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4: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人机结合的多元采集
无人机视频采集。无人机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便捷性和阔的视野,并可以实现远程视频直播,是对地面采集的有力补充。
车载移动图像采集。利用机动车(主要是汽车)机动性强的特点,加装车载移动视频装置,主要应用于区域范围大、受干扰因素多的区域问题采集。
无线图像专项采集。无线图像专项采集是利用2G/3G/4G、微波等通信技术智能视频分析、延时抓拍等技术将现场图像实(定)时回传到控制室。
“互联网+采集”模式兴起
城管APP应用兴起,市民五动增强。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逐浙兴起,各地城管部门积极应变,先后开通了微博、微信的官方频道,还有一些城市开发了自己的APP。如杭州城管的“贴心城管”。
“云+端”服务模式,政府更专注于服务。随着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成熟,政府将可以不再需要直接建设技术复杂、维护困难、建设成本高的应用系统(如数字城管信息系统),直接使用云端软件,将系统中的数据应用于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而这一切(云、软件、数据等)都可以来自一家专业的信息服务公司。
大数据的应用成为精准采集的支柱
多维信息采集是城管大数据应用的基础。多维信息采集将引入智能视频、自动传感、RFID等物联网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自动感知、智能采集,实现对城市状态数据、城市运行数据、城市管理全要素数据的采集。
多维信息采集在大数据应用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实时感知城市容貌,结合多维电子地图,可清晰看到街景实景,展现容貌状态评估内容、状态量化评价和状态分析报告。全面掌握容貌动态,通过对一段时间的城市运行数据分析,建立城市容貌评价统计表、容貌评价变化趋势、城市问题占比、主要问题发生分布图等,展现城市特定时间状态评价和状态报告。科学评估管理绩效,通过数据定期衡量各职能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自动生成管理成效综合评估报告。
精准信息采集让城市管理更智慧。精准采集内容包括城市运行数据和城市管理全要素数据的全面采集和整全。大数据应用将利用采集到的信息建设数据科学管理和分析挖掘应用。大数据应用将整合公共设施信息和公共基础服务资源,建立数据应用服务,建设信息智能感知、数据智能分析、业务智能协同为一体的信息平台。
篇2
【关键词】金融机构 银行业 城镇化 精细化
我国城镇化必然带来对金融服务的旺盛需求,财富管理业务面临着新的机遇,但是,机遇也是挑战,要避免发展的盲目性,避免大发展后的后遗症,如果大发展带来了大量不良资产,将是社会灾难,必须引起警惕。同时,防止盲目无序竞争,有竞争才有更好的服务,随着我国金融业的逐渐开放,金融业之间的竞争达到了充分白热化的状况,如果盲目抢夺客户,不计成本,金融业的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当前的现实要求金融业必须改变以往经营模式,加快业务转型,着力打造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综合竞争新优势。
一、打造金融服务城镇化建设的专业经营新体系
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交通、城镇市政设施、城市生态设施建设,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一)银行要加大专业化经营力度,加快城区综合性支行转型。加快中心城市城区综合性支行转型,发挥基层直接接触市场、了解市场、服务市场的优势,城区支行更要重视服务的专业化,要明确服务产业集聚区的城区主办行、服务城市建设的城区主办行、服务特色行业的城区主办行等。城区综合支行要在专业化服务中实现转型,在员工队伍建设上,从熟练型、推销型转向专家型、营销型,把基层支行塑造成一个特别能战斗的集体;在市场开拓上,从仅仅办理传统的存贷汇代等银行业务产品转向发掘市场需求、创造市场需求,要特别重视在周边环境中发掘商机;在营销方式上,从盲目营销、被动营销转向差别营销、流程营销,总结创造出适合自己的营销模式;在员工激励上,从以物质激励为主转向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相结合,努力培养基层行自动自发的员工。
(二)打造专业化的投资银行业务体系。当前,我国债券一级市场(不含央行票据和金融债)累计发行的企业债、短期融资债和中期票据等各类债券年复合增长率在40%左右。这意味着金融业间接融资的天下被直接融资不断蚕食。面对挑战我们要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具有独特的融资服务功能,特别是在直接融资中发挥着专业优势,能够有效弥补我们间接融资的不足,做好投资银行业务能够更好的在河南省大招商中抓住机遇,能够快速提升银行业的收益水平,创造更大价值。投资银行业务对于我们做惯传统业务的农村信用社来讲,还显得有些陌生,因此,我们要加大培训力度,普及投资银行业务知识和技能,快速提升投资业务能力。
(三)打造专业化的中小企业业务服务体系。十中央做出了继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将不再单纯追求GDP指标,单纯依靠大规模上大项目拉动经济了,会更多地转向结构调整。结构调整的一个趋势是中小企业会加快发展,其金融需求也相应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我省企业贷款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仍未得到解决。由于财务报表不规范,可用于抵押担保的资产较少,信用意识相对淡薄,社会担保体系不健全,金融机构缺乏成熟的对中小企业贷款审批的流程,依然按照对大企业的审批流程进行审批,同时,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专业人才较少,责任追究机制严格和缺乏弹性等原因,中小型企业贷款难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中小企业是就业的主要阵地,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是银行业的社会责任。一方面政府应在财政税收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民间投资,让民间投资真正活跃起来。另一方面银行要创新经营模式,不断推出服务中小企业的新举措。
二、银行业的精细化管理与流程再造
(一)精细化管理是优秀企业的管理之道,目的是通过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满足客户对产品服务的需求。精细化管理基本内涵为“精”、“准”、“细”、“严”四个字,“精”是指最优、最佳、精致、精湛,力求高质量,把产品服务与管理做到极致;“准”是指准确、准时,确保信息、数据的汇总、传递、理解、执行准确无误,最终准确实现原定的计划目标;“细”就是把工作做细,把管理做细;“严”是指执行的标准精细,控制偏差的要求、标准严格。银行业要着重推行客户营销的精细化管理、风险内控的精细化管理和价值创造的精细化管理。客户是银行价值创造的源泉,是决定市场竞争胜败的关键,要分类建立客户服务需求模型,制订精细化、多元化、差别化的产品组合与分户营销策略,并建立专业营销的服务团队。金融机构是要求有效管理风险的企业,银行的风险偏好要服务于价值创造,要为目标客户服务,不可能是简单的零风险管理,要由防范风险向管理风险转变,要建立精细化的、差别化的风险管理流程,对于小微企业要依大数法则管理风险,完善针对性的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价值创造的精细化包括资源配置的精细化、成本控制的精细化和收益结构的精细化,价值创造是银行的根本目标。
(二)流程再造的核心是面向顾客满意度的业务流程,出发点是顾客,而不是企业内部;流程再造的目的是通过提高服务效率满足客户对金融产品和服务及时快速的需求,要求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采用单点接触策略,适应信息时代、速度时代的市场变化;流程再造需要分析大量的数据信息,不断依靠信息技术改造业务流程,建立中心-辐射式的组织结构,重视发挥电子银行的强大作用;流程再造需要优化授权模式,管理水平较高的基层机构要能够获得更有效的业务授权,更好的发挥最有战斗力的基层一线的客户服务作用。
三、打造金融服务城镇化建设的业务转型新机制
中小城市和县城发展是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点。例如,河南省提出把中小城市和县城发展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点,提高规划建设标准,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农村人口就近转移。按照“三个一”的发展目标,每个县(市)建设一个产业集聚区,培育一个超百亿元的特色主导产业,努力形成一个人口规模超20万的城市。支持已经形成一定产业和人口规模、基础条件好的中心镇通过加快专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逐步发展成为10万人以上的小城市。因此,银行业要加快县级网点业务转型,积极探讨省管县背景下重新定位,支持具有资源和产业基础条件的特色镇通过发展特色明显的矿产资源、农产品加工和文化旅游服务业等,逐步扩大城镇规模。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精细化管理
1城市道路绿化功能分析
遮阳、降尘降噪,改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等都是城市道路绿化的主要功能。另外,城市道路绿化能够呈现直观美、寓意美和抽象美。美好的环境不仅使街道立面统一、协调,还能给城市增添生机与活力,提高人们的素质。
2城市道路绿化特点和重要性
2.1城市道路绿化特点
首先,绿地人为破坏事件时有发生,人为因素存在不确定性;其次,地面辐射热较高的水泥路和柏油路两侧,再伴随车辆所排放的热量,造成的空气干燥,必定影响道路绿化;现在城市中高楼林立,遮挡了部分的光照时间和强度,影响植物的生长;除此之外,城市道路绿地的土质,绿植种类,城市气温和湿度都会有影响。在车行道上,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广场以及停车场等地方进行道路绿化,能够实现控制人潮和车流、组织交通,起到改善确保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等作用。
2.2城市道路绿化重要性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感受到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有利于生态平衡。道路是城市的脉络,在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大部分的城市中,交通、划分片区只是道路绿化其中的一个功能,道路绿化更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因为道路绿化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要素的综合反映。
3城市道路绿化既存的问题
3.1缺少统一且科学的规划
由于缺乏城市道路绿化等知识,盲目地选择植物的品种,不合理地配置植物,导致的结果通常是植物因为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死亡。由此可见,城市道路绿化缺少统一且科学的规划,不但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影响了城市整体绿化效果。
3.2片面强调效果,忽视管理层面
对绿化行业的特殊性认知不足,片面强调绿化景观效果,不重视养护管理[1]。后期管理资金投入少,管理水平难以提高,而且养护管理机制和设备相对落后,无法跟上绿化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
3.3巩固绿化成果工作不到位
巩固道路绿化成果等后期护理工作和道路绿化工程建设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做好巩固道路绿化成果工作,才能确保提高绿化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或最大化收益。但目前我国道路养护投入费用普遍较低,某些路段的护养机械设备陈年老化得不到修护,养护工人得不到专业化的培训,而且在城市道路绿化的过程中,植物容易受到当地的土质、空气质量、种植面积、树种、城市气温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病虫害。
4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
4.1精细化管理目标
根据分析得出的城市道路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的方向,制定了城市道路绿化养护和精细化管理的目标,结合绿化植物的生长特点,寻找节约经济、生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正常维护养护的管理模式,科学高效地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2],科学有效地促进城市可持续、健康绿化的发展。
4.2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4.2.1合理规划,协作建设。结合城市道路规划的特点,打造城市个性化道路特色。道路绿化带主要应用乔木、灌木、花草,形成丰富层次的植被群体,优化行人道的步行氛围,使其更加舒适。其次,加强与多部门、多渠道的协作建设,防止盲目建设,做到有的放矢。另外,要降低养护成本,选择生命力顽强的植物品种。4.2.2加大宣传力度,狠抓落实。首先,加强城市道路绿化的宣传力度,独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护绿意识,让其认识到绿化的重要性,关注并参与到保护绿化的行动中;其次,强化养护队伍的整体技术管理建设;第三,加强作业队伍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降低管理风险;第四,执行管理责任到人机制,管理责任明确具体,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第五,建立可查询的设备管理档案制度,做到物尽所值;第六,实行制度建设,狠抓落实,待用无遗;最后,推进养护管理分项核算建设。4.2.3注重细节,技术创新;区别管理,科学养护。结合城市天气、气候等因素,制作城市道路绿地月历,记录每月每周的管理重点;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各项管理措施,观察各类植物种类的生产特点,精细化养护,区别管理,科学养护;结合道路绿化的整洁度,绿植的修剪程度等指标,建立可量化考核办法,制定完善的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评比制度;注重创新,探索有效可行的新技术新方法新途径,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胡必高.城市园林绿化的精细化管理初探[J].现代园艺,2016(15)
篇4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就是贯彻落实全市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的建设工作,全面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动员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务实创新,振奋精神,干事创业,推动我市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下面,根据系统党委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并为城市规划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方面、肯定成绩,正视差距,进一步增强加快建设事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回顾***,我市建设工作之所以能够呈现多处亮点,实现了新的突破,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大力扶持,得益于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配合协助,得益于全系统上下思想解放、勇于创新、团结拼搏、扎实苦干。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老化、不配套、不完善的问题突出,造成城市面貌差、交通拥挤,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群众意见较大;城建资金投入渠道较为单一,城市建设和管养维护资金严重短缺,管理水平、维护建设标准低,管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城中村、老旧小区、背街小巷脏乱差现象严重,居民群众出行、生活质量受到影响;部分单位、少数同志旧的观念依然存在,责任心和事业心有待进一步加强;旧的体制、机制仍然阻碍着建设事业的发展,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并采取积极措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内涵。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把它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及市人大、政协两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都就统筹城乡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作了重点强调和部署。昨天召开的全市城乡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秩序井然、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城市定位,提出了“平、明、绿、美、净、齐”的精细化管理目标,并全面部署了今年的城乡建设任务,列出了30亿元的城乡建设投资计划,为我们新一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目前,全市上下对城乡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形成共识,人民群众要求改变城市面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城市意识明显增强,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和舆论环境。同时,今年的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全面铺开,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干部职工队伍风气正、人心齐,精神面貌良好,向心力、凝聚力显著增强,打牢了我们不断进取、不断超越的基础。我们一定要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乘势而上,全力以赴,科学发展,以完成任务的实际行动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第二方面、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努力推动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全市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情况,今年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疏通路网、配套设施、完善功能、提高档次”的基本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加强城市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旧城改造和城区开发步伐,抓好背街小巷治理等民心工程,全方位实施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城市档次和品位,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秩序井然、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城市。
第三方面,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为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证。面对今年异常繁重的建设任务,我们要实现预期的工作目标,就必须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龙头。它的根本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手段。要进行城市规划具体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要全面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将今年定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年,要求全市上下进一步创新城市管理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标准,实现城市管理范围的全覆盖和管理方式的精细化,逐步实现市政设施配套完善,园林绿化提档升级,市容环境美观整洁,行政执法严格高效,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各单位要根据精细化管理标准,围绕城市环境卫生、公用行业、市政设施、生态与人居环境建设、城市公共交通、建筑工地、住宅小区、建设行政执法等方面,制定严格的精细化管理考核标准;要对城市管护作业标准进行重新调整,提高标准,细化指标,将工作标准由一般的工作纪律要求、工作定性要求转向责任落实、行为规范、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要求,明确责任单位、养护责任人和督查责任人,为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作业质量奠定坚实基础。要建立严格的日常巡查制度,对市政、环卫、园林设施不间断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修补更新,对破坏道路绿地、乱倒垃圾等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监督体系,建立责任明确、考核严格、监督到位、责权统一的管理机制,有效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扎实开展。
(二)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公用设施建设。加强城市道路建设。以满足群众迫切要求和改善城区交通状况为重点,加快城市道路建设改造。抓好环卫设施建设,加快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建设,确保今年*月份建成投入使用。
(三)加快推进园林城市建设。完成善国路增绿工程,搞好原有公共绿地的升级改造。全面实施立体绿化,切实弥补地面绿化的不足,丰富城市绿化景观。大力开展“示范路”、“经济林”和街头绿地建设,多方位增加城市绿量。同时,要积极推进社会性绿化工作,高标准实施单位庭院绿化和住宅小区绿化,广泛开展“花园式单位”和“花园式小区”评选活动,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四)强力推进旧城改造和城区开发。“城中村”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殊现象,是旧城改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城市化进程中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全面加强物业管理,规范物业管理行为,理顺管理体制,强化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加大老旧住宅小区的综合整治。严格依法行政,积极稳妥推进城市房屋拆迁。
篇5
一、目标要求
按照市九次党代会和区八次党代会精神要求,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载体,以建设“森林城区、园林城区、花香城区”为目标,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良好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以“绿城”变“花城”建设活动为突破,重点增加花量和绿量;实施精细化管理,全面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水平,努力推进我区园林绿化事业跨越式发展。
二、具体工作任务
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力争全年新增绿地面积30万平方米,新植乔木1万株、月季等花灌木10万株。大力推进游园建设,新建带状游园4个,续建公园2个,创建花园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5个,全面完成市下达的责任目标。
(一)抓好公园的续建工作
1、郊野公园面积约120000平方米。年底完成设计、招标、拆迁等前期基础工作,计划年3月初开工建设,8月底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2、左照沟公园面积约165000平方米,年11月10日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垃圾清运、土地平整、河道整理等前期工作,计划年8月底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二)抓好4条带状游园的新建工作
1、南段带状游园()宽15米,()宽5米,长约2124米,绿化建设面积约21640平方米。
2、南段带状游园(),宽5米,长约1027米,绿化建设面积约10270平方米。
3、带状游园(),宽11米,长约5454米,绿化建设面积约59994平方米。
4、路南段()、北段()带状游园,宽3.5米,长约975米,绿化建设面积约6825平方米。
金华路南段带状游园、路南段带状游园计划上半年完成设计、招标等前期工作,下半年开工建设,年底完成建设任务。安阳路带状游园、路南段带状游园计划9月初待道路工程完工后开工建设,年底完成建设任务。
(三)启动“绿城”变“花城”工程,做好现有公园、广场、游园、道路的绿化整治和升级改造工作。
1、利用春季绿化的大好时机,完成923棵行道树的补栽任务。
2、按照区“花城”建设方案,对铝城公园、新安公园、路立交桥游园、路立交桥游园进行升级改造,建成一批观花公园、游园。
(1)铝城公园:在原有基础上对植物品种、数量进行充实,特别注重四季景观的区别。在公园东门、北门利用常绿植物修剪不同的植物造型,并增加彩叶树种黄栌、红枫、红叶李等;在公园南门两侧绿地栽植迎春、连翘等花灌木,与原有植物碧桃、广玉兰、红叶李等相互辉映,形成特色鲜明的春季景观;同时对园内的路灯、道路系统等进行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2)世纪广场:结合广场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对现有植物进行充实,分区成片栽植四季花灌木,合理增加大型乔木及宿根花卉、彩叶植物,使其成为四季景观突出、层次搭配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的精品游园。
(3)游园绿地:路立交桥游园、路立交桥游园根据所处的特殊位置,可在现有植物的基础上,分区补栽春花植物连翘、金钟、红叶碧桃、榆叶梅、广玉兰等;夏花植物木槿、紫薇、合欢、玉兰等;秋季观果植物火棘、南天竹、枸骨等;以及冬季观花和常绿植物腊梅、红梅、松柏类等,使立交桥东南西北四角分别具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观特色。
新安公园则考虑以彩叶树种为特色,大量应用红枫、鹅掌楸、鸡爪槭、南天竹、紫叶矮樱等彩叶树种,并适当点缀观花、观果植物,形成层林尽染、硕果累累的秋季景观特色。
4、对金华路、路、路的植物进行充实,建成观花道路。
金华路在现有植物(各类月季、紫薇、红枫、雪松)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景观层次丰富的观花大道。
路、路在道路两侧成片栽植观花植物紫薇、紫叶矮樱、紫荆、夹竹桃等,以其达到繁花似锦的效果。
观花公园、游园、道路的建成,将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使我区的城区环境更新、更美、更亮。
(四)创新举措,促进精细化管理再上新台阶
按照《市公园、广场、游园精细化管理标准》和《市道路绿化精细化管理标准》,积极参加市精细化管理“月季花杯”创先争优活动,强力推进公园、广场、游园、道路绿化整治和精细化管理达标工作,打造一批精品街、精品园和绿化示范道路,彻底消灭行道树缺株死株,规格不一,公园、游园草坪斑秃,植物长势弱的现象,使公园、广场、游园和道路绿化全部达到精细化管理水平。对园林绿化专业单位按照《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考核办法》进行考核管理,促进我区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五)实施“见缝插绿”工程,巩固绿化成果
年在全区开展“见缝插绿”工程,加快沿街主次干道、社区、单位、居住区环境的改善和绿地面积的有效增长。计划栽植乔木644株,花灌木21731株,绿地25200平方米。
1、对我区沿主次干道范围内的零星土地进行绿化,消灭黄土现象,创造洁净、优美的城市道路景观。
2、通过“见缝插绿”“垂直绿化”等途径促进庭院绿化工作的开展,争创省、市级花园式单位和园林式居住区。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年庭院绿化任务表的要求认真落实。部门绿化的重点是制定和完善本系统的绿化规划,并分步实施,中铝河南分公司要继续完善整个厂区的绿化规划(包括近期目标、远期目标),在对新建厂区(70万吨氧化铝)进行高标准建设的同时还要下大力气搞好旧厂区绿化,创造条件进行绿化改造,提高厂区绿化档次;长铝公司要逐步改造旧街坊,今年主要完成二十二街坊、三十二街坊居住小区的绿化改造,达到市级园林式居住区的标准。(具体任务见附表一)。
(六)国庆草花展
今年国庆节前后计划在各主要街道、公园、游园及沿街各单位门前摆放草花20余万盆,在主要景点制作立体花坛3个。全区各单位要积极主动配合,确保完成草花摆放任务(具体任务见附表二)。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目标完成
(一)加大宣传,提高全民绿化意识。各有关单位、宣传部门要加强对绿化方面法律知识的宣传,突出重点,讲究方法,把提高全民绿化意识、公民道德修养和普法教育有机结合,特别要加强对青少年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教育。同时,新闻媒体要加大对毁绿情况的监督报道,正确引导,在全社会形成爱绿、建绿、护绿新局面。
(二)加强领导,严格目标考核机制。各单位、各部门要增强绿化意识,切实加强领导,要把绿化工作纳入重要议程,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区政府将把是否抓好绿化任务的落实工作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业绩的重要指标,列入年终目标考核体系,并做为评先条件。
(三)强化投入机制,增强绿化建设活力。
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改革现有的城市公园、小游园等公共绿地建设由政府单一投入的模式,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等手段,广泛发动各办事处、企事业单位、驻上单位、社区及广大市民积极开展“多元建绿”活动,加快公共绿地建设的步伐。
(四)健全制度,依法护绿。进一步完善园林绿化方面各类配套制度、规定,完善园林绿化管理长效机制,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查处各类违法违章行为。
篇6
洛阳市吉利区牢牢抓住全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按照到“十二五”末实现“四个翻番”、“两个突破”的目标,以加快领导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进工业强区和城镇化进程,争科学发展之先,创和谐社会之优,着力把吉利打造成中西部地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化、生态宜居的现代石化城,努力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走在全省前列。
一是突出抓好石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全力打造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石化工业基地。做大做强石化产业集聚区,全力支持和服务洛阳石化18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项目按计划开工建设,今后5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8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突破120亿元。加快发展“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学新材料和化纤纺织”四大支柱产业,突出抓好总投资百亿元的60万吨PX、100万吨PTA、14万吨聚丙烯等重点项目建设,到2015年使石化产业集聚区营业收入突破900亿元。积极引导和支持宏达公司、黎明院吉利产业园等优势企业,通过扩容、兼并、重组等方式,发展壮大为核心竞争力强、品牌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围绕洛阳石化发展石油化工园区,依托黎明院吉利产业园发展化学新材料园区,在207国道两侧规划建设精细化工园区和化纤纺织园区,形成“一区四组团”的发展格局。
二是突出抓好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特色城镇化道路,把吉利建成全省城镇化建设样板区。着力构建以“石化工业、生活行政、生态旅游、现代农业”四大功能板块为主体的城市空间布局:以石化产业集聚区建成区为主体,构建石化工业板块,以产促城、以城兴产;按照“完善老城区、拓展新城区”的思路,构建生活行政板块,把新城区建成富有特色、全市一流的精品城区;以西霞院库区和沿黄湿地为主体,构建生态旅游板块,改善生态环境;以西北部岭区为主体,构建现代农业板块,形成与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农业体系。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抓好路网建设,完善城市天然气、热力、垃圾处理等各项功能,建成适应城乡需求、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施“绿、亮、净、美、畅”工程,加大城市精细化管理力度,努力营造规范有序、文明整洁的城市环境。
三是突出抓好服务型经济发展。稳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规划建设西霞院水上主题公园、黄河湿地大观园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推进锦屏岭和万佛山石窟等历史文化景点的配套开发,形成温泉休闲度假旅游、文化旅游、生态观光旅游、运动健身旅游等六大旅游体系。加快发展生产业,围绕服务石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兴建科技研发、信息、检测检验等公共服务平台;规划建设大型物流园区,培育壮大一批在全市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尽快建成中原地区最大自勺石化、化纤产品物流中心。丰富提高生活业,以世纪广场为中心,规划建设融百货商超、电器家具、娱乐休闲、特色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中心商务区,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餐饮娱乐、社区服务等生活业,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四是突出抓好改革开放,切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以“两转两提”为重点,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加快推进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开发与经营。围绕石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城镇化建设、西霞院旅游开发、农业产业化等领域,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培育发展一批骨干非公有制企业。到2015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区GDP的比重超过80%。积极融人中原经济区建设,围绕石化后续加工、西霞院旅游开发等领域,多形式、多渠道引进重要战略投资者和重大项目,推动外来资金、技术、知名品牌、先进管理经验与我区优势产业、优势产品有效嫁接。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引导黎明院吉利产业园、宏达公司等骨干企业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化工产品,打造一批出口品牌,不断提高我区经济的外向度。
篇7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也是事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海宁城管始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并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成长,目前还处在摸索中发展的阶段。随着城管事业的发展,如何通过城管文化建设来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越来越成为当前城管工作者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城管文化是城市管理和城市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管执法工作要有独特的文化氛围,要有健康的、和谐的城管文化精神。海宁市城市管理行政局自20__年底组建成立以来,就始终围绕建设“忠诚、为民、公正、和谐”的城管执法目标,力求通过文化建设,以文化凝人心,聚合力,促进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是打造一个活力团队
朝阳事业需要充满朝气、充满活力的队伍,海宁城管执法局在深化文化建设中,丰富全局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积极探索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队伍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导向和凝聚作用,努力打造活力海宁城管。
开展潮乡城管“潮乡城管五(吾)带头”标兵评选、城管优秀团队微故事评选、城管最美故事汇评选等一系列活动,以先进典型和感动事例,教育人、激发人,形成了强烈的团队荣誉感;推行青年干部成长导师制,落实新老队员师徒结对,营造青年干部拜师学艺、导师无私帮带的良好氛围,增强了团队的使命感;创办海宁城管“正德行”,鼓励全体城管人“正德厚生、互助和谐”,推动城管志愿服务,激励互助帮扶,提升了团队的自豪感;关爱职工家庭生活,坚持做到职工生病住院必访,因公负伤必访,突发事件必访,并结合城管文化建设,组织评选城管贤内助、举办城管亲子活动,激发了团队归属感;组建城管足球队、举办太极培训班、“活力城管”书画摄影展、城管好声音比赛等文体活动,让职工文体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提升了团队的幸福感。
二是建设两支引领队伍
党员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而中层干部作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上级与下属的桥梁和枢纽, 抓好两支队伍决定了城管文化建设的成败。
1、建设好一支党员先锋队伍。通过将支部建到各基层中队、事业单位,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配强基层党支部领导班子,抓好党员发展工作。深化党员“一员双岗”制度,开展党员干部双诺双评、党员先锋评议;通过微型党课宣讲、周一夜学,加强党员教育监督管理;开展创意组织生活青春党日、两地双服务等活动,落实党内关怀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来引领整个城管执法系统干部职工队伍。
2、建设好一支中层骨干队伍。通过开展全员竞聘上岗,实行“两全两突破”的模式(即全部岗位推出,全体人员参与;突破部门界限,突破身份界限),选拔聘任中层干部。并针对中层队伍特点和工作实际通过授课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加强中层干部培训,切实提升工作能力和队伍管理水平,在基层实践不断煅造队伍中坚力量,从而营造整个城管执法系统干部职工队伍奋发有为积极向上良好工作氛围。
三是培养三种工作理念
城管文化建设首先要确立正确的理念。城市管理是城市环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城市文明程度、文化品位和社会公德意识的综合体现。对理念的认知和把握决定着城市的水准和品位。我们在实践中要坚持培养三种工作理念:
1、民本理念。满足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是城管执法工作的主题,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城管执法工作的根本标准。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践行民本思想,城管工作才能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同时也让更多的人生活宜居,安康乐业。基于这个理念,一方面真正为老百姓着想,“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另一方面我们也为管理对象着想,提倡温情执法、真情服务,疏堵结合,既维护广大市民的利益,又顾及弱势群体在这座城市谋求生活的权利。
2、精细理念。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具体到城市管理工作,精细化就是管理理念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精细化、管理内容的精细化。因此,我们在队伍管理上,不断强化用心管理的工作理念,实行勤务制度改革、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绩效考评,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责任落实,细化工作分工,实现工作量化、标准化的管理和与之相应的奖惩考核,进一步调动工作积极性,坚持常态管理,精细管理。
3、公平理念。城市管理始终面对各种社会关系,如何保证处理各种关系不出偏差,就要我们在城管核心文化里牢固树立公平公正的理念。公正理念具体到执法管理工作中,一是要求我们的城管执法人员的一切执法活动必须客观、适度,体现公平、合理。二是要求我们的城管执法工作必须公开透明,要形成完善的政务公开制度。三是要求我们的城管执法工作程序必须规范,做到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
四是树立四种城管精神
城市,需要有独特的城市精神来展现城市形象。在新形势下,城管执法系统迫切需要总结和提炼出能引领这支队伍提升发展的城管精神。只有这种城管精神,才能给队伍赋予思想灵魂,树立精神支柱,注入前进的动力和工作激情,引领这支队伍朝着规范、向上的方向发展,更好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1、忠诚。强调了城管执法队伍的政治素养。一是要忠诚于党和国家。城管执法工作者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地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砥砺品格,锤炼意志,提高思想境界。二是要忠诚于法律制度。城管执法工作者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维护法律权威,维护社会秩序。三是要忠诚于城管事业。城管执法的干部和职工必须要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勇于牵头、敢于负责,体现出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2、为民。明确了城管执法工作的服务对象。为民服务是当前各级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要求,也是城管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提升城管执法工作群众的满意度,“为民”是城市管理的核心和根本。
3、公正。彰显了城管执法工作的价值理念。公正执法是城管执法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社会和谐的必备要素。这就要求城管执法部门必须要有胸怀坦荡、无私无畏的胸襟和气魄,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的原则,明辨是非、刚正不阿。既要做到执法到位,更要严格依法办事,做到认定事实公正、收集证据公正、实体处理公正、执行程序公正、自由裁量公正、社会反映公正。
4、和谐。确定了城管执法工作的追寻目标。要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工作理念,切实贯彻“全民参与,疏堵结合,教惩并举,和谐共享”的工作方针,坚持以理服人、以法服人、以情感人,要以严肃的法律,规范的程序,文明的举止,热情的态度,科
学的方法,娴熟的业务,真诚地为社会、为市民提供服务,树立起城管执法队伍亲民爱民的新形象。
五是践行“潮乡城管五(吾)带头”
近两年以来,海宁城管人紧紧围绕“忠诚、为民、公正、和谐”八字海宁城管精神,以让党委政府满意、让市民群众满意、让管理相对人满意为目标,号召全体城管人爱岗奉献我尽心,争当“忠诚敬业标兵”;服务群众我热心,争当“为民惠民标兵”;依法管理我用心,争当“公正执法标兵”;以人为本我上心,争当“和谐城管标兵”;全体城管人以城管文化为引领,开拓创新、众志成城、团结协作共同践行着潮乡城管五(吾)带头,并实现了城市管理工作新跨越。
1、美化城市我带头,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
通过科学化确立城市管理标准,大胆借用和导入iso质量管理体系这一理念,编制《海宁市城市管理质量标准体系》,建立起一套城市管理新的运行、评价机制,把城市管理工作逐步引入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常态化管理的新阶段,从而促进城市不断洁化、序化、美化。实施精细化环境卫生管理,推进垃圾处置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生活垃圾处置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实现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无害化水平达到100%。实行常态化维护市政基础设施,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完善市政设施维修维护机制和城市道路小坑洼、小破损快速修补等机制,推进路灯、路牌、公交站台、交通标志、道路护栏等“城市家具”改造提升。开展合理化进行亮化提升改造,贯彻实施《海宁市城市亮化专项规划》,并融合我市三大文化特色,推进东西“两山”、市河、洛塘河“两河”以及重要路段亮化提升改造工程,并努力增添城市夜景风景线。
2、文明执法我带头,执法水平进一步提升。
通过建立科学考核机制,完善督查考核体系。从队容风纪、工作实绩等八个版块加强对日常工作的加强督查,并进行绩效考核和积分排名,以激发工作激情、规范执法行为,提升管理效率。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开展素质提升工程、全员综合素质封闭式集训、工作作风教育、作风教育整顿等一系列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城管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使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的意识深入每一个队员、协管员骨髓,把积极向上的城管文化深植人心。完善公正执法机制,开展规范执法百日竞赛,进一步规范执法者的执法行为、执法程序,根据《海宁市城市管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严格落实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审核机制,通过强化前置管理,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核质量,进一步确保执法办案的公正性。通过建立廉政防范机制,创新廉政教育模式,开展作风教育顿等活动,在全局范围内深入查找廉政风险并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强化机关党员干部执政为民、廉洁自律意识,构建城管廉政文化。
3、服务群众我带头,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开展“三民”群众走访工作,加强与永丰、军民联系村对接、互动互访、共谋发展,并就结对村文化建设、星级美丽乡村创建开展指导,落实结对帮扶。同时,落实市区辖区内服务对象、两代表一委员及社区群众工作定期走访,切实做到把民情民智带上来,把政策服务带下去,把矛盾纠纷化解好。落实来信来访维稳工作,从深入基层主动寻访,耐心细致主动接访,邀请群众主动督访,依托媒体主动回访等方面入手,层层抓落实,妥善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并急群众所急,及时处置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创新城管行政审批工作,启用政务服务业务应用新系统,并采用网上审批,将“城市市区内饲养家畜家禽的审批”、“特殊车辆在城市道路上行驶审批”等四个事项的承诺时限缩短,实现审批提速80%以上。开展基层满意站所创建,完善制度、亮牌创建、推行透明执法、阳光行政,进一步深化基层工作作风建设,提升政风行风建设水平,提高执法管理服务效能,促进服务型城管建设,方便市民群众、方便执法相对人、方便管理对象,打造群众满意型执法中队、服务窗口、基层站所,提升城管整体形象。
4、洁净潮乡我带头,城乡环境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落实城乡四位一体长效保洁机制,在全市范围内探索建立起“一部门统筹、一条线管理、属地负责、以块为主”,集镇区、公路、河道、村庄的“四位一体”城乡环境卫生保洁新机制,有效地破解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促进了全市环境卫生面貌进一步提升。理顺城乡建筑垃圾管理工作体制,完善运作机制,并组织开展针对市区建筑垃圾管理专项整治,稳步实施对市区建成区内29个临时堆放点和主要道路两侧的无主建筑垃圾实行市场化运作,管理工作成效初显。有序地推进废旧物资收购站点整治,配合各镇、街道开展废旧物资回收站点的整改或取缔工作,成功关停丁公堰废旧物资交易市场,促进城乡环境问题的改善。积极探索生活垃圾分类,深入推动学校垃圾分类试点和机关事业单位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结合可回收垃圾兑换等活动,开展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有益尝试。
5、和谐城管我带头,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
篇8
一、强化产业的带动作用
充分利用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进一步加快繁荣城镇经济,增强城镇产业竞争实力,加快人口集聚。一是针对我市农村人口较多的实际,从比较优势出发,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小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意见》,以“四大基地一大产业为依托”,以大项目建设为总抓手,加快工业化进程,吸收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企业,形成产业工人;促使更多的农民向城市集中,形成城镇居民。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和我市已出台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不断推其深化、延伸和创新,以此促进服务业发展,使服务业成为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体力量。三是重点培育新型能源、新型建材、煤炭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特色产业,搞好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和新型能源等12个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着力推进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同时,积极引导新上项目进入特色产业园区,加快形成聚集优势,以产业集群带动居住地集中和城镇发展。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推进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各项制度改革。一是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身份障碍,逐步实施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逐步实现全体公民在户口身份上的完全平等。二是加快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促使城镇机关和企业单位,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招聘包括农民在内的各类人才;保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证民工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福利保障待遇和公民权利。三是推进与户籍制度改革相关的住房、就学、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改革,不断推广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建立失业、养老和医疗保险基金等制度,逐步将其纳入城镇社会保障范围。
三、提高城镇的承载能力
一是充分发挥城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重点培育区城区、城区和城区等20个重点服务业城区,搞好水体清化、供电通讯和公共设施配套等工程,不断完善和提高城市功能,增强其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二是小城镇重点抓好基础设施的配套,努力拓展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小城镇功能,加快形成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小城镇,真正起到联接城乡、辐射农村的作用,三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城镇政府对城镇经济管理和调控的力度,大力调整城镇产业结构,提高城镇经营管理水平。四是逐步建立城镇体系,强化经济区域观念,鼓励企业兼并联合,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篇9
一、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我市在城市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城市管理机构初步建立。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城市管理工作,依据国务院、省政府有关在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规定精神,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7月批准成立了张家口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为参照公务员管理、挂靠市政府办的正处级单位,履行城市管理政策研究制定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职责。城管局下设市城管执法支队,为科级定向补助事业单位,核定编制35人。桥东区、桥西区、高新区也分别成立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四)专项整治行动扎实推进。积极开展中心城区露天烧烤整治工作,共清理露天烧烤90余处,责令整改、规范经营商户350户;积极开展倡导文明养犬活动,制定了《中心城区开展倡导文明养犬活动方案》,发放宣传材料3000余份;开展了建筑垃圾遗撒专项整治行动,下发整改通知书800份,查扣违章车辆18部;严肃查处违章建设行为,共检查在建工程65项,下达责令停止建设通知书57份,发现未办理规划许可的违法建筑35项;开展马路市场、流动摊贩集中整治行动,累计规劝清理游商、游贩和占道经营11000人次。
(五)城市环境卫生明显好转。坚持以定人、定岗、定路段、定标准为核心的四定责任制,不断提升路面清扫保洁质量,主次干道、重点地段实现了24小时保洁;加强农贸市场、城乡结合部及卫生死角的治理,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制定了《张家口市门前三包责任制实施方案》,先后三次开展了对辖区沿街商户门前三包落实情况的执法检查,在探索建立群众化长效管理机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二、存在问题
在城市建设迅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管理相对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设效益的发挥,阻碍了城市化总体水平的提高。
(一)城市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社会支持参与度不高。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共识,特别是在当前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的新形势下,城市建设战线长、任务重、压力大,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正在全力以赴推进、集中力量攻坚,尚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研究和推进城市管理,对城市管理缺乏系统谋划和强力推进,致使城市管理滞后于城市建设,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普遍存在。同时,由于宣传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部分群众对城市管理认识程度和支持度、参与度不高,市民文明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体制不顺,职责界定不清,管理职能分散。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的城市管理体系未能真正形成,市和区两级政府、区与街道、市和区城管局之间的城市管理和执法职责亟需进行系统界定,城区街道和社区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现有部门的职能配置不尽合理,城市管理涉及的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市场管理、噪声和环境污染、养犬及停车场管理等职能,相应地分散在建设局、公用局、园林局、城管局、工商局、环保局、公安局等部门,职能过于分散,造成职责不清,又没有综合的职能机构予以牵总协调,工作难以衔接,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和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削弱了城市管理功能。市、区城管局之间没有行政隶属关系,难以实现对中心城管执法的有效指导和协调。
(三)规划控制不严,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加大了城市管理难度。尽管我市在规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详细规划出台的滞后性,往往使规划中应遵循的原则、布局和功能得不到全面体现,特别是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区域乱搭乱建、违规建设、无序开发的问题非常突出,进一步加大了城市拆迁改造成本,增加了城市管理难度。另外,我市集贸市场、公厕、停车场、垃圾转运站等配套设施建设总量不足且布局不合理,导致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与民生之间的矛盾突出,马路市场、占道经营、随意停车、乱堆乱放等问题屡禁不止,严重影响和制约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城市管理投入不足,城管机构职能缺位,执法力量薄弱。由于历史欠帐多,我市环卫等基础设施普遍存在简陋老化、数量不足等问题。随着城市的扩容,城区新建道路、桥梁等市政设施大幅增加,城市管理运行成本大大提高,但城市维护费没有同步增加,远远不能适应现行城市管理的需要。城管机构的职能有待加强,我市虽成立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但未进入政府序列局,人员工资和经费财政未实现全额拨款,执法主体资格不合法,行政处罚权该集中的不能完全集中,也没有赋予其相应的城市管理职能。市城管局及桥东、桥西、高新区三个区的城管局共有行政执法人员160名,城管执法力量严重不足,装备陈旧落后。
(五)城市管理的制度体系需进一步完善,一些长效管理机制不能很好地落实。我市城市管理执法目前主要依据的是国家和省的一些法律法规,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制度办法不健全、不完备,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原有的若干城市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其内容已不能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未能顺应形势,建立有利于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如精细化管理工作制度和作业标准、环卫和市政公用设施维护市场化运作细则、城市管理的考核激励和统筹协调机制等等。原有的一些长效管理机制落实不到位,居民养犬、露天烧烤、交通秩序等不能实现规范化管理,门前三包落实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三、意见建议
(一)健全城管领导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领导,市一级应成立由市长任主任,分管副市长任副主任,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城市管理委员会,作为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定期研究城市管理的重大事项,加强对相关部门的综合协调和考评,着力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城市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为日常办事机构,组织落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确定的有关事项。
(二)理顺城市管理体制。着力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真正建立起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的城市管理体制,明确划分市、区、街、社区城市管理的职责和权限,把管理工作向下延伸到末梢,增强条块管理的互补性。应结合政府机构改革,按照管理、服务、执法三位一体的大城管格局,全面整合现有城管资源,组建完善新的市级城市管理机构,赋予其足够的管理和执法职能,使其真正承担起城市管理的牵总作用,同时在条块之间、部门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沟通、事前告知和定期通报制度,切实解决目前条块分割、职能交叉、职责不清、协调不力的问题。
(三)加强规划执法管理。充分发挥规划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龙头作用,在制定和执行规划时通盘考虑市区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问题,既要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不断加大规划设计投入,放开规划设计市场,提升规划层次和水平,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又要高度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全面加强规划管理,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强化规划工作层级监管,严肃查处违法用地和违规建设,坚决维护公众利益。
(四)完善基础配套建设。今后应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尽快完善一批城市发展迫切需要的公用设施和市政设施,当前特别要对集贸市场、停车场、公厕、垃圾转运站、公共绿地、休闲活动场所等进行统筹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进度,切实解决马路市场、停车难、公共活动场所少等问题,增强城市服务功能,使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能充分满足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为城市管理提供物质保障和服务平台。
(五)强化城管资金保障。应按照与城市建设和发展步伐相适应的要求,实行多元化的城市管理资金投入机制,逐步加大城市管理的投入。城市管理经费要随着城市建设加快、规模扩大、任务增加、养护标准提高和管理手段更新而相应适度稳定增长,使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确保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合理的经费需要,逐步改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装备和办公条件。充实一线城管执法人员,对执法人员的工资、经费财政应全额划拨。
(六)推进城市精细管理。今后应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加快制定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制度和办法,重点研究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明确各类管理目标的责任主体、作业标准、管理措施,从线到面、从面到点,建立可查询、可评价、有考核的监督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城市绿化养护、环境卫生保洁、市政设施维护等,要实行管养分开,推向市场,通过招标选择专业公司或社会组织进行维护,形成统一管理、多家经营、有序竞争的运行机制。
篇10
“十二五”时期是合肥市建设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并迈向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期间合肥市城乡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在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基础上,把合肥打造成为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朝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方向迈进。
一、总体目标
着力推进城市建设模式转型,按照“生态优先、中心提升、组团拓展、区域协同、特色彰显”的思路,由传统的粗放式建设模式向精细化发展转型,构建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框架;以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为核心,加快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建设。坚持生态城市建设理念,更加注重紧凑式开发建设,完善“建设快、质量好、投资省”的项目运作模式,高水平、快节奏推进城市建设。
突出“生态环保”的理念,继续做好“水文章”、“绿文章”。全面推进防洪保安、水资源配置、饮水安全、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加大植树造林力度,调整林业结构,建设一批生态湿地,进一步提升生态宜居环境。强化节能减排,开展节水、节地、节材行动,加大宣传和依法管理力度,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和方式,深入推进网格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城市建设带动和服务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作用,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
二、生态环境方面的期望指标
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区生活污水100%处理;化学需养量、二氧化硫排放量较“十一五”,下降10%(氮氧化物待定);工业废水、废气、固废达标排放;创建1—2个省级生态示范县。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巢湖西半湖水质明显改善;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9%以上;2015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约46%,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约25%,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实现市民“出门500米见绿、1000米见一处公园广场”的目标,努力把合肥建成生态文明的现代化区域特大城市。
三、生态绿地系统建设布局结构
以创建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全面实施“一湖两脉、一岭四楔、多廊多点”的生态系统发展战略,增加绿量,提高质量,突出重点,打造精品。
(一)营造生态圈。利用市域内的“山岗、水网、农田、林带”等自然元素,通过巢湖沿岸工程、江淮分水岭生态保育区、滁河干渠饮用水源防护林区、东部山林生态保育区等四大重点生态工程,营造城市森林圈,构建市域生态系统。
(二)实施翠环绕城工程。完善环城公园、高压走廊绿化和外环绕城高速生态长廊建设,进一步提升绿化档次和景观品位。
(三)加强“141”隔离带和楔形绿地建设。为避免城市发展“摊大饼”观象,每个组团之间加大隔离带宽度的建设。完善城市“四楔”绿地建设,特别是众兴水库保护区“东北楔”绿地建设。
(四)实施河流生态廊道工程。以水环境治理为契机,利用生态护岸和修复技术,加强河流生态廊道建设。完善南淝河、板桥河、四里河绿化景观带建设,加快二十埠河沿岸绿化建设,加强十五里河、塘西河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实施肥西派河二期绿化和肥东店埠河下游沿岸绿化。通过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使城市规划区范围内7条河道在满足行洪排涝功能的基础上,营造水清、岸绿、林茂、景美和亲水等于一体的河流生态系统。
(五)打造生态滨湖新区。坚持生态立区,高标准建设一批园林大道、公园绿地和生态防护林地,确保新区绿地率要达到50%以上。
(六)高标准实施道路绿化。实施机场高速绿化和城区道路出入口绿化靓化工程。因地制宜,对合六路、合马路、包公大道等主要出城道路两侧20—50米实施绿化。
(七)强力推进城市公园建设。全面推动新建公园、专类园、小游园以及郊野公园的建设,实现《合肥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中第十二条规定:加强公园、游园、街头绿地建设,实施规划建绿、见缝插绿、拆违建绿。五百米半径内应当规划建设一处一千平方米以上的绿地,一千米半径内应当规划建设一处五千平方米以上的游园,二千至三千米半径内应当规划建设一处综合性公园。一是推进专类园建设:完成合肥野生动物园三期建设和植物园扩建工程。按照“保护资源,延续文脉,丰富内涵”的要求,完善三国遗址公园金虎台内部陈列和部分景点设施。二是加强综合性公园建设:创新思路,坚持高标准定位、高水平设计、高质量施工,在四个老城区各新建1—2座占地100亩以上的功能完善、生态效益显著、植物品种丰富的综合性公园。各开发区规划建设2座区级综合性公园。三是加快街头游园建设:开展城区主次干道、公园、游园绿化改造升级。结合“城中村”改造和城区工厂、企业搬迁,大力开展拆房建绿、腾地建园。按照“见空就栽、增加绿量”的要求,继续实行找地建绿,辟建街头小游园、小绿地、小片林。在一环以内的中心城区,提倡多拆少建,扩大中心城区绿地。
(八)积极推进生态湿地建设。突出抓好湿地公园建设,以点带面,推动湿地保护工作的开展。一是抓好巢湖岸湿地保护开发利用,建设环巢湖湿地公园。二是抓好河道湿地保护与利用,建设河道湿地公园。三是抓好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周边湿地保护和建设,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九)实施社区绿荫工程。提高市花园单位标准,以创建市花园单位为抓手,努力提高居住区和单位庭院绿化水平。新建居住区按40%绿地率标准实施绿化,每个新建居住区至少建1处居住区公园或游园。由各区牵头有重点地对老旧居住区进行绿化整治,对所有边角空地都要绿化。加强屋顶绿化试点,加大垂直绿化力度,充分利用屋顶、阳台、桥体、墙体等竖向空间开展立体绿化建设,多形式、多层面为城市扩绿增荫。
坚持生态优先、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的保障机制
坚持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解决当前资源枯竭、气候恶化等生态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合肥“十二五”城乡建设坚持的原则和目标。“十二五”期间大力推进合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高合肥城市碳汇率和绿地覆盖率,推进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大力推广绿色技术、绿色交通、绿色建筑、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解决好城乡建设与资源节约的矛盾,提高城乡建设质量和效益,促进合肥城乡建设行业结构逐步向低碳绿色方向调整和优化。
参考依据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
合肥市总体规划(2000-2020)
- 上一篇:课堂教学问题及对策
- 下一篇:残疾人的心理健康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