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康复指导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6: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残疾人康复指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区人民医院设置区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负责对全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总协调调度,组织领导业务技术指导、监督考核。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作为全区社区残疾人管理工作的分支机构,挂残疾人康复工作站的牌子,具体承担相关工作任务。在全区建立起以区康复指导中心为中心,以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网络的残疾人康复管理工作体系。
二、明确功能定位,建立康复医疗分工协作机制
区人民医院(区康复指导中心)主要为疾病稳定期患者提供专业、综合的康复治疗,并具备其他疾病的一般诊疗、处置能力和急诊急救能力,并承担区域内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任务,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主要按照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的有关要求,为疾病恢复期患者提供基本康复服务。
三、逐步建立通畅的康复患者转诊制度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与区人民医院(区康复指导中心)建立合作机制,发现残疾人患者(特别是脑卒中病人和脑外伤后遗症病人)必须转诊到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和康复。
四、实行目标化管理
各有关医疗机构要加强工作信息的搜集,安排专人逢双月底前报送工作信息至区人民医院(),并做好工作文件、资料、照片、录像等档案材料的收集和规范管理。
篇2
2010年我市残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残联的指导下,以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这一中心,突出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坚持打基础、求发展、上水平,全面完成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维权和社会保障等年度工作任务。做好“十二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的前
期工作,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和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各级残联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全市广大残疾人,在前进中开拓创新,在发展中形成亮点,在落实中注重实效,努力实现我市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
2010年我市残疾人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切实履行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的职责,全年为xxxx人提供康复服务;完成残疾人职业培训xxx人次,实用技术培训xxxx人次;城镇新增残疾人就业xxx多人,城镇残疾人就业率达稳定在xxx%以上,农村稳定从业人数达xxxxx人;努力扩大残保金的审核征收面,全市残保金征收增长率达到xx%以上;搞好残疾人扶贫,多渠道、多形式扶助xxxx名残疾人,扶持xxx名贫困残疾人解决温饱,创建省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一至二个;为xxxx多名农村特困残疾人提高救助标准及经费发放工作;做好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提高贫困残疾人托养服务水平;完成省残联下达我市的危房改造任务;做好新建和改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工作;继续换发第二代残疾人证。使残疾人生存状况进一步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更加文明,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残疾人综合素质普遍提高。
一、继续抓好重点康复项目的实施,协调相关部门,组织实施0—6岁贫困残疾人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加大对基层康复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指导基层残联举办各类形式的康复业务培训班。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措施,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任务xxxx例,为xx名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对xx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对xxxx名重症精神病患者进行监护,为xx名贫困精神患者提供免费服药,xx名患者提供住院补贴,对xx名聋儿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对xx名智力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xxx名肢体残疾人进行康复功能训练,为xx名残疾人安装假肢。新康复大楼落成后,积极引进康复项目,为残疾人康复训练提供平台。
二、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总体目标,继续深化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已被授予全国和省级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城区,要进一步充实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被确定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的xx县,要按照《全国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标准》,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完善创建工作内容,迎接上级残联的检查验收。
三、继续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以开展新农保、新农合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逐步建立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做好“一户多残”的贫困残疾人家庭的救助工作,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鼓励残疾人个体从业或创业。积极开展居家托养,依托社区开展日间照料,形成机构托养,日间照料,居家托养三位一体的残疾人托养体系,制定残疾人托养补贴办法,促进全市残疾人托养工作全面发展。认真做好危房改造工作,努力完成十一五我市残疾人危房改造任务。
四、将残疾人扶贫纳入各级政府大扶贫范围,加大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的落实力度。认真贯彻省政府xx号文件精神,形成我市扶助贫困残疾人的长效工作机制,认真落实我市扶贫工作“五个一工程”,从机构、职责、任务、政策、经费等方面扎扎实实为贫困残疾人解决生产、生活上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
五、抓住残疾人就业这一主线,认真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做好“残保金”征收工作。继续贯彻执行省政府xxx号令,把分散按比例就业工作努力向农村个体企业延伸,使农村残疾人与城市残疾人一道共同发展。加强对残疾人保障金使用监督,利用国家赋予残疾人事业各种优惠政策,举办第xx届全市残疾人就业招聘洽谈会,积极扩大残疾人就业面,提高残疾人就业率。扶持残疾人大学生实现就业和创业,加大对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六、加大扶残助学与培训的工作力度。会同教育部门在全市中、小学开展随班就读的情况摸底。继继续做好残疾学生高考录取工作,使高考录取率达到xxx%以上,逐步提高我扶残助学奖励标准,完善对残疾学生奖励资助办法。对贫困残疾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的扶助政策,把全市残疾学生全部纳入微机管理。进一步做好“扶残助学”和“盲童入学”等项目,使“三类儿童”随班就读率达到xx%以上。研究解2010年我市残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残联的指导下,以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这一中心,突出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坚持打基础、求发展、上水平,全面完成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维权和社会保障等年度工作任务。做好“十二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的前
期工作,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和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各级残联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全市广大残疾人,在前进中开拓创新,在发展中形成亮点,在落实中注重实效,努力实现我市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
2010年我市残疾人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切实履行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的职责,全年为xxxx人提供康复服务;完成残疾人职业培训xxx人次,实用技术培训xxxx人次;城镇新增残疾人就业xxx多人,城镇残疾人就业率达稳定在xxx%以上,农村稳定从业人数达xxxxx人;努力扩大残保金的审核征收面,全市残保金征收增长率达到xx%以上;搞好残疾人扶贫,多渠道、多形式扶助xxxx名残疾人,扶持xxx名贫困残疾人解决温饱,创建省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一至二个;为xxxx多名农村特困残疾人提高救助标准及经费发放工作;做好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提高贫困残疾人托养服务水平;完成省残联下达我市的危房改造任务;做好新建和改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工作;继续换发第二代残疾人证。使残疾人生存状况进一步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更加文明,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残疾人综合素质普遍提高。
一、继续抓好重点康复项目的实施,协调相关部门,组织实施0—6岁贫困残疾人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加大对基层康复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指导基层残联举办各类形式的康复业务培训班。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措施,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任务xxxx例,为xx名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对xx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对xxxx名重症精神病患者进行监护,为xx名贫困精神患者提供免费服药,xx名患者提供住院补贴,对xx名聋儿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对xx名智力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xxx名肢体残疾人进行康复功能训练,为xx名残疾人安装假肢。新康复大楼落成后,积极引进康复项目,为残疾人康复训练提供平台。
二、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总体目标,继续深化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已被授予全国和省级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城区,要进一步充实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被确定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的xx县,要按照《全国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标准》,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完善创建工作内容,迎接上级残联的检查验收。
三、继续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以开展新农保、新农合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逐步建立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做好“一户多残”的贫困残疾人家庭的救助工作,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鼓励残疾人个体从业或创业。积极开展居家托养,依托社区开展日间照料,形成机构托养,日间照料,居家托养三位一体的残疾人托养体系,制定残疾人托养补贴办法,促进全市残疾人托养工作全面发展。认真做好危房改造工作,努力完成十一五我市残疾人危房改造任务。
四、将残疾人扶贫纳入各级政府大扶贫范围,加大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的落实力度。认真贯彻省政府xx号文件精神,形成我市扶助贫困残疾人的长效工作机制,认真落实我市扶贫工作“五个一工程”,从机构、职责、任务、政策、经费等方面扎扎实实为贫困残疾人解决生产、生活上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
篇3
关键词全科服务团队;残疾人;康复需求;服务
中国分类号:R492 文献标识码:A
为了落实市政府2012年实现本市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我们新泾镇林泉全科服务团队在新泾镇的林泉、淮阴、程桥,曙光四个居委,对辖区189名持证残疾人采取入户调查和集中调查的方式进行康复需求和服务形式的调查,对其中有康复需求和服务的75名持证残疾人进行资料收集(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结果如下:
1一般资料
有康复需求和服务的持证残疾人75名,其中男性43例,占57.3%;女性32例,占42.7%,其中:30岁以下8例,占10.7%,30~60岁60例,占80%;60岁以上7例,占9.3%。
2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康复需求服务形式调查表进行对残疾人致残原因、残疾类别、康复需求、目前存在问题等情况进行了调查。
3结果
3.1致残原因分析
其中致残原因不明的54例,占72%;疾病11例,占14.7%;小儿麻痹症9例,占12%(见附表1)。
致残原因分析表1
2.2残疾类别分析
其中肢体残疾37例,占49.3%,眼盲及听力残疾各12名,各占16%(见表2)。
残疾类别表2
2.3 目前存在问题
以生活困难占首位,共14例,占18.6%(见表3)。
2.4 康复需求分析
以康复训练指导占首位共42例,占56%(见附表4)。
2.5 康复训练服务形式不应拘泥于单一
我中心的做法是采取“三站式”的康复服务模式和灵活的各种形式(面对面集中指导,电话,集中宣教,个别辅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发放康复知识宣传材料等各种形式)开展康复服务工作。所谓“三站式”服务,即对残疾程度较轻的残疾人可以在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并有专业医务人员进行康复训练的指导,对于残疾程度相对较重,行动不太方便的残疾人则就近在卫生服务站点进行康复训练,而对于残疾程度重,年龄偏大,行动不便的残疾人,采用在家庭中进行康复训练或由家人对其进行康复训练。
3讨论
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是以满足社区残疾人康复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为早日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本文在研究全科团队“送康复服务上门,需求和服务形式”的调查中,60岁以下的青壮年60例子,占90.6%,这部分人员他们极需求康复训练指导、康复知识的宣教,而康复训练指导可以在社区和家庭中进行,这就需要有一支社区全科服务团队的康复指导员并联合社工、社会志愿者共同做好这项工作。本次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残疾患者都是肢体残疾,在我们的调查中,肢体残疾共37例,占49.3%,眼盲12例,占16%,听力残疾12例,占16%,说明了社区残疾人肢体残疾的比例较高,如何做好这部分人员的康复指导,转介手术,减少或减轻残疾程度,增强残疾人改善生活质量的信心,是我们残疾人康复工作者的应尽的责任。从本人的调查中发现致残原因多种多样,还是与药物疾病、产伤有一定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康复工作者及有关部门要加强保健知识、预防残疾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孕期遗传疾病的筛查,用药安全,滥用抗菌素及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将残疾人的发病率减少到最小,这需要残联、卫生和各届政府之间共同的协调和配合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本次调查中发现需要心理咨询的残疾人占10.7%,说明了心理咨询的需求率较低,这与广州市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中的9.95%相近,说明了残疾人普遍未认识到心理康复的重要性,有心理问题不知道通过心理疏导解决[1]。导致残疾人配合康复训练的依从性较差,康复效果较差和社会适应能力差,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残疾人对心理疏导重要性的认识,转变残疾人康复工作中忽视心理康复重要性的认知问题,从而提高康复训练效果和社会适应能力。
本次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青壮年残疾人对康复训练指导都有需求,因为这部分残疾人想融入社会,希望读书、就业、改善生活质量和家庭条件,这部分残疾人以肢体残疾为主,而对残疾用具需求最大的是听力残疾人,他们大部分需要助听器材以改善社会交往中的不便,而视力残疾的残疾人则是迫切希望能转介手术以复明,改善生活质量。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认为康复训练服务形式不应拘泥于过于单一,采取“三站式”的康复服务形式结合灵活的个性化服务是今后社区康复服务的方向,“三站式”康复服务的形式具有实用,有效,方便实际的一种服务形式,有其推广的价值。
综上所述: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应该针对残疾人不同的康复需求有针对性的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区家庭康复工作,联合各级政府部门及社区志愿者全科服务团队医务人员,加强投入和宣传力度,根据残疾人的不同年龄、不同需求、不同的残疾类别、不同的残疾程度,在社区、在家庭开展康复服务及转介服务,随着社区卫生工作的重点向“六位一体”的功能转变,随着政府对残疾人复事业的重视,开展全科团队的“三站式”服务形式是残疾人康复的重要途径。
针对残疾人的不同康复需求,开展社区“个性化、人性化”的康复服务,在社区创建一个各方关心、和谐的康复环境和氛围。
篇4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创建活动,着力构筑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的工作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残疾人基层康复服务的长效机制,不断满足广大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全面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为促进我街道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政府主体责任,民政、卫生、残联等部门协同合作,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并有效开发利用社会资源,为康复对象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2、因地制宜,满足需求。立足社区实际,依据社区康复对象的具体需求制定适宜的康复工作计划,以普惠性的制度安排和困难残疾人特别扶助政策相结合,保障基本康复需求,为康复对象提供个性化服务。
3、预防为主,抓早抓小。大力宣传普及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建立健全预防机制,落实随报制度,从0—6岁儿童抢救性康复抓起,做到早期干预、早期预防、早期康复。
三、目标任务
2010年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室设置率100%,社区建立康复站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设置率不低于90%;社区康复协调员配备率100%,培训合格率95%;残疾人康复需求筛出率不低于辖区人口总数的2%,康复服务建档率90%以上;残疾人及亲友的满意率不低于85%。
四、职责分工
1、街道残疾人联合会。负责具体制定并协调实施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计划,建立工作队伍,组织人员培训,督导社区的创建工作;开展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普及康复知识,指导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建设;负责创建活动日常工作。
2、社会事业局。负责组织在校残疾学生参加康复训练,依托区培智学校开展教育康复,宣传康复知识,教育家长预防残疾。
负责指导社区将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纳入社区服务工作计划,采取优惠措施,扶助贫困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
负责发挥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网络和基层工作队伍的优势,开展出生缺陷监测,做好病残儿童首报,普及防残知识,预防先天残疾。
3、财政审计局。负责及时安排全街道残疾人康复工作经费并监管使用。
4、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将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纳入年度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计划,组织开展精神病防治工作,指导社区卫生服务站直接提供康复服务;会同区残联制定残疾人参加医保优惠政策,保障残疾人基本医疗。
5、各社区。负责制定本辖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计划,建立创建工作机构,配齐康复协调员;落实社区康复工作经费;推进社区康复室建设,开展康复需求调查,建立康复服务档案,提供直接服务或转介服务;完成创建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任务。
五、方法步骤
1、组织筹备阶段(2010年1月—2月)。学习上级残联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实施方案,提出阶段性任务和工作标准,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责任,落实创建工作经费。
2、推动实施阶段(2010年3月—7月)。按照实施方案,采取先行试点、以点带面、典型引路、普遍推开的方法,逐步开展全国社区康复示范区创建活动。
3、自查评估阶段(2010年8月—9月)。对照《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标准》进行自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迎接检查阶段(2010年10月—11月)。全面迎接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区)活动领导小组的检查验收。
六、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开展“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创建活动的领导,成立街道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街道残联,负责创建活动开展等日常工作。各社区相应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负责抓好具体落实,认真开展创建活动。
篇5
关键词 社区卫生 社区康复 康复需求
卫生部《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卫基妇发[1999]第326号)中提出“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工作内容,把康复列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职能的一个组成部分。下城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全面实施社区康复服务,2006年完成了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创建,2008年开始,实施“百万康复器材进家庭”及“社区和残疾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工程,2009年开展“星级社区康复服务站”创建,大力推进残疾人“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模式,残疾人享受社区康复服务的便利性、可及性大大提高。然而,社区康复毕竟是一门新学科,是一个新模式和一项新任务,残疾人的社区康复服务尤其如此,要推广普及和使之可持续地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积极探索[1]。东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探索以社区卫生为依托的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的开展,提升了社区康复服务的水平。
社区残疾康复一般状况
东新街道位于城乡结合部,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5.02万,有15个社区。现有残疾人907人,其中:肢体残疾423人、精神残疾149人、视力残疾119人、智力残疾100人、听力残疾90人、多重残疾14人、言语残疾12人。2010年8月中心对615名残疾人员(不包括精神残疾人员)进行了康复评估和需求调查,有康复需求的513例(83.4%),其中家庭康复66.7%,社区康复26.9%,机构康复6.4%,目前,建有社区康复站15个,1家工娱疗康复站。每个社区康复站配有1名社区康复员,并实行责任医生团队服务。
残疾人社区康复存在的问题
社区康复硬件建设较完善,但服务功能发挥不充分。按照社区康复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化推动的原则[2],目前,东新街道社区康复站点由社区建设并负责日常管理,残联负责设备配置和监督,社区卫生参与康复服务,社区承担总协调人的职责。东新街道现有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15个社区康复服务室,网点建设比较完善,但社区卫生服务网点和社区康复服务网点各部门单独建设,信息互通和协调不足,造成社区卫生网点和社区康复网点在部分社区重复建设。社区卫生以老年保健和慢性病康复为主要内容,对残疾人社区康复参与较少,而社区康复站点由于缺乏专业人才,较难开展针对性的康复指导,使社区康复站的服务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社区康复技术人才缺乏,影响社区康复服务质量。社区康复服务主要由社区康复员和社区全科医生共同提供,人员配备已经到位,但技术队伍尚未形成。社区康复员对一般康复指导知识和技能掌握有限,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在能力上还显不足。社区全科医生从临床内科经转岗培训而来,对系统性康复知识和技能掌握是有欠缺的,在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较多的状况下,全科医生开展社区康复服务有力不从心之感。
对社区康复认识不足,影响社区康复的推广。人们对社区康复的概念认识不清,混同于综合医院所开展的现代康复诊疗技术,认为在现有条件下很难开展[3];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对社区医生是一门新的学科和新的任务,需要更新观念、更新技术、更新设施、更新服务项目;社区层次的康复对象,基本上已是伤病恢复中后期患者或已恢复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残疾人,以功能保存和恢复,预防残疾为主要目标,需要长期坚持,然而目前康复介入的时间较晚,后期康复的费用和效果比较低,残疾人本人及家属对社区康复的认识和参与性差,以上因素影响了社区康复的推广。
转诊转介系统不完善,影响早发现早康复。我国没有形成社区首诊和定点医疗制度,转诊转介系统不完善,社区医生和社区康复员尚不能及时掌握新发残疾人员和复发残疾人员的状况。机构康复向社区康复延伸和社区康复向机构康复转介均有困难。
康复经费短缺,影响社区康复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急性期康复已有条件(每人90次康复治疗)列入医保支付范围,社区康复员也作为公益性岗位由残联和街道给予基本资金保障,然仅仅这两方面是不够的。社区康复往往已是后期康复,需要长期坚持,医保支付的90次康复已用完,绝大部分的残疾人家庭的经济条件尚不能支撑其进行后期功能保持的康复费用。社区卫生服务中目前也没有专项的社区康复服务经费,无偿服务会影响到项目的推广和可持续发展。
依托社区卫生开展残疾康复的措施
针对社区康复中存在的“有网点没有形成网络、有人员没有没有形成技术队伍”问题,东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加强卫生和残联结合,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来探索社区康复新路。
部门协调、整合资源,共建社区康复站点。就近、就地、经济、有效开展社区康复服务,是社区康复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区残联的支持下,中心和街道残联加强合作,充分整合街道残联的管理、资源优势和社区卫生的人才、技术优势,在站点位置选择、康复设施的配置、康复团队的组建上双方共同合作,建设完善社区康复站点网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建设功能完善的规范化康复室,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社区康复室合并建设星级社区康复站,未覆盖社区建立独立社区康复室。目前,建有规范化康复室1家、卫生服务站内建康复站5家、独立社区康复室9家,实现了15个社区的全覆盖,其中一家社区康复站被评为杭州市示范社区康复站,3家社区康复站评为下城区星级社区康复站。形成了区康复指导中心-规范化康复室-星级社区康复站-社区康复室组成的街道社区康复服务网络。
引进人才、加强培训,共组社区康复服务团队。针对康复专业人员严重不足,现有人员社区康复技术缺乏的现状,中心采取组建康复服务团队等措施,来整体提高社区康复服务水平。①组建社区康复指导科:中心专门引进康复医生和康复治疗师,组建独立的社区康复指导科,对社区康复服务统一进行规划和指导,并对社区康复员开展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②培训现有康复服务人员:为提高社区责任医生康复指导水平,中心和省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省人民医院、浙二医院康复科等建立转介协作关系,送社区责任医生进修学习,已有6位责任医生进行了为期6~12个月的康复进修。同时,请省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社区康复专家对社区责任医生进行每年不少于2次的康复指导技术培训。③组建社区康复服务团队:在原有社区责任医生服务团队的基础上,将社区康复员和社区康复指导科人员整合进团队,组成社区康复服务团队,提高社区康复服务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提高社区康复服务的质量和残疾人员的信任度。
加强宣传、广泛动员,全力推广社区康复模式。有资料显示,康复对象对康复治疗越了解就越愿意接受康复治疗,所以向社区居民宣传社区康复知识能促进他们接受康复服务[4]。针对人们对社区康复认识缺乏,中心和残联合作加强康复知识的宣传。①动员社会力量:街道残联和中心召开辖区医院、学校、银行等单位、残疾人代表、社区志愿者、社区责任医生参加的座谈会,宣讲社区康复的基本概念,同时,利用“爱耳日”、“爱眼日”、“残疾人日”等特殊时段,到社区举办残疾康复宣传咨询活动,提高对社区康复的认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②普及康复知识:印制“残疾三级预防”、“辅助用品用具使用知识”、“康复训练与服务”等20余种康复知识小手册,在康复站点、诊疗点、进家庭服务时发放。在社区健康教育课堂中增加社区康复的相关内容,以课堂和发放资料等形式,普及社区康复知识。③开展重点人群宣传:每年组织2期对残疾人本人和家属开展康复知识宣传和简单康复训练技能培训,充分调动残疾人及家属参与社区康复的积极性。
建立制度、深入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康复服务。社区康复是为残疾人全面康复铺平回归之路的最终目标与手段,宜采取“进社区、进家庭”方式,尤其不能将医疗康复的模式缩小搬到社区里去[5]。①建立例会制度:中心社区康复指导科人员参加每月1次的街道残联社区康复工作例会,既能加强社区康复相关知识的宣传,也能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街道残联的沟通效率。②开展社区康复需求调查和评估:从2006年开始,中心每2年开展1次社区康复需求调查和评估工作,及时摸清和掌握基本情况,并结合区“百万康复器材进家庭”工程,为不同残疾人员选择相应康复器材,提供针对。③全面开展家庭康复和上门康复:中心采取以社区康复指导科专业人员为骨干,社区责任医生为依托,社区康复员为基础,以“进社区、进家庭”为主要工作模式开展服务。对已基本回归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残疾人,以社区康复站和残疾人家庭为场所,以残疾人本人及家属参与康复为主,针对性的提供康复器材,由康复医生制订康复计划和定期评估,责任医生或康复员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对有康复潜力和康复需求,但不能行动又无能力进行机构康复的残疾人,中心专业康复医生进入其家庭,每周不少于3次,为其进行系统的医疗康复和功能训练服务。④组织康复联谊活动:组织由残疾人及家属和康复医生参与的“中途之家”组织,中心提供活动场和部分资金,为来中心康复的残疾人及家属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提高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康复的意识。中心康复医生也主动参与到街道残联组织的残疾人娱乐活动中去(如:柔力球运动、歌咏等),在自娱自乐中增强残疾人员的自信心。⑤和辖区三级医院开展转介服务:中心和辖区内的省人民医院康复科、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签订合作协议,实行康复病人的“双向转介”服务,解决三级医院康复科病人出院后由于缺乏继续康复而功能退化甚至残障现象发生,社区中急性期病人或有特殊需求的病人也能及时向上级医院转介。
筹集资金、优惠减免,减轻残疾人康复经济负担。无论是因病(伤)致残、或先天残疾,绝大部分残疾人家庭的经济条件是十分困难的。中心积极争取残联和区卫生局支持,按照“个人出一点、中心让一点、残联补一点”的原则,对持有区、市两级困难家庭证的残疾人员在中心康复的给予优惠减免。中心康复医生上门提供康复服务和残疾人在社区站进行功能性康复训练的给予免费,在社区站进行医疗服务的,享受“十免十减半,药费分别减”的优惠,残联和区卫生局从困难求助资金中给予适量补助。2006年至今,中心已对社区残疾人康复让利13.6万元,减轻了残疾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
讨 论
社区康复是在家庭和社区层次上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的新途径,是我国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必然选择。从2010年8月中心对615名残疾人员进行的康复评估和需求调查分析,在83.4%的康复需求中,家庭康复66.7%,社区康复26.9%,机构康复6.4%,社区康复的需求量是十分巨大的,目前的社区康复服务还不能满足广大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探索以社区卫生为依托的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偿试以社区为平台,将残联资源及管理优势和社区卫生技术及人才优势进行整合,建立“由中心规范化康复室、社区星级康复站、社区康复室组成的社区康复服务网”和“由社区康复指导科专业人员为骨干,社区责任医生为依托,社区康复员为基础的康复服务团队”,以“进社区、进家庭”为主要工作模式开展社区康复服务。这样既能扩大康复服务的受益面,又能提高康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能满足多数残疾人共性的康复需求及部分残疾人个性化的康复意愿。2010年8月中心对615名残疾人员进行了康复评估和需求调查,对社区康复服务满意度达90%,实践证明,依托社区卫生开展康复服务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卓大宏.社区康复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国全科医学,2002,5(5):337.
2 吴春容.社区康复的基本知识.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2):66.
3 沈永梅.社区康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中国厂矿医学,2007,20(4):443.
篇6
第十三条 国家和社会采取康复措施,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第十四条 康复工作应当从实际出发,将现代康复技术与我国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以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康复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依托;以实用、易行、受益广的康复内容为重点,并开展康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服务。
第十五条 政府和有关部门有计划地在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室),举办必要的专门康复机构,开展康复医疗与训练、科学研究、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和指导城乡社区服务网、医疗预防保健网、残疾人组织、残疾人家庭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展社会康复工作。
残疾人教育机构、福利性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为残疾人服务的机构,应当创造条件,开展康复训练活动。
残疾人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有关工作人员、志愿工作者及亲属的帮助下,应当努力进行功能、自理能力、劳动技能的训练。
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分阶段确定康复重点项目,制定计划,组织力量实施。
第十六条 医学院校和其他有关院校应当有计划地开设康复课程、设置康复专业、培训各类康复专业人才。
篇7
我们将努力让家庭特别困难的残疾人住院可享受大病医疗救助。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适合残疾人特点的扶贫方式,把帮助和解决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生产需要作为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多渠道的残疾人扶贫资金投入方式,落实残疾人扶贫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扶贫措施,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1处以上。
积极开展贫困残疾人的技能、实用技术培训。结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纳入各项保障领域;动员社会力量,深入开展帮、包、带、扶活动,建立社会帮扶机制;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帮助落实“低保”“五保”等社会救济措施,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
同时,对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大病医疗难、子女入学难等残疾人家庭实行临时救助。使城乡特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得以落实。
二、进一步落实康复救助项目,促使残疾人康复
按照省、市残联康复任务的要求,围绕残疾人“康复一人,幸福全家,奉献社会”的目标,建立“泰祥社区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和“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委托康复中心对脑瘫、智残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开展争创白内障无障碍区活动,为社区所有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大力推动社区康复工作,做好基层康复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推动“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抓住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医疗救助制度的契机,研究农村贫困残疾人医疗保障和康复救助问题的解决办法,积极促使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纳入医疗救助范围。使我社区的部分贫困精神病患者得到医疗救助;继续开展肢体康复训练、低视力助配、聋儿语训康复、用品用具供应和麻风病治疗等工作;用品用具服务应进一步增加服务项目,扩大服务范围,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用品用具供应服务。加强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提高社会残疾预防意识。
三、做好残疾人教育和文体工作,促进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生活
继续配合教育部门进一步巩固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使残疾适龄儿童入学率稳步提高。建立健全贫困残疾学生助学制度,为激励残疾学生努力学习,自强不息,帮助贫困失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组织协调新闻媒体力量,围绕发展残疾人事业这个主题,针对残疾人就业、康复、教育和生活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宣传报道,培育残疾人事业发展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组织好“全国助残日”活动;做好“两刊”征订宣传工作。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残疾人的文体生活。做好优秀残疾人运动员的训练和推荐工作。
四、加强社区残联规范化建设,增强为残疾人服务能力
切实加强残联干部队伍的思想和作风建设,搞好干部培训,提高残联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按照省、市要求,力争使我们泰祥社区残联建设达到有“健全的组织机构,适应的工作队伍,完善的规章制度,高效的运行机制,必要的办公条件和经费保障,良好的社会形象”的目标。充分发挥基础设施作用,开展康复训练、就业服务、用品用具服务及文体娱乐活动,重视和发挥专门协会作用,使残疾人工作有人负责,把残疾人工作延伸到每家每户。进一步加强社区残疾人帮扶工作,规范管理,增强服务能力。重视残联信息网络建设,做好残疾人事业对外交流和统计工作。
篇8
据了解,目前乳山市农村共有脑瘫、偏瘫患者840多人,其中有很多患者可以通过锻炼康复,但由于受居住偏远、家庭贫困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农村残疾人康复难的问题,使残疾人因此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给残疾人家庭和生活造成沉重的负担。为了让残疾人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乳山市针对农村残疾人的特点,探索出一条以市残联为指导、各镇卫生院为中心、乡村医生为主体的农村社区康复之路。
全面细致的社区康复工程
社区康复是一项牵扯面广、精力投入大的利民工程,为了把好事办好,乳山市成立市、镇两级社区康复领导小组,市领导小组由分管市领导担任,镇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担任,从而为社区康复服务的开展提供了领导保障。
为了让每一个脑瘫、偏瘫患者都能够享受到康复服务,乳山市以镇为单位,组织全市601村的乡村医生,对全市脑瘫、偏瘫患者进行了调查统计,对 460名需要康复的残疾群众建立了康复档案,详细记录了每一个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康复训练计划。
在此基础上,乳山市残疾人联合会牵头成立了康复指导中心,主要负责康复员的培训、康复训练效果的评估以及全市农村康复技术和业务指导工作。在全市15处镇(街道)卫生院设立了康复指导站,聘请了15名熟悉农村情况,与群众接触较多的防疫医生担任康复指导员,聘请369名农村医生担任康复员。经过培训考核后,发给《康复员上岗证》、《初级康复结业证书》。
康复医生的“一对一”家庭训练
今年秋天,在乳山市冯家镇南汉村偏瘫农民姜可忠家里,镇卫生院防疫科医生兼康复员的孙敬国正在教他如何利用自己的健侧肢体协助患侧肢体进行运动训练,一遍遍地耐心指导。一个小时后,姜可忠逐渐掌握了运动技巧,小孙认真记录着病人的康复情况,姜可忠的大儿子非常满意地在记录本上签上名字,并高兴地说:“我家里有5亩地,由于农活较多,平时都很忙,小孙便每个月到俺家两趟,教俺如何给老人进行康复训练, 真是太方便啦!”
考虑到脑瘫、偏瘫患者行动不方便,康复员根据训练计划每月两次上门进行一对一康复训练。每次训练必须一个小时以上,同时做到病人家属同训,训练结束后,康复员填写康复记录,陪训的家属在记录上签名确认。每月月底,由市残疾、市卫生局等部门对康复员康训记录进行检查,对残疾农户进行走访,最终确定康复员的工资报酬,从而调动了康复员服务残疾人的积极性。
因地制宜搞好康复指导
脑瘫、偏瘫患者不仅需要长期照料,给家人生活带来不便,而且由于治疗费用给家里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针对这些家庭存在生活贫困的实际情况,乳山市不仅实行无偿康复指导,而且每年从社会福利基金中拿出20多万元,设立了专项康复基金。由市残联统一管理,采取康复指导站申请的方式,严格资金的使用。近年来,乳山市先后投入40多万元,免费为脑瘫、偏瘫患者配备了160把轮椅,240个伸指板,160个平衡活动训练器等,满足了残疾人的康复需要。
篇9
一、组织残疾人参加丰富多彩活动
在市残联和镇残联的帮助下,组织辖区残疾人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今年在主抓社区残联的带领下,今年组织社区残疾人和家属参加了、社区歌咏比赛、第十八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全国助残日、市残疾人运动会、在10月为联合法律人士残疾人送法上门活动,通过举办这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把欢乐与喜庆传递到每一个残疾人的心中,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提高残疾人的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
为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帮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活动,促进社会和谐,认真开展购买社会医疗保险调查,依法帮助名一级重度残疾人办理了参保登记手续。
二、协助解决残疾人职业康复
我们社区根据残疾人的需求提供康复训练指导、心理疏导、知识读物等。本年度我社区已经有4位残疾人在我协助下成功就业上岗了。这一年里我们社区干部尽职尽能带动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回到康复的道路上,让有需求的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服务。
三、领导重视、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XX年的一年来,也是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的起步之年,我市残疾人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残联的指导和翠竹街道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学习贯彻xx同志xxxx的重要思想,开拓创新,努力拼搏,全面完成XX年度残协会各项工作任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确定各项工作任务,抓重点、攻难点、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今年工作上做了以下内容:
社区残疾人协会成立3年了,我们深入辖区残疾人家中进行详细摸底调查,了解残疾人生活情况,目前辖区共有残疾人41人,(其中:肢体残疾有27人,智力残疾6人,视力残疾2人,听力残疾2人。)精神残疾4人。我们首先为他们建立了残疾人档案。制定了残疾人工作计划和制度,及时为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使残疾人生活得到保障。
四、积极做好残疾人宣传工作
做好社区残疾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社区的宣传栏宣传健康知识讲座、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康复训练的保健知识等一系列义务咨询活动。并且不定期的到残疾人家中进行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疾苦,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进行广泛宣传,提供法律援助,提高残疾人工作者和广大残疾人的法律素质。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不仅宣传了正式实施的《残疾人保障法》,也为建立平等,互助的社区氛围,维护残疾人合法权利,发展残疾人事业、构建和谐社区打下坚实基础。我们及时向政府的网站传送有关工作文章。
五、深入开展社区康复工作、确保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XX年我市全面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残疾人康复得到市、区残联重视下。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结合社区社康中心,建立社区社康中心的医生上门为残疾人巡诊康复服务,残疾人是社区内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生活在社区需要社区的关心和爱护。今年旗苑社区的康复工作更全面开展,社区首先对残疾人进行入户调查,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进行康复服务登记。为社区的残疾人上门提供每月一至二次免费接受社康医生的指导康复训练,提高残疾人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残疾人巡诊康复工作进入社区,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需求,是帮助残疾人恢复和补偿功能摆脱困境的重要。10月26日上午,我们和中医院医生和医护人员一起来到残疾人解树山家中免费提供上门体检,体贴和爱护倍感安慰让他们享受到政府优惠政策。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做到时刻心里想着残疾人,急残疾人所急,帮残疾人所帮,为残疾人办实事、做好事,要以务实的态度对待工作。在公正公平的基础上服务于每个残疾人,让他们都得到关心和支持。因而摆在我们面前的工作是艰难的,也是充满希望的。
六、了解残疾人需求、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问题
篇10
今年,我与社区、等两名同志积极走方社区残疾人家庭,了解残疾人朋友的生活状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我们通过主动走访社区户残疾人家庭,对社区残疾人生活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对残疾人朋友的需求做了认真的记录,并向上级残联组织和有产部门进行了汇报,确实的解决了社区残疾人朋友遇到的问题。像社区里残疾人、是一对夫妻,他们两个人都没有工作,面且身体上还是级残疾,家庭生活困难,我们在走访中了解到了他的困难,后来通过联系塑料花外加工工作给他本人和家人做,增加了家庭的收入,解决了生活问题。通过开展走访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
二、加强社区残疾人的康复工作
我们根据社区每个残疾人的不同康复需求,对社区内的残疾居民开展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使其得到最佳的康复效果。在今年月,我们接受了残疾人康复训练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通过这种有效的培训工作,切实加强了我们这些专职委员的工作能力,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残疾人朋友,我们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依托,使残疾人就地就便得到康复训练与服务,根据上级领导的要求,我对自己所管辖区的名残疾人的康复需求进了深入调查工作,对需要康复训练与服务的残疾人建档立卡。为残疾人朋友提供多种康复服务,我根据残疾人不同的康复需求,为他(她)们提供康复医疗、心理疏导、康复护理、知识普及,同时还对残疾人的亲友进行培训与训练指导,这样可以更加方便帮助残疾人进行康复工作,在平时的康复工作中,我根据社区各类残疾人的特点,开展相应的康复训练:肢体残疾成年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使用矫形器和训练器具,并对训练效果进行阶段评估。对脑瘫儿童按照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原则,适时选配辅助器具,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交往、生活活动四方面的康复训练,并对训练效果进行阶段评估。对智力残疾儿童开展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交往、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六方面的能力训练,并对训练效果进行阶段评估。逐步开展成年智力残疾人生活自理、简单劳动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生活护理等综合康复训练服务。开展盲人在日常生活环境和公共场所的行走导向训练服务。聋儿听力语言训练、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及视功能训练、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等。同时积极普及康复知识,积极开展康复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工作。
三、加强残疾人就业管理
今年,我所管理的社区残疾人中,有名残疾人在就业问题上遇到了问题,主要问题是部分残疾人朋友因为身体伤残情况严重找不到工作,以及工资待遇过低等两个主要问题,为了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我将情况反映给有关领导,在上级领导的帮助下,开展了以下工作措施来帮助残疾人朋友解决工作问题。
1、加强残疾人文化素质培训。要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加强残疾人素质培训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以就业需求为出发点,依托社会资源举办各类短期技能培训班,帮助残疾人掌握生产工作技能,加强就业前培训;又以职业要求为落脚点,加强企业内残疾人在职培训,提高残疾人工作适应能力;通过加强创业培训,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提高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同时我还为社区残疾人个体就业提供帮助。
2、加强分散比例安置残疾人工作,这项工作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帮助残疾人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依法足额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促动用人单位愿意接受残疾人,从而为残疾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要继续贯彻落实已有的福利企业政策,对现有福利企业切实搞好服务,为福利企业巩固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