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4: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留守儿童的德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相结合,现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学校里也是一个空白。为了更好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的教育、学习的辅导,让他们快乐地成长,我校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的课题研究,并制订以下方案,以便更好地进行教育研究工作。
1.学习上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学校把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分成优秀、中等、偏差三种等级,把留守儿童各科学习的知识缺陷也归类分好组,把辅导留守儿童任务分到各个任课教师。任课教师要认真分析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根据等级成绩和学科知识缺陷,拟定好留守儿童的学习帮扶计划,安排帮扶时间,设计好帮扶内容,分配好帮扶互助小组,并确定各阶段帮扶目标。在W习帮扶上,每个老师至少帮扶一个留守生,领导也要检查老师结对帮扶的效果,留守儿童每个阶段的进步档案要建立健全,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2.活动上优先安排留守儿童。在校园内,要多开展各式各样的集体活动,组织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学校要求每个学期班主任或者是少先辅导员要开展一到两次的诗歌朗诵比赛、绘画比赛、劳动技能比赛、文艺活动比赛。在活动中老师要多关注留守儿童,使留守儿童不觉得孤单、受冷落,体会到集体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使他们往后更踊跃参与。通过开展这些活动,让留守儿童学会独立生活,学会与人融洽相处,学会自我保护,养成良好的心理和思想品质。
3.在生活上,学校对留守生要优先照顾。老师要多关心爱护他们,对他们生活上的困难要伸出援助之手,平时多对他们问寒问暖,这样留守儿童开心,在外打工的家长也放心。学校开设的免费中餐要注意营养搭配,合理安排菜谱,多买一些有益于孩子身体发育的食物。对生病的留守儿童要及时送去救治,用母爱般的心照顾他们,让他们感到温暖。平时注意对留守儿童的自理能力进行指导,教育留守学生学会独立生活,在生活中自理、自强、自律,养成健康卫生的个人生活习惯。
4.每学期开学对本校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通过问卷了解他们父母的工作情况以及对子女的关心情况,了解监护人对他们的管教情况,了解留守儿童在家里的生活、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心里所思所想,建立个人信息档案。针对各个留守生,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和教育策略。
5.每学期要对留守儿童进行多次家访,建立家访记录,要求监护人和家长安排好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双休日期间,要求他们不参加不健康的活动,注意个人安全,不到山塘水库去游泳,不玩危险游戏,教育他们不进网吧、不玩游戏,远离,不参与有损于身心健康的事情。
6.各个班主任、各个科任老师要把自己的电话号码或者学校的亲情电话公布给学生、家长和监护人,方便他们和老师联系,方便家长随时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通过电话,或者写信、短信等方式,与留守儿童的家长保持联系,每学期每个班主任电话来访留守儿童不少于两次。利用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教育相结合,对留守生进行心理干预与辅导。
7.在班级里建立帮扶互助小组,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在班级成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互助”小组和优秀生与留守儿童互助小组。用他们身边的人和事相互影响。平时安排班里思想、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对班里留守儿童多些关注和帮扶,便于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8.学校设立“爱心电话”和“爱心信箱”,班主任建立“留守儿童家长微信交流群”,便于留守儿童和家长、家长与老师、老师和留守儿童进行交流沟通。
篇2
【关键词】师资;均衡;支撑
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教育是否均衡不仅涉及到“财、权、物”三大因素,而且有更多的是来自教育资源缺失的影响,尤其是软资源――师资素质和水平,这是目前制约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大障碍。近些年,我县为了加快推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局长亲自挂帅,承担了湖南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县域教育资源动态均衡配置的实践与研究》,把师资配置作为重要抓手。但通过深入研究,针对我县的现状,地处湘北边陲,山丘平湖复杂的地理条件和参差不齐的经济基础,在乡村要吸引优质师资和留住优秀教师是难上加难。这给我们教育均衡发展带来了重重困难。因此,我们把提高现有师资水平做为重点。影响师资水平的环境和因素也是很多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当务之急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现就谈谈我们的做法和体会。
一、教学水平的强弱是师资水平高低的基础。
农村现代教师结构:一是成份复杂,有正规老牌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有非师范院校毕业生,有早期民师直转的等等;二是年龄偏大,尤其是山村小学,平均年龄在50多岁的学校较多,真是爷爷奶奶教小学;三是学科结构性缺员,教非所学的现象普遍,兼教多种不同专业的课也是常事。这些都是导致整体教学水平低下的客观原因,我们就是想通过主观努力打破影响教育均衡发展的师资资源瓶颈,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1.改变观念,转变方式。课程改革已十多年了,教师教学观念的确有了一些变化,也有许多想改变并一直认同教学需要改革,但实际情况还不尽人意,远未到达到课改初始设置的目标,这除了整个环境的影响外,更多的还是我们的教师不想变。主要是代代相传的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轻车熟路,习惯使然,陋习难改。另外,对当前教育发展形势认识不够,对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研究不够,因而也变不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利用假期对教育干部和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先后请了6批专家来我县讲课,派出了4批次的教育干部和教师骨干到外地学习考察,还鼓励学校自行组织外出学习,有10多所学校几百名教师先后到省内外几所名校学习。看了外面的形势,听了专家的讲座,我们校长和教师坐不住了,想改变现状的冲动和扎实课改的热情出现了。像我县一中的“和谐”课堂,县三中的“一案二段六环节”模式、县六中的“六二一”生态高效课堂模式、九垸乡中学的“四环节一体教学模式”、小渡口镇中学的“双主互动、快乐学习”的模式、九澧实验学校的“本色自主课堂导学模式”、一完小的“说授评问辨校本研究模式”等等,都成为了我县课程改革的成功模式。就这样,以课改样板校为标杆,促改革、转方式,使我们全县的课堂面貌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高了。
2.结对学习,相互促进。我们利用两种结对方式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一是校与校的结对。把过去的支教改为结对帮助。这样不仅是优质资源学校对薄弱学校派个别教师的支教,而是要把整个学校的教学成果和管理方式送到薄弱学校,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同时薄弱学校反过来派教师跟班学习,这就达到了真正授之以渔的目的。二是校内教师结对,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带青年教师和新手,实行限时出效果、责任连带制。为教师互相学习钻研教学提供了平台和纽带。
3.送教下乡,促弱增强。组织送教下乡不是简单地给学校送课,而是分情况进行。一种是全县性的弱势科目,像初中英语教学是我们的短板。我们组织县直初中和高中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师,形成五个指导团队,对乡镇所有初中英语教师实行教学诊断性指导。就是让学校的每一个英语教师上一堂课,然后让参加学习的教师互相点评,再由专家组针对性的指导和示范,全县乡镇中学共有153名英语教师受到了6轮培训,让每一个参训教师得到了提高,受到了学校和教师的高度评价。另一种送教下乡是对薄弱学校的薄弱科目实行专项示教。组织我县在历届教学比武中获得省市一等奖的教师,分期分批的送示范课下乡。每次有2堂课和县教研员的一次专题讲座。这种活动不仅使我们的受训教师得到了学习和提高,而且也使我们的指导教师水平更加深化。这样的资源共享既经济实惠,又接地气。
4.校本研训常抓不懈。我们抓校本研训是通过强化备课组、教研组和教研联组的建设和活动来实现的。备课组由同年级同科目的同头教师组成,主要研究教学预案,定时定点,每同一次活动。由主讲人提出下周授课预案,然后大家共同针对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的准确性,媒体和教具以及教学方法选取的合理性,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每个环节编排的科学性,例题、习题、练习和课堂作业设置的针对性等等进行系统研究,形成统一预案,而且对确定的教案还要留有个性发挥的空间。教研组由学校同科目教师组成,主要选取主题研究。像教学中的问题,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等等,每月一次。先向全组人员提出主题,然后各自独立研究,写成心得体会,再集中交流切磋。教研联组是由几个乡镇形成地域性的片中同科教师组成,重在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以及各学校近段的做法和经验交流。每学期二次。学校轮流承办,以求扩大部分教师的视野。这三个组的建设和活动,让每一个教师有团队的归属感,为教师创建了学习和研究的平台,又重在教学教研,保证了校本研训落到了实处。
二、专业水平的提高是师资水平提升的保障
教师是一个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职业,不仅需要自身学科专业的知识,能使知识的发生过程与学生认知过程融洽,让科学家的思维与儿童的思维用教师的思维连接起来,更需要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懂得儿童心理活动。这些专业化要求是任何一种职业无法比拟的。所以提升师资水平必须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
1.抓普及培训,促全面达标。我们一共进行了四种类型的普及培训。一是学历合格培训。有政策要求,有制度保证,有奖励措施。目前学历达标率是很高的。二是课程标准和课程资源的培训。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科教学的法定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是教师教学的准则,每个教师都应该准确把握。但由于教师每年每期教学的年级、学生都有变化,加上标准的修改和教材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培训。每年一次,聘请外地专家和我们教研员共同完成,过后要进行课例示范和考核达标。三是适岗培训。近几年教师招聘中,有许多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充实到了教育战线,他们给教育战线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他们没有经过长时间教师专业严格的训练,确实有一些不适应。为了尽快使他们适应教师这个岗位,每年招聘的新教师都进行教师专业化培训,而且进行一年的跟踪听课和考
Normal y ? e ' p? ?'? nt:18.0pt;mso-char-indent-count:2.0; line-height:10.5pt;mso-line-height-rule:exactly'>这样创设悬念,强烈的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达到师生心理上的同步,有利于教师授课时的发挥,提高教学质量。
所以说一堂课的良好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经验的历史教师,十分重视并精心设计“导入”这一起始环节,力图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架设起教与学之间的桥梁,打开历史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通道。用有趣味的问题为教学过程开路,创设覆盖每一章、每一节、特别是每一具体问题的情境,诱导学生兴致盎然地从已有的知识经验过渡到所要学习的历史概念上。由此可见,引言至少有两项功能:其一,创设覆盖本节课的课题,使学生明确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并产生认知本课的需求;其二,提出具体问题,作为学生完成本课时学习任务的起点。例如:讲《明朝君权的强化》一课的有关“东厂和西厂”的概念时,我首先请同学们听这样一个故事:明朝洪武年间,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中请客。第二天,明太祖问宋濂,昨天请了些什
核。四是转岗培训。乡镇中学教师结构性缺编和超编都较为严重,有的学科教师偏多,有的又非常缺。像初中的生物、地理、历史、思品、物理、化学这些学科在农村学校很难找得到专业化教师,教非所学非常严重,这是城乡学校的巨大差别,我们走自己的路解决这个差别。通过调研,让富余学科的部分教师,与学校进行双向选择确定转岗,再由教育局统一组织培训。我们聘请相应学科的高中骨干教师作为培训指导教师,对专业知识、教材疏通和该学科的教学教法进行系统的培训,每周三天集中,培训后进行考试考核和教学实习,合格后发结业证,然后持证上岗。目前我们已对地理、生物、历史、物理四科133名教师培训合格,整体效果良好,教学质量明显上升。
2.抓课题研究,促教师专业成长。教师不对自身领域进行钻研,那永远是一个教书匠,他所教的学生也只会是一个知识的容器,没有后继发展的空间和支撑。所以教师必须投入到教学研究中去,才能提高专业化水平。我们制定了一些课题研究的申报、开题论证、研究过程、中期评估、后期结题论证、奖励等管理制度,鼓励和督促学校和老师进行课题研究。我们要求学校选准选好符合自己的课题,乡镇中学和小学以小课题研究为主,做到校校有课题。我县先后承担了国家级和省级课题30个,市级课题16个,目前是湖南省县市区课题研究的排头兵,省教育科学规划办还以我县为现场召开了一次全省经验交流会。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学校和教师的钻研成果显现,获国家级二等奖1个,获省级一等奖2个,获省二、三等奖3个,获市级奖的有7个。近三年我们教师撰写的论文在省级刊物公开发表或获省级奖的每年都在2400多篇以上。
3.抓好优秀成果推广,让教研成果落到教学实际中去。成果的推广,既要借鉴成果的优秀之处,又要进行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创新发挥,所以推广成果也是一次再研究。我们推广了刘济远教授承担的国家级课题《本色作文导写》和我县获国家级二等奖的《快乐体育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研究》两个课题。每一个推广都是先学习消化,再培训教师,然后选点校实验,再推广到全县。有方案和制度做保证。在本色作文导写的推广中,还专门重新设计了作文本,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的栏目。四年来的坚持,我们的中小学生想写作文、喜欢写作文的积极性提高了,作文水平明显上升,特别是学生的自评和互评都有模有样,有的小学生的评语还非常精准到位。快乐体育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遍地开花,通过阳光体育和大课间操活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面貌大为改观。我县一完小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操活动”获全国优秀案例奖。
4.抓好心理健康教育,促使教师真正走进儿童心理世界。儿童心理活动非常丰富,内心情感难以捉摸。现在独生子女感觉难教,主要是心理自我封闭,有轻微的心理障碍。教师要教好书,必须认真探究儿童心理,这是专业要求所在。我们率先在全市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团队,要求校校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辅导教师。还要求班主任和部分学科教师上团体心理辅导课。我们通过组织编写团体心理辅导教案和团体心理辅导教学竞赛等活动,带动了学校和教师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篇3
根据“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的开题报告及课题研究的具体要求,——市第九小学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网络的深化研究”的子课题。
在改革创新德育工作中,——市第九小学坚持以学校德育为主体,以家庭德育为基础,以社会德育为依托,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严格按照研究计划,制定指标体系,确定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德育内容,要求、途径和方法,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德育教育活动,结合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实际状况,灵活运用“九五”德育研究成果《德育》读本与《成长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形成了整体合力,全面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现将课题研究阶段成果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校德育,提高德育实效性研究
学校的德育教育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体,它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是家庭和社会德育教育的基点。因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德育教育的成败。
詹万生教授曾指出:“德育包括五项内容,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于德育内容体系的有机整体之中。”因此在德育工作中,我们结合本校实际,把这五项内容融合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可喜的成绩。
1、以心育德,以德育心
围绕少年儿童学习、生活的实际,以道德教育为导向,以心理教育为基础,我校设立了服务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咨询室”。每日登门的学生络绎不绝,咨询室门口设有专门的小木箱,学生有什么心理问题,就写在纸条上,投到木箱里,是否署名,学生自愿。小木箱每周开启两次,老师利用中队活动时间,对队员进行心理辅导。定期给全校师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为了进一步开展心理教育活动,我们还结合思想品德课和《德育》读本进行心理教育,在心理辅导中结合思想道德教育,做到“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
2、法制教育,深入人心
针对当前不断增长青少年犯罪率和犯罪年龄的低龄化,我校开展了一系列法制教育活动,创建了法制教育基地,开展警校共建活动,定期聘请校外法制辅导员进行法制教育讲座。组织学生观看了戒毒教育图片、青少年犯罪实录等录影带,把法制教育融合到日常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过程中,受到比较系统的法制教育,懂得违法犯罪的危害,并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
3、校园创建,生机盎然
生活中处处都可以育人,为了进一步搞好德育工作,我们合理利用校园内的环境,让德育教育无处不在。
⑴合理利用每一处墙壁,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为此,我们利用雏鹰小画廊、黑板报、橱窗等阵地悬挂名人画像,名言警句,建立古诗文精品长廊、举办中华美德人物展,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底蕴。通过营造优美、和谐的外在环境,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漫步校园,孔子、爱因斯坦、牛顿等名人的雕像耸立在教学楼的周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等格言悬挂在学校的墙壁上。
在各中队,我们还建立了“卫生角”、“图书角”、“荣誉角”、“班规制度”、“红花台”、“雏鹰争章台”等阵地。每个中队还设有特色阵地,比如六(4)中队的“新闻角”,专门开辟了“”、“十六大专题”、“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北京申奥”、“美国攻打伊拉克”、“预防非典”等专栏,使学生们从小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大事,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个性、发展能力的新舞台。
⑵重视校园媒体建设,使之成为德育工作的窗口和喉舌。
红领巾广播站以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师生们营造了一个新颖、轻松、活泼的课间环境,是我校德育教育一块重要的阵地。设有“一天要闻”、“校园快讯”、“争章园地”、“手拉手专题节目”、“开心一刻”、“悄悄话信箱”、“热门话题”、“每周一歌”等十多个栏目。担任编播工作的师生团结一致、形成共识、互相配合,以队员道德教育、规范训练为重点不断加强德育教育。
4、主题队会,形式多样
各中队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设计主题队会的方案。方案由师生共同设计完成,内容完整,环节齐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其队会目的明确,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有“遇事不慌,防止意外”、“十六大,我知道!”、“手拉手,话小康”、“预防非典,从我做起”、“实现宏伟蓝图,做好全面准备”、“争做合格小公民”、“我们爱和平”等主题。尤其是五(4)中队的“争做自律小公民”主题队会在市局辅导员培训班观摩中受到高度评价。
二、重视家庭教育,拓宽德育教育途径
1、成立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是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的一条有效途径。学校定期聘请教
育专家根据学生不同年级、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对家长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现代家教知识培训。低年级主要进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知识培训;高年级主要进行理想、信念、世界观和人生观知识培训。并充分整合学校和社会优质教育资源,让家长学校向社区辐射,培训的对象不仅包括在校学生家长,还包括中学家长。同时,还邀请了家庭教育成功的家长作典型经验报告。
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向家长传递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丰富了家长的家庭教育理论,提高了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从而创造良好的科学的现代家庭教育环境!
2、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
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也就开始用心感受学校的运作,并用心评价着学校。学校必须用诚心和实效换得学生家长的认同和信任,只有取信于家长,才谈得上同心同步育人;只有做好了家长的工作,才能形成人人关心教育,人人受到教育的良性循环;也只有这样,才能拓展良好的教育环境,巩固教育成果。。因而我校举行了“对家长开放日活动”,给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提供了机会。
我校开放日活动包括评教评学、请家长进课堂听课、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汇报及获奖作品汇报表演等。让家长及时了解了学校的教学情况,教改情况,同时也让家长看到学校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学生的发展水平,为进一步搞好学校德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3、充分发挥《成长册》的作用
《成长册》的应用,使学校德育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它不但拉近了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关系,而且给学生的成长以具体的、全面的指导,给他们展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真正拥有一片篮天。对家长而言,《成长册》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明确需要孩子做什么,不需要做什么。同时,让《成长册》及时反馈家长和教师的意见,学校吸取家长的合理建议,有助于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教师队伍的进一步成长,有助于更好地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4、重视家访活动
通过家访活动,让学校德育走入家庭。学校发动教师定期进行家访活动,使学校的教育要求为学生家长所了解。有家长督促,学校检查,促进了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提高。同时充分发挥家长的特长,让学生在不同的家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开阔视野,锻炼能力。实践证明,这样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1、建立德育基地
开发了“市图书室”“矿史陈列馆”“黑油山一号井”“大农业”等十多处为我校学生德育活动基地,并充分利用其鲜明的主题和地理位置的优势,开展各项专题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油田的发展史,体验先辈们的创业精神,接受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深化了德育内容。
学校和社区还与胜利路派出所和武警支队结成共建单位,聘请派出所民警高国宏为校外辅导员,签订共建协议书,并成立了少年团校和少年警校。抓住节日契机,共建单位定期给社区少先队员上课,进行通俗易懂的法律知识、安全知识、交通法规、国防知识教育。另外,我们还聘请了社区内热心于社区德育建设的专家学者、离退休人员、先进模范等为社区德育兼职干部,形成了一支稳定的、专兼职相结合的社区德育队伍。
2、体验教育,感悟生活
社区少先队注重发挥少先队员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的优势,积极创设体验活动的载体,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以中队为单位,成立了体验教育课题研究小组。每个中队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体验教育活动的课题,例如三(1)中队“争做环保小卫士”,四(1)中队“学心小公民”,五⑷中队“争做自律小公民”,六(2)中队“学校周围的环境污染调查”,体验教育活动均分四个阶段进行,活动过程记录详细,活动考核严格,活动效果显著。实践证明,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使少先队员在亲身实践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了在社会激烈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全体队员的参与性,充分的实践性,突出的自主性,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趣味性构成了社区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先进”的框架。
3、公益活动,培养爱心
为培养少年儿童“热爱社区,管理社区”的意识,社区少先队组织了护绿队、环卫队、义务联防队等。通过让少年儿童积极参与社区的公共设施、树木绿地、辖区治安、环境卫生的保护和监督工作,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同时,我们组织少年儿童义务擦洗小区纳凉座椅、宣传栏,及时消除小区乱涂乱画的广告宣传单。此活动的开展,培养了他们爱护树木、清洁环境、美化家园、维护小区治安的良好意识,引导他们开展有意义的活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一些少年儿童闲逛市场、出入电子游戏厅等不良习惯。
为了大力倡导帮困助残、尊老敬老的新风尚,辅导站组织少年儿童到辖区孤寡、残疾、优抚家庭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他们从小就养成尊老、敬老、帮残助残的好品质,使之在今后的行为准则中择善而从。
四、运用《德育》读本,深化德育教育
《德育》读本贯彻落实了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精神,符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于增强德育实效,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结合《德育》读本,上好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课
活动课对于德育教育有独到的价值,我校深入研究,不断探索,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德育常规活动课。比如,以认知为主体的德育活动课,主要有读书活动、论辩活动、宣传活动、科技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融合德育,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认识兴趣,而且发展了各种特殊的认知能力。又如以实践为主体的德育活动课,通过社会生产与服务性活动、社会调查与参观活动、野外游览活动等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能形成分析综合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2、依托《德育》读本,开展中队活动
围绕“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网络”这一子课题,我校坚持以《德育》读本为指南,以中队活动为阵地,
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活动。
例如,在教学第六册第十六课《遵守社会公德》时,组织队员开展了“我是合格小公民”活动,队员们利用电脑课所学的本领,编制了一份《公民道德规范》向居民发放,走进社区宣讲。中队还进行了“我是新世纪小公民”的演讲比赛。活动的开展,不但增强了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活动的能力。五、全员德育,硕果累累
通过不断探索,深入研究,充分利用“九五”课题成果《德育》读本与《成长册》,我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取得了累累硕果。成果形式主要有德育活动课教案、德育论文集、活动图片集、德育活动示范课录像和实验报告。
1、探索德育活动课教学模式
结合《德育》读本,各班主任大胆探索,根据学校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将活动课与社区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将课堂引入社会。开展了以认知为主体、以实践为主体、以情感为主体等德育活动课模式,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能力。在深化《德育》读本研究的基础上,我校还举办了“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的德育活动课展示,其中有8位老师的活动示范课和活动课教案得到了一致好评,李志慧老师的活动课《提高自制力》被推荐为德育活动课优秀课例。
2、深化德育渗透教育的研究
针对如何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网络的深化研究及各学科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我校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总结了经验,并撰写了德育论文。例如美术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德育及技能教学,撰写了《美育德育同步行》;科学老师依靠道德力量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撰写了《科学课中的环境道德教育》;数学老师结合教学内容,不断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撰写了《在数学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小学数学实施德育教育之我见》《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等德育论文。学校通过举办德育论文比赛,精选了18篇汇编成《“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德育论文集》。
- 上一篇:患儿康复的训练
- 下一篇:城市道路桥梁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