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创意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5: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术创意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美术创意设计

篇1

乔永明老师执教的《变体美术创意设计》是一节学生感兴趣且很有创意的美术课。教师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能将学生的感受和兴趣放在首位,又充分发挥出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下面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1.本课亮点在于乔老师能够准确把握教材的知识内容和要求,并进行加工、整理,将变体美术字的基本变化规律、变化方法与课堂的教学情境、学生的有效学习方式相整合,使学生直接感受到了变体美术字的趣味性和创意美。

乔老师先以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片头作为导入,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营造出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再通过“猜标志”游戏,将学生带到教学轨道上来;然后以“变体美术字的哪些部位发生了变化”这个问题,切到变体美术字的基本变化规律这一知识点上。教师通过课件演示“歪”“点”“高”三个字的小动画,让学生自己观察与分析,找出其基本变化规律,并进行初步的设计尝试。在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时,乔老师讲解了变体美术字几种常见的变化方法,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创意灵感,并且通过“想创意”“说创意”“画创意”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在作业点评环节,教师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同时教师恰当的、激励性的评价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自信乐观的态度。

2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还有一些小缺憾,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教师的作业设计新意不够,学生对变体美术字的学习中规中矩。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变体美术字基本变化方法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文字进行创造性的、深层次的加工设计。比如,设计自己的名字或者老师的名字并制作成徽章,或者设计学校的名片,等等。以学生熟悉的文字作为表现内容,既贴近学生,又能使他们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表现出更多新颖的创意作品。

其次,在“画创意”环节,教师可以让两名学生上黑板进行创意设计,同时让其他学生在练习纸上进行设计体验。这样一来,全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而不至于出现有的学生无事可做的尴尬。 最后,教师还应启发学生,设计的方法不仅仅局限于绘画,还能运用剪、刻、贴等方式,体验不同的美术表现方式和材料,让学生在设计的同时,感受创作变体美术字的乐趣,发现变体美术字更多的形式美。

点评二(于敏江苏省新沂市合沟中学)

看完本课教学案例,笔者有一些看法与乔老师共同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1.可取之处

(1)教学环节层层相扣,起承转合,疏密有致

本课共设置了七个教学环节,不难看出乔老师在设计过程中花了很多心思。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动画片片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重点知识技能的教学做了铺垫。教学环节三、四、五是本课基础知识讲授部分,教师用直观感受、重点分析、实践练习等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规律和变化方法。教学环节六是本课重点,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以说、想、画的形式,充分展示他们的创意思维,既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2)教学目标的实现由易到难、深入浅出

本课教学目标的达成都是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状态下进行的。从知识的传授到技能的训练,由易到难,逐级完成,对学生来说容易掌握。其中,对于技能目标(创作出富有含义和趣味性的美术字),教师在内容安排上沿着“看一说一想一画”这一主线进行,让学生观察、表达、想象和实践,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含义深刻、触动心灵的作品图片,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从而逐步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值得推敲或有待改进之处

(1)删繁就简,突出重点

本课第二环节“变体美术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放在第六环节“创意空间”的“说创意”中。导入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而本课动画片片头的导入已达到这个目的,因此,教师可以直接实施本课的第三、第四和第五个教学环节。此外,“创意空间”中的“说创意”和“想创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师可以结合“变体美术字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和体会“创意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一更高层次的审美要求,然后再围绕创意的巧妙、创意的内涵进行分组讨论、解说和想象,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2)课堂提问需有深度和广度

教师在教学环节三中提问:“对比一下这些字的原形,能发现这些美术字的哪些部位发生了变化?”此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基本变化规律”这一基本知识。但教师只让学生分析了事物存在的现象,并未让他们思考这种现象的本质。当学生给出问题的答案后,教师要趁热打铁,接着问:“为什么要这样变,这样变出来的字你认为怎么样?如果给你一些字,你会怎么变?”以此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交流变体美术字背后深层次的含义,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为后面的学生自主实践练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点评三(张梅杰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老虎滩小学)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指出:“‘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形成学生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为目的。”因此,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应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遵循的正是这一发展规律。乔老师的教学案例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该课案例精彩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原则。教师在课的第一、第二教学环节中,以游戏和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兴趣的助力下积极主动地开始知识的建构。接下来的“变体美术字的基本变化规律”和“实践练习”环节,是引导学生建构新知、应用新知并对学习效果作出反馈的过程。学生把对生活中美术字的记忆经验,与变体美术字的基本设计方法重新组合,从而初步建构新知;到了“实践练习”环节,教师让学生运用他们刚刚学到的知识,并结合运用的结果,使学生形成对“变体美术字基本变化规律”这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完成新知的建构。

在“变体美术字常见的变化方法”环节的学习中,教师以“协作学习”的形式,来解决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关键问题。学生在与同学、老师的共同讨论、交流中,自主发现并归纳出字体变化的方法,然后再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应用,共同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这种过程不断进行,就是儿童认知结构形成的主要方法。“创意空间”环节中的“说创意”“想创意”“画创意”三个层层深入的小环节,正是在引导学生不断运用所学到的美术字的设计方法来解决问题,进而实现自我反馈。而教师自己也在打开学生创作思路的同时,又一次完成了知识建构的过程。

点评四(熊擎字湖南省汨罗市三姊桥中学)

五四制初一年级学生学习《变体美术字创意设计》一课有一定难度,但乔老师的课堂教学恰到好处地破解了这道难题。纵观全课,有下述可圈可点之处:

1.三维目标准确

该课的教学目标符合“新课标”关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特征与价值以及‘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知道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关注身边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标表述。

2.课堂鲜活高效

乔老师先以动画片片头导人新课,引导学生进行字体对比,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再通过“猜猜看”游戏,让学生知道变体美术字在生活中的应用;然后运用对比手法,使学生了解变体美术字的基本规律。接着,教师安排学生从六个字中任选一个字、限时3分钟进行设计练习(因为学生在上一课已学习了黑体、宋体美术字的基本特征和书写方法,所以教师略去对美术字的书写步骤的讲授是合乎情理的)。这个小练习符合该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之后的“创意空间”环节做了很好的铺垫。乔老师在教变体美术字常见的变化方法时,出示“水煮鱼”“寿”“雪”等图片,图中字的变化都与汉字“六书”的表征相呼应。

在“创意空间”环节,教师没有让学生直接进入变体美术字的创意练习中,而是设计了“说创意”“想创意”“画创意”这三个循序渐进的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飞”字的变化时,从他们的语言描述中可以看出,他们都感受到了学习变体美术字的快乐,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整个教学过程中,乔老师能够做到以问题导学,以学施教,创造了互动高效的教学情境,凸显了新课改的理念,体现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勤学、善思、实干、创新的教研风格。

好课不厌百回磨,“同课异构”和“一课多轮”是教学研究的常见方式,在此笔者也提两点不成熟的建议:

1.教师应当把“变体美术字常见的变化方法”这个问题讲透。

笔者认为,在本课教学中,应当让学生了解到,常见的变化方法主要有四种:①变化字的外形。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把字变成长、扁、圆、波形、梯形、斜方形等,也可以根据字义、字形进行联想设计。②变化字的笔画。不同类型的变体字,通常有不同的笔画,如粗、细、尖、圆、方,以及曲线、字意造型等变化。③变化字的结构,如连笔、夸张等。④运用色彩表现、立体阴影等手法来装饰字和背景。

此外,教师还应当让学生认识到,如果能把这四种变化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变体美术字的形式将更加丰富。

2.变体美术字虽然形式多样,但它必须符合统一、完整、易于辨认的原则。过分强调变化则“乱”,过分注意统一则“呆”。为了防止学生变出荒诞、怪异、难以辨认的美术字,教师应在学生“画创意”时,提醒学生注意“变化与统一”这一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并能够在实践中把握好两者辩证统一的关系。

点评五(陈超君上海市三灶学校)

看了乔老师的《变体美术字创意设计》教学案例,有一些感想与各位同道分享。

1.可取之处

(1)本节课融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通过欣赏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等课堂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对变体美术字的认识和创意的能力。

(2)乔老师上课很轻松,整个教学流程非常清晰,逐层深入,循序渐进。整堂课学生都在老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好。

(3)乔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也很有特点,既突出了重点,又解决了难点。小游戏“猜猜看”的设置,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也有效引导了学生的思路。播放“歪”“点”“高”等字的动画视频,形象生动地呈现出字的变化过程。这些都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进建议

(1)在“说创意”环节中,师生只讨论了“飞”字的不同的创作意图,而变体美术字无论怎么变化还是得让人看明白这是个什么字。因此,教师需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在创意设计时必须抓住字的特征。例如,“飞”字无论怎么变化,“”这一笔都得存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之后的“想创意”和“画创意”环节的学习。

(2)评价环节不能流于形式。如果教师在评价之前先回顾作业要求,请学生从同学的作品中挑选自己喜欢的作品,结合作业要求说一说喜欢的理由或者值得学习之处,那么,学生在介绍自己的作品时就会有更明确的指向。此外,教师在点评学生作品时要提出切实可行的修改意见,从而使教学评价落在实处。

(3)在“想创意”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展示各种素材,如线条、花纹等,请学生上台选择需要的素材,设计、组合出有创意的“面”字,还可以请几位学生上台,现场进行组合创作,并要求他们的创意应当与前一位同学的创意不同。这既可以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又能拓宽他们的创作思路。

(4)作业方式可以更多样化。例如:可以为自己的名字进行创意设计;也可以请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素材(线条、花纹)进行拼贴,组合出自己喜欢的变体美术字;还可以让学生运用绘画与拼贴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变体美术字,等等。这样,学生呈现的作品形式可能会更加丰富多彩。

点评六(秦绪春江苏省赣榆县外国语学校)

《变体美术字创意设计》一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体的教学理念。

本课亮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根据该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乔老师对教学过程进行了精心设计,所选择的创意美术字既有特点,又便于学习和模仿。教师通过设置“说创意”“想创意”等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得轻松愉快。

2.本课教学注重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禾口拓展性。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时,让每个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展示。在这样创新开放的活动情境中,学生乐于尝试,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同时舒展了身心,抒发了情感,展现出了创造力。

基于锦上添花的思考,笔者提出三点建议:

1.学生的练习时间是否可以增加

从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出,学生第一次的练习时间为3分钟,第二次的“画创意”练习虽然未说明具体练习时间,但从整体设计上来看,时间也不多。综合来看,本节课教师讲解的时间稍长,而学生真正动手练习的时间不够,这样势必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充分掌握,电无法完全达成教学目标中的“创作出富有含义和趣味幽的美术字,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方法”的要求。

2.师生共同研讨的部分略显不够

乔老师显然是一位善于交流的老师,思路很清晰、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设置的教学环节也很能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个人感悟,因此,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但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告诉”明显多于师生“共同研讨”。例如,在“猜猜看”环节,教师让学生先“思”的过程明显不够,而且本部分的重点应该是美术字“如何变”,而不只是简单了解这个字是什么。教师所举的例子不一定要多,但深入研讨却是必不可少的。

3.作业目标稍有偏离

在“画创意”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布置分层作业。尽管按照教师的说法,这是一节创意课,但是必要的练习学生还是要完成的。譬如,有的学生容易过于关注“变体美术字”中的“变”,而偏离了目标意图,把“字”的特征变没了,如“爱”字的变化。此外,教师对多数学生的作业情况没有更多地涉及和评价。笔者估计,有不少学生未能在课堂内完成作业,从而使课堂作业效果打了折扣。

点评七(黄华 山东省淄博市杨寨中心学校)

1.本课优点

(1)“问题”教学富有引导性

乔老师设计的问题恰当、到位,对教材、教法把握熟练,能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探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且学生解决问题的完成度也比较好。

(2)结构设置呈梯度性

本节课教师以“知识导人一了解应用一规律掌握一深入探究一生成评价”为线索,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明方法、晓规律、善探究、会创意。

(3)活动开展突出探究性

无论是对变体美术字与黑体字的比较,还是对变体美术字的部位变化、规律方法的探究,或是对—E”和“面”字的不同创意变化,教师都能立足学生实际,通过不同形式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和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

(4)知识生成注重拓展性

教师围绕“创意”这一探究主题,有效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生成,进一步巧妙拓展延伸,为学生的创意设计起到铺垫作用。从课始的认识变体美术字及其生活应用,到掌握其基本变化规律等,都能尊重学生个体,让他们在大胆思考想象的同时,拓展和应用所学知识。

2.改进建议

(1)调整内容设置

①本节课让举生反复观察、探究和思考,探究量太大,干扰学生的关注点和教学进度,势必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在“变体美术字在生活中的应用”环节,教师可以简化对“世博会”等四幅图片的讲解,让学生有所了解即可。“创意空间”环节的三个活动的设计十分新颖,有助于学生思考探究,不过,笔者还是建议将这三者整合为一个探究活动,调整为“想创意、说创意、画创意”三步骤,为的是能够腾出更多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能进行自主探究实践。

②教学环节五“立体阴影变化”中,展示“土”字图片不够恰当,不如改用“建筑”“石”字更加直观。

③课堂结尾对图16的欣赏可以放在教学环节五中用作拓展延伸,能达到升华提升的效果。

(2)改进教学策略

①加强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适当布置一些探究作业,让学生好好地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美术字。这样能有助于提高教学环节一至环节四的教学效率,比教师一个人在课堂上做演示灵活多了。

②加强对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在欣赏不同类型的美术字时,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如现场演示、范作展示、幻灯片演示等方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对“点”“高”“歪”三个字的变化方法进行剖析时,可以抓住每个字的变化要点进行现场设计示范。通过授课技巧的变通,既能生动直观地强化知识点,又让学生感受到变体美术字的趣味性。

③树立反思和质疑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时刻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如在教学环节六结束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本课重点知识掌握得如何,设计思路是否已经打开。只有及时有效地掌握学生的信息,才能有效地实施并调整教学方法。

(3)完善教学评价

本课的教学成果展示评价缺乏表现力,只是小范围的点评,形式也较为单一。教师既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要考虑评价策略的灵活性;不仅要指出优点以资鼓励,还要提出建议以求改进。在作品评价交流时,可以加大学生间的评价交流。在小结评述时,教师不能以“虽然有些同学没有完成,但你们能表达出创意就是成功的”草草了事,而应把学生作业中所体现出的造型表现元素纳入教师评价的要点之中。

点评八(白云云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

认真拜读并思索了这篇课例之后,我想就其中的些许令人激动之处及其所引发的一些个人的感慨谈谈看法,这也是“点评”所带来的乐趣与进步。

1.可取之处

这是一节很规范的课。教学目标的设定,重点与难点的确定,以及教学流程与方法的选择,均是保证这节课稳扎稳打的前提因素。其中,围绕着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规律”与“变化方法”展开的课堂,尤为自然流畅。而且,乔老师还巧妙地将一些心思花在“点亮”课堂的几处关键点上,比如,运用“猜一猜”游戏等方式来说明变体美术字在生活中的价值与应用,既提升了课堂活力,又深化了该课人文内涵。

2.值得商榷之处

本节课的重点是发现并归纳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规律——“字形、笔画、结构”的变化,而教学难点在于运用这些变化规律、并且在设计新的变体美术字时表现出“创意”。这是很有针对性的对重点的设计与对难点的分析,也让教学的实施有的放矢。而且,乔老师在两者之间找到了很好的衔接与平衡:在找到“变化规律”之后,教师适时提出“练一练”,请学生在提供的字体中结合所学做一些尝试;在探究了“变化方法”之后,教师又给出了逐步的练习方案,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但推敲再三,我还是感到,在探究如何运用“规律”来“设计”的过程中,始终“差那么一口气”。

比方说,在明确变体美术字的三种变化规律之后,为何在探讨“变化方法”的时候,对本该反复强调的“规律”却提得很少呢?

再比如,关于“象形变化”,教师出示了“水煮鱼”的例子,学生也很容易发现这几个字的变化,但接下来,教师在总结归纳时,却只是强调“把图形穿插在字形之中”能够起到明确主题的作用——为什么不能点一下“这正是变体美术字‘变化规律’中‘笔画’的变化”呢?

教师随后出示的例子,也是集中在“用与文字相关的物品图形”或者情境的相似之处来激发创意这一点上——这不禁使人纳闷:如此一来,不就仅仅是强调装饰手法了吗?难免会让人觉得此处有些突兀,因为这又是一个与前面教学内容毫无关联的新知识点。试想,如果在欣赏范例时,教师能够先肯定这是属于哪一种字体变化规律,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在此基础上所运用的装饰方法是什么,再对其加以欣赏与练习,那就会显得更紧凑了。

点评九(李胜凯江苏省仪征市实验小学)

乔老师这节课充实饱满,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充满了现代美术课教学的气息。整节课由感性到理性再回到感性,从实践到认识再回到实践的美术学习方法,使学生对变体美术字的创意设计有了一个较为立体的认识。

变体美术字的设计变化规律和方法多种多样,如何在40分钟内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规律和方法,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一定的“创意”。乔老师根据学生知识吸收的情况和实际的学习需求,设计了两个练习活动:先是一个3分钟的小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了新知,使他们对变体美术字字形、笔画、结构三种变化方法有了比较深入的感知;第二个练习则是围绕象形、装饰和立体三个变化方法开展的教学活动,设计了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满足了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学生经历了“感知一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的认知过程,整节课体现了一种和谐、秩序的教学之美。

关于本课,我也有几点建议在此与乔老师商榷。

1.选择范例时应考虑正面的导向性

本课第二环节中,教师展示网络游戏“梦幻西游”的Logo让学生欣赏,从作品的美观度、艺术性以及学生的熟悉程度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让对网络游戏免疫力较低的学生欣赏这一幅图片是否合适?这是否会再次勾起有些学生刚刚戒掉的游戏瘾,甚至意外引起学生对该游戏的兴趣而误入歧途?

2.要更关注教学设计的人文性质

本课的设计已体现了一定的人文性,但是变体美术字这一学习内容与中国汉字的发明创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汉字本身就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有些汉字稍加变化就是一件艺术作品。教学中如果能结合汉字的会意、指示以及字义联想做做文章,这节课中美术与文化的联系就能更加紧密,课堂中蕴含的人文性也就更加浓郁了。

3.可以适时合作,以进一步提高美术学习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的学生有了好的创意但是画不出来,有的学生画得好但是短时间内想不出好的创意。如果在学生第二次作业时,教师能够提出“如果需要,可以合作完成一个有创意的设计”的要求,同学之间就可以互通有无,通力合作,作业呈现出的形式和效果也会更加精彩,也能让学生更真切地体验到美术学习的快乐。

4.教学的面可以再宽一些

变体美术字的设计对象除了汉字,还有字母和数字。相对于汉字而言,字母和数字的创意设计要形象得多。如果在教学中适当增加对字母和数字的设计介绍,并提示学生创作时除了可以对汉字进行创意设计外,也可以对字母和数字进行创意设计,还可以将汉字和字母、数字组合设计,这样,便有助于学生对变体美术字设计的认知更深一层。

点评十(江沙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第二小学)

这堂课,教师在讲授知识和方法时,让学生看了很多美术字,并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变体美术字创作的技能技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课件与课堂教学融合得很好,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本课知识进行了充分学习。

细细品味这堂课,我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商讨:

1.课堂导入的设问很重要,针对《喜羊羊与灰太狼》片头变体美术字和黑体字的比较,我觉得把“你更喜欢哪一种”这个问题改成“它们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会更好。这样,在课的一开始,就能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变体美术字,进入学习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2.教师在讲变体美术字的基本变化规律时所出示的图3,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变化规律(笔画、结构、外形),对于刚刚接触变体美术字的学生来说是难了些。如果将图3和图4的出示顺序调换一下是否会更好呢?譬如,教师先出示图4;然后,按结构变化、笔画变化、外形变化,出示三组变体美术字,让学生观察讨论,也许能使他们更容易看出变体美术字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重新审视图3,说一说图上的字分别用的什么变化规律,以此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3.教师在教学中尽管已经提到了设计变体美术字既要追求美观,也要切合字的含义,可是,我还是建议应该更加明确地点出设计变体美术字应遵循的原则:①要与内容及应用场合相符;②注重可读性;③讲究整体装饰效果。这样的话,学生在接下来的实践环节中,会考虑得更加全面和深刻,作业效果也会更好。

点评十一(方红 山东省泰安师范附属学校)

1.可取之处

(1)导入环节,教师采用对比法,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他们直观感受到了变体美术字的生动有趣、新颖活泼;在学习变体美术字的基本变化规律和常见变化方法时,采用了学生喜爱的做游戏、看动画片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乐中探索、乐中发现、乐中提升,以较强的趣味性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2)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当前社会现象,不但教书,而且育人。如在欣赏作品时列举了上海世博会会标,在讲授变体美术字知识的同时还传达了“欢聚、合作、和平”等理念。此外,在本课的延伸拓展部分,教师让学生欣赏变体美术字作品的同时,渗透了安全、环保、爱国等理念,将教书育人落到了实处。

(3)作业的布置没有“一刀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步和发展。此外,教师在讲授象形变化、装饰变化、立体变化之后,适时地提示学生,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方法还有很多种,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以此进一步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形成了开放的学习平台。

(4)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信,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2有待改进之处

篇2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工艺美术;创新发展

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使得计算机辅助设计不断走向新的道路,以前需要手工完成的工作现在基本被计算机代替,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以我们熟知的平面设计为例,图形的设计有了新的编程方式,文字的编排都建立了一个专属的设计库,简化了过去繁复的设计过程。人们可以着眼于新的设计渠道,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作品的创新上。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和广阔前景。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可以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天马行空,凭借对于色彩的认知不断更改配色方案,不断地更改图形方案,根据自己的想法任意塑造形象,凭借我们的创意不断深入下去。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它的应用范围早已从数值计算、文字处理向信息处理、知识处理更广阔的领域扩展,被应用于科学、建筑、医学、广告、电影、游戏等各领域,并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从1945年底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器与计算器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的实验室问世,到1963年真正意义上的电脑美术设计作品(萨罗兰德的电脑绘图板系统)的诞生,以往人们用手工很难实现的视觉效果,被电脑轻而易举地完成了,甚至完成的比预想的还好。计算机美术设计伴随着电脑技术的成熟而逐渐发展起来。

设计总是受着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推动着设计形式的更新。虽然现代派设计运动在包豪斯时代就开始倡导“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并奠定了现代设计的基本框架,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并未能真正的付诸实现,而只是停留在设计理论层次。随着电脑技术的成熟和多媒体功能逐渐成为个人电脑的标准配置,新的各种各样的软件层出不穷,带动了计算机美术设计的普及推广,设计的艺术与生产加工技术才得以真正结合,计算机设计几乎渗透到现代设计的每一个领域。

计算机美术设计与传统艺术设计

设计是艺术科学与生活的整体结合,是功能形式与技术的总体协调。近年来计算机美术设计不断挑战传统设计模式和观念,进入了艺术设计的崭新阶段。往日许多用传统艺术设计方法难以表现的设计,借助电脑这种先进的工具如今得以实现。在电脑日益强大的设计功能面前,设计师们只会感到想象力的贫乏,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设想无法实现。电脑美术在现代设计中无与伦比的高效率,以及激发创造思维的神奇魅力是那样撼动人心,凡是使用过的设计者无一例外深深地被它吸引。作为视觉艺术,电脑美术在视觉艺术创造规律、形式美法则和审美方法上与传统艺术设计相似或相同。计算机美术设计是对传统艺术设计的继承与发展,计算机美术设计与传统艺术设计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存在着延续性和独特性。计算机美术设计与传统艺术设计相比,其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①计算机美术提高了设计工作效率,达到很多传统设计所达不到的效果;②计算机美术赋予艺术设计新的特征,挑战传统设计;③计算机美术的介入使设计大众化,使更多的人能参与艺术创作。

积极推动工艺美术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

要想创作一幅好的作品,一件精美的工艺产品,首先要有好的创意。但只有好的创意是不够的,还要能够精确地实现这个创意。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技术,将显著地提高设计人员的创作水平。因此,为尽快地促进工艺美术业产生新的飞跃,我们应积极推动工艺美术设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以信息技术带动工艺设计,把工艺美术产业提高到广泛采用信息智能工具的水准上来,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过去,工艺美术产业普遍以传统的作坊式、密集型劳动形式,在设计方面更是传统的工具、古老的题材、繁重的手工绘制及总也不变的表现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工业和高科技的迅速崛起,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使人们固有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审美思想、文化选择都趋于多样化。近几年来,虽然工艺美术行业经过不懈努力,好作品时有问世,但相对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而言,还是远远不够的。倘若我们还停留在传统思想观念、原始的制作加工及陈旧过时的题材创作上,就不能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就会失去我们的阵地,更谈不上去竞争,去占领更多市场。如今,人类已步入了信息时代,中国加入WTO,工艺美术行业所面临的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把握这一有利时机,使传统工艺与现代市场相融合,首先就要转变思想观念,面对现实,摒弃门户之见和自大心理,要搞大协作,互通信息,要摆脱“躲进小楼成一统”那一套落后的小生产观念,不要抱着多年固有的生产模式和过时的设计理念不放,更不可坐井观天,要彻底改变小农意识,放眼世界,规范运作,有序竞争,借助网络文化扩大和提高知名度,注重精品意识、品牌意识,及时掌握现代信息,寻求和扩大市场空间。

工艺美术创新的网络层面应用

工艺美术的发展经历了很多断层,有过去生活的影子,也有过去的生产知识总结,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中也逐渐显现出新的态势。网络连接了世界,渗入每个国家、行业、公司,甚至每个家庭。时空在缩小,人们的审美标准逐渐由过去的单一走向繁复、多元。工艺美术的设计、创新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也能利用更多的信息。

篇3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展示设计;创新;应用

0引言

基于数字媒体艺术的广泛应用,展示设计也随之快速发展,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展示设计涵盖内容广、涉及领域多,对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创新展开探究,有利于丰富艺术创作形式,激发创作灵感,促使其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信息化时代下,数字媒体艺术利用先进的科技为大众生活提供便捷,设计者通过不断创新艺术设计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研究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创新发展,进而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

1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新特点

数字媒体艺术是在数字化技术与传统艺术下应运而生的新型艺术形式,其吸收艺术的精髓,且由信息技术做支撑,打破了传统艺术形式的束缚,内容和模式发生了改变。分析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新特点,实现数字媒体艺术对艺术的延伸和拓展,以此激发设计者的创作思维。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辅助下,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新特点包括科技性、虚拟性、融合性。其中,科技性表现为数字媒体艺术是科技发展下的产物,其实现了艺术与科技的有机结合,将艺术的想象力用科技形式展现出来,并形成独特优势。科技性的应用特点突破了传统展示设计平面、静态的束缚。虚拟性也是数字媒体的重要体现,基于技术的发展,实现虚拟性的变化,应用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融入虚拟现实技术,如博物馆、展示会等活动要求中。融合性特点表现为数字媒体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展示设计中的传统艺术内容可以通过科技形式展现出来,弥补了传统艺术与大众脱离的缺点,吸引更多受众群体。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也增强了受众的参与积极性。

2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2.1交互式创新展示

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创新应用下的交互式展示主要在于互动性,强化参与者的主动体验感。基于现实的客观条件,不仅需要增强展示设计的交互性,还需要表达展示设计的意义。在信息化时代下,人们对科技的需求不断增强,传统参观形式的设计无法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做好交互式创新展示,促使展品与人们实现沟通交流。为展现设计的创新性,通过数字媒体艺术加大交互式展示的冲击性具有一定作用,满足受众互动需求的同时也带来良好的参与感。开发有效的互动设备,如智慧城市系统,在地图中引入实时交流等功能,增强系统与用户的交互性,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带来良好的体验。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交互式创新展示旨在基于用户需求进行实时变化,为使用者提供全面的数字化信息。为避免展示设计中信息的堆积,需要设定过滤参数,突出动态界面,避免受不需要的系统功能打扰。交互式创新展示在数字媒体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效果对展示设计具有直接影响。

2.2空间式创新展示

数字媒体艺术是新时代的产物,对传统艺术起到了革新的作用,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空间开阔,表现形式创新,构成要素新颖。基于不同的展示实物与场地,展示设计的空间感也不相同。空间作为展示设计的关键元素,空间设计不合理不仅影响视觉效果,还将与整体的展示设计理念产生冲突,带来不好的影响。基于数字媒体艺术对展示设计进行空间式创新展示,需要在一定空间模式中,对实物及区域进行合理划分,提高展示空间的利用率。基于科学的统筹规划,对展示空间进行合理布局,以期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且满足设计者的展示理念。基于科学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近年来得以快速发展,其艺术价值也不断提高。4D技术如今的应用面不断扩大且深受用户的好评,4D技术满足了受众群体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体验,具有良好的推广使用意义。将4D技术应用于展示设计中,实现空间式创新展示,在有限的空间中为受众群体提供多样化的体验,提高用户满意度。将数字媒体艺术巧妙地应用于空间式创新展示设计中,增强用户的多重体验感。

2.3二维式创新展示

二维式展示设计虽然较为传统,但在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下,其重要性也需得以重视。早年间,电脑喷绘等数字媒体艺术是展示设计中的创新内容,其突破了传统的设计手段,增强了设计感,并与用户实现了相对良好的互动,增强了观展者的代入感。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媒体艺术的功能增多,影像技术等数字化技术得以使用,创新展示设计也不断发展,但是仍然不可抛弃二维展示这一传统因素。在数字媒体艺术中对二维式创新主要体现在静态向动态的转变,如世博会上的清明上河图,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将静态的画卷动态地展现出来,融合投影技术、三维动画技术,将传统艺术通过现代化手段展现出来。二维式创新展示将清明上河图中人民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出来,为现代观展者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二维式创新展示实现多样化的发展,不仅可以用图文表达,还可以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辅助下全面发展。

2.4网络式创新展示

网络式创新展示实现了数字媒体艺术与展示设计的有机统一,是新型的艺术展示载体,其展示方式深受用户喜爱。基于当前的信息技术,多数设计者尝试利用网络技术丰富展示设计形式,进而达到创新性效果。将传统的艺术用全新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可以有效展现艺术设计理念,便于受众群体的理解。通过网络式创新展示设计的表达形式得以多元化。基于网络式的艺术载体,革新传统的展示设计思维模式,达到丰富设计效果的目的。网络式创新展示主要体现于人们在网页上的浏览,为提升用户观感,对网页创新设计、实现空间变革、打破传统的空间束缚均有重要作用。数字媒体艺术下,网络式的创新展示设计具有沟通便捷、分享实时的特点,利用网络的时间和空间优势进行创新性设计,充分表达出传统展示设计的理念和内涵,将取得一定成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艺术可以逐渐发挥创新应用的优势,为展示设计拓宽发展空间。

3结语

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革新了传统的设计理念,结合信息技术提升了观展者的体验感。基于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科技性、虚拟性、融合性特点,可以实现交互式、空间式、二维式、网络式的创新展示设计,进而满足人们的欣赏需求,推动传统艺术的时展。实现数字媒体艺术与展示设计的有机结合,为设计者带来灵感,丰富展示设计的表现形式,以此达到最佳的艺术展示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茜.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创新运用探讨[J].价值工程,2014(28):245-246.

[2]程贤栋.浅析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创新运用[J].北方文学,2014(5):234.

篇4

1 工艺美术设计在作品构思上的创新

工艺美术设计,对要创作的作品进行艺术构思是最基础的一步。一个好的工艺美术作用在设计上就一定要体现出创造力,对于任何一个工艺美术设计者来说,在作品创作构思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想象,不断提高创造力。这首先要创新构思理念,在创造的过程中激发新的灵感。工艺美术是人类社会艺术文化发展的一种体现,也是人们审美观念的反映,艺术构思离不开创新。

现代工艺美术设计在作品构思上的创新体现在多个方面,构思创新也是工艺美术设计中能够使思维和想象保持良好状态的基本条件。当然,工艺美术设计者在发挥自身想象与创作的过程中,要与社会实际情况和环境为基础,与实际相结合,切不可与实际相脱离。工艺美术设计创作的特征设计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将工艺美术与现代审美、社会功能三大主要元素有机的结合起来。我国文化艺术的飞速发展,大批不同文艺思想的陆续涌现,对当地工艺美术设计的发展方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我们要紧跟时展的步伐,紧随文化思潮,在工艺美术设计中提高创新意识,重视构思理念上的创新,与当地工艺美术的发展动态保持同步。同时将创新思维理念与现实情况向结合,创作出符合大众审美特征,符合社会文化环境的作品。

2 工艺美术设计的创新要与时展相适应

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考验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并不单纯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各项要素发展的综合性。各国都致力于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必然要走发展创新之路。创新不仅仅是科技的创新,更是思维、理念、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创新力。在此大背景下,现今工艺美术设计的创新要紧跟时展的步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以往成功经验和先进内容的基础长,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将设计内容、设计技术以及设计水平都进一步提高。如果从艺术的角度来分析,现代工艺美术设计要具有时代特色,能够反映现有时代所具有典型特征和发展趋势。首先,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不同于以往传统意义上的模仿,相较而言,工艺美术设计更有表现力,设计师设计的工艺美术作品要具有全新的时代感。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人力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都在不断提升,对工艺美术设计的作品的要求也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工艺艺术中融入具有时代气息的创新性审美观念。其次,现代工艺美术设计的作品要充分的展现出传统的民族风格和特殊,将中华民族的艺术气息和审美理念融入在作品中。再次,现代工艺美术设计具有明显的抽象性风格,在现代工艺美术的审美观念中,作品要不易过分繁琐,过度装饰,而是以简洁抽象的风格为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现代工艺美术的设计的主要理念就是要具有时代性,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抽象思维,对整体设计发挥辅助作用。

3 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提升创新水平

篇5

关键词:工艺美术;设计;创造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在生活方面不仅仅对物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精神方面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在精神方面的需求。工艺美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当代工艺美术和传统工艺美术是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的,在内容、形式、种类和性质方面都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的,因此,要想对当代工艺美术进行发展,一定要对其发生的变化进行掌握。当代工艺美术对现在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改变,对事物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当代工艺美术在发展过程中是存在着很多的优势,同时也是存在着很多的劣势。当代工艺美术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也是存在着成败之分的,因此,当代工艺美术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发挥设计人员的想象力,同时也要不断将工艺美术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网络信息技术进行融合,这样能够更好的推动工艺美术的发展,同时也能更好的促进文化发展。

1 当代工艺美术在艺术构思上的创新

当代工艺美术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创作,这样才能在艺术构思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在设计方面一定要具备创造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在创作过程中得到提高,同时也能更好的在构思方面进行发展。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灵感,这样能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审美发生改变,同时,也能体现人们对文化的追求和需求。在当代工艺美术发展过程中,艺术构思要不但进行创新,同时,设计人员在创作过程中要不但提高相关的知识,这样能够发展当代工艺美术。

当代工艺美术在发展过程中,工艺构思要不断进行创新,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要保持一个非常良好的状态,设计人员在工作中要不断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样能够在创作过程中将自身的想象进行结合,也能更好的和实际情况进行融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和实际情况相脱离,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在生产过程中才能避免遇到更多的问题。当代工艺美术在发展过程中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多样的,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要将事物的审美和性能进行融合。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时间是非常漫长的,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非常多的不同思想,因此,当代工艺美术在设计过程中也要和文化不断进行融合,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时代的变化。对当代工艺美术发展的动态进行掌握,才能更好的提升工艺美术设计中的理念,同时也能更好的和现实进行融合,设计出更加符合大众需求的作品。

2 当代工艺美术要紧跟时代潮流

当代工艺美术在进行创造的过程中要不断和现实生活进行联系,这样在发展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对传统工艺文化进行传承,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要对时展潮流进行掌握,这样创造出来的工艺品才能更好的进行创新,同时也能适应时展。在社会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因此,当代工艺美术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变化,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创造出来的作品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创造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文化和思维方式要不断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不断的与时俱进。当代工艺美术在发展过程中对传统工艺美术中存在着的一些局限性进行了改善,因此,在审美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在观念和感觉方面也发生了改变。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在不断加快,因此,当代工艺美术在设计和创造方面要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当代工艺美术在发展过程中要对自身的各个方面都进行发展,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创新,同时也能将设计人员的思想和时代潮流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在当代工艺美术设计过程中,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对其进行重视。工艺美术设计是为了更好的保证创造出来的作品能够更好的体现其价值,因此,创造力在当代美术发展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3 当代工艺美术在创新过程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工艺美术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很多与工艺美术相关的软件都相继的开发出来,并且大部分都已经在当代工艺美术中开始应用,这一系列的软件对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简便了当代工艺美术设计创造中的过程,给予了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设计人员能够在作品的创新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信息技术在当代工艺美术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当代工艺美术的整体设计水平,简化了作品的制作过程,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在充分的掌握了信息技术,能够对信息技术的在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应用,对于设计人员在自身设计创造作品时的水平有着非常大的提升作用。

在当代工艺美术中,想要更好的创作出当代工艺美术作品,就必须掌握对信息技术使用的正确方法,充分利用相关的信息技术对工艺美术作品进行改善,加强对作品的修改,使作品更加的完美。在当代工艺美术中,计算机的使用大大增强了在创作过程中的设计创造,因为计算机能够在创作过程中为创作者提供大量的材料,可以利用相关的工艺美术软件对创作出来的作品加强设计,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在使用计算机进行创作时,能够更好的将各类材料综合起来进行有效的利用,充分的掌握与创作作品相关的材料,加强创作作品自身的质量。计算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当代工艺美术持续发展的机遇,面对国内外各种艺术思潮的涌现,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应当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自身在创作过程中对于技术、知识能力的有效创新,将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与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当代工艺美术的作品质量。

4 结束语

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也在不断的进步,这样也使得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也导致当代工艺美术在发展过程中在不断的改变。工艺美术在发展过程中要对自身的设计创造特征进行不断的发掘,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在精神方面的追求。工艺美术在进行设计创造的时候也是会出现好坏之分的,这样对当代工艺美术的创作的成败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当代工艺美术在发展过程中,设计人员要不断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能够更好的将工艺美术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同时也能更好的推动工艺美术在中国文化中的发展。在当代工艺美术的创作中,充分的利用当代工艺美术自身所具有的特质,紧跟时代潮流、艺术构思创新、信息技术应用这三个发明体现了当代工艺美术设计创造特征,在当代工艺美术的创作过程中,应当注重对作品的科学化,设计人员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是其创作的绝对核心,设计人员在创作过程中要充分的结合实际,更好的利用当代工艺美术设计创造特征。

参考文献

[1]刘慧韬.西方美术史中人文内涵的变化[N].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2]李建平.高校美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实践性成果转化研究[J].艺术教育,2012(07).

篇6

一、什么是会计教学中的艺术美

会计教学的艺术来源于美感。会计教师要设法让学生置身于艺术的美感中,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下,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达到震撼心灵、移情启智的目的。会计教学的艺术要求每个教师灵活运用教学各个环节,创设教学情境,巧妙组织会计教学,将自己美的形象、艺术情景、教学方法以艺术的形式穿插在教学中,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能让学生在艺术美的意境中成长。

二、如何创设会计教学的艺术美

艺术美是指会计课堂的艺术氛围,它直接影响到师生双方的信息、情感交流,甚至整个教学效果。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关键在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它决定了会计教学艺术美的质量和效果。那么会计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创造艺术美?

1.会计教师用自己美的形象去创造艺术气氛。会计教师上课时以一种美的形象、积极的激情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气氛热烈、趣味盎然的艺术情境,还能使学生受到激情的感染而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倘若教师上课时展示的是萎靡的形象,面带的是不愉快的情绪,那么这堂课的气氛就可能是懊丧或冷漠,甚至是愤怒的。这就使整个课堂气氛变得紧张而平淡,更谈不上艺术美了。因此,教师要用自己美好的形象和满腔的热情、诚恳的态度,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去创造艺术美的课堂氛围。

2.在教学情境中渗透艺术美:会计教师在组织教学前精心创设艺术情境,给学生提供好奇的刺激模式,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设法拨动学生心弦。会计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师在创设会计情境艺术时,可采用现实生活中与会计问题相关的成语、故事、笑话等,将课本深奥的哲理、术语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做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问题通俗化,将有利于学生克服会计知识抽象枯燥的困难,有利于他们通俗易懂地掌握会计业务。如在学习《固定资产》中以笑话“汽车有四个轮子,是滚动的,当然是流动资产”来设疑,让学生在笑声中展开讨论。在这样轻松幽默的情境中既适合于教与学,又能启发、激励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会计教学艺术气氛。

3.用创造性去营造会计教学方法的艺术美。艺术美在于创造。会计教师面对随时变化、千差万别的学生,需要用创造性去展现会计教学的生命力。既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也不能把自己的经验年复一年地使用,只能因人、因事、因地制宜地去创造。对教学方法的选择,需要不断创新,才能体现出其艺术美。例如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我把班级虚拟为一个银行,每个学生都在银行里开设有自己的学习账户,并由同学担任行长、会计、出纳等职务,把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设疑、释疑、作业等量化为一定的币值存入自己的账户里,在班级中形成竞赛学习的氛围,他们通过竞赛交流,巩固了以前的旧知,体验了新知的乐趣,成了学习的主人。

4.用优美的语言去升华会计教学的艺术氛围。教学语言的艺术美和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会计教师的语言艺术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说话能力的高低,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简洁、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优美语言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整个教学处于一种张驰有致、轻重适度、缓急合理的艺术状态。如果教师能把会计知识的美与学生的情绪沟通起来,让学生以读诗赏文般的心情去接受知识及技能,就能使先前创设的艺术情景得以升华。优美的语言艺术表现为:声音宏亮、抑扬顿挫、语速适中、生动准确、娓娓动听。在教学中会计教师若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到好处地运用优美的语言艺术,灵活多变地设置各种不同的情境诱导学生“入境”,这将会使会计教学的艺术氛围得以升华,必然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630例,均为女性,年龄20~66岁,同时行上睑眶隔脂肪切除术178例,双侧皱眉肌离断术3例。

1.2 手术方法

1.2.1 手术设计:根据受术者的年龄、容貌及要求,设计眉部切口。一般作长3.5~6.0cm,宽0.6~2.0cm的梭形皮肤切口。原则上:①眉头不超过内眦角正上方,即鼻翼与内眦角连线的延长线。②眉梢(眉尾)不超过同侧鼻翼与外眦角连线的延长线。③切除最宽处在正常眉毛的中外交界处,或同侧鼻翼与平视时角膜外缘连线的延长线上。另外,切除的皮肤宽度用平镊反复夹持进行判断外,还应考虑到切口上下唇皮肤在缝合时的移位,尤其是眉中外侧向下移位较明显,可能影响眉形效果,此处设计线上线应略上升1~3mm为佳。

1.2.2 手术步骤:在局部浸润麻醉下,按设计线切除皮肤和皮下组织,若需去除上睑眶隔脂肪时,沿切口下唇眼轮匝肌下分离暴露眶隔,切除多余脂肪;若需行离断皱眉肌时,在眉部切口内侧(距双侧眉头连线中点外约2.0cm处),向下钝性分离额肌,暴露帽状筋膜上的皱眉肌并将其离断。术中将切口下唇深部组织向上缝合,可将眼轮匝肌向上折叠缝合,或将下移的眉下脂肪垫缝合固定于眉骨骨膜上,分层缝合皮肤组织。

2 结果

术后7天拆线,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轻度血肿,眼周皮肤青紫严重2例;眉上缘瘢痕明显1例,1年后行再次修复术;切口周围皮肤麻木4例,3~6月逐渐恢复;上睑中内1/3皮肤轻度斜形褶皱3例;切口内缝线结外露9例;余随访6个月~3年,手术效果满意。

3 讨论

近年来中老年人为改善不理想眉形如眉下垂,纠正上睑松垂或呈“三角眼”的眼形,减少眼角鱼尾纹而行提切眉术。尽管提切眉术会切除部分或全部眉毛,术后可能使面部缺乏立体感,留下切口瘢痕,但手术3~6个月后,即可进行目前成熟的纹刺术,可以重塑眉毛,使眉毛较为逼真、面部更为年轻秀美,因此,提切眉术仍利大于弊。

篇8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 展示设计 应用

至今,展示设计已经有近两百年的发展历史,在现代社会中,数字艺术媒体是媒体存在的重要形式,将其与展示设计进行有机结合则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本文通过结合科技发展与社会形态的变化,将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创新运用形式分为四个主要方面,依次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利用实际例子举证其实用性。

1 交互式创新运用展示

所谓交换式,主旨在于互动性,交互式展示是将被动参观者转化为主动参与并主动思考、体验的过程。除了在展示方面的互动,还具有与社会客观条件展示基础环境共同互动的重要意义。观展者通过体验互动式展示的冲击性,同时如果想要满足更高的互动需求,得到更进一步的互动体验,需要取得支持改互动程序的相关设备。例如:通讯系统的硬件设备和可以直接启动的双向电子设备等等。其最有特点的例子是北京国际设计周的智慧城市专题――实时新加坡。这一展示在异地实现了新加坡智慧城市系统的充分展示,包括实时地图这种基础设施,还推出了包括城市热岛、实时通讯、实时地图以及雨天打车等等先进功能的展示;在展示中,提到的以上所有信息都能够随着用户以严要求进行随时随地的变化,充分满足参展者的要求。另外,为避免所有功能体验全部同时呈现造成的消息堆积。用户可以通过信息的设定进行参数过滤,隐藏不需要的功能,突出所需动态界面,获得更加良好的使用体验。并且,使用者在放大浏览本地部分空间的同时,该系统仍然能够表现出良好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使用户在放大地图时,也可以聚焦的其他点,突出显示所需空间的所有情报。

2 二维式创新运用展示

在早期数据媒体中,电脑喷绘、大头贴等数字影像技术就已经投入使用,因此在展示设计中,二维展示的已经属于比较传统的必备因素,其重要性不容忽视。随着近年来数字传媒的扩大化推广,在二维展示的表现形式有非常明显的显现,其主要表现主要有两方面:

2.1 由静态逐渐向动态转变

以在上海世博会进行展示的《清明上河图》为具体实例,在这幅作品中,一改原本静态的经典画卷,实现了中国的传统艺术与现代高科技投影技术的完美融合,同时糅入了三维动画技术,实现了古今的有机结合。使用二维展示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形象,不仅将宋代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场景淋漓尽致得表现出来,而且对古时人民的生活细节展开想象,合理再现了宋代都城生活的真实情景。

2.2 静态形式发展多样化

传统的二维展示设计一般只会使用静态图文来表达,而现如今,我们所看到的通常不止于此,二维展示表现形式的丰富多样,得益于投影技术和数字影像的不断发展。

3 空间式创新运用展示

在展示设计的过程中,最基本也是必须要具有的要素就是“空间”,不仅是将要展示的设计作品还是参观的场地,空间都是进行展示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换而言之,在展示设计的初期,倘若空间的布局不合理,那么之后的一切行程都将成为空谈。所以,空间的规划作为展示设计整体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关键环节,其设计的合理性对展示的整体效果的影响很大。就一般情况而言,设计者将通过空间创设和实物分割、压缩等方式科学规划展示的布局,其具体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上。

另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4D数字媒体艺术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其独特的观感,拥有使观众仿佛置身其中的奇妙视觉感知效果。当展示设计中含有4D技术时,可以考虑选用一些较为先进的音效系统来搭配多媒体声光电技术,并着重座椅的设计,可以尝试一些自然现象的模拟设计(如风雨雷电雪雾等),通过同时刺激观众的听觉、嗅觉和触觉三观,使观众获得“通感”的感受,将设计空间的虚拟与现实世界的真实巧妙糅合,挑战人类感知极限,大大加强效果的真实性。

4 网络式创新运用展示

把展示设计同数字媒体艺术融合在一起获得全新的艺术展示的方式,就是网络展示。在通讯网络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艺术设计者开始将网络科技因素与设计结合,通过在自己的艺术设计作品中加入先进网络技术,使其变得更富有惊喜,这就是网络艺术的最初诞生。网络艺术的出现是时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以上三种展示方式不同,网络艺术对展示设计具有历史性、扭转性、颠覆性的影响力[3]。因为网络艺术虽然基于艺术作品,却同时全然更改了展示设计最初的样子,是一个全新的展示形式;曾经,网络展示在最开始仅仅运用于网站上,用来展示所要出售的商品、个人空间和一些概念模型等等,具体例子有:个人部落格、个人网页展示、网页插图设计及博客等。之后,由于人们对网络的需求日益增长,网络艺术也逐渐发展成熟,网络展示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们结合展示设计进行使用,俄罗斯虚拟博物馆就是这一现象产生的标志性典例。该馆基于谷歌艺术项目框架,实现使用者“足不出户浏览博物馆”的需求,其消除不同地域的时间和空间的障碍,使人们的交流和沟通互动更加畅通无阻。

5 结语

在这个信息高速化发展的时代,数字媒体艺术对目前展示设计的局面具有历史性革新,其舍弃了设计展示方面的一些老旧的传统思想理念,发扬了新科技中数字媒体的有效利用,从而为展示设计确定了新的行进方向。

参考文献

[1]胡林辉.梦想与视觉―论新媒体传播下的展示设计视觉语言[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23).

[2]周晓蕊.新媒体技术在展示信息传播设计上的研究与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9).

[3]宗敏.当代中国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与虚拟现实技术的交叉与融合应用[J].美与时代(上),2012(08).

作者简介

李抒燃(1988-),女,云南省玉溪市人。硕士学位。现为玉溪师范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艺术。

篇9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技术课堂氛围;教学目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385-0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小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不仅需要传授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传统的教学形式和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并不断挖掘硬件和软件的潜力,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象、文字、影像以及交互功能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让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去感受现代教育媒体带来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那么,如何运用现代教学多媒体技术,创设诗情画意的语文课堂氛围呢?

一、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资源,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

儿童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乌申斯基说:孩子们是以形状、色彩、声音思考问题的,假如有人强迫他们用其它方式去思考,那就是逼迫他们失去兴趣和天性。合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的资源,选用适合教学需要的课件,通过现代教学设备进行直观展示,以生动的形象、鲜明的色彩、动听的声音营造情境,增加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观感受,缩短学生由阅读到理解的路径。而多媒体课件以画面、声音呈现的形式,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文本阅读与动画欣赏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因而减少学习难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语文教材文本插图,创设语文教学模式。

利用现代教育资源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虽然其效果比较理想,但受学校多媒体教室的限制,要想每节课都运用多媒体教学是非常困难的。基于这一难题,我充分利用新课程语文教材的特点,新教材安排了大量精美的插图,这些丰富多采的插图有助于学生直观轻松地学习。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书上的精美插图以影印的方式进行简单加工,并把课文中的关键争囝句以大体字影印突出出来,在课堂上灵活地运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话文教学效率。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通过图片进行导入新课,把课文的小幅插图进行放大,在关键处进行标注,让学生通过对插图的感性认识获得表象,再由表象进行思维。这样,以图片为切入点,创设情境,引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在看图时不知不觉、轻松快乐地完成了学习目标。新教材的设计格式更像是解说辞,图文并茂,精美别致,图画简化了教材内容,文本精确了教材内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把图文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直观化,让学生依图识字、学文,借图认知、感悟,凭图记忆、理解。通过图文结合,使学生整体感知。如:语文教学中,帮助小学生理解生字词,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字词与课文及意义的网络联系,卉借助已有的认知经验,整合多种信息进行理解体味,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学生提示图与文的内在联系,将音、形、义整合为一体,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记忆理解。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是孤立的教学,它是自主的、探究的,也是合作的,在教师辅导、学生交流中完成教学目标,由图迁移,互动教学。依图设计的教学不能孤立地依图学文,还要通过丰富多采的图迁移开来,在丰富多采的活动中提高教学效果。

三、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开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爱美、求美是少年儿童的基本心理需求。而现代教学可以艺术地表现出教学内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音像教材将诸多美的因素渗透到现代教学中去,使孩子们在一个和谐的、充满美感的教学环境中既获得知识,又陶冶情操。比如在《繁星》这一活动中,将雪白的天花板作为幕布,调节投

影焦距,让悬挂在“天空”上的星星时明时暗,不时闪烁。孩子头靠桌子上,向上仰望,眼前出现了半明半暗的星空、无数眨眼的星星,还有飞舞的流萤、闪烁的航标灯,教师随时稍稍移动画面,让孩子产生船在移动、星也在动的感觉。与此同时,播放一段优美的夏夜圆舞曲,在视觉、听觉交织的立体空间里孩子不仅领略到了一个柔和、静寂、梦幻般的海上之夜的形象美,也从散文的意境中体会到了语言美。

在古诗词教学中,由于古典诗歌具有其艺术形成的特殊性,也就有了语言、音乐、绘画、情感多种因素的美。在挖掘这些美的因素时,多媒体技术有着强大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古诗押韵合辙,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由,说耳动听,呈现出抑扬顿挫的音乐美。然而要想把古诗读出韵味来,也并非一件易事。因为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贯穿其间的往往就是“情感”这条看不见的线索。那么在帮助学生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我们就要通过朗读体会诗的节奏、诗的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如:在教学

诗的强烈愿望。学生有了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学生们在练习时都特别认真。一位同学读完了,其他同学真诚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主动把富己对诗句约理解,用朗读表达给大家听。学生们积极地、主动地揣摩着、墨条着诗句。这时,我悄悄地点击电脑,教室中再次响起舒缓的古曲。惊奇的是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动情地朗诵起来。朗朗的书声,悠扬的乐声交融在一起,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动听。每位同学都在朗诵声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美,与此同时,朗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大课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已不再适时展的需要。因此,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是当务之急,势在必得。小学语文新教材内容比较深、比较广泛,难度也就越大。使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就可以变深为浅,化难为易,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优势,通过借助录音、录像,动画等形式,使学生去感知传统的教学中无法表现的内容,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篇10

关键词:设计思维;幼儿;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116-01

设计是人类能够将自己的意识投入到日常活动当中,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有着重大积极意义。幼儿正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阶段,而美术教育更是需要大量设计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活动,在美术教育中渗入设计思维是加强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这时应该注意教学方式和手段,尤其是确定美术教学目标,结合幼儿在这一时期心理特点和生理发展规律来科学制定,然后在幼儿已经具有一定水平基础上,以确定幼儿在下一阶段通过继续努力有可能实现的目标。只有这样循序渐进,适度提高幼儿学习水平,最后才可能达到较好的美术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融入设计思维,有意培养幼儿自主发散思维进行创作的能力,在美术领域才能有好的提高和进步。

一、确定幼儿美术教育方向

幼儿阶段的美术教育基本上还是一些非常基础的内容,教师主要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兴趣激发,在绘画技巧上涉及的专业知识比较简单,因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就必须确定好幼儿美术教育的方向,尤其是要注意创造思维和设计思维的培养。如果幼儿只能用一些笼统抽象的图形来创作图画时,教师就应该尽量鼓励幼儿尝试把这些抽象图形用各种线条连接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图画。等到幼儿可以画出明确清楚的图形后,教师可以开始逐步指导幼儿采用不同图形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图形。当然,教学方向不一定都必须依照教师主观意愿来确立,幼儿也可以主动表达出自己的学习意愿。此时,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应该在一些方面与幼儿的需要相吻合,即使幼儿只是在有限范围内具有逻辑性思考能力,但基于自身自觉性的限制,其在幼儿时期所形成的相关概念,还不属于具有真正含义的概念。

因此,教师在确立了教学方向,制定出具体美术教学目标时,可以有两种模式:第一,把教学中画出来的一些事物的图形画作当成唯一创作标准,如教幼儿用白色去画月亮,就容易导致幼儿错误认为只有用白色画月亮才是正确的方法。遏制了幼儿对颜色的无限创意和想象。第二,是把教学中明确近的物体大,远的物体小、颜色重叠渐变等难以具象的概念变成固定教学思路。如幼儿需要表现物体远近时,教师教他们运用物体外形之间大小对比的方法来表达,就容易给幼儿造成一个刻板思维模式,小图象的物体一定比大图像物体所在距离更远一些的想法,从而导致他们思维僵化难以创新。

二、幼儿美术教学融入设计思维的措施

1、引入情景创新教学活动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创设情景,也就是把一些生活情景融合到日常教学活动当中,使其能够成为有效诱发幼儿展开创作的动机,并引导和推动幼儿学习水平进一步提高。在有了好的创作情景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大胆表达出来,并通过相互沟通交流,实现对自我的超越。比如,幼儿想要创作一幅主题是“春天”的画作。首先,教师可以选择带幼儿去郊外感受春天的气息,通过赏花、放风筝等活动,幼儿边玩耍边观察,从周围环境认识到春天来了。回到课堂之中,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的情景。幼儿在亲身感受了春天的氛围,就能够对春天有自己的见解,再运用丰富多彩的图画展示出春天的景象。画作完成后,幼儿可以互相传阅,并讲述自己作品的背景。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幼儿之间取长补短,产生更多画画灵感,还能有效提高幼儿绘画技能。

2、带入问题培养幼儿思维能力

教师除了要创新教学模式,还要加强对幼儿的引导,培养他们思维能力。通过创设简明易懂的问题来作为教学的导入前提,可以锻炼幼儿主动思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当教师发现幼儿经常采用某种造型形式或是表现手法时,可以提出建议让幼儿考虑尝试新的方法,改进绘画创作的思路,避免幼儿形成一种固定化的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例如,幼儿想要用红色来画太阳时,教师可以提出疑问,是不是太阳都只有红色?如果幼儿又选用了黄色或橘色来表现太阳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提出疑惑,大家能不能用其它什么颜色来画太阳呢?这时,可能会出现有幼儿用彩色来画太阳,教师就可以再次表达疑问,怎样运用彩色才会画出更像阳光的太阳呢?教师通过不断提问进行引导,帮助幼儿展开新的思维,拓宽思维模式,在求变过程中激发出独具特色的创作思维。

三、结束语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深入涉及思维,不仅是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灵活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更重要的是注意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师不断引下形成发散式思维,在美术创作中有更多灵感和思路,而不是僵化在一种格式思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