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城市建设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4: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强城市建设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加强城市建设管理

篇1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要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品位,打造“生态**、实力**、幸福**”。随着**经济社会新一轮的发展,城区规模迅速扩大,人口不断增多,为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增加城市发展软实力。我们在这里谈一下如何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及提升城市品位,为进一步提高**综合竞争力建言献策。

(一)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方面

一、以人为本,科学决策。

首先加强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提升城市建设品位,明确城市总体形象定位,突出区域的地域特色、文化传统、人文特征,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基础上,提炼出区域的城市总体形象定位,为今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指明方向。

其次是科学合理、适度超前规划城市路网,道路建设在规划阶段就要充分考虑人行道、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设置,合理布局道路广告、构筑物、指示牌、人行道及附属设施。

二、强化责任意识,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实施进度。

(1)针对征地、拆迁等问题,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协调解决工作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2)严格目标责任制,按照县委、县政府科学发展考核目标的各项指标和时间节点要求,按时通报各重点项目任务执行情况、建设情况、资金落实情况等信息,对工作推进不力者实行责任追究,奖勤罚懒,奖能罚庸,形成齐心合力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3)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涉及到规划、城乡建设、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等多个部门,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注重协调配合,加大财政支持、土地供应、工程质量、房源分配等各个环节的执行力度。

三、积极落实和争取政策支持,逐步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

(1)多渠道拓宽资金来源。要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增加配套资金,新增财力要向城市建设和管理倾斜,尤其要加大对财力困难和建设任务较重街道的支持力度。

(2)加大城市建设用地供应力度。在下达科学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同时,及早配套下达建设用地专项指标。要科学编制用地计划,坚持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合理利用存量建设用地,确保新增用地指标。建立建设用地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优先保障城市建设用地需求。

(3)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要支持成立城市建设融资平台,督促金融部门采取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创新融资机制,丰富金融产品设计,加大对城市建设的信贷扶持。

(二)提升城市品位方面

一、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

城镇是一个区域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也是人群居住集中的地方。人们的生存和生活都需有相应的环境,基本的是功能环境,政治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县委、县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这些基本环境建设和完善,让城区居民休闲有场所,垃圾有倒处,方便有公厕。为打造宜居县城,努力为提高城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一个和谐、优良的环境。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市民城市意识。

要把增强城市意识作为提升居民素质的首要任务,不断丰富和创新教育宣传形式,切实转变居民观念。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各种经常性和突击性的宣传教育活动,调动新闻、舆论、宣传、教育等各部门的力量,加强城市文明新风建设,让居民在参与城市文明新风建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和熏陶。要大力推进社会诚信、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公民思想道德体系建设,促进市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文明素质不断提高。

三、建章立制,规范城区居民行为。

政府相关部门应针对城区规模不断扩大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制度,有效地约束居民的语言和行为,用制度管人管事。并将这些制度,公约等编成小册子,在城区范围内发放,要求大家通过学习,全面了解居民的语言和行为准则,做合格居民的基本要求。各单位、街道社区要承担起对市民培训的义务,让居民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怎样做,提出严格的要求,循序渐进地增强他们的城市意识,规范他们的行为。

四、创建文明社区,打造提升居民素质的基础工程。

篇2

关键词:建设工程造价;预算环节;管控措施

工程造价的预算在工程造价管理中举足轻重。预算管理不到位必然会对工程造价控制产生不利影响。可以说,加强建设工程预算管理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基于以上认识,要采取有效措施,合理确定建设工程造价预算,并使之得到控制,这样才能从全方位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的预算管理工作。

1、加强建设工程预算管理,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是基础环节

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有单价法和实物量法两种方法,两种方法都需要依循一定的预算编制程序及步骤。

首先,编制前的详细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搜集、准备各种资料。包括工程勘察地质报告、地形测量图、施工设计图纸及说明、各类标准图集、察勘现场、调查施工环境拟定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方案研究,走访定额管理部门,收集现行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取费标准、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地区材料预算价格,确定编制方法。

其次,熟悉施工图纸,计算工程量及套用定额单价。在计算工程量之前,必须充分熟悉定额总说明、册说明、章说明及子目附注,学习定额交底及问题解答,了解定额子目分项,熟练掌握运用工程量计算规则。在此基础上认真阅读图纸,尤其是总平面布置图,了解工程全貌,做到心中有数。在对各专业图纸研究过程中,应随时了解设计人员意图及图纸表达内容,对施工前已发生设计变更也应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做出预算编制分项和计算出相应工程量,合理地套用单价,防止出现漏计、重计、错套等错误。与此同时,预算人员在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外,还应深入现场,了解施工工序,注重市场价格信息,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增长设计知识,避免出现重大疏漏。

再次,掌握预算定额,预算定额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编制施工图预算、确定工程价款、结算进度款和竣工结算的依据。建筑工程类型的多样化导致建筑工程施工方法的多样化,而预算定额又具有“整体上的通用性和个体上的独立性”的特点,要熟悉和掌握预算定额,这是编制好工程预结算的前提。

最后,计算其他各项费用和利税汇总。当前,计算机的应用较为普及,计算机在合并汇总计算工作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它在减轻预算人员工作量的同时也减少了人为计算的错误。在计算操作过程中,必须努力提高原始数据输入的准确性,然后以工程类别确定取费标准为依据,正确合理地计取各项费用。

2、加强建设工程预算管理,还应注意施工中的检验与调整

在条件准许的情况下,程预算编制完成以后,应深入施工现场.结合施工现场情况来检验预算编制是否合理和准确。在工程施工中,检验工程预算通常应注意以下问题。

2.1 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的比对

目前,施工企业内部推选两种预算,即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前者是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进行工程结算,实行经济核算和考核工程成本的依据;后者是施工单位内部向施工队、班组签发施工任务书和材料领料核算的依据。

施工企业应把施工图预算与施工预算进行对比,以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找出节约或超支的原因。在具备一定规模、施工管理能力也较强的企业,应根据施工图和施工定额编制施工预算,作为计算用工、用料的依据。通过“两算”对比的措施,能及时发现和查找施工图预算在编制中有无漏项、重算或工程量差错比较大的工程项目,从而检验了施工图预算的编制质量。

2.2 工料计划和实际情况的比对

在施工中,施工现场虽然配备定额员和材料员,但没有施工预算。而是根据施工图预算中的工程量,结合施工定额、劳动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计算用工数和材料消耗数,并以此签发施工任务书和限额领料单,如果班组实际用工工数材料消耗数与所下任务书的数量相差较大,就需重新计算施工图预算中的有关工程量,从而检验了施工图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通过上述方法能检验施工图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还应及时进行调整。调整施工图预算应采用书面形式,重编调整后的预算书,并注明原工程子目的定额编号、子目名称以及原来的错误情况等,最后应附上说明及总结。以便于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的动态控制。

3、要加强建设工程预算管理,还应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的审批程序

在工程的实施中,经常会出现项目的变更,包括设计缺陷引起的变更、业主意愿引起的变更客观条件变化引起的变更等。我们十分清楚,项目的变更往往意味着以增加工程造价作为代价因此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人员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变更对造价带来的影响。造价预算控制人员要对变更部分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确认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尽量缩小因设计变更引起的造价超支。同时,在考虑项目变更对其它造价因素(如工期、工程质量等)影响的基础上,将项目变更朝向有利于节约造价的方向引导。还要严格工程造价调整审批,加强事前批准、事中监督和事后审查,对工程超量、超价部分从严控制,力争将项目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降到最低。

4、加强建设工程预算管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工程造价人员的素质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是集专门性、知识性、政策性于一体的工作,是一门多学科、综合性的工作。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对预算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要求造价预算管理人员不但要掌握工程预算的专业知识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还要了解设计、材料设备采购、施工工艺、工程基本结构、投资控制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同时,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又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经常要深入工程第一线,从事资料收集工作,因此,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说,要做好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就应当进一步提升造价人员素质。

结语: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最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进行有效控制,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投资效益。深入探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问题,切实解决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工程造价问题,从而推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保证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及工程建设目标能够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市政工程;建设管理;管理措施

1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发展现状分析

1.1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内涵分析

市政工程涉及内容较为复杂,针对不同类别的市政工程项目,其施工管理工作重点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管理规范性要求、以及一般性管理流程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施工管理具体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模式构建,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保障施工顺利进行以及工程质量符合施工设计要求的工作。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规模扩展明显,市政工程规模和施工复杂度也随之升高,故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实施科学、系统的施工管理,对于提高市政工程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传统的市政工程施工理念中,对于工程施工管理缺乏应有的重视,管理理念及管理方法较为粗犷,导致了材料浪费、施工污染、施工质量保障缺失等一系列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与外部的交流愈发频繁,工程建设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传统的施工管理理念不再满足于现代市政施工管理的实际需求。因此,市政工程施工单位必须在原有施工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科学提高施工管理力度,以达到节约工程施工成本、规范工程施工行为、控制减少工程施工问题、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的目的,从而促进市政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2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提高措施分析

2.1强化对于施工主体的监管力度

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建设工程本身就是该项工程的重要环节,所以加强现场监管力度,其实也就是加强对于施工工程本身的管控力度。在具体工作中,主要从施工质量以及建设材料两方面同时入手。就施工质量来说,现场管理人员应根据施工计划制定相应的监管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的推进落实对于施工质量的把控。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用加强对于施工器械的定期检查,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此外还应根据现象管理工作的具体任务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对于建设材料的管理,重点应从材料自身的质量入手。在材料的选择上应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以及施工标准选择适当的材料型号,在材料的储存上,应根据材料特性分类保存管理,发现材料性状发生改变应及时进行处理,禁止使用质量不达标的建筑材料。

2.2加强施工过程控制,提升企业文化底蕴

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需要对市政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加强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以此来全面提升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特别是对于施工过程中各工序之间的衔接,更需要强化质量控制。由于市政工程施工中诸工序之间都存在着关联性,任何一道工序出现问题则会对下一道工序的效果带来影响,因此各工序衔接时施工质量更要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时市政工程项目中存在较多的隐蔽工程,对于这些隐蔽工程更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加强质量监控,对施工中各个环节进行实时检查,一旦发现质量要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施工作业与质量要求相符。

在提高市政工程项目质量的工作中,还可以通过对施工管理进行全面创新,这也是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对于施工企业来讲,在对施工管理创新过程中必然会涉及施工企业的文化,因此需要通过全面提升施工企业文化价值,并打造施工企业品牌效应,通过吸纳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使施工管理人员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充分的利用科学的理论,使其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有效地提高施工企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施工管理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市政施工企业在对施工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创新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日常管理工作中实践经验的积累,而且还要充分地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及与企业自身情况相适应的施工管理方式。并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施工管理队伍,全面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2.3施工材料管理

施工材料作为市政工程的组成基础,其质量是否符合施工设计标准要求,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体质量,在施工材料采购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优先选择正规的材料采购渠道及材料品牌,保证各种材料本身的质量。另外还可以进行选取整体采购的方式,通过采购量的增加,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工程施工的经济性。在工程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施工材料进行质量抽查,形成动态的质量管理模式,杜绝劣质材料的使用。

2.4重点强化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管控

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与工程质量存在直接关系。所以对于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的管控是现场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任铡V挥腥繁J┕と嗽钡牟僮骷际豕硬,才能使得先进的施工工艺发挥其应有效用。在现场管理过程中,应保证是施工操作的规范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如果工程建设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或者涉及到一些先进的操作技术,现场管理人员还应根据施工人员的实际情况,组织其进行专业的培训,技术考核达标后,方可进行施工建设的建造工作,以此确保施工建设团队的整体施工水平。在提升施工人员技能的同时,还应对其进行安全生产的教育,现场施工的安全进行才能保证整个施工工程顺利进行。

结束语

市政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城市面貌和交通能力,政府是市政工程建设的投资主体,管好市政工程是政府工作效率提升的具体表现;施工单位是施工的责任主体,应强化自身实力,选用优良的施工方案,规范主体行为,对影响施工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监理和监管单位是监控主体,要有职业操守。全方位突破才能全面做好市政工程的管理。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工程资料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加强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1-47-2

1 工程建设资料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

1.1 工程资料不全,资料丢失,造成资料不能及时归档,无从了解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

建设一个工程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诸如发改委的审批,勘察设计单位的前期准备,但是涉及资料的保管,主要是说项目的建设方,施工方和监理方,这三方都涉及资料管理,三方互相独立又互相配合保管自己的资料。在工程验收的时候,这些资料都要保存在建设方,统一交由城建档案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建设方存在的问题是:施工开工手续不全就开始施工,比如,审图合格证、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没有办理齐备。监理方存在的问题是:对资料审查不严,胡乱签字。施工内容发生在监理签字日期以前。施工方存在的问题是:资料和施工进度严重不符,工程现场进度已经完成80%,资料却一点没做。资料丢失,施工人员对资料不重视,随处乱放,时间一长就忘记了存放地点。施工材料未及时送检报验。施工材料设备没有按规定保存产品的合格证,使用说明书,没有办理入库出库手续等。

1.2 工序资料粗制滥造,弄虚作假

施工方将过去的施工资料放入新的工程资料中,没有做任何修改,导致工序内容不符。施工方没有按规定做试验,却在资料中显示已经做了试验。工序资料不完整,因为施工资料没有和施工同步,导致一些工序忘记写入资料中。

2 造成工程资料管理混乱的原因

2.1 建设方方面

之所以工程手续不全就开工建设,主要的原因就是工期紧,任务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把手续办齐,只能采用边施工边办手续的办法。

2.2 施工方方面

工程施工人员向来重实体建设轻工程资料。他们认为资料简单不重要,所以没有配备专业的现场资料员,没有意识要跟随工程进度同步做资料,很多时候都是工程完工时后补资料。一般来说工程施工工期长,施工人员变动频繁,往往工期还没有结束,已经换了几拨施工人员,有的项目虽然同步做了施工资料,但施工人员没有及时移交,保管的资料丢失严重,而是等施工结束以后,才开始想起来找过去的资料,找不着只能补做资料,所以造成资料粗制滥造,许多工序没有做入资料中。

2.3 监理方方面

有的监理对工作不太了解,不知道该怎么监督管理。有的监理不怎么去施工现场,施工方自己施工,没有监理进行监督管理。有的是工程现场施工点多,监理工作人员少,顾此失彼,所以导致监理没有了解清楚就在工程资料上签字确认。有的工程施工方施工之前不通知监理,导致监理不了解施工进展情况,无从签字。监理不签字,资料就不完整,所以不能进行竣工验收。

3 加强工程资料管理的措施

3.1 从思想上重视工程资料的管理

各方领导都需要扭转重施工实体建设轻资料管理的观念,需要把工程资料管理和工程实体的建设放在同等地位,同等重要。只有领导重视,时时监督管理才能将意思传达给企业工作人员,大家上行下效才会重视,否者,就算配备专业的资料员也不能有效工作并得到其他工作人员的配合。而资料管理的工作需要和各部门的人员打交道,从各部门人员中搜集保管整理资料。只有各部门人员统一思想,共同重视施工资料,才能保证施工进度和资料进度同步,随时整理资料,工程结束的时候也是资料完工的时候。这样资料就会很完整,不会有缺项漏项,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从行动上体现对工程建设资料的管理

企业需要配备专业的资料管理人员进行资料收集整理编写,不能一人身兼数职,哪里需要到哪里,没有时间做资料。资料的编写既需要有工程资料专业的知识,又和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积极沟通,使用规定的制式表格,按规定格式填写资料。施工过程中有的工序没有制式表格还需进行沟通最后决定是要使用行标,国标,还是自己编写表格,以便将资料完整详实做好。对工作的重视很多时候也体现在对人的重视,领导对资料工作的重视体现在配备专业的资料员,而对于资料员来说,对工作的重视就体现在要尽可能地多了解工程,要对工程整体情况都了解,尽量保持人员不要频繁变动,保证工作的延续性。同时还要随时深入施工现场充分了解工程情况,才能保证资料真实有效。

3.3 从制度上加强对工程建设资料的管理

首先工程资料的管理应实行技术负责人负责制,施工现场必须指定专人负责资料管理,并对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制定相应的资料管理制度,了解各阶段施工资料编写的内容及重点。其次要加强对工程资料编制情况的检查,施工方应认真核对和编制资料,建设方和监理方还要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工程资料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施工资料中是否有技术交底记录,设计院签字盖章了吗?是否有开工报告,开工报告中技术负责人签字了吗?工程的材料和设备的合格证、检验报告、产品说明书都齐全了吗?从工程资料的细节开始检查,随时帮助施工方做好资料。还要检查工程资料编制的同步性,施工资料应随工程的进度同步收集、整理,编制,从而加强工程资料的质量管理。

3.4 从经济上加强工程建设资料的管理

按照工程建设合同规定,工程建设方应随工程进度支付进度款,具体支付比例细节由专用条款具体规定。但是有些施工单位却迟迟拿不上工程进度款,导致工程停工。除去建设方资金不到位,究其原因就在于对施工方对资料不重视,不做进度造价资料,没有形象描述,导致建设方没有付款凭据,无法支付进度款。施工方按照合同规定应该在工程开工以后每月25日以前向建设方报送监理和建设方认可的本月进度资料。如果是国有投资或政府投资还要报送当地财政审核。以财政评审结果支付进度款。工程竣工结算也是一样,没有完整的工程资料,怎么审核最终造价,结算工程款。

3.5 从技术上加强工程资料的管理

工程资料需要与时俱进,利用先进技术制作资料,管理资料。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各种办公软件层出不穷,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工程资料种类繁多,将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分门别类归档管理,对资料员来说是一项繁重的劳动,需要配备各种办公设备及软件,确保资料管理高效快捷,方便大家查阅。工程的资料管理人员应全过程参与管理,需要定期接受培训,学习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了解最新的资料管理办法,明白工程资料的归档要求,按时将资料移交到当地的城建档案馆。

3.6 发扬团队精神管理工程资料

工程资料管理不是一个施工方做好资料交给建设方就行,而是需要各方的参与,付出辛劳。每一份资料都需要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签字,随着工程现场的变化,经常需要开专家会议,需要各方面的专家帮助施工方把工程建设好。工程的每一个参与方都要齐心协力,每一个参与方自己本身也是一个团体,比如设计有项目负责人,也有工艺,结构,电气等各方面的工程设计师共同设计项目,所以每一页资料都凝结众多参与者的辛苦。发扬团队合作精神,使各方面的工作都能责任到人,保证工程资料整体的工作效率。工程资料的管理需要相关人员提高服务意识,加强保密原则。虽然工程资料是为工程服务的,应当随时方便查阅,但是也应该根据资料的密级确定借阅权限。

4 结语

总之,工程建设资料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体现工程的方方面面,资料人员应随时和各方人员沟通协调,收集整理管理资料。加强工程资料管理工作势在必行,只有将工程建设资料管理好,才能保证工程顺利竣工验收,对后期工程的改建、扩建、修缮提供完整的施工依据。

篇5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是体现建筑企业经营责任的重要载体,也是确保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因此,做好合同管理是整个建筑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与关键所在。

一、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现实意义

1、加强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机制的有效发挥要靠契约和法律。施工合同作为调节业主和承包商经济活动关系的主要法律依据,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要求,健全和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其中合同管理制度是其管理制度的关键内容之一,其对建筑市场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作用不言而喻。

2、加强合同管理是规范建设各方行为的需要。目前,从建筑市场经济活动及交易行为来看,工程建设的参与各方缺乏市场经济所必需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发生,承发包双方合同自律行为较差,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建筑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因此,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对规范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十分必要。

3、加强合同管理是建筑业迎接国际性竞争的需要。自从我国加入WTO后,建筑市场将全面开放。如果业主不以平等市场主体进行交易,仍然盲目压价、压工期和要求垫支工程款,就会被外国承包商援引“非歧视原则”而引起贸易纠纷。另外,由于我国的一些建筑企业不能及时适应国际市场规则,将丧失大量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因此,承发包双方应尽快树立国际化意识,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规范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以避免不遵循市场规则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严重后果。

二、当前合同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1、合同管理意识淡薄,合同执行力度不够。一方面合同双方当事人不习惯按合同办事,且又不进行及时、必要的经济技术签证,造成双方均违约,致使工程不能按期完工,工程款不能按时拨付。由此,对于承包商来讲,即使是正当的索赔也不能理直气壮地提出;另一方面大多数项目管理机构都未设立合同管理部门,缺乏可行、有效的合同管理体系和具体的操作流程,不能对工程进行及时的跟踪和有效的动态合同管理,致使合同管理流于形式。

2、缺乏有效的分包合同管理。目前,我国缺乏统一的分包合同示范文本。总承包商和各专业分包商之间及各分包商之间因合同界定不清,责、权、利不明确,而互相推诿,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土建和水电、设备安装之间的交叉施工,扯皮现象时有发生。

3、不重视合同文本分析。合同订立时缺乏预见性,缺少对合同文本的分析。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常常因为缺少某些重要的条款,导致缺陷和漏洞较多,双方就会因为对条款的理解有差异以及对合同风险预估不足等问题而发生争执。

4、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匮乏。合同管理涉及诸多法律问题,专业性、技术性较强,同时也是涉及全局、极为复杂的管理工作。但由于建筑行业对合同管理人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合同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实施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合同管理组织网络。企业要由上而下地建立和健全合同的管理机构,配备以法律顾问为核心,由企业的管理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组成的合同管理人员,使建筑企业合同管理覆盖企业的每个层次,延伸到各个角落,并接受负责管理合同的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建筑企业内部合同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本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检查监督本企业各类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履行;宣传贯彻有关合同法律、法规,培训合同管理人员;审查合同,防止利用合同进行违法活动;参与解决合同纠纷;总结推广合同管理经验,等等。

2、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工作制度。(1)合同交底制度。合同签订以后,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对各级项目管理人员和各工作小组负责人进行合同交底,组织大家学习合同内容,并对其作出解释和说明,使大家熟悉合同中的主要内容、各种规定、管理程序,了解承包人的合同责任和工程范围;(2)责任分解制度。合同管理人员应负责将各种合同事件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各工作小组或分包商,使他们对各自的工作范围、责任等有详细地了解。通过层层合同责任分解,层层合同责任落实到人,使各工程小组都能尽职尽责,共同实施合同;(3)每日工作报送制度。信息是合同管理人员的眼睛。建立每日工作报送制度,要求各职能部门必须将其工作情况及未来一周的工作计划报送到合同管理相关部门,使其及时掌握工程信息,从而能够及时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种种问题作出决定;(4)进度款审批制度。目前工程进度款的申报通常都是由成本核算部门提出的,成本核算人员往往对现场及合同情况不很熟悉,不能将费用索赔的全部项目及时纳入当月付款要求中。而能否及时要求索赔,是索赔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建议建立工程进度款的审批制度,由合同管理人员从合同的角度对进度款进行审查。

3、提高合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一是选好合同管理人员。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现代化管理知识、精通合同法律法规、熟悉工程实施全过程、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的人员才能胜任合同管理的工作;二是对合同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合同管理人员,只有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成绩合格取得从业资格后方能上岗;三是抓好合同管理人员继续教育。随着建设市场的发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不断完善,对取得从业资格的合同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4、大力推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制度。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制度,一方面有助于当事人熟悉有关法律、法规,使建设工程合同的签订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避免出现显失公平和违法条款;另一方面便于合同管理机关加强监督检查,提高合同的履约率,维护建设市场序。

建设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结合我国建筑业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编写出的示范文本,具有全面、准确、严谨的特点,有很强的操作性,是一份很好的合同示范文本。另外,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民用航空总局、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于2007年11月1日联合了《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不再分行业而是按施工合同的性质和特点编制招标文件,而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通用合同条款作了较为系统的规定。今后,要加强推行合同示范文本以提高合同质量。

篇6

1 切实加强规划管理,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引领作用

规划是建设和管理的根本依据,是保障城市功能格局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省委高度重视规划工作。县政府为贯彻落实省里总体部署,适应吉林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深入实施《吉林省城乡总体规划》,进一步扩大城区建设规模,高效配置城区空间资源,完善城区功能,促进县级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区实际,在2005年分区规划的基础上,明确了“政府组织、专家咨询、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修编原则,该规划充分考虑了时代进步的要求和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适度超前的前提下,坚持规划时序性、可操作性原则,对我县今后的发展进行了较为准确的定位,对城区的分区功能予以了合理的界定和设计,较好地体现了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对我县功能定位要求和我县发展转型特点。在今后实施过程中,必将切实发挥其在城市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一是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的原则,保证建设服从规划、建设按规划进行。二是要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实行“规划一张图、管理一本法、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实施一道令”,保证规划执行的严肃性。三是要加强规划体系建设,当前在认真执行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要把规划工作的重点放在各类专项规划、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的编制上,为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供配套。

2 提速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开发,全力打造城市建设的精品工程

当前我县城市建设特别是基础,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设施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以“五纵五横”为骨干的城市道路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完成了园林绿化建设;全面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行动;公厕、垃圾站的建设、污水处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顺利推进;城市的保障服务功能也进一步提高。但按照我县的发展定位,要打造生态和谐宜居区,还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五纵五横”建设步伐,加强城市供排水、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以及公厕等的建设,不断配套完善城市功能。二是要积极推进建筑设计和建筑风格的创新,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精品工程,突出城市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深入推进伏牛溪河等河道综合治理,做足水的文章,美化人居环境。四是要把房地产开发同旧城改造结合起来,加快旧城改造步伐,提升城市建设的档次和形象。

3 积极探索城市资产经营的有效途径

城市建设必须坚持多元化融资的方向,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城建投融资体制。一是要加强融资平台和诚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城建融资的有效途径,更大程度地吸引开发性金融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要放宽准入限制,积极推进市政基础设施的市场化经营。借鉴市内外等地的经验,通过采取bot等方式,吸引有实力、会经营的企业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要切实发挥城司在政府融资中的核心作用,通过投资经营、借款、担保等方式,建立新型的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及贷款运作机制,提高政府的融资能力。四是要加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垄断管理,坚持经营性用地的招拍标出让,努力形成土地开发利用保障城市建设的良好格局。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规划立法。目前违法违规建筑在法律地位上处于模糊状态,建议在《城市规划法》中明确规定违法违规建筑的定义,明确统一的界定标准,这将有利于进行统一管理;建议在《物权法》中承认建造人对违法违规建筑原材料上存在动产所有权,在被依法拆除之前可以享有相关权利。这样有利于缓解各方压力,均衡各方利益。与此同时,政府要加快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和措施。

加大对违法违规建设的监督管理和执法力度。违法违规建设不是单一的土地、建设、规划管理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要客观分析违法违规建筑的特点与趋势,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一是齐抓共管,综合整治。建议由政府牵头,各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等基层单位参加,切实加强领导,落实管理责任,建立齐抓共管的综合整治机制。二是区别对待,分层处理。对于已经用地审批而受规划控制的违法违规建筑,确实符合建房条件且建后自用的违法违规建筑、新搭建的违法违规建筑等,采取不同处理措施。三是加大对城市规划的透明性与实用性的宣传,增强居民群众的规划意识、法制意识和城市意识。四是健全监督网络,强化日常巡查监督,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上报、早查处。

4 大力推进管理创新,着力构建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

篇7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控制

0 引言:

工程最重要的就是工程的质量。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在各地的建设项目正在紧张地开展当中,但是由于一些地方只追求进度,忽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导致许多安全事故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下面就如何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进行讨论。

1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重点

为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应坚持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重点是在作业过程中对影响工程质量的重点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加强管理。承包单位在工程施工前应根据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要求,列出质量管理明细表,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在此基础上实施质量预控。

(1)施工前质量管理重点

一是人员队伍质量把关。严格审查施工企业的资质等级和作业人员上岗资格。坚决杜绝“无证上岗”和“以低代高”。二是材料机具质量把关。对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构件的质量(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审核、质检和验收,不合格的坚决不用,杜绝以次充优。严格检查施工机具的种类是否齐全,数量是否满足建设需要,是否在检定的有效期内,严禁过期失效的工具入场。三是技术方法把关。掌握和熟悉质量管理的技术依据。建立健全质量保证系统、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活动,完善其质量检验和计量技术及手段,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会审。熟悉和了解所担负的工程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应注意的问题。对承包单位提出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和开工报告进行审查。开工之前必须向施工人员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技术交底,使其明确工程建设的重点、难点和技术要点。

(2)施工过程中管理重点

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工序质量管理体系,信息化施工。及时审核变更设计及其修改的图纸。对施工作业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加强工序交接检验和隐蔽工程验收。及时提交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管理图表,要建立质量信息反馈体,及时将检查和分析的结果用来指导或调整施工。

(3)施工后的质量管理重点

一是严查资料。审核竣工资料,包括施工的质量检验报告及技术性文件。二是严格验收。按照质量标准对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和整个工程进行竣工验收。三是严格质量保修。施工单位在规定的保修期内要切实履行保修责任,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

2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1)降低标准

不按设计要求施工,缩减工料,降低材质和检验标准,擅自变更设计等,致使工程质量降低或构造不合理,留下安全隐患。原因是费用较紧。中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小,而且一部分资金由地方筹资,费用比较紧张,致使施工设备、试验设备陈旧,且缺乏必要的、有力的检测手段,更多地依赖于经验与个人判断。

(2)管控不严

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包与“隐性转包”。水利工程的主体工程对分包是有严格管理的,不允许分包,更不允许“转包”。但实际上中小型水利工程主体工程的分包与“隐性转包”现象比大型工程普遍得多,但多数分包商未经严格资质审查。这使监理工程师的种种质量管理措施难以穿透层层错综复杂的领导关系,达到第一线工作面发挥作用。

(3)盲目赶工

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少施工单位贪多求快,常常出现盲目抢工期赶进度的现象,导致对某些工序不够重视,敷衍了事,如基础压度不够,仓面清理不彻底;凿毛程度不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少铺或漏铺砂浆;为图省事在混凝土水平施工缝面不设键槽,结果在灌浆或蓄水时,沿施工缝面出现漏浆或渗漏水等现象。

3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

(1)加强人员管理,严格责任追究

政府监管部门、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都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所有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工程施工、监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对工程建设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施工和监理单位在管理和使用人才过程中要注重对操作人员、技术人员专业技能、素质的考核。平常要开展常态性的技术业务培训,在施工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在岗再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升工程建设水平。水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是谁,位置多高,都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解决工程当事人不管工程质量如何,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弊端,使工程人员真正负起责来。

(2)加强制度建设,健全质控体系

建立健全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通过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工程施工各部门工作职责,并对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完善,保障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工作的到位。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以及各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重点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效果和管理水平。针对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或分部工程、单元工程,事先分析施工中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和隐患,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先控制,以防在施工中发生质量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分项质量控制,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严格水利建设管理规范,承包单位不得将主体工程分包;杜绝转包。对分包资质要严加审查,不允许多次分包。严格执行施工方案、设计变更报批制,禁止口头指示和“长官意志”。

(3)严格物料管理,严把材机质量

凡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进场前应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建筑材料报验单》,同时附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由施工承包单位按规定要求的检验或试验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准进场。原材料存放条件的控制,尤其是受自然环境和气候影响比较大的诸如水泥、外加剂、防水材料、土工织物材料等,更应严格控制。对于某些当地材料及现场配制的制品,要求承包单位事先进行试验,达到要求方准施工。为了使施工机械设备性能良好和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监理工程师

应做好现场控制工作,包括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场检查、机械设备工作状态的检查、特殊设备安全运行的审核以及大型临时设备的检查等。

(4)严格技术管理,强化技术培训

技术管理包括技术责任制、施工日记、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技术复核、材料检验、技术档案、工程验收等制度。①技术责任制:要求每个工程技术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便于做好各自分工的技术工作。②施工日记: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负责人必须认真做好施工日记,把施工中每天每项工作情况、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与结果详细记录、完好保存,作为竣工验收和质量评定的依据。③图纸会审:做好此项工作,对于减少施工中的差错、保证和提前完成施工任务、确保施工质量至关重要,一旦发现问题,就可及时纠正,并详细记录、存入技术档案,达到消除差错的目的;④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全面地了解所负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施工难点、技术要点、应急处置重点等,做到心中有数。⑤技术复核:在施工全过程中,对每项技术工作的实施,要有专人进行复核,防止偏差,纠正错误,避免人为工程质量事故。⑥材料检验:施工工地所用的各类材料,如钢材、水泥、粗沙、石子等都应

抽样检查,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使用,以确保施工质量。⑦技术档案:为了系统地积累施工经验、资料的需要,应从工程一开始就建立技术档案,随工程进度及时汇集整理有关资料,直到工程结束,所有资料必须保存原始记录,如实反映情况,并有技术负责人的正式审定意见,不可擅自修改、增补。⑧工程验收:在每一个工程的各部位单项,尤其是隐蔽工程,完成一项验收一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或部位的施工,同时,也为竣工验收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

4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要做到加强人员管理,严格责任追究,加强制度建设,健全质控体系,严格物料管理,严把材机质量,严格技术管理,强化技术培训。只有严格把握好工程质量,才能在以后投入使用后安全顺利地运作,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重要意义;特点;措施

前言

对于水利项目而言,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是其重要环节,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然而,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中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给施工管理工作带来了不便,比如施工环境复杂、施工队伍素质较低、现场物资多等等。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管理工作,全面推动水利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进程。

1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水利工程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项目,备受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同时,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也是繁琐复杂的,属于系统性工程。随着我国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水利工程成为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产业之一。但是目前在水利工程建设发展中还有很多问题,所以要如何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及施工管理是相关水利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由于相关部门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使得相关工作人员水利工程施工后期的管理过程中没有有效依据,制约了管理作用的发挥。此外,管理模式相对比较落后,不能满足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在水利工程建设时,管理人员只是重视收费环节,没有对施工工程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降低了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导致水利建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现阶段,管理人员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性,没有起到应有的施工管理作用,对水利项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外,由于相关部门没有建立完善合理的管理规范,导致管理职能不清晰,互相推诿责任现象比较严重。而且由于管理人员能力不足,致使水利工程建设后期会出现很多缺陷,施工质量达不到合格标准,不能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查,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以及资源浪费。我国缺乏基层水利的重视,没有完善的基层管理机构,没有在基层水利建设中设置管理人员,即使有管理人员,其管理经验也不足,专业素养较低,理论知识水平不高,最后导致施工管理服务不到位。

与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相比,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起步较晚,其管理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管理模式还有待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多样化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没有实际的应用效果,缺乏有力的参考依据,导致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模糊,给水利工程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经济全球化的普及趋势,人们对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建设出高质量的水利工程项目,而且还要在使用功能上有所创新,这就对水利工程建设及施工管理人员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加大管理力度,更要在水利工程建设行业发展中,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根据工程实际施工情况不断完善管理方案,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及施工管理水平,在最大程度上为水利行业的发展带来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基于此,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及施工管理有着积极的重要意义。

2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主要特点

要想水利工程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要做好施工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监督工程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和步骤,使其满足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具有很大的独特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对水流控制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对水流的速度进行合理控制,施工技术人员要对水流的走向以及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对水流的影响,做好水流的控制工作,在保障附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严把施工质量关,以此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其次,综合考虑施工中的安全因素。安全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主旨,只有保障相关人员的安全,才能有效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由于水利工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以及系统性,施工期限较长,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要高度重视相关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做好实际施工管理工作,按照水利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管理,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加强建设后期的经济管理,将安全理念贯穿于整合施工过程,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要严格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的基础管理工作,而且管理人员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一定的管理经验,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3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及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规范水利工程的用水和收费机制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不仅只是在施工时期进行,在工程项目运行的过程中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目前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完成之后,由于没有制定明确的标准及相关用量限制,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节约用水的观念,导致水资源被大量的浪费,相关设施由于长时间非正常运行,老化速度严重,需要不断的维修养护,给相关部门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相关管理人员要强化对用水量的控制,全面宣传节约用水的意义,让节约用水的观念深入人心,发展节约型农业,进行节水灌溉,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另外,水利相关部门还要严禁过度开发水资源的行为,制定完善健全的水资源保护规范,为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支撑。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收费机制,利用收费机制控制对水资源的用量,以此保护水资源。

3.2 加强建设资金投入,更新管理技术与方式

资金是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有效支撑,但是目前在水利工程方面的投入资金不足,所以致使水利工程建设及施工管理比较落后,进而使整个水利体系处于落后状态。因此,要想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理念和方式,就要加强建设资金投入,更改投资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为打造全新的水利工程体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认识到传统水利工程运行的不足之处,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总结管理经验,总结出适合我国水利发展的管理方式,并定期组织专业人员维修养护水利运行设施,提高设施的运行效率。同时,水利工程施工人员还要积极研究技术,探索新的技术方式,使其更能满足水利项目的不同功能,从而完善目前施工技术的不足,进一步为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4 结束语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利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水利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保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运行的安全、可靠、高效,因此,需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及施工的管理。管理人员要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且在管理过程中严格依据相关组织计划进行。此外,相关部门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制定激励机制,激发水利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从而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及施工的高效管理,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邝霞,李翠芝.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14):55-56.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施工管理

引言

施工管理要于贯穿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同时还包括施工工作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要求施工。提高建筑工程的设计水平,加强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也是降低建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建筑的工程结构设计作为施工管理的依据和前提,对整个工程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要重视对建筑工程结构的设计。

1 工程概况

工程是某建筑大楼,建筑物平面尺寸不超过B L=17m 27m;层高均为3.3m,本教学楼须含门卫室,大厅,男女厕所,楼梯,教师办公室,若干大教室和小教室等。由勘测报告提供地质资料:结构所在地地面下0.70~0.35m为耕植土,地面一下1.80m左右即为中密粗砂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300KN/m;历年最高水位为―2.60m左右。

风荷裁,雪荷载标准值查结构荷裁规范,地面粗糙度B;楼面活荷裁标准值取2.0KN/m2,准永久值系数,组合值系数,频遇系数查结构荷裁规范。采用现浇楼盖和屋盖,上人屋面。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5mm厚石灰砂浆粉刷。亦可采用其他做法。砌体材料采用MU20砖,M10混合砂浆砌筑。

基础埋深,根据地质勘擦报告,结构所在地下0.7~0.45M为耕植土,地面一下1.20m左右为中密粗沙层,考虑到结构的荷裁以及之后的计算取-1.20m为基础底部标高较为合理。取承载力特征值fak=300kN/m2。根据房屋现浇楼面和房屋的方案以及设计的最大横墙间距来确定。初步确定为刚性方案其最大间距S=7.2m,楼盖类型为一类,其房屋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S

2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

2.1墙柱设计

1~4层拟采用同样的厚度,同样的强度等级的砖和砂浆,故只需对底层墙体进行计算。由于该墙体外墙满足如下要求:洞口水平载面积不超过全载面积的2/3;层高未超过4.5m(基本风压值0.35kN/m2

2.1.1荷载计算

屋面荷载:恒荷载标准值5.22kN/m2;楼面荷载:恒荷载标准值3.36kN/m2活荷载标准值3.0kN/m2;梁自重:恒荷载标准值3.75kN/m2;墙体与门窗:恒荷载标准值5.24kN/m2;木框玻璃窗:0.3kN/m2。

根据房屋梁板布置,洞口大小及开间情况,楼面活荷载情况均相同,纵墙可选择计算单元(内纵墙受力较外墙有利,因其洞口尺寸小,可不比进行验算)。显然横墙的受力也较外纵墙有利,经验算也满足。

2.12承载力验算

活荷载拆减,按《荷载规范》的规定,对楼面均布活载标准值为2.0kN/m2的住宅,宿舍,旅馆,办公楼,医院病房,托儿所,幼儿园等建筑,在设计墙,柱和基础是,楼层活荷载应乘拆减系数。

2.1.3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2.2 构造柱,圈梁和国梁的设计

2.2.1构造柱的设计

本建筑大楼位于非地震区,不考虑抗震要求。该房屋共4层.根据相关数据选取构造柱的载面尺寸取240240mm,纵筋4Ф12箍筋Ф6@200混凝土C25。在离圈梁上下不小于1/6层高具或450mm范围内,箍筋距100mm。需设构造柱具置为:外墙四角;大房间内外交处界外;隔开间横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山墙与内纵墙交接处;楼梯间四角。

2.2.2圈梁的设计

基础圈梁,圈梁载面尺寸240~300mm,配筋6Ф12(上下各3Ф12),箍筋为Ф6@200,圈梁顶面标高位于-0.600m处。各构造柱的纵向钢筋均基础圈梁内。楼面圈梁设置的位置每层楼盖的外墙和内纵墙处;构造柱对应部位横墙;楼盖间距不大于15m的横墙。各轴线纵横墙圈梁置于预制板底,载面尺寸为240~250mm,配筋按构造进行配筋,选4Ф12,箍筋Ф6@200。

2.2.3 过梁的设计

各门窗洞口处过梁一律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过梁的支承长度取为240mm。根据洞口尺寸分别为900mm,1500mm,1800mm,2100mm,3000mm五种类型,对900mm,1500mm的洞口梁取h=120mm;对1800mm和2400mm,3000mm的洞口梁取180mm;并根据梁上墙体荷载配筋,混凝土等级为C20。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3.1提高施工人员职业素质

(1)技术素质有待提高。管理干部.技术人员都应具有较强的进行质量规划目标管理的能力。组织施工和进行技术指导的能力,以及识别质量和检查质量的能力;生产人员则应当具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则应做好技术的生活服务,能以出色的服务间接保证工程质量。

(2)质量意识有待加强。按照全面质量问题管理的观点,施工人员必须树立五大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及企业效益并重的综合效益观念。

3.2 严格工程检测

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检测管理的规定,标准和规范,严格检测要求,确保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质量监督机构在日常监督工作中要严查各项检测资料,对工程检测出现的不合格材料决不予采用,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实体工程。要对检测机构进行实时动态监管,对涉及结构安全及重要使用工程的材料,试件等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工程质量属于受控状态。

3.3 加大质量安全监管力度

质量安全监管部门要把房建施工工程作为监管服务重点,加强施工现场的协调服务和巡查,强化对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监管,房建施工工地都要达到省级文明工地标准。发现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应立即责令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对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的,依法予以处理。

3.4 严密施工组织管理

施工单位要落实质量责任,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严格按照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严格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质量安全预控。有针对性地编制高大模板,基坑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以及关键工序的专项施工方案,合理选择工法,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要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落实防范措施。有条件的地方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远程实时监控,消除质量安全隐患。

4 结语

提高建筑工程的设计水平,加强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也是降低建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作为施工管理的依据的前提,对整个工程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要提高设计水平,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欧一兴 浅谈建筑施工单位技术管理的重要性[J] 中国房地产业,2011

[2] 叶卫军 浅谈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管理[J] 机电信息2011

[3] 樊国庆,江学成 谈建筑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J] 山西建筑 2010

篇10

关键词: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35-0142-01

在电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基础建设管理措施的应用是必要的,这些措施的提出能够对电力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投资等方面起到重要的影响。因此电力工程工作人员在基础建设管理过程中应当对存在的问题有着清晰的了解,从而更好地促进相应措施的有效提出。

1 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今我国的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较为集中的体现在了质量意识有待提升、进度管理存在误差、监督体系有待完善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1.1 质量意识有待提升

质量意识的提升是促进电力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在现今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中许多工作人员并没有很强的质量意识。例如许多电力工程工作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并没有细致的确认电力工程承包商是否有国家认证的质量保证体系或者电力工程是否制定了明确的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又例如,许多电力工程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并没有对基础建设的设计图纸和施工材料进行详细的确认,从而导致了电力工程的基础建设往往存在或大或小的质量问题。

1.2 进度管理存在误差

建设进度对于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通常来说电力工程基础建设进度管理的主要内容即基础建设的进度控制,是指对电力工程施工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顺序、持续时间等进行有效管理,从而确保电力工程施工阶段能够按照施工设计和施工计划进行,并且在施工进行出现偏差后能够进行及时修正的工作。但是在我国现今的许多电力工程中进度管理自身存在着较大误差,因此在基础建设过程中很难对进度的延误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修正、调整,从而导致了电力工程整体水平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

1.3 监督体系有待完善

监督体系的完善是是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的关键。通常来说监督体系的完善需要电力企业成立相关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并且确保这一机构能够做到明确分工、责任清晰,从而能够更好地根据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的施工项目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进行具体的落实。但是在我国许多电力工程中其监督体系仍然较为落后并且体系自身存在缺陷,从而导致了电力工程质量风险和安全隐患的出现。

2 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措施

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因此相应措施的提出可以在整体上提升其管理水平,这主要体现在投资管理的有效进行、提升项目决策可靠性、工程造价的有效进行、可行性评估的合理开展、监督体制的不断完善等环节。下文从几个方面出发,对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2.1 投资管理的有效进行

众所周知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的进行离不开相应资金的支持,因此电力工程工作人员应当注重投资管理的有效进行。例如在面对关电力工程造价上涨较快的问题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投资管理的有效进行从电力工计财建设的决策、设计、实施等各个阶段入手,将工程造价上涨较快问题进行切实的解决。

2.2 提升项目决策可靠性

项目决策可靠性对于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通常来说在电力工程的项目决策阶段,电力企业的决策部门需要对影响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的主要因素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例如在电力工程基础建设过程中当工作人员确定建设规模时需要考虑到电力工程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管理成本等诸多因素,因此对其可靠性的提升能够促进电力工程基础建设整体质量有效提升。

2.3 工程造价的有效进行

工程造价是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来说电力工程建设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程造价水平。除此之外,工程造价工作的有效进行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基础建设的整体规模和相应的建设标准。因此电力工程工作人员在进行工程造价时应当注重确保这项工程的合理性、可靠性、科学性。通常来说工程造价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会对工程管理产生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工程造价过程中需要在考虑到电力工程长期效益的同时优先选择具有较强技术性和安全性的方案。除此之外,基础建设工程造价的进行还需要电力工程工作人员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和施工需要,在遵从我国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对电力工程建设地点进行细致的考察,从而更好地确保工程造价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2.4 可行性评估的合理开展

可行性评估是加强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的重要措施。通常来说可行性评估的主要内容是对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从而在此基础上确定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的总体方针。在可行性评估的合理开展时电力工程工作人员需要考虑到电力工程的总投资额和整体工期进度,从而在此基础上对电力工程基础建设进行全面性的优化。除此之外,在可行性评估的合理开展过程中电力工程工作人员应当确保评估的精确度,即可行性评估应当在电力工程相关规范的范围内,从而确保可以评估是技术上可行并且经济上合理。另外,在可行性评估的合理开展过程中电力工程工作人员应当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即在确保投资的前提下避免高估冒算现象的出现,从而真正地起到在项目建设中控制工程总投资的作用,并且为电力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2.5 监督体制的不断完善

监督体制的完善是电力工程管理基础建设管理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通常来说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监督体制的完善需要工作人员从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两个方面入手,例如在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的设计阶段工作人员应当对工程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相应的监督,从而在减少设计失误的前提下促进设计质量能够满足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的施工要求。除此之外,监督体制在电力工程基础建设施工中的完善还体现在对先进技术、合理设计、项目评估等工作的有效支持和监督,从而在此基础上更好地缩短电力工程的施工工期并且有效节省电力工程的施工成本,最终更好地促进电力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

3 结 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不断进步和电力工程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在电力工程中基础建设管理措施的采用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因此电力工程工作人员在检查建设管理过程中应当对相应的措施进行合理的分析与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的进行促进我国电力工程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