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利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4: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水利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水利建设

篇1

1.1国家投入政策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水利工程的投入主要以大江大流为主,加强对这些重点工程的堤防建设,而自2004年以后国家又把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放在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和灌区渠道和泵站的更新改造上,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则投入较少,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从而导致严重滞后的局面。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的规划由于投资力度不足而导致迟迟无法完成规划的任务,而对于一些中小型灌区不仅缺乏资金渠道,而且财政投入与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由于受到资金上的制约,从而导致一些新建及改造的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着单价较低、标准不高的情况。同时是由于资金的缺乏,而导致当前的大农田水利设施都存在着失修、无人管理的情况,这就导致大部分水利设施处于荒废状态,不仅无法发挥其抗涝防旱的能力,同时也导致灌溉能力降低,无法保证粮食的生产安全。

1.2农村水利基层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由于国家和政府缺乏较大扶持力度,而且农民自身的投入能力还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则很难得以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基层水利管理机构存在着人员短缺及管理混乱的情况,水利公益性的管理职能不到位,而且缺乏对水利设施维护和运行的技术指导,没有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从而严重的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及粮食的安全。

2.加快水利建设,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我国目前的水利改革过程中,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是改革中的重要内容,这对保证农业的稳定发展及国家粮食的安全具有积极的意义,也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根本。搞好农田水利建设,要特别重视大中型灌区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发展节水灌溉。与此同时,要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要求突出加强农田水利薄弱环节建设。以灌区配套和节水改造、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为建设的重点,大兴农田水利建设,着力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十二五”时期是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时期。为农田水利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搭建了更宽阔的平台。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来抓,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和根本性措施来抓,在未来农业用水总量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不断提高灌溉保证率和农业用水效率与效益,努力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水利基础。

2.1加大国家对水利的资金投入

资金支持是水利加速发展的关键。水利资金投入包括中央财政拨款、地方配套资金、银团贷款和社会资金等方式,其中以中央财政预算专项资金为主。当前,我们一方面要加快完善以财政为主导的农田水利投入机制,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落实好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同时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又好又快推进农田水利新发展。还应改变“重大轻小”的建设思路,将中小型水库和中型骨干水源工程纳入中央投资计划,加大对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加对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更新改造的财政投入,特别是要解决末级渠系的建设和维修问题。

2.2加强水利立法,创新发展机制

要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加强农田水利立法工作,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引导和促进农田水利建设。要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分散供水工程,要积极推广项目公示、资金县级报账、主要设备集中采购、巡回监理、农民用水户全过程参与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积极推广“规划控制、定型设计、定额补助、以奖代补”建设管理新办法,探索建立适合小型农田水利特点的建设管理制度,鼓励和引导受益农民直接参与这些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要把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更好地结合起来,把保障发展与改善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把构建现代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更好地结合起来,奋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

2.3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应对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应把节水灌溉作为根本性措施大力推进,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除了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新建灌区必须满足节水灌溉要求。通过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等项目,加大力度推广喷灌、微灌和低压管道输水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建设节水型农业体系。在生物多样性特别脆弱的西南地区,特别要改善耕作方式,逐步恢复植被,达到水源地生态涵养的功能。

2.4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

针对当前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加快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建设,实现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的全面覆盖,有效的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健全水利服务体系。首先应加强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的建设;其次建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最后成立公益性的专业化服务队伍。应根据我国各乡镇的特点,因地制宜加强乡镇水利服务体系的建立,使乡镇水利站的建设得以进一步的规范,加强对水利人员的培训,从而有效的提高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

2.5加强人才的培养

农业的发展需要大兴水利建设,而水利建设得以快速发展的关键则是需要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当前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加快农业的发展进程,则需要具有领导能力和驾驭市场能力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即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又具有较强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3.结束语

篇2

关键词:农业田水利;问题;对策;投入

中图分类号: S27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24.045

1 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建设维护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不断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在防洪抗旱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在工程建设中往往存在重视大型项目,忽视小型项目,重建设轻管理的情况,特别是针对于农田水利建设,由于回报周期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需要多年以后才能逐渐体现出来,所以在这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而且工程建设完工后,后续的管理和养护在资金、人员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都明显滞后,导致农田水利工程运行寿命难以达到预期,往往几年后便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1.2 管理保障机制不完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水利事业的不断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管理保障机制的建设步伐却明显滞后,并没有形成一套健全的管理体制。由于工程建设主体是国家,而受益者多是工程所在的乡镇或村屯,管理部门又多属于当地的水利部门,这种建设、养护、管理的权责不明晰的情况一直是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问题所在,导致工程有人用却无人管,也无钱管的局面,影响工程的运行及效益的长期发挥。

1.3 农业生产技术及农业发展薄弱

我国实行的城乡二元模式管理体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一直以城市为重点,在各方面的建设投入上都侧重于城市,所以导致一直以来我国的农村发展处于落后的状态,使得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这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中成为制约因素,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一些地区在水资源利用上还存在巨大的浪费,合作用水意识不强,大水漫灌的情况仍然相当普遍,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功能并不了解,所以对于农田水利建设的全面发展形成一定的阻碍。

2 农田水利建设发展问题的解决途径

2.1 对农田水利建设及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农田水利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体现是长期的,是在不断提高建设水平过程中,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的过程中体现的。农田水利的高效优质保障,能促进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稳步发展,在农产品的产量及质量上都有极大的促进,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及新农村建设的加速发展。资金是保障农田水利建设顺利实施的前提,所以政府相关部门要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在增加工程建设后的管理和维护资金,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维修、养护等环节的资金投入,从而确保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效益的长效发挥。

政府部门要确保农田水利专项资金的支持,同时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宣传力度,形成一个全社会都认同农田水利,建设农田水利的良好意识,培养企业及相关机构的农田水利建设意识,积极投入到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来。企业、社会团体、政府联动,共同出谋献计,形成多元的资金筹措渠道,保证农田水利建设、维护资金的充足到位。同时要大力培养农民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意识,自觉形成爱护工程的思想,合理用水,科学养护工程,积极配合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的工作。形成一套健全的建设保障机制,从而使其农田水利在具有机制保障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2.2 强化基层政府的指导作用

政府基层服务组织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农田水利工程主导者是政府,而后期的工程管护工作往往却权责不清,政府基层的作用未能真正发挥出来,导致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维护过程中的问题频出,难以有效解决。所以要不断强化基层政府部门的指导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定配套制度以指导农村工作,合理利用水源,科学使用农田水利工程,并需组织相关部门做好工程的管护,解决农田水利工程相关问题,做好与农民的沟通与合作,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的合理利用,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目标。

2.3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解决农业生产中水的供应问题,而我国水资源匮乏,对水资源的利用更要科学合理,做到节约用水,所以在农田水利发展过程的同时也要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渐通过科技力量实现现代农业生产方式,采用滴灌、喷灌、微喷灌等先进技术,在水资源的利用上更加科学化及合理化。利用先进的水利技术解决水土流失及农业生态问题,确保我国的农业生产水源充足,生产稳步的良好形式。

3 结语

篇3

1.1项目风险的定义

工程建设都伴随着风险,风险可以被描述为“任何可能影响项目在预算范围内按期完成的因素”,风险是指预期后果中出现不利因素的不确定性。工程项目目标指项目的投资(成本)、进度、质量和安全等,每个项目风险都包含如下三个基本因素。1)风险因素的存在性;2)风险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3)风险后果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素指的是任何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可能发生的事件。风险因素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这是由于项目外部环境的千变万化以及项目本身的复杂性和人们对于未来时期变化的预测能力有限而导致的[2]。

1.2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风险评估过程

一般来说,作为一个工程,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包括风险识别、分析和相应的工程风险,包括对整个工程的积极事件概率最大化和消极事件概率最小化。它是由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相应计划、风险监听和控制等组成。在风险管理过程中,风险相应计划是发展优化、提高决策行动机会,减少工程目标威胁的过程。一定要与工程风险的严厉性,成本效益的挑战,按期完工等相适应。本文风险评估的工具和技术主要采用对细节和账单的调查,最主要的是风险评估软件。每一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包括大量的信息,调查每一项工程的信息风险就是要认清工程的类型和规模,工程建造方法、周期、施工者的水平、经验、监理方的经验和职责、业主的融资能力、场地状况等。每一项信息的可靠度都将影响整个工程的风险大小。另一方面就是调查水利工程建设每一项历史数据,通过专家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得知哪一些信息的风险较大及其风险的周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限制和克服可能发生的风险,这将有利于规避和降低风险。

2项目投资分解系统

工程项目投资一般都是由各个分项工程(子项目块)组成,为了实现总的投资目标,往往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项目工作分解(WBS)和对风险分解(RBS)相结合的方法[7-8]。这可以有利于各个部分投资的展开,也有利于工程建设的开展。工程结构分解就是将整个工程项目进行结构分解,首先对工程项目进行分解(总工程-子工程-孙工程-曾孙工程-…-基本活动),以分解后的最低层“基本活动”,

3水利工程建设的风险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法(AHP)是20世纪70年代由著名运筹学家Satty提出的。在决策风险分析上有广泛应用。层次分析法是运用系统分析思想把复杂的问题分成若干有联系的、有序的层次,对每一层次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把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量化,再利用数学方法决定全部因素的重要性次序,并辅之以一致性检验,以保证评价人的思维判断符合实际,从而为选择最优方案提供依据的一种多目标评价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改进的模型进行分析,将所有水利工程项目各因素的风险按其关联隶属关系建立递阶层次结构体系,构造可比较的判断矩阵,对其权值排序并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其主要步骤如下:

1)根据确定水利工程建设层级,将同一层次的相邻的元素进行比较,确定其重要性,再构造判断矩阵。由于水利工程组合都存在着变化,如通货膨胀、设计变更、设备损坏等都存在隐患和不确定性,专家根据知识经验对B、C层级上的元素进行两两进行比较,构造不同层次风险因素的相对矩阵。构造B层矩阵,B=(ry)n×n,其中,ry=ri\rj,ry=1\rji,rii=1。采用1~9级标度法。以各位专家判断矩阵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作为综合评判工程项目风险的基础,根据大数定理以及抽样分布与整体分布的关系可知,专家估计的平均权重结果近似于各风险因素的实际权重。

2)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次中某元素而言本层次与之有关的元素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同一层次各元素的重要程度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即确定同一层次各元素对于上一层次某元素的相对重要程度的排序权值并检验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文献[10]认为,考虑到风险投资的风险,B层中每个元素的单排序权值为ωk,其中k=1,2,…,n,n表示影响投资元素运行的因素,且满足110nkkkωω=∑=和>。根据判断矩阵定义,则有bij=ωi/ωj,i,j=1,2,…,n。(1)可以得出判断矩阵的性质1;iiiib=ωω=1;jijiijb=ωω=b();ijjkijbb=ωωjkkkikωω=ωω=b根据已知的判断矩阵求该层各元素的排序权值ωk(k=1,2,…,n)。如果判断矩阵B能够满足(1)式投资者可以准确测得bij=ωi/ωj判断矩阵具有完全的一致性,则有()()11,1,2,,nnikkikkikkbωωωωnωin==∑=∑==(2)()110nnikkikkbωnω==∑∑=(3)这里对投资者的素质要求较高,判断矩阵是否具有一致性或者一致性的程度高低主要依赖于工程建设者的对工程的风险认识。投资者的认识能力强,驾驭风险的机会就大,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程度就高。类似单排序,当CR小于0.10时层次的总排序的结果为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当(3)式成立时,判断矩阵B趋于完全一致性时,B层各元素的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问题可以优化为()()111min/,s.t.0,1,2,,,1nnCIKikkikkknkkFbnnknωωωωω====>==∑∑∑(4)式中FCI(ωk)为一致性指标函数。(4)是一个非线性问题,可以用MonteCarlo模拟进行优化处理。当一致性指标值小于0.10时即达到了满意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达到继续调整判断矩阵,直至满意为止。

3)总层次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利用同一层次中各元素单排序计算结果,合成对应上一层次元素的权重,形成该层次所有元素相对重要性权值并检验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问题。层次总排序的检验,也是从高到低逐层进行的。如果B层次某些因素Amj单排序的一致性指标为Cij,相应的平均随机性指标为Rij,则B层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比率CR为11njjjnjjjaCJCRaRI===∑∑(5)类似单排序,当CR<0.10时,认为层次总排序的结果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在工程投资风险分析中,对风险因素的风险度排序仅考虑风险概率和风险损失两项内容,这两种分析方法常常会带来一定的评价偏差和风险响应误导[11]。因此,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有效控制(预防、转移、补偿及分担)必须要对总层次排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在总层次排序中,一般按照A层(目标层)到B层(准则层),再到C层(指标层)依次逐步进行。以B层为例,B层的单排序权值和总排序权值是一样的,单排序一致性和总排序一致性也相同,都是已知的。而C层总排序权值和一致性指标需要求出。通过(9)式可以得出C层总排序权值和一致性指标。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若满足要求则停止计算,否则需重新调整判断矩阵的取值。()()11,nAkikiknAAkkCIikCIikFFωωωωωω====∑∑(6)

4)同样,求出C层次总排序权值(1,2,,)Aiωi=m。对各项建设风险要素大小排序。模拟出排名前几项风险大的元素,为进一步建设风险分析提供依据,以便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5)风险分析步骤: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的非重复性和复杂性等特点通过以上步骤运用MonteCarlo模拟技术,编制计算软件,通过软件计算得出结果。

4实例

为了说明以上农业水利工程运行风险的分析方法,现以广东某农业水电工程为例,运用上述方法采用文献[15]对工程建设风险进行风险分析。此项工程资金由市、县各级政府投资而成,主要用来防洪、堤围、排灌为主。根据该项工程的投资风险特征资料,建立该项工程的风险因素集。根据层次分析法判断此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投资的可行性。

篇4

关键词农业;水利建设;设备;措施

农业水利工程主要目的是使农田得到充分灌溉,通过对水源的适当调配来满足农田作物生长需求,同时农业水利工程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疏导河流的作用,降低洪灾发生的概率,有着很大的社会价值。因此,必须分析造成农业水利建设滞后的因素,寻找正确的措施处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发展中水利建设发展滞后的原因

1.1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在农村,许多农业水利建设是由国家出资和农民集资建设的,其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农村自行组织管理,但在相关税法及税收政策改革后,其农村组织在农业水利建设中起到的作用逐渐弱化,其具体管理责任主体没有得到确认,这些农田水利工程的归属主体与责任主体的指向并不明确,造成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出台过相关的政策对管理工作进行确定,但在实际中起到的效果却非常小,责任不明造成管理工作问题愈发突出,限制了农业水利建设的发展。

1.2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农田较为分散且农户较多,因此对小型水利工程的需求量也非常多,而这些水利工程无论是在前期的建设投资上,还是在后期的管理维护上都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基础支持。在兴建小型水利工程中,国家给予的资金支持无法满足水利工程的发展需求,而在相关的税费改革后,农民对税费内容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水属于自然资源,国家收费并不合理,这就造成对农业水利建设所需的建设资金及管理资金认识上的欠缺,再加上劳动力的流失及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造成农田水利工程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其建设及维修,限制了农业发展的脚步。

1.3缺乏相关的建设维护人才

农业中使用的水利工程以小型为主,这些分散的水利工程在检查维修上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在农村具有专业素质的建设维护人才较少,并且一些维护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技术培训,造成在实际的检修工作中技术人才及维护人才短缺的现象愈发严重。再加上农田水利工程在长时间使用和运行的过程中出现老化及损耗的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及检修将会使其部分功能出现退化,严重时将会使水利工程完全停止运行,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维修及重建。

2农业发展中水利建设发展的措施

2.1各级领导要重视对水利工程的监督和管理

管理工作是保证农业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条件,因此需要确立相关的管理制度,保证管理工作有据可依,在实际中可以顺利实行下去[1]。同时领导需要重视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从而确定管理工作的各个流程,设立专业的管理部门管理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规范其工作机制,落实工作的具体责任,加强对农业用水的监督及管理工作。政府有关领导高度重视该工作,在农村设立了水管站,同时也建立了农民用水协会,这些部门都专门负责农村用水问题,对水源进行协调管理,这才是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之路。

2.2加强资金投入力度

首先,在农业水利建设中最主要的是国家资金财政的支持,国家需要加大对其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其次,地方政府需要将农业水利建设款项纳入财政预算中,使农田水利工程有更大的资金投入;再次,通过吸收社会的资金来充足建设资金,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最后,可以在农村中集资修建,相关部门需要制定优惠措施来鼓励农民出资建设水利工程,水利部门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认识到水利工程的优点。对于农业水利建设资金需要设立专款专项,保证资金可以用到正确的地方,确保为农业水利建设及培养人才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并加强资金的管理工作,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情况。

2.3积极培养和使用水利建设维护方面的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后期管理和维护的质量,必须培养和使用水利建设维护方面的人才。因此,中央要组织培训班,从基层选拔业务骨干,进行专业、系统性的培训,培训后发放资格证明,然后委派到地方指导基层工作,然后再对下一层的人员进行技术方面的培训。此外,针对现有的灌溉系统的老化情况,应积极维修和加固。

3结语

完善农业水利建设及促进其发展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规划和实施,而限制农业水利发展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管理、资金、人才等方面,因此在实际中需要根据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从而有效地推动发展,以此实现农业水利建设的真正目的,促进农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全会精神,切实做好我区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进一步改善我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综合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是农业最基础的任务,因此,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搞好今冬明春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抓住今冬明春有利时机,采取得力措施,集中力量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今冬明春我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指导思想是: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防洪保安能力,夯实农村水利基础为重点,与灾后水利设施恢复重建相结合,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带动农田水利建设全面开展,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任务是:彻底改变**城区东北区域泄洪不畅、易涝易淹局面,改善农田灌溉面积5000亩,解决1.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治理水土流失9.6平方公里。

二、工作重点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突出抓好以下五大类重点工程建设。一是防洪除涝工程,全力抓好**城区东排洪渠改线工程建设。二是“平安工程”,以八里桥、黎明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重点,稳步推进我区病险水库治理和震损水库修复。三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紧紧抓住中省加大投资力度的机遇,科学规划,积极争取,精心实施,确保解决农村1.5万人的安全饮水任务按期完成。四是“生态工程”建设,继续抓好丹江口及上游库区水土保持工程汉台区洪沟河项目的实施,不断扩大北部丘陵区水保生态经济林带的覆盖范围,改善项目区9.6平方公里的水保生态环境。五是抓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实施,进一步改善移民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主要措施

(一)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目前,中省项目是我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主要来源,各有关部门要以中省加大农村水利投入为契机,积极做好项目争取、选点、规划和实施工作,创建典型示范工程,以点带面推动全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二)充分发动群众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民投工投劳是关键。要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严格按照“一事一议”程序,本着“自愿互利,注重实效,控制标准,严格规范”的原则,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等项目投工投劳,推动农田水利建设发展。

篇6

关键词:农业水利 工程建设风险 健康发展

一、前言

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项目的管理人员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建设单位应将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风险管理纳入日常的工作管理中,加强对其的风险分析,并且建立管理信息系统,便于日常的管理。基于其的建设过程相对复杂、信息量存储较大,管理者在面对这些繁杂的信息及数据之时,无法准确地从中发现并找出信息及数据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从而导致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风险加大,管理人员未能对建设风险进行较好地监控、管理。因此,对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析、管理及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充分科学地提出解决风险的各种方法,保证我国的水利工程事业更健康的发展[1]。

二、风险的定义

风险,指的是在实施任务或者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利因素,从而影响任务顺利完成的一切风险。风险因素需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

三、水利工程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

1.社会环境风险

社会环境风险包括社会风险和环境风险两个方面,常见的社会风险有:政策及法律法规变更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所引起的风险,而环境风险指的是自然界的力量,如洪水,地震,台风,以及水文,气象,地质等。

2.进度风险

进度风险指的是由于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最终造成项目工程施工拖延,未能及时按照工期完成。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影响到施工进度的风险因素如下:①技术风险,由于设计人员业务素质不过硬,使得设计出的建筑图纸达不到施工要求,最后还需重新修改设计图纸,此外,部分施工企业因未完成设计图纸,从而只能采用边施工边设计的方法,最终均会影响工程进度;②计划风险,工程项目施工的核心是目标,项目的计划制定必须以该目标为根本依据,只有符合总目标要求的计划才是合理可靠的计划,不合理的计划及未考虑工程中意外情况的计划均会造成工程的经济损失,形成计划风险,继而影响工程的进度,造成进度风险。

3.费用风险

造成工程项目费用风险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①设计变更,在工程建设项目过程中,由于业主要求或其它原因,经常会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此时就会造成工程量的改变,增加了工程项目的开销,形成费用风险;②经济因素,由于经济突发事件所引起的费用增加而带来的风险,常见的如:通货膨胀,汇率改变,地方保护主义等。③成本预算错误,由于预算人员疏忽或是项目历史数据及信息收集不齐,均可能导致工程项目发生费用风险。

4.管理风险

影响管理风险出现与否的因素有:①管理机构的健全与否。若企业的组织及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上下级配合脱节,则发生管理风险的可能性较大。②合同的管理及履行。若合同的管理不完善,则容易出现条款遗漏,表达不正确等问题,同时,施工未按合同履行,双方责任不明,这些问题均会造成管理风险的发生。

四、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风险分析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风险指的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水利事业,了解工程建设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预测其发生的概率、造成的损失及影响等,从而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解决的相关活动的过程;或者通过水利工程的技术措施,改变对农业生产、发展不利的自然条件,为确保农业的高产量高效率,起到防治自然灾害的作用。风险分析的一般流程是从风险识别开始,发展到风险估计、风险评价,最后是提出解决风险的对策。水利工程建设的外部环境十分复杂,加上工程自身的复杂性、长期性及人们的预测能力等影响,从而导致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就越高。因此,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是为了避免、或者减少经济损失,从而更好更快地使农业水利工程顺利实施。

五、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风险分析

1.农业水利工程的调控能力差

基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多数的农业水利工程设施建造年代久远,部分农业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水利项目建设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及盲目性,从而引发农业水利工程的技术、开发、与经济效益未能合理地兼顾,加大了水利工程正常使用的风险。例如,用于农业灌溉的大坝已严重渗水,相关的负责人员未能从本质上解决此问题,导致枯水季节,农业的灌溉用水紧缺;相反,农田灌溉的丰水期,则水泛成害。如今多数的水利设施较为陈旧、农业水利的调控能力也相对有限、偏低,甚至有部分的农业水利工程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其的抗干旱、抗洪涝的能力差,进而在面对自然灾害或者恶劣气候的变化之时,农业水利工程设施未能发挥保护农业生产及农田的作用[2]。

2.水利工程面临粗放管理的风险增大

近几年,我国的农业水利管理较为粗放,造成农业水利工程过早地就失去了其的使用价值,部分地区因资金短缺,未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维护,部分农业水利工程项目建成之后,管理的责任未能很好地落实到相关部门单位的人员身上。例如,农业水利引水的渠道出现淤堵、水利发电的泵站遭到严重毁坏等现象频发出现;导致部分水利工程久失修、建设的进度缓慢,加上对其的管理及监督机制还未健全等各方原因,最终,引发部分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相对困难,建设的进度甚至出现长期拖延现象,给农业的生产及日常的生活带来不利的因素及影响。

3.农业水利工程重建设轻管理

我国的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存在较为严重的现象:重建设但轻于管理。多数的水利工程项目为半拉子的项目工程、长期均无人看理、出现的工程纠纷也相对较多,由此导致农业水利规划无序、施工技术较低、存在各方面的安全隐患突出。甚至部分水利的设施利用不合理、不充分,长期处于半瘫痪的状态;面对自然灾害的频繁出现,部分地区的农作物欠收、绝收等现象严重,使农业的水利工程无法发挥其正常使用的功能,进而农民的收入减少、生态农业及农田的建设受影响。

4.建设资金与水利管理的风险大

我国大力贯彻发展生态农业的方针政策,引起部分农业生产及经营的结构发生变化,各地区的政府部门也加大了资金投入的力度,对农业水利工程设施及建设方面进行管理。然而,这种局面还未能使农业水利建设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管理部门也未能很好地、有效地、长期地将政策落实到底,长期发展下去,使得多数预期中的建设项目出现停工、搁置现象。一方面,地方的农业部门及政府进行农业的生产发展工作时,发现农田水利设施存在的不足后才再想方设法去弥补,这已经是徒劳无功了;同时,近年来,国家推行的税费改革制度,使农村地区及农业产区的多数人力及物力涌入城市,从而导致农田水利建设的劳动力来源渠道大大缩小,设资金与水利管理的风险提加大农田水利的建设、管理工作与农业的产业结构脱节。

六、提高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风险的防范对策

1.加强管理及防范风险的意识

充分利用水利工程的发展基金,注重对农业的水利工程进行定期的维修及养护。首先,强化水利施工人员对风险的防范意识,提高其的;其次,加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宣传,确保其受到洪水、地震、雷击、泥石流等人为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的影响,与此同时,也要防止出现人为破坏水利工程的现象;最后,管理人员应具备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事具有前瞻性、综合素质能力相对较好。与此同时,还应注重对风险的分析,确定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所需的投资金额,确保项目的正常进行。

2.转变观念走稳定发展之路

减少风险对农业水利工程的影响,首先,政府及建设人员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对于农田的水利建设,要创新、转变传统思路,充分发挥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发展的调节作用及保护的作用,积极引进较为先进的技术进行建设,确保水利的灌溉、抗旱及排涝的功能;其次,要走可持续的生态发展农业水利之路,应围绕生态环境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建设相对多元化的水利工程设施,例如,生态水利及景观水利等,增加农业的综合效益;建立农业生态园、农业产区等,保证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逐步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3]。

3.建立农业水利建设规划健全审批制度

建农业水利建设规划审批制度是防范风险及减少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事先做好水利工程的规划,健全审批制度,为进一步搞好农业水利的工程建设,发挥其更大的经济效益。建设单位应严格审核施工单位的资质,完善工程的招标及投标制度,严把质量关;各岗位的人员均明确自己的责任及职责,更好地保证组织机构的优化、认真落实对农业水利风险的管理,并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

4 .提高抵御风险的技能

建设部门应努力提高抵御风险的技能,将合同中容易出现的风险进行总结,或者将其编制成册,积极宣传。并对每个项目的合同进行针对性的补充、修改及整合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合同中的条款;加强对于第三方的管理制度,将合同的文本加以规范化,认真落实合同的约定,确保合同的法律效力。管理部门的领导者不但需要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技能,还应与承包商进行信息的交流,并对市场做合理的预判,做到了解市场、预测风险,进而有效地化解风险。在提高抵御风险技能的同时,营造风险管理的氛围,建立监督机制,使抵御风险管理的意识、能力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得以体现。

5.政府做好引导工作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部门应在农业的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在财政的预算中预留或者专门增设农业水利建设的专项资金。根据实际的设施及建设情况,改变现有的落后的设施,增添先进的设施进行建设;或者积极动员当地的农民群众,集资捐款进行建设,筹集用于再建水利工程的经费,正确引导农业水利发展的工作。水利工程的有关负责人应严格制定较为合理的养护修费标准,减少水利工程因无人管理或者年久失修等原因而引发的风险。

6.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

减小风险导致的损失,就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工程的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唯有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及能力,具备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做到事先防范风险、减少风险。针对当前我国农业水利设施匮乏、技术落后的现状,政府的有关部门应加强管理队伍的能力,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并从各地方水利部门中,抽调部分精干的技术人员,进入到农业产区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技术指导与管理。水利建设方面,相关部门应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方案的设计,与当地的建设部门及水利管理部门组成科研小组,进行设计。最后,形成较为完善的有关农业水利工程管理的制度,才能真正将农田水利工作抓好。

7.确保水利工程质量合格

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合格,是防止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风险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均加强对其的管理,严格按照施工条款的有关规定进行建设,防止出现违规操作现象,进而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4]。

七、结束语

总之,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关系到我国农业发展的,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对其风险的管理,管理人员提高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各类风险的意识,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风险的防范,减少风险导致的损失,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更好地实现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健康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同强.水利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1:18-25.

[2]刘飞.水利工程建设风险监控与预警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12):25-38.

篇7

关键字: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L372文献标识码: A

一、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概述

水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业水利工程即是农业生产丰盈的基础保证,可以说即是农业的命脉地点。传统的农业生产中,灌溉多选用渠灌方法,农业水利工程首要是以各类路径为主构成农业灌溉的保证系统。跟着农业生产技能的开展与不断地进步,在近几年,设备农业生产技能在许多农产品的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其计划也在逐年扩展,与之相适应的设备农业灌溉技能也已形成计划,微观技能、节约用水灌溉技能等已变成设备农业灌溉工程的干流。所以,农业水利工程包含了为各种农作物灌溉所用的有关设备,既有传统的渠灌工程,也有现代的节约用水工程。农灌工程设备的无缺程度,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灌溉的保证程度,做好农灌工程设备的管理作业天然就变成底层水利管理作业的重要内容,也是管理者的底子职责。

由于农业水利工程服务于农业生产,而且基本都位于露天之下,受其自然因素与生产经营形式及管理体系的影响,工程施行发作不一样形式的损坏或损毁是常常的,所以,管理好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做好保证,探寻一个切实可行的路径与形式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建设规范偏低,老化严重

目前许多的水利工程现已阅历了对比长的时刻,大多数都有五六十年的前史了,按照其时的建筑规范和功用来建筑的水利工程显然不能满足当下的农业水利的需求:排灌规范和功用大大下降,常常形成抗水能力缺少,排水出现阻塞以及提灌能力过差等状况,这是完全无法适应当下的灌溉需求的。

(2)保护意识冷漠,疏于管理

由于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注重,在资金投入方面还不能满足需求,所以建成以后的工程不是工程质量很低即是没有管理经费进行水利监管。在这样的状况之下牵强运转的农业水利工程显然会出现许多的毛病,让水利工程的功用不能得到正常的表现。这关于农人来说是隐性的灾祸,由于要是出现水灾或者是旱灾的话,水利工程起不到效果就会让农作物遭到损坏。农人收成削减,收入下降以外还会在必定程度上阻碍着农业现代化进程。

(3)水利工程建设前期计划不够深入,部门合作意识不强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遭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出现许多盲目的建设,底子没有考虑到水利工程需求的技能、开发的条件以及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比如一个小型水库的建设。要是出现某一处的灌溉漏水的话,一般都不会有水利工程专家进行检查,所以说即便是政府情愿出头进行维修的话,这样的维修也不能有对于性,无法在本源上进行补漏作业。长时间以往就只会添加水库漏水的可能性,就算是雨水对比旺的时节,水库也不能给农田运送满足的灌溉用水,要是遇到旱季的话也无法提供水源补给。

(4)基础农业水利设备不被注重

一方面,国务院每年都将农业水利作业组织到大工程里边,也给予了相当的注重。可是关于处在偏远地区的农人来说,小型的农业水利工程对他们才最为重要,由于大工程常常触及不到山区,而大旱旱情又常常呈如今乡村、山区,所以说这儿对比缺少灌溉用水。可是如今就农业水利工程的经费组织上面,水利部分将要点放在了大型的水利工程设备建设上面,给予经济效益对比好的城市和工业用水建设各种水利办法,保证用水的便当。而对于经济效益不是那么好的乡村山区则投入较少的人力财力。

从另一方面来讲,农人自身也没有在农业水利工程上面给与相应的投入。就如今的体系来看,还没有像乡村劳作积累和义务工那样的“两工”体系来进行团体项目的管理,所以乡村水利公共投入不得不变成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短板。

2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策略

(1)完善投入机制

在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应当坚持“谁受益、谁负担”的基本思想,具体实行上采取国家辅助、群众投劳以及收益单位进行管理的措施。首先可以采取“竞争立项、招标建设”的措施,以此作为水利建设组织的构成方式。主要优势在于引入竞争机制,实现群众的全过程参与,确保参与者的积极性。其次,应当采取工程建设“两不修”的方式,也就是对于群众不同意的坚决不修,群众不参与也不修。再次,应当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实施竞争立项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群众意见统一的项目优先建设,用水户协会健全的地区优先建设。通过上述策略,能够解决群众意见纷繁,难以协调的问题。

同时,根据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水利工程,还应当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投入措施,如果是大、中型灌区和水库且属于当地骨干工程,应当积极争取中央投入,再由地方财政根据相应的比例进行配套;如果为一些小型的灌区和水库,属于当地重点工程的,则应当积极争取省和市里的财政投入,同样由地方财政根据相应的比例进行配套;如果为一般的田间工程,可以实施民办公助或者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受益群众自己投资,然后地方财政根据相应的比例采取补贴。

(2)工程建设过程的管理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承包商对质量有效管理是工程的核心部分。在施工前,承包商应对所有参与施工人员实施全面、有效的培训,确保每一个工人都能够正确地进行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并且根据工程的规划,定期对于质量实施评价和测定,每个月都应当召开总结汇报会议,确保能够掌控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与此同时,还应当制定出详细的、操作性较强的自我检测、自我复查以及终极检查体系。在实际施工中,通常可以采用施工小组、项目检测员以及总质量检测员来全面检测。规划单位对于施工质量也担负着重要职责,施工图纸已经递交施工单位之后,经检查发现需要修改时,需要立即将修改的通知以及规划图送交到施工单位的手中。通常情况下,建议使用分级别递交的方式进行,也即每个环节都应当审查,主要目的在于可以暴露每个阶段出现的问题。监督管理人员也应当根据遵照工程建设规定以及签署的施工合同,做好对施工人员、施工材料、设施以及环境、工艺等方面的监督。

安全管理也是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①应当严格禁止无证上岗的现象,因为在整个农业水利工程中存在大量特种作业,必须严格贯彻落实持证上岗。②必须做好交替环节的保护工作,在两个工程的交接点,必须做好安全控制,确保上一个工程环节无误后,才可以着手进行第二个环节,防止留下隐患。③易燃易爆物品应当做好存放和管理工作,定期对其消耗数量进行核对。④加大对工程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力度,提高其安全意识。

(3)调整水费构成

政府可将水费结构进行调整。酌情考虑水利管理者的报酬从而确定水费构成比例。例如以小时计算水费,水费可由水资源成本费、损耗费、电费、管理者叠加费(0.15-0.3元/小时)、维修基金(0.1-0.2元/小时)构成。这样构成水费,一方面群众心服口服,避免了因灌溉引起的纠纷,另一方面,水利设施管理者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既有工资报酬,又有维修金保障,使利益与管理挂钩,盘活了经济,推动了水利设施管理的规范化,更为“谁收益、谁管理”奠定了坚实

(4)工程竣工后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农业水利工程管理的一个难点在于其分散在田间地头,所以不管是维护还是运营都较为困难。所以如果要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首先应当建立起责任到人、责权明细的有效管理机制。各个灌区管理处应当设置相应的工管、财务、供应以及后勤等相关科室。如果是一些骨干工程,应当配置专门的管理机构与人员编制,如果为一些重点工程,则应当交由乡镇水利站负责,其中管理所需要承担的经费应当由受益的乡镇财政来承担,如果是一些田间工程,则可以直接交给用水者协会来管理,也可以直接聘人来进行承包经营。

结束语

农业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抗御水旱灾害、发展粮食生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十分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1 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的背景分析

1.1 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1.1.1 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有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 农业水利设施是有效提高农业灌溉率和防洪排渍能力的根本保障,是促进生产丰收、抗御自然灾害、确保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农业水利设施既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又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水土条件,减少化肥农药等要素投入,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城镇化进程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力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之上,农业发展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城镇化进程。

1.1.2 农业水利建设为可持续的城镇化提供生态保障 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发展农业和城镇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地下水超采、生态用水被挤占以及水利工程老化等问题,降低了水系统的循环路径和生态服务功能,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从环境水利的角度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协调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好关系,不仅可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而且能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可持续的城镇化提供了生态

保障。

1.2 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的可行性

1.2.1 城镇化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 通过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打破了城乡界限,充分利用城镇雄厚的科技力量和经济实力,实现技术共享和人才流通,促进农业新技术的应用,从而有效推进农业水利与城镇化协同发展。同时,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城乡收入不断提高,开拓了农业水利的休闲观光、生态调节等服务功能,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再加之政府重视力度的加强,促使财政投入向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倾斜,2013年共落实中央水利建设投资1408亿元,较2012年增加140亿元,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2]。

1.2.2 城镇化发展对水文化建设提出新要求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已成为新的生活理念,对农业水利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农业水利建设体现着复合功能,需要系统内部各环节的整体优化,也需要水利设施同城镇其它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化。水利建设既要达到防洪、供水和水环境建设的功能要求,同时又要兼具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建设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型水文化是农业水利建设的重要任务。新型城镇化的加快为水利风景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也对农业水利建设及水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2 农业水利设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农业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目前我国农业水利设施大多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工程的设计、施工都存在较大缺陷。再加之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缺乏行之有效的维护措施,历经几十年的运行,部分水利设施已超过其使用年限,老化失修情况严重,其中大型灌区骨干工程损坏率近40%,中小型灌区干支渠完好率只有50%左右[3]。同时,现有水利设施缺乏全局性的统一规划和资源配置,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调,存在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问题,降低资金使用效率。

2.2 快速城镇化导致水环境脆弱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率50%―70%的快速发展区间,城镇的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许多地区片面地把城镇化当作经济增长的引擎,延续传统粗放的城镇化模式,在对城市进行规划时多不顾及生态环境,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水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我国665个城市中,有将近400个城市缺水,其中大约有200个城市严重缺水,全国90%以上城市水域已经严重污染[4]。如此一味追求快速规模化和无序开发,无疑是竭泽而渔。再加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同步,导致农业根基不稳,城乡区域差距过大。

2.3 资金投入有限 水利设施的建设工程巨大,需要耗费大量资金,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水利工程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水利投入明显不足,特别是农村水利投入资金缺口明显。而且投资结构也不尽合理,国家拨划的资金大多用在了大型工程的防灾加固上,对于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过少,存在“重大轻小”、“重枢纽轻配套”的现象。

2.4 水利设施运行管理水平急待提高 我国水利设施建设主要依赖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农业水利设施管理采用从上而下逐级管理的方式,导致水利设施使用主体处于被动地位。特别是部分水利设施产权不明晰,管理主体不明确,管理体制不完善,没有形成稳定的建设投入机制和管护机制,造成激励机制不足、运行效率低下。因此,我国农业水利设施在工程建设投入、建设管理、建后管护等方面均存在诸多漏洞,加快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刻不容缓。

3 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的建议

3.1 科学水利规划先行 水利规划是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前期工作,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要转变思路、创新观念、科学规划、顶层设计,牢固树立水利现代化意识和人水和谐、民生为本理念,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种规划目标,把水利规划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等总体规划结合起来,实现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循环。

3.2 构建面向城乡一体化的农业水利设施体系 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充分考虑水利设施的生态、生产与生活功能,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统筹水利设施建设与旅游开发、特色产业、生态建设等协调发展,形成加快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的强大合力。其次,立足于水利风景区复合型资源的景观特色,在水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将水利风景区建设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保护水资源、水生态、水工程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开拓创新,挖掘水利风景区的潜在价值。第三,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建设水务综合数据库,逐步形成切实可行的数据维护更新机制,实现水利系统的数据资源整合、集成与共享,以其后发优势为水利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

3.3 不断拓宽水利投入渠道 一方面,健全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严格执行和落实水利建设资金,把水利投资作为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领域,合理安排水利资金投向,发挥资金最大效益。另一方面,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利建设多元化投资机制,推进融资平台建设,探索建立以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为主导、以市场融资为支持、以社会投资为补充的水利投入增长机制,并且组合管理好水利资金以实现可周转资金的合理增值,为水利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资金

篇9

关键词 农业灌区;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做法;问题;新疆地区

中图分类号 TV213;S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198-01

新疆是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腹地的干旱区,是我国典型的“荒漠绿洲、灌溉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及其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1-2]。

近年来,随着农村乡(镇)机构改革和科技推广服务体制改革,新疆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村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加强。各灌区结合水管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组织开展农民用水协会参与末级渠系和灌溉管理试点工作,同时不断总结经验,稳步推进,在灌区已初步形成“水管单位+农民用水协会”的灌区管理体制,为新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管理改革创造了条件[3-4]。

1 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现状

按照具有独立法人、独立财务账户和独立经营场所的标准统计,全疆共有水管单位116个。其中:自治区直管水管单位6个;地(州)直管水管单位21个;县(市)级水利管理总站89个。全疆各县(市)水利管理总站派出机构——乡(镇)基层水管站(所)755个。

全疆地(州)、县(市)两级水管单位职工25 245人。其中,在职正式职工18 696人,长期合同工2 036人,离退休4 513人。基层乡(镇)水管人员约12 000人。人员编制由县(市)级政府编办核批,正式水管人员基本没有超编。乡(镇)水管站所人员60%只有高中以下文化程度。

基层水管单位大多属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部分县(市)水管人员经费实行财政全额拨款。大部分隶属于县(市)级水管总站管理,是县(市)水管总站的派出机构。目前尚有少部分乡(镇)水管站(所)归乡镇管理,其业务由水利局指导管理。乡(镇)水管站(所)职能主要是负责骨干工程运行、水量调配计量、水费收取、灌溉工程维修养护、只有部分灌区防洪抗旱、农业节水和协会运行指导等工作。乡镇水管站(所)根据分水口及供水灌溉面积设立管理站点和配水闸点,一般每个闸(点)配备2人左右。基层站点日常巡渠、配水管理的工具主要是自行车,或水管人员自己的摩托车,大部分站(所)办公室为20世纪60年代修建,办公条件差。

近年来,新疆大力推行灌区供水管理体制改革,农业供水实行“灌区水管单位+农民用水协会”的管理模式。截至2011年,全疆已成立农民用水协会3 840个,其中,已注册登记的协会2 134个,已开设银行专户的766个。协会管理的灌溉面积177.13万hm2,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65%。

为确保协会规范运行,自2001年以来,在有条件的灌区积极推行“水管单位水价+末级水价”的结算制度改革。目前,新疆已有博州、哈密、昌吉、伊犁、吐鲁番、阿勒泰6个地(州)开征了末级水价,涉及382个灌区,控制灌溉面积105.13万hm2,占全疆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38%,协会年收入3 225万元,末级灌区平均水费30元/hm2。

2 主要做法

近年灌区管理实践证明,农民用水协会已成为农村“一事一议”的重要载体,在灌区灌溉工程维修改造和用水管理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地督促水费收缴,促进公平用水和节约用水,很好地调解了灌区矛盾,增强了农民与政府和灌区管理单位的协调沟通。农民在灌区事务管理中的自主管理和参与意识不断加强,为构建和谐灌区、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2.1 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年度工作责任目标,并落实到相关业务部门组织实施

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和水利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各地水利部门和单位管理考核内容,作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天山杯”创先争优活动考评的重要指标。推进基层水利管理单位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宣传典型经验,以点带面示范应用。

2.2 完善农民用水协会章程,鼓励行政村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

过去的基层水管站(所)是水利部门的延伸,工作偏重于本位主义,缺少对基层灌区的服务管理意识。通过推行供水到户和农民用水户协会,基层水利服务意识提升,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基层公益性水利管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有所增强。调动了农民参与管理和水利投入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农民用水者协会章程,鼓励行政村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

2.3 积极推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逐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采取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拔专业技术人员进入乡(镇)水利服务组织;解决办公设施和抗旱机具等问题;完善考评制度,结合推广职业资格准入制;搞好乡镇水利服务组织技术人员岗前培训,着力提升基层水利服务组织人员文化素质和专业服务能力;根据不同职位和岗位,实行相应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实行年度考评和奖勤罚懒的考评制度。

3 存在的问题

3.1 水价严重偏低,造成基层水管单位运行困难

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社会保险不能全额缴纳,影响

了基层水管单位的稳定。水利工程没有维修养护经费,只能维持现状,加速了水利工程老化。

3.2 基层办公条件和工作环境差,基层水管职工业务能力亟待提高

基层水管站(所)管理的水利工程点多线长面广,工作环境艰苦,办公条件简陋,缺乏办公经费。当前,新疆地区职业教育正处于恢复和发展阶段,从总体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工作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尤其水利职业教育发展不足,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

3.3 村级供水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

随着灌区农民用水协会和供水到户管理模式的推行,以及灌区终端水价改革的逐步推进,供水秩序明显好转,搭车收费现象得到了遏制。但在推行农民协会民主管水过程中,村级供水中还存在不规范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3.4 基层乡(镇)政府水利职能部门目前处于短板状态

目前,基层乡(镇)水管站(所),其性质是农业供水和水利工程管理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担当的公益性管理职能甚少。基层乡(镇)政府水利职能部门目前处于短板状态。农村水利工程建管、防汛抗旱、专业化服务、科技推广等公益管理,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应加强对基层水利服务体制的改革。

4 参考文献

[1] 武强.铜川市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及思考[J].陕西水利,2011(S1):115-116.

[2] 刘长荣,魏邦记,赵洋.黑龙江省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18(4):29.

篇10

关键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TV 文章编码:

众所周知,农业大国的背景下,其农业人口规模大,比重高,农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促进农业发展,不仅仅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将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健康发展的政策与法规,尤其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加大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审视目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保证合理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成为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

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发展之间关系

毫无疑问,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也渐渐的显现出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的地区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过低,相关的配套设施不全,相关的资金投入难以到位,工程耗时太久,缺乏相应的维修体系等。由此角度出发,注重理解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争取合理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1.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业发展起着保障作用

我们知道,农业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比较高,无论什么时候,农业的发展,其前提就是需要健全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古时候的都江堰,现代的云南梯田。其都是水利工程,在区域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更加需要我们去健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使之最大限度的去服务于现在的农业发展。其基础性的保障作用,将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对于农业结构起着调整作用

随着国家对于城镇化建设的重视,要求我们现在的农业发展做出实时的改善与调整,尤其在农业结构方面。我们知道在城镇化程度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农村人口势必会渐渐的融入到城市中去,由此导致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失,这就要求农业的产业结构做出实时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其二,农业规模化的形成。这两者的顺利完成都有赖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就是说,农业结构的调整需要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

1.3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村消费起着激发作用

显然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激发农村地区的消费,从而扩大内需,实现国民经济的发展。微观上来讲,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源,使得农村地区的资金需求不断增加,另外一方面基础设施的完备,势必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得以显著提高。

二.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通过对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发现,我国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取得重大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首先表现为,其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质量处于低下水平,难以保证长期的服务于现在的农业发展;其次,国家对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不大,在农田水利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所需的资金来源于人力来源有限,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其三,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的维护意识差,难以保证水利设施能够长久的服务于农业发展,这主要是因为维护体制的不完善。其四,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工程的融资问题明显,一时之间难以得到解决。若果上述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将导致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滞后,难以适应现代市场对其需求,不利于农村地区的稳定,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策略

综上所述,关系到我国农业发展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系列问题与缺陷,由此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归纳经验,总结教训,保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效机制,使得其充分的服务于我国的农业发展。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的几个角度出发:

3.1加大对于农田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我们知道,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隶属于公益性质的基础工程范围,需要公共财政给予大量的支持。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到每一户,其经济效益低,却能够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对于农田基础设施的受惠者来说,其是弱势产业,是弱势群体,需要公共财政予以扶持;综合历史来说,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期到了,加大对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其应尽的职责。由此三个角度来讲,从各个方面加大对于农田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使得其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充分的发挥作用,这一点是很明确的。也应该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将其纳入到公共财政的支出范围,是现实需求。

3.2加强对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力度

以良性的工程管理制度去促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成果,这是是整个建筑过程中的关键点。对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审视:其一,重视工程建设的质量,对于使用劣质材料,违规操作的建设行为,要进行严厉的惩罚,保证整个工程开展的顺利,从根本上保证农田基础设施的质量;其二,不断总结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对于工程管理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相关的调整与改革,明晰工程的所有权,强化其责任意识,保证工程建设的正常运行;其三,结合国家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规定,开展全面深刻的改革,实现办事效率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其四,建立责任体制,以此来管理与维护农田水利工程,坚持谁投资,谁治理,谁负责的原则,使得工程所有权进一步明晰,保证其长期的运行下去。

3.3保证对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职权分明

长期以来,小型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都处于资金缺乏的局面,主要原因是其筹资主体涉及面太广,相关的部门太多,其中甚至出现了很多的交叉行使职权的时候,这不利于其资金的有效使用。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不断加大对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的同时,明确其各个职能部门的权责,保证其能够合理的分配其专项资金和其他方面的资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保证整个农田树立基础工程的顺利开展。

3.4建立以政府为主多元化的农田水利筹资渠道

在农田水利的资金问题上,需要以多元化的角度来审视问题,积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筹资体系,使得农田水利的筹资渠道进一步扩展。对此我们需要从以下角度出发,其一,对于政府来说,应该积极创造有利于农田水利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发挥其招商引资的作用,使得资金流融入到农田基础设施上;其二,对于农户来说,积极引导农户以投资主体的身份进入到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去,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能量,从而保证农村地区经济内需的扩展;其三,积极鼓励金融机构进入农田基础设施领域,在筹资贷款的时候,以担保人的身份去协助农业获取资金来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与缺陷。对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与发现,实时总结目前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问题,在对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发展关系的研究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去解决问题,争取在科学策略的引导下,能够促进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健全,从而充分发挥其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毫无疑问,这将有利于极大程度的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农户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覃桂鹏,蒋志胜,谢俊莹.浅谈办工自动化系统(OA)在测绘生产管理中的实践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23)

[2] 励剑. 秦山三核GIS系统的建立及完善[J]. 中国核工业.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