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急救基本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4: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急诊急救基本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双向转诊,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
一、基本医疗保险视角下双向转诊的实施现状分析
(1)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现状。2009年12月,《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暂行办法》颁布,提到了关于统一医疗保险政策问题。2011年杭州启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计划合并共称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2)杭州市双向转诊实施现状现状。杭州市双向转诊以“职能部门”和“专家顾问团”为基础,确定转诊流程“职能部门”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上级大型医院指定人员组成,负责双向转诊的具体业务衔接。实施的总体情况如下: 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8年转诊总体情况:门诊总人次160383,下转上9068例,占5.65%,上转下46例,占0.03%。表明在现行的转诊中,一般是以下向上转诊为主。
二、数据分析
(一)患者定量分析
(1)患者的选取
本次调查共选取滨江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城区御跸社区卫生服务站、浙二医、邵逸夫医院150名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46份,其中男性82人,占56.2%,女性64人,占43.8%。
(2)双向转诊的决定权
在对双向转诊的决定权的认识上,57.5%的患者认为双向转诊的决定权应该属于医生,而 22.6%的患者则认为双向转诊的决定权在医疗保险机构,只有19.9%的患者认为双向转诊的决定权在自己。
(3)医疗保险的倾斜对患者
从表中和图中数据比较可以看出,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的倾斜会促使一部分患者首先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其比例为35.5%。说明现有的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对促进双向转诊的力度还有待加强。
(4)患者不愿意下转的原因分析
从图3可以看出,患者不愿意下转的原因主要是不信任社区医疗水平以及认为转诊手续麻烦,分别占56.2%和51.5%。认为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相差小也占了较大的比例,为37.7%。而社区没有开展家庭病床对转诊影响不大。
(二)医生定量分析
(1)医生的选取
本次调查共选取滨江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城区御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二医、邵逸夫医院75名医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9份,其中男性42人,占60.9%,女性27人,占39.1%,社区医疗机构医生33人,占47.8%,综合医院医生36人,占52.2%。
在目前双向转诊转诊路径的畅通程度上,超过55%的医生认为目前的转诊渠道不是很通畅。说明转诊中间的过陈红光有待加强。
(2)医疗保险对双向转诊影响程度分析
认为基本医疗保险对双向转诊影响程度非常强的占11.59%,比较强的占30.43%,一般的占37.68%,不强的占20.29%。由此可知,基本医疗保险对双向转诊的作用比较强,但还有存在着提升空间。
(3)双向转诊运行不畅的原因分析
从图4可以看出,超过70%的医生认为缺乏明确的转诊标准和患者对社区医疗机构不信任是双向转诊运行不畅最主要的原因。基本医疗保险的支持力度不够和患者对双向转诊缺乏了解也是双向转诊运行不畅的重要原因。
三、研究主要发现
(一)基本医疗保险和双向转诊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1、降低医疗费用,节约医保资金。实行双向转诊,可以降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费用支出,促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2、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促进病人合理分流,从而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格局。
3、加强医疗机构合作,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任何一所医疗机构都不可能单靠本身来满足居民全部的卫生需求,必须经过转诊来加强医疗上的协作。
(二)基本医疗保险和双向转诊的结合存在的问题
1、目前,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较少。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一部分病人下转到社区治疗,制约了双向转诊的开展。
2、基本医疗保险只是简单地规定报销比例的差异,并没有对双向转诊制度进行程序或者规范的制度的设计,造成无法正常转诊,或只是形式上的转诊。
3、患者缺乏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在本次调研中,56.2%患者因为不信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愿意在此进行首诊或者下转。
4、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引导力度不够,对参保人缺乏约束。由于医疗服务的信息不对称,患者往往选择大医院。
四、政策建议
(一)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扩大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将更多富有社区卫生服务特色的服务项目,例如家庭病床、康复医疗、上门诊疗等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的支付范围。通过拉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综合医院的报销比例,降低起付线,引导参保人选择社区首诊,并实行其他优惠政策,尽量减少转诊方手续,为患者提供方便。
(二)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基础医疗服务能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素质,增加必要的辅助检查和治疗的硬件设施,提高基础医疗服务水平。另医疗保险部门通过定点医疗就诊的方式,改造或淘汰不满足条件的定点医疗服务机构,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
(三)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大对患者的约束力和引导力度。应通过媒体的宣传、健康加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参保人的约束和引导力度,使得参保人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不是随意流动,而是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而有序的流动。
参考文献:
[1]刘梅,陈金华,彭晓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实施双向转诊的意义及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04,
[2]《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
篇2
关键词 护士 急救能力培养
急诊护理行为面临的是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年龄不一的各种疾病,以及被动面临的偶然和意外灾害事故所致突发伤、批量伤病员的救治,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高责任的行业。急诊护理与专科工作相比有其独有特点:工作随机性大、时间性较强,护理工作要求高,技术复杂,各学科之间协作性强。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是急诊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护士急救能力是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说急救护理工作贯穿于整个抢救过程,直接影响着抢救的成功与否。
1 急救能力培养
1.1 抢救器材的熟练应用 急诊科常见急、危、重症病人其急救时的护理工作多数情况是及时、正确地应用抢救器材,而此时的护理工作常常直接影响着整个抢救过程的顺利与否,虽然多数情况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的,但其熟练与否或与医生的配合默契与否,每个环节都将直接影响着对病人生命的抢救。对于复杂的抢救仪器的操作,对抢救过程的影响就更明显。
因此,要做好一个急诊护士,常用抢救器材的维护与保养、连接与操作应纳入其护理操作技能的组成部分加以练习;现场抢救病人时,抢救器材的应急操作,体现出的是一个急诊护士对危重病症的基本理论与抢救器材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与医生配合的默契程度,以及对医嘱的执行程度;因此护士在抢救病人时对重要抢救器材的准备与应用,是护士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综合体现。
1.2 抢救药品的应用 急救药品在抢救危重病人时的及时应用,是急诊医生急救思维的一种体现,而护士对抢救药品的应用则是医生急救思维的延伸,同时也更体现出急诊护士对危重病人的急救能力。护理工作在延伸着医生的急救思维,却又体现出护士对疾病理论知识与抢救药物使用情况的掌握程度,在执行医嘱的同时,又要依据病情的变化自行调整某些治疗,这个过程就是护士急救能力的最好体现。
1.3 病情观察 急、危、重症病人经过积极的抢救治疗后进入相对稳定阶段,此时的病情观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绝大部分工作是通过急诊护士完成的。但病情观察不应仅仅限于对生命体征或相关体征的观察,而是应将病人的精神状态、生活习惯、睡眠情况甚至思维特点等等都包括在观察范围内。一个合格的急诊护士就要有对病情发展有一定预见的思考后的病情观察,才能确保整个抢救治疗过程顺利的完成。
2 加强低年资护士重点科室的培训
医院一般将护校新毕业护士进行岗前训练和一年的科室轮转后就分到急诊科工作,若遇到危重病人时,措手不及、手忙脚乱就再所难免,若能再安排到ICU、CCU、手术室、心电图室等进行3个月以上的专门学习,将为急诊护士的急救能力的培养打下一定的基础。
篇3
1 学习具有急诊专业特征的基本知识
1.1学习并掌握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急救、护理、记录及交接班、呼吸道管理、心律失常的判断及处理方法等。
1.2掌握急诊科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和各种抢救仪器的操作方法,如心肺复苏术,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洗胃机、微量泵、除颤器、血糖仪的应用,各种检验标本的留取法及结果的判断等。
1.3在掌握急诊科基本抢救技术及知识的基础上,培养护士对病人突然发生的病情变化和急需抢救的独立分析、抢救能力、以及敏锐的观察能力,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对潜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措施。
1.4院前急救训练:新护士根据病情掌握外出急救器械物品的准备,不定期进行应急抽查,要求1分钟内备齐相应的急救物品,训练护士能初步处理外科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内科的吸氧、止痛、建立静脉通道,对休克、昏迷等急症的处理。
2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明确岗位责任制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关健在于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制, 使护理质量管理“人人皆知”根据急诊护理特点,我们定出各班次,各职责的工作责任制,护士长经常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指出,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做到管理工作制度化,工作安排化,技术操作规范化,从而保证急救工作的顺序开展,在加强抢救室管理上,每安排一名急诊护士,担任急诊的护士必须认真检查抢救室内的药品、仪器性能、器械、无菌包、各种管道、氧气、电源等。负责出诊箱内氧气、氧气袋充氧,定时仪器充电、加油,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护士长或通知有关人口进行维修处理。如一次在检查电源时发现插板上有个三通插头不通电,急诊护士立即通知电工维修,这时观察室——感染性休克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除颤,呼吸机辅助呼吸,由于及时修好电源插座,使抢救得以顺利进行,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病人复苏成功,经积极抢救治疗后病人好转出院,因此,加强质量管理是抢救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3 加强救护人员职能建设,提高抢救质量
加强急诊意识,加强救护人员职能建设和技术培训,是完成现代救护全过程的关键。按照目标管理人员参加各类和岗位责任制要求,急救学习班,学术交流会,参加疑难重症死亡病倒分析讨论,开展业务讲课,促进知识更新。通过专业训练,岗位练兵,技术考核、竞赛等活动,强化一专多能,从而大大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制订了常见危重症抢救程序和突发事件抢救预案,认真地执行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做到一急;急诊意识强;二快:出诊速度快,抢救操作快;三熟:熟悉常见病抢救程序,熟练常用的药物剂量作用,熟悉掌握仪器操作;四定:药品、仪器定数量、定位置、定时检查、定人保管;五知:知危重病人的姓名、诊断、治疗、主要检查阳性体征、心理状态;六会:会做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除颤、使用呼吸机、洗胃。从而提高急诊抢救工作的应急变能力,赢得抢救时机,使急诊抢救质量不断提高。两年来院内抢救496人次,抢救成功率达98.8%。
4 体会
经过对近年来急诊科新上岗护士的培训与管理,我们深感严格的培训与管理,才能提高急救护理成效。新护士上岗到位后,通过科学的、系统的、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地发展、完善和提高人的素质[1]。缓解了我院急诊科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员不足的矛盾。为急诊科护理队伍增加了新的活力。但如不重视新护士的培训和管理,势必会影响急诊护理队伍建设,造成护理质量滑坡。通过对新护士培训及管理证明,只有培养一支爱岗敬业、具有过硬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的护理队伍,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使实力、技术、心智、意志处于最佳的状态,才能保证各项抢救配合默契,很好地完成急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篇4
一、加强对急诊医护人员三基三严强化培训的认识。
我科成立由科主任担任科室培训、考核小组长,具体负责科室培训考核工作。经常利用科室会议,晨会交班时间对全科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培训意义、目的、重要性的宣讲教育,提高对培训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自觉性。开展“三基三严训练,培训覆盖率>;100%,三基考核合格率≥90%。
二、培训及考核内容:
(1)基础理论:包括与疾病诊断、治疗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如: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学、输液、输血、水电解平衡的基本理论,休克、感染、发热等病因及发病机理,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危重病人营养、热量供应以及护理基础理论。
(2)基本知识:包括为疾病诊断、治疗直接提供科学依据的临床医疗知识。如:医疗护理诊疗规范、各种疾病的阳性体征、各种检验检查的标本采取方法及临床意义。各种药物的基本成分、禁忌、作用方法、使用及适应症等。
(3)基本技能:包括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种注节、穿刺技术、心肺复苏技术。手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洗手、穿脱手术衣、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打结、基本缝合方法等)和能根据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病人的病情,拟定出诊断治疗计划等的思维判断能力(如病历、医嘱、处方的书写能力、体格检查能力、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门急诊处理能力、阅读辅助检查报告能力等)。
(4)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执业医师法》、《输血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条例》、《病历管理规定》等。
(5)技能培训与考核内容: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
电除颤仪器的使用技术;
呼吸机的使用与维护技术;
三、培训方式方法:
采用职工自学与科室集中学习、训练两结合的方式方法。要求医护人员利用一切工体,班余及空闲时间学习医学及急诊急救基础知识及新技术、新理论知识。并定期进行考核记录在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科室利用科主任查房晨会交班及每周业务学习时进行新理论知识讲解讲座,并对急救常用技术采用现场操作演练考核,定期举行急救模拟演练。
四、具体培训考核计划:
一月份:
内容:针对冬季呼吸系统疾病,呼吸衰竭增多及一氧化碳中毒高发季节特点,安排医护人员对呼吸机及co中毒知识进行学习培训。
方法:由科主任主办讲座1次,然后选高年资医师一名讲座一次。每名医护人员在icu室操作呼吸机并进行现场考核。
二月份:
春节前配合急救换服装后的崭新面貌举行一次较大规模的院外急救演练,演练前先进行心肺复苏强化训练,并复习相关知识,最后考核打分记录在案。
三月份:
安排全科医护人员积极参加医院医疗文书规范书写专题讲座。同时结合本科特点及医院要求,对各种申请单、知情同意书、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记录等医疗文书规范书写进行强化学习。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举办讲座一次,并在3月底由科室质控小组对本季度医疗文书进行检查,进行综合评分并记录在案。
四月份:
主要是血液净化技术培训。科主任主持,复习灌流相关知识及适应症、禁忌证。必要时采用幻灯教学进行讲座。然后由每位医护人员上机操作。进行考核。
五月份:
学习培训各种农药中毒治疗基础知识及相关进展专题学习。参加全院性徒手心肺复苏操作强化训练。
六月份:
主要是卫生法规,法律学习月。由科主任主持在晨会交班及科行政会议上系统学习相关卫生法律法规,依法行医。
七月份:
组织全科参加医院临床医师基本技能操作的理论辅导培训。科内举办医生查体训练,使所有医生过关,并进行考核记分。
八月份:
结合夏季游泳者增多特点,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淹溺、中毒及电击伤的专题学习。
九月份:
主要是意外伤害常见处理技术的培训。包括创伤的包扎、止血、固定、搬运。要人人动手,个个过关。严格考核。
十月份:
进行医疗安全及医疗法规,法律知识学习。除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活动外。科室要举办相关学习2~3次,并安排考核记录。
十一月份:
呼吸道急救管理技术培训。重要放在气管插管方面。利用模具或尸体进行训练,人人过关。
篇5
关键词:南充市;居民;急救知识
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活中居民掌握一定的自救与互救能力在医护人员未到达现场之前,有效的利用“黄金四分钟”抢救患者可效的减少致畸,致残,致亡率。生命系于千发,第一时间为伤病者提供有效救护就是我们自己。赢得时间意味着留住生命,为解南充市不同人群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寻求普及南充市居民现场急救知识的有效途径,为开展居民急救宣传教育提出建议,提高公众的应急能力。于2012年10至2013年4月进行了相关的调查与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于2012年10月12日至2012年10月25日分别在白塔公园,白湖公园,模范街,文化路,涪江路5个方向对南充市762名居民随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年龄在14岁—65岁之间。共收回问卷747张,废卷15张,回收率为98%。被调查者中女性363人占总人数的48.6%,男性384人占总人数的51.4%。14—20岁195人占总人数的26.1%,21—30岁297人占总人数的39.8%,31—40岁102人占总人数的13.7%,41—50岁75人占总人数的10.0%,51—60岁60人占总人数的8.0%,61—65岁18人占总人数的2.4%。学生264人占总人数的35.3%,自由职业者162人占总人数21.7%,教师48人占总人数的6.4%,职员51人占总人数的6.8%,医务相关工作者27人占总人数的3.6%,其它126人占总人数的16.9%。(其它为务农,个体,工人,服务类)
(二)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随机抽取南充市14—65岁居民进行现场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1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
二、结果
(一)急救基本知识
1、居民对基本急救措施如检查脉搏,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的掌握偏低。尤其是对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专业知识要求高的急救措施掌握度特别低。详见表1.
2、居民对常见急救知识的掌握较低。其中对中暑,燃气泄露与中毒的急救方法掌握较为乐观。对流鼻血,低血糖的急救方法掌握低。详见表2.
(二)分析与对策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南充市居民对急救知识的掌握度偏低,不容乐观。居民掌握的急救知识甚少,难以应对生活中突发的急症。据调查结果显示有23.3%的居民身边存在着因急救措施不到位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情况,由此可见宣传普及急救知识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南充市居民对人工呼吸、检查脉搏、胸外心脏按压、心脏复苏的掌握偏低,特别是胸外心脏按压和心肺复苏极低。对基础急救知识如中暑,燃气泄露与中毒,发热、猫狗咬伤的掌握情况较为乐观;对流鼻血、哮喘、冠心病的掌握偏低。在生活中,居民总是应用一些自认为合理,代代积累下来的土办法,殊不知这些是不科学的更是盲目的,使病情更加严重。若居民能够有效的利用“黄金4分钟”在医护人员未到达之前采取有效地救治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致残、致畸、致亡率。其中急救物品和急救药品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据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家庭常备急救物品与药品不全面。特别是无菌纱布、生理盐水、血压计、止泻药的具备很缺乏。结果显示居民获得急救知识的途径较为单一主要是通过书本和生活经验获得。为普急救知识提高居民的应急能力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能够充分的激发市民们学习急救知识的兴趣,能有效的利用我们身边的医疗资源。充分发挥乡镇卫生医院和社区医院的职能。不论文化程度的高低、年龄的大小居民均能够参与。
2、免费专业培训 因无经济的压力居民会踊跃的参与其中,且经过培训居民能够获得较为专业的急救知识。可分地区选取一部分进行培训,然后再由此部分人向周围的人传授急救知识。
3、建立有关急救知识的报刊专栏 在每个村、每个社区建立有关急救知识的展览墙。此办法不需消耗过多的财力物力但能后有效方便的使人们获得急救知识。
参考文献:
[1] 李树林,刘保持,李莉.急诊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3.
[2] 上海红十字会.现场初级救护手册[M].上海:上海大学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3] 郑霄阳.生活急救妙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7.
[4] 潘义民,李春盛.常见急症的家庭救治[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10.
[5] 张军根,王红.我国公众急救技能普及的现状与趋势[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0).
[6] 王坤,刘兰秋,王亚乐.试论公众现场急救[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科报).2008(00).
篇6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院前急救;措施分析;治疗效果;冠心病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ethods of emergency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s and the need to pay attent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80 cases of acute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In the group of 80 patients, 74 patients were transported to the hospital for treatment, and no patients died because of the aggravation of the transportation accident. Another 6 cases of sudden death, due to the lack of timely detection of the scene of death. Conclusion The received visits after the task is quick visits and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condition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emergency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ovascular.
Key words:Disease of heart head blood-vessel; Pre-hospital first aid; Analysis of measures; Treatment effec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0例,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为54~81岁。其中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为26例,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为24例,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为12例,高血脂病史的患者为8例,这其中"三高"合并病史患者为9例。
1.2方法 当患者及其家属向医院拨打电话求助的时候,急诊医生应当详细询问发病时候的症状和表现,以及患者是否存在有既往病史。如果初步判断患者为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则应当叮嘱患者立刻停止身体活动,指导患者家属进行基本的自救,不嫩摇晃患者,也不能搬运患者。同时快速的组织院前急救人员出车前往患者所在地,对患者进行诊治。
医院的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时,医生应当尽快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意识是否清醒,瞳孔是否发生变化,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脉搏,掌握患者病情发展的程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现场情况,使得患者保持比较舒适的,比如平卧、侧卧等等。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医护人员必须尽快清除患者鼻腔和口腔内的分泌物,带有假牙的老年患者应当尽快取出假牙。对于浑身抽搐的患者应当在口中植入开口器,防止发生咬伤舌头的情况;对于呼吸功能有异常的患者可以采取气管插管的方法,给患者实施吸氧,同时建立相关的静脉通道,必要的时候应用急救的药物。
在对患者进行救治的同时还应该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耐心细致的讲解疾病的基本知识,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恐慌、焦虑情绪。另外还应该告诉患者和家属在转运过程中可能存在有一定的风险,争取得到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采取妥善急救措施之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呼吸系统基本平稳后,应该及时将患者送到医院采取进一步的治疗观察。
搬运缓和时应该动作轻柔、协调一致,救护车的车速应该平稳,不能有剧烈颠簸的情况。医院的医护人员要时刻保持应有的警惕,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同时还应当保证氧气管和输液管等急救措施的正常运行。待返回医院之后,医护人员要向接诊的值班人员交代院前急救的过程,为院内的治疗提供准确、科学的资料,从而提升对患者救治的成功率。
2 结果
本组80例患者,其中74例患者转运至医院进行治疗,无患者因为转运意外运输途中发生病情加重而出现死亡。另有6例患者猝死,因没有能及时发现现场死亡。
3 讨论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特别是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多发疾病和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临床上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了急性的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猝死等多种疾病。患者发病的时候经常会表现出心慌、呼吸不畅、丧失活动力以及出现意识障碍等症状。在临床上对急性的心脑血管疾病进行救治的时候,应当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患者出现死亡的概率,这对于提升患者的后期的生存质量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医院的医护人员要牢固树立急救意识,最大限度的减少出诊的准备时间。在到达现场后,急诊医生对患者实施院前急救的时候,必须要将挽救患者的生命放在首位,首先要控制患者的生命体征出现恶化,其次再考虑保护和恢复患者的器官功能。如果在院前急救的时候还不能明确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判断,应该采取中性的治疗措施,保护保持患者血压平稳、进行脱水降颅压、暂时不用止血和抗凝、溶栓药物,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待患者病情稳定转送医院之后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诊。
总的来讲,院前急救对于患者的转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医院在接到出诊任务之后,快速出诊并准确判断病情是提升急性心脑血管患者急救成功率的关键所在。本组80例患者,其中74例患者转运至医院进行治疗,无患者因为转运意外运输途中发生病情加重而出现死亡。另有6例患者猝死,因没有能及时发现现场死亡。这说明及时、科学的院前急救对改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应当给与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段志兰. 122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院前急救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09).
篇7
一、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护理管理质量,提升医院新形象
为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配合医院等级提升复审,我和急诊部的其他三位护士长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整理、修订和完善了《十院急诊危重症管理制度》、《急诊危重症护理管理制度》、《急诊护理技术规范及操作流程》、《急诊护士技能培训资料》和急诊护士技能考核本,这不但规范了急诊病区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还大大的提高了全体护理人员的工作主观能动性。
为有效减少高危药物的用药错误,降低护理工作失误和不良事件发生;急诊部积极推行“三元色标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即用红、黄、绿三元色来标识药物的危险度、环境洁净度、不同治疗方法等,以此表达风险的高低,警示护士及病人。通过使用三元色标识我们有效地避免了病人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保障了病人安全;如我们在补液室的用“三元色”分区及配套的地标和椅套使患者一目了然所属的区域;EICU三元色的消毒用抹布分类使患者周边的用物洁污分开。在今年的检查中我们的做法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表扬。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工作,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我常常主动与护士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她们的想法、收集她们的意见,理解她们的烦恼,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等,使她们感到遇事有商量、能解决可信任的宽松环境,来激发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充分发挥她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她们顺理成章地富有情感的主动自愿地去对待病人和家属,为病人,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今年我常常帮护理人员代班;护士家里有什么事情都要和我说,我还上门为他们解决家庭矛盾,今年急诊区护士们称我为“知心大姐”。
同时,我还要通过岗位绩效考核,开展病区优秀护士的评比等活动,来增加她们的工作压力,来挖掘她们的潜质,使她们能真正成为工作的骨干。首先印制了“急诊护士人员资质手册”,并发放到每位护士手上,使她们知道在自己这个团队里自己身居的位置及上升空间及努力方向,使之有不断向上的奋斗目标;
同时试运行了急诊科护士绩效考核分配法:即通过:本人工作量、表扬人次、护理缺陷和不良投诉进行月度评排行榜,评选“业务能手”、“星级明星”。等方法进行综合考核,成绩优秀的给予奖励。全年进行岗位绩效考核三次,评选出的优秀护士9人,给予了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大大的刺激了整个急诊病区的护理人员,出现了人人争当业务能手,人人争当标兵的热潮,使我区的护理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教育,提高护士整体素质
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出现,新的形势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及时地、不断地学习掌握这些新知识、新技术,并应用于临床,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教育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为此,急诊病区将护理人员培训教育工作列入护理工作之首;
今年初我们几名护士长和急诊部护理部起草制定了急诊护士培训教育五年计划,明确了培训目标、内容和步骤,建立了2014-2011年、2012-2015年护士的培训手册,并印发到人手一册。我们根据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制定具体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重视新护士的岗位培训,帮助她们尽快熟悉环境及规章制度,较快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对低年资护士应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医德医风等方面的培训,对高年资、中级护理人员进行带教指导、组织管理、护理科研等方面的培训,创造条件鼓励在职护士学历教育,外出进修学习等,建立不同层次护士的绩效考核目标,规范护理人员行为,达到全面提高护士整体素质要求。
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今年举行的几次培训教育都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如3月15-17举办的首届“急救护理短训班”,全院36人年轻骨干获得了“初级证书”,纳入急救人员资源库;
7月1日“侵权责任法”颁布后,我们开展了学习活动,认真解读和学习了新的法律,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护士利益的措施。如:EICU设计了集吸氧翻身病情记录于一体的“危重病人记录单”等,真正做到把时间还给病人;11月我病区还专门组织举行了全区护士“心肺复苏”就地应急救援技能比赛,通过比赛大大的提高了护士们现在救急的专业技能。
我还时常跟急诊病室的护士们说,自己要主动向护理专家、主任以及周边护理前辈请教、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组织管理水平,沟通协调能力,认真学习、寻找自己弱点,为将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积累丰富的知识。
四、立足本职岗位,迎接新的挑战
今年我在围绕本院持续质量改进、提供满意服务,开展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凝聚力,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工作上尽力自己的微薄之力;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带领全体护理人员还根据公司的安排做好了上级机关对我病区的检查工作。
1、完成了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对我院的护理质量检查工作,急诊室在评比中获得了满分而受到嘉奖;
2、在“文明医院复查”检查中,急诊室也完全达标,为我院荣获”文明医院”尽了力;
3、在8月27-28日在医院等级复审的预审中,急诊室圆满的完成了两场现场急救模拟演练,获得了好评。
篇8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浙江省10个市、地区20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应急小组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
1.2方法1.2.1设计调查问卷在查阅国内外文献、结合专家咨询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应急护士对灾害护理培训需求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灾害护理培训内容和灾害护理培训方法3部分。一般资料:应急护士性别、年龄、工作年限、文化程度、职称、职务、科室,是否有救灾经验,所在医院类别、等级等。灾害护理培训内容需求包括灾害护理概况、灾害护理相关理论和技能、灾害护理管理知识3部分共18个项目,为更清楚反映调查对象对培训内容的需求程度,各项目采用李克特量表的5级计分法,设非常需要5分、需要4分、一般3分、不需要2分、非常不需要1分,总分18~90分。灾害护理培训方式需求则是针对培训内容18个项目分别对理论授课、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示范教学等9种方式进行勾选。调查问卷拟定后,请从事护理教学工作20年以上的护理教育专家、省灾害护理学组专家对调查问卷进行论证和修订,并对本院应急医护人员90人先进行小样本的预调查,然后对问卷作进一步完善。1.2.2调查方法以邮寄的方式向浙江省灾害护理委员会各位委员所在的医院发放调查问卷,统一指导语,但不引导回答,调查对象自行填写问卷后寄回。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用Q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问卷回收情况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48份,回收率99.4%,其中有效问卷323份,有效率92.8%。
2.2调查对象一般资料调查浙江省杭州、温州、嘉兴、金华等10个市、地区20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应急护理人员共323人,男9人,女314人;年龄18~49岁,平均年龄(32±7)岁;工作年限:0~3年74人,4~5年30人,6~10年73人,11~15年55人,>15年91人;文化程度:中专12人,大专72人,本科233人,硕士6人;职称:初级189人,中级99人,高级35人;工作科室:急诊科147人,ICU54人,病区122人;有灾害救援或救护工作经历112人,无经历211人;医院类别:综合医院309人,专科医院14人;医院级别:三级医院285人,二级医院38人。
2.3灾害护理培训需求情况2.3.1应急护士灾害护理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需求323名调查对象对培训内容需求总分平均(81±8)分,显示出对培训内容较高的需求。理论知识培训内容得分最高的项目是“急救文书”“自我防护”,培训方式选择主要集中在“理论授课”“专题讲座”及“案例分析”,见表1;技能培训内容得分最高的项目是“现场急救”,培训方式选择主要为“示范教学”“情景模拟”及“理论授课”,见表2.2.3.2应急护士灾害护理培训需求分析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和工作科室应急护士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级及以上职称护士对理论知识“灾害认知”和技能知识“院内急救”知识的培训需求低于初级护士(t值分别为2.78和2.79,P均<0.05),但在其他培训内容上,不同职称护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危机识别等6项培训内容的需求上,有救灾经历的应急护士比无救灾经历的应急护士需求更高,见表3。不同医院类别应急护士的培训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三级医院的应急护士在10项培训内容的需求上高于二级医院应急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不同科室应急护士对“灾害认知”“检伤分类”的培训需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3讨论
3.1应急护士对灾害护理知识技能的培训需求高有研究[3]显示,即便具有多年工作经验或曾经学习过灾害护理课程,但绝大多数护士依然认为自己尚不具备足够能力应对灾害。应急救护护理培训是提高护理人员灾害救援能力的有效途径[4]。本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对象虽然大多数为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219人(67.8%),且201人(62.2%)来自急诊科和ICU,但对灾害护理知识及技能的需求依然很高,所有培训内容的需求得分均大于4分,尤其是“现场急救”“自我防护”和“急救文书”是培训需求得分最高的,反映了应急护士对灾害救援基本知识、救护技能和应对灾害时的法律责任等知识的需求更高、更急迫。
3.2不同职称和科室应急护士灾害护理培训内容的需求差异不显著调查显示,初级护士与中高级护士只在“灾害认知”和“院内急救”知识方面的培训需求存在差异,除此以外,不同文化程度、工作年限、职称的护士培训内容需求上没有差异,这可能与高职称的护理人员临床工作时间长,临床实际工作中急救机会较低职称的护士多,对“灾害认知”“院内急救”经验相对丰富有关。而来自不同科室的应急护士只在“灾害认知”和“检伤分类”的需求上存在差异,ICU护士对上述两项的需求最低,急诊科护士最高,这与知识需求产生的要素有关,知识需求产生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个体所从事的业务过程,另一个是个体本身的知识经验或者认知结构[5]。急诊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有更多应急救护和检伤分类的工作经历,因此其相对应的知识需求也更为显著。尽管急诊科护士有更多检伤分类的经验,但我国护士救护能力调查中发现受过检伤分类培训且熟悉检伤分类标准者仅占0.41%[6],而国外相关调查均显示应急护士掌握最好的是急救技能和检伤分类[7]。因此检伤分类是我国应急护士今后培训的重点内容之一。
3.3三级医院应急护士培训需求较二级医院更高在检伤分类、心理干预、环境评估等10个项目上,三级医院的应急护士需求均高于二级医院,这可能与三级医院有更多机会参与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救援有关。
3.4有救灾或公共卫生事件救援经历的应急护士灾害培训需求更高调查结果显示,既往有救灾经历的护士对灾害护理培训的需求更高,且更关注灾害救护流程的各个环节,如“危机识别”“转运救护”“指挥中心”“物资管理”等。莅临灾害现场救援活动可能使应急护士的内心体验得到丰富和具体化,并使其更加认识到具备灾害救护能力的必要性[8]。
篇9
带教老师按常规进行专科知识理论讲座和专科护理技能操作示教,理论讲座尽可能的生动,贴近临床,技能操作应进行分解式示范和整体示范相结合,并要给同学充分的发问时间和自己动手的时间。并督促其下班后温习和互相讨论学习。由带教老师进行假定疾病抢救的模拟演练,首先提出2~4个小问题,要求同学们在观看的同时思考这些问题,做好能在观看时将自己的疑问和对所提问的答案做个随记。待演练结束可向老师提问,待得到解答后,可由同学们自己进行一下演练。急救程序的学习,由带教老师将准备好的小册子发放给同学,然后向同学们讲解所列疾病抢救程序的要点。回答同学的疑问,并要同学下班后继续熟悉这些抢救程序,并在以后的实习中结合实际病例,加深对这些疾病及相应抢救程序的认识。争取能够初步掌握这些疾病的抢救方法。
2带教计划
2.1第1周
(1)熟悉科室环境,熟悉常用和急救药品、物品、仪器的摆放位置,以便抢救时及时、准确到位。(2)了解急诊科各班职责、交接班制度。(3)熟悉生命体征的测量和记录、体温计的消毒方法。(4)熟悉急诊接诊的程序。(5)了解交接各种物品、药品的清点及各种登记表的登记。(6)理论讲座和抢救程序的学习。
2.2第2周
(1)熟悉氧气管道、吸痰管道及呼吸机管道的消毒方法。(2)熟悉急诊心电图机和血糖仪的使用。(3)了解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和观察。(4)学习患者病情的观察和评估。(5)操作示教和模拟演练。
2.3第3周
(1)熟悉急诊患者的信息采集和记录。(2)在老师的指导下,开放静脉通道。(3)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吸痰护理。(4)在老师的指导下,动静脉采血。(5)了解呼吸机管道和呼吸道的管理。
2.4第4周
(1)能够协助老师进行急危重患者的护理和抢救工作。(2)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护理记录的书写。(3)了解各种抢救药品和仪器的使用。(4)出科理论和操作考试。
3带教盲点
3.1心理素质的培养
大部分实习同学刚到临床,特别是急诊科,经常看到“血腥的场面”和家属的催促,往往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一般这些情况会随着实习的深入,到了后期大部分同学能够应付,所以在前期首先要告诉他们遇到此种情况不要慌张,要如何应对,听带教老师指挥,积极配合,后期就要积极联系相关疾病的应急程序,按部就班的处理,且随着实习的深入紧张的情绪就会消失。
3.2责任心的培养
“三查八对”对于一个刚刚下临床的实习同学来说很陌生,只有通过不断地记忆实践再记忆,才能养成为一种习惯。只能通过一个个规章制度灌输,使其慢慢的养成一些好的习惯,通过这些习惯的积累,最后成为一种责任。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光是在实习阶段,而是要延续到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当中。
3.3敬业精神的培养
无论是什么原因是你选择了这个专业,并且完成了在校学习阶段,那么你就要认真的对待接下来近1年的实践生活,无论你之前听说过什么,对未来报什么态度,以及你的工作选择是什么,你都有责任完成你的学业。对于护士这个职业,很多人还一直停留着以前教育力量薄弱,教育体系不完善的认识层面,临床阶段应努力改变部分实习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认识和定位,以此激起他们对从事该职业的信心,逐步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
3.4法律知识的培养
随着医疗行业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以及护患关系的日益紧张,加强新护士条例相关知识的学习,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3],已经成为每一位从事护理行业和将要踏上护理岗位者所必须学习的基本知识了。如何培养实习同学的法律意识则成为每一所教学医院和每一位带教老师所面临的新的课题。
3.5学习氛围的培养
进入临床是每一位学习护理专业同学所期盼和担心的事情,既兴奋也害怕,是一个从学校到社会的过程,以前所加在他们身上的宽容、呵护会慢慢的消失,使其开始变得迷茫,且由于时间的自由,以及面临的诱惑也多姿多彩,一部分人开始不知所措和无所适从起来。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成功的踏上工作岗位、找到理想的工作则尤为重要。所以在实习过程中随时向护生提供指导及帮助,对他们的进步及时进行鼓励,以提高护生的积极性、主动性[4],是每一位教学医院的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篇10
一思想道德方面:在思想上加强学习提高理论和业务素养。始终坚持把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作为提高政治信念、思想素质、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利用电视、电脑、报纸、杂志等媒体关注国内外形势,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政治思想文件、书籍。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认识能力和思想政治素,一直坚信人应该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操守,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保持内心的纯净,言者易,行者难,要耐得住寂寞,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专业知识方面:信息高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跟上时代的进步,今年我克服了翻班工作,照料家庭的繁忙,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1护理中级职称考试,2通过了计算机职称考试,3本科在读4参加急诊心肺复苏学习班5参加急救包扎学习班6参加护士礼仪学习班
三工作能力方面:对工作热爱,心不累则身不累,象蚂蚁一样工作,象蝴蝶一样生活,对于自己的工作要高要求严标准。我院的住院病人以老年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为主,日常工作中我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心,人们对新生命的诞生固然充满了喜悦,在经历了一生辛苦劳作,暮年时却又回归了婴儿时期,老人的今天也许就是自己的明天,善待老人,视同亲人,多一声问候,多一点微笑,用自己的爱心陪伴老人走完生命的最后旅程。同时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的管理工作及医疗文书的整理工作,认真做好医疗文书的书写工作,医疗文书的书写需要认真负责,态度端正、头脑清晰。我认真学习科室文件书写规范,认真书写一般护理记录,危重护理记录及抢救记录。遵守规章制度,牢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