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4: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移动通信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移动通信案例

篇1

一、后备干部界定和要求

1.后备干部的定义

第一,后备干部是市级公司基层管理人员中的优秀管理骨干,是分公司中层干部的培养对象。第二,后备干部既要具有管理欲望,又要具有统筹全局的培养潜能,并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具有基层管理经验或项目管理经验的人才。第三,后备干部人选,原则上要求具有多岗位工作经历。第四,后备干部的数量原则上应根据公司中层职数l:2的比例培养和储备,在年龄上要形成梯形年龄结构。

2.后备干部素质要求

第一,政治素质。政治上表现成熟稳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移动事业,遵纪守法,作风民主,为人正派,清正廉洁。第二,职业素质。认同公司企业文化,执行力好,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涵养,具有较强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第三,业务素质。具有所从事岗位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第四,管理素质。有较好的全局观念和组织能力,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能力。第五,心理素质。具有健康、成熟、稳定的心理素质,能独立承受和应对工作中较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项目方案目标

1.显著提升每位后备干部的四类、12项管理才能

2.提供每位后备干部四类、十二项管理才能评定表(期初、期末)和MBTI性格测量表

管理才能评定表(期初、期末)和MBTI性格测量表,可以为公司任用后备干部提供参考信息。

三、项目方案理论根据

本项目设计的理论根据是MAP管理才能评鉴模型和行动学习法。

1.MAP管理才能评鉴模型

MAP管理才能评鉴模型(Managerial Assessment of Proficiency),是美国Training House公司投入巨资开发的评量系统,是一套最先进、高度客观且能有效评量管理才能的工具,能为组织与个人的管理能力发展提供最明确的指标。

MAP管理才能评鉴模型涉及四类、十二项管理才能。这些管理才能契合后备干部晋升后的管理职责。

MAP管理才能评鉴模型图示如下:

2.行动学习法

行动学习法(Action Learning)又称“干中学”,就是通过行动来学习,即通过让受训者参与一些实际工作项目,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领导企业扭亏为盈、参加业务拓展团队、参与项目攻关小组,来发展他们的管理能力。行动学习建立在反思与行动相互联系的基础之上,是一个计划、实施、总结、反思进而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的循环学习过程。

行动学习以实践活动为重点,以学习团队为单位,以真实案例为对象,以角色扮演为手段,以团体决断为要求。

四、项目实施周期

项目实施历时一年,从2014年3月——2015年2月。

五、项目方案构成

“后备干部项管理才能提升行动项目”,由行动学习计划、课堂学习计划和专业顾问咨询计划构成,以行动学习计划为主。

行动学习计划,是通过工作实践学习、锻炼管理才能的计划。

课程学习计划,是通过课堂或培训学习管理才能的计划。

专业顾问咨询计划,是通过管理才能咨询顾问提供的咨询服务提升管理才能的计划。

项目倡导:行动学习计划由后备干部个人制定和实施、检查和控制;课程学习计划、专业顾问咨询计划,由公司制定、实施。

1.行动学习计划

(1)行动学习流程

(2)行动学习流程说明

第一,期初,每位后备干部评定自己的12项管理才能水平,作为制定管理才能提升目标的基础数据。

第二,每位后备干部根据12项管理才能基础数据,制定出自己的12项管理才能提升目标。

第三,每位后备干部根据12项管理才能提升目标,制定出自己的《12项管理才能提升行动计划》。《12项管理才能提升行动计划》,确定了将12项管理才能从期初实际水平提升到期末目标水平的具体行动路线,包括课堂学习路线和行动学习路线,重在行动学习路线。

第四,每位后备干部严格实施本人的《12项管理才能提升行动计划》。公司针对12项管理才能中的各项能力提供相应的咨询、培训、辅导、实践机会。

第五,在实施过程中,每位后备干部定期评定自己的12项管理才能,结合评定结果和期初制定的管理才能提升目标,调整《十二项管理才能提升行动计划》。

第六,期末,每位后备干部最终评定12项管理才能,总结《十二项管理才能提升行动计划》实施结果,撰写总结报告。

2.课堂学习计划

公司为后备干部安排如下培训课程,辅助后备干部提升管理才能。后备干部可以自主选修培训课程。

3.专业顾问咨询计划

公司聘请MAP管理才能专业咨询师,在制定和实施管理才能提升行动计划过程中为后备干部提供个性化咨询服务,帮助后备干部解决具体问题。

专业顾问提供下列咨询服务:第一,MAP管理才能评定方法咨询和评定结果解读。第二,MAP管理才能提升目标设定咨询。第三,MAP管理才能提升行动计划制定咨询实施咨询。第四,管理才能提升行动计划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六、项目实施管理措施

项目实施期末,对《12项管理才能提升行动计划》完成情况和12项管理才能提升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对后备干部进行相应的奖惩。

第一,将出色完成《12项管理才能提升行动计划》、出色实现12项管理才能提升目标的后备干部,纳入未来一年优先任用后备干部。

第二,对基本完成《12项管理才能提升行动计划》、基本实现12项管理才能提升目标的后备干部,纳入未来二年优先任用后备干部。

第三,对完成《12项管理才能提升行动计划》的85-95%、实现12项管理才能提升目标的85-95%的后备干部,继续保留后备干部身份。

篇2

【关键词】伊布利特;胺碘酮;心房颤动;心律转复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逐渐步入老龄社会,心律失常发病率逐渐上升。其中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由于房颤的严重并发症如脑栓塞、心衰等使其病残率很高,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可以明显降低病残率[1,2]。目前快速转复房颤的药物并不多。伊布利特是一种新型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伊布利特转复房颤的疗效优于其他的传统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如索他洛尔[3]、胺碘酮[4]。本文即以胺碘酮针剂为对照,观察伊布利特转复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2010年2月就诊于我院心内科、持续时间2 h~7 d的房颤患者共25例,随机进入伊布利特组(n=13)和胺碘酮组(n=12)。其中男患 15 例,女患 10 例,年龄26~71岁,体重>60 kg。应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患者需停药至少5个半衰期。急性心梗、心衰、心室率440 ms的患者不在入选范围内。

1.2 方法

伊布利特组于30 min内静脉泵入1 mg富马酸伊布利特注射液,若未转复,10 min后重复给药,用法同前。胺碘酮组于30 min内静脉泵入150 mg胺碘酮(商品名称即可达龙),若未转复,10 min后重复前次给药方法。出现下列任一情况即停止给药:①转为窦性心律;②QTC>550 ms;③心室率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以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使用SPSS11.0软件包,以P

2 结果

2.1 两组间转复率的比较 在给药后90 min内,伊布利特组有 7例转复, 6例未转复,转复率57 %;胺碘酮组有 6 例转复,6例未转复,转复率 53 %。伊布利特组转复率高于胺碘酮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间转复时间的比较 伊布利特组转复的7例均与30 min内转复,最短转复时间约5 min,30 min内转复率为57%,平均转复时间(10.75±5.35)min。而胺碘酮组仅有2 例于30 min内转复,最短转复时间为20 min,30 min内转复率约为17 %,平均转复时间(25.34±15.64)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药物不良反应 伊布利特组4 h内有1例出现频发室早、短阵室速(持续约2s),并QT间期延长至520 ms,未予特殊处理自行消失。胺碘酮组有4例出现低血压反应。

3 讨论

房颤持续时间长者可发生心房肌的电重构和结构重构,使之转复成功率进一步降低。房颤的电生理基础是心房内存在多个微折返。折返波长愈短,房颤愈容易持续;折返波长愈长,则难以维持。VIJFFLS等[5]通过山羊试验,即最早指出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是房颤时心房电重构的重要内容。

伊布利特是甲磺酸酯衍生物,结构和索塔洛尔相似,是美国FDA第1个批准的静脉应用治疗房颤的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伊布利特主要是选择性抑制复极时快速激活延迟整流I电流(Ikr),同时兼有促进平台期缓慢的Na+内流[6]及平台期Ca2+内流[7]的作用,从而延长复极、延长动作电位时程、QT间期及有效不应期[8]。伊布利特可将心房肌的有效不应期延长90%~110%[9],从而延长折返波波长,使房颤不易维持。

本研究显示,与传统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相比,伊布利特转复房颤的成功率高,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在转复时间方面,伊布利特组明显短于胺碘酮组,达到统计学意义,这与文献报道相一致[10]。伊布利特不含碘成分,无负性肌力等作用,故心外不良反应少,且无索他洛尔的逆频率依赖性,故尤适合房颤伴快室率的转复治疗。其主要不良反应为可能诱发TDP,发生率约为4.3%,与其过度延长QT间期、于动作电位3相发生早后除极有关。用药过程中须监测心电变化,并除外低血钾等诱因。本研究中尚未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

综上所述,伊布利特能快速、有效、安全转复新近发生的心房颤动。2006年AHA ACC ESC于指南已将其列为房颤转复的I类推荐、证据水平A[11]。它将给广大房颤患者带来福音,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pritchett,EL.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N Engl J Med,1992,326(19):1264 1271.

[2] Prystowsky EN,BensonDW,Fuster V,et al.Management of patientswith atrial fibrillation.A statement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From thesuboommittee on Electrocardiography and Electrophys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Circulation,1996,93(6):1262 1277.

[3] VosMA,Golitsyn SR,Stangl K,et al.Superioyity of Ibutilide(a newclass Ⅲ agent)Over DL sotalol in converting ateial flutter and atrialfivrillation Heart,1998,79:568 575.

[4] Tai CT,Chem SA,FengAN,et al.Electrophamalogic effects of class I and class Ⅲ.Antiarrhythmia drugs on typical atrial flutter Circulation,1998,97:1935 1945.

[5] WijffelsMECF,KirchofCJHJ,Dorland R,et al.A trial fivrillation begets atrial fibrillation.A study in awake chronically instnmentedgoats Circulation,1995,92:1954 1968.

[6] Cropp JS,Antal EG,Talbert RL,et al.lbutilide:a new class Ⅲantiarrhythmic.Agent Parmarootherapy,1997,17:1 9.

[7] Naccarelli GV,Lee KS,Gibson JK,et al.ELectrophysiobgy and pharmacology of ibutilide Am J CardioL,1996,78:12 16.

[8] Lych JR,Baskin EP,Nutt BM,et parison of binding to rap idly activating delayed rectifier K channel, I and effects on myocardial refractoriness for class Ⅲ antiarrythmic agents JCardiovasc Pharmacol,1995,25:336 340.

[9] Baskin EP,Lynch JJ Jr Differential atrial versus ventricular acrivities of class Ⅲ.Potassium channel blockers Pharmacol ExpTher,1998,285:135 142.

[10] Emannuel EO,Schmid ER,Schmidlin D,et al.Lbutilide versus amiodarone in atrial fibrillation:A double binded randomized study.Crit Care Med,2003;31:1031 134.

篇3

【摘要】对于当今的医院管理来说,OA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医院文书档案的管理效率,提升了其信息化管理的水平。本文主要探析OA 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医院文书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OA 办公自动化系统;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应用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医院行政办公模式的内容和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和发展,从以前的文字档案处理办公的方式,到今天的电子化档案的发展和应用,使得医院文书档案的管理发展成为便于查阅和利用的即时载体。

一、OA 的作用及其在医院档案管理应用的分析

现今OA 系统在医院档案管理中已经被广泛应用,它已经成为医院提高文书档案管理效率,加强医院文书档案管理的有效手段。OA 系统所带来的不只是办公效率的提升,同时还促使医院文书档案行政管理的制度化与规范化,改变了医院档案信息的查看和存储的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医院信息的处理和分析效率的提升。同时它也改变了对于医院档案的管理和行政理念的变革。OA 系统的发展与应用,主要分为3 个阶段:首先是以数据信息的处理为中心的文档的处理系统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强调以数据的处理和计算为主要的任务和能力,对特定的办公事务进行处理的运用过程,这个阶段存在于一些行政办公室档案中最初的信息化阶段。其次是以日常档案处理的工作流程和日常文件的信息化处理和办公需求为目标,进行办公和业务的处理,对于这种办公过程和业务的处理来说,是通过系统的协同运行和协同操作来实现办公业务的自动化和规范化处理的过程,它极大地提高了办公的效率,降低了办公行政的成本。最后是对于特定文书档案的管理和办公协作系统的应用,两者的结合,为文书档案的归档工作提供了信息交流与共享。另一方面,医院负责文书档案的员工要不断运用各种手段学习潜在的知识,以避免出现重复的劳动和错误。办公业务越来越多地融入对企业业务知识的管理和使用服务中。

二、OA 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医院文书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对于医院文书档案的管理来说,是在临床的实践和管理中,对逐渐形成的具有参考医疗价值的原始资料进行记录保存,并进行有效的分类管理的过程。医院文书档案记述了医院日常活动中的各种业务工作的内容,因此文书档案的管理对于医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医院文书档案OA 系统信息化建设是指通过计算机的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等手段,将不同载体的信息记录到档案及其内容进行信息化数字化的整合,以形成一个数字化的数据管理和积聚的平台,并通过互联网的形式进行信息档案的共享,从而提高医院档案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管理水平。

(一)数据的信息化采集。应用扫描设备和仪器进行档案的扫描和识别,把一些文件和档案以数字化的形式和统一规范的格式录入计算机设备,以利于下一步的处理。

(二)业务工作流程的信息化应用。通过对医院业务开展过程进行分析,根据医院的现实业务情况,应用信息化的技术对文件档案进行集中有效分类,同时对相应搜索查看的应用进行开发,对文书档案进行分类鉴定、编目、检索、排序、保存归档等高效地处理分析。为了更好地对文件档案进行管理,要加强管理流程的建设,分清员工的权责和工作的标准,以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干扰给档案的管理带来的破坏。另一方面,医院的自动化办公系统要与档案的管理系统做好兼容适配的工作,以确保文件档案格式的一致性。

(三)档案信息化检索的应用。在医院的文书档案完成数字化的处理和归档后,需要在逐渐庞大的数据库中搜索出需要的文件档案,以方便使用,因此对于OA 系统的应用来说,还要通过开发一定的检索程序以适配对文件搜索和检索的需要。同时,还可以通过医院的网络信息系统与互联网的有效连接来实现信息档案的共享和检索。

(四)档案办公信息化输入的应用。要实现OA 系统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有效应用,还需要建立档案数字化输入和存储的方式和机制,以提升档案管理信息的实效性,提高数据库的更新速度。首先要把信息化档案的输入纳入医院的日常业务运行过程中,然后运用OA 系统和互联网技术建立集中处理的系统,进行集中归类和处理,最后进行归档存储保存。

OA 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医院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医院文书档案管理的效率,提升了医院档案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要提升医院档案管理应用的水平和效率,就要加强档案的管理与OA 系统管理之间的融合,同时加强医院OA 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参考文献:

[1] 郭丽,孙作丽.OA 系统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2013(26):16.

[2] 刘媛媛.OA 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 西南军区,2009(03):56.

篇4

关键词 DCS控制系统;EPA;信号分配器;信息安全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4-0067-02

为了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一家化工企业决定实施“各车间能源数据采集管理系统”,这家企业各生产车间原先都各自装有“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用于车间生产过程控制,车间能源消耗数据也存在于DCS控制系统中,如何能实现各车间能源数据的自动采集,形成工厂级的能源管理系统,又能保障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的信息安全,经过慎重考虑,提出了2个实施方案。

1 基于DCS系统上的能源数据自动采集方案比较

方案一:把各车间DCS系统作为能源数据管理系统的数据采集站,每个数据采集站通过OPC协议单向向PIMS服务器传送能源数据,PIMS服务器对传送上来的数据进行二次处理,制作成用户需要的能源界面、形成报表、以及实现设备管理等功能,经硬件防火墙隔离将能源管理界面、数据以WEB形式向局域网络。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方案二:为了彻底杜绝DCS操作站被网络病毒侵扰的隐患,将能源数据采集系统完全独立于DCS系统。能源数据采集系统由“浙江中控”领衔制定的EPA现场总线标准产品实现。

1)在原有车间的DCS系统中将能源测点经信号分配器一分为二,一路进入车间DCS,实现车间生产管理的需要,另外一路进入EPA总线系统进行数据集中管理。

2)EPA系统各控制柜安装24 V开关电源,光纤环网交换机,以及EPA系列模块。

3)整个EPA系统采用光纤环网冗余的方式,任何一处断开,均不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4)为保证数据的安全,除了各服务器安装杀毒软件之外,在PIMS服务器和Internet之间设立一道硬件防火墙。即便防火墙失效,各服务器被病毒感染,由于DCS与能源管理系统完全独立,病毒丝毫不会影响到车间DCS的运作,各能源点在DCS操作站正常显示及控制。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综合比较,方案二能使车间分布式控制系统(DCS)与Internet之间完全独立,可靠性更高,所以选择方案二。

2 工业控制系统终端信息安全管理的方法

上述方案二最大的优点在于使车间分布式控制系统(DCS)与Internet之间完全独立,使工业控制系统规避了网络安全的问题,只要针对做好工业控制终端(DCS)的安全管理,系统安全性就能得到保障,主要的安全措施有以下几点。

1)不轻易对操作系统安装补丁。由于考虑到工控软件与操作系统补丁兼容性的问题,系统开车后一般不针对Windows平台打补丁。

2)不安装杀毒软件。用于生产控制系统的Windows操作系统基于工控软件与杀毒软件的兼容性的考虑,通常不安装杀毒软件,给病毒与恶意代码传染与扩散留下了空间。

3)加强对使用U盘、光盘的专项管理。由于在工控系统中不轻易对操作系统安装补丁和安装杀毒软件,工控系统对病毒的防护能力很薄弱,必须对U盘和光盘使用进行有效的管理。光盘,规定除本系统的安装光盘外,不允许使用其他类光盘;U盘,一般在程序更新和维护过程中要使用到,首先保证U盘的专项使用,规定U盘每次使用前要经过严格的病毒查杀,并且要有书面记录和登记。

4)杜绝其他笔记本电脑的接入。工业控制系统的管理维护,没有到达一定安全基线的笔记本电脑接入工业控制系统,会对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所以要杜绝

接入。

5)定期检查工业控制系统控制终端、服务器、网络设备的运行情况。对工业控制系统中IT基础设施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是工业工控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

6)加强身份认证管理,控制系统进行安全登录和操作的用户分级进行管理,分为观察员、操作员、系统工程师这3个不同级别,观察员只允许观看系统画面,不能输入任何的操作指令;操作员,具有日常生产的操作权限;系统工程师的权限最高,能进入或退出工控运行软件,能进行程序编写和变更。

7)对工业控制系统的外设进行管理,比如USB接口、光驱、网卡、串口等,对时贴上封条,每次系统工程师进行维护操作时,拆下封条要进行审批和登记。

3 结束语

国内外发生了多起由于工控系统安全问题而造成的生产安全事故。最鲜活的例子就是2010年10月发生在伊朗布什尔核电站的“震网”(Stuxnet)病毒,为整个工业生产控制系统安全敲响了警钟。

本文根据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的特点,针对工业控制系统(DCS)与能源管理系统(EPA),通过信号分配器连接的独特模式,建立了相对独立、又能信号传输的安全体系架构,并通过工业控制系统终端安全管理措施,有效地保证了这种基于DCS系统上的能源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的可靠、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移动通信;卓越计划;课程改革

0 引言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根据信息产业部统计显示,截至11年底,中国拥有近10亿的移动用户,如此庞大的用户基数,使得通信专业的学生面对着无限的可能和机遇。移动通信作为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基础课的后续专业课程,其本身就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因此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

课堂教学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在探究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技术背景时,应该注重理解而非简单记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提问、探讨。在开设移动通信这门课程时,可以借助网络课堂平台,打破空间、时间的约束,还可通过多媒体、仿真实验及虚拟实验的结合,提供一个进行综合实验、实习的移动通信实验教学平台。让学生在完成相应理论知识概念的同时,能够初步具备相应的工程意识。如此,既能够响应教育部发起“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号召,也能使毕业生、学校和企业获得共赢的场面。

1 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

前人在《移动通信》课程改革上付出过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基于前人的成果以及自身的实践经验,认为应该从市场需求和产业链出发来讨论移动通信课程的改革。目前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如:1)大多数教材都是泛泛而谈,重点不突出,而且一些知识也比较陈旧,不能及时的适应市场的要求,不利于学生吸收先进的技术。2)很多教师是刚毕业的学生(研究生、博士),且没有工程经验,难以在授课过程中结合移动通信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情况,结合实际应用案例进行讲解。3)没有实践环节,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使得学生难以掌握到对以后工作有用的经验和知识。

2 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针对移动通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为适应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应进行相应的改革。下面将具体阐述。

2.1 结合教学内容调整课程设置

作为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移动通信”既是通信专业知识的入门课,又是通信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通过讲课、练习、实验,使学生掌握移动通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掌握通信系统一般问题的分析方法。

此课程基本上是大四阶段所要学习的。所设专业课较多,课时较少,针对实际情况,结合课本把相应的课时分成几个专题来进行介绍讲解。如移动通信的概述、移动通信网、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3G等等。并插入案例讲解(包含乡村、城市),案例分析及网络优化综合专题。让学生了解各种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完成规划、新建调试以及优化全过程。

2.2 课程形式灵活多样

要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知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课方法。因此,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如大量使用案例教学,教师在对某个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应尽可能找出具体的案例,因为结合案例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尽可能把所涉及的各种器件、设备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结合图片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就能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还应采用现场教学、讨论课等来推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学生课下搜集移动通信的发展状况,整理后和老师、 同学们一起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方法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师生间的互动,它可以激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为了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实验室的设备充分利用起来,我院已建成先进的有线通信平台,在平台基础上开展《宽带》、《程控交换》、《光纤通信》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着重应用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先进商用设备,将教学与就业距离拉近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设置一些相应的课程设计或者让学生以现有的设备做毕业设计,以此来锻炼学生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实验室现有仪器而开发出新的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项目。有利于学生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并在建立3G移动通信仿真实验系统的基础上,与“Com-Way 3G移动通信仿真实验系统”相配套学习,让学生更加全面、直观的学习和掌握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技术。指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通信模块的编程,搭建一些简单的移动模型,这些实践并不限定时间和场所,更具备灵活性。移动通信无线维护平台,配置1套华为DBS3900基站平台(含BBU单元、RRU单元)及配套安装设备,可让学生动手安装、调试移动通信无线侧设备。利用通信平台现有条件,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进入实验室进行综合性实验或仿真设计,取得成果的可申请创新学分。这种形式的上课方式,与书本的理论知识结合易为广大学生欢迎。

通过课堂的理论学习和实验相结合,再辅以重点课程的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对课程内容实现融会贯通,在后续的专业综合实训中,运用理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的相关知识,依据岗位职责进行模拟岗位实训,加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达到“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

2.4 突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要不断地跟踪和了解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以前的教材只能让学生对通信系统有一些模糊的认识,对此可从市场需求和移动通信产业链的角度出发(设备运营维护等),确保学生的思路清晰,就业方向明确。

如今社会注重能力,具备较好理论基础的同时又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是企业所渴望的。随着3G在中国的全面启动,中国将面临巨大的移动通信人才缺口。以3G发展为契机,行业将由封闭走向开放。为了在就业方面给予学生帮助还可以带学生到相应的通信行业单位去参观实习,让学生提前做好就业准备不至于到时候不知所措。

3 结束语

根据新形势下通信技术的发展引发的人才需求分析,笔者平时就比较注意通信行业的职位需求,然后再平时教学过程中,穿插的介绍给学生。保证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与当前市场需求一致,明确学生的就业方向,培养符合无线通信行业需求的专业网络工程师。

参考文献:

[1] 卓秀钦.“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10.

[2] 肖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的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J].广西教育,2011.

[3] 李蕾,滕志军,陈晓娟.《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8(3).

篇6

【关键词】重庆市;电信通信工程;规划;导则

引言

我国通信事业迅猛发展,固定通信和移动通信方式给人民群众生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通信事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新技术层出不穷。随着3G网络的成熟和后3G移动通信时代的到来,移动通信基站等相关设施的控制要求势必需要进行调整。

1 案例介绍――重庆市电信通信工程规划导则研究

1.1 研究背景

电信通信工程规划是城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综合性、政策性和通信工程内容繁杂、技术性强的特点,贯彻执行国家城乡规划、电信的有关法规和方针政策,可为电信通信工程规划的编制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和法律保证,以确保规划的质量。为加强对重庆市电信通信工程规划编制的技术指导,提高规划编制质量,根据国家和重庆市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结合重庆市的电信通信发展,特制订本导则。

1.2 研究问题

城市通信工程主要由电信通信、广播电视、邮政通信等三项内容组成。其中电信通信主要由固定通信、移动通信和其他通信组成。在此案例中,电信通信工程规划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电信通信工程需求量的预测,如何选择和确定预测的方法,并用其它预测方法进行补充、校核。

(2)通信局所选择及布点的要求。

(3)移动基站布局原则及布局密度要求。

(4)通信管道容量的确定及路由选择。

1.3 研究过程

在本案例中,导则研究既参考借鉴了国家和其它省市的相关规划标准,也通过组织专家论证,广泛征求规划设计、科研、管理等方面意见。

1.4 研究内容

1.4.1 通信需求量的预测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以宏观预测为主,宜采用普及率法、增长率法等进行预测;详细规划阶段以微观预测为主,可根据不同性质地块指标和单位建筑面积指标等进行预测。当采用普及率法作城市固定通信终端预测和校验时,可结合城市规模、性质、作用和地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增长发展规律,综合分析预测指标选取。

注:表中城市规模分级,市域中心城市为重庆主城区;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万州、涪陵、江津、永川、合川、黔江等5座城市;中等城市为规划人口20万-50万的城市;主城区小城镇为渝北、北碚、巴南的乡镇;市域城镇为除主城区以外的市域所有城镇。

当采用城市用地分类预测时,预测指标可参照表3与表4技术指标,结合规划用地性质和城市经济水平等实际情况及同类分析比较选取。

1.4.2 通信局所

通信局所按功能划分为核心机楼、汇聚机房与接入机房。通信局所应充分考虑城市发展、人口分布、产业布局特点,结合网络层次进行规划布局,并与干扰源满足安全间距。

(1)核心机楼应遵循集中设置的原则,并应考虑网络的安全性。核心机楼应独立占地,除考虑机楼自身需要外,还应预留一定的发展用地,规划建筑面积应不少于30000平方米为宜。

(2)汇聚机房的设置,应考虑满足不同区域用户的通信汇聚要求,同时应保证用户均匀覆盖, 不同区域的汇聚机房设置指标见。

(3)接入机房

接接入机房的设置应考虑满足用户的通信接入要求,同时应保证对用户进行全覆盖,原则上一个小区设置一个接入机房。当一个区域预测的用户数大于4000户时,应考虑增加设置机房。入机房可依附于建筑物内,不单独占地。主接入机房建筑面积规划指标选取见。

注:以上用户规模参照固定终端的用户数。对于预测用户超过4000户的小区,应考虑增设机房。

2.4.3 移动基站

移动通信基站选址应符合城市历史街区保护和城市景观及市容、市貌要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并应满足移动通信系统在城乡区域网络覆盖和网络容量等要求。室外基站宜和区域内建筑、公用设施等合设。不同城市用地分类和各线状交通区域的基站分布密度应满足以下的要求。

2.4.4 通信管道

通信管道应根据城市发展目标、社会需求、通信网及通信技术发展等统筹规划、资源共享。通信管道路由的选择应考虑用户集中,路径短捷,有利用户发展。应首选在人行道或绿化带下,特殊情况可设在慢车道下,但不应设在快车道下。城市通信管道网规划应以城市用地规划和通信网络规划为主要依据,对管道路由和管孔容量提出要求。城市道路、住宅小区、商住楼通信管道容量一般按表10进行设置。

3 结语

通信工程规划本身是一个正在进行讨论和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它的发展目标是推动社会向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管理的智能化,即智慧城市。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对于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电信通信工程规划原则的探讨,尤其是各种场景模型的实践,仍处在积极探索和讨论之中。本次规划导则研究案例为这种场景模型在我市电信通信工程规划领域内应用提供了参考。我国社会目前快速发展,通信市场保持庞大规模,用户不断增加,通信技术发展及终端产品更新不断加快。希望重庆市电信通信工程规划导则案例的介绍能够为通信工程规划领域今后持续开展的研究工作发挥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规范》GB/T50853-2013

篇7

关键词:CDMA;切换;导频集;优化;无线网络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5-3518-06

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提供的业务种类不断丰富,同时广大用户对移动通信网络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网络优化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网络的通信质量,具体来说,就是对已投入运行的通信网络进行指标参数的采集、数据分析,发现影响网络运营质量的原因,然后通过现有的技术手段或相关指标参数的优化调整使得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利用现有的通信网络设备、资源和容量最大限度地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和效益,同时也可以了解到网络的增长趋势,为后期扩容提供依据。

网络优化对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尤为重要,因为CDMA移动通信系统是干扰受限的通信系统,其系统的容量是软容量,通过网络优化不但可以改善通信网络的性能和服务质量,而且可以增加系统容量。CDMA网络中切换方式主要有空闲切换、接入期间切换和呼叫期间切换三大类,切换失败导致的掉话现象较为常见,切换失败的原因也有很多种。本文主要归纳了切换失败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

1导频集及转化关系

导频集主要可以划分为激活集、候选集、相邻集和剩余集四种类型。激活集是指分配给移动台的与当前的前向业务信道相关的导频集合,最多6个导频,通常后台限制激活集用户数最多4个;候选集是指当前不在有效导频集里,由移动台接收到的有足够的强度显示与该导频相对应的基站的前向业务信道可以被成功解调的导频的集合,最多5个导频;相邻集是指当前不在有效导频集或候选导频集里,但根据某种算法可能进入候选导频集的导频集合,最多40个导频;剩余集是指当前系统中,当前CDMA载频中的所有其它当前扇区pilot-inc的整数倍的PN。

激活集、候选集、相邻集和剩余集之间的转换关系及相应条件如图1所示。

篇8

关键词:4G移动通信技术;安全缺陷;概况;问题;解决策略

当前阶段人们对于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追求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点在人们对待4G移动通信技术与安全缺陷问题的研究态度由不了解到很重视的变化中可以明显体现,也是进行发现和解决4G移动通信技术中的安全缺陷问题的主要原因。尽管4G移动通信技术与安全缺陷问题探究的情况良好,也在发展和完善中得到了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为4G移动通信技术与安全缺陷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传统管理观念和落后管理模式限制了4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还容易在其中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产生安全缺陷问题。所以,本文就从4G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况和问题入手,对4G移动通信技术与安全缺陷问题的解决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

1 4G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况

虽然4G移动通信技术与安全缺陷问题探究的成果受到了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重视,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大部分企业的领导层受到专业性的限制,并不重视4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相应的4G移动通信技术的安全缺陷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实际上4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陷入了迟滞,长此以往无疑是不利于社会建设中通信行业的发展与完善的。所以进行4G移动通信技术概况的了解,对其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1.1 4G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

4G移动通信技术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相比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有着传输各类信息速度更快的特点,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超过100MBit/s。之所以4G移动通信技术能够达到现有传输速率的水平,是因为其在传统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增添了新的技术,使得提高数据传输率和降低传输成本的目的得以实现,完成进行高水平信息交换的任务。

1.2 4G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现阶段4G移动通信中应用的关键技术有以下几种: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简称为OFDM,有着抗干扰能力强,灵活性高,适合高速传输信息等的特点;软件无线电技术,主要目的是实现不同信道调制方式和不同的保密结构,控制终端的选择;智能天线技术,具有改善信号质量和降低建设成本的作用;另外,无线链路增强技术也为信息的高速传输提供了支持。

2 4G移动通信技术存在的安全缺陷问题

正是因为4G移动通信技术概况不容乐观,所以就容易在发展各个环节产生问题,特别是病毒、黑客和安全漏洞等问题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就需要研究人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为相关有效策略的提出和落实打下良好的基础。结合当前阶段社会发展中4G移动通信技术的任务,需要提高通信质量和速度以紧跟时展的趋势,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弥补4G移动通信技术中安全缺陷问题的错漏。

2.1 4G移动通信技术在病毒方面的安全缺陷问题

4G移动通信技术与安全缺陷问题中病毒表现比较活跃,其具体表现和原因如下:网络系统受到病毒侵害时网络传输途径扰,经常因为病毒超高的传播速率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比如大量有用程序和文件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损坏,并且病毒还会使得已经受害的程序不断繁殖下去,严重影响了4G移动通信中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2 4G移动通信技术在黑客方面的安全缺陷问题

黑客具有精深和专I的计算机技能,在轻易窃取用户信息的同时严重破坏了通信信息传输的安全,这其实就是4G移动通信技术中安全缺陷问题的具体表现。一般来说,黑客对公司企业的计算机系统和国家政府网络中的信息进行窃听和篡改,轻则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重则直接威胁国家安全和影响良好社会秩序的维持。

2.3 4G移动通信技术在安全漏洞方面的缺陷问题

除了上述两种4G移动通信技术中的安全缺陷问题,通信技术在应用中还存在着许多安全漏洞,在网络浏览器和应用软件中最为常见。这些安全漏洞会对网络信息的安全性造成消极影响,一旦出现人为操作不当问题,就会产生系统死机等现象,使得网络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不能被保证。由此可见,落实4G移动通信技术与安全缺陷问题的对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3 4G移动通信技术中安全缺陷问题的解决策略

根据4G移动通信技术概况和问题的表现,可以得知相关策略应该从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落实,才能达到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基于对4G移动通信技术与安全缺陷问题的了解,可以从颁布相应法律法规与提高安全管理意识,监督管理各个环节和严格把控关键部分,跟进发展配套设施及保护系统安全性能等方面进行策略的尝试,总结出和积累好经验和教训,使得4G移动通信技术中的安全管理措施能够顺利推行,在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保证通信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和已有的研究,选取典型有效的措施进行分析,从而可以为同行业人员的研究提供科学合理的借鉴。

3.1 颁布相应法律法规,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因为现阶段4G移动通信技术的安全管理存在漏洞,特别是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人们的行为进行限制和约束,所以才使得许多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基于此,相关部门和机构需要依据相应法律法规宣传和推广通信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使得无论工作人员还是用户都能树立起通信安全的意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3.2 监督管理各个环节,严格把控关键部分

在研究和开发4G移动通信技术时,既要对缺陷部分进行弥补和改善,又要在现有水平基础上提高通信速度和保证通信质量,使得4G移动通信技术应用的关键部分得到有效控制。举例来说,采用复杂密钥或者网络防火墙来提升系统的恢复能力是值得尝试的策略,在未来通信技术发展和创新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3.3 跟进发展配套设施,保护系统安全性能

因为4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安全缺陷问题的解决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所以跟进发展相应的配套设施是非常必要的;既能保证4G移动通信系统安全性能,又能通过升级硬件和软件来提高4G移动通信技术的水平和保证4G移动通信的质量。总之,在解决安全缺陷问题的同时发展配套设备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4G移动通信技术与安全缺陷问题的探究最终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4G移动通信技术与安全缺陷问题探究具有现实意义,在提高通信质量和速度方面有着出色表现,这也是进行相应研究的最初目的。为了满足当前阶段手机用户加快信息传递速度的要求,迎合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就需要在大范围推广和应用4G移动通信技术的同时发现其中的潜在问题,利用有效策略来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差错,使得4G移动通信技术与安全缺陷问题的探究能够为信息时代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讨论4G移动通信技术与安全缺陷问题不仅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还为4G移动通信技术未来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农村 通信市场 细分 策略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通信市场的目标是: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移动通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中人们社会交往和经济往来必要的沟通工具,移动通信工具的普及率的增长速度非常快,潜力巨大的农村通信市场成为移动通信市场的重要利润增长点。在江西省吉安市,通过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农村消费者中使用移动通信工具的比例高达63%,使用固定电话的比例为21%,使用通讯工具和不使用通讯工具的比例为84:16这说明现代通讯工具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不再是奢侈或身份的象征,而使用手机的和不使用手机的比例是58:42,说明手机使用的比例占据了大半壁江山,但潜在市场仍然非常可观。因此将农村通信市场细分,研究相适应的营销策略,对进一步发展移动通信业务,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速新农村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农村通信市场构成及分析

消费者市场又称最终消费者市场、消费品市场或生活资料市场,是指个人或家庭为满足生活需求而购买或租用商品的市场,它是市场体系的基础,是起决定作用的市场。成功的市场营销者是那些能够有效地发展对消费者有价值的产品,并运用富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方法将产品有效地呈现给消费者的企业和个人。因而,研究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特征及进行相关分析,对于开展有效的市场营销活动至关重要。

二、农村移动通信市场影响因素特征分析

1.区域特征

在吉安市13个县(市、区)中,移动通信用户的分布比较均衡其中使用手机排名第一的是安福县(73%),第二的是井冈山市(70%),第三的是吉水县(69%)。与县域经济水平的排名大体相同,其他县使用手机最低的比例也达到了40%。其具体分布特征如下:

(1)临近城区的农村地区。这样的地方由于是城乡结合部,农民比较方便进城做生意,找活干,商业气息比较浓,收入也比较高些移动通信工具使用比较普遍,像临近吉安市的安福县,被调查者手机使用比例高达73%。

(2)旅游发达的地区。吉安的旅游资源主要是集中在井冈山,旅游业的参加者也包括大量的当地农民,他们在农闲的时候,或在旅游旺季的时候,甚至很多人已经是专业的旅游从业人员,他们是农村移动通信市场重要的消费者。被调查的井冈山市的农村移动通信消费者中使用手机的比例高达70%。

(3)人口分布集中,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比如像遂川县,人口密度比较大,工业有一定的规模,商业也比较发达,数据表现比较强烈,既有明显的强势占有比例,也有强大的潜力市场。

2.收入特征

被调查农村移动通信使用手机的消费者中,其中家庭年平均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比例是 67.6%,家庭收入在6000元~10000元的有57.5 %,3000元~6000元的有 49.6 %,3000元以下的有44.2%。用手机的比例高低与家庭年平均收入成正比。最高的收入群体使用手机的比例超过最低收入群体使用比例20多个百分点,收入能力的高低对于通讯工具的消费起重要的影响作用。

3.年龄特征

吉安农村移动通信消费者中30岁~40岁年龄段的购买力最强,50岁~60岁次之,40岁~50岁的购买力再次之。20岁年龄以下的人群购买力最弱。这一现象与农村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及对应期的经济状况相一致。

4.消费特征

在被调查的在吉安农村移动通信消费者中,人们对手机功能的需求次序为:接打电话,接发短信,彩铃服务。各收入阶层对通信产品功能的认可依次为“接打手机”、“接发短信”、“彩铃服务”,家庭年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人群对“彩铃服务”的功能基本上不使用。吉安农村通信市场手机的购买与话费的支出行为90%以上是消费者直接实施的,他们多数在购买过程中同时扮演了发起者、影响者、决定者、购买者及使用者的多重消费角色,即5种角色由此及一人担任,其购买行为多数属于高度参与型。

5.潜在市场

(1)家庭经济角度来看,手机潜在用户在不同经济水平状态下的比例状况表明,一是在同一家庭年收入状况下,未使用手机的绝大部分是经济水平较低的,二是手机潜在用户集中在家庭年均收入在1000元~10000元左右的顾客群。

(2)农村通信市场的三个子市场(手机、小灵通、座机)之间存在一种潜在的转换趋势;使用座机和小灵通的用户之所以不用手机的主要原因在于用不起、不需要;而未使用通信手段的潜在用户中,他们不使用手机的原因主要是买不起、买得起用不起;不使用座机和小灵通的原因主要是使用不方便和没有信号。

三、制约农村通信市场发展的因素

1.网站建设覆盖面不够,信号不够强

我国农村住户分散,居住面广,居住地区的情况复杂,通信机站的建设没有跟上通信发展的需要,覆盖面不够广,在广大的农村有不少的通信盲区,特别是离城市越远的地区,信号越差,通信质量不高,甚至经常掉话。吉安是个以丘陵、山区地貌为主要地理特征的地区,像永新、宁冈等县使用移动通信工具的比例只有1%,井冈山也是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加强了通信机站的建设,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2.服务机构不够,服务不周全

农村由于相对城市来说是地广人稀,移动通信服务机构的设置不能像城市那样有比较高的集中度,设置的数量相对有限,不能全面满足农民手机销售、话费缴纳、维修等方面服务需要,就会让农民产生因为使用移动通信时不方便而放弃使用。同时相对城市针对各个消费群体的移动通信套餐,在农村通信市场上适合不同农村消费者需要的服务套餐品种少,优惠不明显,实用性不强服务不够周全。

3.通信消费相对偏高

首先是手机的购买费用虽然近几年越来越低,但对农民来说仍然算是个奢侈消费品,往往在农村家庭中最多只能做到一家一个,而不能像城市里人手一个。其次是移动通信费用高。固定的月租、几毛钱一分钟的话费让农民觉得一打手机钱如飞般而去;双向收费让农民觉得移动通信没有固定电话实惠。比如吉安市农村手机市场中购买手机和手机费用的交付90%是由自己出的,而且购买的理由主要是因为“与家人朋友联系方便”和“做事需要”,所以在农村目前这种条件下,手机资费价格高低对使用手机的影响比较大。

4.宣传没到位

移动通信在农村虽然使用已经多年,但是日新月异的通信技术,套餐、手机功能的日渐复杂,手机品种的多样没有足够的宣传让农民知道是什么,以及具体日后使用,抑制了消费需求,产生消费盲点。在吉安农村通信市场中消费者87%喜欢接打电话,41%喜欢接发短信,10%喜欢彩铃服务;82%使用打多少交多少的方式,13%使用包月的方式;86%喜欢交现金的方式,11%喜欢买充值卡的方式。彩铃、包月、充值卡使用比例之低反映农村移动通信消费者对于通信服务新产品的知晓和接受程度很低。

四、应采取的营销策略

1.加大机站投资力度,消灭通信盲区

移动通信的信号强弱是决定通信质量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消费者消费导向的重要因素。比如在吉安农村移动通信消费者使用移动服务商的用户比联通、电信的多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移动公司的通信信号比其他公司的强。

2.增加农村移动通信服务网点,提高服务质量

移动通信公司不仅自己要增加农村移动通信的服务网点,还可以采用加盟的形式吸收社会资金和社会力量来一起办农村移动通信网点,既满足农村移动通信消费者的需要,同时加盟商、通信公司又能双赢。而关于话费的缴纳和查询可以通过网络和银行来帮助解决。

3.加大宣传力度,调整资费方案,培育农村通信市场

针对农村移动通信市场分布散,农民接受新事物速度慢、了解新事物的途径少的特点,要根据农民熟悉的方式和途径宣传移动通信产品和服务,同时也要渗透新型宣传模式,培养农村移动通信消费者的新型的消费观念,扩大建设农村移动通信市场。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H・迈尔斯.市场细分与定位.电子工业出版社

[2]郑万辉:市场研究典型案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篇10

关键词:电力特色;Android;专业建设

作者简介:王立国(1982-),男,河北邢台人,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与管理系,讲师。(河北 保定 071051)张建英(1974-),女,河北张家口人,张家口供电公司培训中心副主任,工程师。(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082-03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与普及。2012年,全球智能移动终端出货量约7.2亿部,其中,谷歌Android开放平台架构的终端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同时,Android移动终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被大量应用,社会上以及电力系统为Android技术工程师提供了大量岗位。

高职教育的任务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要针对明确的职业岗位,为了满足产业技术发展的需要,拓展专业人才的岗位范围,专业培养目标必须注重行业特色。[1]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立足于京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依托电力行业,并结合我院办学条件开设了移动通信技术(Android软件开发方向)专业,为社会及电力行业培养Android移动终端软件设计与开发的高技能人才。

一、专业定位与校企合作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对新设专业论证不够充分,缺乏全面的市场调查和严格的科学分析,不考虑自身条件、自身特色和未来社会的需求,致使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2]我院在专业开设前对区域经济、我院特色、行业需求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与论证,最终确定了专业的定位,并且结合自身条件选择了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

1.专业定位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根据移动通信技术行业发展及智能电网中信息通信技术的需要,针对移动通信和智能电网信息通信中智能移动设备程序开发与系统支持岗位,面向社会软件通用方向以及电力通信方向,培养具有Android系统移动智能终端及Java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技能,掌握Android平台软件及Java软件开发流程,并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2.专业建设中的校企合作

我院在专业建设的初期就与河北新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定了校企合作方案,实施了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四合作”机制,实现了“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模式,即我院与新龙公司共同担任人才培养的主体。

移动通信技术与谷歌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加入了谷歌公司的“Android学术合作计划”,分享谷歌公司的优秀课程建设资源,参与谷歌公司组织的各项活动,包括师资培养、大学生挑战赛、创新项目等。通过与谷歌公司合作,及时了解Android架构的发展与变化,培养师资队伍,锻炼学生的设计开发能力。作为具有电力特色的专业,我院与电力公司人力资源与职工培训部门建立了长效沟通机制,定期交流指导专业的建设。我院定期派遣专职教师到供电公司下场锻炼,深入了解电力行业在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岗位的职务需求,同时培养移动通信技术的师资队伍。学生顶岗实习与综合训练阶段,派遣学生到电力公司指定岗位顶岗实习。

二、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是为了实现一定培养目标而精心选择的教育与训练内容的范围及其安排的总和,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课程不仅要教授学生技能以适应生产世界的要求,还要注重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与内在精神建构二者的有机结合。[2]

本着课程不仅是教育还是培训的目的,我院针对培养方案,经过与合作企业技术部门和培训部门反复论证,最终形成了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主要课程如图1所示。

课程体系分为两条主线、六个阶段、四个方向(数据库、java开发、Android开发、电网通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既具有软件专业通用性,又具有我院的电力特色。在不同学期根据情况安排企业人员进行专业引导与教育、课程项目全程贯穿引导、素质拓展、心理讲座、职业素养培养等,综合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并由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和考核。

1.教学内容建设

在核心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应用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依据通用性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序化,将整门课程设计成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学习情境,既考虑到实用性,又兼顾到知识的逻辑性,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一些毫无关联的小程序来理解与掌握程序流程,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一筹莫展的教学问题,使学生在开始学习程序设计时就理解未来工作中将要遇到的概念和问题,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现实工作的实际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上本着“必需,够用,切实可行”的原则,力求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教学为辅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为目标。打破学科体系,以能力为主线,把理论、实践内容进行充分融合,把多种相关技术整合成一门课程,强化案例式教学和知识的模块化。

2.教学手段与考核方式建设

(1)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充分利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网络资源、电子平台和第二课堂等多种手段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在学生和教师间均获得了良好的反馈。

利用一体化教室构建贴近实际工作的教学环境,课上教师讲完理论部分,亲自动手做演示,带领学生动手完成本次课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认识,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所有课程的多媒体课件、源代码等资源对学生全部公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结合手头的教材,及时复习巩固已经学习过的内容,预习新的章节。

沟通与交流的过程就是知识传播的过程,每学期会安排两次师生座谈会,由系部安排教师与学生代表进行沟通交流。除面对面的交流之外,电子邮件、BBS、E-mail和QQ、MSN等均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这些手段,学生有问题可以及时请教和反映;而教师也可以及时得到反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手段和进度进行调整,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2)灵活多样的考试考核方式。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所有课程考核都是以能力为中心,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即通过课堂教学过程考核、实训项目考核、单元测试考核、期末理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课堂教学过程考核强调平时的出勤、课堂纪律、课堂表现和作业;实训项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元测试考查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期末的理论考核考查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为了有效考察学生的项目能力、动手能力、理论知识、职业素质等综合素质,在专业课考试方式的改革上做出了多方面的探索。

首先,对传统笔试一考定终身难以考察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做了完善,加大了平时对学生考查的力度,设立了多处考查点,将平时上课的评价成绩纳入考核体系,要求学生注意平时积累,而非考前突击。

其次,上机考试方面结合具体的专业课程,以项目为单位组织考试题目,且多是一次考试布置一道完整的项目题目,综合考查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再次,针对每学期末的项目实训,采取项目组答辩的方式,除了对项目小组的项目成果进行评定之外,对每组的成员个体也要单独考查,从技术能力、团队合作到精神风貌、语言表达,都会有一个综合评价。

最后,通过与企业合作,引入企业的考核模式,由企业出题并派监考教师来考核学生,试卷或者上机项目由他们来组织评审,这样一方面题目更贴近真实,更贴近企业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实现了教考分离。

3.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在选取教材上尽量选用面向工作过程思想编写的教材,使用任务驱动,围绕工作任务展开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分析工作任务制订工作步骤,在实现任务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点的理解,并最终完成工作任务。教材中选用的任务和案例都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代表性,选择了在程序开发中经常使用的功能作为程序案例,使学生在今后的实际项目开发中能直接利用相似的程序功能。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积极选取企业教材,并按照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要求,与企业合作共同编写与就业相结合,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适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另外,每学期期末的实训项目均来自企业。

三、实践教学

1.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移动通信技术专业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实践教学地位,实践教学学时为1990个小时,占总课时的62%。所有实践课程都制定了相关课程标准。实践教学分阶段,循序渐进分为基本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岗位技能实训三种实训并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整个过程。实践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实践教学实施过程由我院与合作企业——河北新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基本技能实训由校内“双师型”教师承担,但其中的课程项目贯穿由企业兼职教师承担,在整个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由兼职教师带领学生完成1个或多个项目。专业技能实训以校内“双师型”教学为主、企业兼职教师为辅来共同承担。兼职教师主要是设计项目实训内容、提出项目实训要求,进行项目实训验收或答辩;日常实训过程的指导、辅导主要由校内“双师型”教师来完成。岗位实训主要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校内教师为辅的方式来承担教学工作。校内教师主要参与方案的制定、实训过程的检查和实训结果的验收;企业兼职教师(软件研发工程师)在企业内的实训基地(厂中校),按软件公司的开发流程,带领学生完成至少2个真实的软件项目,实现学生从准职业人到职业人的转变。

2.实践教学条件

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障。[2]我院根据专业需要,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实验实训室和实训基地。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公用实训室;二是班级综合实训室;三是专业特色实训室。每个实训室都由品牌机构成,并配置了完善的教学设施,保证了教学做一体化。

首先,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建有6个公用实训室,根据每个实训室的计算机软硬件配置不同,所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也不同。

其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建成了4个班级综合实训室,该实训室具有理论授课和实践教学两重功能。平时上课保证人手一机,课堂练习以及课程设计实践环节在班级综合实训室完成。阶段综合实训等实践环节根据情况可在班级综合实训室完成,也可在公用专门实训室完成。班级综合实训室的建成,为学生充分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项目实践能力、创新性实践以及承接一些软件开发项目,起到了保障作用,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

最后,专业还建有一个专业特色实训室。实训室除了配置有PC机外,还配置有企业捐资和自购的多种型号、品牌、类型的Android系统移动终端设备,方便学生参与到一些承接的软件开发项目中来。

四、教学团队建设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关键。[3]目前,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教师团队主要由10名校内专任教师和6名企业兼职教师构成。其中校内专任教师主要由博士、硕士组成,占教师总数的70%,主要负责教授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理论相关课程;企业兼职教师主要由来自企业的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构成,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主要承担职业素质拓展和企业实训等课程。

高职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刻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实践技能水平,对开展的实践教学项目,从理论、实践操作到考核认证都必须达到企业一线技术骨干的水平。[4]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从建设初期就注重鼓励教师掌握新技术、新理念,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现场工作一年或半年时间进行调研、学习和锻炼。三年以来,专职教师下厂锻炼3人共计23个月,其中两名教师分别先后到合作公司软件开发部下厂锻炼半年,学习企业的开发过程、开发技术、开发理念;一名教师到电力公司下厂 11个月进行锻炼调研,了解电力系统的需求,尤其是智能电网的发展,以便使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发展与电力行业更加紧密的结合,为社会与电力行业提供服务。

五、结语

根据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区域特点及电力行业背景,以Android智能终端的迅猛发展和智能电网快速建设为契机,移动通信技术专业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多名学生在全国“蓝桥杯”大赛、“天翼华为杯”软件大赛、河北冀软“安博杯”软件大赛以及谷歌手机软件设计大赛上获得奖项;手机初级开发课程建设成校级精品课程。作为电力系统下属一所具有显著行业特色的职业院校,通过与电力公司进行合作,为电力公司智能电网移动终端培养了开发、维护人员,得到了电力公司的认可和好评。今后需要继续广泛调研和深入调研,紧跟行业人才需求,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魏怀明.具有行业特色的计算机类专业建设[J].计算机教育,

2011,(12):26-28.

[2]苗耀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