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急救措施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5: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急诊急救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irst aid measures and effect of emergency coma patients.Methods A total of 79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5 to February 2016.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the causes,first aid measures and first aid were summarized.Results Among the 79 cases of emergency coma patients,64 cases were successful,the overall success rate was 81.01%.Among them,the success rate of hypoglycemia,diabetic ketoacidosis and alcoholism coma was the highest,100.00%.Followed by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table poisoning,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hemorrhag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organophosphate poisoning,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cardiac arrest and rescue the lowest success rate is 50.00%.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ma,rapid follow-up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first aid measures,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first aid.
Key words:Emergency;Coma patients;First aid measures;First aid effect
昏迷,是急诊患者最常见临床症状,其中以心脑血管事件、急性中毒、脑外伤等伴况最为多见。据统计,5%昏迷患者进入医院时,伴有意识障碍,且昏迷患者死亡率在急救不力死亡人群中占20%[1]。这是因为昏迷患者致病原因涉及多个学科,加上患者意识不清,不能提供准确病因、病史,不能配合临床检查,增加了临床诊断、分诊以及治疗难度。临床医师仅能经送诊人员分析患者病因,存在片面性缺陷,因此只能根据其典型临床症状予以鉴别诊断,并据此实施相应急救措施。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急诊昏迷患者致病原因,综述其相应治疗措施,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9例急诊昏迷患者均为2015年5月~2016年2月到医院就诊,其中男45例,女34例;年龄为18~69岁,平均年龄为(41.74±1.76)岁;自昏迷至入院时间是23~190 min,平均昏迷至入院时间是(91.45±2.72)min;昏迷程度:浅昏迷36例,中度昏迷22例,重度昏迷21例;经患者家属或者送诊人员的主诉,初次发作54例,多次发作25例;存原发性心脑血管疾病者15例,排除精神病以及癫痫等所致假性昏迷、昏迷者。
1.2急救措施 ①对于昏迷患者实施初步处理,包括清理其呼吸道,并予以心电监护,严格控制其出血量和输血量,详细记录其尿量,并进行血糖、头颅CT检测等;②在初步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应注意保护患者脑组织,确保其生命体征平稳,并加强呼吸道管理,如清除患者呼吸道内分泌物等,必要情况下可切开气管实施插管操作;对于呼吸心跳骤停者实施心肺复苏治疗,并快速搭建静脉通道,通过输液维持其机体循环功能,避免其因高热、高温而诱发抽搐等不良事件,并避免其并发肺部感染以及呼吸道感染等;③对症治疗:对于因中毒而昏迷者,医护人员应快速确定其中毒药物成分,并在短时间内予以彻底洗胃处理,中毒时间比较长者可予以导泻处理,同时实施体检、实验室检查,分析其肾脏、心脏以及肝脏等重要脏器有无中毒反应,并实施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心电图检查,确定其电解质、血糖以及心肌酶等水平。对于因心脑血管事件而昏迷者,医务人员应立即实施头颅CT检查;对于昏迷原因不明者,医护人员应将其排泄物、呕吐物送检,分析其致病原因后实施抢救;对于因有机磷等农药而中毒洗胃者,应使用相应解毒剂,对于因一氧化碳而中毒者,应立即使用高貉醪罩瘟疲对于酒精过量而中毒者,应立即使用纳洛酮治疗,对于颅内出血者,应予以脑外科侧脑室穿刺进行引流治疗,对于呼吸心跳骤停者应立即开展心肺复苏治疗,对于大出血患者则需实施止血、输血治疗,对于脑水肿者应用甘露醇,以此控制其颅内压水平,低于急性心肌梗死者,应实施溶栓治疗。另外,处理酮症酸中毒者,应使用小剂量的胰岛素予以静脉滴注治疗,对于因低血糖而昏迷者,医护人员应取50%葡萄糖溶液实施静脉注射治疗,对于肝昏迷者应予以降低血氨治疗,对于肺性疾病而昏迷者,医护人员应立即纠正其酸碱紊乱,并实施抗感染治疗,对于血压升高者,医护人员应开展血压调控治疗,对于高热者予以物理降温处理,同时注意及时补水,避免患者发生脱水等不良事件,并应用弱酸液实施保留灌肠治疗,同时采取呼吸机予以机械辅助通气治疗,对于抢救成功者立即予以分诊、治疗。
1.3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中数据资料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予以分析。以(n)表示计数资料,计数资料的组间率(%)对比使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本组79例急诊昏迷患者中,抢救成功者64例,其整体抢救成功率是81.01%;其中,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中,因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均是100.00%,中毒患者中因酒精中毒而昏迷者的抢救成功率也是100.00%,均高于其他疾病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而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因心脏呼吸骤停而昏迷者的抢救成功率最低,是50.00%,见表1。
3 讨论
昏迷属于觉醒状态、意识内容、躯体运动功能等全部丧失的一种意识障碍,对于外来疼痛、光线以及声音等刺激均存在异常现象[2-3]。因此,临床上对于昏迷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时较棘手。鉴于此,急诊科医护人员有必要加强对昏迷者致病原因及其相应急救措施进行分析、总结,以此提升昏迷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改善其患者预后[4]。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79例急诊昏迷患者可知,本次昏迷患者所涉及病变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脑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中毒。上述疾病患者虽然不能主诉其病情,但存在不同体征与临床症状,比如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神经病理症阳性、瞳孔改变等临床表现。因此,临床医师可根据上述体征、临床症状判定患者病情,并据此制定急救方案,如脑血管疾病所导致昏迷者,多存在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体检结果提示神经病理症阳性[5];内分泌系统疾病者存在有明显糖尿病病史,同时结合其血糖检测等结果即可确诊。中毒患者同样有典型体征和接触史,其中典型体征者如因一氧化碳中毒而导致昏迷患者的口唇颜色是樱桃红等,均便于临床诊断和分析。此外,根据既往临床数据分析可知,伴随社会进步和人们日常所面临生活压力持续增大,因安定等镇静催眠药物、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昏迷发生率显著提升。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强对药物的有效监管、合理使用,从而有效改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效果,最终降低昏迷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关于急诊昏迷患者的急救措施,医护人员应遵循"先抢救、后辨病、缩短无效救治时间"的原则,具体措施包括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加强呼吸道管理、维持循环功能等,同时明确其昏迷原因,并实施对症治疗,实现诊断、急救同步实施的目标。本研究结果提示,本组79例患者的急救成功率高达81.01%,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均是100.00%,中毒患者中因酒精中毒而昏迷者的抢救成功率也是100.00%,仅有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是50.00%,而其他系统疾病所致昏迷患者的急救成功率均在66%~83%,可见对急诊昏迷患者实施相应急救措施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提升急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临床医师应对急诊昏迷患者进行早期确诊,并及时实施抢救,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提升其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魏伟,刘小华,黄兴.662例昏迷患者内科急诊抢救回顾性研究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269-270.
[2]Chen J J,Cai Y L,Chen X M.Cause Analysis and Treatment Measures of Coma Patients in Medical Emergency[J].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2014,126(1):62-69(8).
[3]段小勇,吴柳春.急诊护理程序在提高脑出血昏迷患者急救效率和改善急救结局中的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23(6):189-191.
篇2
【关键词】创伤患者护理;急救护理;急诊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23-01
由于严重的创伤患者,其死亡率非常高并且病情多变,所以属于医院急诊科的比较常见的疾病。而紧急护理也是确保患者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措施,并且是直接会影响到患者急诊抢救的关键。本研究针对本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一共收治的216例创伤患者,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组选取组本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一共收治的216例严重创伤患者,其中,女性患者共96例,男性患者共120例,患者年龄在18岁至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5±1.7)岁。在发病原因上,因坠落致伤的共35例,交通事故创伤的共128例,其他原因致伤的共53例;创伤的部位上,属于颅脑损伤的患者共64例,属于四肢和骨盆损伤的患者共81例,腹部创伤的患者共29例,胸部创伤的患者共26例,属于脊柱和其他部位创伤的患者共16例。
1.2护理方法
1.2.1判断病情诊断时,护士应该仔细观察患者,以此来辅助判断病情,除了要观察患者的整体状况,还要观察患者有无活动性出血、意识、、烧伤、脱位和骨折等方面,除此之外,还要耐心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患病史。结合以上几点对患者进行大幅度检查,最终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为以后的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1.2.2呼吸道通畅首先,护士应该做好全面的急救准备工作,另外对开放气道等方法要熟练掌握,保证在急救过程中,患者的呼吸道始终畅通。患者若出现创伤性休克或是颅脑损伤等症状,可以使用纱布来清理呼吸道中存在的异物;出现舌后坠症状的患者可以采取防止口咽通气管的方法来缓解;若患者出现呼吸骤停等病状,可实行气管插管的治疗方式。
1.2.3处理伤口根据患者的受伤情况和出血程度,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处理伤口,若患者的伤口较大,那么可采用无菌的纱布来填塞、覆盖或者是包装,之后再使用绷带对患者加压包扎止血。皮肤撕脱伤、四肢开放性骨折以及血管损伤的患者,先要使用气压止血带止血,再固定肢体;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患者应采用明胶海绵进行贴敷;开放性气胸应该在呼气结束时迅速封闭伤口;头皮出血的患者应采用加压包扎止血的方式;张力性气胸患者应迅速给予患者胸腔穿刺,达到减压的效果。腹部内脏脱出的患者,为了避免加重感染这种状况的放生,不能马上将内脏送回内腔。
1.2.4保持有效循环在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这种情况时,有效循环血量要低于平日里的正常标准,需立即采用静脉留置针建成两条以上的通道,对患者进行大量输液,如有必要,也可对患者进行输血,补充血容量,缓解患者的休克状态。
1.2.5动态病情监测医务人员要及时观察患者的尿液、神智、瞳孔等,若发现患者出现异样行为,需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进行处理。尽可能的令伤者保持姿势稳定,不要随意移动,重点检查伤患的受伤位置,必要时也可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同时需防止多发创伤患者出现误诊和漏诊等情况。若患者在进行腹腔穿刺时,如果抽到不凝血,那么诊断结果大致为出血休克、腹腔内脏损伤。
1.2.6书写抢救记录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在治疗过程中,救援记录十分重要,不仅具有法律效力,同时还是治疗患者的重要信息依据。要求医护人员在救援结束之后的6小时之内及时完成记录,同时确保其准确性与真实性。
1.2.7心理护理增进护患之间的沟通,医护人员应该将治疗情况与病情及时告知患者,多和患者沟通,安抚患者恐惧和紧张等负面情绪,使患者保持正面心态,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工作。
2结果
全部患者中,经抢救脱险的患者共207例,死亡患者共9例,抢救的成功率达95.83%,有效的抢救时间是25分钟至75分钟之间,平均的抢救时间为(39±4.3)分钟。3讨论
严重创伤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病情,通常伴有低氧血症或者是休克等症状,容易令患者的生理失调、免疫力下降,同时也有可能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与感染等情况。因为创伤涉及的部位与系统较多,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出现漏诊等情况。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医护人员多和患者沟通,多多观察患者,了解患者的受伤过程,采取有效的检查等。
单一创伤极易引起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损伤,继而引起更为严重的创伤,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病情一旦恶化,往往变化迅速,倘若仅仅遵从医生的安排进行施救工作,那么很可能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在急救过程中,护士应熟悉相关的急救操作、提高自身的反应能力、保持平稳的心态、时间观念强,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为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为了在急救过程中为患者争取最佳治疗时间,护士应严格恪守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协调好创伤急救的监护、急诊以及院前等环节,争取实现三者之间的完整性与连续性,提高医院抢救患者的成功率。参考文献
[1]吴惠琴,叶巧亮,谢立志.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8(07):90.
[2]邓大琼,江小方,杨薇微,庞华容.严重创伤53例临床评估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0(17):139.
[3]孙益琴.严重复合伤患者的院外急救与护理[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16(05):107.
篇3
【关键词】 急诊护理纠纷;原因;措施
1 急诊护理纠纷的原因
1.1 护理人员因素
1.1.1 一些护理人员业务不精,专业知识不扎实,操作不规范,对病情观察不准确,对病人病情估计不足,就有可能成为发生护理纠纷的根源。尤其是年轻的护士,工作经验少,面对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不足。同时,缺乏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和能力,回答患者家属的提问过于简单,不足以使患者家属信服,易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而引发护理纠纷。
1.1.2 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与患者缺乏有效的沟通。面对急诊患者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如何尽快抢救患者生命,抢救居首位,忽视护理文件的书写。抢救时往往口头医嘱、电话医嘱多,仅凭印象补记又缺少核对,容易出现医护记录不统一,甚至遗漏相关记录。一旦产生纠纷对医护人员特别不利,会使患者家属对治疗和护理产生质疑。
1.2 患者因素 由于急诊的特殊性,突发事件比较多,如:急症、酗酒、自杀、打架斗殴、交通肇事、意外死亡等,多数患者短时间内没有适应角色转换,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很难配合治疗。某些患者家属一时心急,不知所措,无端的把不良情绪发泄给护理人员。有的对护理人员出口不逊,甚至拳脚相加,大打出手,使其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无法正常进行日常工作,无形中给急诊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易引发纠纷。
1.3 急救设施因素 急救过程中出现急救备品不足,急救设施发生故障,如:洗胃机排水不畅、人工气囊漏气、负压吸引器压力不足等均可能延误抢救时间,使患者家属不满导致纠纷发生。
1.4 其他因素
1.4.1 护理人员相对缺乏 由于大多数人认为医疗和护理在患者医疗活动中的价值体现的偏差,很多年轻的护士觉得护理是一件又脏又累的苦力活,整天重复一样的事情,毫无技术可言,自己苦读了怎么多年的书最后来到医院做了保姆的工作,现实和理想出现了很大的落差,从而出现了医护比不对等,尤其是遇到大型突发事件紧急抢救时,更是考验护理人员的时候,如果短时间内保证不了有足够的人力,势必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抢救的数度和质量。如:危重病人的抢救,医生同时下多个口头医嘱,每一项操作都得一定时间,再娴熟的护士也只有一双手,尤其循环不好的患者静脉穿刺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每一项处置都是在医生:快!快!快!的高压下进行,患者家属往往会因人手不够,水平不高而针对护士,引起纠纷。
1.4.2 患者对医疗费用质疑 医疗体制改革后钱放在首位了,部分患者对所做的一些与疾病相关的检查不理解,认为是不必要的花销;还有的患者认为花了钱就应该治好病,结果治疗效果与预期有差距;在信息时代冲击下受个别媒体片面放大事实的误导,使患者及家属产生不满情绪,进而转嫁给护理人员。
2 急诊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
2.1 管理到位 管理必须以制度管人,要拥有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各项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等级护理制度、安全制度、陪护制度、消毒制度、奖惩制度以及人员各类休假规定等等,印刷成册,作为科室遵照依据。成立庞大而有力的质量监控队伍,从机关到科室都有专人负责质控,机关有质控部门,科室有质控小组,科室注重抓医护质量。管理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重视护理安全。急救人员配备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全体人民的健康水平[3]。尤其是增加节假日及夜班的值班力量,安排老护士及护士长带班,加强工作实力,防患于未然。精心打造一支经验成熟、技术过硬的团队,能应对任何突发事件,保证急诊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真正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2.2 业务技术到位 急诊突出的就是一个“急”字,必须保证急救物品、器械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抢救室专门由一位责任心强,业务熟练的主管护师负责,做到“四定”,“三及时”,即:定人放置、定人保管、定数量、定期消毒,及时检查、及时补充、及时维修。同时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不足也是产生纠纷的根本原因,当务之急加强业务学习与技能操作训练,熟练“五机八包”操作及各种疾病护理常规与抢救原则。加强年轻护士对护理技术的熟练培训,各项抢救设施的规范操作,要虚心向有经验的前辈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充电,丰富知识,不断积累,全方位的提高护理水平及护理人员的素质,预防和减少纠纷的发生。
2.3 思想认识到位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强化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要经常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法律常识,提高责任心,分析医疗事故案例,对案例中护理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记录,做到面临同类问题能够做出正确的处理,因为我们服务的对象是患者,生命和健康是他们的权利。深知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的职责和所担负的重任,那就是:救死扶伤,尊重每一个生命,需知每一位患者在得到救治的问题上是同等地位的,患者把生命交到你手上,自己有义务为他们的健康做出最大的努力。在保护患者的同时也要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急诊护理文件是护理人员在患者医疗活动中体现价值的重要依据,具有法律效应。所以护士在抢救患者的同时一定要及时、客观、准确地作好护理记录并归档。[4]
2.4 服务措施到位 优质服务是架设护患关系的桥梁,也是促进护患关系和谐的纽带。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务,如:免费提供担架、轮椅、平车等交通工具;对急诊无陪患且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急危重病人实行全程免费陪同,协助病人挂号、交费,护送病人到辅助科室做各项检查,需要住院治疗时协助办理入院手续,并护送入院;对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送餐到病房的服务,视患者如亲人,耐心地为患者讲解有关疾病常识,包括疾病发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在治疗该疾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临床症状,为患者及家属答疑解惑,服务热情、细致、周到,减少纠纷的发生。
2.5 沟通到位 有效沟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石。急诊护理人员在积极抢救病人生命的同时及时进行沟通,必须履行各种告知义务,让患者家属知晓和理解并接受医疗服务中都有可能要承担的一些不可预测的风险,消除患者的芥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达到双赢。
总之,只要我们加强护理队伍素质培养,全面提升急救护理质量,为我们神圣的事业赋予全新的生命和活力,尽我们所能竭诚为患者服务,真正成为生命的守护神,降低患者就医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一定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和认可,进而减少纠纷的发生,赢造一片护患和谐的天空。
参考文献
[1] 张琳,张海平,冯力.急诊护理风险管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4):181-182.
[2] 罗卫平.医疗纠纷起因与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11):700.
篇4
规范书写护理记录,提高护理质量等措施。结论 针对急诊科发生护理纠纷的潜在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 急诊科 护理纠纷 潜在因素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1-0111-02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逐步提高,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急诊科又因接治的患者为突发性的急、危、重症患者,成为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好发地。因此,在工作中如何做好防范,杜绝护理纠纷发生是当前急诊科护理工作需要探讨的问题之一。
1.护理纠纷发生的潜在因素
1.1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缺乏责任心,违反护理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护理人员缺乏法律知识,危机意识淡薄,个别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严谨,缺乏慎独精神。工作中不能严格执行操作常规,甚至违反操作规程,不遵守制度、不履行职责、、不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及不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擅自让家属做护理工作,造成渎职现象引发纠纷,成为患者投诉的理由。
1.2 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患者对就医环境、医疗技术水平、服务态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些护士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服务态度欠佳,这就难免陷入纠纷之中。患者和家属怀着焦急和期盼的心情来到医院,希望医护人员技术高超,尽快解除痛苦。但医学发展有局限性,医务人员水平也有差异性,医务人员对患者服务不够周到,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和困难不能热心、耐心进行解答和帮助,易造成患者及家属不理解,从而引发护理纠纷。
1.3 护理质量管理力度不够,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 急诊病人流量不稳定,随机性大,可控性小,在病人集中时很容易造成工作忙乱,质量管理常被繁忙的业务所取代,导致部分护理工作不到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不到位。有的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当工作繁忙,尤其是在抢救患者时,往往着重于积极采取抢救措施,而对护理记录的及时性、严肃性、全面性却不注意或不够重视,应付了事,涂改较多,甚至出现医嘱时间与护理执行时间存在差异等情况,患者及家属不满,甚至造成护理差错事故。
2.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
2.1 增强法律意识,加强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护士不但有高度的责任心,高水平的技术与高质量的护理,更应有法律方面的知识,以起到自我保护作用,以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言行,语言要慎重、冷静。按照急诊科护理特点细化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地搞好护理知识学习和护士操作技能培训,熟悉重点疾病抢救程序,掌握各种急救仪器的操作方法,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同时,利用护理会议交流工作经验和处理护患关系的技巧,使所有护士认清服务态度在急诊科工作中的重要性。工作中要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一旦发生工作失误,要懂得用法律手段,从容不迫、有理有节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把不良后果降低到最低限度[1]。
2.2 加强护患沟通,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在急诊接待中,热情接待病人,态度诚恳、语言文明。要求护士仪表端庄,使用礼貌用语,避免使用生、冷、硬的语言。每一位护士都应熟练掌握沟通技巧、语言艺术,用通俗、清晰、符合个性化的语言进行健康卫生宣教,认真倾听患者的意见,向患者解释一定要详细具体。因此,通过有效的沟通,给患者更多的关爱,取得患者的信任,了解其心理活动,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措施,使患者心情舒畅,配合治疗护理,早日康复。
2.3 加强护理管理,规范书写护理记录,提高护理质量 加强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的培养,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服务意识、自觉的慎独工作精神和技术操作能力,从而避免一些因责任心不强而造成的差错事故发生。护理记录是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有病情变化时要记录全面,保证护理记录内容真实、可靠;同时护理记录必须规范、清晰、详细;科室护士长必须做到每天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护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有计划的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急救知识,经常组织急救技术培训,尤其是最常见的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电击除颤等,以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定期选派医护人员外出学习新的急救知识和技术,不断拓宽急救业务,提高急救护理水平。
篇5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407
急诊科既是医院的高风险科室,又是医院的服务窗口,其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和患者对医院的评价。工作中只要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学会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就能减少纠纷的发生。
急诊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
护理工作岗位及个人存在问题:护理人员技术能力欠缺。由于一些护理人员工作时间短,缺乏工作经验,工作积极性不高,加上专业理论知识和护理实践技能不扎实,导致在应对急、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时,造成不该发生事件的发生,引起纠纷。工作方式方法不当、服务不到位。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还存在医患在语言交流、认识上的差异,工作方法不当、患者及家属的服务跟不上导致纠纷的发生。护理人员缺乏有效的沟通手段。急诊科就诊患者,普遍存在病情紧急、发展变化快及不可预见性、风险性大等特点,护理人员言行随意,语言交流时缺乏耐心的沟通,不能站在患者家属的角度考虑事情,回答患者问题时语言简单生硬,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不足。一些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时大多考虑如何快速救治患者的生命;加上急诊抢救时,医生的口头医嘱较多,护理人员往往忽视临床护理记录,经常会出现记录时间与实际时间不符,相关医疗记录遗漏等现象,一旦出现问题,造成说不清、道不明,导致医患纠纷。
患者自身因素引起纠纷:急诊医疗中,车祸、酗酒打架斗殴、意外突发事件较多,患者及家属就诊时的急噪心理与对生命珍爱的过高要求容易产生对立。特别是在对婴幼儿打针时,家长对护士要求过高,容易引发纠纷。
医疗器械故障,急救药品准备不足产生纠纷:急诊科不同器械和急救药品的使用没有规律性,有些器械和药品几个月不用一次。如吸痰器的负压吸引器压力不够,监护仪的心率血压测不出,急救氧气压力不够,洗胃机进出水故障,解毒药、心三联、呼三联等储备不足等问题,当遇有多个危重患者时,因药品不足、器械故障延误患者抢救时,造成患者家属与护理人员的对立情绪,产生纠纷。
其他因素导致纠纷:在遇到群体性紧急抢救时,因护理人员不足,无法保证短时间内用人需求,影响抢救质量和速度,容易产生纠纷;患者对医疗费用的花销上,因不知道部分药品的价位、检查项目对救治患者的必要性等,也容易引起纠纷。
应对护理纠纷的措施建议
重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科室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及业务技能的训练,抽出时间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培训,及时掌握护理技术的新知识、新技能;日常护理工作中,要营造一个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
合理调配工作搭班。护士长在进行排班时,要根据护士技术强弱、工作经验、民汉搭配等因素,综合进行排班;要在分析患病季节因素、历年同期患者就诊的基础上,提前做好二线班的安排,遇到抢救患者较多时,及时调整人员加班,以减轻当班护士的工作和心理压力,杜绝护理人员不良情绪的产生。
高度重视护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各项护理制度的管理,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确保护理记录的及时、规范、客观、准确;要将护理规章制度作为护理工作的指南规范运行,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最大限度的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融入各项护理工作。要积极倡导护理人员主动服务,对科室或医院其他科室发生的护理纠纷定期进行讨论,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要改善护理人员的服务方式;要提倡主动服务意识,主动帮助患者解决生活和治疗中的困难;要学会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并主动拉近医患关系,避免在患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的形势下产生新的纠纷。
建立有效的医患沟通交流机制。医疗护理是高风险的职业,在急诊救治中,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和不可预测性。在救治工作中,要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护理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已知和未知的风险因素,让患者及家属及早明白接受医疗服务就有可能收到的风险损害等,将医患纠纷降到最低。
篇6
1 抢救中感染各种传染病的可能[1]
1.1 针刺伤,外伤患者由急诊科直接推入手术室,常满身血污,增加了护士直接接触血的机会。由于病情危重,循环衰竭,休克患者躁动或醉酒患者、神志不清患者的不配合,都为手术室护士建立静脉通路带来困难,使护士被针刺伤的危险增加。
1.2 安瓶割伤,某些药品安瓶质量差,缺少砂轮,抢救时给药急,用量大,忙乱中均可导致安瓶割伤手指。
1.3 器械损伤,手术中传递锐利器械时,操作不当,配合不默契,可能被器械损伤。
2 发生医疗纠纷的可能
2.1 文件填写不全,如手术器械清点单,护理记录单,抢救中用药未及时记录等。
2.2 未按《输血法》执行操作,外伤患者(如肝破、脾破裂、多处刀伤)、胸外伤患者等常伴失血性休克,病情危重常危及生命,需立即输血补充血容量。情急中有发生未采集血标本就先输血的可能。
2.3 器械遗失的可能,多科室参与抢救时,伤口大、深,两科联合手术、接台手术、护士夜班疲劳、责任心不强都有发生器械遗失的可能。
2.4 标本遗失的可能,接台手术时上一台标本未及时固定,或器械护士交接班未有说明均有可能发生标本丢失。
2.5 遗忘伤口,多处刀伤患者,神志不清患者均可能发生。
3 遇情绪失控家属,有冲突的可能
外伤患者事发突然,家属情感突然遭受重击。或由于患者病情较危重,家属常情绪激动、焦急、易怒,有时会迁怒于人。夜班护士劳累,抢救心急,解释不到位等易引起患者家属不满。
措施:
3.1 手术室护士是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较大的群体。对于医务人员来说,通过针刺伤或经其他经皮方式暴露于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体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率分别为6.0%~30.0%,3.0%~10.0%,0.2%~0.5%。所以手术室护士应重视自我防护,操作中戴手套,使用护目镜等用具[2]。对外伤躁动患者应先适当固定再行穿刺。疑似传染患者或进行危险操作时应戴两幅手套。
3.2 认真检查各种表格文件,及时记录。使用植入人体的物品及时将合格证贴到手术护理记录单上。认真填写,及时、准确、客观、真实地记录患者入、出手术室时间,患者神志和意识情况,术中所用的敷料,器械清点数目,抢救患者经过记录等,手术医生填好手术护理记录单。病史和手术记录、病程记录是医疗纠纷发生时的重要评审依据,完整的病历资料具有重要意义,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在相应的栏目上应负责签名。
3.3 手术室护士责任重大,时刻加强责任心,慎独精神,反复多次认真核对器械,纱布,缝针等。尤其是多科室参与抢救,同时实行手术时,有时夜班工作量大,通宵无眠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后半夜比较疲劳,思维和体力衰减的情况下,更应保持警惕,器械护士应做到心中有数,器械不可混放。巡回护士应及时登记计数,每关闭一个切口都要认真核对,无误后方可缝合伤口。手术器械及时清洗、擦干、上油、包扎,不应留置至次日,发现器械缺少时及时找回,及时处理。
3.4 严格执行各项操作常规,执行口头医嘱时,给药前后均应复述一遍,并保留安瓶。及时告知医生补充医嘱。
3.5 术中输血应严格执行输血前血标本采集留样制度。先采血样后输血。并实行两人双次核对,无误后再行输注。将血袋及输血反馈卡及时送回输血科。
3.6 手术间用物齐全,砂轮、一次性手套、利器盒、护目镜放置在方便取放的位置。使用输液三通,减少给药时的危险。用完的针头、安瓶及时丢到利器盒中。
3.7 术中切下标本及时固定妥善放置在病理专放区,并叮嘱医生补充病理单。
3.8 仔细认真交接患者皮肤。入室时,应与急诊科护士交接患者的生命体征,伤口数量,位置。出室时与术者再次核对,防止伤口遗留。
3.9 手术室护士应在抢救中保持镇定,要以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恰当的语言向家属进行解释和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应避免使用刺激性和冲突性语言。如遇失控家属,与家属沟通时应有人陪同,必要时通知保卫科。并管理好手术室大门,防止激动家属破门而入妨碍抢救。
护理行业是一门特殊的职业,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护士经常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中,尤其是在工作量大高风险的手术室工作,经常的急诊抢救工作,使手术室护士经常昼夜颠倒,三餐无规律,快节奏连续工作和精神高度集中,使她们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双重劳动,紧张抑郁的心情长期得不到宣泄,极易导致身心疲劳。现代手术室急诊急救护理要求护士应具备高度责任心和同情心,全面掌握急救专科理论知识,较强的应急能力,娴熟敏捷的操作技术,默契的配合意识,都待于护理人员平时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多积累抢救方面的知识,在手术过程中,能做到忙而不乱,心中有数,积极配合抢救过程。同时手术室护士应增加法律意识与法制观念。加强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使自己在医治患者的同时保障自己的安全。手术室护士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注意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合理安排休息,工作之余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放松紧张的神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急诊护理;护理纠纷;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2(c)-119-02
急诊通常是患者起病突然且病情危重时所选择的就诊场所,因此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容易激动。急诊科是医疗护理工作的前沿科室,也是医疗事故、护理纠纷的高发科室[1]。本院整理了以往急诊科护理纠纷的资料,从中总结出导致急诊护理纠纷的几类常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制定出了应对措施。具体过程及措施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资料全部为本院急诊科2007~2009年发生的护理纠纷,共56起。其中,患者一方的文化水平在高中以下的2起;高中或等同于高中的22起;大专的15起;本科及以上的17起。排除治疗事故引起的纠纷及医疗纠纷。
1.2 方法
将上述56起急诊护理纠纷进行分类汇总,总结出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按原因进行数据统计,并依据原因比例进行降序排列,从而找出高发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措施。
2 结果
因患者情绪过激导致的急诊护理纠纷最为常见,占96.43%;排在第2位的是患者对护理工作要求过高,占83.93%;排在第3位的是患者认为等待时间过长,占71.43%。结果见表1。
3 讨论
通过对上述56起急诊护理纠纷原因的统计及分析,可以看出引发急诊护理纠纷的原因多种多样。但透过这些纷繁的表面原因可以分析为几类根本问题。
第一,因急诊具有突然性,患者集中性、危重性及复杂性,所以急诊科的患者或家属容易出现激动、焦虑、情绪波动大等情绪问题[2]。这是引发护理纠纷的基础,也是许多其他原因的根本因素。同时还包括某些患者或家属的个人基本修养与素质不高,再加上情绪过于激动,使得某些细节被扩大化。有时护理人员的一个很平常的眼神都会引起情绪激动患者不满。
第二,医院在下午五点后门诊部将停诊,而此时又会有上班族在下班后到医院就诊。同时急诊科的夜班时间段处于高峰期,这时间段的急重症患者,会形成下午五点至夜间的急诊高峰,使得候诊的时间延长,进而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情绪便会发向分诊护士。
第三,医疗护理费用方面的问题。患者或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态度和责任心、工作效率、医院设备、治疗效果、管理水平等的评价都是以医疗护理费用为基准点的。因此在患者或家属认为费用过高的前提下,便会对医疗护理人员提出过高甚至是苛刻的要求,当医护人员无法满足其不合理的要求时,患者与家属便会认为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责任心不强当然会导致护理工作的失误,并由此引发护理纠纷[3]。患者或家属还会根据收费来自行判断治疗效果,这种情况往往出现期望值过高的情况。当这种过高的期望没有实现时,患者或家属就会产生强烈不满,认为基于这种收费标准,治疗效果不好甚至完全否定医护疗效。
第四,急诊科护理人员未达定编标准而造成护理人员不足,或者由于班次调整不当造成人员相对缺乏[4]。护理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会因此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绪又会直接影响工作态度、责任心与工作效率。护理人力资源不足会直接产生等待时间过长等问题,如此时再加之护理人员的负面工作情绪,就会出现等待时间长又无人主动关心照顾的情况。而急诊科的患者或家属的情绪通常比较不稳定,极易引发护理纠纷。
最后,也应客观的认识到,某些护理人员在面对急诊科的快节奏抢救工作中显露出了护理技术不过硬的问题。另外,护理人员在法律方面的自我保护意识不足。随着我国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患者或家属在知情权的要求上和对法律条文运用的水平方面也在不断提高。很多以往护理工作中约定俗成的事情在新时代背景下都要重新调整。
4 应对措施
4.1 护理人员方面
加强日常培训,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规范日常用语及表述语气、语调、用词等。并制定出具体细化的护理工作流程及标准,使护理人员在遇到相关突况或问题时有所依循,在实施治疗或护理前按照相关流程及标准,对患者及家属讲明治疗存在的危险性、治疗后的注意事项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当遇到某些特殊检查、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进行配合时,应依据流程进行详细解释,说明让患者进行某些行为的意义与重要性,并详细写明相关书面材料,在讲解说明后请患者或家属签字确认,以便在今后发生纠纷中取得有力证据。对于新的护理人员应进行专业技术的定期培训,取得岗位准入。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加强夜间护理人员的配置,避免护理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情况的发生。同时在季节性疾病或流行性发病高峰期,延长门诊时间,增加急诊医护岗位,达到高峰期忙而不堵、减少护患纠纷的目的。为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生活和休息环境,医护配合默契,减少负面情绪对其工作的影响。
4.2 环境设备方面
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及操作规程。定时进行通风消毒等相关工作,加大投入改善医疗环境。对于医疗及日常设备定期进行检查与维修,有条件时可设置备用设备系统,以避免以设备故障为由产生的护理纠纷。
4.3 发生后的措施
发生了护理纠纷后,应采取积极态度应对。了解事实经过与真实情况。积极接触患者或家属,以主动和真诚化解矛盾,同时上报科主任、护士长、行政总值班,请协助调节解决问题,必要时聘请专业法律顾问,也应运用法律知识保护医护人员的应有权益。
[参考文献]
[1]詹利红.急诊护理中发生医疗纠纷的因素及其应对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3):95-96.
[2]刘君.急诊科护理纠纷的原因探讨及管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9,6(9):135,138.
[3]李菁.急诊科护理现状分析与应对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9):94-95.
篇8
我国加入WTO以后,会计信息对现代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但由于受到传统行为的影响和个体利益的驱动,当前一些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某种意义上与世贸组织对企业的发展要求很不相称,甚至损害着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此,很有必要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危害、成因及治理对策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及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会计信息失真突出表现在:
1.原始凭证失真。有些单位的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甚至采取制作假原始凭证的方法进行“变通”,使一些非法的收支变成“合法”的收支。
2.原始凭证的要素填写不全,使收支的资金渠道不能明确地划分,混淆了成本和专项基金的界限。
3.财务账目管理混乱,在会计账簿设置和会计科目的使用上,没有严格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来设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账目混乱,账证、账账、账表、账实严重不符。
4.会计报表虚假,具体表现在撇开账簿,人为地调整报表数字,甚至编报两套报表,一套自用,一套对外提供,导致报表使用者不能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5.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收入的失真主要表现是截留、转移、坐支收入;成本失真的表现是多列或少列成本,甚至通过人为方式调整损益,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费用失真的表现是该进专项资金的直接进了生产成本;资产不实主要表现为企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反映企业各项资产的实际拥有数额,资产管理混乱,造成家底不清、账实不符。会计信息失真将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一是给国家的资产造成流失,影响和破坏了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宏观调控措施的执行;二是相关部门不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在宏观管理上使企业陷入被动;三是会计信息失真降低了会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影响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四是会计信息失真也助长了腐败行为,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会计信息失真形成的原因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法制不健全、政策不配套、制度不完善等客观因素,也有企业管理制度不严密、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差、专业素质不高以及企业内部为追求自身利益,个别领导不懂《会计法》等诸多因素。
1.会计法规系统不健全。虽然新《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及《企业会计准则》相继颁布实施,但随着新经济业务的不断出现以及建立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日益迫切,我国在会计立法上仍需加快步伐。
2.社会监督不力。近年来,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能洞察事务本质的高素质人员较少,需要加大对这一机构人员的迅速培养,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企业内部监督不力。一些企业的领导由于不懂《会计法》,为追求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弄虚作假,逃避国家有关法规和纪律的监督,而会计人员又受单位负责人的聘任和管理,在工作中很难坚持原则,履行会计的监督职能。4.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一是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会计人员非专业化现象普遍存在,会计工作仅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的浅层次上,难以做到合理、合法;二是财务基础管理薄弱。如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资料不完整等。
三是会计业务处理手段落后,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程度不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还在用手工做账,财务数据处理仍处在低效率阶段,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要求。
三、根治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1.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和执行新《会计法》。首先企业法人和单位领导要懂法和守法,只要他们能遵纪守法并组织财会人员认真学习,提高认识,增强法制观念,对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加强对社会审计机构的监督力度。必须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再监督工作。通过建立和健全注册会计师监督管理办法,逐步理顺委托关系,由企业直接委托改变为由信息使用人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委托并支付费用,增强事务所具体工作的透明度。
3.加大处罚力度。新《会计法》进一步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为会计工作的责任主体,各级检查机关在实施监督过程中,应严格依法行政,改变以往工作中“重查轻罚”的作法,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促进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4.实施会计核算委任制,加强企业内部的异体监督力度。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在委任财务总监的基础上,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逐步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和委任制核算制度。成立具有行业协会性质的会计服务机构,负责对会计人员进行登记、考核、培养,负责提供派出会计的应有待遇,使会计与用人单位不再具有人身依附关系。会计服务机构要求会计人员既要对外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又能向经营者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对失职的会计人员,会计服务机构视其具体情况进行处罚,这既能督促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又能切实改变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
篇9
百草枯又被称为对草快、克芜踪,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强毒性除草剂。目前百草枯在我国农村地区应用比较普遍,其中毒者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百草枯可以经消化道及呼吸道吸收,主要分布于中毒者的肺、肾和肌肉内,如果治疗不及时,患者可在3d内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死率可以高达85%以上。笔者在我院急诊采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3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0例病例均为我院急诊于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采用随机分级法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6~56岁,平均(37.7±7.5)岁;中毒量<20mL者11例,20~90mL者13例,>90mL者6例;中毒时间<6h者12例,6~12h者13例,>12h者5例。对照组: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7~60岁,平均38.4±7.8岁;中毒量<20mL者10例,20~90mL者13例,>90mL者7例;中毒时间<6h者11例,6~12h者13例,>12h者6例。所有中毒患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呼吸困难、心力衰竭、肾功衰竭、中毒性肝炎等。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中毒程度及中毒表现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洗胃、解毒、导泻、保肝、保肾、吸氧等解毒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治疗。所有患者入院时检查血、尿常规,血生化,胸部X线片,血气分析等检查。立即洗胃:百草枯的主要吸收部位为小肠,尽早彻底的洗胃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一般情况下洗胃液不少于5L,液体温度30~37℃,每次注入量为200~300mL。洗胃时操作应轻柔,以防止造成胃损伤。解毒:洗完胃后给予患者15%漂白土口服以中合百草枯的毒性,小量频服。导泻:以甘露醇或硫酸镁导泻,以排除患者体内残留的百草枯,导泻与解毒可以同时进行。血液透析:颈内静脉或股静脉安置透析管,应用德国Fresenius4008S血液透析机及碳酸氢盐透析进行血液透析,血流量/min,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血液灌流:应用树脂灌流器串联于透析机前,血流量为200~250mL/min。血液透析和灌流时间2~3h,1次/d,治疗3~7d,术后给予患者应用鱼精蛋白中和透析用的肝素。
1.3疗效评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胸部X线片、血氧饱和度、血液生化指标恢复正常;好转:临床上仍有轻度呼吸道症状,胸部X线片可见肺间质改变,血氧饱和度基本恢复正常,其他生化指标全部恢复正常;无效: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痊愈与好转合计为有效。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全部数据资料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30例患者中痊愈13例,占43.3%,好转15例占50.0%,无效2例,占6.7%,总有效率达到93.3%;对照组30例患者中痊愈9例,占30.0%,好转10例占33.3%,无效11例,占36.7%,总有效率达为63.3%。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的比较上,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略)
篇10
一、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
1、医院管理方面
1.1存在医疗安全隐患,如急救药品、抢救仪器,缺乏专人管理、设备不足,陈旧。
1.2医护人员编制不足,工作负荷量大,职责不明确的问题。
1.3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及救护车内抢救物品、仪器,没有处于应急状态,管理不严格,救护车上配置不全、落后,医护人员急救培训不足。
2、医护人员方面:
2.1急诊患者的心情是心急如焚,急迫的想得到救治,医护人员不理解这种心情,缺乏有效的医患沟通,缺乏主动,热情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对待患者态度冷漠。
2.2护理技术保护不够熟练,有些操作务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或造成不良后果,引起患者的不满。
2.3医护人员人员缺乏责任心,上班时脱岗,工作马虎了事,护理操作不规范,查对不严等。
2.4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分场合的言论造成患者及家属的不满和误解,没有及时做好护理记录。
2.5救护车拉到医院无家属的患者,缺乏妥善的安置和处理,缺乏与患者家属的沟通。
3、患者方面
3.1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
患者或家属缺乏医学知识或误解,对患者自身病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认识不足,当治疗结果与主观愿望不符时就片面的认为是院方不负责或技术失误所致。
3.2个别患者家属固执、偏激
个别患者几家属心态比较固执、性格怪异,往往因为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满意,或对医务人员某句话很介意而至纠纷形成。
4、媒体的介入
近年来,新闻媒体增加了关注医疗纠纷力度,使得患者常以“曝光”相要挟,其中也由于一些新闻媒体的不当炒作,确实对纠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护患纠纷的防范
1、加强法律知识几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医护人员应积极主动的运用法律手段去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医院的正当权利,应加强工作责任心,避免差错和纠纷,消除各种不安全的护理行为,倾向和隐患,确保安全。
2、改善服务态度
医护人员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是减少护理纠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为患者做治疗时应心平气和的解释、安慰、体谅,把为患者服务的过程同热情的服务态度结合起来,处处为患者着想,围绕着满足患者的需要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以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信任。
3、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好院前急救工作
要求本专业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操作和专业知识,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进行急救人员培训,在院前医疗急救的基础上致力于开发可塑型人力,可胜任突发事件医患纠纷的紧急医疗救援,尤其是要有现场临时指挥,现场伤检与紧急处理的能力,所有急救人员应适时进行医疗救援的演练,各种抢救物品应齐全,抢救设备处于应急状态,由专人管理。
4、严格执行医嘱,查对制度及交接制度
做各种治疗应严格按医嘱执行,做好“三查七对”,对于过敏的药物必须做好过敏试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交接班制度,做好患者解释工作,杜绝纠纷发生。
5、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