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病例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5: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急诊医学病例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急诊医学病例分析

篇1

关键词 急诊就诊患者 疾病谱 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人民的饮食结构及生活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急诊就诊患者的疾病谱亦随之发生改变。各种急、重症患者抢救已成为院前院内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急救质量,就必须了解急诊就诊患者的疾病谱及其演变,为此,分别对张掖市2001~2009年9年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001年、2005年和2009年院前急救的15 717例患者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集就诊患者2001年16 231例,2005年20 343例,2009年23 145例,共59 719例。

方法:每位急诊就诊患者均接诊医生或接诊护士填写1份调查表,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急救年、月、日、时、分,患者主诉、急诊诊断、就诊科别等。

统计学方法:将调查表内容全部输入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 果

急诊就诊患者的性别分布比较:3年中急诊就诊患者均明显增加,男性均多于女性,女性比例无明显变化,见表1。

急诊就诊患者的性别分布比较:在18:00~20:00时为高峰,2001年共3658例;2005年共4563例;2009年共4960例。2:00~4:00时为低谷,2001共1072例;2005年共1673例2009年2178例。其他时间段8:00及12:00各为一个小高峰,高峰及低谷时间段各年无明显变化,见表2。

急诊就诊患者的年龄分布比较:80岁以后,2001年患者最少(29例),2005年33例和2009年45例,10岁以后各年龄段急诊就诊患者例次,2005年明显高于2001年,2009年明显高于2005年。2009年急诊就诊患者例次,最多出现在20~29岁和30~39岁,分别为5091例次及4453例次,最少在80岁以上年龄段(45例)。2001年及2005年高峰期年龄段及低谷期年龄段无明显变化,见表3。

急诊就诊患者前6位疾病的构成比较:创伤绝对值增加显著,所占比例逐年增加。脑血管系统绝对值增加显著,所占比例逐年下降。中毒绝对数值减少,所占比例降低。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各年绝对数值及所占比例无明显变化规律,见表4。

讨 论

3年中急诊就诊患者(包括院前急救)均较前明显增加说明: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人们的患病率增加;②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医院的急诊科已经成为人民健康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急救人员的水平对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关系到生命和生活质量。急诊就诊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急诊就诊患者例数又呈增加趋势。

在时间分布上3年中,院前急救低谷均发生在2:00~4:00时,18:00~20:00时为急诊就诊患者高峰。另外,8:00时及12:00时各出现了另一高峰。时间分布显示,急诊患者就诊高峰时间基本均是于上下班高峰期及晚饭后4小时内发生。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①交通事故、饮酒后打架和摔伤等创伤病例增多;②酒精中毒病例增加;③饱餐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增加。这一结果表明,一定要加强对居民的健康和安全防范教育,注意控制饮食,保证饮食后行为的安全性。医院急救工作者应根据这一时间分布适当调整急救力量,以保证每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同时又不浪费急救资源。

在年龄分布上,3年中院前急救患者总数呈逐年增加趋势。最少均出现在80岁以上年龄组。20~39岁年龄组患者最多,高峰在20~29岁,从疾病谱变化可以看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交通工具的变化,创伤和心脑血管疾病成为急诊就诊患者(包括院前急救)的主要病种。创伤中交通意外占主要比例,分析原因为随着经济水平提高,交通工具的增加和人员流动频繁,使得交通意外伤害逐年明显增加。交通安全意识薄弱,不遵守交通规则,酒后驾车是发生交通意外的重要原因。作为农业城市,摩托车是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由此发生的交通意外占重要比例,这是一个特点。加强这一人群的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至关重要,可影响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中年发病高健康意识的加强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延迟疾病的发生。医务工作者仍需要不断提高就治能力,提高人口的平均寿命。

表1 3年中就诊患者性别构成比较

表4 急诊就诊患者前6大类疾病构成比较

从性别差异分析,院前急救患者中男性所占比例大;从年龄分布分析,青壮年、中老年比例大。男性尤其是青壮年男性是工农业生产、建筑及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急救患者中青壮年(20~50年龄段)排第1位,主要因为青壮年是社会生产的主力,活动范围大,加之一些不良的行为如酗酒、斗殴等,主要病种为创伤,所以成为急救的主要人群。这个年龄段社会活动多,生活压力大,患病率增加。

3年中急诊就诊患者疾病系统或大类排序前6位均为创伤、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中毒性疾病。各个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均有增加趋势,但是增加程度不同,创伤增加显著,所占比例上升到第一位,其他系统疾病按比例均有下降。说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工具的广泛应用,创伤患者明显增多。急诊就诊患者疾病分类和疾病谱排序演变具有以下重要实际意义:①疾病谱可作为制定院前急救工作者和培训方案、细则的依据。要以疾病谱中排列在前的诊断作为院前急救医生培训的基本内容。②创伤逐渐跃居疾病谱首位,提示医院逐渐成为院前院内急救工作和研究的重点。加强对止血固定包扎搬运的培训,提高对于创伤的综合抢救能力。③要加强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及中毒的研究。儿科、妇产科和五官科患者也占一定比例,儿科冬春季节呼吸系统疾病较多,夏秋季节消化系统疾病较多,要注意对相关疾病的学习,总体上要加强医院的急救力量。急诊就诊患者病情复杂多样,往往并不单一存在某一系统的疾病,急救工作者在无相关检查的情况下,准确判断病情,为患者争取抢救机会,或为进一步抢救创造条件。同时,根据疾病谱的特点重点培训并适当安排急救力量。急救工作是一具有社会效益的工作,而经济效益不显著,单靠现有医护人员的努力是远远不足的,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和理解。更需要政府增加资金投入,增强技术力量,以使医院的急救工作(包括院前急救)最大程度地服务社会,呵护人类健康。

参考文献

1 潘爱群,马福来,等.1998~2006年唐山市院前急救疾病谱的变化原因分析和应对措施探讨.中国急救医学,2007,27(10):952-953.

2 阮海林,杨春旭,丁爱国,等.6646例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疾病谱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5,20(8):1689-1691.

篇2

资料与方法

2006年2月~2007年12月经宫腔镜检查、B超检查并行病理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患者200例,平均年龄37.6岁(20~67岁)表现为月经过多,月经不规则,持续出血,绝经后出血,经期延长,月经频发,月经过少等,检查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3~7天,不规则出血可选在任何时间,B超检查诊断为B超诊断,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宫腔镜诊断,均进行宫腔镜直视下活检或宫腔镜检查后定位活检[1]。

设备:采用Olympus直径4.5mm硬管型宫腔镜。膨宫介质为5%葡萄糖液。日本飞利浦B超,探头频率为3.5Hz。

宫腔镜及B超结果判断标准:宫腔镜检查以夏恩兰等主编的《妇科内镜学》为标准,B超检查以吴钟瑜主编的《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为标准。病理诊断以回允钟主译的《阿克曼外科病理学》为标准[2,3]。

结 果

病理诊断结果200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69例(单纯型增生65例,复杂型增生4例)子宫内膜息肉51例,子宫内膜炎38例,宫腔内胚物残留20例,黏膜下肌瘤11例其他为宫颈息肉例,正常分泌期子宫内膜及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2例,宫颈癌1例。

病理诊断与B超诊断的符合情况,见表1。

病理诊断与宫腔镜诊断符合情况:病理诊断与宫腔镜符合率为79%(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符合率66.7%,子宫内膜息肉96.1%,慢性子宫内膜炎92.1%,宫腔内胚物残留100%,子宫黏膜下肌瘤72.7%,其他63.6%)。

可见,以病理检查为基础,宫腔镜检查诊断的符合率与单纯B超总符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讨 论

本组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9%,明显高于单纯B超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61.5%。B超是以光点大小,灰度亮暗来显示各种图像的,缺乏特异性,宫腔镜检则利用宫腔镜直视下观察宫腔及宫颈管,比B超检查活盲目诊断性刮宫更易于明确宫腔内病变的性质和部位,是诊断宫腔及宫颈管内疾病的重要方法。对于超声图像异常活不能确定的宫内病变时,或者超声图像正常而患者持续症状时,必须应用宫腔镜检查同时行镜下活检,但宫腔镜检查不能代替病理诊断,宫腔镜定位取活检,提高最后诊断的准确性。因此作为寻找子宫异常出血的原因,诊断宫腔内各种病变,宫腔镜检查时一种安全的不可替代的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夏恩兰,主编.妇科内镜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1.

篇3

关键词:中医急诊医学;临床带教;教学方法

1传统急诊教学模式及方法

传统急诊带教方法以带教老师授课,学生被动授课接受知识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由于急诊医学是综合医学,具有复杂性、多学科性等特点,教学过程需要学习多个学科,包括内外妇儿,知识面比较广,这就需要医疗工作者具备丰富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又由于急诊医学教科书内容更新慢,特别是中医急诊,无法很好的体现现代急诊医学临床的特点,导致学生学习比较困惑,无法跟临床实践相结合。临床带教过程中,由于临床病例的复杂性、模糊性,学生无法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学生思维比较固化,无法发散思维。中医急诊临床带教面临的几个问题如下:(1)教学安排上,很多急诊医学的教学安排在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等学科之后,内容上与学过的知识有交叉,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2)学生学习过程中往往热衷于对西医诊疗技术及抢救知识的学习,而对中医辨证急救的学习甚少;不善于对中医经典辨证理论的学习,以及中医四诊运用于临床,对于典型病例无法准确辨证,及用中医急救方法治疗[1];(3)学生未受过系统的急诊医学教学,急诊医学的基本知识及急救技能比较薄弱,到医院实习也未能够进行专门的培训;(4)急诊患者病情危重,医患关系相对紧张,无法充分展开教学行为;(5)由于急诊病例具有突发性、偶然性、不确定性、夜间多发等特点,造成白天临床带教无典型病例,夜间有病例而无学生可教学的情况[2]。

2中医急诊临床带教改革

针对急诊临床教学面临的诸多问题,亟需寻找适合急诊医学学习及临床实践的教学及带教方法,以达到学生急诊临床的学习和适应多变的急诊病情。

2.1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可分为专业知识的教学和人文知识的教学两个模块。

2.1.1专业知识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导,以灌输知识为目的,然后通过考试,来确认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急诊医学的学习,需要的不是知识点的累积,而是在疾病初期把握疾病的动向,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需要明确致命矛盾和主要矛盾[2]。新型的教学内容应该切合急诊临床实践情况,以培训根据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推导疾病病因为改革方向,即提倡急诊症状医学。建立以症状、体征、检查结果为基础的评分体系,对评分体系进行学习,能够更好的掌握疾病的严重程度,为疾病的下一步治疗提供参考。而针对急诊常见操作如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这些在普通病房都是比较少见的,通过实践,能够将之前在理论课上以及模型上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在急诊医学的带教过程中,可对疾病的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区分院前急救与抢救室抢救的不同,对急危重症和缓慢疾病教学重点不同。院前的急救要求快速诊断快速处理,没有足够的机会让教学参与其中。而急诊抢救室的设置则弥补了教学的缺陷,急诊抢救室在急诊临床带教中发挥重要作用[3]。首先,急诊抢救室病种多,包括了急危重症和相对和缓的疾病,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中毒、外伤等病种。在急诊的教学当中,诊断与鉴别诊断是首要的,通过在抢救室的初步检查,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鉴别诊断的思维,在具备一定知识水平与开阔的视野后,鉴别诊断思维的正确发挥为疾病的治疗争取了充分的时间。在鉴别诊断分析中,仍然要建立一元论的思维。例如呼吸困难的病人,有心源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肺源性(肺栓塞、呼吸衰竭、张力性气胸等)、精神性(癔症)等原因,这时候结合患者年龄、基础疾病以及相关的检查可以鉴别。在临床带教过程中,要注重中医的辨证治疗。传统的急诊带教以西医为主,很少涉及中医,学生对于中医急救了解很少。作为中医院的老师,在带教过程中要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坚持能中不西,先中后西的原则。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的中医学习,以眩晕、中风为优势病种,则以中医临床路径的学习为指导,通过让学生对经典病例的辨证诊治,以及中风急性期安宫牛黄丸的使用等,从而了解中医急救在急诊临床中的应用。对于院前晕厥的病人,除了分析其西医病因,如低血糖昏迷、脑血管意外等,还可结合中医内科学对于厥证的分类进行中医的学习,进一步将中医的知识融入急诊医学的教学中。

2.1.2人文知识教学模块

作为一名中医生,中医的“整体”观念一直是我们遣方用药的基础。由于急诊起病急骤、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加上医疗工作者与患者家属掌握知识背景不对等,临床上病人和家属往往不能够理解复杂多变的病情,这时候就容易出现纠纷风险。所以临床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爱伤观念和沟通能力。培养人文精神,与患者家属沟通过程中既要语气和缓也要重点简明扼要,以一种容易理解的方式去告知患者及家属,做到知情理解,减少不必要的误会。这同时也是在培养医学生的责任心,学习医疗知识和技术的同时,也学习到有效的沟通,为降低医患矛盾打下坚实的基础。

2.2教学方案

学生在临床实践中,通过每个科室的轮转,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在急诊的轮转中,时间大约4周。在这4周里,需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分成不同的阶段逐渐加深学习,才能够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拟将学习目标阶段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一般是第一周,学生刚进一步急诊临床,对急诊的运行模式以及架构不清楚,可根据科室自身特点,制定《急诊轮训手册》,针对急诊介绍,团队简介,基本工作制度、需知及考核制度进行培训。由专人进行培训,告知科室情况、流程以及需要参与的工作,让学生了解后根据自身学习特点制定学习目标和步骤,尽快进行目标化学习。第二阶段,基础知识技能的培训阶段,一般是从第二周开始。主要针对急诊的常见病进行培训,包括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以利用午间时间段,进行专题的学习。内容涵盖常见的急危重症,包括胸痛、腹痛的鉴别诊断,心肌梗死、肺栓塞、张力性气胸等知识,技能方面包括气管插管、心肺复苏、骨折外固定等。第三阶段,入科第三周后,开始知识水平以及技能的综合提高。开展专题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的形式,从真实病例入手,通过小组讨论和答疑的方式进行,对专科知识进一步学习。

2.3带教模式

急诊医学临床带教,需要培养学生降阶梯的急诊思维。由于急诊病人具有危重性,发病急骤,进展快,在接诊病人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主要矛盾,先考虑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排除了之后再考虑缓慢的疾病,这就是降阶梯思维[4]。先针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情况进行处理,待病情稳定后再寻找疾病的病因。带教过程中,需对学生进行急诊常见鉴别诊断的疾病进行系统学习,以培养症状鉴别为主线的横向思维;然后先考虑危重疾病,再考虑缓和疾病,将降阶梯的思维深刻印在学生脑海中。除了急诊知识,团队合作模式在急诊的教学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急诊实习生,需培养模拟情景下的团队合作,让每个人认识到自己在团队中所承担的责任,与其他人相互合作。如急诊心肺复苏的团队合作,没有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球囊辅助通气的合作,病人很难能够复苏成功;在外伤脊柱骨折的病人中,没有团队的配合,很难做到颈椎固定、担架转移等步骤。团队合作还需明确不只是急诊内部的合作,同时还是各个学科的合作[5],当病情需要专科辅助检查和诊断时,相互之间的合作就尤为重要。以急诊症状理念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的急诊教学模式更适合能力型急诊人才的培养[6]。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近年来很受到各个学科的欢迎,即PBL学习模式。PBL教学方法实行方式多样,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扮演角色等活动,将教学学习设置到复杂、有意义的情景安排中,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的开放性探索,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有很大的提高[7]。李俊杰等[8]通过对PBL教学模式的Meta分析,提示无论是PBL单独教学还是联合其他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实际案例教学法,都有助于提高急诊教学的效果。该教学模式可作为急诊医学教学以及带教的基础方法,可广泛开展于急诊医学的教学中。

篇4

1.1学生情况的调查目前我科承担的安徽医科大学本科生急诊医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是安排在学生实习结束后回校等待毕业的期间内,而此前已经有部分学生在相关教学医院急救医学科(中心)实习,接触过急救医学;急诊医学是选修课,且一些学生由于忙于找工作等原因,常有部分学生旷课的情况。为提高学生们的上课积极性,我们以实用性为原则指导教案与授课方式的选择,获得了学生的好评,选修人数逐年增加,从最初的开课班级学生上课率的70%提高到今年的90%,同时也提高了授课老师的综合素质。

1.2教学内容与授课方式学生已完成医学基础课程,有一定的内外科知识,已经历了临床毕业实习阶段,在这个时段学生求知求新欲望强,渴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再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高,这是开设“急诊医学”选修课的较适宜时机。且他们即将成为一名临床医师,作为一名临床医师,无论从事何专业,面对的患者是一个整体,可遇到各种本专业或本专业外的突发急症,故必须具有一定的急诊基础理论,掌握基本的急诊抢救技术,熟悉常用的监护技术。我们以集中大课授课形式进行教学,并以多媒体教学。

1.2.1大课教学内容我们参考目前主要的急诊医学方面教科书。内容包括了急诊医学的专有概念和理论,提供了实用的诊疗知识和具体的急诊抢救操作步骤。力求条理清楚,叙述简洁,通俗易懂。授课过程中,授课老师以教材为基础,对某些知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校正和补充,如讲解心肺脑复苏这一章节时,以“2005年复苏指南”为依据,也结合讲述相关的急诊医学进展性知识,并举了许多亲自诊治的临床实例,增加了内容的生动性。在授课休克章节时,增加休克治疗指南方面的知识,在介绍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时,增加目前主要器官功能支持的技术进展,讲解多发伤章节时,增加损伤控制外科和损伤控制手术;同时介绍重症医学方面的进展。随着急诊医学发展,我们逐年增加授课内容,并贴近现实。

1.2.2大课教学方式全部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由中、高级职称医师负责授课。对教学各环节质量监控。急诊医学教研室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制定了急诊医学教学的质量标准,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到成绩考核及记载等均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首先授课前一周备好教案。对年青医师授课前科室先进行集体备课,并严格执行试讲制度,先在科内试讲,经教研室考核合格后方可授课。保证授课内容的准确与课时安排的合理性。其次严格按照按教学计划编写教案,保存教案以供检查。按教学计划的进度教学,按规定时间辅导答疑。定期征求学生教学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做好课程结束前考试复习和命题工作,及时阅卷并进行试卷分析、报送考试成绩,按照试卷分析报告,改进教学方法。

1.2.3多媒体教学具有极大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具有巨大优势:1)丰富和增大了课堂教学信息量,可及时获取、充实和更新课堂授课内容,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进度,实现了多种教学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利用。2)通过大量的图像、视频及动画,使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抽象、静止、局限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动态和全面。有效改善学生的认知环境,教师的描述性讲授大为减少,可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启发学生思考疾病产生的原因、机制及疾病发展的趋势等,从错综复杂的症状中找出影响生命体征的要害因素,提出治疗要点,活跃学生思维[2],增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具有可重复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对某一重点、难点或课堂反馈上来的问题,可反复点击图片或点击寻找图文并茂的相关内容,进行多次演示和比较,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和思考,有利于师生共同分析和总结。有些课件学生可以带回宿舍复习。4)时间利用率高。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可以节省大量板书和悬挂挂图的时间,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扩展了教学内容,有利于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师生的互动;为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提供时间上的保证。从而引发了教育思想的转变,有力地推动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当然现实中,学生长时间、单一的注视大屏幕投影,因视觉上的疲劳,容易使大脑进入抑制和嗜睡状态,根据多媒体教学实际情况的反映,学生上课打嗑睡现象明显高于传统方式的授课,还有部分同学反映教学节奏快,不容易跟上教师的思路等。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要避免出现这些缺点,老师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1)保证多媒体课件的质量,幻灯片上的文字要少而精,提纲携领、简明扼要,切忌全文照搬教科书。2)把握教学的节奏和气氛,适当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消化。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及时掌握和解决学习中反馈上来的问题[3]。3)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4]。4)强调学生课前预习,做到心中有数。

1.3教学结果对学生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估采用期末书面的考试方式,有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考核成绩合格率达99%以上。成绩欠佳的学生都是因缺课之故,而考核的知识点正是对书中知识点的校正或补充,学生很满意。

2临床教学

由于学生在实习前理论学习主要按系统疾病学习各科科危重症。它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而明显地横向性联系不足,使急诊教学内容凌乱,影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使学生在较短的急诊科实习期内了解更多的急危重症,并且将各科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我们对照具体病例加强急诊理论知识的教学。

2.1多方面提高教师水平我们对急诊带教教师进行全面培训,我们有两位赴香港学习,取得急救医师培训导师资格。当前医学教育发展较快,要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必须要提高急诊医学教师的素质,这不仅在专业技术方面,而且在师德、人文素质方面也需要培养。近两年,我教研室认真进行集体备课制度、试讲课制度,要求每位教师认真撰写教案,并对年资较低的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以利于教师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融教于学,收到较好的效果;对于高年资教师,一方面提高自身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学习,同时对低年资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从多方面促进全教研室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2.2多元化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5]提高诊断、鉴别诊断的能力及处理疾病的水平。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对实习生进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1)通过带教教师在临床工作当中实行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流程来进行临床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对某一种疾病采用规范化诊疗程序,以便使学生形成一个惯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特殊的急诊思维方式。从急诊医学实际出发,针对急诊患者个体差异大、疾病症状暴露不充分,临床诊断时间紧、资料收集可能不完整的情况,运用综合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科学判断。

2)专门安排小讲课,对于临床常见疾病和症状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对实习生进行讲授,以培养实习生知识的全面性和对医学理论知识的归纳性。

3)开展疑难危重病讨论和典型病例讨论制度,由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指导,对此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先由实习生自己讨论并提出诊断处理意见,后由教师进行临床病例分析及点评,以纠正实习医生讨论中出现的错误概念和补充不全的知识点。

4)开展教学查房,针对某一典型病例或有较强鉴别意义的病例,由带教老师充分准备后带领实习生进行教学查房,同时规范实习生的临床查体操作,培养实习生的对疾病的整体观念。

5)强化学生的综合运用和实际操作能力,特别注意对学生的诊断及治疗预以总结,帮助分析把握不同病症的根本区别。

6)进行道德意识和良好心理素质的示范和教育。让学生了解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就可以防止和减少医疗纠纷。

3模拟教学在急诊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诊疗安全知识的空前强调以及医学伦理学的发展[6],模拟教学技术也开始应用于医学临床教学[7-8]。我院教育科引进了一批辅助模拟设备,为我们的模拟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急诊最大的特点是“急”:病情急、时间急、患者与家属的情绪容易急。因此急诊医学中任何工作失误和差错都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直接威胁生命,易产生医疗纠纷。因而模拟教学规避了包括患者由于所接受的操作不当而引发的伤害甚至死亡以及受训者本身可能因操作缺陷受到的伤害。

篇5

【关键词】基于问题的学习;教育考核;问卷调查;教学方法;急诊医学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医学课程。其跨越了内、外、妇、儿科等22门医学专业学科,其内容主要针对急诊患者的各种复杂多变的病情评估与处理,因此该课程的学习与教学相对其他医学课程难度更高。目前,国内急诊医学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该教学模式由教师课堂授课,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强记课堂内容,单向被动接受知识,而并非通过理解和运用来记忆所学的知识,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仅仅满足于自己的常规课程,对新思想、新技术缺乏好奇心和学习动力,常常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1]。随着急诊医学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为此,寻求一种新的适合急诊医学特点的教学模式成为当务之急。中南大学第三临床学院自成立急诊医学教研室以来,不断向国内外先进地区学习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教学方法,其不同于基于课堂的学习(lecture-basedlearning,LBL)教学法是以授课为基础、教师为主导的单向教学方法,本医学院在急诊医学教学中尝试了PBL结合LBL双轨教学法,并对该方法的实施效果与传统的LBL教学法进行了比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1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36名,女生64名;年龄20~23岁,平均21.3岁,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名。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副教授担任急诊医学教师。两组学生的授课教师相同,授课内容一致,包括急性胸痛、急性腹痛、中毒、心肺复苏、急性创伤。试验组采用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具体为先采用LBL教学法进行理论教学,之后将病例布置给学生,学生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文献,充分预习,授课教师则根据所选病例及教学大纲准备好针对性“问题”,包括病例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检查与处理等。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病例展开讨论。结束后,各派1名学生代表汇报结果,最后由授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对各种急性疾病全面掌握,融会贯通,同时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照组则采取单纯LBL教学法,由教师进行课堂讲授。

1.2.2教学效果评价

课程结束后,所有学生同时接受相同试卷测试,对两组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采用双盲法完成两种教学模式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6个方面: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临床技能、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知识信息量及教学法的喜爱。

1.2.3成绩统计

100名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均参加相同试卷测试,由4名急诊医学高年资讲师统一阅卷,对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测试成绩比较试验组平均得分[(84.28±5.1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6.31±6.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种教学模式有关调查指标比较试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团队协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技能、对教学模式的喜爱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所教授的知识信息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篇6

关键词:急诊医学;精品网络课程;教学改革

当前,急诊医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正日益凸显[1]。首先,在理论教学阶段,急诊医学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必修课、轻选修课的想法。其次,在实习教学安排上,急诊科实习时间为2周或3周,较为短暂,实习时间的安排未考虑急诊随机性较强、患者往往晚上较多的特点,造成医学生急诊实习时所见的疾病种类较少。急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强调抢救的时效性,要求学生能熟练实施临床急救操作。但是,急诊医学同时也是一门高风险的学科,导致医学生获得临床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大大减少。网络课程具有资源共享性、多媒体性、交互性、开放性的独特优势,是一种值得大力提倡和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2-3]。因此,如何根据急诊医学的特点进行教学,通过网络资源,以解决医学知识学习、临床技能培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将成为急诊医学教学的关键[4]。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学院急诊教研室一直致力于急诊医学的教学改革[5-6],构建了急诊医学精品网络课程,现报道如下。

1网络课程的制作

以广州医科大学五年制学生为主要学习者,网络课程制作主要包括素材准备和网页制作两大部分[7]。素材准备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主要由广州医科大学急诊医学教研室人员完成。课程网页的制作与主要由我校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人员完成,采用导航结构组织和展示页面,以保证美观、简单、良好的人机界面。

2急诊医学精品网络课程的设置

急诊医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限定选修课,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的特征,急诊医学精品网络课程设置了12个板块:教学大纲、教学队伍、课程负责人、课程描述、建设规划、政策措施、课程网站、实践指导、医学资源、互动教学、参考文献、成果奖励,见图1。其中,课程负责人、教学队伍、课程描述、建设规划、政策措施和成果奖励主要着眼于介绍急诊医学教研室的发展历史沿革、人员构成、承担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特色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绩与政策支持,让学生对急诊医学这门课程和急诊医学教研室有个总体的认识。而教学大纲、课程网站、实践指导、医学资源、互动教学、参考文献则是网络课程的重点建设内容。参照罗学宏主编的《急诊医学》确定教学大纲,将教学目标划分为5个层次,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在课程网站板块,设置了文本教材、授课课件、授课录像和思考题4个部分,为学生提供各个章节的教学大纲、授课讲义、PPT和授课视频,以方便学生在线学习,通过课后思考题和作业习题帮助学生自测,有助于学生充分掌握急诊医学的理论知识。针对急诊的临床见习和实习,实践指导板块提供了详细的见习和实习讲义,同步提供了急危重患者的接诊与观察、医患沟通、常见急危重症处理等临床模拟视频,学生通过课前的在线点击,了解见习和实习的内容要点,同时规范了带教教师通过临床仿真模拟训练来强化学生处理急危重症能力的临床带教思维。为了解决急诊医学实践性强与医学生获得临床实践和锻炼机会少的矛盾,医学资源板块设置了急诊图片库、网络课件、操作视频和诊治指南4个部分,对教学内容中操作性强的章节,如心肺复苏、急救四大基本技术以及深静脉置管等,以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教学素材加以演示,学生通过在线点击可反复观摩练习。而在参考文献板块,链接有国内外相关资源的网站,定时上传急诊临床病例分析,使学生可以了解相关的医学动态和医疗诊治实况。为了促进教学互动,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或存在的疑惑可在互动教学板块上进行网上提问和彼此交流。网站管理员定期浏览网页,通知教师进行问题解答和组织讨论,形成网络互动学习。

3急诊医学网络课程的更新与维护

急诊教研室应密切关注学科发展动态,不断充实课程网站的信息,更新实践教学照片或录像,及时将收集的最新文献资料到网站上供学生点击浏览。网站的维护则由我校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专业技术工作人员完成。

4结语

我教研室构建的急诊医学精品网络课程获得了广州市精品网络课程的立项支持,目前在广州医科大学校园内部网络上供师生试用。实践证明[8],急诊医学精品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制作符合学科的教学规律与特点,网络课程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模式的改进。急诊医学精品网络课程可以作为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等传统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李旭,孟莹,徐俊,等.优化急诊医学教学初探[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7,8(12):305-306.

[2]SouthgateJ,RupareliaP,PhillipsS.TheAcuteMedicine-SpecialityInterface:Experienceinalargeteachinghospital[J].AcuteMed,2011,10(2):85-88.

[3]KongJ,LiX,WangY.Effectofdigitalproblem-basedlearningcasesonstudentlearningoutcomesinophthalmologycourses[J].ArchOphthalmol,2009,12(9):1211-1214.

[4]OneillPA.TheroleofbasicsciencesinaProblem-basedlearningclinicalcurriculum[J].MedEdueation,2000,34(8):608-613.

[5]林珮仪,林绍鹏,江慧琳,等.社区急救医学网络课程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25(3):187-189.

[6]林绍鹏,高聪,林珮仪,等.多媒体结合PBL在神经病学急重症授课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0):1286-1288.

[7]高路,聂钢.急诊医学多媒体网络课件的研制及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4,18(3):176-179.

篇7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结合急诊医学的发展现状,我们在传统的医学教育观念、教育体制基础上,进行变革和扬弃,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来指导新的教育实践。在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创新。①已正式招收急诊医学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目标是培养合格的急需的实用型急诊医学人才、高级人才;②成立了急诊医学教研室,联系了全国有实力的多个医院作为临床培养基地,按照培养计划、模式、标准,统一管理和考评;③于“120”联合建立覆盖范围广泛的急救网络,开展院前急救;④在附属医院建立独立的急救中心,包括内外妇儿手术麻醉重症监护等,开展院内急救、危重病医学、毒物学、灾害医学、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管理及急诊医学教学等;⑤建立绿色通道,大大提高急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这样,既扩大了医院急诊科的建设规模,建立了新的急诊工作模式,规范了急诊危重病的诊疗工作,适应了时代及急诊医学的发展,又解决了以往急诊教学零碎混乱、难以系统全面教学的难题,建成了适应急诊医学发展的新的临床教学体系。

2.加强基础理论的复习,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由于急诊科涉及疾病种类多、要求高、专业性强、内容多、课时相对少,且与生理、生化、药理等基础学科联系密切的特点,故在以往的教学中存在一种倾向,常认为基础课已讲过,在临床教学中仅是一带而过,加之内容较烦琐、抽象,学生们听过后如过眼烟云。实际上急诊疾病的临床表现与生理等基础知识密切相关,若能熟练掌握,学习起来将会事半功倍,就能避免同学们对于临床表现死记硬背,容易忘记,结合基础知识,从生理、病理生理等方面理解,推理临床表现的机理和疾病的诊断,避免了盲目,减少误诊、漏诊率。改变了以往惯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用启发性教学方法,使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其然及其所以然。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发现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同学们既能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又能牢记重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3.重视三基三严的培养

临床医学是实践医学,只有通过日积月累的临床实践,才能形成一套科学/严谨的临床思维方式,使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得到充实和发挥。临床医生的成长,要经过一个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再从实践中总结自己的经验进一步指导实践的过程。要求老师及同学重视三基(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三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谨的作风)的培养。要求同学们必须密切注意病人的变化,利用自己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谨的作风,对病人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并且及时总结经验,形成一套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完善自己的理论-实践循环过程。

4.深入病房,重视临床实践

我们要求急诊医学的实习同学一定要深入病房,亲自管床,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我们挑选责任心强基本功扎实的高年资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带教,把好带教师资关。启发学生如何用临床思维方式来理解各种临床现象,让学生学会用横向联系的方式融会贯通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实际操作,这样通过实际操作后,带着问题结合临床再去读书,不仅理论知识得到了强化,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还经常用提问的方式督促学生深入病房,促其勤奋学习,同时对大纲所要求的重点进行强化,直到熟练掌握。

5.组织病例讨论,选择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向

各种疾病过程均有其一般的特点和规律,但临床思维所把握的是千差万别的具体表现形式。我们建立了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查房相结合的三级教学查房制度,定期进行教学查房。通过教学查房,同学不仅认识了疾病,而且学到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目的地选择一些临床病例,让学生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带教老师加以概括和总结,拓宽学生的思路,强化各科疾病之间的联系,学会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并融会贯通,进行系统分析,在诊断思维中坚持如下原则:切不能是自己的判断小于临床资料,要注意反复检查判断诊断是否恰当地解释全部的临床资料。这样常常可以避免遗漏或忽视了超出自己知识结构和临床经验以外的东西,少犯片面性错误,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篇8

作者单位:116000 辽宁省大连,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医学科(高言国、张、任延波、李楠)、超声科(张春爽);大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高凯);大连医科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刘启贵)

通信作者:任延波,Email:

呼气末二氧化碳被认为是监测早期或即刻确定气管插管(ETT)过程的金标准,但主要局限在于无法区分ETT在气管内还是主支气管内,而且也容易受面罩通气时间过长和呼吸停止等因素影响[1],听诊、呼气末流速波形等其他方法仍不能很好确认插管位置。ETT术后一般要常规进行胸片(CXR)检查,但存在诸多缺点,而床旁气管超声具有方便实时快速、安全无辐射、易于实现的优点,研究表明超声直接可视化显示呼吸道解剖图像[2],对ETT显示了很好的潜能。但气管超声检查存在若干局限,比如超声图像采集过多依赖于超声医师的经验而影响准确性,超声医师仍面临着解释空气套囊图像等困难和挑战。利用超声对液体和气体成像特点的差别,笔者试探应用无菌生理盐水注入气管套囊起到类似超声造影剂的作用,这是否可有助于克服这个难题,使充液套囊的可视化变得简单,从而快速准确可视化地判断ETT位置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医学科急诊门诊和ICU病房需要紧急气管插管以及插管后气管插管移位的成年患者共计3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心肺复苏6例,气管插管上机后发生移位的4例,重症肺炎5例,海水淹溺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重度哮喘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4例,肺栓塞2例。

本次研究的超声仪器扫查与常规流程听诊结合呼气末二氧化碳分析来判断气管插管位置是独立进行的,注入及抽出套囊里灌注的无菌生理盐水到再次气囊充气时间小于10 s,不影响患者抢救,无需获得家属的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采用的气管导管均是低压高容气囊;选用日本ALOKA Prosound 6系列超声仪,探头选用高频线阵式,频率5~12.0 MHz,日本岛津床旁X线机一台。假定插管成功后首先用10 mL注射器抽取无菌生理盐水10 mL左右,匀速缓慢灌注未充气的气囊(压力一般不超过30 cmH2O,1 cmH2O=0.098 kPa)。医师反复通过听诊结合呼气末二氧化碳分析确认ETT位置,同时由一名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床旁超声扫查充液套囊和气套囊,判断在气管或食管内,床旁超声扫查后做CXR,并记录各项检查所需时间,并将CXR读片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比较。确认检测完毕后用注射器抽出气囊内的生理盐水再注入气体并固定后行人工通气,气管插管移位的试验方法同上。经鼻孔开始计算插管深度,女性26 cm,男性28 cm;经口开始计算插管深度,ETT尖端至上切牙的距离,女性21 cm,男性23 cm。经口经鼻ETT主要操作规范流程参照沈洪主编《急诊医学》[3],超声扫查部位是在环甲膜或胸骨上凹处,遇气体明显干扰时可适当用力加压。

1.3 临床观察指标

超声扫查时间以探测开始到超声医师向临床医师提供患者超声图像报告为结束;CXR时间是从放射科技师开始进行CXR到将读片结果传给临床医师的时间;听诊结合呼气末二氧化碳分析时间为反复几次所需的确定其位置的时间。记录超声探查气管插管在食道内、探查不清楚以及气管内例数;记录听诊方法判断食道内、右主支气管以及气管内例数;记录CXR显示在食道内、右主支气管以及气管内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超声检查液套囊法、听诊法分别与CXR检查之间的差异,两者间关联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

2 结果

超声扫查液套囊显示第3、20、27病例在食道内,第8、19病例探查不清楚,气管内25例;超声扫查气套囊显示第20病例在食道内,第1、3、8、12、19、20、27病例探查不清楚,气管内22例。CXR显示第3、20、27病例在食道内,第8、19病例右主支气管,气管内25例。听诊方法判断:①第3、20、8病例在食道内(而CXR证实在第3、20病例食道内、第8病例在右主支气管内);②第7、19、25病例在右主支气管(而CXR证实第7、25病例在支气管内、第19病例在右主支气管);③在气管内的24例(而CXR证实第27病例在食道内、余23例气管内)。

与作为金标准的CXR结果进行比较,从表1可见超声扫查液套囊与CXR有相关性(P0.05)。超声扫查液套囊方法的符合率(93.3%)高于听诊方法的符合率(86.7%),不一致率(6.7%)低于听诊方法的不一致率(10%);超声扫查气套囊方法的符合率(76.7%)低于听诊方法的符合率(86.7%),不一致率(23.3%)高于听诊方法的不一致率(10%)。超声扫查液套囊时间(13.91±5.85)s,超声扫查气套囊时间(17.32±4.61)s,听诊法时间(37.07±5.88)s,CXR时间(16.29±2.90)min。从表2分析显示超声扫查液套囊所需的时间少于听诊法和CXR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紧急气管插管常有插管不成而贻误时机,尤其是困难气管内插管甚至反复试插和盲插,极易误入食管,导致以后的气管插管时间延长,甚至不可能,因此快速准确判断ETT位置则显得更重要了。

目前研究已证实气管超声检查确认ETT位置的准确性[4-6],在儿科患者中利用超声确认早产儿紧急ETT的气管内管放置[7],并由超声测量声门下气道直径,这种方法能更好地预测最佳ETT直径[8]。本研究表明超声探查液套囊的方法与金标准指标CXR方法比较符合率高,与CXR方法有相关性,超声扫查液套囊对判断单独在食道内或主支气管内的符合率达100%,而通过听诊法符合率较低,与CXR方法无相关性,揭示这种方法能准确判断ETT位置。Galicinao 等[9]证实超声验证气管内管放置的操作过程更快仅需17 s,即使在肥胖的困难插管患者中超声仍比听诊法速度快[10],本研究结果表明与超声探测气套囊比较,通过超声得到液套囊图像更清晰、所需时间更短,超声扫查液套囊比听诊法和CXR法在时间上也具有相当大的优势,这些显示了床旁超声有实时准确,安全快速的优点。既往气管超声检查存在一些局限,笔者采用这种方法克服了超声图像采集过多依赖于超声师的经验,以及解释空气套囊图像困难等局限。

超声还可应用于呼吸道疾病的诊断,能够准确评估气胸、肺实变、肺泡间质综合征,减少暴露于X线辐射,降低检查费用;在困难气道管理前可识别环甲膜,改善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对于无法辨认颈前气道解剖位置的患者,超声仪被建议作为引导套管气管切开术的一线急救技术;超声对喉部形态、喉头水肿以及通过声带气流难易程度的评测,可作为一个可靠无创的检查方法,从这些研究报告可以显示超声在这方面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路卡M,艾尔M. 麻省总医院危重病医学手册[M] //杜斌 主译.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 急诊超声标准操作规范专家组.急诊超声标准操作规范[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 22(7) :700-711.

[3]沈洪.急诊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Ma G, Davis DP, Schmitt J, et al.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ranscricothyroid ultrasonography to confirm endotracheal tube placement in a cadaver model[J]. J Emerg Med, 2007, 32(4):405-407.

[5]Raphael DT, Conard FU 3rd. Ultrasound confirmation of endotracheal tube placement[J].J Clin Ultrasound,1987,15(7):459-462.

[6]Werner SL, Smith CE, Goldstein JR, et al.Pilot study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ultrasonography in confirming endotracheal tube placement[J].Ann Emerg Med,2007,49(1):75-80.

[7]Oulego-Erroz I, Alonso-Quintela P, Rodríguez-Blanco S, et al.Verification of endotracheal tube placement using ultrasound during emergent intubation of a preterm infant[J]. Resuscitation, 2012, 83(6):e143-144.

[8]Shibasaki M, Nakajima Y, Ishii S, et al.Prediction of pediatric endotracheal tube size by ultrasonograph[J]. Anesthesiology, 2010, 113(4):819-824.

[9]Galicinao J, Bush AJ, Godambe SA.Use of bedside ultrasonography for endotracheal tube placement in pediatric patients: a feasibility study[J]. Pediatrics, 2007, 120(6):1297-303.

[10]Pfeiffer P, Bache S, Isbye DL,et al.Verification of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in obese patients-temporal comparison of ultrasound vs. auscultation and capnography[J]. Acta Anaesthesiol Scand, 2012, 56(5):571-576.

篇9

急诊医学(emergencymedicine)是应社会需要和医学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跨专业的、跨学科的边缘学科,是研究和处理各种急性疾病、各种疾病的急危重阶段的临床医学,它涵盖了各临床科室的急症、危重病、危重症监护、院外各种突发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护、灾害和灾难医学、创伤及中毒医学、急诊医学管理等。急诊医学具有全科医学的性质,涵盖临床各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实践技能要求较高,专长于急、危、重症以及应急能力方面[2]。一个合格的急诊医生不但要有广博的医学知识和扎实的急救技能,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关系学、心理学和法律知识。因此,急诊医学教育必须适应急诊医学的发展,突出急、危、全的特点,着重培养急救理念,同时兼顾人文、社会心理学和法律知识的培训。急诊医学科不但要承担繁重的临床救治工作,还肩负着教学与科研的重要任务。教学的对象主要包括轮转的临床各专科医师、急诊住院医师、进修医师以及各级实习医师。由于他们知识水平不一,临床经验及社会背景不同,以致在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方面均表现出参差不齐。刚进临床的医师求之欲望强,动手积极性高,但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足够训练;而部分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师,则因知识更新滞后,陋习缠身,临床工作往往力不从心。因此,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均齐化的急诊临床医师,就必须设立专职的带教老师因材施教,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既往的教学常注重临床技能与操作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人文关怀方面的引导。由于急诊患者大多罹患病症而表现出痛苦、焦虑、不安、恐惧甚至精神异常,家属也有不同程度的焦躁甚至言行失控;此外,急诊医学科还常面对患者的“生、伤、死”,患者、家属甚至部分医护人员面对“生死抉择”、“生离死别”时,往往情绪失控、茫然无助,在这样特殊教学氛围中,医学人文教育就显得很有必要。而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常被忽略的生死观教育显得更加突出而重要。

2生死观教育在急诊医学中的重要性

2.1生死观教育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医学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关怀是指在医护过程中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需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服务,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3]。患者就诊时,往往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对伤痛往往顾虑重重,在诊疗过程中,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不亚于医疗技术的服务。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医务人员不重视与病患的沟通交流,甚至过分考虑经济效益,医学人文关怀往往被忽略。尤其是在当今医疗领域市场化导向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往往被医院和医务人员当做“肉体物质”或“机器”,出现“重病轻人、重利轻义、重亲轻疏”的现象。在诊治过程中,往往不注重沟通交流,甚至出现未看病人,仅凭检查结果来判断、治疗的现象。医生和患者之间只有经济利益关系和权责明确的医疗关系,医学人文关怀几乎缺失。在这种关系下,医院和医生缺乏对患者医疗权利和生命、人格的尊重,“以患者为中心”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要切实培养医护人员的医学人文关怀精神,应当对医护人员进行补课教育,尤其是通过生死观教育,使他们将“生命价值论”、“生命神圣论”等观念根植于心底;教育和引导医护人员对生命的重视和理解,充分认识到患者首先是人,是有生命尊严和价值的人,而不仅仅看到疾病本身,从而真正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医护工作者尤其是急诊医学科的医护工作者,要面对患者的“生、伤、死”,其中“死亡”是常有的事,如此频繁和近距离的接近“死亡”是任何职业的工作者都无法相比的。可以说,医务工作者既是人生开始的第一个见证者,也是人生结束的最后一个送别者;他们在治疗和护理临终患者中,一方面要自身树立科学、健康的死亡观,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另一方面也要有意识的克服不利于临终患者的不恰当态度和行为,同时还要给予临终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全方位照护,并对家属进行悲伤辅导。对医护人员进行生死观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对死亡的本质有正确的认识,树立健康、科学的生命观和死亡观,同时掌握调适处理死亡事件的知识和技能,成为临终患者的照护者、指导者和教育者,担当起人类生命的指引者、守护者。此外,对医护人员进行生死观教育,也有助于他们自我调适,尤其是在临床实践中接触大量死亡病例后能自我缓解因此而造成的心理冲击和挫败感,减轻自身的心理压力。

2.2生死观教育可以让患者正确认识生命的自然规律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人从一出生就开始走向死亡。但是,受传统观念影响,病人或家属常忌讳谈论死亡,面对即将到来或突然而至的“死亡”往往出现回避、忽视、冷漠或恐慌的态度[4]。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在当代社会,死亡的观念甚至被人们从头脑中驱逐出“境”:只有临终病人而没有临终者;只有逝去的病人,而没有老死者;无疾而终、自然而死已经被社会认为是不正常的、不存在的。这意味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已让人类产生了“生死的狂妄”(把正常死亡驱逐出人类视野了)。这种“狂妄”一方面造成了人们意识不到生命的脆弱,不思考死亡也不知道死亡,从而在人生当中迷失了方向,无法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这种“狂妄”也导致了人们对死亡的无知,而一旦真正面对死亡时,往往会表现出痛苦万分、惊慌失措,直至心有不甘、无法瞑目,更不用谈“超越生死”获得“不朽”与“永生”了。由于没有正确的生死观,临终者往往无法释怀,总纠结于诸如“当今医学科技如此发达,为什么自己的病就治不好呢”这种问题,甚至认为自己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死亡是不应该的,死亡的伤悲也就更大了;而临终者家属也往往觉得是自己没有照护好死者,没有及时发现亲人的病痛,没有让亲人接受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医师治疗,于是不管患者得到多好的治疗,只要没达到患者及家属的预期,患者不得不走向死途时,那绝对是心有不甘的,内心之愧疚和痛苦就更深;当患者死亡后,家属也往往把怒火集中投向医生、医院,根本无法接受“不治身亡”这一事实,医患关系也就空前地紧张起来。因此,一定要让世人(包括医生自己)明白医生可以治“病”,但不能治“命”。“生、老、病、死”乃自然之规律,任何人都改变不了,所谓“永生、不死”是任何医学科学都办不到的。通过对患者进行生死观教育,可使患者勇敢地正视死亡,加深对死亡的认识,使其意识到时间的有限,并逐渐接受死亡的现实,进而更加珍惜剩余的时光,采取积极的人生态度,使自己的余生过得更为健康和有意义,让家人、朋友及社会放心、安心。同时通过生死观教育,让患者树立健康、科学的生死观,了解医学的局限性,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2.3生死观教育可以让患者家属以及社会正确对待生命,从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人是社会之子,但首先是自然之子。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生命,生命的存在是智慧、力量和其他一切美好情感的基础,什么名利、地位、权势、金钱等,一旦生命逝去,将毫无意义。因此,要提高生命质量,维护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体现生命的神圣。正如苏格拉底所说:“不是生命,而是善的生命,才有价值。”对于个体而言,生命显得如此弱小而单薄,极其容易受到伤害。因此,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珍爱生命、怜悯生命。但不可否认,生命终有一天会结束,只是人们在接受死亡这个问题上,是泰然处之,还是焦虑恐惧。人们接受这个问题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死亡的态度:是自然之死还是因疾而终。如果我们能够把“走向死亡”看作是自然的一个过程时,对死亡的接受也就能默然处之,焦虑与恐惧也就大大减轻,因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之必然。但若无法正视死亡,视所有临终皆因病所致,是因自己疏忽造成,是因医学科技不发达所致,那就难以接受死亡,强烈的恐惧与痛苦就会如影随形。因为无法接受死亡,也就视之为非自然,当然也就非必然,对此不必然的结局(尤其是死亡)不甘心、不安心,于是矛头都指向“没有尽心尽责”的医院和医生———这即是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深层根源。所以,解决紧张的医患关系仅靠技术医学是不行的,必须要从人文、宗教与哲学等角度来解决,要教育和引导患者及家属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而医师除了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之外,还应具备一流的人文医学素养;医院也不应仅是治病救人的地方,还应是生死观教育的基地。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知道生命之可逝,让家属或社会明白死乃生命之自然。只有通过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世人才会理解死者应优逝、医疗有局限,和谐的医患关系才会真正建立。

2.4生死观教育是新医学模式的内在需求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医学的目的是预防疾病、控制疾病,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使医学集科学性、艺术性、道德性于一体的本来面目充分显现[1]。传统的医学模式在诊治过程中仅把病人当做一个生物体,而新医学模式的建立不但要考虑病人的生物因素,还要重视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全面分析把握,做到身、心兼治,内、外兼顾,这就要求在医学人才的培养中,必须教会医务人员既要懂得分析患者的病理生理,也要懂得分析患者的心理、生活工作的因素。而生死观教育是此项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了正确的生死观,医护人员更容易对患者产生共情,更加注重与患者沟通、交流、深入了解,真正的病因也就更容易找到。医护人员在具体的医疗实践中要时刻遵循“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医疗原则,既要运用自己精湛的医疗技术去解除患者的病痛,也要充分发挥人文关怀的精神去安慰、帮助患者,以尽量缓解、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新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务人员必须接受生死观教育,也只有这样医务人员才会更尊重患者的生命,关注患者的心理,尽一切可能促进患者康复。由于医务人员职业特性,每天都要面对病患的病痛甚至死亡,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人文关怀的理念,没有正确的死亡观(尤其是优逝的意识),就会对临终病人漠然置之而没有共鸣(同情)沟通,或对临危前的处置机械傲慢而缺乏人文关怀,使病人在无望、恐惧和痛苦中死去,无法真正做到尊重生命、尊重死亡。因此,对医务工作者开展生死观教育及医学人文培养是新医学模式的内在需求,必将深远影响其医护职业生涯。

3生死观教育的教学方式

综上所述,生死观教育在医疗活动过程中有着深刻的意义,那么如何开展生死观教育呢。首先我们要结合医疗工作明确教育的对象,要对医护人员加强生死观教育。由于医护人员常面对“生、伤、死”,特别是经常近距离接触死亡,对死亡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正确的死亡观,是开展医疗救护和临终关怀的基础;其次还要在全社会开展生死观教育。生死观教育,尤其是临终关怀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仅局限于对医护人员进行生死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开展生死观尤其是临终关怀的知识普及、宣传教育,使生死观教育尤其是临终关怀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全社会了解、支持临终关怀事业[5]。结合急诊医学科的特点,生死观教育可以采取如下形式:

(1)坚持理论教育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周期性教育。在理论学习阶段,可以让医护人员学习、了解各种与死亡相关的文化与知识,包括死亡恐惧、类型、心理、禁忌等。而在临床实践阶段则侧重于教授临终关怀服务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如病情告知技巧、与临终病人沟通技巧、丧亲心理调适、悲伤辅导、自杀干预、器官(遗体)捐献及与死亡相关的习俗、仪式等。

(2)坚持多学科融合教育。生死观的课题不仅涉及医学,同时涉及哲学、宗教、社会学、心理学、文学、艺术、法学、伦理学等,这就要求在开展生死观教育时,要广博开放、多学科融合贯通。

(3)坚持生死观教育的知行相长,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教育。如死亡人数较多的重大灾难发生、死亡标准界定、安乐死讨论、癌症终末期治疗的选择、临终关怀、濒死(或死亡)病例都是进行死亡教育的良好时机,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10

1.研究对象。设第四军医大学2004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22人为对照组,第四军医大学2005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32人为实验组。由相同教师授课。

2.研究方法。实验组采用Seminar教学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组并确定主题:学生分成5个小组,教员提供典型病例,拟定讨论主题并发放资料,引导学生如何自学。(2)学生自学: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并小组内部讨论,准备发言方式和内容。(3)课堂讨论。教师先讲解重点知识点,并引入主题讨论。各组采用任何形式汇报自学成果并展开辩论。(4)总结评价。教师分析总结,再次强调关键知识点,评价各人课堂表现,提出更进一步的学习要求。课后以小组为单位上交学结。对照组按照传统的LBL教学法教学。教学结束后,对各组学生进行相同试卷考核和填写问卷调查。

3.统计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表示有差异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试卷考核对比。实验组考核平均成绩为88.1±3.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平均成绩82.5±4.7分(P<0.05)。尤其对概念的理解深度、病例分析的广度,实验组表现突出。2.问卷调查分析。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形式,发放53份,回收率100%,问卷共设十个项目,每项10分,满分100分,见附表。实验组中,除“概念掌握”一项外,其余各项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在总分上有显著优势(P<0.01)。

三、讨论

Seminar的意思是“大学或暑期学校学生为研究某问题而与教师共同讨论的班级或研习班”,欧美主要用于大学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教育阶段,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Seminar教学法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课程完成方式由“教师灌输”变为“教师引导—师生讨论—共同总结—深化主题”的双向或多向互动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实用能力、探索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这与临床医疗八年制教育的核心相一致[2-3]。八年制学生人数少、学习能力强、医学理论基础扎实、便于开展小班讨论,这些为引入Seminar教学法提够了很好的时机和条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获得如下效果:

(1)激发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气氛。急诊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教学使学习内容抽象、记忆困难,学生不能真正体会到急诊急救的惊心动魄和成功救治的欢欣鼓舞,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低。改用Seminar教学后,最直观的感受是课堂气氛活跃。在充足课前准备下,学生发言踊跃、讨论热烈,对知识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明显提高。

(2)互动性强。在LBL教学中,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精修教案、添加案例、加强语言技巧,但事实是花费大量时间准备的精美幻灯、真实病例只能博得学生片刻的激情;尤其在互动设计上问题最大,要么太假、要么太难,往往是面对教师在讲台上充满激情的提问,台下一片静默,教学收获很少。这种现象在Seminar教学模式中得以改变。学生在上课之前,已明确课堂主题并做好充足准备,因此在课堂讨论中不会出现冷场的尴尬现象并敢于提出质疑或辩论。另一方面,教员在备课时已基本了解学生的需求,将用于幻灯制作、互动设计等表面形式耗费的大量时间用于思考和充实教学内容,真正做到分析全面、重点突出、有的放矢。

(3)开阔视野、培养临床思维。打破传统教学中“疾病概念—病因与分类—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的顺向思维模式,以临床病例为起点,按照“临床症状、体征—疾病病因分析归类—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的逆向思维模式组织教学,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局部到全身,并结合自学与讨论,开阔视野,在逐步理解和领会知识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