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一体化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4: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县域经济一体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对于艺术,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第一是从精神层面,把艺术看作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或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把它与宗教、哲学、伦理等并列。第二是从活动过程的层面来认识艺术,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创造活动,或对现实的模仿活动。第三是从活动结果层面,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品,强调艺术的客观存在。
一般认为,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这种艺术品既有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也有艺术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价值观等主体性因素,它是一种精神产品。
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除审美价值外,艺术还具有其它社会功能,如认识功能,教育和陶冶功能,娱乐功能等。其中艺术的社会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了解人生,它不同于科学的认识功能。艺术的教育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它不同于道德教育。艺术的娱乐观念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满足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它不同于生理。
艺术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艺术分为以下一些类型:
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艺术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美术是一种空间艺术。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艺术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艺术可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美术主要是一种静态艺术。依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艺术可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
依据艺术形象的表现方式,艺术可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美术中既有表现性的,也有再现性的。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艺术”与“美术”的含义和适用范围,在东西方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它们的概念和使用它们。
在西方,“艺术”与“美术”都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t”,原义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人工技艺”,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以及音乐、文学、戏剧等,当时广义的art甚至还包括制衣、栽培、拳术、医术等方面的技艺。到了古希腊时期,艺术的概念仍是与技艺、技术等同的,但古希腊的绘画与雕塑在公元前五世纪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已基本确立了一套古典美的标准,为日后艺术涵义的演变埋下了伏笔。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逐渐与“美的”等同起来,18世纪中期,基于美的艺术概念体系方才正式建立,艺术成了审美的主要对象。今天,英语中的“art”一词仍然既作“艺术”解,又作“美术”解,它既可以用来指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等其它各种艺术门类,有时又专门用来要指称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在内的视觉艺术。在很多西方著作中我们甚至还会看到,作者所说的“art”其实仅仅就是指我们中国人所认为的美术的一部分:绘画。而他们的“the fine arts”(我们直接译作"美术"),也仍然是指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
篇2
经济一体化极化作用辐射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呈现出三大经济圈,即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这三大经济圈对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实现经济结构转型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同时也是我国在新时期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重要力量。但从近年发展过程来看,京津冀地区不论是在整体发展的速度、还是发展规模上,都明显地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本文在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的增长极在带动其腹地地区共同发展所遇到的一些难题,并探讨性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一、增长极理论
(一)增长极
增长极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的经济学家帕鲁于1955年提出来的。在他的文章中提出:现实世界中的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在一种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作用的,经济增长并不会同时发生在所有的区域,而是有选择地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方式向其周围地区扩散,并最终影响到整个区域的发展。增长极正式从抽象的概念转换为具体的地域空间概念,以后的学者纷纷引用到各自的研究领域中。
(二)增长极的极化与扩散作用
由于增长极的产业发展比周边的腹地地区要快,因而在区域发展的初始阶段,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腹地地区的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都趋向转移到核心地区,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就减少了腹地地区发展的机会,使得极核地区与腹地地区的经济差距不断地扩大,极核地区的中心地位不断加强。
二、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过程的现状
(一)第一产业
京津冀地区第一产业的合作有着很长的历史,长时间以来北京和天津一直就是中国重要的政治中心和工商业中心,第一产业的功能弱化,主要依靠环京津的河北地区提供粮食、蔬菜等生活资料。随着京津地区的产业结构的转型和调整,京津冀地区的第一产业的合作会不断加深,产业链之间的联系不断紧密。在目前,第一产业的合作状况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二)第二产业
从总体上看,京津冀地区的第二产业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受到种种问题的干扰,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就目前的主要成果来说,主要是京津地区一些传统的工业,对环境影响比较大,依赖于资源能源的产业不断地迁到河北的部分地区,实现了区域整体的产业协调和合作。
(三)第三产业
在第三产业的合作上,主要集中在旅游业、服务业等产业领域。比如说在一些优秀的旅游资源的整合方面,打破原有的旅游市场壁垒,共同推出一些著名的旅游线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另外在人力资源的共同开发、资本的流通服务、通信领域的合作也都还有很大的合作潜力。
三、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增长极地区和腹地地区的互动机制不健
全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发展联动性不强,核心地区与腹地地区缺少一个良性的互动机制。特别是随着通信技术、交通方式的便捷,使得核心地区可以加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腹地地区的依赖。双方的交流很少,经济的互补性开发认识不足。
(二)行政区划协调有待完善
京津冀地区存在着两个直辖市和一个省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在地区发展前景的问题上,都尽可能追求自己辖区内利益的最大化,对区域整体的协调、综合效益的考虑比较滞后。一方面,北京、天津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在招商引资、国家的大型项目建设方面,处处都占有绝对优势,相对地减少了河北地区在利用外来资本技术的机会。
(三)区域内产业分工链条断裂
京津冀地区目前也存在很多颇具实力的产业,比如说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的生产等,在国内都是名列前茅的产业,但是经过相关的资料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强势产业并没有能够与其腹地地区实现产业对接,对带动区域联动发展的作用有限,比如说同在汽车领域,著名的汽车生产商北京现代在中国共有40多家的配套企业和提供零部件企业,其中有十几家是现代集团原来在韩国的配套企业在北京建立的合资或者独资的公司,还有二十几家是分布在上海、昆山、江阴等长三角城市的企业。
四、政策和建议
(一)寻找利益共同点
由于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合作被上述种种问题干扰,使得目前要想从根本上进行产业合作和协调变得非常困难,但是我们说从未来整体的发展趋势看,京津冀地区最终还是要往经济整合方向发展。笔者觉得可以从区域各种利益共同点出发,深挖产业链。
(二)创新区域内制度体制
笔者认为,目前很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在研究京津冀区域发展问题时多集中在对产业规划、基础设施、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考虑,忽略了对制度体制的深入考察。而制度体制的障碍是影响地区发展最大的因素,因为制度体制决定着资源的配置方式和效率,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水平。
(三)加强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流通
区域内可以流动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力,资本、技术。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以促进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加强腹地与极核地区的联系。因此,必须实施有利于促进要素流动的政策。例如,出台方便异地消费和异地购买的政策;建立开放、统一、公开、透明的资本市场与要素市场;及时清理已经过期、不合时宜的部门封锁和区域封锁政策;积极实施反垄断、反区域封锁的政策;建立能够竞争有序、结构合理的企业组织体系;规范市场的进入和退出行为;放松劳动力的流动限制,进一步完善鼓励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自由流动的各项政策等。
参考文献:
[1]赵国岭.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篇3
浙江扩权改革与城市化进程的互动演进逻辑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城市化走过了大力发展小城镇、全面实施城市化和率先推进新型城市化等3个阶段。考察浙江城市化进程,既有发达国家和国内其他省市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也有自己的鲜明特征。其中,扩权改革对浙江城市化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扩权改革加速县域经济发展进而助推了城市化进程。浙江扩权改革从扩大县级政府的财权起步。上世纪80年代初,在全国普遍推广“市管县”体制过程中,浙江根据自身实际,除宁波市外仍然坚持“省管县”的财政体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两保两挂”、“两保一挂”等政策。“省管县”财政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县级党委政府发展经济、培育财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催生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县域经济现象,在全国所有省区中第一个消灭了贫困县,在“百强县”中三分天下有其一,有力地驱动了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产业和人口集聚,推动了中小城镇建设,也锁定了浙江城市化的主要路径: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相互促进,特色产业、专业市场、工业园区和城镇建设有机结合,城镇发展成为县域资源要素集聚的自然产物。这种发展路径相当有效地提高了浙江的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到2008年,浙江城市化水平从14%提高到57.6%,年均提高近1.5个百分点,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提高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3个百分点。目前,浙江城市化已超过世界50%的平均水平,大致介于一般发展中国家平均40%与发达国家平均75%的城市化水平之间。
县域经济与城市化发展强化了对扩权模式的路径依赖。首先。县域经济和城市化发展,极大地增强了浙江推行以强县为主要目标指向的扩权改革的自信心。第二,县域经济发展带来的要素资源流动、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诉求,增强了县级政府对于扩大财权以外更大的行政自的渴望。第三,扩权改革效应所催生的浙江现象,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并被视为浙江经验的“真经”,在全国兴起了学习借鉴这一体制创新成果的热潮。第四,中央多次在重大决定中明确,有条件的省份可以率先推行“省管县”体制改革。这意味着浙江过去一些曾遭非议的自主性探索,已被视作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大方向,浙江相关的探索性试验的合法性问题由此得到了彻底解决。这些因素都对浙江坚持和完善以强县为主要目标指向的扩权模式产生了强有力的激励作用,并对这种扩权模式产生某种依赖。考察浙江的扩权改革历程,走的始终是一条“扩权一强县一再扩权一再强县”的改革路径:1992年、1997年、2002年和2006年,浙江先后进行四轮“强县扩权”改革,在暂不涉及行政区划和行政层级的情况下,将部分原归属于地级市的经济社会管理权直接赋予经济强县(市),进一步扩大县级政府的发展自。2008年,浙江又凭借“强县扩权”积累的经验和自信心,全面实施了“扩权强县”改革。“扩权强县”和“强县扩权”尽管在扩权的意图、范围、方式和内容上都有区别,但最终的目标指向同样都是为了“强县”,即扩大县级政府管理权限,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以强县为主要目标的扩权改革影响了中心城市的发展。以强县为主要目标指向的扩权改革,对浙江城市化的推动既有历史性功绩,又有先天性不足。扩大县级政府权限,好处是避免了市刮县、市卡县现象,弊端是削弱了地级市政府的财政管理权限、统筹协调能力和资源汲取能力。抑制了中心城市的培育和极化效应。第一,现有中心城市普遍规模不大,空间不够,能级不高。与沿海省份相比,在地级以上城市中,我省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数量只有5个,明显低于山东(13个)、江苏(10个)和广东(10个)等省。第二,现有中心城市产业层次较低,多数以传统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较为缓慢,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第三,现有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大而功能不强。产业发展层次与周边中小城市相当,产业结构趋同,集聚辐射功能较弱,无法为产业水平提升提供相应的技术、人才、信息、金融等方面的支撑。中心城市发展滞后,严重影响了高端要素的集聚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剧了浙江经济的素质性、结构性矛盾。这些年。浙江致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但效果不好、进展不快,尽管有多种原因,但与扩权改革的制度设计是密不可分的。
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需要树立扩权改革新思维
基于扩权改革与城市化的高度关联性,浙江在进入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新阶段,必须对扩权改革思路进行重视审视,一方面,要祛除既有的弊端;另一方面,根据新型城市化的要求作出适应性调整,力争走出新路子,再创体制新优势。
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必须加快建设都市经济圈,这就要求扩权改革更加注重由区域独立发展向区域融合发展的转变。都市经济圈是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依托发达的联系通道,辐射和带动周边城市与区域,形成的具有经济一体化发展倾向、并可实施有效管理的城市功能地域。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浙江实际看,加快建设杭甬温三大都市经济圈和浙中城市群,都是浙江推进新型城市化的主体形态。但从已有实践看,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设还面临着不少体制。第一,扩大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自,使得县域成为区域经济竞争的主要单位,意味着县级政府获得更加丰富的干预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手段和体制空间,市县之间的关系由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逐步演变为相对平等的行政主体之间的竞争关系,市与县之间以及县与县之间的行政壁垒更为严重。第二,实行“省管县”的财政体制,割断了核心城市与所辖县(市)的利益纽带,核心城市失去了带动所辖县(市)的积极性,减弱了对所辖县(市)的扶持力度,降低了对所辖县(市)融入大都市热情的回应力度,使得所辖县(市)必须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独立实施发展战略。第三,对于都市经济圈范围的其他周边县(市),核心城市受行政体制制约,缺乏足够权威的统筹协调能力,影响了经济融合与互利共赢。以杭州都市经济圈为例,杭州周边的德清、安吉、桐乡、海宁、绍兴、诸暨6县(市)通过接轨杭州,积极承接杭州产业转移,6县(市)的龙头企业为寻求更高的发展平台,也开始把总部或研发、销售部门迁到杭州。但受现有行政体
制制约,这种合作的层次依然较低,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仍然存在,行政经济区现象比较突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任重道远。深化扩权改革,必须提升核心城市的统筹协调能力,解决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推动区域独立发展向区域融合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必须加快发展省域中心城市,这就要求扩权改革更加注重从强县为主向统筹市县发展的转变。省域中心城市是指组织省内一定地域范围或者跨省交界地区的社会经济活动,承接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并能够带动地方发展的城市。国际经验表明,中心城市具有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科研中心和决策中心等多种功能,能够通过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和扩散效应,促进自身的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把地级市和部分经济强县(市)培育成为省域中心城市,是浙江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消费方式的重大举措。从浙江实际看,加快培育省域中心城市,需要对扩权改革思路作出战略性调整,实现从强县为主向市县并重的转变。一方面,要推进扩权强市,重点是加强市一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整合公共资源等方面的职能:特别要科学编制市域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增强规划的约束力和调控力,提高资源要素的集约利用以及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最终实现区域整体发展的有序、互动、集约、高效。另一方面,要扩大中心城市发展空间。浙江在1998年提出加快推进城市化战略之后,先后有9个设区市实施了行政区划调整,初步解决了长期困扰城市发展的行政体制和发展空间等问题。但时至今日,中心城市发展空间明显偏小,城市的规模效应不能充分发挥,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受到严重制约。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亟待展开。
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必须发挥中心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节点作用。这就要求扩权改革更加注重从强县向强镇的转变。中心镇是延伸县(市)域中心城市向农村地区提供服务的中间环节,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和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重要载体。但从浙江情况看,发展县域经济使得县域成为市场资源配置的基本空间,众多的中小城镇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资源配置效率相对不高,普遍存在小城镇数量过多、规模过小的问题。浙江现有建制镇754个。镇区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下的有596个,占全部建制镇总数的79%;镇区人口小于2万的有623个,占全部建制镇总数的82.6%。小城镇发展存在低、小、弱的问题,既制约了小城镇自身的发展,也影响了小城镇功能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之间的联系。制约了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因此,要在科学规划前提下,按照“依法下放、能放则放”的原则,扩大中心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增强中心镇发展的自主性,推动中心镇做大做强。
深化扩权改革、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总体思路
在新的发展阶段,浙江应该通过深化扩权改革,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进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总体思路是立足“三个坚持”:
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发展相协调。深化扩权改革,要更加注重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培育。以提升都市经济圈核心城市和省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充分发挥它们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的带动、示范和辐射作用。同时,还要注重中小城市发展。要努力发挥县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有重点地培育一批中心镇,使之成为连接城乡的节点,最终促进并形成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篇4
1.1工业园区建设状况
安徽省五河县工业园区始建于2003年,规划面积16km2,工业园区产业主要定位是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引进了以华芳纺织、华运毛纺为代表的4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201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6亿元,占全县比重达到43.9%;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8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97.5亿元,占全县比重达到46%;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9.8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3亿元,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35%以上,解决了55%的社会就业。
1.2新区规划及产业定位
新工业区坚持规划引领,集聚人气与发展活力,将园区定位为“工业园、生态园和新城区”。新区的规划是在原工业园区基础上扩大,总面积约40km2,起步区10km2,核心区5km2。新工业区重点产业定位设想:打造2~3个重点产业,如新型建材产业(防水、防热、密封墙体等)、新材料及电子信息产业(超薄玻璃、触摸屏、LED产品等)、装备制造产业(数控、汽配、医疗设备制造等)、新能源产业(生物发电、太阳能、风能能源开发等)。
2存在的问题
2.1工业区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初始规划形成园区与自然村共存,园中有村、村中有园,基础设施简陋,给企业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日趋严重,使得部分已建项目需要拆迁重建(布雷斯顿、利达针织、鸿雁塑业等),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园区虽然搭起了框架,但还存在断头路、半面路、道路狭窄等现象,路网未形成环状,三水管网、绿化、亮化建设未能实现全覆盖,与快速发展的形势不适应,需要进一步完善。
2.2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缺乏
园区的建设要符合三个标准,一是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化,二要有相当企业进驻,三要实现产业的集聚。园区初始建设经验不足,各方面条件不完善,没有很好的达到这个标准,招商引资的整体环境不过硬,形成了“拾到篮子里都是菜”现状,引进项目质量不高、规模不大,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地整合,没有形成相应的产业链。同时,引进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含量不高,绝大部分企业的产品均以加工、跟踪模仿为主,没有核心竞争力,缺乏龙头带动企业,难以形成集团优势和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开发区的积聚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3项目建设用地紧缺
一方面由于招商引资竞争激烈,为吸引项目落户,建区初期对引进项目的投资强度、土地投入产出率等不加控制,几乎是有求必应。有的项目认定外来固定资产不少,但与实际投入不相符,出现项目占地过多、只圈不建、停产闲置等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土地指标紧张,加上近年来招商引资成效日渐提高,造成有签约入园企业在等地开工的现象。
2.4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空乏
园区内第三产业配套几乎空白,无仓储物流配送,造成企业运营成本高,招商洽谈项目屡屡提出此问题;无公交站点、商场超市、娱乐服务等场所,不方便企业员工生活,不适应“产城一体化”构建宜居宜业环境的要求。
3对策建议
3.1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开发
一要坚持高标准规划。工业区的规划,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眼光放得长远,高标准规划,做到十年、二十年之后,甚至更远,都不会落后。既要有总体规划,又要有专项规划,既要有用地的布局规划,又要有产业发展规划;要舍得花钱,要结合实际,请知名的大的规划设计院设计。二要高起点开发。结合县域经济能力,按照高标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做到“九通”,即通道路、供电、供水、排水、排污、燃气、公交、通信、有线电视。要优化环境,做好绿化亮化,为吸引大项目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要注重资源集约利用,提高工业用地投资强度标准,工业区工业用地的投资强度应根据实际确定科学合理的指标。不能因为关系而降低标准,不能因为急于完成招商任务,盲目满足招商企业要求而违背原则;要坚持规划的严谨和严肃性,不得随意变更规划。园区规划一经完成,就要严格执行,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建设。
3.2坚持把引进大项目作为工业区发展的关键来抓
项目是园区发展的生命线,没有项目,一切都是空谈。要重点支持主业突出、成长性好的龙头骨干企业,依托大项目、好项目、尖端项目带动产业优化升级,增粗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高对抓企业上项目重要性的认识,坚持招商引资发展企业、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改善环境服务企业的基本路子,实现企业数量增加,规模壮大,效益提升。要积极尝试招商引资工作“公司化体制、职业化队伍、专业化招商、市场化运作”,即招商体制由政府推动转入公司化运作;招商队伍通过职业培训,树立职业精神,形成职业化的队伍;招商活动渐成体系,招商措施形成专业知识;通过市场化运作,为招商人员提供佣金和经费,在需求和市场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要千方百计谋划、争取、引进一批新项目、大项目,全力以赴把项目建设搞上去。要集中全力抓项目,突破一点,以点带面,以商招商。要进一步抓住一批重大项目落地,瞄准大企业、大集团,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努力将其吸引来投资兴业。
3.3坚持大力培育特色农民工创业园
按照“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市场导向、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整合闲置厂房和场地资源改建一批综合性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调查显示,全县各乡镇农民工创业园大多数都存在入园企业少,企业停产和土地闲置等情况,建议统一整合各乡镇农民工创业园,在县城周围建设四个大型特色农民工创业园,形成“一区四园”的发展模式。大项目、大企业可以直接进入新工业园区,一些中小项目、地方企业进入不了工业区,可以根据企业特色,就近进入特色园区,这样有利于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动员(返乡)农民工入园创业,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申报补助。还可根据企业规模、促进就业人数、实现经济价值等情况给予资金奖励,努力提高(返乡)农民工入园创业的积极性。同时,农民工创业园的有效整合,还可以腾出土地指标,解决土地闲置、土地浪费等问题。
3.4坚持统筹保障工业区建设用地
从有利于引进县外优质资源、有利于提高产业发展效益,有利于实现发展方式转型等方面考虑,“园区化”是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在国家严格土地管理政策的背景下,土地供给困难和用地需求增加,使工业用地问题成为制约工业园区发展的最大“瓶颈”。针对这个问题,一要竭力引进5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向上争取点供用地。二要大力开展土地整治,置换出土地指标。三要大力开展土地清理,盘活闲置土地,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对闲置土地情况进行认真地调查核实,把厂房布局分散、占地面积较大、投资强度偏低、经营效益较差、土地浪费严重的企业作为重点处置对象,使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3.5坚持推进工业区配套服务综合体建设
篇5
——兼谈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
县域经济是以县为行政区划的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当前,在西部大开发、东部大开放的背景下,作为中部地区的湖南省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尽快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是摆在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课题。而透过对湖南省蓝山县经济的崛起,尤其是蓝山毛织城迅速崛起的深入分析和探索,对于我们研究县域经济发展课题,做好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背景一:“泛珠三角”经济圈构建全面启动
不久前召开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标志着我国最大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9 2”“泛珠三角”经济圈正式启动,并打造“1358”经济圈,即构建1小时(大珠三角)、3小时(广东)、5小时(大华南)、8小时(泛珠三角)人流、物流、休闲旅游圈。这是一个占全国面积的1/5,人口的1/3强,GDP的1/3的超级经济体。对于与广东联系相当紧密,但又一直徘徊在广东珠三角经济圈外的湖南来说,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正如周伯华省长在会上表示的:“主动融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既是湖南的责任,也是湖南加快发展的捷径。”目前,充分发挥湖南地处泛珠三角经济圈内环和粤港澳地区经济发展“后院”的作用,把外源性经济作为加快湖南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主动接受粤港澳经济辐射,全面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
背景二:蓝山经济发展的“三大反常”现象
近两年来,地处“楚尾粤头”的湖南省蓝山县,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迅速崛起了一座毛织城,并相继出现了“三大反常”现象,引起了新闻界的广泛关注。一是“小水电”强县没电用。蓝山“小水电”在全省小有名气,是湖南唯一一个不归电力局管的县。上个世纪末,全县小水电装机3.5万千瓦,大量余电外卖郴州。近三年来水电装机增加2倍,总装机达10.8万千瓦,已竣工上网运行的有7.5万千瓦。但随着工商业快速发展,用电需求剧增,三年人均用电增加200度,达到人均用电500度,工业用电量翻了一番。目前,电力负荷缺口在2万千瓦左右。二是新建房主没房住。蓝山以毛织业为主的外向型加工贸易企业3年时间发展到300多家,县城人口3年增加2万人,县城房屋出租率提高了三成以上,近乎饱和,不少建了新房的人将房屋整体出租给别人办厂开店,自己却去租房子住。三是企业找不到“打工仔”。就业问题曾经是一个非常压头的问题。近年来,全县外向型加工贸易企业用工缺口在1万人以上,从无到有已发展到350家,可容纳5万人就业,目前用工3万多人,政府不得不派出几支队伍到外省外地招工、求助。三大“反常”现象,从一个侧面折射了蓝山人气趋旺,发展加速的现状。有人把它称之为“蓝山现象”,或曰“蓝山效应”。
背景三:蓝山发展曾经历曲折
蓝山经济曾有过辉煌的发展时期。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以后,肩扛全省发展乡镇企业的大旗,1993年全省首届乡镇企业工作会议以蓝山为开幕现场,当时与邵东并驾齐驱,名噪一世。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观念、环境等一时没有跟上来,到了20__年,步入低谷。石材生产由高峰期298条生产线,只剩下12条生产线,民营经济全面萎缩,缴税绝对额减少892万元,县级财政收入3年只增加501万元,干部、职工四、五个月领不到工资,怨声载道。《湖南日报》头版头条予以曝光、警示。
把压力当作动力,把教训变为智慧,这是蓝山人迈向发展的一条宝贵经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新一届蓝山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民营立县、外向带动”的发展战略,铁肩硬手抓环境,集中精力抓发展,突出解决了六大问题,即:抓战略研究,解决了思路不清的问题;抓集中整治,解决了环境不优的问题;抓结构调整(产业培植),解决了效益不高的问题;抓招商引资,解决了投入不足的问题;抓项目建设,解决了总量不大的问题;抓机制创新,解决了存量不活的问题。短短二、三时间,蓝山经济再度崛起,民营经济在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上升到八成。特别是蓝山毛织加工业从20__年下半年开始起步,从无到有,从慢到快,仅二年多时间,就发展到300余家,拥有织机2万多台(套),用工近3万人,年工缴费收入3亿元,成为湖南承接广东沿海外向型毛织加工企业向内地转移的最大基地。一年中,县城陡然增加了一万多名外来务工人员,人气大旺,百业大兴,可租用房屋门面全部告罄,超市、餐饮、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两家投资分别在540万美元、350万美元,计划用工分别为6000人、4000人的大型外资企业和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港资电子公司相继落户蓝山,一座毛织城迅速崛起,令人瞩目。
蓝山的再度崛起,呈现出的三种反常现象,从不同侧面诠释了蓝山县近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同内涵,三者之间也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这“三种反常”现象,不仅是完全符合经济规律的,而且也符合科学发展观。在一个县, 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加速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就会加快,伴之而来出现的矛盾,也是很正常的,这是加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我们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使县域经济永葆活力。
蓝山迅速崛起的启示
(一)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有准确的产业定位
湖南的县域经济如何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对此,应深入分析湘粤两省产业结构差异,准确把握大珠三角产业调整升级的发展趋势,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积极承接对方相对处于国际分工低端环节的部分产业转移,并且在产业链的衔接和延伸上下工夫,从而融入大珠三角的产业分工体系中去。
审视蓝山再度崛起的奥秘,最主要是得益于对自身县情的清醒认识,对产业发展战略的准确定位,对战略机遇的及时把握,赢得了发展的先机。为了加快蓝山发展,20__年初,该县组织开展了全县性的大调研、大讨论,客观分析县情,审视发展大势,认为蓝山经济发展具有三大优势并面临难得的机遇:一是蓝山毗邻广东,永连公路开通后,去广州可朝发夕归,发展“归雁”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二是蓝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起步早,走民营化道路的观念强,九五期间,推行国企改革,国有工业企业基本退出市场,具有体制优势;三是蓝山人经济意识强,民间资本比较雄厚,35万人就有8万多人在外打工,其中在广东打工的有6万人,尤以从事毛织加工为主,且不少已成为活跃在广东毛织加工业的精英,当上了老板或技术骨干,具有人文优势;同时,粤港澳“珠三角”产业正在优化、升级,以“三来一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的要求日益迫切,处于承接广东沿海产业转移前沿阵地的蓝山,正面临着良好历史机遇。为此,该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决定以发展毛织加工企业为突破口,大力引进“三来一补”企业,把蓝山建设成为内地承接广东沿海产业转移的外向型加工贸易区。可以说,蓝山早就以自己的果敢行动,把省委、省政府关于积极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的设想变成了初步现实,为我省实现与“泛珠三角”经济圈产业的全面对接,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树立正确的区域观
行政区划是一种客观存在,经济区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客观要求。随着“泛珠三角”经济圈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经济发展格局从“行政板块”向“经济板块”转化,特别是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区域生产要素的组合半径已大大突破县级行政区域空间。过去依照行政级别来确认和培育区域经济中心的办法,实践证明,已越来越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县域经济要赢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正确处理好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的关系,跳出行政区的束缚,按照区域经济的分工,从经济区域的高度来审视和制定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融入到“泛珠三角”经济圈这个范围更大、层次更高的经济区域中去。
(三)发展县域经济产业定位要突出区域特色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一样处于战略性大调整阶段。因此,产业优化调整是全国面临的大问题,也是县域经济应当解决的突出问题。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区域经济,一个地市、甚至一个省的产业结构都不可能追求“大而全”、“小而全”,自成体系,自求平衡,更何况县域经济这一层次。针对县域经济缺乏龙头、产业层次低的现实,县域经济发展在多方竞争的情况下,只能实施非均衡的竞争战略。要突出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发展,通过产业整合把人、财、物等资源、要素集中配置到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上,实行重点扶持,重点突破,经营强项,发挥优势。蓝山的毛织加工、小水电等支柱产业形成过程,正是实施非均衡的竞争战略,重点突破的结果。
(四)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坚持民营化的道路
从民营经济自身来看,它产权清晰、机制灵活、管理严明、决策科学,不用政府投资,生产成本不高,是一种富有效率的产权制度。从全国先进发达地区的成功实践来看,民营经济发展快的地方,县域经济实力就强。因此要进一步加大体制改革力度,推进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努力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增长的内动力和增长点,担当起发展县域经济大舞台的“主角戏”,为实现与泛珠三角产业对接提供体制保障。就拿蓝山来说,全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10亿元,人平超过3000元。对这笔可观的社会财富,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把民间储蓄转化为社会投资,放“虎”出笼,以增量投入带动存量调整,推动由商贸流通、社会服务向产业投资领域的转换,实现民营经济质的飞跃。该县20__年新建的49个电站的1.7亿元投资,全部由民间业主投资,政府没有出一分钱,成为蓝山经济的一大特色。
(五)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突出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或企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联系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我国的产业集群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迅猛发展起来的,是我国传统产业和现代制造业走向集约化、专业化的重要形式,是推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经济学界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经济的主体,政府是服务的主体,政府对于企业,不是指手划脚、横加干预的“婆婆”,而是把共同利益建立在发展地方经济、承担社会责任基础上的战略伙伴关系。尽管集群的发生往往是自发的,但作为资源配置组织者的政府却可以起到“催生”的作用,尤其是在集群的发展阶段,政府的引导作用更为显见。其主要作用就是创造产业环境。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资本和要素是流动的。一个地方能不能吸引投资、营造商机,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优惠政策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产业环境。象丽宏、承阳这样的大型毛织企业之所以能落户蓝山,而没有被据说“政策条件”比蓝山还优惠的地方拉去,最主要的就是看中了蓝山已有数百家中小毛织企业所形成的良好产业环境,将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肥沃的土壤。同时,大型企业的引进,又可为中小企业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该县原有毛织加工企业只能完成织、缝两道工序,现丽宏、承阳公司可把毛织加工挑、洗、染、绣、出口一条龙工序全部完成,直接与外商签订加工销售合同,从而实现“双赢”的目的,最终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六)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扩大信贷资金的投入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诚信是经济合作的基础。而目前,地方特别是县级金融资源流失十分严重。以蓝山为例,20__年全县贷款余额仅增长3.2,远低于全省17.8和全国21.4的增长水平。20__年蓝山存贷差3.8亿元,20__年达到6.4亿元,增长了67,扣除各种准备金和历年亏损,可供信贷的资金超过4亿元。当前,特别是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地方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切实抓好信用体系、信用环境建的建设,努力创建金融安全区,尽快将金融优势转为经济优势,防止金融资源流失,为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贷支持。
(七)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大力优化经济环境
环境优劣关系到县域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生死存亡。对外来企业而言,基础设施不行就进不来,发展环境不好就留不住。为了在承 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中,抢占发展先机,我们必须把创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作为一项战略决策切实抓紧抓好,在大力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突出抓好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加大行政效能监察力度,进一步改进作风,切实转变职能,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到兑现政策、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把政府工作的重点放在搞好服务和营造环境上来,努力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优惠的政策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和良好的治安环境。
篇6
关键词:“三农”问题;县域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
当前,我国13亿人口中依然有58%生活在农村,农村人口总量较大,人多地少的矛盾依然尖锐。农村仍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部位,影响农村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层次矛盾还未解决,提高农村经济实力依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主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强、则天下强;农村稳、则社会稳;农民富、则天下富。
一、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
1.农村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农业结构虽然已经较改革开放前有了较大的转变,但是距离现代化农业还有着较远距离。一方面,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的品质偏低,优质农产品的推广不足。随着我国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农产品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农产品需求不再限于传统的温饱需要,但是当前的农产品结构主要呈现产量大、质量偏低、加工不足等特点,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供需差异,直接导致了一些农产品季节性的挤压滞销,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当前我国农村的第三产业较为落后,种植业比重偏高,林牧渔业比重偏低,都阻碍了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城乡收入差距过大
目前三农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民生活水平不高,城乡差异较大,这说明了当前我国农民的权利保障还未完善。按照有关权威机构调查数据得知,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收入为18100元,农村人均收入为6400,城乡人均收入比例为2.82:1(2006年为2.61:1)。另外农村问题主要体现为农村经济发展能力较差,按照国家有关统计数据得知,农村的基尼系数增长速度高于城镇,1981年到2009年农村基尼系数从0.211扩大到0.314,但是城镇从0.17 到 0.311。
3.农业科研难以满足农业生产实际
农业科研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因此大力利用农业科学知识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同样存在着这一问题,具体来说,就是缺乏精品资源。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关于农业产业的科技成果在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科技支持的不足,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当前我国将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独立设置,且分属于不同的系统,各自为政。致使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严重脱节,这从根本上割裂了它们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割裂了科研与农业生产之间的联系,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产业化开发水平很低;二是,我国农业科研的投入长期不足。当前农业产业化基础薄弱,自有资金不足,造成了农业产业的弱势地位。
二、依托县域经济发展,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1.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要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用市场意识、效益意识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发展县域经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者相互联系,互相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了,地方经济实力就增强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才有依托,才能有效改变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收入低下的局面。
2.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县域经济在产业开发、经济结构调整等问题上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很好地协调农业和其它各业之间的关系,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统一调动,兼顾县、乡、村三个层次、城市和农村两个领域,发展县域经济就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当地政府应当积极加强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建立健全城乡经济统筹的政策体系建设,以政策保证政府资金的高效投入,同时引导社会资金进入。
3.发展县域经济,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合理制定产业规划,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立足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要发展以马铃薯和红萝卜为主,杂粮杂豆为辅的种植业和以肉羊肉牛为主的养殖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改造中低产田。当地政府、农户、社会力量等各方都要树立起合作共赢、共同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观念。推进当地农业从传统的分散式农户独立生产经营向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转变;农业产业化更利于集中培养,打造精品资源,形成品牌价值,增加市场附加值,提升当地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4.发展县域经济,要加快发展县域工业
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离不开工业化所形成产业的支撑和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对农业和服务业的带动。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中小企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采取工商企业帮扶、主导产业带动的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机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农村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强化,农民产业活动和收入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发展,企业队伍的迅速壮大。
此外,政府还有必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根据地区特点,大力培育以商贸、旅游、餐饮住宿、家政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同时积极鼓励青壮年劳动力回乡创业,通过发展第三产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从而提高农民收入。
三、结语
解决好“三农”问题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服务“三农”不仅仅是党和政府赋予的神圣职责,也是完成县域经济战略转变、拓展县市市场范围的必然要求。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关键,政府必须正确认识发展县域经济与解决当前“三农”问题之间的关系,积极推进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县域工业,同时加大各种金融服务的引导力度,最终实现的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陆学艺.“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何宏春.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径:发展县域经济[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2(01).
篇7
一、研究原则
战略性原则。县域经济功能定位不能局限于现有的基础,应该放眼更大的区域范围,从更高的层次上定位,以此确定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目标。
阶段性原则。县域经济功能在不同的阶段是不同的,在不同的时期要制定适合该阶段县域经济功能的定位目标,逐步推进县域经济功能的完善。
突出优势原则。地理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都可以形成县域经济的特殊功能,突出县域的地方性优势,重点培养主导功能是县域功能定位的原则之一。
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确定县域经济功能定位时,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基本原则,促进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影响因素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经济地理条件、交通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等先天因素从整体上决定了县域经济功能的发展方向。
历史传统的影响。一个地区如果在先期被作为重镇来对待,则后来者往往会因观念或物质上的诸多便利条件而延续这一传统。
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影响。某个时期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政策和区域整体发展战略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县域经济功能的走向。
其他影响因素。其它因素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县域经济功能定位,包括经济实力、主导产业及行政区划等。
三、京津冀都市圈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的辐射研究
(一)利用中心城市及其发展优势
中心城市具有先进而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有与之相联系的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作腹地,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动集中的场所,特别是一个地区的生产和流通过程的中心地。京津冀都市圈是由若干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城市群体构成的,具有一定的集聚与扩散能力。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对接、全面融入。
(二)发挥中心城市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大城市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灵敏及时的经济信息,发达的科技力量,方便的交通通讯网络,在一个地区和国家经济中居于支配性地位。主要表现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挥中心;区域经济发展的调节中枢;区域的服务与管理中心;区域的人力资源培训中心;区域的对外交流中心;区域的创新中心。
(三)解析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
一般而言,中心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扩张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和制约双重作用。中心城市发展和扩张过程从本质上讲是通过不断形成与强化经济增长极的同时,产生吸引与辐射的双重作用,技术的创新与扩散、资本的集中与输出、产生规模效益和形成集聚效果,促进自身并推动其它部门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具体表现为:产业转移;技术扩散;资本扩张;人才回流。
(四)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次级中心城市的作用带动周边县域发展
从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发展状况看,京津两大城市有较强的带动力,有绝对能力向周边扩散技术,但是区域范围大的状况就决定了京津的带动作用不可能辐射到该区域的每一个角落,此时次级中心城市和三级中心城市对其所在区域的带动作用会大于京津的作用,因此就需要分层次完善区域城市网络。
从区域城市布局看,城市布局有待进一步完善,应加快石家庄、唐山等次级中心城市的建设,发挥它们对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
从经济带动作用看,围绕中心城市和次级中心城市,建成3个工业城镇群落。对于中部及经济欠发达的北部地区,充分发挥京津两大城市的龙头作用,建设以北京、天津两大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中、北部工业城镇群,主要应从两个层次的推进,首先以北京、天津带动保定、廊坊、张家口、承德、昌平等建设成为次级中心,再以次级中心为主要动力带动周边小城镇的工业发展。对于南部地区,围绕石家庄等经济条件好,发展速度快的大、中城市,建设南部工业城镇群。对于工业基础较好的东部,依靠唐山的工业优势和秦皇岛,加快建设以次级中心城市唐山为核心的东部工业城镇群。
篇8
关键词:强势产业;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077-02
县域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开放型的、特色型的区域经济范畴。它是既有为城市服务的商品性农业又有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既有城市特色又有农业成分的商品率比较高的一种经济形式。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探讨最佳模式是当前研究和实践的热点话题。本文以黑龙江省双城市为研究对象,调研和总结了双城市近年来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借此探讨强势产业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如何科学地确立和形成强势产业并使其健康发展。
一、强势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产业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抵御风险、提高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必须以适应这种产业集群化发展为动力,通过率先做大做强若干个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用产业链条的延伸和衔接拉动相关产业、基地发展壮大,带动城乡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形成强势产业集群,在各地竞相发展的大环境下,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
(一)强势产业是县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助推器”
近年来,双城市依托独特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实施了以产业化带动工业化,推进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并重点培育扶持了一批市场牵动力强、附加值高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在全市形成了食品、药品、制造加工、纺织、石化、包装运输、饲料等七大主导产业,构筑了多产业集聚、多元经济发展的新型工业格局,彻底改变了农业大县高投入、低产出的“原字号”生产模式,使双城三次产业比重由原来的一产占50%以上,发展到现在的27.2:35.1:37.7 ,经济发展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尤其是食品产业已达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成为牵动二产发展的中坚力量。所以,打造强势产业在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强势产业是县域经济提高竞争实力的“火车头”
强势产业具有彰显城市实力、打造城市品牌、树立城市形象的独特作用。例如,双城市近年通过七大产业的发展壮大和集聚裂变,强有力地拉动了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提升,使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高位增长。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26亿元,同比增长12.5 %;财政总收入实现12.1亿元,同比增长13.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75.5亿元,同比增长38.7 %;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省县(市)第2位、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第61位。并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十强县、全国牛奶生产第一县、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县、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县等国家级殊荣。因此,强势产业对提高城乡综合竞争力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强势产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发动机”
由于县域经济与“三农”工作密不可分,所以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强势产业的集聚恰恰能够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使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更加稳固。目前,双城市围绕产业龙头的辐射带动,全市形成了粮、乳、肉、蛋、饮品五大产业链条,有80%以上的农户进入到产业化经营体系,农民收入的65%来源于七大产业,并带动全市经济步入城乡紧密联系、农工协调互动的良性发展轨道,实现了工业化程度越高,产业发展越强,基地生产越稳固,财政收入越多,农民增收步伐越快的良性循环。因此,打造强势产业对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意义重大,是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结合实际,科学选择和确立强势产业
强势产业的选择和确立要以科学论证为前提,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尽相同,要想打造强势产业,必须正确认识产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准确合理地对本地产业发展进行科学定位。结合双城发展实际,选择和确立强势产业必须考虑以下关键因素。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优势与强势虽然有差别,但两者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优势是对自身发展条件和基础的认识,是集聚形成强势的基础;强势是对优势内部资源的整合和外部资源的集聚,是优势的凝聚和升华。双城之所以选择七大主导产业,就是立足最能突出和发挥全市农畜产品丰足这一资源优势,从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转型中确立和培育的。
(二)产业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
产业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产业发展的前途,直接影响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例如,双城在引进产业项目时一直把主攻重点放在具有国内外领先技术水平的国际国内500强上,因而产业优势较为突出。
(三)产业链的长短和关联效应的大小
只有将强势产业的优势辐射到产业关联的各个产业中去,带动相关产业群的发展,才能稳固和带动集群内的企业壮大裂变,才能有效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实力和水平。例如,双城的食品业在带动种养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农副产品市场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包装、运输和餐饮服务业的发展,其基础牢固,发展迅猛,效果明显。所以,在强势产业的选择上必须要寻求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的产业优先发展。
(四)产业贡献率和增长后劲
强势产业的选择并不一定要选择现在就表现为强势发展的产业,要想异军突起,就特别要注重对那些具有发展潜力,尽管目前还比较弱小,但前景广阔、为人注目的“绩优股”产业。例如,双城市在发展本地白酒产业上就采取了“放水养鱼”、加快扶持的办法,使原来就有“美酒之乡”的双城白酒业迅猛发展,在省内外名声大振,“老村长”、“庄稼汉”等品牌白酒在南方一些省份供不应求。所以,要对具有发展后劲的潜力型产业倍加关注,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促其早日做强做大。
三、加速强势产业形成和发展的举措
(一)辟建园区,为强势产业形成提供载体
工业园区是推动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是加速形成强势产业集群的最佳平台。双城之所以形成七大产业集聚的良好发展态势,最重要的原因是重视园区经济发展,把加快园区建设作为实施工业强市的重要抓手,坚持功能分区、产业衔接、错位开发的原则,建设和完善了10个工业园区,并投入资金3亿多元,加快园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市构筑了省、市、乡工业经济协同发展、互为补充的良好格局,为项目入驻提供优良载体。园区已累计引进千万以上项目257个,总投资166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项目44个,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引进名企,为强势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双城市总结借鉴从上世纪80年引入雀巢公司,带动全市进入大玉米—大奶牛—品的产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始终注重国内外500强企业和省市名优品牌的引进。目前,通过广纳信息、精英招商,全市已拥有国际国内500强企业17家、知名品牌标识50多个、“中华老字号”2个,成为全国知名的品牌食品城,吸引了众多食品企业向此集聚发展。
(三)建设基地,为强势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要培植壮大强势产业,仅仅依靠产业园区和知名品牌企业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区域范围内建设大规模、支撑能力强的产业基地,为强势产业发展提供基础和综合支撑。这样才能使产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双城之所以能够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从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跃升为工业强县、财政富县,就是因为立足资源、加大投入。每年市政府都拿出千万元以上资金扶持基地建设,并采取标准化模式建设了优质粮生产基地200万亩,辟建了东北最大的新胜蛋禽批发市场,建设奶牛专业村69个、牧业小区62个,发展规模专业户3.1万户,有效满足了七大产业生产加工的需要,为强势产业优化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壮大民营,为强势产业发展拓展空间
民营经济是发展壮大强势产业的生力军。双城经济之所以有强劲的发展后劲,就是因为有一批像荣耀饲料、盛龙酒精这样的投资几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为后盾。
(五)优化环境,为强势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双城强势产业得以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一直以来始终把打造亲商、安商、富商的发展环境作为吸引产业集聚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加快老城棚户区改造,辟建劳动审批、文化会展、供排水等公益中心,积极打造功能齐备、设施齐全的硬件环境;另一方面,不断出台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企业绿色直通车等机制制度,为企业发展努力创造宽松软环境,才打造出多企业云集、多产业集聚的投资“低洼地”。所以,在打造强势产业过程中,必须强化环境意识,以优美的空间、优惠的政策、优越的机制、优质高效的服务,积极打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祝洪章.我国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分析[J].求是学刊,2010,(9).
篇9
随着我国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既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也面对严峻的现实挑战。目前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财力严重不足等突出问题和困难,仍将长期制约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充分利用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的战略机遇,是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县域经济发展应突出招商经济特色
县域经济发展要跳出自我封闭的圈子,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依托市场竞争导向来确立未来的前瞻性竞争战略,以招商引资为载体,着力拓展发展空间,使县域经济立于市场经济的潮头。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中,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强化县域经济就是招商经济的观念,着力招商引资,突出招商引资特点,积极主动地跑项目、争资金、捕信息,找机遇、抓机遇、用机遇,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带动聚集生产要素,以基础设施项目带动促进投资增长,以生产性项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用项目机遇加快发展速度,用项目机遇提升发展层次。坚持把招商引资与特色产业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来抓,把县域经济发展的项目战略重点放在培育区域核心特色竞争优势上,打造活力明显的县域特色产业核心区。
二、县域经济发展应突出工业经济特色
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是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的重要途径。一是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带动产业化、城镇化,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依托龙头企业,培植壮大主导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区域特色产业;承接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区位优势型、配套协作型产业梯度转移,建设初级产品的加工基地和辅助产品生产基地,形成特色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二是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坚持以民营化为基本价值取向,着力扶持一批科技型、外向型、吸纳下岗职工就业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民营工业企业,提高民营经济的整体素质。力争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民营经济在整个县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三是大力推进特色工业产业化。充分发挥特色工业产品加工和龙头企业在创造市场、推广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劳动力、提供信息、打造特色产品品牌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它们做大做强,并通过建立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特色产业走上市场化,引导特色产业走向工业化。四是大力推进城镇化。以工业化为支撑,坚持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原则,加强城关镇和中心集镇工业经济建设,壮大县域经济。突破以建制镇为单元的局限性,按照经济与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利学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发展县城和有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特色优势和规模优势的重点中心镇,增强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促进农村人口、生产要素向强镇集聚,努力使城镇真正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平台,提高城镇化水平,打造县域特色工业形象。
三、县域经济发展应突出环境特色
优化发展环境,创新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环境,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突出环境建设特色的主要内容。哪里环境好,人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就向哪里流动;哪里门槛高高,关卡重重,税赋重重,哪里就只会是“春风不渡玉门关”。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既要加强城市“硬环境”建设,又要着力在“软环境”建设上狠下功夫。要以创建文明县域建设为契机,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实现城市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的“五化”目标。在创新环境的特色建设中,要加强政策研究,制定有利于环境建设的优惠政策,更大程度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要注重强化“六制”管理,即:人县企业手续一家制、县市级领导大项目跟踪负责制、入县企业办理员制、企业安静日生产制、挂牌保护制、入县客商“绿卡”制。要建立隔离带,实行行政执法部门与企业隔离。建立行政服务中心、经济环境投诉中心、综合招标投标交易中心和国库集中收付中心。切实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淡化行政干预,降低收费门槛,在县域内建立一个人人、时时、处处创新发展环境的新秩序,真正在环境建设上下功夫,切实为投资者提供优良的投资环境。
四、县域经济发展应突出优势产业特色
创新和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经济是县域经济发挥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向。发挥当地资源、技术优势、区位优势及传统优势,走合作发展的道路,采取更灵活的方式联合、引进新资源,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无毒无污染产业、特色产业、精深加工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小产品、大产业的经济发展格局。要坚持突出当地产业特色,依托传统工业基础和当地人文、市场、产业、区位、资源优势,按照产业聚集的要求,把握特色经济的发展走向,建设布局合理的配套特色产业带,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壮大特色主导产业,重点培植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实行产业链式发展,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产业聚集,促进县域经济由“点状”向“块状”聚集发展,在特色上下“功夫”,避免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力促产品上档次、经济上规模、效益上台阶、产业成特色。
调优结构,优化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要突出区域特色,发展一批基地乡、专业村、示范户,培育一个龙头企业,牵起一个产业群体,致富一方百姓。以绿色、有机、无公害为方向,把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区建成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有效载体,成为农民增收的增长点和农村经济的新亮点。
五、县域经济发展应突出外向型经济特色
加入WTO后,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供需格局的变化,县域经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压力。新形势下,局限于县域来发展县域经济必然收效甚微,因此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提高外向度水平。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树立竞争的理念,强化外向型发展;树立县域以外就是“外资”的观念,积极扩大招商引资领域;树立“流通引导生产”的观念,重视市场特别是要素市场的开发,积极培育在全国具有影响的特色专业市场,努力建设具有区域特色和影响的产品集散地,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六、县域经济发展应突出品牌特色
篇10
【关键词】荣成市 商业地产 甲级写字楼 需求
荣成市作为县域经济体的代表,经济实力稳步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尤其是当以金融业、保险业、旅游业、房地产业、顾问咨询业等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兴起和繁荣,甲级和超甲级的高端写字楼的兴起也蓄势待发。近几年全国房地产产业的发展受到重重阻碍,而以写字楼为突出代表的商业地产市场却逆势上扬。荣成市小型低档写字楼市场竞争激烈,由于供应量大,面临很大挑战。但高端写字楼市场比较宽裕,目前称得上大型的写字楼有嘉华实业开发的财富大厦,还有由住宅改造而成的盛悦酒店,整体上竞争压力较小。由此可见,随着县域经济体的腾飞发展,甲级写字楼必将随之出现。
一、荣成市概况
荣成市地处胶东半岛最东端,处在日韩与胶东半岛的交通枢纽上,是山东半岛上的一个黄金区位点。交通便捷、物产资源丰富,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十五”期间,荣成市加快推进以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为重点的调整与改革,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市场机制发育逐步完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自2006年“十一五”施行以来,尤其是后半期经济危机爆发后,荣成市经济发展更是一路看好,2010年市内生产总值达到636.2亿元,年均增长13.65%,在总量不断膨胀的同时,效益水平大幅提升。2010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70亿元,两税总收入占GDP比重提高到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1.6亿元,年均增长17.68%,占GDP比重达到4.9%,两税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提高到54%。荣成市经济增长连续20年位居全国县(市)第一,并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海洋综合开发示范区和科技兴海示范基地。
二、国内写字楼市场现状
(一)国内一线城市写字楼市场逆势上扬
2011年以来,国内几大一线城市写字楼市场与住宅市场形成鲜明对比,不仅投资额增加,租金也大幅攀升。在住宅市场受到压抑最明显的北京,写字楼市场的发展最为迅速,成为国内甲级写字楼租金最高的城市,直至2012年上半年底同比增长46.8%。在全国租金排行表上,北京的最优租金为每平方米每月318元。DTZ戴德梁行公布的2012年第3季度北京写字楼市场数据显示,本季度,由于北京写字楼市场持续突出的供需矛盾,甲级写字楼空置率继续下行至历史新低,为2.18%,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
(二)县域经济体商业地产(一般写字楼)发展状况良好
目前中国有2000多个县域经济体,占国土面积的93%,占人口的7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0%。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以荣成为首的县域经济体不断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经济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随着大城市商业投资的门槛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房企开始陆续进驻三四线城市的商业地产行业。办公楼市场作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晴雨表,在整体经济包括金融、咨询、外贸等行业不断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必将大大增加市场对办公楼的需求,从而有利于整体市场的发展。住宅限购令在一定程度上将促使商业地产翻盘。长期来看,写字楼销售和租赁市场将呈现平稳向好趋势。
县域商业地产的低门槛引来许多投资散客,而面对市场上火热的投资需求,这无疑成为了许多开发商眼中的另一个大商机。实地调研甲级写字楼在县域市建立的区域优势、市场潜力、风险及挑战,从而论证小城市建立甲级写字楼的可行性,旨在通过对影响商户选择入驻写字楼的因素(如办公区域、商业地产配置、租金售价等)的研究,在新时期将甲级、超甲级写字楼推广到发展中的县域城市,这将为城市规划及房产开发商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三)县域经济体存在高端写字楼需求
甲级写字楼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环境,建筑物的物理状况优良,建筑质量达到或超过有关建筑条例或规范的要求等特点,其收益能力与新建成的写字楼建筑相媲美。甲级写字楼无论是从区位、交通状况、建筑规模、装修标准、设备及办公空间、配套设施、客户情况都比传统低端写字楼具有明显优势。
近年来,山东省荣成市按“扩大城市、提升城镇、缩减农村”的思路,统筹城乡资源配置和区域功能定位,形成人口产业集聚、设施配套完善、镇村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协调的城乡空间布局。良好的城乡规划进程使荣成市区面貌焕然一新,一个具有地标功能的甲级写字楼必然将推进城区的繁荣发展。另外,荣成市小型低档写字楼市场竞争激烈,由于供应量大,面临很大挑战。但高端写字楼市场比较宽裕,目前称得上大型的写字楼有嘉华实业开发的财富大厦,还有由住宅改造而成的盛悦酒店,整体上竞争压力较小。
三、总结
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能否成功,其区位优势的强弱固然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这个项目的主题定位是否符合事宜,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地产项目的市场竞争力。目前,从国际经济形势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而地处各国边贸焦点位置的城市,经济都得到了迅速而长足的发展,在中日韩、东盟等自贸区框架和协议日益清晰的情况下,作为东北亚的桥头堡,荣成必将成为未来商业巨头投资的热土,符合荣成市经济发展状况的高端写字楼的建设与发展也将迈出新的一步。
参考文献:
[1]常华.2011年北京高端写字楼市场逆势上扬[J].科技智囊,2012,(1).
[2]李瑜华.县域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调查[J].金融与经济,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