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方式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4: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科学研究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科学研究方式

篇1

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社会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社会科学研究面临以下几个挑战[3]:(1)研究目标是探索未知领域;(2)研究对象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环境或者是人类社会,而是由人类、社会与自然构成的复合系统;(3)研究组织越来越复杂,随着大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化,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研究组织已由单一科研机构或科学家组成科学研究群体;(4)研究问题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例如,重大工程管理问题中不仅涉及工程技术,而且涉及社会、经济、环境与人文领域,干系人不仅有政府、企业,而且关系到数量巨大的公众,因此,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常因所研究的问题变量多、随机性强以及要素关联复杂而无法建立数学模型或无法求解。至于单纯的定性方法更缺乏分析问题的深刻性与精细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复杂问题面前的“窘迫性”。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单纯利用某一门学科知识不能很好地、甚至不能够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科学问题。

学科交叉与融合是两个有紧密关联而侧重点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交叉,主要指汇集,反映的是系统科学中的“集成”思想;融合,更强调相互渗透、合为一体,更多的是在化学层次、生命层次、质变层次上的结合,反映的是系统科学中的“综合”思想。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背后隐藏的是普遍性的哲学规律,即世界万物都是相互融合与相互作用的。在科学目标、科学价值以及科学组织管理层次高度统一的“大科学”时代,学科交叉与融合实现了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在理论层次以及基础和应用层次的相互融合,打破了传统学科的划分,使社会科学研究者获得了更加广阔的视野,从而在方法论上实现创新。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对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既包括宏观问题,也包括微观问题;既包含结构性问题,也包含非结构性问题;既包含可定量的问题,也包含难以定量的定性问题;即使一个领域的同一类问题,也有研究目的不同、研究视角不同、研究者学术偏好不同的差异性,因此,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不能只依一个理念、从一种角度、用一种方法、使一种工具就能解决问题,特别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面对的社会现象与问题较为复杂,这就更需要在研究过程中,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科学理论与实际经验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人与计算机相结合,并使这些结合相互渗透、合为一体,即形成“融合”,融合不仅能涌现出新的前所未有的研究能力,还能涌现出前所未有新的学科分支与学科领域。随着社会科学研究中大量复杂性、跨领域性和综合性问题的不断涌现,当代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在进行前瞻性探索时往往需要借鉴于其他相关科学领域。这种借鉴,不仅仅局限于社会科学领域内,通常还会涉及自然科学、科学技术,这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典型特征。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大力推动学科融合与交叉,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更不是单纯的研究技巧,而是因为只有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才能产生新的认识与分析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增强对社会问题研究的精细化与准确度,进而提高对社会问题复杂性的预见性和驾驭力,因此,学科交叉与融合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取得创新性成果的一条重要途径,许多成功案例表明“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边缘发现科学问题,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过程中解决科学问题”已成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由此可见,社会科学研究运用学科交叉与融合,充分体现了系统科学思想中集成与综合,在集成之上综合,在综合之上集成,即运用综合集成思想。系统科学中的综合集成思想是我国以钱学森为首的系统科学家历经几十年探索提出的认识、研究和处理复杂系统问题、体现东方哲学智慧与文化特征的方法论。因此,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开展学科交叉与融合需要充分运用综合集成思想,以“定性定量、科学实验、虚实结合、综合集成”为指导原则。当前,实现交叉与学科融合主要有两种途径:(1)以解决某一特定问题为契机而将多种学科聚集在一起的跨学科研究机构模式;(2)通过开设多课程知识点的综合课程来实现学科交叉与融合的高校交叉学科教育模式。

二、实践体会:开展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指导原则

自上世纪末,学者们在研究工作中就不断发现和体会到所研究的社会科学问题日趋复杂,如大范围环境治理问题、重大工程管理问题等都不仅涉及工程技术,而且涉及社会、经济、环境与人文领域,干系人不仅有政府、企业,而且关系到数量巨大的公众,因此,常因问题变量多、随机性强以及要素关联复杂而无法建立问题的数学模型,至于单纯的定性方法更缺乏分析问题的深刻性与精细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复杂社会问题研究面前的“窘迫性”。近年来,国内社会科学研究者开始以复杂系统为基本理论,综合博弈论、运筹学和统计分析等数学方法、人工社会、元胞自动机、多主体系统、心理学、行为科学、文化基因等多学科交叉的计算实验方法开展对复杂社会系统多要素行为、宏微观层次之间相互影响以及系统整体状态演化规律的研究,研究领域涉及经济系统演化、公共管理、环境综合治理、重大工程管理等,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回顾和总结多年来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探索,本文形成了以下几点建议。

(1)从现代“大科学”时代的高度来认识基于学科融合与交叉的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重要性,要认识到学科交叉与融合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总体上说,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学科领域看,它既涉及对社会系统与社会科学问题的科学认识,又关系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在当代大科学时代的相互渗透与融合的动力学机制,还关系到现代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及知识结构设计等;从政策角度看,它涉及发展和繁荣社会科学的战略思考和安排,又关系到相应的政策设计与落实,还关系到能充分体现这些战略与政策的具体规划与执行,更要创造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和有利于多学科人才协同工作的文化氛围。

(2)要深刻认识到,在综合集成思想指导下,大力开展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创新,并形成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新的方法论体系,它不仅包含着对社会科学研究问题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创新,还要求研究人员在方法论创新的基础上形成具体的研究方法、手段、技术、工具的“落地”,实现方法论到方法的转换,以及新的方法在解释现象、揭示规律和指导实践等社会科学研究实际应用中的成功应用,很难讲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创新是成功的。因此,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创新其实质是关于科学哲学的多层次、整体性的反思和变革,而不能仅仅认为是一些研究方法的改进和新技巧的采用。

(3)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当代社会科学问题的系统复杂性。正是这种系统复杂性,使得社会科学问题既有结构性又有半结构或无结构性、既有同构又有异构、既有同步又有异步、既有静态又有动态、既有稳势又有演化、既有物理又有事理还有人理,因此,必须要区分不同场合、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主体,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才能更准确、更透彻、更精细地揭示社会科学问题的本质、发现规律、解释现象、指导实践。

(4)运用多学科交叉与融合方法研究社会科学问题不是个别问题的研究“技巧”,而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大趋势,因此,需要有宏观上推动这一大趋势的战略思考与战略安排,以逐步形成促进、鼓励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大气候、大环境、大制度和大文化。

(5)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运用多学科交叉与融合方法开展社会科学研究,关键是人才。这样的人才除了要有“大科学”理念外,还要有较广阔的知识面并掌握跨学科研究问题的技术与方法,如果一个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在整个受教育阶段仅仅接受传统的“文科”知识教育与训练,对文科之外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特别是对现代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基本不知或知之甚少,那他必然很难在一个复杂社会科学问题面前能够产生跨学科研究的联想,更无力运用多学科手段来分析、解决问题。应该说,目前现状不容乐观,现在大学的社科人才培养还较严重地表现出学科割裂现象,相比而言,现在的理工科专业倒比较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相反,人文社科专业很少开设理工知识课程,如果这样的情况不加改变,大量年青的人文社科新生力量在学科交叉与融合问题上必然“先天不足”,一谈学科交叉与融合就容易“心虚”与“乏力”,这一状况应引起有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6)应当建立若干以学科交叉与融合为特色的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运用跨学科方法研究社会科学问题并不意味着任何单位、任何团队、任何个人在研究工作中都必须运用学科交叉与融合方法,这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但从整体上讲,在我国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选择若干有基础、有能力、有经验的单位和部门,建立以学科交叉与融合为主要特色的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让他们专注地、持续地开展相关研究是必要的,这些基地既能够成为我国跨学科开展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基地,又能够起到重要的推广和示范作用。

(7)大力营造有利于跨学科研究的学术文化氛围。跨学科研究是一件创新性极强的工作,首先,跨学科研究的问题一般都是比较复杂的问题,本身就具有研究的难度。另外,跨学科又涉及多方面的系统整合,又有一系列新的复杂问题要解决。因此,从事跨学科研究必然有较大的风险,取得创新性成果的时间一般也较长,因此,如果研究价值观不科学、不辩证,在衡量科学成果的指标时唯论文数量、或过于短视或急功近利,都容易使人浮躁、逼人追求“捷径”,而使人不愿意作艰苦的跨学科的创新性研究,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出现,需要我们对研究人员的业绩考核、对研究成果的认定以及对研究中出现的失败都要有更科学、辩证、宽容的态度,真正让跨学科创新文化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得以体现并蔚然成风。

三、结语

篇2

当前的竞争往往体现在科技创新和人才竞争上。作为高等院校而言,如何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国外大学的教育科技创新改革从20世纪70年代拉开帷幕,[1]而我国也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起步,迄今为止,已走过了30多年历程。[2]然而,多年来中国的许多地方高校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在培养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方面成效并不明显。如何引导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视角下的社会实践,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摆在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 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我们知道,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而实践则是理论的落脚点。推进素质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素养,还要注意强化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特殊时期,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要向培养出出既有理论功底,又能够适应社会实践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即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此外,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就业息息相关。现今的就业市场上,许多用人单位尽管对学校和学历有诸多条件和要求,但更为看中的是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而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下所培养出来的高校大学生,许多人虽然具备良好的教育背景,但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则并不尽如人意。因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应该加强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为学生拓展就业空间,为国家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等学校毕业生。

2 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虽然许多地方高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加一些专业、行业竞赛,但总体上仍存在以下问题。

2.1 学校引导力度不足,科技创新氛围不浓

当前高校的评价体系大都不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仍然过多地注重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在潜意识中,对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形成深刻地认识。[3]这样,学校便缺乏进行科技创新实践的良好氛围。还需要指出的是,我国许多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不足,也就缺乏给学生科研实践创新提供良好契机的条件。

2.2 参与科技创新的人数少,主动性不强

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个性品质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受到了诸多限制。大部分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理论知识上,而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这样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影响了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2.3 缺乏教师指导

众所周知,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活动得以发展的重要保障。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虽然大学生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但是仍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就目前情况看,许多高校虽然在科技创新方面都安排了指导老师,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流于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打击创新的质量。[4]

3 构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长效机制

3.1 健全组织机构

成立由学校分管副书记或副校长为组长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其办公室。领导小组成员由各院系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主任)、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和高水平教授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审议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规划,协调学院优质教学、科研资源为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计划、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管理与使用、组织专家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评审和指导。

3.2 支撑体系建设

要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模化和成果化,需要建立起支持有力、系统完善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工作平台。因此,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是开展科技创新实践的重要基础。建设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并有计划、分步骤的开放实验室,可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3.3 科技创新鼓励机制

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强调利润最大化。因而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将学生的科技创新作品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而且更能够面向企业和用人市场。此外,还可将科技创新成果与学校的整体措施,如综合评定、评先评优联系起来,让学生的创新活动得到充分肯定,从而激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3.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许多地方高校学生自己接触科技创新实践的机会较少,学生普遍缺乏“科技创新实践”意识。因此,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实践的思想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可通过努力拓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给学生打造科技创新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培养自由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开展集中培训,将一些有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想法的学生集中起来,采取小班授课讲解的模式,聘请专业的、有实战经验的教师定期进行强化培训;通过建设创新培训网站,互联网上的精品课程和开放课程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引导;通过建设创新培训网站,将创新的项目信息、培训教程、成果等一系列的内容集中在网站上,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创新的最新动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同其他院校的交流,组织学生到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合作院校进行学习,和合作院校学生一起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

篇3

关键词:体育;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250-01

一、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性

科研成果是指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从经济学、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在它的学术价值、实用价值发挥之前,它的研究价值可能仅占1%,甚至是0。因为我们知道科学研究它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研究价值体现在哪儿?从应用的角度看,体现在所研究的问题能对社会或实际工作产生重大的意义或作用;从理论角度看,研究问题的提出应当能促进科学的发展。可见,研究成果的转化是科学研究价值的有效平台、是检验科研价值最有效的途径。

二、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的现状

(一)成果转化周期长、转化率过低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如何转化,是长期以来困扰社会科学界的一个问题。社会科学是一种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能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特别是对基础理论研究是否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认为,社会科学成果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对策研究,都是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是转化的方式、途径与自然科学的成果有所不同。

当前,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速度慢,转化率低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不仅降低了研究意义,而且为重复研究埋下了隐患。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为例:1999年—2004年共立693项,截至2005年年底已结668项,结项率为96.39%。1999年—2005年共出版了9本体育软科学研究成果汇编,汇编内容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中已经结项的,部分优秀研究成果的6000字左右的摘要,其中1999年—2000年收录了28篇、2001年收录了39篇、2002收录了43篇、2003年收录了45篇、2004年收录了43篇、2005年收录了50篇,另外,2002年—2003年资助出版了三本书,包括5项研究成果,华南师范大学《美国体育社会学》、上海大学体育学研究中心《日本体育产业研究》、首都体育学院《体育经营学》、体育信息科研所《体育赛事经营管理》、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管理学院《美国体育管理理论与实践》。9本汇编共包括251项研究成果,转化率为37.57%。当然,部分研究成果通过或政策应用等形式也进行了转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以研究成果摘要汇编的形式还是以论文或政策应用的形式进行转化的仅仅是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二)成果转化途径单一、专业性不强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的具体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公开出版发行的方式面示学术界与社会。这是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的最主要、最常见的形式;2、以内部报告的形式,为党和国家、政府部门、地方省市和企业的决策提供政策依据和正确的理论方法,服务于社会;3、以在学术研讨会议上发言或提交论文的方式,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4、以学术评价、评论的方式,向学术界和社会介绍和阐释社会科学成果的研究内容、研究状况、研究水平、学术成就以及研究的得失,推动学术交流与学术争鸣;5、以教学演讲、电视访谈、影视制作、网络文章等方式,进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大众传播媒体,多方面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播科学知识、传承文明、教育青年与民众的功能,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三、制约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因素

(一)学术环境影响

就社会科学自身而言,一些研究人员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对国家和社会急需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热情不高;有的学者有意无意地远离实际,认为只有搞纯学理研究才是有学术水平和学术品位,看不上做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的人;有的学者的应用研究急于求成,深入研究不够,研究质量不高。这些都造成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困难。科研成果推广应采用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战略。同时,现有的成果管理的评价机制,还没有将成果的转化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内容。以学术价值为评价重点的取向,有利于学者不断提高其学术水平与学术质量,但由于评价的结果大多用于评奖、专业考核和评职称等项工作,也加剧了一部分研究人员重成果写作不重成果应用、重学术界反响不重社会影响的倾向。

(二)社会环境影响

就其外部而言,完备的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与应用的制度与机制还未形成;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有效渠道和途径还需进一步拓展和规范化、制度化;对社会科学成果应用中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待改进;一些实际部门的同志对社会科学的学术贡献和实际作用仍缺乏深入的了解,重视不够。

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策支持

制定政策,建立适宜科研成果转化的新体制;增加经费投入,设立成果转化基金;探讨建立科学、客观、可操作的科研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强化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等。既要拓宽视角、转变观念,提高对成果转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也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国家和社会科学界在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方面的制度和机制建设。

(二)完善推广方式及途径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推广尤其自身独特方式与途径。按成果的性质及应用范围,其推广的方式与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包括应用基础):通过公开,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报告,专题讲座和出版专著等方式,进行推广;2、实用性研究成果:通过咨询、报告、和提供有关部门进行试用等方式,进行推广;3、拓展互联网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应用

扭转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困境,要求既要大力宣传社会科学研究的成就与社会贡献,又要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为社会和大众提供高质量、多形式的优秀成果;逐步纠正当前学术界的不良风气,改变的被动因素,增强研究人员的主动研究意识;增强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联合协作,以其不断改变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氛围,继而不断提高研究质量。

参考文献:

\[1\]田雨普.澳大利亚高等学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内部管理策略\[J\].现代大学教育,2009,(1):47.

篇4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同志在“2011年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上发表讲话,专门提出了“以改进科研评价为突破口,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的要求。新时期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也对研究工作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1.1评价的科学性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一项内涵丰富且影响深远的工作,其成果评价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基础工程,不能单纯采用一个或几个指标来进行评价,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和完备的指标体系。

1.2导向的合理性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目标之一是引导科研创新体系的建立,促进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产生。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目标决定了,评价体系要引导高质量、更高水平成果的产生,而不是看重数量。

1.3指标的可行性

评价体系中的各类指标要尽可能明确和简单,在评价过程中应可量化、具有可操作性。指标的设置应恰当、合理,评价分值应能正确反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1.4学科的平衡性

评价体系应能照顾到不同学科,评价标准能够适应于不同的成果形式,同时通过评价促进各学科间的平衡。在设计学科指标时应充分考虑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指标的兼顾,保持合适的权重。

2现行评价采用的主要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2.1同行专家评议法

这是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评价方法之一,同行专家评议是指由从事某领域或接近该领域的专家来评定一项工作的价值或重要性的机制。这种方法有利于从总体上把握评价内容的本质,因为只有同行才容易对同行的学术水平、工作质量做出准确的判断。一般分为通讯(网上)评审和会议评审两种。同行专家评议能够对成果水平有一个科学、总体的评价,但由于存在一定的主观性,难免存在情感倾向、个人喜好、领导干涉和本位主义等方面的问题。

2.2刊物(出版社)级别判定法

在论文或著作的发表过程中,编辑部要通过形式初审和编委专家评审等多道程序方能决定是否采用,因此文章或著作的发表(出版)本身就代表了一定的学术水平,高级别刊物(出版社)为了维护其公认度都会对发表的文章进行严格把关。但是由于刊物涉及学科多,各学科文章的发表难度不一。同时存在众多国内外机构对刊物的收录或定级,定级标准和方法无法统一。

2.3成果量化评价法

量化评价就是将刊物级别、论文的篇数和字数等定性指标转化为数量化的评价指标,这种评价方法客观性强,没有主观的情感因素在内。但是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大多为意识形态领域成果,不易科学量化。同时靠数量堆砌对比进行成果评价,只会引导产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弄虚作假、急功近利和诚信丢失的风气。

2.4成果被引(影响)评价法

对基础研究来说,以成果的被引用、索引情况来评价成果的质量也是目前国内外通用的一种方法。目前比较认同的有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ISSHP(国际学术会议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对于应用研究来说,以调研报告被审签和转化为政策文件等方式,来确定成果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这种评价方法注重了成果的认可度、后期影响和产生效益,但是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效益滞后、价值隐性,被引和转化效益需要在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内才能体现出来,给评价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3如何建立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

3.1完善公开、公平、公正评价制度

改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必须坚持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准则,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要进一步公开评价程序和评价标准,建立相应的监督、公示、反馈、申诉和举报机制,确保评价工作的公开透明和阳光运行;同时,要通过异地评审、完善专家库、规范专家遴选机制、匿名评审等方式,提高评价的公平性;最后,保证专家学者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从学术创新和贡献的角度,对研究成果采用科学的方法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3.2以质量为导向,促进高水平创新成果产生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要促进更多高水平、一流学术创新成果的产生,因此评价工作要坚持科研评价质量第一的理念。正确理顺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将质量理念始终贯穿于评价的各个环节和层面,逐渐改变简单以成果数量多少来评价业绩的做法。可采取代表作或限定数量等方式,更加注重成果的学术原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把是否发现新问题、构建新理论等作为衡量研究成果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

3.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篇5

Abstract: For the issues of fact and value, whether in the philosophy of natural science or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it is an important topic often leads to debate. Roy Bhaskar, British philosopher of science, tried to create a new research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positivism and anti-positivism in the study of social science. In his representative work of the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The Possibility of Naturalism, four traditional facts and values were carried out analysis and relational expression among theory, fact and value was constructed, trying to break the traditional facts\value dichotomous concept in the study of social science.

关键词: 实证主义;批判实在论;事实与价值

Key words: positivism;critical realism;fact and value

中图分类号:B56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4-0305-03

1 事实与价值的二分对立

在实证主义者那里,他们认为事实与价值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分,叙述事实的属于描述性命题,而那些能够表达人之愿望、建议、选择等的命题,则属于价值命题。对于事实命题,我们以“真”或“假”来对其进行判断,而对于价值命题,我们则不能用“真”或“假”来进行判断,只能用“善”、“恶”等这样的字眼。这也就表明,在事实命题与价值命题之间,不可能“合乎逻辑”地从“是”与“不是”中,推出“应该”与“不应该”,这是一种事实与价值的二元论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是”与“应该”之间,存在着一个基本的逻辑鸿沟,从价值判断——V中,我们不能得到事实命题——F,只有基于事实命题,才能得出事实结论。同样,从事实命题——F中,我们也不能得到价值判断——V,价值结论的得出,必须要依赖于价值判断。

批判实在论思想的代表人物——英国科学哲学家罗伊·巴斯卡,把这种实证主义者的事实与价值二分对立的二元论观点,用下述两个关系式表示:

但是在对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这种关系法则是否还能通用呢?

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大多数场合、情况下,我们的价值观,我们所做出的价值判断,都有可能会影响到事实的真实情况,更有甚的情况是,人的价值观有时可能会决定某一事实。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有时社会科学的研究结果,必须要与某种价值立场相符合,按照这种逻辑,在社会科学中就根本不可能真正做到价值无涉。

所以,对上述关系式(1)、关系式(2)所表达的含义,批判实在论者巴斯卡所持的是一种反对态度,他认为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社会事实都是具有价值依赖性的。作为从事科学研究的主体——人,科学家,科学共同体,他们都是生活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之中的,本身都带有某种社会价值观倾向,这种价值观上的倾向,会影响、甚至决定他们对于社会科学研究问题的选择、设定,社会科学研究理论的形成,甚至是社会科学研究标准的设置。

巴斯卡引用了曾经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的观点来证明自己的上述看法。冈纳·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有一本著作——《社会研究的客观性》,在这本书中,缪尔达尔说道:任何社会科学都不能说是“中性的”或“客观的”,任何理论研究都要建立在一定道德评价和政治评价基础之上,作为一个研究者,应该清楚地表明自己所持有的价值观取向。

尽管社会科学可能总是想力图做到价值无涉,以显示自己是一种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硬”科学,但是在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实践之中,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公正、客观,社会科学理论的研究工作总是在某种具体的历史时代背景之下进行的,不可避免地要带有一定的价值相关性,研究者自身所持有的价值取向、兴趣偏好,都会影响研究过程。对于存在于社会研究场域中的社会实在来说,有无限多可供选择的研究对象、研究客体,社会科学家必须要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客体,那么他们以什么作为根据来进行选择呢?他们对于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的选择,必然要受到自身所持有的价值取向的引导,受到自身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其实,这种状况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同样也是存在的,在某些时候,自然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也要受到实际的社会利益需求的驱使、激发和影响,这一点特别地体现在那些应用型的自然科学学科之中。

2 理论对事实与价值的影响

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结果——社会科学研究理论的形成、得出,与社会科学所确立的研究主题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科学理论的得出,也要受到研究实践过程中研究利益的影响、左右、甚或是某种扭曲。在研究实践过程中,研究主体——社会科学家自身的价值观、利益取向,以及研究主体所掌握的关于研究对象、客体的知识背景等等这些因素,都不可避免地要对社会科学研究理论、结论的得出,产生影响、干扰。因此,根本就不可能在一种“纯净的”、价值无涉的场域中,得出客观的社会科学研究结论。

在事实、价值与理论三者的关系这个问题上,巴斯卡又以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 1931—)的理论、事实与价值关系式(3)来进行说明:

(3)T?圮FV③

泰勒是加拿大的著名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他所主张的是一种诠释性的社会科学哲学观点,他认为人是一种“自我诠释的动物”,所以他拒绝使用自然主义、实证主义的方式来对人进行理解,在注重考查人之意义、意图的社会科学研究之中是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对这些不确定性的东西,我们就需要使用诠释学的方式来进行理解。而人在诠释、理解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人的行动、行为,而这种影响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影响,有些影响是错误的和歪曲的。

在处理理论与事实之间的关系上,泰勒认为,理论——T,是可以对事实——F产生影响,并进而产生某种价值。在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选择问题上,即选用哪一种理论T,来指导社会科学研究,泰勒认为,人们总是要尽量选择那种能够满足自身的欲望、要求、目的和希望的理论。按照泰勒的观点,人们之所以选择使用某种理论T,并不是因为该理论能够给出对社会现象、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社会生活世界最合理的解释,而是因为这种理论更能符合人们自身的意图、目的等价值需求。选择了一种理论T,就意味着选取了这个理论T中所包含的价值取向,并在这种价值取向的指导下,采取被理论T所认可、支持的社会行动来对社会进行解释。但是由于人的欲望、意图等价值需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一种变量,所以在这种观点中也就自然而然地包含了不确定性的因素。

3 制度性事实与价值

巴斯卡所列举出的关系式(4)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塞尔(John R.Searle)。在处理事实与价值关系在这一问题上,塞尔引入了一个重要的“制度性事实”的概念,从而尝试在事实与价值之间实现关联。

(4)I.F.V④

塞尔是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伯克利分院的著名哲学家,他的著名代表作之一是出版于1995年的《社会现实的构建》(《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一种关于如何构建社会现实的理论,引起了欧美哲学界的关注,甚至引发了一场长期广泛的争论,他也成为了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著名哲学家之一。

塞尔认为,在社会事实中,除了“物理原始事实” (Brute Fact)以外,还包含着一种 “制度性事实”(Institutional Fact),也就是关系式(4)中的“I.F.”。物理原始事实是一种独立于观察者就能够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在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之中,很多社会事实是无法独立于观察者而获得存在的,这类事实必须要依赖于主体才能存在。“例如,‘这是汽车’就是一个社会事实。汽车所以能作为‘汽车’存在,是因为人们能把它作为‘汽车’来使用,若是没有人这个主体,‘汽车’就是一堆铁片的集合而已。因此。‘这是汽车’这类事实不能离开人类社会而存在。”⑤塞尔通过诉诸于“制度性事实”这一概念的提出,从而使“事实”与“价值”之间不再是绝然二分,从“是”可以推出“应该”,在解决事实与价值这个问题上,这是一种尝试。社会生活之中存在的事实与价值,都是与人之实践活动相关的,都是基于人的实践主体的一种客观存在,正是由于有了人的实践为基础,事实与价值才具备了统一性,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也具备了相互的关联性。

在塞尔的理论中,“制度性事实”的存在要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实践生活“情景”,即“X在C中作为Y”(“X counts as Y in C)而呈现,这也是塞尔得出的一个逻辑结论,这种事实要借助于一定的社会制度、社会规则——C(如道德、义务、语言规则等等),即在这种有制度、规则限制的情境中才能表现自身。如果没有这些社会制度、社会规则,X是不能作为Y而出现的。制度性事实只能出现在由一定的规则系统构成的情景当中:比如,“我承诺……”这一社会行动的发生,必然是在有一定的“责任、义务”规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做出的社会行动,把自己置于某种责任、义务的情景之下。一个人“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必然要被放到某种“责任、义务”规定的社会情境之中来进行考量,并在这种社会情景、社会制度中评价他的行为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可是塞尔的这种制度性事实的观点,也被某些哲学家所质疑,他们提出,在面对下述事实的时候,又该如何按照塞尔的这个公式来进行解释:

为何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中也会存在着社会主义者?

为何在一种极权主义的社会中,也会存在着自由主义者呢?

4 批判实在论思想中的理论、事实与价值

批判实在论者罗伊·巴斯卡认为,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个简单的推论关系,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到底是由事实推出价值,还是由价值推出事实的二选一问题。他从批判实在论的视角提出了一种理论、事实与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式(5):

(5)T>P.TexpI(P)-V(0I(P))⑥

罗伊·巴斯卡指出,如果人们对某现象产生的思想集合——P,要想形成一个思想体系(ideological——I(P))就必须要同时满足下面的条件(a)和(b):

(a)T>P

(b)TexpI(P)

(a)和(b)所表述的意思就是,如果某些思想的集合P是有误差、谬误的,那么理论T必须能对人们为讨论、研究某社会现象而形成的思想集合——P,产生一种更高级、更具优越性的解释;并且理论T还能够对被判定为有谬误、误差的思想体系——I(P)做出解释,即理论T是具有强大的解释力的,这也是实在论者所着重强调的一点。

如果存在这样一种理论T,能够同时满足上述(a)、(b)两个条件,那么巴斯卡认为我们就可以立即转向一种关于研究客体、对象——O(object)的负面价值(—V)的评价上。(这种客体O,可以是一种社会生成结构,也可以是一种社会关系体系或其他方面的东西,那种被判定为有误差、谬误的思想体系——I(P),就是关于这个客体对象——O的思想体系。)巴斯卡把他的这种论点简要地表述为关系式(5)的形式。他想以这种方式,构建起理论、事实与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式,来瓦解事实与价值之间传统二分对立的争论。笔者认为,巴斯卡提出此关系式的目的主要在于指出:在关于某客体、对象形成的社会科学理论的研究中,被提出的某个甚至某些思想观点,有可能是错误的、不合理的,但是这种错误的发生和存在都是具有合理性的,即便是有谬误的思想、观点,它们的存在也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是有价值的。而我们所掌握的理论——T所具有的解释力,对这种产生谬误的思想观点及其价值同样能够给予解释。

罗伊·巴斯卡的这种观点,是典型的实在论者的思想主张,在实在论者那里,他们判别理论的标准依据是其解释力,凡是能够经受经验检验的理论,实在论者就赋予这种理论以解释力,越是能够具有较高解释力的理论,就会越容易被实在论者所采用。

说明:本文中引用Roy Bhaskar. The Possibility of Naturalism: A Philosophical Critique of the Contemporary Human Science的内容均由作者本人翻译。

注释:

①②关系式(1)、关系式(2),均来自于Roy Bhaskar. The Possi-bility of Naturalism: A Philosophical Critique of the Contemporary Human Science [M]. London and New York: Rutledge,Third edition,1998,59.

③关系式(3)引自Roy Bhaskar. The Possibility of Naturalism: A Philosophical Critique of the Contemporary Human Science [M]. London and New York: Rutledge,Third edition,1998,67.

④关系式(4)引自Roy Bhaskar. The Possibility of Naturalism: A Philosophical Critique of the Contemporary Human Science [M]. London and New York: Rutledge,Third edition,1998,67.

⑤张立立,宗成河,卢敏.社会现实的建构——约翰·R·塞尔的社会事实本体论[J].国外社会科学,2002(3),第89页.

⑥关系式(5)引自Roy Bhaskar. The Possibility of Naturalism: A Philosophical Critique of the Contemporary Human Science [M]. London and New York: Rutledge,Third edition,1998,69.

参考文献:

[1]Roy Bhaskar. The Possibility of Naturalism: A Philosophical Critique of the Contemporary Human Science [M]. London and New York: Rutledge,Third edition,1998.

[2]Andrew Collier. Critical Realism: An Introduction to Roy Bhaskar's Philosophy [M].London:verso,1994.

[3]【美】塞尔,李步楼译,社会实在的构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

[4]梁孝.社会科学中的价值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5]张云鹏.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的“事实”与“价值”二元论[J].学术月刊(8).

篇6

一、要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上下功夫,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其中“育人为本”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总书记在清华校庆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书记的这一要求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一脉相承,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一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现途径是“三个坚持”,即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一是有助于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有助于学生拓宽人文视野,促进人文、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培养创新思维;三是有助于学生提升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和人格的和谐健康发展。为此,高校要切实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强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和途径,切实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第二,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中华民族2l世纪要迎来一个创造力喷涌的伟大时代,我们要培养一批又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原创能力的人才。而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必须高度重视美育和人文教育,大力推进人文、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激发创新活力。第三,要完善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良性互动机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及时向教育教学内容转化;鼓励高校人文社科的大师名家撰写普及读物,开设人文讲座,经常与学生进行近距离交流,展开心灵对话,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指引正确方向。

二、要在切实增强科学研究能力上下功夫,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总书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论述,对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功能上作了清晰定位,一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二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指明了增强科学研究能力的三条途径:第一,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明确提出了科学研究的三个重要方向,即战略性研究、前瞻性研究和公益性研究。第二,要大力提升创新能力,包括三个层次的创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第三,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开始迈入立足创新,提升质量,实现哲学社会科学从重数量增长向重质量提升转变的新阶段。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建设成为新阶段的迫切任务。首先,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必须深刻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本质。科学的本质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一切科学的发展。创新的前提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创新的本质是以新问题替代旧问题,不断推进问题的解决。衡量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作贡献的标准,是产出一大批具有原创性和实际价值的研究成果和培养出一大批创新人才。深刻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本质,是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要求。其次,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三组重要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基础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的关系。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紧密结合,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对策研究,以应用对策研究促进基础研究。二是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发展观念,坚持数量与质量的辩证统一,把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放在突出位置,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发展理念、管理模式和评价标准,在保证一定数量增长的基础上,着力提高研究质量。三是正确处理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既要立足本土,继承中华文化传统,又要面向世界,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切实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世界影响力和国际学术话语权。第三,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必须以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实行联合攻关和开放式研究,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能力和水平。

三、要在理论联系实际,解答重大现实问题上下功夫,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总书记在讲话提出了一个“紧紧围绕”和三个“自觉参与”的使命和要求。一个“紧紧围绕”就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国家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中心和大局。三个“自觉参与”就是,一是要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二是要自觉参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三是要自觉参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三个“自觉参与”,进一步深化了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的总体要求,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现实性。

新世纪特别是“十一五”时期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显著增强,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总体来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还比较薄弱,质量和水平

亟待进一步提高。这一现状的根本症结在于,我们的学术研究缺少问题意识,没有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只有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彰显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为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积极响应总书记提出的一个“紧紧围绕”和三个“自觉参与”号召,密切关注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课题,聚焦重大现实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上有所突破,使研究成果更好地转化为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转化为推进各行各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切实发挥党和人民事业思想库、智囊团作用。高校要以科研体制改革为重点,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产学研用”结合,完善开放合作的研究机制,建立横跨高校、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开放型研究新模式;要积极探索科研评价改革,通过改革试点积极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切实扭转目前评价体系存在重基础轻应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要以需求为导向,探索建立公开的成果和展示平台,切实加强学术成果转化和推广,提高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影响力。

四、要在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上下功夫,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

篇7

英文名称: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Social Sciences Edition)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8105

国内刊号:51-1569/C

邮发代号:61-11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8

>> 笔谈:中国社会科学知青时代的终结 走出社会科学的知青时代 论全球化时代下的中国社会科学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 社会调查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权 社会科学“中国时代”到来 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民生情怀 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创建 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论(续)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导向 解读CASHL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合作 宏大理论回归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双赢诉求 世界知识权力结构与中国社会科学知识谱系的建构*(续完) 世界知识权力结构与中国社会科学知识谱系的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程巍出书——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人正名 国家级学术型智库的窗口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网站开通 俄国的社会科学 从学贯中西的视角认识把握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时代价值 后知青时代的断想 学术自觉: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形态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9.梁永佳2015年11月14日致笔者的电子邮件。

10.陈光兴、钱永祥(《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之下的学术生产》,《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4年第56期)也提到学术生产中国家干预和西方学术霸权之间的矛盾。但是中国1990年代以来的学术体制化很难说是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产物。和中国在很多领域的变革一样,它一方面来自中国社会内部的诉求,另一方面是由于国家性质的变化而导致。其结果和各方原来的设想都有重大差距。不管怎么说,它是内生的变化,不是西方“全球霸权”的强加。

11.参见Mori Koichi, 1980, “YanagitaKunio : An Interpretive Study”,Journal of Religious Studies 7, 2~3 June-Septemeber: 83~115。

12.在对民族主义的研究中,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的新意就在于突出了日常经验。民族主义不是历史发展“必然”,不是生产方式或者社会结构转变的直接产物,而是和小说、现代印刷术、报纸、地图、公路、学校等等的兴起是有关的。他对人们具体经验和感知的重视,有力地解释了为什么民族主义这个非常新近的意识形态,会这么深入人心。

13.叶舒宪:《“中西文化关键词研究:经验(experience)》,《跨文化对话》1999年第2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55-74。

14.“实践理性”是李泽厚的概括。关于儒家经典中的“实践”范畴的内在性、和应然与实然不分的特征,参见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一部,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出版,141~147。

15.R. W. Connell. 1997. “Why Is Classical Theory Classic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102, No. 6: 1511~1557。

篇9

一是助推理论创新。要积极整合优势资源、用好优惠政策,通过基金支持、项目带动等方式,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资助力度,打造一批广播节目、电视专题片、学术期刊、精品图书、网络视听等方面的学术品牌,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攀“高峰”作出贡献。要规范学术和学术图书出版机制,推动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积极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要引导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者深入实践,为哲学社会科学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提供新鲜营养和素材资料。

二是加强宣传普及。要充分利用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积极推介、展示、传播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帮助其扩大影响,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加快建立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话语体系,让更多思想精深的科学理论、优秀著作走入寻常百姓家。要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传播新趋势,积极开拓分众化、个性化传播方式,让受众想听爱看。

三是强化管理引导。要把坚持以为指导作为判断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人物、作品、观点的根本标准,落实到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加强内容审核把关和创作生产引导,牢牢把握正确导向。要强化市场监管和阵地管理,绝不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道。

篇10

英文名称:Exploring Education Development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出版周期:半月

出版地址:上海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3855

国内刊号:31-1772/G4

邮发代号:4-59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