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灌溉工程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5: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田灌溉工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田灌溉工程

篇1

在农灌渠道工程建设中,人们容易忽略新老渠道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农灌渠道工程建设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建议采用以下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新老渠道衔接处修建混凝土截水墙,增强其牢固性,衔接宽度为50cm左右,深度为100cm;在新老渠道衔接处铺设消能干砌石来提高衔接的牢固程度,衔接宽度为80cm,深度为120cm。

2农灌渠道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

农灌渠道工程施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农灌渠道能效的发挥,所以要加强对农灌渠道施工质量的控制。施工质量控制就是为了使农灌渠道工程质量达到设计目的而对工程的施工过程采取的规范作业活动。

2.1农田灌溉渠道工程施工前的质量控制加强对农灌渠道施工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避免资源的浪费。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工程建设有关的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各方的共同努力,加强对农灌渠道工程施工前的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与质量管理制度。成立质量监督小组,监督施工单位的质量行为,明确各方的职责范围,建立相互制约与监督的管理体制;明确规范施工操作规范和行业质量标准。顺利进行施工的前提是要合理地选择施工场地,科学地选取堆料场地、拌合场地、预制场地等。严格按照施工操作规范控制好混凝土配置的施工温度、气候等因素;集中组织有关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审核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对不合理的设计方案进行及时的修正,优化设计方案;施工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好坏,因此,要选取高层次与等级的施工材料,拒绝使用不合格材料进行施工。

2.2农田灌溉渠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加强农管渠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农灌渠道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内容,是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农灌渠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做到以下2点:

2.2.1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农灌渠道的设计是工程施工的基础依据,在设计农灌溉渠道时,工程设计师已经考虑到施工方法、材料选取、资金投入等各方面的问题,为施工人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因此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设计内容进行作业。

2.2.2施工过程要按规范执行根据施工的条件要求,合理地选择施工场地,具体包括堆料场、拌合场、预制场等;为了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在配置混凝土时要充分考虑施工地区的温度、气候等因素。按照设计的配合比,用统一的灰斗来拌制砂浆和混凝土;根据施工对每天的实际进度发放水泥,核实水泥的消耗量,防止偷工减料;在施工中借助机械振捣渠底混凝土,提高土方回填的密实度,质检员要详细检查每一段护坡砌石砂浆密实情况,一旦发现空洞的情况马上责令返工。

2.3分散施工,统一管理,加大施工管理力度农灌渠道工程点多、线长、面广,施工管理难度大,组建配套的管理组织,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并切实将制度得到落实很有必要。工序施工完毕,施工单位应做好“三检”,合格后填报工序质量报验单报监理验收,经监理现场验收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工序质量检验不合格或未经监理验收严禁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4做好施工质量日志施工质量日志的记录有利于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实现,质检人员要认真做好施工质量日志的记录,详细记录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现场检查情况,以便有效地控制好施工质量的动态情况,为施工质量的控制提供充足的资料。

3工程质量的验收程序及方法

科学的农灌渠道工程验收标准可以提高农灌渠道的检查工作科学性,提高农灌渠道的使用性能。在验收农灌渠道工程质量过程中,可以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来严格验收农灌渠道工程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积累质检资料,获得工程质量控制的第一手资料,它涉及到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每一个阶段,严格按照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验收工程的各个部分,建立工程验收质检档案。

4结论

篇2

关键词: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加强措施

作为农田灌溉方面的重要工作,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在近期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其管理水平,从而有效优化农田节水灌溉的整体效果。本文从介绍节水灌溉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1 农田节水灌溉工程概述

实现科学、高效、安全、合理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不但符合当前国家关于农业方面的各项政策方针,而且其能够发挥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主要表现为:首先,通过规划设计农田水利工程,可以形成合理配套的田间灌排体系,有效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改善灌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输水和排水能力,降低输水过程中损失,提高农田防洪排涝能力,有利于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既可以降低水资源浪费和水土资源流失危害,又可以有效节约农民进行灌溉农田费用,因此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开展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应坚持一定的原则,具体可划分以下几种:首先,开展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应坚持整体性原则。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基础工程,进行相关灌溉规划设计时,应在水利工程数量和布局上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做到耕地集中连片,以实现农业生产的安全、有序、可持续性的发展。其次,开展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应坚持继承性原则。进行相关规划设计时,应考虑该地区前期农田水利工程基础,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合理调整,尽量保证工程结构和布局的稳定性,从而使得农田水利工程功能更加优化,结构更加合理。

2 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2.1 因地制宜,继续普及与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喷、微灌技术。目前,国内外喷、微灌技术正朝着低压、节能、多目标利用,产品标准化和系列化及运行管理自动化方向发展,普及与推广喷、微灌技术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有条件的地区,应大力发展地下滴灌技术,此技术的节水增产效果最为明显,而且适于农田作业管理,特别适合干旱、多风、高温地区推广应用。

2.2 推广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实现灌溉渠系管道化。我国已基本普及了井灌区低压管道输水技术,今后发展方向是大型渠灌区渠系管道化,并加快相应大口径塑料管材的开发生产。

2.3 发展现代精细地面灌溉技术。土地平整是改进地面灌溉的基础和关键,因我国农田灌溉量大面广,急需推广应用激光控制平地技术,水平畦田灌溉技术,田间闸管灌溉系统以及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等一切改进地面灌溉措施,逐步实现田间灌溉水的有效控制和适时适量的精细灌溉。

2.4 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建设适合本地特点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搞好中低产田的节水灌溉问题,合理规划,统一布局,避免盲目引进,造成严重浪费。改良土地,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效率,提高中低产田的作物产量。

3 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存在着不足。在节水灌溉工程中,在工程勘察过程中设计人员往往依靠以往或已有的资料,如:对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区内的土壤情况不进行精确分析、对节水灌溉工程的水源水质状况不进行了解、项目区内的种植结构不认真分析等没有能够认真勘察工程实地情况,没有认真分析影响节水灌溉工程的因素,没有在获取精确的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导致设计人员在节水灌溉工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使一些节水灌溉工程与实际情况不太符合,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3.2 投入机制不完善。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节水灌溉工程投入机制不是很完善。虽然我国用于发展节水灌溉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各级财政投入与节水灌溉发展的需求差距存在较大差距。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收入水平也较低,而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一次性投入大,国家对用于节水灌溉的投入不足,运行维护费用不是很高,节水灌溉也难以快速发展。

3.3 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不健全。国家投入兴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极大推动全国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由于人们对于节水灌溉的思想意识还比较淡薄,再加上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前期投资较大,不能再短时间内见到效益。但真正能够落实节水灌溉建设的技术覆盖面积还相对较少。现今节水灌溉设备质量良莠不齐,缺乏节水灌溉行业准入制度,也没有培养一批可承担节水灌溉技术的设备生产企业,因此难以形成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

4 提升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4.1 严格设计工程主体、确保工程规划效果。水利工程的设计应当有明确的主体,这样才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有恰当的解决方法,同时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把每一区域的农田灌溉分配给相应的负责人,一改传统的管理模式,将严格的评审程序加入节水灌溉工程的效果评价当中,作为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建设单位,应做到客观甄别施工、监理单位的水平与能力,对未能达到工程标准要求的施工或监理单位,倡导运用经济手段推进监理、施工单位高素质人才的投入,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节水灌溉系统的整体规划效果。

4.2 加大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投入力度。加大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投入力度的具体措施,如下:完善投入机制;增加融资方式;建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基金;贷款;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广大民众向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投入资金;加大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投资监管力度,确保投入资金百分之百的用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上。

4.3 建立合理科学的节水灌溉体系。在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施工中,人们的行为有了制度的约束就会更加规范和统一,一旦有违规操作止级部门就会依照规章制度对其予以惩罚,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形成自觉节水的习惯,在工程建设中就会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水源的利用率,为目的而经行施工操作监管部门一定不能放松监管的力度,要将节水理念贯彻到工程建设中的每一个施工环节,并且要保障灌溉设计的有效执行,定期的进行节水理念的宣传活动,使节水理念深入人心,另外监管机制以及监管体系也要不断的完善和改革,这样才能适应时代不断发展的要求,为日后建设工程中的节水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5 结语

通过对加强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管理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当前各种条件下,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有关人员应该从其客观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优势因素,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管理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

引言

农田水利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高效节水灌溉则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目前,节水灌溉工程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效节水灌溉的有效开展。因此,要理清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目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的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主要问题:

一是对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不合理。在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进行规划的时候,依据的资料常常是过时的,已经不能适应现如今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从而使得设计的水利灌溉工程并不合理;二是不够重视农田水利灌溉节水工程的管理工作。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工艺要求相对比较高,工程管理人员比较重视对灌溉节水工程的施工阶段,然而在节水灌溉工程建成以后,出现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对其进行管理的现象;三是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种植结构不是十分合理。建立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然而因为受传统的种植方式以及种植观念的影响,节水灌溉工程的种植结构没有多少变化,采用的种植方式还以小麦和玉米为主,这就使得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不能充分地发挥增效以及增产的作用。为了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经济水平,在农田的节水灌溉工程的区域之内,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努力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进而改变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种植结构。

二、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具体发展思路

2.1 合理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我国水资源相对来说比较贫乏,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设计时,要了解当地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合理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在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树立农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建设思路,促使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这样才能得到合理、科学地统筹,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建设水利工程时要积极进行有效的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估。在水资源的具体分配上,要始终坚持对总量进行有效控制,对配额进行有效管理的主要原则,使每一个用水单位的农田灌溉用水量和每一个灌区的农田灌溉用水量非常明确和具体。并努力让各用水单位和各灌溉区进行有效的管理,让他们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将有限的水资源科学地运用到每一个最需要利用的地方,实现高效用水的最终目的,促进农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2.2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有利于带动整体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健康发展。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要特别突出高效节水灌溉的主要特点,对各项主要指标进行严格的控制,实行农业连片或分区,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促进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成为现代化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这就需要在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时,要进行合理、科学地选址,主要遵循以下比较重要的原则:对不能进行自流灌溉的地面高低不平并且严重缺水的地区,对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并且种植的农作物一般是经济作物的地区,对当地干部和群众的思想相对来说比较先进、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积极支持的地区,对社会治安整体状况较好的地区等有优势的地对进行优先选择。在这些地区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能够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建设的整体效果,对周边地区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2.3 积极引进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实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关键。因此,要积极引进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有效提高高效节水灌溉效率。要努力加强节约用水的灌溉工程技术、灌溉用水资源的优化调配技术等传统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还要积极引入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目前,新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2.3.1 根据生物技术研究而成的比较方便的调控灌溉技术

这个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农作物生理特征的认真研究,发现农作物的主要生理周期,让农作物逐步适应在特定的生理期内进行亏水生长,进而控制农作物的疯涨,改良农作物的品质,同时实现高效节水和增加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2.3.2 利用3S 技术研究而成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遥感技术,简称RS,也就是通常所说的3S 技术,利用这些现代技术研究而成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利用3S 技术,可以对农作物生长的各种信息进行准确的掌握,并利用计算机对这些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农作物在某个阶段最适合进行灌溉,从而实现高效节水的目的。

2.3.3 结合微电子及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和生物学

将微电子及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和生物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建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全程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实时监测农作物内的水分,以及土壤水分,然后经过计算机的精密分析,实施变量灌溉,实现高效节水的目的。

2.3.4 重视并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

这就要求建立健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制度,村组和乡镇协助进行管理,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切实落实到实处,落实到相关的责任人。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并促使其长期发挥积极作用。

2.4节水灌溉政策的制定

在我国,农村的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在实施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方面,需要国家扶持。对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农业节水灌溉设备的订购,需设立专项补贴政策。若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国家可以通过金融单位制定一些政策,也可以采用降低税收等政策,鼓励农民购买节水灌溉设备,提高农民节水灌溉的积极性。因此,我国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要得到大力发展,政策的制定十分重要。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努力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灌溉,不仅仅能节约用水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还可以节约能源,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高静萍,姚萍.对农业节水灌溉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

[2]杨志刚,柳京华,姬燕茹.漯河市节水灌溉工程现状及发展思路[J].地下水.2010(05)

[3]陈芝键.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思考[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05)

篇4

水利工程就是利用防止水的灾害工程,包括灌溉、防洪、排泄、蓄洪、航运和其它。人类史上的文明发源地都和河流有关,古埃及源于尼罗河流域,古印度源于恒河流域,古巴比伦源于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这一切都表明了人类文明的诞生都和水有关,水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早在7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开始用人工灌溉农田。后来又挖掘一条连接尼罗河和莫瑞斯湖的水道,使莫瑞斯湖能象水库一样蓄存尼罗河的季节性洪水。这是人最早的灌溉工程。在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为防洪灌溉所建设的水利工程,例如众所周知的都江堰,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坎儿井”等,这些都展现了人类在农业灌溉上的智慧。在世界上,受人工灌溉的土地界近两亿公顷,在非洲南部、埃及、以色列和中东其它地区,人工灌溉使昔日干旱的沙漠和戈壁变成了茂盛的果园。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就是蓄水灌溉、开源节流。其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控制和调配,达到除害兴利目的。目前通过对小型农田灌溉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解决小型农田农作物的灌溉问题,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还能做到防洪蓄水的作用,保证在丰水年农田不会遭受洪水和在干旱年不会缺乏水源灌溉的威胁,并且可以控制小型农业灌溉水量,保证水量在一个科学合理的氛围之内,不会造成因灌溉而浪费大量水资源,做到节约水源。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水资源匮乏状态,传统的农业灌溉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将灌溉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并且可以通过对降雨的收集蓄洪,将雨季的水用于旱季灌溉避免旱季农作物因为缺水导致枯死,造成“农伤”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农民的经济收入。

2目前小型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许多河道、塘坝老旧,水利系统带病运作

现有的很多小型农田灌溉水利都是上个世纪修建的,使用时间已经很长,加上那是的建设水平质量较低,技术没有现在发达,且国家对工程的排水标准也定的很低,加上那时的人们对节水的概念不清楚,不重视灌溉上的节约用水等。导致现在,大多数旧的水利工程功能已经弱化,不适合当今的农业发展需求。既不能有效的排解洪涝灾害,导致农田积水无法排出,甚至在雨季会出现农田被淹、农作物因长期泡在水里坏死;又没有足够的提灌能力,无法满足农田灌溉需求。

2.2农村小型水利受到的关注度低,设施基本老化,运行环境差

在我国农村,田间的一些水利设施,例如小型水坝、沟渠、池塘等,多半是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出资修建起来的。随着后来的家庭承包制的发展,因个人或某个家庭组织需要,也对一些沟渠排灌设施进行了新建开挖。后因农业税取消,农村的“两工”也随之取消。于是就导致了农村田间的一些水利设施无人管理维护,不受到重视,几乎是一种被无视的状态。发展至今,部分沟渠已经是杂草聚集地,根本看不出原来是水利工程的一部分了,涵管等也被堵塞,根本不可能用来进行排灌了。使得有本就有限甚至是稀缺的水资源没能充分发挥其灌溉农田的作用,许多自然村落的自然池塘湖泊也因人口增长被开垦成了耕地,有的经历“沧海桑田”被雨水冲刷成为荒地。

2.3农村生活用水短缺且得不到安全保障,社会机制尚未建立健全

我国农村地区的用水一直是个大问题,除了农田灌溉外,生活用水紧缺并且得不到安全保障。我国大部分平原地区和水资源充足地区均已得到良好发展,而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偏远地区,不仅农田灌溉存在问题,生活用水也存在安全隐患,很多地区甚至走好几里路去挑水。小型农田灌溉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能解决农村的农业灌溉问题,也能解决农村生活用水问题。由于和家庭承包制的实施,实现了农村耕地公有私用,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但作为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的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设施仍然是由公家进行经营和管理。但是作为农业发展基础的水利工程,在其建设管理上,政府与集体的组织动员能力非常薄弱,造成了运行效率低下,出现多头管理等问题。

3小型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建设的建议

3.1增加对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更新老化设施

应明确小型农田灌溉水利的产权,提高投资者的积极性,除了政府给予的资金支持外,可适度的想社会进行融资,多方面的提高对小型农田灌溉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调动各方面的建设投入积极性,缓解资金短缺压力,切实增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能力。并有针对性的对老化的设施进行更新和改造,使其具备满足现今农田灌溉的使用要求。

3.2加强重视程度,建立健全相应的体制机制,提高管理效率

篇5

【摘 要】我国也属于农业大国,农田的灌溉是农业发展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增高,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完全满足不了现在的农田需求。而且我国的农田水利灌溉系统中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还是水利灌溉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不足,造成农田的使用寿命逐渐缩短,进而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农业发展。所以,本文将通过分析农田灌溉系统存在的管理和维护问题,根据现在市场的发展情况,给予一定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管理和维护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水资源使用紧张的原因,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也不断的改善。搞工程的建设不仅帮助农田解决灌溉问题,还可以对江河水流量等问题进行合理的控制,进而实现节约用水的目的。但是关于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管理和维护,还是存在这严重的问题,管理的不得当,会对农田的灌溉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某些程度还会影响生态环境。所以,想要提高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加强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管理和运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一、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管理和维护问题

(一)管理和维护意识不强

对于农业来说,实施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加强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对农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就目前而言,关于农田灌溉渠道的管理和维护这一问题,我国农民并没有真正的意识到,他们并不懂的农田灌溉工程的重要性,因此,在平常使用农田灌溉渠道进行农业浇灌时,都并不注意灌溉渠道的维护,这也是为什么大量的农田灌溉系统,在使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很多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使用效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还有就是一些政府在帮助农民进行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时,并没有引导农民们要对农田灌溉渠道进行日常的管理和维护,来加强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使用寿命,这样造成农民只知道使用农田水利灌溉系统进行农作物的浇灌,并不知道如何进行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日后维护和管理,如此以来,很多地方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得不到维护和管理,最后造成很多地方的农田灌溉水利工程直到荒废。另外,就是政府方面的问题,政府对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的后期管理和维护问题不够重视,这样造成很多农民想要进行农田灌溉水利工程的管理,也没有相应的维护设备和技术,这也让很多农民很无力,进而也不没有动力去进行灌溉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了。

(二)管理和维护资金不足

由于大量的农田需要灌溉,对于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使用率肯定很高,所以,定期进行农田灌溉水利渠道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由于农田灌溉水利工程是一个较为庞大且复杂的灌溉系统,这也造成进行维护和管理工作时消耗的资金数目较大,所以,在进行管理和维护农田灌溉水利工程时,需要很多的资金投入。对于很多地方的政府来说,既不重视农田灌溉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也不加强对农田灌溉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方面的资金投入,。对于农民来说,关于农田灌溉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没有足够的资金,无法进行相关维护设备的购买,缺乏管理和维护技术,想要对这个灌溉水利工程进行管理和维护,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从而也造成了农田灌溉系统问题的不断出现。

(三)没有完备的管理和维护机制

在实行农田灌溉水利系统家庭联产责任制之前,关于该系统的管理一般都是有当地的政府进行管理和维护的,直到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之后,农民对于农田灌溉水利渠道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意识逐渐减弱,进行该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成为了一种形式,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农民对于农田灌溉水利体系的管理和维护,显得更加无能为力。还有就是管理农田灌溉水利体系的责任制不够清楚,进而一些农民也没有强烈的维护意识,这也造成这些农田水利工程处于不断建设却没有人去维护的状态,而且政府也没有建立相关管理和维护机制,造成管理和维护农田灌溉水利工程的责任制落不到实处。还有资金和技术方面的缺陷,以及管理和维护相关的人才匮乏问题都得不到解决,更加使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得不到相应的管理和维护,进而造成该系统的使用寿命不断缩短,慢慢出现老化现象,造成最后荒废的结果。

二、完善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措施

(一)加强资金的投入

关于我国现今的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建设,基本上都是秉承着公益和经济意识。但是想要保证农田灌溉水利体系的长时间正常运行,只依靠国家提供的资金是完全不够的。在国家投入的资金方面,当地政府也应该加强农田水利渠道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资金投入,同时也可以采用多种资金收集方式,进而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资金方面的充足,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二)提高管理和维护意识

根据目前我国已经建设成功的水利灌溉工程来说,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不仅能够提高该工程的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增强的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但是由于相关部T的对于建成后的农田水利体系的管理和维护程度不够,进而造成了系统的使用效果不佳,从而出现了很多系统质量问题。所以,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关于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意识要加强,不断提高该工程的管理和维护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农民关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思想宣传,让农民意识到农田水利灌溉体系在农业的浇灌中的重要意义,进而加强农民对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意识,这样农民才会积极参与该工程的日常维护工作。还有就是当地政府,要加强对专业管理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让其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技术人员对于新工程技术的掌握能力,进而提高技术人员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能力以及技术水平,这在某种程度,也提高水资源的使用率。

(三)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关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制度,相关部门要加强建立并进行完善。而且有关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资金投入方面,要建立相关的制度,关于资金的使用和技术参数等情况都要又一个详细的记录;在进行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中,要明确工程维护产权等,同时要将义务、利益、责任等进行详细的划分。还有就是建立和完善奖励和惩罚制度,这样有利于加强每个阶层的管理力度,进而使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向着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和维护方式发展。另外,当地政府可以将当地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部门与用水管理机构,进行合理的相连,这样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的有效性,如此以来,也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技术水平,进而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机制的建立。

三、结语

作为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变得尤为重要。所以,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要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持续运行。同时,也要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技术水平,这样才能使水利工程的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保障水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李宁. 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维护及管理[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6:113.

篇6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措施

中图分类号:[TV93];文献标识码:A

水资源由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和经过净化处理的可利用废水构成了农用水资源。有效的运用农用水资源综合技术体系里的节水技术,才是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的根本。将农业节水技术中综合技术管理体系发挥好,令农业水资源的使用率从总体上明显提升,才可以让农业的经济不断获得提升。我们要采取多项工程措施合理开发利用农用水资源,如合理开发利用地上水和地下水技术、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和机井测试改造技术等。进行节水农业实施技术的核心内容是灌溉工程节水技术,节水效果最显著的技术措施也是灌溉工程节水技术。喷灌技术、低压管道对农业使用微灌技术、灌溉技术、膜上灌等一系列渠道防渗技术、滴灌技术、改进沟畦灌溉技术等一系列的节水灌溉技术都属于灌溉工程中的节水技术。对于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民增收来讲,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农田中运用节水措施,合理运用水资源,成为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获益的主要方式。

一、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模式

农业节水技术体系。农业节水技术体系主要是制定了经营管理和工程管理制度,让各种管水组织得以建立健全,使计划用水,优化配水,合理征收水费等措施得以实施。农业节水技术体系主要包括适时种植技术、栽培技术、蓄水保护墒情技术、化学药剂保护墒情及应用保水剂技术、秸秆或地膜覆盖保护墒情技术、选育抗旱节水作物品种及限量灌溉技术等。

1、喷灌技术是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水送到灌溉地段,或利用专门的设备把水喷到田间,喷洒器喷射出的细小的水滴在空中形成雾状散开,均匀地对灌溉地段进行灌溉。喷灌系统分为移动式、半固定式和固定式3种:除水源固定外,动力机、水泵、管道、喷头都可以移动的设备统称为移动式喷灌系统。管片与水栓连接,除地面上的喷头和装有喷头的支管可以移动外,其它部分固定不动的喷灌系统统称为半固定式喷灌系统;喷灌设备除喷头外,其它部分固定不动,或者各组成部分都固定不动,则被称为固定式喷灌系统。

2、渠道的防渗漏技术。渠道对于我国的农田灌溉而言非常关键,可是在以往的土渠输水中,渗漏导致的水量损失约占一半以上,所以渠道防渗漏情况长期以来都是我国在发展节水灌溉上的关键技术措施。依照防渗漏材质能够分为土料施压、砖块衬砌、三合土护面、塑料膜防渗漏、预应力高压灌浆素混凝土衬砌以及沥青护面防渗漏。渠道防渗漏技术的节水特征为:降低渠系输水时因为渗漏导致的水量减少,提升渠系水运用系数,提升渠道的输水安全保障率,提升渠道在抗冲方面的能力,加大输水能力。

3、 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依照作物自身的需水量,经由低压管道系统同安置在毛管处的灌水器,把水以及作物所需的养分一点一点平均且缓慢地滴在作物的根部土壤里。滴灌系统最主要的三个部分是首部枢纽、管道以及滴头。滴灌的主要特征为灌水量极少,灌一次水所需的时间较长,且周期较短,可以十分正确的把握灌水的量,而不会出现浪费的情况。滴灌还可以通过自动化的方式进行管理,滴灌比喷灌更加具有节水增产的效果,并且还能够将肥效提升一倍以上。滴灌系统具有固定式以及半固定式两种。

二、节水灌溉技术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农田灌溉的节水资金投入相对馈乏。由于节水灌溉的维护资金相对不足、或者说已建灌溉工程大多已经老化失修,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节水灌溉的效益及灌溉面积会逐年降低和衰减的趋势。由于在节水灌溉过程当中,相应的建设资金短缺使新建节水灌溉工程尤其是配套资金往往安排不当或者安排不到位,使发展规模严重受限。

2、在节水灌溉过程中所采用的新技术和新设备推广范围相对比较小。在节水措施里所使用的新技术以及新设施,在推广时范围较小。滴、喷灌等节水较为高效的农业灌溉技术,对于当前一些地区来讲,这些技术措施仅仅是示范工程,并没有采取大型的技术方法,应当在一些大型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范围上加大推广力度。

3、目前相应的灌区和节水灌溉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监督激励机制。使相关部门管理的职责不清,管理效果不明显,管理方法粗放、调度的使用也不够灵活。

4、在推广节水灌溉的先进节水技术过程中部门相对独立。致使节水措施的可行性论证不够十分充分,不能够因地制宜地进一步制定节水灌溉的技术使用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针对性差的相关问题,不能够正常地发挥节水工程经济效益。

5、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备质量低劣以及维护不及时。有时会因质量问题或维护维修不及时等相关的原因,这将会导致节水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损坏率高,如此会使节水工程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这样会进一步地影响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

三、节水灌溉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的措施

1、进一步地统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在抗旱保丰收和增加粮食产量的农业生产中,人们一边打更多、更深的井,一边利用节水灌溉省下的水来扩大灌溉面积,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型节水。农业节水涉及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村经营方式及产业结构、还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种粮效益等诸多方面。因此,我们要统筹考虑制约农业节水发展的各种因素,针对发展现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完整的农业节水技术规程。

2、合理规划。区内拦蓄与区外引水系统是灌区利用地面水的主要方式,蒸发、出流与开采是其消耗的主要方式。所以要确定合理的开采强度,在冲积平原或河流的中下游,外引水源可靠性低,地下水位较高时,要以井补渠,发展井灌。

3、加大力度。节水工程一次性投资较大,而大部分农民还不富裕,建设农业节水工程有很大难度。所以,农业节水工作应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制度,加大政策、资金等方面扶持力度,充分显示出农业节水的重要性,让节水工程得以顺利发展,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4、搞好中低产田节水灌溉

在节水灌溉过程中,不能盲目引进,切忌搞不适合当地推广的“样板工程”。要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规划,选择适当的节水灌溉技术,特别注重中低产田的改造,扩大中低产田节水灌溉面积,向中低产田要效益。

结束语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对于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毫无疑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田灌溉中如何促进节水灌溉,有效利用水资源,是发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益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要掌握不同的灌溉技术和措施,使水资源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得到合理配置,这也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同时还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总之,节水技术是一个以农业节水为中心,综合性很强的体系,它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其实质是解决农业用水和农作物需水等一些实际问题,生产过程中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实现了农作物高产高效。

参考文献

篇7

我国现在大规模应用的是农业节水技术体系,在这项技术中涵盖有许多的经营管理方式及工程制度规范,这样能增强管水组织的科学性和健全性,使计划用水工作、科学配水及合理征收水费工作落实到实处。科学的种植工艺、栽培方式、蓄水保护墒情工艺、合理使用化学药剂、采取合适的保水工艺都是农业节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不能忽略秸秆及地膜护墒技术、栽种抗旱节水农作物、限制灌溉方式等工艺。农业生产中几乎所有灌溉工作的实质就是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水运送到指定的灌溉地区,当然,也可利用专业程度较高的设备直接将水喷洒到土壤,并且使用喷洒器进行喷射灌溉时,所形成的水滴分子是很小的,甚至能够成为雾状,这有助于更高效的进行农业灌溉,并保证农业灌溉的均匀性。喷灌设备一般包括移动式、半固定式及固定式三类。除水源固定外,动力机、水泵、管道、喷头都可以移动的设备统称为移动式喷灌系统。管片和水栓之间是相连的,并且该装置只有在地表的喷头及装有支管的喷头能够移动,但是它的剩余部分却是固定的、不可移动的,所以我们将这种灌溉系统叫做半固定式喷灌系统。有些喷灌设备是只有喷头可以移动的,剩余的各个部分都是固定的,而有些喷灌设备的整体都是无法移动的,这类喷灌设备便叫做固定式喷灌系统。

2节水灌溉技术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2.1进行农业节水灌溉工作时各种新技术及新设备的使用区域都比较小。

对水利用率很高的喷灌及滴灌等农业灌溉方式在某些地区开始有了实际的应用,但是这些农业灌溉地区却往往只是用作示范作用,喷灌、滴灌等有着显著优势的灌溉技术依旧没有获得大范围的推广使用。所以在今后的节水农业灌溉工作中,要加强对这些技术的推广,促进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在大型的农田中的应用。

2.2工作过程中缺乏健全的监督激励机制。

现今我国的很多灌区及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农田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一般都没有科学合理的监督激励机制,这也使得有关的管理机构不能明确自身的管理职责,管理效果也无法达到预期水平,管理过程中使用的方式也不够细化,调度的应用也缺乏灵活性。

2.3农田灌溉的节水资金投入相对馈乏。

现在中国在节水灌溉方面投入的资金太少,甚至有许多的正在使用的灌溉工程也早已无法正常的工作运行,这将会直接导致节水灌溉工作的效益有很大程度的降低并使得可灌溉的面积逐渐减少。此外,在进行节水灌溉工作时,各种建设资金的投入也不够充足,这会导致新建的节水工程特别是配套资金的分配不够科学合理,这会使得发展的规模受到很大的制约。

2.4在推广节水灌溉的先进节水技术过程中部门相对独立。

由于在进行节水灌溉先进技术的推广工作时各个工作机构有着较强的独立性,这会使节水措施的可行性论证降低,无法因地制宜的开展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规划工作,这将会导致节水灌溉针对性差等各种问题的出现,最终将影响节水工程经济效益的正常发挥。

2.5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备。

由于各种质量问题或维修维护工作开展的不够及时等主观或客观因素,会使节水设备的损坏率有较大程度的降低,这最终会导致节水工程的使用寿命减短,最终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大范围使用造成恶劣的影响。

3节水灌溉工程发展的相应措施

3.1进一步地统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在进行抗旱保丰收及提高粮食产量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工作者不仅建造了更多、更深的井,又在利用剩余的水来加大灌溉的总面积,这便于最初的资源型节水理念背道而驰,没有真正的发挥其作用。农业生产的节水与农民的自身权益及种粮获得的经济效益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工作人员一定要综合的考虑影响农业节水发展进步的诸多因素,设计出一套最科学、合理的农业节水技术规范。

3.2加大力度。

建设节水工程时初次投资所需的金额是很大的,可是很多的农民生活水平还是较低的,因此必须要将农业节水工作纳入国家政府的重点议事议程,然后制定一套科学的制度,进行扶持工作时也要考虑到资金、政策等各个方面,这样才能体现农业节水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到上述这些,不仅能促进节水工程的快速发展还可以使农民的生活水准有大幅度的提高。

3.3搞好中低产田节水灌溉。

进行节水灌溉工作时,必须要科学的引进,选择最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技术。还要设计最适合的发展规划方案,使用最科学的节水灌溉工艺,并给予中低产田改造工作高度的关注,加大中低产地节水灌溉的总面积。

4结语

篇8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开始彰显出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想要保证农业获得稳产并增收,因此有必要把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做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一、现阶段我国农田水利的发展状况

建设农业水利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快速地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其与农业经济、农民生活、农村发展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对存蓄降雨、调剂用水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我国现阶段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如下:

1.政府的主要工作思路出现了全新的改变,从传统陈旧的水利管理中转变为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而农田水利的发展状况也变为了可持续发展,促使许多重要的水利工程得到了显著的进步。以往的水利项目观念并不能适应现阶段的发展趋势,而且也无法跟上新形势的发展步伐;由以往的工程经济迈向环境经济发展,该属于当代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方向。

2.农田水利工程主要以政府组织为重点,运用层层分散的责任机制,按照不同的领域对水利工程实施均衡安排,造成了建设风格的统一性而毫无特点,因此,农田水利工程需充分遵照农民的想法,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还需实施“一事一议”的方法,把政府组织工程慢慢更换为行政组织,以农民为主、以政府为辅。

3.投入方式的转变。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以人力投入为主,如:农民义务工、劳动积累工,资金投入则属于国家、地方政府的投资为主,自农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慢慢消失之后,以往的投入形式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发展要求。新时期的水利投入由以往“社会投入为主,国家投入为辅”的模式,转变为谁投资谁受益的基本方式。针对社会经济实体、个体大户、企事业单位、社会的闲散资金进行广泛吸引,完成了普遍意义上推动了农田水利的建设发展。

4.工程模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从以往的数量规模型更改为质量效益型。(2)水利工程达到了“开发一处,辐射一方”的效果。(3)以往的水利工程建设以抵御自然灾害和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为主,而现阶段则以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为主。

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对于水利灌溉的设计原则,要进行综合,将我国水、田等各个方面的规划设计都要考虑在内。从而使得我国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能够最大化的进行有效的结合。

1.农田水利灌溉的建设实施不得影响到当地的整体生态平衡和水资源平衡,要根据当地的实际状况,如地形、水资源分布以及农田分布特点等进行合理设计,在灌溉时充分利用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使蓄水、引水、排水相互结合,使当地水资源达到利用最大化。

2.水利灌溉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农田的用水需求,还要注意与农田的防洪、排涝以及工业、生活用水的有效结合,以使得农田对于干旱和洪涝都能具有有效的防护功能。

3.农田水力灌溉在进行灌溉建设规划的过程中,必须依据发展计划来对施工方案进行设计,以此来确保水利灌溉能够充分的满足农田灌溉需要,最大限度的使得水力灌溉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无论是技术指标还是经济性指标,都能够达到工程预先设计的要求。此外,还必须要针对水利灌溉本身进行裁弯处理,使得渠线能够呈现出较为平顺的状态。

4.对于我国农田的水利灌溉设计要以实际情况为主要的设计基础,重视实地考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是水利灌溉设计中最为关键的设计原则。

5.出于对农耕田地的保护原则,在进行设计时要尽量避免灌溉占用过多的田地,尤其是在一些中转地方或蓄水地方,更要注意合理规划,要使所设计的灌溉施工方案既满足技术要求又满足经济要求,还要符合当地农田生产规律。另外,灌溉的设计要尽可能的使曲线保持平顺,这有利于灌溉时水流的快速流动,提高输水效率。

三、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措施

1.建立以基本农田水利为核心的用地调整管理机制

从农田水利利用尺度上,设定基本农田水利优先权,首先根据基本农田水利规划空间范围确定城市禁建区,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速度,并主动避让基本农田水利规划区。从基本农田水利规划区尺度上,区内禁止改变用途。通过土地整理逐渐减少区内零星建设用地所占空间。新增建设用地主要用于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2.制定针对基本农田水利功能的分类管理措施

针对生态功能、隔离功能和应急生产功能 3 类基本农田水利规划区,制定分类管理的政策和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实行分类管理。生态功能基本农田水利规划区积极支持区域内生态建设工程,构建耕地、林地、水系、绿带等生态廊道,加强各生态用地之间的有机联系;应急生产功能基本农田水利规划区强调以建设促保护,提高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

3.小型灌区灌溉面积发展要求

(1)需根据当地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小型灌区在当地农业生产的重要地位,依据大中型灌区以及当地旱作农业发展规划确定的粮食生产目标,试分析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总体需求,进而确定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模、新建小型水源工程及发展灌溉面积的规模。

(2)耕地资源对小型灌区灌溉面积发展的素质潜力分析根据当地耕地资源状况,分析小型灌区灌溉面积发展素质以及发展潜力。

(3)可供灌溉水资源对小型灌区灌溉面积发展潜力分析以县为单位进行水资源承载能力复核,从水资源角度论证小型灌区灌溉面积发展潜力。则需要根据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的灌溉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及其使用情况等诸多因素,分析农业内部对水资源的需求情况,分析规划改造区域可供水资源量。进一步证明改造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

(4)小型灌区灌溉面积发展规模预测通过上述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模、新建小型水源工程及发展灌溉面积的规模。

5.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灌溉设计

灌溉规划与抗旱规划、农作物种植规划和乡镇道路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考虑人畜饮水需求,统筹兼顾,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科学、合理、充分地扩大灌溉范围,保证灌溉用水单位水量,实现最大效益。灌溉设计规划符合农村城市化进程发展需求,突出抗旱、防洪等灾害重点区域的防治,选定最适合的灌溉设计方案。联合利用水库、沟渠、河流及深井开挖等方式,充分利用灌溉区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6.加强对节水设备、节水技术的制造研究

当前,我国农业节水设备的科技含量不足,节水效率不高,因此,我们仍有必要继续加大投入,研究节水设备,提高节水设备的节水效率和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节省劳动力,还要重点研究节水灌溉农具。针对我国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的特点,还需结合区域特点进行针对性研究,制造符合本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节水灌溉设备,例如对于经济作物的灌溉,可研究一种智能控制的节水灌溉系统,能自动分析空气湿度、温度和墒情,做到既能保证农作物健康成长,又能节水灌溉。此外,政府部门也有必要加强财政投入在节水灌溉方面的倾斜,加强扶持力度,为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

综上所述,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项目时,要熟悉我国整体的经济结构,并充分的结合,同时要制定一套完善和健全农业经济的发展规划。通过各方面来综合的进行降低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成本,并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农田水利工程的利用率,这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生成、关于如何开展节水灌溉的几点思考[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02)

[2] 吕玉宏,黄承林,陈秋华、浅析解决郓城县农业灌溉节水技术措施[J]、科技信息、2009(35)

篇9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水资源

前言: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但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1]。所以就我国目前水资源状况而言,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是我国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我国农田水资源使用量占全国水资源使用量的70%,因此如何能够使农田水利工程中水资源用水量达到最小,但又能满足我国农田水资源用水量是当今农田水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节水灌溉技术方式

(一)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防渗技术可可分两类:①通过使用物理机械法和化学法改变原渠床土壤渗透性能,以实现渠床土壤的不透水性;②使用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塑料薄膜、砌石、砌砖、沥青、三合土、水泥土和粘土等各种不同材料进行渠道衬砌。渠道防渗技术的特点:①减少渠道输水渗漏损失;②能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③通过加快水流速,提高疏水的能力,从而减少渠道坍塌的可能性;④减少占地面积,使工程费用和维修管理费用降到最低[2]。

(二)喷灌技术

喷灌是通过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形成的有压水,再把有压水通过压力管道送到田间,通过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状。喷灌技术的特点:①可以节约用水量;②通过半机械化进行农田灌溉,减少人工费用[3]。

(三)微喷灌技术

微灌是利用微灌系统设备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尾部(末级管道上)的特制灌水器(滴头、微喷头、渗灌管和微管等),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和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使作物根部的土壤经常保持在最佳水、肥、气状态的灌水方法。微灌的特点:①灌水流量小,周期短,且用水压力小;②精确度高,可以准确的把水直接运输到农作物的根部[4]。

(四)滴灌技术

滴灌是可以将压力水过滤后经管网和出水管道(滴灌带)或滴头以水滴的形式水水慢慢渗透到植物根部附近突然,从而达到给农田进行灌溉的目的。滴灌的特点:省水省时,减少人工;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滴灌式灌溉技术成本较高,应用普遍性低[5]。

二、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灌溉区域调度不合理

我国现阶段节水灌溉系统的水资源多数是由水库进行供应的,哪片罐区需要水资源便进行水资源运输,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灌溉区域水资源浪费,严重影响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而且,我国水资源调度方式繁琐,不能够及时解决地区缺水问题。只有将灌溉区域进行合理的调度和使用,才能将节水灌溉技术广泛应用农田水利工程中。

(二)灌溉量和灌溉时间不合理

传统的节水灌溉模式只将灌溉技术引用到农田的水利工程上,并未对其进行具体的研究。我国现有节水灌溉模式大多是喷灌技术,在新疆等地使用的是渠道防渗技术,但其对灌溉时间和对农作物灌溉量未进行合理的规划,都实施定期、定量的进行农作物灌溉,没有考虑到作物本身的需水量和需水时间。有时作物对蓄水量的要求较低,但灌溉量不变,会造成的水资源的浪费;有的时间段,农作物吸收水分的效率比较低,水资源不能充分利用,这样也造成水资源的损失。

(三)灌溉方式选择不当

我国现阶段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节水灌溉模式基本选用的是喷灌技术。农民或政府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方面缺乏根据。有的地方甚至是听说某地采用的灌溉技术很好用,便开始进行大面积的使用,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考虑。由于灌溉技术的使用不合理,造成我国农田水资源利用率低。

(四)节水灌溉规划性差

我国传统的节水灌溉模式不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农田水利需求。传统的节水灌溉管理模式多数是由人工进行管理,由于农田土地范围比较广,人力不能及时的掌握每一个区域节水灌溉系统的状况,想要了解的更加准确就必须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造成了经济和人力的浪费。为符合我国节约型社会发展和节水灌溉应用的基本理念,我国应对节水灌溉进行系统性规划。

三、如何能够更好地实施节水灌溉技术

(一)运用新型模型,调整灌溉区域调度

如何能够更好地实施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我们可以通过对灌溉区域进行重新调整,通过引进线性二次高斯模型对灌溉区域进行合理化调整。首先我们应掌握灌溉区域的水土情况,通过对水土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将一个完整的大型灌溉区域分成若干个不同水土情况的灌溉区域;其次,将每一个小型灌溉区域内的植物土壤看成一个小型的土壤水库;最后,运用线性二次高斯进行模型的求解,从而得到新型的灌溉区域调度法,已达到水资源优化使用,更好地实施节水灌溉技术。

(二)根据农作物生长阶段,进行合理灌溉

①农作物的生长阶段分为四个阶段,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可以进行不同时期需水量计算,从而进行分段式灌溉,以减少水资源的损失;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每片灌溉区域进行土壤的调查分析,研究其不同作物在不同土壤中的需水量,针对不同灌溉区域进行不同水量的灌溉,以减少水资源损失;③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及水分吸收情况对农作物进行分时间段灌溉,这样可以增加农作物的吸收效率,较少用水量,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

(三)引进新型理论,选择灌溉方式

对于灌溉方式的选择可以通过运用可变模糊理论进行实际选择。首先,通过对不同的节水灌溉模式进行总结,进行数学集合的建立;其次,确定农田水利工程目标的方向,即数学权重向量;再次,根据隶属度计算公式计算节水灌溉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对每个方案的相对优属度进行平均值计算,选择最大优属度的节水灌溉方案为该农田区域的节水灌溉方式。通过新型理论模型的建立,以选出最有利的结束灌溉模式。

(四)对农田节水灌溉进行统筹规划

首先,可以通过网络系统的使用来减少人力操控。通过互联网进行检测,人员在监控室中就能看到每个灌溉区域的现状;其次,可以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结构调整。例如使用太阳能进行系统性调配灌溉的时间,或者通过太阳发电或风力发电为整个灌溉系统提供电力输出,已达到统筹规划;最后,政府加大灌溉区域管理力度,制定系统、规范的职能制度,明确各部门的功能,使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能够可持续发展。

结论: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我国农田水利中节水效率,在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能够效利用水资源,从而节约我国农田水资源的使用量。因此我国在未来农田水利工程应用中更应注重节水灌溉方式的选择,通过对农田水利的统筹管理,加大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为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韩殿超.浅谈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J].民营科技,2015,03(12):207-208.

[2]佟哲.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探讨[J].吉林农业,2015,07(18):85-87.

[3]刘妍萍.创新节水灌溉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的建议[J].南方农业,2015,06(02):171-174.

篇10

关键词: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问题

随着三农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脚步不断加快,农业发展方式正在转型变革。其中一方面便是改变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的现状,建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势在必行。这有利于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提高灌溉效率,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状况,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了进一步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发展,本文从管理层面上提出了如何进一步加快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发展,从而促进新型农业的不断发展[1]。

1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基本要求

水资源作为农业发展之本,目前面临着分布不平衡、人均资源少、农业用水污染大、可用水缺口严重等问题。因此在进行灌溉工程建设时,以下几点要求是我们必须做到的:1)提高节水意识,建立节水观念。对水资源尽量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提高利用率。2)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进行灌溉工程建设时,不得侵犯其他区域或者是影响人们的生活,做好每个区域和整体区域的协调发展。3)因地制宜,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在进行发展的同时要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4)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在确定发展方向时与当地经济相协调,力争做到低投入高效益的项目。

2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但是到目前为止,由于没有完善的制度进行监管,我国的农村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仍然有着许多的漏洞:1)相关政策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我国的灌区性质主要是集体所有或者是国家所有,因此收入的主要来源在于向农户收取的水费,而不具备根据市场自行定价或者采取其他方法进行盈利的能力。因此常常会出现为了提高自身利益,鼓励农户多使用灌溉水,与最初设立灌溉工程的初衷背道而驰;另外,商用和居民用水都有采用梯级水价的政策鼓励人们节约用水,但是在灌区实行的是统一收费,因此对于提高农户的节水积极性作用相对有限[2]。2)灌区管理运行体系尚未界定明确。我国政府管理灌区或者是水资源的部门有城建、环保、卫生等多部门进行共同管理。各部门之间的管理权限以及职能范围尚未做出明确的规定,再加上公益性与经营性组织的加入,管理起来十分的混乱。目前我国正大力的促进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但是灌溉工程管理处于一种滞后的管理状态,仍然是处于计划经济的状态之下,并不参与到市场中来,导致了市场信息的滞后,水利设施只能实现农区灌溉的功能,无法更大程度上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变。3)目前的现行制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在上文提到的,灌溉工程的利润来源主要是向农户收取的灌溉费用。管理单位与农户之间实际上是一种销售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消费者即农户消费越多的水资源所需要给付的费用就越高,销售者所得到的利润也就越多,迎合了管理者的心理需要;而实行的统一收费的标准,让农户的节水意识积极性无法提高,势必造成更多的水资源的浪费。

3完善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制度的措施

根据前文对水利灌溉管理工程管理上的不足之处的分析,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有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1)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加大宣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群众的节水意识。政府的工作人员要起到带头作用,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注意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3]。2)完善灌溉工程收费体系,转变管理者过去的盈利心态并培养农民的节水意识。可以在农民中建立一套完整的节水激励体制,提高农户的节水意识。通过建立完善的梯级水费机制,明确每个月的灌溉额度,对超过额度部分加价收取,不超过额度的可以少收水费,或者有一定的补贴,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农户节约用水。在对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方面,可以改变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运营体系,促进水利灌溉工程转入市场经济发展,实现多角度盈利,进入良好的循环状态,提高了全民节水意识,维持了我国水利灌溉工程的良性发展。3)在进行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时以整体的目光看发展,整体规划与区域规划相结合,因地制宜合理科学的发展灌溉设施。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发展需要,在“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和“科学治水,人人有责”的观念指导下,进行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促进农业的有序发展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4结束语

农业是一国的立国之本,这不仅仅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更是关系到国家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问题。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农业也应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随着“三农”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家在农村科技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在逐渐改变了过去存在的灌溉工程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的粗放型农业发展,与此同时制定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出台更加具体的政策,我国农业发展的脚步将会越来越快,能够更好的促进居民基础生活水平的提高。

作者:席艳鸽 单位:河南省陆浑灌区偃师市管理局

参考文献:

[1]田金燕,赵红.新农村建设中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41(7):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