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培养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4: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研究培养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研究培养计划

篇1

一、设计、探索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而且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它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

如学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这节的原电池知识后,教师可布置一个课外作业: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某些物品,根据原电池的原理、条件和特点自制简易原电池。这个原电池可以参考教材的设计,但不能与教材完全相同。等学生完成后,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对好的方案特别是有创新的方案,进行表扬和奖励,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创新。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演示实验中的疑难后让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去试验,去探索,直到写出实验报告。其中有些学生设计的实验很有新意,例如脱氧法、密闭反应法、溶剂隔离法等。这充分说明,只要教师用心引导,学生的创造力就可得到发挥。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索性实验,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良好机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实验条件,向学生提出有实际意义和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实验和探索,直到得出实验结论。

二、通过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听、读、看、记为主要手段,通过记忆来学习的学习方式,学生活动主体处于被动状态,不善于自我探索,不敢大胆质疑,缺乏创新意识”。家庭小实验中有许多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完成的实验,如“证明蜡烛的主要成分石蜡具有有机化合物的一些共同特点”、“利用家庭里的器具提纯混有少量泥沙的粗盐”等,就是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些代用品,自己设计并完成的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并不是每次都成功,会碰到一些困惑,要通过自己开动脑筋,克服困难,不断实验,从中获得规律和知识及无限的乐趣。教师也可在课前布置先做家庭小实验,通过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揭开结论之谜的欲望,使学生主动阅读课文有关内容,达到逐步主动学习精神的目的。家庭小实验给学生以主动探索知识的条件,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懂得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

三、通过校外化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才是学习的目的,创新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发展。校外化学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如化学监测、考查、参观、讨论,以及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等亲自动手实验操作、亲身体验,学生可在实际活动中获取直接经验,发展特长、培养能力、增长才干。学生在校外化学活动中的地位不仅体现在主动参与和探索、主动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知识,而且表现为学生可以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从活动到评价的全过程,在自我设计、自行评价、相互启发中发展创造能力,掌握着活动的主动权。学生通过探究发现问题,设计自己的解决途径,寻求问题的答案。学习成了有作为、有发展、有前途的学习,学生学习就会变得主动轻松,视学习为乐趣。校外化学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作用。校外化学科技活动实验研究不沿袭传统的学科模式,不局限在教室里上课,强调的是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因此,学生在室外、到大自然中去的时间很多。通过调查分析、走访有关人员发现,学生的社交能力也大有长进,思维得到开阔,能力得到增强,学生将课堂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又从实际生活中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可见,开展校外化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也包括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可以要求学生要有创新思想,要有创新意识,还要有创新实践。先制定小的目标,去发现身边的小问题,收集资料动手实验,通过小设计去解决问题。只有从身边的小事着手,学会创新的方法和过程,将来才能解决大问题。比如:在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活动课上,学生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技能,利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将废电池的锌皮、二氧化锰、碳棒、氯化铵等物质分离开来,进行回收。

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废电池的锌皮都完好,为什么不进行二次利用再做成电池呢?有了这一想法,学生积极实验探索,设计各种方案,先后配制了不同浓度的氯化铵溶液、不同质量比的二氧化锰和碳粉,以及淀粉糊,利用未反应完的锌皮,经过反复实验、失败、再实验,终于利用废电池又制成了新电池。看到自己制作的电池使小电珠发光、使小闹钟报时,学生都表现出了发自内心的喜悦。实验的成功又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新课题的欲望,新的设计又开始了。创新教育可以归纳为下面的螺旋式过程。

行动方案研究――依照步骤1-8

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教育一定要在教师的帮助下,运用教学材料主动地工作。学生通过上述的螺旋式的学习,会掌握方法,达到会学,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篇2

一、创新教学目标

围绕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更新培养目标,将传统的以掌握专业知识为主改为突出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学生能够具备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研究而获取新的知识、取得新突破和新成果的能力。进一步对课程培养目标进行细化,培养学生以下三方面的能力。

1、类推思维能力

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地解决会计电算业务中的基本问题。例如,学生掌握了应用用友财务软件进行记账、算账、报账的业务处理程序,也应该将这一业务处理思路类推到金蝶、新中大等其他财务软件,会应用其他财务软件进行记账、算账、报账。

2、发散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发散思维,在对待同一问题时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从而探求从不同途径解决问题,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在会计电算教学中,例如,针对凭证的填制,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手工录入方式、自动生成方式,从账务处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存货核算系统等不同模块中生成。

3、自我发展能力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会计电算工作中的独特潜能,正视自己能力上存在的差异,做到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上的主体性,使自己的创新潜能有效地得到挖掘。例如,有的学生擅长软件操作,有的学生擅长系统开发与维护,还有的学生擅长网络会计开发与维护,在会计电算教学中,在让每位学生掌握好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针对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因材施教,促使其专长得到充分发挥。

二、创新教学内容

1、创新课堂教学内容

根据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和企业实际需要,将课堂教学内容按照知识结构划分为以下三部分。

(1)会计电算化基础理论。会计电算化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财务软件介绍、会计电算化组织与实施、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特点、内部控制及开发原理、电算化审计,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及现状,国际会计电算化的最新动向及发展趋势。

(2)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借助演示教学法,向学生介绍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当前我国的几种主流财务软件包括用友、安易、金蝶等。以这些软件为蓝本讲授会计软件的系统初始化、账务处理、报表管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管理、往来账管理等业务的操作,使学生能够熟悉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业务流程,让他们对整个电算化条件下会计业务的流程有清晰的了解。

(3)财务软件系统开发与维护的基础知识。主要讲授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开发财务软件系统的各种方法,如系统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法等;目前主流系统开发工具如VB、VC、DEPHI等,结构化查询语言SQL,SQL SERVER关系数据库安装与管理;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等。通过讲授会计电算化基础理论、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为培养学生的类推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奠定牢固的知识基础。通过讲授财务软件系统开发与维护的基础知识,为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创造条件。

2、创新实验教学内容

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实行“岗位实训为主,开放性实验为辅”的模式。岗位实训是指在实践教学中,针对会计电算化核算工作岗位的要求,以会计核算工作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对制造业普遍设置的六大会计岗位,即电算主管、总账会计、出纳会计、薪资会计、资产会计、往来会计,分别设置实习情境,采用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掌握各个会计岗位的电算化账务处理技术,为培养学生的类推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创造条件。开放性实验是指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内容并上机练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教师更多地是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以促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相对独立的操作来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培养其的创新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式

1、采用慕课教学方式

采用慕课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为了提高教学效率,适应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对时间的碎片化管理,避免学习过程中出现倦怠的情绪,可以对《会计电算化》课程采取慕课教学方式。慕课是指由授课者通过互联网将知识传递给用户,并且用户数量不加限制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课程设计主要包括预先制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课程录制、社会学习互动的控制以及教学考核和测试等。课程的学习目标依据教学大纲确立,学习内容围绕学习目标进行拓展,教学过程和知识的扩展应当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慕课具有大规模性、易获得性、高开放性、可重复性等优点。对《会计电算化》课程依据教学大纲,分解为若干个知识点,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浓缩提炼,制作1―2个视频,每个视频的时间在10分钟左右,它符合人类学习知识的规律,教师应当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知识点讲清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慕课教学方式还增加了权限的设置,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阶段性考核,如果学生对前一阶段课程讲解的知识点掌握不好,考核成绩不合格,将不能自行进行到下一个阶段的学习,以此促进学生对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的掌握,为培养类推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奠定基础。此外,主讲教师或者相关人员要每周留出一段时间在网上与学生交流,使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疑惑和提问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和反馈,同时让教师和学生通过网上互动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2、倡导会计电算化技能竞赛

通过组织会计电算化技能竞赛,可以督促学生加强技能训练,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学校可以每年组织一次会计电算化技能竞赛,会计及相关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参加,分批进行竞赛,选拔出成绩优秀的同学参加地市级和省级的会计电算化技能大赛,从而促使学生加强会计电算化技能训练。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类推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也为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提供条件。

四、创新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采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期末考试―技能竞赛”的全方位考核模式,课程成绩分别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期末成绩、技能竞赛四方面进行考核计分,总分为一百分,这四方面的计分构成如下。

第一,课堂成绩总分为30分,其中,课堂出勤及课后作业情况占10分,学生课堂参与度与积极性情况占20分。在课堂教学质量考核中,侧重对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的考核。除了考核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理论及财务软件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还应注重在课堂提问与课堂讨论过程中对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的考核,成绩的评定根据学生问题回答情况、在讨论中担任的角色及完成任务情况综合算出,该项成绩占课堂成绩的2/3,课堂出勤及课后作业情况占1/3。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来,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创新潜能,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实验课成绩总分为30分,其中,财务软件基本操作技能占15分,创新能力成绩占15分。在实验教学质量考核中,更要注重过程评价。传统的方式往往是教师在实验完成后,让学生交一份实验报告,然后依据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评定实验课成绩,侧重于结果的评价,忽视了过程和学生的一些创新性想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创新人才,除了看结果以外,更要注重过程评价,注重阶段性的评价。设立创新能力考核成绩,可以对学生的类推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进行专项评估,综合算出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成绩。创新能力成绩占实验课成绩的50%。

篇3

【关键词】高分子化学;能力培养;实践;实验教学

《高分子化学实验》是针对高分子科学相关专业学生编写的一部教材和参考书。在高校开设《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实现了与专业理论基础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对于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实验水平和科研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围绕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展开研究。

1.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概述

1.1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的重要性

目前,各类高校均有开设《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该课程多针对年纪较高的本科生开设。《高分子化学实验》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的课程,而各类高分子化学实验则是该课程开设的实践基础。

通过开设该课程,可以培育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等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实验技能和研究方法,更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具有关键作用。

1.2当前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实验教学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对理论教学依附性太强,且实践教学所占比重低于理论教学。具体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从教学内容来看,理论验证性实验较多,而创新型实验、设计型实验以及综合型实验较少。

其二,从实验设置上来看,大多选择陈旧、老套的实验,缺乏现代实验。

其三,从实验教学方式上来看,学生进行的实验项目,多为固定的,学生只需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反复实验论证,这种实验教学方式对扎实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试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利于调动学生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难以使学生通过培养实践能力提升科研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实验操作也较为规范。但存在自主性较差,缺乏知识技能向科研创新能力的转化能力,不能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因此,如何在《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和探索性已成为《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的重要研究课题。下文将基于实践能力培养对《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进行探讨。

2.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2.1学理念上,注重调动学生自身主动性与探索精神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要求专业课程教学必须实现继承传统教学优势基础上的创新,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高分子化学实验》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必须坚持学生为本、发挥学生创新性、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育理念。

首先,坚持学生主导地位,教师定位于实验指导者角色。在高分子化学实验中,教师的关键作用在于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课堂中,教师将自身学生之中,与学生共同思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便被动为主动。

其次,实验标准及预习报告设计由学生独立进行。高分子实验中,应鼓励学生制定标准。同时,实验前容许学生自主确定实验步骤和预习报告设计。实验中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实验中遇到的现象和实验数据,并独立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分析,碳素解决方法。实验后对本次实验进行点评,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

2.2改革教学内容,增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教学中,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应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具体如下:

首先,重编《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及参考书。在新版教学大纲和参考书中引入科研成果,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同时,应增设设计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与科研前沿的保持一致。

其次,挑选应用性和综合性强的实验。教学中,应多安排应用性和综合性强的实验,使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明确高分子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所在,并通过参与实验实践获得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的提升。

第三,引入研究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师应提前告知学生本课程设计的实验内容和实验参考目录。学生可以独立选择实验项目并设计对应的实验可行性方案,经教师批准后方可进行实验。通过引入研究性、设计性实验,可以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进行学习。

2.3健全实验室开放制度配合学生探索性实验

课程学时有限,而实验室是学生《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的重要补充。因此,高校应通过健全实验室开放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测试与表征等实验内容。一方面,通过开放实验室学生可以依据兴趣进行探索性实验,也可以方便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互助答疑。《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师可以适当安排学生分组负责2-3项探索性实验,并可建立对应的课题组群组或网站,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针对探索性项目进行交流。

3.结语

总之,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研究是当前高校高分子相关专业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在明确《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重要性的基础上,立足当前高校《高分子化学实验》的教学现状,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实验室开放制度等多层面入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建设,周爱娟,王宏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高分子通报,2010,03:70-73

[2]王丽梅.改革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01:219-220+216

[3]刘宁,李田,王小丹,刘丰收.《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探讨[J].高分子通报,2011,07:110-112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实践能力;计算机科学;专业人才

中图分类号:TP3-4

我国在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规划纲要中提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想要更好的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就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深化改革,使用新型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理论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基础,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计算机技术专业。这就需要学校的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需要深化教学理念,通过开展校企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1.1 人才市场的需求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我国开始进入信息化社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建设小康社会。在信息化的背景下,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人才市场中对于计算机类型的人才需求非常强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转向规划》中提出,“十五”期间,我国各类型的信息化人才总共增加了2500万人,其中的软件人员增加了320万人[1]。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加速发展,信息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重点支柱,对于计算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却仍旧存在就业困难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基础知识的进度不平衡导致的。

1.2 专业特点的需求

计算机的工程研究的侧重点是工程技术,应当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际上属于工学学科的电气信息类,虽然包含了科学的理论,但是对于工程技术的需求更多。实践教学属于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计算及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较多,概念非常抽象,对于软件工程、数据库等技术来说,都需要经过实践来对理论知识进行转换,如此才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的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目前,动手能力强且具有一定操作经验的技术型IT人才能够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但是一些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导致学生就业困难。

2 计算机工程型人才的培养方式

2.1 建设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想要科学合理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应当让学生与企业有直接接触的机会,因此,学校应当积极的与当地的企业合作,将专业设立在生产实践中。学校在实践的过程中要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参照当今人才市场的需求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例如,苏州的学校与罗技、摩托罗拉以及AMD等企业合作,建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并与某股份公司合作在工程学院成立了软件工程学院实训室[2]。学校在实践中教学,学生在实践中再次学习,能够显著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将实训分为几个阶段,使学生有适应的过程。首先是让学生认识实习,每周抽出一天的时间让学生了解企业的运作形式以及企业的发展方向等。其次是开展暑假社会实践,让学生利用暑假的时间深入到企业内部去学习,参加企业一些小项目的开发,使学生的知识的得到巩固。最后是毕业实习,让学生在企业中实习一周,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2.2 适应计算机科学行业的需求,制定相关的培训方案

随着我国计算机科学(computerscience)的飞速发展,目前国内的体制也发生了较大变革,人才的需求量持续上升[3]。针对目前许多学校的学生不能与市场接轨的情况,一些学校与当地的企业相结合,成立了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就业指导团,为当地的学生提供帮助与指导。且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就业指导团还不定期的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供知识讲座,为学生解决困难。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就业指导团不仅为学生解决困难,同时也成为了学校与企业沟通的桥梁,更好的实现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

2.3 建设一体化工程实践管理平台

为了保证学生参加工程实践以及对企业的项目进行管理,一些学校设计了计算机专业工程实践管理平台,平台是由几个模块组成的:项目管理模块,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平台下完整的资料以及管理等;课程与时间项目对接模块,教师可通过模块将教学任务与实践课题进行;开发实验室管理模块,主要是为校内的实践提供场地以及相关设备的预约以及管理;校外实践基地管理模块,主要内容是为学生提供校外的实习项目,且对这些项目进行管理等。上述这些模块为学校的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在保证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能够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2.4 创立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

创立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是改变传统的实验课程中,实验手段通常是测试技术,对于目前较为先进的技术运用不到位、实验虽然多,但是真正反映出目前先进科学技术的少、验证性的实验多而创新性的实验项目较少等情况,创立新型的、开放性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将原有的固定实践时间转变为灵活的实践时间,将原本固定的实践项目转变为自主设计的实践项目。按照计算机学科与技术的展业特点,将实验分为信息安全实验室、计算机硬件基础实验室、数据库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室以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实验室等,针对学生的特点分配不同的实验室,使学生的特长都能够得到发挥。

2.5 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按照当今人才需求的情况,在加强理论建设的同时,要对实践环节进行改革。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来说,应当跟上时代的潮流,将陈旧的理论淘汰,对一些跟不上时代潮流的技术以及课程理论进行更新,使用当前先进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以及相关理论。教学形式上可以采取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时,教师的讲课的过程中可采用归纳、演示以及讲解的方法,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且对于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考核,除了对理论的知识进行考核外,还应当测试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外,专业技能也得到了提升。此外,还应当适当的融入新的网络资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2.6 对教师的素质进行培养

工程型的应用人才想要在课程结束时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那么就必须加强computerscience的基础理论水平的培养[4]。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弊端,一些教师理论知识讲授的非常充分,但没有结合实践进行教学,还有一些教师让学生充分的实践,但是对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又没有做到位。这两种形式都会导致学生的知识产生断层,出现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为了更好的适应我国信息化的需求,培养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计算机人才,学校应当加强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的管理。学校现有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师基本上都是硕士或者博士,理论知识非常充足,但是相关的操作能力较弱,这对于学生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学校应当到社会中寻找专业技能过硬且理论知识充足的人才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还可通过省教育厅的科技特派员制度,调用经验丰富的人才,使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除此之外,将学校年轻的教师派往当地企业中接受锻炼也是很好的方法,这样能够使教师的专业技能得到提升,还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发现自身问题,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3 结语

通过学校的教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能够得到培养,这是实现学生与社会对接的最重要的手段。在信息化的背景下,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形式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更好的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蔺永政,周劲.董吉文.地方院校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济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试点工作探析[J].计算机教育,2011(01):01-03.

[2]刘立嘉,马新娜,葛占胜.基于社会需求驱动的计算机专业教育模式[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05-07.

[3]张春英,魏明军,刘凤春.基于工程型人才培养的地方理工科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体系的架构[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06-08.

篇5

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要想取得较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必须依托人才素质优势。这样,高职学生仅凭学业成绩优异恐难适应社会发展。一个人要想获得事业成功,除了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应有为人处事的社会能力。因此,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社会能力非常关键,而日常课程教育又是学生学习的核心,责不旁贷。积极优化基于经管类专业学生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的高职经管类专业课程,对于推动高职经管类专业学生社会能力培养,显得十分重要。

一、构建专业教学和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课程必要性

(一)树立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意识,有效衔接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

以往的课程体系,仅仅是根据教学大纲和计划制定,部分高职院校,办学历史不长,甚至是照搬其他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这样就无法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和趋势。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能力,就应该突破过去的学科体系框架,树立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意识,实现专业教学与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课程的构建。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在构建课程体系,不仅要培养经管学生的专业能力,尤其是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同时要培养社会以及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自控能以及自我发展能力等。整个经管专业的课程体系,要始终站在培养人才的角度,树立综合职业能力本文的课程意识,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渗透到每一门的专业课程中。例如,《现代企业管理基础》,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管理学知识,还要求学生提升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

(二)构建专业和社会能力一体化课程,有助于高职院校的发展

作为高职院校,要发展,就要有比较清晰的定位,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是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的竞争,要提升自己的实力,仅仅依靠过去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实现的。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可以采用工学结合、学做合作的方式,利用现实完整的产品(服务)、活动项目和过程为以真实的系列产品(服务)的开发过程建设课程,为学校经管类专业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工作情境中和职业环境中去提升自我,学习将来必备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及社会职业素养,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升沟通组织能力,为将来的在职场上竞争打下扎实的基础。总之将真实、完整的活动项目开展过程为驱动构建课程,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搭建了强大的平台,为学生的自身发展提供了较广阔的舞台,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其长期的发展。

二、开发专业教学与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以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来促进高职院校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建设

作为经管专业,是一个招生和就业都比较傲热门的专业,尤其是近些年来就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因此要达到学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目标,就要在加大力度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例如会计专业、金融专业、物流专业、营销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等人才培养方案。另外,高职院校在制定培养方案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专业能力的培养思路上,更要将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计划列入到人才培养方案里面,总的来说专业的培养目标就包括专业能力和与社会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在构建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利用整体――基础――渗透等策略去加强专业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另外,从专业能力的角度划分,课程体系可以由“基础理论知识模块”“专业水平模块”以及“社会能力模块”等组成,进一步完善和充实经管专业的课程体系内容。例如营销专业的培养方案,就包括营销基础知识、沟通能力的培养、推销能力的加强。

(二)借助真实的产品(服务)驱动专业能力模块课程开发以融合专业课程与社会能力

作为高职院校,应该参与到企业的市场调查中,从选择商品或服务开始,深入认识经管专业的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等信息,例如财会专业要了解现在企业各个管理环节涉及的财会知识,以及相关企业的运营里路程及职位相关特点。高职院校,要进一步解职业岗位资格标准,包括对技能证书的要求,例如金融专业,是否需要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营销专业哪些岗位需要营销员、助理营销师等技能证书等。接下来,是要明确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群,明确驱动专业的专业能力模块课程,经管专业教研组要加强沟通和交流,根据系列产品设计与制作环节,开设专业能力模块的关键课程。同时要认真研究产品每一道工序要具备的技能,将这些技能性的具体要求列入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适合岗位群。总的来说,要根据这逻辑统筹每门专业核心课程,原则上每道工序都有对应的课程,借助依据核心课程所需要融入的基础知识,开始设置每门专业基础课程,例如金融专业的《金融市场学》,进而要实现专业能力模块课程的设置。在这个课程设置的整个过程中,有助于让大一的学生就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树立自己的方向,由于其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自己将来想立足的行业,自己感兴趣的产品和服务行业等。

三、建立专业教学与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的课程标准

(一)构建专业能力、基础能力课程的“大案例”课程标准

前面提到,经管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涵盖了专业教学与社会能力的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的由三大课程模块构成,其中就有专业能力、基础技能以及社会能力等。一般来说,高职院校的专业能力和基础能力的相关课程在整个教学管理中处于十分关键的作用,将会以“第一课堂”的身份开展,“大案例”将是这个课程标准的驱动力,融入社会能力培养,构建科学、合理的“一体化”课程标准,另外要鼓励各专业的学生大胆参与其中,学习相关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精神和能力,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处的“大案例”通常被称为“大任务”,一般是指在日常的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完善的工作项目。在现实的教学中,大案例应该遵循“一案到底”的原则,高职院校经管专业要优化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课程内容的重新整合,实现相关的大案例。

高职院校的经管专业,应该保证每一门课程拥有10个左右的大案例,对于案例库要实现动态管理,尤其是像会计专业、等,每年的会计法都有所更新,教师要对相关的内容进行完善。同时要时刻把握当年的经济最新形势,更新会计专业的相关案例,作为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资源。

在构建课程标准的时候,首先应该先从大案例的选取出发,同时要将课程案例模块进行细分,接着要对实践任务、支撑任务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另外,要认真安排好每个课程案例的考核方式、评分标准等,为构建课程标准提供操作依据。

(二)以竞赛活动为驱动,构建基础能力课程模块

随着教育的改革,素质的教育要求培养人才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还要有相应的课外教学进行辅助。尤其是经管类专业,就业非常激烈,更应该丰富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自我的平台。因此,高职院校要以课外活动作为驱动,例如增加“点钞比赛”“做账比赛”“股票模拟比赛”“营销比赛等”,还可以组织文艺表演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为教师,可以针对各门专业课程的特征,设计适合的活动或者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基础能力,增强实践能力。

(三)以社会实践活动为驱动,构建社会能力课程模块

篇6

关键词 行业需求 改革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Food and Beverage Management Courses Teaching, Learning, Doing, Competition Integr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 Based on Industry Demand

LIU Hongjian

(Dalian Art College, Dalian, Liaoning 116600)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much of Chinese hotel management graduates can not quickly adapt to the operational needs of the hotel, can not do the job requirements,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actice of detachment. Through the course of teaching, learning, doing, race reform integrated training model, and for the future needs of the students qualified for jobs working smoothly employment, advanced training of qualified personnel, students have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industry demand; reform mode; talent training mode

1 传统教学方式的体现及弊端

餐饮管理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的专业课程,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更好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各高校都在探索中前行。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能力本位论”,即以单一的专业能力与专业技能为高等教育教学的核心。从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到具体的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学生个体测评等,几乎无一例外地注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并以此构建职业课程体系与职业教育教学模式。(2)教学模式、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仍沿袭传统教学模式。其体现是教师仍在讲台上一言堂授课形式,教学方法单一、传统,教师主体,学生被动听课,单向教学为主体,教学内容单一、授课方法死板、教条。这种传统授课方式导致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对行业岗位素质的了解,不能满足现代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3)教学方法、手段陈旧。以往采用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法、讨论法、自学指导法等课堂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餐饮管理知识,很难实现与企业的对接。

如何解决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成为高等教育酒店管理专业建设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这是酒店管理专业课程采用“教、学、做、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动因。

2 新观念指导下餐饮管理课程的改革模式

餐饮管理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与技能课,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餐饮管理业务运作知识和管理原理,使学生具备高星级酒店基本管理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人才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基于以上,在教学模式上必须从原来传统的教学模式,过渡到现代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的教学形式。通过这种形式的改革,使学生熟悉饭店主要业务部门即餐饮部的运营管理及服务规范;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参加实习基地的实践活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饭店管理人才,适应当今酒店业发展的需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教、学、做、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模块化选取为教学内容,将态度、知识、技能和习惯四要素有机整合,培养学生从事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工作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

2.1 具体改革目标

根据新体制培养目标和旅游酒店行业实际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架构我们的改革目标,主要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1)职业岗位技能提升。让学生掌握餐饮服务各部门运作的相关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使学生具备从事酒店相关岗位的工作和管理能力。(2)职业素质能力培养。在改革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协调、合作和竞争意识,结合旅游企业的现实情况开展工作,提高酒店的绩效并最终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课程教学形式的改革,学生的岗位技能、业务组织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协调管理的能力将有提升。

2.2 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通过这种教学改革,解决以往的“知识与能力脱节”、 “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培养的学生能力欠缺” 、“旅游企业的人才培养与现实脱节”的陈旧教育模式。

同时在改革中注意解决高等教育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应该仅仅是签订“实习生”订单或者“毕业生”订单,而应该是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工学交替、产学结合的一整套培养方案。是以实践课程为核心,以企业的岗位职责和岗位能力为基础构建课程体系,企业参与课程教学,学生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交叉循环的“教、学、做、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2.3 实施方案

依据我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利用我们的教育资源和优势,从岗位能力提升与课程定位的结合,来进行餐饮管理的课程重新设计,以突出专业课程职业能力的培养。具体如下:(1)和企业共同制定本门课的教学计划。企业专家、我院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企业一线人员共同参与讨论研究,将酒店的实践环节要求融入课程教学中,制定课程教学大纲。(2)工学交替。主要有基于工作过程的服务规范演练、服务和管理案例讨论、管理方案设计、到酒店参观和现场操作等,把理论学习联系酒店实践和管理工作的实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各种问题,进行探究;将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提,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例如:最近,我院与相关酒店达成了合作关系,合作可以分为“长、短”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酒店实践。这为餐饮管理这门课程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场所。(3)对原有的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在“教、学、做、赛”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框架下,对原有的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在知识点和能力点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整合,按照酒店餐饮部的工作体系,形成岗位基础知识、岗位基本技能和岗位职业发展三个教学模块,有针对性地按照各岗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组织实施教学,从知识的传授到技能的训练,再到思维理念的培养,紧贴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4)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省市级各种专业竞赛。通过竞赛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最终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

3 新的改革模式所取得的成效

3.1 在教学方面的成果

进一步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不断推进课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增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3.2 在社会影响方面的成果

稳固校企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构建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体系;就业率逐年上升,就业质量稳步提高;面向行业发展,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教、学、做、赛”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框架下,课堂即是酒店,学生既是在校大学生,也是酒店员工,学校培养模式完全适应了企业需求;学生的专业技能层层递进,职业综合能力逐步得以提升;“教、学、做、赛”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实现100%就业,部分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胜任管理工作。通过这样的改革,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竞争意识,以便更好的适应将来的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同时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 魏晓明.浅议高校《餐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集体经济,2010.9.

[2] 唯高.餐饮市场消费心理分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2.3.

[3] 李桂玲.《餐饮管理》课程优化设计措施[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9.

篇7

关键词:经济法课程教学;财经类专业;体系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203-02

《经济法》是本科院校经济、金融、财政、会计、工商管理、税务等财经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培养“懂经济、通法律、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能否真正实现,但目前的经济法课程教学与实现这一目标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在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考核等方面都还需要做出进一步的改进。

一、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的现状

1.课程内容多,涉及面非常宽泛。在财经类专业开设的经济法课程中,其“经济法”不同于法学专业所讲的“规范和保障国家干预经济之法”,而采用的是大经济法的概念,泛指“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或者说泛指“与经济有关的法律规范”,所以在经济法教材中至少包括了合同法、企业法、证券法、破产法、票据法、竞争法、银行法、财税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制度。从部门法角度讲,经济法课程的内容横跨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诉讼法等部门法,其学习内容的宽泛由此可见一斑。

2.教学时间少,任务重。虽然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学习内容非常庞杂,但课时很少,一般为32学时,少数专业是48个学时。在很短时间内,既要让学生掌握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中与经济有关的主要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范,又要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灵活运用,任务很重,困难也很大。

3.教学对象的法学基础知识薄弱。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经济法之前,法学课程仅学习过《法学通论》(或《法律基础与思想政治道德修养》)。《法学通论》的教材安排虽然包括了法学类专业核心课程的主要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只能是有选择性地对其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讲授,而与经济法课程相关的一些前提性法律知识,学生掌握得并不牢靠,甚至根本没有学习过。比如合同法、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的学习都要以民事法律基本知识为基础,但学生对民事主体、民事权利义务、民事行为、物权、债权等知识掌握得很有限,而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责任等知识是学习理解产品质量监管、金融监管与调控、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的基础,可财经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们甚至没有接触过这些知识。

二、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虽然很多学校对本科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为培养“懂经济、通法律、会管理”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但在观念上,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意识到经济法课程是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一环,特别是没有意识到经济法课程教学是财经类专业学生“通法律”的重要途径。因而,在经济法课程教学目标上存在或多或少的模糊认识,尤其是有意无意地把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与法学专业经济法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混同起来,以为是在培养法学人才,结果导致课程教学中主要沿习了法学专业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手段,从而不能适应培养财经类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其次,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经济法课程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面面俱到,但一些重要的经济法律制度,如合同法律制度、企业法律制度、竞争法律制度等,与财经类不同专业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紧密联系,都应该学习。再者,教学方法比较陈旧。长期以来,经济法课程主要的教学方法仍然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听记背的填鸭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解释概念,注释条文,归纳原理,这一方法原本所适用的教学对象是系统学习过法学基本理论的法学专业的学生,对于没有系统学习过法学基本理论课程的财经类专业学生而言未必合适。最后,考核设计不够科学。经济法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是考试,从鼓励和强制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的经济法律知识角度而言,考试是必要的,但在设计考试题目时,教师往往忘记了考核对象不是法学专业的学生,而是没有系统掌握基本法学理论知识的财经类专业学生,从而过多设计了解释题、论述题、法条阐释题。这种题目重理论轻技能,对非法学专业学生而言是不合适的,也与经济法课程教学的目标乃至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

三、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的体系化改革措施

1.重视《经济法》课程教学,明确经济法课程教学的具体目标。经济法课程为财经类专业学生开设,教学人员来自于法学专业教师,在经济学、管理学类众多课程中,经济法是“外来户”,在法学专业教师所讲授的课程中,经济法又是针对非专业对象的。这就会导致两头不重视,学生认为经济法是非核心课程,通过考试就“万岁”;对教师来讲,为非法学专业学生讲授经济法律基本知识,也不必太过用心。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经济法课程的不受重视也就可想而知。为此,教师从思想上高度认同经济法课程的重要性是必要和必须的。这种重要性的认同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乃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是联系在一起的。目前,“懂经济、通法律、会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很多学校已经得到明确确立,所谓“通法律”,仅靠《法学通论》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经济法课程是其中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环。而且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已经取得重大成就,人们普遍认识到“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的背景下,要求财经类专业学生懂法律已经是国家经济建设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具体而言,经济法课程教学目标应从以下方面定位:首先,掌握基本的经济法律知识,培养经济法律意识。通过经济法的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经济法律知识是最基本的,在此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真正对法律具有尊崇信仰之感。

2.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材。法学教师集体编写一本经济法教材,在知识水平上是不成问题的,关键是要有认真负责的精神,要舍得花时间花功夫去精心准备。此外,教材编写还要注意几个技术问题:第一,“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不能把相关法律制度全部纳入教材中,只能选取一些重要的、基本的、与财经类专业联系较为紧密的内容,而其他的一些内容最好痛下决心割舍掉。否则,一本包罗万象、五花八门的教材,不仅重点不突出,而且也会让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无所适从。第二,教材编写风格要统一。由于经济法教材一般是多位教师共同编写,不同的人写作风格不一样,有的喜爱简明,有的喜好繁琐,这就要求做好组织工作,风格要大致一样,在内容上要前后一致。第三,在平衡理论分析与制度介绍的关系时,不要过分追求一些纯理论问题,特别是法学专业经济法学课程中的一些基本理论没有必要在这里加以详细介绍,而要将大量篇幅留给对基本制度的分析和介绍,要突出应用性。

3.教学内容安排要统一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经济法课程包括的内容多,涉及的范围广,即使为学生提供一本风格简明的教材,仍然不可能在有限时间内把教材都讲完,因此,需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确定教师讲授的内容与学生自学的内容。一般来说,合同法律制度、企业法律制度、竞争法律制度等是市场经济活动最基础的法律制度,与财经类不同专业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紧密联系,可以统一起来,确定为必讲的部分。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根据本班、本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和专业特点,灵活掌握要重点讲授的内容,比如金融专业可以增加证券法、保险法、银行法,财税专业可以补充票据法、会计法和审计法,但鉴于专业核心课中已经有《中国税制》这样一门课程,在经济法课程中就可以不再重复讲授税法的内容。

4.课堂教学要生动,重点是要掌握好案例教学法。由于财经类专业学生没有系统学习相关法学课程,法律基础知识比较缺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些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就会受到限制,通过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不能很好实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安排好案例教学,既让学生通过实例深入理解相关知识要点,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从而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精选案例。案例的收集和选择是案例教学的基础。一个好的案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环境或者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选择这类案例,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更多的思考。此外,要尽量选择本地的案例,选择新近发生的案例。一般来说,人们普遍在心理上认为,本地发生的事情与自己联系更紧密,新近发生的事情会更有新鲜感,会引起学生们更高程度的关注。还有,在具体操作中,案例的难易程度要适当。案例太简单,不能激发学生思考,案例中涉及的法律关系过于复杂,脱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实际,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反而会降低兴趣。第二,案例运用与知识讲授要配合恰当。案例教学是为解释、理解和运用法学理论、法律知识服务的,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案例的导入方式。第三,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归纳总结。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环境,鼓励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逐步采用设问、提问、反问、暗示、悬念、提示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同时还要注意及时调控讨论的方向和节奏,掌握主动权。在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都要做一些点评,把零散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对隐藏在案例背后的规律性和必然性予以总结阐释,以引导学生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达到深入理解并能实际运用相关知识的目的。

5.考核内容的设计要与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目前的经济法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考试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对非法学专业学生来讲,提交论文、考查、口试都不太合适,考试这种方式本身是比较合理的。问题是,在设计考试题目时,教师往往忘记了考核对象不是法学专业的学生,而是没有系统掌握基本法学理论知识的财经类专业学生,从而设计了论述题、法条阐释题这类明显偏重理论的题目。其实,这种沿袭法学专业做法的考核题目设计,也与经济法课程教学的目标乃至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因此,教师在设计考核内容时,要重基础知识,重应用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彭金冶.高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9,(9).

篇8

[关键词]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模式

[作者简介](1975- ),女,安徽涡阳人,桂林医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广西桂林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JGA176)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181-01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要求,医学院校必须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科学研究是高等院校培养高级人才非常重要的载体,科研项目是培养和造就一流人才的有效平台,让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对其实施科研训练计划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地方医学院校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一、地方医学院校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必要性

1.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正处在从低端产品出口型经济向高新技术创新为主的经济转型期,这就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为解决因经济发展带来的新的医学难题和医疗实际问题,培养出更多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不仅可以促进本科生科研素质的提高,而且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的保障。

2.国内外教育改革形式的需要。为适应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都普遍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重点是加强大学生基本的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适应国际教育改革的大形势,我国高等教育也将改革重点放在构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上,本科生参与科研则是这一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地方医学院校,科研训练计划仍只是在研究生教育的层面上实施,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机会很少。为顺应国内外教育改革形式,提高本科生的初步科研能力,地方医学院校应该对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给予足够重视。

3.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随着新世纪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不断出现,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可以让本科生通过参与科学项目,了解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初步掌握从事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培养研究素质、提高研究能力,促进知识应用能力及综合创新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二、国内外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现状

本科生科研训练国外起步较早,特别是美国。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简称MIT)负责本科教学的院长马戈立特创设了“本科研究机会计划”(简称UROP),资助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开创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先河。20世纪80年代,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也开始系统地支持本科生科研。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大学分别于1994、1997年成立专门办公室,组织本科生科研训练并提供服务,尤其是伯克利在本科生科研训练的方式上有独特的创新,形成了著名的“伯克利模式”。

国内较早出现的具有一定系统性和规模化的科研训练是1996年清华大学实施的SRT (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浙江大学从1998年开始开展校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近几年,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设立了专项学生科研基金,让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参与到教师科学研究工作中,使其科研能力得到训练。但从总体上看,对于大学生科研训练的作用和地位,国内大多数高校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地方性本科院校,还有很多尚未开展这项活动。因此,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医学教育进行改革,构建适合地方医学生科研训练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三、建构地方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

1.教育理念的重构。所谓的教育理念的重构既包括对教育教学目标的重新确定,也包括对教师和学生以及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问题。多年来,我国高校的教育理念是通过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来培养高等人才。然而,现如今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高等院校的教学目标则是科学精神、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品德的培养。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教学的主要内容不只是传授科学知识,还包括传授科学研究的方法,以及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和角色定位都将发生了改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学生也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和学生是一起探寻科学奥秘的同行者;此外,教师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还担任着引路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2.课程设置的调整。在当今知识更替日新月异的时代,具有获得最新信息的方法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医学生在具有获取最新信息的技能的情况下,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获取大量的新知识、新技能和科学证据,提高能力。因此,在本科初级阶段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医学情报学、医学信息学、中文工具书及数据库的使用、论文写作技巧等选修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在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中,应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和更多跨学科的课程、增加一些介绍科研创新理论知识和方法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内教学和课外科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研究探索精神。

3.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作为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引导者,教师独立从事专业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是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根本保障。参与科研训练的教师需要早一步学生获取系统知识、要求熟练掌握本学科前沿动态,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科研水平和素质。为保障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顺利开展,地方医学院校应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到外地进行学习和进修等师资培训方式,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参加学术交流等活动来促进教师与外界的交流,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4.科学精神和学术品德的培养。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学术品德。本科学习阶段是学生今后工作和深造的基础阶段,有必要在此阶段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学术品德。科学精神和学术品德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课程、教师、学生群体以及校园活动等共同营造的一种校园文化的氛围。参与科研训练的教师不仅要在科研工作中做到自律,而且要在科研训练的过程中注重营造诚信的科学研究氛围,培养学生科研诚信,养成科研诚信行为习惯,让学术诚信深深根植于科研人员的头脑,内化为精神追求。

5.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是对学生的激励机制。地方医学院校需要掌握的知识较多,虽然学生主观上愿意参加科研训练,但现实中因为课程繁重,时间安排不匀,导致参与科研训练的人数不多,因此,学校应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如对参与科研训练并取得成果的学生给予科研学分或薪酬补助,并颁发奖状、证书,以科研成绩作为保送研究生的一个重要条件等奖励方法,激励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培养其创新能力。二是对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对于一般地方医学院校的教师,因学校本身科研条件并不优越,从事科研工作比从事教学工作的难度要大,因此对参与科研训练的指导教师应给予奖励,如给予适量的教学或科研工作量补贴,一定的物质奖励,在职称的晋升,津贴、教学奖项的评定等方面应考虑将教师在指导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工作列为较重要的评估指标。

地方医学院校应从发展角度,注重本科生的培养和教育质量,探索和实践具有地方医学院校特色的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

[参与文献]

[1]彭惠民,胡先明,徐晨,等.基础医学研究创新性实验的组织管理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9(12).

篇9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选题;组队;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179-02

一、前言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是为在校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而设立的一种资助计划,旨在通过项目引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SRTP计划的推进和SRTP项目的设立,是在高校逐步完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高层次人才总量不断增长,大学教师素质得到普遍提升,已初步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富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教师人才队伍,我国高校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逐步增强的条件下,随着教学软、硬件条件逐步完善,本科教学质量达标后对本科学生的培养由传统的知识传承型向知识创新型转变的自然之举;也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满足经济结构由出口导向型转向技术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能源消耗型向创新节能型转变的必然要求;考虑到我国国情和人才培养现状,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长期不足,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也是最近十多年的事,高等教育的质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总体落后,正如钱老所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正因如此,SRTP甚至被寄予破解“钱学森之问”的厚望,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各高校,尤其条件较好的高校,已全面开展SRTP计划,对SRTP项目的组织、管理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探索、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体系。

文献[1-10]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重要作用、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影响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实施效果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本文作者曾作为SRTP项目组织者参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组织、管理,并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多届SRTP项目,深知指导教师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下仅从SRTP的任务和目标、SRTP项目选题和组队、SRTP项目过程引导、SRTP项目结题后的跟踪培养等几方面,浅谈如何从指导教师角度完善SRTP项目的组织、管理,从而促进SRTP项目的有效实施。

二、SRTP项目的目标

作为指导教师,总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自己指导的学生能够作出创新性的成果,殊不知,这样的要求对于本科学生来讲其实是过高了,SRTP的核心是支持本科生开展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参加有组织的、团队协作的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又要求学生独立承担科学研究任务,完成研究目标。学生参与SRTP的过程本质上是在进行研究性学习。它为大学生提供直接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通过参加指导教师的研究团队,承担基础性的研究工作,熟悉科学研究的方法,了解学科发展动态,从而提早接触到科学前沿,了解社会发展动态。通过SRTP项目的锻炼,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学习和实际相结合,从而改进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果;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拓视野、激发创新思维,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从而进入一种全新的研究性学习的状态;同时,我国国情决定的中小学教育只能是被动的应试教育,这种由教师主导的传统教育,强调的是已有知识的掌握和传承,很难做到对学生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的培养,这些,是留给大学的任务,需要在大学阶段完成。而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比较强调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对大学生则重视不够。SRTP的开展,正是为大学生的科研能力、独立思维、工作能力培养提供了契机。可以说,SRTP项目注重的是学生参与研究的学习过程,强调的是这个过程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润物无声”的效果,而并非要求大学生能够作出多少创造性成果。

明确了SRTP项目的目的,教师才能够在指导过程中做到既严格要求,又耐心细致,丢掉过高的期望,看到学生小的进步,鼓励他们作出大的成绩。

三、科学选题和合理组队

从作者自己经验来看,SRTP项目选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学生自己确定项目;二是指导教师指定研究项目。

自己确定研究项目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学有余力,平时查阅的资料也较多,他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往往有几个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经常在一起,形成了小团队,一旦有像SRTP这样的项目机会,他们就能够很快组织在一起,根据平时探讨的知识,形成初步的项目方向,组建研究小组,通过和指导教师的交流,确定具体项目,制定研究计划和确定项目目标。

对于需要指导教师指定研究项目的同学,往往比较分散,平时的学习中也没有太多的想法,他们希望通过SRTP项目的锻炼,能够学到新的知识和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当然也不排除部分同学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甚至是混个学分的想法,对于这样的同学,确定SRTP项目的题目和合理组队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情况作详细的了解,通过和每个同学的深入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基础、知识结构、兴趣爱好、项目期望等,项目组队的人员构成以2~3人为宜,人数过多易产生相互依赖,人数过少则不易探讨和协作,同时考虑将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和基础好的同学搭配在一起,明确分工,最好能有研究生参与指导,项目的选题不宜太难,要结合学生课程学习情况,尽量使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完成。如果条件允许,在项目组队时,可考虑跨年级、跨专业方向学生搭配。

四、项目过程引导

目前,SRTP的管理多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模式,对项目的管理从学校层面均有统一的时间结点和要求,如项目实施、中期检查、组织结题和答辩、总结交流等。项目选题和项目组队完成后,指导教师的作用主要就集中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跟进和目标引导上,这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至关重要,要将SRTP项目要求提升到学生自我培养、自我成才的高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这一过程的协助者。同时也要注意到,学生自主意识又是在项目进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指导教师要紧跟项目实施的每一环节,把握好各阶段学生的特点,采取差异化的指导方针,如在项目立项初期,应根据学校的统一时间要求,和学生协商项目研究进度和阶段目标,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学生完成阶段学习和研究计划,使学生明确每一阶段的任务。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学校科研资源,学会查阅文献、归纳总结资料,学会设计实验、动手操作、验证方案,并严格监督和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项目结题阶段,要引导学生撰写科研报告、学术论文、交流总结等。

由于本科生受知识储备的限制,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能一时不能解决,要避免学生过于依赖指导教师情况,学生完全在导师的指令下完成工作,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力;教师也不能完全放手,学生由于经验不足或不够主动,如与导师联系较少,可能造成最后无法按计划完成任务,影响课题结题。对于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指导教师不能简单包办,或是指派研究生代劳,要引导学生依靠团队力量,通过和团队成员交流、协作的方式,找到解决的办法。对于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取得更大的成绩。

五、SRTP结题后的学生培养

通过SRTP项目的锻炼,学生课程学习的效果得到检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得到激发,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普遍得到提高。部分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浓厚兴趣的同学可能继续留在指导教师的团队中,完成本科学习的其他任务,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或是继续参与科研项目,指导教师应对他们进一步加强指导,引导他们逐渐走向科研之路,鼓励他们确立更高的人生目标。可以说,大学生科研训练也是一个选拔学生的过程,指导教师通过SRTP项目,培养和发现人才,特别对研究生的选拔和培养、对本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乔思辉.我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现状评析[J].中国电子教育,2011,(1).

[2]肖发新,许荣辉,申晓妮.SRTP对工科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9).

[3]郝智.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载体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29).

[4]李杨帆,朱晓东.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1,(4).

[5]董大勇,史本山.影响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实施效果的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3):65-68,73.

[6]孙阳春,梅海玲.试论SRTP在研究型大学中的实施[J].当代教育科学,2009,(19):50-52.

[7]郑家茂,张胤.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若干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6):98-102.

[8]于晓南,刘燕,杨晓东.从SRTP项目申报的变化思考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林业教育,2012,(3).

篇10

科研与教学的互动是高校的重要特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高校科教融合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背景与特色,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依托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优势科研资源,凝聚老师与学生的科教相融的共识,将老师的科学研究与本科教学过程、学生第二课堂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探索并实施科教融合的应用型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不断拓展人才培养资源与渠道,将多方面的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主要职能,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1,2]。科教融合是指科学研究与教书育人有机地结合,充分发挥高校科学研究的优势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理、工、医高度融合与交叉的学科,应用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生物医学、电子技术理论基础以及医学与电子信息相结合的工程技术能力,能在医疗器械、医疗卫生等相关行业从事工程技术开发、服务、管理和教育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3]。全面推进科教融合,可以有效地培养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其专业基本能力与素质。但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往往没有得到很好地结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校重视科研而轻视教学,提升高校科学研究能力与水平,学校可以获得更多地经费、吸引大量地生源、获得更高的声誉。同时,在教师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年终考核,甚至资源分配的过程中,以承担科研项目的数量、的情况等作为考察重点,而授课内容、课时量甚至教学方式和效果仅仅作为参考方面不起决定性作用。二是老师往往重视科研、忽视教学工作。部分老师教学热情不够,为教学而教学,没有站在人才培养的高度去教学,由于科研任务繁重,占据了大师的工作时间,在教学上面所花的时间与精力相对较少。三是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相对较少[4]。一方面大学期间学生的课程学习压力比较大,很难有地时间参与专业方面的科学研究;另一方面本科期间在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还不高,基础还不扎实,在老师的科研项目中所起到的作用甚少,老师更希望研究生来参与科研项目。针对当前高校科教融合所存在的普遍的问题以及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背景与特色,我校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利用广西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学科、八桂学者岗位、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相关的优势学科研究平台,以及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主要的重大科研项目和以广西八桂学者为带头人的高端师资队伍为主的科学研究资源,积极制订相关措施与政策,将学科平台和科研资源带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定期举办以科教融合为主题的讨论活动,凝聚专业老师与学生的共识

科教融合,思想先行。不仅要让专业老师认识到科教融合的重要性,更要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科教融合是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因为学生是科教融合的主体,只有学生愿意参与,老师愿意参与指导,才可能实质性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定期举办学院层面的专题讨论,围绕科研服务本科教学的模式与途径这一主题展开讨论,甚至将一些典型案例在会上进行分享。在讨论会上,除了专业老师参与外,学生代表也应出席,通过老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逐步凝聚大家对科教融合模式的共识,还可以让老师与学生进行相互地了解,为更好地贯彻科教融合专业实践活动奠定基础。科教融合对于老师与学生双方面都是受益的。一方面,科教融合可以让学生接受到最新的前沿专业知识,既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或者不可或缺的补充。另一方面,学生的思维方式比较活跃,跳跃性较强,老师可以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获得新的科研思路。科教融合的实施不仅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更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举措和动力源泉。

二、将老师科研成果引入理论与实践教学,实现科学研究与教学过程的有机融合

课堂教学是实施专业教育的主要阵地,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要求任课老师在课程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结合自身的科学研究实施课堂教学和专业教育,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强的课堂教学效果[5]。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定位于培养生物医学电子仪器行业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在课程教学内容上要求老师围绕这一核心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结合老师的科学研究,充分体现解决医疗器械产业关键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求,在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方式的探索、学生成绩的考核等方面,增加科教融合方面的内容。比如在有限的课时内,改革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基础课《算法与数据结构》的授课内容,增加与生物医学仪器研制直接相关的算法方面的知识点,如插值、拟合等,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老师在生物医学信息检测方面的科学研究组织教学内容。又比如在《传感器原理》、《医学仪器原理》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求老师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的经历,并在医学仪器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成果。改革实验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的组织形式,要求教师在教材的编写与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作业布置与评改等环节与领域贯彻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要求,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特别鼓励专业老师结合科学研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设计实验项目,在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实现科学研究与学生第二课堂的有效融合

第二课堂的作用是培养学生专业兴趣,拓宽专业知识面,培养专业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二课堂的开展必须遵循适应性、创新性和主体性原则,即第二课堂应当与大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过程应有一定的挑战性。老师的科学研究与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有效融合,对于提升学生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6]。它既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指导思想,也由于科研项目本身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学生实质性地参与老师科研项目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具有重大地促进作用。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主要是围绕学生参与生物医学传感与仪器、生物医学信息处理等方面科研项目的研究。第一,定期向学生公开教师科研课题,让学生选择参加老师科研项目。要求老师认真指导学生专业科技活动,让学生实质参与。要求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以阅读文献、参与学术讨论等方式参与课题,大三和大四学生可以参与科学实验、数据分析等项目研究过程。第二,鼓励老师从科研项目中凝练大学生创新项目由学生承担,除了承担国家级和广西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外,学院还设立专项经费,定期支持一批院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并明确鼓励学生结合指导老师承担的科研课题的研究内容组织申报。第三,鼓励老师从科研项目中根据毕业设计的要求,拟定毕业设计题目,供学生承担。在2015届本科毕业设计题目中,有超过50%的题目与老师的科研项目有关,还有20%左右的题目与学生承担的大学生创新项目有关。第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科协协同育人计划项目。依据我校《科教协同育人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学生参与老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通过学校的考核后可以替代部分课程设计、实习甚至毕业设计的学分。一方面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兴趣,另一方面由于需要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这给了学生一定的责任与任务,同时也可以协助老师完成科研项目的研究。第五,依托生物医学电子领域的企业和大型医院建立完善的专业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地来自于生产实际的科研资源,依托合作企业或医院的专业技术人才,建立指导学生科学研究的专业师资队伍。加强校企医合作,充分利用企业和医院的资源培养学生的专业工程实践能力,派出学生到企业或者医院通过实习、做毕业设计等方式实质性参与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

四、扩大学科科研平台的开放,实现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无缝对接

对于生物医学工程这一工科专业来说,实验室既是实验教学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工程实践创新人才的基础平台。学科科研平台面向本科生开放,建立健全实验室开放机制,切实增加学生专业工程实践的机会,是实施科教融合过程,保障科教融合效果的重要手段[7]。学院立足专业办学实际情况,加强实验平台硬件保障,构建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出台了《实验室开放的管理办法》,完善了学院的实验室管理制度,规范了本科生进入实验室的管理,既为学生进入实验室从事专业实践活动提供了方便,也加强了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以及实验室的有序管理。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已经构建并形成了符合学院学科专业特点的学生进实验室模式与制度。在周末、在晚上都会有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专业老师经常在实验里直接指导学生参与专业实践活动。总之,通过近几年鼓励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融入老师的科研项目研究活动中,取得得了良好的成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大地提高,直接参与老师科研项目的比例达到了30%以上,还有大约40%的学生通过大学生创新项目、毕业设计的形式参与了科学研究。学生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近3年,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申请各类专利15件,获得各类科技竞赛奖励20余人次,而且这些本科生研究成果在逐年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凡,周从照.科教结合协同育人[J].中国大学教学,2015(1).

[2]星.科教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4(1).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武宇华.科教融合的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5]段钊,王贵荣.高校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6(1).

[6]高璐璐,魏学文,肖苏.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高教学刊,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