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监督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5: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监督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市建成区内城市道路井盖设施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道路井盖设施(以下简称井盖设施),是指在城市道路上设置的供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供热、有线电视、交通信号等各类地下管线的井盖、井框、井圈、井篦子等设施。
第四条市城市道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井盖设施的监督管理。
区城市道路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责分工,负责辖区内的井盖设施的监督管理。
市、区城市道路管理机构负责井盖设施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开发区管委会道路管理机构受市城市道路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负责开发区内自管道路井盖设施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规划、建设、公安交通、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做好井盖设施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井盖设施的产权单位是井盖设施的管护责任单位(以下简称管护责任单位),负责井盖设施的巡视、养护、维修和管理工作。
管护责任单位应当指派专人负责井盖设施的巡视、养护、维修、管理工作。
第六条井盖设施的设计和施工,必须执行国家有关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
在城市道路设置井盖设施,应当符合相关产品标准和交通荷载标准,并与路面保持平顺。
第七条建设单位在道路建设施工中,应当承担在建道路井盖设施的管护责任。
建设单位在道路上设置的检查井盖、雨水井等工程竣工后,应当通知城市道路行政主管部门参与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八条检查井井盖和井壁必须有标明管护责任单位的标识,没按规定标有标识的井盖和井壁,由管护责任单位负责更换。
禁止不同专业的井盖互相混用。
第九条管护责任单位应当建立井盖设施巡视检查制度,管护责任单位的巡视检查人员,应当每日经常对管护的井盖设施进行巡视检查,并对巡视、养护、维修等情况进行登记备查。
第十条管护责任单位发现井盖设施丢失、损坏、移动等情况,应当立即设置围挡和警示标志,并在发现缺损时起6小时内进行补装、维修或者更换。
第十一条因井框不稳定、损坏或者因井室渗漏引起检查井、雨水井周边路面破损、井框高程超标等,由管护责任单位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及时维修、调整。
因道路破损导致路面标高与井盖不平顺的,由城市道路管护责任单位负责维修。
第十二条大修、中修道路需要调整检查井、雨水井井框高差的,由管护责任单位按照设计标高进行调整。
第十三条管护责任单位的巡查、维修人员打开井盖进行检查、养护、维修等作业时,应当按照规定在井口周围设置围挡和警示标志。施工结束时应当及时清理现场,恢复道路原状。
第十四条城市道路管理机构和开发区管委会道路管理机构应当每日经常对井盖设施管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井盖设施损坏的,应当立即通知管护责任单位;管护责任单位接到通知后,应当立即到现场设置围挡和警示标志,并在接到通知起6小时内对井盖设施进行更换或者维修。
城市道路管理机构和开发区道路管理机构无法认定管护责任单位的,应当会同城市规划部门通知有关管护责任单位共同到现场认定和处理。
第十五条井盖设施缺损,在不能确定管护责任单位严重影响行人和车辆交通安全时,城市道路管护责任单位可以对损坏的路面、高程超标井框、废弃井等进行处理直至填埋。所发生的工程费用,由管护责任单位支付。
第十六条因井盖设施缺损,造成行人和车辆交通安全事故的,由管护责任单位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第十七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收购井盖设施或者破损井盖。
第十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一)井盖设施不符合国家和地方产品标准或者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的;
(二)检查井井盖和井壁内未按规定标明管护责任单位标识或者不同专业井盖互相混用的;
(三)管护责任单位未按照规定履行巡视检查职责,造成井盖设施缺损未及时发现的;
(四)打开井盖维修作业时,未在井口周围设置护栏、警示标志,施工结束未清理现场、恢复道路原状的;
(五)井盖设施缺损,管护责任单位未按规定时间更换或者修复的。
第十九条对破坏、偷盗井盖设施或者擅自收购井盖设施、破损井盖的,由公安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井盖设施监督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履行监督检查职责造成井盖设施缺损未及时发现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一条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二条罚款使用的票据和罚款的处理,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执行。
篇2
[关键词]机动车;尾气;检测;管理
中图分类号:X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3-0097-01
1.机动车尾气检测监督管理系统设计
1.1 机动车尾气检测方法
①双怠速法:当汽车处于空挡的情况下,加油到达高速和低速时,对污染物进行检测的方法。
②稳态工况法(简称为ASM):稳态工况法的英文全称是“Steady State Loaded”,译为“加载稳态工况法”,稳态工况法试验时,汽车应保持恒定的车速,同时还必须采用底盘测功机对发动机额外地施加载荷。
③瞬态工况法(简称IM):整个实验循环过程包括怠速、匀速和减速等车辆各个实际行驶过程中的排放特征,能够准确有效的检测出氮氧化物的排放,检测相关性好,技术含量极高,并且错误率低。
④简易瞬态工况法:使用该方法检测时,主要采取变速度和变负荷的行驶曲线。其最主要的是它采用“气体流量分析仪”装置对机动车的排气流量进行检验,经过详细的计算后,最终得出每一种污染物每公里的排放质量 。
⑤加载减速法:该方法主要是我国对在用柴油车的环保检测方法。能够准确的反映出柴油机输出功率,进而减少检测过程中的限油作弊 。
⑥自由加速法:该方法同样是我国对在用柴油车的环保检测方法,也是检测柴油车烟度的基本方法。在自由加速工况的情况下,抽取一定量的排放黑烟,黑烟中的炭微粒吸附在滤纸上,通过检测器测量滤纸染黑的程度,并确定该试验车辆的烟度排放是否达到标准。
1.2 机动车尾气检测监管系统设计原则
①高效性。避免给由于登陆输入及检测人员操作失误带来的等待,系统多采取数据库提取方式自动输入。
②融合性。 现有检测硬件设备良好的兼容,避免重复投资带来的浪费。
③先进性。 WebService的网页式界面设计,即开即用,同时升级采用后台自动完成,免去用户端频繁安装升级的繁琐。
④成熟性。在现有的软件平台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避免基础软件的重复测试。
⑤可靠性。与具有多年机动车尾气检测软件设计经验的公司合作,保证使用过程的稳定。
⑥安全性。采用硬件软件及安全证书等多重网络防黑手段,有效的保护信息安全
⑦易维护性。模块化设计,各个模块彼此联系但又相互独立,对其中某一模块进行维护不影响整体使用。
⑧可扩展性。扩展简单易行,只需要按要求添加必要的模块即可。
1.3 机动车尾气检测监管系统总体设计结构
机动车排气检测监督管理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和支持硬件设备。系统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电子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将机动车检测机构的排气污染检测工位、检测设备、流动检测设备及未来新增加的检测设备实施联网,建立一套实时、准确、高效、完整的机动车排放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完成管理、控制、数据采集、分析决策等工作 。
系统建设将实现新车管理、环保标志发放管理、路检执法、抽检管理、维修管理、在用车监管及淘汰报废等多项机动车污染综合管理功能的整合,以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综合执法能力,为机动车污染防治的各项措施提供有效平台和载体,为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机动车尾气监控管理系统由以下六部分组成:
①基础平台层可分为操作系统平台和网络平台建设。
②技术支持层主要负责提供系统开发建设工具、软件开发平台和数据库软件。
③数据服务层主要用来支持系统支撑层的数据,包括系统数据资源和数据资源的管理功能,为系统提供了基本的数据支持。
④中间组件层为系统提供数据导入、数据交换、数据服务、数据存储、数据传输各种组件服务。
⑤系统应用层实现项目各子系统的功能使用。
⑥用户层是系统针对领导、各业务处室等用户定制的功能与界面的整合。
2.机动车尾气检测监督管理系统工作流程
2.1 进行车辆的外观检测
在车辆进行外检的整个过程中,安装的摄像头将对整个查验过程全程监控和录像。通过无线传输设备拍摄车辆外观、车架号等图片,系统可根据所检验车辆的车型自动决定所需要拍照的图片内容,操作人员可根据系统提示逐步操作拍照,所拍照片可即可上传到监控中心服务器。场地路线保存在各检测机构本地服务器,要求保存期限90天以上。外检查验照片保存在监控中心服务器,保存期限3年以上。
2.2 车辆审验登录
检测站需建设无线路由器及PDA通讯服务器,当检测人员使用PDA对车辆外观查验拍照时,实时数据和查验照片即可通过WIFI技术上传至监控中心服务器,服务器通过数据比对,进行车辆唯一性及违法盗抢车辆的查询。通常系统提示拍摄的照片主要为,车辆外观左前45度角车辆照片、车辆右后侧照片、侧面拍照、车内最前方向后拍照、灭火器拍照、安全手锤、行驶记录装置拍照、车辆识别代号等。
通过移动PDA车辆查验系统,查验的车辆能在查验单上实现照片的打印。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在合格证审核时可根据PDA查验的照片、查验表数据、检测数据进行审核。
PDA通过无线AP连接到检测站PDA服务器,再通过监控中心通讯服务器(带安全认证证书)获取公安车辆登记信息。所有检测站车辆上线检测时,需将车辆外观、车架号、机动车尾气检测材料等相片上传到系统工作界面,核实无误后方可受理机动车环保签证业务相片保存3年以上。
2.3 车辆上线检测
上线过程中系统对车辆检测数据进行实时采集,检测数据实时上传到监管中心服务器, 车辆检测视频同时上传到检测站视频存储服务器;数据和过线视频自动绑定,并自动上传至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数据自动审核系统即时对车辆检测数据进行真实性审核;数据无误可记性下一步工作,如异常数据系统进行自动预警。车辆离开时拍照,且可以辨别车辆牌照号码;
2.5 车辆下线时检测
监测站通过高拍仪对车辆车辆交强险、行驶证、检测报告单等资料图片进行拍照,并自动上传至监控中心服务器,监控中心后台数据处理程序对车辆检测数据的自动审核,审核结论发送到监控中心。合格车辆自动生成环保合格标志并打印。异常结果提交监控中心人工审核。
3.结论
本文结合目前机动车保有量及污染程度的发展趋势,重点研究了将机动车尾气检测系统及机动车尾气检测管理系统整合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平台,建立了中小城市机动车尾气检测监督管理系统。希望该系统可以成为管理部门有效的监管手段。
参考文献
[1]王建章. 实施检查与维护制度控制在用车排放污染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6.
篇3
关键词:在建工程;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强化措施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建筑工程市场不断扩大,建筑工程投资规模也不断增大,尤其是大型商业建筑以及高层建筑数量的增加,需要更加精准的消防安全监督工作。以上建筑在设计施工阶段就存在较多消防安全隐患,如果无法消除建筑消防隐患,严格审批建筑工程消防设施建设,就会出现消防事故,导致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还有可能影响居住人员的正常生活。对此,消防监督部门应该关注在建工程的消防管理工作,及时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定期抽检建筑工程消防设施设备建设安装情况,保障建筑消防设施符合消防建设的基本要求,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在建工程消防事故特征
1.1事故波及范围大,伤亡人数多
对于投资建设规模相对较大的施工区域,一旦在建设过程中突发火灾事故,由于人员疏散不及时或恐慌情绪,很可能在撤离过程中出现踩踏事件,对建筑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由于在建工程项目场所的施工人员密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在建工程内部人员的逃生率。在通常情况下一旦在建工程内部出现火灾,人们第一时间会感到恐慌,而施工现场内消防设施不足,无法及时扑灭火灾,瞬间会有大量人群涌向出口方向,从而造成在建工程消防出口拥挤,没有专业的人员维持现场秩序,降低人们的逃生概率,同时,在恐慌情绪的支配下,还可能会出现人员摔倒或踩踏事故,极大地降低了人们的生还率。
1.2经济损失较大
当前,国家经济持续性建设以及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城市基础工程以及住宅工程为乡镇地区的工人带来工作机会,而这些人员的消防意识淡薄,一旦在建筑施工时出现火灾,不合理的灭火方法往往会适得其反,加上人员密集,工种复杂,施工场地内缺乏安全防护装备,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带来较大的经济财产损失。
2在建工程消防隐患以及安全监督管理问题
2.1消防隐患
2.1.1设施布置不合理施工项目进入施工阶段时,为了满足现场施工与管理的需求,施工单位需要在施工现场临时搭建施工基础设施,比如临时办公室、居住区等。受建筑工程用地的限制,以上临时设施在建设的过程中很难满足建设要求,经常出现设施防火距离不足、防火通道堵塞等问题,容易引发消防事故,造成严重的损失。比如,施工现场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区域与在建工程距离小于15m,而其他临时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更是小于6m的基本要求,再加上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物料摆放随意,容易堵塞消防通道。2.1.2可燃物管理不到位在建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材料种类较多,其中不乏易燃易爆的施工材料,常见的有木材、塑料、油漆等。现场管理人员应该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严格管理,如果出现存储不当的情况就有可能导致火灾事故,威胁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比如,2017年12月,天津市一城市大厦建设项目,其38层电梯间随意堆放废弃物,后因施工人员遗留火种,引起材料燃烧,造成严重火灾事故,经过紧急救援依旧造成现场10人死亡。2.1.3临时用电存在隐患为了方便在建工程施工建设,施工人员会在施工现场设置很多临时用电的点,导致临时用电出现随机性的特征,临时用电的网线比较复杂,缺乏有效管理,经常出现铺设问题,影响其他施工项目的进行,同时也增加了消防安全隐患。有时候还会出现一个开关盒连接多个电器设备的情况,导致开关电源负载过大,增加了火灾隐患。除此之外,施工管理人员不重视现场的用电规范问题,尤其是在起居室与办公区,经常出现违规使用电器的情况,造成负载过大,容易引发火灾。2.1.4消防设施不完善我国对在建工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有具体的要求,根据我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配备相应的灭火设备、供水系统以及应急照明等装置。然而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解决建设成本,在施工现场并未配备消防设施,有的甚至都没有灭火设备,难以消除现场火灾隐患,还会造成更大的伤害。而有些施工单位按照要求为施工现场配备了相应的消防设备,但缺少日常维修与保养,导致现场消防设备存在管理不善、备件不足等问题,难以应对火灾事故。比如,有的建筑内部消防照明设备由于长期不使用而又缺乏定期维护,从而出现故障问题,如果商场出现了紧急事故或者火灾情况,就很难利用照明系统开展疏散救援工作。其次,很多人员密集的场所都缺乏自动报警装置以及自动喷淋装置,导致该区域在火灾发生的时候无法进行消防灭火处理,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1]。
2.2安全监督管理问题
2.2.1前期监管不到位一般情况下,建筑项目在立项设计阶段就需要进行消防方面的监督与审批,确认其设计施工方案满足建筑消防要求之后才能够进行施工建设。但是一些建筑工程项目通常会以工期紧、任务重为借口,并未取得工程报建许可就开始施工,更有甚者已经直接竣工并投入使用却未取得消防审核许可,导致消防安全前期监管完全失去效力。很多施工设计单位为了满足企业建设要求,节约施工成本,并未遵循消防技术规范的基本要求,还有的施工单位为了应对消防监督审核,提交的施工设计图与实际投入施工的设计图存在差异,导致建筑消防建设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很多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中抱有侥幸心理,无视消防安全技术规范,导致建筑工程出现严重的消防隐患。除此之外,一些城中村改造工程、自建房工程等,都存在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消防安全要求的情况,这样的建筑单位明知道建筑设计违反消防技术规范,建筑之间存在防火间距不足、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依旧开展施工建设,对居民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2.2.2消防责任主体不明确建筑施工单位的消防安全意识不足,在实际施工中经常出现随意挤占消防通道、擅自增加层数、随意改变建筑设计与使用性质等现象,最终建设出的建筑与申报的建筑项目大相径庭。另外,在施工设计阶段,有的设计单位为了满足建设企业的需求罔顾建筑消防安全要求,在明知道设计方案无法实施的情况下弄虚作假,一味追求经济效益。除此之外,还有的建筑消防单位资质不足,其消防管理人员都是临时拼凑而来,缺乏专业技术知识与工作经验,难以开展有效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在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隐蔽工程建设中还存在偷工减料、降低施工标准等问题,导致建筑消防等级不足,影响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施工消防监理单位形同虚设,监理人员不了解具体的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范与条例,检测单位人员存在恶意竞争的情况,影响建筑施工的效果。2.2.3二次装修不规范建筑工程施工完成之后,有的单位会擅自进行扩建与二次装修,这就容易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增加建筑消防安全隐患。比如有的建筑人员在扩建的时候私自拆除防火墙,擅自封堵安全出口与消防连廊,还有的装修单位忽略了建筑的消防安全要求,为了满足装饰美观的需要破坏建筑原有的消防设施。比如装修施工人员在进行房屋吊顶装修时将自动灭火喷淋装置遮挡起来,导致消防设施难以发挥效用;还有的施工人员将楼梯间的防火门进行更换,影响了防火门的消防功能。这样的违规建设行为都会增加建筑的消防安全隐患,对居住者造成较大的影响[2]。
3在建工程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强化措施
3.1强化消防安全源头管控
要想强化建筑消防监管效果,消防部门就应该找准消防管理的源头,进入各级城乡建设规划委员会与技术委员会,参与建筑规划与项目开发工作,推动城乡消防规划工作的进行。消防部门还应该从教育、商务、卫生等各个行政审批部门入手,加强对消防安全相关事项的管理与审批,针对不符合消防建设要求的项目一律不批准建设。另外,消防部门还应该配合监察管理工作,提高在建工程消防监督管理的力度,落实各部门安全责任,保障消防工作政令畅通,以防出现渎职行为。对于城乡接合部、城中村城、老旧住宅区、集中出租屋等场所,消防部门应该定期进行火灾风险的排查与整治,根据建筑需求增加消防设施,降低消防风险。
3.2完善消防监督管理体系
只有完善消防监督管理制度才能够促进消防部门职能的改革深化,提出统一的消防监督工作标准,提高监督检查工作的效率。针对在建工程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工作人员首先应该明确工作标准,并参考相关消防管理法律法规制定监督管理制度,实现消防监督责任的落实,明确分配监督管理工作与任务,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与消防安全意识。只有将消防安全管理放在与自身经济利益同等重要的位置才能够提高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保障建筑的消防安全。与普通建筑的消防监督工作相比,在建工程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难度更大一些,监督管理项目也更多。要想提高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建筑内部还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设备与消防设备,加强消防设备维护工作,减少建筑消防隐患,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消防管理能力。比如,工作人员可以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融入物联网技术,这样就能够完善火灾事故报警专线,并通过控制系统对消防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发生火灾时,系统能够触发应急机制,并通过智能化系统给出指令,使用自动喷淋的方式降低火灾的影响。同时,智能化系统还能够发出警报,提示工作人员。因此,消防工作人员应该完善消防设备定期检修以及维护工作,保障消防设备的有效性,这样才能够提高消防工作的效率[3]。
3.3实现多部门联动综合管理
随着我国区域公共安全体系的不断建设与完善,消防部门应当整合火灾隐患整治工作内容,将其与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取得其他社会安全管理部门的联系,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联动管理工作,完善火灾隐患整治工作体系,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确立在建工程火灾隐患整治工作的目标,提高火灾隐患整治工作的效果。消防部门还应该不断完善自身职责,加强消防宣传培训,提升基层消防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引进信息技术完善火灾隐患整治工作系统,实现各部门消息的互通以及工作的联动。另外,消防部门还应该根据该区域的消防隐患情况制定出应急方案,开展实战练习,提高消防隐患治理与救援工作的效率[4]。
3.4构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生产活动也不断增加,在建工程的消防安全隐患与消防事故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然而当前使用的消防监督管理系统并不能够满足日益增加的消防管控需求,甚至在当前的信息系统建设中也存在管理系统不够完善的问题,无法发挥出信息管理系统的真正效用。对此,技术人员应该提高自身消防监督专业水平,致力于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完善消防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首先,消防部门技术人员与领导层应该创新监督管理意识,推动信息化建设发展,实现消防监督管理智能化发展。其次,消防部门还应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与防火管理系统的整合,这样就能够提高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还能够完善消防应急工作内容[5]。
3.5规范建设工程市场秩序
针对在建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相关部门还应该进一步规范建筑工程市场秩序,实现消防工作社会化发展,积极探索建筑工程消防技术审查以及行政审批分离的可能性,优化消防审批流程,明确部门职责,创新消防监管审批模式,保障在建工程的消防安全。首先,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建筑施工多单位、多机构的诚信制度,规范参与建筑项目各主体的消防安全意识,使其能够自觉遵守建筑工程消防建设技术要求。针对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消防建设等环节中出现违规现象的一律不能够通过审批,建筑必须返工,不能够投入使用,对于行为恶劣的单位还应该给予惩处。对于建设过程中使用不合格消防产品的单位,应该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并将其不良行为向社会公布,同时共享信息至各行政部门,作为部门实施行政许可、市场监管、银行贷款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工程具有较高的消防安全隐患,对此,消防工作人员应该重视其消防监督以及检查工作,通过强化消防安全源头管控、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加强消防设备维护、规范市场秩序等方法提高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傅邦杰.关于在建工程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及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20,6(08):45.
[2]陈宇财.关于在建工程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20(05):189-190.
[3]孟二备,李俊帅.建筑消防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消防界(电子版),2019,5(14):44.
[4]刘毅炜.建筑工地火灾隐患分析及消防安全监管对策[J].安全,2019,40(10):77-80.
篇4
【关键字】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1 引言
随着近年来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投入的不断增长,建筑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但是建设工程面临的地质条件日趋复杂、创造性的设计造成的建设难度的增加以及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投入使用,建设工程的质量影响因素也更加复杂。同时建设工程质量直接关系的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如何有效的加强和改善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2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研究
2.1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基本框架
目前我国是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的形成过程,分阶段进行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在工程的立项论证阶段,工程质量主要由建设单位负责,由政府计划管理部门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项目工程勘测设计阶段质量主要是勘测设计单位负责,施工图审查和监管部门负责勘测设计质量的审查监督;项目的施工和竣工验收阶段工程质量主要由施工部门负责,由第三方监理单位和工程质量监督检测机构具体实施过程和结果的监督控制。对工程勘测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所涉及的所有对象工程建设活动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其中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监督由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实施。
2.2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相关主体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构成建设工程质量的五大责任主体。其中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作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直接主体,分别对勘察质量、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负责;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间接主体。间接主体根据建设工程法律、法规及工程合同对相关直接主体的相关活动进行监管。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的监管主要委托监理单位进行实施。
2.3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配套制度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相关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分别为:施工图审查制度、施工许可制度、工程监理制度、政府监督管理制度。施工图审查制度,是指建设主管部门认定的施工图审查机构按照相关规定,对施工图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内容进行审查。审查不合格的施工图,不得在建设工程中使用;建设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当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的要求,向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建设工程一律不得开工;按照国家规定实行监理制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须委托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工程监理单位,按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代表建设单位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的建设工程质量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2.4 目前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建设工程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长,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面对新的建设和管理形势,在施工手段、组织能力、管理费用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做出完善和改进。总体上,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政府监督工作陷于微观,不够全面,无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正确的核验、评定和控制;工程质量监督范围过于狭窄,对施工期工程质量监督的力度较大,对勘察设计阶段工程质量的监督手段和重视程度不够;实施质量监督管理的机构大多为受政府委托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个别机构是企业性质,使得质量监督机构定位不明确;政府质量监督方式过于具体;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模式过于单一;部分监理单位存在违规行为,对监理单位的监管体制不健全;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机制不够健全;施工图审查工作力度不够;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政府投资工程的质量监督模式有待健全。
3 完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思路和措施
3.1 完善我国工程质量监管模式的总体思路
新形势下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总体思路是: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的宏观和间接监督管理,中介组织对建设工程质量的微观和直接监督管理。
政府需要建立和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体系,通过施工许可制度、工程监理制度、施工图审查制度、质量巡查制度以及工程竣工备案制度,从制度层面对工程的质量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核心人的工作质量,因此,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参与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作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应实施全面得质量监督管理,对工程质量监督出工程主体外,还应该注重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全方位,对参与工程建设各个行为主体的质量行为的监督管理。
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以保证现代化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同时需要与世界接轨,引入国外先进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技术、和质量检验检测方法和设备,依照国外质量检测管理标准完善国内的建设工程质量评价体系,正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
最重要的是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需要依法监督,依照是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对建设工程的过程进行严格监督管理。
3.2 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具体措施
按照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模式总体思路,可以制定相应的措施,在实际的管理和监督中实现工程质量的有效监管,具体措施包括:
3.2.1 监管主体需转变质量监督管理理念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中介机构。政府主管部门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中要,严格依法行政,不直接指挥生产、调控建设企业生产经营但不插手企业内部管理,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调控,是企业树立质量立市经营管理模式。对于从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中介机构,政府需要一视同仁,保护中介机构的合法权益,中介机构创造一个宽松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
3.2.2 明确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政府职能
在政府管理体系中,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属于政府管理及专业执法范畴。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涉及到的行政收费要全部上缴国库,同时,改革建设工程监督管理机构中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逐渐变更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现权利和利益的完全脱钩,对政府监督管理事业单位工程质量需要的费用应纳入财政预算,保证质量监管的公平、公正性。
3.2.3 由无区别监督向差别化监督转变
改变传统的对不同企业、不同工程采用单一的、无区别的监督管理的模式,集中资源解决影响最突出的问题。一是根据不同企业和项目经理的业绩、信誉、工程质量保证能力以及其他综合情况,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动态确定和区分重点和一般监管对象,对其实施不同强度的监督管理。二是对市政工程、大型公共建筑、中小学校校舍工程等涉及城市公共安全的建设工程要重点监督管理,同时提升质量管理等级。三是加强对技术风险大的高切坡、深基坑、大跨度结构、、大型幕墙、抗震结构、异型结构等部位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或技术方案现场的监督检查。
3.2.4 大力发展工程咨询业
为了有效的解决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政府监督资源的供需矛盾,就决定了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监督控制体系的作用,大力发展工程咨询业,以适应各层次投资主体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要求。
4 结论
建设工程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研究,提出完善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新思路和具体措施,对规范和引导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向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合理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汉丁,刘应宗,论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改革.建筑,2002.
[2]工程质量监督概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25-2.7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在我国扩大内需,加大基础建设的背景下,包括城市建设、公路、铁路、地铁项目在各省市内的各种公共项目都被提上了日程。与此相应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但近几年建筑事故频发:①2008年11月11日发生在杭州地铁施工现场的大面积塌陷事件,塌陷面积宽约20米,长100米,深10米,10辆以上行进中的汽车坠入塌陷处已经造成7人死亡,14人失踪。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王梦恕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隧道及岩土研究所所长)去过现场,分析了事故的原因。
(一)一方面,设计、施工过程中,前期的筹划、设计都是比较草率的,没有考虑到周边环境的影响,该转移的东西没有转移,像高速公路就在基坑的表面上行走,造成了整个基坑坍塌。另一个方面,没有依靠专家的意见,多半是作为甲方,作为领导,自己决定的,无任何科学的可行性,而在危险情况下照样施工,突然出现突变性的危害,造成人员死亡。
(二)就是现在得得施工中,没有认真地研究如何使施工方法要跟地层紧密结合的,要和周边环境紧密结合,随便采用最便宜的方法来施工,造成很多安全隐患。
(三)由于整个工程出现一个工期完全是没有按科学的方法来做,就是拍脑子定工期,结果造成赶工现象非常严重,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另外为了省钱,把费用压的很低,不合理的工期、造价是影响安全、影响质量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中铁四局在车站大约布置了100多名工人,不少是农民,其中相当一部分没有经过任何培训,问这些工人施工现场有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安全,他们说就是有人在每天上班的时候,每天提醒一下要注意安全,具体怎么注意安全,都有哪些方面,出现了危险情况该怎么办,没有人告诉他们。
据当地安全部门负责人说,这个工程就很可能存在转包的情况,有资质的单位凭借他的实力中标,获得了承建这个项目的资格,但是在具体承建过程中,他就转包给了许多资质差,或者根本没有资质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这就可能造成巨大的风险。
②上海11.15特大火灾造成50人死亡,40人失踪。近年来,高层建筑火灾事故频发,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一些高层建筑建设和装修中忽视了消防安全问题,遗留下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一方面,为了减轻结构自重,建筑中大量使用了易燃、可燃高分子材料;另一方面,为了追求装饰时尚,装修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达不到消防安全标准。火灾后果非常严重,因为火势沿着建筑外墙蔓延速度极快。其中建筑材料是否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选用的不燃材料。
③上海的一栋13层在建住宅整体倾覆、北京中央电视台新址的文华东方酒店的火灾等等。
针对以上等等工程事故,地质、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可能存在问题,甚至有点还存在工程被层层分包,施工单位没有施工经验等问题,每个方面的疏忽都可能酿成安全事故,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事故折射出的是安全制度和责任心的不足,以及施工安全管理和监管力度的欠缺。建设工程技术含量和高风险性无不需要强烈的安全意识、周密的安全管理和严格的安全监管来实现,每一个项目就是一项考验安全管理的工程。而坍塌事故频发,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失误,更是安全意识的坍塌。我们认为只有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把建设中的主体的行为规范起来,依法建设,才能减少建筑事故的发生。
1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能否有效运行,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稳定与提高起着很大的影响。目前,随着市场的深化和细分,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仍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监督体制中仍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相关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建立和健全相关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法律、法规制度,使其质监人员在对建筑工程进行质量监督时,有法可依,进而使工作顺利的进行。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对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违规等行为进行处罚时,所参照的法律法规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总体实施起来还很困难,仍然缺乏有力、适度的处罚依据。
1.2多头管理导致工程质量监督责任不明确
目前,对于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其实质上已形成了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局面。这样只会导致关系错综复杂,政出多门,界限不清,权责不清等一系列的问题,不利于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的统一管理、整体协调以及整体的系统运作,不利于监督管理系统的协调发展以及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1.3工程质量监督执法不严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彻底实施。但是,目前由于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中,相关法律、法规在立法工作中存在不少缺陷,并且相关的配套实施细则也不完善,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强,还存在着不少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这样势必影响到整个工程质量监督的实施。同时,执法不严也会导致内部腐败现象的滋生,这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事业的顺利进行是一个很大的阻碍。
1.4建筑工程监理机构的经费问题堪忧
经费问题也是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监理机构主要是依靠“自收自支”的方式来解决经费问题的。有的建设单位还拖欠监理公司的监理费,造成监理公司在一段时间内的经费困难,监理公司无法正常运行,最终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受损。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工作的措施
2.1深化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改革
为保证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强化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政府监督职能发生彻底转变,建筑工程合同备案、现场检测申报、验收备案工作已在全国实行,但应该看到,新型的质量监督体制目前还处在转型和完善时期,还存在内部制约监督不力,工作方式不够科学,信息传递不畅、不够准确等问题。因此,必须创新工作机制,完善监督管理模式,深化监督体制改革,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健全质量监督监测信息体系,切实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水平,健全完善监督管理体制,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2.2加强工程建设的管理和施工单位的行为规范
(1)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质量意识的高低,关系到质量责任主体单位对质量工作重视的程度,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①工程开工之前,质监员应监督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发现问题或有异议议的地方,及时提出并予以解决,不留任何隐患;②在基础工程施工时,基础开挖后,地基基础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国家有关规范及强制性标准条文要求施工,这是保证结构安全的关键之一;同时督促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组织好基础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③工程验收时,质监站须严格监督参建各方主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及强制性标准条文进行验收。
(2)加强对工程招投标的监督。严格审查建设单位是否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进行了公开招标,是否公正地择优选择了中标单位。监督机构对工程的施工工艺,质量、原材料、构件、半成品的计量检定/校准工作严格审查,要对技术交流、设计变更、隐蔽工程记录等技术资料提出严格要求,使工程内部形成比较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材料、构件、半成品经检测不合格者一律不准使用,上道工序不合格者,下道工序不准施工。
2.3提倡社会监督和第三方(监理单位)的大力介入
我们首先要确立监理部门的权威。同时我们一定要保证监理公司的素质,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管理,确保监理的公正性、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社会监督:建筑设计要适合大众市场,不要单独去适合某些人群,阻碍市场的正常发展。工程质量在每个置业者心目中站主要地位。为此,在工程建造过程中,社会监督与社会舆论起到重大的主导作用。
篇6
毕洪瑕
荣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四川自贡荣县 643100
摘要: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加快了发展步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和规模进一步增加,结合当前实行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展开详
细的分析。同时就工程质量监督模式改进进行研究,促进工程质量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新时代;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这些年来,国家建设体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
式也已经初步形成。同时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成效显著,但是随着历史、市
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工程质量监管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相应的监管模式尚
且存在一定的不足,对此对新时代下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进行进一步的
改进和创新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现有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下安全形势分析
2015 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442 起、死亡554 人,
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减少80 起、死亡人数减少94 人(见图1、图2)。同
年,全国有32 个地区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其中有10 个地区
的死亡人数同比上升。由此可见现有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下安全形势依
然不容乐观,需引起各地高度重视。
图1 2015 年事故起数情况
图2 2015 年事故死亡人数情况
二、现有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
当前人们对工程质量、工程建设规模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
的监督模式已经无法很好的满足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需求。该管理模式主要
具有下面几点问题:
(一)缺乏较强的行政质量监督
比如,某市一项监督项目,当前年均所监督的在建项目超过300 个,
监督建筑总面积超过1000 万m2,但是该市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在编的
工作人员不足40 人,而一线的质量监督人员不足在编人员的一半,由此可
知,相关执法人员的工作量庞大,这种情况下会导致工程质量监督力度严
重不足。由此,该市工程质量监管部门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如何对自身监督
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得自身监督力量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行政质量监督缺乏较强的有效性
因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主要方式是定点检查,工程巡查发挥辅助作用,
在进行定点检查的过程中,检查的时间和内容已经被确定,由此极易出现
受检单位提早应付检查的情况,最终导致检查工作成了“走过场”的形式,
监督检查工作自身的有效性大大削弱。
(三)没有明确的工程质量责任主体
在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在组织监督管理活动时,给予了工程实体质量以
及工程责任主体行为给予了同样的重视,分别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同时对于工程实体质量采取全面监督的方式进行检查,这种情况下既不能
对监督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造成实体质量监督工作占用过多监督资源的
局面,同时保姆式的监督模式极易使得群众以及五方责任主体对于责任主
体质量认识进一步弱化,甚至会出现监督部门协助责任主体应付工程质量
控制的误会。
(四)工程竣工验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指
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在工程竣工验收日起5 日以内,向相关单
位上交工程质量监管报告。工程竣工验收为工程项目投入使用之前的最后
一次活动,在工程实体质量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提交整改要求之后,
一般来说5 日难以完成,这会对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对于报告中相关问题验
收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新时代下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改进措施
新时代下,不管是《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
要求,还是住房建设部门所采取的专项质量行动,均对工程质量监督部门
当前的监管模式提出新要求,要求其模式必须同行政执法相关要求相符合,
需要利用以抽样检查为主的监督方法;同时对监管职责以及企业相应的主
体责任区进行明确的规定,必须反映五方责任主体根据自身职责践行相关
工程质量责任,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切实负责监督行为。所以,监督管理模
式存在一定的弊端,需要积极深入的思考监督工作,经济的探索新的监督
模式。
(一)新的工程质量监督模式
工程监督管理部门需要积极探索全新的工程质量监督模式,以“差别
化”以及“分类管理”原则为指导,通过抽查与抽测的方式,在综合和专
项检查的辅助下,监督的侧重点为工程质量行为监督,逐步形成勘察、设
计、建设、施工、监理等为责任主体,工程质量监督部门为监管主体的高
效监管体系【1】。
(二)明确质量监督工作内容。
按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有关要求,对相关的监督工作内容进行明确,
加强对监督中的抽查与抽测活动,对违法行为依法采取相应的行政处罚,
保障工程实体安全以及主要功能区的质量,确保质量责任主体切实落实质
量责任【2】。因为对质量监督工作进行明确的规定,监督执法人员可以根据
相关内容组织自身的监督管理工作,规避了工作的盲目性,确保执法人员
的监督工作重点更加突出,不至于会使执法人员自身的检查工作过于随意。
(三)明确质量监督检查频次
工程质量监督由过去的定点监督逐步转变为随机巡查,由此需要确定
一个合适的质量监督检查频次,一方面需要注意关键节点对应的质量的监
督,另一方面需要切实防止质量责任主体应对检测的情况再次发生。关于
执法检查频次,需要按照监督部门资源、项目特点及其具体情况、质量责
任主体资质等方面,结合工程的分项、分户验收和竣工预验收以及竣工验
收等,对其进行合理的确定,通常来说,一项工程的检查频次为5 次 ~
10 次【3】。确定合理的质量监督检查频次,可以促进监督工作的有效性的显
著提升,不仅可以保障检查活动可以涵盖工程建造全程,也可以充分体现
检查活动的随机性,同时还对监督部门自身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
(四)对工程竣工预验收和验收进行合理的分工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切实将工程竣工预验收和验收分工工作做
到位。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及时的提交质量监督报告具有难度,通常是因为
工程竣工验收过程中工程质量依然不过关导致的。对此,工程质量监督管
理部门需要对工程竣工预验收以及验收进行合理的分工,也就是将工程竣
工预验收活动作为质量监督部门开展质量检查的一项内容,这项工作内容
主要含有详细核查建筑项目实体质量、工程质量材料以及设计、合同规定
项目完成情况,进而判定该工程是否可以进行竣工验收;工程竣工验收监
督活动主要是对工程竣工验收的验收流程、实施验收标准、组织形式等内
篇7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因而对于各项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对水资源需求。但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出现了水资源浪费以及污染的问题,国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环境受到威胁。
一、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内容分析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的工作职责是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贯彻和执行国家和水利部有关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政策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参加水利工程的阶段性验收和总竣工后的验收。另外,还要对施工过程中的重大质量事故的处理进行监督。
流域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分站工作职责是在执行总站所要做的工作外,掌握所监管的流域内水利工程质量动态,并及时向总站汇报质量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分站还要大力开展水利工程质量检查活动,自行组织管辖流域内的质量监督工作交流。
地域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工作职责是执行总站和流域分站所要做的工作外,监督管辖区内的水利工程质量,协助总站和流域分站对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及时准确的掌握所管辖区内的水利工程监督工作情况,并向总站和流域分站进行定期报告。
二、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出现的问题
1、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体系不够完善
由于许多建设单位对于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等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就可能导致水利工程建设出现质量问题甚至是安全隐患。比如,设计人员的设计经验或技术不够,就会导致水利工程建设出现障碍,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正常进行。另外,在水利建设过程当中缺少相应的监管职位或者职位由其他人员代替,就不能对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监管,对于施工材料、工艺等不能进行很好地监督,就会出现一系列的质量问题等。
2、职责不够明确
若质量监督和检测部门的分工不够明细或者职责不够明确,就会导致相关部门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与管理方面的工作不到位,对于施工质量没有一个较好的评价,因此对于质量监督就未能发挥作用,导致整体结果不良等。比如,若有的部门没有对违法的工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就会助长一些质量不良产品出现的风气,给水利工程的带来安全隐患,甚至威胁到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等。
3、质量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质量监管人员的素质也影响深着水利工程的质量。若工作人员在进行有关的水利工程管理与监督工作时,未能够发挥自身的才能或自身能力不足,就会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就目前建设单位的用人情况来看,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对于工作的完成有一定的局限性。若相关管理人员缺少一定的基本法律常识,就可能会有违法现象的产生给建设单位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质量监管工作的投入相对缺乏
任何一项工作的展开都必须要有资金的支持,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也不例外。但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政策,就可能导致划拨经费比较困难,甚至不能满足基本的正常工作的要求。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地区更为突出,这样就会导致相关管理人员不能很好地进行有关工作,甚至打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影响了质量监管工作的质量。
三、水利工程施工中提升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措施
1、水利工程监理质量控制体系
水利工程监理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的业务水平和资历,从事水利工程监理工作业绩,种类技术人员的数量、业务能力,专业搭配是否合理,承担过哪些水利工程工程项目的监理工作,业绩如何。是否有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完善的质量责任制,并有专人负责质量工作。水利工程监理人员不仅应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较好的业务能力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运用现代管理手段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能力。
2、水利工程监理机构应建立质量控制标准
水利工程的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组成(人员素质及数量)应符合合同规定,并满足所承担水利工程的监理任务的要求。总监、监理工程师及监理员应持证上岗;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无条件时,可就近委托有资质检测机构或试验室进行复核检测;编制工程建设监理规划及单位工程建设监理细则,并在第一次工地会议上向参建各方进行监理工作交底。
3、施工单位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部的组织机构必须符合承建项目的要求。项目经理必须持证上岗,技术负责人必须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资质;现场必须设置专职质检机构,其人员(素质及数量)配置符合承建工程需要,质检员必须持证上岗;现场应设置符合要求并经过质量监督机构核准的试验室。
4、质量监查要多方面支持,多部门支持进行
建立水利工程质量监查制度,首先要得到各级水利行政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因为巡查的内容不仅是工程施工方面的,涉及的范围还有很多。由于质量监督的人员有限,技术力量和专业人员配置不健全,需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密切配合。从多年质量监督工作的实践观察,联合监督的效果是积极的,能够保证质量,促进交流和学习质量监督管理经验。特别是政府稽察联合执法,更能有效地发现解决问题,对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能进行全程的跟踪并进行督促落实,提高稽察整改的效率。
5、质量监查工作内容与方法要有效
在水利工程市场不断演绎的今天,工程建设的花样越来越多,在工程参建各单位构成情况的不同、工程建设的地域发展步调不一致的情况下,质量监督工作在遵循国家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下,根据工程建设情况实行必要的质量监督工作内容和方法,才能达到政府监督工程质量的最终目的。
6、质量监查要加大查处力度
想要落实好水利工程质量监查制度,关键是要加大查处力度,规范参建方的自律行为,确保工程质量。巡查检查只是作为工作的一种手段,它不能代替各参建单位对项目的质量责任。所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各参建单位一定要重视,积极整改。如果不加大查处力度,就会削弱水利工程质量监查制度。
7、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巡查需提高执法的权威性
伴随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深人发展,增强质量监督,除去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外还要清楚质量监督工作的地位,要明确政府对工程建设质量监管的形象,切实保持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
总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一部分,对于整个项目的实施质量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应当明确自身的职责,根据相应的规范与程序进行施工,加大对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工作。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质量,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万世全.试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9(22):56-57
篇8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翻建房屋建筑、市政公用等建设工程(国家另有规定的大中型工业、交通等建设工程除外)和混凝土构件、商品混凝土产品的质量监督,均按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本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主管机关,是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建委)。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以下简称监督总站)和区、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以下简称监督站),具体负责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监督工作,业务上受同级技术监督部门指导。
监督总站负责国家和本市重点工程以及其它重要工程和一、二级混凝土构件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产品的质量管理监督。区、县监督站业务上受监督总站领导,负责本区、县行政区域内监督总站监督范围以外的建设工程和三级混凝土构件厂产品的质量管理监督。
第四条 建设工程开工前,由建设单位(含城市建设开发企业)按照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管辖范围向监督总站(站)申办工程质量监督注册登记。未经注册登记,市建委不予批准工程开工。
建设工程竣工,由施工企业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由施工企业向监督总站(站)申报建设工程竣工质量核定。
第五条 施工企业和混凝土构件、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严格按照政府主管机关核定的业务范围承担工程施工或生产业务。按照建设工程和产品的技术要求配备相适应的技术负责人和技术人员。
二、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落实质量责任制。
三、建立健全建设工程总分包质量责任制。工程总承包单位对全部工程质量向建设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对分包的工程质量向总承包单位负责。
四、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施工,不得擅自改变设计文件。严格执行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
五、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标准使用建筑材料、构配件和相关设备。不得使用无出厂证明和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国家实行生产许可证的产品,无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使用。严禁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弄虚作假。
第六条 监督总站(站)对混凝土构件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营业资格进行审核。产品出厂须附具产品质量合格证;构件应标明产品型号、生产日期并加盖检验合格证章,实施生产许可证的构件,须按照规定标明生产许可证编号。
第七条 监督总站(站)依据国家和本市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设计文件,按照下列规定对建设工程进行质量监督:
一、开工前,核查工程设计、施工企业的业务范围,依法审查施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质量责任制)的落实保障措施,审查办理质量监督注册登记。
二、施工中,监督检查执行技术规范、质量标准情况,检查监督施工质量,特别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主要使用功能部位的施工质量。
三、监督检查所使用的材料、构配件和相关设备的质量。
四、竣工后,核查施工企业申报竣工工程的有关技术质量资料,核定工程质量等级。
第八条 勘察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督促施工企业按照设计文件施工,并参加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竣工的验收。
第九条 发生工程(产品)重大质量事故,施工企业必须在二十四小时内,向监督总站(站)报告,由市或区、县建委组织建设、设计、施工等单位参加调查处理,属进行加固补强等技术处理的处理方案,应由设计单位提出或签认。
第十条 人民防空工程在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由监督总站(站)会同市或区、县人防部门进行,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监督总站(站)负责处理。新建人民防空工程的竣工验收,必须遵守国家和本市有关人民防空工程管理的规定。
第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不按照规定办理质量监督注册登记,擅自开工的,由监督总站(站)责令限期改正或停止施工,并由市或区、县建委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二、不按规定的范围承担工程施工或进行产品生产的,由市或区、县建委按照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处理。
三、在施工或生产中不执行技术规范、质量标准、操作规程或者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构配件和相关设备,造成质量不合格或质量低劣的,由监督总站(站)责令停工或返工,限期整顿,并视情节轻重处责任单位1000元以上1 万元以下罚款;造成重大质量事故或重大经济损失的,处1 万元以上5 万元以下罚款;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弄虚作假,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 万元以上1 0 万元以下罚款。因质量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由责任单位负责赔偿,对单位负责人处5 0 元以上200 元以下罚款,并由单位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申报竣工工程,经监督总站(站)质量核定未达到合格标准的,对责任单位按该工程建筑面积每平方米1 元处以罚款,并限期返修,使工程达到合格标准。
五、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多次出现不合格工程(产品)事故的,由市或区、县建委给予降低企业等级的处罚,直至提请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
属勘察设计质量不合格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移送勘察设计质量监督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一条 各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监督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法,忠于职守,秉公办事。对徇私舞弊、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或不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 建设单位和混凝土构件、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须向监督总站(监督站)缴纳管理监督费。其费率标准为:房屋建筑、设备安装等工程为建安工作量的千分之二点五;市政公用工程为施工产值的千分之二;混凝土构件企业为产品销售额的千分之一点五;商品混凝土生产单位为产品销售额的千分之一。
监督管理费为行政性收费,列入工程总概算或产品成本。
第十三条 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市城乡建设委员负责解释。
篇9
【关键词】市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重要性
引言
我国城市的各类建设工程中,市政工程是其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城市的基础建设水平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都与市政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息息相关,可以说,市政工程建设的好坏决定着一个城市现代化发展程度的高低。因此,市政施工的重点应该是加强市政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这也是目前的热点研究问题。
一、市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
市政工程在城市的基础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市政工程牵涉的人力,物力和专业非常多,所需的投资也异常浩大。市政工程建设是经济进步和发展的原动力,不仅关系到人民居住水平的提高,而且关系到城市本身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加强市政建设工程的质量,对市政建设工程进行强有力的质量监督,严格把握各个建设环节的质量要求,由此才能有效地控制市政建设工程的质量水平。虽然市政建设工程随着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其质量较之过去来讲已经有了本质上的飞跃,但受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影响,在取得可喜成绩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下所示:
首先,部分城市缺乏完整的监理机构。目前,我国城市大部分城市都属于中小型城市范畴,所要面临的问题来自各个方面。人手不足的问题在许多中小型城市的市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普遍存在,甚至还不能配备最基本的专业监理人才。在具体的项目实施过程中,部分建设工程使用的监理人员往往都是一些工民建相关人员或者建筑工程监理师,这样一来监理水平很难得到保障,进而就很难把握市政建设中的质量要求,导致市政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力度达不到有关标准,整个市政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由此受到严重影响。
其次,监督处罚力度不够。当前,我国市政建设工程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监督处罚力度的问题,监督处罚力度过大与过小同时存在,主要是监督处罚力度过小。因为市政工程项目绝大多数属于政府工程,是由政府直接管理,各地区政府参与下开展的,这直接导致了当市政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往往是处罚的少,整改的多,整个市政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由此受到严重影响。
二、强化市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途径
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壮大离不开市政建设工程的不断强化。大力发展基础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的城市要发展,市政建设工程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由于过多的大型建设工程得到实施,使得市政建设工程的项目数量过多,投入过大,市政工程中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工艺应用也日益得到广泛提高,因此,市政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任务异常繁重。由此可见,当前市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点在于要切实执行相关的质量管理政策方针,对质量管理方法进行积极主动的研究,对市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队伍建设要进行全面规范。
首先,要对市政工程建设市场进行全面规范。要实现市政工程建设市场的规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实行公平公正的招标和投标原则,体现竞争性。监理人员,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的审核都必须进行招标和投标,对于在招标和投标过程中的行政干预应该尽量减少,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体现公平原则,保证任何具备招投标资格的单位都可以进行投标。在目前形势下,虽然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具备较为严格的投标管理,但对于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的管理来说其竞争性还不够强,通常都是由甲方直接委任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因此,为了最大程度上强化市政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必须健全和规范市政工程建设市场,全面实施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的招投标管理,使竞争性得到全面体现,这是市政建设工程质量得到保障的重要前提。(2)全面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审核施工设计单位相关资格,在设计方面要强化前期的质量把关;必须对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对于施工企业的信誉和各方面的实力要把握好,加强监理的监督力和质量否决权。实际上,施工质量的管理向来就不是质量管理的唯一侧重点,设计阶段的监督管理以及监理的执行力同样是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方面,设计单位不能在设计工程项目时进行反复修改和越级设计,而项目分包和转包同样是施工单位应该极力避免的,尤其要重视的是,必须详细审核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和人员信誉。对于建立单位来说,其人员的专业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监理单位的执行力大小问题,因此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应该加强建立人员的素质建设,以建筑工程监理代替市政建设工程监理是不被允许的。
其次,要全面加强监理单位监督。在加强建设单位行为监督方面,应该对执行工程建设程序的监督力度进行重点强化,这其中要以监督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办理质量监督手续,办理施工许可证和对竣工验收备案等四项程序为重中之重。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监督重点是要加强工程建设程序的监督,这也是工程质量水平得到提高的基本保证。今后的工作重点应该是采取进一步措施,对以上四项程序进行严格监督,才能使市政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得到制度上的保证。对于监理单位来说,其质量行为监督应侧重于对工序和材料把关是否严格,工作是否到位,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监理规范是否得到严格执行的监督。我国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目的在于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强化建设工程管理,使投资效益得到充分发挥。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在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质量义务和责任时监理单位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把关不严格,工作不到位,行为不规范,人员素质不够高等方面。今后的工作重点应该是提高监理单位的监督力度,采取进一步的措施,督促该整改的要整改到位,该处罚的要提出处罚建议。总而言之,只要监理单位能够严格把好质量关,整个工程的质量水平才能得到显著提高。
三、结论
市政建设工程师一项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建设。从监理到质检,从招投标到施工建设,从详细设计到具体拆迁,从可行性研究到立项,从总体城市规划到各专业管线规划等等都要求每一个干部职工,每一个相关单位都能够以对城市居民,对城市建设高度负责的精神去工作。各级主管单位要责权分明,及时加强协调管理,形成科学的,持久的,有效的制度,才能建设好市政工程,进而建设好我们的城市。
参考文献
[1]郑建英,胡淑香.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的若干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10].
篇10
关键词:园林工程;建设技术;功能特点;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6.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一个简单的栽花栽草的美化,而是需要置身于一个融汇着自然、文化、艺术的高品质生活环境。因此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应放在首位,通过对景观植物的科学设计,满足人们对绿化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不断推陈出新、精益求精、营造出一个美好的居住环境。
一、园林工程建设技术的功能及特点
1、功能分析
园林工程是时代经济和文化等发展的必然产物。城市园林工程的建设是中国传统和现代园林技术的结合,紧密地联系着城市的发展、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城市为载体,实现了城市园林化的一种新型的园林艺术。因此,园林工程施工的主要目标是要建设以“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人居和谐、生态良好”的城市。此外,园林工程的建设会促进经济的增长,提高地区的物业价值,改善了当地的居住环境,还会拉动房地产、装潢、金融、劳动力、剪裁、搬运等市场的发展。因此,城市园林工程的建设能够存进经济,提高城市建设的主管部门和投资部门的兴趣,推动城市及社会的文明建设工作。
2、项目技术特点
园林工程项目主要是园林施工的企业对某个园林进行施工的过程,作为项目分类的一种,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园林施工项目。对项目进行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实现建设的要求,有效地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
二、园林工程建设技术分析
1、做好施工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工作
要想园林工程施工技术达到理想的工作效果,必须创建一支高素质、高标准、管理过硬的施工队伍。所以,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工程的项目经理来讲,一定要认清管理的目标和管理的职责,除此之外,还要引用专业的、合格的技术管理人员,对于施工操作的技术人员来讲,一定要持有施工证才能上岗工作,并对他们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认真的指导,加强所有施工队伍人员的素质和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另外,还要制定施工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对其进行落实到位,让所有施工队中的任何一个施工的技术人员严格遵循施工管理制度,针对一些不合格的施工技术人员和对一些以前的工程质量信誉不好的施工单位或是施工队伍要杜绝使用。
2、园林工程的土建施工
对于种植穴和槽在进行挖掘之前,一定要与有关相应的单位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好,对于地下埋线和隐蔽物来讲,要知道他们所在的详细位置,同时,对种植穴和槽的定点放线要按照下面的规定来进行操作:第一,按照设计图纸的规定,对于种植穴和槽的定点放线的位置要正确,标记要保持清晰、明显;第二,对于树穴来讲,在开挖之前一定要做好种植放样定位工作,针对体积大的乔灌木来讲,要采取插杆法来标志点,针对地被和一些体积小的小灌木来讲,可以通过采用白粉划线的方法来确定种植的面积;第三,对种植穴进行定点的时候,一定要标清中心点的位置;第四,在过往行道上树的定点一旦遇到障碍物时必会受到直接的影响,那么,这就要及时的和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对其进行适当的整改;第五,在对植穴和槽的体积大小进行挖掘的时候,不仅要根据苗木的土球直径的大小长度和根系的长短以及土壤的情况来确定;第六,对于对植穴和槽的深度一定要保持垂直的角度进行下挖。
3、园林工程植物的修剪
对于园林植物在进行修剪的规程中,为了保证更高的存活率同时也拥有一个完整的树形体态,那么,就要一定要做好园林工程植物的修剪工作。例如,对于雪松、广玉兰萌芽发枝力弱,可以不修剪或是适度的对进行修剪,针对元宝枫来讲就要重新修剪,剩下其他的苗木植物可以做一些适当的疏枝工作,如果在修剪中一旦不小心将修剪口剪大的话,就要采取一些处理措施,通过对修剪口涂抹树木梳理剂,可以预防虫害的侵袭和流胶情况的出现。
4、园林工程苗木的栽植
要选择夜晚的时候安排苗木进入栽植场地,要选择晚上或者清晨的时候对其进行栽植,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苗木本身水分的蒸发量。在栽植的过程中,也一定要参照苗木的施工规范要求来进行操作,在起吊苗木的时候,要对树干捆吊装带的地方通过采用蒲包片对其进行包裹,这样可以防止树皮脱落。在多雨的天气进行对苗木栽植的时候,苗木进入栽植场地后不能马上进行栽植的苗木,要对苗木的土坨通过使用塑料薄膜对其进行包裹好,防止出现土坨散落现象发生。在移栽之前,通过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定植,这样才会提高成活率。
5、园林工程土壤的改良
园林工程的土壤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经过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分析,重点对土壤的特性进行化验,对于化验检测的最终不同的结果,要采取不同的防治解决的措施,通过对土壤的性质和质地进行合理、完善的改良,这样才能确保植物生长得更加旺盛。
6、树木冬季养护
6.1及时施肥
秋后树梢停止生长后,根系又出现1 次生长高峰。因此,应于秋末冬初视树龄大小和栽植时间的长短,适当施一些有机肥或化肥,且使肥料渗入,以促发新根,增强树势,为翌年的树木生长打好基础。
6.2修剪枝条
根据树木的生长特性,将枯死枝、衰弱枝、病虫枝等一并剪下,并对生长过旺枝进行适当回缩,以改善树冠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培养理想的树形。对于较大的伤口,用药物进行消毒。
6.3给树干涂白
冬季树干涂白既可减少阳面树皮因昼夜温差大引起的伤害,又可消灭在树皮的缝隙中越冬的害虫。涂白剂配方为生石灰10 份、食盐1 份、硫磺粉1 份、水40 份。
三、加强监督队伍管理,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1、持续、有效建设工程监督队伍
为保证园林工程建设安全高效运行,努力加大力度,培养骨干监督队伍,这样有助于监督队伍的长期稳定和工程监督人员技术和管理作用的发挥和提高。
2、监督质量与现场管理结合
有效地控制园林工程建设工程质量、工期及成本,要针对园林工程建设不同承包管理方法,工程监督相应也要采取不同的监督管理形式。充分利用监督资源,成立工程监督管理小组,全面推行项目工程监督制。监督管理工作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园林工程建设工程实施的监督管理模式,为实现园林工程建设发展规划做出更大的贡献。根据不同承包管理方法,采取不同监督管理形式,在监督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既可以保证复杂、重点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又能够兼顾风险小、难度低的一般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是加快园林工程建设步伐、提高投资效益的重要措施。
3、充分发挥工程监督作用
园林工程建设多年实践证明,工程监督队伍与其它工程技术服务队伍一样,已经成为园林工程建设开发一支重要的技术力量,在园林工程建设现场资料录取、保障工程安全生产和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保证监督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公正性、权威性。所以,现场工程监督表现出了愿意主动参与管理、敢于严格管理的积极性,他们的建议、意见和指令也能得到管理部门和施工服务单位的高度重视,真正起到了工程监督的作用,确保了园林工程建设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实现
结束语
由此可见,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不仅是一项系统、繁琐的工作,更是一项慎重、细致的工作,这就要求在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园林施工技术人员要认真、谨慎的做好园林施工技术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市民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为我们国家打造出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园林工程。
参考文献:
[1]何风玲,张永娥.浅析园林工程施工中的细节问题[J].现代园艺,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