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5: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

篇1

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 创新型 培养方案 探究

一、引言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综合性专业,其相关应用领域包括仪器仪表、测控技术等领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1]。该专业对相关产业的人才培养,尤其是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有众多环节构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专业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模式的总体设计,是保证专业教学质量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本文就针对新时代下测控专业的特点,以及社会对测控类人才的需求,来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工作,以期对推动测控专业快速、健康地发展、培养高质量的测控专业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二、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

本培养方案是本科生培养的基本教学文件,对提高本科生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多年的探讨与实践,我们深深认识到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

1.课程整合原则

为了满足科技和社会发展导致对人才的需求内容的巨大变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多高校着手修改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课程整合课程优化原则和方法之一。基于如下原则开展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整合,可更有利于解决课程的优化问题。

2.渗透整合原则[2]

渗透整合是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从课程之间的同质关系切人,以一门课程向另一门课程渗透的方式,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在渗透整合中,课程内容有明确的渗透方向,若A课程为主课程,B为渗透课程,渗透方式为B课程的某些内容渗透到A课程中。最终,A课程会包容B课程的某些内容,但是,A课程和B课程的性质都不会改变。注意:在实施过程中,授课教师要对A、B课程都要有足够的熟悉度,以便把握A、B课程的渗透度。

3.化合整合原则

在化合整合过程中,课程不存在主次之分,两门或者两门以上课程经过化合整合后,会“化合”为一门新的课程。新生成的课程既包含了被整合的各课程的主要内容及他们各自携带的主要课程目标,又包含了整合后新生成的课程目标等。化合整合后,可能需要编写新的教学大纲,讲义,教材等配套的教学资料和文件。

4. 科学、创新、先进原则

科学创新是本科培养方案的生命和灵魂。在制定培养方案时首先依据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态度是制定培养方案的前提和基础。要开拓思维模式,适应科学发展变化的需要,要有一定开放向。要实事求是,以严谨的作风和严密的方法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不能带有个人偏见,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凭空想象。没有科学创新培养方案便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制订的培养计划要有一定引领性、前瞻性和示范作用。具体来说:① 培养目标定位要超前一步。培养目标既要立足当前,又要适应时展变化,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② 课程体系设置要领先一步。专业主干课既要满足教育部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要适当设置一些反映本专业的新技术的课,例如:物联网应用技术、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等,使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知识结构在今后5--10 年左右的时间不落后。

三、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的确定

专业培养目标反映人才培养层次、知识结构和专业特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对培养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3]。制订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面向普通电子电气应用,围绕信息准确、可靠、稳定地获取及应用这一中心任务来组织教学,以培养信息技术领域的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类优秀工程人才为培养目标。毕业生不仅可在行业研究所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同时兼顾国民经济其它领域,从事计算机测控、智能化仪器仪表、智能信息处理、精密仪器与导航,以及机电一体化等研究、设计、集成与开发。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

四、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在走访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大学的基础上,并深入研究本专业的知识结构之后,着重从理论、实践教学体系结构等方面对本专业的课程结构进行了优化。

1.模块化创新理论教学体系

当今科技发展呈现综合化、融合化趋势,与之相适大学理论教学体系也应该具有综合化、融合化。结合我们学校的自身特点,我校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计划理论教学体系有三大块知识模块构成:通识教育基础知识模块单元;学科基础知识模块单元;专业知识模块单元。单个模块内部有高的逻辑关系,实现某一特定教学目标;模块间又相互衔接,组成一有机整体。如表1。

2.探索“以赛促能”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构[4]

在理论体系结构确定之后,我们又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反复论证,大胆探索“以赛促能”, 强化实践育人环节;特别是探索学科竞赛的长效机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切实加强了实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比例,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如表2。积极开展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例如,2012年度,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个,参加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1次。今年我专业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10项。切实将创新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五、培养方案的特色

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并经有关专家审核,最后形成测控专业的培养方案。其特点如下:

1.课程设置系统化、模块化[5]

课程设置按照课程特点以及课程间关系,划分为低年级修读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和学科基础课程模块,高年级修读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课程模块。使得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一目了然,便于师生理解和执行。

2.实践环节注重创新。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对工科实践环节进行改革。培养计划设置有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综合实验课等各个实践环节都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上述各个环节还要结合相关的学科竞赛,例如,挑战杯,全国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设计大赛等等,提高学生的投入热情和培养他们的科研创新精神。

3.专业课设置平台化

为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我们正确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的不同,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发掘自我教育的潜力,在专业课的设置时选定了三个课程平台。① 网络化测控技术平台。主要专业课程:网络仪器设计,网络化测控系统等。② 仪器与仪表技术平台。主要专业课程:智能仪器,嵌入式系统,EPC设计等。③ 物联网技术平台。主要专业课程:CPS技术,WSN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交通协同控制技术与仪器等。

参考文献

[1] 张呈念,徐丹彤,谢志远.成果应用型创业实践:高校创业实践的新途径[J],2014.11:69-72.

[2] 卜雄洙,牛丽,牛国.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科技信息,2011(6):153-157.

[3] 蒋有录,查 明,任拥军等. 以课程建设为核心 构建优质专业教学平台[J]. 中国大学教学,2013(10):34-37.

[4] 任拥军,蒋有录,查明. 论特色专业建设色专业素质的培养[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0(4):103-107

[5]王晓峰.树立大科学观,创新跨学科科研组织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4.

篇2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安全工程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135-02

一、研究背景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煤矿安全工作,2006年国务院专门会议讨论瓦斯治理问题,加之煤矿安全的严峻形势以及安全欠账的实际情况,近几年数次拨专款投入煤矿安全(每年约30亿元),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配套相应的资金,这些措施都会直接推动煤矿安全工作的发展。另外,《安全生产法》及其行政追究制度等的颁布与实施,也迫使各级政府及企业领导进一步重视安全工作。还有企业领导自身的觉悟及认识的提高,必将进一步推动煤矿安全工作的发展。鉴于国家对煤炭生产企业安全重视,因此,如何培养高素质、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安全技术与管理人才,如何将煤炭进行过程中事故率降到发达国家水平,加强煤矿安全与管理人才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十分迫切的,加强煤矿安全人才的培养,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促进中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中国煤炭工业安全生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培养目标

培养满足新时期煤矿安全生产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基础理论、实践技能、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安全工程系统理论,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开拓创新意识以及结合生产实际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煤矿从事工程设计与施工、科技开发与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与团队精神、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的本科工程型创新人才[1~2]。

三、培养标准

1.掌握相关的自然科学和工程理论基础知识。(1)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具有社会责任感;经济、管理、法律、英语等方面的基础知识。(2)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并能应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掌握安全工程所需要的工程力学、流体力学以及工程热力学等深厚的力学基础知识;熟练应用计算机软件、高级编程语言等现代工具与及相关信息技术;掌握电工、电子等相关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地质学基础理论及工程制图基本方法;具有系统工程知识及系统思维方法。(3)工程专业知识。掌握矿井开采工艺及相关设计与管理技术;掌握矿井通风技术基本原理及相关设计与管理技术;掌握井巷工程设计与施工基本知识;掌握矿井灾害防治理论及防治工程设计方法;掌握矿山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掌握矿山经济理论基础及矿山企业管理知识;掌握矿山安全与劳动卫生基本原理;掌握矿山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政策及相关技术;熟悉采矿技术规范,掌握矿山设计和数字矿山技术的基本方法。

2.具有运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1)工程项目评价、分析与决策能力。具备认识和系统表述安全工程领域各环节设计、技术和施工管理等问题,以及初步系统规划研发的能力;具备建立本领域技术分析模型的能力;具备识别及分析影响矿山安全生产的不确定性因素、风险因素的能力;具备提出解决矿山安全生产问题的方法和建议的能力;具备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2)实验和分析能力。熟悉本专业国家和行业的标准与规范;具备查询相关资料或者电子文献的能力;掌握相关实验操作技能,具备分析实验数据、书写实验报告与归纳总结的能力。(3)系统思维能力。具备运用整体思维方式,全局性和系统性地考虑矿山通风与安全工程项目实现的能力;具备梳理矿山安全生产各环节的关键问题、难点以及影响因素的能力;具备针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论证、总结并得出结论的能力。(4)创新精神以及吃苦耐劳的敬业品质。积极探索安全工程领域的新问题、新发展;具有执着的工作态度,并能够结合具体条件善于运用灵活方式合理解决问题;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保持求知欲和终生学习的态度;高效、合理地管理时间和资源;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3~4]。(5)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正直,富有责任感;遵守职业行为规范,遵纪守法,遵守行业准则;主动规划个人职业方向与发展;与世界安全工程界保持同步,与时俱进。(6)进行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具备创新的意识;具备创新所需的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创新方法。

3.具有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1)团队精神。培养合同协作的团队精神;具备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善于技术分工和协作,共同完成目标。(2)交流与沟通。具备交流与沟通的意识和能力;建立与安全工程界进行交流的组织结构;具备运用写作、图表、电子和多媒体进行交流的能力;善于口头表达,能够作报告和会议进行交流。(3)国际交流。能够运用外语进行交流;具备参加国际专业合作项目的初步能力;熟练运用外语查阅相关文献。(4)团队管理及组织协调能力。具有丰富的团队管理经验,善于调动团队积极性,激发团队战斗力;良好的组织能力以及冲突协调能力。(5)项目评估能力。掌握正确的项目评估方法;了解项目评估的过程;具有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的能力。

4.具备在一定的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实践经验。(1)参与矿山安全国际化。了解矿山通风与安全的发展及矿业工程发展国际化趋势,了解相关国家矿山安全生产领域的政策和法规,具备参与矿山安全国际化的能力。(2)适应社会背景环境。应用矿山通风与安全专业基础知识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分析矿山通风与安全对社会财产、生命安全、矿山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能够利用专业知识为社会作贡献。(3)矿山通风与安全工程项目设计。应用学科基础知识和安全工程专业知识,进行矿山通风与安全工程项目的设计能力。(4)矿井灾害防治规划与设计。综合应用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矿井灾害防治规划、技术设计及施工设计的能力。(5)安全工程实施能力。应用安全工程专业知识及管理知识,进行矿山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管理、质量控制及成本控制能力。(6)矿山企业运营与管理。熟悉矿山企业运营特征,确定矿山企业生产运行的方式和资源优化,规范企业职工培训与岗位管理,具备通风与安全技术管理、矿井灾害防治和矿山生产经营管理能力。

四、培养方案

培养模式为“3+1”模式:即三年在校培养,以及累积一年在企业的生产实训培养。第1~4学期按安全工程专业大类培养。第4学期末,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在安全工程大类学生中选拔有志于从事“矿山通风与安全”工作的学生60名左右进入本计划,按本培养方案培养[5~6]。

企业参与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除参与学生在企业实训期间的指导工作外,企业导师还参与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计划的编制、部分校内课程的讲授以及毕业答辩等过程。

以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为: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物理化学、安全系统工程、煤矿地质学、采矿学、矿井通风学、煤矿安全管理、矿山安全法规、安全经济学等。特色课程为:矿井通风学、矿井瓦斯灾害防治工程实践、矿井火灾防治工程实践、矿井安全新技术讲座。

主要实践性环节:矿井开拓开采工程实训、矿山地质工程实训、矿井通风系统测控工程实训、矿井灾害防治工程实训、矿井灾害应急救援工程实训、矿井开拓开采与通风安全综合设计等。

学生至少应修满200学分,其中理论课程151学分,实践环节4分(含素质拓展环节4学分)。标准学制为四年,学分修满后授予工学学士。

五、结论

通过优化安全科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凝练基础理论课教学内容,更新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突出专业课新知识和实践教学环节、新技术;改革现有选修课的设置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构建既实用又可灵活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带动专业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形成安全科学技术专业人才“基础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鲜明特色。

参考文献:

[1] 窦培谦,胡广霞.安全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6):51-54.

[2] 宋守信,杨书宏,傅贵,等.安全工程本科教育专业认证的方法与实践[J].中国安全科学报,2008,(8):50-57.

[3] 袁昌明,谢正文.安全工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增刊):35-37.

[4] 田震,马小明.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多样性人才培养[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增刊):17-19.

篇3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作出的整体性设计和安排,是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顶层制度设计,是人才培养的依据和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决定性作用,也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未来发展。

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不同学校由于其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同,其对于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也不同。作为地方普通高校,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高校自身特点及服务面向。地方普通高校以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职能,地方性、区域性是一个重要特点。为此,其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围绕地方或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来进行,主动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二是所培养人才的类型及层次。一般而言,地方普通高校多侧重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将应用性教育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由于是本科教育,首先要达到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本科教育学业标准,其次要“更加注重基础性、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所培养的人“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既要上手快,又要后劲足,还要有一定的综合创新能力;既具有较深的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1]

三是生源特点及质量观。伴随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地方普通高校存在着生源水平不高等问题。为此,在设计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树立科学的质量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生源质量、办学条件等,综合考虑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质量。

四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生源入学基础、入学水平、学习能力差异化突出,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日趋明显。实行学分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设计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考虑适应学分制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体现多方向、分层次、模块化、个性化。此外,还要考虑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课程体系设计要注重专业的实质等效性。

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首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即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最基本的要素,既受教育思想理念的指导,又是课程体系设置与培养过程选择的依据”。[2]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普通高校的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还要有具体要求:第一,要重视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第二,要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第三,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第四,要注重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最后落脚点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知识方面,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识深度,要从以‘够用’和‘实用’的要求逐步向‘基础扎实、增强后劲’转变。在能力方面,不仅要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在素质方面,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一定的非专业素养”。[3]基于此,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确定为“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不同专业人才培养具体目标既要体现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又要体现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服务面向以及专业特色。为此,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可划分为学校和专业两个层次。各专业可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各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之后,就要着眼于整个培养方案的体系化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立足本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实际,积极借鉴国内外同类院校的先进经验,博采众长,传承创新。

二是要坚持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整个人才培养方案要以知识学习为基础、能力培养为重点、素质教育为核心,形成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是要坚持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整体优化的原则。要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注意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加强课程的整合;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沟通,促进课程的综合化;合理搭配课程结构,减少必修课比例,增加选修课比例;压缩课内总学时,提高课外教学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是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因材施教的原则。要将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立足点。在课程和教学环节设计上,注意共性和个性、统一性和灵活性的结合,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创设良好环境和条件。要针对学生不同发展需求设计不同发展路径,建立分类分层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学分制,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探索导师制,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指导。拓宽学生成才渠道,为学生提供多种教育形式和机会。

五是要坚持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的原则。构建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分类分层实践教学体系,做到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突出实践教学效果。丰富与专业教育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内容。将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及课程体系是对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途径和呈现方式的选择。北京联合大学作为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地方普通高校,近年来不断探索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在总结2007版人才培养方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调研分析,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使培养目标更具体、更具操作性,要求各专业结合本专业实际,围绕毕业生基本要求,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素质发展3个方面、10个基本点对培养目标进行细化,分别是:知识掌握方面: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等自然科学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具备较为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及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能力培养方面: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本专业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思维;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素质发展方面: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及合作能力。

1.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

围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体系,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专业教育三个子系统,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大类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及素质拓展五个平台来搭建课程体系。将现有本科专业根据其学科特点及专业关联度,划分成工科、理科、经管、文科、艺术、医学六大类、27个专业大类,为课程设置的分类指导及大类平台课程的搭建提供依据。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按六大类全校打通设置;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按照自然科学类、人文和艺术类、社会科学类、沟通交流类四个类别全校打通设置;学科大类必修课程按二级学科全校打通设置,学科大类限选课程打破专业界限,学院内打通设置;专业必修课程保证人才培养基本规格,方向模块课程体现各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趋向。

为加大对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更新力度,保证各子系统课程类群功能的实现,强调课程设置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满足毕业生基本要求,按照大纲对课程内容及体系进行重构和整合,使得每门课程对各项基本要求的实现都应有一定的贡献,每项基本要求的实现都有一门或多门课程的支撑。

2.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

学校通过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专业教育三个子系统建设,构建目标明确、逻辑性强的平台与模块化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

通识教育平台通过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来进行搭建。必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按大类全校打通设置,其中数学、大学英语及计算机基础等重要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实行分级教学,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开设内容丰富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学科大类教育平台按照学科大类必修课程和学科大类限选课程进行搭建。学科大类必修课程强调依据教育部或相关部委专业认证、专业评估、专业规范设定的核心平台课程,按二级学科全校打通设置。学科大类限选课程由各学院按需设置,强调设置学科交叉课程,体现分类指导、分层教学的目的。大类平台课的开设使学生具备较为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增强发展后劲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适应性。

专业教育平台包括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限选(方向)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专业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既要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又要考虑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原则上要遵循教育部或教指委相关规定和专业规范要求,以达到国家对各行各业各种类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质量要求。专业限选课程可通过灵活专业方向,按专业方向模块化设置,同时充分考虑并根据学生直接就业、继续深造等不同需求,设置专业方向课程组,指导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专业任选课程设置强调考虑深化、拓宽学生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利于学生拓展专业知识面和兴趣延展。专业必修课程与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学科类必修课程一起构成课程体系的核心。

3.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专业教育三个子系统是根据学科需要和社会需求变化等因素,对所有课程进行关联分类与整合,形成特定功能的课程类群,应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知识与技能等要素的合理配置。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是对三个子系统实践教学环节的梳理,是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实践教学环节强调按照基本操作、综合运用、设计创新的要求系统设计,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连续性。强调“突出各阶段的能力培养重点,形成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4]要求系统设计和建设实践教学的大类平台课程,积极开发建设实务专题课程、综合性课程,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强调围绕社会对人才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统筹考虑产学研合作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开设实践类选修课程,鼓励增设与专业能力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技术等级证书的教学环节,“构建从课堂内系统的、综合性的实践技能训练,到课外的自助式开放实验、贯穿校内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培养体系”。[5]

4.素质拓展平台的构建

将素质拓展平台的构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是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素质拓展的内涵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养的拓展,而且还应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精神气质的陶冶和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6]素质拓展平台主要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实践来进行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环节包括选修课程和实践活动两种形式。强调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程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并积极引进行业企业优质课程资源;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要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学生创新项目、学科竞赛、校园模拟企业、创业园区等丰富活动内容。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作为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并强调要和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

本文系北京联合大学校级重点教改项目“2011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制修订方案设计”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士献、李永平.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综述[J].高教论坛,2010,(10):7.

[2]姚正海.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的基本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

篇4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提高是推动创新型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高校大学生是实现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和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的生力军,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要力量。高等教育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创新创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提高和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培养新型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能有效支持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到积极作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是毕业生社会适应性不强、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不强等方面的问题。

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紧紧抓住“创新性”、“应用性”这个内涵,在注意提高学生掌握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突出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工程技术实际应用能力、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努力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1.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学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主要面向地方区域经济,为地方工业经济的发展和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服务,通过紧扣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优化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创新科技活动、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探索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施途径,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创业型改革,培养学生从简单意义上的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的工程师转变为可以实践或接近实践,承担转化应用。

2.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与优化,开展嵌入式课程改革尝试通过对不同本科专业学生多年培养过程的经验积累和毕业生就业网络系统反馈,根据社会需求重新设置和调整专业方向,明确培养目标,合理调整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重点面向黑龙江地方经济建设的创新应用型人才,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了一整套适用于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尤其是在理论知识点与工具软件应用的对应关系方面,针对不同学期、不同重点理论课程制订了相适应的培养方案,并设计出一整套适用于该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课程,以便适时适度地考核学生在该阶段下对知识点及其工具软件的掌握程度。

3.构建“教、学”平台,因材施教,大力推行“导师制”改革尝试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为促进学生创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院强调构建“教、学”平台,摒弃以往构建学生“学习”平台的做法,实行“兼职导师+研究生培养+本科生教育”一体化管理模式。专业教师兼职学生学习导师,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依托导师的科研项目,在本科生中选拔优秀成员,组建金字塔型“教、学”团队,提供学生创新实践的“第二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导师的科研项目研究中。

4.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机会在制定教学计划时,着重强调和增加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上,特别是在教学与培养过程中坚持重视动手实践的原则。各专业设置相当数量的实习和实训环节,对贴近工程实际的主干课尽可能设置课程设计。

篇5

关键词: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9-119 -03

为了适应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工作意见》该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的,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及结构的培养方案。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发展高职教育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我国连锁经营的发展状况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连锁行业发展也随之加快。据《2011-2015年中国连锁经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截止2010年底,我国连锁百强企业销售总额达到了1.66万亿元,比2009年销售总额增长21.2%。而百强企业门店总数达到15万个,比2009年增长9.8%。近几年来,我国对外开发程度越来越高,民营企业也发展迅速,连锁经营企业呈现出了多元化经营的特征,各种经营主体共同竞争、共同发展,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行业竞争也逐步加剧。“十二五”期间,国内整体经济环境将进一步带动消费市场的繁荣,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导向将促使更多流通业扶持政策的出台,必将有力推动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

(二)连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

1998年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高等院校率先开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随后,江苏、浙江、广东等地也有相关院校相继开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我院于2008年开始开设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然而与连锁经营的发展相比,连锁经营人才还是非常短缺。目前,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连锁经营中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

据统计,2010年国内连锁企业的人才需求量将在100万人以上,而零售业的人才储备却寥寥无几,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各类专门人才只占3%左右。因此,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有很大的需求,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连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现状

(一)每年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完善专业培养方案

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是为了加强专业建设,促进专业发展,我院聘请了行业协会、企业(屈臣氏、大喜来、欧尚、肯德基等知名连锁企业)人资经理担任委员,成立了连锁经营管理委员会。通过会议商讨行业现状、对企业员工的素质要求以及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并对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二)企业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以课程标准作为教学依据,原先课程标准是由课程负责人制定的,在课程建设过程中,2010年连锁专业课程标准制定采用双负责人制度,根据专业课程的性质聘请专业委员会的委员担任课程标准的制定者,对校内专业负责人制定的课程标准提出建设性意见,使得课程标准内容和企业工作内容一致,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补充。如:在现代广告学课程标准制定中,聘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广告创意总监担任课程负责人,完善课程标准内容,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连锁企业综合实训课程标准制定中,超市的人力资源经理提出将教学地点从教室移到企业,在实际的工作场景中感受工作岗位,更好的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企业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一方面将企业的实际项目带到课堂教学中,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另一方面实现了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教学设计中融入“又红又专”的职业教育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的能力,我系连锁专业经过5年的实践和探索,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的高职专业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连锁专业充分体现“又红又专”的教育理念。所谓又红又专的教育理念是指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将职业能力和素质教育融入在教学内容中,一方面丰富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如:在连锁经营实务课程中,在项目连锁经营模式任务2特许加盟教学设计中,专业知识点是对加盟项目、加盟商的选择、加盟商应具备的素质的传授,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和专业技能点结合“加盟商应具备的素质”,加盟商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创业难,守业更难。这就是又红又专融入在教学中的典范。

(四)建立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实现企业学校无缝对接

连锁专业在近几年的专业建设过程中,重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我们本着互惠互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校企合作原则,建立了一批比较稳定的校外实训单位,并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为连锁专业的学生无偿提供见习、参观、实践、毕业实习的场所,还有丰富经验的连锁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指导老师共同参与或指导学生实训。使得我们的学生在实训期间能够掌握专业最前沿的知识,更快的适应岗位的需求。一毕业就能立刻上岗工作,实现了企业与学校的无缝对接,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010级连锁专业的28名学生分别被安排在家乐福、屈臣氏各个门店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训,在一个月的实训中,学生们熟练掌握各自岗位(收银、防损、理货、商品陈列、促销等)的技能,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为2012年9月份毕业实习提供了岗位,目前,分别有学生留在这两个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五)注重专业市场调研,专业设置符合社会需求

2011年4月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征求专家意见,经过市场调研,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了解到:在“十一五”期间全国共有各类连锁门店约10万家,占零售业和餐饮业总额的20%,并且还在以年递增35%的速度持续发展。根据中国连锁经营管理网站的行业动态调查显示:按照目前国内消费市场的递增速度,连锁店的需求每年将递增30%。按保守估计,目前全国连锁行业的管理性人才缺口至少为100万。连锁门店的快速发展,对门店的管理人员的需求量较大,目前在连锁企业(零售行业、餐饮服务等领域)的人员层次不高,因此在2011年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增加了金牌店长方向,满足市场对连锁专管理专业的中高级人才需求。因此,高职院校连锁专业人才培养不是本科生的压缩也不是中专生的拔高。其最终目标是能够胜任连锁经营企业服务的门店店长,各部门经理、见习经理等高技能人才。

(六)把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2009年国家商务部提出,自主创业成功率不到10%,加盟连锁创业的形式成功率高达80%以上。因此连锁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方面以就业为导向,培养连锁专业人才适应连锁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以创业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根据以上数据显示,连锁专业在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了创业模块,一方面是适应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创业是解决就业的有效途径之一。我院在2008年的时候被评为“江苏省创业示范校”,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平台。在连锁专业培养方案中,不仅有创业基础知识的课程,如创业实务;而且还包括专业课程的连锁经营实务、特许经营连锁等课程作为支撑,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融入到教学全过程,同时学校的“白草根”、“创业园”都能为学生提供全真的创业经历,以适应现代市场发展的需要。

具有创新能力、创业意识的人才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贯彻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过程。做到创业教育进计划、进课堂,贯穿在学生入校直至毕业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使创业型人才培养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连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一)明确高职连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是首先要明确“培养什么人”以后,围绕“怎么培养人”这一中心而开展管理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策划,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来说就是要通过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架构体系、具体课程设置等要素的设计。

本专业培养具有连锁经营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中高级连锁经营管理人才(能胜任连锁经营企业门店店长)。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培养精通现代商业经营业务流程与管理、零售业管理、商品采购与配送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有终生学习理念,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学习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为:

高职连锁经营专业教学必须紧紧围绕高职专业的培养目标,从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调查和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分解出哪些是从事岗位群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然后对培养方案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

(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2006年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技能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将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工作经验、技能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于学生培养过程之中,从而使学校与企业、教师与企业、学生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高职院校连锁专业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强与企业的紧密型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对课程设置、专业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企业走进课堂参与到教学中,将市场最前沿的专业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行业现状、就业岗位等综合知识,帮助学生树立专业认同感。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增强了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为学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加强了与企业的联系,提高了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与企业接触,可以及时的掌握企业对人才的技能素质要求,有针对性修改或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得我院连锁专业培养出的人才更适应企业的需求。“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局面。

(三)重视第二课堂,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学生进入到大二阶段,在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之上增加了专业技能课。在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结合第二课堂,积极开展专业实践活动。首先,将创业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范畴,推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渗透。通过举办讲座、参加经济节活动、职业人社团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群体的沟通和交流。与此同时,学校利用“百草根”形式拓展学生们的专业实践平台,锻炼学生专业能力和工作能力。积极参加市、省、全国举办的各类技能竞赛,增加学生大赛经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其次,学生利用暑期和寒假的时间到校企合作企业兼职,学生在不同的连锁企业可以相互交流,了解不同连锁企业的文化,共同探讨连锁行业的发展,学生们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结合,促进他们提高综合素质同时也为他们积累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

高职连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需要从市场需求出发,以人才培养目标位中心,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不断探索和创新“创业引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性的连锁企业培养守信用、会经营、善沟通、重实践具有创业、创新、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而实现我院连锁专业人才培养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雷祺,何庆江.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08,(6):102-105.

[2]李英.工学结合培养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

[3]赵明晓.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管理研究,2010,(11).

[4]张智.关于构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02).

[5]张琼.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改探讨),2008,(10):15-16.

篇6

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是创业教育的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业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保障的基本措施。目前高职院校缺乏专门从事创业教育教学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没有专业化创业教师的指导,没有统一、规范的系列化或模块化的创业教育教材。多数高职院校将就业与创业的内容组合在一起,开设了《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并不能够系统完整的进行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政策、创业实践、创业方法等内容的教学。教师队伍的创业理论水平和创业实战能力以及丰富的创业教学内容都需要加快改进。许多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偏重于创业理论知识的讲解,偏重于创业意义和创业精神的宣扬,轻视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轻视创业实践和创业知识的积累,创业教育很难得到理想的效果。能够建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业课程体系纳入到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高职院校还为数不多,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还不完善,开出的创业教育课程太少,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没有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多数高职院校只是在公共基础课程或选修课程中安排了2-3个学分的就业指导和自主创业指导,在学生毕业离校之前安排几次讲座或报告。真正能够完全将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与各专业核心课程紧密联系,制定出创业型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院校还很少。

实践环节

创业教育的实践是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运用与展示,是开展创业教育的本质。江苏省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都较前几年有了很大的改变,能够积极开展各项实训实践活动,推动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各类高职院校都能够根据专业特色,注重校内外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在校内,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各类实验实训室和实训工厂,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校外,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深入企业,顶岗实习,感受创业氛围,提高创业实践能力。在各类创业讲座、创业技能大赛以及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中,融入创新教育和团队协作意识,对典型的成功创业案例进行展示分析,建立创业教育网络平台,引进模拟公司创业实训,做好创业教育的咨询与服务,全面注重学生的创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有些高职院校专门划出场地创建了学生创业街、创业生活园和创业城,鼓励在校生结合专业进行创业,由学校引导,教师指导,设立创业基金进行资金支持,取得很好的效果。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三位一体的成功创业教育模式。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农艺、畜牧等专业优势,建立园林景观、宠物保健等多个创业教育项目,将创业教育贯彻到整个专业的教学过程之中。

投入力度

创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是改善创业教育环境,丰富教学资源,保障创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目前,公办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要比民办高职院校投入力度大,苏南地区国家及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教学环境的改善、创业基地的建设、创业教育基金的设立以及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走在全省高职院校的前列。当然,公办高职院校中也有部分院校创业教育的投入很小,在创业教育的很多环节中不够重视。高职院校要积极发挥高职教育的特色,积极利用自有资金的投入,完善创业教学、教材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吸纳合作企业参与共同建设创业实践基地,建立专兼职教师、学生的创业实践基金,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优越的校园创业教育环境。校园创业教育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在大学生对创业中各个环境的需求和期望的一次调查中,调查结果显示:社会环境占65%,政策环境占52%,企业环境占47%,院校环境占69%。院校环境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环境中一个重要的环境,高校在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引导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施效果

开展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并通过创业实践磨练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开拓创业精神,积累创业资本,使部分具有创业激情和创业潜能的大学生能够脱颖而出,成功就业创业。高职院校经过几年的创业教育探索,在创业教育的理论、实践教学环节以及一系列的创业教育活动中,有自主创业动机和欲望的在校学生逐年增加,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都得到了引导和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参加全国及省市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人次和获奖有所增加,例如:“金蝶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等等。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和高职组比赛中,江苏省获奖数、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连续三届位居全国第一。在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中,2010年高职院校占39.6%,2011年高职院校占33.9%,获得立项的高职院校覆盖面达90%以上。

扎实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江苏还确定了首批10个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高职院校中有良好的创业心理和风险意识,有较好的忍受力和耐挫力,诚实可信,有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学生创业团队越来越多,能够熟悉国家对大学生的创业扶持政策,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选择创业的方向,能够掌握创业过程中的策划、进货、营销、财务、管理、谈判、市场调查等多方面知识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创业知识和能力在逐步加强,毕业生中选择创业并成功创业的学生越来越多。

创业教育的对策研究

创业教育是一项总体性、根本性、系统性的教育和教学改革,不仅仅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更是一种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适应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转变教育观念,实施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系统实施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应该发挥自身职业教育的优势,设立创业教育管理和服务指导机构,将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培养更多的创业和创新人才。

(一)发挥高职优势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地方经济,面向市场办学,走产学研之路的高职教育,已经从注重规模转变到注重内涵发展上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着一定的优势:(1)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紧贴市场人才需要,培养应用性、技能型、复合型人才;(2)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重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表达应用能力;(3)高职院校有完善的技能培养、实践实训、任务驱动、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有先进的实验实训基地。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适合大学生创业,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合理的利用好高职院校的优秀资源,全面的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拓宽专业知识结构,提高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高职院校应把培养学生创业的能力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制定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将创业教育融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形成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创业教育教学计划、创业课程设置、创业实践考核、创业服务指导等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完善教学体系

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高职院校要积极组织“双师型”教师参加创业师资培训、企业顶岗实践、企业咨询、与企业家交流、企业调研访问等活动,丰富教师的企业创业管理经验,积极深入到地方科技创业园聘请企业家和创业成功人士,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专业创业教师队伍。积极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采购、财务、税收、人力资源、公共关系等创业知识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岗位专项能力中体现出创业能力要求,在公共基础课或第二课堂引入相关创业类的课程,组织教师整理编写适合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系列或模块化教材和讲义。

(三)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将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实现由专业教育、知识性教育向创造力教育的转变,构建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加强专业知识、创新能力、综合知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经营管理才能,具有较高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创业型人才。第一,深入研究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创业心理特征、创业知识结构、创业能力体系,分析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经验,结合地方经济特点,确定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第二,根据培养目标,系统、具体、分解落实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技能体系、素养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出不仅培养学生掌握基本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外,还需培养学生人文、法律、财务、管理等方面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第三,改革和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模块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第四,改革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导的教育模式,统筹安排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构建创业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形成以基本实践能力培养为基础,以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新体系。

(四)建立评价体系

在目前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的背景下,将创业教育纳入到深化教学改革的内容层面,定位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就必须构建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将该指标纳入到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体系中,建立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信息采集平台,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评价提供价值标准,从而推动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对创业教育中的组织管理、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教学组织、创业实践、创业教育成效等内容的考核评价,纳入到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领导作用、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教学管理和社会评价等指标中,全面评价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的过程和质量。

篇7

关键词:工程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培养方案

2006年我国正式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2016年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迈入了新的阶段,同时也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不断深入,其先进的理念已融入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全过程,成为“五位一体”评估体系中重要组成,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另外,高校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专业内涵建设和特色建设,并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近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担当起为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培养人才的重任。2013年我校提出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定位,坚持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理念,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高素质、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分类培养,制定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在2009年和2015年两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于2013年也通过认证,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认证工作也在积极准备中。如何在工程和创新创业双背景下制定新的培养方案,改革教育教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既深入贯彻工程教育的持续改进理念和要求,也贯彻了创新创业教育和学校制定的新培养方案指导思想。本文结合我校水利类专业2014版培养修订工作进行了探索改革,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工程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内涵比较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由专业性认证机构(协会)组织工程技术专业领域的教育界学术专家和相关行业的技术专家,以该行业工程技术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资格为要求,对工程技术领域的相关专业的工程教育质量进行评价、认可并提出改进意见的过程[1]。工程教育认证是在自愿前提下开展的,是工程教育质量的最低要求,属于合格评估。正因为是合格评估,所有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就应该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要求制定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满足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提出的毕业要求基础上,建立适应自己学校定位、学科优势、人才类型和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为保障”等教育教学理念,无论是否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否是工程教育类专业,其思想对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都有积极借鉴价值。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战略规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新常态对高等学校赋予的历史使命,是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3]。创新创业教育并非我国独创,在20世纪中叶美国高等学校就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随后日本、英国也先后提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4]。创新创业教育是目前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重心所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无疑是人才培养中核心内容。通过以上内涵分析可以看出,工程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既有区别,也有统一的地方。下面进一步来分析。第一,二者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工程教育是以工程师素养养成为目的的教育过程,与其他高等教育一样,需要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构建课程体系,探索教育教学模式。最新的工程认证标准提出的毕业要求主要内容包括[1]:具备识别复杂工程问题应具备的数理化和工程基础知识、掌握项目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有分析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能提出或设计出满足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伦理的解决方案;具有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应用现代工具对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验证、预测和评价等能力;具有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遵守职业规范、具有国际视野。可以看出,工程教育主要培养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知识、能力、素质,侧重于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潜能的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第二,培养模式并不存在矛盾。工程教育强调基础理论和工程知识,更重视面向具体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即重在实践育人,重在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同样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素质[5]。第三,教育的层次不同。工程教育是根据行业对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的最低要求,是学生步入社会应具备的基本要求。而创新创业教育则是在基本要求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二者层次不同,而且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要大于工程教育。第四,二者面向的本科专业类型稍有差异。工程教育主要是面向工科专业,同时也包括一些需要培养工程素养的专业,而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高校所有专业。第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出的教育理念与《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思想完全一致。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工科专业来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目的是所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行业基本要求,是专业培养目标的最低要求,体现出了人才培养方案对社会的适应性,而创新创业教育则是在工程教育基础上,更加强化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二者应该深度融合,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过程等。

二、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一)培养方案修订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指导文件,根据我校“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战略目标和“双一流”建设规划,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则以“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高素质、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构建起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结合,专业能力培养与通识教育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行业需求,实行分类培养[6]。同时,将工程教育和创新创业的理念和要求融合,贯彻于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构建多元化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目标体系包括培养目标、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应具备的能力三个方面。专业目标包括基本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基本培养目标分别包括学校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专业目标分别包括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三个方面。并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实施分类培养。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应具备的能力、应养成的素质也分别按基本和专业分别提出要求。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应掌握知识和能力既体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也要体现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要求。譬如: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基本目标是:培养的学生身心健康、知识结构合理,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有一定的批判思维与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团队合作精神。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的学生主要学习水利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得到工程制图、力学分析、工程计算、工程测量、实验设计及综合分析问题等能力的基本训练。掌握水利水电工程、水文水资源工程、水环境工程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成为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基础,具备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掌握水利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水利水电工程、水资源开发、水利防灾减灾和水环境保护等领域从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5年能够成为水利水电工程行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

(三)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1.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和学科特点,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修订原则,整合课程资源、厘清课程边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科学构建课程支撑体系。 在课程体系中,通识类课程学分占到41%左右,其中数理化类课程学分占通识类课程的总学分的40%左右;集中实践教学每32学时计1学分,占总学分的21.8%和21.3%,再加上理论课附带的实验课学时,则实践教学学分超过30%;同时,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建立了较为宽广的课程,学生根据个人的学业规划、工作方向选修,选修比例50%左右;同时在专业课又分为研究型和工程应用型两类,体现分类培养。2.优化选修类通识课程,加强诚信与社会责任感教育。按照国家对大学生“德、智、体、美”教育的要求,优化通识课程体系,加强通识课程建设,积极引进优质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高尚人文情怀、社会责任感、批判性思维、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体做法是:第一,按模块化开设人文素质课。具体分为“科技发展与文明传承、文明对话与国际视野、人文素养与人生价值、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5个模块。每个模块又提供多门课程供学生选修,每位学生在每一个模块内至少修1学分的课程。第二,开设新生研讨课。新生研讨课由学术造诣高的教授来承担,讲授的对象面向全校学生,不限定专业,内容以科技创新为主,目的是培养学生探究式思维习惯、对科研研究的热情和追求真理的信念,并通过教授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学生潜心学习。第三,抓好课外人文素质教育。开设讲座等活动,每年要举办100场素质报告会,即“百场素质报告”。先后邀请李岚清、李肇星、李开复、于丹等社会知名人士为学生做报告,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积极地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先后邀请国家芭蕾舞团、国家京剧院、满天星交响乐团来学校演出。结合农林院校的特点,以科技支农、环保宣传等等这些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一些实践教育活动,打造了田园使者、村主任助理等等这样一些品牌社会的实践活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团队专门开设《职业素养提升》等课程,不定期举行就业大学堂讲座,聘请社会上成功的企业家和创新创业做出成绩的毕业学生开展讲座,分享他们成功的经验,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提高参与度。3.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强化数理化、计算机、外语等课程同时,增加管理和环境类课程。目前数学类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11学分)、《线性代数》(2.5学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学分)。物理类分为《大学物理》(5学分)、《大学物理实验》(1.5学分)。计算机类课程开设《计算机基础》(2.5学分)、《程序设计基础》(VB,3.0学分)、《MATLAB与工程计算》(1.5学分,其中实验16学时)。每个专业均增加《工程化学》(2学分)、《水利法规与工程伦理》(1学分)两门课程。对于农业水利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增加《农业水利工程管理》(1.5学分)、《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1.5学分)、《水利工程建设监理》(1.5学分)、《工程项目管理》(2.0学分)等管理课程;对于水文与水资专业增加了《水化学分析》(2.5学分)、《水化学分析实验》(1学分,32学时)、《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1.5学分)、《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课程设计》(1.0学分)、《水务管理》(1.5学分)等课程。

(四)搭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和平台

除加大实践教学学分外,更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做好顶层设计。具体体现在下面几点:第一,压缩培养方案额定总学分到160学分,腾出较多时间让学生参与素质教育和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并将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素质提升归并到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纳入培养方案,在额定学分外最少再完成8学分。为此,学校专门制定了《本科生创新创业与素质教育学分管理办法》,按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创新创业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践三个模块分别计算学分,并建立了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第二,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做好创新创业理论教育教学,开设新生研讨课、创业类通识课程、科学研究方法、学科专题等课程。加大创新创业计划资助,每年学校投资300多万元用于创新创业计划资助,覆盖近50%学生。积极推进各类学科竞赛,不仅支持学生参加校外各类学科竞赛,同时打造学院的“一院一品”竞赛项目。通过以上三个方面,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毕业前能够受到创新创业教育,且至少参加一项创新创业训练。第三,搭建创业平台。学校建设大学生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园,与陕西微软创新中心、韩国惠人集团、北京万学集团、陕西荣华集团等单位深化合作,借船出海。同时,学校大力组织创新创业论坛,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

三、存在问题

新的培养方案已运行2年多,工程教育的理念逐渐在新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过程中体现,持续改进保障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成绩显著,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充分肯定,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与分类培养和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理念存在冲突。专业认证中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是依照全体学生的成效来评价,但目前培养方案中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实行分类培养,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了较多课程供学生选修,部分学生也许不会选修某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补充标准规定的课程,造成知识结构的残缺。另外,实行分类培养模式中,学科势力强的专业则设置了研究型人才定位,其课程设置并不能完全满足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从管理层面有何解决办法,有待于深入研究和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创业教育方面。目前在学校的不同层面还存在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认识不清,片面割裂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现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还不够,创新创业教育还不能够很好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双创性师资短缺、创新创业课程质量不高、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同样有待于深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10-19.

[2]王占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5(7):75-78.

[3]曹震,刘震.进阶循环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与构建[J].中国农业教育,2016(3):20-23.

[4]刘隽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现状与突出的问题[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6(2):1-4.

[5]李志义.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2(20):30-34.

篇8

阐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分析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要从更新教学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着手,构建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15年5月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2015年12月江苏省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江苏省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到2020年左右,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知与行相辅相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强化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因此,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仅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而且对于高职院校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2017年,我国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将达795万,创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教育部公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院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在《规定》中提出:“围绕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服务和成就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颖的教育观念,高职院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可以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为学校增进校企合作,深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培养[1]。

2基于创新创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高职院校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专门创立创新创业学院或者创新创业中心,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科技孵化中心等实践场所,加大对师资队伍、课程建设的投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江苏省南京地区10所国家示范、省属示范高职院校为样本,围绕创新创业教育,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文化氛围尚未形成。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有了较明显的提高,也使合作企业充分认可了学生的实力。但是,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并没有在专业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高职院校严重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氛围。目前,各高职院校正在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定期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教育专题讲座,开设相关创新创业课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体制机制的影响,其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文化氛围尚未形成。2)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尚未形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除了开设相关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指导课程之外,还需要依托专业课程作为载体,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2]。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仅仅是把创新创业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的结合体现在教学计划中,而在日常教学中两者处于平行状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融合的体系并没有形成,教学成效并没有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3)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师资队伍尚未形成。高校师资队伍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主要由创业指导教师、少部分专业教师和社会兼职教师构成。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这样的师资队伍融合比较困难,其原因在于创业指导教师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专业素养,而专业教师又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兼职教师的理论水平又可能有所欠缺。所以,课堂教学往往出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脱节的现象。4)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平台尚未形成。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依托实践平台,开展实践活动,全方位地为学生提供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的实践空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3]。随着社会所呈现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对高职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依靠大学生创业园,或者科技产业园等基地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既不利于高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平台的建立。

3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

3.1将创新教育教学理念融入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应当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充分做好顶层设计,将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地进行联合培养。在创新教育过程中,突出专业教育;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精神和相关技能知识;在创业教育中,融入实践拓展训练项目。以此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4]。

3.2加强课程改革,形成课程融合体系

《江苏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健全与专业培养相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应当通过校企合作,加强课程改革,共同开发创新创业课程,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融入专业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5]。

3.3加强师资建设,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合理化的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应当制定相应文件,确定工作标准,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进行选拔聘用,强化培训培养,实行目标考核。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学质量,实现高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3.4加强平台建设,完善创新创业实训教学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要不断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完善国家、地方、高校三级创新创业实训教学体系”。因此,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需要建立合适的实践平台。高职院校需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通过建设大学生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成立创新创业协会等社团,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来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另外,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外创业企业孵化基地、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实践,亲身体验企业创业的全过程。这种做法,对学生而言,有利于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意识;对企业而言,有利于促进创业教育的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产生经济效益,助推创新创业教育的进一步深入。

4结束语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能脱离专业教育而孤立存在,需要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知与行相辅相成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形成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强化实践、帮扶指导、文化引领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这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而且也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6]。

参考文献:

[1]贾杰,江彬.基于创业教育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大学教育,2013,2(2):33-35.

[2]肖姣娣.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9(3):87-92.

[3]张立平.高职“专业+创业”融合式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J].电子商务,2016,4(4):61-62.

[4]邵月花.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4(10):76-79.

[5]叶岚.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的分析与对策探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8(4):32-35.

篇9

一、实施创业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

近年来,在国家"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的指导下,高等职业学院的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高等职业学院对于创业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与开展程度仍然不足,导致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国务院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所以在高等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应该突出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普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以及人文素质,将创业精神作为科学素质以及人文素质的基本条件,切实推动创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二、创业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创业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人才培养模式中要不断进行探索并加以解决,主要存在的问题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高职院校对于创业教育的认识以及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

传统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为职业人才的角色,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是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突出实际从事本专业基本岗位的操作能力,而忽视了创业意识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从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以及创业素质的教育,淡化了创业教育的本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导致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创业教育流于形式,学生的实际创业能力较差。

2、教学计划以及课程设置亟待进行改革

目前工商管理专业所开设的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主要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分析。缺乏对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精神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存在创业课程与其他课程没有形成有效的渗透以及融合,不利于发挥整体效果以及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3、进行创业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师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工商管理学科培养的是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其创业教育中内容丰富,涉及到多种学科、多种能力以及技术性较强的等多种因素。因此对于授课的教师的综合素质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课程教师普遍缺乏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以及创业的经历,从而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要求,制约了创业教育的开展。

4、缺少对教学支撑的相关的实践环节

工商管理学科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行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地方经济。所以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当前学科的创业教育存在重视理论传授以及理念普及而不重视实际创业实践的问题。理论与实践不能够有机进行结合,不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际的创业综合能力。

三、创业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措施

1、对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重新进行定位

要能够彻底改变传统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主要注重对于职业技能的传授以及非创新意识的熏陶以及非创业意识的培养。要能够使得创业教育行之有效则必须将创业素质的提高、创业能力以及创业意识的培养作为专业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此来改善创业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效果。

2、营造鼓励和支持创业的校园气氛,促进学生的创业意识以及兴趣

校园氛围是能够深刻影响学生的品格以及综合素质的重要精神力量,高职院校要能够积极探索营造鼓励和支持创业的校园气氛的方案和具体措施。一方面要对从事专业课程的教师入手,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管理工作中都能对于学生的创业进行积极的培养。另外一方面学校要能够通过团委以及相关部门安排和联系更多和更丰富的创业主题活动,在校园中积极营造创业的良好校园气氛。

3、通过校企合作,力求解决创业基金以及创业基地缺失的问题

篇10

【关键词】创业教育;应用型本科;创业型人才

一、我国创业型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的制度和服务环境。短短十几年,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强化创创业能力训练,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各高校都积极进行工作安排,深入探讨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新路径,将创业教育与服务地方紧密结合,培养真正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再度掀起创业教育的。

我国最早在高职院校进行创业人才培养,侧重于培养学生业务能力。后来,本科院校逐渐加入到创业教育中来,最初主要在经济类院校和经济和管理类专业进行,后逐渐向其他的综合类院校和其他学科发展,目前形成了三种主要的模式:第一种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鼓励学生投入社会实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第二种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创业教育以创新教育为基础,关注学生的基本素质的提升,为学生创业提供所资金和技术支持;第三种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采用是商业化运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园,为学生创业提供所资金和技术支持。其他高校也在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模式。2009年青岛飞洋学院率先在全国成立创业管理学院,下设市场营销业,分创新管理、创业管理、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四个方向。目前正筹建“全球创业孵化中心”,力求引入全球知名企业的创业项目,让学生在实战中培养和提升创业能力,将理论转化到实践中。

二、我国创业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科学完备的创业教育体系

创业课程是高校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的主要形式。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创业教育发展不够深入,创业教育的基础比较薄弱。尽管部分高校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铺开。应用型本科大学中开设创业课程的也很少见,创业教育主要以“挑战杯”等创业技能大赛和创业系列讲座等形式存在。由于教育部关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总学分的限制,大量的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对学分需求很难平衡,因此还没有将创业教育纳入整体教学计划,创业教育体系并不完善。就已经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来看,缺乏相应的学科体系支撑创业教育相关课程,教学内容趋于理论化,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与实践的结合。同时,不同的教师,对创业教学的内容差异性很大,没统一的教学方案、教学目标以及评价标准,导致学生的创业课程学习流于形式,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尽管一些经济类院校的专业教育中可能包含创业教育的因素,但这些因素不是有意识的,整体的、清晰的。尽管也存在一些创业型人才培养意识,但由于教师业务水平的限制,只是在专业课理论教学中零散的渗透,缺乏系统的指导。在学校网站宣传和第二课堂的创业活动上仍然有不足,没有真正将创业意识种在学生的心里。近年来各大学都很关注毕业生就业的问题,可是却很少真正将注意力放在创业教育上,创业教育只是仅限于第二课堂或是初步的理论涉及,创业教育不够深入。

(二)实训基地流于形式,缺乏创业平台

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和创业技能的主要场所。各高校也建立了多样的实习实训基地,如创业园区、创业孵化园、大学科技园等。旨在帮助学生积累创业经验,发挥创业能力。但由于资金投入不到位、基地岗位数量限制、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缺乏既懂理论又懂实务的“双师”型指导教师等问题,部分基地流于形式,学生实习走马观花,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甚至仅仅停留在协议书上,没有形成双向互动、长期稳定、运转良好的校外实习实训链条,致使学生创业成功率不高,基地真正发挥作用的不多。同时,校外实训基地也不可能一次安排太多学生实习,更不可能长期连续不断地接纳不同批次的学生实习,学生也不可能拿出大量时间实习,一般集中实习的时间十分有限,这就导致学生实习变成了短瞬的参观,学习到的内容有限,结果实习基地没有使学生真正得到锻炼。

就目前来看,尽管各地区的政校企为大学生创业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大学生创业基地、创业园区、孵化基地等,但对大学生真正能够运作实施的项目关注太少。大学生毕业后对那些既有市场前景,又适合自己投资的项目知之甚少,只是凭招商广告或者朋友介绍进行项目选择,缺乏适合自己的好的创业项目,创业成功率大大降低,创业积极性严重受挫。另外,政府的创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还设立了专门店创业扶持基金,但各项优惠政策往往散落各个职能部门,缺乏统筹,加之宣传力度不够,导致鲜有创业者前来申请,无法实现政府优惠政策的目的。因此,急需构建一个创业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一条龙创业服务。

(三)政校企缺乏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