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启蒙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4: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科学启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然科学启蒙

篇1

第一次申请试读,成功的申请到了《自然科学启蒙第二辑影子是怎么形成的》这本书,真是万分的感谢站长和其他辛苦的义工们给我这个新人一个难得的机会。

女儿放学回家看到桌子上的书《影子是怎么形成的》非常的兴奋,迫不及待的翻看起来。女儿现在中班认识了一千多个字,这本书的字几乎都是认识的。睡前的亲子阅读时间女儿就拿着这本书和我一起仔细的读起来。

为什么会有影子?影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阳光非常强烈,它照耀着房子,照耀着树木,也照耀着你,却没有办法穿透你。在你的身后,有一块黑黑的、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这个阴影就是你的影子。万物都有自己的影子,就连高高在上的云和飞机都有自己的影子。太阳下山后,你的影子就成了黑色的一部分,而黑夜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影子。当阳光照射在地球的这一半,另一半就在阴影中,这个阴影就形成了夜晚。不同的物体的影子的深浅是不同的。比如一张纸巾的影子就比一本厚厚的书的影子浅一些,这是因为阳光多多少少是可以穿透纸巾的,而厚厚的一本书阳光是穿不透的。影子的大小也是可以变化的。

晴晴小时候有一段时间就对自己的影子很感兴趣,她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两个人走在一起后面会有黑影,而且你走她也走你停她也停。她总是好奇的去踩自己的影子可就是踩不到,她就跑过来踩妈妈的影子,妈妈的影子还是能踩到的。当时我只告诉她这是我们自己的影子,但具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倒是没有和她解释。看过这本绘本女儿终于明白了,说“哦,影子原来就是这样形成的啊,我现在终于知道了”

手影游戏也是我和女儿经常玩的游戏,把灯都关掉,打开一盏台灯或者是手电筒,把手举有亮光的地方比划,晴晴会比划螃蟹,小鸟,大公鸡,小鸭子,小狗和小兔子好多种动物的造型。当移动双手时,影子也会跟着动起来。

看完这本书,我问晴晴,现在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吧?孩子高兴的点点头,那你说说都什么东西有影子啊?“大树有影子,我们夏天走在树荫下觉得很凉快,这就是大树的影子,楼下的爷爷奶奶们在房子阴凉的地方打牌打毛衣,这就是房子的影子,我们这里是白天,外国那边是夜晚也是影子。”由于爸爸是做外贸的和客人有时差,经常晚上很晚还不睡觉回邮件,女儿就问“为什么爸爸每一天都要很晚才睡觉早上也是很晚的才起来?”我们就和女儿讲我们和外国是在地球的两个半球上,我们这里是白天他们那里就是黑夜的,所以爸爸要很晚了才收到客人的邮件,也要很晚才能睡觉因为要回复客人的邮件。

自然科学启蒙系列的书一共有14辑83册,1-4辑介绍了较为常见和容易理解的自然科学概念,适合3-6岁的孩子阅读。5-14辑,进一步探讨了难度较高的自然概念,并加入了需要动手、动脑的延伸的阅读内容,适合5-6岁的孩子阅读。

篇2

【关键词】《父与子》;人物形象;平民知识分子

《父与子》是十九世纪俄国抒情浪漫式启蒙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屠格涅夫借助对1861年农奴制改革前后的俄国贵族阶级和平民民主主义知识分子两代人之间思想斗争和代际冲突的描述,从更广泛的社会背景角度以启蒙家的知觉展现了俄罗斯贵族精英文化逐渐走向衰败的必然趋势。通过《父与子》这部小说,屠格涅夫为贵族阶级的历史使命终结唱出了一首悲壮的挽歌,同时将俄国社会前进的希望寄托在了以巴扎罗夫为代表的新一代民主主义启蒙思想家身上。巴扎罗夫形象的成功塑造,成就了屠格涅夫对俄罗斯文学人物形象体系的贡献。

文学研究中常把具有共性的人物形象划为一类进行研究,通过对特定历史时代文化语境、历史任务类型和社会意识移异的研究可以看出人物的心理演进。在屠格涅夫创作《父与子》这部小说之前,俄罗斯文学中最典型的人物形象应该是由普希金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创造的多余人形象。然而,随着俄国国内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贵族阶级作为早期的精英文化的代表已经不足以承担社会变革的历史使命,多余人形象也相应的逐渐退出俄国文学的历史舞台。此时,无论是社会现实还是文学作品,都需要有新的人物形象来接过贵族知识分子手中的接力棒,重新引领俄国社会走向前进。屠格涅夫正是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才在《父与子》中率先塑造了巴扎罗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背景的新一代民主主义思想启蒙家形象。

尽管屠格涅夫在《父与子》之前已经尝试过塑造平民知识分子形象,例如《前夜》中的英沙洛夫就是一名保加利亚平民启蒙主义者。屠格涅夫通过英沙洛夫的形象,呼唤来自平民民主主义出身的俄罗斯自己的“英沙洛夫”。由此,诞生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父与子》中的巴扎罗夫形象。

巴扎罗夫是整部小说的中心人物。他是俄罗斯新一代平民知识分子的典型,是农奴制改革时期俄国社会当之无愧的“新人”形象。尽管屠格涅夫并未详细叙述巴扎罗夫的生平,但从作者对他的出身介绍和肖像刻画中,同样能看出巴扎罗夫身上鲜明的平民知识分子痕迹。巴扎罗夫出身平凡,祖父是曾充当过礼拜堂杂役的农民,父亲是农村穷医生,然而,尽管生活在贵族阶级占主导地位的俄国,他却从未抱怨过自己的平民出身,甚至引以为豪,公开宣布从不避讳。此外,作者还为巴扎罗夫刻画了一幅生动鲜明的平民新人的肖像:瘦而长的脸,宽广的前额,丘平下尖的鼻子,绿色的大眼睛,淡茶色的连鬃胡子,一个安静的微笑使他的脸显得有生气,而且显出他的自信心和聪明来。他说起话来“懒洋洋地,可是声音响亮”,他的脚步“坚定、快速、勇敢”,他的又长又密的深黄色头发盖不住他隆起的头骨。他穿着朴素,语言平凡自然,常把谚语俗语挂在嘴边,充满了民间的乡土气息。通过对巴扎罗夫肖像的简单刻画,屠格涅夫塑造出一位不同于以往贵族精英的崭新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

巴扎罗夫首先是精神上的强者,他充满自信,生气勃勃,具有锐利的批判眼光。他从不屈从于权威,蔑视贵族阶级的特权、腐化和堕落。在与“父辈”贵族地主老爷巴维尔・基尔沙洛夫的论战中,他始终确信真理掌握在自己手中,富有自主的人格和评判标准,展现了年轻一代独立思考的处世态度和奋勇直前的斗争精神。在理论上,巴扎罗夫坚决捍卫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观。他不相信上帝,否认宗教,始终坚持无神论。他笃信科学的力量,主张用自然科学的眼光来看待周围一切事物。他崇尚自然科学的崇高地位,试图以科学实践向俄国社会宣布:俄国的发展要靠科学强国的路线。正是这样一种崭新的现实主义和唯物主义思想,奠定了巴扎罗夫作为民主主义启蒙家的思想基石。

巴扎罗夫与以往多余人形象的不同之处还在于,他既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更注重行动和实践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巴扎罗夫可以算是行动的巨人。他抨击贵族阶级的泛泛空谈,自己首先从小事做起。他具有实践能力,注重自然科学研究。热爱工作是巴扎罗夫作为平民知识分子区别于贵族地主阶级的鲜明特征。当他来到基尔沙洛夫庄园度假后,马上就开始工作:采集植物标本,从事解剖,进行物理和化学实验,一架显微镜一用就是几个钟头。巴扎罗夫用亲身行动毫不掩饰的表达着对成天无所事事的贵族地主的鄙视。同时,巴扎罗夫的行动还很有价值取舍标准:“凡是我们认为有用的事情,我们就依据它行动。”他的行动目标也很明确:首先将地面打扫干净,为未来打扫地盘。知行统一的巴扎罗夫赋予了新一代民主主义启蒙思想家不同于以往多余人形象的新的文化内涵,表明了平民知识分子们勇于肩负启蒙家历史使命的决心和勇气。

巴扎罗夫还是俄罗斯文学中第一个虚无主义者。小说中屠格涅夫把巴扎罗夫描绘成“完全、彻底的否定”的坚定维护着。巴扎罗夫将人类所有历史遗产――包括音乐、艺术、文化――都置于虚无主义的框架内,他激烈的否定现存的一切制度,包括专制制度、农奴制度和宗法制度。他否认一切历史文化传承。地主老爷尼古拉・基尔沙洛夫“富有情感地”拉着大提琴,吟诵着普希金的诗歌,这一切在巴扎罗夫眼中都是荒诞可笑的。按照他的观点,拉斐尔“不值一个钱”,而俄国的艺术家比拉斐尔也好不到哪去。他否认爱情、友情等一切情感,认为一切人所谓的精神的品质都是一样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这同样构造的大脑、脾脏、心和肺”。巴扎罗夫的虚无主义思想,明显受到了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西方实证主义在俄国传播的影响,同时与他自身过度崇尚自然科学也是密不可分的,代表了当时平民民主主义启蒙思想家的典型世界观和价值观。

巴扎罗夫形象的塑造与屠格涅夫的思想矛盾是紧密相连的。农奴制改革后的屠格涅夫,对贵族地主阶级的衰败趋势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但是他对新一代平民民主主义者能否承担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仍然充满矛盾。一方面,屠格涅夫在平民知识分子身上看到了俄国新生力量的崛起,因此他强烈呼唤俄国平民民主主义者的出现;另一方面,由于屠格涅夫清楚的看到平民知识分子身上的缺陷,他对这些新生力量能否承担社会历史使命又充满了不确定和担忧。尽管平民知识分子们都出身于平民社会,但他们从未真正了解过社会生活,从未深入过俄罗斯人民的内心。在屠格涅夫看来,启蒙思想家必须和俄罗斯人民、俄罗斯乡土和俄罗斯文化紧密相联,脱离俄罗斯人民的变革是很难成功的。然而以巴扎罗夫为代表的平民知识分子们在崇尚民主与理性的同时,却总是脱离了俄罗斯现实社会的真实生活,这导致屠格涅夫对这些新生力量今后的发展道路充满了矛盾和担忧。小说最后巴扎罗夫的离世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屠格涅夫的心理矛盾,他无法为平民民主主义革命者们指明一条确切的前进道路,也无法将俄国社会进步的责任放心的寄托在他们肩上。

【参考文献】

[1]屠格涅夫,丽尼,巴金,译. 前夜・父与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篇3

关键词:康德 批判哲学 思想来源 体系内容 意义

康德的批判哲学开创了德国古典哲学之先河。大概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期,康德从研究自然科学转向研究哲学,在其先后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三部哲学著作中,康德分别阐述了他的认识论思想、伦理学说和美学观点,构成了所谓“真”、“善”、“美”的批判哲学体系。总体来说,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它不仅检查了西方哲学长期发展的成果,而且提出了新的问题,至今仍具有较大的影响。

一、康德批判哲学的主要思想来源

康德的哲学思想经过了一个长期艰苦的探索过程,在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过程中,有两个人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是休谟,一个是卢梭。康德在他们的启发下,形成了后来批判哲学的两大主题,这就是自然和自由。

康德建立批判哲学,休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说:“我坦率地承认,就是休谟的提示在多年以前首先打破了我独断论的迷梦,并且在我对思辩哲学的研究上给我指出来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1]9休谟提出了习惯联想说的因果论,认为因果联系的观念只能在“思想的习惯联系”的感觉中去寻找。这样,休谟就否认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断言人们的因果观念不是来自客观的因果联系,而是来自对心中的一种联系的感觉。

康德认为,休谟把因果原理归于习惯性的联想,仅仅表示主观联想的必然性,因而自然科学只能是或然性的知识。这样不仅会断送形而上学,甚至可能断送科学。于是,康德决定走一条与他不同的道路。他把形而上学和科学分别划在超验领域和经验领域,并进一步讨论了它们各自存在的意义。康德发现因果关系概念不是唯一的,提出了范畴学说,回答了自然科学何以可能的问题,并为在自然科学之后讨论形而上学何以可能奠定了基础。康德接受了休谟提出的问题,然而,他不同意休谟的结论,坚决地批判了休谟的怀疑论,不仅从独断论中拯救了形而上学,并自认为拯救了经验科学。

康德批判哲学所要极力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如果因果必然联系普遍统治着整个自然界,应该怎样解释人的自由,也即探讨人的自由原因对实践行为的决定作用。在这个问题上,康德深受卢梭的影响。

当启蒙主义者鼓吹文明、科学和进步之时,卢梭则开始了对启蒙主义的深刻反思。卢梭对自由原则的热情歌颂,使康德挣脱旧形而上学的束缚,用理性来解决道德问题,即解决人的自由问题。卢梭对康德的影响就主要表现在“自由”原则的提出上。通过“自由”概念,康德得以证明一种建立在不同因果关系上的二律背反,即必然是现象的经验界的必然,自由是自在之物的超验界的自由。这样,康德在自然科学之后,在超验范围得出了形而上学命题可以是真的这个重要成果,从而在哲学上得出“与经验相反但也真实”的结论。这个结论对于康德把旧形而上学改造成新形而上学,是一个关键。由此可见,卢梭对康德影响的巨大。

二、康德批判哲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康德批判哲学的认识论思想

康德把在认识论领域的理性称之为“理论理性”,是一种先验的认识能力,属于知识论的范畴。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考察理性的认识能力,要解决自然科学如何可能以及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如何可能的问题,指出理性为自然立法。

康德用“感性”、“知性”、“理性”三个环节构成了他的整个认识论体系。康德说:“吾人一切知识始自感觉进达悟性而终于理性。”[2]242“感性”是其认识论的第一个环节。“感性”是一种借助于经验而形成感性直观知识的先天认识能力。“知性”是其认识论的第二个环节。“知性”是对感性对象进行思维,把特殊的没有联系的感性对象加以综合,使之成为有规律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先天认识能力。“理性”是康德认识论的最后一个环节。“理性”指人先天具有的一种要求把握绝对的无条件的知识的能力,即要求超越“现象世界”去把握“自在之物”的能力。认识三阶段理论,符合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

康德把世界划分为现象和物自体,认为经验的直观只能认识现象,而不能认识物自体。物自体是可思而不可知的宇宙本体,可以通过知觉把握。人与自然最重要的的关系就是理性通过知性为自然立法,在此过程中,理性是位“外来”立法者,具有先天的认识能力,它所先天具有的直观认识范畴及其引申出的认识规则构成知识的基础或根据。

(二) 康德批判哲学的伦理学说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考察理性的实践能力,以解决自由意志,道德行为如何可能的问题,以确定人的意志、道德、信仰等实践理性。这里理性的实践能力向人的意志颁发先天法则,即理性为道德立法。

篇4

启蒙运动的兴起原因:

1、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封建专制制度已成为其发展障碍。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迫切要求结束旧制度,所以资产阶级必须首先从思想上做好革命的准备。

2、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思想解放提供了依据。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进步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使人们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启蒙思想家力求发现支配人类和社会的永恒的法则,也就是力求探索推动人类社会自身不断前进的法则。因此,一场适应于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文化运动兴起了。

篇5

关键词:农村小学;科学;对策

科学课是少年儿童了解自然现象、探索自然科学规律的启蒙学科。全面提高农村学生的素质,已成为农村教育深化的必然趋势。开展科学教育能激发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意识、科学态度、启蒙学生可思维的火花,培养动手动脑的操作能力,为促进形成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与学生全面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质量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与探索:

一、教师要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

小学科学课涉及面广,揭示的自然现象复杂,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自然科学知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他们心中的一个个谜团需要教师去解决。教师只有扎扎实实地掌握知识,才能踏踏实实地教育学生,才不至于想当然主观臆断地去解释自然现象和学生提出的问题,才能将自己的教学建立在严谨的科学基础,才能传授给学生真知。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性,教师还应该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获取、掌握最新的科学信息,给学生一个圆满的说法。例如:学生知道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米,但珠穆朗玛峰每年仍在以1厘米左右的速度上升,若干年后,这个高度肯定会发生变化。

二、课堂教学要实际、灵活、多样化。

1、在教W活动中要尽可能向学生展示实物,出示直观教具。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直观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由于农村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有限,视野较狭窄,对许多自然界生物和一些科学现象不曾见到,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距离感和陌生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向学生展示或再现实物加深第一感官印象。

2、小学科学教学由于它涉及的知识面广,涉及的事物也繁杂多样,不仅有事物表面的认识,更有对事物本质的探讨。因此,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要想小学科学课教学富有成效,首先,在教学方法上要“活”。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比较熟悉的事例出发,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加以引导。如可以用玩游戏的方法去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去激发孩子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也可以用音乐来渲染气氛,感染学生。其次,教学的手段要“活”。小学生的思维是通过声音色彩图像等具体形象来感知的。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图片、挂图、实物、投影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去进行直观教学和辅助教学。这样做,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活跃学生的思维,而且也容易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再次.科学课堂教学形式要“活”。科学课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书面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教材的特点,联系学生的实际,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自然科学实践活动,如动员学生参加种植、养殖劳动,进行植物标本的手工制作,走出校门进行自然水域的污染调查等等。如在教学两栖动物时,我先让学生观察真实的青蛙和蟾蜍的外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再通过幻灯了解它们在繁殖和生长发育方面的共同特征,最后引导学生归纳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

3、以观察分析、动手操作为教学切入点,以“问题法”为突破口。观察是感知的过程,生动直观的实验,可以形成强化刺激,使大脑留下持久的印象。特别是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不明白的问题,总想问个究竟,看了以后又想去动一动,想知道是到底怎么回事。因此,作为科学课老师,要积极地引导他们去观察,学会怎样观察?如何观察?从观察中进行分析综合。去实验,学会怎样实验设计?学会如何使用仪器?从实验中比较概括,得出结论。用“提出问题”的方式作为教学突破口,既是一个教学策略,又是一个思维方式,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4、积极采取探究方式教学。以探究为核心,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机会。“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性学习一般要遵循一定的模式,其过程与方法可概括为提出问题――做出猜测(或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表达和交流等七个环节。每一次活动可以是多种环节形式的活动,也可以是某一两个环节的活动。学生可加参与其中的某些方面、某些环节的活动,也可以完整的参加探究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所要探究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由浅入深,由低到高。

三、重视实验操作。

实验或实验探究是科学课的核心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一方面,要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维、主动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认识自然规律。同时,也通过实验操作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兴奋点,把注入式的教学变为启发式的教学,把学生被动式的学习变为主动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另一方面,教师要认真组织好学生的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实验,促使学生各种感官的协调一致,不仅使学生的技能得到训练,强化了新知识的掌握,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理解、记忆、创造等综合素质和能力,又为培养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在教学水的浮力时,让学生通过在水中压木块和用橡皮筋吊石块,认识到水有浮力,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在水中无论是上浮的还是下沉的物体,都要受到水的浮力。

四、注意讲究评价艺术,注重学生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经历过程。

篇6

思想文化模块的一些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偏深偏难的,例如先秦诸子的思想、宋明理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等。教师要教学到位并不容易,学生要真正理解也不是件轻松的事。这无疑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新的挑战,也是必须攻破的难关。

海宁的朱能老师认为:“思想史的内容主要是讲清楚历史上的人们面对时代与社会所提出来的问题是如何解释的,这种解释是怎样变化的,他们提出了哪些改造社会的方案,这些方案又是如何影响了社会。”①要对高中思想史教学内容有深刻的理解与认知,教师仅仅依靠反复钻研教材是不够的,由于原先所学知识的局限性,自己常常面临知识缺陷的困境,“如果教师不能对课程进行深度理解与认识,很难想象教师如何运用这个媒介来展开自己对的教学工作”②。如何摆脱这种窘境,树立教学信心,我们要广泛阅读,用阅读的营养补充知识,拓宽视野。我认为要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和运用一些研究成果,消化教材知识内容,从而攻破教学难点。

基于上述认识,我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这一专题的教学过程中作了相关尝试,并得到了不少收获。

一、运用研究成果,理解重要观点

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的比较是本专题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在人民版教材101页有这样一句话:“他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反复钻研教材,并没有在教材上找到足够的材料说明苏格拉底和智者在追求功利上的不同。

教师如何向学生解释智者追求功利的主张呢?显然这里光靠课本的内容让学生理解这后半句话实在有点困难。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翻阅相关书籍,发现了这样几句话:“智者学派大多数人都是索取报酬的教师,所教范围什么都有,包括使人飞黄腾达的法门、增加收入的方法、提高记忆的窍门这些人以教授青年人各种辩论的技巧谋生,其中以普罗塔格拉最为著名。当时人们也称他们为‘雄辩家’,后人也叫他们为‘诡辩家’,因为他们往往为了追求辩论的胜利而不惜以诡论歪曲事实。而苏格拉底从不收费,他追求真理,不是为辩论而辩论。他很贫穷,衣衫不整,打着赤脚,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与人谈话、思考问题。”③④⑤我充分运用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在课堂上加以补充,弥补教材的不足,观点有了史实作为依托,学生就能比较清楚地理解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在追求功利上的不同态度,而不是生硬塞接受。

又如同一课中“苏格拉底在哲学上的重大意义就是他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这个观点是比较难解释的。通过阅读赫士钊的《西方先哲思想全书》了解到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么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人间”⑥。苏格拉底把哲学从高深的宇宙论思辨中转移出来,将注意力集中到人本身及道德问题上⑦。“认识你自己”这句富有哲理性的名言本来是刻在德尔菲阿波罗神庙墙上的铭文,也成为苏格拉底哲学探索的指南。有了这些解说,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这个观点理解起来不再那么困难。

二、运用研究成果,理解重要概念

记得一开始接触这一专题的《专制下的启蒙》与《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这两课时,有一个问题一直盘绕在心中:理性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就提到,在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赞美理性,在宗教改革中说《圣经》代表着理性,代表着思想自由。为什么在启蒙运动的时候,启蒙思想家关注社会,希望用理性的光辉映照出一个民主、科学的时代,理性成了启蒙运动的中心。理性对启蒙运动似乎显得至关重要。在初上这一课时只是按照书上的意思和一些参考的课件强调理性是启蒙运动的中心。为什么理性在启蒙思想家眼中有那么重要的位置?对这个问题我丝毫没有提起。上课时觉得底气严重不足,心虚得很。课后查阅相关专业书籍,发现学者已有丰厚的研究成果,这与当时自然科学的巨大成是分不开的。

在赵利剑著的《启蒙运动教学研究》中,关于启蒙运动的背景中有这样的描述:其一,“宇宙万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种自然规律是完全可以认识的……人类社会也有支配其发展进步的永恒法则”;其二,“人们在认识自然规律的进程中不需要上帝,只需要理性……人们只要像自然科学那样运用理性主义的方法,同样可以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规律”⑧。

原来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牛顿取得的科学成就让启蒙思想家们大受启发,他们认为理性既然可以认识自然规律,那么就可以破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用了上面赵利剑老师的两个材料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在启蒙运动时期理性被极力宣扬的背景。引用了下面这个材料帮助学生理解理性在启蒙运动时所起的作用。“人只要从屈服于神转而面向自然、征服自然,就能从愚昧和迷信中解放出来,获得巨大力量,推动社会前进。科学的本质就是启蒙,启蒙必须依靠科学。科学能揭示‘自然之光’,也能点燃‘理性之光’,引导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⑨。启蒙思想家希望用理性之光驱散当时的愚昧和黑暗。

三、运用研究成果,理清重要知识之间的关系

对于《专制下的启蒙》这一课里各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我起初是按教材的顺序逐个分析的,也补充了一些材料和题目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但是学生掌握的效果一直不理想,后来发现在上课过程中只是罗列了这些人的观点,而割裂了这些思想主张之间的内在联系。阅读了陈乐民先生的一些文章、任世江老师的《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和赵利剑老师的《启蒙运动的教学研究》一文后感触颇多。如果在上课过程中理清社会契约、人民、分权制衡这些重要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起来就会轻松得多。

赵老师的这些观点分析得十分精妙,反反复复阅读琢磨后,认为自己对启蒙思想的理论逻辑整体把握有了不少提高。根据赵老师的观点,我设计了下列板书(见下图),帮助学生梳理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政治主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像一开始那样分割开来讲,这样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本来《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这个专题教学对我来讲是比较困难的,经过这次运用研究成果,突破教学难点的尝试,对这个专题的理解有所深化,教学过程多了些从容和信心,今后教学面对碰到的难点,我们要坚持阅读,积极思考,不断积累,化解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注释:

①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朱能讲座课件.浅析思想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必修三专题六教材解读和课堂教学为例.

②靳玉乐.理解教育.

③希腊人:160.

④马克,主编.世界文明史(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17.

⑤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⑥赫士钊.西方先哲思想全书.中国城市出版社:32.

⑦罗素.西方哲学史.

篇7

一、认真做好课前准备

充分的准备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一堂学生分组实验课至少需要1节课的准备。首先是实验器材的准备,只靠我校现有的仪器是不能按要求完成的,有的实验甚至无法开展的。所以,就需要在课前准备好实验器材。对缺少的器材,我多数是用学具和自制教具来补充。为此,我就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制作实验,这样一来,既准备好了器材,又培养了学生的制作能力,从而一举两得。其次是实验的试做,不管是学生分组实验还是教师演示实验,也不管这个实验简单与否,都需要通过一次或多次试做,才能知道还差什么,哪儿出现了遗漏,然后再加以补充、改进。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精心组织教学是保证实验教学成功的关键。一切实验工作都应有一个目标,就是让学生能直观、形象地获得科学知识,增强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因此,精心的准备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铺垫。对于学生实验来说,内容多,时间短,就要求我们精心组织每一堂实验课,绝不能照本宣科。

如我在教学《光的直线传播》一课时,让学生在课外活动实验中制作好小孔成像的演示器,再指导学生做成像实验,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然后分析——讨论——总结出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从而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我再提出问题:“为什么晴朗的树丛中常常会看耀眼的光斑亮点呢?”并指导学生分析。原来,树叶与树叶之间有缝隙或树叶被虫子吃个窟窿,太阳光照射下来,这些缝隙和窟窿就相当于实验中的小孔,太阳就相当于实验中的蜡烛,从而形成了小孔成像,即光斑亮点就是太阳的像。这样一来,学生思维又由理论实验回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实践过程,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实验问题,达到了实验教学的目的。

三、注重自然实验课的兴趣教育

自然课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门基础学科,自然科学的启蒙教育对于儿童的智力发展有着极大的意义。因此,在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时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内容要生动具体,要有针对性和可接受性。在教学方法上还要富有多样性和趣味性。使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能够掌握有关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

例如学习第一堂实验课《用感官辨认物体》一课时,我考虑到这是对学生启蒙教育的第一堂实验课。首先,要让他们对此课感兴趣,达到喜欢学、喜欢做的目的。于是,我就抓住儿童好奇、喜欢游戏的心理特点,首先介绍实验情况,然后让学生全都闭上眼睛,我再悄悄地拿出洗脸盆,用筷子敲打几下。问:“你们知道我在干什么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在敲盆子。”因为这是学生最熟悉的事情,学生容易感知。我接着问:“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有的学生很快地回答:“我是看到的。”因为有的学生在偷偷地看老师,于是就不假思索地回答出这样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从正面引导学生,指着自己的眼睛,有意识地问:“眼睛是闭上的,怎么能看得见声音呢?”这下学生马上就想到了声音是用耳朵听来的。再让学生听一些熟悉的声音,如吹口哨、手摇铃等,然后在黑板上画上耳朵这个感官,并讲解:“耳可以听声音。”为了让学生对自然课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我特地发给每个学生一颗糖,让他们尝尝后,问:“糖是什么味儿呢?”学生便齐声回答:“甜的。”我又接着问:“你们是怎么知道的?”他们说:“用舌头尝的。”这样一来,通过具有游戏性的实验,让学生感到了实验课的趣味,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感官辨认能力,达到了实验课预期的目的。

四、正确引导学生提高认知能力

由于小学儿童的认识能力有限,很多自然现象他们是很难分辨清楚的,就需要老师在教学时正确地引导,灌输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然而,没有正确的基础知识,就没有思维赖以存在的土壤。如我在上《用符号记录天气》一课,先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春天为什么会下雨,冬天为什么会下雪”等等。然后说:“你们想解开这些秘密吗?在今后的自然课中就会找出答案,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制作天气符号的卡片。”接着就教学生如何记录一周的天气。如画上小太阳就表示晴天,画上云朵就表示阴天,并填上当天的天气符号以作示范。学生往往认为不下雨就是晴天,这时我就引导学生对照课文插图并联系实际比较晴天和阴天的不同。白天,天空中云较少,能看见太阳,室外物体有影子;夜晚,天空中云也较少,能看见星星、月亮、该天就为晴天。反之,天空中云比较多,不能看见太阳,室外物体没有影子,夜晚云也多,该天就为阴天。另外,天气有时也是瞬息万变的,晴转多云或晴转阴等情况是常见的,如昨天上午还是晴空万里,下午却是春雨绵绵,我就告诉学生,不要把短暂的天气情况作为一天的天气来记录。

篇8

[关键词] 科学翻译儒家思想文化传播与时俱进

从16世纪~19世纪近300年时间里, 西学翻译在中国历史上掀起了两次。16世纪末,耶稣教会士利马窦等人来华翻译和传播天文、算学、地理、物理、水利等西学著述,掀起了西学东渐的第一次。到19世纪末的一段时间内,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潮被译介到我国,于是近代西学东渐的第二次开始。在此期间科学翻译作为西学东渐的媒介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由它所介绍的科学技术和思想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这个冲击不是瞬间的而是持久的,其具体表现主要在思想意识和文化传统等领域。

一、科学翻译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任务

科学翻译是以传达科学信息为主的翻译活动,是译者用译语表达原语科学信息以求信息总量相似的思维活动和语际活动。科学翻译在历史上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汉晋至唐,元末明初,明末清初和清末。明末以前科学文献翻译的史料较少,这是由于长期的闭关政策造成的。到清末,朝廷设立现代外语学校等后中国人才开始自己翻译科学书籍。随着留学欧美与日本的大批留学生回国,外国人终于退出了我国的科学翻译事业。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进一步加强,翻译事业方兴未艾,科学翻译的领域也由最初的自然科学翻译扩大到其他更多实用性领域,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外事外贸等不以情感为主的非文艺领域。科学翻译无疑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为科学知识对人类社会思潮具有渗透作用。

1.“科学”的定义:“科学”(Science)是Any system of knowledge that is concerned with the physical world and its phenomena and that entails unbiased observations and systematic experimentation. In general, a science involves a pursuit of knowledge covering general truths or the operations of fundamental laws. 这个定义告诉我们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世界及其现象,其研究方法是客观的观察和系统的研究,目的是揭示普遍真理和基本法则。事实上,科学事业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彻底改变了有识之士的眼光和见解,引起了人类思想的更新,从而人类社会向更加理性和文明的方向发展。

2.翻译的任务和目的:翻译是按社会认知需要、在具有不同规则的符号系统之间传递信息的语言文化活动。这说明翻译的作用是不同文化间的人们通过译事活动彼此认识和了解对方社会与文化传统,达到交流的目的。翻译在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媒介作用,这个作用不是瞬间的而是深刻的,持久的。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科学和翻译都承载着社会文化发展的重大作用,而科学翻译作为二者结合点对不同社会间科学文化的交流所起的媒介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二、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存在问题

根据文化传播学的规律,只有势能高的文化要素才能传播到低的空间,且具有较大的动能和效应。中国儒家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属于高势能文化还是低势能文化,西方文化如何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本文关注的问题。

儒学是中国最古老、最博大和最有影响的学派。二千多年来,它以其浩瀚典籍构筑了中华文化学术的宏伟殿堂,又以其“经世致用”的精神而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孔子成为家喻户晓的大圣人,儒学成为中国古老文明的主要象征。汉以前,孔子思想并未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汉代以后,为了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式确立了孔子及其学说在中国思想界的统治。此后,历代统治者进一步神化孔子,提倡儒学,巩固了孔子的至尊地位。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史学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这种影响波及到东亚乃至全世界。儒学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而且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不断地改变其自身。社会变革对于儒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反之,儒学在其演变中又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社会变革。

博大的儒家文化使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化历史上形成了一种强势文化。清朝乾隆皇帝面对英国使节做出了这样的回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以通有无。”所谓“天朝”和“外夷”正是儒家思想的正统观念。直至西方列强用枪炮轰开中国国门时,清政府却毫无准备,最后丧权辱国,沦为殖民地。造成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与儒学的消极思想有极大的关系。儒学经过历代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复杂的派别体系,其中主要有程朱理学、陆王新学,也有汉学、宋学等派别,明清时期汉学派积极务实但势力单薄,没能形成较大的影响,客观唯心主义的程朱理学和主观唯心主义的陆王新学以及宋学派在统治阶级士大夫阶层占主导地位,他们蔑视一切自然科学,闭关锁国,对国门外世界的发展毫无兴趣,这对貌似庞大的清政府来说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在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各国传教士们千方百计,不失时机的用科学传教的手段敲开了中国的大门。这便是高势能文化中低势能元素的体现。

因此,儒家思想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常青不败,并对其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在16世纪前远远超过西方文明而形成了高势能的文化;然而,就在高势能文化中仍然存在着低势能文化的元素,这种元素酷似阿喀流斯的脚踵成为致命的弱点。西方各国很早就从马可・波罗的记载中对中华文明垂涎三尺,却只能望文兴叹;当它们一旦注意到这种薄弱因素,便毫不犹豫地涌了进来。同时西方的科学民主思想随之也传入中国,在进步地士大夫中传播开来并形成了一股新的社会思潮――这一切都是中外翻译家们共同开创的新局面,科学翻译成为其重要的途径。

三、科学翻译对儒家传统思想的冲击和影响

众所周知,东方和西方的差别和冲突是久远的和激烈的,思想文化冲突尤为突出。东方的含蓄与西方的奔放,东方的集体主义和西方的个人主义等向来都是东西文化比较的主题。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谈一下科学翻译对东方儒家文化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1.变革与稳定。纵观欧洲历史,无论是时代的变迁还是思想的更新都是非常频繁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联合与争斗给思想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因此西方文化的基础是多元的:既有希腊罗马文化元素,也有基督教文化元素,又有日尔曼文化元素,所有这些都为中世纪后新思潮的不断出现打下了基础。人文主义,理性的启蒙思想,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都表明了欧洲思想具有变革性,而这种变革性给欧洲科学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与此相反,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有朝代的更替,但儒家文化的大一统思想是社会思想文化稳定的基础。科学翻译介绍的科学思想确实给明清时期的统治阶层冲击不小,有的视其为洪水猛兽,但有的却认为是希望之光,这样,一部分革命的力量就在稳定的环境中蓄积起来。西方列强的入侵打破了这种旧的秩序,使得西方新思想的有了发展的条件。此时被称为“中国的马丁・路德”的康有为力图使儒学完成从古代到近代的历史性转变,并且希望按照西方基督教的模式变儒学为宗教。民国初年,他还发起成立孔教会,并要求国会定孔教为国教,而这一切又随着帝制复辟失败而告终。清朝后期部分经世文献还附加“洋务”思想,足以反映当时的时代特色,亦可见清儒们也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

2.客观与主观。这里谈论的主观与客观并不是严格的哲学意义上的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前文在对科学的定义中提到“客观(unbiased)”一词,英语中与“objective”同义。在欧洲虽然天主教在中世纪把持一切,但当科学真正兴起时它对世界的解释显得苍白无力――这就是科学的力量所在,因为科学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客观的。客观和理性的结合使人们能够更加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欧洲17世纪的科学革命和与之相伴的理性的启蒙运动使民主、平等和科学观念深入人心。令人欣慰的是当欧洲的科学著作被译介到中国后,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也介绍到古老的中国大地,给上层统治阶级们提了个醒。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蔑视一切自然科学,缺乏客观务实思想,主观主义风靡一时,中国人在16世纪后变得无所作为,中国科技大大落后于欧洲。但随着科学著作的译介,一些仁人志士意识到要使中国强大,就得务实,因此介绍西学的学堂,军械制造所等重要机构相继建立起来,一些西方科技实物如大炮、望远镜、西洋乐器、照相机、物理化学器物、西洋建筑等也落户中国。从此,中国人客观务实的开始探索民族振兴的道路。

3.近代与传统。我们不妨从另一角度审视这种影响。欧洲历史在中世纪后进入近代,欧洲人的思想从以神为中心(God-centered)转移到以人为中心(people-centered),开始强调世俗的兴趣,人文主义又一次得到重视,有识之士为追求自身的解放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直到《人权宣言》的发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成长,也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近代思想取代了封建思想(这就是文艺复兴时期学者们为何将 “中世纪”称为“黑暗的时代”来区别自己所处的时代的原因)。而在同一历史时期,中国仍然处于封建社会,“君权神授”以及“唯心理学”“八股取士”等封建思想禁锢着人们的头脑,思想大大落后与西方。而此时的中国,在西方社会和文化的猛烈撞击下已发生亘古未有的巨变。受近代西方文化的刺激和影响,中国近代的启蒙者重新审视中国自身的历史和文化,既批判传统,又从传统中汲取滋养;既藉助传统了解其接触到的西学,又以其了解和体悟的西学来对传统做出重新诠释。此后继之而来的便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具有反封建思想的一系列重大革命运动直到的到来,求其源,我们决不能忽视科学翻译的重大作用。

篇9

【摘要】:在健康-疾病的连续统假设之下,以理性主义的目光审视被逐渐微观化的研究领域,随着观察数量级的逐渐减小,悖论也应运而生:当对疾病的考察达到可以用量子力学—纯粹粒子化的结构世界进行描述时,一个被观察主体赋予决定性作用的客体对象将丧失其确定性:薛定谔猫佯谬—粒子无法在健康与疾病两种对立的状态中被确定,结论为是否患病完全取决于观察者对粒子行为发生的概率性捕捉:未对粒子最终行为确定之前,人的身心可以任意在健康与疾病之间进行跨度,甚至生死也不例外,这仅仅取决于粒子在某个时刻恰好被观察到的随机行为。这个极端的思想实验不仅说明了量子力学的不完备性,也以某种戏谑的方式间接暴露了临床医学基础理论的脆弱性。

【关键词】:临床医学 量子物理学 科学哲学 交叉学科 科学难题

临床医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理论瓶颈间接反映了作为其后盾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所存在的重大缺陷。对于一种治疗胃溃疡的新药问世,它能够带给人类的成就感还远不足以掩盖众多病因不明的疾病所造成的伤痛与不安。即便人们对医学前景盲目乐观,也必须做出最坏的打算:在超级细菌泛滥成灾或大规模流行病席卷全球、死状狰狞的尸体堆满病理解剖室却死因不明时,我们不会发生这样的悔恨:今天的一切结果完全归咎于最初的临床医学!

鉴于医学理论本身的纷繁复杂,本文仅从以下三个片段进行简要论述。

一、对临床医学本身的病史回顾

临床医学就是现代西方医学的同义词,其全部理论基础源自启蒙运动以来的自然科学结晶及理性主义在逐渐占据历史主导地位过程中不断斗争的必然结果。临床医学不仅在诸多领域赢得了话语权,也以其典型的工具主义巧妙的回避了来自各种本体论的诘难:医生只负责治病救人,当这种行为在社会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时,我们认为临床医学是成功的。医生不需要知道疾病的真正病因是什么(甚至这种病因是无法被追溯或还原的)。医生只需要知道这个疾病的症状,检验结果的异常及相应的治疗方式。

临床医学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是工具主义与形而上学的分道扬镳,是偶适真理替代归纳论证,是唯理主义与神学的毅然决裂。

表面上看来,此种实用主义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那些宗教时代的巫医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对于癫痫的病因,我们摒弃了恶灵附身的解释,选择相信大脑功能性异常放电的假说。显而易见的事实却是:这种病因假说并不能真正指导我们进行病因治疗,因为绝大多数临床治疗都只是对症治疗。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虽然病因假说往往比治疗手段还要丰富多样,但使用价值几乎为零,仅仅作为一种填补理论空白尴尬的自我圆说。例如:当对癌症病因的假说类型超过对癌症的治疗方式,“方法论”和实践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对称,假说背后没有相对应可操作性的实践检验作为理论支撑,那么从逻辑实证主义的角度断定,这些假说是毫无意义的认识论空谈乃至胡说。类似于理论物理学界为了发展超弦理论而制造出大量既不能被证实,也不能对实验结果进行预言的数学模型,如同理论泡沫般占据并消耗着实验资源,这便是当代物理学危机。因此,临床医学的理论瓶颈仍然和其他自然科学殊途同归:临床医学的局限,就是自然科学的局限。

二、泛经验主义下的恶性循环。

临床医学是一门高度不确定的边缘学科,主张并坚持经验主义可获得更多确定性事实和认识论的强化。但这种经验主义往往扼杀了其他可能性,将效果论包装在社会权威中进行盲目夸大。即便是各大报刊媒体推荐的名医,也不能解释癫痫真正的病因。医生规范化培训就是这样一个目的:医生并没有获得任何有关病因探究的指引或灵感,只是不断在前辈的带领之下重复执行那些经验性、常规性的操作,直到技能变成一种条件反射。当看到病人突发抽搐时,医生立刻会想到癫痫和卡马西平(一种治疗癫痫的药物)。

总之,医生的成功是制度的成功,是经验主义的奏效,而不是医术高明的表现,更不是他对疾病有某种先进的认识论。例如:高居重点医院的“名医”在脱离医院强大制度和环境支撑后将无法行医,相比一些非法行医的江湖医生,这些昔日的“专家”甚至处理不了一个普通的小儿感冒,因为这些“名医”的经验并不是通行的法则,在突如其来的变故之下,很难保证他们还能正襟危坐的从容应对。其次,经验主义的盛行往往给教条主义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医界的一个公共笑话:医生一边查阅资料一边给病人诊断,按图索骥般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换言之,经验主义所产生的实用价值并不能说明它是完备的。相反,一旦经验主义成了思维定式,对于新问题和特殊问题的处理将会出现偏差甚至酿成大错!

三、基础理论的反馈抑制。

当新理论取代旧理论的同时,也像宗教信条般深深植入人们的观念。故,尝试并努力改变基础理论是十分艰巨甚至危险的任务,不敢越雷池一步有时反而成

为崇尚科学的辩护词和明哲保身的做法。其结果是:医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基础领域在近30年的发展几乎处于止步不前的状态。我们不再会看到类似“相对论”诞生和“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等突破性、里程碑式的成果,取而代之的是诸如“某粒子加速器速度提高了10倍”等技术性细节的提升和改进。

虽然基础领域的改变可以改变整个人类的认识论并重组知识的结构,技术领域的改变只对某个局限的范围产生作用或影响,但当今绝大多数科学工作者还是会选择做一个低风险高收获的机会主义和功利主义者。

基础领域大量人才流失,学术氛围一潭死水,学术垄断、政治化、形式化等作为制约科学发展的外部因素依旧不容小觑:这既是科学进步的阻力,也是固步自封、安于现状的始作俑者。

综上所述,在自然科学基础领域的若干重大问题尚未解决之前,临床医学很难有实质性的革新。21世纪的人类正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科学挑战,在沿用旧理论屡屡遭遇瓶颈之时,是否考虑去质疑基础理论本身?科学精神就是怀疑一切的态度。当这些坚如磐石的旧科学基础保持着百年不变唯我独尊的姿态时,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重新构建另一座理论丰碑来领航并发掘科学的新大陆呢?笔者和大家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 米歇尔·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2] L·斯莫林. 物理学的困惑[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8

篇10

关键词 萨特;形而上学;存在主义

中图分类号:B0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16-(2014)01-

近代哲学的开启就是人的理性的发现,启蒙运动的实质体现在对理性主义的推崇,近代哲学的主体是对人的认识能力的考察,所谓的理性就是人的认识理性。近代哲学也称认识论的哲学,近代这些的焦点和问题都集中在对认识的研究上面,认识的起源、认识的动力、认识的目的和认识的价值。同时近代哲学的产生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科学开始脱胎于哲学,进行收集材料和总结自然科学的成果,但是还是没有彻底摆脱哲学的束缚。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相互影响,哲学为自然科学提供哲学的基石,主要是认识论上的证明,科学为哲学的现实的经验材料和实验证明。近代哲学把哲学引进了经验论与唯理论之间关于认识问题的争论,结果不能证明感觉经验知识的普遍必然性,但是理性刚开始脱胎于就宗教体系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神秘性,理性自身的证明确实很薄弱,所以很多哲学家同时也是宗教徒,因为理性在现实生活和认识过程中显得脱离现实和不可靠,因为很难通过人们的直观感觉验证。反而经验主义、怀疑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倾向更受到人们的推崇。甚至,今天这些哲学内容仍然影响着自然科学和哲学。

近代的哲学以理性和自由为其形而上学基础,理性是基础,自由是目的。然而近代的发展状况导致理性与其结果,社会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却越来越与自由无缘,反人道主义,贫困、疾病和死亡仍然使人们恐惧,近代的发展并没有使人们摆脱对现实问题的担忧,反而增加了人的思想负担。社会的复杂化使人们对历史的看法越来越模糊。各种学说的泛滥,却得不到最终的解答。理性和自由变成人们不可理解的东西。科学、文明、理性、自由和道德是矛盾的。

自由的失落促使人们走向机械主义的世界观。或者是直观的经验感觉,启蒙致力于开启人们的理性,人们却连经验都很难理解,理性依然是神学的附属物,理性的源泉仍然要从上帝那里去寻找,所以宗教仍然是近代人不可不说的话题。理性和自由的分裂,人们所理解的理性至多是一种自然科学方法理性,研究某些具体事物的特定方法,理性的普遍性仍然是不可知的秘密。而要把这种规律推广开来,就只能是用自然科学的成果和内容来代替哲学的研究,自然科学的具体理性方法内容来代替哲学的基础的理性形而上学。普遍必然的自然法则,是容纳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的根本法则,这个世界的基础自然因果律。因此,近代的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共同点是在承认世界的可知性的基础上的不同争论,经验论把理性归结为某种人的具体感觉和一些物理运动,而唯理论者强调这种思维的力量,几乎所有的近代哲学家都倾向于严格的决定论和宿命论。这种对必然性的肯定是以牺牲自由为代价,自由和这种理性的必然性是格格不入的。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不断发展变成一种敌视人的唯物主义。这种普遍性貌似把人和自然的共同规律揭示出来,实际上是给人和自然造成不可弥补的裂缝,人和自然的断裂。自由和人类命运的不可抗拒的对立造成宗教仍然是人们头脑挥之不去的阴影。当然这种哲学的代价也是惨痛的。

所以近代哲学要么掉入是休谟的怀疑论,或者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机械性形而上学,或者是形而上学和宗教是一体的。

形而上学衰落的根本原因是它以超验的东西作为认识的对象,这与宗教相似,而在经验主义、怀疑主义和唯物主义看来,这些超验的对象或是不存在的,或是我们的认识能力无法达到的和不可认知的领域。尽管以往的形而上学试图使哲学成为科学之科学,然而从形而上学从来也不具备科学知识应该具备的普遍必然性和客观有效性。而18世纪自从牛顿建立起来的力学为榜样来衡量知识的有效性,形而上学的地位岌岌可危。“近代哲学并不是淳朴的,也就是说,它意识到了思维与存在的对立。必须通过思维去克服这一对立,这就意味着把握住统一。”

为了超越传统决定论的独断结论,萨特对存在和存在者进行区分,认为传统哲学的关注重心在存在者,而哲学研究的真正本质在存在,萨特对人和物进行区分,人的存在不同于物的存在。萨特所提出“存在先于本质”。

在萨特的存在主义的假设中实现了,人和物的区分;对人的界定放在具体的现实之中,反对抽象的一般的人的存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剖析人的存在;不是从关系性的角度来解释人的存在,而是从人自身的选择和反思之中获得自我的存在。

人的存在作为创造性的自由的存在,是先于他的本质,所有的意义和成就的产生的前提是“存在”,然后才创造他自己。所以人的存在就具有特殊的意义,本质是创造的,主体是自主的,结果是人自身确定的选择,所以一切后果和责任应有主体存在自身来承当。

一、对我物主义的批判,确立存在主义的哲学基础

存在主义的哲学基础,反对唯物主义从自我的主观出发。存在主义认为外在于意识的东西来解释意识行不通,这种飞跃造成的鸿沟是无法填补的。这种反映式的和理性主义的还原主义如何能够超越客体世界呢?所以要获得对意识的解释只能从主观主体出发,来获得对世界的整体性解释。

萨特存在主义还对理性主义的抵制,对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否定,对决定论的排斥,因为他们没有摆脱传统形而上学的束缚。萨特存在主义认为作为存在世界的创造者的人才是解释和理解这个世界的哲学基础。

人的存在和自由选择地创造这个世界,并不是在某一个框架之下被决定的。一切都是由存在生成出来,人类世界和社会是一种相对于世界的存在,人与世界是两种存在,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对决定论的否定在于存在主义坚持从主观意志和观念出发来解释世界的来源和一切本质的基础,萨特提出自己的辩证法思想,即人学辩证法,他认为两种客体在空间中的关系是外在的,而辩证的运动是人的主观观念的运动,是总体式的,从观念出发才能解释世界的关系和运作。辩证关系是无法直接放入具体事物之中。

抛弃唯物主义是萨特的真正目的,也是萨特的存在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假设。

二、自由:一种形而上学的给定物

存在的非本质性就是偶然性。现象总是与意识和意向的活动有关的,是通过显现和显现物来指示存在,而不是存在本身,存在是意义的存在物。这个超现象的存在就是自在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是独立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的。它是不透明的、无变化的、充实的、无意义的萨特给自在的存在规定的三个特点是:“存在存在。存在是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

与自在的存在相对的是自为的存在。“自为的存在被定义为是其所不是且不是其所是。” 虚无什么都不是,但却要成为什么都是。作为存在是主体的能动活动的展开,它是生生不息的,不断超越自身的界限和实现自身的本质,整个世界和万物的本质是因为人的存在才有意义,万物的本质是注定的,人的本质却是由人自身创造出来的。在这里作为主体不仅创造自身还改造这个世界和社会。这里的主体是个体主体不是社会性的主体。因为主体性之间的关系会影响到,作为形而上的存在的合法性。存在就是万物,而这些都是虚无的,因为作为存在者是不具备这些东西的,只有在诸多存在中选择其一来实现,因此世间混乱不堪、人们勾心斗角。自由的根源虽然找到了却无法实现。自由变成一种盲目的无知、欲望的充斥。自由给自身下了一个命运的诅咒。自由就是被存在和负责任。

由此可见,这样萨特所说的自由一种自在自为的存在、纯粹,一种现象学的意识和一种意向性的主观状态,这里的存在是个人的主观性存在。然而这种主体性的主观内容却获得必然性的内容、这里的自由也只能是想象和假设的自由,这样的自由没有涉及到历史性的内容,不具备社会性的内容,这样讨论自由脱离具体的国家民族和历史社会基础的形而上学假设,这样的自由和存在都不是人的存在。

人的自由是绝对的,正因为人生活在一个“虚无”的世界上,人是被“抛”到世界上来的,世界上的一切没有绝对的意义和最终的价值,传统意义上的理性主义和形而上学无法使人们相信自己的现实具体的生活意义。不同的的选择对应不同的结果和不同的责任,生活之中没有真理、明确的方式,人只能孤独地创造,人有绝对的自由。一切都是自己自主选择的,因为人是绝对自由的。存在主义开辟了不同于传统的形而上学道路。虚无的哲学和存在的哲学是同义语自由是从虚无中获得,在虚无中才能实现自由,这里一旦进入社会生活存在主义的自由就不堪一击,存在产生虚无,存在也没有任何意义。要真正理解存在就是把存在做虚无化的理解,只有这样才把存在和虚无统一起来,这是对现实世界无奈的叹息,人的本质是虚无,是因为人在现实中无能为力,却又幻想无所不能。人是被毁灭的对象,又是创造一切的对象。人不满现实的惨淡又希望生活的幸福。人们的存在是虚无的,所以他人的价值无足轻重,个体的价值至上,他人是工具,我的自由是和他人自由不可融合的。

在选择和行动中人的自由得到充分的体现。通过人的选择和行动,人才能认识到自由,这样对于生活之中的人主体性辩证法才能解释人的本质。

三、人道主义的假设

存在主义是对西方现代社会,特别是经历了世界大战的萨特发现生命的脆弱和现实生活的中人的价值的无从实现。社会的文明和野蛮是没有什么却别,甚至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人的破坏力更强,甚至是灾难。存在主义反映现实西方社会发展中的困境和人们生活的悲剧性,战争的残酷这,这些都导致人们的对自由实现感到绝望。但是马克思不同的是在批判这个落后的世界中发现改造世界的工具和寻找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现实合法性依据。马克思的深刻之处就是他不是通过哲学的假设来导出自由的来源和自由的意识形态性。自由和人的发展命题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而这些主体的就是人们自身的现实生活变迁过程。自然、社会和意识的一般规律不是从头脑和人的愿望中产生。这一切都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作为唯物史观的物质和人性不是抽象,而萨特却故意远离这些内容,把这些当成一种必然性的死亡。存在主义的最终目的是要导出人道主义,来对社会现实的控诉。这种哲学与其说是是一种解决方案不然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没有从现实生活的辩证发展来证明人的自由和发展的依赖条件。存在主义是建立在理论预设的前提下直接就是人道主义的统一。从物质出发决不是从什么并不存在的抽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物质概念出发,而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出发。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人性或人的价值是需要说明的。人性、人的价值不是天然存在的,是在一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阶段上形成的社会生活的模式,并且社会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不同取向。

在“存在先于本质”之后,萨特的另一个假设人道主义声称存在“人学空场”。人道主义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念,以强调人的价值为核心原则上的思想倾向。存在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从主观开始存在主义首先面对的就是人自身,人的现实困境,存在主义自然朝向人道主义这种种价值观念。上升到人道主义的角度,不是能简单地断言存在主义或者人道主义就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唯心主义的。两个问题属于不同的领域,因此存在主义实现了哲学问题的变换。

萨特的人道主义的价值观的思路认为可以把和存在主义调和起来。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并没有从内部说明的与人道主义的统一性,仅仅是一种理论的假设。这样的思路就把哲学与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还有马克思之前的人道主义混淆起来,人道主义在存在主义那里并没有实现超越,然而也把做了形而上学的解释。这种思路将哲学拉回到费尔巴哈人道主义,将马义原则的强调来克服这种内在分裂时,实际上存在主义的价值观是以人道主义为前提,克思主义哲学置于内在分裂的境地,价值与历史的分裂。从历史观的角度通过对人道主。

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本质上说都是从个体自由的意识性的形而上学的假设,都是把人的自由规定为最普遍的存在和最终价值追求。主体的理性是不能被代替,这样在主体性形而上学中达到了完成。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59.

[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7.

[3]萨特著.陈宣良等译,存在与虚无[M] .北京:三联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