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子女教育问题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5: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子女教育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 问题分析 民工子弟学校 制度改革
一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则有近2000万,失学率高达9.3%。这就意味着,全国有近200万流动儿童失学,辍学,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这些数字无不令人触目惊心,而且据预示这些数字还会随农民工数量的增长而不断上升。
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学大概分两种渠道:一是进入城市公办学校,这也是目前农民工子女就学的主要渠道。另一种就是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有多种形式,其中民工子弟学校是民办学校中的重要一支,由于这些学校收费较之公办学校和其他民办学校要低廉的多,尽管教学设施很简陋,但对大多数不富裕的农民工家庭来说不失为一种无奈的次优选择。据中国青年报2004年2月21日的消息得知,就拿比较发达的上海来说,目前上海外来流动人口子女人数为32 万余人,其中在上海市公立学校借读的约为12.3万人,占38.5% ;现有民工子女简易学校481 所,在校借读的约为19.1万人,占59.8% 。来自北京娱乐信息报的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中的学龄儿童共有24万人,其中有6.8万流动人口子女在打工子弟学校上学。从上面数据不难看出,民工子弟学校在吸收民工子女接受教育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分析
1、教育歧视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农民工子女就读城市公办学校上。尽管政府一再三令五申,督促当地政府吸纳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然而,当地政府实施起来却大打折扣,给农民工子女进公办学校上学附加了许多额外条件。一是收取高额的借读费,对于大多数农民工家庭来说,这无意于提高了农民工子女进公办学校的门槛。大多数农民工家庭,本来就属于弱势群体,处于城市社会的最底层,甚至很多家庭还处于低保水平,温饱还有问题,根本无力承担这高额的借读费。据上海统计局2003年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大多民工的月收入比较低。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88%。而上海市教育局规定公办学校的借读费为每学期170元。在子女教育费用上,大多数民工家庭一年的开支为1500――2000元左右(含学费和杂费),对这样的开支,50.7%的家庭认为比较重和较重,43.5%的家庭可以负担。这不难看出,一半以上的农民工家庭尚处于贫困的边缘,对负担这种借读费表现的很吃力。收取借读费这只是第一到关卡,将许多农民工子女关在了公办学校之外。二是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需要办理相当复杂的手续。如有的学校需要提交“五证”,有的学校需要提交“三证”,但客观上讲,相当多的打工者现在没有这些证明,即使所有手续齐备了,还要给公办学校交一笔对农民工来说是非常可观的赞助费。否则,就有可能被拒绝入学。经过层层把关,进入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事实并非如此,由于农民工子女很多是从农村学校转来的,底子较差,在插班以后,无疑会影响到整个班的学习成绩,这召至许多公办学校老师的不满,从而导致许多老师对民工子女的歧视,对他们的学习不闻不问,再加上来自一些城市学生的歧视,民工子女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伤害,学习成绩也变得更加糟糕。
2、民工子弟学校发展问题
民工子弟学校是除公办学校以外另一个吸收民工子女的重要渠道,但在其发展中却存在着种种问题,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一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这直接导致学校的教学硬件和软件设施极其落后。民工子弟学校不像公办学校那样有政府在财政上的支持以及学校长期的积累,大多数民工子弟学校都是靠自己筹资,或通过社会募资的方式来支持学校的发展,资金来源非常不稳定,影响着学校的发展。而且都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根基甚浅。据对上海市民工子弟学校的调查,这些学校的校舍、课桌、图书馆、实验室等硬件设施普遍不足甚至严重不足。
二是民工子弟学校开设大都不规范,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经过教育部门的批准后建立的,很多民工子弟学校至今仍处于“无照经营”状态,时刻面临着被取缔的危险。目前,北京市取缔了一些所谓不规范的民工子弟学校,引起激烈的争论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北京有关政府部门认为这些学校达不到规定的所谓的办学条件和标准而加以取缔。这对于那些在此就学的民工子女而言,无异于断送了他们上学的出路。民工子弟学校的存在,是现行城乡二元结构的教育体制下的一种无奈的次优选择。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采取扶植指导的态度,而不能简单地以城市现代化中小学的所谓标准来决定取缔与否。
三是民工子弟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师资水平低。民工子弟学校在人们眼里都是一些不入流的学校,学校教学条件差,待遇低,学生素质低,升学率更差,这都成为大多数教师不愿进入民工子弟学校的原因,民工子弟学校招来的教师,可谓良莠不齐,有一些退休老教师,民办代课老师,还有好多初高中毕业的失业工人,其中大部分都没有经过严格的教师培训。即使这样,许多民工子弟学校仍然师资缺乏,往往需要一位教师来教多门课程,教师本身的水平本来就有限,教一门已是勉为其难,带几门课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以北京行知打工子弟学校为例,该校的教师主要是招聘刚毕业的大专、中专、高中毕业生,其中80%左右是从外地招聘来的,在教师中经过专门训练的只有25%左右,由于教师中师范学校毕业的很少,因此,大部分教师缺乏教学、教法等方面的训练,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另外,这些教师尤其在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缺乏训练,这些课的开设存在很大困难。
(二)原因剖析
1、城区政府的排外倾向
根据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精神,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农民工子女自然也不例外。大城市接纳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更何况农民工的大量输入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于农民工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中国经济学家的共识是21%。照此看来,农民工理应“分一杯羹”才是,然而城区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希望农民工子女占用本地义务教育经费。一方面这种做法并不违背教育法,因为当地政府没有义务承担非本地人口的教育经费,按现行《教育法》应由户籍所在地政府承担他们的教育经费 。另一方面由于城市民工流动状况相当复杂,而这方面的相关政策还不完备,城市无论在教育资源分配,还是教育设施等方面都优于乡下,一旦放宽了农民工子女的入学条件,使民工子女大量充斥公办学校,不但会使城市公办学校教育质量大大下降,还会刺激更多的农民工子女涌入城市,给当地政府带来更大的压力。
2、政府缺乏对民工子弟学校的扶植与管理
近些年来,民工子弟学校发展较快,但依然存在较多问题,究其原因,除了自身存在的一些原因外,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政府的。一方面政府缺乏对民工子弟学校的扶植,民工子弟学校完全是在自力更生,政府很少拿出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来帮助他们。另一方面,政府缺乏对这些学校的规范引导。一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往往照本宣科,而且做事过于武断,动不动就将一些所谓不符合办学条件的民工子弟学校取缔,而不是因地制宜的引导他们走上正规的渠道。
3、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教育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流动人口的相关管理政策与法规尚不完备。目前,国家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思路,如户籍制度改革,学籍制度的改革等,仍处于探索阶段,并未形成成文的法律法规。加之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情况相当复杂,流出地政府与流入地政府之间又缺乏配合,职责不清,使得农民工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也给政府的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二是现行的义务教育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义务教育体制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基础教育由当地基层政府负责,也就是说,适龄儿童少年应该在户籍所在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所需教育经费由国家和户口所在地政府共同承担。这样,对流动的农民工子女而言,就成了现行义务教育体制下的真空地带,他们随着打工的父母进城,可户口问题无法解决,流入地政府就可以《教育法》中教育经费只分配给常住居民为由而拒绝他们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也成为一些城市公办学校收取农民工子女借读费的一个理由。而流出地政府也会以各种理由推脱,拒绝出纳给流入地政府相应的本地外出民工子女的教育经费。
三对策及建议
3.1对现行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优化教育管理
一是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这是解决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根本出路。现行的户籍制度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它在维持社会稳定等方面起过一定的作用,但却造成了城乡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仅表现在经济方面,在教育方面的发展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国家分配给城市的教育资源要远远多于乡下,再加上城市和农村经济基础存在很大的差距,使得城乡教育发展水平极其不平衡。而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受教育问题难以解决也正是由于这种户籍制度的存在。因此,只有从根本上打破这种户籍制度的城乡二元体制,逐步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结构,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新的户籍制度,并以大城市为中心建立起对流动人口的动态管理制度,才能有效解决农民工的这一难题。
二是打破现有的义务教育经费分配体制,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基础,实行新型的教育经费分配体制。目前我国实行的教育经费分配体制是以现行的户籍制度为基础的,适龄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经费由户籍所在地政府和中央政府共同承担,城市农民工子女没有常住户口,因此理论上无法享受当地的教育经费。因此只有打破这种以户籍为基础划拨教育经费的不合理的体制,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基础,建立流动子女的流动户口档案,并依此由中央政府和流入地政府共同承担教育经费。
3.2降低流入地公办学校的门槛,接纳更多的民工子女接受教育
这是目前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实行的是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办学体制,全日制公办学校是学生就学的主渠道,对于农民工子女而言也不例外。因此,当地政府就应该一视同仁,适当放宽农民工子女入学的条件,简化农民工子女入学手续,并逐渐减少公办学校收取民工子女借读费的数量,并慢慢加以取消。加强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关心,对一些较贫困的农民工子女适当降低收费标准,取消那些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对特困家庭子女实行减免学费,进行经济补助等,不断为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公办学校的教师应不断加强职业道德能力的培养,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加强自身的修养,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对自己的学生一视同仁,不管他们出身如何,都要倍加爱护,这样才会使那些农民工子女消除心理的芥蒂,克服不健康的心理,找回属于他们自己的真正的生活,幸福快乐的成长。
3.3政府应加强对民工子弟学校的扶植和管理
各级政府可以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民工子弟学校以大力支持。人力方面可以为民工子弟学校免费配备培训人员,开设教师培训课,加强教师教育教学方法能力的培养,以提高这些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物力方面政府可以给这些学校提供政策上的优惠,如提供无息贷款,低价出售给学校用以扩建校舍的用地,可以给这些学校免费或低价配备一些较先进的教学设备,捐赠桌椅,实验设施等硬件设施。还可以鼓励民间集体和企业向他们捐款捐物。财力方面可以适当拿出一些教育经费补贴这些学校以缓解这些学校财力的紧张状况。
除了扶植民工子弟学校发展以外,更加要重视对他们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规范化并不意味着整齐划一,非要以当地公办学校的标准来衡量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规范与否,而是要因“校”因“时”制宜,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学校,从变化着的实际出发,制定符合这些学校情况的标准。不须一切向公办学校看齐,也并不意味着对这些学校的放纵,相反,要严格加强对这些学校的管理。
【参考文献】
[1]申书厅.正确认识农民工子弟学校在“普九”中扮演的角色[J].职大学报2004(3).
[2]范国平,邵栀兰,余云丹.农民工城居子女读书难问题成因探析[J].黑河学刊,2006(1).
[3]蒋国河,闫广芬.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现状与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3).
篇2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 教育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加之城市劳动力的缺乏,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工子女入学率低,失学率高
农民工进城务工,其子女生活安排,一般而言是两种方式。一则跟随前往务工地生活,二则由爷爷奶奶照顾。跟随父母前往务工生活,由户籍政策、籍贯及其他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影响,农民工子女一般很难进入城市学校读书,或者入读成本较大,也因为城乡学校教学内容的差异,部分农民工子女就是入学城市学校,可往往跟不上班级学习,成绩靠后,最好往往选择辍学。留在家乡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的,由于爷爷奶奶年纪较大,往往无能力管教留守儿童,或者受农村传统思维影响,往往这些留学儿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
(二)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不公平性对待
受一些政策影响,农民工子女在务工地读书,在公立学校读书,往往要交一笔数目不菲的建校费,此外还有借读费之类的费用。而农民工的收入往往又是有限的。于是,大多数农民工的孩子无法进入城市的公立中小学上学,即使有幸进入公办学校就读,他们也受到来自同学和老师方方面面的歧视。表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就他们的就读资格而言,已经是低人一等了;其次,各个班级的班主任老师都不希望有这样的学生在自己的班级就读,在他们思维定势下,他们认为农民工子弟一定会影响本班的总体学习成绩,或者影响本班的课堂纪律以及学习风气。更有甚者会把所谓的“借读生”完全的孤立化,真空化。
(三)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压力大
由于文化程度的原因,农民工往往不知道如何科学合理的对孩子进行教育。不少农民工家长的教育方法不恰当,往往不是训斥就是打骂,他们所能做到的只有督促孩子学习,部分家长把通过教育脱离贫困的重担过早地压给了孩子,当其子女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更多的是一味的责罚,甚至是无理的打骂,缺乏同孩子之间的心灵沟通,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和内心世界,使得孩子心理负担过重,导致情绪的反常和学习成绩的下降。
另外,农民工子女大多来自经济条件比较差、物质和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偏远农村,且农民工子女都是从农村的学校转入求学地,他们和真正的农民有些不同,他们是介于城市和农村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生活,不同的口音、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进度以及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得他们的成绩较本地孩子差,使农民工子女极易产生自卑、自控能力不强、意志力薄弱、戒备能力强等不良心理。来自本地孩子的歧视,内心世界对社会差别感受到的强烈不平等,也让农民工子女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
(四)农民工子女安全无法保障
农民工的工作大多不稳定,工作变动导致了居住场所的不固定,而且流动人口出于经济上的考虑,租住房往往都是在环境较差、出行不便、租金低廉的地方。这样一来,学校和家庭无法建立稳定的联络方式,致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无法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脱离家长监护问题非常突出,而且导致学生的出行安全无法保障。
二、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大力发展公办教育资源和民办教育资源,着力提高教育容量
一是落实好“两为主”政策。把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和教育经费预算,按照实际在校人数足额拨付教育经费。对于公办教学资源不足的农民工集聚地区,要想方设法加大投入、调配资源,改善教学条件,或者新建一批公办学校。
二是提高民办教学资源水平。对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简单地禁止和关闭都不可取,要支持和规范其发展,将受政府委托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纳入统一的师资培训和教学管理,提高安全水平和师资水平,逐步让其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财政扶持政策。对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的学生,也要按照公办学校的标准,免除学杂费,享受相关补助。
(二)改善户籍、教育体制
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不够协调,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就地接受教育需要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建校费,不能让户籍问题成为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门槛,也不要让不完善的教育体制成为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绊脚石。这几年国家已经设立了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农民工子女能够在城市里顺利入学,但是入学的手续尽量要简化,确保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能顺利实施。此外,可以考虑逐步将学籍和户籍相分离,首先在农民工户籍所在省份范围内,让农民工子女在父母就业地享有参加中考、高考的权利,并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三)多方采取措施,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水平
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差异,往往不是很高,因此在子女的教育方面,不是没有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就是根本不教育,甚至没有让子女接受教育的意识。因此政府应多采取上夜校,发宣传资料,组织一定的培训,多方面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水平。
(四)加大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怀力度
对于在农村留守的儿童的教育,政府要加大关怀力度,要明确登记信息。确保适龄儿童及时入学。同时学校要特别注意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在食宿方面,要给一定的安排,如推行免费营养早餐,推行学习一帮一活动。通过这些措施,确保留守儿童能适龄入学,确保留学儿童较低的辍学率。
党的十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三中全会又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国家的努力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一定会得到彻底解决,农民工的子女,也会和城市生活的孩子一样,最终成为伟大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鲍传友.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政策审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5(3).
篇3
我们常提“蝴蝶效应”,以说明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而我们在考虑教育问题的时候,却常常不考虑问题的关联性,造成教育科学的分支越来越多。一个人对某个领域的问题研究得越来越深,但是对分支间的相互联系和其他外部问题研究得很少,常常用线性思维找到了解决某个问题的好办法,但推出后衍生出来的问题又往往是始料不及的。
对于教育问题,我们不可能像把巴西的蝴蝶和美国的风暴联系到一起似地加以研究。完善彼德・圣吉的理论,需要划定一个界,即对在一定范围内确实密切相关的因素都要考虑到。我们的教育科学研究,有时候就好像是把一面镜子打碎了,摔成一小片一小片,一个人拿一个碎片在那里研究,等把每一个碎片都研究完了,再把这些碎片拼到一起,已经不是原样的镜子、不是事物本来的面貌了。
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综合起来去研究,而非打碎了去研究。举个例子,特殊教育的主流化和非特殊教育的特殊化现象。现在,我们在特殊教育中强调主流化,强调学生随班就读,这是为了使这些孩子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但是,我们的非特殊教育却在一个劲儿地搞特殊化。比如说对贫穷的孩子,过去我们为他们提供助学金,让他们跟大家一块儿念书,现在我们却要把穷孩子单独弄在一起,组成宏志班、宏志学校。问题是,我们对宏志班的孩子需要进行特殊教育吗?有的搞宏志班的同志对我讲,宏志班的孩子并不完全遵循我们按线性思维推出的逻辑来思考问题:对他帮助他就感恩,感恩之后就立志,立志就有了“宏志”,就成才了。现在有些孩子产生了仇富心理,有些宏志班的犯罪率上升。这是我们原来没有估计到的问题。
非特殊教育的特殊化还不止这些。我们现在习惯于把群体进行分解,然后给不同的孩子戴上不同的帽子。某宏志学校的一位校长告诉我,他们学校有的孩子进大学时提出要求,不要再说他们是宏志生,他们不愿意再“特殊”下去。现在的打工子弟,进城跟着父母的被叫做“流动儿童”,在家的被叫做“留守儿童”,反正在哪儿都得被贴个标签。还有,这些是“独生子女儿童”,那些是“单亲家庭儿童”等等。我们在研究中根据学生某方面的特殊性对他们作出区分是可以的,但将其作为教育方法并不合适。
如果我们多一点系统思维,也许就不会出现上述矛盾现象了:我们一方面努力使应该接受特殊教育的孩子融入社会,另一方面又把已经融入社会的孩子从社会中分离出来。
篇4
论文关键词:筛选假设理论,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就业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率持续走低。2009和2010年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8%和74%。据此推算,2010年尚有160多万毕业生未能按时就业。文章旨在从教育经济学筛选假设理论的视角审视农民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及其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一、筛选假设理论
筛选假设理论视教育为一种装置,本质上是一种信号,其主要作用是帮助雇主识别能力不同的求职者,以便把他们安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筛选假设理论的前提是不完全信息,即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当雇主要从求职者中选拔有适当能力的人去填补空缺岗位时,他对求职者的能力并非完全了解,在短暂的招聘过程中,只是通过简历或交谈了解求职者的显性情况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如性别、种族,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经历等,用人单位为了招到合适的员工,主观上往往更注重毕业生的学历、所学专业、毕业学校等,据此来鉴别、筛选和录用大学生,因此,毕业证书的作用尤为凸显,蕴含着丰富的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是一种身份、能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是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和毕业生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素质和能力的基本依据。高校的层次和水平显著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985”、“211”院校的毕业生与一般普通院校的毕业生相比,用人单位更青睐于前者。“211”院校的毕业生是企业招聘的主要对象,占80%,而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仅占20%[1]。
二、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机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入学率;二是高等教育层次。近年来高校扩招主要集中于地方普通院校,他们在大众化过程中扮演了“主角”。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正从数量上的显性不均转向质量上的隐性不均,主要表现为城乡学生就读院校的类型与层次上的差距。统计数字显示,重点大学农村生源比例逐年下降,且主要分布在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非重点地方普通高校。杨东平教授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研究表明,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地方普通院校与专科院校,重点大学的农村生源比例呈下降趋势[2]。“中国农大农村户籍学生比例一直维持在三分之一左右,而2011为28.26%,比2010年减少了5.98个百分点,近十年来首次跌破三成。”[3]
学界通过研究发现,社会阶层不同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就读高校的层次和类型的可能性亦不同。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丰富的社会上层子女进入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高于社会底层子女论文开题报告范例。社会底层子女考虑到入学风险和就学成本,往往选择学费较低或相对冷门的专业,而上次社会子女更多地选择就业前景好的热门专业。
曾满超研究发现:农民阶层与非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整体可能性之比为5.6,进入全国重点高校可能性之比是9.2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其中与党政干部子女的差距则分别达到17.9倍和31.7倍[4]。低社会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内部分化中更多集中于低层次学校中[5]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子女进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是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子女的18倍[6]。
“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所处的家庭阶层对其高等教育准入与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农民与农民工、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较多就读高职高专院校,管理阶层子女较多就读“211”院校[7]。文东茅研究指出:父亲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者的子女进入“211”大学的比例为32.8%,父亲中只受过小学或以下教育者的子女比例为15.3%[8]。高学历父母子女与低学历父母子女进入“211”院校的比例悬殊较大,二者相差10个百分点[9]。
(二)原因分析
1.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
长期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是导致我国城乡高等教育机会差距的主要原因。长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造成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机会、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等严重不均衡,存在显著差距,导致农村学生从一开始就在高校入学机会竞争中处于劣势。
2.城乡教育观念差异
农村家长普遍存在教育短视行为,多从投资—收益角度考虑子女受教育问题。由于大学学费高昂,四年大学费用对于农民而言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支出,有的甚至“因教致贫”;加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或失业,就业后工资较低,甚至低于农民工工资。在权衡成本与收益之后,相当一部分农村家长认为上大学还不如外出打工实惠,进而不重视子女教育,“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导致农村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其高考成绩和高等教育机会。
3.高考选拔制度隐性不公
近年来一批重点大学采取多元招生改革,如保送招生、自主招生、艺术招生以及高考加分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招生过程不透明,不同程度存在人为操作的制度空间,优势阶层往往可利用其所拥?械娜Α⒕济和社会等资源对这些制度加以渗透,从而直接或间接地获得这些入学机会,而农村阶层则因缺Υ死嘧试炊τ诹邮啤B蘖⒆2捎帽录比即将城?(农村)子女所占比例与城市(农村)子女高考报名比例相除,研究表明城市子女在保送招生制度中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17.2倍。对2010年某“985”大学自主招生数据进行统计显示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城市子女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8.2倍[10]。另一方面,不同阶层家庭背景、经济、文化及教育资源差异较大。优势阶层家庭收入高,经济殷实,为子女提供的教育投入也较多,其子女可以参加各类培训班、特长班。一是可能其综合素质,可以拿到多种技能证书,从而获得更多加分因素;二是可能提高学业成绩,获得高等教育机会较大;农民阶层则相反。结果导致“家庭背景、收入差异—家庭教育投资差异—教育投资质量差异—就业差异”恶性循环的现象。
三、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不仅影响到每一位大学生的自我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均处于劣势的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如何呢?
闵维方等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状态存在差距。“211”院校的就业率为84.8%;普通本科院校的就业率为70.9%;而专科学校的就业率为58.9%。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家庭经济状况好、社会资本丰富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公务员子女的就业率与农民子弟的就业率相差14个百分点[11]。李炜,岳昌君研究发现:“211”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比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概率大;家庭经济条件好,家庭社会关系广泛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起薪较高的好工作 [12]。
社会阶层不同,其子女高等教育之后的结果亦有较大差距。家庭背景越好,就业率和起薪越高;行政管理人员和经理人员的子女大学生毕业时平均月工资高于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400元和300元[13]。“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明:从学生毕业后半年的就业状况来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中分别有35%和25%的毕业生未能就业,远远高出管理阶层子女未就业15%的比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在就业质量上也处于弱势,2008、2009两届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在各阶层中分别排在倒数第一、第二位[14]。
杨钋等对麦可思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表明,由于工作转换成本较高,弱势群体学生的就业流动性小于其他学生。“985”、“211”院校毕业生及父亲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子女就业流动性远高于非“985”、“211”院校毕业生及父亲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子女的就业流动性。同时不同流动模式的实际收益也存在较大差异[15]。
郭丛斌,丁小浩研究表明,父母从事主要或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其子女从事相同劳动力市场工作的可能性比较大;代际之间,从次要劳动力市场流向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难度比由主要劳动力市场流向次要劳动力市场的难度大[16]。马莉萍,岳昌君认为,家庭背景显著影响毕业生进入主、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家庭条件好,父母的受教育程度高、家庭社会资源丰富有利于毕业生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17]。主、次要劳动力市场收入存在差距。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差距已扩大到15倍,跃居世界之首[18]。
四、对策与建议
1.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重要举措。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整合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快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和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打破城乡二元教育格局,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2.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及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
目前全国共有2000多万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学校管理与教育的落后等原因,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一般不理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一般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或相比较薄弱的学校,由于存在户籍等制度性障碍,农民工随迁子女尚须回原籍参加升学考试,因所学教材课程的差异,影响其升学考试成绩,因此,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制订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以及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3.规范高校招生程序
高校招生应遵循公平原则,规范招生程序;加强自我约束,实行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在采取多元录取机制时应考虑社会现实和公平保障条件,加大考测能力比重宜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在考测能力与公平客观之间寻求平衡点。“当高考日益侧重于考测能力的时候,应该承认勤奋刻苦的因素在高考成绩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下降,而受教育条件和环境所起的作用在有所上升。”[19]
4.培养和拓展社会资本,提高综合素质
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应建立良好的同学、校友及师生关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展交往领域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和配置社会资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能力。如社会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等。
5.消除体制性障碍,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打破就业市场分割局面,推进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放宽政策限制,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规范就业市场,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市场环境,加强就业立法,禁止并监督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歧视现象,规范招聘程序、公开招聘过程、接受社会监督。
6.建立就业援助制度,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面向就业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作为就业困难群体的一部分,理应被纳入到政府的就业援助体系之中。政府应该从就业政策、就业岗位、就业服务以及失业保障等方面对其进行就业援助。
参考文献:
[1]王霆,杨玉梅,张瑾.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问题研究—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调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93-97.
[2]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学生在重点大学比例下降[EB/OL].people.com.cn/GB/jiaoyu/1055/3178564.html.
[3]寒门果真难出贵子?国内多所大学农村生源减少[EB/OL]. edu.cn/te_bie_tui_jian_1073/20110829/t20110829_676296_1.shtml.
[4]曾满超.教育政策的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78.
[5]武毅英,吴连海.高等教育收费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负面影响及反思[J].复旦教育论坛,2006(2):60-65.
[6]谢作栩,王伟宜.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J].教育学报.2006(2):65-74.
[7][14]35%农村生未就业家庭背景对就业影响渐明显[EB/OL].edu.cn/gao_jiao_news_367/20100812/t20100812_507500_1.shtml.
[8]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9]杜桂英.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基于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78-84.
[10]罗立祝.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对城乡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11(1):32-41.
[11]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31-37.
[12]李炜,岳昌君.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1):88-94.
[13]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15]杨钋,门垚,马莉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现状的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75-80.
[16]郭丛斌,丁小浩.职业代际效应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教育的作用[J].经济科学,2004(3):74-82.
[17]马莉萍,岳昌君.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3):1-7.
[18]中国行业收入差距世界最高[EB/OL].chinanews.com/cj/2011/02-10/2833461.shtml.
[19]刘海峰.高考改革中的全局观[J].教育研究,2002(2):21-25.
篇5
【关键词】城镇化 基础教育 教育选择 教育投入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1-0115-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20世纪末,我国完成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任,在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中树立了重要的里程碑。然而,农村教育薄弱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教育的物力、财力投入不足等因素使农村的基础教育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同时,家庭教育的投入也受到家庭经济状况的直接影响,使大部分农村家庭选择让孩子在农村读书,也没有在课外辅导、特长培养的投入意愿。
吉林省是在1988年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此后吉林省政府、省教育厅不断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虽然吉林省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不断改善,但仍不乐观。20世纪80年代以后,吉林省开启了城镇化的建设,农村家庭的教育观念和教育选择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 城镇化建设前农民的教育选择行为
1.城镇化建设前农民教育选择行为的基本情况
农村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生活环境,农民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导致农民的教育投入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的状态。从很多农村子女的名字来看,“凤”“龙”居多,名字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教育投入具有非常强的偏好。虽然农村家庭对接受教育有着极其渴望的心理,但是农村微薄的收入只能用来维持一家的生计,并没有富余的教育经费供子女读书,导致农民对教育的需求及投入逐渐淡化。
随着吉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的经济条件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农民对教育的投入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很多农民认为上学是一项只有支出却看不到收入的活动,最终都是要选择外出打工;再加上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大部分农民只是让孩子读完小学就辍学去打工补贴家用,更不用说让孩子选择更好的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
2.城镇化建设前影响农民教育选择行为的因素
很多学者认为,收入是影响农民教育投入的重要因素,但是以“家庭子女教育经费支出”为主题的访谈结果显示,农村家庭教育经费的投入与家庭收入状况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有家庭月收入相对更高一些的家庭,其教育经费的投入随着收入的提高而有所提高。访谈发现,农村家庭收入并不是影响农民教育投入的唯一重要因素。除了农村家庭收入,家庭的受教育情况、子女个数、性别、子女自身学习情况等均是影响农民教育投入的重要因素。很多家长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认为养女儿就是给别人家养媳妇,只重视对儿子的教育;还有一些学生自身不喜欢学习,学习成绩较差,没有学习动力,自动放弃接受教育的权利;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投入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家庭地位高的母亲能够促进家庭教育投入的提高。
二 基础教育领域农民教育选择行为的变化
随着农村城镇化程度的加深,大部分农民逐渐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受到城市不同文化的影响,农民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转变,影响了农民教育的投入,他们的教育选择目标不再仅仅是培养出高学历的子女,而是希望通过教育的方式实现整个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教育选择发生了变迁。
当前吉林省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采用的是分片原则,即就近入学。在就近入学的政策下,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如果就近的学校教学环境、教学设施、人文条件等各方面都较理想,家长很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到该所学校读书;第二种,如果就近的学校条件比较差,升学率较低,学习风气、环境差,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的学习成绩尚可,学生家长就会想尽各种办法,宁愿多花钱也希望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其他较好的学校,这种现象在处于城镇化发展中的近郊农村普遍存在。
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吉林省的很多农村家庭不让学生就近入学,而是选择到离家较远的市区读书,这是因为本省的城镇化发展使农村交通方便,地缘上也更接近城市,农民也有更多的经费供孩子读书,在物质方面农民教育投入有了很大的转变。家长愿意花更多的钱将孩子送到教育设施、教学环境等各方面比较优越的市区读书,这是本省也是全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教育选择的普遍倾向。但是,这些转变只体现在物质支持上,并没有加大在人力和物力方面的教育投入,很多家长忙于打工或者是种地,将孩子全权委托给学校,忽视或没有能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三 城镇化对农民教育选择行为的影响
1.思想观念方面的影响
长期以来,“面朝黄土背朝天”成为农民的代名词,为了改变耕作劳苦的命运,很多农民将希望寄托在教育上。随着农民及其子女从农村流动到城市,他们发现城市里的许多工作机会均对求职者的受教育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而且学生的在校成绩逐渐将学生进行分层,这说明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从而获得一份较好的工作,改变自己的命运。换而言之,家庭环境不再成为决定子女职业的直接因素,农村家庭的子女也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改变贫困的生活环境。城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育的公平性,也促进很多农民家庭提高教育投入,使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从而期望在将来通过职业的社会流动提升其生活质量。
吉林省城镇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农民新的教育观念,部分农民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改变命运,农民子女只有在中小学阶段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能力接受更高的教育,从而提高自身的资本,带来各种经济和非经济效益。
2.物质条件方面的影响
随着城市覆盖面积的不断扩大,农村耕地逐渐被占用,农民会得到一定的补贴,也会选择经商或外出打工来维持生计。城镇化建设使更多的企业落户到农村,促进了农民就业的同时,也拉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从而提高了农村家庭教育的投资能力。随着吉林省城镇化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有了提高,父母对子女教育的关注度逐渐上升。许多家长把教育支出排在家庭支出的第一位,甚至可能会进行各个家庭彼此之间的比较和竞争,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
3.生活空间方面的影响
城镇化建设使农民的教育观念逐渐与现代教育观念接轨,越来越多的农民意识到要想改变当前的家庭状况,就必须使子女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用知识改变命运。而农村的小学和中学教育条件都比较落后,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不能与市区相比。城镇化过程拓展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空间,很多家长充分利用城镇化进程中交通便利的条件,将孩子送到市区读书或进行课业辅导、特长学习,使其接受更好的教育。
四 结论
城镇化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收入呈现多样化,也逐渐改变了农民的教育观念,提高了农民的教育投入。很多家长受到自身成长经历的影响与启发,希望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接受城市文化的洗礼与熏陶,能够切实学到一些技能,丰富人生阅历。但是城镇化目前还没有带来农村基础教育的质变,农民的教育投入还比较单一,目标也不甚明晰,家庭教育还有很多不足。这些都需要随着城镇化深度、广度的拓展而逐步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陈锋、梁伟.生命历程视角下农村家长陪读经历及其影响研究――基于甘肃华县的实地调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2]刘拥华.行为选择、博弈地位与制度变迁――基于国家―农民关系的分析框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1)
篇6
1.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分析
1.1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和个人综合素质相对提高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国家在教育方面投入的逐步增加,尤其针对广大的农村地区,无论是在资金上,还是政策方面国家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大大提高了我国农村人口尤其是新生代农村子女的受教育水平。
1.2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就业的目的已包含到许多精神层面 在老一辈农民工眼里“挣钱、娶妻、养娃”是他们外出务工的根本目的,当目的达到后就回到农村享受天伦之乐,而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目的已不再限于此,他们更多是为了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标。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朝气与活力,这也是他们时代性的体现。
1.3新生代农民工的维权意识有所增强 维权意识淡薄,没有树立起正确积极的法制观是体现在老一辈农民工身上的不足之处,而随着教育的普及化,新生代农民工在法律和维权的意识上相对老一辈农民工有了很大提高。在个人素质与就业意识上相对于老一辈农民工有了很大转变。
2.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所面临的问题
2.1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和个人文化素质不高,工作后劲不足 虽然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的受教育程度及个人素质都相对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和个人素质远远滞后于城市劳动力市场需求,这也是阻碍其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的关键性因素。随着知识技能逐渐代替简单体力劳动,就新生代农民工目前的技能水平来看,仅有大约30%的人能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所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仍是一项关键性任务。
2.2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劳动权益受损问题突出 尽管相对过去而言,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拖欠工资的现象少了许多,新生代农民工的地位也提高了不少。但从总体上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环境仍相当恶劣,拖欠工资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他们也经常受到歧视,人格上经常受到伤害。
2.3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社会保障得不到有效保证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价涨幅过大,在很大程度上已超出了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承受力,使得大多数新生代无法安家于城市,这无疑对他们在城市长期稳定的工作带来了极大阻碍。
2.4心理问题在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上日显突出 经济的发展,时代的更新,各方面压力的汇集,使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的心理问题已逐渐变得不可忽视,对社会秩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而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安定与和谐。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其原因多是由于进入城市后心理失衡,从而导致犯罪。由此可见,能否有效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他们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
3.对策与建议
能否在务工城市长期稳定的就业、生活,已成为新生代农民工能否更好发展的关键所在,而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新生代农民工长期稳定的在务工城市就业已成为一大问题,所以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力争尽快取得新进展。
3.1加大职业教育、培训投入,全面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综合素质 学习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而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大国,农村人口占到2/3以上,所以,我国教育是否发展关键是看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是否提高。据统计,我国80%农村人口都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与职业培训。所以,他们在就业方面往往竞争力不足,很难找到一份稳定工作,即使找到了,也是工作条件很差、工资很低、很累的工作。而他们并非不想接受更高的教育,很多情况是由于学费太高,难以支付而选择提前就业。所以,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学生中高等教育的补助,这不仅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长期稳定就业,同时也是将我国人口大国转变为人才大国的重要举措。
3.2保障物价水平,给新生代农民工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房价、药价是目前民生问题突出的重要因素,是否控制好房价、药价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社会的稳定以及国家的发展。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而他们绝大多数的收入却远低于国家的社会平均工资,所以,在他们这个群体中民生问题尤为重要,也尤为突出。如今80、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在日益增加,而他们又被目前昂贵的房价和药价所困扰,生活压力大。因此,严格控制房、药价格将有给新生代农民工创造一个宽松的就业与生活环境,有利于他们长期稳定的就业。
3.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农民工的权益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法律后盾,创造出一个和谐、正义的法制社会,有利于我国法制国家的形成。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国家完善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治国原则,严厉打击损害新生代农民工的行为,这不仅能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同时也是净化社会空气、维护法律尊严的必要举措。二是国家坚持依法治国,以法律作为人民的后盾和保障,将大大减少人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妥协思想,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树立起法律信念,使新生代农民工由消极被动维权转变到积极主动维权。所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给新生代农民工坚实的法律保障,有利于他们长期稳定的就业。
3.4改革户籍制度,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据目前各项调查数据可发现,目前我国的户籍制度已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子女入学)及很大程度上给新生代农民工带来了许多不便,对其长期稳定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改革目前的户籍制度将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很多方面都受益,如社会保障的满足、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心态上的平衡与满足等;对国家也意义重大,如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城乡二元结构的打破、增进城市化进程、缩小城市与农村差距,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迈进。所以,可见改革目前的户籍制度将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长期稳定的就业,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发展,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举措。
- 上一篇:公司流动资产管理
- 下一篇:口腔医学技术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