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研究方向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5: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贸易研究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国是纺织服装第一出口国,纺织服装外贸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年平均从业人员为26.37万人,每年平均有0.71万从业人员退休,新增出口业务工作量和补充新增出口业务工作量和补充退休岗位两项相加,全国每年平均需增加3.08万纺织服装出口的外贸人才。但国内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是一个模式,缺乏针对纺织产业特性的国际贸易人才培训。这与我国纺织服装国际贸易人才的实际需求形成了强烈反差。根据我国纺织服装国际贸易人才的实际需求,高校应根据各自条件,为我国培养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应用型纺织服装国际贸易人才。
我校属于传统的纺织服装类高校,纺织学科是我校的强势学科。我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将“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纺织业对高级应用型贸易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紧密结合我校的强势学科——纺织学科,充分利用我校的纺织资源,在师资队伍、理论课程体系、实验课程体系、实验室规划、一三三课堂联动、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纺织贸易特色方向的一体化建设,在主要流程中凸显了纺织贸易特色,保证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同时,纺织贸易特色方向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和教师业务发展定位,优化了专业资源,实现了教材、实验、实践、竞赛、就业的一体化,将理论和实际、行业和区域、学校和企业、一课堂和二三课堂、模拟和实战结合起来。下面以我校的纺织贸易特色建设为例,谈一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色方向建设问题。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纺织贸易特色建设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针对纺织类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如何发挥传统优势,为纺织业输送高级应用型贸易人才问题进行了改革。在改革实践中一是紧密结合学校的纺织特色学科定位,大力推进纺织贸易特色方向的师资、课程、实验、实践、竞赛、就业的一体化建设, 突出服务纺织行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的特色;二是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优化师资队伍,强调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一体化;三是构建并实践了与之相配套的教学管理保证措施,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1)通过纺织贸易特色方向的一体化建设,探索纺织类院校优化配置优势学科资源、行业资源的基本人才培养模式。
与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院校相比,纺织类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如何依托传统优势学科和丰富的行业资源,实现差异化发展、特色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纺织类院校优化配置优势学科资源、行业资源的基本人才培养模式。
(2)通过纺织贸易特色方向的一体化建设,探索通识教育和特色教育相结合的基本教学模式。
通过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通识类课程中学习基础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在特色教育中强化素质、提升能力,达到“在通识中夯实基础,在特色中寻求创新”的培养效果,探索出一条通识教育和特色教育相结合的基本教学模式。
(3)通过纺织贸易特色方向的一体化建设,探索如何充分发挥各个教学环节的集群效应。
通过在师资、课程、实验、实训、实践、竞赛、就业、教学管理等各个环节突出特色方向并在各环节间实现结构性的有机对接,形成专业特色知识集群效应,培养具有行业背景的“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高级应用型贸易人才。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纺织贸易特色建设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具体实践中可采取以下措施与方法:
1、修订实施体现纺织贸易特色方向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1)理论课程体系建设。一是教学计划中增加纺织类产业通识课程,二是将纺织贸易类课程从专业任选课调整到限选课,三是在专业课中增加纺织贸易案例分析,四是设置纺织贸易前沿专题讲座,五是考虑到我国纺织业国际化战略的需要,增加英语课和双语课比例,开设韩语课,鼓励英语论文英文答辩等。
(2)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一是新建以纺织贸易案例为主的模拟实验室,二是新增纺织外贸类教学软件,三是增加国际贸易实务、货运等原有教学软件中的纺织案例内容,四是增加纺织类课程的实验和实践学,五是新增纺织企业实习基地,六是规定一定比例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与纺织贸易有关。
(3)第一、二、三课堂体系的一体化。如开展中国纺织进出口贸易的分析研讨会、纺织贸易经济沙龙、纺织贸易辩论赛,纺织贸易国际商务谈判等,通过第一、二、三课堂的联动,形成立体化大课堂体系。
2、构建与实施纺织贸易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保障措施
(1)学生能力培养平台
校内建设三个实践教学平台:实验教学平台、实训教学平台、创新教学平台。同时在纺织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完成纺织贸易特色人才培养的一体化。
搭建多层次的竞赛平台。一是校企合作每年举办如 “国际贸易实务大赛”、 “纺织贸易模拟博览会”等;二是设立基金资助学生参加如“大学生纺织外贸跟单职业技能大赛”等。
搭建学生研究能力培养平台。从三年级开始实行导师制,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尤其是纺织类科研项目。
(2)课程支撑平台
依托校外知名专家、政府主管部门领导、纺织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业务骨干等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大课程教学组,促进课程体系建设。
实务性强的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纺织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外贸函电、海关业务等15门课程采取校外专家、纺织企业业务骨干进课堂,教研、科研成果、企业业务进课程,实现教科研与教学之间,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
(3)教学质量监控平台
篇2
关键词:服装 主要困境 品牌经营
一、我国服装经济运行现状
(一)发挥产业集群地区优势,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特点
服装产业集群区具有极强的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并以特有的高产业效率,低成本,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客户和订单。同时,产业集群地区较好的服装产业基础,快捷的信息,世界一流的生产厂房设备和政府的支持,也是这些地区成为海外投资的热点,产业集群地区服装生产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二)适应市场国际化,产业升级的需要,骨干企业的经营方式正在调整
为了适应市场国际化和产业升级,一些大企业将生产经营,资本运营结合起来,开始在国际投资上加大资本融资,逐步实现资本国际化,并聘请发达国家设计师,工艺师,专业技术人员,营销专家,管理专家来工厂认职。
(三)“休闲风”推动了市场细分和产品结构的多元化,系列化趋势
正装休闲化已经成为我国服装的一个主流,同时,“品牌多元化”在近年来的服装行业内也.哨然成风,这是我国国内大众衣着消费向高品质,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对产品差异化的需求,有利于改变我国服装也低水平重复和过度竞争的局面,不仅给大企业创造品牌,提高竞争力带来了有利的时机,同时市场细分也给众多小企业争了一席之地。
(四)设计队伍的成长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时装业的发展
服装企业在竞争中成长的大批优秀青年设计师逐步走向成熟,如今已成为中国时装业发展的骨干。这对摘掉以往中国服装只是“加工好”的帽子,从而提高附加值,将产生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
(五)服装行业的团队意识有所增强
在集群区内体现了企业间的内在联系和对团队意识到需求,已初步形成企业间的密切关系,组织意识和合力作用。同时,在大行业遇到困难的时候有较强的大局观念,能形成统一意识。不少企业既珍惜自己的竞争力,又珍惜来自群体的无形资产,团队意识是服装产业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表现。
二.我国服装出口的困境
服装加工属于看样下订单的行业,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多,必然造成订单分散,竞争加剧,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出口产品数量上升,价格下跌。我国服装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虽然初见成效,但出口市场的集中度问题依然存在,加之部分企业因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致使某‘类产品大量涌入进口国,不仅大大增加了进口国反倾销的概率,同时也导致我国出口服装产品价格无法上场。
(一)缺乏品牌优势
一个成功的企业要从品牌上去获取利润,而不是只赚取低廉的生产加工费。是缺乏品牌优势,我国服装产品价格卖不上去的重要原因,是生产企业的产品结构不合理,营销策略不得当,单纯依赖大路货,低价位战略等打入国际市场。
(二)新的对华限制
目前,中国服装业的国际依存度高达50%以上。据测算,中国服装出口每下降1个百分点,全国服装生产就要下降0.5个百分点,全国就会有3万多人失业。服装行业不仅要从外贸出口的金额,更要从考虑就业因素来评价美欧设限带来的影响,通过提升质量,技术,品牌等综合优势,确保国际竞争力,保持稳定的国际市场份额。
欧美国家正在通过一定的方式限制中国纺织品服装的进口,随着中国人世和纺织品配额的逐渐取消,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已经或正在制定一些针对中国纺织服装进口的政策。
1.市场保护措施
为了应对中国入世,欧洲委员会实施了一项只针对中国产品的新规则,包括设立过渡性的市场保护机制。根据我国人世协定书“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的规定,假如中国对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国出口的产品数量增加,并扰乱或将要扰乱市场,有关成员国有权激活市场保护机制。目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量大,价低,很容易被认为是扰乱市场秩序,或从数量上占有太大的市场份额被认为是对其他成员国的产业产生实质性的损害。
2.服装出口附加值太低且面临新型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在出口中,中国服装业一直以自己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为主,而科技含量高,利润高的纺织品服装较少。近些年来,又面临来自自由贸易区新型贸易保护主义挑战的严峻性。目前,欧盟自由贸易区内有52%是内部贸易,北美自由贸易区内有38%是内部贸易。
三.解决我国服装出口的对策
l、实施品牌化战略,强化品牌保护意识。
品牌最能体现民族工业的特点,不但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而且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驰名品牌既是出口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敲门砖,也是守住国内市场的护身符。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我们应增强品牌保护意识,特别要保护国有名牌。加强品牌在境外的注册工作,使名牌产品获得法律保护,这是保护国产品牌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国内,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特别是市场知名度高、市场前景好的名牌决不能在与外商的合资过程中轻易放弃。
2、充分发挥营销中的政府职能
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关系到国家形象的改善和知名度的提高。因此,在企业对外贸易的品牌营销中,政府有关部门应有明确的观念和政策导向,为企业创建国际名牌提供政策上的优惠和支持。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l、把发展出口名牌产品纳入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大力扶持有市场、有前途的民族品牌产品。
2、加大实施名牌战略的宣传力度,提高对名牌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有关法规和政策,阻止外商以合资等手段吞食我国品牌,督导我国品牌境外注册,保护国有无形资产。
3、加强对洋品牌的“反倾销”调查的步伐,保护民族品牌。
4、协助企业在国外开展营销工作,鼓励名牌参与国际竞争。
5、按国际惯例,组织国内企业应诉西方国家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调查,维护国有品牌的利益。
6、加大对假冒伪劣和走私活动的打击力度,保护真正的名牌,维护国有品牌的声誉。
四.我国国际纺织服装市场未来走势
1.纺织服装业的竞争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
篇3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防御措施相关问题的研究试析
1.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随着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国际贸易供应链的形成和电子商务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步伐,促进了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使得国际贸易融资在方式上和市场组织形式上均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的变化。
1.1 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为了顺应国际贸易供应链的新的发展趋势,一些国际大银行已不再只是对客户在国际贸易中的某个环节或阶段进行局部的融资,而是更加关注客户在整个贸易周期的需求,从买卖双方签订合同开始,追踪整个供应链中货物及资金的走向。
1.2 开展国内信用证业务,创新应收账款融资
国内贸易的特点和性质上与国际贸易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可将国际贸易融资的操作方式移植到国内贸易融资上,根据我国目前的信用环境和业务风险程度,开展国内信用证业务。银行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大力开展保理、福费廷和出口商票等融资业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采用第三方买断、资产证券化、风险参与、再担保等方式来分担风险,提高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能力,进而促进贸易融资和银行汇票的发展。
1.3 创新管理方式,实施贸易融资电子化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普及,银行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参与国际电子结算支付系统。电子商务平台既能为买方提供了货到付款交易的自由,又可为卖方提供支付的保护,为银行、保险公司、运输公司提供业务资源,为客户获得业务资源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贸易的风险。 2.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2.1 融资模式落后,融资对象集中
目前,国内各银行办理的贸易融资业务仍是以传统方式为主,约占贸易融资总量的70%,比如出口打包贷款、进出口押汇等。而相对于保理、福费廷等较为复杂的业务则开展十分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
2.2 缺少有效的贸易融资风险防范措施,风险控制手段落后
虽然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较为复杂,但也是可以利用科学方法进行有效的预测和防范的。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和企业也都建立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但仍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粗放经营,没有针对金融危机环境下的国际贸易融资的业务和风险进行周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因而使得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隐患较大。
2.3 缺乏精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对商业银行和企业内部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而言,我国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国际结算、信贷、法律等知识水平不高,因而急需一大批精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趋势。
2.4 融资市场秩序混乱,竞争不规范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虽然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也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市场秩序不规范,各家银行为了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增加国际结算业务量,竞相降低对企业的融资贷款要求,以吸引更多的客户,放松了对贸易融资风险的控制,加剧了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 3. 防范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对策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为了促进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我国政府、银行、企业都必须探索出当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措施,强化风险意识,尽快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体系,加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融资风险的识别能力和防范能力。
3.1 以政府为主导,加快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体系建设
金融危机使世界政治与经济环境更趋复杂,加大了国际信用风险,对我国的出口贸易,融资提出了严峻考验,所以我国必须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建设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体系,密切跟踪国际形势的发展,收集各种风险信息,建立国别风险信息库和行业风险机制,及时公布不良买家信息,让银行和企业能够采取措施防范收汇风险进一步扩大,为外贸的平衡增长提供保证。
3.2 完善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操作,加强监管
国际贸易融资属高风险业务,因此,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操作实施全过程监管至关重要。银行必须做好融资前的贷前调查,全面调查、了解申请企业的资信状况、企业的经营能力、履约能力以及该单业务的盈利情况,也要严格审查开证申请人的品行、开证行的资信及信用证条款,做好贸易融资贷前的把关。
3.3 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完善信贷资产的法律保障机制
目前,我国在贸易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无法满足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需求,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强对现有的相关立法的研究,结合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找出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和存在的漏洞,分析国际惯例与我国现行法律之间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业务操作方案,依靠法律来为我们顺利开展贸易融资业务保驾护航,利用法律武器最大限度地保障银行和企业的利益,降低融资风险系数。
3.4 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尝试为贸易商、销售商、物流公司等搭建一个共享的信息技术平台,为客户提供详尽、及时的收付款信息,方便客户的管理工作。许多银行通过大力开发和完善网上银行功能,增加渠道服务项目及开发银行与企业间的直联等方法与客户之间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改进业务处理流程,通过单证集中处理实现标准化操作,从而提高单证业务处理的效率,让客户及时了解账户中的余额变动及重要讯息,帮助客户降低操作成本,及时规避融资风险。 结束语
篇4
【关键词】 交通运输服务业 国际市场竞争力 国际市场占有率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货物贸易迅速发展,由此也带动了作为货物贸易派生需求的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2000-2015年间,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出口贸易额从36.71亿美元增至385.9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9.69%;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进口贸易额从103.96亿美元增长到756.1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5.29%;同时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的贸易逆差也在逐渐增大,2014年逆差额到达峰值579.15亿美元,特别是在2009-2014年间贸易逆差额迅速增长。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进出口Q易在快速发展,同时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的贸易逆差也在不断增大,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如何变化?鉴于此,本文将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MS)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标对中国交通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情况进行实证分析。
1 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一国(或地区)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出口贸易额占世界该产业(或产品)总出口贸易的比率。
根据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对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情况进行了评估,参见图2。2000-2008年间,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国际市场占有率近似于线性增长,2009-2015年间呈波动性增长,从2000年的0.92%增长至2015年的4.94%,年均增长率达12.89%。
2 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由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alassa,1976)提出,他认为一国(或地区)某产业(或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情况可以用该产业在该国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占总贸易额的份额之比表示。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指标同时剔除了国家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 可以准确地反映一国(或地区)某产业(或产品)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情况。一般而言,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取值范围与国际竞争力水平具有以下关系。
2000-2015年间,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00的0.53渐增长值2015年的0.87,期间2013年达到峰值1.21。2000-2015年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情况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2000-2007年,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近似线性增长,从0.53增至1.14;(二)2008-2013,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比较优势指数呈现W形波动性增长,从1.12增至1.21;(三)2014年至今,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呈下降趋势。
3 结论
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国际市场占有率测度结果表明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不断增大,国际竞争力水平在逐渐增强。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度结果显示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自2003年起渐表现出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国际竞争力一般。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均显示,2000-2015年间中国交通运输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水平在逐渐增强。同时2014-2015年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相反的增长趋势表明中国整体服务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在增长,而且增长速度大于交通运输服务业。
【参考文献】
[1] 王鹏,梁鸿旭.基于竞争力数据的运输业发展国际对比分析[J].中国物价,2015,(06):73-76.
[2] 王闪.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3.
[3] 韩超.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
[4] 窦建华,胡凤云.中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3,(08):65-69.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王文芳(1992-),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篇5
将社会调查方法纳入高校国际贸易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国际贸易专业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是培养高素质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现实需要。然而社会调查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某些方面上出现了严重的缺失,为确保社会调查环节的质量,本文将就此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国际贸易学专业;社会调查;教学改革
一、国际贸易学专业课程特点
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呈现快速扩大的趋势。国内经济与国际接轨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除了外资企业,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也获得了外贸进出口权,他们也需要把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在这种形势下,市场对外贸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逐步扩大,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基本素质与工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环境影响下,我国的国际贸易学专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并呈现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我国高校的专业布局中,“国际贸易学”大概是设置最广、学生人数最多的一个本科热门专业。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需要,熟练掌握现代商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宽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商务决策能力,胜任在涉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从事国际商务经营与管理工作的高级商务人才,因此,国际贸易学专业的课程具有操作实务性强、创新度高等特点,国际贸易学专业涉及《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经贸英语》和《国际商务谈判》等课程,它们具有理论性与操作实务性特别强的特点。
二、社会调查教学环节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际贸易专业的社会调查比较好地结合了本专业的特点,基本达到了实践教学的目的,但是也存在以下三方面主要问题。
(一)学生在社会调查过程中的资料收集、加工、利用工作不够完善,一方面是指导老师的社会学功底不足以及学生的认识不足,另一方面也是各高校配套课程的建设还不够完善。
(二)当前各高校已开展的国际贸易专业社会调查,大多数是由专业教师自行组织的,由于个人条件的限制,开展调查研究的规模有限,视野也较为狭窄;另外,也难以保证社会调查报告的质量问题。
(三)程序上的缺失。各高校对社会调查环节组织不严密,制度不规范,辅导不到位,甚至放任自流,学员不知从何下手,最后不了了之,使社会调查环节严重流于形式。
三、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1.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科学合理地设计调查问卷;2.完善配套课程建设,重视师资队伍培养;3.积极发挥院校组织作用,保障社会调查顺利实施;4.完善调查过程监控,及时总结调查成果;具体做法如下:确定审核程序和内容;明确审核标准;奖惩措施。
四、高校国际贸易学专业教学中引入社会调查的重要意义
(一)国际贸易学专业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国际贸易迅速发展,新的国际结算方式、经济合作方式、融资手段、运输与保险方式不断出现,贸易摩擦日益升温,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贸易规则、法律法规不断调整变化。这些新的问题和情况,在教材中不一定有所体现,但在教学环节中必须突出此类知识。而社会调查以其特定的方式满足了研究者探讨各种外贸行为、外贸现象和外贸问题的需要。在国际贸易研究和教育中引入社会调查方法,是国际贸易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国际贸易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国际贸易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核心是要解决进出口问题,而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好过程。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和检验各种理论命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引起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还可以使学生全面地了解、接触、认识社会,从多角度以经济人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分析各种社会现象,为掌握国际贸易学这一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奠定基础。
(三)培养高素质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现实需要
在当今社会,各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为了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使他们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具备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与创业能力。将社会调查纳入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环节中来,而社会调查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它不仅对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有重要作用。因此,国际贸易学专业所进行的社会调查涉及的课题和范畴极为广泛,学生要面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被调查对象,还要有针对性地、有一定行动策略地解决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白玲.21世纪复合型、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7,(5):6061
[3]刘红燕.高职类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4.18.P3637
[4]张海鹰.社会调查方法在人文地理野外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高师地理学刊,2011,VOL31,(6):105108
[5]夏艳玲.社会调查方法应用在社会保障实践教学中的探索[J].劳动保障世界,2012,(2):6870
[6]上官酒瑞.多管齐下才能杜绝“数字游戏”[N].新闻晨报,A24版,20120411
教育实践研究
[7]王涛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改革[J].大学教育科学,2009,(1):8083
[8]张弘.如何指导学生写作市场调查报告[J].职业技术,2007,12
[9]吕玉花.国际贸易实务课实验教学内容设置问题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5.P134136
[10]郭丕宽.国际贸易领域高端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9192
篇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3-0101-02[ZW(N]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区域劳动力市场互动机制研究”(XJ012BGD03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彩霞(1974―),女,新疆奇台人,博士,衡阳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肖望喜(1974-),男,湖南衡阳人,博士,衡阳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本文通信作者。
中国社会快速发展使市场对于人才需求产生了巨大变化,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高等教育在教育结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方面应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
一、新时期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所面对的考验
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大规模扩张,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为此,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多重挑战。一方面,我国对外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向要求专业素质过硬,同时具备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转变。对国际贸易专业而言,随着我国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市场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时代要求,构建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实际问题的能力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点。
另一方面,由于高校连续多年扩招致使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教育质量下滑和教学基础设施的不足,加之生源质量、高校教师培养能力等问题,导致国贸人才培育面临诸多棘手问题。高校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的问题已成为普遍问题,国际贸易专业也不例外。所培养毕业生的素质水平与课程体系的设置的科学化、规范化及课程体系内容的合理化有着密切联系。而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水平及教育管理制度是人才培养质量最直接、具体地体现。
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及问题
根据教育部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培养目标是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体现则落实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国际贸易是应用型、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国际贸易专业最基本目标,但目前大学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诸多问题:
其一,课程体系涵盖内容过宽,尤其是通识教育模块课时过长。通识教育模块是教育部门规定的必修课程,也被称之为公共基础课,这部分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理论知识,而课程内容更偏重于政治、计算机、数学、英语等课程,忽视培养学生沟通技能和人文素质类培养,并且这一部分的课程所占时间较长,一般占去大学四分之一的时间,而社科类专业学生沟通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对职业发展非常有必要的。目前公共基础课时间和内容上的安排都不能体现国贸专业人才培育目标,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技能培养是不到位的。
其二,课程体系内设置比例不合理。按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大纲要求,国际贸易专业基础课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微积分等,专业课包括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计量经济学、外贸英语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以及国际商法等课程。但大多数学校课程体系中课程的编排与课时的安排没有优化,专业核心课程通常都安排在大三,且部分课程内容相互重复,课时有限,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
其三,实践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已成为国际贸易教学中的致命伤,长期以来本科高等院校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课程的开设,虽然实验课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之一,实验室的软件投入也在不断增长,实验硬件及软件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利用效率却很低。在课程设置上,具体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的开设严重不足,国贸专业学生实践机会较少,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加之实践教学方式落后、师资及教学设施等方面的缺乏,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基本脱节。
三、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要把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与素质教育、操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合起来,这既是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具体途径。
(一)明确课程体系设置目标
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需注重知识、能力、素质、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由通识教育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方技能、专业拓展与素质拓展模块共计5 大课程模块组建而成,传统的理论与实践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偏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已不能满足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新课程体系的五大课程模块应突出应用型人才培育的目标,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对于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而言,不是为培养经济学家和研究人员做准备,而是为社会需求培养国际商务领域的专业人员。培养身心健康、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有团队合作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加以明确。
(二)课程设置内容上重视能力的培养
外贸人才市场需求岗位包括从事外销业务的外销员、外贸跟单员、货代员及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等,这些岗位不仅需要与人沟通的能力,同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国贸人才的基本能力除了外语能力、计算机的应用能力等外,在素质能力培养上,课程设置的内容应加强增加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例如逻辑学、哲学、社会心理学和沟通技巧等方面的课程;国贸应用人才培养上,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技能课更重视国际贸易专业特点即国际性和实务性,专业素质能力方面所涉及的业务实操能力、制单能力、报关能力、谈判能力要在课程体系内容具体体现具出来。在专业课设置上,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这即可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也能促使学生适应社会。
(三)课程体系结构优化,强化实践教学
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可提升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实践教学在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行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基本都是以理论课为主,以课堂讲授为主,且理论课在整个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中课程数量较多,课时量占据了绝大部分,相比较而言,实践教学无论是课时还是内容所占比例较低。虽然有些学校开始意识到实践课对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落实还不到位,课程设置不能突出实践课地位,也不能落实在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作为人才培养的方法,实践教学有着课堂理论教学所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于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国贸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结构优化刻不容缓。实践教学也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材使用等方面不断更新,以确保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
篇7
一、绿色国际贸易壁垒概述
所谓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是指在全球化贸易过程之中,部分国家以保护生态环境,人类以及动植物的健康为借口,依靠其所具有的科技方面的优势,运用提升检疫检验标准等手段,大力限制或者禁止其他国家商品之进口。显而易见的是,这和希望通过贸易规则与贸易政策来切实保护环境的绿色国际贸易具有本质性的差别。绿色国际贸易壁垒主要表现在对国际贸易相关环境保护规定之生搬硬套,这不仅让绿色贸易壁垒具备了合法的身份,而且还会导致各类国际贸易相关环境保护规定为人们所曲解。所以,准确地认识绿色国际贸易与绿色国际贸易壁垒之间的关系,是全面破解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基础。
二、推进绿色国际贸易与绿色国际贸易壁垒协调发展的对策选择
(一)提升认识顺应绿色贸易发展大潮
不管是什么形式的绿色贸易壁垒,历来均是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使用的,这就导致原本就处在经济发展劣势的后者处境更为艰难。部分西方发达大国在全球贸易之中单边设置的各类绿色壁垒,肯定会让各发展中国家贸易出口出现极大的下降。发展中国家必然会在更长时间内处在自然资源与初级产品廉价供应商的地位上,这自然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的。发展中国家要想真正突破绿色壁垒,在绿色贸易潮流袭来之时,所有的国家均无法置身于其外。在别的国家均在运用环保举措的状况之下,一个国家一旦不采用环保举措,肯定会在国际贸易当中遭遇风险。部分国家为了得到暂时的发展,不惜以损害自己的环境为重要代价,不断提升自身在全球贸易当中的比较优势,也就是鼓励和污染相关产品之生产。就长期而言,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主要代价而得到的发展是后患无穷的,随着环境污染变得愈加厉害起来,会造成市场竞争力持续下降。所以,一定要客观认识到绿色贸易的实质,不仅要保护好自身的合理权益,而且还应当积极顺应历史发展的大潮。
(二)运用好环境外交主动参与国际环境和贸易活动
发展中国家要想能够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绝不可完全寄希望于西方发达国家能够主动照顾自身,而是一定要更加自觉和积极地参与国际贸易与环境体系之中。比如,可以通过协商加入到各类全球环境公约之中,积极参与到改进国际环境标志之中等。唯有如此,才能够进一步提升本国在全球贸易谈判之中的地位,抵制单一把某些国家的体制和政策强加于他人之倾向,让以上国际协定能够朝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加以变化。当前,环境外交已经成为相当多西方发达国家拓展绿色贸易的有力措施。为了能够在国际环境外交之中获得主动权,我国一定要全力实施涉及国际贸易和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之中,研究在我国落实最新环境措施的现实性,切实做到知己知彼,全面应用环境外交措施来反击各种绿色贸易壁垒。
(三)稳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性壁垒体系
首先是要健全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尽管当前我国总体科技实力还相当滞后,但是即便是只能在少数领域才能够制定出我国所特有的且保持全球领先水平的贸易技术标准,也能够很好地提升我国保护自身市场之能力。同时,世界贸易组织许可各国依据本国之特点来制定和其他国家有所差异的技术标准,对此应当善于应用。其次是要健全完善卫生与植物检疫举措。尽管关贸总协定之中的SPS协议倡导各缔约国把自身SPS举措和目前已有的国际标准加以接轨,但是其也具有不足之处。因为技术上相当复杂,这是隐蔽性非常强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最后是创建绿色贸易壁垒机制。也就是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由严格限制部分别国产品之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少受侵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外贸易领域落实保护与改进环境保护是保障贸易是不是能够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国际外贸出口所面临的全球贸易保护与关税壁垒肯定会出现极大的改进。同时,国际市场之中的竞争也会变得愈来愈激烈。绿色贸易壁垒由于自己所具有的鲜明特征,以后会在更大地程度上替代非关税贸易壁垒而一跃成为西方国家实施贸易保护的第一选择。我们唯有加以正确认识、妥善应对,才能够实现绿色国际贸易,真正超越绿色贸易壁垒。
参考文献
[1]胡學东.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应对管理措施[J].东方企业文化,2015(17).
[2]曹彤春.关于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应对策略的分析[J].经贸实践,2016(08).
[3]刘伟.论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J].法制博览,2017(04).
篇8
关键词:国际贸易 技术溢出 FDI R&D
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是技术的进步,只有技术进步经济才能得到相应的发展。而以国际贸易,FDI,人口迁移等途径为主的技术溢出又是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有人指出,利用国际贸易和FDI为传输渠道的这
项技术为物化型技术的溢出,是国际技术溢出的主要途径。
国外学者首先考虑的溢出效应是东道国的经济福利。关于FDI在东道国企业的技术溢出上,进行了检验并且考察了其技术的主要渠道。通过对这1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和时序数据,在FDI技术溢出上的假设进行了研究求证。研究发现,FDI在对东道国企业的影响上呈现很大的溢出效果。发达国家的外资企业对当地企业产生的外溢效应十分明显,尤其是美、日两个国家更是呈双向效应。而发展中国家在FDI技术溢出效应很难通过研究论证来进行分析。据某国制造业在1978到1990年期间的企业数据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国在FDI技术溢出呈负溢出效应。另一国家在制造业方面的数据统计显示其也不支持正溢出效应,即使发现FDI溢出效应,也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成立。
国际贸易在技术溢出方面备受关注。学术界普遍认为,进口贸易有助于促进技术进步。自从国外学者利用进口份额来对国外在R&D上的存量进行构造,证实R&D在国外的技术进步是通过对进口贸易的传导机制。很多学者也通过这一证实来进行后续研究。除此之外还有C&H模型,进一步优化了数据处理方式,缩小了处理结果的偏差,其结论也充分证明,一个国家的开放度越高,越能从R&D中收获利益。通过对国内的R&D的存量和人口数量进行一个平减,并且以人均的进口量来作为比对国外的R&D,在采用了一系列OECD国家在不同时期的面板数据之后,研究表明了,进口贸易的技术能够对这些国家带来200%的TFP增长值。
在以上的研究中,利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与模型。虽然方法不同,不过其得到的结果都有表明到,国内的生产力和R&D在投入方面存在的相关数据,其R&D效应的存在。不过也有的学者不同意这个观点,对此表示怀疑,而且不支持R&D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的显著性这一结果。也有相关研究结果实证了这一方面,且国内学者还认为,吸收能力与技术溢出这两方面有互相影响的关系存在。
1 模型的设定
1.1 FDI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
说明:资料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选取时间为1992-2002年。
采用面板数据回归的计量方法。面板数据能将截面与时间的变量相结合,以减少缺省变量的问题,也让模型的确认变得更为困难。其模型分混合估计模型、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三大类。
3 关于实证结果的分析
本文采用15个国家11年内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确定其对于FDI在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R&D的存量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但是FDI的系数是负的。这说明,FDI不仅会提高国家的技术水平,有时还会产生阻碍作用。结果如表3: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美、日、韩的拟和程度和各项检验都比较先进。三国的计量分析从侧面上反映出中国在FDI和国际贸易上对技术溢出的吸收效应。
计算结果如下:
说明:表中显示的为估计参数,括号中为t检验值;*,**,***分别代表10%,5%和1%显著性水平。
在表4中可以看出国内的R&D资本存量与TFP增长呈正相关。但是在外资存量中,日本的R&D对中国的FPT的影响最大。在中国的进口产品中,以日本的电子产品为多。这些电子产品的技术含量比较高,所以也就显得国内的技术溢出效应尤为明显。对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其进口和出口都可以提高。不过是各自的影响不同而已,所以在模型中没有包括这些原因,也会对结果产生相对比较小的影响的。
4 结论
通过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对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和外商投资的技术溢出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还有在国内主要的贸易伙伴的技术溢出对于国内技术进步的作用。其中R&D资本存量能促进我国的产出增长,但是FDI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也相当明显。而且在只考虑了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于经济的影响后,许多发达国家将技术含量低、污染严重的项目通过FDI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程。国外的R&D溢出促进了中国的TFP增长。但是这种促进是需要国外R&D技术溢出与国内的研发水平互相结合的。
参考文献:
[1]黄凌云,范艳霞,许林等.国际贸易与FDI的技术溢出[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12):125-130.
[2]黄先海,张云帆.我国外贸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1):27-32.
[3]苏为华,孔伟杰.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贸易和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J].统计研究,2010,27(2):58-65.
[4]刘和东.国际贸易与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吸收能力与门槛效应的分析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2):30-36.
[5]陈立龙.国际贸易技术溢出的效应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2):78-79.
篇9
关键词: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浪潮推动着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经贸往来的密切和深化,我国的外贸人才在从事对外经贸交往工作中必然需要掌握和运用世界经贸地理知识。因此,我国各高校的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纷纷开设了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对这一门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在培养高质量的国际外贸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性质和目的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属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干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处于核心地位,其必要的先修课程为国际经济学、后续课程有世界经济概论等。国际贸易地理学是研究世界各国(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商品交换的地理分布和地理格局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经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二、当前我国高校本科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更新速度难以跟上国际贸易格局变化速度。
现有的国际贸易地理教材出版时间距课程授课时间往往具有一定的时间差,但是国际经济贸易格局确实瞬息万变的,其动态性特征直接导致多数的教材内容出现陈旧和过时等现象。学生学习陈旧的教材内容是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根本无法将之用于实践。因此,教授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教师只有将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有用之才。
(二)实践教学环节缺失。
国际贸易地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的学科,但是我国部分高校本科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缺失。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全面掌握国际贸易地理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实践教学环节能够为学生提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的机会,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三)课堂氛围和教学质量有待改进。
国际贸易地理学作为一门经济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它的相应课程内容应该是丰富有趣的。但是由于部分高校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教学方面,且长期采用灌输式教学,使得课堂氛围较为沉闷,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想要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是比较困难的。
(四)师资力量有待增强。
目前,各高校本科国际贸易地理课程主要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任课,这些教师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经济学相关领域,而地理学相关领域并非其专长。同时,有限的师资力量也增加了这部分老师所承担的压力,进而影响到学科教学质量。因此,师资力量成为了部分高校本科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的薄弱环节。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优秀的师资力量的培育,优秀的师资力量能够将课程的精髓提炼出来,培养出更专业的优秀人才。
三、我国高校本科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选择新颖适用的国际贸易地理教材。
现有的国际贸易地理教材良莠不齐,这就要求教师在甄别和选择过程中慎之又慎,坚决摒弃那些内容陈旧和过时的教材,选择适合授课对象适用的、紧跟国际贸易最新形势的教材。当然,再新颖的教材也难免会出现部分滞后的内容,这就要依靠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及时收集最新的教学资料对这部分滞后内容进行更新或替换。教师切忌照本宣科,要运用多种渠道更新和充实授课内容,如互联网、著作、学术期刊等都可能为教师提供有用的教学素材。
(二)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
那些没有在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学时中安排实践学时的高校应该为该课程设置专门的实践学时,同时各高校应该选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以及为师生创造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又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需要相应的实践设施,例如需要配备实验机房和实践教学软件。校外实践教学需要各高校积极开展与外贸相关企业、机构和组织的合作,例如安排学生到外贸企业中去交流、参观或实习。
(三)运用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在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摒弃单调的教学方式,通过理论讲授、地图展示、案例解析、小组任务、师生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氛围和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教学软件等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来充实课程教学。丰富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积极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中去,师生间的共同协作必然会大大提升教学质量。
(四)注重增强师资力量。
针对各高校本科国际贸易地理课程师资力量在水平和数量上有待增强的问题,应该采取以下两种途径解决:一方面,应注重对校内任课教师的培训,这些培训应该既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又有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培训,其中,还应特别注重对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可以选派教师到国际商事组织和机构中去学习和锻炼;另外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从校外国际经贸相关企业、组织、机构中聘请兼职教师的方式增强师资力量,这些兼职教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给学生实践性指导。
四、结论
国际贸易地理学是一门经济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且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区域性。针对上述学科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指导学生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课程学习和研究。如抽象法、归纳法、演绎法、对比法、地图法和系统分析法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应注重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国际贸易地理学具备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各高校应加强本科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如增加实践学时和加大对实验设施的投入。各高校还应该加强校企合作,安排教师和学生到外贸企业中去参观和学习,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环境有助于提高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质量,为各高校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外贸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形势下,熟知世界经贸地理格局的外贸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因此,我国各高校应重视对国际贸易地理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
作者:杨蜜 单位:重庆三峡学院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技术创新;国际贸易;互动
一、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的作用
(一)技术创新可以促进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商品结构的优化
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工业模式下,企业的技术水平低下,耗能高、耗材高、污染严重,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大,第三产业的比重较小。如果这种产业结构得不到调整,不能确立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信息产业的比较优势,并通过高新技术的扩散,实现对传统工业部门的技术改造和更新换代,那么出口商品结构就得不到改善。因此,确立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地位,通过对第一、二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是推动出口商品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变,实现对外贸易顺利发展的强有力保障。
技术创新可以增加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从而增加出口需求。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科技含量多的制成品的需求相对扩大,而对初级产品的需求相对缩小,因而技术进步有助于扩大贸易规模、改善贸易结构。
(二)技术创新有利于贸易条件的改善
贸易条件是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一般说来,利用先进科技水平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有一定时期居于垄断地位,价格竞争能力和非价格竞争能力都比较强,贸易条件相对有利,出口商往往据此能获取超额垄断利润;而科技水平较低的商品则由于竞争激烈等原因,贸易条件趋于恶化。因此,增加对出口商品的投入,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水平,可以改善一国的贸易条件,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三)技术创新有利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技术创新与国际贸易竞争优势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加强效应。(1)本国研发努力和外国技术溢出增加了本国技术创新的能力,而技术创新带来的新产品和新工艺,加大了产品的差异性、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或降低了产品产品成本,是一国产业获得或维系国际竞争优势的基础。(2)当一国以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进行国际贸易并大量出口时,技术创新使企业或得垄断优势并据此改变国际市场结构,获得巨额利润,这既成为进一步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又由于巨大的贸易收益和拓展的海外市场为进一步创新提供了资金、人才和市场优势,形成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的相互加强效应。(3)竞争优势带来的出口贸易的增加往往伴随着技术溢出、转移或扩散,既能刺激优势企业的再创新意识,也因为模仿竞争的扩大而加强了企业的创新压力。(4)竞争优势带来的出口增加会加强优势出口商与进口商间的相互沟通与合作,这种国外用户的信息传递、技术要求是促使出口商减少重复研发、获取最新技术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出口企业通过边出口边学习机制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从而又转为强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渠道。
二、国际贸易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当代的贸易理论认为,从静态意义上,技术创新是比较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动态意义上,技术创新是维系动态比较优势的关键。一方面,为了获得或维系比较优势,国际贸易成为国内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另一方面,伴随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转移或扩散,既能刺激初始创新国的再创新意识,也能削弱其比较优势。国际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表明,技术创新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基础之一。因此,贸易出口国往往是某种技术领先的国家。
国际贸易作为主要的国际技术外溢途径,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将两者分开表述,表1列举了进口贸易(IM)和出口贸易(EX)的各种主要作用机制。
国际贸易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
创新渠道 作用机制
IM 示范效应 通过模仿进口品达到技术创新的作用(Fosfuri et al,2001;Gorg and Greenaway,2004; Ma, 2006);
竞争效应 通过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商品的进口加大国内市场竞争和替代,促进内部研发投入来改进落后的生产方式,从而达到技术创新的作用(Fosfuri et al,2001;Gorg and Greenaway,2004;Grossman and Helpman,1991;Ma,2006);
技术贸易 直接引进技术,促进生产效率和研发效率(Fosfuri et al,2001;Ma,2006);
EX 学习效应 国外进口商为获得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而向国内制造商提供相应的高于国内技术标准的技术援助(Barbosa and Eiriz,2009;Ernst, and Kim,2002; Hatani,2009);
产业链效应 出口部门在产业内部纵向延伸,形成后向外溢链(Barbosa and Eiriz,2009;Hatani, F,2009);
三、结论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充分地肯定了技术创新对“比较优势”的积极意义,无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就国际贸易的双方而言,国际贸易对各自的技术创新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影响。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这两者之间不仅具有一种互动效应,同时具有一种长期增长效应。无论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国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引致的技术创新,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对当今世界经济的整体增长而言,不仅需要各国独立的技术创新,更需要国际贸易从各个方面刺激或促进贸易双方的技术创新活动,使世界整体的技术存量不断增加,从而为世界经济的长期增长提供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Krugman,P.(1979)“A Model of Innovation,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The World Distribution of Incom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87, pp.253-266.
[2]Benarroch,M.(1996),“Scale economies, wage differentials, and North-South trade”,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 51, pp. 327-342.
[3]Young, A. (1991), “Learning by doing and the dynamic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 Vol. 106, pp. 309-405.
[4]林琳.技术创新、贸易竞争优势与出口绩效的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8,(11).
[5]唐保庆,黄繁华.国际贸易结构、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R&D溢出效应[J].财贸经济,2009,(9).
[6]马章良,顾国达我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6).
- 上一篇:社会科学研究法
- 下一篇: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国际金融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