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4: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品设计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品设计的核心

篇1

毋庸置疑,产品设计专业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专业角度来讲,产品设计抑或工业设计是一个内涵广大的范畴,每位从业者及未来从业者都对其且应对其有独特理解。传统的以课程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大多还处在一种“约定俗成”的状态,每门课程固有的大纲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教学内容的灵活配置。教学范畴及涵盖领域的拓展对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据调研,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在设定产品设计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时,均能认识到课程大纲只是该门课程的纲领性指导,具体教学内容是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进行调整的。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为了应对教学检查和教学评估,各高校的相关大纲却背离了这一指导原则,对每门课的具体内容、教材选用、所占学时等均进行了严格限定,最后形成的文件大多已在根本上扼杀了教学调整的可能,而且这种现象非常普遍。鉴于此,为了真正实现产品设计教学的灵活性及创新性,在设定新的教学体系及教学大纲时,决策者及参与教师应从实际教学需要出发,解放思想、拓展视野,从前瞻性的视角设定各门课程的大纲内容,既能形成可供考核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同时又不过多限制不同教学主体及教学对象的再创新可能,切实实现教学大纲的纲领性指导作用。如此,才能使教学大纲能够应对一个大纲调整周期内出现的教学及学科前沿变化。

二、系统规划,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为了实现产品设计核心课程的教学目标,除了需要教学大纲提供应有的路线指导和调整空间之外,还应在具体课程教学中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系统规划和精心设定等来确保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产品设计虽然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仍应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及学习模式。以经典的、可推衍的教学及设计理论为指导,以设计项目为中心,合理安排设计理论与实践课题的教学次序及比重;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将“大班授课”的理论讲解、“小组研讨”的案例分析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实时交叉学习。在保证理论支撑的前提下,教学过程中还应因应产品设计的专业特点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这种加强不应只是口头上的严格要求,而应贯穿各类课程的始终。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设计案例中,侧重于设计计划的整体实施过程;二是多个设计环节中对方案进行模型研究的能力锻炼,包括草模、过程模型、功能模型及原型机制作等。针对第一个层面,多数设计院校传统的做法是拟定适合的虚题,让学生就此展开,将之前所学的理论在其中得以运用深化。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选择更适合的题目,拟定更合理的课题要求和标准,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充分应用。缺点是有可能流于纸上谈兵,与市场无法衔接或应用价值不高等。近几年随着各学校产学研合作进程的推进,许多高校都开始注重并开展了与企业的项目合作,将企业的一些实题带入课堂,给予学生更真实的设计体验。这种方式也越来越成为时下流行的或者说被追捧的一种方式。有些老师和学生甚至觉得如果不做实题,课程作业就毫无意义。这恰恰是又走了另一个极端。因为纯粹以企业的题目和要求作为课程目标和要求,时常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毕竟国内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对设计的关注和认识目前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要求往往会有各种局限,或局限于单一的经济效益,或只求产品“改头换面”,更有甚者,有的企业会直接提供“模板”,要求学校“参照”“改良”,其目的不言自明。如此引导,对设计教学产生的不良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尤其对于初学设计的学生,这种不良体验会直接影响其正确设计观的构建。当然,此问题并不是产学研合作方式的问题,而是如何操作的问题。要想改善,需要多环节共同努力。但作为教师,能够完全控制的就是慎重选题。市场上有不同层次的企业,企业有不同层次的命题,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培养目标来选择恰当的题目引入课堂。不能一味追求短期的所谓“成果”,而忽视了长期的、实际的效果。注重对学生正确设计观的引导,通过课题的“虚实”结合,让学生在全面、多样的设计实践中循序渐进,厚积薄发。

第二个层面一直是我国设计专业培养的弱项。这只需要简单对比国内外设计教学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就可以看得出来。从德国第一所世界知名的设计院校包豪斯,到今天代表一流设计水平的设计学府洛杉矶艺术中心、皇家艺术学院、罗德岛艺术学院等,无一例外,动手实践环节是各学校设计课程强调的重要内容。所以,这些院校的学生往往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草模型的研究,中期模型的实验以及最终成果模型的制作上,以此来检验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和严谨度。国内的高校则不然,一般只是在专门的模型课程中,学生才会真材实料、真刀真枪干上一番,而实际上却是把别人的设计做成模型,真是“名副其实”的模型课。除此之外,只有在少数一两门高年级的专业课程中安排几个或十几个学时,让大家实验。实际操作中,大家往往会聪明地选择比较省力的方式代替,从老师到学生都比较怕“麻烦”,“怕”动手。连作为大学学习最终要环节的毕业设计模型,都基本由专业模型公司代劳。这样的代工模型对于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来说几乎没有任何价值。亲自动手或参与制作草模型和研究模型对于设计方案的推敲、推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避免学生只注重绚丽的软件效果图表达,使学生对自己设计的产品有更真切的体验,提高产品的可用性。故此,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应留出足够的动手实践时间。制作模型的基本技能可以通过模型课程的学习及各专业实验室的课余教学培养,让学生掌握常用加工设备的操作方法及常用材料的加工方法。实践环节的设置,应遵循由简入难,随课程深入逐步加大工作量及难度。让学生逐步建立起动手兴趣,收获动手制作的乐趣,并逐渐形成在“实践”中思考设计、做设计的习惯。

三、明确目标,注重课程目标的考核与终极目标的实现

从产品设计基础到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再到产品系统设计以及产品创新设计,作为产品设计的核心课程,各环节设置应目标明确,注重短期课程目标与长期培养目标的统一。系统制定各课程目标、任务书及考核标准等,要求各任课教师对课程群有整体认识,并明确自己所承担课程的位置及作用。同时,为了使学生更加有的放矢,在课程之初,便将该课程的性质、目标、任务、考核要求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提前告知学生。前期课程应为后期课程做好足够充分的知识储备,求全不求深。具体来说,就是在低年级学习过程中,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知识广度,促进其对设计有较全面的认识,培养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随后,逐渐深入,注重知识的深度。先培养兴趣,引之主动探索,再渐入“正规”,理性思考,最终实现感性和理性的自然融合。课程任务的制定自然也应以此为目标,合理设计。考核方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计,根据不同课程特性,对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考核。考核过程可以有课程群内其他老师参与,加强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使考核结果更趋客观,也更好保障各课程之间的贯穿、衔接。

四、结语

篇2

雕塑作为一种立体造型艺术,通常是指为美化城市或用于纪念的观赏物或纪念物,且蕴含一定的寓意和象征。它包含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是用石膏、粘土等各种可塑材料或可以用于雕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而制作的一种立体造型,以此反应雕塑家的审美追求,表达创作感受,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显示生活。雕塑艺术在我国有着极为漫长的发展和制作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居住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原始人,就已经开始制作泥塑和陶塑了。

雕塑艺术门类多样,按照其制作材料划分,可以分为木雕、石雕、泥塑、冰雕、沙雕、金属雕刻、陶瓷塑塑、石膏像、玻璃钢雕塑、漆雕、玉雕等等十几种,其中,陶瓷雕塑因为中国“瓷之国”之名而占据着独特的地位,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艺术,给观赏着以独到的视觉和触觉双重享受,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史、工艺史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2陶瓷雕塑制作和发展历史

陶瓷历史悠久,大约兴起于自秦、汉时期,至明、清时期的德化窑和景德镇窑达到鼎盛。谈到陶瓷雕塑就不得不先说起陶瓷的发展,陶瓷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中国自古就有“瓷器之国”的美誉,陶瓷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在中华文化中大放异彩,周杰伦的一曲《青花瓷》即能从侧面反应中国瓷器的独特地位。

陶瓷雕塑艺术的产生则要始于我们祖先对于陶土的认识,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掌握了利用泥巴制作器皿的技艺,将泥巴晒干在用火加以灼烧使泥土材质发生改变,变得更为坚硬和结实,甚至还能防水,以满足陶瓷制作的需要。自商代开始,原始瓷器出现,随后历经西周、春秋战国到东汉,在将近两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原始瓷器不断变化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等到东汉时期,又出现了青釉瓷器,此时制瓷技术水平已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中国瓷器生产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至隋唐时代,更是发展成青瓷、白瓷两大以单色釉为主的制瓷系统。至五代,瓷器制作工艺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以河南柴窑为代表的北瓷系统和以越窑“秘色瓷器”而称道的南瓷系统。着名。宋朝时期更是出现了世界知名的五大瓷窑。

元朝时期“白底青花瓷”登上历史舞台,清代生产“彩瓷”.如今着名瓷器之都:江西景德镇仍然吸引着中外热爱艺术的人的目光,在中国瓷器工业中占据独特地位。

陶瓷雕塑是陶瓷装饰的重要门类,深刻展现了东方美学,是中华民族艺术价值观的深度体现。早在奴隶时期,就出现了白陶精品,当时的陶塑造型小巧,多为动物形式,对人类手工艺的进步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到西周时期,陶瓷雕塑进一步应用到建筑装饰上,推动了建筑美学的发展。汉代陶瓷雕塑技术水平有了更大的提升,造型已经不限于人物,还扩展到日常生活的常见物品,进一步体现了陶瓷雕塑的动态美。陶瓷雕塑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有了更为自觉的审美追求,题材多与宗教有关,表现出更进一步的神话和非世俗化倾向,对于陶瓷雕塑制作的细节要求更高,特别是细部刻画的完美性追求,自然也催生了更为精美的陶瓷雕塑作品,极大地推动了陶瓷雕塑创作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到了盛唐,对外开放和对内交流程度极大提高,陶瓷雕塑制作工艺进一步融合南北两大瓷窑的制作特点,且吸收域外创作风格,在陶瓷雕塑的制作工艺水平和数量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创新与增加,在中国陶瓷雕塑制作历史上大放异彩。宋代时期,陶瓷雕塑制作则更多地吸收了写实风格,在题材内容上表现为进一步地贴近现实生活的倾向,促进了陶瓷雕塑史上第一个高峰的兴起。等到元朝建立,着名的青花瓷登上历史舞台并深受各时期人们的喜爱,在陶瓷雕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后,中国陶瓷雕塑艺术一直处于长足发展中,直到晚清,中国社会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中国制瓷工业一落千丈,陶瓷雕塑创作自然陷入困境,直至,中国陶瓷雕塑创作才重新恢复并不断发展,中国陶瓷雕塑艺术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3陶瓷雕塑新产品创作体会和建议

(1)注重雕塑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陶瓷雕塑艺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陶瓷雕塑的创作者应当有深厚的文化素养,首先表现在对陶瓷雕塑的材质、制作方法、发展历史等的理解和融会,须知,对于陶瓷雕塑新产品的创作创新无疑是建立在创作者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的。

其次,创作者需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胸怀,要善于在时代和历史的交汇点上,把我历史和时代的脉络,吸收传统创作工艺的精华部分,融会时代的需求和创作者自身的个性化风格,实现对自身创作诉求的表达和艺术审美的理解,反映现实生活,以求经得起时代和历史的检验。

(2)吸收借鉴外来创作精华

21世纪是信息高度交汇的时代,世界各种文化相互交织,彼此影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各种文化相继涌入国内市场,中国陶瓷雕塑创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把握时代脉搏,实现我国陶瓷雕塑艺术的突破性创新和发展是摆在创作者面前的研究重点之一。只有秉承兼容百家的气魄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大胆而谨慎地学习和借鉴其它文明中有关陶瓷雕塑创作的理念和方法,有机糅合入我国的创作工艺,才能推动我国陶瓷雕塑创作更好地发展。

(3)重视创新的作用

纵观陶瓷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从原始社会一直到今天,创新都是其发展的内在灵魂所在,对于维持陶瓷雕塑创作的生命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没有创新,陶瓷雕塑艺术早已湮灭在茫茫历史长河中,离开创新,陶瓷雕塑艺术无法保持它在世界手工艺文明史中的竞争力,因而,创新,是当代陶瓷雕塑艺术创作生存发展的必然所在。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固有思维和固有创作模式,要善于研究新办法,实践新做法,大胆突破高度创新,当然,在创新过程中也不能舍弃自身的创作诉求和创作个性。

篇3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脏外科手术;手术室护理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有不良预后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危及生命 [1]。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中45%~65%术前合并心房颤动(AF)[2]。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科医生采用多种手术方式治疗AF,其中以Cox创立并经改良的迷宫手术(maze operation)为金标准最为有效。但由于MazeⅢ手术切口多,时间长,易出血,因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近年来许多研究在迷宫手术径路的基础上,采用心脏直视下射频消融治疗AF。我院于2011年9月~2013年12月共施行16例心脏直视手术加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效果明显。现将手术配合及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6例患者中,男5例,女11例。均为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AF,年龄40~62岁,平均年龄53岁。均在体外循环下施行双极射频消融加瓣膜置换术。其中5例行二尖瓣置换伴MazeⅣ手术;4例行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置换、左心房血栓清除伴MazeⅣ手术;2例行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左心房血栓清除伴MazeⅣ手术;3例行二尖瓣置换、冠状动脉搭桥术伴MazeⅣ手术; 2例行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冠状动脉搭桥术伴MazeⅣ手术。AF史1~15年,心功能Ⅲ-Ⅳ级,心胸比率:0.48~0.69(平均0.57),LAD:45~65min(平均55),EF:48~69min(平均56)。主动脉阻断时间:33~119min(平均77min),转机时间61~162min(平均102min),无术后低心排,无手术死亡。术后跟踪随访1~28个月,16例均为窦性心律。其中有1例为1度传导阻滞。

1.2方法 16例患者均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心内直视手术并采用美国Atricure双极射频仪行MazeⅣ术。常规消毒胸骨正中切口入胸后,采用上、下腔静脉及主动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的方法。经主动脉根部灌注冷停跳液,心脏停跳,置冰屑于心表面保护心肌。采用美国Aricure双极射频仪行MazeⅣ术,消融完毕后再行心瓣膜置换、三尖瓣环成形、冠状动脉搭桥术等操作。术毕,若患者心律慢,需留置心外膜临时起博器。

2 手术护理配合

2.1术前准备

2.1.1患者准备 术前Id巡回护士访视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和陌生感,给患者讲解手术的简要经过及我院医疗技术水平和Atricure双极射频仪的治疗效果,通过与患者沟通, 使患者对次日手术做到心中有数能以最佳心态迎接手术。

2.1.2物品准备 除心脏手术常规器械、敷料外、另备测瓣器、试瓣器、显微冠脉器械,各种型号血管缝合线及无损伤涤沦缝合线,体外循环用物,阻断管,线引子,白线绳,心外膜起搏导线及延长线,可吸收性止血纱布、生物蛋白胶等止血用品,无菌生理盐水冰屑等物品。

2.2手术间的准备 选择宽敝无菌层流间进行。备好各种仪器如除颤器、Atricnre双极射频仪、高频电刀、中心吸引、起搏器、胸骨锯、变温毯、微量泵、头灯及冷光源仪器等,并使处于功能完好备用状态。备好各种常用及抢救药物。因该术式仪器设备管线较多,所以摆放时以安全方便科学合理为原则。

3术中配合

3.1 器械护士的配合

3.1.1开胸及建立体外循环。备齐手术所需一切物品,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纱布、器械及特殊用物。根据术式消毒铺单,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电锯劈开胸骨,骨蜡及电凝止血,递牵开器撑开胸骨。纵行剪开心包悬吊固定于胸骨外的软组织上。递分离钳游离主动脉,直角钳及肾蒂钳分别游离上、下腔静脉,套阻断带。递术者白线绳牵拉出入心脏的血管,暴露术野。递2-0无损伤血管缝线依次做主动脉荷包,上、下腔静脉荷包,主动脉灌注荷包。体内肝素化后,分别行主动脉,上、下腔静脉,心肌灌注插管,核对管道建立体外循环。

3.1.2 Atricure双极射频消融术的配合。Atricure双极射频钳为一次性材料价格昂贵,使用时器械护士将双极射频钳连接端导线递给巡回护士,并与双极射频仪连接好,注意不要污染双极射频钳并妥善固定好防止脱落,待术者每次用后尤其是钳端的两条黄色金属条均要用生理盐水纱布擦拭干净。术者在右心耳处及靠近下腔静脉处作二处横行切口,切开右心房,经此二切口处及下腔静脉处以Atricure双极射频仪行右心房壁迷宫状透壁射频消融术。经主动脉根部灌注冷停跳液,心脏停跳,置冰屑于心表面保护心肌。切开左心房,见左房顶及左心耳内有大量陈旧性血栓,彻底清除血栓并冲洗干净。游离左右肺静脉以Atricure双极射频仪行透壁射频消融术,左心耳以Atricure双极射频仪行透壁射频消融术并结扎。分别在肺静脉入左房开口处、左心耳,二尖瓣开口上方心房壁以Atricure双极射频仪行透壁射频消融术。

3.1.3 瓣膜置换的配合。施行二尖瓣置换时,递血管拉钩拉开房间沟切口,暴露好二尖瓣,递瓣叶钳夹持瓣膜,距二尖瓣环0.5cm剪除二尖瓣前叶,保留后叶及瓣下组织,测瓣器测量瓣膜大小,选择合适的人工瓣膜,用2-0 Prolene缝线连续缝合或用双色带垫片血管缝线间断褥式缝合。缝合完毕递试瓣器试瓣。再用4-0 Prolene缝线连续缝合心房切口。施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时,分别用3根4-0无损伤涤沦缝线做牵引暴露主动脉瓣,把瓣膜剪下选择合适的人工瓣膜用2-0双色带垫片血管缝线间断褥式缝合。递试瓣器试瓣。用2根4-0 Prolene缝线连续缝合主动脉切囗。因瓣膜置换时使用缝线较多,所以器械护士要及时收回缝针,防止丢失。

3.2 巡回护士的配合

3.2.1核对患者无误后,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协助麻醉师做好气管插管和动、深静脉穿刺,建立各项监测。

3.2.2 手术安置:因手术需胸骨正中切口,胸骨下应垫软枕,以抬高胸骨。双上肢置于身体两侧,桡动脉有创血压传感器放置于与患者头部水平位置,理顺各种管线并用中单固定好。注意选择电极板的大小及安放位置,以防烫伤。留置导尿,将尿管开放放置在有刻度无菌玻璃瓶内,便于准确记录转前、转中、转后尿量。留置鼻咽温、肛温、尿管固定在床单上时要预留出适当距离,避免术中变换导致管路脱出。

3.2.3按手术进程及时调节室内温度,密切观察手术进程,随时供给台上一切用物。按医嘱输血、输液及给予治疗用药,备好除颤器及时电击复跳。按病理标本流程处理标本,将一次性耗材条形码粘贴在护理记录单上。

3.2.4严格控制出入手术间的人数,监督室内人员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感染的发生以保证手术安全。

3.2.5将Atricure双极射频仪电源连接好,安上脚踏板,将双极射频钳连接线与双极射频仪连接好,打开电源开关,待机器自检显示屏右下角出现ready时,即可告术者进行操作。此机器为智能型,组织消融结束时,机器会自动提示,因此要将双极射频仪后面的蜂鸣器调至最大音量。

4讨论

16例病患均在体外循环下施行心内直视手术,并采用美国Atricure双极射频仪行MazeⅣ术,避免了迷宫手术的复杂、时间长、出血多而且需要在心房组织上进行大范围的切割和缝合操作,创伤小,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再开胸止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另外不同患者心房壁组织厚度不一,同一患者不同部位心房壁组织厚度也不一,使用Atricure双极射频仪能智能化控制消融的时间、能量、温度,并能达到心房壁全层透壁消融、效果良好。而且射频消融钳设计成笔状便于手术操作。

总之,心内直视下双极射频消融术是一种简易、安全、有效和具有发展前景的治疗心房颤动的方法。此手术成功的关键除了医生高超的手术技巧外,良好的手术配合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都要熟练掌握Atricure双极射频仪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详细了解手术步骤,抓住手术重要环节, 与术者密切配合,才能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篇4

我们通常说,战略是方向,战术是手段;也有人说,战略是核心,战术是关键。但问题是,我们只有在产品设计、价格设计、渠道设计、消费者诉求、品牌推广等这诸多元素中,分清哪些营销决胜的核心和关键,我们才能搞清楚什么是战略应该做的事,什么是战术应该做的事,我们才能分清这些营销元素的轻重,有的放失的做营销。

从营销的角度,我们经常这样描述:战略就是定位,战术就是卖货。结合“ 战略是核心,战术是关键 ”,我们可以说: 定位就是营销决胜的核心,卖货就是营销决胜的关键。

如此推理下去,我们就很容易从 产品设计、价格设计、渠道设计、消费者诉求、品牌推广等这诸多元素中,找到营销决胜的核心和关键。

实际工作中,定位就是解决 “卖什么、卖给谁、卖多少钱、卖出怎样一个目标”四个问题,也就是说 产品设计和价格设计是营销决胜的核心。

卖货就是解决“在哪里卖和怎么卖”的两个问题——即:渠道怎么卖,消费者怎么卖?渠道和消费者对厂家而言,都是客户,前者是大客户,后者是小客户。无论是对渠道,还是消费者,厂家成功的关键就是要让客户满意。

渠道不满意,他不会你的产品;消费者不满意,他不会消费你的产品。只有渠道和消费者都满意了,你的产品才能畅销。也就说, 渠道和消费者满意是营销决胜的关键。

有了上面的分析,我们就能将西方的4P或4C理论进行简化,从而帮助企业快速掌握营销决胜的本质,即: 产品设计和价格设计是营销决胜的核心,渠道和消费者满意是营销决胜的关键。

但是,定位的本质和满意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很多人可能会问上面这个问题,这是必要的。因为你不知道如何做定位,如何做客户满意,也是白忙活。

纵观近20年来中国企业界的沉浮,尤其是品质一流的中华老字号的集体溃败,笔者深刻的体会到: 品质最好的不一定卖的最好,卖的最好的一定是投市场所好的,投市场所好的就是投消费者所好的 。

因此,笔者认为定位(产品设计和价格设计)的本质:投市场所好。分解开来就是, 产品设计不是做最好,而是做不同,投消费者需求所好;价格设计不是要最便宜或最贵,而是要竞争力最小、渠道吸引力最大,投渠道需求所好。 简单的说, 产品设计是投消费者所好,价格设计是投渠道所好。

接着我们再看客户满意的本质是什么。

前面分析过,渠道和消费者都满意,是产品畅销的充分必要条件。渠道要满意,除了价格设计的有利可图外,就是你的销售设计可以持续不断的卖货。消费者要满意,除了你的产品设计投消费者所好外(动眼),就是你的销售设计让消费者动心和动情。(注: 销售设计包括:渠道分销模式、打破动销的手段、建立品牌知名度和可信度的手段、让消费者对产品放心并建立好感的手段 。)

由此可见,让 渠道和消费者满意的本质,就是能够卖货的销售设计 。

篇5

公共服务平台是信息技术进步的产物,是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自上世纪中叶以来,产业革命席卷了全世界。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实现了一体化发展。为了推动企业的密切合作和快速发展,国家需要建立一个平台给予企业全方位的支持。在这种需要的催促下,公共信息平台得以建立和发展。公共服务平台是科技、资源、环境的统一,是政府建立的社会公共性的服务载体。公平服务平台以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任务。公共服务平台是信息资源实现多重共享,使所有企业能够在一个庞大的信息库支持下,完成各自需要的信息的采集。

二、建设产品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的必要性

1产品设计要素决定了建立公共平台的要求

产品设计是一个概念范畴。产品设计不是设计师凭空想象出来的。产品设计要符合社会需求的各种要素,同时要遵循物质本身的自然规律。产品设计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形态,而是内在思想的反映。产品设计具有一定的要素。这些要素包括社会要素、自然要素、环境要素,同时含有技术要素、审美要素、人为要素。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产品设计的理念是随着企业产品的不断发展而衍生而来的。

2公共服务平台可以为产品设计提供灵感和创新提示

在公共服务平台中,有大量的资源可以为企业产品设计提供创造性的灵感。企业的产品设计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产品设计的成功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公共服务平台中的信息资源能够为企业的产品设计提供有力的知识储备。设计者可以在浏览中,发现激发自己设计灵感的知识种类。

三、产品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

1产品设计公共平台可以为产品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产品设计属于创造性的活动,产品设计包含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产品设计运用线条、符号、数字、色彩等多种元素把产品形态和功能给予表述。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强大技术力量给予保证。在现代企业中,经常会出现设计过程的阻碍,例如图形的绘制、色彩的搭配、工具的使用等等。

2产品设计公共平台可以为产品营销提供市场调查

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否在市场上创造高利润,取决于产品本身的质量,也取决于产品能否符合时代要求和人们生活的实际需要。产品在上市之前,无法进行全面的市场调查,因为产品设计的只是产品的概念,而不是产品的实物。在这种阶段,产品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企业可以在产品设计公共平台上自己产品的设计理念,而公共服务平台的浏览人群能够给予产品设计理念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3产品设计公共平台可以为产品设计

提供硬件与软件的平衡产品设计的过程要分为多个步骤,如概念设计、外观设计、结构设计、软件设计等等。在产品设计流程中,既需要硬件需求,也许需要软件需求。公共服务平台为产品设计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和软件的支持。而且实现了硬件和软件的平衡。在基础性技术和审美要求上,达到了功能和美感双重价值。

四、产品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影响

1产品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产品设计的资源共享

产品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是资源的集合。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封闭的自主开创阶段,但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社会大生产的分工越来越细,这就给资源的利用带来的矛盾。任何一个企业要想能够长期立足于生产和发展的前沿,就要把资源的使用放在首位。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资源再生是企业能够保持稳定发展基础性动力。

2产品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了物联网的发展

物联网时代到来标志着我国已经正式进入到信息化与经济交流全面合作的时代。产品设计的过程需要对使用零件、图样规格、样品安全、材料选择等多方面进行测量和比对。物联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的手段。物联网使公共服务平台更加丰富,使产品设计环节出现了更加高效的市场合作。

3产品设计公共服务平台使公共服务

体系与企业核心发展紧密结合产品是企业核心,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能够为企业带来长久的发展和高额的利润。产品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属于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要求社会生产活动必须要把握整体进步的原则。

篇6

以家电产品创新设计为核心

课程群建设的目的是对学科体系内的课程进行重组,剔除课程之间的重复部分,让学生学习掌握并能综合运用所学习的产品设计知识,这必然要求在课程设置时强调各产品设计课程之间的整体联系。

课程群中的每门课程围绕家电产品设计流程来设置,包括家电产品概论、手绘草图技法、创意方法、人机工程学、材料与工艺、外观造型设计、UI设计、用户研究与市场调查等课程,课程之间具有层次性和关联性,让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家电产品设计的完整流程,重点培养家电产品设计人才,并与家电企业对接,大大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满足就业需求。

建立家电产品设计实验工场

产品设计专业是一个要求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的专业,而且是一个实用型很强的专业,好的创意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必须通过三维实体表现出来,让人们亲身体验、操作,才能体现产品设计的价值,从而也才能检验产品设计的成功与否。

所以,在学校实践教学环节中建立实验工场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的产品样机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提高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走进工场,了解真实产品的生产流程,对材料和工艺有更好的认识。以陕西科技大学为例,在现有的模型实验室的基础上,引进了三维打印机、快速成型机和手工工具等设备,扩大规模,增设实验师傅,有一些是从企业一线工人中聘请的,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辅导学生将设计创意转化为实体模型或样机,以供进一步探讨、改进方案,同时使学生的设计创意不再停留在概念化,而具有更大的实用性。

工作室模式的实践教学方式

工作室模式对于产品设计这样一个实践性要求比较高的专业来说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硬件设施,学生和教师组成设计团队,主要利用实践教学完成一个完整的设计项目,可以是学校科研课题,也可以是校企合作项目,或者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自拟课题。完成的方式采取分组、集中的方式,对某一课题可以自由组合成设计团队,团队成员须由不同特长的同学组成,比如擅长外观设计的、擅长界面设计的和擅长设计方案表现的,等。最后在工作室老师的辅导下,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

同时,以工作室的名义,增强与国内家电企业的连接,一方面可以与市场接轨,使得教学与企业模式紧密连接;另一方面与家电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将实际项目引入课堂,按照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工作室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实干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教材建设创新

家电产品创新设计作为课程群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要求学生把所学的造型基础、人机工程学、设计表达、模型制作和市场调查等基础课程的知识、技能综合起来,完整地将一个或若干个家电产品从设计的准备阶段、初步阶段、深入阶段、完善阶段到完成阶段做下来,使学生熟悉整个设计流程,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并且学以致用。

这是一部全面、系统、详细介绍家电产品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手段及其应用的教科书,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学校与企业合作才能完成的。这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要以家电产品为核心,展开其它课程的教材建设,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组建教材建设团队来完成。

教学团队与分工协作

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群建设的主要内容,能否形成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是衡量课程群建设成果的首要标准。高校可以通过培养、引进、外聘等途径,形成既能从事产学研开发工作、又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发展潜力的教师队伍。通过课程群的建设,可以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学团队,锻炼和培养教学队伍的教学和科研的整体协作能力。

学校通过建立家电产品创新设计平台,专业教师在共同的目标下完成每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引进企业设计人员作为顾问,使得整个课程群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互相促进,层层逼近,环环相扣,学生可以对家电产品为核心的产品设计流程有一个完整和全面的掌握。

结束语

篇7

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是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最重要的阵地。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成。根据专业特点及专业教学计划,结合当前社会行业发展需要,在课程教学的时候突出社会行业的应用性,岗位针对性的特色,实施有效教学。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以教学成果为重要参考依据,提升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成效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产品设计;教学改革;教学实效;教学成效

工业设计教育界越来越重视产品设计课程的质量问题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产品设计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培养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整个工业设计行业的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加强“产品设计课”的教学实效将成为工业设计教学研究的重点,提升教学成效将成为工业设计课程教学研究的核心。工业设计专业作为日益兴起的交叉性学科,实践性非常强,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应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更新传统教学观念,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升产品设计课程的双效性教学,是工业设计教育界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困境

工业设计专业的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在中国起步较晚。在新的教育时期,面对国内外工业设计的新局面,国内的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应怎样发展?相应的工业设计教育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变革与创新应如何进行?是摆在国内产品设计课程亟需解决的问题。当前,工业设计专业的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并不成熟,产生了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地和实践生产有机结合的情况,停留在表面的课堂教学研究。[1]我国的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从改革开放至今,已经迈过了30年,在这30年当中取得过一系列的成绩,也遇到了现有的问题和困惑,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思考。

(一)如何增强产品设计课程实效化的课堂教学效率

产品设计课程的“实效化”是指该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实际效果,如:工业设计学生实际技能和知识的应用、设计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提升、个性与设计创造力的发展等方面。在产品设计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有很多教学模式,如:项目与课程教学的结合、竞赛与课程的结合、设计工作坊等,但也产生了较多的现实问题:如何使新的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理念与实际做到融会贯通,形成特有的教学理念?如何针对学校特点、专业特点的实际情况,开展合适的课程教学?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真正有效果吗?在授课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合理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措施?什么样的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是有效的教学?如何增强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据此,结合实际教学改革工作,着眼于促进课程教学和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促进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究如何完善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理念,从而提高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效率。

(二)如何提升产品设计课程多元化的课程教学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标宗旨。[2]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与其它专业的课程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学生不仅要具有领悟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而且应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表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管控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分析解读能力,同时具备各项能力才能使学生成为合格的设计师,因此,产品设计课程是综合性、多元化的能力教学。在教学改革中,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能力的进步或发展,教师在提升个人能力的同时,应具备多元化的课程教学能力,并对课程教学具备反思的意识。[3]

(三)如何优化产品设计课程兴趣化的学生自学能力

兴趣是有意义学习的前提,学生对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的兴趣是有意义学习的关键,学生主动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业设计中解决问题是教学的根本。在产品设计课程中,确立学生在课程的主体地位,树立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能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并能做到学以致用,把学习与生活的设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通过自学,解决产品设计中的困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

(四)如何改进产品设计课程成效化的教学成果理念

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成效的目的是要努力实现学生从“被动教学”到“动机激发”,从“主动求知”到“自我实现”的转变,让学生有学习的荣誉感,从而实现学生积极学习的目标,进一步获得更多的设计成果,达到产品设计课程的良好周期化的教学效果。在改革过程中,贯彻落实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成效的新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优化教学过程,才能有效提升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成效。

二、产品设计课程双效性教学改革的措施

产品设计作为学科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目的是为后续产品开发设计课程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培养学生设计产品的综合能力,主要侧重于产品造型设计。产品设计课程表现为课时量较大,课程内容安排较为繁复。产品设计课程双效性教学改革理念提倡为学生构建设计实践的平台,课堂活动应当是一个相互交流、积极主动和富有个性发展的过程。本课程教学的“双效”是指课程的教学实效和教学成效,两者相辅相成,在整个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学改革涉及到能力教学和兴趣教学等相关的研究内容,在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依托产学研中心的平台,发挥产品设计的专业优势,从课程资源体系、课程教学反馈、课程教学成果三个方面入手,改革当前的课程教学,确立产品设计课程的课程教学目标,实施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优化课程资源体系

1.合理整合教师资源,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由于教师教育背景和个体能力的差异,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能力各不相同,根据产品设计课程的目标以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选择、重组和再创造。在充分了解教师特长的情况下,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兴趣设计、实践项目 设计和竞赛设计等类别,分别由擅长各个课题类别的教师授课,使学生掌握不同设计课题的设计特点。在课程教学中,合理运用不同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设计视野。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的方式,让学生在产品设计课程学习中有清晰的思路。[4]

2.灵活设置教学单元,学生自主选择内容

在程教学中,课程资源的每个部分即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教师可以灵活对教学单元的先后次序进行调整,学生也可以优先选择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改变传统“讲什么就听什么”的教学机制和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对知识渴求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程真正的主角。

(二)强化课程学习实效

1.结合课程教学游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授课时,进行课堂游戏教学,制定课程游戏规则,并将学生答题分数计入平时成绩。采用头脑风暴、快速抢答、互评答辩、答题接力等课堂游戏,寓教于乐,增强课堂互动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机地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于其中。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而言,也是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5]

2.重视设计修改过程,切实提高设计品质

专业学习中的学习态度在对设计作品后期的完善程度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6]教学过程中,调整学生课题设计的时间,缩短作业时间,增加修改时间,结合小组成员互评设计作品的方式,进行集体点评,依靠网络软件平台,实时平时成绩,激励学生,促进学习进步程度。引进3D打印机,在模型制作和修改过程中,让学生对材料有更清楚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对产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在降低作品成本的同时,也可以做出比较精确的模型。此外,定期举办学生设计作品展,邀请企业设计师和其他高校师生参观,与学生共同探讨设计作品产业化的可能性。

3.采用多重评价机制,注重学生个体特长

由于各个学生的能力不尽相同,采取传统的分数评价机制势必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学生学习考核评价改革中,采用技能考核和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成绩评定除设计作品、学习态度、课程纪律和考勤等作为基本依据外,将学生的进步程度、表达能力、团队组织、协作能力等其它方面的能力也作为评定学生课程成绩的重要指标,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个体,充分发挥学生特长。

(三)落实课程实践成效

1.进行项目分类筛选,全面落实能力培养

针对实践项目类别的课题,提前制定并落实项目计划,对年度实践项目进行分类筛选,根据学生专业学习情况和课程基本要求,选择适合的项目,并列入到设计课题计划中,避免“优秀学生才能做设计”的现象,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设计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利用实践基地平台,深化学生实践能力

根据专业特色,与本地企业建立产品设计创新实践基地。针对学生动手能力薄弱的情况,考察学生的设计思路、设计过程和设计成品,举办设计成果展和设计研讨会,借助企业提供给学生的实战平台,努力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授课期间,结合课程内容,利用实践基础平台,与合作单位开展设计训练营,通过设计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担任学生小组的设计总监,对每个设计小组进行职业化的设计辅导和设计管理,增强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

3.注重教学知识转化,孵化作业设计成果

为了避免传统产品设计课程作业的形式化,将学生的设计作品筛选分类,选择合适的设计作品进行完善,学生优秀课题设计可申报国家专利,同时参加各级各类设计竞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让学生学有所成,为实习、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产品设计课程改革的成效与意义

(一)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基础水平实行分级教学、兴趣教学,使学生真正地学到自己该学和能学的知识,将教学实效和教学成效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不是局限于其中一个方面,并且能在设计实践中有效地运用教学措施,确保课程教学“双效”的良好作用:

1.通过产品设计课程双效性教学研究的改革实践,切实达到了有效学习的教学成效,在教学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获得了较多成果,举办了多次作品展览,获得了社会的良好评价。

2.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所提高,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由发挥并具有自信,使学生由消极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学习,提升了教学效果,达到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协调一致。

3.针对当前该专业就业压力大,特别是大多数学生有学历、无能力的情况,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措施通过工作室的实践平台,从课程理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出发,使每个学生既能学习到理论知识,又能学习到实践技能,有机地将两者结合了起来。

(二)现实意义

工业设计专业在国家战略中处于非常重要位置,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使中国由“制造”走向“创造”的关键,会极大地提升“中国制造”的世界形象,推动中国制造企业的自主创造力和产业竞争力,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型。产品设计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化产品设计课程双效性教学的改革实践,对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和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促进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三是有利于提高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能力;四是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五是有利于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全面落实。

四、结语

在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双效性改革研究的过程中,将有效性的教学理念与课程教学实践相结合,把教学的“双效”理念落实到课程,形成对教学“双效”的具体策略和关键策略,构建学习实效和学习成效的课程教学新模式,促进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全面素养的整体提高。

作者:刘立园 单位: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中建.论艺术设计教学的有效评价[J].艺术研究,2012(4):112-114.

[2]汪鑫.产品设计教学与实践创新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11):137-138.

[3]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J].人民教育,2001(6):46-47.

[4]李银兴.浅析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苑教育,2014(20):91-92.

篇8

1.1传统产品设计的核心及流程

作为影响传统硬件企业产品走向的设计层面,产品设计的方法流程上循规蹈矩,没有相对应地跟随市场格局的变化而作出有效的调整。从主要步骤来看,传统工业设计流程基本遵循调研一设计一开发一上市几个关键流程。从前期用户调研到设计开发,最终上市,这一套开发流程在产品主导的消费市场中,属于标准化的定理。

1.2互联网产品设计的核心及流程

而在今天这个以互联网为主导的市场大环境下,互联网产品设计的方法流程变得更加灵活,标准化的产品设计流程已经不太适用于互联网产品设计中了。比起传统产品设计,互联网产品设计更加注重/以用户为中心0,并且深人体现在每一个开发步骤里。互联网产品设计流程大致上也能分为调研一设计一开发一上市一迭代几个步骤,但在更为微观的小幅度流程步骤中,则更加灵活变通,随时依势而变。用户反馈是每个流程步骤中的主要指引要素,而每个流程之间并不是必然的承接关系,用户反馈的情况可以让小阶段的流程不断反复甚至倒退。整个项目的推进也讲求迅速快捷,务求将产品快速投人市场,并取得反馈,以提出相对应完善解决方案,在用户反馈中让产品趋于成熟。

2产品设计的互联网化转变的重点

产品设计处在互联网大时代,函需因时制宜,在设计开发过程中更多以互联网思维去思考设计流程的必要性,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融人灵活快速,而又多样化的互联网特性。

2.1传统产品需要更多地让用户参与到设计流程中

2.1.1在前期用户调研中,调研者需要更多关注来自各方面的用户的声音。除了标准的用户研究途径,调研者应让调研的方法更加多元化,多加利用社交网络的自由氛围,善于挖掘在社交网络中用户的各种吐槽点。

2.1.2在设计开发阶段,也应该可以让用户作为设计者参与到其中。专门为用户提供参与设计通道,让最了解产品的人为设计开发提供创意。Motorola在2011年被google收购后,于2013推出首款具备gogoel互联网特色的MOTOXphone,在该产品订购页面上,用户可以除了可以选择产品的配色外,还包括机身前后颜色、木质背壳、按键颜色、配件样式、机身雕刻文字,还有存储容量版本、开机欢迎语言、原生壁纸等等,真正让用户参与到产品设计中来,打造用户自己满意的产品。

2.2传统产品设计需站在互联网产品设计商业模式创新的角度重新定义产品。

2.2.1传统产品设计在完善单一产品设计时,需要更多考虑产品的可扩展性。这种可扩展性除了与自家产品的维系,行业内主流产品环境的匹配,还应该包括有对未来新产品延续的思考。如旧款加hone在新加hone面世后仍然可以通过软件升级达到新产品的服务,同时降价销售,以扩展自家产品线,开拓中低端市场。

2.2.2除了从硬件产品本身获取收益,还应该更多思考跟产品相关产品周边,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服务。小米公司的模式,正是对手机产品价格优势及易用免费的MIUI操作系统营销的成功,另外在商店中的众多收费主题和周边丰富多样的配件等不为人所关注的方面都是其获利的来源。

2.3传统产品设计需要以更快速的开发流程以投人市场,让市场反馈来完善优化产品。

2.3.1产品项目开发流程时间应该尽可能缩短,按阶段性快速推出试验性产品,以市场反应验证设计合理性,并能迅速提出优化方案,让产品不断在用户反馈中成长至成熟,这是所有互联网产品界都遵循的至高法则。不走完美主义道路,先推出具备特色的产品DEMO,用设计概念吸引用户的视线,积累到一定的用户量之后再逐步完善方案。这种快速方案可以降低项目产品开发的成本及风险,以及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2.3.2产品上市后,跟踪产品使用状况。关注用户对于产品使用的反馈,提供多种接收渠道。包括网络,面谈,电话,短信等方面。如提供意见反馈论坛、微信公众平台等。

3结语

篇9

关键词:互联网+;文化创意+;服饰产品设计;人才培养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服饰消费市场,但却不是最大的服饰设计消费市场。在“互联网+”成为服饰产品产业结构转型支撑条件的大背景下,要使设计成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一个核心推动力,我们必须转变设计是产品附加值的观念,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高度,着眼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创新的人才培养,以中国特色为背景进行文化创造与创新,并通过人才培养使设计成为服饰产业的核心价值。

教育工作者需要重新审视服饰产品设计和服饰产品产业的关系与发展,重新思考服饰产品设计人才的培养,应该从“互联网+”战略引发“文化创意+”概念。“文化创意+”是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产物,文化创意+工业制造形成创意文化产品,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衍生出新型的产业形态。这些新的产业形态,必将带来对服饰产品设计人才新的需求,颠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互联网+”时代将催生全新的服饰产品设计知识结构。

一、“互联网+”时代的产品设计思考

设计的核心是一种创造行为,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人与物之间关系的解决方案;设计同时也是一种沟通方式,是设计师、产品与使用者或接收者之间进行的有效的视觉和体验上的交流。服饰产品是与人密切接触的产品,其设计的特性是由目的性和对象性构成,即每一个设计都是要达成某一种目的,都服务于某一特定对象,兼具功能性和审美性。可以说服饰产品设计是为了解决为使用者提供什么,以及使用者如何使用的问题。服饰产品设计就是为了提升消费者或使用者对产品的使用体验。因此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应该抛开自我本位,从目标对象的角度进行思考。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产品的概念也超出了人们以往的认知。电子产品的出现,特别是“iwatch”的出现,带出了互动界面产品,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引发设计教育者对服饰产品设计的思考。

1. 大数据推动产品设计的发展

服饰产品设计本质上是为了解决各类现实的问题,满足人们的各种服饰需求。服饰产品设计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并不只停留在设计层面,对产品的命运有着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它要借助艺术的手段赋予产品优美的且能够批量生产的外观形态,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产品使用体验;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产品和环境的融合共生,最为重要的是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在产品的两端,即设计与使用层面架构起畅通的信息桥梁,使设计师在产品研发设计环节准确地把握消费者需求。满足市场需求是产品得以成立的先决条件。为了获得相关的数据,设计师要借助各种方法对用户群体展开深入的调研,传统的数据采集通过人工发放调研问卷等方式进行,由于受到提问方式、被调研者知识结构差异、调研场合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采集到的数据科学性与严谨性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设计师对市场需求判断的准确性。

“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使各类数据的采集变得越来越容易,海量的数据分析与累积为设计师提供了更为科学严谨的创作依据,通过数据让设计师有机会了解到用户的审美倾向、使用方式、服用需求等多方面的讯息,使设计师具备更广阔的跨界、跨领域的思维空间。在大数据时代下,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更新教育观念,要引导学生向互联网思维转型,主动创造而不是被动等待服务,引领服饰设计更多可能性。

2. 大数据引发的思考

作为一种技术手段,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将对服饰产品设计产生深远影响。首先,大数据使得客户需求研究更加深刻和精确。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研究客户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过程,挖掘客户的消费偏好、沟通方式、价格弹性、接触方式等,更加精确地对客户进行分类,从而跟踪定位每类客户的需求特征,让个性化、精细化服务成为可能。其次,大数据使得模糊的因素得以清晰地显现,为服饰产品的设计研发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使设计师能够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真实想法,尊重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和审美需求,从而把握服饰产品设计的实质,并引领服饰产品设计发展方向。

总之,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下,服饰产品设计将在新的环境条件下传承文化、创新服务、创造产品,为文化创意领域的新发展和创意文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制胜提供新的契机,也带给我们新的挑战。

二、“文化创意+”模式引发服饰产品设计的思考

文化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等产品的新兴产业,是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催生新兴业态、带动就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与互联网的结合对文化产业升级具有有力的带动作用。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对经济和生活的强有力的渗透功能使文化产业出现了产业融合的现象,这一现象受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宏观经济转型以及新技术的推动。

1. 网络新媒体文化保护与传承功能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当代的产品设计需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互联网的出现模糊了时间、空间、地域和媒体的界限,从而各种信息能够全天候、迅速、海量、互动式地在全球各地交流,这种传播特点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2.文化传承,科技支撑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的产品设计专业秉承文化传承、科技支撑的宗旨,并从传统工艺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工艺美术设计与市场拓展等多个角度思考,在尊重承袭传统工艺美术的基础上生发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的互动,探索传承工艺美术传统技艺的同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服饰设计产品,探索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从“传承”和“跨界”的角度解读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关系。如组织师生整理收集珍贵的民族手工艺,结合前沿的当代设计理念,运用科技手段,研发创意设计的精品,从而推进工艺美术产品的精品的设计和生产,让工艺美术真正融入当代生活,让学生体会对传统文化的守护与传承,促进开发新的带有中国特色的服饰产品;与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签订培养新型产品设计人才的合作协议,拓展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在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实现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的有机统一。

三、互联网时代下教师自我知识结构的调整

网络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因此,网络时代的教育内容也具有信息化的特征,作为这一时代的教育工作者也要做到对自我知识结构的调整。

篇10

学院重视国际化教育,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目前已与芬兰、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及台湾等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机制,输送符合条件的师生出访学习与交流。

多年来,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专利发明及国内外各类设计竞赛竞标等活动中屡屡获奖。如: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会徽和吉祥物的设计中标;第十四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会徽和吉祥物的设计中标;世博会公众参与馆标志设计奖中标;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东方之星”全国大学生设计大赛铜奖;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铜奖;德国红点和中国红星设计奖;全国“正泰杯”工业设计大奖赛银奖等,在产品设计和工业设计领域中,多个项目荣获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奖项,许多产品设计被企业采纳并投入批量生产。此外,学院师生还参与设计了许多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项目,有百余项产品设计获得国家设计专利。

一、招生专业及计划数(具体计划数以相关省市公布的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目录为准)

招生专业 计划数(人) 学制 (年) 收费标准(元/年) 备注 上海 外省市 视觉传达设计 32 38 四 10000 外省市(浙江、江苏、四川、安徽)计划待定 产品设计 18 环境设计 34 数字媒体艺术 12 二、报考条件

1.符合《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的报考条件。

2.具有一定美术基础和设计能力,单色能辨,符合高校招生体检标准。

三、报名和考试

1.专业考试:须参加2018年考生所在省(市)组织的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统一考试。

2.文化考试:须参加2018年考生所在省(市)组织的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

四、录取规则

见我校正式公布的2018年招生章程

五、毕业发证

修学期满,达到毕业要求,颁发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六、贫困生资助体系

学校认真执行国家和本市相关学生资助规定,被本校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通过“绿色通道”申请入学,入学后可按规定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学校承诺:确保被本校录取的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七、学校咨询电话及周边交通等

1.咨询电话:021-50217411、50214975;监督电话:021-50217812

2.招生网址:zsb.sspu.edu.cn

3.周边交通:993、991、630、790、蔡陆线、施崂线、沪祝线、地铁12号线等。

专业介绍

视觉传达设计(四年制本科/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采用课堂教学和社会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知识及相关的专业知识,接受视觉传达设计思维能力、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工作的基本能力。

核心课程:设计素描、色彩、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构成、数码摄影、编排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

主要实训环节:广告设计、印刷工艺、摄影、综合运用。

就业领域:在集团型、中小型企业中从事市场、广告、包装、媒体的策划与设计工作;传媒、广告、企划、出版印刷等公司中从事策划和设计工作;独立或联合创业,成为自由设计师。

产品设计(四年制本科/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采用课堂教学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产品设计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知识及相关的专业知识,接受产品设计思维能力、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生活消费品创意设计与落地实现工作的基本能力。

核心课程:设计素描、设计构成、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设计创意思维与快速表达、产品设计工程学、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设计专题实践等。

主要实训环节:产品摄影、产品造型设计与制作、产品三维动态展示等。

就业领域:在集团型和中小型企业新产品研发中心从事新产品开发和设计工作;在工业设计公司从事产品策划、开发和设计工作;独立或联合创业,成为自由设计师。

环境设计(四年制本科/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采用课堂教学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环境设计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知识及相关的专业知识,接受环境设计思维能力、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室内外环境设计工作的基本能力。

核心课程:设计素描、设计构成、设计表现技法、建筑与室内设计史、建筑制图(含CAD)、建筑模型制作、室内设计、陈设艺术设计、景观设计等。

主要实训环节:设计表现技法、室内设计、摄影、综合运用。

就业领域:各类设计公司从事室内外装饰设计、展示设计及其管理等相关工作;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艺术的策划、设计工作;独立或联合创业,成为自由设计师。

数字媒体艺术(四年制本科/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采用课堂教学和社会生产实践手段,使学生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知识及相关的专业知识,接受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思维能力、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工作的基本能力。

核心课程:速写、形态构成、图形设计、原动画设计、设计软件、UI界面设计、网页设计制作、多媒体后期特效制作、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