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4: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研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研发展趋势

篇1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

1、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的原因

1.1经常性、连续性、创造活动的出现

经常连续不断的创造性活动是推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动力之一。这种创造性活动在本质上是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处理的现实需求的推动之下的计算机相关的科学理论的不断的更新和发展。

1.1.1现实的需求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创新的动力

计算机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信息处理的迫切需求。这使得大量的相关的资源和人力可以投入到计算机的研究和开发的过程中,促使了计算机的诞生。而计算机的民用化是由于研究所、政府部门以及大学的实验室对信息处理的需求不断的增强。尖端技术领域和工程设计领域对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储存容量有着更加高的需求。这一切都让经常连续性的创造活动不断的迸发。在商业计算机领域,比对手抢先一步新的计算机产品往往意味着比对手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这样,在利润最大化需求以及竞争压力的驱动下,使得企业不断的加大科研力度,加快新技术的开发与研制,使得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能够跟上市场的需求。这无疑促进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更新速度。

1.1.2 计算机技术理论的发展促进了技术的进步

从事计算机技术相关研究的科学家在反复的实验中,获得了大量的设计灵感和理念,这些理论往往又会在计算机的产品中得到表现。理论上可行的技术还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甚至有时候试错的过程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从而带来新的计算机设计理念。例如,铝硅触面在集成电路的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问题,在试错的过程中,铝硅氧化物被发现,这直接推动了超大规模型集成电路的发展。同时,新技术的不断发现又会推动更新技术的产生。例如,铝硅肖特基势垒就是在铝硅氧化物触面控制的基础上被攻破的。在试错的过程中,通过对经验的归纳总结,发现了大量的计算机技术,不断的进行着研究、开发、设计和演化。这个过程的不断的循环往复,催生了大量的新的计算机技术。

1.1.3 信息共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基础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领域内,信息共享是其进步的基础和关键。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创新活动可以获得最新的技术与资料的支持,这样的技术起点比较高,可以避免浪费,缩短研究周期、提高研究质量。

1.2 稳定明显和迅速的选择机制

当两个价值相近的技术同时出现而只能选择一个的时候,往往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进行相关的论证,而在这段论证的时间内,最后的选择往往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这个论证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各种选择机制,尽量做到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论证。

2、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具体发展趋势

2.1运算速度大大提高的高速计算机

近年来,美国人发明了一种通过空气的绝缘性来大幅度提高电脑运行速度的新技术。由纽约保利技术公司研究人员发明生产出一种电脑中使用的新型电路,这种电路的芯片之间是由一种“胶滞体包裹的导线”进行连接的,而组成这种“胶滞体”的物质中有 90%的成分,空气,众所周知,空气恰恰是一种不导电的优良的绝缘体。经实践研究表明,计算机运行速度的快慢与晶体管或芯片之间信号的传递速度有直接关系,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硅二氧化物导线”在信号传递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吸收掉一部分信号,因此延长了传递信息的时间。而保利技术公司研究制造的这种“胶滞体导线”,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几乎没有吸收任何信号,所以它能够更快的传递信息。除此之外,这种导线不但有利于大幅度降低电耗,节约材料成本,而且无需更改计算机芯片,可直接安装,最重要的是极大的提高了计算机运行速度。但美中不足的是,这种导线的散热效果较差,无法及时排出电路生成的热量。为此,保利公司迅速组织科研人员,针对这一缺陷进行创新改造,终于研究出一种“电脑芯片冷却”技术,即在计算机电路中置放许多装有液体的微型管道,用以吸收电路在工作中形成的热量。电路开始发热时,其产生的热量可以将微型管中的液体汽化,汽化之后的物质逐渐扩散到微型管的另一端,会重新凝结,顺流到微型管底部,从而达到吸收热量、有效散热的功效。目前,美国宇航局正在对该项技术进行太空失重实验,如果实验取得成功,“空气胶滞体”导线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全球计算机的使用中,有助于大幅度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2.2超微技术领域的生物计算机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生物计算机就已经投入研制了,这种计算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生物芯片,由生物工程技术中所产生的“蛋白质分子”组合构成。在这种生物芯片中,信息是以波的方式进行传递的,其运算速度快的惊人,几乎相当于普通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十万倍,且具备强大的储存空间,而其能量消耗仅为普通计算机的十分之一,这种生物计算机的优势作用显而易见。由于蛋白质分子具有再生能力,因此,它可以通过自我组合而合成新的微型电路,这样就使得计算机具备了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因此被称为生物计算机。例如:这种计算机可以通过生物自身的调节作用自主修复出现故障的芯片,甚至能够模拟人脑进行思考。1994 年,美国首次将生物计算机公诸于世,随之公布的还有模拟电子计算机而进行的逻辑运算,并提出了解决“虚构”的七座城市之间路径问题的最佳设计方案。前不久,来自世界各国的二百多名计算机专家学者就曾经齐聚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联名呼吁计算机科技应向生物计算机领域努力进军。根据现在的生物计算机技术发展来看,预计将在不久的未来,制造出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就能检测、处理、储存、分析、传输数据信息的分子元件。

2.3以光为传输媒介的光学计算机

光学计算机是一种以光作为信息传输手段的计算机,这种计算机与传统计算机(电子)相比,具有诸多优势特点:光速度有目共睹,这是电子计算机永远无法比拟的,并且光速具有一定的频率和偏振特征,大大提高了光学计算机传输信息的能力;光的发射根本不需要任何导线,即使发生交会也不会造成干扰;光学计算机的智能水平也大大高于电子计算机。可见,光学计算机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理想计算机。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各国以及各个科研机构,就已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以研发“光脑技术”。其中,由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 60 多个国家组成的科研队伍研发的光学计算机成果显著,该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比电子计算机快了一千多倍,而且准确率相当高。除此之外,有些超高速计算机只能在低温状态下运行,而光学计算机不受温度的限制;光学计算机的存储量超大,抗干扰能力超强,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能正常运行;光脑具有与人脑相似的特性,就算系统中的某一元件出现损坏,也不影响运算结果。

2.4含苞待放的量子计算机

计算机专家已经根据量子学理论知识,在量子计算机的研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如:美国科学家已经成功完成了 4个“锂离子”量子的缠结状态,这一成果体现了人类在量子计算机研究领域上已经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篇2

一、调研目的

围绕“破除思想障碍,破解发展难题,构建科技创新机制”这一主题,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向实践学习,向基层学习,向群众学习,认真学结基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经验,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实践探索,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形成一批调研成果,探索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科技管理的新机制,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科技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科技发展的实际能力。

二、调研内容

调研要突出构建保障我区科技发展的新机制,重点围绕四个方面的问题开展调研工作:

(一)影响和制约保障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

围绕建立科技发展的新机制,重点调研我区科技优势依然发挥不够充分,对经济的贡献率低,区域内科技综合能力与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低,缺乏产业化基地,产业集群式发展不足,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企业和知名自主品牌,缺乏重点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缺乏自主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全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科技产业对全区工业经济的贡献。

(二)科技管理和服务中的疑难问题

围绕解决科技管理和服务中的的疑难问题,重点调研加强和改进城关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为改善地方经济结构、区域产业升级作出贡献。目前面临的制约瓶颈是:由于土地紧缺,一直没有建设科技孵化企业的产业化基地,致使我们支持孵化企业的生产基地都落脚周边县区,为别的区域经济做贡献。为了切实增强我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协调各有关部门,在合适的区域建设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优势的科技产业基地,强化孵化器的项目承载能力,促使孵化的科技成果实现就地转化,同时吸纳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的产业,从而促进区域创新体系的完善、加快企业规模结构的调整,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重要途径。

(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

重点围绕城关生态恢复、环境治理、公共卫生、城市建设等社会公共事业方面的工作,加强污染综合治理技术、重大灾害疾病的监测预防与防治技术、建筑节能技术、生态治理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促进社会事业与科技工作协调发展。

(四)基层和人员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围绕研究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调研总结科技管理创新、队伍建设等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查找、梳理科技人员队伍在思想观念、管理职能、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等方面不适合、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切实加强全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工作氛围。

三、调研范围

针对以上四个方面的调研内容,深入到相关部门、街道、企业开展调研工作。

调研对象包括业务相关部门、服务对象、专家学者和基层群众。

四、方法步骤

调查研究采取实地调研、问卷调研、辅助调研等方式。具体安排如下:

(一)调研准备(3月15日—3月23日)

1、研究梳理问题。活动领导小组召集机关各办公室座谈,讨论梳理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科技管理和服务中的疑难问题、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以及基层和人员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初步思路。

2、设计调查问卷。发放征求意见表并在城关科技网开设专栏,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对科技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制定调研方案。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制定调查研究工作方案。

(二)调研实施(3月24日—3月31日)

1、问卷调研。围绕建立科技发展的新机制,重点调研我区科技优势依然发挥不够充分,对经济的贡献率低,区域内科技综合能力与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低等问题,分别向相关部门、服务对象、专家学者和基层群众发出调查问卷,系统了解和广泛征求意见及建议。

2、实地调研。围绕解决重大问题,确定重点调研内容,带着解决问题的初步思路,采取座谈、研讨、走访等多种方式,开展实地调研。

3、辅助调研。局分管领导围绕调研内容,结合分管工作职责,同步开展辅助调研。

(三)成果交流(4月1日—4月10日)

班子成员结合调研主题,撰写并按时提交调研报告;举办调研成果汇报交流会。

(四)成果转化

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阶段预期成果,做好调研成果转化工作。

1、创新实践。总结推广科技管理的创新实践,转化为新的理论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通过调研,对目前能够解决的,集中力量加以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进一步梳理分析,促进解决问题思路的形成,并积极创造条件尽快解决;对涉及重大政策调整等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基本思路,向区委、区政府提出建议。

2、创新制度。推进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将调研成果转化为符合科学发展要求、有利于促进“科技兴区”战略实施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办法,做到成熟一个、决策一个、实施一个。

3、创新机制。围绕“破除思想障碍,破解发展难题,构建科技创新机制”主题,通过调研成果的深入研究,形成和提出科技创新的意见、办法和措施,探索建立科技工作的新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坚持改革创新。要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贯穿调研工作始终,坚决破除思想障碍,增强改革创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把突出实践特色作为调查研究的根本方法,深入学习实践、探索实践、总结实践,从实践中发现、梳理、排查、解决问题;要把贯彻群众路线作为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关注民生、集中民智,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总结群众的创新经验;要以查找和解决问题作为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破解发展难题,从科技工作服务和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及部门自身建设等不同层面,找准问题,研究思路,探索规律,切实解决,使干部受教育、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

篇3

关键词:新形势;食品科学;现状;发展趋势

一、目前食品科学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如今的食品科学主要分为七大类,分别是:发酵食品、方便食品、冷藏食品、人造食品、有机食品、生态食品和辐照食品。

1.发酵食品

是通过微生物支持的食品,主要是豆制品、奶制品、发酵酒类还有生活中常见的调料,如:酱油、食醋、豆鼓。这类食品是经过一系列负责的生物发酵使那些难以消化的物质转化为对人体有益的易吸收物质。同时还能增加食品的保质期,如臭豆腐。

2.方便食品

方便食品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如今经济和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人们需要快速解决饮食问题。使得饮食更加大众化,如今己经成为食品中最炙手可热的部分了。

3.冷藏食品

通过降低温度抑制食物中酶的活性使食物保鲜,这也是我国冷藏技术发展所兴起的一种新型食品,通过冷藏使食物增添了新的变化,风味更佳独特。其中水产食品也属于冷藏食品的范畴。

4.人造食品

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技术生产的食品,也叫单细胞蛋白食品。目前常见的有:人造肉、人造鸡蛋等等。但是目前人造食品的发展仍然遇到了许多限制,因为营养的问题还没有被大众所接受。

5.有机食品

作为目前最主流的新兴食品,是在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生产的食品,相当于目前所说的“绿色食品”。

6.生态食品

就是指纯天然未经过人工加工过的食品,主要特点是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7.辐射食品

通过电离辐射使食品内部进行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变化以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保证了食品没有污染。主要是应用于石材的脱水杀菌、辐射杀虫方面。

食品工程始终保持着高速发展状态,更多的品种产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在食品结构更新品种丰富的同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简洁。上述近年来食品科学的发展态势来看,新形势下食品科学的发展模式就变得越来越清晰了。

二、新形势下食品科学的新的发展模式

上述近年来食品品种的丰富也说明了人们对食品的追求不再局限于数量了,更多追求的是食品的品质、营养和健康。而这也是未来我国食品科学的发展方向。在发展食品结构转变的同时,加大对高层次食品的生产。所以食品企业想要在新发展中保持长久的竞争力就要首先把握新时期食品工业发展的变化趋势,充分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未来饮食的发展不仅能满足人们对营养的需求,还能帮助人们减少许多疾病。目前许多病都是因为饮食不良产生的。并且改善国民的素质也需要食品科学的发展。而目前饮食的改善方案就是在居民消费最多的食品中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有效地改善国民普遍的营养缺乏和体质弱的问题。例如面粉和大米都是我国重点保障的食品原料。在各类食品生产中都要做好安全工作,包括“奶制品、食醋、食用油”的营养强化。通过食品来改善人民缺乏的营养元素就是要发展奶制品,因为缺钙是目前普遍的幼中老年存在的问题,加强钙、铁和多种维生素的吸收能有效地强化国民的体格。针对这些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新食品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1.变态食品

“变态”指的是原来食品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从原来的固体状态变成了“半固半液体”或者是“液体”。比如最新的“空气食品’夕就是把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气态化,装进一个小瓶子里。人们在需要饮食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吸食瓶子中的“营养空气”就可以解决饮食问题了。这种新型食品在我国还没有得到推广,不过这种快速有效的进食方式很有可能在未来代替现在的快餐。

2.合成食品

合成食品是生物微生物技术生产的食品,就是通过一些基本元素(如真菌和酵母菌)转化成人们希望合成的食品,就是想毛线织成毛衣一样的原理。而真菌和酵母菌就是“毛线”,通过一定规则和结构就能“编织”出我们想要的美食。

3.昆虫食品

尽管昆虫食品在目前生活中也不算少见,但是技术还没有成熟。其实昆虫本身除了含有丰富的营养以外,还有独特的免疫功能。能帮助人们改善血液循环,治疗改善许多疾病,例如:风湿、肾病、咳喘等等。这也是病理学的研究范围,相信不久会进入大家的饭桌。

从未来发展潜力最高的三大食品可以发现:我国目前倡导的“循环经济”正深刻地影响着未来食品科学的发展,就是食品工业的发展与环境和谐共处,生产出既有利于营养建设业对环境有利的食品。最终成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并且食品的生产开发要结合目前最先进的技术,比如“电子技术、生物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冷冻干燥技”,生物不仅对医学事业有重大影响,对未来的食品发展也起到了主导作用。

三、结束语

食品科学未来的发展还得依靠新技术工艺的发展,这也与物理、化学、生物三大学科分不开的,所以食品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发酵、灭菌技术及无菌包装技术的发展都会对未来的食品科技发展产生变革作用。而随着人们经济条件、需求的不断变化,对食品的外观、营养和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这也是未来食品科学新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智能硬件 创客运动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05-0000-00

我国的智能硬件行业在经过产品的定义、资金注入、应用领域的细分和产业链的准备等几个阶段以后,现在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再加上信息技术在汽车、电器和医疗卫生行业中取得更加深入的应用,使得智能硬件的发展突破了应用瓶颈和关键节点,有了更好的产品开发前景。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以及智能汽车等各种硬件产品的开发和应用都相应呈现出快速的增长趋势。国内互联网领先公司的介入,如阿里、腾讯、百度等,为以智能硬件为基础的应用提供了搭建平台的可能性,促进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创客运动的兴起,提倡的是开放、创新和共享,中国的创客们如果能在智能硬件进行大规模的普及之前,率先地走产品商业化道路,创造自己的品牌,就能够有效地进行中国式的智造和创造。创客的创业现状,目前受到资源、条件和产业体系不完整等方面的限制,真正做到产业需求和创客的创意对接,完善产业的上下链条,才能使创客的创新能够得到良性循环,促使创客运动发展壮大,经受起市场的考验,从而不至于泡沫化。

1智能硬件的发展历程

在2014年以前,我国的智能硬件市场一直处于沉默的状态下。07年iPhone重新定义了手机和移动互联网; 2012年出现的SmartWatch促使智能硬件在消费市场得到快速发展,并带动各类产品在互联网中的爆发式增长。智能硬件的发展相对来说仍然比较缓慢,在市场中还处于摸索期,在不断地尝试产品形态、挖掘客户的需求和收集用户资料等,出现的问题表现在技术优势不明显、处于微利竞争中、产品的同质化较严重和用户年度比较低等方面。随着产业链趋于成熟,在2016年的智能硬件在市场中将进入启动期,通过传感器、芯片、云平台、通信技术和数据等多方面的支持,已经基本完成了智能硬件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搭建,将有利于创新服务类产品的成熟和产品差异化的增大。

2智能硬件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智能硬件在市场中进入启动期之后,在孵化器、资本、技术、政策和人才等方面都会向这个行业倾斜,我国智能硬件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智能硬件商家与众筹平台牵手

智能硬件的商业模式主要是通过与众筹网和京东众筹等众筹平台牵手,先打造智能硬件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这是一种互赢的商业模式,智能硬件的商家不但能通过众筹平台积累足够的生产资金,还能借助于众筹进行推广和营销;众筹的平台则可通过和智能硬件商家的合作连接,形成网络中智能硬件众筹生态。目前,随着越来越多的产品和项目同众筹平台的成功牵手,促使更多优秀的智能硬件项目进入了众筹平台,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生产集资和宣传。

2.2硬件有望开启免费模式

智能硬件的免费趋势有以下表现:目前的智能硬件几乎零利润;新的生产方式和原材料会降低智能硬件的成本;赢利点便是有效进行材料替换。

2.3软件应用跨界智能硬件领域

传统的软件和移动APP虽然都积累了大量用户,但主要都是以手机等移动产品为主,因此在软件开发方面目前遇到了发展的瓶颈,那就是在同类产品的应用竞争中,被用户随时卸载并替代的可能性非常大,另一方面,纯APP的盈利模式具有单一性,智能硬件的全网互联给软件应用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很多软件应用会伴随着智能硬件联网同时入侵智能硬件领域,也就是说在未来的智能硬件发展中,会有越来越多的软件应用跨界进入。

2.4智能硬件将会进一步资源整合

通常情况下,小商家的发展特征基本上呈现出几何上的“点动成线”规律,选择一个点作为基点,最后使其“面动成体”,也就相对形成了一个平台,然而智能硬件商家和百度、阿里、腾讯等大平台不相同,他们为了能够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必须得进行资源的整合,也就是多个商家会进行合作联手形成一个平台,称之为“智能硬件生态”。

3创客运动发展分析

3.1创客把互联网推向制造业

互联网的发展能够改变和影响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互联网通过创客给制造业带来了一场变革,首先是制造业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其次是创客将快速实现、门槛低、鼓励个体创新的互联网经济经验带入了制造业并对其产生重要影响。

3.2创客为创业提供有力保障

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雄厚的艺术积淀、制造业的生态体系都为都为创客的扎根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基础。创客是智能硬件领域中创业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智能硬件开发的基础。创客文化从极客群体、到学生以及社会和企业的不断蔓延渗透,使得在潜移默化中对思维、教育和人才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形成日益成熟的创客生态,很多智能硬件项目研究的团队成员也都是创客群体的一员。

4结语

当前,智能硬件成为ICT领域新的发展热点,从产品应用到服务,蕴含巨大的创新空间,开源硬件、互联网开放平台等技术促使智能硬件创新活跃,智能硬件由于其开放性使得硬件设计成本大幅降低,丰富的开源模块,搭积木式开发,相比传统硬件开发门槛大大降低,成本下降,促进了全民参与硬件创新。创客作为一个新生群体和新型创业形态已经自然地出现在国内,发展势头良好。应当加强对国内外创客运动的跟踪和关注,摸索总结创客运动客观规律,对创客运动进行扶持和规范,统筹和引导好国内创客运动。

参考文献

[1]安晖,温晓君.中国智能硬件产业发展现状[J].互联网经济,2015(Z2).

篇5

此次调查内容:民主管理条例的落实、集体合同、工资协议的签订及履行、劳动争议的调处、职工保险的落实等。同时6个乡镇、3个区直的基层工会进行了交流汇报。分别是x等。

基本情况如下:

一、企业劳动关系的现状

此次调研我们采取了抽样、座谈调查的方式,选取了5项工作作为此次调研的突破点。调查了6个乡镇、3个区直单位,涉及基层工会389个,占企业总数的1/3,职工人数30752人,占全区企业职工数的2/5。其中国有集体企业46家,职工人数2590人,非公企业(含外资)343家,职工人数28362人。从调研情况看,劳动关系整体不错。

1、调查显示,98%以上的企业,落实民主管理条例。召开职代会或职工大会的企业达95%以上,开展厂务公开工作的企业达到85%。特别是区直企业和部分较大的私营企业,尤为重视。如经委的腾飞化工厂、粮油经营公司、乡镇街的双象液压有限公司、亨达地毯有限公司等。

2、调查显示,92%的企业依法签订了集体合同和工资协议,涵盖职工­­­28014人,占职工数­­­­­­91.5%;如区供销联社、通利房地产有限公司、人造花行业工会、大华有限公司等能够在自愿合法平等的基础上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和工资协议,并将工资增长机制作为主要条款写入合同。在履行中作到工资按时发放按时增长,落实有关福利待遇等,职工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障。工资协议的作用在私营、个体企业中发挥明显。

3、调查显示,43%以上的企业为职工上了保险,涵盖职工­­­­­­9500多人,占职工中比例­­­­­­30.8%。区直企业职工“五险”参保率达到85%,乡镇企业职工参保率是13%左右,主要集中在中层以上人员,区直企业优于乡镇企业。

4、调查显示,100%基层单位建立三方协调机制­­­­­­,100%的企业建立调委会,调解组织覆盖基层。调处劳动争议­­­­­­91件,涉及职工­­­­­967人,涉及金额­­­­140.8万元。基层企业建立了劳动争议的预警机制、排查机制,使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了重大隐患。全年无重大群众性职工上访事件。

二、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

1、落实企业民主管理条例制度还不够规范。一是企业职代会召开程序上不够完善。调查显示职代会召开流于形式,内容、热点问题避重就轻。二是对集体合同、工资协议的协商内容不够深入、标准较低。三是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企业,公开的内容偏重不同,于职工利益的一方大加宣染,于领导利益一方避而不谈。四是部分企业负责人的认识有待提高,具体表现为不积极支持也不反对。

2、职工参保率还比较低。调查显示,主要集中在乡镇街的非公企业中,其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达到13%。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能够同时参加的比率则更低,在参保的企业中不少企业相对重视养老、工伤,轻视失业保险、医疗、生育保险,参保不均衡,还有一些企业不能全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降低了社会保障的应有功能。

3、劳动标准执行不够严。有些非公企业,不严格执行国家工时制度,加班加点,严重超时,侵犯了劳动者的休息权和健康权;有些私营企业劳动定额偏高,职工只能靠延时完成生产任务,因而产生很强不满情绪,这些都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4、劳动用工报酬不够高。不少非公企业没有建立健全合理的劳动者工资制度,劳动者工资与企业经济效益脱钩。部分企业把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劳动者工资发放依据,或略高于最低工资。特别是乡镇街的非公企业的职工报酬偏低,个别企业存在拖欠和克扣劳动者工资现象。

三、目前劳动关系现状

调查显示,近期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企业生产能力的衰退已显现。受此影响乡镇85%的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主要波及进出口企业和加工型企业,区直所属企业和国有集体企业受到影响则相对较小。如崔黄口的地毯行业,按惯例年底前应拿到明年上半年的订单进行生产,而现在生产只能维持到年底,只有个别企业拿到了1-2个月的生产订单,其余企业没有生产订单,已面临停工停产;曹子里乡的花行业每年正是生产销售的旺季,而现在大量的出口成品积压在库房中无销路;王庆坨镇的自行车企业有90%以上目前已处于放假和停产状态;还有部分外资企业和区直企业处于停产、倒闭和破产状态。现已出现了大量职工放假待岗,企业裁员现象,个别企业出现了拖欠职工工资的情况。

四、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尤其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职工利益之间的矛盾会更加突出。应以和谐为主题,以规范为准则,以教育引导为主线,多方配合,加快劳动关系的法制化、人性化步伐。

(一)以落实《××市企业职工民主管理条例》作为规范企业的准则。

当前,劳动关系呈现日趋复杂多变的态势。因此要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以落实《××市企业职工民主管理条例》为基础。一要深入进行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正确舆论引导职工,增强企业的责任意识和职工自我维权的保护意识;二要促进用人单位遵守法律法规,从职代会、厂务公开入手不断规范企业行为,加强集体合同、工资协议,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三要相关部门共同运做、相互配合、齐抓共管。

(二)建立工资储备金机制作为非常时期职工的保障。

工资储备金机制作为政府对企业在经济非常时期对职工工资支付的一种保障。这也是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企业方在经济效益好的情况下在政府的干预下提取一定数量的基金作为储备金,应对企业经济效益衰退或企业倒闭难以支付职工工资时,由政府出面对职工工资进行支付。这样既能够做到缓和职工情绪,也化解职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防止职工群体性案件的发生。

(三)完善预警机制、强化信息沟通网络。

预警机制是上级机关了解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信息来源。因此这就需要有一套完整信息的沟通网络,工会信息员队伍和劳动保障协管员队伍是我们了解企业与职工情况的基础,是信息沟通的重要环节,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将企业的信息及时准确源源不断的反馈到上一级组织,及时做出反应,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因此各级组织要重视预警机制和强化信息沟通网络,大力支持“两员”的工作,畅通渠道。

篇6

【关键词】体育教育;课余体育;现状;趋势

学校体育是一所学校办学的窗口,体育比赛是学校对外交流互动的平台,能展示一个学校的办学风格,学生的精神风貌,教学团队的凝聚力。而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贯彻普及与提高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推动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对完成学校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课余体育训练现状

(一)社会中“重视文化投入,轻视体育培养”的思想观念在很多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社会上的很多人也认为从事体育运动的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对于学习反而不是很认真。人们注重文化基础学习的同时却忽略了体育存在的社会价值,这种沉淀下来的思想对于有兴趣的学生造成影响从而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

(二)学校的指导思想和办学条件的影响

1.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直接关系到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决定学校课余体育训练顺利开展的必要因素。

2.学校体育条件是保证课余体育训练顺利开展的物质前提,科学的训练方法需要建立在良好的训练条件支撑上,它对条件的依赖远远超出体育教学对场地、器材的依赖。

(三)学校体育教师的配备及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文化课教师的态度的影响

1.学生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也是田径训练的基础和敏感阶段,这一阶段的训练对于运动员以后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可是现阶段有很多学校体育教师,为了应付各种比赛,特别是田径的中长跑运动员过早的大强度专项训练所换取的短暂的运动成绩,不但损坏了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更使那些具有较高运动潜质的运动员由于过早的专项训练,过早的结束了运动生涯。

2.学校体育训练工作离不开文化课教师的支持, 文化课教师的体育态度对学生参与体育学习、训练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文化课教师对体育持有积极认同的态度,必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进而积极投入体育学习或训练中来。

(四)家长对课余训练的认识。

现在的中小学生还是要面临中考,中小学还是在进行选拔式的高分教育,由于受高中招生人数的限制,每年有许多初中生落榜或进入自费生的行列,家长就把基础教育放在了首位。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在这种高分学业成绩的压力下,一部分家长是不支持孩子参加课余运动训练的,他们认为学习期间是一个关键期,是孩子们人生抉择的第一步,尽一切努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小学乃至初中学业上获得的高分,打好文化课基础,升入重点高中,这是家长的利益性选择,这种利益性的选择,给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难度。

(五)学生自身条件的影响

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水平较高,再加上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和娇生惯养,使孩子养成任性、怕吃苦等不良习惯。也有一些小学生参加学校运动队训练,只是好奇、抱着好玩的态度来训练,没有正确认识课余训练的功能与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训练量的加大,严格、枯燥的训练使得初期的新鲜感逐渐消失,学生就逐渐产生放弃训练的想法。这对于运动员的流失造成很大影响。

二、小学课余体育训练发展趋势

(一)转变观念,加大投入,摆正课余体育训练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位置。

从校方领导、老师,到家长和学生都应该认识到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为国家竞技体育服务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支持学生参加课余体育训练。形成课余体育训练的大环境,使家长和社会关心支持课余体育训练,使学生认识到课余体育训练也是在接受人才培养。

(二)学校管理部门将课余体育训练纳入到学校教育工作计划中,保证课余体育训练有一套完整管理体制,可以由学校主任级别直接领导,安排好训练并且全面审查训练计划落实情况。

(三)加大学校体育教师输送与培养

1.从事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教师大多数都是由学校体育教师兼任,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体育课堂教学。

2.课余训练的内容应以全面身体练习为主,以一般身体练习和专项身体练习为辅的要求进行,在运动训练内容上要重点加强基础素质训练和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使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跑。

(四)合理的选才与有效的训练相结合

1.选才工作,必须不辞劳苦地深入到各班,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因为我们所担任的教学班不一定是本年参加比赛的年龄组,怎么办?要处理好这个衔接问题,首先体育教师沟通好,其次选才工作还贯穿在一年四季,无论在操场上课,课外活动等活动场所,处处留意,发现好才去问,并作好记录。

2.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好文化知识,所以运动队只能在课余时间和课外活动进行训练。

(五)协调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

一切训练以学生为原则,体育教师将学习和训练之间的矛盾降到最低点,甚至可以两者相互促进。体育教师的训练计划与班主任和学生家长进行探讨,充分利用早晚课余时间进行训练,做到不影响学生正常上课时间。

(六)体育意识改变学生自我。

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展示体育的魅力,让学生多了解体育训练的地位和体育竞赛魅力,在平时训练时尽量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给学生展示才能与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平台,满足学生展示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是提高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促使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向训练队靠拢的重要条件。

结束语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贯彻普及与提高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推动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要纳入学校教育的轨道,坚持育人为宗旨,既育体又育心,突出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杨铁黎,陈均.学校课余训练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篇7

关键词:人口发展;预测;可持续发展;武威市凉州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7-0152-03

一、武威市凉州区人口发展现状

1.人口总量大,人口增速趋稳

凉州区现有常住人口102.3万,人口的增长速度近几年呈逐渐减缓平稳态势,年增人口不超过1万,人口增长率基本保持在5‰。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妇女就业观念的变化,以及儿童抚养费的增加,群众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人口增长目前基本实现了低出生,低增长的生育水平。但由于全区人口基数大,是甘肃人口最多的县区之一,因此整体来说,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大。

2.人口流动数量大,以临时性流动为主

从人口流动性上看,凉州区临时性流动人口数量大,而长期流动人口数量并不多。据2006年统计,流出人口3.6万,外出人员主要流向外省。流入人口3.6千,是流出人员的1/10。流出人口以劳务输出为主,2006年凉州区农村向外输转劳动力21.52万人,创收7.36亿元,成了农村家庭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为了提高流出人员的素质,全年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45 516人。

3.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受教育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凉州区人口素质从1990―2005年有所提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03%增长到7.12%;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9.17%增长到15.71%;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29.58%增长到38.35%。尽管人口素质有所提高,但整体水平较底,影响了农村人口的流动。

二、凉州区人均经济发展水平

1.凉州区人均经济容量变化

从2000―2005年,凉州区生产总值(当年价)从427 607万元增加到952 000万元,年均增长率为17.5%,人均生产总值(当年价)从4 310.12元增加到9 629.78元,年增长率17.6%。

2.凉州区人均财政收支

2000―2005年凉州区财政收入从2000年的17 236万元增长到2001年的20 086万元,随后四年间一直下降,下降到2005年的9 106万元,出现负增长。2000―2005年财政支出基本稳定增长。人均财政收入逐渐下降,由173.73元下降到89.80元。人均财政支出稳步上升由295.62元上升到51 1.50元。

3.凉州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

2000―2005年凉州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64 619万元增长到337 218万元,年增长率39.86%。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从651.34元增长到3 325.62元,年增长率46.06%。

三、凉州区2006―2050年人口预测及发展趋势

(一)2006―2050年凉州区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分析

根据凉州区的人口预测基础数据,借助CPPS软件的支持,以总和生育率、预期寿命、性别比为控制变量,对凉州区2001―2050年的人口发展分别进行高、中、低三种方案的预测。将三种方案的预测结果与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发现中方案(TFR=1.64)最符合凉州区的实际情况。在TFR=1.64的情况下,2001―2006年预测人口与实际人口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11%、0.10%、0.05%、0.5%、0.45%、0.34%,预测误差较小。

1.人口自然增长率

图1TFR=1.64总人口数变化趋势图

由上页图1可知,预测期内凉州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同人口出生率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中间有两次小幅波动。第一次小幅上扬在2005―2012年,在2012年达到峰值,此后凉州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到2030年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又会出现第二个小幅上扬,但上扬的幅度很小,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基本为水平状,并且中间伴有个别年份的下降,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2038年左右,此后凉州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大幅下降。

2.总人口数

由上页图1可知,凉州区总人口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按照中方案的预测(TFR=1.64),人口将在2022年达到峰值111.71万,此后一直呈下降趋势。2010年人口105.32万;2015年109.28万;2020年人口111.59万。

(二)2006―2050年凉州区人口的年龄结构

1. 2006―2050年凉州区0~14岁人口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2TFR=1.64 0~14岁人口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2显示了预测期内凉州区0~14岁少儿人口数量和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2006―2050年凉州区0~14岁少儿人口的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将呈现出先下降然后小幅回升,然后再下降的波浪形变化趋势。0~14岁少儿人口数量将在2011年达到一个低值17.53万,然后回升。在2019年达到一个峰值20.03万人后再次回落,到2034年达到一个低值11.96万人,然后再次回升。在2045年达到一个峰值13.56万人,然后再次呈现出下降趋势。

2. 2006―2050年凉州区15~64岁人口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3TFR=1.64 15~64岁人口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3显示了预测期内凉州区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和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变化趋势。凉州区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在2006―2012年会有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2012年后一直到2028年除个别年份小幅下降之外,基本保持不变,2028年之后呈下降趋势。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变化趋势同劳动适龄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预测期内凉州区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都会保持60%以上,这说明预测期内劳动力资源的供给是较为丰富的,2028年之前劳动适龄人口系数一直都保持在70%以上,数量在80万左右。

3. 2006―2050年凉州区65岁以上人口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4TFR=1.64 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4显示了预测期内凉州区65岁以上人口数量和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预测期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未来,凉州区的老年人口系数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大,在初期变化速度较为缓慢,2006―2026的年均增长速度为3.14%;而2027―2039年,人口老龄化系数则会以年均5.72%的速度迅速增大;2039年老年人口数量和老年人口系数均达到峰值,分别为26.55万人和24.76%;2040年以后基本稳定,2040―2050年的年均增速为0.25%。

(三)2006―2050年内凉州区的人口发展趋势

1.预测期内凉州区人口结构类型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老龄化程度将不断加剧

根据人口老龄化的不同程度,可以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口划分为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三种人口类型。年轻型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低于4%的比例,成年型指这一比例在4%~7%之间,老年型指这一比例超过7%。

按照中方案(TFR=1.64)预测的凉州区未来主要年份的人口年龄结构数据,凉州区的人口结构在预测期内将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这一转变过程将于2010年前实现,并且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龄化的程度将持续深入。

2.预测期内19~64岁劳动人口和25~44岁青壮年人口变化趋势

图5TFR=1.6419~64岁和25~44岁劳动人口变化趋势

图5显示了预测期内凉州区19~64岁劳动人口数量和25~44岁青壮年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预测期内19~64岁人口数量呈现出先增长后保持稳定,然后下降的趋势。2006―2016年缓慢增加,2016―2026基本保持稳定,2026年以后逐年下降。25~44岁青壮年人口,从2006―2026年基本保持稳定,2027年以后呈现出下降趋势,到2040年左右,下降到一个低水平后再次保持稳定。

四、凉州区人口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1.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使发展缺乏后劲

2005年,凉州区的文盲率为8.68%,将近88 000多人,提高劳动人口素质,特别是特殊区域的劳动人口素质,是人口发展的难题,也是各个层次、各种方式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的工作重点。与此同时,出现的教育素质逆淘汰现象也不容忽视,即城市家庭的生育率低,而农村家庭的生育率高,每年的新增人口80%以上分布在农村。由于人口素质低造成凉州区人力资本短缺,社会不稳定性增加,经济发展将会缺乏潜力和后劲。

2.人口流动性弱,影响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据2006年统计,流出人口3.6万,外出人员主要流向外省。流入人口数量3.6千,是流出人员的1/10。流入人口中从省内流入和从省外流入的人口各占一半,说明凉州区人口的流动性较弱,吸引外来人力资本的可能性较小,人力资源很难得到优化配置。实践证明,越是经济社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其流动人口,外来人口所占比重就越高。流动人口是活跃市场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流动人口不仅能带来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机制,还能有效拉动本地区的消费需求。

3.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未来凉州区的老年人口系数将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2027―2039年老年人口系数将以年均5.72%的速度迅速提高,到2039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26.55万,老年人口系数将高达24.76%,总人口负担系数高达57.1%。如此多的老年人口将为社会带来沉重的扶养负担。

(二)解决的思路

1.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智力开发支撑区域经济发展

凉州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薄弱,要根据实际,重点培养适合凉州区的开发型、专业型、技术型人才,普遍提高本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注重少数民族企业家的培养和扶持,注意发掘当地掌握独特技术技能的人才,积极向国家争取吸引人才的财政支持和优惠政策,关怀爱护来本地工作的外地科技人才。

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社会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其他社会福利救济制度,难以消除农村人口养老的后顾之忧,使农村人口控制工作难度加大。

农村人口控制工作的难度不仅仅是因为受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更主要的原因是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农村现有的家庭养老而非社会养老模式决定了农村人口的老有所养、生老病死问题主要靠其子女而非社会来承担。凉州区家庭养老模式占据主流,“养儿防老”在农村不单单是一种传统观念,而是一种现实需要。任何人都会考虑失去劳动能力后怎样生存的问题,城市居民由于有基本的社会保障,经济上基本不成问题,而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途径只能是尽量多生孩子,增强未来生活的保障程度。

3.将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纳入规范的运行轨道

2006―2010年为第一阶段。实现低生育率;实现计划生育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建立完整的城乡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完善计划生育基础设施的建设;防止人口出生率的反弹,重点控制流动人口的生育秩序;建立人口与经济等要素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2011―2015年为第二阶段。稳定生育水平,提高人口质量;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并继续完善计划生育工作程序,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机制趋于成熟;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的新体系基本建成;对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的研究、规划和实证分析要上水平、上层次,扩大在市内省内国内的影响。

2016―2020年为第三阶段。把人口的全面发展作为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全面提高人口出生、培养、就业、流动的水平。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农村作为重点;延长人均受教育时间;人力资源高效利用;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建立起来;整个社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梁冬,李卢霞,等.理出同源必有因――浅谈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与其经济学理论之间的逻辑一致性[J].经济问题探索,2005,(4):26-29.

[2]董栓成.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5):23-32.

[3]田雪原.发展观的转变――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滨州学院学报,2005,(21):1-8.

篇8

一、目前__县就业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__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把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充分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发展促就业、就业促发展”的良性互动路子,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登记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促进了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全县就业工作呈现出了规模持续扩大、结构明显优化、渠道不断拓宽、形式趋于灵活的良好态势,总体上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但由于受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和三产经济发展滞后以及外部就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影响,全县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仍有很多困难,就业岗位与就业人群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长期存在。

一是以农民工转移和城镇下岗职工安置为重点的就业工作扎实推进,但就业的总体压力仍然越来越大。__县是人力资源大县,全县农村劳动力达25.6万人,可输转剩余劳动力达12万人。近年来,__县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城市下岗职工就业难的突出问题,坚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妥善安置下岗职工作为促进就业工作的重心,加强培训、加强输转、扶持创业。近五来年均稳定输转农村劳动力11.2万人以上,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43.8%,其中建筑企业带动输转5.4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4760人,再就业率达90.6%,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2%,控制在了3.5%以内。但由于受县内就业岗位的限制以及金融危机的冲击,全县就业的压力仍然很大,并有日益严峻之势。一是农村返乡劳动力急剧增加给就业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去年8月份以来,受金融危机的波及和影响,全县返乡农民工迅速增加。据统计,全县返乡农民工达2.77万人,目前仍有1.2万人未有效就业。二是以大中专毕业生为重点的新增劳动力数量急剧增加。截止目前,全县登记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数量达4100多人,估计20__年新毕业大中专毕业生将达20__多人,加上每年3000名初、高中毕业未能升学的“两后生”,全县年均新增劳动力大约在6000人左右。但按照目前省市的政策,通过公务员、农村教师、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招考以及纯农户本科生安置,年内仅仅能够解决300名左右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业人群与岗位需要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同时,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入,人员分流不容回避,并将会新增一批待岗失业人员。三是以城镇“4050”为重点的隐蔽失业人群数量也快速增长。据统计,20__年底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450人,有未就业的下岗职工493人、“4050”人员1230人,考虑这一因素,全县实际就业率只有82%,处在就业不充分的临界状态。

二是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了就业岗位开发,但就业岗位与就业人群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仍将长期存在。近年来,全县坚定不移地走“发展促就业、就业促发展”的良性互动路子,加速实施“产业富民、工业强县、文化兴县”总体经济发展战略,举全县之力发展以铝电、机械加工制造、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工业经济,积极培育以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为主的第三产业,全力加快以县城为中心的“一城七镇”体系建设步伐,有效带动了全县就业工作的全面发展,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有机结合。近五年,全县先后规划建设工业园区2个,建成水电站19座,培育大型铝加工企业1家、建筑等级企业17家、规模化洋芋、中药材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业30家,建成农家乐68家,新开发就业岗位3.2万个,就地安置转移城乡劳动力4万人。但由于县域经济正处于从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加速转变的特殊时期,工业企业少、三产不发达,县内就业岗位仍然非常短缺,自身就业安置功能严重不足,灵活就业成为我县城镇就业的主渠道,就业的地域变动、职业变动和岗位变动比较频繁,就业状况不稳定,收入呈现较大起伏,就业总体水平较低。

三是全县就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加快,但覆盖面不广、保障能力不高的问题仍然突出存在。近年来,全县按照完善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新机制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劳动就业保障体系建设,争取了全省农村低保扩面试点和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

保险试点项目,探索实施了农民工工伤保险“平安计划”,全县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体系基本建立。截止目前,全县农村低保覆盖面达10.3%,城镇低保覆盖面达26.3%,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达到了2.9万人,参加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农民工达到4000人。但由于全县保障体系建立刚刚起步,社会各方面对参加保险的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加之受县财政资金短缺的制约,社会保险扩面难度较大,覆盖面还不广。目前全县参加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农民工的比例仅为3.6%,没有为职工参保的民营、私营企业比例高达91%。

二、问题存在的根源

深入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宏观政策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原因,也有就业观念和就业服务方面的原因,更有制度建设和工作机制方面的原因。主要是:

1、素质和观念的制约。一是素质因素制约。城乡劳动力能否实现充分就业,主要取决于劳动力本身素质和就业能力。据统计,在目前__农村现有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了88%,城市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也占到了65%。这部分人由于文化程度低、缺少劳动技能、市场适应能力弱、就业竞争力差,难以转移就业。二是观念因素制约。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和下岗职工和大中专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就业观念陈旧,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小富即安、怕冒风险、缺乏投资意识和创业精神。还有一些对自己的定位不准,苦活累活不愿干,技能性要求高的工作干不了,只能等待观望。三是政府培训工作滞后的制约。虽然全县有技能培训学校3所,但受培训经费、师资力量、试训基地和设备的制约,只能面对两后生,培训面相对较窄。同时也存在培训项目少,培训实用性与针对性不强,培训与经济发展脱节,与企业用工脱节,与劳动者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

2、就业空间和岗位的制约。目前,与就业压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县内就业空间非常有限。农业方面,__县水川区人均只有0.9亩耕地,由于人均耕地少,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虽然山区人均耕地面积较大,但由于近年来山区主要种植洋芋和中药材,工期主要集中在4月份(种植)和9月份(收获),农民季节性输转量较大。工业方面,全县工业基础薄弱,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农副产品加工、水电领域,没有大型工业企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都非常有限。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是__的优势,但目前才刚刚起步,规模小、层次低,在扩大就业上也难以发挥大的作用。

3、制度和环境的制约。一是城乡二元结构制约。近年来,一些分割城乡的管理制度虽然有所松动,但城乡分割的社会体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社会就业管理形成的先城镇、后农村的政策惯性仍在起作用,“农民与市民”同岗不同筹现象仍然存在,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二是就业制度制约。目前,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建立,在城乡统筹就业工作中,往往偏重城市劳动力就业,而在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方面,主要依靠建筑企业带动转移以及向沿海地区输送“两后生”和保姆,多数人员靠亲戚朋友的帮带,信息来源不准,属于一种无序流动,增加了劳动者就业风险。三是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的制约。基层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落后,就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服务平台还没有真正建起来,无法满足广大劳动者的需要。

4、家庭责任和转移成本的制约。从农村来讲,许多青壮年农村劳动力是家庭中的顶梁柱,承担着赡养照顾父母,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一旦外出务工,必定给家庭带来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如果全家一起随迁,一个家庭的吃、住、行、子女教育费用等开支将无力承担。这些现实问题也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三、今后的工作对策

__县的情况具有一定代表性,它是欠发达地区促进就业工作的一个缩影。时下,就业危机正成为继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后全球新一轮危机,而欠发达地区的就业形势更加趋于严峻。从__的实际情况来分析,要有效解决就业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关键在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总体方针不动摇,坚持就地消化和对外输出两条渠道并重,优化服务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双管齐下,强化政府的组织功能和行政推动作用,着力缓解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压力。

1、集中精力抓发展促就业。发展是就业之源。从普遍意义上来讲,就业问题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步入工业化阶段后都会出现的共同难题。但从欠发达地区就业问题的形成原因来分析,其原因并不在于工业化、信息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恰恰相反是由于工业化进程滞后,工业企业少,三产不发达,提供的就业岗位不足造成的。这种困境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东南沿海地区大批企业关门停产变得更加严峻。欠发达地区要有效解决就业问题,就必须始终牢固树立“促增长就是促就业”的思想,将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放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上,大抓项目,做强农业,主攻工业,兴办三产,以发展促进就业,以就业保障发展。重点要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去年以来,中央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提振政策,从实质上来讲,这些经济提振政策也是就业提振政策,根本目的是为了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下实功夫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大上新上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开工建设一批符合本地实际、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引导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消化一批劳动力。二是要大力发展三产经济。第三产业行业多、门类广、劳动密集,各行业并存,劳动力转岗适应力强,是就业的蓄水池。要立足地区实际,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服务贸易、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社区服务、住宿餐饮、金融、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让更多的城乡劳动力投入三产经济开发,以实现充分就业。

2、发展教育事业提素质促就业。透过劳动力市场形势的表象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的总量矛盾正让位于因产业升级、低端劳动力过剩而产生的结构性矛盾。事实上,这种趋势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已经出现。20__-20__年间在珠三角、长三角的产业转移过程中,大批实力相对较弱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生产要素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升陷入经营困境,或者企业成批地被转移出东莞、深圳等地,与之相对应的是大量农民工失去了就业机会 ,成为首先被挤出产业升级进程的对象。解决这一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长远之计,加强技能培训是应急之策。教育事业发展方面,要在巩固“普九”成果、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做好高中教育,最大可能实现高中扩招,力争使初中毕业生全部能享受高中教育。要把职业教育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导社会力量积极投资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兴办职业教育机构,完善培训设施。地方政府也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每年从财政中列支一定数额的扶持基金,给予职业教育机构在开展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城市就业再就业培训和“两后生”培训的奖励和补助,提高职业教育机构的积极性。职业教育机构也应积极创新办学方式,大力实施与用人单位“联姻”战略,与用人单位签订培训订单,开展“订单培训”,真正做到培训一批,输出一批,成功一批。在当前培训工作方面,要针对金融危机给企业用工需求带来冲击的影响,根据农民工意愿,分级分类开展阳光工程培训、扶贫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各类技能培训,切实提高返乡农民工再就业能力。要注重解决培训工作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的问题,紧密结合市场和用工单位需求,灵活设置培训专业,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因人施教,因需施教,切实增强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创业能力、择业能力、岗位工作能力和转换职业能力,实现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发展。

篇9

关键词:制度创新 生态环境 农村经济 经济转型

创建于1988年1月的毕节试验区,是为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的全国第一个综合改革试验区。毕节试验区成立以来,在石漠化的治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生态环境的恶化不能仅靠治理来保护建设。生态生存环境建设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及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收益和成本之间的比较都推动着石漠化防治区的制度创新成为必然。

理论评述

贵州经济的发展研究必须重视石漠化防治区农村经济的建设;制度的设计应当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考察。宏观层面主要是为经济体系中的资源—劳动力、资本的合理流动、配置创造条件;从微观的层面来说就是要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足够的支持。制度设计是进行产业优化升级的激励因子,在资本积累、 技术进步等产业物资基础配置下,利益机制将引导高水平的产业出现与优化。

以二元经济理论为基础,二元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将经济发展问题归结为工农业两大部门之间的关键问题,刘易斯经济理论的创立为城镇经济建设打下理论基础。拉尼斯·费景汉的模型弥补了刘易斯的缺陷,突出了农业发展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意义、主张。结合各国实际选择技术类型(劳动偏向)的重要性,避免片面的工业化;他们同时阐明了市场机制、企业家和政府在结构转换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些都增添了市场机制、政府激励机制的有效性,推动着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建立毕节的长效机制和制度创新。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诺思指出:有效的制度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制度创新与促进经济增长是一互动关系。资本积累、技术进步是石漠化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欠发达的石漠化地区制度创新则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利益机制将有利于应道高水平的产业出现与优化,低效的制度使产业发展处于低水平的恶性竞争、资源耗费物质浪费之中。

区位理论、人口迁移、非均衡增长论对毕节试验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借鉴作用。毕节是“老、少、边、穷”地区,区位优势弱,交通不便,应该充分发挥城市作为该地区商品和服务的中心,对农村发展起辐射和带动的作用,促进劳动力的输出和创业就业培训政策的推出;另一方面,“非均衡增长”理论强调资源的有效配置,防治区农村经济要获得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防治区的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经济,发挥城市经济向农村输送商品,吸引各级资本、吸引农村劳动力而对农村产生的极化作用,并增强城市的累积效应。

毕节试验区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思路

(一)毕节地区基本资源状况

毕节地区地处贵州省西北部,人多地少,土地质量贫瘠,拥有土地面积26853平方公里,山地占60.51%,丘陵占33.3%,平地占6.19%,水土流失面积占58.9%,旱坡耕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3.1%,为贵州全省最高。人口至2006年底超过730.51万人,人口密度272人/平方公里 ,近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88%,远高于全国及贵州的平均水平,人口压力较大,人口有效灌溉面积约0.14亩,为贵州省最低。

毕节地区整体资源现状为:第一,耕地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无大的改观,农村经济发展空间缩小。至毕节建立扶贫开发区以来,在石漠化治理上有了一定成效,但还未能建立一个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人类活动、人口增长及恶劣的地质环境为其主要影响因素。第二,地表水漏失,采水困难,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第三,植物生产量低,生长速度慢,农业的自然生产潜力低,农业生产处于低水平。第四,土壤瘦薄,零星分散,不利于农业的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二)毕节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现状

1.农村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发展不协调。毕节等地“十五”、“十一五”期间第二产业增长加快,第一产业缓慢下降,但工业产品仍以资源消耗型的产品占主导,而资源节约型或资源耗少附加值高的产品较少。

2.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据近年来的经济数据显示尽管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农业比重逐年在降低,农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增加值的比重虽有所变化,但传统农业的绝对主导地位并未动摇,资源依赖的特征还是比较明显,对资源粗放方式利用方式并未的到根本转变。

3.农业生产率低下,农产品单一。目前,贵州石漠化地区农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农业内部资源消耗型产业占主导地位。农产品结构仍然是以资源消耗型产品为主。从目前贵州农产品整体结构来看,仍属资源型农产品结构。首先是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作为农产品的载体,不同产品的用地结构可以间接反映产品结构和产品的土地利用效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的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粮食作物所占播种面积占绝对主导地位(见表1)。

4.农业产业产出效益低,农产品产出效益不高。据2001-2010年有关数据可知,贵州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苎麻烤烟单产分别增长1.02、1.12、1.57、1.19倍;而贵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一半以上,但生产的农产品产量占总产量不足一半水平。因此,可以认为毕节地区粮食作物利用土地的“投入”与“产出”不相匹配。

5.城镇化水平不高,无激励机制,影响农村城镇化进程。毕节地区发展单一地依靠有限的资源禀赋,新型产业、技术密集产业成长缓慢,农业产业程度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必须大力发挥防治区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建立激励农副产品再加工及其相关产业转型的有利机制。

(三)毕节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思路

毕节地区发展农村经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效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关系,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村经济的具体措施,提炼试验区“顶坛”模式、复合模式、五子登科模式、草地畜牧业模式等模式中的试点经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把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治理生态环境、搞活农村市场作为发展重点,加强政府在农村经济和产业转型发展中的组织和管理职能,最终走生态、经济、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发展之路。对“生态系统、经济、社会”三大系统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一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农业人口转移,给土地和社会经济减压。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区域支柱产业,发展乡镇企业,重点发展农村经济。在林业发展过程中,采取生态公益林和生态经济林相结合,提高经济林比重,扩展建设“万亩纤维林”、“万亩桑蚕”等绿色产业基地。同时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促进劳动力转移方向,改变生产生活的方式,加快民族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毕节实验区农村经济制度创新策略

(一)石漠化防治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石漠化防治区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一是缺乏核心竞争力主导产品或附加值过低;二是发展代价过大,包括生态环境的破坏,物耗、能耗过高,资源浪费过大;三是低水平竞争,由于技术和知识含量偏低,销售渠道控制权不足,企业规模过小,基于低劳动力成本的价格竞争较多,内耗严重;四是资本流动方向不明确。这些问题有的可以通过政策的调整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改善,有的必须有赖于基础制度的建设才能逐步得到扭转。有效的机制将引导高水平的产业出现与优化,初始低效的制度使产业停留在低水平的恶性竞争,资源耗废、生态恶性循环之中,石漠化防治区的经济增长必然是制度经济学最佳应用制度框架下生态经济的增长,通过激励型制度和强制制度,界定人们的选择空间,以约束组织及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二)加大毕节试验区农村经济政策扶持力度和金融制度创新

1.增大财政支付倾斜政策支持力度。财政扶持政策表现为对粮食、农机良种进行补贴,向减少粮食生产的主产区倾斜。石漠化深度地区增加教育“两免一补”力度,增加粮食人口补填及内存低保补助范围。

2.调整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创新。毕节试验区特殊的自然条件,合理地利用开发是控制关键,以加勒特哈丁提出“公地悲剧”模型为分析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重要借鉴,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方面存在三种观点:公有产权制度、私有产权制度、自主组织与自主管理。结合实际,公有产权制度更有利于毕节试验区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对私有产权资源控制的力度应增大法制的规范和激励方向,有效补偿和惩治,加强法制化建设,通过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严格控制和防治开发;同时建立促进劳动力转移和输出、减少土地承载力等方面的有效政策。

3.实行公开制度,推进生态补偿或赔偿的法律化。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提高公众参与度,严厉打击和查处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毁坏水利设施和基本农田、非法征占农田用地等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

4.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支持体系建设。首先,加大对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完善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其次优化金融结构,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支持开展村镇银行,组织小额农村信贷,多渠道增加循环经济农户资金投入,积极多元化推进农村经济转型。

5.促进交通运输、物流业的发展,政府增加投入加快经济转型。充分利用毕节地理优势,加快城镇化步伐,政府指导加强物流产业建设,在激励机制下向高层次推进产业结构,使传统农业和传统工业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向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方向发展,以及依赖人力资源和各种专业知识的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使资源耗费生态负重型产业向资源节约型产业转变。

6.大力推进农村小城镇发展,繁荣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和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质量。首先,应该在各自的职能和能力范围内,为防治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帮助和服务。在道路交通、农田水利建设、危房旧房改造、子女上学就业、卫生服务站等社会事业方面提供指导和服务,并加快发展。其次,搞好农村市场建设,为农民定期的乡镇集市贸易提供服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再次,完善和保障区内农民生产生活的制度安排及充分的创业就业机会,为促进区内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做好技能培训,提高其生产生活的本领。

总之,只有从有效地解决石漠化防治区脱贫发展和生态失衡的矛盾出发,通过加大支持力度和各项政策创新,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寻求石漠化防治区生态和谐、经济持续发展的正确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黄少安.制度经济学研究(第十四辑)[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雷明等.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贵州毕节地区的开发扶贫与生态建设[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3.贵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规划,2007

4.贵州统计局.贵州统计年鉴2009-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5.布和朝鲁.西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可持续发展[M].民族出版社,2011

6.彭贤伟,熊康宁.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以贵州清镇退耕还林(草)生态示范基地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6

篇10

关键词:可信软件;分析;评估;测试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在当代的信息社会中,计算迅猛发展,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软件已经渗透到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并且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软件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功能和更便利的操作,并且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是越来越依赖软件。然而,软件的设计现状却并不叫人十分满意,人们越来越重视软件的正确性、可靠性、安全性、完整性、可用性等这些可信性质,如何设计开发出高可信软件越来越引起软件使用和设计人员的重视。

2 可信软件的定义

可信:当一个实体按给定目标实现时,其行为和结果是附和预期的。

可信软件:如果软件服务效果总是符合用户的预期目标,即使在软件运行过程中有一些特殊情况出现,这样的软件就叫做可信软件。

这里所说的特殊情况包括:

(1)硬件环境(计算机、网络)发生故障

(2)底层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出现错误

(3)其他软件(病毒软件、流氓软件)对其产生影响

(4)出现有意(攻击)、无意(误操作)的错误操作

3 软件可信与软件质量的区别

软件可信要满足的功能有下面几个方面:

可用功能:正确、不少、不多

可靠性(容错):高

安全性(机密性、完整性):高

响应时间(从输入到输出):小

维护费用(监测、演化):小

软件质量就是“所开发出的软件与需求分析中的客户的需求相一致的程度”。具体地说,软件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软件符合需求分析中明确说明的功能和性能需求、文档中明确描述的开发标准,以及所有专业开发的软件都应具有的隐含特征的程度。影响软件质量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是从管理角度对软件质量的度量。[1]

对软件可信的定义比之软件质量更强调用户的感受,强调不易受攻击性尤其是因内在缺陷导致的;结果是可预期的;保证的计划的和系统的过程和产品依照要求和标准程序。因此与强调功能完备无二义性的软件测试评估是有区别的。

4 国内外软件可信性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节从软件可靠性分析技术、软件可信性评估技术、软件可信性测试与验证技术等方面分析软件可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4.1 软件可信性分析技术

在SFMEA研究方面,SFMEA(System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国内常称SFMEA为“软件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国外是在1979年提出了SFMEA的概念。在此后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大量的研究,近10年来,SFMEA的研究和应用才有逐步增多的趋势,并且大多都集中在嵌入式软件方面。在一些关键安全领域进行了相应的应用,如:医疗仪器、环境监测、军用产品、电子行业、汽车行业、航空领域等。

SFMEA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预想”和“回想”的方式对软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中存在的和潜在的失效模式进行“穷举”测试,以识别出失效位置及原因,并逐一进行分析和研究故障模式所造成的影响,给出预防和改进措施,以便于技术人员对系统进行优化改进。总之,SFMEA是一种定性的逻辑推理方法。

在SFMEA方面,虽然能用计算机辅助进行一些数据收集、数据存储和一些简单的数学计算,但是很多的分析工作还需人工完成。要想加强分析工作,还要在SFMEA的算法上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尤其对失效模式和失效影响推理技术这些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展开,在数理仿真技术、专家系统和因果推理方法等技术方面都有了初步的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要加大在SFTA的计算机辅助方法、开发相应的SFTA辅助工具方面的研究,提高SFTA的分析效率。对于嵌入式软件可靠性分析方面,尚未出现较为完整、成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这也是未来软件可信性分析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2]

4.2 软件可信性评估技术

目前,国内外关于软件可信性评估方法还处于研究阶段,成熟的软件可信性评估方法几乎没有。但是对相关领域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软件可信性评估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方法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人提出了这种综合评估方法的想法和思路,但是研究还只局限在理论研究阶段。如何建立软件可信性评估体系,如何进行定性评估操作,如何准确有效进行定性评估等具体实施方案的研究还行少。

(2)基于灰盒测试的软件可信性评估方法

灰盒测试方法是指结合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得到的综合测试方法。白盒测试是分析程序的内部结构,对其内部结构和代码进行测试。黑盒测试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只考虑其外部功能是否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这两类方法各有侧重,不能简单用一种方法完全取代另一种方法,但两者又各有缺点,所以只有将两者有效结合,即形成“灰盒测试”,才能使两者有效结合,各取所长,使测试效果更加有效完善。[3]

(3)基于证据的可信软件过程评估方法

基于证据的可信软件过程评估方法(EB-TSPAM),EB-TSPAM方法以TPMF为支撑和保障手段,以通过软件过程可信度量模型度量得到的可信性度量数据为输入,在可信证据模型的支持下,通过特定的算法将证据数据转换为可直接用于软件过程可信性评估的评估证据,并最终基于评估证据对软件过程进行可信性评估。[4]

目前国内外对于软件可信性评估技术还处在研究阶段,有的还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能够真正用来验证软件可信性评估技术的实施方案几乎还没有。但是软件可信性评估技术的研究是软件可信性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4.3 软件可靠性测试与验证技术

可信软件测试是指在软件运行时为发现软件中的错误而执行的一系列操作,目的是为了保证软件的可信性。软件测试的方法目前已经有很多种,使用最广泛的软件测试方法是错误注入(Fault Injection)测试,根据注入错误类型不同又分为很多种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基于硬件故障的注入:数字电路的管脚线故障注入、设备故障注入、通讯故障注入等。

(2)基于软件故障的注入:基于软件高级故障注入、内存、CPU、I/O故障注入等。

(3)基于防真故障的注入:用不同数据测试不同环境下的软件可信性。

因为软件的运行是动态的,所以很难用静态的测试方法完全有效的对软件可信性进行测试,可信软件的动态测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动态测试又分为随机测试和选择性测试两大类。随机测试根据软件输入数据的概率分布,随机选择测试数据,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工作量大且有盲目性。选择性测试是有针对性选择测试数据。这种方法缺点是测试不够全面,没有考虑中间结果,导致测试效率不高。动态测试是可信软件测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但又是难度最大的一种方法,其是软件测试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5]

5 结束语

本文结合可信软件的特点,从软件可靠性分析技术、软件可信性评估技术、软件可信性测试与验证技术等方面分析软件可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因为当今是信息社会,软件在信息基础设施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信息基础设施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软件系统开发和运行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软件的可信性,这是当今软件行业乃至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一个课题。

参考文献

[1] 阮镰,陆民燕.软件可靠性工程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

国航空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2005:3-5.

[2] 王环环,詹永照,陈锦富.可信软件分析与测试研究进展[J].计

算机应用研究,2011(7):34-35.

[3] 陈楠,等.可执行可信软件安全性分析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

程设计,2010(12):23-25.

[4] 万亚东,朱怀宏,李波.软件架构与可信软件开发[J].江苏科技

信息,2010(2):40-43.

[5] 陈锦富,卢炎生,谢晓东.一种采用接口错误注入的构件安全

性测试方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0,31(6):1090-1096.

作者简介:

刘俊丽(1972-),女,硕士,副教授.研究领域:系统安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