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3: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口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口对城市经济的发展

篇1

【关键词】特大城市 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特大城市作为中国重要的金融和商业贸易中心,掌控着全国的货币流通,商品与资金的流动与周转,其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经拥有人口达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118座,人口逾400万的超大城市39座;其中,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多座重要的坐标性城市的人口均已超过1000万。特大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由此凸现出来:稠密的人口、同构的产业、匮乏的资源以及拥挤的交通等。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特大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发展规模。所以,从传统的特大城市经济发展理念中寻求突破,探索特大城市经济发展趋势的新议题随即提上日程。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于1994年6月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了该组织第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此次会议的主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创举性的战略新视角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坐标。同年,我国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跨世纪经济发展的总提领。特大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必将给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

一、我国特大城市经济的发展地位

城市是经济赖以生存的载体形式和条件之一,特大城市作为我国城市的核心,其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明显的支柱作用。

首先,特大城市是中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在西方的区域经济学中,城市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占有十分卓越的显著地位。虽然,我国的特大城市的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发展历程较为短暂,但其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一直占据较为突出的地位。如辽宁的首府沈阳,随着经济的发展,其经济的辐射效应和集聚效应越来越强,现已发展成为整个东北行政区域最大的经济中心,不仅引领着东北三省经济的蓬勃发展,更为毗连的的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新契机。

其次,特大城市是中国重点经济区的核心支柱。我国的特大城市都是位于中国(省际)首位或者前2-3名的城市,其领先的科学水准,高级的人才素养,雄厚的要素聚集以及先进的经营理念无不烘托着国家重点经济区的中心指导地位。如环渤海经济区,作为国家重点经济区,它不仅牵动着河北乃至北京的经济发展动态,而且是我国港口贸易经济的重要输出源。该经济区的依托支柱就是身为特大城市的天津。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以武汉为首的长江中游经济区以及以重庆为龙头的长江上游经济区。

最后,特大城市是我国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动力。城市的经济结构是掌控城市经济功能发挥程度的咽喉,同时也是推动城市经济增长速度的先决条件之一。在城市不断自我建设、修复与改造的新陈代谢过程中,特大城市的经济结构变迁,直接影响着全国的城市经济结构未来的走向。例如产业区位空间结构的转换与变化。

二、特大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致使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如此重视区域经济的发展最大化,然而城市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如人口高速膨胀,交通持续拥堵,房价居高不下及居住环境每况愈下等,都为特大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归其要点,主要有几下几方面的原因。

其一,我国特大城市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一五”计划起,就将工业发展列为振兴经济的龙头,致使我国的特大城市多是以传统的重工业为依托而壮大。然而,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传统工业已经跟不上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步伐,究其原因,归根结底就是我国特大城市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产业的组织协调程度低下;产业资源的短缺与过剩共存;产业技术设备功能落后;产业的地区同构现象明显。

其二,我国特大城市的所有制结构单一。从历史沿革的历程来看,我国经济一直秉承所有制为基础,多种私有制并存的发展机制,由此产生的所有制单一不变便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桎梏。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大城市的国有企业不断加大力度深化改革,力求调整自身多样化,然而,其庞大的市场比重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其他非国有经济成份的注入,这种特大城市所有制结构单调匮乏的局面改观甚微。(见表1)

表1 我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 单位:亿元

年份 国有工业企业 私营工业企业

2009 146630.00 162026.18

2008 143950.02 136340.33

2005 251619.50 47778.2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2006版。

篇2

【关键词】聚集经济 城市化

聚集经济一般是由于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而引起的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及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节约、收益或效用增加的现象。聚集效应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空间性。聚集效应是因为企业和居民在空间上彼此靠近而获得的。第二,外部性。聚集效应是空间上集中的企业和居民,通过外在因素在客观上互相为对方提供利益而使经济效果增加或费用减少的效应。第三,规模性。聚集经济效应以一定的规模为前提,通过微观主体的内在规模经济来实现,即只有取得自身的规模效益,才能使外在利益得以转化为现实的利益。因此,聚集经济的本质是由厂商或居民集中而带来的规模经济和正外部性。聚集经济利益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特征,是城市化的决定性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行,生产要素逐渐按市场原则寻求最佳的行业组合和空间配置。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不仅原有的城市以其巨大的聚集优势吸引了大量生产要素的进一步聚集,扩大了规模,而且还在一些特定地点因人口、资源的聚集而形成新的城镇,聚集经济效应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根据图1显示出的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可以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我国城市化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城市化进程伴随着工业化推进,在“重点建设,稳步前进” 方针的指导下,新建6个城市,大规模扩建20个城市,一般性扩建74个城市。从1949年到1957年这8年间,我国城镇人口年均增加523万人,年均增长率达到9.07%,城市化由10.6%提高至15.4%,平均每年增加0.6个百分点。到1957年,我国非农就业比重达到18.1%,城市数量比1949年增加41个,总数为177个,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处于起步性的缓慢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1958―1960年城市化的“”阶段。1958年,在“用城市建设的来适应工业建设的”的号召下,城市工业大发展,城市数量与城市人口有较大幅度增加。这一阶段,我国城镇人口增加2352万人,年均增加784万人,年均增速达到7.31%,城市数量增加19个,平均每年有6个新城市出现,城市化水平由1958年的16.2%上升至1960年的19.7%,平均每年增加1.17个百分点,我国的城市化出现“”现象。

第三阶段,1961―1977年反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停滞阶段。这一时期,由于粮食供应不足,再加上城镇基础设施紧张,我国各部门和单位纷纷精简在岗职工,并开展“上山下乡”活动,支援三线建设,沿海工厂大量内迁。这一阶段,我国城镇人口数量以1.95%的年均增速低速增加,年均增加247.6万人,但是,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总体下降,由1961年的19.3%降至1977年的17.6%,城市数量也由208个减少到188个,平均每年至少有1个城市在消失。

第四阶段,1978―1996年,我国城市化稳步推进阶段。1978年党的以后,全国的改革开放给城市发展带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国务院分别于1984年10月和1986年4月颁布了新的设镇规定和设市标准,小城镇迅速增加。此期间,我国的城市数量由1978年的193个增加到1996年的666个,新增城市数量是前18年新增城市数量的8倍多。城镇人口以年均6.46%的速度较快增长,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增至1996年的30.48%,年均增长约0.7个百分点,而且在1996年首次超过30%,使我国的城市化步入中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我国的中小城市发展迅速,而我国的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增长速度较慢。1978年至1996年 18年间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总共增加了28个,而中小城市新增436个,占新增城市总数的91.6%(见图2),我国的城市化表现出明显的城镇化特色。

第五阶段,1997年至今我国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由于前一阶段城市建制数量的急剧增长带来了虚假城市化与大量优质耕地流失的负面效应,我国对城市数量实行较严格的控制,我国的城市化进入以开发区为主要标志的产业空间拓展和人居环境改善带来的城市形态区域化扩张为显著特征的大中城市规模扩张新阶段。这一阶段,我国城市数量虽然在总体上有所下降,但是我国的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1854.25万人,年均增速为4.7%,城市化水平也以年均增加1.199个百分点的速度大幅提高,我国城市化步入中期快速发展阶段。

从以上城市化阶段划分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城市化基本上是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即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为背景,政府在资源配置和城市化方向、速度、形式和战略安排决策中占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化的经济动力逐渐成为城市化的主导力量,城市聚集经济效应引致的城市化日益显著,城市经济增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增强。

二、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现状

据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为城市发展的初级阶段,30%-70%为中期阶段,70%以上为后期阶段。2006年,我国城镇总人口57706万人,城市总数656个,城市化水平达到43.9%,1997―2004年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年均增长1.23个百分点,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呈现出较以往不同的发展特点。

1、大城市的发展趋势持续增强。 从城市规模来看(按市辖总人口分组),虽然我国在90年代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政策,但是由于国家在1998年后停止审批设立小城市,加上城市化过程中大城市的特殊聚集效益和吸引力,先进的生产要素不可阻挡地向大城市集中,同时,中等城市向大城市演进趋势加强,我国大城市发展势头良好,中小城市比重和绝对量均呈下降趋势。从表1可以看出,2003年与1997年相比,人口在2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增加175%,人口在100-200万之间的特大城市增加540.9%,人口在50-100万之间的大城市增加482.99%,人口在20-50万的中等城市减少16.1%,人口在20万以下的小城镇减少89.53%。显然,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小城市大规模发展的趋势被大城市发展所取代。

2、地区间城市发展不平衡。从城市数量的区域布局来看,90年代由于经济基础、发展速度和投资倾向的差异,东部地区的城市数量增长明显快于中、西部,而我国中、西部城市数量则有所萎缩。进入21世纪,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在总数上比较稳定,东部地区的城市数量在总数上依然保持着绝对数量上的优势(见图3);从城市规模的区域布局来看,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在我国东、中、西部的分布比率为0.495∶0.408∶0.097,东部地区的城市规模效益要于高中、西部,而西部地区的城市规模效益远未得到充分发挥。大城市凭借其在区位条件、服务能力、交通运输、信息交换、设施水平、人口规模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对区域内的资源、资金、人才、信息、产业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促使区域内的这些生产要素向大城市集中。因此,大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是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从中小城市的发展来看,我国的中小城市有43.68%分布在东部地区,36.67%分布在中部地区,19.65%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中小城市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3、三大都市圈已建立。从城市群或都市圈的发展来看,我国已经形成京津塘、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个真正意义上的最大的都市圈。2003年,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环渤海区的城市人口、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5.5%、36.3%、35.1%、48.5%,这三大区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活动最为活跃、城市聚集力最高的地方,构成我国区域经济的主体。京津塘、长三角、珠三角像三辆马车带动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4、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差距逐步缩小。从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来看,一方面由于我国一直推行以分散化为特征的城市发展政策的原因,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比重)一直滞后于工业化水平(非农就业比重)(见图4),我国城市化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乡村的推力,而非城市的引力,工业化(非农产业化)是我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城市聚集机制和聚集效应未能充分发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的城市化快速推进,“棘轮效应”促使原有城市规模边界不断扩大,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差距正逐步缩小,这表明我国城市聚集效应对城市化的作用正在日益增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人口、资源的流动与配置日益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从而在聚集利益调节机制下促进了原有城市化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并导致了新兴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尽管一些城市政府已经开始主动地按照聚集经济的要求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但是也应该看到,传统体制的影响仍然相当明显,政府的决策仍然制约着资源的流向,进而对城市的聚集与发展仍具有强有力的影响,一些不利于城市聚集经济效益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结语

城市化是一个人口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聚集的动态过程,也是城市经济集约、高效的优势逐步显现和增强的过程,城市聚集经济利益是城市化的重要动因。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聚集经济效应将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也必将为我国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充沛的动力。

(注: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科技处研究项目,项目编号B2007-

27006;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鄂教思政[2007]1号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谢文惠,邓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 吴玉印: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

篇3

[关键词] 城市化 第三产业 工业化

城市化的实质是由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而它表现在生产方式上,就是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即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各非农业部门转移。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体现为城市化水平的变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与第二、三产业比重的上升几乎同步进行。

一、城市化与第一产业的互动关系

1.农业发展给城市化提供基础动力。农业发展给城市化提供必需的消费品。由于进城后的人口一般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但他们仍然需要消费产品,且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有着更高的消费能力,因而城市化水平提高后对农产品的消费量显著增加,这部分农产品是要由农业提供的。因此,农业通过所能提供的食物商品和数量决定着城市化的人口规模。而农业提供商品性食物的数量,取决于农业的发展水平。所以,农业发展水平就通过所能提供的商品食物数量决定着城市化的规模和程度。

2.城市化有利于促进第一产业的健康发展。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就日益同现代生产力发展要求相背离,制约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也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现代化。城市化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使土地利用日益集中,农业生产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了条件,加上生产技术和劳动工具的发展,使农业的生产力大为提高。此外,随着城市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城市人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副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由此刺激了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

二、城市化与第二产业的互动关系

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动力。工业化要求生产走向集中,工业集聚产生了大规模的城市。在工业化的初期,是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轻工业阶段,工业化发展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工业发展追求规模化和专业化而产生的企业集聚的过程,大大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同时,工业化推动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使小城市迅速发展为大城市。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农业的技术基础,推进了机器在农业上的应用,建立了按工业方式经营的大农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使人口分布发生根本变化,城市人口将越来越多,人口集聚为城市化提供了主体。

2.城市化反作用于工业化。城市化对工业化的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首先,城市化的外部经济效益功能。制造业厂商设在城市,有许多外部经济效益。人口众多会减少雇用各种劳动力特别是技术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成本。城市较好的基础设施、发达的服务业,为厂商的生产提供诸多便利和成本节约,促进工业的发展。而工业本身的关联度相对较高,必然带动各行各业在城市蓬勃发展。其次,城市化的聚集经济效益功能。聚集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处于地理上的集中时,能给予企业很大的刺激去进行改革;企业集中有利于市场竞争促进革新,革新推动发展;企业集中便于企业信息的获取,节约各方的交易成本。再次,城市化的大市场吸引力功能。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市场潜力较大,厂商邻近市场,交易成本、信息成本大大降低。

三、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的互动关系

1.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重要经济源泉和后续动力

(1)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实现城市经济聚集效益的保证。城市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聚集效益,即劳动与资本的聚集引起分工深化、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带来收益的提高,或资源共享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城市聚集效益是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来实现的。交通、通讯及商业的发展有助于解决大机器工业生产分工带来的原料、产品市场问题,以利于生产聚集和城市聚集的进一步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公共事业等生产生活服务业发展为资本的不断扩张、城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第三产业是城市外部经济效应的重要源泉。城市经济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具有外部经济效应,这是指某单位内部效率的提高并不是由该单位内部支付代价带来的,而是由其外部的经济行为所带来的。城市的外部经济效应相当部分源于城市第三产业:较高的教育水平和良好的卫生条件,使城市劳动力具有较高素质;发达的市场体系、完备齐全的公用事业服务系统大大降低企业的运输及交易成本;密集的信息和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使企业往往无需支付成本而坐享其成。城市第三产业的比重越高,外部经济效应就越大,城市的聚集效应就越高。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到后工业化时期,随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大,第三产业作为城市化后续动力则日益显现。其主要表现为: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城市提供更多更好的配套行业,如金融、保险、科技、通讯业;商品流通要求有仓储、运输、批发、零售业的服务;市场营销要求有广告、咨询、新闻、出版业的服务;专业化程度越高,越要求企业间的协作与交流,越要求有发达的市场服务体系。

2.城市化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需求基础。只有生产要素和人口聚集到相当规模,产生对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强大的市场需求,才足以支撑服务行业的不断产生和独立化。第三产业的产业特征对聚集有内在的需求,而城市化具有经济聚集和人口聚集的特征,适合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化过程中的工业聚集促进了第三产业中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工业化引起的城市聚集,必然要求行业间的要素、商品、信息发生各种交换与联系,引发交通、通讯、金融保险和各类市场的发展。此外,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聚集还促进了生活服务规模扩张,以及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与劳动力配置相关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培训等服务业的发展,而且还将不断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曾芬钰:论城市化对第三产业优化、提升的促进作用[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1

篇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表现出了高速增长的态势,粗放型、数量型特征明显,但随着2012年城市GDP的开始回落,意味着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呈现出了新常态,告别了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阶段,进而过渡到中高速增长时期。为了促进城市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必要针对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城市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实际情况,找出具体的原因,并制定出有效性、可行性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策略,从而实现城市经济向集约型、质量型发展。文章主要针对目前城市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出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产生的原因,基于政策视角提出综合性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策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城市经济;新常态;增长方式转变

自2012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了新常态阶段,由以往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新常态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连续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导致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极限,整体劳动力的减少促使工资上涨较快,以往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以大规模低水平为主的扩张式经济增长驱动力也难以为继,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然,城市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也是一样的,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经济增长方式同样以规模扩张为主,生态失衡严重、人力资本存量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薄弱已成为新常态时期城市经济持续增长的瓶颈。因此,新常态下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科学、合理转变,是未来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首要考虑的问题。

1.城市经济增速缓慢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也进入到了调整期,受此影响,大多数城市经济增长缓慢,这在2016年1月国家统计局所的2015城市GDP详细数据中已得到证实。而在城市经济缓慢增长的表象下,且隐藏着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大、实体经济薄弱、服务业占比低、新的增长点培育慢、制造业发展停滞等普遍性的问题。对于上述局面的出现,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导致的:(1)有效需求不足。目前大多数城市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加上出口贸易偏紧的外部环境,以及投资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诸多行业产能过剩、需求不足、投资收益率降低。(2)供给成本提高。近年来,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趋势下,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生产材料成本等都处于刚性上涨态势,并进入到了加速增长期。另外,在长期需求管理模式的影响下,城市生产技术主要来源于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模仿、学习和引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技术水平,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技术升级空间不断缩小,进而增加了技术创新成本,无法发挥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内在驱动力。(3)区域发展不均衡。城市内部各个区域发展不均衡是非常普遍性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旧工业区,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在新常态下难以化解过剩产能,加上替代产业及经济新增长点的缺乏,导致整体经济增长疲惫乏力。而新兴区域的经济发展又过度依赖于房地产,在地产低迷形势下,投资、效益等经济指标无法得到本质提高。同时,实体经济薄弱,缺乏有效的经济发展潜力。(4)产业布局不合理。近些年,虽然大多数城市在产业规划、设施完善、招商引资等方面做了诸多尝试和努力,但实际效果且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关键在于没有实质性的解决项目落地问题。其中工业和出口是大多数城市经济发展的短板,特别是工业规模较小、传统产业改造难、产业链条偏短、集聚度偏低、关联度不强、资源约束力大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受工业经济增长速度缓慢的限制,新兴产业、生产业等新经济模式也难以发展,特别是服务业做大做强缺乏有力的支撑。总体而言,新常态期内城市经济增长呈现出生产成本增加、技术创新缺乏、投资收益率降低、经济增长持续性弱等新特点,这导致扩张性为主的城市经济刺激政策失去了以往的经济增长助推力,反而会降低经济增长率。然而经济新常态将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因此,如何通过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来适应新常态,是现阶段城市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2.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策略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城市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仍然涌现了一些新的经济模式、新兴行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整体政策调整空间较大,若充分加以利用,可顺利地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产业合理优化及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

2.1创造有效需求首先,注重外需支撑。多数城市强调内需拉动,而忽略了外需支撑。但随着外部经济形势的好转,外需潜力巨大,可通过一些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出口的培育获得一定的外需经济增长点。其次,拉动本地产品输出。应加快本地电子商务及物流快递的协同健康发展,培育一批电子商务骨干企业,引导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企业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从而优化调整城市产业结构。最后,吸附增量消费。进一步促进和增加电子商务、住房、旅游、信息、健康养老等行业消费,例如,可大力发展养老产业,目前城市老龄人口不断增加,市场潜力巨大,为了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应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开办更多的养老服务机构,并开发更多的养老产品。

2.2注重供给管理基于供给管理替代视角,应考虑城市经济发展实情,传统产业投资已趋于饱和,无需供给刺激,但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以及一些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创造了大量的投资机会,应以补短板、调结构、强后劲为原则,加强社会民生、生态环保、能源交通、农林水利、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基于供给结构调整视角,应降低对落后、低效、过剩产业的投资,通过调整供给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而对于具有优势地位的传统产业,应根据市场实情,与时俱进的对发展战略加以调整和优化,实现老树开出新花。事实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非水火不容,二者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传统产业变为朝阳产业的关键在于核心技术的突破、新工艺的应用、新产品的开发、新标准的制定,传统产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开拓新市场,获得新血液。

2.3培育创新创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城市经济发展应借鉴深圳、广州等城市推动创新创业的成功经验,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城市经济发展,重点支持小微企业的创新创业、转型升级,开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格局。在创新创业的培育过程中,还应结合产业需求,考虑市场实情,培育一批创新创业的代表性人才,从而构筑人才高地、搭建创业平台。另外,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改革科技创新体制、鼓励科学技术研发、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科技进步,增强科技贡献力,从而支撑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4协调区域发展从当前多数城市内部各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看,平均衡现象较为明显,制约了城市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各区域经济应突出各自特色、统筹推进。中心城区可发挥要素集聚、产业集群、承载力强、贡献度高的优势,以楼宇、街区、片区、市场为载体,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特色街经济,促进金融、研发设计、文化旅游等生产业、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远郊新城经济以新型工业为主,以产业园区为载体,通过创新招商引资政策,培育壮大产业,加快园区转型升级,提高该区域整体经济实力。

2.5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目前基础设施滞后和技术装备落后是制约城市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应通过政策的优化、服务供给的增加将城市农业传统的农户经营转变为现代化农业发展。首先,增加农业生产要素供给,加大对农业技术、服务、生产设施的投入,推进农村路、电、水、公交、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科学种田完善职业培训机制,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并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农业生产规模化等方式,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就业。其次,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通过市场调节实现土地合理流转,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效能。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供给模式,改革涉农税费机制,发挥税收杠杆调节作用,用定向增加货币数量的方式刺激需求,例如,整合涉农资金、提高金融服务精准性,促进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济个体的发展。

2.6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指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及高级化,在经济新常态时期,城市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更趋向于第二产业比重的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比重下降、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由于城市工业发展所吸纳的人口规模有限,而服务业对就业人口吸纳潜力巨大。因此,加快生产业发展是新常态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以工业基础为依托,抢抓国际服务业转移机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并举,促进服务业比重、水平的提升。

3.结语

新常态给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可以让我们发现城市经济发展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增长方式,使其更加合理化,进而为城市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当然,不同城市所存在的问题是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策略也是有所区别的,文章只是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策略,在实践过程中,还需综合考虑城市经济的实际情况,以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质量型转变为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经济增长方式。

参考文献:

[1]李永才,潘鸿,鞠晓伟.新常态背景下吉林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路径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

[2]余斌,吴振宇.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宏观调控政策取向[J].改革,2014,11.

[3]赵晓珊,张星,刘艳.关于天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考[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9).

篇5

一、体育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现状

从研究体育与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关系来看,首先要清楚“体育”的基本概念。国际公认的体育概念,其内涵可分为“大众体育”和“运动竞技”两大部分。我国的竞技体育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为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城镇居民“大众体育”的发展却不容乐观,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处于极不平衡的状态。

1.城镇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淡薄,兴趣和热情欠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休闲和娱乐的时间相应的增加,人们的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的意识在不断增强,但目前居民的健身意识却令人堪忧。虽然受到某些客观因素的限制,但多数人的锻炼热情不高。据调查资料反映,对体育无兴趣的居民接近不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一半,这也充分反映出对体育锻炼,提高健康水平的宣传力度不够,城镇居民的锻炼身体的意识有待加强。

2.城市中体育基础设施存在明显差异。

大城市主要是省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是高校、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集中之地,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水平较为发达,基于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在资金的投入以及体育场馆的修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中、小城市,特别是乡镇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社区、居委会、乡镇的体育健身中心和健身点,由于受到经济因素的限制,发达城市和较发达城市及不发达的地区之间的体育设施差距十分明显。一些省市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的生活质量和人体健康状况,对公共体育基础设施条件正在不断的加强和改善。

3.城镇居民健身活动场地严重不足。

从全国的体育场馆开放和经营情况来看,体育场馆数量和利用率水平还很低。有数据表明,我国目前体育场馆远没有达到国家相应的建设要求水平,在城市的体育场馆中,只有44.1%对社会全部开放,21.3%部分开放,34.6%的体育场馆尚未开放。从居民活动点看,目前平均每个街道、乡镇只有2.77个体育活动点,体育活动人数一般为31-100人,而且是锻炼者自发组成,缺少体育社会辅导员的帮助,这些均无法满足城镇居民对体育健身的要求。

4.居民的健身、休闲、娱乐消费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我们来看一种新的消费指标“体育消费”,在我国还处于相当低的状况,人均体育消费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仅为0.5元,而我国的邻国日本达到了20元人民币的水平,虽然我国居民娱乐、教育文化费用的支出,从1985年至1997年的12年间,占工资支出的比例提高了2.6%,但是增长的幅度缓慢,并且地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从全国的形势来看,大部分中部或西部的中型城市,特别是小城镇居民的体育文化水平还远远低于全国消费水平的平均值。分析我国城市体育这种状况的原因:

4.1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的旧思维模式认为,体育是一种公益性事业,是国家的投资行为,这种惯性思维阻碍体育在城市经济中的正常发展;

4.2政府机关人员对体育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认识不够充分、深刻;

4.3体育的资金投入有限,公共基础设施缺乏,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率较低,许多居民的体育健身因场地设施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实现;

4.4人们普遍参加简单的运动,所以在体育文化消费支出方面比较低。

二、体育对城市经济建设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1.体育运动的普及与大力发展,对推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在国家经济许可的范围内,发展体育事业将促进综合国力的发展和增加国民的收入,与其它需要大量投资的经济部门相比,体育的发展具有更大的优势。体育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体育事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首先,由于体育的功能具有健身、娱乐、休闲、竞赛等特点,它能够推进和带动城市旅游、商业、交通、电信、新闻、餐饮等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体育运动,通过消费,城市取得可观的经济收入。其次,体育最明显的经济作用就是促进体育产品的消费,而主要的消费人群集中在城市。最后,体育能够增强人们的体质,提高身体素质,提高人的基本劳动技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以达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目的。

2.发展体育可以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型的体育赛事是塑造城市形象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它不仅能打造城市文化、体现城市活力、优化城市经济结构,更能够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步伐。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步伐与内地各大城市比较相对滞后,但是我们的自然环境及体育冰、雪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一些大型的国内、国际赛事,可以促进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大提高我们城市的知名度,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3.体育的发展能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国内、国际各大城市举办大型赛事的实践已经证明,其都能够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比如,体育场馆、道路交通、城市绿化、宾馆、饭店等等,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品味,同时也改善了城市的软环境,引起了很多外商的兴趣,既加大了资金的投入,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增添了诸多的活力,又为各个行业的发展充满了生机。

4.体育事业的发展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休闲、娱乐的时间也在增多,因此对体育需求也就越来越高,体育产品的需求量也就会不断加大,为了满足全社会所有参与体育活动的人们对体育产品的需求,就必须增加体育产品,如体育服装、鞋类、运动器材等生产数量,因此需要增加劳动力从事体育产品的加工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增加了城市就业人员的数量,带动了相关行业人员的就业机会,无疑为缓解日益突出的城市就业压力提供了最为有利的条件。

5.体育的发展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合作与交流。〖HTSS〗我们都知道体育运动是国内,外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汇的过程,是城市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纽带",同时可以吸引外来资金,设备,技术,管理经验等,提高地方特色产品知名度,通过媒体及信息交流打入国内,国际市场。

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作用,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动力,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和注意到它的负面影响。首先,是竞技比赛大型体育场、馆,专业性很强,承担赛事以后,有可能处于闲置状态。因此要充分考虑到它们的公益性及后续效应。其次,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型赛事人流聚集,空气污染、噪音、废物垃圾等问题不容忽视,故此要充分宣传“绿色体育”理念,最后,每次赛事要有适度的商业运作。如国际上的奥运会,第21届蒙特利尔就负债20多亿美元,不仅没有带动经济发展,反而给城市经济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民间主办的奥运会,在金融界人士彼得•尤伯罗斯的领导下,一改亏损局面,获得了2.5亿美元的盈利。但过分的商业运作还会伤及赛会和运动员偏离奥林匹克宗旨,因此商业运作要适度。

三、体育开发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

1.体育应与城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一道共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2.一个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环境等自然人文因素,必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每个城市的历史渊源不同,所形成的文化传统也不尽相同,具有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气质。因此体育开发要符合当地人们的心理特征和人文特征,以便普及、推广和提高。另外,不同城市可以利用其地貌特征和气候特点发展不同的体育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不同城市体育文化。

体育开发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国不同的城市形成了一定的经济差异,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区域体育政策,对于体育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具有深远的意义。以沿海地区和中部省会为中心的周边经济发达地区,资金雄厚,信息快捷,全民健身运动及体育基础设施相对普及,形成体育与经济同步双赢格局。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人口众多,资金匮乏,体育产业以国内大众需求的体育用品为主进行生产,在各自管理的辖区内,给群众提供一些必要的体育健身场地与设施。经济不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少数中部及边远山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他们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体育用品业的生产则应以生产少数民族体育用品为主,人们以开展少数民族传统项目为主要内容。

四、体育开发与城市经济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1、项目的开发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

城市开发体育项目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预测市场需求,调研摸清开发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公益的社会效益,注意超前发展战略研究和制定正确可行的长远发展计划,切不可盲目的进行开发,影响城市的整体经济规划。

2、发展应与相关部门大力配合。

发展体育需要其它相关部门与行业的支持与配合。为了使人们更好地从事体育锻炼、休闲、观赏,就需要取得道路交通、服务接待、社会治安、餐饮、检疫等部门的有机配合,形成以体育为中心的服务网络,让人们在锻炼与消费过程中,心情舒畅,身心健康发展。

篇6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经济作用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城市规划作为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综合部署,引导城市经济发展朝着适应原有经济基础的方向前进,实现城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 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的关系

城市经济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目前,城市规划界十分重视城市规划的发展与创新,城市规划为城市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指向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城市规划的作用日益凸显,并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城市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它在资源占有、地域位置、人口素质、基础设施、周边环境等各因素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区别,所以,城市经济发展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我们要尊重其主体性,尊重其特有的城市发展规划以及经济发展方式。城市发展要充分尊重自身的地域特色,将城市规划作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使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相适应。城市在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时,要相应整合各类资源,加强对经济发展的研究力度,提高城市规划的实效,保证规划的可操作性。

2 城市规划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1 进行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城市空间结构的最大利用率。

城市在进行规划时可以对老城区进行改造,同时积极进行新城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健康稳定发展。(1)整合更新中心城区发展布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迁入中心城区,给中心城区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城市各项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日益壮大的城市需求。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时,要适应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引导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同时政府要引导资金流向,改革淘汰落后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资源消耗的新兴产业,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保证城市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2)合理布局城市新区。城市管理者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时要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眼光,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内外因促进城市发展。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科学预见城市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战略优势,积极筹划城市新区建设,缓解中心城区压力。城市新区的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原有城市规模,能起到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作用,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的辐射范围和服务职能。除此之外,城市新区的建设还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能够产生更多的附加值,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使城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实现城市经济的转型和跨越式发展。

2.2 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土地资源,土地资源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支撑,政府应该加大对土地资源的重视力度,不断调整城市经济的发展结构,创新经济发展方式,时刻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建立健全土地管理制度,实行地价监督和有偿征地活动,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土地管理,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提高单位土地的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促进城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3 建立健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增加城市综合竞争力。

城市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健全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文化娱乐、社会福利、教育科研、商业金融等多种类型。现代城市在进行发展规划时加大了对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城市在进行规划时开始考虑绿色生态建设,不断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大对水质、空气质量、微气候以及能源的管理和调节,促进城市绿色发展。除此之外,城市还不断健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不断提高城市的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资本投入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2.4 协调利益关系,扩大城市的规模效益。

城市在进行规划时,要科学整合配置各项资源,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不断实现城市建设的优化升级,在进行重大建设项目选址时要统筹协调,集中建设工业园区,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产业园区的整体优化。同时,城市要集中进行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建设,缩短城市建筑的建设周期,节约城市用地和减少资金消耗,提升城市整体经济效益,实现资源共享和相互发展,开创城市经济发展的全新局面,实现城市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促进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

3 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

不合理的城市规划会对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利益集团和政治集团的双重影响。

城市管理者对城市发展实行政治干预,而城市规划人员的权力范围有限,只负责规划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无法最终主导城市管理者的工作行为和最终决策。在实际的城市发展中,某些政治集团或者企业团体为了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进行不合理的城市建设,影响城市经济整体发展。

3.2 政府的干预存在一定的弱点和缺陷。

市场经济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而城市规划在进行自我调节时无法准确、及时的反映经济发展状况。专业的城市规划工作人员在进行城市规划时经济利益动机相对薄弱,也无法最终决定工程项目的建设与否,加之各方利益集团的不断施压,因此政府在进行政治干预时存在一定的弱点和缺陷。

3.3 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目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增加了各种不稳定因素。城市在进行发展规划时一般采取人为干预的方式,但是由于各利益集团的相互冲突,人为干预也许无法发挥预期效果,影响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4 合理规划城市布局,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各种社会状况不断涌现,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也要不断调整策略,及时修改规划中的不成熟部分,推动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既要严格执行政府的各项政策和规章,同时又要避免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迎接困难,面对挑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适时对城市发展规划进行调整和补充,使规划科学合理,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宜从以下几方面做重点部署。

4.1 将工业化发展目标与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在进行新型工业化部署时,要综合考虑地域状况和城市特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4.2 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进行城市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丰收。

4.3 合理布局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在进行工业布局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厂址的选择,实现工业布局与空间布局的合理优化,形成专业的工业聚集区,引导人、财流向,同时注重商业、服务业以及住宅区的优化整合,促进城市的协调发展。

4.4 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城市发展要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拓宽融资渠道,尽可能实现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交通、通讯、地下网管等各项基础设施,加快城市招商引资的步伐,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4.5 城市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城市规划编制质量的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划的审批,积极组织编制适宜城市发展的各类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进行城市各项事业的建设,保证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5 结语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指向标,它必须充分考虑城市经济的现实发展状况,最大限度的实现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优化,引导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方向,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综合部署,是进行城市管理和调控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的关系、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通过城市规划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篇7

一、市场经济主导城市发展

1、 经济主导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产生了社会分工,出现了商品交换,逐步形成了以商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城市。1784年,瓦特发明蒸汽机,标志着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蒸汽机提供的集中力,使工业摆脱了过去靠人力及水力的状况,并创造了在城市集中的可能,使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农民渗入城市就业,使城市人口增长迅速,使城市迅速发展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如日本东京,在讨论战后东京重建规划时,东京人口不足100万人,随着战后几十年经济、技术的发展,东京人口现已达1500多万人,城市规划日益扩大,成为世界著名的现代化特大城市之一。许多国家城市发展的实践过程可以证明,经济主导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2、 市场经济主导中国城市迅猛发展

在1949年至1978年间,中国实行封闭的计划经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城市发展较长的时间内,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自党的以来,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逐步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走向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轨道,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经济发展迅速,带来城市发展迅猛。以深圳为例,深圳是实行市场经济最早的城市,在特区建立初期编制城市总体规划,鉴于过去30年县城人口保持2.7万,建成区仅3平方公里的基础,城市布局按照二、三十万人口来考虑,在当时已是大胆的构想了。几年后,特区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已超过三十万,于是重新调整城市布局,按五、六十万人口来考虑,在1984年的总体规划,提出按照80万人口规模来控制,而现在已是人口超过100万的现代化大城市。中国许多城市发展的实践过程表明。市场经济主导中国城市迅猛发展。

3、 市场经济主导中国城市发展的本质原因

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城市规模的扩大,动辄人口100万,用地100平方公里。从形势上看,好像是只有通过扩大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才能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实质上取决于城市自身的再生能力。发展市场经济明显增强城市的再生能力。一方面市场经济改变了计划经济仅由国家投资建设的单一模式,使经济结构、投资结构多元化,既有地方政府自筹资金建企业,也有外引、内联、合资、独资、个体等多种经济成分,这使城市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带动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城市就业人口相应增多,使城市人口迅速增大。另一方面发展市场经济,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行政、税收等多种方式能相应地收取较多的城市配套费,建设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就有了根本保证。反之建设高质量的基础设施能为引进建设项目改善投资环境,从而促进城市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再生能力的增强。上述两方面就是城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比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发展更快、更好的本质原因。所以市场经济是主导城市发展的内在因素。、

二、市场经济主导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前面已说明,市场经济主导城市发展,就必然主导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从政策导向上讲,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是我国的工作中心,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要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工作。市场经济对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主导作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要进行经济论证。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首先要制定城市总体发展纲要,而经济论证则是发展纲要的首要部分。进行经济论证是突出市场经济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经济论证就是针对市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条件,进行综合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确定市场经济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速度和目标,通过计量经济模型的运算,得出各个时期市域城镇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等具体数字,从而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尤其是近期规划提供科学的经济依据。进行经济论证时,既要解放思想,集思广益,要有超前意识,更有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切忌急于求成,标准过高的倾向,以免给整个城市总体规划与就是工作带来消极影响。

以前,许多城市没有编制城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即使编制过也没有请城市规划部门参加。面对这种情况,规划部门不能走老路,把计划部门或者是市领导决策的经济发展计划,当做指令性计划来执行,据此计算城市总人口和总用地,然后画在图上了事。这就要求规划部门在编制城市规划纲要时,进行经济论证,与全市的经济发展计划接轨,经过反馈取得协调。

(二)市场经济要求扩大市域经济分析研究视野,深化市域宏观经济分析。

市场经济突破以往行政区划的界线,加强了城市与城市、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这就要求扩大市域经济分析研究视野,从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认识市域经济的发展优势及制约条件,评价市域经济发展条件,必须以上一层的区域分析为背景,不能就城市论城市,就区域论区域,并以此条件分析为基础,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市场经济也突破了意识形态不同的障碍,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评价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经济发展条件,要以世界经济状况及发展趋势为背景,也要分析研究倘若中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以后,城市经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思考城市总体规划如何去适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城市的总体发展,不能靠国家恩赐计划性建设项目,要依靠发挥城市本身的潜力,因此更需要深化对当地的地理区域、经济辐射和吸引影响、资源、交通、基础设施等条件的分析,才能准确地拟定城市性质、城市发展的规划和方向。

(三)市场经济要求强化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整体性

《城市规划法》中明确规定,城市总体规划应包括市域镇体系规划。市场经济也加强了城市。区域间的经济、社会联系,这就是要求把整个市域的各个城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依据市域经济条件分析,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合理确定各个城镇的职能分工,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和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人口发展与就业,交通与运输和各项基础设施。研究如何发挥市域的整体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完善和强化市域中心城市的综合职能作用,强化城市对周围市域的辐射力和吸引力。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政府对整个市域宏观调控的作用和功能,才能更好地协调和加强城市与周围市域间的经济、社会联系,促进整个市域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所以市场经济拓展了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区域和规划概念,改变了过去只规划城市市区的做法。

由于市场经济加强了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对于联系密切,规划范围跨越市(县)行政区域的地区,应把这一地区作为一个整体,由有关市(县)联合组成规划工作班子开展城镇群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四)注意考虑和把握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关键环节,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要有相应的思路和对策。

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其关键环节可归纳四个方面:商品生产、商品交换、交通运输、通讯网络。商品生产与交换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基础,交通运输与通讯网络是联系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必要条件。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需要思考和把握这四个关键环节,这也是体现市场经济主导作用的主要方面。

关于商品生产,城镇商品生产的部门是工业,城镇总体布局要选择条件的地域建立工业小区,条件适宜的城市,要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许多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多年实践的情况表明,由于经济结构、投资结构多元化,增加了建设项目的不定性,也使许多情况难以预见,因此,开发区实行控制性详细规划,按使用性质实行地块划分,各项控制指标要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用地内适建项目可考虑置换或兼容。这样,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作为政府规划主管部门实施规划管理的依据,在用地情况发生变化进,仍能起到指导和控制作用,也让投资者在选址方面有更在的自由度,便于吸引投资由于建设项目的不定性,开发区总体规划原则是,控制近期规划与建设,留出发展余地,依靠城市再生能力,分阶段滚动发展。城市房地产开发可划为商品生产类。要结合旧城改造,搞好房地产开发规划。受级差地租的影响,城市中心地区将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空间,规划上要做出安排,要在平衡环境容量和基础设施负荷的前提下,努力发挥土地使用效益.

关于商品交换,商品交换的总和称为市场,城市是商品的集散中心,因而是市场中心.城市是依赖市场的是中心作用,才显示对周围市域经济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城市只有培育市场,特别是要素市场,才能强化城市的辐射力.为繁荣城市市场,就需要建设商业区或集贸市场,特别需要大力发展生产资料市场,积极培育包括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的金融市场,发展技术、劳务、信息和房地产等要素市场。这要求将市场培育从城市总体规划上作出安排,城市有必要把市场培育规划作为专项工程规划进行考虑,按照一定的服务半径统筹安排,这样便于政府宏观调控。

当前,集贸市场规模发展不足,致使许多商业个体户以街为市,占道经营,造成城市交通混乱,严重影响了城市怕交通秩序,这一问题需要引起重视。要充分估算个体经营者的数量,用时规划和建设一批规模适度的集贸市场把常在道路上经营的个体户请到集贸市场来做生意。这样既繁荣了城市的市场,也为城市保持正常的交通秩序创造了外部条件。关于交通运输,商品流通需要交通运输。现代城市往往是现代交通运输枢纽,它以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以及地下铁路、电车、汽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组织城市内外交通运输。要实现城市现代化,特别要有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和运输系统。这要求作好市域交通与运输规划。大城市要尽快考虑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建立,要充分估计家用小汽车的发展,用早采取对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要从规划上落实。要搞好航空港、火车站、高速铁路客站、城市货运中心与城市道路系统的联接。

当前,城市道路宽度不足,也是许多城市存在的突出问题。道路宽度不足,易使城市交通不畅或造成交通阻塞现象。根本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商品极大的丰富,货物运输相应增多。发展市场经济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购买力日益增强,城市人流相应增大,客运量和自行流量也相应增多。这就要求拓宽道路,满足人流、车辆运输快速、畅通的需要,另一方面,就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对城市远期规划认识不足,认为大、中城市的主干道宽度30米就足够,致使相当数量的城市至今还留下这个“烙印”,解决道路宽度不足的问题,靠拆除两边的高楼大厦来拓宽道路是不经济的,以在道路空间上规划和建设高架桥的构想来增大交通量,虽然造价高,但相对比较经济。总之,要重视城市道路规划与建设,以满足商品流通中快速运输的要求。

篇8

一、内蒙古城镇化的现状及特点

(一)城镇化水平基础较好,但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内蒙古城镇化水平为3634%,比全国平均水平2620%高出1014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低于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和东三省位居第8位;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内蒙古城镇化水平为4268%,比全国平均水平3609%高出659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区位居第9位,较第四次人口普查下降了1位,浙江省的城镇化水平超过了我区。

从1990年人口普查到2000年人口普查的十多年间,全国的城镇化水平提高了98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96个百分点;而同期内蒙古城镇化水平提高了63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61个百分点,比全国低035个百分点。从2000年到2003年,全国城镇化水平由3622%提高到4053%,平均每年提高144个百分点;而同期我区城镇化水平仅提高25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85个百分点,年均净增城镇人口2119万人,比全国平均增幅低059个百分点,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两年城镇化水平增长幅度明显减缓,到2003年底我区城镇化水平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已降到了第11位。据测算,如果要跟上全国发展速度,城镇化水平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我区每年需增加36至37万城镇人口。如果按目前的发展状况,不采取有效措施,内蒙古城镇化水平在全国的位次将继续后移。

(二)城镇数目增多,规模和分布密度较小

2003年,内蒙古共有城市20个,其中地级市9个、县级市11个,有496个建制镇。1990年,我区共有16个城市,其中4个地级市,11个县级市,有255个建制镇。1990年以后增加的地级市都是撤盟建市成立的,市辖区的地域范围,基本上延续了原盟所辖县级市的范围。增加的建制镇大多是撤乡并镇的结果。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十多年的变化看,内蒙古不仅城镇数目增加,城镇人口规模也有不同程度的扩大。

如果按城市人口规模划分城市等级,通常分为超大城市(城市人口在200万人以上)、特大城市(100―200万人)、大城市(50―100万人)、中等城市(20―50万人)和小城市(20万人以下)等5个等级。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内蒙古城市增加到了20个,仍然没有超大城市,但城市的等级规模结构却发生了较大变化。呼和浩特市由大城市提升为特大城市,全区特大城市增加到了2个(呼市、包头),平均城市人口规模为12225万人;变化最大的是中等城市,有5个小城市发展成了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增加到了7个,平均人口规模为2677万人;小城市由11个减少到6个,加上1990年以后新建立的4个小城市,小城市为10个,平均规模为1232万人;在15个县级市中有5个为中等城市,10个为小城市。大中小城市结构比例为188∶437∶375。从城市结构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区不仅缺乏超大城市,小城市数目也偏少。

从城市的地理分布和每个市平均城市建成区面积看,2002年内蒙古每万平方公里有城市017个,比全国的每万平方公里069个少052个。这表明我区各城市之间相距较远。尽管内蒙古地域广阔,但平均每个城市的建成区面积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2年内蒙古平均每个城市的建成区面积为3324平方公里,比全国的3935平方少611平方公里。

从镇的情况看,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内蒙古有建制镇429个(到2003年已增加到了496个),比1990年的255个增加了174个,每万平方公里有建制镇36个,全国每万平方公里有212个镇,镇与镇之间平均距离我区为558公里,全国为234公里。全区镇人口为43641万人,平均每个建制镇的镇人口为099万人,比1990年的l17万人减少了018万人。

从十几年我区城镇人口规模和城镇数目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区城镇人口的增长,主要依靠的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全区50万人以上大城市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由1990年的1484%下降到2000年的1286%;中小城市人口比重由83%上升到1161%;镇人口比重由132%提高到1837%。由此可见,我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迅速发展,对我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大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呈现,但吸纳就业人口的能力还十分薄弱

随着的不断深入,我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推动全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从包头、呼和浩特市两个特大城市的一些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占全区总量的比重看,2003年,呼、包两市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区总人口的10―11%,然而包头市市区、呼和浩特市市区(均不包括所辖旗县)的GDP占全区GDP的比重为2610%,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的比重分别为2911%和3366%;2003年两市的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的1418%;2003年两市城镇单位职工工资总额占全区城镇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2807%;200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区的3263%;2003年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9216元和8230元,分别比全区平均水平高2203元和1217元,列居全区第一和第二位;在教育方面,2003年全区共有27所普通高等院校,其中有20所在呼、包两市,占普通高等院校总数的7407%,在校学生总数也占到了748%。在全区58所中等专业学校中,呼、包两市有18所,占3103%,在校学生占4967%;在医疗卫生方面,2003年呼、包两市的卫生机构占全区总量的1268%,医院、卫生院病床数占全区医院、卫生院病床总数的2242%,卫生技术人员也占全区卫生技术人员的2188%。

上述主要数据,已充分表明我区两个特大城市的聚集效应较强,在我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导地位和优势作用,是我区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力量,其规模效益、辐射作用明显优于小城市和镇。

根据1990年和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十年间全区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增加了1058万人,其中城市第二、第三产业增加的就业人员为349万人;呼包两市第二、第三产业增加的就业人员仅为75万人,占全区城市新增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2148%,占全区新增就业人员的70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呼、包2个特大城市吸纳新增就业人员的能力还较弱,与大城市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主导地位也是不相称的。

(四)我区西部地区城市群已逐步形成,而东部地区城市聚集效应不强

从我区城市的地理分布格局看,西部地区以包头、呼和浩特市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分布在其周边的东胜区、临河市、集宁市和丰镇市等中小城市为骨干的城市区域经济网络已初具雏形。虽然这些城市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及城市人口规模不同,经济发展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经济的互补性,正是形成城市区域经济,互相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不断增强城市区域经济的凝聚力和发挥城市的辐射力,迅速提高城市经济效益的客观基础。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这些地区城镇化进程。

从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周边的东胜区、准格尔旗、达拉特旗、和林县等城市和旗县近几年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看,由于这些地区距呼、包两市较近,交通条件便利,人员和经济活动联系密切,在呼、包两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其地方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一些经济指标占全区总量的份额明显提高。如鄂尔多斯市东胜区2003年地方财政收入比2000年增长了4426%,占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的264%;2003年GDP比2000年增长696%,占全区GDP总量的256%;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449%,占全区的349%;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81%,占全区的255%;200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00年增长7082%,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6%。鄂尔多斯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人口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有了大幅度增长。从1990年到2000年,鄂尔多斯市的城市人口增加了1429万人,占全区同期增加的城市人口总量的1762%;城市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90年的606%提高到2000年的1544%,提高了938个百分点。

我区东部地区11个城市中,大、中城市只有3个,其余都是小城市。目前,各城市之间各自发展,相互分割的局面没有真正改变,缺乏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带动周边地区中小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还不明显;各城市之间相距较远,经济关联度不强,造成这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缓慢,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较低,经济总量、城市人口规模、市场潜力等城市的基本功能发挥的不尽人意。

从东部地区总体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2003年该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809%,第二产业增加值占3283%,第二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003年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总数275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仅占2008%;县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区县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515%;2003年城镇单位职工工资总额占全区的3275%。由此反映出,东部地区由于第一产业所占份额较大,第二产业的发展相对缓慢,而且经济效益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在吸纳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外来人口方面也就非常有限,城市人口规模在近期很难有大的发展。

(五)城市建设有了较大发展,但城市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

随着近几年城镇化水平的逐步加快,各盟市、旗县都在大搞城镇的草坪、广场、宽通道建设,全区的城市建设有了较大发展。但目前我区城市市政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仍然相对薄弱,与全国水平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2002年我区城市人口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193平方米,比全国的228平方米少35平方米,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居第26位;城市人均日生活用水129升,比全国的人均日生活用水213升少84升,居全国第31位;城市人口用水普及率为772%,比全国的779%低07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0位;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为75万立方米,居全国第22位;城市燃气普及率为519%,比全国的672%低15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5位;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为171万公顷,居全国第21位;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56平方米,比全国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4平方米多02平方米,居全国第15位;城市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39台,比全国的67台少28台,居全国26位;城市每人均拥有道路面积76平方米,比全国的79平方米少03平方米,居全国第15位。

二、加快内蒙古城镇化进程的建议和措施

一个地区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是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的,表面看这个指标非常简单,但它却包含了深刻的内涵。它反映了人口发展变迁过程中,不仅仅是单纯的人口向城镇区域聚集和城镇区域的扩张,重要的是要实现城镇自身向更高层次发展。伴随着经济和生产要素组合向更高层次变革,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带来的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一)调整城镇化发展思路,突出发展大城市

我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以中、小城市和城镇发展为主,中、小城市和城镇的迅速发展,对我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和生产、经济要素必然要向合理的、最大利益的方向及区域流动和聚集,城镇化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大城市所具有的中心、主导、聚集、辐射等地位和功能不断增强,这也是中小城市不可替代的,再继续强调发展小城镇显然同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

由于城市特有的聚集效应,加快大城市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经济的聚集程度,也可以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更大的空间。所以我区城镇化的发展,首先应当突出发展大城市。我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赤峰市等大城市,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要集中力量加大大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扩大城市规模,不断完善和提高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增强大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和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把呼市、包头、赤峰三市做大做强,为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逐步增加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发挥大城市的中心、主导地位,成为带动我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

(二)重点加快城市区域经济群的构建

从我区目前城市的空间分布看,以呼和浩特、包头市为中心,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临河市、集宁市、丰镇市为骨干城市的城市区域经济群已初具雏形,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2年这一城市区域经济群的一些主要经济总量占到了全区的1/3强,城市整体聚集和辐射能力得到增强,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区域经济群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合力逐渐显现。今后,在我区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应当重点加快城市经济区域群的发展,对以呼和浩特、包头市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区域群,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快发展步伐,增强合力,不断完善和提高其整体功能,增强凝聚力和辐射能力,更好的发挥城市区域经济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同时要尽快构建以海拉尔市为中心,满洲里、牙克石、扎兰屯为骨干的城市经济区域群,以此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

(三)合理的调整和整合小城镇

目前我区建制镇的平均人口规模还不足1万人,所以要适时对一些镇人口少、基础条件和经济实力差的镇进行调整和撤并,使人口、生产及经济要素向人口规模较大、交通条件便利、基础设施和经济基础较好的旗县所在地的镇、中心镇聚集。同时要加大对旗县所在地镇、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和扶持力度,扩大镇人口规模,提高镇的综合功能。通过重点发展旗县所在地的镇、中心镇,推进镇的升级和重组,以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来拓展镇的发展空间,从而加速县域经济的发展,使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就近转移,促进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

(四)加快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

在城市中要加快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现有城市的吸纳能力,积极培育新的城市增长点,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城镇就业压力,也能为外来人口提供劳动就业岗位。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要特别注重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解决好产业结构趋同和重复建设的问题,各地区要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人才和技术优势,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实现城市分工协作、产业互补、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城市体系,增强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另外,要充分发挥各地现有的各类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的作用和功能,应逐步将一些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符合环保要求的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或经济开发区中聚集,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园区和开发区的活力,也可以更广泛地吸引外来人口,增加城镇人口规模。

(五)加快我区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和力度

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步伐和力度,取消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制度,不再区分农业和非农业户口,不论城乡人口全部为内蒙古户籍人口,突破城乡分割制度对城镇化发展的制约;放开户籍管理对外来人口的制约,并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对于大中专毕业生来内蒙古择业的,可以先落户口,后找工作,人事档案由其户口所在地政府部门所属人才机构管理,同时用人单位在与大中专毕业生确立聘用关系后,必须为其办理各项社会保险;对在城镇中有固定住所、有稳定收入和有工作单位的人员,就可以在城镇中落户,取消符合在城镇落户条件的一切限制和收费,以此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进入我区城镇投资、经商、务工、办企业。

篇9

【关键词】聚类分析;经济实力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不断探索符合省情的经济发展路子,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民经济整体实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省内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弊端也日益凸现,客观、准确地评价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现状,找出各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探讨其成因,对于进一步提升山东的整体经济实力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根据山东省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概况,选取衡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经济指标有8个:X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X2:人均GDP(元)、X3:自然增长率(‰)、X4:进口总值(万美元)、X5:出口总值(万美元)、X6: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X7:居民储蓄存款(亿元)余额、X8:合同外资(万美元),这些指标均可以从不同层面衡量经济的发展状况。

二、聚类分析

指标数据来源于《山东统计年鉴》,所有数据均选取截面数据2012年统计数据。聚类分析(ClusterAnalysis)就是分析如何对样品(或变量)进行量化分类的问题。通常聚类分析分为Q型聚类和R型聚类。聚类分析可以看出哪几个地级市分为一类,以便对这几个分为同一类的地级市综合进行分析,找到这几个地级市的共同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山东省17市进行聚类分析,采用的是Ward法,欧氏距离,标准化采用Z得分,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本文采用聚类分析从选取的8个经济指标中对17地级市进行聚类。采用该统计方法,把17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分为4类。青岛市的经济发展最好分为一类;潍坊市、省会城市济南市、海滨城市烟台市的经济相对较好分为一类;然后莱芜市、滨州市、日照市、淄博市、威海市、东营市可以分为一类;最后泰安市、德州市、聊城市、济宁市、临沂市、枣庄市、菏泽市分为一类。

第二,青岛市借助其开放的沿海城市的优势,充分发扬优势,尤其在进出口方面做得很好,所以其经济总体排名第一。烟台市利用其沿海地理优势,进出口贸易发展较好,与其分为一类的潍坊市、济南市在经济因子上发展较好,在人口因子上要注意发展和改进。

第三,聚类分析结合上面的因子分析可看出,莱芜市、滨州市、日照市、淄博市、威海市、东营市在山东省中东地区,在进出口贸易方面还有待提高,所以这几个地级市在这一方面要加快发展以带动经济发展;泰安市、德州市、聊城市、济宁市、临沂市、枣庄市、菏泽市分为一类,是经济较弱地区,这一类地区在人口增长率方面较其它地级市较差,所以这一类地区不仅要注意进出口贸易方面的发展,借鉴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

三、山东省17个地级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根据本文的分析可知为促进山东省经济的发展,主要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改善经济制度,共同发展

一是改革开放的实践及其他省市的经验表明,通过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可以大力发展各地级市的进出口贸易方面的发展。使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畅通,从而带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要实现山东省的各地级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就要密切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快横向经济发展的步伐,把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与中西部的资源相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相互促进的发展;二是东部沿海地区要对中西部地区进行对口支援和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也应该在能源和方面加大与东部地区的沟通,从而合理配置资源。

(二)采取措施吸引内外资

在资本充盈的今天,山东省在引进资本这方面不仅要协调省内、国内资金,国内资金也应重视。改革开放给经济带来快速的发展,所以在现在的经济发展中也应该注意与外部资金的沟通。构建提高内资使用效率,山东省东部地区经济综合实力较强,投资环境好,外资源源不断。中西部地区可以把握机会,改善投资环境,提供优惠政策趁机吸引被东部沿海地区排斥在外的内资,同时也注意吸引外资。此外要重视内外资企业的发展,提高内资的科技含量和使用效率,鼓励内资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真正实现依靠民族力量强大经济。

(三)改善产业结构,不断发展自身经济

对于山东省的特殊的地理分布(部分地区靠海),处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各个城市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发挥本地优势,沿海地区除一些经济体制之外发展旅游业也同样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所以山东省中西部地区在调整其产业结构的同时,也可以发掘自身的优势,发展旅游业。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给经济的发展创造很多机会,而且还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资源等资源,从而不断地实现自身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在产业结构上,也应该根据自身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扬长避短,使产业结构越来越完善,从而经济达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永林,林燕华.构建城市综合指标体系[J].统计研究,1996.181-201.

[2]颜丙胜,张春河.利用因子分析评价河北省各城市经济实力[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10).

篇10

1体育在我省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现状

作为“新消费”指标,健身活动消费指数,我省居民的消费还很低,从健身活动消费者性指标来看。论文百事通以石家庄为例,通过对100名年龄在20-45岁之间的居民进行调查,48%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在体育方面的月消费为零,月消费在50元以上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许多被调查者表示,在体育方面的消费,除了买运动服、乒乓球和羽毛球具、夏天偶尔游几次泳外,平时几乎没有其它体育方面的消费。不少收入较稳定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在体育方面是有钱没处花,在省会很难找到科学的、方便的、可以经常进行的、适合自己年龄和和收入的锻炼方式。

从我省体育场馆开放和经营情况看,我国体育场馆数量和利用率水平还很低。数据表明,我省体育场馆远没有达到国家的建设要求。据了解,石家庄房管局掌握的5万平方米以上的小区有126个,低于5万平方米的小区及单位的宿舍区尚未统计,但是也为数不少,至少有几百个,而供省会市民免费的健身路径仅有171条,且有许多被安装在人流活动频繁的广场、公园及街道等宽阔地带,真正走入社区的为数极少。让许多人“垂涎”的学校场地对外开放的也不多,即使开放了也很难轮到市民进去健身。

从我省居民健身意识看,以石家庄为例,最新统计数字表明,石家庄目前坚持健身的人口已经达到20万,但是市区人口210万,比例如此悬殊,除了受场地影响等原因之外,缺乏健身意识应引起重视。

据了解,虽然目前参与到全民健身队伍中的中青年越来越多,但是石家庄的全民健身主角还是老、小两群人,60%的市民不具备健身意识。很少参加锻炼身体,因为“太忙”。认为:“反正自己年轻,不锻炼也没事。”有的还认为年轻人体质都比较好,等人到中年再锻炼也不迟,现在的业余时间还是更喜欢看电视、逛街、聊天、打牌。通过访谈抱有以上态度的大有人在。

2结论

许多国家发展体育的经验证明:在一个国家经济能力许可的范围内,发展体育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同那些需要大量资金和高度技术的其他经济部门相比,通过发展体育来发展经济,具有较大优势。

2.1发展体育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第一,发展体育最明显的经济作用就是促进体育产品的消费,而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城市,人们用于体育健身消费的开支每增加1%,就可以带动GDP增长0.5%。因此,能增加当地财富和经济收入。第二,由于体育具有健身、娱乐、休闲、竞赛的等特点,它能够推动旅游、商业、交通、电信、新闻出版、餐饮等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从而吸引数以亿计的人们亲身从事体育运动和观赏体育竞赛,通过人们的消费取得经济收入。第三,体育能显示体现增加体质、提高素质、形成技能——提高生产效率与效益,从而达到促进城市经济的功能。新晨

2.2体育的发展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随着经济的发展、休闲时间的增加,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体育产品来说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体育消费品的需求,就必须增加其产品。从而,可以为人们提供就业机会。这对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无疑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向前健康发展。

2.3体育的发展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事实已证明:通过举办体育比赛可以加快该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体育场馆、道路交通、旅游设施,宾馆、饭店、城市绿化等等,这不仅能大大提升该城市的品味,而且还能改善该城市的软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反过来又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