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4: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科学技术的看法

篇1

关键词:兴趣;主体;开放;合作

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素质教育必须走进课堂,而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在于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使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去,不仅要获得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

一、设置生动的数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古往今来,很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和利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这说明了“好学”对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要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将数学知识在数学情境中合理进行呈现,既体现了数学的真实存在性,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学习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种方式共同作用的活动方式,课堂上教师应努力避免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如果教师只注重师生之间的教和学,而忽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只会导致课堂枯燥沉闷,缺乏应有的活力。长此以往,将出现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的局面,导致学生在学习上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厌学情绪产生的重要原因。为了充分改变这种局面,我认为要从以下方面积极地进行实践:

首先,认清教师的引导作用,还原学生学习主人的身份,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合适的场景与条件,既要帮助学生学会,也要帮助学生会学,努力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来丰富他们的课堂学习。

其次,预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讲得太多、太细,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太小,抑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大胆尝试,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质疑与讨论空间,使学生带着疑问去解决问题。如我在《角的认识》的教学,当讲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90度时,一个学生提出疑问:“书本和操场的形状都是长方形,但课本的四个角比起操场的四个角显然小得多。为什么说它的四个角都是90度的角呢?”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涉及角大小的本质问题,于是就顺水推舟,让大家发表意见。小组讨论后,我及时引导,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显示一个60度角,再把角的两边延长、缩短,结果这个角还是60度。最后总结归纳达成共识: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三、将“开放式教学”带入课堂

开放式教学既是对教师传统教学方法的挑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放他们的思维空间,促进他们的创新。在四年级《植树问题》的教学中,我仔细研究了教材,发现教材主要是按两端植树、两端都不植树及一端植树的思路来进行安排的,通过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来认识间隔与植棵数之间在各种情况下的关系。

四、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通过学习者的积极参与、相互作用,使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还是一个交往和审美的过程。它将传统的讲授式学习方式改变为“小组合作”、“小组竞争”的方式,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组织和指导学生交流、讨论各自探索的学习成果,批

判怀疑各种观点、假设、思路、方法等,通过交流分享同伴的智慧,拓展个体知识视野。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要鼓励学生敢想、敢干;善于动脑、善于动手。把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进行探究,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做数学,在实际操作中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究新知识。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通过改革我们的教育理念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来转变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5.

[2]陈清容,吕世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3.

篇2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方法;激趣;教学效率

当前,计算机与网络逐步渗透于各行各业,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网络电话、智能小区、网上银行逐一亮相,数字化城市、数字化地球的呼声逐日提高,加上各商家、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使人们清醒的看到:不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学习和生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技术成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技术之一。因此,加强信息技术教育越来越重要,它也已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之一。

1.课堂导入要能吸引学生兴趣

课堂导入其实就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接如同一个节目的报幕词,报幕词做得好,就能吸引观众有兴趣继续看下去。同样的道理:课堂的导入做得好,就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就会收到很好的成绩。中学生的年龄、心理决定了他们对各种新生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有极强的求知欲。作为计算机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从而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当然这儿所说的“导语”,不仅仅是指“语言”,还可以是“范例”:让学生看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教师制作完的成品,比如在将近元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做一个贺卡的模板,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看,吸引他们的目光,同时给学生讲:我们都说送给朋友的东西要是能真正代表自己心意的东西,元旦马上到了,你想不想送给朋友一张你亲手制作的贺卡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制作电子贺卡。这样以来,就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就能高度集中,也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大胆放手,培养创新思维

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喜欢把每一个内容讲得细细道道。这种做法不妥。其弊有四点:(1)无法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容易形成被动学习。(2)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扩展,思想容易被框死。(3)课堂气氛不活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难以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本人认为在教学中应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教师应大胆放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电脑绘画的教学中,经过分析教材发现:画圆,画矩形,画圆角矩形的方法是一样的。于是我只详细讲解了圆的画法,而矩形,圆角矩形,在课堂教学中只提了一句,方法与画圆一样。从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由画圆的方法自学掌握其它两种图形的画法,达到触类旁通的作用。还比如说,在上网浏览教学中,由于这一课内容较多,学生一下子掌握所有内容比较困难。其中,通过搜索引擎进行网上搜索是一个难点。于是,在开始授课时没有把网上搜索这一内容放进去,先把网址的填写和网页的浏览讲解完,然后让学生操作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即想查找一些信息或访问某个网站但又不知道在哪个网站上,网址是什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先动脑筋自己解决。能解决最好,如果无法解决,大家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一下。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突破了难点,真是事半而功倍。事实证明,学生在这种活跃、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探索,他们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是十分扎实的。同时,他们的主体意识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所以说,大胆放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合作学习、培养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必须确立一个小组目标,明确提出合作要求,培养合作技能。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精心安排。课堂上教师讲得过多,学生会感到厌烦,打不开思路。所以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当多考虑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到各方面的合作,即师生合作、学生之间合作。要注意他们的年龄特点,教师要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都能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通过学生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提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在小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技能、雕塑人格,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场所。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是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完成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而以往传统数学教学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让学生围绕“题型”和“题海”反复进行以“大运动量”训练来形成较强解题能力,忽视发现与探究,从而导致了学生学死书,死学书,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数学素质的培养,摧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转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方法、模式,立足于研究学生的“学”,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学生愿学、乐学、爱学,从而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也就是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日常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 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要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通俗地讲,就是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应该合理地安排一节课的信息量。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要进行区分,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思维发展水平不一样,因此相应的教学进度也要区别对待。其次,教师要准确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这样能够避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情感的交流

教师在课堂上的情绪好与坏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教师面带笑容真诚面对每一个学生,会给他们一种亲切感,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到教师组织的课堂学习之中。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鼓励和表扬,善于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多给他们展示的机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3 巧妙运用现代化的媒体手段,使课堂活起来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等让教师授课的内容变得充实、新颖、有趣。通过媒体课件的展示,教学内容会变得更丰富了,更形象直观了,课堂也更富有情趣了,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4 注重动手实践,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也才能使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在教学二年级“角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能充分认识角,我设计了“摸一摸”、“说一说”、“辨一辨”、“画一画”、“找一找”、“制一制”等活动,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感知、理解新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5 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情境的创设还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6 合理运用学具,把知识化难为易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数学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用操作、实验等方法进行形象思维。教学中利用学具操作,正是这个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体现。

7 实施良好的生活化教学

数学跟人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生活当中,数学是处处都存在的,在新课改当中提出了知识是源于生活的,与此同时,知识又是为生活所服务的理念。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跟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就有数学知识,并且数学知识能够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进而拉近数学知识和学生的距离,实施生活化数学教学。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实际生活和数学知识的契合点,使二者有效地统一起来,立足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当中的事物。教师在讲解有关“小数计算知识”的时候,需要跟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如,对于药瓶上面所写的0.2mg×100,而医生所开的药方上是“一日两次,一次0.4mg”,那么,一次是需要吃几片,这些药物可以吃多少天?这样教师就能够把实际生活和单调、乏味的数学知识相联系,这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地交流和沟通,又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是当前课改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的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大胆地实践,不断总结,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汪君未.关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6)

篇4

(1)利用“思考与交流”和“学与问”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思考与交流”和“学与问”出现在新内容学习的开始,它在学生已有的经验或者熟悉的事实和现象的基础上设置有关的学习情境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P35页的思考与交流

①请列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讨论并交流这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

②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为什么一定是同时发生的?

③请分析下列3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

2CuO + C高温2Cu + CO2

H2O + C高温H2 + CO

CuO + H2Cu + H2O

通过“思考与交流”引导学生从得氧、失氧角度看待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组织学生讨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存在、不能分开。对于得到氧化还原反应,再次组织学生从得氧、失氧角度看待氧化还原反应过渡到化合价变化分析氧化还反应。这样就把初、高中知识自然衔接。通过“思考与交流”和“学与问”活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激活了。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构建者,教理师从绝对的施教者变为化学课堂的开发者、参与者,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共同发展。

(2)充分发挥“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的作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是为学生创设学生学习情境,让学生熟悉探究过程,了解活动探究的方案,感受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例如:P66页实践活动

角色的扮演: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质饮料罐

本节对知识的要求不高,但内容广泛、枯燥。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获取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社会活动能力。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形成对某一问题的正确认识,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能力、表达能力及互助合作精神。

“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引领学生积极投身实践活动,在“做中学”的自主探究中享受发现的快乐。

(3)重视试验、认真完成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材中实验未分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而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将其归为学生分组实验或教师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分析现象产生原因,不断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篇5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学科来源;社会价值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

自然辩证的学科内容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

(1)自然观:它是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根本观点和总体看法,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以及处理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方法论。(2)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科学观是人们对科学的总体看法,科学方法论是关于认识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3)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技术观是人们对技术的总体看法,技术方法论是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4)科学技术与社会:把科学技术作为整个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建制进行研究[1]。

二、自然辩证法的来源

作为哲学重要领域的自然辩证法,有其历史的渊源。从康德和拉普拉斯提出星云说,试图揭示天体演化的历史开始,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被打开了第一个缺口。的自然辩证法是在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形成他们的新哲学世界观,始于19 世纪40年代。他们关于自然辩证法思想的萌芽,也产生于这一时期。系统地研究、建立和阐明自然辩证法,主要是由恩格斯从19世纪50年代后期起进行的。在《反杜林论》哲学篇和《自然辩证法》手稿中。

在我国,“自然辩证法”这一学科来源于恩格斯的遗著《自然辩证法》。第一版全国统编教材《自然辩证法讲义》是由《自然辩证法讲义》编写组编写并于1979年8月出版,第一版教材对自然辩证法的定义是: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自然观、自然科学观和自然科学方法论三个部分。这一时期的主要特色在于围绕世界观的哲学打转转,坚持传统的“自然界有辩证法”为立论依据,这种编排结构和内容也 体现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

第二版教材是1991年8月出版,它对自然辩证法的定义是:自然辩证法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很明显这一时期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开始进入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视角,同时随着自然辩证法的改名,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

2004年5月第三版教材出版,教材在绪论中对自然辩证法有了一个更为明确和准确的定位:自然辩证法是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研究内容包括四篇: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了解关于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和研究内容的变化实际上也就是学习自然辩证法史。而我们对自然辩证法的认识也就是以最新版本的也就是2012年5月出版的教材为准,那就是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自然辩证法是自然辩证法,是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就是它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理论学科。

三、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发展

在中国,自然辩证法随着恩格斯著作1929年出版的译本,逐渐在接受的哲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中间传播开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它在广大哲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中间,得到更广泛的学习和传播。的哲学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在中国科学工作者学习认识论和辩证法、开展自然辩证法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

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同自然科学的发展紧密联系着,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极大地扩大和加深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远远超出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眼界。20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已经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和更加深刻的程度上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法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使辩证法的许多基本观点由于无数确凿的自然科学事实而在实际上为自然科学界所广泛接受。自然辩证法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进行检验,从更加证明了科学性,从而指导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思想的构建和形成。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自然辨证法同中国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的结合,具有时代特色,适应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思路。是中国新时代的国计民生的新型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2]。

四、自然辩证法的社会价值

自然辩证法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价值。自然辩证法不仅仅为科学的世界观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更为认识论和方法论提供具体的理论论证,使哲学价值观学科内容更加丰富。二是自然辩证法的实践价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实践价值也日益凸显出来。自然辩证法对正确处理和解决全球性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具有实践价值为科学技术活动提供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对于实现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在我国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学习自然辩证法也要与时俱进。(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古希腊;科学技术;渴望;纯粹

一.科学的产生

科学的历程是文明史的历程,我们现在的高度发达文明建立在发达的科学技术之上。从思维方式上看,科技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延续和延伸。古希腊科学包含在哲学之中,哲学是形而上学,是对世界本源的探求和看法、观点;我们现代的自然科学也恰恰是探究外部自然的学问;因此,在遥远的古希腊科学即是哲学。《科学的历程》作者吴国盛先生对于科学的产生与亚里士多德持相同的看法:“哲学和科学的诞生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是惊异;第二个是闲暇;第三个是自由。”[1]惊异是指人们对于自然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望,闲暇是指人们需要有足够的实间用来探索和思考,自由是指人必须要有自由思考的能力,思维不能僵化,才能在探索中得到正确的知识。

二.科学的发展

正像马克思所说,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的盘旋的上升过程。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如此:古希腊创造了空前灿烂辉煌的文明经历古罗马帝国之后,就像它的开始一样,北方蛮族入侵,经济大倒退,文化跌入低谷,甚至连文字都消失,更不必说科技发展。欧洲进入了一千年的中世纪黑暗时期。

当西方文明处在泥沼中挣扎之时,东方文明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因古代中国人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南亚大陆,自己独立发展的科学技术,形成了独特的重视实用的科技体系。在宋代古代中国科学技术达到高峰。中国科技的发展为世界的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马克思认为,火药炸毁骑士阶级,指南针为资本主义开辟了新的殖民地,建立世界范围的资本市场,印刷术极大的促进了知识的传播。

经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古代中国人的四大发明为古希腊学术的复兴准备了条件,更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基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之后欧洲逐渐走出中世纪的阴霾,科学蓬勃发展。动物和植物的细胞结构发现,能量转化、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达尔文生物进化观的普及,使科学摆脱了近代形而上学的束缚,形成在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可靠的自然科学体系。完善的科学技术体系,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促使科学技术在20世纪的爆发式发展,但这也不断的带来人的生存危机问题。科学技术来源于对未知的渴望,从理性出发,冲破重重思想的枷锁,演变为单纯的对自然干预能力的追求——征服自然成为发展的主题,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环境污染,物种灭绝,臭氧空洞,全球变暖,太空垃圾,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结构产生了巨大的不利变化。在不断用科学发展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促使我们反思,难道理性的结果就是一切重归于混沌吗?答案显然不是这样,问题还要回归理性本身来思考解决。

三.《科学的历程》是哲学

1.科学的意义

自然科学是从哲学分化出来,专门研究世界本质的。他的方法不是形而上学的单纯玄想,而是建立在实证基础上,对经验的事物进行总结、概括、抽象,就像马克思所说的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性到普遍性,在用抽象出的普遍性或者一般性的结论来重现自然现象。自然现象的重现给实证科学带来了空前的可靠性,但是也应该看到并非所有的科学原理都是可以重现的,例如:牛顿第二定律认为,任何一个物体在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时,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无法重现的定律,但它在大量的科学经验中普遍适用,间接的证明了它的正确定和可靠性。也并非所有的科学定律都是由经验材料抽象而来,就比如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他就是先经过思辨的形而上学推出空间中时间的相对性,后来被大量的科学家天文观测和精确计算证实。由此可见,科学的主体是实证性的,经过大量的经验材料证明,但在突破旧的科学观念,建立新的观念时,需要用形而上学进行大胆的探索和推理,来完成质的飞跃,之后再经过实验检验,达到科学的可靠性。

在康德看来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知识体系的认识论的研究,《纯粹理性批判》贯穿始终的一个主导思想就是:“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它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从而确定他能认识什么不能认识什么,在这基础上对形而上学的命运和前途做出最终的判决和规定。”[2]

吴国盛先生认为很多学者认为古希腊的哲学或科学是有缺陷的观点不正确。很多学者认为古希腊哲学或者希腊科学是对自然的了解和解释以及对自然知识的渴望,虽然在理性和思维方式上,现代科学和古希腊哲学或科学是一脉相承,但现代科学侧重对自然影响力的巨大发展,也就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但现代的科技发展直接导致了现代人类的生存危机,诸如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等等。这是因为纯粹的理性摆脱了实践理性的超前发展导致的。应该让纯粹理性再次回归古希腊的健全理性之中,使其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也正像尼采所提出的“重新估价一切价值”。

2.《科学的历程》的意义

《科学的历程》从宇宙形成到人类出现,从人类的蒙昧发展到高度的科技文明。详细讲述了我们现有科学对自然世界的演变的认识,以及人类产生之后能动的对自然进行探索,了解,总结的过程,是人类不断完善自身的过程,是人类与自然物质交换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类自身活动发展的过程。各种变化的过程体现着人类科技发展带来的人类某些方面的变化,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发展。《科学的历程》描述了人类的发展,是人类对自身发展的回顾,是对人类科技文明的反思,是对人类发展过程中各种具体知识的纯粹与升华。通过每一个发展时期,人类对自然知识的掌握状况,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状态,系统的深入的抽象出各个时代中人类存在的整体情况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对各种具体的知识,发展的知识,变化的知识等等进行纯粹、升华。《科学的历程》就是科技的哲学,贯穿全书的是科技来源于哲学,哲学来源于对知识的渴望,科学同样是人类对知识热爱的体现,这是科学精神的核心的纯粹。这也恰恰契合了古代希腊“哲学”一词的原意——爱智慧。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生态;技术;法兰克福学派

自从生态学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在学术界涌现了一大批研究生态的学者专家,他们的对生态的解读不尽相同,这些观点思想的不断碰撞,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于生态学的理解,而且也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理论的研究建设。在这些学者眼里,如何看待技术对于生态问题的影响,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国内学者的观点大体可以归结为三类:一部分学者认为在生态的看法上与法兰克福学派是有区别的。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技术是超阶级的力量,统治了整个社会,但生态的观点则不同,它并不存在“好作用”或者“坏作用”,离开了社会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来谈论它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另一部分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生态认为是生态问题的产生其根本是资本主义制度对于技术的非理性运用,而它本身没有错。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生态关于技术的看法,产生了某种回归,回到了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科学技术产生了异化,在社会生活的总体中毫无限制的发展,一来技术成为上层人士的统治手段,上层人士通过技术实现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二来通过技术的发展来控制人的思想,人的意识形态。这就导致了技术的全面异化。下面我们对这三类观点做一个综述分析。

从一些方面来看,生态和法兰克福学派关于技术的观点有很大的不同。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当今的资本主义制度中,人们将技术认作是合理的,并且统治一切的。事实上,技术本身作为一种独立的控制力量,的确左右着社会的发展。“这些理论学家认为正是它欺骗性的造成了资本主义的合理性,掩盖了其本质上的对于生态的不合理性”,这是他们站在政治的立场上指出的。然而生态学则认为,虽然技术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牺牲,但不能没有技术,环境保护不能离开人的尺度,不能放弃理性思维。技术并不存在“好作用”或者“坏作用”,离开了社会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来谈论它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这本身就是错误的。我们可以看出,法兰克福学派是从技术本身的角度进行分析,而生态是从生态的角度分析,两者的哲学逻辑哲学基点是不一样的,所以得出的结论也就不一样。

在谈论法兰克福学派对于当代的资本主义看法的时候,张一兵教授在《当代生态学视界与科学历史观的深层逻辑》一文中,认为“当他们(法兰克福学派)把生态学批评科学技术对自然对象的过度伤害的有限否定,片面地夸大为对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否定,也就走进了泥潭,从而根本背离了科学历史观”。马克思的历史观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观,假如彻底否定技术,则背离了,批判它不能与发展生产力相对立起来,的根本前提是解放发展生产力。在张一兵教授看来,法兰克福学派对于技术的消极的看法是不尽合理的。在生态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关注的只是它的进步,忽视了真正的价值正确取向的理性批判。

陈学明在其文章《评生态学的与后现代主义的对立》提到:“技术仅仅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真正导致对自然进行肆无忌惮地盘剥的是使用这种工具的人的观念,也就是使用技术的人的意识形态”。如果我们能够理解技术背后隐藏的秘密,就能清楚的了解到技术本身没有对于错之分,他认为技术并不存在“负面作用”或者“正面作用”,离开了社会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来谈论它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很多人对于技术的理解只限于它控制了自然,但是并没有看到这个现象背后的更加深层的东西”。陈学明说,生态危机的产生并不一定在于技术本身,其他方面的因素也对生态造成了影响。我们在认识技术的发展对于我们自然环境的破坏的同时,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我们人类在使用它的同时,异化了技术的真正初衷,在此,人类的意识形态观念以及价值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何萍教授在《自然唯物主义的复兴——美国生态学的哲学评析》一文中,对技术的看法也是喜忧参半,技术的发展的确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但是认为想要从过去的马哲中的技术决定论脱离开来,我们就必须要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到生产过程中,以此既可以维持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避免了走入技术决定论。何萍教授提出了将“文化”这一全新概念纳入到生产过程中。生态主义者认为在我们的生产过程中,不仅是受到技术的制约,同时也是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各个地区的文化,地区的历史发展,语言等等,都在一定程度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

在技术运用中,制度基础决定了的技术运用的方向,进而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运用同生态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西方生态学理论的共同特点。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正义。技术的进步导致了人类对自然控制和社会实际发展,实际上有着一定的不一致性。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中,生态危机的产生,必是由于外部对自然界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再加上技术对于自然和人的同时控制,从而导致走向非理性运用的技术。王雨辰教授认为它带来的生态危机更多的是人类对于技术的非理性运用。并且认为是我们人类非理性地看待和运用它,导致人和自然关系的异化加深了生态问题。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学专家认为,解决资本主义的环境问题的根本在于技术导向型的发展,用技术的不断发展来解决如今的生态环境问题,但是解保军和李建军教授认为资本主义的每一次发展,每一次的工业革命,每一次的技术进步,都提升了人们对于消费的需求,“这是因为效率的改进会导致生产规模的扩大”例如,在发达工业国家最先研制出的高速铁路,提高了物流效率,促使生产力高速发展,然而并没有阻止高速铁路在各个国家的大量建设。所以,解保军和李建军教授认为:“我们可以看出技术不是万能的,只要社会的基本制度是资本主义不变,不管我们经济增长方式是什么,不管利用什么样的技术等,生态危机都不能克服。”在资本主义国家,人们关注的如何获取高额利润,资本家只会关注那些能带来巨大利润的能源。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范畴内讨论如何环保,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也是毫无意义的。

赵卯生和杨晓芳两位教授在《生态批判制度超越与人的解放——福斯特建构政治生态哲学的三重维度》一文中,深层次的解读了,资本主义是如何通过技术的不断提高来蒙蔽他不断破坏环境的谎言的,证明了资本主义是不可能通过自身的技术进步保护生态环境的。他认为,通过技术改进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反而增加了对这种资源的需求。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能源利用率的增加,虽然可以在一段时期内,实现单位资源的高利用率的产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样会引发该产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张以及生产企业的不断增加。所以许多案例已经很明显的指出,无论生产技术的革新是多么的生态化,新的经济模式的产生都会导致消费的增长,导致生产的扩大化。所以把节约能源的利用与减少消费等同起来,这是完全错误的,也是混淆视听的。例如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提高了煤炭的利用率,但是却抵挡不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各国对于煤炭的大量的无节制的开采。

郭剑仁教授指出“无论技术如何改良,不管是将技术纳入到什么范畴之中(如把环境、资源纳入市场和价格调节之中等措施),都不能真正地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生态问题”,郭剑仁提出必须运用物质变换裂缝理论,挖掘资本主义的深层原因。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由于其资本家他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是不会去考虑保护环境的,从而忽视对环境的关注,在获取生产力的同时破坏了大自然。所以他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只有将环境评价,以及资源管理同时作为政府的政策调控范围内,通过政府干预,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社会人人自由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以上两类观点基本上还是可以划归为技术中性论,而另一些生态者则明确反对这种观点,又转向了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在资本社会发展中,科技日益变成统治的工具,而无产阶级无力改变这种情况。科技在地位上的这些变化,是“工具化的理性”以及和“理性至上论”的过度发展。高兹和莱斯是这一观点的代表。

高兹把批判矛头直指资本主义的生产技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所有劳动组织都必须有生产技术和统治技术,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两者,才能有效地组织生产。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科技。高兹认为,只要存在资本主义的技术,无论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做任何的改变,也不能提高工人的生存现状。他认为要想真正改变这一现象,关键就在于在对生产的源头劳动进行重新分配,因为作为生产力的创造者工人并不拥有技术进步带来的各种好处,而恰恰相反的是,作为劳动者的工人反而要被机器所排挤,工人的生活越来越困难。我们可以看出,技术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破坏力,解放了工人同时也导致了技术的异化。

从莱斯“自然的控制”一文中也可以得出“技术异化”这种观点。莱斯认为“控制自然”这个观念是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源,然而对自然进而对人的控制是通过技术完成的。人们通过技术来实现控制自然以及对自然资源进行分配,并且对人们日常生活日益产生影响。同时,无产阶级无力改变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资本家通过对技术的统治,从而实现对自然和对人的不断的统治加剧,并且成为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的因素。不仅是这样,莱斯还提出在我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技术的毫无节制毫无理由的发展,对我们人类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技术成为上层人士的统治手段,上层人士通过技术实现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二、通过技术的发展来控制人的思想,人的意识形态。这就导致了技术的全面异化。科学技术在地位上的这种变化,是“工具化的理性”以及和“理性至上论”的过度发展。

总的来说,在我们现在所生活的社会中,人们所认为的自然界是被技术所控制的,但是这只是技术的不合理利用的极少数现象,相比对于现代化的发展,我们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的同时,不应当否定它的积极作用。上述学者们的观点为理解生态问题的深层原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虽然具体形式不同,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绝大多数生态学者都对它持谨慎的乐观主义态度,他们厌恶那些脱离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整个社会的上层建筑来讨论技术的所谓“罪恶”的一类人,他们认为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采用的技术类型及其使用方式造成了生态问题,并相信人类完全有可能对技术发展的方向实行合理而有效的社会控制。从而使西方研究真正有效地推进中国生态理论建设,他们的技术理性批判对于我们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合理性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

参考文献

[1] 张一兵.当代生态学视界与科学历史观的深层逻辑——关于人与自然·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哲学辨识[J].哲学研究,1993年第8期.

[2] 陈学明.评生态学的与后现代主义的对立[J].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3] 王雨辰.北美生态学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J].学术月刊,2006年第4期.

[4] 解保军,李建军.福斯特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5] 赵卯生,杨晓芳.生态批判制度超越与人的解放——福斯特建构政治生态哲学的三重维度[J].东岳论丛,2010年第7期.

[6] 郭剑仁.探寻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美国生态学及其内部争论析评[J].研究,2007年第10期.

篇8

 

近代哲学与科学之父笛卡儿曾在一份未发表的秘密手记中写下:科学就像个女人,当她忠诚地留在丈夫身旁时,她是受人尊敬的;但当她变得人尽可夫时,她就降低了自己的格调。笛卡儿的这段话包含了更多的象征意义,若借此观点来审视环境问题,就会得出科技并非如想像的那样忠贞不渝于环境问题的解决,相反,她却日趋成为了一种人人可言的话语角色。

 

一、科学研究能够做到完全客观吗?

 

客观性被认为是一种好的性质,“科学有力量”,因为它拥有客观性。一般而言,科学努力追求真理,成果具有客观性。虽然此时还没有细究“真理”、“客观性”的含义,但我们仍然可以认可这样一种有利于科学形象的陈述。科学理论为何具有普遍性或者叫普适性?有人说因为科学是客观的,反映了大自然的本来面目。这是朴素科学实在论的理解,在此理解中,自然系统与人类的科学系统之间存在一种映射关系,人这种动物或者科学家这些特殊群体,能够神奇地找到这种映射关系,使得主观与客观符合得很好。

 

那么科学的“客观性”是指什么呢?它是二分法中相对于“主观性”的一个词语,在辩论中通常用于压制对方的一种修辞。对于外部世界的一种认识活动发生在认识系统当中,此系统必须包含主体与客体(如果要二分的话)。但认识的成果不可能完全还原为二分法中的某一个,即不可能完全归结为主观性,也不可能完全归结为客观性。某项认识,哪怕是很简单很一般的认识(比如观察一面墙的颜色),得到的结果也不能说只是客体的性质,必然是主体与客体性质的某种混合。从这种角度看,科学的客观性无非是强调科学认识的结果更多地反映了客体的本来面目。这种看法也有两个方面:(1)有助于增强结果的可信性;(2)也有可能贬低主体的能力。不过,第二个方面几乎从不被提起。在理解科学认识中,通常人们把“人”消灭了!仿佛人只是个工具,借用一下,用完还可从认识结果中删除。删除得越干净,似乎愈加表明认识结果的高明、客观。朴素的反映论、实在论确实有这种认识倾向。实际上,科学研究的结果既有客体的方面也有主体的方面,它表现为一种“主体间性”一一科学共同体的一种暂时共识,指同行科学家之间相互理解、认可。

 

如果要保留“客观性”一词,那么它也是在社会学层面操作的,即当科学共同体(未必很大,有时几个人就可算作科学共同体,而有时需要数百、数万人)认为某东西是客观的,它就是客观的。这种认识似乎不讲理、不够理性,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细想一下,这种认识是可操作的,而我们以前的理解反而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

 

科学技术对于环境起着很大的作用,但如何评估这种价值,有一些根本性的争论。有人说科学技术有利于环境保护(这无疑是主流声音);有人说科学技术导致了环境问题(少数人的看法);有人说科学技术与环境问题基本无关(少数人的看法)。把上述逻辑关系运用到环境问题上来可以看到,每种说法都不是很严格。我们不能简单地说科学技术有利于环境保护,也不能进一步得出结论:只有靠科学技术才能解决环境问题。当今的许多环境问题的确是科学技术与某些要素的合取导致的,至于这算不算在科学技术的头上,那要看人们如何进一步解释了。当然,我们也无法认可科学技术自身一定可以导致环境问题的说法,因为不存在独立的“科学技术自身”。现在任何一项科学技术在立项的一开始就有明确的意向性,其价值导向确实是多样性的。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一旦开发出来,想消灭它们、想让它们不为人知、不为人所利用是极为困难的。通常,恶的利用比善的利用具有更大的诱惑性。笛卡尔希望科学像个好女人,忠诚地留在丈夫身旁,受人尊敬,不希望她变得人尽可夫,从而降低了自己的格调。这只是古老的一厢情愿罢了。

 

二、科学研究领域存在着话语权之争

 

科学研究领域存在着话语权之争么?当然存在。科学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想想看吧,哪种职业当中不存在话语权呢,难道科学会例外?不过,要完全讲清这个问题,需要科学社会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许多背景并结合大量科学史案例才有说服力,这里只简要提及一下。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会建制,官大学问大虽然未必有道理,但官大权力大却是常识。在这种建制中,“科学共同体”关于某项研究的含义、价值掌握着重要的话语权。一般而言,被科学共同体认可研究成果才能正式发表,同行评议就是具体的一种操作办法。对于同行评议,虽然也存在诸多弊端,但它仍然是普遍采用的一种办法。科研成果的评奖,更是如此。有名额的限制,有照顾、有人情的影响,等等。社会上其他领域有什么,科学领域也不大可能例外。社会其他领域有腐败,唯独科技领域没有腐败?冷静地看,中国科技界的学术不端行为是与整个社会的法治、道德水准相匹配的,没有理由说它更好,也没有理由说它更坏。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科学共同体是由一些特殊的人组成的,科学共同体有自身的利益诉求。科学共同体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与人民群体的利益未必总是一致的。我们知道,国家的利益与一些集团的利益有时候是有出入的甚至是冲突的,国家的利益与地区的利益、地方的利益、百姓个人的利益,也不会总是一致的。近期的利益与中期的利益、长远的利益,也可能有矛盾。既然科学共同体之外的不同利益之间有时不一致,科学共同体如何能与所有的利益代表者都同时保持一致?科学界的科学共同体也并非铁板一块,实际上还存在许多小的科学共同体,它们之间的看法也未必一样。比如某个“环评”,让不同的小组去研究,结果可能不一样。环评小组的组成很关键,他们的学科背景、民族、性别、利益关系等都会影响结果,虽然写出的报告中通常会隐藏这些因素。

 

在科教兴国、科学发展观的旗帜下,许多东西都要讲科学依据,其深层是话语权问题。环境保护政策也要讲科学依据,这是由“现代性”决定的,科学与现代性之间相互定义、相互推动。已有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意识到,“现代性”本身是有问题的,许多环境问题是现代性蕴涵的。如果不认同现代性的价值观,那么就可能对现代性与科学之间的“捆绑关系”提出质疑。凡事讲“科学依据”,是件体面的事情。不过,也有人反思这一点,比如田松博士曾写文章“中医为什么要有科学依据”。当今流行的科学也只是科学发展进程的一环节,科学也处于演化之中。我把近代科学称为第一种科学,在此基础上还将有“第二种科学”。作为一种有启发性的思维训练,在环境保护问题上,也应当提出类似田松的疑问。

 

显然,这种提问并非要去除科学在环境问题上的所有发言权,而是要通过细致的讨论明确科学应当担当何种恰当的角色。即确定科学应当在何时发言、发 言多长时间,谁来控制他的发言进程。初步分析,我们发现,科学通常被“绑架着”担任环境保护政策制定的惟一根据或者主要根据,如果科学自身能说话,她一定气坏了。“这简直是以我的名义做恶”。

 

我们还发现,许多环境政策的制定是利益平衡与科学因素折衷的结果,前者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前者通常在不该谦虚的时候过分谦虚,把自己隐藏起来了,好像一切都是依据科学而得出!这种谦虚不是道德的表现,反而是不道德的表现。因为它隐匿了真实的关系,欺骗了舆论,误导了公众。说到这里,唯科学主义仍然可以认可,他们会说:“不错,这正好是应该强调科学的时候!”我不会直接反对这种表述。但在操作的层面,我认为这种表态没用,或许它只会进一步加强科学获得虚名而实质上被到处架空、偷换内容。可操作的办法应当是这样的:让科学在自己份内做好自己的事,别人休想打着科学旗号蒙人。

 

这样一来当然有对科学名义上的不利,将使科学从最高、最后、惟一的标准降格为普通的标准或要素。注意,这里没有否定科学的价值和角色。就我个人而言,在限制“科学”概念的外延的同时(不要把什么都算在科学内),相对划清科学的边界,倡导在调研中要有更多的科学、更实在的科学。这样做的好处是也是显然的,直接的好处是:甭想再拿科学依据吓唬人。剩下的问题就是,谁来填补空缺?

 

我认为“民主集中制”仍然是个办法。政策制订者可以利用各种材料,他们是实际的仲裁者、责任人。政策的主体是活人,而不是“科学”之类的非人。在这样一种模式中,任何个人、集团都可以提交自己的多样性的看法,以科学的名义出现的科学调研报告只是其中之一,当然份量可能会重些。决策要由某种委员会协商决定,最后制定环境保护政策,交由某个层面的公众或其代表来表决。表决者可以不懂科学技术,要想得到支持,就必须先进行有效的科学传播,先说服表决者。这样一来,科学传播的麻烦事似乎有着落了,因为此时有些人会有动力做科学传播。如果另外一些人担心他们做的科学传播有偏向怎么办?好办,你们也来做科学传播啊!各方可以展开竞赛。现在问题转化为委员会的人员构成以及他们的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因为这才是关键。另外要指出一点,委员会不能只由某一类或者某几类人组成,要考虑到利益的相关性并要平衡多方利益。

 

三、环境伦理学:科技的客观性与话语性的协调

 

前文提到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客观性本是人类某一阶段达成的一种共识它始终与人的主观因素相关联,所以具有话语角色性质。那么,在科学实践中,如何将二者协调起来呢?

 

环境伦理学作为一门应用伦理学,讲求论证,也讲究对话、协商,达成协议、解决问题。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迅速改变着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伦理问题实际上已由科技系统的外部问题变成科技事物的一个内在维度。伦理问题渗透于科技研发、工程的各个环节。科技界一直在从事“小尺度优化”,说它“小”是指,它讨论问题常局限于某个封闭系统内部进行,而不是在更大更长时空里、更加开放的体系中考虑。与人文大尺度优化相比,传统科技考虑的尺度确实是小的。在科技与社会一体化的今天,表现为科技视角与伦理视角的冲突与互补。

 

英国拉夫堡大学地理系贝尔讨论过一些英国学者的超国家环境伦理思想,其中最活跃的人物有赫伯森和纽比吉。他们试图超越有局限性的国家与帝国公民的身份,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在超国家的语境中加以考虑。他们从自然和国际的视角构造了新世界的图景。在这些图景中他们强调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合作,要把国际身份与更局域化的地方城市身份集成为互补的身份形式。和谐性与互补性将通过积极主动改进社会和环境来取得。他们分析了现代性与国际环境关系,赞赏和谐与合作的新型价值观,并认为这是公民责任中的核心内容,这种责任将跨越地理边界和文化界限。贝尔指出,在新的世纪里,为了解决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地理学家重温一个世纪前学者的宏伟构想是必要的。他认为,制度化的科学与其公众角色需要再次重塑,从地方主义与欧洲中心论的病态中解放出来,界定“理想的”环境社会关系将持续成为伦理关注的热点。

 

英国科学家的构想对于今天是有启示的,相信现在有更多的科学家有着类似的想法,虽然相对于大多数科学家来说,这种观念还不是主流。科学家在自身理论与实践中关注环境伦理问题,根本性的方面在于开阔眼界,提升社会、历史责任感,将作为外部要素的伦理内化为内部要素。不过,需要提醒的是,伦理问题不可能完全还原为其他学科的问题,那样的话等于放弃伦理思考。因此,伦理问题不能完全转变或退化为环境工程学或其他某个领域的工程学问题,如水工程学、生态工程学、环境工程学。

 

中国的公众对被叫做“科技”的东西缺乏必要的质疑精神和能力,任何东西只要贴上了科学技术的标签,不管它实际上是什么样的东西(哪怕是劣质科学、伪科学、骗人的伎俩),便自动获得了合法性、正确性。科学技术可以在实践中提供有用的、合理的标准、尺度,用以判别系统的某个运行指标是否可行、合理等,科学技术对于水资源管理常常是必不可少的。但它同样是不充分的,也不应当成为惟一的标准、尺度。某一时段的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技术与工程,如果不主动吸收人文因素,不把伦理学的考虑纳入在内,那么它考虑问题时所假定的边界条件、所计算的变量,所得出的结论,都可能是有问题的、有偏见的。在环境、资源成为世界性难题时,环境工程学、生态工程学等竟然成了显学,各国高校也都开设相关专业或课程,社会上也活跃着打着这样旗号的队伍,但与此同时,这些学科诞生之初那些大师们所具有的宏伟抱负,深沉思想、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心、对他人他物的同情心等等,反而可能被排斥干净,剩下的只是方程式、化学式、模型,数学计算,等等。随着技术、技巧的进步,可操作性的确增加了,但目标可能扭曲了。今日,许多主修环境工程学的研究生,竟然不知道梭罗、缪尔、利奥波德、卡逊,可见人文思想的缺失。

 

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论,中国的科学工作者远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伦理学维度对于当代大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但也有个别突破性的例子。中国的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治河理念已经发生转变,除了技术以外十分强调伦理的作用:河流伦理对决策的“好”与“坏”、“对”与“错”、“重要性”、“优先性”等进行评价、比较、判断,使决策从单纯的技术考虑向包括伦理在内的综合考虑转向,推动流域由单纯治理向有机管理转变。

 

四、承担环保责任与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公民的环境意识、中国的环境保护水准,与发展国家相比差距是巨大的,不是差5年lO年而是差30年到70年。在当前的状况下,也不宜过分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至少在环境政策制订中不能总讲这个,因为这句话可以做多种解释,有时会掩盖、抛弃环境问题。中国正在成为有影响力的责任大国,只有担负起相应的责任,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篇9

首先,比较系统地讲解人类史上优秀的科技成果,让学生清楚人类科技史的基本轨迹。

其次,帮助学生从历史的高度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正确性,引导他们崇尚科学、尊重科学、研究科学。

最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历史老师在讲述科技成就的同时,更要以科学家们勇于探索,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感人事迹来激励学生,并教育他们积极进取,献身科学事业。

【关键词】科学技术;精神;社会发展;教育

面对新世纪愈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切实推行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尤为更加重要。历史学科不像自然学科那样直接服务于科技事业,但也不应无所作为。加强历史教学中科技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执着追求真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帮助他们树立强烈的科技意识,并以此为动力,献身于科技事业。在几年的历史教学中,我总结了一下几点看法:

首先,比较系统地讲解人类历史上优秀的科技成果。让学生清楚人类科技史的轨迹,同时让他们认识到人类从古至今在险恶的大自然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到今天自然科学的开发,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在不断地增强。

例如,四大文明古国在奴隶制时代就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制定了比较准确的历法,尤其是古代中国天文学一直遥遥领先于世界。15世纪以后,欧洲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天文学革命,从哥白尼到布鲁诺,从伽利略到开鲁勒,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不断深入,并一步步发展到现代。20世纪50年代末,前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开始了人类航天的历史进程。今天,人类不仅实现了遨游太空的夙愿,而且航天技术突飞猛进,人类征服大自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又如,自从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以来,科技浪潮此起彼伏,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时展到工业文明时代,再发展到当代的信息文明时代。人类有史以来所取得的科技成就令人欣喜,催人奋进。但这些知识在历史教材中是不连贯不系统的。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纵向、横向比较,综合挖掘内在的联系,研究这些成就的时代意义和教育价值,以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而学生得到的也不在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

其次,帮助学生从历史的高度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正确性,引导他们崇尚科学、尊重科学、研究科学。

历史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历史说话,以丰富的史实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例如,春秋时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了冶炼生铁的技术,之后,铁器工具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中被广泛推广使用,由此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以至在社会发展史上,有了铁器时代的说法。又如计算机,它被称为“人类所创造的最了不起的工具”。从最早最原始的计算机发展到现在的笔记本电脑,它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再如,欧洲国家自近代以来之所以飞速发展,主要是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欧洲实现了从手工工场到大机器生产的重大变革,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到第三次技术浪潮的时候,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日益重视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重视科技教育,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对于饱经历史沧桑的中国来说,更是痛定思痛后的奋起直追。

最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历史上无数优秀科学家是当代青年学生学习的楷模。历史教师在讲授科技成就的同时,更要以科学家们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和感人事迹激励学生,教育他们积极进取,,献身于科学事业。例如,法拉第是电脑理论的奠基人,从小家境贫寒,靠自学成才,他不仅研制出第一台感应发电机,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而且还拒绝他人的高薪聘请,坚持为青少年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发明大王”爱迪生只上过几个月小学,也全靠自学成就了近2000项的发明,为了研制碱性蓄电池,他经历了上万次的失败,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还有许多科学家为了科学实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用这些感人的事例教育学生热爱科学,并树立追求真理、知难而进的献身精神。

【参考文献】

[1]《有效的教学技能·初中历史》 吉林大学出版社

篇10

关键词:  中医学; 辨证论治; 唯物主义

中国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其基本理论形成于秦汉时期,是历代中国人与疾病斗争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功绩。但随着西方医学的涌入,中医本来的诊治疾病病种及就诊人群逐渐被“蚕食”,中医原有的垄断地位已不复存在,那么中医学如何应对目前既成事实的局面?中医学和其他科学门类一样,都存在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但从中医学现在所处的境遇分析,发展要重于继承,在发展中求生存,本文试图从中医学亟待发展的几个领域谈谈笔者的一点点薄见,以飧同仁。

1  中医学基本理论发展的亟待性

    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基石是《黄帝内经》,其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成就和医疗经验,是目前现存最早的中医学典籍,尽管距今历时近两千年,其基本理论对当今中医学的发展仍旧起重要的指导和导向作用,其吸纳了当时中国自然科学、哲学、天文、地理、历法、气象等多方面科学成就,渐渐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以气血为物质基础,以经络沟通内外,配以六腑、形体诸窍,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辅以“天人相应”,“自身统一”的辨证法思想,来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同时突兀“辨证论治”为特色的诊疗体系,其理论博大精深,堪为当时的医学奇迹。后世中医学临床实践证明,《黄帝内经》及以此为基础的一系列中医理论体系无疑是正确的、科学的,就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来讲具有一定的超前意义,其间活人无数,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功绩。

    但中医学由于受到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辨证法的深刻影响,以“阴阳学说”来概括世界上万事万物(包括人体)矛盾双方的对立,以“五行学说”来阐明世界的本原和相互关系,进而拓展到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形体、情志等的关系,因而在思维逻辑上难以摆脱表面性、直观性、机械性和猜测性,并且对人体错综复杂的生理病理变化的看法过于简单化和随意化,同时理论又抽象、晦涩,令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如由于肺位最高,故称“华盖之脏”,那么就有了“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的“肺为首当其冲”之说;又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故易被外邪侵袭,故肺又为“娇脏”,至于肺叶何以“娇嫩”的更深层次原因则无以说明。再者,如果对只有大脑才有情志活动这个常识不曾持否定意见的话,那么肝、心、脾、肺、肾的在志归属分别为怒、喜、思、悲、恐的观点,就不能不让当代之人费解不已。中医学对很多组织、器官的定位也是功能上或概念性上,如“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对于它的位置张介宾在《类经·藏象类》中是这样定义的:“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府也”,这种定义未免有些牵强。又如,最具中医学特色的经络理论,它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但其解剖位置、物质实体至今无从定论,尽管可以用目前科技水平尚达不到定位其存在的水平为藉口,但也可以从另一角度表明中医学抽象性、玄妙性、模糊性、表象性、猜测性之所在。

    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发展都是建立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之上,从那时至明清时期近两千年的历史中,应该承认中医学理论一直在逐渐发展和完善,其间著名医者层出不穷,医学典籍可谓是汗牛充栋,但从本质上讲中医学基本理论仍未从根本上突破《内经》范畴。真理是绝对的,但也是相对的、发展的,世界上没有终极的理论,中医学亦然。毕竟《黄帝内经》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代,具有浓厚的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法色彩,那么时至21世纪的今天应该对中医基本理论的继承采取“扬弃”的态度,只有如此中医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2  中医诊断手段的局限性

    中医学诊断疾病的手段基本是“望、闻、问、切”,简称“四诊”,就是通过医生的感觉系统来察知就诊者的正常和异常表现,收集病情资料,通过医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等中医学辨证思维的运用,获取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等材料,力求透过现象来抓住本质,给出正确诊断,其诊断疾病的重要理论支撑就是“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知常衡变”。“司外揣内”就是通过审察患者外部的表现来推测机体内在的病变,此与现行的控制论、信息论、“黑箱”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见微知著”近似于生物全息理论;“知常衡变”也是现代哲学认识事物及现代医学诊断鉴别疾病常用方法。同时,中医学在疾病诊断过程中重视整体审察,避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性,收集病情资料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重视诸多外在表现在反应疾病内在本质的作用和地位,综合权衡,防止以面盖全;疾病诊断力求“病症结合”,既注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又不忽视疾病发展变化的全过程特点和规律。因此,中医学在病情资料的采集及诊断思维过程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具有掌握病情资料的客观性(依赖患者的客观表现)、思维逻辑的合理性、诊断结果的正确性等等积极因素,这正是中医学历经两千余年一直被视为人类健康保护神的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