline)。迷幻剂使人产生欣,增强感觉的敏感性,并且使时间知觉错乱,也可能产生焦虑、恐怖和妄想症,还能够造成思维和判断的混乱。
这也从另一角度验证了高级灵魂——意识的物质基础。
所以,从物质不灭或能量守恒这一角度讲,意识也是物质的代谢过程,是能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爱因斯坦量子理论已经准确换算出物质与能量的关系。 四、意识物质关系
前已述及,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生命现象,是物质存在的最高级形式,是物质存在的特殊形态。
从另一角度说,物质与意识也都是客观存在的。若没有意识的话,也没有物质存在的可能,也没有物质概念。这一点与传统的物质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的概念不同,意识是物质存在的前提,物质是意识的反映,不存在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问题。况且,意识也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存在形式,是物质存在的高级形态。在另一层面上说,这有点类似鸡与鸡蛋关系一样,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谁决定谁?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可见,在一定程度上讲,过去有关物质与意识谁是第一性并且将此作为是唯一区分唯心唯物标准准则的说法,是历史在哲学领域给人们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
科学就是这样,更确切地说同其它事物一样,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呈现波浪似的发展、前进。关于这一点,soul medicine 下一章还要阐述其机理。
参考文献
篇9
一、以诗为舟,渡教学难点
以诗歌为素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帮助学生借助诗歌的意象理解哲学道理。哲学概念较为抽象,只做理论分析,学生会觉枯燥无味,虽然在课堂上能背诵,但很容易遗忘。在习题训练时,遇到与抽象概念的相关知识不会运用。为此,我在讲解抽象难懂概念时,引用诗歌解释,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哲学之美。在讲解什么是物质时,为让学生明白“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是永恒的”,我引用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一首诗,“无中不能生有,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灭,看起来万物是死了,但是实则犹生;正如一场春雨落地,霎时失去踪影;可是草木把它吸收,长成花叶果实,依然欣欣向荣。”来解释物质不灭的观点,证明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同时我列举出我国南北朝时期范缜的观点,“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让学生充分理解物质是实体,是精神产生的基础,物质是客观的。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事物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在诗歌文学中,我们会发现有许多“一”与“多”的对比,从本质上来讲,正因为世界是对立统一的,所以在讲解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原理时,我引用了古代诗人王籍的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二、以诗为镜,透人生哲理
德国诗人荷尔德说过:“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所谓诗意栖居,就是说人要懂得欣赏美。哲学,犹如通往诗意人生的道路,使我们的人生之花得到绽放。它又能丰富我们的情感,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使我们的人生有滋有味。在学习唯物辩证法发展观时,我引用明代诗人钱宰《拟古》这首诗:“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通过这首诗,我想要正值美好青春年华的同学们明白,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因此,在少壮时,就必须努力拼搏,奋发进取。再给出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激励学生们积极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挑战,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复习辩证法创新观时,我引用了《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创新反对因循守旧,要求社会不断变革图强,更新思想观念。
三、以诗为剑,破高考难点
篇10
1.课程标准对于物质微粒观的相关要求
新课程要求,化学学科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科学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科学思维和科学观念.宋心琦教授亦表示:“中学化学教学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不是化学专业知识,而是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化学思想观念,学生正确的,哪怕只是定性地建立起基本的化学观念应当是化学教学的第一目标.”鉴于此,中学化学教学正由“知识为本”向“观念为本”转变.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对于“物质微粒观”的培养有着明确要求.“课程目标”中要求“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内容标准”中提出“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利用有关探索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使学生了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观点.”
2.微粒观念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
恩格斯对近代科学原子论的建立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原子论是能给整个科学创造一个中心并给研究工作打下牢固基础的发现.”微粒观是自然哲学观念在化学领域的反映,是化学思维活动的产物.原子、分子、离子由猜想到发现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微粒学说的发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微粒观的建立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领悟科学的精神和思想,培养其怀疑批评精神以及学习反思能力.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物质微粒观作为化学的一个基本观念,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结构、组成,理解化学变化,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不同于其他科学最特征的思维方式.微粒观的建立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方法和科学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学习的基本领域包含:可观察现象的宏观世界;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微观世界;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元素符号构成的符号与数学世界.即投影于学生思维的“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三重表征的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微粒观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对宏观现象的理解、符号表征的接纳与运用,如果说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分子、原子等概念是把种子磨成面粉,而注重微粒观的渗透则是把种子培养成一棵幼苗,促进学生化学思维方式的改进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3.学生物质微粒观形成的条件
化学基本观念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也不是知识的简单积累,它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提升,具有超越事实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既不可能是空中楼阁,也不可能通过大量记忆化学知识自发形成:
帮助学生构建微粒观需要基于义务教育阶段有关的微粒知识.微粒观既基于具体的微粒知识,又高于具体的微粒知识,是在对微粒知识的不断的学习、思考和实践中而逐渐丰富、完善和发展,是对知识的提炼与升华,中学化学课程中的具体微粒知识是形成微粒观的基础和源泉,离开微粒知识,微粒观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帮助学生构建微粒观需要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思维积极性.必须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中,深刻理解和掌握有关的化学知识和核心概念,在对知识的理解、应用中不断概括、提炼而形成.
4.为何要基于螺旋式上升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物质微粒观
(1)基于历史上微粒说形成的启发
从古代哲学范畴的原子学说发展到近代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再到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的提出,直至汤姆森发现电子和卢瑟福证明原子的结构,人类从微观上认识世界的过程漫长而曲折,微粒学说在旧的理论与新的科学事实矛盾中发展,呈现了前进中有曲折,曲折中前进的螺旋式上升走势.
(2)基于教材设置的需要
教材中形成“物质微粒观”的系列课题有: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构成;离子;水的组成;质量守恒定律;金刚石、石墨和C60;燃烧和灭火;溶液的形成;常见的酸和碱;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生活中常见的盐;离子反应.
可见,微粒知识的学习贯穿教材始终,教材并没有使用“一步到位”的方式,除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相对集中外,其它均采用分阶段学习,将宏观知识与微观知识的学习相互穿插、相互结合,以宏观现象透析微观知识,以微观认识理解宏观现象,在不断实践、运用、拓展中微粒观逐渐萌芽、生长.
(3)基于学生认知规律的需要
在八年级物理中,对分子和原子已经有了介绍,以苏科版教材为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包含以下内容:①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有空隙. 分子是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 ②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由夸克组成.③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是自然界最小的带电体.在通常情况下,原子呈不带电的中性状态.
经和物理教师交流发现,实际教学中,物理老师并不重视这一部分教学,更不重视其教学方法的使用,“我们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学生由此形成的“前概念”是不甚清晰的,甚至是混乱、错误的.
即使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后,学生的微观思维也明显滞后于宏观思维.很多学生认为微观粒子具有和宏观物质一样的性质:如水分子是湿的、碳原子是黑的,认为热胀冷缩是粒子的大小发生变化,认为二氧化碳中存在氧分子等错误的微观认识.这些错误的认识在学生头脑中反复出现,今天他认为水汽化不是分子大小变化导致的,明天却又认为温度计中汞柱的伸缩源于原子大小的变化.微粒观因其缺乏感性认识、概念抽象,且看似无用,再加教学中大多使用记、背、练的方式而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学生即使短时记住微粒知识,但这样的机械记忆只能在有限的情境下提取,换一个情境,思维又回到原点.
可见,学生微粒观的形成过程总趋势是上升的,但发展过程是曲折迂回的.这正是螺旋式上升的特点:曲折性、周期性、前进性.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心理特点分析.他们易于进入直观、有趣的宏观世界,却对抽象、艰涩的微粒理论避之不及.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更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更易让他们所接受.
综上所述,教者以人教版教材为蓝本,结合教学实践思考,将物质微粒观的渗透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二、基于螺旋式上升的认知层次进行物质微粒观渗透的三个阶段及策略简介
1.初识阶段,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在学生的认知世界里,虽然物质的粒子性早有接触,但认识是粗浅、空洞的,借助动画、图片、模型将微粒“可视化”,带领学生走进神奇的物质的微粒世界.使学生认识到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虽然我们不能用肉眼看到构成物质的微粒,但是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在让我们感知它们的存在.物质除了具有宏观表征的连续性,还具有微观表征的粒子性.
(1)绪言:教材提到“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分子中原子的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这一部分的介绍应该给学生一个美好的向往,从微观角度认识世界,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而之所以初三才接触这一门科学,更是学生思维逐渐成熟的表现.
(2)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以熟悉的物质水为例,因为水汽化再液化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在教学中常被简单处理.但水蒸气和液态水是同一种物质,如何让学生接纳、理解?借助微观动画,学生发现加热前后“水分子的大小不变、种类不变,仅是间隙发生变化”这一关键点.学生常在后来的情境中将热胀解释为分子(原子)体积变大,我又将这一变化与学生出操展开队形类比,人的间距变大,人的体积并没有变化.
此时,再以电解水的微观动画,比较两种变化中水分子变化的差异.其比较的侧重点仅是分子是否发生变化,不应进行过度拓展,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
(3)纯净物和混合物:以水和糖水的微观图片为例,从分子种类的多少认识两类物质的区别.还可多出示一些分子模型,如氧气、二氧化碳、水等常见物质的分子模型,这样的方式更利于学生理解二氧化碳分子中为什么不含有氧分子,二氧化碳不是碳和氧气,是纯净物.
2.走近粒子,了解其基本特征
本阶段应主要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分子的特性,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的内部结构,原子、分子、离子均可构成物质.这一阶段主要集中在《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教学,理论知识相对集中,除借助模型、动画之外,应更多使用类比的手法、幽默的语言,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拉近学生与微观世界的距离.
(1)分子和原子:通过“桃花朵朵开”“推针筒比赛”等有趣的实验,通过“冷挤热散”等形象的类比,发挥学生的想象了,将学生由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带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
(2)水的组成:运用模型或学生自制器具,模拟组装水蒸发、电解水的微观过程,进一步认识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
(3)原子的构成:将“核外电子由内向外分层排布”类比为北京的一环、二环、三环……由内向外依次排,内层空间小,容纳的电子也少,外层逐渐增大,能容纳的电子数目也逐渐增多.
(4)离子:将“稳定结构”类比为优秀人才,他们或天资聪颖(如氦、氖、氩)、或后天努力(离子的形成),因外在的压力、自身的需要而不断努力向优秀靠拢,这是人类前进的动力,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动力则是达到“优秀”的稳定结构,其表现方式为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常选择方便、简洁的方式,即:少则失,多则得.
学生还易将离子符号和化合价书写混淆,我将“离子带电”类比为带了只小狗在后面,将“化合价”类比为商品标价,应标在最醒目的位置:正上方.
(5)溶液的形成
从“如何将一块糖分给全班学生”引入实验“糖溶于水”,并事先录制溶解过程的视频,截取片段引导学生认识溶解现象,建立溶质、溶剂和溶液的概念;通过对糖溶解过程的微观模拟动画和宏观现象的分析,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粒子观的认识:从“糖不见了”进一步认识“分子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从“谁偷了我的糖水”进一步感知“分子间有间隙”;以“一样甜”的分析从微观的角度认识溶液的均一性.
(6)物质分类-酸碱盐的概念
课本中有详细的文字描述蔗糖、食盐溶解的微观过程,通过微观模拟动画回顾“糖溶解”“盐溶解”过程,比较其相同宏观现象下的微观的差异,进行食盐水、蔗糖水及常见物质(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乙醇、蒸馏水)的导电性实验.
通过导电性实验、借助动画模拟使学生形成对酸碱盐的三点认识:酸碱盐溶液均具有导电性、酸碱盐溶液中有带电的粒子――离子、溶液中有阴、阳两大类离子.
通过进一步对阴(氢氧根离子、酸根离子)、阳(氢离子、金属离子)离子的分类,认识酸碱盐,既完善了物质分类体系,又丰富学生对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的认识.
3.运用阶段,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本阶段的学习与学生对物质性质的认识同步进行,借助直观的实验现象、具体的物质性质,帮助其在脑海中建构陌生的、抽象的“物质微粒观”.
这一阶段包含课题:
(1)金刚石、石墨和C60:由金刚石和石墨的比较,认识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其物理性质不同;由碳单质常温下稳定和高温下活泼的性质,认识原子结构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从而理解原子结构、原子排列方式决定着物质的性质.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学生认识到这两种物质的性质差异很大,从而认识分子构成不同,性质不同.
(3)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定量的角度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变化.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哲学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