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民族团结意识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4: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筑牢民族团结意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让民族团结的 “金种子”在各民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民族团结教育之花在校园精彩绽放,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民族团结案例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案例一
“和不同民族的同学天天生活、学习在一起,朝夕相处, 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民族团结,珍视这来之不易的民族大团结。”这是州教育局举办全州中小学师生“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手抄报、征文评选活动时,东乡县幸福学校的学生们在自己作品中展现的内容,字里行间表达出了他们对于“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美好愿景。
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活动,是我州教育系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州教育系统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爱国主义与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创新活动载体,积极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争做民族团结的传授者和践行者,不断筑牢中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为加强机关干部职工对民族理论政策的教育学习,使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成为民族团结的宣传者、实践者和监督者, 州教育局在办公楼醒目位置制作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画报,向各科室发送“民族团结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宣传画, 在LED电子屏上滚动播放民族团结宣传标语和民族政策, 并组织局机关干部职工和全州教职工参加线上“临夏州首届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网络有奖答题活动” 。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民族团结教育更要从娃娃抓起。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创新活动形式,做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工作,使民族团结意识深深植根于学生们的心间。在校园中开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专栏、办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黑板报;激励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等活动;结合学校实际, 开展“手拉手、交朋友”活动, 各民族师生相互畅谈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礼仪礼节,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让民族团结的 “金种子”在各民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民族团结教育之花在校园精彩绽放,铸牢了我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基石。
案例二
x月x日,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新民路街道新城社区和新民西街社区联合邀请了80余名社区女性居民、结对亲戚和环卫工人等,举办了“巾帼心向党·爱传千万家”庆祝“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
记者在现场看到,社区工作人员为大家准备好了插花用的原材料和工具。在听了花艺师的步骤和要领讲解后,居民们兴致勃勃地学起了插花,在花艺师的逐个指导下,信封花篮、手提花篮一步一步地成型了。
据新城社区党总支书记毋启瑜介绍,社区提出举行这一活动后,新民西街社区就和他们取得了联系,就这样两个社区合在一起搞起了活动。
据介绍,此次活动两个社区购买了插花、花篮和工具共计5000余元,可制作110个花篮。
案例三
“老哥,我们来看你们了。”2月23日早上,排祖拉·艾比布拉刚从新疆且末县回到库尔勒市,就带着家人来到库尔勒市恰尔巴格乡喀拉墩村,看望结亲户王福来和他的老伴儿李想。
一见面,两家人的手就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老哥,过年忙,没顾上来看你们,都好吧?”“好呢,放心,你来回跑也辛苦!”过年没能团聚的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一边吃着花生,一边聊家常。
排祖拉曾经是王福来的房东,现在他们是结对亲戚,更是情同手足的好兄弟。排祖拉今年57岁,是一名长途汽车司机,每天往返于库尔勒市和且末县之间,他的妻子努尔依马尼·达吾提是一名环卫工人。
王福来说:“排祖拉夫妇的收入并不高,不但要抚养两个孩子,还要赡养体弱多病的母亲,平时来看我们还总给我们带礼品,太谢谢他们了!”
今年68岁的王福来夫妇,xx年前随女儿一家从河南来到喀拉墩村,租住在排祖拉家。“刚来的时候,因为年纪大,好多工作都干不了,我就在工地上搬砖,收入不稳定。”王福来告诉笔者。
“排祖拉家做好吃的,都会给我们端一些过来。前年和去年,我和老伴儿先后受伤,他们就把房租免了。”李想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家人的感情越来越深,王福来和排祖拉更以兄弟相称。
20xx年,排祖拉要在自家果园里盖房子,王福来夫妇就停下手中的活儿,到果园帮着搬砖、运沙子、做饭,忙前忙后。“房子盖好了,我们没时间过去,老哥就帮着看房子。电卡、水卡我也交给了他们,有他们在,我们很放心。”努尔依马尼说。
回忆起两年前的车祸,王福来哽咽着说:“老伴儿因车祸进了医院,可我手头没有钱,无奈之下,我想到了排祖拉。排祖拉得到消息马上赶到医院,及时交上了医疗费。住院期间,排祖拉忙前忙后;出院后,排祖拉更是一天跑几趟,送饭、送药,照顾了一个多月,直到老伴康复。”
20xx年9月,两家人在村里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结成了亲戚。他们常来常往,更是亲上加亲。
今年,排祖拉一家打算陪王福来夫妇回一趟老家,“我和媳妇商量好了,全部车费我们出,陪老人回去看看。”排祖拉说。
喀拉墩村村干部阿布来提·买合木提说,他们的故事影响了村里的各族群众,越来越多的村民说,要像他们一样,和自己的结亲户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案例四
“妈妈,您身体还好吧?明天我休假,回去看看您……”2月24日下午,忙完手头的工作,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局干部徐海亮拿起电话,打给远在140公里外的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牛圈子沟村的哈萨克族妈妈卡孜帕。
今年45岁的徐海亮出生在牛圈子沟村的一个兽医家庭,从事兽医工作的父亲徐万生与牧民巴旦一家关系甚好,谁家有了喜事或困难,两家人都要坐在一起商议,朴素的民族情谊在两个家庭中“生根开花”。
徐海亮小时候,家里买的小羊羔都交给巴旦照料,家里想改善伙食,做些肉食时,就从巴旦家里拿。巴旦家的孩子多,粮食不够吃,徐万生就将自家的米面分出一些给他们送去。尽管当时巴旦和爱人卡孜帕有了3个儿子,但看到年幼的徐海亮可爱活泼,还是动了认亲的心思。两家人还为此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哈萨克族认亲仪式,自此,徐海亮有了一个响亮的哈萨克族名字“木萨”。一年秋天,徐海亮出了荨麻疹,巴旦夫妇格外上心,听说山里有治疗荨麻疹的草药后,夫妇俩骑马进山四处寻找,带回了对症的草药。
40多年过去了,如今,徐海亮的父亲徐万生和干爸巴旦都相继去世,而两家的情谊却一直延续了下来。一有空,徐海亮就会带着家人去看望卡孜帕一家。从2011年开始,连续8年为老人送去冬季燃煤。
如今,孩子都已成家立业,平时虽然都忙于工作,可两家人一直相处得十分和睦。逢年过节,两家人都要在一起吃团圆饭。“卡孜帕是我的姐姐,我们姐妹俩经常唠嗑,现在我们就希望两家的这份亲情一直延续下去。”徐海亮的母亲张秀香说。
让徐海亮感动的是,这几年每到春节,卡孜帕都让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小儿子带上一只羊去徐海亮家看望。“用我们哈萨克族最尊贵的礼节,延续我们之间的亲情。”今年72岁的卡孜帕说。
篇2
项目
重点工作责任内容
检查考核方式
分值
(分)
考评得分
(分)
总体要求
为认真落实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把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求落实到本部门、每个环节、每名工作人员,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责,根据社科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制定社科院办公室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办
公
室
主
体
责
任
清
单
1.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中央、省市、院党组保持高度一致,在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态度坚决,对发现违反政治纪律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和纠正,对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坚决制止和严肃查处上报。
现实表现
25
2.坚决纠正,严肃查处无组织无纪律行为,切实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不断强化本部门党员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有效推动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各项任务落实。
学习笔记
工作记录
25
3.落实执行院内考勤、请销假等制度;撰写文件、讲话稿,新闻宣传和信息报送及文书制发和印章管理使用;负责学习培训、考勤考核、竞聘上岗、人力资源管理日常工作;修订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措施和办法等各项业务。
检查资料
考勤记录
工作业绩
20
4.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和示范教育作用;组织参加院内观看廉政警示电教片、上廉政党课等活动,多措并举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筑牢党员干部职工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底线。
参加活动记录
20
5.本部门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中心保密制度,不信谣、不传谣,不说无原则的话,不做无原则的事
现实表现
10
落实责任负面清单
1.因撰写文件、讲话稿,新闻宣传和信息报送及文书制发和印章管理使用不当等造成不良后果的。
-10
2.不及时完成社科院院内学习培训、考勤考核、竞聘上岗、工资对象等日常工作的。
-10
篇3
国家发改委干部、自治区发改委主任 金世洵
在做任何工作都要注意讲政治
从条件舒适的内地机关到高原工作,这是对每一个干部政治敏锐性、鉴别力和执行力的严峻考验。时任国家发改委主任的曾培炎同志曾对我说,在,做任何事都要注意讲政治。他的话我至今仍记忆深刻。
来到,我对新时期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复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为有力开展斗争打牢了政治思想基础。2008年的“3・14”事件中,面对不法分子对委机关大院的冲击,我和全委同志们一起有力回击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和破坏活动。为了尽快使全委各方面工作不因达赖集团的破坏活动而受影响,暴力犯罪事件刚刚平息我们就先后召开党组会议、全体职工大会等共计25次,在第一时间及时传达落实了区党委的重要指示精神,安排落实了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措施,不仅统一了思想,稳定了军心,也保障了工作正常开展。
“3・14”事件不仅波及自治区,也波及我们整个国家。这起事件的发生,不是由于百姓对政府不满,更不是区党委政府工作不力的问题,而是我们与达赖分裂集团做斗争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是长期的分裂与斗争的一个继续。经历了“3・14”之后,无论是我个人还是整个社会,对于团结统一的理解,都应该上一个新台阶。那就是做任何事都要站在国家安全和国家核心利益上去考虑。因此,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拉赞助带项目、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人民基本生活条件上,而且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祖国大家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只有让百姓真正享受到国家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利益,才能在地区赢取民心,实现长治久安。
三次轮换,历时九年,不简单也不复杂
2001年,我作为中央国家机关第三批干部进藏工作,担任原自治区计委副主任,主要分管自治区铁路办,圆满完成了支援青藏铁路建设的组织协调各项工作。能够有机会到这样一个环境特殊、条件艰苦、发展和稳定任务繁重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有机会参与青藏铁路这样一个重大工程的建设,能够接受更多的锻炼,我感到无尚光荣。所以2004年第三批期满后,我服从组织的安排继续留在担任自治区发改委主任至今。在藏这九年,从自治区各级领导到各地市、各部门同志,无论对我的工作还是生活,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认可和关心帮助,这是我能在更好的开展工作的基础。
九年,家人的付出比我更多。2001年我刚进藏时,家中的老母亲已经80岁高龄,还患有严重的哮喘。因为怕她担心,所以的事一直瞒着她。到了2003年,有一天一大早我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得知母亲因突发哮喘病去世了。母亲去世都没能见上最后一面,这让我的内心愧疚万分。我妻子体弱多病,这些年家里的一切事务都靠她一人承担,生病时我不能留下来照顾她。对于家庭,我没有尽到应负的责任,亏欠他们的太多。
九年,身心受到更多的考验。自进藏工作以来,为了淡化远离家乡亲人的孤独感,我以践行“老”精神为准则,把作为第二故乡,积极工作,多结交新朋友,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精神上的空虚。在干部队伍当中,我的身体状况相对较好,这些年没出现什么大的问题,但一次出差途中的交通事故使我身受重伤。上个月,刚做了胆结石摘除手术。九年来,高原环境对我的影响也从未停止。直到现在,每当我回到时仍然会感到胸闷气短。所不同的是,九年的时间已经让我对此习以为常,不会产生恐慌了。
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能让工作事半功倍
来到,所面临的是全新的环境、全新的课题和全新的任务。要想把工作做好,首先要坚定信念。要把自己当成主人,摒除自己只是名干部的观念以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错误想法,更不能抱着“镀金”这样的政治诉求来对待工作。这几年,我把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形成的一些有效作法和成功经验进行了提炼总结,作为发改委的长效机制坚持下去。这不仅进一步增强了宗旨意识和永葆先进性的责任感、自觉性,还为我全面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和特点,更好更快地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要以科学的工作方法和高度的事业心做好本职工作。做任何工作、取得任何成绩都是需要多方协助的。在工作中要谋大局、出大策、抓大事,努力提高自身协调能力,以科学的态度和实干的精神把工作落到实处。历经干部队伍的三次轮换,从自治区到国家发改委再到区发改委,各级领导也前后换了好几任。不同的领导有着不同的工作思路和方式,如何适应每个人的工作作风,协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对我来说是挑战也是很好的锻炼。我很享受这种工作经历,因为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作的枯燥感。
以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一定要特别重视维护不同民族之间、新老干部之间、干群之间的团结,努力营造团结共事的良好氛围,让机关更有活力。做工作时要坚持民主,不搞“一言堂”,遇到重要问题提交党组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坚持组织原则,重大事项及时主动向领导请示、汇报;虚心听取部门和各方面意见,努力使工作更加符合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这既保证了党和国家、自治区的政策决议得以很好地实施,也是搞好工作发展全局的需要。
认真对待问题才能改进工作
工作走到现在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但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比如,还存在个别短期行为、干部对理论学习坚持的还不够、对经济运行规律的把握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等。今后的干部在日常工作中,首先要坚持统筹兼顾,注重规划的适当延伸和长期指导意义,真正做出经得起时间考验和人民检验的工作业绩,促进更快发展。
其次,要狠抓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领会中央发展的精神,提高自身把握全局、服务全局的能力,切实做到正确的政治方向引领实践指导工作,用系统的理论知识充实头脑武装自己,确保在学习当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三要注重作风建设,务求干群满意。要继续坚持发扬老精神,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时刻紧绷廉洁从政这根弦,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注重改进工作作风,只有多深入基层,多深入群众,多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多掌握第一手资料,多研究重点难点问题,才能真正做到谙区情、谋发展。(人民论坛赴采访组)
篇4
没有思想上的站立,就不可能舒展新气象的画卷;没有精神上的强健,就不可能高扬新征程的风帆。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公文写作精选过渡对偶句,欢迎大家阅读。
1.梦想的花朵,需要用汗水浇灌;美好的生活,需要靠双手创造。
2.激情是吹动船帆的风,没有风,船就不能行驶;激情是工作的动力,没有动力,工作就难以有起色。
3.把认为简单的事情年复一年地都做好,就是不简单;把认为容易的事情一件一件地落实好,就是不容易。
4.只有心怀全局才能进退有据,只有胸有成竹才能应对自如。
5.关键之年必须有敢于打赢决战的信心和决心,决战之年必须有敢于冲锋在前的担当和作为。
6.坚决把形式主义的反弹回潮打下去,坚决把形式主义的变种变形消灭掉。
7.有底气才敢昂首挺胸做表率,有底气才敢放开手脚干事业。
8.培养“洞悉先机”的远见卓识,尝试“令枪未响”的率先起跑。
9.一个重量级的项目可以振兴一方经济,一个标志性的项目可以改变一座城市。
10.既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闯劲,又有持续攻坚、百折不挠的韧劲;既有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勇气,又有善于创新、科学进取的精神。
11.没有思想上的站立,就不可能舒展新气象的画卷;没有精神上的强健,就不可能高扬新征程的风帆。
12.来一次观念上的“头脑风暴”,打一场思想上的“突出重围”。
13.不以一时之得而满足懈怠,不因一时之失而气馁止步。
14.在勇于探索实践中蹚出“新航道”,在不懈改革创新中催生“活思想”。
15.前进的道路历来布满荆棘,发展的事业绝非一帆风顺。
16.让创新成为发展最硬核实力,让开放成为发展最澎湃的动能。
17.纵向比要不断超越自我,进步不止;横向比要不断超越标兵,争先进位。
18.在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大显身手,在改革发展最前沿建功立业。
19.把“劳动光荣”的口号喊得更响,把“劳模伟大”的旗帜举得更高。
20.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抓发展指标一样抓民生任务。
21.成功的道路上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但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奋斗者的脚步。
22.目标一经确定,就必须排除万难去实现;承诺一旦作出,就必须全力以赴去兑现。
23.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思想的大解放,在创新驱动中抢抓发展的制高点。
24.一个民族的脊梁,不是骨头而是精神;一支军队的脊梁,不是武器而是灵魂。
25.在没路的地方踏出坦荡大路,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沃野良田。
26.船到中流浪更急,奋楫者总能率先争渡;人到半山路更陡,志坚者终将傲视群山。
27.做起而行之的实干家、拒当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做开拓创新的行动者、拒当不思进取的旁观者。
28.在开放创新核心竞争力上筑牢“防火墙”,在先导产业综合实力上深挖“护城河”。
29.只有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中奋勇争先,才能保持状态、永不掉队;只有在“勇攀高峰、挑战极限”中全力冲刺,才能再创佳绩、不负时代。
30.全面工作全面考,考出基本分数、考出综合水准;重点工作重点考,考出差距、考出先进。
31.把化解短板制约的决心目标考出来,把立足争先的发展举措考出来。
32.让领先者感受到被追赶的压力,让后进者找到努力超越的目标。
33.一滴水只有汇入江河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生出无穷力量。
34.擦亮劳动光荣的价值底色,创造劳动实践的育人平台。
35.用劳动汇聚穿越风雨的磅礴伟力,以实干筑就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
36.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道路,无“退缩”之选择。
37.同心合力是最伟大的力量,民族团结是最牢固的基石。
38.事业是一点一滴干出来的,道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39.青年眼里滚烫的星河,是代代相传的薪火;青年心中大美的山川,是熠熠生辉的祖国。
40.在强军事业中绽放青想,在火热军营里锻造出彩人生。
41.同时代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军队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
42.既磨砺胸怀全局、敢于亮剑的铁血担当,又练就临危不乱、临难决疑的处变硬功。
43.既须下好“先手棋”,也须留好“后手牌”;既善使好“下马威”,也能拿出“撒手锏”。
44.“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的英姿神采, “烈士不忘死,所死在忠贞”的凛然侠骨。
45.不因“泰山崩于前”失神改色,不以“麋鹿兴于左”乱意分心。
46.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毅力,“磨穿铁砚,坐破寒毡”的定力。
47.对胜战的孜孜以求,对自身的千锤百炼,对专业的精益求精。
48.经常“放大”思想自我审视,经常“聚焦”工作查漏补缺,经常“标注”导向走正途行大道。
49.在思想上强化“摆脱贫困”的意识,在行动上做好“背水一战”的准备。
50.千计万计,群众路线是第一计;千难万难,问计群众就不难。
51.在抓实抓细抓落地中锤炼作风,在用心用情精准施策中砥砺担当。
52.回想战疫正酣时,乱云飞渡仍从容;踌躇满志再出发,沐雨梳风破浪行。
53.越是艰险越需要凝心聚力,越是路远越需要精神支持。
54.用“成色”彰显品格的优劣,用“分两”展示功名的分量。
55.以远大理想引领人生航向,用担当实干彰显蓬勃力量。
56.必须迎难而上而不能畏葸不前,必须做到措施精准而不能大而化之。
57.滴滴汗水,折射闪光的人生价值;颗颗螺钉,铺就新时展征程。
58.不贪享成功后的光鲜光彩,不贪图权力背后的名利地位。
59.还有一道道山梁必须翻越,还有一个个险滩必须闯过。
60.勇士总是在最吃紧处担当,英雄总是在最危难时冲锋。
61.用纪律的铁铧犁开思维桎梏,用纪律的利剑斩破利益藩篱。
62.贯彻改革方针和根本原则要铁打不动、定力如山,执行改革决策和部署要求要铁肩担当、雷厉风行。
63.一头挑起“绿水青山”,一头挑起“金山银山”;一头挑起农民的“粮袋子”,一头挑起农民的“钱袋子”。
64.自己生病,必须“吃药”,吃的是反思整改的药;别人生病,也要“吃药”,吃的是警示改进的药。
65.让每一个梦想都有生长的土壤,让每一种奋斗都有成功的希望。
66.再攀一程,就能领略云中高耸山巅壮丽雄浑的风光;再跑几米,就能窥见初升朝阳喷薄而出的光芒。
67.生活暂停时,法律不能停摆;忧虑滋长时,正义必须快进。
68.反思,是面对灾难的应有态度;改变,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回答。
69.既大胆放手,让“揭榜英雄”掌稳帅印、潜心研究,又谨慎引导,让“揭榜英雄”权责对等、优胜劣汰。
70.会有更多“悬榜”与“揭榜”的互动,会有更多“挂帅”与“掌印”的故事。
71.在时代的巨浪中担当新时代重任,在奋斗中彰显青春最靓丽的底色。
72.埋头苦干,是作风,是担当;务求实效,是标尺,是准星。
73.时刻把牢拧紧思想“总开关”,破除虚荣心作祟的“官本位”思想。
74.喊着“守正创新”同一个号子,朝着“融合发展”同一个方向。
75.困难再大,大不过人的意志;挑战再多,多不过人的智慧。
76.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不会改变,决战决胜的时间节点不会改变。
77.打造高新产业发展的示范区、集聚区、引领区,当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主力军、生力军、领跑者。
78. “敬”要求有所崇敬,有所指向,有所作为;“畏”要求有所顾忌,有所畏惧,有所不为。
79.越是砥砺奋进的时代,越需要思想的凝聚;越是成长拔节的时期,越需要精神的支撑。
80.练就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担当能力,培养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担当决心。
81.把社情民意体现在国家治理中,把履职尽责书写在祖国大地上。
82.受挫时容易变得谨慎小心,成功时容易变得骄傲自满。
83.带一个好头,就收获一分尊敬;解决一个难题,就取得一分信任。
84.从平凡的时光中获得不平凡的人生,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85.总能迸发“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的团结之力,总能书写“人心齐,泰山移”的动人篇章。
86.焕发“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志。
87.在攻坚克难中增强斗争本领,在接续奋斗中挺立精神脊梁。
88.以一个个出彩汇聚成多彩,用一步步出彩凝聚成浓彩。
89.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学深悟透用好”上见成效。
90.用拼搏进取诠释无悔的青春,用责任担当激昂生命的力量。
91.一个好项目就是一个经济发展增长点,一批好项目就是城市发展引爆点。
92.在思想上“想明白”,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在思路上“弄清楚”,时刻保持方向正确。
93.用心用情做好“委员作业”,尽职尽责答好“时代考卷”。
94.所有盛大的气象,均由苦干实干而来;所有辉煌的梦想,全靠勠力同心实现。
95.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
96.有什么也比不上有主心骨重要,没什么也比不上没方向感可怕。
97.让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让老百姓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美。
98.始终把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安、危、冷、暖”作为确定民生工程的“方向标”,始终把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业、教、保、医”作为感知群众冷暖的“温度计”。
99.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该放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
100.汇聚“万众一心加油干”的磅礴力量,砥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昂扬斗志。
101.旧动能出清提升需要“断臂之勇”,新动能引入激活需要“接骨之能”。
102.各项政策接得住、接得牢,项目建设谋得准、抓得紧住。
103.既要“收好官”,凭实绩说话、用结果检验;又要“谋好篇”,增强紧迫感,前瞻三十年。
104.一个是古老醇厚的“前浪”,历久弥新;一个是朝气蓬勃的“后浪”,一往无前。
105.在“招商突破”中克难奋进,在“项目提速”中砥砺前行。
106.使命之光荣,尤须担当尽责,保持敬畏之心;任务之深沉,必得磨练技艺,注重学习积累。
107.思想的短板是最大的短板,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
108.会议室里解放思想、实践中思想僵化;书面上解放思想、工作上思维固化。
109.不改革,开放的成果难以巩固;不开放,改革的潮流难以奔涌。
110.离开项目,就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没有项目,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111.只有抓实,才能保证压力到位;只有盯紧,才能保证动力十足。
112.干事创业没有过硬的本领不灵,干事创业没有过硬的作风不行。
113.一个项目,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构成一个新的增长极。
114.转型发展既要靠经济“硬杠杆”,转型发展又要靠环境“软实力”。
115.组织部门“打折”,群众就会“打叉”;组织部门“给力”,群众才会“给分”。
116.讲政治顾大局,抓基层打基础,强党建树品牌,抓班子带队伍,守规矩严纪律,扬正气惩腐败。
117.抓住了推动发展的“牛鼻子”,安上了加快发展的“新引擎”。
118.坚决拔掉妨碍改革的“钉子户”,坚决扔掉延误改革的“顶门杠”。
119.为改革创新者“开绿灯”“加把劲”,为担责负责者“卸包袱”“兜住底”。
120.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做,该担的责冒着风险也要担。
121.需要薪火相传的接力,需要与时俱进的探索,需要脚踏实地的奋斗。
122.在抓住用好机遇中创造新的更大机遇,在有效应对挑战中开拓新的发展局面。
123.昨天的奋斗写就了今天的成绩,今天的奋斗必将成就明天的荣光。
124.认真加坚持,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执着且热爱,就没有抵达不了的远方。
125.奏响高质量发展的“协奏曲”,唱好走在前出重彩的“大合唱”。
126.胜利属于开拓创新、担当实干的奋斗者,胜利属于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追梦人。
127.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闯劲。
128.理念的领先是最大的领先,创新的优势是最大的优势。
129.百舸争流,破浪者才能远航;千帆竞发,奋斗者才能开拓。
130.体现了“驰而不息、落实落细”的精神,贯彻了“全面检视、靶向治疗”的要求。
131.破除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畏首畏尾的旧思想,树立改革创新、争先进位、敢闯敢想的新观念。
132.把“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树起来,把“万众一心加油干”的劲头拿出来。
133.不能有“大势已定、胜券在握”的念头,不能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想法。
134.在“稳”的基础上,力求“进”得更大一些;在“好”的基础上,力求发展得更“快”一些。
135.这个时候,特别需要集思广益、汇集众智,上下同心、克难攻坚;这个时候,每一份力量都极其宝贵,每一点贡献都难能可贵。
136.发展“新基建”,迎来时代“新风口”;发力“新基建”,按下发展“快进键”。
137.保持艰苦环境“沉得住”的耐力,培养关键时刻“顶得住”的能力。
138.在斗争中提高斗争本领,在斗争胜利中坚定必胜信心。
139.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拼劲,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韧劲。
140.唯有奋斗能留下深深的印记,唯有奋斗者能永葆青春的朝气。
141.没有观念的更新,就不会有发展的突破;没有思想的解放,就不会有发展的跨越。
142.忠实干好组织交给的任务,尽心办好群众期盼的事情。
143.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
144.伟大精神只有薪火相传,方能生成更加磅礴的力量;伟大事业只有接续奋斗,方能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145.信仰之光,辉映强军征程;时代之潮,激荡强军力量。
146.既要抬头看天、胸有丘壑,又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147.接力奔跑,仍需加劲冲刺;千年追寻,圆梦就在今朝。
150.厚植忠诚维护的情感之基,激发感恩奋进的力量之源。
151.工作实而又实、严而又严,事业善作善成、接续发展。
152.既是激励鞭策、加油鼓劲,更是把舵定向、压担明责。
153.风雨再大,也要逆势前行;道路再险,也要勇往直前。
154.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闯过隘口,怎能有坦途。
155.暴雨不终日,水过地皮干;春雨细细下,润物细无声。
156.不弃微末,才能臻于化境;不舍寸功,才能积流成海。
157.勇于在关键问题上求突破,在补短板工作上开新篇。
158.在追逐梦想中同时间赛跑,在拼搏进取中奋发有为。
159.把困难想得再充分一些,把形势估计得再严峻一些。
160.多想奇思妙想的新创意,多出化凡为奇的金点子。
161.在比学赶超中狠抓落实,在争先进位中奋发向上。
162.奋斗者的脚步从不停歇,实干者的心态喜欢归零。
163.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164.筑牢了实体经济的根基,挺起了经济发展的脊梁。
165.在坚定信心中狠抓落实,在奋勇争先中攻坚克难。
166.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167.在改革创新中勇于担当,在担当作为中锐意创新。
168.在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本领才干。
169.在学习中碰撞思想火花,在交流中凝聚行动共识。
170.在善始善终中善作善成,在持续用力中久久为功。
171.奋进的脚步向未来迈进,美好的希望于心中升腾。
172.制度优势彰显磅礴伟力,民主政治书写盛世华章。
173.新时代的蓝图已经绘就,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
174.为奋斗者拓展流动渠道,为担当者提供精神关爱。
175.耕耘改革创新“试验田”,培育壮大贸易“新业态”。
176.在大抓落实中破解难题,在大干实事中创造业绩。
177.以认真与坚持立根铸魂、用执着和热爱诠释担当。
178.路要去走才能开辟通途,事要去做才能成就事业。
179.在深入理解中自觉执行,在坚决执行中加深理解。
180.前进的脚步一刻不能停,拼搏的劲头半点不能松。
181.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把发展的责任扛在肩上。
182.每一份力量都不可或缺,每一份智慧都弥足珍贵。
183.离不开精雕细琢地打磨,离不开一点一滴的积累。
184.用梦想的力量助推发展,用拼搏的力量书写辉煌。
185.奋进的脚步向未来迈进,美好的希望于心中升腾。
186.非常之时要用非常之功,非常之事当尽非常之力。
187.把每一周都作为关键周,把每一天都作为冲刺日。
188.读书万卷才能胸有丘壑,行路万里才能履有依归。
189.为奋斗者拓展流动渠道,为担当者提供精神关爱。
190.一步一个脚印往前闯,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往前推。
191.使命如磐不能丝毫迟疑;重任在肩岂敢须臾懈怠。
192.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193.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
194.刻入灵魂的思想烙印,植入骨髓的人文基因。
195.对工作落实不讲条件,对工作任务全力以赴。
196.惯性最容易滋生惰性,惯例最容易捆住手脚。
197.没有坐享其成的乘客,没有事不关己的看客。
198.一分一秒都不能耽搁,一丝一毫都不能放松。
199人生价值的动力源泉,成就事业的精神支柱。
篇5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成效;经验
循环经济是新常态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自2005年国务院六部委批准设立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以来的十年,青海循环经济发展逐步从园区扩大到产业,由经济领域拓展到全社会领域,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走出了一条资源循环可利用、生态环境可承载、经济发展可持续的道路。
一、循环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战略部署,立足省情发挥特色优势,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健全规划政策体系,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强化科技支撑,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有效推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也使全省循环经济发展由探索起步推进到了科学发展阶段。
(一)循环经济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2005年10月,国务院六部委正式批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成为全国首批13个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之一,由此青海循环经济发展的序幕正式拉开。2008年1月,西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列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全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明确,步伐进一步加快。2010年3月,《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标志着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已从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资源赋存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走出一条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科学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全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提升了循环经济在青海的战略地位。随后,相关政策和全省的“十三五”规划等都将发展循环经济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进行部署。循环经济在青海,已经不仅仅是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已经充分上升为统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
(二)循环经济支撑体系逐步健全
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政策、体制机制、技术、人才等支撑体系日趋健全。2013年12月,省委、省政府印发了《青海省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行动方案》,确定了“三年强基础、八年创先行”的目标任务。全省“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将建设循环经济先行区作为“131”布局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强化了循环经济规划的引领作用。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和推出了价格和收费、财税、信贷等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一直以来,全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大了投入和攻关力度,在清洁生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再生利用、再制造、垃圾资源化、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等领域研发、推广和应用了一大批先进技术。
(三)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通过产业间的横向耦合和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基本构建起了工业、农业和服务业领域的循环型产业体系。在工业领域初步形成了盐湖化工、金属冶金、油气化工、煤炭及新型煤化工、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循环型工业体系,能源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明显减少,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高。在农业领域,大力推进农村沼气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农作物秸秆、农田残膜、畜禽污粪等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快速推进。通过绿色消费理念和模式的宣传和推广,全省服务业发展正在向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迈进,绿色交通、绿色出行、绿色装修等绿色消费逐渐成为主流,现代、绿色、高效、便捷和循环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形成。
(四)园区循环化改造步伐加快
为不断优化全省产业布局,推进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要求,先后组织申报了4批符合条件的工业园区开展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我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乌兰工业园区及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东川工业园区先后被国家确定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累计落实中央资金5.25亿元。这些园区不断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突破循环经济关键链接技术,合理延伸产业链并循环链接,搭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创新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基本形成了各具优势、关联互动、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示范带动作用显著。通过循环化改造项目的实施,园区主要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固体废物资源利用率、水循环利用率不断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资源、产业间的循环特征进一步凸显,园区间、上下游产业间、企业间的循环链条进一步搭建,固废、污水等静脉产业进一步发展。
(五)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
自2005年以来,我省加大了对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力度,并强化了宣传和培训工作。尤其是随着对青海在生态上、发展上以及Y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等方面战略地位认识的不断深化,把循环经济理念转化到发展的重大战略,细化到了具体工作实践中,不仅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更是将这种理念拓展到了流通、消费及服务等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使得循环经济的理念深入到了广大干部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工作生活中。如,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台、电台、门户网站等宣传媒体以及开展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等活动,广泛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先进典型,引导全民培养绿色消费、文明消费、节约使用、循环利用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激发和调动各类企业、社会各阶层参与循环经济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凝聚共识、戮力同心,致力营造全面发展循环经济的氛围
一是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知度和参与度。以广泛的宣传推介为抓手,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和发放宣传材料、举办培训班及召开全省循环经济大会等多种方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循环经济理论的培训和教育活动,全面普及循环经济知识,让循环经济理念进机关、进园区、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着力提高政府、企业、园区及居民对循环经济的认识。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循环经济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社会各界的认同度和公众参与度不断提升,为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以提升战略地位明确发展理念和方向。立足青海特殊的生态地位,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欠发达地区、生态地区、资源型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转型发展以及治青理政的重要方略予以安排和部署,并在省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三区”建设,将建设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与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作为今后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提升了发展循环经济在青海的战略地位,从更高的层面上统一了认识,明确了发展方向和重点。
三是以落实主体责任确保循环经济战略实施。高度重视循环经济战略的具体落实,通过制定相关规划、方案和年度工作重点等,将发展循环经济的责任明确到各部门、地区、园区和主要负责人加以落实,从上到下构建了统一的思想认识、组织领导体系和戮力同心的工作推进机制,做到责任更加明确、措施更加有力、保障更加到位,确保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二)绿色引领、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
一是推进产业结构最优化。结合我省的产业和资源的比较优势,围绕提高资源产出率和提高园区综合竞争力,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在全省的园区内逐步形成了盐湖化工、油气化工、有色冶金、特色生物、新能源开发等为主导的循环经济特色产业体系,实现了园区层面的循环。
二是推进产业链接循环化。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原则,针对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缺失环节开展重点招商工作。尤其是针对园区企业间关联度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和大量副产物或废弃物无法利用等突出问题,合理规划设计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并围绕产业进行补链招商,引入补链企业,布局和建设关键项目,补齐产业发展的缺失链条、增强发展的薄弱环节。
三是推进资源利用高效化。深化“四节一利用”,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动企业以绿色技术为核心的生产模式,培育一批节能示范企业、节水型示范企业和废弃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示范企业。在园区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推广一批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培育一批高标准、规范化的清洁生产示范企业。优化能源结构,鼓励使用清洁能源与新能源。
四是推进污染治理集中化。通过强化计划约束、综合调度、督导检查、设施监管、要素配置、目标考核等措施,大力实施火电厂脱硫脱硝、水泥厂烟气脱硝治理、污水处理厂建设及提标改造、涉水企业废水深度治理、中水回用、落后产能关闭淘汰等减排工程,有效控制了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实施废水集中处理,加快了园区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提高工业污水集中处理率,积极推进水循环利用项目建设,工业园区水循环利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三)加强立法、完善政策,着力构建循环经济协同推进的体制机制
一是以系统的规划体系强化指导。始终把规划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根据地区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结构和发展基础,精心组织各方力量,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完成了《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等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及相关配套规划,基本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规划体系,明确了展的思路方向和重点,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是以完备的法规体系强化保障。在出台《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循环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定位,又出台了《青海省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行动方案》,并在每年制定和印发循环经济发展年底工作要点,各地和园区也制定了本地区和园区的循环经济发展行动方案,形成了由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指导意见等构成的较为完备的法规和政策体系,强化了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
三是以健全的制度体系强化支撑。专门成立了由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青海省循环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了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合作,着力解决全省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充分发挥省内各地区的特点和优势,推动农业、工业、服务业及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全面发展,加快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设立了15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地区,鼓励这些地区因地制宜地探索和发展循环经济。
四是以完善政策的体系强化推动。分别从产业、投资、财税、金融、价格等方面制定出台扶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并力求形成体系,有效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设立青海省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近两年每年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我省具有示范性、导向性的园区循环化改造、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重点循环经济项目。实行差别电价、阶梯式水价、生物质发电上网优惠电价及垃圾处理费等价格和收费政策。
(四)重视科研、创新驱动,筑牢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
一是加强循环经济研究。把强化研究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性工作,力求抓细抓好。成立青海省循环经济研究院,结合我省经济社发展的特点和阶段,积极开展循环经济发展方向、体制机制、法规、政策、统计指标以及重大技术、相关标准等的研究,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各科研咨询机构紧密结合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不断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多个领域和层面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研究成果。政府相关部门和园区也积极开展政策、法规、项目等的研究和制定,有效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是设立科技创新平台。把强化平台建设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创新载体,力求抓实抓牢。增强了园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争取将青海省生物科技产业园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将“格尔木工业园”、“德令哈工业园”提升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引导重点工业企业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科技创新联盟,组建了“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青海省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青海省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科技攻关。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研究平台建设,建成了海西州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海西盐湖化工特色材料和西宁光伏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全省现有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组建了6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66家重点实验室,认定创新型企业3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3家、省级科技型企业205家。
三是加大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把强化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力求抓强抓准。围绕制约循环经济发展重点技术难题,集中国内外科研力量组织开展共伴生和尾矿综合利用技术,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技术,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特色生物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在循环经济领域开发出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项目和产品,许多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推进了循环经济产业链向纵深发展。
四是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模式。成立青海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投资引导基金,加大对已进入快速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企业,以及初创型科技企业和小微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创新科技与金融有机结合的新机制,与银行签署合作协议,支持我省科技型企业发展,促进了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重点推进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完善相关政策,通过金融创新助推科技创新,实现知识产权与金融结合。2015年,省内金融机构向企业发放专利质押贷款达到3.45亿元,是2012年的115倍。
(五)重点突破、兼顾效益,协调推进不同层面上的循环体系
一是注重关键领域和环节。充分结合青海资源特色和地方产业特征,力争把循环经济发展的大战略具体化到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间融合发展等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领域,具体化到产业、项目、技术、制度、政策和难点问题等关键点上,从最基础、最根本的环节寻求突破口,并积极创建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和地区,以点带面,加速扩散,推进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
二是重视循环经济不经济问题。把发展循环经济与提升质量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针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循环而不经济的问题,在推进循环经济产业链创新的同时,一方面逐步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政府政策支撑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激励制约机制等,增强企业推进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注重市场机制的引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废物再利用等问题,以市场的力量驱动循环经济发展。
三是统筹推进各层面的发展。高度重视企业、园区和社会三个层面循环体系的协调推进。企业层面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将全过程控制思想贯穿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园区层面大力开展循环化改造,在园区内部企业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实现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有效减少污染排放,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全社会层面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大循环战略,推动产业之间、生产与生活系统之间的循环式布局、循环式组合、循环式流通,着力构建循环型社会,全面推进循环发展。
四是猿忠韵钅课抓手。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识,在选项目、报项目、争项目、引项目上下功夫,着力以项目扩大投资,以投资带动循环经济发展。根据我省资源条件、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着眼于全省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全力做好项目的谋划、筛选、储备、申报及实施等工作,以项目实施促循环经济发展。
三、今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虽然,我省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产业间耦合发展和产业链条延伸不够,科技创新、资金、人才等要素支撑不强,体制机制不够完善,考核评价标准欠缺等一系列问题。今后,我省循环经济的发展应主动适应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经济发展新态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以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为总体目标,坚持以市场需求为重点,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园区为载体,以产业为重点,逐步构建起更具青海资源特色、产业特色、区域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
(一)着力完善循环型产业体系
结合全省农牧业生产的区域特色、资源特点及组配规律,因地制宜,通过大力发展绿色种植业、生态畜牧业,推行设施渔业清洁生产及农业产业园建设,着力构建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牧业体系。以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核心,以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为方向,进一步加大产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力度,巩固和提升盐湖化工、金属冶金、油气化工等已有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快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在着力做好“三去一降一补”的同时,以培育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方向,大力发展新经济。以推进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为方向,通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绿色物流业、电子商务、绿色金融等产业,以及开展“绿色行业”、“绿色企业”等的创建活动,着力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
(二)加快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
完善再生资源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加快建设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加强重点再生资源回收,加快培育再生资源龙头企业,着力推动废旧机电产品、电线电缆、通信设备,汽车、家电等再生资源利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推进即有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通过严把设计关、强化施工监管和稽查及严格执行节能专项验收等,确保新建建筑全面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鼓励和引导农牧区利用户用太阳能,提高绿色建材的推广应用比重。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要求,统筹衔接各种运输方式,加快实现“零距离换乘”和“无缝化衔接”,构建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并积极倡导绿色出行。推动全社会树立和践行文明、节约、绿色、低碳、循环的消费理念,引导节约消费、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