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竞争性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4: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场经济竞争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市场经济竞争性

篇1

事件:微软“黑屏门”

案例回放:

2008年10月13日,一封从微软内部泄露出来的电子邮件显示,微软将在10月20日部署针对中国Windows XP专业版及Office XP、Office 2003、Office 2007的正版验证计划,即WGA和OGA的投放。据该日陆续放出的“内部消息”称,WGA和OGA将不使用安装向导,而是在10月20日后通过Microsoft Update自动在后台下载,若用户设定为自动安装,WGA和OGA还将自动安装完成。

如果没有通过WGA验证的用户,开机进入后,桌面背景将变为黑色,并每隔1个小时重新将背景设定为黑色。另外,用户登录时会出现登录中断对话框,并在屏幕右下方出现一个永久通知和持续提醒的对话框,显示“您可能是软件盗版的受害者”。

“黑屏计划”作为微软全球反盗版行动的一部分,本以正义形象登台,可是一经亮相,却遭到中国绝大多数网民无情攻击。除了对微软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高价定位、垄断行径的指责外,也有部分网友担忧,微软以“黑屏”方式攻击用户端,可能给系统稳定和信息安全带来威胁。

微软“黑屏行动”引发广大网民愤怒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据传这次“黑屏”仅针对中国市场,即中文版Windows XP和Office系统。不过这一消息不久后却遭到微软中国的否认。微软同时辟谣说,相关计划是微软全球同步反盗版行动的一部分,在世界其他地区的盗版用户,也将面临相同的惩罚措施,“黑屏”并不仅针对中国用户。WGA和OGA并不是自动强制安装的程序,即用户有机会选择规避“黑屏”的出现。即便遭遇“黑屏”的用户也不必担心信息及资料泄密,或系统不稳定等问题,WGA和OGA只是对相应的桌面和页面显示进行更改,不会涉及篡改其他数据。

不过和网络上的热烈讨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截止目前,真正确认“中招”的用户人数却寥寥无几。

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称:“这次的黑屏计划甚至很可能成为微软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真正从一代霸主地位开始向下走。因为不管如何解释,微软如果没有遇到巨大的增长压力,是不可能出此下策的,微软真正对所有用户和消费者开始动手了。”

微软直接开始操纵用户的电脑,意味着每一个电脑用户都将失去电脑的安全感,这严重侵犯了用户的基本权益,这种侵犯远比使用未经授权软件侵犯版权的行为更严重。

2008年8月1日,中国《反垄断法》的正式开始实施。曾经的“反垄断旗手”方兴东和他的互联网实验室,公布了一份《中国高科技领域反垄断调查报告》。其中,微软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都被定性为五星级垄断。

然而当月微软针对“番茄花园美化版XP”盗版行为的指控,却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微软反垄断的指责。因为,番茄花园等盗版XP版本在中国有很高的占有率,这就意味着,微软在中国所谓垄断的市场份额中,大部分并不是“正常”的“垄断”,而是一种“虚拟垄断”,是“盗版”成就了微软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因此微软没有必要为“虚拟垄断”承担法律责任。

借“黑屏”事件,微软再次举起“反盗版”大旗,不得不让人猜测,它是希望再次借“反盗版”来洗脱“垄断”罪名,在法律和舆论的双重角度,避免成为《反垄断法》下的第一个牺牲品。

点评:

从根源上说,最终用户的产生与盗版商的横行有着必然的联系,没有盗版商对利益的追求,就不会有盗版软件的泛滥,因此盗版商的行为是用户递增的根本原因,微软采取行动可以理解,但可以从打击盗版商着手逐步解决盗版终端用户问题。

由于微软品牌没有像IBM等跨国公司那样在中国软着陆、其每一步举措都必须谨慎,遗憾的是微软本来主动“维权”的事件又一次变成了被动,打击终端用户行动过了头,黑屏事件在广大网友的心目中就变成了“科技暴力”、“本末倒置”。微软中国要为自己的品牌树立防火墙,任重而道远!

点评人:王微

危机配角:华硕

事件:华硕消费者“拘禁门”

案例回放:

2008年12月2日上午,因索赔而被错关10个月的黄静,委托律师正式在法院华硕,索赔500万元。消费者黄静于2006年2月9日购买了华硕笔记本电脑,在使用过程中多次出现异常现象。黄静委托人与华硕公司进行多次和解谈判,其人周成宇提出华硕赔偿500万美元。华硕报案称受到敲诈勒索。2006年3月7日,当事人黄静及周成宇被刑事拘留并被批准逮捕。

黄静在看守所被关押10个月后,2008年11月9日,海淀区人民检察院以证据不足为由,对黄静做出不决定。黄静则准备进一步华硕公司。

2008年12月1日,华硕高层终于打破了自事件发生以来的沉默,高调对这一事件作出回应。华硕中国事业部品牌市场总监郑威女士表示,这个事件或多或少还是会对华硕的品牌有一些影响。

而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法规部总监王洪彬在2008年7月16日与黄静律师团面谈时确认,如果一旦法院判决华硕公司存在违规使用工程样品处理器的事实,英特尔公司将严格执行终止合同、永久性取消工程样品处理器等处罚。

点评:

如果一个公司自觉讲信誉,那么面对质量投诉要避免蚂蚁绊住大象、被揪住不放的处境。但是,华硕的表现不是把问题产品悄悄地换成好产品,快速消除问题产品的消极影响、力争“有限传播”,而是在实际操作中将黄静的过度维权行为报案,最终当成“敲诈勒索”的公众事件公之于众,事件走向了失控。

从法律角度,国家对于假冒伪劣产品的赔偿法律规定是2倍,但没有限制上限,所以单从要求赔偿500万美元来说定性本次事件属于无法定论行为。但无论如何,公众对于因“巨额索赔”而换来十月牢灾的黄静无疑有一颗同情心,一种巨大的同情,华硕由此与广大消费者结下了“梁子”,给人一种财大气粗的感觉。

篇2

关键词:改革;依法行政;市场经济;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043-01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坚持依法行政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稳定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有效的促进了国家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政府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主导地位,不断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和管理效能,有效的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引领经济发展转型。坚持依法行政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和建设,来重整市场经济秩序、强化经济发展形态,引领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实践。

一、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研究

1.宏观调控,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对于经济的宏观调控来不断地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进步,以此来更好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为我国经济繁荣创造良好的条件。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充分地借助于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来对具体的市场经济流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从而来不断地制定有效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

2.实现对于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分配和提供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地介入,实现了对于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分配和提供,有效的延伸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效能,促进了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和机制运行,有效的来保证经济发展公平性,来有效的弥补市场缺陷和短板,这样可以在根本上促进了资源的均衡与整合,不断强化经济发展效果。

3.深化对于企业制度的改革和推进

政府对于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和转型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如何充分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将之延伸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主体,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充分地借助于政府的力量来对企业经济制度进行有效的研究和转型,不断地出台有效的政策来对之进行有效研究。

二、依法行政在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的实践意义

1.依法行政,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源泉

依法行政,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源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坚持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地来按照国家法律进行有效的经济宏观调控和秩序规范,不断地来只进行有效的服务和管理,实现经济复苏,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固和发展。积极通过法律的渗透作用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并严格要求相关的经济管理部门,引领我国经济朝着更加健康、持续、快速地方向发展,不断地保证经济格局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来有效的延伸法制功能。

2.通过依法行政促进市场经济良好运行

通过依法行政促进市场经济良好运行,促进我国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第一,必须要充分地借助于依法行政手段来进行有效的经济宣传,不断地强化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地法制观念,不断地保证整个经济秩序的完整性和透明性,从而来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第二,善于借助于法律手段来有效解决经济纠纷,对于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少问题,应该有效的借助于法律手段来进行解决,从而来不断地提升经济发展效果,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创造有效的条件。

3.借助依法行政实现市场经济秩序稳固

借助依法行政实现市场经济秩序稳固,将法律制度有效的渗透到市场经济发展中地各个方面,不断地来对之进行有效而完善的管理,以此来保证整个市场经济链条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第一,树立以德行政的思想和理念,不断地来对经济流程和经济发展过程进行有效的探索,并对违法的经济行为进行有效的阻止和治理,以此来维护正常而健全的市场经济秩序。第二,不断完善经济发展中依法治国手段,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案件审查、核审、审批,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行之有效的监督检查制度来保证整个经济工作流程得以更好地发展和进步,从而来不断地促进市场经济复苏。

三、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转型,积极促进依法行政在市场经济中的介入作用,对于不断提升社会生产力和发展效果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在政府指导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应该坚持推进依法行政方略,对于具体的实践行为进行有效的法律规定和实践,从而来有效的提升市场经济发展效率和效果,从根本上提升其发展效率,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创造有效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颖,张辉.关于政府在会展经济中的定位思考[J].当代经济,2010(19):42-43.

[2]刘厚金. 公共服务型政府在法治与市场中的理论内涵与职能定位[J].求实,2009(02):63-67.

篇3

目前的特色小镇可以分为两种:建制镇和非建制镇。2016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明确指出,特色小镇原则上为建制镇(县城关镇除外),优先选择全国重点镇。从这方面看,《通知》中提到的到2020年要培育的1000个特色小镇,其实是建制镇。后者以企业为主导,浙江地区数量较多较集中,目前比较成功的乌镇、西塘、云栖等都属于这一类。

《通知》还指出,县级人民政府是培育特色小镇的责任主体,制定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整合落实资金,完善体制机制,统筹项目安排并组织推进。镇人民政府负责做好实施工作。而且还明确规定,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支持符合条件的特色小镇建设项目申请专项建设基金,中央财政对工作开展较好的特色小镇给予适当奖励。这说明,培育特色小镇应该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行为。

政府主导优势凸显

政府主导型的特色小镇建设,整体上也是按市场经济原则来进行资源配置的,但是政府强有力的计划和政策对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影响,能够迅速实现某种短期和长期增长目标。

一方面,政府拥有巨大的可供自己直接配置的资源。在财政收入上,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政府征税的能力越来越高,掌控的财力也越来越多,这是政府可以直接支配的最直接最大宗的资金来源。金融方面,金融改革虽然市场化了,但是各级政府对于金融机构发放信贷仍有很大的影响力,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划拨土地、股权、规费等资产,包装出一个资产负债指标可达融资标准的公司,并用政府信用给予隐形担保,获取贷款,投向政府想做的项目。财政借款方面,债务意味着政府的借债支出,构成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当期支出,也就是说,中央和地方的庞大债务,亦构成了政府可以支配的资源。此外,土地出让金收入也可以作为地方政府可支配的重要资源。

另一方面,政府还掌控了制定各种政策的权利,可以为特色小镇建设创造经济发展环境,行政审批制就是其具体表现。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各项政策对整个国民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许多微观主体也存在生杀予夺的直接效果。在我国人口资源东西部分布不平衡的情况下,老少边穷地区想要完全依靠市场经济自发成长起来,形成优越、成熟的投资环境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在政府强力的作用下,才能有效改变这种不利局面。

厘清界限,整合发展

政府主导建设也会存在诸多劣势。首先,容易产生政府目标偏差。市场经济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提供服务,进行宏观调控,不主张政府成为市场主体。其实在中央政府搞的特区、自贸区中,各地政府搞的开发区、特色小镇中,县里搞的招商引资中,各级党委书记实际上就相当于董事长,各级政府首脑相当于总经理,这种政府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弊端,并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成熟发展,也极易产生政府目标偏差。因此,要推动政府转变职能,防止大包大揽,要尊重市场,尊重企业,尊重一切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其次,容易产生。在政府主导模式下,政府集经济资源和权利资源于一身,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个特权阶层,滋生寻租腐败,为权贵资本主义的生成和发展提供土壤。

篇4

关键词:市场经济;行政管理;优化升级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200-01

一、优化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结构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同样也是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必须重视起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优化,建立起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结构,提升电力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所谓的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服从企业的制度管理,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以及经营管理效益劳动力总和,具体可以分成生产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等各类人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电力企业参与国内国际竞争就必须优化自身的管理结构,其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要加强对于电力企业员工的激励考核制度,通过建立起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考核、评比以及奖励等途径,充分的调动起广大电力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大程度上的激发企业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利益,确保电力企业发展目标的成功实现。鼓励电力企业员工积极进行自我素质与能力的提升,改变传统的控制性管理理念,营造和谐平等的管理分氛围,从而很好的促进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结构的优化。另外一点就是要加强对于人才的管理工作,通过不断的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人才提供充足的满意的发展平台,减少人才的流失,不断的引进高素质技术以及管理人才,充实电力企业的人才队伍,为企业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二、促进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

财务管理工作对于电力企业来讲至关重要,如何提升企业资金配置结构的合理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成为促进电力企业行政管理优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的行政管理涵盖着诸多方面,财务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对企业的财务实现优化组合就会有效的推动电力企业的迅猛发展。优化管理结构,实行精细化管理,切实的加强对于电费的回收管理工作,管理好包括电费在内的多种收入以及支出,建立起财务管理的统一体系,利用银行等先进信息技术,对电力企业的资金实现实时监控和管理,电价政策必须得到准确执行,不断的完善电力资金管理结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封闭式的电费回收形式来杜绝某些人利用职务之便从中抽取非法利润。加强对于电力企业的内部财务审计工作,有效的约束各方的行为,防止职务犯罪,避免不必要的企业行政资源的浪费。除此之外要以企业现实情况为基础,优化资金配置以及相关的债务结构,减少不良资产,有必要建立起以及现金为核心的财务资金管理制度,对电力企业资金实现科学化管理,进而推动市场经济下电力企业行政管理体制的优化。

三、电力企业的行政机构改革

管理模式的一个重要的优化途径就是对传统的电力企业行政机构进行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行政管理机构体系,以管理监督为主要原则,本着务实的精神,精简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形式机构,明确行政机构部门之间的工作义务以及职责,彼此之间要形成一种相互监督、密切合作的关系,并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严禁利用职权进行行政工作内容的干预,避免电力企业内部管理出现行为。此外行政机构改革另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实现专业化管理,设定专门的部门进行专门性管理和监控,利用其做所掌握的专业技术在财务、技术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通过行政机构的合理优化来有效的推动电力企业整体行政水平的优化提升。

四、管理制度的优化升级

技术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基础,而管理制度则是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画好方和圆,就要有矩和规。管理制度体现的是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的基础,是保障电力企业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制度,制度化管理模式的形成能够很好完善企业的行政管理结构,进而使得企业能够有效的参与到各项市场竞争与合作活动中,在电力市场以及国际市场的竞争取得发展优势。任何企业的管理者都懂得符合企业发展实际、能够体现企业发展精神的行政管理制度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石,通过对于管理制度内容的优化升级,以及清晰、有效、简洁的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岗位职责、培训体系、考核标准塑造,在最大程度上的提升电力企业发展的后劲,支撑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电力企业十分重视对于制度内容的优化升级,切实做好电力企业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使得我国电力企业行政管理制度能够不断的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实现资源配置以及管理结构的优化升级。

五、以效率为核心的管理理念

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过于重视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而严重忽视了效率的重要性,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竞争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效率的竞争,谁的生产高效迅速谁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占领最大的市场份额,才能够最快的实现企业的生产发展目标。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运营管理效率,这是企业生命力的所在,拥有高效率的企业,是其在日益多变的商业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效率管理通过改进组织效率的方法,对组织的效率进行规定、评估和分析,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从而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但是当今一部分企业对于企业行政管理的模式多是以结果为主,以产量为衡量标准,对于效率的重视度远远不够,进而造成了电力企业管理工作低效。对于当前经济形势下的电力企业来说,优化行政管理就必须做到管理理念的发展与完善,因此电力企业要建立起效率管理模式,以效率出成绩、以效率出结果,实现管理理念的更新与优化,电力企业行政管理需要形成效率意识,按照组织效率建立或调整管理机构、体系和制度;围绕效率规定措施、选用方法,并组织实施,要切实的完善和加强行政管理管理结构和模式,推动电力企业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

篇5

一、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企业登记管理制度。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体框架的一个重要梁柱和支点,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出资者的所者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要分离;产权的流动和重组,财产混合所有制的单位将越来越多;企业财产构成组织形式将发生很大变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股份合作制组织将有大的发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必须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相应改革企业登记管理制度,拓宽企业登记管理范围,规范和确认新的市场主体。要由政府主管部门审批转为登记注册机关依法核准注册i从注重明确企业经济性质转向明确企业产权关系;从注重明确企业经营范围转向明确企业的法律责任和组织形式;从注重审查审批机关提交的文件转向重点审査企业章程,本着既规范、又简便的原则,逐步推行一审一核的工作程序.最终实行和完善企业登记注册管理制度.使企业成为依法设立,依法终止,由政府进行间接管理,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

二、围绕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探索监督管理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的办法。

    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按照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匣则来培育和管理各类市场。随着《决定》的贯彻.以生产资料、生产要素为重点各类市场将有较大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将大量增加,市场交易行为也会有新的变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拓宽监督管理范围.从侧重监督管理农贸市场和工业品市场,转变为监督管理和参与监督管理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等各类市场上来;从侧重于培育市场“硬件”,搞好服务.特别培育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健全市场机制上来。把培育建设市场与监督管理市场有机结合起来,紧紧抓住市场进入、市场竞争和市场交易三个环节,规范市场行为,打破地区、部门的分割.打破市场主体“成份论”,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建立与完善市场竞争规则.保护公平竞争,促进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三、围绕培胄多元化市场主体,积极鼓励发展个体、私营、外资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是体现在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等方面.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允许不同地方、行业的所有制格局上有差舁。目前_个体私营经济认总体上讲还发展不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鼓励支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并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竞争创造条件,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要把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和新的増长点.积极鼓劻促进其有一个新的大发展=要支持它们与其他经济成份参股经营.发展多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的经济。要加强对它们教育引导和监督管理,做到促进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

四、围绕加强社会主义市场法制建设.强化工商行政管理的执法力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有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国家行政执法机关,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来监督管理市场.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工商行政管理的全部工作都要依法来进行,其地位与权威也要靠执法来确立,法制工作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现在,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还不完备,监督管理职能在许多方面还不到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必须把提髙执法地位和执法水平与加强法制建设结合起来,逐步配套建立既有规范市场主体资格的法律法规,又有配套规范市场行为的法律法规,用法律法规来引导、推进和保障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行政执法的水平、力度和权威性。要广泛开展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制止垄断与不正当竞争,保护合法经营和消费者权益T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五、围绕建立健全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研究鼴立有权威的市场执法和监督管理机构。

    市场经济越发展,越要加强经济宏观调控。建立健全经济宏观调控体系,必顼建立有权威的市场执法和监督机构。没有健全的、有效的市场执法监督管理,没有一支精通业务、廉洁髙效、统一的行政执法队伍,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和良好有序的市场秩序就建立不起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成为二句空话。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必须适应加强经济宏观调控的客观需要,按照建立有权威的市场执法和监督机构的要求,改革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坚持条块结合,实行分层决策,各司其职f增强执法权威-要从过去侧重查处投机倒把活动转变为依法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保护公平竞争;从侧重于具体业务管理转变为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监督管理。要执行统一办案程序,实行办案的垂直指导管理;调整加强内部执法职能机构的设置与分工,提髙执法力度!按经济区划合理调整基层工商所的设置,推进规范化管理;加强干部队伍的学习与培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提高管理和执法水平。

篇6

内容摘要:可竞争市场理论是产业组织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它对政府管制的政策思路及其措施的影响巨大。本文在对电信网络的构成以及电信产业巨额沉没成本来源的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个电信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全新理论框架。即将电信网络中的物理网络和业务网络分离,物理网络由国家政府经营,业务网络由电信运营商经营。以此降低电信产业的沉没成本,使电信产业真正成为可竞争的产业。

关键词:可竞争市场理论 电信产业 沉没成本 产业组织理论 电信网络

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由于电信产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被人们一直认为是自然垄断产业。单个企业或少数几家企业生产经营比更多数量的企业能够更有效率的向市场提供同样数量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都是寡头垄断的。在我国也是如此,而且政府更对整个产业结构进行规制。一方面,国家政府赋予特定的企业垄断供给权,并限制其他企业进入电信产业,从而保持其垄断性的结构。但另一方面,在电信市场中,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以及有效供给量都不是由充分的市场竞争而形成的。政府限制其他企业进入的做法虽然保护了处于垄断地位的电信运营商的生存,却导致其能够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谋取垄断利润,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和社会福利。比如,电信运营商制定高额的垄断价格谋取垄断利润。尽管政府已经进行了一定的价格规制,但是“漫游费”等费用仍然没有取消,并就单次通话费用来看,我国的电信服务费用也要高于世界多数国家,费用透明程度仍有待提高。其次,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问题。随着网络的建设,通话质量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存在人为互联互通障碍,影响网间通话质量;同时电信服务质量也需进一步改善。再次,网络设施重复建设。原中国联通董事长杨贤足曾经在某次全国政协会议中的小组讨论会上说“电信网络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其浪费数额相当于建几个三峡了”。目前我国的电信运营企业都是国有企业,重复建设导致国有资产的浪费。最后,产业内部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不充分。根据2009三家运营商的中期财报显示,在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中,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分别具有60.83%、10.45%和28.72%的市场份额。产业结构的失衡与市场竞争的不充分有很大的关系。

如何解决上面提到的我国电信产业内部亟需解决的问题,产业组织理论的可竞争市场理论提供了很好的分析思路。可竞争性理论认为,在可竞争的情况下,潜在进入者进入市场引发的竞争压力,将对在位垄断企业构成威胁,从而影响垄断企业的行为。如果潜在进入威胁大到一定程度,将迫使在位企业选择获得利润为零的可维持价格。从而打破垄断,促进垄断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因此,政府管制政策的重点不必强调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而是允许这样的潜在进入者的存在。本文基于可竞争市场理论,提出一个调整电信产业组织结构的理论框架,这一框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电信产业目前所遇到的问题,为政府对电信产业的管制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可竞争市场理论

可竞争市场理论(水,2001)(Theory of Contestable Markets)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莫尔(W.J.Baumol)以及帕恩查(J.C.Panzar)和韦利格(R.D.Willing)等人提出来的。可竞争市场理论是以完全可竞争市场和沉没成本(Sunk Cost)两个基本概念的分析为基础,推导出可持续、有效率的产业组织的基本形态及其内生。所谓完全可竞争市场是指市场内的企业当其从该市场退出时完全不用负担不可回收的沉没成本,从而能够进入和退出完全自由的市场。沉没成本是指企业进入市场时所投入的资本,当企业在退出该市场时无法收回的部分。比如,专用性的设备,用于研究开发、广告或无形资产投入等。沉没成本的大小直接决定企业从市场中退出的难易程度,进而影响企业决定是否进入一个市场的决策。如果一个市场中存在着巨大的沉没成本,企业想要从该市场退出就会非常困难,因此,企业在决定是否进入该市场时也会非常谨慎。

在完全可竞争市场中沉没成本为零,因此如果在这个市场中存在超额利润,那么潜在进入者就可以迅速的进入这一产业,获取高额利润,然后在在位企业还来不及作出反应前快速撤出,同时不会消耗任何多余的成本费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打了就跑”策略(Hit-and-run entry)。在位企业所需的反应时间越长,潜在进入者获得的超额利润就越多。即使在位者反映非常迅速,潜在进入者只有短暂的获利机会,也会吸引一定的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因为这种策略的实施只会获利,而不会有任何多余的成本付出,而且这种策略还可以反复进行,以实现反复多次获利。因此对于完全可竞争市场中的企业来说,要想去除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唯一的办法就是制定超额利润为零的可维持价格,同时保持高生产效率。无论出于何种市场结构形态之下,即使是在寡占市场和垄断市场,甚至独家垄断都是如此。

可竞争市场理论有着比较严格的前提假设:首先,它要求市场进入是完全自由没有任何限制的,新进入的企业可以很快替代原有企业;第二,它要求进入是绝对的,即在在位企业还没有作出反应前,新企业的进入已经完成;第三,退出市场也是完全自由的,没有沉没成本的存在。很显然鲍莫尔等人提出的可竞争市场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市场形式,与现实中的市场形式相去甚远,也正因为如此,可竞争市场理论一提出就遭到了很多的批评。对这一理论最主要的批评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认为该理论对新企业进入产业后所采取的行为及其结果的一些假定不符合实际。特别是它假定在产业内现有企业作出降低价格的反应前,新企业能够独立建立自己的业务,能够以更低的价格与现有企业相竞争,能够顺利夺取它所需要的业务量,这些假设与现实状况差距太大。二是认为沉淀成本为零的假设也是不符合实际的(王俊豪,2001)。尽管可竞争市场理论提出的是一种理想化的市场形式,在现实中很难达到,但是其对政府管制的政策思路及其措施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可竞争市场理论认为政府的管治政策与其说强调合理的市场结构的建立,倒不如关注是否存在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因为根据上述分析,只有潜在竞争压力的存在,在位企业就不会获得垄断的超额利润,就会形成有利于消费者福利增加的长期均衡。而要确保潜在竞争压力存在的关键是降低沉没成本。为此,鲍默尔等人在主张,要积极研究能够减少沉没成本的新技术、新工艺,同时还要排除一切人为的进入和退出壁垒。自上个世纪70年代,可竞争市场理论对美国航空业放松规制和英国、瑞典等国的铁路改革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电信产业可竞争性的建立

根据可竞争市场理论,我们提出一个对电信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一个理论框架。

(一)电信产业的沉没成本分析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电信产业是有着巨大沉没成本的产业。下面我们从电信网络的构成角度来分析电信产业的沉没成本。

电信网络由物理网络(传输网络)和业务网络两个部分组成。所谓物理网络就是普通意义上所指的电信网,它泛指所有利用有线和(或)电磁、光电系统,进行文字、声音、数据、图像或其他任何媒体信息传递的网络(陈芳烈等,2007)。业务网络可以理解为电信业务,即为了满足特定的电信需要,由主管部门或经过认可的私营机构向其用户提供的服务(孙玉,2007)。陈代云(2003)用分层模型对电信网络进行了解释。电信网络存在四层。第一层是网络基础设施,由线路和输送设施组成(包括电缆、无线设施、卫星设备等),主要提供容量和带宽;第二层为网络服务,由网络交换和控制设施组成,主要是在第一层的基础上提供包括语音电话、数据和图像传输等在内的电信业务;第三层主要是提供增值业务的接入服务;第四层主要提供内容信息服务。第一层和第二层为基础电信业务,第三、四层为增值电信业务。其中第一层次指的就是物理网络,而其他层次指的是业务网络。做一个形象的比喻,电信网络中的物理网络就仿佛是连接两个城市的高速公路,而业务网络就仿佛是在一条条高速公路上提供各种运输服务。电信产业的巨大的沉没成本指的主要就是建设物理网络所需要的成本。一方面,传输网络的建设需要巨大的资本投入。原信息产业部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2005年通信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累计2246.4亿元、2173.4亿元和2071.3亿元。而这些固定资产投资的绝大部分都用在了传输网络的建设上。同时,通信网络设施的使用的专用性非常强。通信网络设施用途的指向性很强,一旦投入就很难再移作他用,从事其它生产活动。这些都导致了电信产业具有巨大的沉没成本。

(二)基于可竞争市场理论的电信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电信产业是一个具有巨大沉没成本的产业,新企业很难进入该产业,同时原有企业面临的潜在竞争几乎没有。那么,根据可竞争市场理论,政府对电信产业的管制是否可以转变思想,将管制的重点放在减少,甚至去除电信产业巨额的沉没成本上呢?目前我国电信产业的所有运营商提供电信服务都是先建设自己的电信网络(物理网络,即铺设光缆、建立机站),然后再利用这些网络设施提供电信服务。就仿佛一个运输公司要提供两地之间的运输服务,则先要铺设两地之间的高速公路,然后在这条自己铺设好的高速公路上提供运输服务。如果按照这种方式,两地之间有多少的运输公司在提供服务,就要有多少条高速公路,重复建设自然就会产生。庆幸的是,我们并没有看到这种方式的公路运输服务。两地之间的高速公路都是由国家出资建设的,当然只建设一条就够用了。而各种类型的运输服务公司就在国家出资建设的高速公路上提供运输服务。因此,在路网建设中,我们没有看到两地之间有多条高速公路这样的重复建设情况,相反的是,各个地区,各条高速公路之间的互联互通非常好。在运输服务产业,也不存在建设高速公路这样的沉没成本,因此,产业内部有许多运营服务公司竞相竞争,也不存在有寡头垄断的局面和获得巨额垄断利润的情况。 提供电信服务的情况与提供运输服务的情况比较相似,因此,是不是可以由国家政府出资,像铺设路网一样在各个城市、各个地域之间建设基础电信网络。然后引入多个运营商利用同一个基础电信网络提供各种电信服务,彼此之间展开竞争。也就是将上文提到的电信网络中的物理网络和业务网络分离,物理网络由国家经营,业务网络由电信运营商经营。这样,一方面,所有物理网络都由国家政府统一建设,“两个铁塔并立”的重复建设情况将会降到最低,并且各个网络之间互联互通都由政府统一安排,互联互通的障碍也会降到最低。另一方面,由物理网络建设而产生的电信产业巨额沉没成本由国家承担,电信产业将真正的从寡头垄断产业变为垄断竞争产业。因为,如果这样,从事电信服务将不再需要巨额投入,就可以引入更多竞争者进入电信产业参与竞争。即使不引入更多的竞争者,现有的电信运营商也会感到巨大的潜在竞争者进入的压力,从而放弃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这样讲有助于形成更加合理的市场竞争局面,提升社会福利。

参考文献:

1.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王俊豪.对可竞争市场理论的评述.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4)

3.陈芳烈,章燕翼.现代电信百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4.孙玉.电信网络总体概念讨论.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5.陈代云.电信网络的经济学分析与规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篇7

当前美国次债危机正在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开放经济体几乎无一幸免,面临经济衰退的压力。作为反萧条法宝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经凯恩斯倡导后已经被各国政府所采纳。但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并非所有国家都能成功运用。本文主要探讨发展政府债券市场(既包括国债也包括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对中国应对危机冲击和实现经济转型的重大战略地位和作用。

宜行财政扩张

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最大危害在于摧毁市场信用,导致市场机制瘫痪,从而使国民经济陷入衰退和混乱。反危机的核心,在于运用政府信用重启市场的信心和信用。

在大萧条等非常时期,货币政策通常是无效的,因为在悲观情绪蔓延、市场信心崩溃的时刻,央行放松银根无法让商业银行放贷,降低利率也不足以刺激民间的消费和投资。而且,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还会留下后遗症,一旦市场信心恢复,通货膨胀及金融泡沫又将卷土重来。因此,只有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才能直接增加总需求,并通过乘数效应促进经济的复苏。

当前美国深陷危机,美国政府大规模发行债券注资金融机构,美联储也向市场注入巨额流动性,以避免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更深层的金融和经济危机。这对美国政府实在是巨大的挑战!目前美国政府债务为10万亿美元,反危机过程中还将新增2万亿美元,占GDP的比例将从71%增加到85%以上。由于美国是私有制为基础的国家,美国政府基本没有生产性资产,只有极少量的土地。国际上对私有制国家的政府债务有一个60%的安全警戒线。因此,美国政府大量运用赤字财政政策埋下的美元危机隐患,是我们必须密切关注的。

相比较而言,中国政府拥有大量国有资产。据海外华人学者陈志武测算,中国民间资产加国有资产共有115.6万亿元,相当于GDP的4.7倍,其中大于76%的资产掌握在政府手里。而且,考虑到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潜力和目前政府征税能力和效率尚低,中国政府的信用远比美国政府具有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因此,政府兼顾反危机的短期目标和促进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的正确选择,是借助政府债券市场的融资平台,实行大规模财政转移支付和增加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启动国内消费需求来代替已经缩减的出口需求。

反之,强化出口的倾斜政策无助于短期目标的实现,因为出口减少并非中国产品太贵而没有竞争力,而是因为美国对过度消费这种失衡的修正,或因为中国产品质量上的信任危机导致需求向其他国家的转移所致。

另外,刺激出口还会导致外汇储备和外汇资产风险的大规模积累,并还将阻碍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等中长期目标的实现。最后在外贸政策方面保护中性,启动内需也是中国在全球反危机联合行动中体现大国国际责任的正确选择。

至于政府财政支出应投入哪些领域才兼具短期和中长期效益,需要重点达成以下共识。

第一,中国制造业产能已经严重过剩,因此政府财政支出必须有助于收缩而非扩张制造业产能。

第二,在制造业内部,以劳动密集型、民间经营、消费品生产为主要特点的轻工业,其产能是相对国内消费需求不足而言的过剩,如果国内消费需求有效增加、特别是农村消费的启动将使这些产能得到有效的消化。因此轻工业调整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企业并购,通过产业整合提高全行业的技术含量、产品质量和整体经营效率。反之,重化工业的产能是严重过剩的。与发达国家重化工业顶峰期占工业比重65%而言,中国目前的重化工业占比已超过70%。重化工业具有“自娱自乐”的内部自循环特征,而且重化工业又是国有垄断企业的势力范围,反周期政策如果向重化工业倾斜则不仅意味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后退,而且也不利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促转政府职能

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周期性下滑与结构矛盾恶化叠加的困难,处在改革开放以来最为艰难、建国以来最为关键的经济转型时期。在需求结构方面体现为刺激消费需求,使经济增长从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向以消费拉动为主;在产业结构方面体现为抑制制造业过度扩张,促进农业和服务业快速成长,实现三大产业的平衡发展;在经济体制转换上体现为实现政府职能转换,使中国经济从政府主导型过渡到市场主导型;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则体现为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效率改进的可持续增长方式的转换。其中最为核心和困难的是启动消费需求与转变政府职能。而启动消费需求很大程度上又与政府职能的转换密切相关。

因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能否深化,中国经济转型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职能的转换。政府职能需要转换是因为现阶段政府职能存在扭曲,即未能充分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却过多地介入和直接干预国民经济活动。

就地方政府而言,职能的扭曲在经济转型初期有其不可避免的性质。因为这一阶段民营经济弱小,人均收入尚低,而大量社会基础设施则有待政府建设,在财政分灶吃饭,但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平衡的背景下,地方财政入不敷出,政府通过直接干预(支配银行信贷活动,向企业摊派基建费用)和直接介入经济活动获取资金或收益。久而久之,政府的驱利动机增强,公共服务意识淡化,并日益陷入职能扭曲的恶性循环:驱利性――合法性和公信力下降――征税能力下降――驱利性上升。

因此,在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关系的基础上,发展政府债券市场可以打破政府职能扭曲的恶性循环。

首先,有助于规范政府的融资行为,确立政府的市场信誉。政府信誉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它帮助政府在国家需要用钱的关键时期筹集到巨额款项,完成国家的重大使命,同时也是建立民间的长期市场信用的基础。英国19世纪初和20世纪40年代公债高达GDP的200%以上,但这无损于政府信用,英国的长期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也在为政府债务融资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相较而言,中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都有重要的筹资活动,但没有着力于发展规范有序的政府债券市场,确立政府的市场信誉,这不仅是政府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损失。

第二,有助于增加政府筹资及其使用的市场透明度,引入市场的评估和监督机制。政府通过市场化筹资方式发行债券需要将筹金规模、用途和还本付息的来源等信息广而告知,信用评估机构、投资银行等中介服务机构还将对政府偿债能力及信用状况进行审计和评估,因此对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合理性和社会经济效益有重要促进作用,项目效益及还本付息能力作为政府再融资的决定因素,也就对政府公共投资活动引入了市场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第三,有助于引入地方政府间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机制。在中央政治集权、地方经济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对政绩的追求和晋升竞争,导致了严重的重复建设、资源环境的透支、民生事业发展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根据科学发展观要求引入地方政府间良性竞争机制,对于中国经济转型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和宽松的户籍制度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组合制度设计。能够有效运用政府债券市场改善民生和长期投资环境的政府将促进本地经济快速发展,而投资效率低下、信用不良的地方政府将不能持续使用债务融资工具,其对居民和企业的吸引力会下降。这种制度组合安排使不同行政区划间形成良性竞争,最后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和撤并可大幅度提高城市化的等级和效率。

第四,有助于推进“国退民进”的产权制度改革。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难点在于国有垄断企业的改革问题。我们反对全面的私有化,改革方案是将民生取向的政府债务融资与市场化倾向的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进行组合, 它可实现经济转型与体制转轨的双重目标;可实现效率与平等的优化组合;可实现过程的渐进、可控和有序。

政府通过债务融资,建立起足够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应体系,建立起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稳定体系,然后根据民间资本的承接能力,将资源类自然垄断产业、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产业之外的国有垄断企业进行分拆和股权转让,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

有助人民币国际化

发展政府债券市场,还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基础性市场条件。

作为当前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正受困于内部经济结构的失衡(经济空心化背景下的金融过度膨胀),并且有可能因为金融危机时期美国政府过度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而陷入长期贬值或慢性危机之中。

欧元作为世界上第一个非的、以多边协议为基础的国际货币,有着缺乏经济增长支持、缺乏统一市场,成员国内部经济分裂风险缺陷等。克服这些缺陷有待于欧元的政治一体化,而这是一个30年至50年的漫长过程,其间不乏欧元崩溃的可能性。

因此,从国际金融的风险分散化规律来看,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很可能是全球后危机时代的重要发展趋势。人民币国际化有着十分难得的机遇。

一国的主要货币充当国际货币,通常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首先,一个币值稳定的政策环境。币值不稳定的货币无法充当计价单位,也无法作为价值贮藏手段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其次,国际货币流通和支付职能的有效发挥,要求有一个现代化国际银行业,提供高效率的国际结算体系。

再次,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要求本土存在规模足够庞大、流动性足够充分、成长性足够良好、对外足够开放的资本市场体系,以满足各国央行和全球资产组合投资者对所持资产保值、增值和变现的内在要求。对本币的国际化具有核心支撑作用的,是这个资本市场中的国债市场。

篇8

综合来看,公民的基本义务有以下几点:

第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宪法》第5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第二,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第5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第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宪法》第5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第四,服兵役。

《宪法》第55条:“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第五,依法纳税。

《宪法》第5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第六,其他基本义务。

篇9

关键词:股票市场;经济增长

一、理论综述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股票市场是国民经济增长的晴雨表,即股票市场的发展与经济的增长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近年来,大量的经济学者对我国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作了实证分析,这些研究表明股票市场影响经济增长的各个方面,比如流动性,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以及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等。这样股票市场通过影响这些方方面面进行起到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由于股票市场分散风险和提高流动性的作用,使人们的储蓄动机下降,从而不利于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率的提高。例如杜启明(2006 年)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和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结果表明,股票融资每增加1%,产出只增加0.109%,从而论证了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本文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的方法对中国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之间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

二、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1.指标的选取

经验上来说,股票市场的发展主要通过股票市场的规模及其流动性表现出来。根据levine和zervos(1988)提出的理论,用市场的资本化率来反映股票市场的规模大小,表示为capitalization

市场资本化率= ,资本化率越大,则市场的资本化程度越高,说明该市场动员资本和储蓄的能力就越强。

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则主要是通过交易率和换手率这两个指标来反映的。 

       

由于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具有前瞻性,当市场与其未来经济形势走强时, 就会导致当期股票价格的上涨, 股票交易活跃, 因此交易率升高。这就会造成即使没有交易数量的上升或加以成本的下降, 交易率也会上升。股价上涨同时也会导致资本比率增大。为了度量股价影响作用, 就必须同时考察资本化率和交易率指标。

除此之外,考虑到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殊背景,本文在分析中引入股票市场依存率,它是用股票市场筹资额与gdp的比率来测定经济的增长对股票市场的依赖程度,用dependant来表示。

2.回归分析

拟合多元回归模型:

 

拟合结果如下表。由该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所有的解释变量都是统计不显著的。

调整r2=0.3780,f统计量=2.5196,f统计量的p值=0.1497

由于所有的解释变量都不显著,根据经济计量学的建模原则,对上面的模型进行修改。故拟合如下模型:

得到的回归结果分别如下表2,3,4所示:

3.实证分析

由上面的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明显的看到:

(1)股票市场的总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因为其适应模型的调整拟合优度仅为37.8%,并且所有系数拟合得到的参数值的t检验都是不显著的,联合检验也不显著,这就说明中国的股票市场从总体上来看对经济增长的相关性非常弱。

(2)市场资本化率与gdp的增长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则表明股票市场的规模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

(3)作为体现股票市场流动性的指标,换手率与gdp的增长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另一指标交易率却与gdp的增长率之间有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4)综上所述,中国的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反而中国股票市场的规模和流动性对经济的增长有着负面的影响,这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截然相反。

三、我国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显著的原因探讨

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表现出不利于经济增长这一特殊性,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的股票市场正处于转型中,其功能定位,市场结构还不完善,市场效率较低,因而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得股票市场没有对经济的增长产生正面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根据2004年的数据,国家股占总体股份的46.8%,法人股和其他股占到37.2%,流通股(包括a股和b股以及h股)总共占到不到4o%。由于国家作为股权持有人,由谁来行使这个权力十分不明确。这种多元化的评价目标以及实际权力人的缺位使得国有股权很难实现其分散和降低风险,提高流动性的功能。综上所述,占股票市场近一半份额的国有股不具有优化公司治理的功能,股票市场的优化治理结构功能大打折扣,从而对经济的增长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四、完善我国股票市场的建议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完善股票市场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我们仍然要看到我国的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要完成我国股票改革的大业,首先必须明确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从根本上加快我国股票的改革进程。其次要深化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改革是21世纪中国资本市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这一变革终结了股市的漫漫熊途。然而,一轮牛市疯狂之后的现在的股市又陷入一种僵化局面,制度设计的缺陷性再次暴露无遗。再次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法律体系以及监管制度。任何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都有自己成形完备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和约束股票市场的发展,从而使得股票市场更加规范化和透明化。最后完善证券市场的退市制度,优化股票市场结构,从而更好的发挥股票市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levine,ross.stock markets,banks and economic growth[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8,88:537— 558.

[2]韩延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经验模型与政策分析.《世界经济》.2001.06.

篇10

关键词:LED显示屏行业;完全竞争;垄断竞争;价格;平均成本

中图分类号:TN949.199 文献标识码:B

Discussion to Price and Market Competition of LED Display Screen Industry Through Micro-economic Theory

LU Rong-qing

(Nanjing Handson Co., Ltd., Nanjing Jiangsu 211100,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topic of the price and market competition of LED display screen industry on the basis of micro-economic theory. It comes up with ideas that LED display screen industry was a fully competitive industry in the past, market determined price, product price was the average cost of the industry, etc. Meanwhile, it comes up with the idea that LED display screen industry will enter into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phase. It also analyses the price and market competition of LED display screen industry under fully competitive and monopolistic competitive market.

Keywords: LED display screen industry; fully competition;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price;average cost

引 言

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北京奥运会、建国六十大庆、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和场馆建设,使我国LED显示屏行业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近年来,行业销售额每年以25%~40%的幅度增长。显示屏行业的固定资产投入相对可以较小,流动资金需求量也不大,业内已形成基本配套的产业链,因此投入相对容易,每年有许多新成员加入。产品同质化、技术雷同化,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核心竞争力,竞争的主要方式就是价格竞争。价格竞争一度影响行业的发展,使部分产品质量下降、技术进步缓慢,一部分企业处境相当困难。业内普遍有寻找避免价格竞争对策的良好愿望。显示屏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竞争不可避免,竞争使一部分优秀企业得到发展。显示屏行业的未来也同样存在竞争,经济学理论也给了我们相同的结论。

1 过去的显示屏行业属于完全竞争行业

市场可以按不同方法进行分类,经济学通常按照竞争程度这一标准,从厂商数量、产品差别程度、厂商对产量和价格的控制程度及厂商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这些特点将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四类。四种市场的产品价格的决定因素和竞争方式各不相同。农业、行业准入容易的制造业一般属于完全竞争行业;公用事业属于完全垄断;汽车制造业属于寡头垄断;有产品差异和品牌效应的制造业如饮料、香皂等属于垄断竞争。LED显示屏行业前几年是厂商的数量很多,上千个显示屏制造、销售商,产品差别很小,大部分企业采用相同的控制系统和套件材料,产品同质化,技术雷同化;没有厂商能控制价格,只要有几个厂商参与竞争,价格立即回归行业平均成本;厂商进入产业完全自由,固定成本可以较小,每年有企业关闭,也有企业进入,行业进入无技术、资金和政策壁垒,因此显示屏行业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2 市场决定显示屏的价格

根据经济学的需求规律和供给规律,商品的价格随着供给的增加而下降,如图1供给曲线D所示;商品的价格随着需求的增加而上升,如图1需求曲线S所示。在竞争性的商品市场中,商品的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两种力量决定的。在市场的供需关系不变的情况下,市场的价格是客观存在的,不会随着某个企业的生产状态变化而改变。只有当行业的供给曲线或市场的需求曲线变化,市场的价格才会发生变化。我们每个企业是市场价格的接收者。市场的价格即为行业均衡价格,如图1供给曲线D与需求曲线S的交点所应对的价格P0。这是因为完全竞争市场有大量互相独立的买者和卖者,每个买者和卖者的购买和出售的产量只占市场总额中很小的一部分,市场价格只能有全体买者的需求总量和全体卖者的供给总量共同决定,所以每一个厂商只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制定者。厂商改变销售量不会引起市场价格的变动。如果厂商想把自己的销售价格抬至比市场价格高,它的销售量便会急剧下降,所以单个厂商面对的是一条具有完全价格弹性的水平需求曲线,如图2所示。所以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下,某个显示屏企业的销售量不影响我们行业的价格,显示屏企业也不可能自行决定销售价格,高于行业均衡价格将无法获得销售额。

完全竞争行业的价格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整个行业的均衡变化而变化。由于行业的管理、技术的进步和要素价格的下降等原因会形成供给的增加,如图3所示供给曲线S0移至S1,在需求曲线D不变的情况下,新的均衡价格为P1,价格下降,但数量增加。反之,如果要素价格上升,供给曲线移至S2,新的价格为P2,价格上升,数量下降。由此可见,过去的十年中,显示技术的进步拓展了显示屏的市场需要,但没有给厂商带来超额利润,许多企业的利润率都不及十年前。

3完全竞争下的显示屏价格就是平均成本

完全竞争产品的价格不但是市场决定的,而且价格必定是行业的平均成本,不可能有任何暴利。当市场均衡价格高于行业平均成本,则厂商获得超额利润,就会由新的厂商增加和原厂商扩大生产规模,其结果是供给曲线变动,价格下降。当市场均衡价格低于行业平均成本,则厂商均衡进入短期停止营业点,其结果是供给曲线变动,价格上升。因此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价格一定等于行业平均成本。

在完全竞争市场的企业单纯扩大经营规模也不可能获得超额利润。假如厂商扩大经营规模,可降低成本价并获得超额利润,其他厂商都这样做时,行业供给就会扩大,在市场需求不变时,产品价格会下降,直到超额利润消失,厂商变动规模的情况就会停止。可见,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上,长期均衡即为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这时,产品的价格等于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再没有厂商进入或退出该行业,再没有厂商扩大或收缩经营规模。

4 完全竞争市场的四种企业状态

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企业由于经营的差异,将会有不同的盈亏状态。图4为完全竞争市场企业盈亏状态图,图示了企业四种盈亏状态,图中MC为边际成本曲线,AC为平均成本曲线,AVC为平均可变成本曲线,MR为边际收益曲线,d1为供给曲线。企业的产品价格是行业的平均成本,但各个厂商产品的成本不同于行业成本。当某个厂商的平均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成本,则该厂商就能获得超额利润,如图4中E1点所示,产品的价格P1高于企业的平均成本AC,企业获得超额利润P2E1AA,企业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当企业的价格P2与企业的平均成本AC相同,则收支相抵,如图4中的E2点所示,企业的超额利润为零,企业能正常运行;当厂商产品的价格高于企业平均可变成本AVC、低于企业平均成本AC时,企业处于亏损,如图4中的E3点,此时产品价格P3大于平均可变成本,除可补偿全部的可变成本外,尚可收回部分固定成本,厂商仍可生产。当价格等于或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时,企业处于完全亏损状态,如图4中的E4点,厂商应停止营业。因此企业在完全竞争市场下,由于经营的差异,企业有不同的盈亏状态。厂商在组织生产时应遵循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决定产量,组织生产,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或亏损最小。由此可见,即使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在技术和资金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就能生存并得到发展。在技术和品质进步的前提下,产品产生差异性,使企业能摆脱完全竞争。业内的骨干企业的发展历程证明了这一点,同时也解释了一部分企业为什么会在市场竞争中破产关闭。

5 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显示屏行业

显示屏行业的发展历程,充分印证了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在八十年代,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不完善,使一部分领先的显示屏企业获得了相当的暴利。在九十年代,一部分企业由于技术和生产上的优势,特别是较早涉及全彩屏的企业取得了超额利润。在2000年以后行业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企业的竞争较多的反映在价格竞争上。显示屏的价格逐年下降,价格下降除了原材料的价格下降因素以外,行业的平均利润也在不断下降。九十年代全彩屏每个像素的价格高达近百元,在今天全彩屏每个像素的最低价格只有3元左右。企业的利润从50%以上下降到行业平均毛利率不到20%。利润的下降使一部分企业难以维持,每年有几十家厂商关闭或转业。所有期望通过组织或几个企业来控制行业价格的努力都未实现。行业的竞争就是价格的竞争,产品的价格就是产品的行业平均成本,低价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不可避免的。

6 显示屏市场将进入垄断竞争阶段

随着显示屏行业的发展,近年来部分骨干企业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加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使本企业的生产成本低于行业的平均成本,获得超额利润,实现企业的发展。更重要的加大技术投入、开发产品的差异性,使企业进入垄断竞争厂商之列,获得垄断利益。2005年销售收入在亿元以上的企业有7家,占行业企业总数的6%,它们的销售收入占全国的33%;2006年11家企业销售收入上亿,它们的销售收入占全国的43.2%;2007年17家企业销售收入上亿,它们的销售收入占全国的46.7%;2008年25家企业销售收入上亿,它们的销售收入占全国的42.5%。数据说明近年我国显示屏厂商仍然不少,上亿元的企业在增加,而上亿元企业产值占全国产值的比例并无增加,并且目前没有产值超过十亿的企业,因此业内没有形成寡头垄断。但是这些企业的技术和品质较一般企业有一定的优势,它们一般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控制系统,有较完备的生产制造设备和工艺,形成良好的信誉和服务体系。这些企业的产品与其它企业的产品已形成一定差别,在一些领域其它企业的产品已难以完全替代骨干企业的产品,骨干企业的产品产生了一定的垄断性。但是骨干企业的大部分产品仅仅是同类产品的差别,产品之间可以替代,也就是竞争大于垄断。行业目前仍然进出容易,每年都有不少的企业退出,又有相当的企业进入。所有这些均符合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厂商不少,产品存在差别,进出容易,市场势力大小取决于产品差异程度。因此显示屏市场已进入垄断竞争阶段。

7 垄断竞争下显示屏价格与市场竞争

由于产品的技术、品质有一定的差别,从而差别形成了不可完全替代,不可完全替代形成了垄断。但是显示屏行业的差别仅仅是同类产品质量上的差别,或者是部分产品上的产品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因此竞争依然存在,并且竞争大于垄断。显示屏行业处于有部分垄断的竞争市场。按照经济学理论,垄断竞争市场的行业需求曲线与完全垄断市场的行业需求曲线(图1)相同,行业的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两种力量决定的,但是厂商的供需曲线不同于完成竞争市场的厂商曲线,如图5所示,厂商供给曲线DSR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直线,表明部分垄断厂商的供给会影响产品的价格。产品的价格随着这些垄断厂商供给的增加而下降。在完全竞争情况下,任何个别企业的供给变化不会影响产品的价格。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垄断厂商通过均衡生产能谋求利润最大化,如图5所示。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C=MR,此时,产量为QSR,价格为PSR。价格PSR高于平均成本AC,厂商可获得超额利润PSRFSRAA′。

由于垄断竞争厂商进出行业较自由,若行业有较大的超额利润,新厂商就会进入行业,提供相替代的产品与原厂商竞争,使原厂商市场份额缩小,产品价格下降,直至超额利润减小。同时由于垄断竞争厂商的产品有一定替代性,垄断竞争厂商控制价格的能力就受到一定限制,厂商斟酌定价的幅度较小,因而价格竞争产生的利益不大,这使垄断竞争厂商更着重于产品质量、服务等非价格竞争。通过产品变异形成新的需求,产生新的市场和垄断;通过品质竞争,即产品差异性竞争,包括提高质量、改进性能和结构、增加功能、完善服务等,以减轻替代品的威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同时通过市场细分、产品定向来争取局部市场的竞争优势。所有这些非价格竞争给垄断竞争的厂商带来了更大的超额利润。因此在现阶段,一部分进入垄断竞争的厂商的竞争也逐步向非价格竞争发展,使显示屏的市场进入一个新的层次。

8 结 论

总之,通过市场经济的洗涤,显示屏行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行业也得到飞速的发展,国内一流产品的质量已接近或超过国际品牌产品,国内主流产品的大部分技术指标与国际品牌产品已接近。销售上开始注重国外市场的开发,近年来产品出口所占比例逐步增加,业内也逐步形成了明显的分工和配套产业链。显示屏产品的竞争已从价格竞争向非价格竞争发展。

参考文献

[1] 尹伯成.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