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城市建设的路径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4: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森林城市建设的路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森林城市建设的路径

篇1

[关键词]公共空间系统;珠海;公共健身游憩系统;规划

Creating a Public Spatial System with Urban features of Seashore Landscape—With the Planning of Zhuhai Public Resorts and Open Space System as an Example/Yang Zhengping,Lan Tian

[Abstract] The Planning of Zhuhai Public Resorts and Open Space System has put forward the aim of "constructing an open air public resorts and open space system that covers all the open space in the city ".Resorts functional zones are pided by the features of sea islands and islets,country areas and suburbs and urban populated areas,etc.,thus forming a resorts and open space system with two levels:one for outdoor resorts and open sapce system and the other for public resorts system together with an ecological health greenbelt system.

[Key words] public spatial system,Zhuhai,public resorts and open space system,planning

城市丰富多彩的公共生活需要多样化、个性化的公共空间来容纳。

城市公共健身游憩空间是指城市居民进行运动健身、户外休闲活动的用地空间,它包括城市绿地、广场、森林公园、公共体育用地等能发挥此类功能的开敞空间。

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人们对户外空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对城市公共健身游憩活动空间的需求不断上升。构建一个高效率的、富有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是公共空间系统规划追求的目标。研究公共空间的空间布局,必须针对公共空间所处的社会人文环境、空间资源特征、从事活动的人群和公共活动特色进行深入的、全面的分析,以建立“人群—活动—场所”特征突出而相互匹配的空间系统。

珠海在进行公共健身游憩系统规划过程中,通过对珠海城市空间资源的独特性、使用人群及健身活动的类型进行分析、评价,提出“突出海滨城市、山水城市资源特色”的空间规划体系。

1、珠海城市空间资源特征评析

1.1整体风貌特征

1.1.1自然环境特征

珠海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西岸,濒临南海,市域面积为7 649 km2,其中海域面积为6 051.3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79%,陆地海岸线和岛屿岸线为690 km。

珠海市域地势平缓,且自西北向东南倾斜,陆地上的丘陵、平原和田野被纵横交错的水网分割,西江水系出海口(门)中有5个(珠江口、磨刀门、泥湾门、鸡啼门和崖门)在珠海,因此,水体成为珠海市最重要的自然景观要素。

珠海市域海上岛屿星罗棋布,共有近海、远海岛屿146个,被称为“百岛之城”。

1.1.2人工环境特征

珠海市城市结构为分散组团式,各城市组团之间被自然山体、河流、海岸线及生态农田分隔;珠海市城区建设形成山环水绕、临山而筑、滨水而建之势;珠海市城市绿地系统基本以各山体为绿心,以海河岸线、道路绿化为纽带。珠海市大部分城市社区800 m半径范围内均有城市滨水区、城中山体森林存在。

1.2分区风貌特征

在空间上,珠海市大致可分为东区、中区、西区3个各具特色的区域。

(1)东区—珠江口上的海岛、海洋区。该区岛屿星罗棋布,且大多数岛屿都尚未开发,神秘、独特的亚热带海岛景观成为开发海岛水上运动的重要资源。

(2)中区—从珠江口到磨刀门,北为唐家湾片区,中为中心城区,南为南湾城区。该区是城市建设活动最集中的地区,各城区组团基本形成以山体为绿心、海河岸线环绕、城区与山水交融的海滨山水城市的景观风貌。

(3)西区—其北部为斗门地区,以山丘、河流、田园等为背景,自然风貌尤其是田园风光成为西区的主要景观特征。西区南部为金湾地区,城市滨海岸线较长且邻岸岛屿众多,生态湿地资源丰富,海岸、沙滩、青山、湖泊等构成了海滨城区的主要特征(图1)。

2、人群活动及场所特征评析

作为一个新兴的海滨花园城市,珠海市经过二十多年的城市建设,已由一个边陲的小渔村发展成一个拥有150万人口的大城市,并以其独特的自然山水环境、四季如春的亚热带海洋气候及丰富的城市人文景观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客人,更是许多人工作、定居的首选之地。

从对珠海市民日常的运动健身活动调查的情况看,珠海市市民健身游憩活动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除常规的球类运动和社区健身活动外,更多的市民热衷于户外休闲健身类运动,如跑步、骑自行车、登山、散步、郊游、海岛休闲、垂钓等,这反映出珠海市民的健身游憩活动对城市自然资源的适宜性特征。

珠海市民日常健身游憩场所主要是社区健身广场、社区绿地、水岸绿带、城市公园、公共海滩和城中森林公园,出行方式以步行为主。而市民的周末健身游憩场所主要是各类运动中心、郊野森林公园、海岛和乡村田野,出行方式以乘坐公交车和自驾车为主。

转贴于

3、公共健身游憩系统规划

3.1系统结构

根据珠海城市资源和人群活动特征,规划提出“构造覆盖全市开敞空间的户外公共健身游憩空间系统”的目标,将全市的森林公园、水岸公园、城市公园绿地、文化广场、公共海滩、公共体育用地等开敞空间进行系统整合,在这些开敞空间里增加健身游憩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体育运动健身游憩场所。

3.2四类运动健身游憩主题功能区

结合各城区的资源特色,规划提出“突出资源供给特色的运动健身游憩主题分区,以及特色健身游憩活动的开发指引”(图2)。

(1)以海洋岛屿为特征的运动健身游憩区。规划突出城市东部地区海域宽广、岛屿众多的空间特征,将其作为市民周末的海岛休闲游憩活动区域。规划将城市东部的万山海洋实验开发区作为海洋岛屿运动健身游憩区,在此开发海岛度假、海滩冲浪、垂钓、潜水等活动项目。

(2)以乡村郊野地区作为运动健身游憩区。规划突出斗门地区自然山体和田园风光特征,在该地区开发郊野远足、露营、森林探险等活动项目以满足市民周末自然乡村远足健身游憩活动的要求。

(3)以滨海休闲活动为主体的运动健身游憩区。该区位于西南金湾滨海地区,自然海岸线绵长,沿岸五大优质海滩似珍珠般串连,邻岸岛屿丛林密布,规划将其建设为以城市滨海休闲活动为主体的运动健身游憩区,在此开发沙滩球类运动、滨海自行车赛等活动项目。

(4)以城市密集区群众社区健身活动为主体的运动健身游憩区。该区处于城市人口密集区,通过公共体育用地、城市绿地、城中森林公园建设,为市民提供多层次的健身游憩空间,并形成以群众日常社区健身游憩活动为主体的运动健身游憩区,开发球类运动、户外健身、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登山等常规活动项目。

3.3两个层次的健身游憩空间系统

规划拟从系统层面,构建城市户外健身游憩空间和公共体育用地空间两个层面互为补充、和谐一致的健身游憩空间系统。

3.3.1城市户外健身游憩空间系统

规划将城市森林公园、水岸公园、城市公园绿地、公共海滩、户外公共体育场地等开敞空间纳入城市户外健身游憩空间系统之中,并建设各类健身游憩空间之间的交通网络(包括步行和自行车系统的建设),进而提出各类户外健身游憩空间开发策略(图3)。

(1)森林公园健身游憩空间。规划将城市森林公园按区位划分为城中森林公园和郊野森林公园。城中森林公园即位于城市组团中心的山体森林公园,开发此类森林公园可为市民日常健身游憩活动提供场地。郊野森林公园即位于城市边缘的山体森林公园,它可以承担区域绿地功能,对其进行适当的开发可为市民周末健身游憩活动提供场地。

规划针对区位、功能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建设五大城中森林公园健身游憩设施的指引,并强调设施建设的日常化,如登山路径、眺望点、小型健身场地等建设的日常化。规划还相应地提出建设三大郊野森林公园游憩设施的指引,用以满足周末家庭郊游的需要,如露营地、野外探险等特色项目的建设,并增加度假服务设施、停车设施等。

(2)水岸公园健身游憩空间。规划结合珠海已规划的距离市区滨水地带30 m~100 m的水岸公园,提出6条海岸公园、5条河岸公园健身游憩设施建设指引,并根据公园区位、服务对象的差异,确定设施类别和比例;为旅游人口服务为主的公园,强调保留自然景观,适当建设游览广场、自行车路径和小型服务设施等;为社区居民服务为主的公园,强调各种设施的建设,如增加健身广场、小球场地、健身路径等。

(3)城市公园、公共海滩健身游憩空间。规划根据城市公园绿地规模等级和主题特征,提出在公园内增加运动设施的指引和用地控制指标,如增加篮球场、健身广场、健身路径等运动设施区,并提出城市公园绿地内公共体育用地的下限指标(公共体育用地在城市公园绿地内的比例须在10%以上)。

3.3.2公共体育用地系统

(1)体育运动休闲中心系统。体育运动休闲中心即指以室内体育场馆、综合健身馆、社区活动中心为主体,综合室外健身广场、运动服务中心(包括运动培训学校在内)的综合体。它既可提供正规化的体育运动服务,又可提供业余运动健身服务。规划拟在运动休闲中心内适当增加休闲服务设施(如餐饮、保健设施),以增加服务收入用于设施维护。

(2)公共体育运动场地系统。公共体育运动场地即指在室外开展体育运动和健身活动的设施场地,包括全民健身广场和社区健身运动公园。

全民健身广场是在户外集中安排各球类场地、健身广场、健身路径、游泳池等户外设施的公共体育运动健身场地。

社区健身运动公园是在城市社区内,以500 m为服务半径集中设置的户外健身活动场地,内设小型健身广场、健身设施和球类场地。规划提出建设社区健身运动公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与社区公园绿地对应,二者结合布置,实现共建。

3.4一条生态康体绿道系统

规划利用与城市道路并行的带状绿地,结合城市滨水带状公园,形成一个供市民自由活动的非机动交通网络,该网络可以覆盖主城区,并联系城市公园绿地,形成一条串联所有居住区及公园绿地的环形绿廊。

环形绿廊在设置上要注意避开主要交通性干道,并且应具有快捷的步行交通功能,自成体系地形成一个生态康体绿道系统,在其中可设置专门的游憩步道和自行车道,以便市民进行长跑和自行车运动等康体活动。规划的康体绿道按照服务半径分为大环和小环,两者之间通过廊道连接,在康体绿道与道路交叉的地方设置天桥和自控式红绿灯以保证绿道系统的畅通(图4)。

篇2

成功源于创新。“永川模式”倍受青睐,固然因为领导有力,但更在于工作有方。纵观其“1+3”工作模式,特别是森林工程与创建精美城市相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这“三个结合”,在工作目标、路径和方法上,明晰了“森林永川”建设的思路,提出了重难点问题的解决办法。森林工程与创建精美城市相结合,意在明确建设精美城市的指向性目标,森林工程要为实现精美城市服务,比如将森林景观带拓展两倍,打造三大人工湖泊等,均为点睛之妙笔。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意在构建一种市场化条件下的效益平衡模式,以生态效益的需求促进林木产业的发展,以产业化的效益反哺生态效益,实现两者的兼容。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重在解决资金投入的问题,通过不同形式,包括强制配套,以社会投入的动力,破财政苦撑之困局。目标指向明确,综合平衡效益以及创新投融资方式,使得永川森林工程建设激情涌动,活力迸发。目前,大多数区县都在抓城市建设、环境改造。在此过程中,完全可以借鉴永川经验,以森林工程为载体,打造一批成规模、上档次的山水地带、森林地段,装点城区、美化城市,以山水之灵气,提升城市的品位,改善城市的品质。

学习永川经验,在“结合”上做文章,要在四个“焊点”上下功夫。

一是森林布局要得体。独木难成林,如果布局太散,不但给人凌乱的感觉,森林的效应也锐减。但布局也不宜过分集中,要尽可能融进居民的生活圈,融进居民社区,融进居民的日常视线范围,让市民上下班途中或闲暇之余,都能切身感受到盎然的绿意及其传递出来的清香气息。

二是森林格调要力求平实。现在一些区县比较偏好名贵树种,几万元、几十万元一棵地采购。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种树植草,固然要求局部美观、大气,但更要追求规模效应,不一定需要名贵树种来衬托。

三是森林投入要努力实现财政投入向市场化平衡过渡。森林工程本质上是公益工程,但森林工程产生的效益往往又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分配是不均的。这种情况下,单纯靠公共财力是不合理的。解决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政府出钱建好森林,通过发挥生态效益提升周围地价,并通过地价、房价的形式,预先向受益群体适度收取费用,以平衡前期投入和日常维护资金。当然这种形式是建立在先规划后建设基础上的;另一种办法,是在项目建设中配套建设森林,比如龙湖集团开发水晶郦城时配套建设了动步公园,通过适当收费回收相应的投资。永川实施的开发建设项目认建、认养公益性森林的办法值得推广。

篇3

恩施市低碳发展的路径选择

恩施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川秀美、森林繁茂,森林覆盖率达63%,素有“鄂西林海”之称,也被称为“动植物黄金分割线”和“华中药库”,是非常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因此,发展低碳城市有利于生态恩施的建设。恩施市在能源结构方面,清洁能源所占比例较高,水电、天然气、沼气大面积推广和使用,煤炭在能源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而清洁能源在居民生活用能中比重明显提高。目前,恩施城镇居民80%以上的家庭以电能和天然气为主,农村60%以上的家庭使用沼气。这些都为恩施市建设低碳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恩施以创建低碳城市为抓手,以发展低碳经济、强化低碳管理、倡导低碳生活为切入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坚持政府推动、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公众参与、循序推进的原则探索低碳城市发展的理念,并通过四个路径大力推进恩施市的低碳发展。

首先,建好低碳城市试点。2012年同志到恩施市实地调研,要求恩施市在扶贫搬迁、移民建镇、退耕还林、产业结构等方面先行先试,做好中西部城市的示范工作。在规划任务上要求建设低碳工业园在内的五个园区,实现经济发展与低碳建设的统筹兼顾。

其次,做好两个结合。一是“六城同创”结合,将建设低碳城市与“六城同创”结合。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民俗风情城、山水园林城、生态旅游城、交通枢纽城和区域生态城市。二是与“生态家园”相结合,建设美丽乡村。立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将创建“中国低碳城市”与“生态家园”建设有机结合,立足于新农村建设与自然生态、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建设新民居、新村庄、新集镇,探索并形成在全国推广的新农村建设的恩施模式。

第三,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突出转型升级,发展低碳经济。重点在现代农业、新兴工业、生态旅游三大产业。恩施的黑猪、黄牛等特色畜禽品牌深受市场青睐,板党、窑归、紫油厚补等地道药材供不应求,以生态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不断加大,2009年带来的产值达到29亿多元。目前三大产业的结构比达到15.8:38.5:43。二是突出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低碳城市的根本在于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需要实施构建低碳交通,推广绿色建筑,建设新能源三大工程。目前,恩施州建设沼气池的农户已达45.5万户,占全州总农户数的48%左右。据报道,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主持开发的“湖北省恩施州生态家园户用沼气池”项目已于2009年底获联合国批准,并成功注册为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三是突出生态建设。主要采取了生态保护,绿地建设,碧水计划三大行动,加强生态保护,深化林权制度的改革,加强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做好封山育林的工作,保护好生态环境。特别是与湖北东风公司合作建设的碳平衡生态经济林示范基地,东风公司在恩施市投资建设生态林,以此来弥补碳费。

最后,强化四个保障。一是强化规划引领,明确总体思路。制定《恩施市创建低碳城市实施意见》,编制《恩施市创建低碳城市规划》,以科学的规划引领低碳城市建设。二是强化机制创新,确保统筹推进。中央政府高度关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在要求中西部地区保护好生态的同时也给予恩施大量的生态补偿政策,因此在进行中西部地区在生态保护的同时做好低碳产业的发展尤为紧迫。三是强化科技支撑,夯实发展基础。必须整合院校、企业相关的资源,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大力推进减排技术、新能源节能开发技术和创新。四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加大低碳理念宣传力度,倡导广大市民低碳生活,提高全民参与创建低碳城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恩施市的下一步目标构想

篇4

1.劣势分析一是经济基础薄弱。湘西地区的经济规模总量小,城市辐射能力弱,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优化程度不深,政府可用于生态建设的财政投入不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湘西地区的GDP为2871.6亿元,占全省的13%,只相当于同期长株潭地区GDP总量的3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178.6亿元,占全省的10%,只相当于长株潭地区的25%。产业结构也不合理,2012年第一产业占比为18.6%,高出全省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为39.0%,低于全省8.4个百分点[3]。地区工业化水平偏低,产业集中程度不高,产业配套不完善,关联度小,从业企业规模偏小,无法形成产业的集群效应。区内各级政府可用于生态建设的投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低、总量小,极大影响着地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湘西地区还是湖南省贫困县和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39个县市区中有贫困县市区30个,占全省的71%;其中国家级贫困县14个,占全省的70%;省级贫困县10个,比照省扶县6个。未脱贫的人口大多居住在边远山区、岩溶干旱区、高寒山区和水库淹没区,这些地方传统农业经济成分重,公共服务体系薄弱,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差,致使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他们对经济发展、就业提升、社会保障与教育医疗等民生体系建设的期望值高。二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湘西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资源开发企业的规模小,产业集约化程度低,资源浪费严重,开发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严重,使得丰富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此外,随着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相关资源产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突出。三是土地生态安全问题突出。湘西地区地貌以山地、山原、丘岗为主,地势高差大,地形崎岖,水土流失严重,是湖南省水土流失面积最大、问题最重的地区。高频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洪涝干旱灾害,造成农林用地质量下降,工农业减产,制约了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同时,由于区内森林资源分布不均,成熟林比重高的优质森林资源大多集中在偏远山区,而城镇周边、农村聚居区的森林质量低,且矿区粗放式的开发导致大面积的森林资源破坏,造成森林生态功能减弱。

2.机遇分析一是政策机遇。近年来,我省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湘西地区开发的决定》、《湘西地区开发总体规划》、以及《关于深入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升了湘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省的地位,获得了省内的政策支持,提振了地区居民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在国家层面,国家发改委出台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明确将湘西地区扶贫开发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此外,201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六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启动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并且以湘西地区为主的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在2014年6月正式入选我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名单(第一批)。这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既为湘西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又为湘西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二是产业转移机遇。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湘西地区面临着东部沿海地区的部分产业寻求向中西部转移的历史机遇。承接好东部沿海地区的转移产业,将有力促进湘西地区的产业调整与经济发展,增加地区就业与财政收入,改善民生保障状况。

3.挑战分析一是外部区域竞争激烈。湘西地区周边具有相似生态环境优势、资源禀赋条件的湖北省宜昌市、重庆市渝东南武陵山区、以及同样入选我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名单(第一批)的贵州省,并且三省也分别出台了自己的扶持开发优惠政策。因此,湘西地区如何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提升地区核心竞争力,并吸引到所缺的技术、资金、人才等关键发展要素,就显得至关重要。二是生态文明主体意识不强。在政府层面,传统的绩效考评机制无法全面强化政府部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意识,绩效评价中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化建设却没能得到足够重视;在企业层面,在资源日益困乏的当下,多数中小企业由于各类原因,仍然实行粗放的经营模式,企业整体的生态文明观、社会责任观较为模糊;在社会其它组织层面,地区居民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度不高,生态文明意识淡薄,非政府组织影响力不足,参与度不高,在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缺少来自社会民间的支持。

4.湘西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SWOT矩阵模式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构建出湘西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SWOT战略矩阵如表1所示。

二、湘西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基于湘西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的SWOT分析,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以建设环境优美、人民福祉不断提升、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湘西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应从经济综合发展、资源能源保护与节约利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社会民生建设、生态文化发展五条路径全面推进。这五条路径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并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总目标。

1.经济综合发展路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特色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在生态农业产业方面,深入挖掘湘西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培育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业产业。如湘西地区著名的猕猴桃、冰糖橙、碰柑、脐橙等优质水果品种,茯苓、天麻等中药材。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以深加工为途径,深挖农产品价值,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优产品。大力支持地方农业龙头企业,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提升农业服务质量,积极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与新型品种。在生态工业体系方面,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和先进装备制造为突破口,培育打造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开发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对高能耗、高资源消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进行淘汰、升级,推进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发展。在生态服务业方面,以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为目标,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养生业、商贸物流业与现代金融业,全面繁荣发展服务业市场。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招商引资吸引力。在交通运输领域,迅速围绕即将建成通车的沪昆高铁建立配套的基础设施,充分利用高铁对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构建湘西地区的高铁经济圈;加速提升地区各市州行政区之间以及市州行政区内的交通运输网路,完善县际、县乡、乡村等末端公路体系,提升陆路交通运输效率;加快沅水、舞水、酉水等流域的水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挖掘水路运输的潜力;在信息通讯领域,加速推进宽带互联网、新一代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宽带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电信网的覆盖比率。地区完善的基础设施既是吸引国内外企业进驻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湘西地区赢得区域竞争的重要砝码。

2.资源能源保护与节约利用路径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国土资源配置。加速编制并严格执行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地区国土资源综合管理数据中心,调查评价国土开发强度与开发秩序,平衡城乡国土开发整体格局;推进集体土地流转制度建设,严格实施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加强土地执法力度,大力整治非法经营建设用地,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做好耕地保护工作;提高工矿废弃地、灾毁地的复垦利用水平,完善土地占用补偿机制,提高土地集约节约水平。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加大矿业产业科技投入,提高矿产品深加工水平,增加矿产品附加值;整合集约化程度低的中小矿产开发企业,淘汰资源浪费严重、污染高、附加值低的粗放产业管理模式,提高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综合利用水平。建立高效的水资源配置体系。根据水资源的水文特性,严格限制地下水的开采规模,维持地下水资源的代际安全与平衡,针对地表水的流量变化,合理安排不同年份或季度的地表水开采量;依据工农业和服务业的生产性用水、居民生活用水以及生态环境用水的特性,科学制定合理水价,发挥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升集约节约用水的技术水平,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加大节约用水宣传,鼓励节约用水行为,培育全社会节约用水的意识。提高能源利用率。做好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保障工作,加快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农村沼气等工程建设,充分挖掘区内清洁能源开发潜能,为地区生态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持续的能源保障;增强科技创新,提升节能技术水平;严格限制高能耗产业发展,实现生产领域的低能耗改进,降低经济整体能耗强度;加大节能理念宣传,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改变居民生活方式,实现消费环节的节能。

3.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路径以林业建设为重点,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森林生态系统在湘西地区发挥着巨大的生态公益价值,完善退耕还林、生态防护林以及石漠化治理工程的制度保障及资金支持,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充分挖掘三大工程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固碳等生态功能提升的促进作用,提高地区环境的生态承载能力,进一步巩固湘西地区的生态保障基础。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健全环保奖惩机制。建立快速反应的环境监测及预警机制,及时处置环境污染突发问题;明确资源产权制度,对涉污企业实行零容忍政策,并加大对知法犯法的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迅速提高地区整体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和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覆盖率,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农村绝不是经济发展中的“超级垃圾场”,加大农村环境的整治力度,建设美丽乡村;鼓励企业建立工业用水循环系统;加强湘西地区的重金属污染治理,保护地区生态环境与生活多样性。

4.社会民生建设路径建立扶贫长效机制,着力提升民生水平[4]。发挥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核心作用,积极引导民间公益组织与个人,对重点贫困地区、家庭给予及时的帮助;建立以提升贫困地区经济造血功能为主的扶贫平台,使扶贫长效化、扶贫效果最大化,做到“把关心与帮助及时送到最需要的地区、家庭之中”;协调城乡发展水平,完善户籍制度改革,允许满足条件的农村户口在中小城镇的落户需求,妥善解决二元经济结构带来的城乡间、地区间贫富差距拉大问题;决贫困地区教育落后的顽疾,提升地区人口综合素质,贫困地区面貌改变的根本落脚处仍然是教育水平的提升,扎实基础教育,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使最优质的教育能传递到最偏远的地区;落实职业教育,增强贫困地区人们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降低用工方与劳动人员之间的沟通成本,提升地区就业率,提高贫困地区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新农合农民参合比率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缩小城乡、地区间的公共服务差距。

5.生态文化发展路径从生态文明建设包含政府、企业、家庭、非政府组织、混合主体五个建设主体着手,提升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意识。在政府建设主体方面,完善各级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考核比重,提高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强化其主体意思;在企业建设主体层面,健全企业的生态文明责任观,提高企业履行社会生态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企业生态文明意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家庭建设主体方面,大力加强居民生态教育,树立生态保护意识,提高生态建设的家庭参与度;在非政府组织和混合主体方面,鼓励社会各组织积极参与生态建设,提升社会整体对生态文明的认识程度。

三、结论

篇5

1.1生物多样性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与城市环境的结构与功能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同时生物多样性与城市社会经济体系的运行方式直接联系,为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生物资源,如生产资料、生活物品、新型能源等,是城市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另外,生物多样性以其自身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2]等影响着城市价值观体系,构成了城市发展与文化内涵提升的精神基础。

1.2生物多样性是城市永续发展的保障

生态城市是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4]。生物多样性能构建优良的生态系统,良好的生态系统具有复杂多样的循环路径、丰富的物种资源和较高的自产能力,使其对外界的抗干扰能力较强,能在自我发展中趋于稳定,加之生物多样性能发挥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可提高城市的自我调控能力。这对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实现城市的永续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1.3生物多样性是城市绿化、景观化的标志

城市景观由自然景观、文化景观和建筑景观构成[8]。自然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本底,也是城市景观得以存在的基础。城市中的各种生物拥有其各自的生态特征和独特的生活习性,可形成多种景观格局与景观形态,并表现出一定的功能特性,如防护林、景观带、生态绿网等。在城市的绿地系统和景观的建设中融入生物多样性建设,对提高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增加城市的自然度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1.4生物多样性是城市文化内涵的体现

城市景观作为城市文化影响下的人造产物,是地域文化特征的物化形式和外在体现,同时也是城市文化内涵的表达形式。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是否丰富、城市文明建设是否成功均与生物多样性是否丰富有着密切的关系[4]。

2国内外城市建设中生物多样性保育的实例分析

以英国城市和我国深圳经济特区为例,对其成功经验及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2.1英国的城市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2.1.1制定科学性的绿地系统规划

英国政府把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一个重要的绿地空间来进行规划安排,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并且规划多具有基础性、前瞻性、民主性等特点。在城市绿地空间布局上,城市中心多依托大面积的绿地建设城市公园,合理规划街旁绿地、住宅绿地等;在郊区建立森林公园或植物园,以科普教育和保存物种为主要任务;城市远郊则建立国家自然公园[5],并以生态绿廊的形式将城内、城郊、远郊的绿地进行连接,构成广义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

2.1.2以生态理念为设计指导

英国政府倡导“将森林引入城市,让城市归回自然”的建设理念,在城市景观建设中模拟自然环境状态,遵循自然界群落的生长模式,建立多维度的物种生存空间和多层次的生物群落,使城市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充分融合,真正做到让城市回归自然。

2.1.3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

英国的城市规划与绿地建设编制工作均由政府来主持,拥有一套完整的法定程序和步骤,并设有专门机构对其进行法制监管,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规划建设条例一但经过审批就进入法制监管程序,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更改。对一些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自然地还设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和监督部门,如伦敦的海德公园在湖滨建立了禁猎区、摄政公园建立了禁猎的苍鹭栖息地,一旦有人违反将严格依法惩戒。

2.1.4重视植物园的建设

在欧洲,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收集的植物种类最多,拥有活植物5.5万种,并建立了以野生植物种子为主的基因银行,于1987年成立专门从事研究并利用本国野生花卉资源的“英国研究保护野花协会”[6-7],同时向国际推荐本国新种,介绍栽植方法。

2.2深圳城市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功经验

经过33年的风雨历程,深圳由昔日的边陲渔村变成了如今的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成果也令世界瞩目。截至2011年底,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0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5m2,均超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标准要求。在进行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上,深圳政府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从城市的规划、法制的保障、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提升等方面协调城市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

2.2.1制定科学的城市发展规划

为保护城市中稀有的绿地资源,深圳推出了建设“公园之城”的目标,对城市中较具规模的绿地以建立公园的形式其进行科学规划、管理与保护。深圳以“生态园林”“景观生态”的设计理念引导全市风景园林建设,全面提高单位绿地面积的绿量,丰富物种多样性。从2010年起,深圳市依托《珠三角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开启城市绿道建设之旅,完善了城市绿网,优化了绿地空间格局。

2.2.2制定城市绿化地方标准

从1999起,深圳市城市管理局与质量技术监督局着手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地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工作。截至2005年,已有《园林绿化管养规范》、《深圳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标准体系》、《立交桥悬挂绿化技术规程》等多项地方标准正式,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其中《深圳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标准体系》现已成为制定深圳市园林绿化行业技术标准的重要指引[8]。

2.2.3重视本地植物资源的调查与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

从20世纪90年代起,深圳园林植物科研人员就已开始对深圳市内的植物资源进行摸底调查并编制《深圳植物志》,共5卷,预计2014年全部完成。目前已完成的《深圳植物志》收录植物种类约2800余种[9]。同时,深圳市积极开展野生观赏植物引种驯化的课题研究,收集、驯化观赏价值较高且拥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的野生植物品种,并在城市绿化中推广运用。

3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生物多样性保育问题

3.1原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张,加之在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盲目建设的现象,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如非法占用农地、侵占湿地、大规模开挖山坡地等,造成农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生物多样性严重丧失。

3.2城市规划理念落后

我国的城市规划普遍追求集中式的规模化发展,往往让城市变成自然环境中的隔离区,又因城市中缺乏生态廊道的建设,使得城市中的绿地斑块也独自隔离成片,减弱了彼此间的物种迁移与能量交换,破坏了城市整体的生态系统,城市中的生物多样性也难以持续发展。

3.3绿化树种单一

在我国的城市绿化中,普遍存在园林树种单一的现象,种植模式也较为简单,多为“乔—草”“灌—草”种植模式。部分城市为满足其对形式上的美学追求,改变植物的原生形态,如对绿化树种的过度修剪、草坪上单一植物组成的模纹花坛等,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增加了因物种单一引发病虫害的几率。

3.4科研资金投入少

我国对城市中的生物多样性保育侧重于政策的制定,科研资金投入相对较少,研究范围也相对狭窄,加之植物园建设薄弱,未能较好地发挥其在生物资源的收集、保护、研究以及对外科普方面的作用。

3.5公众生物多样性意识薄弱

生物多样性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目前还尚未在城市人群产生充分的共识,部分人群依旧未能较好地理解城市建设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内涵。公民保护意识薄弱,破坏自然、侵扰城市生物生存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威胁到城市中生物的安全。

4城市建设中生物多样性的保育对策

4.1以景观生态学理念为设计指导

为提高城市的自然度,为城市的生物提供丰富稳定的生存环境,需要以生态学理念为景观设计指导,遵循地带性植被群落生长模式,丰富城市绿化空间及层次,营造多种生境,提高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发挥城市生态系统高效的生产力和抗逆能力,减少因人工群落所带来的管护的成本,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本文来自于《中国城市林业》杂志。《中国城市林业》杂志简介详见.)

4.2以科学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前提

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建设,将有利于整合城市中较分散的斑块,并与城郊的天然绿地如森林公园、苗圃等,通过生态绿廊、水廊连接起来,形成点网相连、廓带相通的环网式[10]城市绿网,以恢复生物的栖息地,便利城市内部各绿地之间以及与城郊之间的物种迁徙,从而增加城市的物种多样性。

4.3以保护和引种相结合为途径

4.3.1开展城市生物摸底调查,建立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

在城市建设中,首先应对城市生物多样性进行摸底调查、分析并编目,结合城市各类生态环境特征,如地理位置、面积、现状、管理模式等,建立城市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并建立检测网点进行长期监测[2],实时跟踪并掌握城市物种多样性的变动趋势,对其进行统筹规划与信息管理,以维系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4.3.2采取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方式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就地保护是指针对城市中具有典型地带性特征的物种群落或承载丰富的动、植物或野生生物种类栖息的荒废地、湿地、沙地、自然河湖等生态脆弱地建立保护地,并针对保护区中各类生态因子的生存状态划定核心保护区、实验区和缓冲区,保护城市生物及其基本的生存环境。迁地保护是指依托城市的植物园、动物园、专类园、苗木基地和基因库等对珍惜动植物、濒危生物或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生物资源进行迁地保护和科学研究,发挥其科普教育、观赏功能,借助基地的科技人员、技术和研发平台等,有力促进珍惜生物资源的移地保护、优势种驯化与应用实验等工作的开展[4]。

4.3.3开发并引入当地的野生植物种类

开发和利用野生植物对丰富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的景观度、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对此,我国已开展了部分地区、省市的野生花卉资源调查工作。据调查,福建省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并可供城市园林绿化的野生植物有171科669属1506种[11]。另外,福建、海南、湖南等地还开展了对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的专项调查等。据统计,福建省现有野生兰科植物65属151种。有关部门已启动“千种新花卉计划”等工作,这将有力促进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进程。

4.4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为保障

从总体来看,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制定的相关法规中主要侧重于规划与编制,对城市规划的约束力不强,执行力较低,且缺少明确的奖惩制度。今后应继续加强与完善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法制建设,为城市生物多样性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4.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篇6

关键词:低碳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城市规划;低碳理念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13008302

1 引言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消耗了世界67%的能源,排放的CO2占到占全球总量的75%。城市化过程的人口聚集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必然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一系列影响,在此过程中伴随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等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学者们广泛关注,建设低碳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方向。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刚刚过半,学者们分别从产业结构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生活方式和政策制度等战略层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低碳城市的部分实现路径。然而,有关公共开放空间与低碳城市建设的关系,及其如何实现却鲜有涉及。

低碳城市是指在保持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城市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处于较低水平。因城市扩展、土地利用规划等引起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未来发展的物质分布形态,而且由于城市空间结构的锁定作用,城市未来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水平在规划营建时就已成型。公共开放空间的合理组织与营建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作为全民共享的城市空间,人们习惯上更多地从休闲、审美、社会、文化等方面强调了公共开放空间不可或缺的功能。然而,从城市人工系统和自然相互作用关系来看,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各类土地利用方式中与自然环境联系最紧密、最具生态性的方式,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社会活动的空间,而且还是城市“碳汇”的重要贡献者,为城市提供正向的环境能量汇入,因此注重公共开放空间低碳性是提升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

2 公共开放空间与低碳城市的关系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模式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低碳的内涵体现,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也是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城市空间布局与低碳城市的实现有着密切的联系,Serge Salat和Caroline Nowacki认为,仅城市形态的智能型设计就可以使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一半。赵鹏军通过构建“土地利用-交通-环境”综合模型,对北京城市形态对交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紧凑城市形态能有效抑制交通能耗和碳排放增长;TOD是区域综合交通发展的最优目标模式;超高密度对于减少碳排放具有负面影响。并且,由于空间形态的锁定作用,城市的空间形态一旦确立,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将导致城市在较长时期内持续高碳的运行轨迹。所以,在城市的空间规划设计中引入低碳理念,对于低碳城市的建设至关重要。

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营造对低碳城市建设影响巨大。其对低碳城市的影响可从如下两个路径来实现:一是能够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比如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的广场、街道等要素的合理规划布局,能够减少人们的出行距离,降低交通工具的使用,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降低碳排放;二是可以增加城市“碳汇”,公共开放空间中的部分要素,如公园草地、城市森林等绿地系统作为城市内唯一的“碳汇”,吸收城市里各种来源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在低碳城市中的作用无可替代。因此合理规划和适当保有一定数量的城市绿地对于增加城市“碳汇”系统的形成意义重大。

3 传统公共开放空间的低碳缺陷

3.1 对公共开放空间的低碳性认识不足

传统上,由于对公共开放空间的低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公共开放空间仅仅是作为城市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但未能将公共开放空间在降低碳排放方面的价值纳入考虑。这一方面导致公共开放空间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配角地位,城市开放空间规划仅仅是作为城市规划的后续与补充,无法对城市的总体规划调整产生影响,对于城市总体碳排放的降低也就无法产生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对公共开放空间与减少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晰,仅仅停留在城市绿地系统能够吸收CO2的水平上,公共开放空间的低碳作用并未得到有效的体现。

3.2 公共开放空间布局缺乏系统性

公共开放空间的现有布局缺乏系统性,显著增加了城市运行的资源能源消耗,造成城市的高碳运行。首先,在传统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设计中,布局粗放。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集中在中心城区的小块地域或者是位于郊区,与居民的日常生活联系不大,交通出行不便,可达性低,因而利用率也就很低,发挥不出实际效用。其次,开放空间土地利用形式单一,对于城区的非自然公共开放空间,建设主要以大型公园或者广场为主,不具备实用性,反而是小区内空地、路旁街巷等场所更容易被居民使用。再次,城市公共开放空间零星分散,分布不均,缺乏连贯性。公共开放空间的低碳实现必须在低碳理念的引导下,通过对公共空间进行系统的规划建设来实现。

3.3 传统公共开放空间自身的低碳缺陷

在传统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建设中,大广场、主题公园等模式受到了城市政府的青睐,对尺度的非理性追求让公共开放空间的建设变成了城市之间相互攀比、塑造业绩的“面子工程”,盲目追求材料的新颖,毫不考虑建筑材料的低碳特性,这不仅加大了开放空间的建设成本,也造成了碳排放增加,这与对城市开放空间低碳性的追求背道而行。与此同时,作为城市碳汇主体的城市绿化体系建设又不切实际地引进高大树木,广植草坪,植被的层次性与立体化格局不鲜明,尚未形成合理的人工复合林业生态系统,这不利于城市最佳碳汇系统的形成。

3.4 公共开放空间管理粗放

公众较为关注公共开放空间的规划投资,而对公共开放空间的隐性价值,如美学价值、低碳价值等理解较浅,关注较少,这直接导致许多公共开放空间的运营管理粗放,相关设施不能得到很好的维护。这一方面容易造成公共开放空间的本质价值被隐藏;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公共开放空间隐性价值的降低。公共开放空间离不开高效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开放空间在低碳城市中的积极作用。

4 公共开放空间的低碳实现

4.1 初期的规划设计阶段

(1)树立公共开放空间低碳建设理念。

公共开放空间一方面是实现碳减排的载体,另一方面它也是城市“碳汇”的主体,合理布置不仅能实现节能减排,还能有效发挥公共开放空间的“固碳”作用。总体规划应契合低碳城市发展目标,推动“低碳城市”建设。其次通过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增加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的低碳指标,将城市开放空间生命周期的低碳性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等方式,促进城市开放空间向低碳化方向倾斜,实现城市开发空间的低碳建设。

(2)确立以低碳为核心的设计体系。

城市规划设计是以城市空间形态的组织和优化为目的,对包括人和社会环境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空间要素所进行的规划设计工作。在城市设计中,将低碳理念引入每一分项的规划中,确立以低碳理念为核心的城市规划设计体系。

(3)突出以低碳可达为目标的设计重点。

公共开放空间的低碳可达性是低碳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增强公共开放空间的可到达性对于减少交通耗能、降低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设计上,要以个性、舒适、方便的风格,将公共开放空间布置于城市居民易于到达的位置。低碳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设计不仅要重视适宜性,还应注重开放空间的低碳可达性。

4.2 中期的实际建设阶段

(1)采用符合低碳理念的技术。

在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上,采用具有低碳特征的新技术、新方法能显著降低城市的碳排放。同时,小块分散式绿地由于靠近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间降低了居民到达的交通需求,减少了能源消耗,也就减少了碳排放。在建造技术的选择上,新能源技术的运用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干净、高效、环保的新能源是城市能源在未来的重要替代品。因地制宜地结合各个地域的低碳优势,合理选择设计建造技术,有利于充分发挥公共开放空间对低碳城市建设的最大效用。

(2)选用符合低碳理念的建筑材料。

低碳材料的选用对于整个社会的碳排放降低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符合低碳理念的建筑材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建筑材料自身的低碳性;二是作为公共开放空间的组成部分,其在开放空间运行过程中的低碳性。某些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但自身碳排放较小,而且还能发挥固碳作用,那么它就应是公共开放空间低碳建设的最佳选择。

4.3 后期的运营管理阶段

(1)显化公共开放空间的低碳价值。

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多重价值,包括建造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等。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巨大,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内部碳汇的主体,据测算,每公顷绿地每天消耗二氧化碳约为900千克,生产的氧气约为750千克。因此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必须显化公共开放空间的低碳价值,合理地增加绿化覆盖,加强公共开放空间的管理和维护。

(2)强化公共开放空间的有效管理。

公共开放空间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在城市居民的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使用强度较高,本身就较易受到损伤,如若管理不善,公共开放空间将很快显现出疲态,这一方面会导致居民使用的兴趣的减弱,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公共开放空间的碳汇能力。因此,在城市管理中必须强化公共开放空间的有效管理。

5 结论

城市是碳排放的集中地,低碳城市建设已成为应对气候及环境变化的重要内容。公共开放空间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低碳”理念约束下进行公共开放空间的建设符合“低碳”发展的潮流。传统的公共开放模式对降低碳排放的认识存在着诸多不足,在现代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一方面必须注重公共开放空间的“碳减排”能力;另一方面必须充分发挥公共开放空间的“碳汇”作用。具体而言,低碳理念下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建设必须将“低碳”理念融入公共开放空间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从规划设计到具体建设,再到运营管理维护,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整个城市的低碳运行。

参考文献

[1] Stern 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The Stern Review[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2]高超,朱继业,戴科伟,等.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太湖水环境保护,困境与出路[J].地理科学,2003,23(6):746750.

[3]郭晶.低碳目标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优化的协调——以杭州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7):2528.

[4]高阳,肖洁舒,张莎,等.低碳生态视角下的绿道详细规划设计——以深圳市2号区域绿道特区段为例[J].规划师,2011,(9):4952.

[5]郑思齐,霍燚.低碳城市空间结构:从私家车出行角度的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2010,(6):5065.

[6]赵亮.从“失效”到“实效”——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我国城市设计体系研究[J].城市规划,2011,(12):9196.

[7]金石.WWF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J].环境保护,2008,(2A):22.

[8]张怀庆.空间设计中的新自然主义风格与低碳理念[J].新视觉艺术,2012,(2):9698.

[9]Pierre Jacquet,Rajendra K. Pachauri,Laurence Tubiana.潘革平译.城市:改变发展轨迹[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7581.

[10]赵鹏军.城市形态对交通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北京为例[D].北京:北京大学,2010.

篇7

关键词: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约束;产业转型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13)02-0089-06

《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规定,资源型城市(包括资源型地区)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重点问题,学者们多是对矿产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模式、战略、路径,对单一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如何转型等进行详细的研究。闫丽珍、闵庆文、成升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研究进展》,《矿业研究与开发》,2006年第3期;董锁成、李泽红等:《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与战略探索》,《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5期;王树义,郭少青:《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中国软科学》,2012年第1期。我国于2008年和2009 年分两批公布了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名单,大兴安岭地区、黑龙江五大连池、伊春、阿尔山、吉林白山、敦化市6个森工城市(地区)列入其中。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界定了第三批25个资源枯竭城市。根据《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确定了大小兴安岭林区9个县级单位参照执行资源枯竭城市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包括了内蒙古的牙克石市、额尔古纳市、根河市、鄂伦春旗、扎兰屯市和黑龙江的逊克县、黑河市爱辉区、嘉荫县、铁力市。从名单可以看出,资源枯竭型城市与林区相结合,定义有所扩大,形成城市地区的概念。

相对于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的特殊性在于需要占用大量地表面积,总体呈现斑状分散分布,虽然属于可再生资源,但由于其再生周期过长,并且与森林生态关系密切,生态环境问题始终是困扰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2005年,伊春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一个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此后有大量文献以伊春为例研究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而在这些研究之中占据有重要地位的则是关于资源型城市经济与环境关系的探讨,并尤以资源枯竭型城市为甚。文献从生态文明视角,针对森林资源的特点,在研究区域林业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引入地理科学,打破城市政治概念,以林业资源型城市地区为空间范围研究产业转型问题,随着众多森林资源型城市森林资源的逐渐枯竭,这一研究更加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

一、林业资源型城市的特征

近代资源型城市是由于生产技术、生产管理、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社会结构的现代化共同推动而兴起。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第2页。我国林业资源型城市基本产生于建国后的计划经济时期,由国家统一计划安排在林业资源丰富的地区,设置行政区划,采用政企合一的组织形式,以林业局为管理主体形成城市,集中分布于国有林区,如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长白山林区。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林业资源型城市的最终目的是让森林资源得以有效输出,而对于城市本身的产业布局、生态利益和是否可持续性,政府在最初进行城市建设的决策时并没有过多考虑王树义、郭少青:《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中国软科学》,2012年第1期。,由于这些林业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与资源的耗竭程度紧密相关,特别是 “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等重点林业工程实施以来,加大了可用森林资源耗竭的速度,城市主导产业增长放缓,发展受到约束,资源型城市逐渐发展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城市面临经济转型问题。

(一)资源要素禀赋

森林资源是森工城市得以建立、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由于资源丰裕度对林业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森林资源虽然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是由于树种不同,再生周期普遍长达20~40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的资源型城市研究文献中,都将森林资源归为不可再生资源,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资源枯竭的不可逆转性,以及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自身对资源的过度依赖性等问题,决定了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是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

(二)森林生态安全功能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和水分循环等重要生态功能,森林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森林本身除了经济功能之外,还承担了维持生态安全的功能,森林生态安全是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生态安全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森林生态问题是一个无法用单一经济手段解决的外部性问题,政府在适当的时候采取行政管理等综合方法,如我国实行的“天保工程”,就是强制性的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

(三)城市(人口)规模

按照我国目前的城市划分标准2万人口以上的为集镇,5万~10万人口的为建制镇(包括县城镇);10万~20万,20万~50万,50万~100万人口分别为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大城市;100万以上为特大型城市。,伊春市的人口在2011年末达到了126.3万人,属于特大型城市,即使去掉38.5万人的铁力市和7.5万人的嘉荫县,人口也达到了80.3万人,属于大城市。但整个大兴安岭地区人口为51.6万人,只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森林资源在空间上的面状分布,导致林业资源型城市地区的分散性,单位面积人口小于全国中心镇平均人口,林区小镇的镇域大于其他地区小城镇镇域。王文刚、宋玉祥、丁四保等:《林业资源型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经济地理》,2011年第3期。所以研究林业资源型城市地区转型问题,可以抓住更广泛的研究对象,分析林业资源型中小城镇的产业转型。

(四)空间尺度

与矿产资源的点状特征不同,森林资源的面状特征决定了研究林业资源发展与产业转型,需要适应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即以林业资源型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为对象进行研究。如同属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扎兰屯市、牙克石市、额尔古纳市和根河市,行政面积在2011年末分别为16800、27590、28958和19659km2,城镇区域大,人口密度小,可以进行符合空间尺度的产业转型开发。特别是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由于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王万军:《碳汇研究及发展探讨》,《绿色科技》,2012年第1期。,开展森林增汇经营是有效挖掘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的重要途径,这已经超出传统意义的地理范围。

二、林业资源型城市(地区)产业转型约束条件

林业资源型城市地区的社会现状,其主要表现为:生态环境被破坏,自然灾害频发;可用林业资源枯竭,无以为继;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业为主;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困难;基础设施缺乏,生产生活不便;发展活力不足,缺少体制创新。要解决这些现实的困难,从经济转型到社会转型是一直被提及的方式,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产业转型。林业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关键,在于以森林资源为主导产业的转型孙雅静:《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出路》,《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年,第25页。,林业产业转型必将带动城市功能转型,林业产业和城市功能转型结合,经济、文化、社会结构调整,才能实现林业资源型城市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上述现实表现,进行产业转型约束条件的分析,是设计转型路径的必要步骤。

(一)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是林业资源型城市地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随着林木的过度采伐和生态保护的目的,这一基础正在动摇。如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地区,可采成过熟林资源由最初的4.6亿m3下降到2008年的0.21亿m3;森林龄组结构失衡,黑龙江国有林区幼中龄林占85%,单位面积蓄积量下降50%以上。这种貌似资源丰裕的地区,反而面临资源匮乏的窘境。

(二)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单一、初级是林业资源型城市地区产业的重要特征。主导产业围绕森林资源建立,森工企业专业化的、资源消耗型为主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容易迅速拉动地区经济,林业企业在城市地区中占有垄断地位,特别容易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管理部门,在“政企合一”的背景下参与城市地区的管理。其他产业依附主导产业而发展,处于同一个产业链当中,规模小、速度慢,当主导产业发展无力的时候,难以形成新的增长点,拉动地区经济发展。

(三)体制机制

作为可以影响产业发展的当地林业局或森工企业,其对产业的产生、成长、演进的理解,对林业资源型产业的理解、规划林业产业发展的合理性,决定了产业发展的有效性。由于对资源型产业周期缺乏足够的认识,一味追求产值,使得资源型产业错失了转型与发展的最佳时期,等到了森林资源衰竭或开发被限制,产业已经缺乏转型的基础,转型成本大大提高,城市地区发展乏力,资源没有得到合理使用。此外,体制的刚性也是限制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国有森工企业在参与社会管理的过程中职责不明确,既要追求利润又要承担社会责任,导致不能明确产业发展目标。

三、林业资源型城市(地区)转型的路径

结合林业资源型城市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产业转型基本模式,应当选择可持续的产业转型路径,即首先要解决林业资源型城市地区由于资源枯竭导致的地区发展瓶颈,其经济转型的重点在于产业转型,由产业转型拉动地区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其次是要发挥林业的生态功能,保障森林生态系统安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实现林业经济与清洁可持续发展的同步化。

(一)构建政府支撑体系,支持产业发展

政府作为产业政策设定的主体,从税收、补贴、设定最低工资等手段参与产业管理。林业产业本身若要实现可持续经营,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森林保育、产业升级等工作,可以从企业上缴的利润或税收中进行转移支付。但实际上,国家先将损耗资源产生的税收用于保护其他产业,等到资源成本上升之后,又要从其他地方补贴该产业的企业和工人。因此设定一个完整的富有周期性和前瞻性的产业政策,是政府需要做到的。

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应充分发挥其职能,通过立法、合理的财政预算等有效手段,以产业政策为导向,运用财政、信贷等手段构建良好的政府支撑平台,以促进林业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第一,加强财政支撑力度,通过建立资源开发补偿、衰退产业援助、替代产业扶持等政策,实现平稳转型。第二,政府要加大金融支持,妥善解决资源型城市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资金问题。

(二)调整林种结构,发展“公益林”

林业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森林资源枯竭,森林资源可持续供给是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大力发展“公益林”,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具体来说就是发展低碳型的森林培育业和采伐业,利用森林的自然发展规律和生态特性来培育、养护森林,使其持续发挥经济、社会、生态的多重效应。其中主要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调整林分构成,即科学育种、栽种,选择合适的木种,平衡速丰林、能源林等经济林木与防护林等生态公益林的比例,提高森林资源总量,增加碳汇储备水平;二是抚育间伐,包括透光抚育、生长抚育、综合抚育等方法陈昱杉、李顺龙:《基于低碳经济的森林抚育经营问题研究》,《中国林业经济》,2010年第6期。,由此实现森林资源的循环利用,此外,在培育、采伐过程中要应用科学方法,使用包括风能、太阳能在内的清洁能源,减少土壤、化肥及林木腐质的二氧化碳排放,对采伐过程中的剩余物循环合理利用,作为化石能源的替代,在各个环节上进行控制,实现森林培育与采伐的减排。

(三)产业链延伸与一体化

森工产业的生产方式本身具有粗放型的特征,资源型城市地区本身以林产品的获取、原材料的简单加工为主,其产业附加值较低。相对于矿业资源型城市地区而言,林业资源型城市地区的产业链可以选择程度更高,这与林产品的丰富程度相关。森林作为生态系统,其可以提供的经济产品不止于林木本身,这是横向的一体化思路,如绿色食品产业,提高林产品的加工深度,增加产品附加值,就可以纵向延伸产业链,从而提高整体利润水平,如家具产业。从表面上看,林业资源型城市地区有延伸产业链的天然优势,问题在于企业对加工技术的投入程度,以及政府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程度等。

积极发展商贸服务业,以中心城镇为节点,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商贸物流网络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商品交易市场,提高集聚辐射能力。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就是集合运输、仓储、检验、包装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物流体系。

(四)培育新兴替代产业

林业资源型城市地区,主导产业衰退的不可逆转性,以及新旧产业的续接程度决定了部分林业资源型城市地区的发展状况。但主导性的森工产业被新兴产业替代是漫长而富有挑战的,特别是大量沉没资产的存在,有限的要素投入,很难自发突破新兴产业的孵化期。引入生态农业、生态林业新技术,寻找新旧产业契合点,发挥要素优势,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合理思路。

依附森林生态系统,形成旅游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森林资源受到保护以后,形成森林公园,进行旅游业的开发,提供休憩的场所,满足人们对于健康和自然的需求。在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同样应当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按照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要求。姜钰、姜崧:《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低碳循环型产业体系构建研究》,《农机化研究》,2012年,第12期;陈红、高二波:《低碳林业产业链研究》,《中国林业经济》,2011年第3期。

林木具有碳中性的特征,在生长和使用的全生命过程中不排出二氧化碳。据统计,如果将我国每年木材采伐、加工、林木修剪,包括林木果实和天然树脂产生的生物质进行50%的能源开发,可以代替超过6500万t的石油能源。张秋根、曹建华、郭晓敏:《林业低碳经济探讨》,《林业经济》,2010年第3期。因此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具有广阔的空间,可以形成新兴低碳产业。

(五)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是低碳循环经济的理念。林木产品加工业位于产业链中游,是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重要环节,要纵向延伸产业链,就需要发展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林木产品的精深加工,同时限制高污染高排放的资源耗竭型的林产加工业,淘汰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明确企业定位,运用科学管理,创新管理的手段,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提高林木产品技术含量和林木企业市场竞争力,将优势资源有效使用,循环利用。

四、研究结论

篇8

内容摘要:本文采用动态的历史研究法,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三种不同类型的演变路径。以期通过总结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特质与形成条件,为北京的发展建设提供建议。

关键词:国际商贸中心 路径 特质 演变

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发展路径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其演进过程记录了人类从草莽未辟的蒙昧状态到文明开化的发展历程。其中,有些城市以独有的禀赋获得了历史的垂青,逐渐成为世界商业与贸易聚集的中心,即国际商贸中心城市。

国际商贸城市的形成始于15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首先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葡萄牙的里斯本等西欧城市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领先的航海技术而一跃成为欧洲的商贸中心。16-18世纪,西欧各国海上霸权的更替以及第一科技革命在英国的爆发,使伦敦崛起并发展成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商贸中心。19-20世纪,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随着技术的更新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而产生巨大变革。这期间,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历经衰与荣的沧桑变化,从伦敦的一枝独秀,到伦敦、纽约的双城记,再到纽约、伦敦、东京、巴黎、香港、新加坡、悉尼、迪拜等的百舸争流,其发展足迹从欧洲到美洲,再由欧美走向亚洲。

从世界城市史看,国际性商贸中心的发展演变途径可以归纳为三种:原发型、承接型、复合型。原发型城市是指城市本身是创新的发源地,自身具备发展前进的动力,能够主动吸引外来投资、也能对外输出资本。伦敦与纽约是典型的原发型城市。前者不仅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也是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成为全球最早崛起的工业城市;后者则是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也是率先进行城市产业调整的代表者。承接型城市也可称为跟进型城市,即通过开放,承接或引入它国的技术、制度、资本、信息,以实现自身的成长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这类城市以东京、香港、新加坡、迪拜等为代表。复合型城市则是介于原发和承接之间的演变类型,它在国际化过程中既采取类似承接型城市的跟进模式又保留了自身特色,在城市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巴黎可归为复合型城市。

原发型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因为培养了自己的原发动力,在其向外输出商品、资本、技术的同时,也具备了对外输出风险的能力,因此在原发型城市的发展繁荣过程中,其自身承担的风险较小。一旦原发型城市发生经济危机,风险可向外界传播,由承接型城市共同承担。比如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从纽约华尔街上的雷曼兄弟破产开始,几乎所有开放型经济的国家都面临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难题。这意味着世界各国要共同为美国的次贷危“买单”,无论是纽约还是美国,其自身所承担的风险因此而大幅减少。反之,由承接模式演变而来的国际商贸中心,如新加坡、香港、迪拜等,它们采取跟进策略,减免了制度、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成本,但却承担了较高的输入风险,而且其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或危机也很难对外输出,需要自身消化解决。比如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2009年的迪拜债务危机都只是区域性或地域性的问题,没有波及全球。这再次说明承接型的国际商贸城市因输入型的成长模式而面临较高的风险,既要承担外界经济体转嫁的风险,还要单独解决自身经济增长中的风险。综上所述,原发型城市往往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或衰退的领导者,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影响力,而承接型城市则承担了“荣辱与共”的责任。

历经数个世纪的洗礼,能始终保持竞争力的原发型城市屈指可数,有的会由于持续创新力不足而衰落下去,如阿姆斯特丹。随着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亚太地区借助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力量,在二战后孕育了一批承接型城市。由于成长时日尚短,单个承接型商贸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尚不足与原发型城市媲美,其生命力的强弱也有待历史的验证,但必须承认,它们是世界商业繁荣的必要参与者,其群体优势不容小觑。若借用金字塔结构比拟国际商贸城市群的话,伦敦、纽约等原发型城市可视为“塔尖”,是消费者、商业企业乃至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而东京、香港等众多承接型城市构成了“塔身”,将来自顶尖城市的商业信息、商业资本逐级向本区域传输。以巴黎为代表的复合型城市则是这座“金字塔”上的另类,不仅与“塔尖”城市一样引人瞩目,而且它的存在使城市类型多样化,构建了世界商贸城市演进中的新典范。就巴黎而言,它虽未曾在技术、制度创新等方面占得先机,却能顺应潮流,主动进行城市改造与产业变迁,并始终注重维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围绕文化传承开展特色服务业,形成了与前两类城市完全不同的商业特色――将早在殖民时代铸就的商业时尚引领者的地位保持至今,以拥有文化底蕴的时尚、浪漫之都著称于世。巴黎还是前文所述的国际都市中唯一没有出海口的城市,由于缺少国际贸易赖以繁荣的口岸,它也未曾取得过制造业中心、金融中心等地位,但无论在欧洲大陆还是在全球,巴黎都是可与伦敦、纽约相匹敌的世界城市,拥有多数承接型城市所不具备的国际号召力。

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特质

(一)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是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形成的标志

公认的国际城市领先者:伦敦、纽约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世界金融中心。事实证明,金融产业的发达程度与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密切相关。

从历史看,伦敦、纽约是在不同的时期成长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而回眸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1870-1914年的古典金本位时期;1915-1945年的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45-1975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75年后以全球浮动汇率制为特征的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金融全球化为背景的货币区域化和美元化时期。在这五个时期,相继涌现了以发达金融产业为代表的国际城市,如19世纪上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英镑地位如日中天,伦敦成为当时的国际金融中心。随着古典金本位制度的解体,国际金融进入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的秩序中,美元逐步成为国际结算和支付货币,纽约成为新的国际金融中心。1975年后,以全球浮动汇率制为特征的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随着日本经济的强势发展,日元的国际地位与日俱增,东京也随之发展为继伦敦、纽约之后新的国际金融中心。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日本经济的泡沫破灭,大量的外资逃离东京,为香港发展金融产业带来了机遇,借此时机,香港一跃成为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同期,迪拜也逐步摆脱石油经济,成长为中东地区的金融中心。 根据对国际城市的考察与国际货币体系的研究,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形成、变迁皆与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及该国的货币地位息息相关。伦敦、纽约、东京三个城市的金融网络不仅支撑起欧、美、亚之间的经济发展联系,也是确立它们国际商贸中心地位的基础。在欧洲大陆,二战后,德国的经济也曾取得了与日本相当的成就,但是法兰克福却没有成长为与伦敦、纽约比肩的国际性城市,这与德国马克最终没有在美元与英镑的国际联系中突围不无关系。

(二)世界产业结构变迁中引领主导产业发展是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共性

15-17世纪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初期,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商业与贸易,商业资本成为资本的主要存在形式,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商业资本的集聚成为了当时欧洲的商贸、金融中心。18-19世纪,伦敦通过工业革命,实现了产业资本对商业资本的替代,成为世界市场的主角,新的金融中心。与阿姆斯特丹相比,伦敦主导世界经济的手段已发生深刻的变化――商业资本让位于产业资本。借此英国打造了雄厚的工业基础,并把其工业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制造业开始替代商业成为19世纪商贸中心城市发展的先导产业。

在二战后的工业化时代,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时代,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表现在传统制造业的衰退与现代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由此服务业取代工业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纽约、东京等城市依靠服务业的繁荣,成为20世纪新兴的国际商贸中心。

纵观近5个世纪以来,商贸中心城市形成与发展中主导产业的变化可用表1总结。从表1可见,当代的国际商贸中心都是以金融为主的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这也契合了第一项特质――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是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形成的标志。

建设发展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条件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凡是作为世界经济中心的城市,不是位于海上、陆上的交通枢纽,就是扼守国际贸易通道的咽喉。这一点往往不可再生,也不能被它国复制。特别是出海口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商品输出与输入的通道,而且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港口物流为工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没有港口的巴黎,在其最新规划中,准备沿塞纳河建造一条从英吉利海峡的勒阿弗尔市直达市中心仅需要一个小时的高速铁路,把巴黎延伸至英吉利海峡,与海洋直接连通。

(二)合理的政府规划

早期的城市规划重点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聚集目的。而城市规划的后期是功能区的分化,以便适应城市多元化产业的发展需求。进入21世纪,国际商贸中心规划的内容以整个城市在国际经济链条中的定位为核心,将视野从关注自身发展转向关注城市在世界经济体系的定位,因此规划的合理性与前瞻性将会影响城市的发展走向。

(三)完善的商业环境

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主导产业是不断变化的,城市功能也是逐渐演变的,但国际商贸中心城市通行和不变的特点是拥有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完善的商业法律制度和宽松的市场管制。自由、市场化的商业环境已经成为全面提升城市乃至国家影响力的必备要素。国际商贸中心对于商家与消费者的吸引力也源于此。

关于北京市的发展建议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经过多年的积累,已发展为全国最大的城市消费市场和重要的商贸流通交易中心,聚集了大批国际商业企业。截止2010年底,全球知名品牌中已有90%进入北京、国际知名的294家零售商中有41%已入驻北京。2009年,北京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世界第15大购物之都。

(一)选择复合型城市发展路径,保持传统特色

回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演变路径与特质,北京尚不具备原发型城市的发展条件;但若简单地选择承接型路线,对北京而言风险太大。实际上,2004年12月11日中国零售业对外资全面开放后,无论北京还是其他内地城市都或多或少遇到了内资企业缺乏竞争力、消费者权益频频受损等问题。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若完全采用承接型商贸城市的发展路线,可能会把输入型风险向内地转嫁,从而扩大风险承受的地域范围,并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国内现有的商业问题。

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北京,在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规划中,应该学习巴黎走复合型的发展路线,既有商业发展上的跟进,又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与传统。即在国际化的同时,要充分对外展现千年积淀的城市历史,如提升京派老字号的品牌地位;打造北京特色街区;开发皇都旅游资源;发展以京剧为代表剧种的演艺事业等。

(二)推进环渤海区域一体化发展,实现京津双城的分工合作

目前,世界经济的中心由大西洋两岸转移到太平洋两岸。而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令全球瞩目的成就,造就了沿海三大经济引擎:以广深珠为核心的珠三角、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以京津冀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东临日、朝、韩,北临蒙古、俄罗斯,位居东北亚中心,既是中国北方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天然结合部,又是通向亚太地区和走向世界的出海口,处在“东来西往、南联北开”的有利位置。京津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各有所长,北京占据人才、技术、信息、文化上的优势,而天津拥有国际港口、雄厚的工业基础。推动京津城市一体化的发展,使二者优势互补是北京建设世界商贸城市的契机。通达四海的地理优势几乎是历史上所有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具备巨大经济辐射能力的基础条件。例如,英国的伦敦是世界著名的港口,形成了对三千万人口圈的辐射。法国的巴黎虽然没有出海口,但它与荷兰的鹿特丹共同构建了欧洲大陆的商贸中心,口岸通道的责任由鹿特丹完成。与巴黎相似,北京同样面临没有出海口的问题,若与天津实现了城市一体化发展,则该问题能迎刃而解。

(三)放松商业管制,建设自由开放的商业环境

2010年,北京市商业零售总额为6229.30亿元,已经达到并超过了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标准,但从商业发展的质量上看,北京与国际商贸中心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突出的问题在于同是中国生产的商品,国内价格高于国外;进口商品的价格高于其他国际城市。产生这类问题的原因众多,本文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对商业的管制过多,造成商业经营成本较高,由此推高了商品的售价。当代的国际商贸中心均是世界消费中心,品牌高地与价格低地是其共有特点。北京要铸就国际品牌的价格洼地,必须建设更加宽松、自由的商业环境,从而降低商业企业的交易成本。

(四)政府合理规划,满足世界城市发展需求

国际商贸中心的建设目标要求北京具备宜游、宜居、宜商的城市环境,这也是政府对于城市空间的合理规划。当前,北京面临着房价居高不下、交通拥堵等问题,而这些必将增加商务与旅游活动的成本,为商贸中心城市建设带来不利影响。产生这类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但不可否认政府的规划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需要是个中原因之一。在“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能否立足于世界城市的要求,因势利导,运用合理的规划与市场化的手段解决问题是关键。

参考文献:

1.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丝奇雅•沙森.全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M].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6

3.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篇9

关键词:智慧林业;林业信息化;SWOT

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919(2015)02-0023-03

2008年11月IBM总裁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的地球”这一概念。“智慧的地球”指出未来所有的物品都有可能安装并运用智能技术,使社会服务更加智能化,这一概念为社会经济与发展提供了一条前瞻性的发展路径。“智慧林业”即是在此理念基础上提出的,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手段,形成信息、立体感知、管理协同高效、生态价值凸显、服务内外一体的林业发展新模式。自2013年8月国家林业局下发《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后,智慧林业建设即相继在全国各地展开。目前已形成了数千个由国家、省、市、县级子站组成的纵向到底的四级林业政府网站体系。2013年网站平均每日信息100万字、总访问量突破12亿人次,平均每月信息被新浪网、光明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转载约4500次。

智慧林业是一种新型资源观、生态观和价值观的具体呈现,是落实中央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的重要举措,对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深远意义

SWOT分析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优势(s)、劣势(w)、机会(0)、挑战(t)加以分析得出有效信息,即通过分析研究对象所处环境,并结合对象自身优势及劣势,从而制定出调整方针与发展战略 本文以SWOT分析法为基础,从智慧林业的优势(s)、劣势(w)、机会(o)、挑战(t)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智慧林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为相关工作者决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1.基于swot分析中国智慧林业发展现状

1.1 优势(s)分析

1.1.1物联网建设等技术上取得突破

2013年5月,首次引入物联网技术,通过土壤环境凶子、微型气象站、电子摄像头、二维码,实现树木自身状况、林木环境、养护管理等生命全周期监控与管理的“中国信息林”落户于北京园博园,为慧林业的提出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在技术上也起到了示范作用。近日,历经五年潜心研究和试点试验的吉林森工“森林眼”顺利通过国家林业局科技成果鉴定。“森林眼”是林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上的大突破,使林业资源管理更加精细化、精准化和信息化。物联网应用等技术上的突破为智慧林业提供了发展的技术基础。

1.1.2林业网站群建设前景光明

近几年,以中国林业网为核心的林业网站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中国林业网的影响力逐步扩散,白2010年改版以来,网站访问量不断提升,2010年11月22日访问量破亿,而2013年2月访问量即突破10亿。网站及时公布政务信息,使政务信息公开化、透明化,网上办事和服务功能也不断加强,网站“生态文化”专栏等不断加强网站文化建设,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态文化,促进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的发展。

1.1.3林业电子商务平台发展迅速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据商务部近日公布2014电子商务交易额将到达约13万亿元,同比增长25%。目前,全国已经诞生20个淘宝村,实现6万人就业。浙江有六个淘宝村,其巾一半是销售林产品。林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为林产品流通、销售以及林权交易、碳汇交易等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服务,促进林业产业的多元化健康发展。

1.2劣势(w)分析

1.2.1 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智慧林业主旨之一即管理协同化、精细化,森林监测系统等设施是实现智慧林业精细化管理的基础,而由于设备工作环境的限制,导致一些特殊地区难以安装这些设备,不健全的基础设施就难以使林业管理精细化。

1.2.2各地发展不均衡,优势地区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由于自然条件、人才、资金等因素的差异,各地智慧林业的建设进程不同,优势地区发展迅速,但南于缺乏有效的互动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其发展成果并未带动欠发达地区,造成各地发展不均衡且差距越来越大。

1.2.3公众参与度不高,全民参与观念有待加强

据《第35次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49亿,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已达85.8%,,而在林业网络平台,公众参与度并不高,由此可见,网络宣传力度不够,全民参与观念有待加强。

1.3机遇(o)分析

1.3.1 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引

根据《2015-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支持报告前瞻》数据娃示,我国已有311个地级市开展数字城市建设,同时最新启动了100多个数字县域建设和3个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在不久的将来,智慧城市时代即将带来,智慧城市的建设指引着智慧林业抓住历史机遇,发挥优势,迅速发展。

1.3.2生态建设与信息化发展助力智慧林业

十明确提出“五位一体”和“新四化”,即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对于生态文明建没,林业建设是其重要战略措施,对于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是其核心思想,全球趋势信息化则为林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1.3.3物联网应用工程的展开

2014年2月,国务院召开全国物联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物联网发展重点包括智能传感器等核心关键技术,特别注重在交叉领域应用的推广。物联网以及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为智慧林业资源监测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环境基础。

1.4挑战(t)分析

1.4.1 优秀的专业人才缺失

优秀的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必备因素,但是目前智慧林业这个具有前瞻性的领域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以及吸引人才的长效机制。忽略人员培训、团队研发等战略管理工作,导致长期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

1.4.2 资金短缺且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智慧林业建没的开展是国家做出的重要举措,重点建设工程的资金都由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但是技术研发需婴大量的资金支持,而森林资源评估等相关体系不完善造成融资渠道单一,技术研发与应用受阻,技术设备不成熟,难以形成健全的市场,也就造成投资稀缺的局面。

1.4.3 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尚未完善

社会投资在智慧林业巾的角色也非常重要,健个的政策和配套的保障措施是吸引并引导林业投资者的基础。而目前林业政策及相关标准规范尚不健全,造成智慧林业投资风险较大,投资回报期较长,因而难以形成成熟的市场。

2.对策建议

把握机遇,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下,拓宽智慧林业发展领域,加强林业与其他产业的合作,延伸智慧林业产业链的广度。跟随信息革命的步伐加强建设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成果,加强建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项目,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智慧林业项目的鼓励扶持力度,全面建设以物联网应用为主的林区基础设施项目。鼓励智慧林业多元融资形式,加强政策性金融对林业的支持力度,扶持具有发展潜力的智慧林业企业,鼓励商业性银行对智慧林业项目提供贷款,为智慧林业引入更多社会投资,以支持推动技术创新,形成成熟的智慧林业市场。

篇10

关键词:万州、生态涵养规划、多规协同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2013年9月13日至14日,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渝东北地区被划为生态涵养发展区,这个以三峡库区为主的区域,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除了要实现生态涵养的要求,更有要实现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库区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各区县都迅速提出了各自的生态涵养发展的思路与规划,但是总体仍然是发展战略性规划,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与环保要求居多。而区县相对较小的地理空间,需要更具体的空间落地规划和实施指导,不能够简单照搬重庆直辖市全域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方式来落实规划意图,而要探索以实施导向的区县生态涵养规划编制思路,引导规划有效实施。本文结合万州区生态涵养发展规划编制的探索来进行分析。

1、渝东北生态涵养区的背景与要求

1.1背景

重庆首次将全域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五大功能区”,并根据各自定位,在产业布局、人口分布、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了调整。五个功能区域在更大的空间格局和区域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以更好地推动重庆大都市区的发展和建设;划分生态涵养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发展区,是为了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关系;明确各区域功能定位、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目的是强化五大区域联动,更好地突出整体性、互补性和联动性,实现全市一盘棋发展,引导形成主体功能明确、板块之间联动、资源配置优化、整体效能提升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在五个功能区域划分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包含11个区县,以万州为核心,包括1个大城市(万州),10个中小城市,196个小城镇,面积约3.39万平方公里。截止2011年底,该区域户籍人口为1096万人,常住人口为833万人,城镇人口为325万人,城镇化率为39.02%,城镇人口占全市比重20.24%。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为1723.56亿元,占全市域比重17.03%。该区域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和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特色资源加工基地。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引导人口相对聚集和超载人口梯度转移,着力涵养保护好三峡库区的青山绿水,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1.2要求

在五大功能区的划分中,也对渝东北生态涵养区提出了以下重点要求:

一是把万州作为重点开发区加快建设,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承接周边地区人口转移,建成三峡库区经济中心,带动形成万(州)开(县)云(阳)特色产业板块。

二是增强梁平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开县等国家农产品主产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县城及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开发,构建农产品特色经济板块。

三是增强城口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构建特色旅游经济带。

四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培育壮大有资源依托、环保水平高、吸纳就业多的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发展特色资源加工、机械加工、轻纺食品、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商贸物流等。严格控制并逐步淘汰落后产业。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人文旅游,加快建成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2 万州生态涵养发展规划编制的探索

2.1万州生态涵养发展的基础

万州是重庆第二大城市,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目前该流域内蕴藏着全国1/3的水资源和3/5的水能资源,拥有全国1/2的内河通航里程,是我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实施能源战略的主要基地、珍稀水生生物的天然宝库、连接东中西部的“黄金水道”和改善我国北方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支撑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万州区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境内山丘起伏,最高点海拔1760米,最低点海拔120米,中山、低山、丘陵面积占90%以上,少平坝和台地,且零星散布。境内河流、溪涧切割深,落差大,呈枝状分布,均属长江水系。境内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共13条,溪沟93条,总水域面积为108.66平方公里。在不计基本农田的因素下,万州全区适宜建设用地约为 71.1平方公里,较适宜建设用地约为 475.1 平方公里。万州适合进行城市建设用地的承载力约为190万人左右。通过GIS分析,得出铁峰山、方斗山、七曜山以及长江沿线是低安全格局区域,是保障生态安全的最基本保障,是城市发展建设中不可逾越的生态底线,需要重点保护和严格限制。

2.2万州生态涵养发展的总体思路与空间布局

规划到2020年基本形成生态涵养发展的总体格局,功能区划清晰,发展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对主要森林、水源、景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较好,形成重点生态涵养保护区域的新发展态势。形成以中心城区及各镇乡的合理城镇体系结构,新农村聚居点为主的乡村居住空间体系,人口分布更加科学,城乡低碳绿色建设和宜居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体系。社会事业更加发展,文化内涵更加浓郁,实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全区生态涵养发展形成“一核、两轴、多点”的重点开发空间格局,形成四带五片保育与涵养的生态保护空间格局,总体形成开发与保护有机结合,城乡空间一体的生态涵养发展的新空间结构。

一核 ―― 中心城区

两轴 ――长江和318国道两条重点发展轴线

多点 ―― 41个镇乡小城镇和若干乡村聚居区、特色产业项目、旅游、能源基地,围绕各中心,与生态环境有机融合的点状网络结构

生态保护空间格局:

四带――长江及沿线、铁峰山脉、方斗山脉、七曜山脉等四片重点生态保障区

五片――甘宁龙沙武陵片、分水李河片、白羊太安片、龙驹罗田白土片、余家后山片等五片主要集中生态保育发展片区

图1开发空间格局规划图

2.3万州生态涵养发展功能区类型与空间布局

在全区生态安全格局分析基础上,按照不同国土空间所承担发展与涵养方面的不同特点与职责,宜建则建,宜养则养,将全区国土空间划定为城市建设区、城镇建设区、乡村聚居区、农业保养区、生态保障区五类功能区域,对各类分区进行诠释、定义,在不同功能区综合落实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和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的主要要求,实现“五规合一”协同。

城市建设区以城市综合发展为主,促进产业和社会事业充分发展,引导区域人口集聚,是最主要的城市生产生活空间。

城镇建设区以城镇特色发展为主,优化空间布局,缓解生境压力,促进人口集聚,适度发展第二产业和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是主要的城镇生活空间。

乡村聚居区以农村人口聚居为主,新建与改造相结合,节约资源能源,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可适当发展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是主要的农村生活空间。

农业保养区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引导人口有序转移,主要发展特色农业、观光休闲等产业,是主要的农业性生产空间

生态保障区以生态涵养为主,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适当发展旅游度假等第三产业,是主要的生态空间。

2.4镇乡生态涵养涵养发展的引导与管控

对全区53个镇乡街道的国土空间结合其具体情况科学划定功能区域,分别明确各区引导建设内容与禁止建设内容,既要充分发挥各镇乡资源优势,又要落实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部分镇乡街道拥有前述5类功能区,部分也只拥有其中的几种。各镇乡街道规划以发展规划图、生态涵养管控(负面清单)图及发展管控说明(表)进行表达,如下图案例。

图2龙沙镇生态涵养规划图

2.5规划的实施与运用

本规划探索实施的路径。规划提出经政协协商,党委政府审议,人大审批后实施,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或突破。对禁止性要求等要重点监督。原则上3年修编一次,修编前对实施情况应进行评估。具体建设时还应按照土地利用、城乡规划建设、环境保护等规划的要求,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程序进行。

要求各镇乡街道要加强规划的实施,在招商引资、项目选址等活动时要对照本规划,作为宏观指导要求。在城市规划、小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进行动态调整时,要以本规划作为中观指导依据。项目审批时,要以本规划作为具体的审批规划依据。

同时也要加强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制度设计与实施。探索完善生态涵养发展指标评价体系。

3 实施导向的区县生态涵养发展规划方法与思路

万州生态涵养发展规划的编制,在以下实施导向的重点编制思路与方法探索,为直辖市区县主体功能区规划向实施层面探索提供了有益的支撑。

3.1多规协同的规划

生态涵养发展是区县域发展思路的调整,空间布局的优化。而传统的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各自引导着发展和项目实施。为了生态涵养发展规划意图的落实,就必须要协同各大规划的重点要求,协调各大规划在空间落地等方面的一些矛盾,在新的生态涵养发展思路下形成新战略、新布局,同时又探索把生态涵养规划的要求,反转到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规划等传统法定规划的更新落实,实现动态的有机融合状态。

3.2生态规划要点把控

生态涵养发展规划中“生态”是重点。而各规划中涉及到的生态要素众多,规划综合时既要考虑实现产业转型、城乡空间布局优化、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内容,更要重点关注关键生态要素的管控,主要有水源地及相关区域,集中林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等,石漠化、地灾点等生态修复区域。规划既要加强保护,也要通过人为的建设,形成更优的生态空间结构和发展应用模式。

3.3镇乡生态规划的管控

镇乡是规划实施的重要单元。当区县城成为发展的重点区域,项目的建设、生产运行有较严格的控制。而镇乡成为生态涵养的重要空间,一是镇乡小城镇发展中容易忽视环境类基础设施建设,也是环境污染小企业的重点集聚地,人居环境较差。二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注重对生态意义重要的资源保护,部分农业、畜禽养殖等造成面源污染。本次规划强化将各区域层面规划意图、法规要求结合镇乡实际情况,细化到每个镇乡街道空间,重点强调了生态管控的要素与要求,并以镇乡领导、管理者容易懂,便于使用的图表方式来表达,明白每块国土空间适合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运用于发展战略布局、招商引资等工作情况,大大增强实用性。

3.4 GIS的空间规划叠加与分析

在规划技术方法上,加强了GIS的空间规划叠加与分析技术的应用。首先是GIS技术对全域生态本底进行分析,重点对山脉、水系、森林和需要控制的景源、地灾点进行分析,结合地形坡度等进行分析,综合评判生态安全格局,成为规划研究的基础。再者对各大规划(如城规、国土、交通、环保等)的要求分解并转化为空间发展布局或管控要素线,进行综合叠加来推导方案,并与生态基础分析叠加评估,增强了规划的科学性。

3.5非法定规划的实施应用探索

作为非法定规划,其应用方式与保障路径必须在规划初期就应该设计好,才能够保障有较强的实施性。关键点一是要通过党委政府审议、人大审批等方式,获得有类似准法定规划的权威性,二是要设计好评估、检查、监督机制,有一定奖惩的规则,以保障有足够的实施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