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心理健康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改善心理健康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学体育;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由于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等因素处于剧烈变动阶段,人们承受着来自于生活、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压力。当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超过一定限度的时候,就会影响人们心理状态的平衡。对于大学生来说,一方面,面临着这种由时代变革而导致的观念冲突,另一方面,他们的心理正在逐步向着成熟的阶段发展,这也意味着其心理状态相对的不稳定。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从高中到大学是人生重要的转折时期,进入大学后,和以往生活相比较,饮食、住宿、人际关系、学习状态等方面都呈现出较大改变,由于无法适应这种改变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学习由以前的被动变成自主,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督,再加上自理性普遍较差,这都会使一部分学生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极容易导致他们找不到自我价值,产生焦虑、茫然、失落感等不良情绪,进而形成心理障碍。
二、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的心理
身体方面各项指标的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然而健康的心理又是判定一个人是否健康的必要条件。在各种各样的生活中实践,学生的身心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必要的生活实践是人们心理活动产生的动力和源泉,实践使人们的能力和智慧得以全面展示,并且丰富与发展自己的心灵。体育活动是运用人的身体去满足各种需要的一种实践活动,大量实践表明,合理的体育活动除了可以提高人体的机能,避免亚健康之外,对人的心理健康也具有积极的影响。体育活动的双重效应已经被许多科学研究加以证实。
2.缓解、消除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
体育运动有利于缓解生活压力,促使大学生乐观、积极向上,因而可以有效化解负面思想情绪,成为不可替代的精神的需要,能促进大学生身体与心理全面发展。研究表明:适当的体育活动对忧郁、焦虑、自闭等不良情绪都具有有效的作用。经常进行有氧体育运动的学生,能较大的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是练习前就有着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其心理状况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现在,许多国家已经将体育锻炼作为治疗心理疾病的有效方法。
3.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体育锻炼是人与人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一种良好的形式,能够使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明显的加大。参与体育活动,可以使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需要充分得到满足,丰富个人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减轻生活各方面所带来的种种烦恼,有利于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
4.在运动中可以建立自信,驱赶自卑
大多数的不良情绪都源于自卑心理。自卑行为的表现是多样的,有退缩、过激、过度依赖和自以为是等,都是恐惧的一种表现,尤其是害怕自尊心和荣誉受到损伤。体育运动所具有的竞争性、挑战性和趣味性是有目共睹的,不能替代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学方法使用恰到好处,就可以有效地抑制学生心理恐惧的产生。让学生从教学过程中得到启示,建立自信,驱赶自卑,从而形成一种行为图式,去勇于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与挑战。随着应对方法与策略的改变,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也会得到有效的改善。
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心理稳定性等方面逐渐定型的时期,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这个阶段,过大的学习压力、个人价值感的丧失、个人情感问题、人际交往障碍等都容易使大学生心理失衡,导致各种心理问题。为此,要通过有效的途径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而体育活动就是其中的有效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常乃军.大学体育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刘玉兰.论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的促进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11):121-122.
[3]张顺星,张红英.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征及对策[J].中国临床康复,2006,34(10):153-155.
篇2
【关键词】:医学专业 大学生 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
一、前言
学校体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增进学生的健康,其中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两方面。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其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存在不均衡、不稳定和可塑性的特点,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大学生心理的健康问题备受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经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关于医学专业的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其研究成果甚少。医学生未来的服务对象是具有复杂心理活动的病人,其自身心理健康与否显得尤为重要,借助体育教学培养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的研究更少。本研究目的旨在了解和掌握这群体大学生的健康现状,比较不同体育锻炼状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有效提高医学生的健康水平和体育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2年级在校大专生,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83份,回收率为97.2%,其中有效卷539份,有效率为89.8%。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心理期刊及国内体育期刊,为本文提供资料。
2、问卷调查法。心理健康水平测试选用国内外通用的症状自评表SCL-90,同时自编《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问卷》,在一学年体育选项课结束进行施测。
3、访谈法。是本课题研究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体育活动情况的辅助方法。主要由研究者深入部分医学专业学生中去,采用交谈方式以获得所需的资料。
4、数理统计法。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统计分析,计算每人九个因子分,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5、系统分析法。依据统计计算结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现状、体育锻炼状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一)医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特征分析。
表1显示,医学专业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的均分略低于国内常模,其中人际敏感因子呈非常显著差异,抑郁、偏执因子呈显著差异,其它因子不存在显著差异。医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高于全国常模,也可理解为整体医学观及校内文化氛围、个人修养,选修课的增加和医学心理的教育,心理咨询活动的普及对提高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起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开设体育选项课给医学生有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并由专项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锻炼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医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别差异特征分析。
依据不同性别医学专业大学生之间的SCL-90各因子的统计,其结果见表2
表2显示,医学专业大学生SCL-90男、女生各因子均分呈显著差异,女生各因子均分均高于男生。除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方面呈非常显著差异。
女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要低于男生,这与女生的体育活动兴趣要低于男生存在很大的关系。本研究调查发现,女生的体育锻炼习惯远远不如男生。相对医学专业女生而言,同专业男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要强于女生,而且相对容易找到具有相同兴趣的人一起参与活动,或在找不到同伴的情况下,有时也会直接到场地上寻找活动伙伴或自行活动。而女生由于受到社会对女性的规范、观点以及已形成的自我意识、看法等的影响,使得她们的活动频率要小于男生,从而导致体育活动这个非常有效的情绪“排泄口”没能够得到积极的利用。
女大学生普遍存在自我期待值较高、身体压力较大的现状。同时,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歧视女性的现象,尤其在升学、就业等方面,女生往往面临着比男生更多的压力。
(三)医学专业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与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分析。
根据我国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每周参加3次以上体育运动,每次体育运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被认为是体育人口,将被视分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即体育人口)和不经常参加锻炼者(即非体育人口)。对体育锻炼兴趣中的很喜欢、喜欢视为喜欢,不太喜欢、不喜欢视为不喜欢;体育锻炼后的心情或感受中的很愉快、愉快视为愉快,无感觉、身心疲惫视为身心疲惫(无人选无感觉)。
从表3结果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分均低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但差异不显著。
喜欢体育锻炼的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分值均低于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学生,除偏执因子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喜欢体育锻炼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学生,尤其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这四个因子达到非常显著的差异。
体育锻炼后感到轻松愉快的学生的心理健康各因子分值均低于体育锻炼后感动身心疲惫的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五个因子上呈显著差异。
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并不直接促进心理健康状况的好转,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喜欢体育锻炼和锻炼后的感觉如何。当学生喜欢体育锻炼,锻炼后产生愉觉时,才能改善心理健康状况,这与有关研究结果一致。当学生喜欢时,学生才会全身心投入,才会将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如考试、就业等暂时抛开,而充分体会身体活动的乐趣,获得愉快、满足的感觉,从而在某些方面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如果学生仅是出于体育认知如身体活动益于健康、学习应与体育活动结合等去参加体育锻炼,而缺乏体育活动兴趣和内在动机,那么,其体育锻炼只是一种任务和负担,锻炼过程中容易疲劳,锻炼后压力也不易减轻,不易产生充分的愉悦感,不会达到改善心理健康的效果。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除了对偏执因子意义不显著外,对其它各因子都有较好的改善意义,特别对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因子有非常显著的改善作用。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尤其是参加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时,身心投入其中,就业、考试、人与人之间沟通困难等压力会暂时减缓。很多学生的体育活动多是与同学一起,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加强与同学的交流,满足其交往、成就需要等。同时一定的体能消耗也会改善学生的心境,使学生产生轻松、平静、和谐、愉受,从而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方面明显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四、结论与建议
(一)医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高于国内平均水平。
(二) 医学专业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上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
(三)体育锻炼兴趣和锻炼后的感觉与心理健康关系明显,而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与心理健康关系不明显。
(四)尽管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有明显的改善,但不可以完全替代心理咨询。建议心理咨询和体育锻炼相结合,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勇等,体育锻炼与学生心理健康[J],中国学校体育 2003,(6)
[2]殷恒婵,傅雪林,对体育健康效应研究的分析与展望[J],体育科学,24(6)
[3]季浏,中学生体育锻炼感觉和体育运动动机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4)
篇3
心理亚健康的概念界定
目前,关于心理亚健康,多以描述某方面的症状来界定。不少研究者运用量表的方法来筛查心理亚健康者,并对其筛查方法进行了效度检验,以此来界定心理亚健康。如:研究者裴雯运用“SCL-90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研究,并界定了其研究的心理亚健康概念;刘欢欢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 对心理亚健康人群界定的方法是进行调查界定,并对其心理亚健康筛查方法的效度进行检验,结果具有良好的效度。笔者发现,研究心理亚健康,基本使用的量表有康奈尔医学指数(CMI)、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社会应激评价量表(P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尊量表(SES)等。
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现状
《心理危机干预及健康教育》指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青少年大约3000万,其中心理和行为障碍者占16%-25.40%。陈军发现,广州地区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17.4%,且在性别、专业、居住地、年级、是否有工作经历等各个因素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组对广东某所医科大学412名医学生,运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进行心理亚健康筛查,结果表明:心理亚健康的发生率为19.3%。山西农业大学曾对182名生命科学院的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水平测查,发现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的学生有12.79%。内蒙古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对新生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测查,发现有21.70%的新生心理问题明显,需要尽快约请进行心理咨询。
2008年的《山东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调查与内化教育研究》,调查对象为山东省10所学校在校高职生,发现高职生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形式大多为精神心理因素造成的,依次为:记忆力减退、担心自己的健康、注意力难以集中、失眠多梦、情绪不稳、烦躁不安、长期持续疲劳、困倦、四肢无力等。研究还发现,心理负担过大、饮食起居不规律、缺乏体育锻炼、不良嗜好等是造成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的主要原因。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本市高校20余万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心理测评,结果显示:约50%的大学生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山西6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中,雷军发现,在学习和工作中有疲劳感的学生占到76.70%,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自信心不足、自我感觉压抑等状态的比率较高。
2009年,占华、卢晓文对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对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样,亚健康的检出率为42.36%。其中,女性亚健康检出率为47.4%;男性亚健康检出率为25.15%。李力生等在《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及心理症状的相关研究》中,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各专业大一至大四共215名学生被试,研究发现该校学生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61.8%,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性调查结果的75%。
综上所述,大学生群体中心理亚健康的状态已经比较普遍。心理亚健康未达到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症状不明显,很难诊断,它还有可能转化为心理疾病状态,也容易与心境、性格等日常心理实践混淆,且与身体亚健康相似,因此对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并及时进行有效干预。
心理亚健康的干预研究
国内研究者运用了生理反馈治疗、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运动疗法、音乐疗法、认知疗法、舞动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法等等方式,对心理亚健康进行干预和研究。各种各样的干预方式对于心理亚健康症状都各有侧重,且具有一定的效果。
贵州师范大学的裴雯在《不同放松训练方法对改善研究生心理亚健康状况的研究》中,探讨了自生法、腹式呼吸法和瑜伽语音冥想法等3种放松训练的方法,对高校高学历的硕士生、博士生的心理亚健康症状开展干预效果。实验发现,这3种放松训练法对于改善情绪、睡眠和人际关系等都有效。因此,很值得推广采用放松训练法,改善心理亚健康症状。
干预心理亚健康的另一种常见方法是运动疗法。例如,夏洪安的《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成因与运动疗法探析运动亚健康样》,刘波的《高校新生亚健康状态及其与体育锻炼关系的研究》,还有刘君雯的《高校教师亚健康现状分析与运动处方对策》等。尚明玉在《不同体育项目教学对低年级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作用的研究》的研究发现:网球运动对学生的抑郁症状、恐怖症状和精神病性方面,羽毛球运动对学生的恐怖症状方面,足球运动和橄榄球运动对躯体化和恐怖症状方面,排球运动对学生的焦虑症状方面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差异具有显著性。
李晓明在《长春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调查研究》中,提出大学生心理亚健康中医调适方法:精神情志调摄、四时养生、饮食健康、保健运动、辨证论治。孙淑彩在《长春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中,提出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用以情制情、重视心疗等进行调摄精神,以顺应自然、四气调神等实现形神兼养,更好地运用中医养生、保健等方法对有心理亚健康状况的学生进行干预。
金虹在《高职心理亚健康大学生不同干预方法实验对照》中,采用太极拳锻炼、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及综合干预等3种方案,对高职院校75名心理亚健康大学生进行为期8周干预。结论:3种干预方案可操作性强,适合在高职院校心理亚健康大学生推广,但通过设计的团体治疗与有氧运动结合方案远期疗效更为明显,对改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效果显著。
陈瑜、张小远《广州某医科大学新生心理亚健康综合干预效果评价》,采用音乐放松训练、健身操锻炼、心理健康课教育以及综合干预4种方案,对广州某医科大学168名心理亚健康大一学生进行为期4周的干预,干预前和干预后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量表进行测评,发现4种干预方案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对改善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短期效果显著。
此外,薛冰等采用道教认知疗法干预具有神经质人格倾向的大学生,效果较好;李传银运用团体心理咨询组织对有高孤独程度的大学生进行干预,有效地缓解了孤独情绪;高文凤等采用观察阅读疗法,有效地缓解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等。这些干预方法都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基本上采用的是单一的干预方法。通过对比试验,发现对于症状的缓解都有积极影响,对心理亚健康症状的某一种或某些方面有改善。
有研究发现,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干预的疗法效果会更好。潘立等采用太极拳锻炼、保健刮疼广播操、中医中药诊疗、饮食指导及心理咨询等综合治疗方法,对心理亚健康者实施干预,干预前后比较发现,综合运用多种干预方法能有效地改善心理亚健康症状。
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研究的思考
现有研究成果与不足 一是通过综述文献表明,关于亚健康的研究,多是临床方面的、身体亚健康方面的研究;再有就多是对于特殊群体的心理亚健康的研究,如医务工作者、医学专业学生、教师、师范类学生、体育专业大学生等特殊群体心理亚健康研究,而对于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很少。关于心理亚健康产生的原因研究,也仅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来研究,没有具体到某一因素的详细分析与比较。二是“大学生心理亚健康”为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发现,搜索到相关文献80余篇;以“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为主题,仅搜索到文献3篇。这说明关于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特别是对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关于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是不丰富,特别是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还没有检索到。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其心理亚健康状况、影响因素以及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方式方法等亦应得到重视,以便更为有效地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开展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相关研究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生在学业上和社会上都会遇到很大的挑战,开展相关研究,调查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路径,在理论创新以及实际价值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在理论价值上,文献检索发现关于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的研究还是比较匮乏,特别是对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的参考文献还比较少,再加上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开展高职生心理亚健康教育影响因素调查与干预措施研究,有利于丰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填补研究不足与空白。在实践价值上,研究高职生心理亚健康状况和相关的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心理亚健康干预方案策略和建议,提高实施干预的效果,有利于高职院校制定适宜的措施和方法,提高和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开发其心理潜能,提升其整体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心理健康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研究的思路方法 项目研究思路是提出研究假设,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总结分析,推出可行性方案以及等。本课题研究假设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与睡眠质量、人格、生活事件和心理资本等因素相关;对这些因素进行干预,有利于心理健康由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利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发的《中国人亚健康诊断量表》等量表进行测试,选择若干高职院校各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访谈进行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对比筛选出的亚健康状态群体与非亚健康状态群体在性别、民族、年级、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独生子女等人口学变量因素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比较心理亚健康状态群体与非心理亚健康状态群体在心理资本、人格、生活事件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探究心理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心理亚健康的干预策略和建议。
参考文献
[1]王莉.高职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影响因素调查及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尚明玉.不同体育项目教学对低年级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作用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3]王俏.我国不同层次学生心理亚健康调查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23)
[4]张乐.基于集对分析的心理亚健康筛选及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9
[5]李力生,井蕊,王泓午.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及心理症状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8)
[6]唐峥华,刘婕,唐耀华等.广西医科大学本科生心理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6)
[7]周玉龙.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分析[J].中国校医,2012(10)
篇4
关键词:初中体育;心理健康;教学模式
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状况还并不成熟,在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的同时,各方面的因素都会导致初中生产生心理问题。这就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更应该将磨练学生的意志、调节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教学融为一体。因此,就要结合“健康第一”的新理念,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实现全面发展。
一、初中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可以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体育教学成为构建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运动能够增强学生的体力,同时也会消除一些心理方面的压力。体育教学中,学生在各种项目与活动中得到最有效的身体素质训练,学生积极地情绪也会被一定程度的激发。这对于初中生来说,不仅有利于他们的身体的茁壮成长,而且在塑造学生和谐的心理上也起到了作用。
2.在丰富的体育活动中磨练学生的意志
对于从小衣食无忧且生活在安逸的氛围中的现当代初中生来说,心理素质差、性格软弱等是他们所欠缺的能力。而通常在激烈而又紧张的体育项目中,更能磨练初中生拼搏、勇敢、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竞技项目会激发学生的斗志,很多时候赢得比赛的关键并不在于运动员所掌握的技能有多么精妙,而是与运动员的意识有关系,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时时想着放弃和妥协,那么不光在竞技比赛中会一败涂地,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也不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体育项目的竞技性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充分体验到“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理念,学生依靠自身力量取得胜利或是名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信心,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与实力。在思想上也充分给学生灌输了“我能行”的心态,通过自我心理暗示和不断地练习,逐渐培养学生的勇气以及强大的心理素质。
4.增强团队意识
现如今初中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感受,十分欠缺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通过体育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树立集体观念,使学生通过大量的团体活动明白依靠集体力量可以成功的真谛,在活动中相互竞争,最终达到共同进步。
二、初中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措施
1.通过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学质量的提高,依赖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教学,反之紧张且压抑的氛围会扼制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对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科目的特殊性,教师会与学生又更直接的接触和互动,所以尊重学生是重中之重,使学生在友善、和谐的气氛中得到发展。实现师生之间人格上的平等,以朋友的姿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举例来说,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在代替课前准备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强身健体,又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方式来促使学生完成体育项目。对于自尊心较强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表扬和鼓励,尽量避免责备和批评,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欠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被激发,从而对教师更加信赖,确保教学顺利的开展。
2.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激发学习热情
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如今的课堂,即便可以约束学生的行为、维持课堂的纪律,但是并不一定能够将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充分的调动。学生对于枯燥的教学有着抵触心理,且注意立集中的时间短之又段,所以教师要积极地转变教学模式,建立创新性教学模式,正确把握学生在课堂中的主置。既要注重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又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问题,用创新性教学模式打消学生的抵触心理。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游戏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作为初中生最喜欢的方式,游戏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绝不只是愉悦身心,学生的体力在活动中得以提高,同学之间的感情也得到升华。因为在游戏中,经常会出现几个小组一争高下的局面,这时候就非常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既要确保自己在游戏中有完美的发挥,又要不遗余力的为同组的同学加油助威,。只有是学生处于积极的状态中,学生才可以最大程度的配合教学工作的开展,从而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3.完善心理教育体系
学校要积极开展有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拓展活动,为心理健康问题造成困扰的学生及时的排忧解难,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当前的心理压力。体育教学在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带领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使学生充分感受交际中所带来的正能量,心理品质逐渐成熟。另一方面,要完善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培养心理咨询教师,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沟通平台,学生可以倾诉自己内心的苦楚,释放各方面的压力,通过这种方式来排解心理问题所带来的困扰。并且学校要定期开展健康心理讲座等活动。
总而言之,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初中生在青春期阶段,心理变化波动较大,学习的压力等因素带来的一系列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通过体育活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整和化解。所以,体育教师要将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加强心理健康的引导,以此戆镏学生摆脱不良情绪,促使学生在特殊时期的健康成长。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正确把握教学的方式方法,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中,使学生在教学中得到综合而又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6,(7):116-117.
[2]潘祖真.初中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J].未来英才,2016,(22):292.
篇5
卫生士官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其对伤病员救护效率和质量,影响基层官兵心理健康,最终影响部队的安全稳定和战斗力[3]。军人心理教育训练是利用心理学原理,结合部队的实际情况,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军人优良心理素质的一系列活动,让军人选择更适当的应对挫折的方式。de等[4-6]的研究显示:心理训练能够削弱抑郁患者的自杀意念,改善军人的消极情绪和负性思维,提高机体对心理应激的适应能力。本研究探索军人心理教育训练对预选卫生士官心理健康的影响效果,以期为军队的心理教育训练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整群抽取426名预选卫生士官进行心理教育训练,并发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12份,有效率96.71%。卫生士官年龄17~24(19.33±1.59)岁;其中男性349名,年龄17~24(19.23±1.60)岁;女性63名,年龄17~23(19.92±1.39)岁。1.2方法1.2.1心理教育训练专题设定本次心理教育训练借鉴了杨国愉和张俐等提出的训练专题[7-8]。①“军人适应”的心理教育训练模块:个体能否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并能维持心态平和,标志着这个人心理健康的水平;②“战友兄弟”的心理教育训练模块;③“众志成城”心理教育训练模块:战斗力是杀敌致胜的关键,战友之间的共同合作、互补互助和彼此配合是形成战斗力的源泉,见表1.1.2.2问卷调查采用团体调查,集体填写调查表,要求预选卫生士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测量工具是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9]:由90个条目构成,按1~5级评分(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总分是各条目分的总和,总症状指数是总分÷90,因子分是每个因子条目分总和÷条目数。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珚x±s)表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15项专题的心理教育训练能有效降低各个症状分和总症状指数,在降低躯体化(头痛、胸痛、喉咙哽塞感等)、人际关系敏感(不自在、自卑感与心神不宁等)、焦虑(烦躁、紧张和担心等)和强迫(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想法、冲动与行为等)症状方面尤为明显,心理教育训练前后九个症状和总症状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篇6
关键词:残疾人;心理健康;体育锻炼
中图分类号:G80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2―0189-03
目前,国外对残疾人的心理健康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我国对体育锻炼与残疾人心理健康的研究还处于在起步阶段,由于缺乏对国外理论实践的了解、认识和评价,国内学者的研究普遍带有盲目性和重复性。为此,本综述基于以下三个目的:1)阐述残疾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形成原因。2)系统介绍,分析和评述国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情况。3)讨论体育锻炼对残疾人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1 残疾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造成残疾人不良心理现象或产生心理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主要从两大方面进行阐述:1)环境对残疾人心理的影响:首先,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法规还不完善,国内还有许多省市对《残疾人保障法》不够重视,没有认真贯彻落实,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实施《残疾人保障法》有很大的困难。其次,与《残疾人保障法》配套的法律还不健全,在残疾人儿童的医疗护理和残疾人人学方面,还需要有切实可行的政策;关系到残疾人谋生自立的就业法规,还不完备,无障碍环境在很多城市尚未推行,社会保障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广大残疾人还存在较大差距。另外,社会和社区目前对残疾人的帮助是十分有限的。在很多中小城市,社区康复还只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残疾人的衣食住行很少得到社会和社区服务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主要依赖家庭成员的照顾;再次,政府目前尚无能力拿出大量的资金来满足残疾人日常生活、医疗、求学及就业等需要,残疾人因自身的障碍很难与健全人在社会上竞争,即使他们获得了可以维持自己生活的经济收入,在其他方面仍然需要求助家庭成员的帮助;另外,受中国5 000多年形成的社会习俗和家庭伦理观念,使很多残疾人认为依靠父母、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员及亲戚朋友生活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关心家庭中的残疾人也是每一个成员责无旁贷的义务。2)残疾人自身心理因素影响:(1)自卑感。(2)孤独感。(3)焦虑感和抑郁感及困惑感。(4)厌恶感和愤怒感。如聋哑人情绪反应强烈,而且多表现于外,容易与别人发生冲突;另外,残疾人敏感、自尊心强容易计较别人对他们不适当的称呼。如果别人做出有损于他们自尊心的事情,他们往往难以忍受,甚至会立即产生愤怒情绪或采取自卫的手段加以报复。因其自身的缺陷及社会生存环境因素,使他们对生活产生了厌恶,甚至丧失继续生活的乐趣。
2 体育锻炼增进残疾人心理健康的机制
2.1体育锻炼增进心理健康的生理学机制 目前,国内外关于这份研究有六种理论:第一种按理论该理论认为运动时机体内单胺类物质的变化可能是运动改善心理健康的生理机制。有研究表明,运动可以加强脑内单胺神经突触的传递。第二种是内啡肽理论该理论认为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内啡肽的分泌。内啡肽是由脑垂体下丘脑等分泌和释放的一种强大的吗啡类激素,具有与吗啡相同的功能(镇痛作用),并出现愉悦感,可降低抑郁、焦虑、困惑以及其它消极情绪的程度。第三种是心血管功能理论该理论认为心境内外状况的改善与心血管功能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锻炼可以加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加强血管的收缩性和渗透性。人体正常的血液循环可以使体温恒定,这有助于保持神经纤维的正常传导性,从而有利于心理健康。第四种是体温升高理论该理论认为体育锻炼引起体温升高,可使人处于短期安静的状态,脑干温度的变化可导致肌梭活动和大脑皮层电活动的减少,由此而引起放松状态。第五种是类脂醇理论该理论认为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可引起肾上腺活动的加强,从而增加类脂醇可缓解应激反应,进一步增加个体对应激的适应能力。第六种理论认为加强体育锻炼,可引起情绪改善。加快去甲肾上腺素、S-羟色胺和多巴胺的神经传递。笔者认为残疾人尤其是处于儿童少年期的残疾人,通过长期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他们呼吸系统的发育,提高其机能水平。这主要是因为,长期的体育锻炼可使残疾人的呼吸肌更加发达、胸围扩大、呼吸差增大、呼吸深度及肺活量增大,以及安静时呼吸频率相应减慢等。另外,残疾人(尤其指处于青少年期的残疾人)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可以使他们掌握多种运动技能,改善肌肉工作的协调关系,提高他们从事运动的能力和技术水平,促进神经系统机能的改善和发展。这是因为在体育锻炼中,运动器官的每一个动作,都以刺激的形式作用于神经系统,使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得到增强,神经活动的平衡性与灵活性得到提高,使神经细胞反应迅速、灵活且不易疲劳。
2.2体育锻炼增进残疾人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学机理 迄今为止,国内外研究成果主要有如下五中理论:第一种分散注意力理论。该理论的基本前提是体育锻炼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社会交往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分散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也使人们从不愉快的刺激或痛苦的身体抱怨解脱出来,从而达到改善心理健康的目的(North et al,1990;)。第二种自我效能理论。该理论最初是由Bandura提出,他认为:人们完成了一项自己认为较为困难的任务后,就会感到自我效能提高。研究表明,人们对运动能力的自信心与完成这一行为的现实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与经常锻炼者相比,非锻炼者对于完成相同工作任务具有较小的自信心。第三种任务掌握理论。该理论认为:当机体成功地完成某项任务之后,就会产生“我肯定行”的自信心、积极的情感和再次尝试的欲望。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使机体获得独立感和成功感。第四种社会交往理论。该理论认为体育活动是社会活动的浓缩。在这个锻炼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进和频繁的交往,它具有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North et al.,1990)。第五种理论认为:体育锻炼可作为一种“缓冲器”,它可以降低个体由于应激生活事件所带来的紧张水平。第六种理论是认知行为理论。该理论认为:体育锻炼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这种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抑郁、焦虑或困惑等消极心境状态具有抵抗作用(North et al.,1990;Simons,Epstein,McGowan,Kupfer£Robert$on,1985)。这一理论解释同班都拉的自定效能理论是一致的。班都拉认为(Bandura,1997),人们完成了一项他认为是较为困难的任务时,其自定效能水平就会提高。对于没有锻炼习惯的人来说,锻炼是一件困难的事。如果他们能够使自己养成锻炼习惯,就会体验到一种成功感,一种自定效能提高感。这种感受将有助于打破与抑郁、焦虑以及其它消极心有心境状态相关联的恶性循环。他最后一种理论认为体育锻炼
是一种生物反馈方法,能教会个体控制自己的自主唤醒水平。笔者认为残疾人可以通过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或运动会(如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特殊奥林匹克运动、聋人体育运动、远南残疾人运动会)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因为残疾人通过体育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增添生活情趣,陶冶情操,扩大生活空间和交际领域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大力开展残疾人体育运动不仅可以通过意志和体能的较量,向生命的潜能挑战,展现他们的创造力和价值,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荣誉感,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振奋民族精神。甚至能动员更多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奠定基础。如,浙江省瑞安县有位青年林成海,他虽然从小失去了双臂,但他意志坚强,通过多年刻苦磨练,终于创造了惊人的业绩:在全国首界伤残人运动会上夺得四枚奖牌。
3 体育锻炼对残疾人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3.1体育锻炼能增强残疾人的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自我概念,有利于培育锻炼者的情感、陶冶情操。体育锻炼能带来流畅的情绪体验,并能培养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的精神。个体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容和形式绝大多数是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和条件的,他们一般都能够很好地胜任体育锻炼的内容,这有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个体的自信心增强了,那么他的自我效能感也随之增强,而且自我效能是一个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持的信心和期望,以及对自己成功完成一项任务所具备的潜能的认识。而残疾人把这种高自我效能感转移到生活中,那么他们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
3.2体育锻炼能培养残疾人的进取精神,提高其意志力 从事体育锻炼既要克服客观困难,又要克服主观困难,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在克服困难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坚持不懈的体育锻炼本身就是一种意志行为。在体育锻炼时,参与者必须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也能磨练人的意志。长期进行体育锻炼,能培养积极进取,参于探求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亦能有效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果断勇敢、持之以恒的优良品质。毛志雄等认为,体育锻炼过程就意志行为实现的过程,可以发展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等良好意志品质。这样有利于残疾人的心理康复。
3.3体育锻炼能治疗残疾人的某些心理疾病 人的心理不是孤立的,心与身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人的心理与周围的环境和人也是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体育活动提供一个适宜的活动空间,在这一空间内,人的心理、身体和周围的环境能够充分交融在一起。体育锻炼使人的注意力转移、情感发泄、兴趣改变,紧张得到放松,情绪趋向稳定,从而促进人与环境的适应,促进人际关系的协调,使人身心得到平衡,从而获得身心健康。对于有心理疾病的人,可以采用不同的运动项目或体育游戏等,来干扰和破坏消极心理倾向,消除已形成的病态心理。有研究表明:用体育手段对人的心理疾病进行调节治疗时,可使患者下降的生理水平和免疫能力迅速恢复提高,为减轻或治愈心理疾病作好准备。
Kyan调查显示,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锻炼作为一个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病症。Mclnman等人对运动后的受试者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他们的状态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降低,精力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Hayden等人有关有氧锻炼与焦虑和抑郁关系的研究发现,长期进行有规律的锻炼者比不锻炼者在较长时间内很少焦虑和抑郁。还有研究结果显示,体育锻炼可帮助精神分裂症病人改善情绪和提高自尊。因此,体育锻炼能帮助残疾人克服心理障碍,并能减轻或消除焦虑与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
1992年,拉方丹等人对1985年至1990年涉及有氧练习和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实验控制十分严格的研究)进行了多元分析,结果表明:有氧练习可降低焦虑、抑郁;对长期性的轻微到中度的焦虑症和抑郁症有治疗作用;锻炼者参加锻炼前的焦虑、抑郁程度越高,受益于体育锻炼的程度也越大;体育锻炼后,即使心血管功能没有提高,焦虑、抑郁程度也可能下降。
4 结 语
综上所述,国外研究已深入到残疾人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一些研究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实验设计和仪器设备,较为细致,所的到的结论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同时国外的效度也高于国内。但国外研究成果不能直接应用于国内,主要原因是种族差异使国外成果不能在国内直接应用。另外,因为它们也存在一些缺点与不足,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中的部分结论相互矛盾,由于实验控制的不严谨或其它因素造成某些实验结果不太准确。2)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前因和体育锻炼促进残疾人心理健康的内在机制缺乏更深入的探析。3)纵向研究开展不够,体育锻炼对残疾人心理健康的积极效果缺乏持久性和迁移性的检验。4)体育锻炼的某些方式不太符合我国国情,应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如太极拳、气功、八段锦等锻炼形式。
篇7
研究对象是不同体育锻炼类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实验对象是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级的大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启示和理论支撑。
2.实验法。(1)测量量表:采用“京湘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中的SCL-90量表(0-4分五级量表),分数越低表明心理越稳定,大于90分被认为心理存在一定问题。(2)实验对象的抽样和分组。抽取经过心理测试、分数在50-150分之间的男女大学生各60名,其中总分大于或等于98分的为46名,身体基本健康,在校情况稳定。将学生按性别分成四组,分别进行篮球和健身操的锻炼和教学。(3)实验的组织。①将实验对象分成4组(表1),各组每周周二、周四进行体育锻炼和教学,每次100min,固定两位教授上课,上课项目对应相同,其余条件相同。实验持续18周,均以教学、锻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实验,各组运动强度相当。②测试实验前、后安静状态下的心理状况,采用计算机操作,每组测试在同天、相同条件下进行。
3.数理统计法:数据采用SPSS12软件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本研究4组被试实验前心理症状自评总分的同质性检验。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前每组被试心理症状自评总分没有明显差异,P箖0.01,说明4组被试实验前同质。
2.本研究4组被试实验前与18周后各自心理症状自评总分的比较。从表3可以看出:男、女篮球和男子健身操组被试的心理症状自评总分实验前与18周后呈显著性差异(P<0.05),而女子健身操组呈非常显著差异(P<0.01)。这说明通过实验教学后,不管是进行篮球项目的还是进行健身操项目的男女生的心理状况都得到了好转,其中女子健身操相比实验前效果更佳。
3.相同性别、不同项目18周后心理症状自评总分结果比较。从表4可以看出:相同性别但是从事不同项目的实验组实验后的心理症状总分进行差异检验后不呈显著性差异(P箖0.05),也就是说对于相同性别的学生来讲,从事篮球运动和从事健身操运动对总体心理状况的影响基本一致。
4.不同性别、相同项目和相同分组类型18周后心理症状自评结果比较。从表5可以看出:进行篮球运动的男女学生实验后心理症状的总分不呈显著差异,说明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篮球运动之后总体心理效益基本一致。而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健身操运动,实验后两者呈现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健身操对于女生来讲所产生的总体心理效益要好于男生,这可能与不同性别的学生对于不同运动项目所产生的兴趣有关,这一现象值得重视和进行拓展性研究。
5.综合分析。从以往个别研究者的观点来看,其认为“回避(跟他人或自己)竞争的活动可获得令人满意的心境效益,降低应激水平,增加成就感和强健体魄”,认为参与有竞争的体育活动或锻炼对改善心理和情绪状态是不利的。但是,从体育运动各项目的特点和作用来看,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运用在调节心理健康领域应该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本研究中的篮球是开放性与协作性相结合的运动项目,有较强的竞争性,而本实验研究证明,在相同条件下,篮球与其他项目的心理锻炼效应并没有显著差异,这反映了像篮球这样的开放性项目也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法也发现,学生运动时气氛活跃,比赛中协作很好,学生非常乐于参与其中。从这个结果可以认为,只要学生想参与某项运动,加上教师的引导,如强调参与、不要过于在乎输赢,强调团队精神等,开放性和竞争性项目也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而且这种体育活动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另外,健身操女生组与男生组存在显著差异可能与健美操更受女生喜爱有关系,以往也有研究认为“改善抑郁的程度因锻炼类型和性别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健身操女生组效果最为突出”,因此,产生差异就不奇怪了。从本研究的实施中,可以得到启示:在锻炼心理学的研究中受试者自身对所参与体育项目的兴趣会影响研究结果。
四、结论和建议
1.参与篮球锻炼和健身操锻炼的男女生组通过16周的实验教学和锻炼之后,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说明体育锻炼对调节和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一定作用。
2.本研究中相同性别、参与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开放性和封闭性项目在本研究中所产生的效果基本一致。
3.本研究中不同性别、相同项目的比较中,篮球项目没有显著差异,而健身操产生了显著差异可能与女生更喜欢健身操有关系。
篇8
关键词:心理健康;大学生;时相特征;群体;体育干预
中图分类号:G804.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5-0641-03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使大学生在学业、择业、生活等方面面临着巨大压力,“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以10%的速度增长”[1],由于缺乏相应的心理调适及其干预手段,从而导致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时相特征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和预警干预机制。以体育干预为主导,多方形成合力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其目的是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和现实的心理危机,“防患于未然”减少心理危机的突发性和意外性。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提供科学、可行的操作手段。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陕西某高校理工类1~4年级400名在校大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心理测试法采用中国成人SCL-90症状自评量,分别由心理咨询师、体育老师、学生辅导员的按专业集中纸笔测试。参加测试597人有效试卷532份,按年级、性别随机抽取400名(每个年级男、女各50名)。
1.2.2数理统计法运用 SPSS11.5 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
1.2.3对比分析法根据测评统计结果,把不同年级、性别的测试结果与中国成人心理健康(SCL-90)常模进行比较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中国成人常模(SCL-90)的比较结果
1) 从总体均值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略高于国内成人常模的平均水平,在成人常模X+SD的可控范围内。男、女均值之间整体水平(T检验P≤0.01)无显著性差异。
2) 因子T分≥成人常模X+SD,男生6项T分、女生5项T分、大于常模的人占20%以上,主要因子分布强迫症(T2)、人际关系(T3)、焦虑(T5)、恐怖(T7)四个方面;有10%以上3项,即焦虑(T5)、恐怖(T7)精神病性(T9)的T分≥成人常模X+2SD,已达到中等以上严重程度(表1),并有一例学生9项因子T分超标达到非常严重程度,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时相特征从总体平均基本分的比较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一年级高;二年级下降;三年级第一学期与二年级持平,第二学期反弹;四年级持续走高,但低于一年级呈“U”型。分四个阶段分别为高发期、稳定期 、反弹期、持续上升期(图1)。
2.2.1高发期主要表现在第一学期,新环境的新异刺激,学习、生活以及角色转换的适应频频出现在新生中间,其中强迫症(T2)、人际关系敏感(T3)、焦虑(T5)、恐怖(T7)、偏执(T8)、精神病性(T9)6项症状群因子分均值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均值。
2.2.2稳定期第二~四学期,外环境的逐渐适应、学校的一系列组织管理措施的督促与新的学习目标吸引;以学生社团、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为主的审美型、轻松型、竞技性活动以学生主动参与和体育锻炼目标的强化手段的约束(体育课学分的综合评定因子:理论、技术、学习过程、课余锻炼),丰富了余暇生活,引发了完善自我的理想价值追求,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心理健康状况与国内成人常模均值(T检验P值小于0.01)无显著性差异。仅强迫症因子分略高于常模均值,也在常模X+SD的可控范围内。
2.2.3反弹期第五、六学期,这应是引起我们重视的阶段。体育课取消,随着所学专业课达到一定的、深度,课程繁重,学生无暇从事学习以外的文化活动,高年级的择业压力影响,使他们对人生目标定位,在考研与择业中重新要作选择;体育必修课的约束力没有,体育观念淡化,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下降,致体能、机能、精神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不适的“亚健康”状态。尤其是在第六学期,强迫症(T2)、焦虑(T5)、敌意(T6)、偏执(T8)4项症状表现较为明显。
2.2.4持续上升期第七、八学期,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使学生面临择业、恋爱、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压力,频繁的应聘、考研复习;加上体育教育约束力的缺失、“亚健康”状态的惯性影响,致使学生焦虑(T5)、敌意(T5)、恐怖(T5)、偏执(T5)、精神病性(T5)5项症状达到中等以上严重程度,心理危机突发性和意外性的指数增大。
2.3归因分析
2.3.1情绪危机是导致个体心理行为后果的主要因素个体心理行为后果的成因,受主体的年龄、性别、经历、及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9组症状群测评结果的描述实质,心理问题的归因,是由自我接纳、人际关系、环境控制、独立性和自主性、人生目标五个因素构成。是因角色转换与适应而导致个体心理应激加重,社会冲突的可能性增大,促使个人情绪危机因素滋长。采取积极措施,减少危机发生的突发性和意外性,是当今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责任。这份责任不仅仅是意识领域的关注,更应有科学、可行、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操作手段。
2.3.2非常阶段干预手段的缺失,是心理危机指数增大的根本原因在“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大三、大四年级不开设体育必修课”[3]没有强化约束措施,多以全校体育任选课为主,因学校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影响,从总体时数、内容安排上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使大三年级心理问题出现反弹,从而导致大四年级心理危机突发性和意外性的指数增大。学校应以体育教育为主导,在大三、在大四年级开设体育课,强化对群体心理危机现状的干预,“防患于未然”扼制大四阶段因步入社会所产生心理危机持续上升的现状。
2.3.3管理模式滞后,是心理障碍发生率速度递增的因素之一“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发生率最高统计数字以接近30%,且人数正以10%的速度递增。”[1]而现行学校管理模式,多以政策制度、条例规章的纵向管理为主,缺乏全面、多维的动态的监管系统,教育手段的设计中,多方形成合力(学生处、体育部、校医院)来预防心理危机发生的体系尚未完善,并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现有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机构,各司其职,横向联系措施尚未建立,教育手段被动,也仅限于对有问题困扰的个体进行心理支持,而对群体心理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疏导、调控的先期措施尚不健全,也是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发生率速度递增的因素之一。
2.4体育干预的效能机制
2.4.1体育“场效应”的抗抑郁效能机制抑郁是以压抑为主导的情绪状态,临床表现特点为悲观、悲伤、失助、低自尊和绝望(Dishman,1984);轻度疲劳、易怒、优柔寡断、交往回避和厌世(Sime,1984),而“体育运动是以兴奋和充满活力为特点的活动(高峰表现、流畅体验、锻炼),尤其是有氧锻炼,伴随着血流量和吸氧量的增加,同时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量(抑郁与肾上腺素分泌量有关)具有消除焦虑、抗抑郁的治疗作用”[1];从社会学的角度,体育的“场效应”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体验“竞争、失败-成功”的个体感受,有助于使个体身体认知和自我概念提高,产生更为积极的自我评价和更为强烈的个人控制感。
2.4.2适宜的运动有助于建立适应和对抗应激的自我保护机制应激是当个体所感知的环境要求,与他所认为的自我能力之间不平衡时,人体所产生抵抗的一种现象。心血管系统的反应变化是应激反应的重要表现,肌肉紧张是应激的信号,适宜的身体活动,放松肌肉、降低应激和紧张的生理反应,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来缓冲应激、释放紧张,同时,体质强健有助于提高机体在应激和紧张状态下的适应能力。
2.4.3身体活动是提高自尊、改善心境状况的最佳手段健康的心理状态,强调人对自我和对过去生活的认可和接纳,并清楚地知觉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积极的自我评价、以及愉快和自主支配的各种活动,从而导致对未来活动的期望所产生的自尊。体育本身蕴藏着对人的各种刺激,如克服困难、竞争、冒险、把握机会、追求不确定结果、达到目标、控制、成功、挫折等,能产生丰富的情绪体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Berger,1994):参加体育运动者较不参加者有更高的自尊,体质良好倾向有更积极的自我概念。因此,高自尊和积极的自我意识与体育参与和体质状况有关。在体育运动鼓励人们用自己的能力检验面对新的挑战及其应对能力,在多项研究中都获得了趋于一致的结果。”[2]自尊代表人们的需要和自我意识的积极程度,这也是最能标示和影响情绪和生活调节状况的个性变量。这种自身知觉变化,对情绪调控有着积极的作用。
3结论与建议
3.1建立动态监管系统,预防心理危机发生根据学生心理危机所表现出的动态特征,各院系应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状况,及时发现问题,集普查、咨询、跟踪、干预、调节一体,多方形成合力来预防、减少危机的突发性和意外性。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时相特征,不仅限于对有问题困扰的个体进行心理支持,更应关注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
3.2以体育教育为约束手段,加强群体心理危机的干预建议在大三、大四开设体育必修课,尤其是在大三心理问题出现反弹,学校应加强对群体心理危机现状的积极干预,“防患于未然”,从而扼制大四阶段因步入社会所产生心理危机持续增长的速度。使体育教育成为对大学生群体心理危机干预的积极手段,心理素质培养的有效方法。
3.3以校园体育文化为载体,强化体育干预的效能运动中的特殊体验,对机体的应激和紧张、心境状态、抑郁情绪的调控有积极作用,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能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应以校园体育文化为载体,发挥身体活动缓冲应激、释放紧张、抗抑郁、提高自尊、改善心境的积极效能,为大学生心理危险因素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畅通、健康、安全的宣泄通道。
参考文献:
[1]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国际联络部 《中国青年发展报告》[Z]2005.
[2]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 苟定邦,赵夏娣,王家彬,等.西北工业大学体育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Z].西北工业大学发展计划处课题,2003,8.
[4] 马建青.大学生心理卫生(第二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10.
[5] 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 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
[7] 刘淑惠.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8] 赵夏娣,戴朝富.中墨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现状的比较研究[J].人大复印资料,2005(8).
篇9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表现,健康乃是身体上、心理上与社会适应方面良好而完满的状态。”可见,健康即包括长期以来为人们更多关注的生理健康,也包括被我们忽视的心理健康。什么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感情、意志、人格、行为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曾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四条标准:身体、智利、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重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高效率的生活。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尽如人意,尤以心理素质为甚。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情绪不稳、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人际关系不够融洽等。究其原因,恐怕与传统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对人的潜能的开发、人格的完善培养做得不够,且往往把心理问题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以德育取代心理健康教育等不无关系。特别是近几年的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从小学开始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家庭的宠爱,亲友的过分呵护,使他们长期处于一种“人造环境”之中。进入大学后,远离亲友,生活环境突变,学习中的竞争对手比之中小学时更强,由此带来的理想的困惑、考试的焦虑、择业的迷惘以及交友的失败等,加上社会上某些不良风气的存在,使他们的自我优越感逐渐消失,心理失去平衡,有的甚至导致某些心理疾病。
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第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
第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力,进而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会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在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时,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有10%的新生被约请面谈,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第二,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大多数学生是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和传授而获得心理健康知识和调适方法的。应结合大学生在心理方面的需求,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这些课程要依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开设,在内容上既相互独立,又有一定的联系,各高校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构筑本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第三,加强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训。对大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必须有一批具有心理教育能力的合格教师。有了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增强教师心理教育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并提供多种教育实践的机会,让教师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心理教育能力,才能将自身的优秀素质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变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篇10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66-02
1.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现状
许多调查研究表明,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1 逆反心理严重。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其自尊心、成人感日见增加,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服从长辈的意识淡薄,喜欢独立思考,不愿别人把他们的意志强加在自己身上,有些过分强调自我,惟我独尊,对于老师家长善意的批评、帮助不愿接受。往往养成了偏激固执的不良心态。
1.2 心理承受能力弱。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其父母因忙于生计,大多无暇顾及他们,不少人成了"留守儿童",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不愿与老师同学交谈,将自己封闭起来。这些孩子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从未吃过苦、受过挫折,在日常的学业或生活中如果碰到不顺心的事,心中的苦闷没办法得到排解,就会处于焦虑、抑郁状态。这种脆弱封闭的心理承受不了挫折,一旦遇上风险和挫折,心理堤防容易崩溃,情绪容易低落。产生失望感甚至信念危机。尤其是父母的离异,也造成了学生的不健康的心理。
1.3 心胸狭隘,虚荣心强。一些学生缺乏包容开放意识,学习生活上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只能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过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常常犯"红眼病",当面冷嘲热讽,背后挖苦打击。对有小错或有负于自己的人,常常斤斤计较,甚至怀有报复心理。
1.4 应试教育扭曲了学生的心灵。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现状以及众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使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频繁的测验、考试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超负荷的学习强度使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当他们面对自己不满意的答卷时,总是抱怨自己,从而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
2.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体育活动既是一项身体活动,又是一项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的体能, 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而且体育活动对于增进心理健康的作用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2.1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情绪状态。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重要的指标。不良情绪是导致生理和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体育锻炼能直接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从而调控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况,长期有规律的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情绪的改善。学生常因学习的压力、同学间的竞争、人际关系的复杂以及对未来前程的担忧而持续产生紧张、焦虑和不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这些不良情绪得到改善,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2.2 体育锻炼有益于帮助提高智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提高脑细胞的功能及工作效率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为智力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大脑耗氧量是人体耗氧量的25%,运动时可达到3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头脑清醒、精力充沛,有益于血液循环和神经细胞兴奋与抑制的交替,更有助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稳定、知觉敏锐精确、记忆状态良好、想象力丰富、思维灵活等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同时体育锻炼使非智力因素,如兴趣、动机、情绪等得到发展,有助于兴趣广泛、动机良好、情绪稳定,对提高智力具有促进作用。
2.3 体育锻炼有利于培养人的意志品质。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种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在意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鲜明的心理特征,其内涵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等。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也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体育活动是由一系列随意动作构成的,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从而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
2.4 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那些人际关系好的人总是心理愉快、精神饱满,对什么事情都充满兴趣,这些人生活得很愉快、很舒畅;人际关系不好的人常常无精打采、抑郁寡欢、缺乏生活的乐趣。而体育锻炼可改变这一现象,因为体育锻炼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人们在运动中能够较好地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协调入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见,体育运动能使人们结识更多的朋友,大家和睦相处、友爱互助,融洽关系。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令人心情舒畅、振奋,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3.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3.1 提高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
由于教育体制的改革,竞争上岗的形势日益严峻,加上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原有的意识形态被打破,教师地位与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导致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心理失衡。现实与期望的巨大反差,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失落感,如对事物看法的偏激,工作的懈怠,对前途的迷惘等。有部分教师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难解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自我疏导,加之敬业精神缺乏,对待学生态度的简单粗暴,往往把学生当成喧泄的对象,从而获取内心满足和平衡。有些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师的角色未能发生真正的转变,他们错误地认为,对学生打不行,难道骂也不成吗?因此,对学生出现的过失,往往恶语相加……
由此可见,加强体育教师心理辅导势在必行。只有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素养,建立一支业务能力过硬,自身心理健康,具备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懂得心理辅导技巧和方法的体育教师队伍,才能充分发挥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功能。
3.2 优化体育教学环境。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购置充足的体育器材,改善体育教学和锻炼环境。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包括学校和家庭的物质环境、文化心理环境、组织制度环境等,特别是校风、班风、家风、教风、学风等是学生心理发展的潜在因素。更重要的是,体育课堂内的心理气氛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激励、维护和调控作用。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情趣又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使师生成为朋友,课堂成为乐园,师生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这样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体育运动环境。让学生产生激动、愉快、自豪、跃跃欲试的感觉,从而乐于接受体育,对防止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倾向起到了积极作用。
3.3 因材施教,加强体育教学的针对性。体育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然后,因人而异地开设体育实践课的教学内容。比如,给予那些由于受家庭或学校不良影响的学生多一些关心、爱护和帮助,并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和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以免他们的不良情绪得不到发泄和正确引导而产生心理疾病,影响心理健康。关注那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他们也会因多次练习后仍不能达到要求而产生失望和心灰意冷的情绪,失去锻炼的兴趣。体育教师要耐心辅导,不断发现他们的优点,以表扬、鼓励为主,保护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自信心、上进心,增强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利用体育课的特殊功能,使学生情绪稳定,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3.4 体育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和手段。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得到不同的教学效果,而不同的教学任务也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教法要体现多样性和多选择性。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能。
4.结 语
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标的发展下,学校体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目标及标准与体育学科特点有机结合并具体化。因此,体育教师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同时,要充分运用体育课的特点,结合学生心理及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
参考文献:
[1] 杨永峰;;学校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研究[J];成才之路;2011年21期.
[2] 李晓东.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研究[J].学校体育学.2008(16).
[3] 徐龙,吴卫东.浅议中学心理健康教育[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7(01).
[4] 李春汇,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合作教育[J].体育学刊,2005,12(1):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