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建议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4: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酒店管理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酒店管理建议

篇1

一、完善的规章制度能够有力的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只有建立了合理、科学的规章制度,员工的各项工作行为才有所依据,这是酒店的各项经营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正因为如此,酒店应不断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一方面借此让员工清楚自己应尽的义务,规范员工的行为,让员工自觉自愿地去遵守酒店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在制定制度时,应鼓励员工的参与,听取员工的良好建议,这样就能让被动的管理变成主动的管理,提高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对更好地执行制度以及对酒店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员工的想法,听取员工的反馈意见并吸纳他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对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提升酒店管理效力。

二、对酒店员工的人文关怀管理

要想酒店得到长远的发展我们必须在全酒店的范围内实行充满人文关怀的人本管理模式。首先,尊重员工。作为酒店的管理者,我们应该尊重我们的员工,尊重员工的人格,尊重员工的劳动。其次,爱护员工,关心员工,让他们开心的工作,从而使他们能够出色的完成酒店部门所布置的各项工作,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第三,理解员工,能够预见和了解他们在工作上和生活中的需求,为他们解决实际的困难,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尽最大的可能挖掘出员工的潜力。第四,酒店制定的各种目标和计划,各项工作的安排都应改体现出员工的意志和愿望,使员工感觉到被重视,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人际关系环境。

三、实施酒店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模式,是以目标为导向,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前在许多行业得到了广泛运用。酒店行业也不例外,通过目标管理的引进,可以逐步实现酒店的最终管理目标。首先,要根据酒店的实际情况及领导者的发展愿景确定一个总体目标,激发全体成员朝着相同的目标去奋斗,第二,根据总体目标制定分目标。目标管理强调的是总体目标的实现,但总体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各个分目标、子目标,因此要按照总体目标根据发展规划分解为一个个子目标,分解出来的各个子目标作为整体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到服从于总体目标。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子目标的实现。同时,要做好各个子目标的相互协调工作,减少不同子目标间的重复工作,最终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在酒店目标管理中,必须重复发挥酒店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并通过各级检查,督促员工完成各自的既定目标,从而保持持久的动力,保持他们工作持久的热情和积极性。

四、加强酒店危机管理

酒店危机管理是指酒店为了应付危机的出现,尽量使危机损害降至最低点而事先建立的防范、处理体系和对应的措施,其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近些年,危机管理成为酒店管理的热点与难点,也是管理的最高境界。(1)树立强烈危机意识。酒店进行危机管理应该树立一种危机理念,提高危机处理技能和面对危机的心理素质,这是做好酒店危机管理的思想基础。(2)危机确认。要善于捕捉危机发生前的信息,善于在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在危机中发现有利因素,为有效的危机控制做好前期工作。(3)加强危机诊断。要定期或不定期聘请外部专家对酒店现状作出客观诊断和评价,找出酒店经营的薄弱环节,力争最大程度消除酒店危机隐患。

五、完善顾客投诉处理机制

顾客投诉是指顾客对酒店在服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发的顾客不满。处理顾客投诉是酒店必须处理好的工作之一,通过正确的处理方式,可以弥补酒店服务缺点,保证宾客满意,最终防止宾客流失,建立客户忠诚度。首先,酒店对客人的投诉应持积极、欢迎的态度,因此这代表的客户对酒店的重视,因此,无论客人出于何种原因、何种动机进行投诉,酒店方面都要给予充分重视,这是处理客户投诉最基本的原则。处理投诉过程中,应真诚为客人解决问题,对投诉顾客进行必要的且合适的补偿,包括心理补偿和物质补偿,以此为基础尽力赢得客户对酒店的信任与尊重。而且,酒店企业应在有关宣传资料上详细说明顾客投诉的方法,以鼓励和引导顾客向企业投诉。总之,对已经发生了的投诉,一定要处理得当,使其成为搭建宾客和酒店的友谊桥梁的一个契机,培养客户忠诚度与满意度。

六、加强激励措施的运用

篇2

近年来,我国的服务业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尤其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以及西安世园会等重大国际性盛事在我国的举办,使得我国的旅游业及酒店服务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相应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也促使高职酒店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操作性非常强的专业,这就需要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就目前来看,我国的高职院校在不断地探索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校企联合办学的“订单式培养”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校园酒店”等,都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办学理念模糊不清,教学内容不合理

目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模糊不清,过于注重招生而忽略学生的教育质量和毕业生的品质。办学理念的模糊,导致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陈腐、单调,有些甚至还延续着中学阶段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另外,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及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缺乏科学性。教材的选用较为随意,教材中的知识理论更新慢,跟不上时展的步伐。一些院校教学基础设施不完善,实操教学能力滞后。虽然大部分院校都会采取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但是酒店在接收到学生的时候会发现操作能力较差。

2、重理论轻实践,学时操作能力差

部分学校和酒店的深度合作意识不强,出现学生学习与实践的脱节现象。现在大部分学校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采取的是校企结合的“2+1”模式,即前2年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后1年去酒店进行顶岗实习。这种模式很容易导致学生接受的教育前后严重脱节。在学校方面,学校的教学很容易变成了纯粹的理论教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的教学设备不到位,学生在校期间实习课时过少;另外一方面是教师队伍建设不合理,“双师型”教师匮乏,拥有酒店管理一线工作经验的教师数量较少,导致大部分教师重理论而轻实践。

3、学生实习期间酒店的指导管理欠缺

在酒店方面,酒店由于本身人才流动较大,常常是把与学校合作当成解决企业员工招聘不足的一个补充。顶岗实习生到岗后对学生的教育指导力度欠缺,学生常常是无法顺利完成这种学校与酒店的环境迅速转换的过程。而且在酒店方面,处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对大部分学生的实习工作安排都比较单一,使得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接触的知识面过于片面和狭窄。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1、明确办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学校应该对学生的培养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严格按照该方案执行。科学设置课程及教学内容,借鉴国内外学校的先进教学经验,结合酒店行业的最新人才需求,设置较为科学、前沿的专业课程。应不断推陈出新,一方面及时推出诸如国际营销策略、国际化市场学、国际连锁管理、等实用性很强的热门课程;同时,对一些传统的酒店管理课程,如营养学、客房、餐饮、市场学、心理学、信息等也要根据国际酒店行业的发展,不断更新内容。学校经常请国际著名企业的CEO来做讲座,给学生传达最新的理念、信息,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

2、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

学校应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如建设客房、前厅、酒水、茶艺等酒店相关实训室,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有机会接触这些酒店的基本内容,并与所学课程理论结合,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要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建设一个过硬的教师队伍。参照国内外先进经验,比如瑞士的洛桑模式,定期派教师到高档次酒店进行学习进修,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酒店行业的培训会议等,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技能。同时,倡导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如可采用体验式、小组活动式、情景法、多媒体扮演、配对等直观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选择合作酒店,合理进行人才定位

目前高职院校与酒店的合作也只是停留在浅层次合作或者说是初级层次合作层面上,并没有达到双方的预期效果。在学校方面,要主动寻求与知名企业的合作,选择档次较高的酒店进行长期的合作,同时要尽量避免频繁的更换合作企业。在确定了较高档次的合作伙伴的前提下,学校要具体合作表现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兼职教师聘任、合作开发教材等方面与酒店企业进行充分的沟通。

首先要在实习前要与合作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并制定实习计划,建立网络师生平台,及时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顶岗实习考核办法和标准。注意不要忽略学生实习期间的轮岗实习问题,努力使学生在实习的中能够学到应有的职业技能和素质。

二是要灵活运用与酒店企业的合作资源。当遇到合作酒店有大型会议需要人员帮忙时,可让在校学生参加酒店会议帮忙,解决服务酒店临时用人问题的同时也弥补了院内的实训不足。学生到酒店后完全按酒店员工要求上岗工作,等学生返校后在机动时间内补上落下的课程。这样既服务了酒店的实际需求,也锻炼了学生的专业实作能力,同时还能够弥补院校在教学设施方面的投入不足问题。

篇3

关键词:酒店管理 实践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173-02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酒店行业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支柱型产业。酒店行业的蓬勃发展衍生了对酒店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各类职业学校中,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数量也占据了较重比例。酒店行业的特殊性,要求该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但相当部分学校在酒店管理实践教学方面离酒店行业需求标准还有较大差距,实践教学没有起到学生投身事业前的承接桥梁作用,成为了制约影响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一个瓶颈问题,如何改革酒店管理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1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大量实践教学调查发现,在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中凸显出不少问题,如大多数学校没有自己的固定实践基地,在教学保障上存在不确定性;实习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与酒店岗位需求脱节较为严重;实践教学计划较为单一;教学实践中实行保姆式管理等。主要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酒店缺乏实践教学管理的系统性

(1)实践层次不高。由于大部分学校没有所属实践保障基地,且接收学生实践的酒店为保持高效率、高盈利,在安排教学实践时考虑到管理成本和培训成本及酒店营业实际,就尽可能的安排一些低技能的劳动岗位,如,客房、餐饮等基础性岗位,简单重复的劳动极易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2)缺乏系统的实践管理机制。很多酒店出于成本原因,仅仅把参加实践的学生作为短期劳动力来利用,忽视对教学实践本质即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学生劳动得不到应有激励,从而导致降低职业认同感、参加教学实践积极性不高。(3)酒店缺乏教学实践认真性。通过调查发现,多数酒店接收学生来酒店实习更多考虑的是节约成本,降低用工风险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与实践学生的沟通交流,而是仅仅将学生当作短期员工来实用,从而使得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影响教学进程及教学质量。

1.2 学生对教学实践认识存在误区

(1)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目的意义上理解不透彻,没有认识到实践是酒店管理专业提升专业技能、掌握专业技巧、培养服务意识、积累经验的关键环节,而是当作了教学中的有偿任务来对待。(2)对酒店管理专业存在认识上偏差。相当比例的学生不愿从一线做起,如,铺床、擦玻璃、洗餐具等最基层的工作,而是幻想直接从酒店管理者开始做起,忽视了一线工作经历是将来从事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这一事实。(3)认为劳资不符。学生参加实践大部分在客房和餐饮部,劳动强度高,但职位和报酬比酒店正式人员低,从而认为酒店是在压榨自己劳动,认为实践就是做廉价劳动力,从而产生厌烦情绪。

1.3 学校在实践前的培训教育不够深入

(1)忽视了对学生时间前的教育及培训。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较高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这种培养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学习及实践过程。在学生思想定位上应使学生认识到酒店管理不是坐办公室,而是需要从基层做起的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而学校在实践教学前的校内培训中仅仅是照本选科及安全知识普及,离要求标准还有加大差距。(2)缺乏系统的实践教学方案。虽然学校对实践教学非常关注,并有实践教师全程跟踪指导。但多数情况下,实践过程中实行的是保姆式管理,老师的作用仅仅是帮助学生处理与实践单位之间发生的各类问题,而在专业学习上很少去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究。(3)没有系统的考评体系。学校在实践教学上考评体系不够科学合理,多数情况是学生交付一份报告即可。但对报告内容,实践过程中学生的收获体会等没有认真的去引导学生总结、梳理,使得实践流于形式,无法起到激励和督促作用。

2 深化酒店管理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监管,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摸索出一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方法路子,是进行深化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

2.1 加强教学体系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管理技能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教学内容要适应市场所需,实践教学课程要有针对性,要以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核心设计学生教学培养方案。要结合市场对人才需求来对教学体系层层解剖分析,形成专业素质模块,然后根据专业素质模块所需知识及技能等合理构建科学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常年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大致可分为:基础职业素质,专业服务技能和管理应用等三个模块,这样每个模块都合理规划内容,设定需达到目标和相关要求,并逐步安排实践教学,确保将目标和质量标准落实到实践教学各个环节中。要高度重视校内培训与酒店实习之间的有机结合,如在一些礼仪、化妆训练上,完全可以在校内开展,而且校内比酒店也有丰富的理论和教师资源。这样经过学生校内的系统培训和校外的实践经历有机结合,就可促进学生充分利用学习实践掌握职业岗位的最新专业技能,从而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2.2 坚持探索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在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传统学科的实习相比,无论在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考评体系上都有较大不同,具有较强的行业色彩。落实好实践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对形成符合本校实际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升酒店管理专业人才质量,创出学校特色具有重大意义。要认真研究实践,加强校内技能模拟培训与校外实践基地实习的有机结合。校内技能模拟培训可在学生接触专业课开始即可组织进行,如,客房技能模拟培训、餐饮技能模拟培训、大堂技能模拟培训等,使得学生对理论在实践中应用有初步形象直观认识。当开始组织在酒店实际岗位中实践时,前期进行的模拟实践就可发挥较大作用:一方面可弥补模拟环境与实践环境之间差距;另一方面可使学生迅速融入工作角色,为毕业后正式上岗打下坚实基础。

2.3 抓规章制度落实,创新完善实践教学监管机制

教学制度落实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保证,不断完善实践教学机制是提升实践教学效益的最终途径。在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中,要尤为重视实践过程的监管与指导。专业所在系要成立实践领导小组,做好分工,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方案及考评计划,建立定期的检查、督导制度。每处实习基地都应配齐相应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要实时指导学生制定计划,组织学生落实实践单位及岗位,实时掌握每名学生实践进展,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等。要坚决避免保姆式的实践教学,造成学生只是简单的岗位劳动,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在考核阶段,要组织实践教学丰富的教师指导学生确立实践报告方向,全程指导报告的撰写,并严格组织答辩。要避免这些过程流于形式,确保制度规定落到实处。

3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保障建设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能否落到实处,需要加强保障建设,在教师队伍、教材内容、教学基地建设上下功夫、探路子、建模式,不断完善综合保障体系。

3.1 积极推进实践教师队伍建设

实践教师的要向着:“既能下一线、又能上课堂,既是实践者、又是理论专家”的目标建设努力。一是现有的中青年教师要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深化培训,同实践基地建立短期培训制度,鼓励青年教师到酒店一线进行挂职实习,积累实践经验;二是重点对实践指导教师进行院校的送学送修培养,提高其理论知识层次;三是引进酒店管理专业中管理经验丰富、专业理论水平较高的专家来学校定期授课,如,聘请一些星级酒店的副总做实践指导教师,邀请知名专家到学校讲授学生职业规划等,充实教师队伍力量。通过不断优化教师结构,建立起梯队层次,就能使得实践教学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从而更好的指导与服务于教学实践。

3.2 不断改革创新教学内容方法

培养优秀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实践教学阶段是重要环节之一。要针对酒店行业发展需求、学生就业地域差异及学生特点等,改革创新教学内容。适当组织骨干教师依据大纲编写适合学校专业特点的实践教材,如关于职业认识的指导教材、酒店服务类指导教材、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教材等,以大量实践经验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既避免了“一刀切”教学,又可激发学生学习及实践兴趣,更好的完成教学实践任务。

3.3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发展建设

酒店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解,建立今后职业行为规范的形象清晰认识。这就要求学生参与实践教学不低于整个专业教学的45%。因此,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首先,要加强校内实训硬件设施建设,如,针对酒店管理专业特点,建立较高水平的“客房技能模拟实践基地、餐饮服务模拟实践基地、前厅基层管理模拟实践基地”等场所,为学生在校内实训阶段提供逼真教学情境。其次,要积极与知名酒店建立固定合作关系,共同规范学生校外顶岗实践流程,使酒店管理实践教学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真正落实实践效果。

酒店管理实践教学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环节,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是提升整体教学效益的重要保证。职业学校要加大实践教师骨干人才培养力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做好服务保障;要注重实践教学中的与时俱进,积极深入酒店管理一线,获取第一手教学资料,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教学体系。切实通过实践教学,真正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观念,熟悉未来职业操作流程及基础技能,为今后投身于酒店管理事业工作夯实理论及专业技能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云娜.浅析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J].企业导报,2012(1):34.

[2] 李秀梅.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9):78-79.

篇4

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相互信任、真诚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友好协商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如下协议内容,并承诺共同遵守。

 

 一、乙方向甲方购买以下产品:

产 品

单价(元)

数量

小计(元)

金天鹅酒店管理软件

合计人民币金额(大写):  (小写):元

 

 二、相关服务,甲方为乙方提供以下相关服务:      

1、  甲方免费提供一年服务(2018年   月   日起至2020年   月   日止),服务期满后,甲方承诺继续提供有偿服务,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按《张家口山雨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价格体系表》执行;

2、  甲方应在协议签订后,为乙方相关人员提供软件操作和维护方面的标准的培训工作,安装培训实施方式:

网络远程实施。甲方提供远程安装调试、培训、教学视频、《软件用户手册》。

3、  服务方式包括:热线电话服务、网络远程服务、上门服务,优先电话热线服务与网络远程服务,如网络远程服务无法解决,一个工作日内响应,双方商定上门服务内容及费用;

4、  软件升级:甲方终身免费提供软件升级包。服务期内,甲方免费为乙方提供升级服务;服务期外,乙方利用甲方免费的升级包自助升级,如需甲方提供升级服务,有偿收费标准按《张家口山雨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价格体系表》执行。

5、  软件售后服务中心电话:

 三、付款方式:

安装系统第一次培训完成后一次性向甲方付清款项。 

 四、产品保证:

1、甲方保证交付的软件均符合说明书和使用手册所述功能,并由软件验收测试的成功完成予以证明。验收测试的成功完成应被视为该许可软件能达到说明书和使用手册所述功能的决定性证据。但本保证不适用于:

(1)甲方之外的任何人对该许可软件作任何方式的修改;

(2)乙方未按许可软件所附文档的规定使用软件;

(3)由于乙方原因或第三方产品的故障、计算机设备故障、网络故障等原因使软件无法正常运行;

2、如果许可软件未能按照说明书和使用手册的功能运行,甲方应负责对许可软件进行修正或者在修正不能的情况下,免费为乙方更换符合规定的许可软件。如果上述二种方法均不可行,乙方有权终止许可软件不符合规定部分的使用许可,并由甲方返还乙方已经支付该部分的使用许可费。

3、甲方保证提供的金天鹅软件的功能和质量,若产品不符合使用手册所述功能,加密狗或注册码、使用手册出现质量问题等,甲方应给予免费修正或更换,因乙方原因损坏加密狗或注册码,有偿给予更换。

五、产品交货和验收:

网络远程实施的项目。在甲方收到乙方支付的全款后,两个工作日内通过快递方式交货。培训完毕后甲方通过电话与电子邮件向乙方发送验收通知,15个自然日内如果乙方未通过书面或者电子邮件提出异议,视为验收合格。乙方对产品外部瑕疵的异议,应在快递签收之日以书面形式提出。

六、免责条款:

1、甲方对许可软件本身的缺陷、运行错误而对乙方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包括但不限于数据丢失、利润损失、丧失商业机会等均不承担赔偿责任。

2、甲方对乙方因许可软件遗失、被盗、被误用或被擅自修改、计算机设备故障、操作失误、停电等情况造成的损失不负责任。

七、软件著作权:

本协议第一条所确定的软件的著作权归长沙金天鹅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所有。长沙金天鹅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制定并附于金天鹅包装内的《软件使用许可协议》,是长沙金天鹅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与最终用户之间的关于上述软件的使用许可,乙方在安装使用该软件前应详尽了解上述协议的内容,并按照该协议许可的使用方式使用该软件。乙方如有非法解密、复制或其他违反该协议的行为,甲方及北京住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均有权立即终止本许可,并追乙方的法律责任。

八、关于第三软件:

   第三方软件。甲方依据乙方的要求或双方的约定,向乙方提供的金天鹅软件技术产品的使用许可、技术指标及相关服务,乙方应以第三方在其包装中提供针对最终用户的许可使用协议和用户手册为准或与第三方单独签订相关协议。甲方不对该软件承担任何责任,除非甲方与第三方就此有特殊约定。

九、违约责任:

本协议签订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严格遵守,如有一方违约,其必须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因此而受到的全部损失,向对方支付成交金额200%的违约金。

十、争议解决:

凡由本协议引起的或与解释或执行本协议有关的任何争议,各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或调解解决。协商或调解不成,双方同意采取下列两种方式解决:

1、向张家口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应依据该仲裁委员会当时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都有约束力;仲裁费用应由败诉方承担,除非仲裁裁决另有裁定。

2、向张家口市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协议附件、补充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 张家口山雨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乙方:

地址:                                   地址:

                                       

公司电话:                   公司电话:

授权代表签字:                           授权代表签字:

盖章:                                   盖章:                        

签约日期:     年   月   日               签约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

软件明细包含:

类别

项目

单价(元)

数量

小计(元)

软件类

金天鹅店管理系统

7000

3

21000

手机端app

1200

1

1200

酒店管理系统维护与售后

2000

1

2000

OTA直连

1000

  1

1000

门锁接口

1500

1

1500

微信订房系统微网站制作以及酒店网站宣传图片拍摄编辑

2000

1

2000

阿里信用住

5000

1

5000

备  注

   金天鹅酒店管理系统:房态系统+客房登记收银管理系统+客房商品(迷你)吧管理系统 +非在住客人管理 +先退后结客人管理+会员管理系统+协议(挂账)单位管理系统+团队与散客预订系统+老板决策报表系统;库房管理系统。

篇5

[关键词]:九年一贯制;利与弊;建议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九年一贯制。所谓“九年一贯制”学校,通常指该校的小学和初中施行一体化的教育,小学毕业后直升本校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年级通常被称为1年级、2年级……,至9年级。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人口出生率的不断下降,目前我校就是这样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我校在职教师74人,中小学学生1300人左右。小学部17个班级,中学部9个班级。那么,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存在的利弊有哪些呢?又如何客观的才能减少负面的影响?现就我校实际进行分析。

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利与弊

(一)、有利的一面

1、有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近年来,在推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同时,党和政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5年,教育部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转到均衡发展上来。九年一贯制学校弥补了中小学分散办学的不足,集中了中小学的办学优势,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有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2、有利于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行统一的学校行政、教育、教学管理。学校管理人员由原来的两套领导班子精简为一套班子,相对来说教师所占的比例就扩大,投入到教学一线过程中的资源和精力就会更多。我校现有校长、副校长、德育主任、教导主任、副教导主任共计五位行政,如果分设中小学学校,那就要10人来承担相应的行政工作。

3、就近入学、取消招生考试、缓解了小升初的压力。本镇全体小学生升初中不用考试、选拔,学生直接升入我校初中,家长不用向城里那样操心孩子就读那所初中,孩子也就没有升学的压力。

4、能较好地体现教育的连贯性。在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方式可以从基础年级抓起,学生从一年级至九年级,相继完成小学至初中教育,其间也不间断。

(二)、有害的一面

1、对教师管理的影响。由于九年一贯制学校大多由原中小学合并而成,其教师也是大体由原来的中小学教师组成,一贯制后,虽然人都在一个学校里,但是各人的心理角色转换却并不那么容易。“一贯制”教师的思维常常受到“定势”的影响,面对这样的话题,中小学教师的意见常常有较大的分歧。小学教师常常讨论的是在小学很好的学生咋到了中学优生就愈来愈少了呢?同样中学部的老师也常常在议论,小学教的学生为什么基础就没有打好呢?九年一贯制是学校规模的扩大使得学校年级跨度大,教师在中、小学融合后,管理难度增大,小学教师参与考核的学科只有语文、数学、英语,但是对于中学的教师来说,他们面临的没一节课都是要考核的科目。并且经济待遇、考核标准、人事编制等问题也对教师管理带来相当的难度。尤其对教师实行了“绩效工资”后,要求优绩优效,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中学教师课时负担量比小学高,实际效量却要低。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同样会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2、对学生管理的影响。学校也无相对独立的教学环境,中小学生会相互干扰。同处一个学校学生年龄跨度大,最大的15岁左右,最小的只有6岁,这样小学生就很容易被初中生影响,特别是女同学,变的爱美,讲究时尚,小学生成人化,失去了那份天真与可爱。另外,学生所处的环境相对固定,具有相当的封闭性。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在一个学校一待就是九年,也太漫长了!且不说小学生没有了学生的目标,仅说六年级学生吧,他们恐怕再没有毕业回报母校的激情与豪言了;初一学生也没有了初入新校的那种紧张与新鲜感了吧。一切都太平静,平静得如同一潭秋水!

3、对学校管理上的影响。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往往容易被忽视,因为小学生没有升学任务,上级主管部门评价学校多看一个学校初三的成绩,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倾向于中学。在授课时间上,中小学不同无法则取,按初中生学习任务来定时间每节课45分钟小学生坚持不了,按小学生学习任务来定每节课40分钟中学授课时间又不够。对于做阳光体育课间操来说到底是中学的还是小学的呢?九年一贯制使学校规模扩大了。一贯制后,“中小学教师”分散在多个办公室。如何才能确保即时掌握教师中的各种动态,实施高效的教师管理?这同样是管理者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课题。很多方面都不应同样对待,而事实上又不得不整齐划一。

4、领导素质对教师管理的影响。对管理人员的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由于九年一贯制学校的领导大都是原中、小学的领导,原先小学的领导对中学教学不了解,对“中学老师”不熟悉;原先中学的领导则对小学教学不了解,对“小学老师”也不熟悉。由于跨度较大,既要懂小学,又要懂中学的管理人员难免在教师管理中缺乏必要的权威性。

二、几点建议

对于九年一贯的办学体制对教师的全面影响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如何减少这些负面影响?谈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领导教师观念要全局、统筹。

“人心齐、泰山移”充分说明了全体领导和教师全局观念的重要性。在“一贯制”学校里,管理人员的素质首先应该体现在顾全大局上。为此,要特别强调校领导要从学校的大局出发,当好沟通“中小学教师”的桥梁,在“中学老师”面前多谈谈“小学老师”合理的成分。同样,在“小学教师”面前要多谈谈“中学教师”的尽力之举。“中小学”老师间的互相了解与理解必将不断增加,这一定能有效地推进学校办学内涵方面的“九年一贯制”。多让教师们换位思考。有了领导的全局观念,有了“中小学领导”的换位思考,才会有“中小学教师”的人心一体化。另外,校领导要能吃亏,利益面前让教师先上。九年一贯制的办学模式只有建立在全校教职工人心“一贯制”的基础上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

(二)决策要民主,规范。要妥善解决因体制变化造成的教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光靠几个领导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一些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如:年度考核细则、教师晋升晋级、年终绩效工资分配等,更应放手让大家讨论。“面临重大决策开教代会”,“遇到难题让教师讨论着解决”,这同样是九年一贯制学校最基本、最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另外校领导还要能放权,不能事事把权抓住不放,该工会主席处理的自己绝不插手,该教导主任安排的就教导主任去安排。放权既是对下属工作能力的肯定,也是广集善意的举措。

(三)学校管理要分段。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强调“一贯制”的同时,也必须承认不同年级段之间的差异。六七岁的儿童不同于十六七岁的少年,教育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对老师的要求有着诸多不同。因此,九年一贯制学校中的教师管理应在强调共性的同时,兼顾其个性。要做到这一点,“分段管理”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分段的形式可以各不相同,如:三、三、三制,即一至二年级为一段,三至六年级为一段,七至九年级为一段。分段管理”不但能有效地避免因学校规模扩大给教师管理带来的诸多不便,而且还有利于发挥各管理人员的长处,提高管理效益。我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一、二年级年龄小特点,每天放学时间为2:05,三、四五六年级为3:05,七级为4:05,便于家长接送,取得较好效果。当然,分段不等于分家,分段管理不是各自为政,它强调的是“一贯制”前提下的分段.这种管理,在尊重各段个性的同时特别要注重各段之间的衔接.

篇6

一、以职业生涯为主线的课程设置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必须反映学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国内其他院校所设立的“茶艺学”等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开设“茶艺”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适应高星级酒店及茶艺服务企业对于茶艺人才的需要,将学生培养成为以“高素质的餐饮企业茶艺岗位服务员工”为基本出发点,职业生涯逐步向“高素质的餐饮企业茶艺服务经营管理者”的进阶发展。经过五年多的不断探索与实践,目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酒店管理专业的“茶艺”课程已经形成了“以职业生涯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路径,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以模块教学为形式”的课程总体教学思路和要求,以茶的理论知识、茶水服务的基本技能操作、茶艺表演、茶室的基层管理、自主创业的实践能力为主的五大项目教学工作任务,采用流程式与递进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紧紧围绕这五大工作任务来选择课程教学内容,以实用为原则,适度考虑知识结构,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能力基础。

“茶艺”课程的教学以高星级酒店茶艺服务部门等餐饮服务与经营管理的具体实际工作任务为路径,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引领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实施,使学生掌握现代餐饮企业茶艺服务与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茶艺服务部门运行与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具有熟练的茶艺服务与管理的技能,并能胜任高星级酒店茶艺服务部门以及社会茶吧、茶艺馆等相关企业的服务与基层管理工作,达到中级茶艺师的技术水平,同时,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善于沟通与合作的职业品格、为其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该课程的职业能力目标为:(1)具备高星级酒店茶艺服务部门以及社会茶吧、茶艺馆等企业中级水平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2)具备胜任高星级酒店茶艺部门、社会茶吧、茶艺馆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基层管理工作的能力;(3)具备现代茶艺经营企业市场调研和分析的能力;(4)初步具备自主创业的能力。

二、以工作任务为路径,模块教学形式的项目课程教学体系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工作为单位,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项目教学法过程有五个步骤:明确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2]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核心是遵循高职院校办学目标的总体要求,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茶艺》课程的基本设计思路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过程,根据高星级酒店茶艺服务部门及社会茶吧、茶艺馆等相关企业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五个阶段:即新员工入职、资深员工、领班与主管、部门经理、自主创业,据此,分别设立上述相对应的五个项目,并根据各项目中所涉及的具体工作任务设计项目主题,每个项目主题所包含的工作任务通过模块形成相关流程,然后再按照项目———项目主题———模块的形式组织教学。这一教学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将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能力分解成若干个工作任务。该课程体系由基本素质与工作任务、岗位能力和拓展能力所组成,从而突出体现了茶艺师岗位职业能力的本位。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模块的需要来选择课程体系的模式,使学习过程成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将中级茶艺师职业技能考证的相关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3]

具体课程教学内容组织情况见表1。在上述教学活动过程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茶艺”课程强调的是学生的技能能力,并且这能力要随着人们饮茶习惯、饮茶需求及方式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充实新内容。因此,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型茶艺人员,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并从课程结构优化、教学过程和考评体系进行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茶艺”课程模块授课的教学形式和方法。[4]为了能体现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特点,并与中等职业学校有所区别,同时,适应国家职业资格的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每个工作任务环节,都力求让教学活动能体现茶艺企业的工作特点,适应茶艺企业的人才需求,并符合国家职业资格的需求,使课程内容与中级茶艺师国家职业资格的要求相符合,并有进一步的拓展,以适应培养高水平学生和企业的需求,拓宽学生的就业面。[5]

三、以顶岗实训、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主导的实践方式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茶艺”课程的实践教学,应该坚定不移地走顶岗实训、工学结合一体化的道路。在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的茶艺实践教学中,校内实训室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教师让学生有针对性的了解茶叶知识的同时,以各类茶叶的正确冲泡方式为主要的实践内容,并配合各类模拟经营性的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茶馆、茶楼等相关服务企业的经营方式,在立足于酒店专业性的基础上,适应酒店经营中对茶艺方面的需要。在本课程的校外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与部分酒店校企共建茶艺服务实训室。为了整合资源,达到实地教学的良好效果,我们将很多实训课程放到了高星级酒店等餐饮服务企业实地进行,如苏州万豪酒店的一刻馆,苏州环秀小筑养生度假村的挹翠堂茶室等,在这些企业进行实地茶艺服务技能和茶艺表演实训,等等,酒店方均安排相关技术人员做现场指导,学生及教师均感到收效甚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表现在学生必须针对课程提出的具体工作任务,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市场、高星级酒店、茶吧、茶艺馆等相关企业进行调研,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学院积极与相关企业联系,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利用周末、寒暑假等时间到企业进行短期的勤工俭学和实践锻炼,从而形成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互相交替、互为补充、螺旋上升、逐步进阶的目的,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茶艺师职业和所在企业的认知感,促进学生转变为合格的“职业人”。这种依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与相关企业密切配合,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赢得了苏州及其周边地区众多高星级酒店以及茶艺馆等相关企行业的赞誉。

四、分模块考核和课证融通相结合听考核方式并存

篇7

关键词:变电站;检修操作;一体化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县级供电公司多采用35kV变电站,其是电力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直接关乎供电质量及电力企业效益。当前,“三集五大”背景下,运维检修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平有待提高,而变电站工作量则比较大,使专业人才不足。检修操作一体化在变电站运维管理中极具适用性,适应变电站应用要求。电力工作人员要从操作流程和管理模式两个方面,对变电站检修操作一体化进行全面探讨,使电力供应更加稳定。

1.变电站检修操作一体化管理必要性

变电站检修操作一体化管理是电力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随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变电站检修操作一体化管理在“大检修”体系中极具适用性,且专业性很强。它能够使检修人员一岗多能,熟悉设备的运行原理和试验方法等,使其综合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具体工作实施中,突出主次,以变电操作为主,以原有试验班组为辅,使变电站检修操作过程更加专业,有助于提升变电站检修操作质量,有效规避其运行中的各类故障问题。

2.变电站检修操作一体化流程

变电站检修操作流程包含诸多内容。例如,停电处理、检修、送电、成本优化等。

2.1 停电处理流程

实施检修操作一体化管理之后,值班工作人员接到上级安排之后,明确具体工作任务。而调度人员依据计划停电时间,对具体操作任务命令进行下达。完成该项工作之后,值班负责人召集工作人员,对各项操作任务进行安排和部署,使其明确具体工作内容及其存在的安全隐患等。该过程中,要对各人员进行详细分工,使其各司其职。实施具体工作时,负责接令和发令工作人员要构建良好的沟通互动关系,做好交接工作,明确工作性质及实际操作内容。一旦发生问题,交接双方要及时沟通,予以解决。

2.2 检修工作流程

依据检修计划,提前下发工作任务单,并对相关人员进行确定。因检修工作流程比较复杂,且专业性和技术性强,检修操作一体化模式下,工作人员要兼顾这两项内容,严格履行安全职责。管理人员要严格指导工作人员,使停电操作和检修工作等更加有序。完成检修工作之后,相关负责人要依据检修记录,确认检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结果。最后将该次检修工作中涉及到的数据和资料等归档,进行送电操作。

2.3 送电工作流程

负责人和调度人员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汇报,确认送电时间,继而由调度人员对操作任务单进行下达。值班人员参照任务单,明确送电工作中的监护人员和操作人员。分配工作时,再次细化操作任务。操作开始之后,操作人员要对送电回路进行严格检查,看其是否存在短路问题或接地故障,并对设备状态予以汇报。确认无误后,送电。完成操作任务之后,值班人员需填写相关记录,并归档,由负责人核查。

2.4 成本优化流程

成本优化工作目标较多。该过程中,电力工作人员需对多目标多约束优化问题进行严格考量。成本优化过程中,电力工作人员要对优化目标进行兼顾。其主要包括经济性目标和可靠性目标。35kV变电站成本由初始投资成本、后期运行成本和检修维护成本等费用指标,其受电力工作人员主观制约。成本优化过程中,也要注重工作成本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检修和维护成本浪费。因此,对检修和运行的可靠性予以确认的同时,兼顾上述内容。

3.变电站检修操作一体化管理模式

变电站检修操作一体化管理模式极为系统,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3.1 提升管理规范性

电力企业要结合自身运营及发展背景,采用正确的方式,对管理工作各环节进行优化,使管理过程更加规范。电网运行管理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相关性,也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日常工作及生活。因此,该环节极为重要,备受电力企业及电力工作人员的关注。当前,我国电力系统执行流程和规定非常完善,也极为严格。电力工作人员在变电站检修操作一体化管理中,要使各项管理工作更加具体、有效,且不违反现行规定,从而使变电站检修操作一体化管理过程更加规范,使电力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可靠,提高电力企业市场竞争力。

3.2 实现模式创新

具体而言,优化变电站检修操作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其也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现有变电站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为实现管理模式创新,电力工作人员要依据自身实际工作背景,全面分析和评估现有检修操作管理模式,并在该过程中,对检修运行成本和流程因素等进行全面考量。创新管理模式时,电力工作人员要对变电站检修操作一体化管理过程中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相结合,依据电网运行及日常运维检修要求,实现35kV变电站检修操作一体化,使其管理过程更加规范,提高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

3.3 优化管理标准

为实现变电站检修操作一体化,需采用正确的方式,对其管理标准进行优化,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并具备较强的适用性。35kV变电站检修操作一体化管理比较专业,系统性很强。执行该项工作时,工作人员原有业务流程、岗位职责、管理方式等会发生相应的变更。电力企业要结合自身运营及发展背景,立足原有管理模式,分析变电站实际情况,兼顾标准化和适用性两项内容,对各项工作进行分解,并对新型业务流程进行构建,明确具体管理标准和岗位职责等,使35kV变电站检修操作一体化管理效率不断提升。

3.4 选择合适的实施方法

电力工作人员要依据检修工作和运行工作特点,对具体设计方案和实施方案进行明确和制定。与此同时,实施策略选择过程中,电力工作人员也要对变革过程中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考量,以及其是否会影响电网的安全性及稳定性。电力工作人员在策略实施过程中,要对各要素进行充分考量,并从源头上对变电站检修操作一体化管理中的权责不明晰、流程不规范、工作技能不熟练等风险进行有效规避。35kV变电站检修操作一体化管理模式试运行过程中,电力工作人员也要对该过程中的技术类和专业性问题进行有效总结,并对产生问题的各部分进行科学调整,不断提高该项工作实施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在电力企业发展及电力系统运行中尤为重要,其运行效率与电力系统安全与否具有很大相关性。变电站工作人员要依据检修操作一体化管理要求,明确具体操作流程,并对管理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使其更加规范,且极具创新性。变电站检修操作一体化管理模式极为复杂和专业,对电力工作人员的专业要求和技术要求比较高。需采用正确的方式,对该过程进行优化,有效规避各类电力故障,提高电力服务质量,使人们日常用电更加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范李平,余剑锋,等.“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拓展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4(33):141-144.

[2]寰.“大检修”体系下的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J].科技与企业,2015(14):57.

[3]吴新发.35kV变电站检修操作一体化管理模式[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2):195.

篇8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管理机制日渐完善,飞速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一些需要继续深化改革的地方。本文就高校教师目前很多学校现行的管理机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促进高校教师管理更快更好地发展。

目前,随着中国社会体制改革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任何一种用人机制都有相应的利弊两端。我们认为,只要一种机制能够适应甚至推动所在单位的运转和发展,那就是一种相对完善的机制。而在各种用人机制中,高校的教室管理机制是很有特性的一种。现行的高校教室管理机制有它自身的优点,也有一定的不足。就此,笔者提几点建议,以期能使高校的教师管理机制能够进一步完善,进一步适应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

当前,在各高校战略定位清晰、战略性人才需求明确的前提下,我们需要一种更加灵活和定位更加准确的管理机制。我建议,在改革管理高校教师体制时,要从岗位设置、教师素质考察、考评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 岗位设置不仅要分级,也要分类

高校目前主要通过专业职务等级对教师队伍进行分级岗位设置。而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学校会通过管理不同的岗位级别来管理岗位中的教师。比如,通过对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个等级的不同管理来体现对不同级别教师的管理,而目前的岗位级别设置尚不够细致。虽然区分了不同等级教师在职责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但并不能有效地体现同一等级内不同教师的差异,也难以跨越发挥着同样作用但是处于不同级别的教师的差异。虽然目前很多学校引进了分级制度,但是只不过是将岗位的级别增加了,并不能完全改变当前的弊端。举例来说,同样是某一学科的八级教授,但是两人在教学科研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对学校的贡献可能不同,但是现在的岗位管理体制可能难于区分;而当一名七级教授和另一名八级教授在很多方面相差无几的时候,现行的管理机制可能又会将两人区别对待。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使岗位之间的差异通过多种要素体现出来。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在设置岗位的时候设置更多的参数和选项,除了体现职称,还要体现类别。不同学科的同一级岗位对学校的发展建设的影响和贡献是有差异的;承担的风险和责任是有差异的;需要解决问题的难度和创新性是有差异;需要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深度与宽度是有差异的;工作环境特征、压力与紧张程度等都存在差异。要在岗位级别设置的时候,将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这样才能在管理的时候更加准确到位。

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对教学、研究、管理、试验技术和辅助等各类岗位进行分类管理,不仅同类岗位内要分层管理,还要对同一层级的不同岗位之间,进行精细化管理,将各种差异体现出来。比如相同的工作量的情况下,某一专业的讲师可能和另外一个级别的助教工作的难度相差无几,那么在进行管理时,虽然这两个岗位不在同一级别,不能完全同样对待,但是也要考虑各种因素,努力缩小其差距。当这些详细的差异被揭示出来时,在以岗位级别为依据对教师选拔、培养、保留、激励和淘汰的同时,我们还可看到现有的岗位机制所不能充分体现的一些因素,管理起来才会更加客观。

二、重视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不忽略单项技能

中国的高校层次和类型多种多样,但任何一所高校,都不仅需要对自己在国际、国内或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系统中的所承担的使命和所处的战略地位有比较清晰的定位,同时,更需要对自己在国际、国内或地方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战略地位进行定位。比如,有些大学可能定位于国际一流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而有的大学,定位于利用现有理论和技术,为当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而目前的高校教师管理体制更多地注重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考察。相比之下,单项技能常常被忽视。笔者认为,一所优秀的大学,固然要承担起研究和教学两个方面的任务,但这是要求学校有一个整体的综合素质。细化到教师,则应该更灵活些。因为学校本身就将本校的教师捏合成为一个整体,只要这个整体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具备相应的综合素质,就可以完成教学和科研这两方面任务。

具体地说,有的教师本身就属于综合型教师,各个方面的能力水平比较平均,或者一专多能。在当前的教室管理体制中就会如鱼得水。而一部分教师属于专长型的,可能某一方面特别突出,而其他方面的素质并不那么优秀。而这样的教师在当前的教室管理机制中可能会在自己专长的方面也没有足够的用武之地,同时因为另外一些不擅长的业务不能达标而被埋没。而在实际工作中,综合型的教师和专长型的教师孰优孰劣实在难说。专长型的教师如果搭配得当,安排合理,往往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举例来说,如果让擅长并且热衷搞科研的教师多承担科研工作,擅长并且热衷上课的教师多承担教学任务,有时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当然,教学和科研本身就是互惠互利的,我们在这说的只是相对而言。

除了考虑到教师的情况,还要考虑到学科的情况。在同一所高校中因为学科不同,对教师的要求也应当有所区别。比如操作性实践性强的学科,可以考虑在理论科研方面适当对教师放宽要求,而在应用方面提高要求。一味的要求教师方方面面的综合素质,理论上固然没错,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有致使教师不能集中精力发挥优势项目,逐渐失去自身特色。长此以往,学校的整体水平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我们在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同时,也要注意给教师提供空间,创造条件来强化自身优势。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要鼓励教师取长补短,也要支持他们扬长避短。

三、 考评方式有待完善

考评体系是学校管理教师的工作业绩和能力态度动态变化的制度、技术和工具体系,也是牵引教师将自己的业绩和能力态度朝着学校战略定位和学院目标努力的战略性管理体系。考评应在战略目标上保持学校目标、学院目标和岗位职责目标之间的横向整体性和纵向的连贯性;保证在制度上有依据性,在方法、技术、过程和结果上,具有公平性和有效性。

但是,高校教师的考评方式目前仍然有待完善。主要问题出在考评项目的设置和考评者的选择上。

首先是考评项目设置。当前考评项目的设置与教师的等级设置一样,存在分级不够细致,缺少分类的问题。当下相当一部分高校的考评采取打分的方式。可是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很难体现出教师的真实水平之间的差距。因为在设置考评分数的时候上下的区间就有限,而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进校门的年轻教师,在考评中多数人很难得到满分或者零分,这就使很多人集中在一个中等上下的分数区间中。

综上所述,目前,高校教师的管理机制在这三个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改善空间。在管理方面,我们承认学校与学校之前存在一定的差距和差异。面前现有的国家制定的高校教师管理机制已经越来越成熟,很多地方高校只要执行国家的标准即可。但是在上述几个方面,很多学校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如果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相信高校教师的管理机制会越来越完善和健全,进而促进学校的发展和运行,进而促进我国的高校办学水平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赵恒平,戴绯. 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96-399.

[2]李元元,邱学青,李敏.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路与对策——华南理工大学的实践与思考[EB/OU].[2008-05-21].

篇9

【关键词】电力设备;电网;状态检修

1.概述

电力产业是我们国家的命脉产业,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所以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就成为了电网企业的重中之重,其中电力检修就是保证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最主要手段。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大多采用的计划检修体制存在着严重缺陷,如临时性维修频繁、维修不足或维修过剩、盲目维修等,这使每年在设备维修方面耗资巨大。金湖县供电公司是金湖县电力设备和电网运行管理的单位,由于检修人员少、电力设备多,在检修方面的问题更是尤为突出。怎样合理安排电力设备的检修,节省检修费用、降低检修成本,同时保证系统有较高的可靠性,对金湖县供电公司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传感技术、微电子、计算机软硬件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模糊集理论等综合智能系统在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中应用,使基于设备状态监测和先进诊断技术的状态检修研究得到发展,成为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在电力系统中推行状态检修的直接效益有:(1)节省大量维修费用;(2)提高检修时人身安全系数;(3)延长电力设备使用寿命;(4)减少电网停电时间;(5)确保供电可靠性;(6)降低检修成本、降低电力设备检修风险。本文主要介绍状态检修的发展概况、金湖县供电公司电力设备状态检修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状态检修的发展概况

状态检修始于1970年,由美国杜邦公司I.D.Quinn首先倡议[1]。状态检修(CBM,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或预知性维修(PDM,predictive diagnostic mainte-nance)。这种维修方式以电力设备当前的实际工作状况为依据,通过高科技状态监测手段,识别故障的早期征兆,对故障部位、故障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作出判断,从而确定电力设备的最佳维修时机。是当前耗费最低、技术最先进的维修制度,它为电力设备安全、稳定、长周期、全性能、优质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和管理保障。但由于状态检修需要监测的内容多、投资大,并存在一定的风险,要能熟练地运用于设备维修还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

开展状态检修的关键是必须抓住设备的状态。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2.1 抓住设备的初始状态

这个环节包括设计、订货、施工等一系列设备投入运行前的各个过程。也就是说状态检修不是单纯的检修环节的工作,而是设备整个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都必须予以关注的全过程的管理。需要特别关注的有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保证设备在初始时是处于健康的状态,不应在投入运行前具有先天性的不足。状态检修作为一种设备检修的决策技术,其工作的目标是确定检修的恰当时机。另一方面,在设备运行之前,对设备就应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包括设备的铭牌数据、型式试验及特殊试验数据、出厂试验数据、各部件的出厂试验数据及交接试验数据和施工记录等信息。

2.2 注重设备运行状态的统计分析

对设备状态进行统计,指导状态检修工作,对保证系统和设备的安全举足重轻。应用新的技术对设备进行监测和试验,准确掌握设备的状态。开展状态检修工作,大量地采用新技术是必要的。但在线监测技术的开发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在目前在线监测技术还不够成熟得足以满足状态检修需要的情况下,我们要充分利用成熟的在线离线监测装置和技术,如红外线成像技术、变压器油气像色谱测试等,对电力设备进行测试,以便分析电力设备的状态,保证电力设备和电网系统的安全。从设备的管理上狠下功夫,努力做到管理与技术紧密结合[2]。建立健全设备缺陷分类定性汇编,及时进行内容完整、准确的修订工作,充分考虑新设备应用、新的运行情况出现及先进检测设备的应用等;各部门每月对本部门缺陷管理工作进行一次分析,每年进行总结,分析的重点是频发性缺陷产生的原因,必要时经单位技术主管领导批准,上报相应的技术改造项目。

基于上述基础,应用现有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在生产管理上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生产管理系统是以设备资产为核心,以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为主线,涵盖变电运行与检修、试验、继电保护、调度和安全监察等专业,涉及送电设备运行和检修管理、变电运行管理、设备定级管理、变电设备和保护装置的检修计划与管理、各类操作票和工作票管理、设备的绝缘和化学试验管理、设备缺陷管理等计算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而且要利用系统所具有的分析和统计功能,为设备的状态检修提供比较高效的信息。比如断路器的切断短路电流的次数、变压器经受短路冲击的次数、设备检修的时间、历史上设备试验结果的发展趋势等等。

3.金湖县供电公司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建设“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供电企业,是金湖县供电公司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江苏电网“一强三优”目标的提出,对电网的主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电网主设备要实现安全可靠运行,而且要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和设备完好率,才能达到电网坚强和供电可靠。状态检修是根据设备的状态而进行的预防性作业。科学地处理缺陷数据和合理地安排检修工作,对保证电力设备的健康运行,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有着重要作用。在电网发展日益庞大,用户对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状态检修更加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大量提高,工业、居民对电力的需求量急剧增加,电力设备和电网也是迅猛扩容,电力设备的维修工作量也在增加,相比之下,电力系统的减员增效更是给电力设备的计划维修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电力设备检修技术的研究将更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电力设备的维修由过去的计划检修向状态检修发展势在必行。开展状态检修,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

一是满足提高可靠性的要求。目前的预防性检修试验工作是从春检开始安排,由于春季是用电高峰的开始以及试验设备量大,所以仅预防性检修工作就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很大,如果再加上工程施工和事故引起的可靠性下降,显然难以实现逐步提高可靠性的要求。

二是电力设备的健康状况比以往的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观,无论一次电力设备还是二次电力设备,在技术和制造工艺上比以往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如果完全按以前的管理规程进行检修,不管电力设备的状态如何,只要到期就修,不仅加重了现场的劳动强度,而且对设备的健康、供电的可靠性和人身的安全未必有好处。只有根据电力设备状态进行检修才能提高电力设备的检修质量和效率,达到保证系统安全的目的。

金湖县供电公司实施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首先明确了状态检修的核心是设备量化的状态评价,状态评价的基础数据主要来自各种实时运行、巡视、带电测试、预试等资料记录;梳理清楚状态检修、定期检修与设备运行及维修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线监测与状态检修工作之间的关系;状态检修作为一种先进的检修体制,是与多方面的管理工作分不开的[3]。图1为状态检修的一个简化决策流程。

4.对策和解决方针

虽然状态检修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劳动强度、增加电力设备的运行年限,但是状态检修在金湖县供电公司执行的还不是很彻底。其最根本的原因有两条;

一是长期以来电力设备检修工作执行的计划检修制度,严格按照以前的规章制度办事,没有权衡到现在电力设备比以前已经有很大程度上的改善,性能和制造工艺较以往提高了很多。

二是人才上的缺陷。由于长久形成的意识形态,管理和检修人员很难从以往的计划检修走向状态检修。人们对电力设备过分的谨慎和不敢承担状态检修带来的风险也是状态检修迟迟不能推行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此,我们要积极开展对电力设备的评估工作,提高电力设备监测范围和力度,加大开展状态检修工作,改变管理和检修人员对检修工作的认识,加大对电力设备资料的收集,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培养一批状态检修的管理人员和专家,从示范到推广,把状态检修工作很好地在电力系统中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李常喜.电力设备诊断技术概论[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6.

篇10

【关键词】 输、变、配电运维 一体化管理

1 一体化管理提出的背景

1.1 原有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电网发展要求

输、变、配电管理模式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效率质量和员工队伍和谐稳定。进入“十二五”后,在电网规模飞速发展和生产精益化管理的宏观形势下,供电企业延用多年的营配分离、输配电管理分开、变电运检分离的管理模式模式逐渐暴露出不适应电网发展和生产精益化管理需求的弊端。

1.2 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是三集五大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当前三集五大的大背景之下,统筹电力企业人力、技术、装备资源,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实施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全面深化状态检修,实现资源集约化、组织扁平化、业务专业化、管理精益化,已成为公司发展和电网发展的必由之路。

1.3 SG186系统上线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台

PMS系统和GIS系统的上线为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提供了平台,为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的全面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一体化管理的内涵

所谓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是指电力系统中输、变、配电实行专业化检修和运维一体化相结合的生产工作组织模式,即整合输、变、配电现场操作、设备巡视、运行类维护及维护类检修业务重组整体。

3 供电企业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的做法

3.1 建立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型

以高科技为支撑,深入开发和应用SG186系统,建立完整、成熟的电网模型,包括输电、变电、配电设备,提供对输、变、配电一次、二次设备和相关设备附件的统一管理。

3.2 人尽其才,实施运维一体化管理

着眼于解决当前管理困境和提升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质量,深入剖析以往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充分调研现有人员队伍结构和工作承载力,总结提炼出以提升输、变、配电运维管理质量、作业执行能力和队伍凝聚力为目标的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输、变、配电运维业务及人员的优化整合,进而通过管理模式嬗变提高专业管理质量和队伍凝聚力。

3.3 加强超前管控,实现检修专业化

全面深化状态检修,建立按电压等级、按输、变、配电设备类型由各专业承担电网设备运维检修任务的生产体系,抓好设备管理,将原来的时候抢修处理转变为设备超前管理。加大设备管理力度,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设备抢修次数,降低安全风险。

3.4 狠抓现场管理,开展输、变、配电现场标准化作业

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突出对作业现场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和控制,加强监督考核和培训,确保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稳步提高。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集安全管理、技术参数、检修工艺等于一体,起到了工具书的作用测。

3.5 开展联合巡检,缩短由“巡”到“检”的周期

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进行联合巡检,对发现的缺陷分类,按照缺陷性质分类进行消缺,最后再组织验收。通过联合巡检,进一步缩减了由 “巡”到“检”的环节和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效益,实现了管理环节的简化,同时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3.6 加强安全教育,强化技能培训

加强教育,抓好转岗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输、变、配电相关员工提高安全意识、树立大局观念。结合岗位工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组织员工集中精力学习掌握安全规程和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4 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效果

4.1 社会效益

过实行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进一步落实、提高了设备精益化管理水平,提高了供电优质服务水平,推行实行输、变、配电一体化运维管理、联合巡检和现场标准化作业,使检修施工按计划完成,确保检修质量,缩短停电时间,延长检修周期,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同时保持了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树立了良好的公司形象。

4.2 经济效益

新模式实现了输、变、配电设备运维检修、抢修时间最短化、效率最高化、成本的最小化,统筹配置了人力和生产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运维成本,实现了资源的集约化,合理利用了资源实现了人、财、物的有效统一,显著提高了用工效率,杜绝了客户不必要停电,缩短了停电检修时间。

4.3 管理效益

实施一体化管理进一步理顺了工作流程,积极做到每个环节有人负责,量化、细化、标准化输、变、配电检修各环节,每项工作严格按照工作标准化要求操作实现了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的有机结合;规范了检修现场标准化管理水平,确保输、变、配电作业全过程的安全和质量处于“可控、能控、在控”状态,有力地确保了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