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评估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3: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康复训练评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体育教学;孤独症;康复训练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乒乓球运动因其有良好的健身价值和较强的娱乐性,可以说在中国是家喻户晓,老少皆宜,深受人们的喜欢和爱戴,被誉为我们的国球。乒乓球在促进正常人身体健康,带给正常人身心愉悦的同时,对孤独症孩子的康复训练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孤独症学生听从指令慢,注意力不集中,学练时间短,身体协调能力差,动作懒散,反应迟钝,缺少语言,难以沟通和进行互动、配合等特点。针对孤独症孩子的这些先天不足和缺欠,我运用乒乓球根据学生程度的不同,探索开展了运用乒乓球对孤独症孩子进行教学和训练,几年坚持下来,对孤独症学生的改变和康复发挥了明显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效果之一:改善提高了孤独症学生听从指令和长时间学练的能力
听从指令难,不能坚持较长时间的去完成指令所要求的学练内容,是孤独症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为了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我运用捡球;用汤匙盛和用筷子夹球三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训练了孤独症学生听从指令和长时间学练的能力,为后面的学习和训练奠定了基础,形成了常规。具体方法如下:
1.捡球
把球倒在地上或桌子上,引导学生把球捡到盆里,数量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
2.用汤匙盛球
在学生能较好的完成捡球的基础上,调动其积极性,使用汤勺盛球,把球从一个盆里盛到另一个盆中。
3.夹球(用筷子夹)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练难度,在乒乓球上贴上各种小图片,有食品的、有水果的、有小动物的。教学训练中引导辅助学生把不同的乒乓球夹到不同的盆里。
通过以上三种方法的教学和训练,捡球、盛球、夹球的个数和次数越来越多,动作频率逐渐加快,时间越来越长。在这次数、频率和时间的变化中,学生听从指令,较长时间参与学练的能力得到改善和提高。
效果之二:改善提高了孤独症学生的注意力和手、眼、协调配合能力
注意力不集中,身体不协调,平衡能力差,神经支配与运动系统衔接不畅是孤独症学生的又一个突出问题。为了能有效的解决这一状况,我采用了推吊球;学生自己抛球,推球过网;学生自己抛球,推球入箱三种方法,来改善孤独症学生神经系统与运动系统的有效衔接,提高孤独症学生注意力和眼、手的协调配合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1.推吊球
把乒乓球用细绳吊起与学生的胸高齐平,由教师引导辅助,到学生能独立准确连续完成推吊起的乒乓球。
2.自己抛球,自己推球过网
学生已经有了推吊球的体验和感受,推球的动作已基本形成。在此基础上,先辅助学生抛球推球,等学生能自己抛球后,只辅助他推球,再到逐渐撤出推球辅助,只督促提示学生自己来完成抛球推球的动作。
3.自己抛球自己推球入箱
在学生较熟练的完成自己抛自己准确推球的基础上,增加训练的难度,学生推球不仅要过网,而且要把球准确推到网后面的方箱中(箱型号由大到小,离球网距离由近到远)。
通过以上三种方法的教学和训练,学生由开始的推吊球,到自己抛球自己推球,再到自己抛球推球准确入箱的循序渐进训练的过程中,学生的推球更加熟练、稳定、准确,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眼、手协调配合的能力和准确推球的控制力得到改善和提高。
效果之三:提高孤独症学生的互动意识和配合能力
缺乏语言,难以沟通、少有互动配合意识是孤独症学生的又一显著特征。为了能有效的改变这种状况,在教学训练中,我采用一个学生自己抛球自己推球,一个学生在球台对面接球;教师近远台喂球,一个学生推球,一个学生在球台对面接球;师生对推球和一个学生倒球一个学生接球四种方式,来增强和提升孤独症学生的互动意识和配合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1.一个学生自己抛球自己推球,一个学生在对面用盆接住推过网的球
开始教师要辅助接球的学生,逐渐撤出辅助,由接不住到接的稳,由接的慢到接的快,在一次次推球接球中进行着互动和配合。
2.教师近远台喂球,一个学生推球,一个学生接球
教师喂球由近台到远台,喂球的速度由慢到快。就这样教师喂球,一个学生推球,一个学生接球,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三人互动配合的场面。
3.师生对推球
在学生已能较熟练、较快、较准确推接好教师喂球的前提下,提高学练的难度,进行师生对推球的练习,在连续较快的推球接球过程中,改善和提升了学生配合和互动的意识。
4.一个学生倒球一个学生接球
学练后,乒乓球全部进入接球网中,督促引导学生一个倒球,一个学生用盆接球,相互配合把球倒出接好,在这一倒一接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学生间相互配合的能力。
几年来我们坚持结构化的教学模式,采用循序渐进,小步子、多循环的教学方法,运用乒乓球对孤独症学生进行教学和训练,使他们一个个由开始连球都拿不稳,到现在能够达到与老师连续对推球的巨大蜕变。
篇2
资料与方法
2009~2010年收治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7例,排除并存内科严重病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立体”健康教育模式护理组)24例,男11例,女13例,年龄56~84岁;对照组(传统健康教育模式护理组)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龄57~81岁。两组手术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其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疾病、麻醉及手术方式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方法:两组均由责任护士做康复训练指导,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如何预防并发症,以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和注意事项[2]。其中,两组中护士所花费的精力与时间基本相同。观察组由医生、护士、患者和家属共同制订和实施康复训练计划,4方各司其职;对照组则由护士独自制订康复训练计划,医生、患者和家属不参与。
观察组实施方法:⑴评估阶段:首先,患者入院后,由护士负责告知患者和家属是否自愿参加观察组训练,以取得配合;其次,由护士先评估患者的认知和需求情况,并将收集到的资料与患者、医生进行核实[3];最后,由医生、护士、患者和家属共同讨论,详细评估患者的需求,确定其现有和潜在的康复训练问题、护理目标和措施[4]。⑵计划阶段:首先,把上述评估内容制订成立体康复卡,包括4部分:①患者基本情况表;②健康指导参与人员基本情况表;③健康指导综合意见表;④患者反馈意见表。其次,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随着患者康复情况的变化,相应调整康复训练内容,并由护士做好记录。⑶实施阶段:①由医生向患者及家属做示范讲解,医生查房时为患者进行康复指导,讲解训练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并让患者和家属讨论发言,由护士记录在立体康复卡上。②由护士向患者做康复示范,介绍手术的相关知识、锻炼程序,并评价效果。③由患者和家属具体实施康复训练计划,及时向护士和医生做出反馈,并调整康复训练计划。
观察组评价标准及方法:⑴根据患者对康复训练内容知晓率进行评价:根据患者对康复训练内容的掌握情况,分为优、良、差3个等级。①优:患者能复述85%以上的康复训练内容,能完整回示所教授的方法;②良:患者能复述50%~85%的康复训练内容,不能完整回示所教授的方法;③差:患者能复述不足50%的康复训练内容,不能回示所教授的方法。⑵根据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价:该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髋关节脱位、栓塞、关节僵硬、便秘等[5],分为有和无两方面。⑶根据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根据行风办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共13项内容,分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3个等级。
结果
数据处理,主要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进行X2检验。
两组康复训练内容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率比较,见表1~3。
表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总例数有无对照组232(8.7)1(91.3)观察组24024(100.0)注:两组比较,P<0.05。
讨论
从实验可以看出4点:①观察组平均住院日14.10天,而对照组平均住院日16.95天,这表明对住院患者开展积极有效的“立体”健康教育,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②观察组对康复训练内容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表明采用由医生、护士、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康复训练,有力地调动了患者康复积极因素;③观察组无1例并发症,说明立体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坚持完成康复计划起到了重要作用;④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说明立体健康教育模式体现了医院对患者的人性关怀,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立体”健康教育模式,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训练中是十分有效的。它实现了医患互动,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率,减少了并发症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俊.骨科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2007,22(4):53.
2章秀峰.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心理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2,1:68.
3李秀英,王德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2,8(6):428.
篇3
尊敬的家长:
您好!您的孩子报名参加贫困智力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已通过审核。为了您的孩子得到更好的康复服务,保证项目顺利开展,现制定本项目知情同意书,请您务必认真阅读同意书各项条款,并签字确认。
一、项目背景
“十三五”期间,中央残联安排专项资金实施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救助有康复训练需求、身体状况稳定、家庭成员配合的0-6岁智力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服务。
二、补助标准
每年每人20000元的标准对康复训练给予补助。
三、服务内容及标准
1、项目救助时间为1年;2、功能评估(含认知、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康复训练,包括认知、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根据评估结果,每年训练时间不少于10个月,全日制康复训练每天单训不少于30分钟,小年龄及入普幼等非全日制康复训练的儿童,每周单训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
四、康复服务机构
1、定点机构确定:按照“就近安排”的原则,定点康复机构为:
;
2、定点机构提供的服务包括:诊断评估、制定康复计划、实施康复训练、家长培训、组织社会融入活动、出院转衔及后续家庭康复指导等服务。
五、拥有的权利
1、免费接受项目规定的康复服务内容;
2、对机构的服务提出评价或投诉。
投诉联系:**县残联
六、履行的义务
1、受助孩子若患有严重疾病要如实报告,不能隐瞒。有传染病、严重癫痫及先天性心脏病等不适合康复训练或在机构训练中发生以上疾病者必须先到医院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重新报名。
2、坚持在机构持续接受不少于10个月的康复,如因个人原因请假所缺课程,不再延期补课。连续缺课两周,且未向所在定点机构说明原因的,视为自动放弃项目。如果有特殊原因要终止康复训练,必须提前告知当地残联与定点机构,并提交书面说明。
3、在定点机构训练期间,自行解决好伙食、住宿、交通等事宜。
4、所提供的材料和信息必须真实有效。
以上内容您如果已经了解清楚,请在下面签字确认。
救助对象姓名:
残联项目负责人:
监护人签字:
(残联印章)
年
月
日
年
月
篇4
评估:除一般资料、疾病及诊疗状况、既往疾病史、家庭康复情况外,包括:①生理状况评估: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定向力、语言表达、视野、吞咽、排泄、运动、感觉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③心理社会状况评估。④日常生活方式评估。⑤患者的知识、决策及行为性自理能力评估。⑥主要照顾者的知识、决策及行为性照顾能力评估。⑦家庭情况:家庭一般情况、主要照顾者情况、家庭康复环境评估。
初次评估后,确立主要的康复计划,分析评估资料,总结(自理缺陷、自理能力、治疗性护理需求),在康复不同阶段每次评估后确立康复计划。
脑卒中家庭康复干预措施
按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组成家庭护理组(每组2人),不定期到患者家庭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疗程为1年。
康复计划的实施
心理康复指导和疾病康复知识的认知教育脑卒中后抑郁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情绪低落、意志活动减退、思维迟缓,这严重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生活及预后。心理康复指导是利用首因效应、疏导和支持方法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精神和躯体的状态。通过护理干预,调动卒中患者康复的积极性。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脑卒中的病因,脑卒中的常见诱因及预防指导,脑卒中再发时的家庭应急措施,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及用药的注意事项,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等。使其对疾病有一个整体认识,以消除其抑郁情绪,增强康复的信心。
家庭康复环境布置和改造指导居室通风、消毒,家具和物品的合理摆放,患者床铺的清洁平整,安装卫生间扶手,消除地面障碍物,安装床挡和特制专用坐便器等。
家庭康复训练指导①正确摆放指导:健侧卧位、患侧卧位、仰卧位、俯卧位。②床上活动:侧方移动、前后移动、翻身、肢体按摩、指导关节被动运动、肢体的主动运动。③坐位指导:训练良好的坐位姿势,指导床上坐位、椅坐位、坐位平衡训练。④站立训练:站起、站立平衡训练。⑤吞咽功能训练:吞咽困难以口腔为主的训练、吞咽困难以咽部为主的训练、进食训练。⑥语言功能训练:练习发音、练习数数、汉语拼音、日常用语、简单对话等训练。
家庭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指导指导和督促患者进行活动功能、四肢的协调训练,运用正确的姿势,反复进行如饮食、握笔、穿衣、洗脸、刷牙、如厕、轮椅转移,上下楼梯等动作训练。
脑卒中患者生活方式指导加强脑卒中的预防知识宣教。按时服药,控制血压,生活有规律。饮食宜清谈、易消化、多食维生素含量高水果、蔬菜。多食芹菜、萝卜等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低盐、忌肥甘,戒烟酒,不暴饮暴食,情绪稳定,劳逸结合,预防脑卒中再发。
家庭支持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协助是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因素。在访视中把需要注意和配合的有关内容传授于患者家属,帮助和督促患者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并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积极有利于康复的家庭环境。
讨论
篇5
【关键词】关节置换;康复;并发症
随着我们国家缓慢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以及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户外运动的减少,骨质疏松患者增多,骨质脆性加大,超体重的人员越来越多,膝关节负重越来越大也是关节易损伤原因之一。膝关节损伤一般大多是骨关节炎造成,这是膝部骨骼的一种退行性疾病,它使膝关节表面粗糙不平滑,膝关节在运动时发生疼痛[1]。在通过康复训练大大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对我院2010年12例早期康复训练患者与25例未进行康复训练进行比较:
1.1功能评估
1.1.1运动功能评估关节活动度及肌力的评估。由于患者疼痛或关节结构异常,受累关节不同程度发生活动范围的减小,而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引起肌力下降,肌力下降加速关节活动障碍。
1.1.2生活自理及社会参与能力评估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度的评估、疼痛评分、肌力的评定综和心理问题评估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与康复团队制定康复目标:①对病残的矫正和设法促进机体自然功能的恢复;②解除膝部疼痛、无力,保持关节稳定;③关节功能及活动性好;④预防并发症。
1.2康复护理措施
1.2.1术后急性期护理观察生命体征,术后每30min测量血压、脉搏、呼吸1次,若发现血压升高、心律失常或心前区不适,及时报告医生,并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1.2.2引流管护理观察是否通畅,量及颜色,及早发现出血征兆;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的急性炎症表现,若切口肿胀明显伴静止痛和高热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要严密监测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早期患者一般无疼痛表现,故应严密观察肢体是否肿胀,皮肤温度及静脉回流状况,如有无浅静脉曲张、皮张力增大等。并使用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钠5000u脐周皮下注射每日两次,采用空气治疗波每日两次按摩下肢。
1.2.3疼痛的护理对于轻度疼痛患者分散其注意力深呼吸、听音乐等;对于疼痛较重的患者可适当服用些止痛药。
1.2.4术后早期康复指导若疼痛剧烈或有皮下瘀血应适当减少度数,并遵循三级镇痛的原则止痛,即口服、肌注止痛药物,严重者应给予腰麻置管内注药。坚持早期锻炼、循序渐进。
1.2.5预防并发症膝关节人工置换术是人体较大的重建手术,术后极出现局部和全身并发症。如伤口愈合不佳、感染、假体松动、关节不稳等。其中感染为重要的一项并发症,它可直接导致手术失败,关节持续疼痛是膝深部感染的重要指征,它提示膝部有急性炎症或慢性炎症引起假体松动。患肢活动时疼痛加剧,体温持续升高,关节肿胀,充血或表现为长时间的关节疼痛,窦道形成而局部肿胀不明显,均提示有感染的发生。因此,要注意保持切口敷料清洁,不污染,联合使用抗生素,配合红外线局部照射预防其他感染。
1.2.6保护置换关节的健康指导合理使用和保护置换关节是预防及减少疼痛的主要环节,对出院患者加强随访,督促其进行功能锻炼,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模式,避免剧烈运动和体力劳动,避免患肢单腿直立,选择适度活动,避免奔跑跳跃。
1.3患者出院指导
1.3.1患者试回归家庭的指导注意患者情绪、饮食、大便是否通畅,坚持锻炼并检测生命体征,与医生要保持联系。
1.3.2家属的指导患者往往带着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出院,以后的康复计划需要家庭成员的参与和指导。
1.3.3踪期康复护理功能康复锻炼是艰苦的,要持之以恒。患者出院后要定期对其随访,了解患者和家属是否按照康复治疗小组所制定的家中康复计划实施,才能取得预期的康复效果。
2结论
临床12例早期康复训练患者与25例未进行康复训练指导的患者进行对比,从关节活动上比较前者活动度基本正常,而后者关节活动范围小,关节僵硬,职业回归适应时间较长。早期进行活动关节的有利条件是关节内、外软组织尚未形成粘连或有粘连尚未完全机化,训练难度不大,可较快地达到恢复肌力及活动关节的目的。所以术后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关节活动障碍的预防和治疗莫过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
参考文献
[1]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现代临床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主编:王丽莎赵英等.
篇6
【关键词】聋儿;语言康复训练;低段;拼音教学
我国学龄前的聋儿有74万,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学龄前聋儿无法接受专门语言康复机构的语言康复训练,因此义务教育段教师任务很重。从事学龄段工作的教师需考虑:如何将聋儿的语言康复训练渗透到教学中。
一、研究对象
2012年入学的一年级新生13人(其中3 人进行过听力补偿,效果较好),智力正常。
二、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法、训练法。
三、研究内容与过程
在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指导下,研究聋儿语言康复训练在低段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研究过程:首先,制定教学模式和主要措施;第二,根据教学模式并总结聋儿语言康复在低段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第三,按照已经总结出的策略,完成一个教学循环,总结案例成果。
下面以全日制聋校第一册语文聋校教材为例进行说明:
该册教材分两部分:汉语拼音教学,看图学词。声母学习顺序为b p m f,d t n,g k h,j q x,z c s,zh ch sh r。根据相关研究,尝试将教材编排顺序做适当的调整:第一阶段:b、m、d、h ,第二阶段:p、t、g、k、n, 第三阶段:f、j、q、x ,第四阶段:l、z、s、r ,第五阶段:c、zh、ch、sh。
教师在授课时根据需要适当增加内容,以教学声母“b”为例,在新授时第一步帮助聋儿找到正确的发音部位,掌握正确的发音方式,送气或不送气的特征。“p”为双唇音,发音时需双唇闭合,气流突然释放出来且要送气。对运动的理解,受聋儿自身认知水平影响,认知水平较高的聋儿理解较快,认知水平较低的理解困难。需指出的是,很多聋儿虽能理解,但由于下颌、唇、舌运动异常或协调运动障碍,无法控制发音部位,这就需根据其特定情况,选择相应的口部运动治疗和构音运动治疗,提高其运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为最终诱导出目标音位奠定生理基础。教师需要通过大量的训练材料来巩固聋儿的正确构音。当聋儿能够正确习得单个音位时,如将极易混淆的声母放在一起时,很多聋儿还会出现错误,与相似的声母音位相混淆,这时需进行音位对比训练。
最后,总结聋儿语文教材的教学模式:声母音位诱导-声母音位习得-声母音位对比-声母音位巩固。然而韵母的教学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根据孩子的语言发展特点以及孩子掌握的情况渗透到声母教学中的。教师为评估孩子的语言康复情况,对孩子做一个后测,后测材料选择为华师大黄昭明博士研究的构音能力评估词表(50个词)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按照声母音位诱导―声母音位习得―声母音位对比―声母音位巩固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工作,聋儿的语言康复取得了明显效果,总结语言康复训练在低段拼音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学龄段聋儿教师需接受专门语言康复培训
聋儿的语言康复工作需要科学、系统的语言康复理论知识作为基础,现在大多数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是师范类一般专业毕业,学习的理论大多是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而语言康复理论知识中包含大量医学知识,因此要掌握医学理论知识,才能真正做到“医教结合”。
(二)教师需要转换自己的身份
语训教师不仅传道解惑,还需充当“医生”角色,很多聋儿之所以不能正确构音,是因他们对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把握不好,有些是对唇、舌、下颌的运动无法控制,教师需借助口部运动训练器,帮聋儿建立正确的构音方式方法,让聋儿正确构音。
(三)加强学龄段聋儿的个别化语言康复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把语言康复训练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导致聋儿的课堂语言康复效果存在差异,有些聋儿在课堂上“吃不饱”,需要个别化康复训练,教师要针对性地制定该聋儿的个别化康复方案,对其进行个别训练,以巩固该聋儿的语言康复效果。
(四)重视学龄段聋儿的家庭康复
聋儿在校时间有限,更多与父母在一起,仅靠在校训练不够。聋儿语言康复训练对正常人的依赖很强,需在正常人的提醒与督促下,才能很好完成语言康复训练。在家时,家长应根据训练材料内容以及聋儿已有的语言水平巩固语言康复效果。
(五)教师与家长架起沟通桥梁
教师在校开展语训工作以外,需将聋儿的语言康复情况及时向家长反馈,指导家长做好家庭康复。家长应树立对聋儿康复的信念,积极配合教师,做好家庭康复工作。
聋儿语言康复非一朝一夕能完成,也非教师一方就能完成,只有在社会各方面的协同下才能做好。
篇7
结论: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利于患者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康复训练;脑瘤;生存质量;影响分析
脑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在临床上也被称为颅内占位性病变,主要是指脑组织细胞出现异常增生而形成的肿瘤[1]。脑瘤会严重损害人类神经系统功能,任何年龄都有发病的可能,其中多见于20-50岁年龄段人群[3]。由于脑瘤与其他肿瘤疾病一样,也具有浸润性生长特征,因此无论是良性脑瘤或者恶性脑瘤,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升高颅内压,对脑组织产生一定的压迫,损害中枢神经功能,严重的话可能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目前外科手术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术后大多数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会产生严重影响,生存质量下降。早期康复训练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为进一步探讨康复训练对脑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本文对我院收治的7例患者康复训练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7例脑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关于脑瘤的诊断标准,并经MRI以及头部CT检查确诊。7例患者中有3个孩子,4个成人,3例患儿年龄年龄分别为7岁、7岁、8岁,4例年长患者年龄分别为37岁、38岁、52岁、81岁。
1.2 方法
1.2.1指导。应尽可能避免取半卧位,将床头位置稍微抬高15°-30°左右,有利于促进颅内静脉回流,减少颅内压。应交替进行仰卧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变换,有利于预防压疮。但由于仰卧位,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反射活动异常增强,进一步加重痉挛,诱导癫痫的发作,因此应尽可能缩短仰卧位时间,最好将头部偏向患侧。而患侧卧位可有效刺激患者患侧知觉,拉长整个患肢,有利于缓解患肢痉挛症状,增加健肢的活动度,因此应鼓励患者多取患侧卧位。取健侧卧位时,应固定头部,且使头部和身体保持在同一条轴线上。
1.2.2肢体被动运动训练。一旦患者肢体肌力无法进行主动运动时,加强肢体的被动运动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应将患者的患肢放置于功能位置,帮助患者进行按摩,应遵循由轻到重、先慢后快、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按摩,按摩力度应在患者可耐受范围内。在进行肢体被动运动训练过程中,应按照患者四肢关节功能明确具体的活动方向,在活动过程中应注意维持关节活动度,避免肌腱韧带挛缩,尽可能使痉挛肌肉彻底放松。
1.2.3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交流沟通,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的心理障碍后及时予以疏导。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语气应亲切、热情,态度应和蔼,尽可能让患者感受到亲切、温暖,取得患者的信任。若患儿年龄较小,可以经常讲一些童话故事、寓言、笑话,逗患儿开心,尽可能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保持一种轻松、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同时应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给予患者多一点宽容、鼓励和照顾,尽可能让患者倾诉自己内心的情感,能够有发泄的机会,并监督和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1.2.4言语训练。护理人员可通过收音机、读报纸、电视等各种途径刺激患者的听觉、视觉,让患者反复听一些比较熟悉的声音,反复向患者下达一些执行指令,告知患者自己平时较为常用的物品名称,加强患者的听力能力,提高记忆力。若患儿年龄较小,可经常播放一些节奏短促、欢快的儿歌,刺激患儿表达。同时也可通过一些直观的实物、卡片,指导患者正确发音,引导、鼓励患者多读、多问、多背、多抄写一些文章。
1.2.5坐、立、行训练。若患者可自行翻身后,可进行坐位训练,指导患者平坐在床上,双脚下垂,在胸前放置一张桌子进行端坐训练,使患者达到三级平衡功能。待患者可自行坐稳后,进行站立训练,指导患者健侧手掌撑床,然后转移床边后,摆正双脚位置,双手十指交叉前举,并弯腰,将臀部抬高,身体前倾,尽量使身体直立,两旁应有人扶持以保持静态平衡。同时还可进行坐、站转换平衡训练,躯干屈伸平衡、重心转移平衡训练。待患者可持续站稳13min左右即可进行步行训练,及时纠正患者的步态和体姿,嘱咐患者抬头向前看,开始可用拐杖支持行走,慢慢再过渡到步行。
1.2.6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鼓励患者自己用健手穿衣、洗漱、吃饭、叠衣服、被子等,训练患者拍手、握笔,学会系纽扣、系鞋带、搭积木、拨算珠、抓木钉等精细动作,锻炼手灵活度。
1.3 生存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WHO生存质量简式量表测定(WHOQOL-BREF)评估所有患者康复训练前后生存质量情况。评价范围主要包括与周围环境关系、社会关系、心理状态以及生理健康等四个维度,具体包括家庭角色、社会角色、思维、上肢功能、言语、情绪、精力、自理能力、视力、活动、工作/劳动、个性等12个领域,总共设计有26个问题,每个问题都会根据严重程度分为1-5分,最高分130分,最低分26分,生存质量与得分成正相关。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X±S)表示,使用t对其进行检验,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
2.结 果
本组所有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后与周围环境关系、社会关系、心理状态以及生理健康等各维度评分情况较康复训练前均有明显改善(P
3.讨 论
脑瘤可分为原发性脑瘤和继发性脑瘤两种类型,其中原发性脑瘤可发生于垂体、颅神经、脑膜、脑组织、血管残余胚胎组织等多个部位,而继发性脑瘤主要是指颅内受到身体其他部位出现的恶性肿瘤侵入或者远处转移所致[2]。据临床大多数文献研究报道[5],大脑皮层受损后仍然会具有一定的功能重组能力,中枢系统功能具有可塑性,只要适当的刺激可以促使部分神经元再生。国内外大多数学者提出[6],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促进脑侧枝循环建立,促进健侧脑细胞以及脑部受损周围组织的代偿能力,可使脑神经细胞可塑性发挥到极致。池锐忠等研究表明[7],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患者功能康复,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8]。本组研究显示,康复训练后与周围环境关系、社会关系、心理状态以及生理健康等各维度评分情况较康复训练前均有明显改善(P
综上所述,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利于患者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饶敬 中.脑血 管 意外 的 早 期康 复 [J].中国康 复 医 学杂 志 ,2013,12(3):143.
[2]贾勤 ,陈爱初.偏瘫患者的家庭康复训练和护理 [J].中国康复 医学杂志,2012,12(5):229―230.
[3]袁凌.脑卒中患 者家属健 康教育需 求调查分 析 [J].护 理管理 杂志 ,2013,4(6):9.
[4]魏国荣 ,程广胜 .偏瘫患者的集体康复训练初探 [J].中国康复 医学杂志 ,2012,15(3):160.
[5]王茂斌.有关脑卒 中康 复医疗 的进 展 和一些建议 [J].中华物 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3,22(1):9.
[6]刘春晓,姜宝法.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测评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康复,2013,7(20):2862―2863.
篇8
【关键词】 交叉韧带;膝关节;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R914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372-01
针对交叉韧带断裂手术治疗后16例转入我科的患者进行治疗训练后观察。膝关节内有前、后十字韧带(又称交叉韧带),前十字韧带起自胫骨髁间隆起的前方,向后、上、外止于股骨外髁的内下方;后十字韧带起自胫骨髁间隆起的内下方、向前、上、内止于股骨外髁的外侧面,膝关节无论伸直或屈曲,前后十字韧带均呈紧张状态。前十字韧带防止胫骨向前移动,后十字韧带防止胫骨向后移动。前或后交叉韧带由于外伤因素致断裂进行手术修补术,除正确诊治外进行合理的康复训练才能达到功能及肢体的完整康复。
1 临床资料
2010年6月-2013年8月我科收治交叉韧带断裂手术治疗后患者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在35-46之间,身体肥胖指数在21-28之间,其中术后6天8例,8天5例,10天有3例,术后不同程度在骨科进行保护性支具训练,简单的肢体活动训练。转到我科在静止状态下膝支具控制在40-60度之间,膝关节肿胀,患者心情抑郁焦虑,情绪烦躁。经综合评估存在①膝伸展受限②肿胀屈曲受限③心理状态不稳定;短期康复目标:①心理方面要达到心情稳定,配合治疗;②膝关节调整屈曲度要持续正常调整;③局部肿胀明显减轻,膝关节围度较前缩小。
2 治疗训练方法
2.1心理治疗:入院第一天,均对16例患者均给予心理疏导,举事例说明,在恰当的时候,引用以往症状严重通过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或治愈的类似病例进行暗示比较,增强患者康复的自信心。组织患者与患者之间交流,获取成功者的经验,树立配合治疗训练的决心。
2.2 ACL、PCL康复训练:(1)保护性康复训练期:①术后静止状态锁定控制伸展与屈曲五周,第一周从0-30度、第二周0-60度、第三周0-90度、第四周0-120度、第五周0-130度进行逐步调整;②术后床旁康复训练,直腿提高及股四头肌肌力训练,每天增加次数。③术肢负荷递增训练:术后第二周行走负荷体重50-70%,第三周100%负重。④关节活动度康复训练:逐步增加伸展屈曲度,于八周0度放开支具控制,达正常活动度。(2)准备期康复训练:术后4-8周室内开展上、下楼梯训练及自行车训练。(3)抗阻力肌力强化训练:弹力带、踏板和器械训练。在韧带修补基本成熟4-6个月后,可以采用开链训练。
2.3、康复问题的处理
2.3.1膝伸展受限应用低负荷的延长伸展获得伸展到位,将支具伸展设为0度,或放开在踝关节下放软枕,指导患者足跟用力伸向远方,足背牵拉后关节囊。或用弹力绷带持续牵引15-30分钟,每天2-3次。
2.3.2屈曲受限时将支具设定装置放开,俯卧位屈曲,用拉绳环绕踝关节处缓慢持续牵引30分钟,每天三次。疼痛时减轻负荷,肿胀时用中、低频物理治疗,缓解疼痛,减轻水肿。
2.3.3过度伸展时采用膝关节支具限制和增加伸展阻碍来纠正。
3 结果
疗效判断:去除支具能沉重100%体重独立行走为治愈;扶拐步行,沉重50-70%为良好。关节屈曲伸展受限,无法下地行走为效果差。
见下表
3.1讨论
从交叉韧带断裂手术后16例患者康复情况看,治愈的12例患者均从外科手后5-7天转入,患者及家属坚持配合康复训练,而术后早期的主动和被动训练对关节ROM的康复犹为重要,后期在使用CPM时也很谨慎,未发生韧带拉伤情况。而好转的3例则配合差,术后早期拒绝被动的主动训练,家属过份强调患者痛苦,给予过多关心,后期未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训练。效果差的1例存在多因数,本身交叉韧带损伤外有慢性滑膜炎、糖尿病,同时患者康复训练介入较晚,后期训练配合差,患者身体相对肥胖。
3.2结论
韧带断裂修补术是很普遍而常规的手术,但恢复效果不一样,除身体原因及有其他病外,说明术后早期康复及关节保护性训练很重要,同时家属参与配合很关键。
3.3体会
通过16例患者治疗观察,规范早期康复与间断康复患者的预后均不一样,除客观个体因素外患者疾病康复中情绪心理因素及周围生存环境同样很重要。我们在处理和治疗途中只有将这些因素与患者视为一整体,正确指导患者康复训练,这样才能保证治疗的有效安全及最大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功能恢复;社区康复
Case Study on the Rehabilitati on Training in Participation of Parents for A Child with Cerebral Palsy
Abstract: Objective A convalescent stroke patient received 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assessment of his motor function ,activities of daily life abilities , an inpidualized rehabilitation plan was made for he, including motor ability , selfcare skill , and intervention parents was emphasized. Results After 6 month training, he has improved i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rea to different level. Conclusion 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 is good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stroke.
Key words:Stroke; Functional recovery ;Rehabilitation; 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
脑卒中康复医疗通过社会的参与,尽可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脑卒中和其他脑血管疾病的再发[1]。中国脑卒中每年新发病约150万,患者总数600万~700万,约3/4存活者有残疾,而目前康复技术资源相对匮乏,社区康复具有资金投资少、服务覆盖广、康复效果好的特点[2]。脑卒中后遗症的患者,病程已超过1 a,若能充分发挥残存功能的代偿作用,加强适应性训练和健肢替代疗法,同样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患者王某,男性,51岁,2006年1月6日在康复活动中心进行训练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病时间为13个月,该患者的诊断符合贝政平《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中相关标准[3]。伴肩关节半脱位、足内翻、画圈样偏瘫步态、无意识障碍、无严重心肺及神经肌肉骨骼功能障碍,自愿配合测评。
1.2 方法 在患者家属的参与下医生与各专业治疗师组成的康复治疗小组对患者进行初期评估,通过评定了解患者的需要,据此选择适宜的活动,在训练过程中随时记录患者的进步情况并随时调整训练活动,注意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诱发正确的精细动作,运动量及幅度由小到大。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坚定信心,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制定康复训练6个月后预期实现的目标,预期实现运动功能、姿势矫正的改善,生活活动能力增强。针对患者的主要功能障碍和困难,依据“训练评估”表确定的训练项目。根据患者障碍的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个性化的训练方案,每3个月为1个疗程,主要是从培训家属、家庭制作简易训练器械、开展咨询等方面入手。如简易站立架、平衡板、踝关节矫正板,康复中心定期举办讲座,并进行个别询问调查、训练场所中康复机构与患者家庭紧密结合,力争使患者达到较大程度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手法:患肢采用主动与被动训练,综合选用以Bobath法为主的运动疗法,动作由被动—辅助—主动,由粗大精细,由静态平衡—动态平衡,反复强化,引导完成动作,抑制异常姿势,促进正常姿势。1次/d,40 min/次~50 min/次,3个月为1个疗程。对家属进行培训后,运动治疗由家属进行,2次/d,20min/次;作业治疗:重点是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传授简单的日常生活知识,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认知能力。针对患者自身特点,进行了清洁脸部训练、穿脱衣服、进食训练等。1次/d,40 min/次~50 min/次,3个月为1个疗程。训练手的精细动作,如:小物品摆放、剪纸、书画、中国结、绣花、手工贺卡、园艺、雕刻等,以及其他各种金工、木工等手工艺品的制作。指导患者参与一些使人产生兴趣,能够生产出产品或学到具体的生活、职业技能的活动,同时进行作业治疗康复成果展示、评比,把康复活动融入到的趣味活动中;心理辅导:全面细致的解释病情,让患者家庭认识患者的运动障碍,给予患者的支持与鼓励,使患者消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2次/周,3个月为1个疗程;对于康复方法、目的、原则、手法、技巧、家庭训练措施,均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让家属在训练场地实际观察学习,使他们对方法有充分的了解,理解操作,并灵活应用。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循序渐进,避免训练的单调与乏味。评估法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法[4]、Brunnstrom法[5]、FuglMeyer评定法[5]进行评定。
2 结果
患者经过6个月的社区康复训练,Barthel指数训练前30分,训练后69分。FuglMeyer评分训练前31分,训练后77分。训练前BrunnstromⅢ级,训练后Brunnstrom Ⅳ级。患者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自理动作、社会适应等项目提高。下肢姿势稳定性开始提高,肌耐力增强,可完成穿脱衣、洗脸、上下楼梯。经过心理辅导患者自信心增强,能主动的与他人交流,运动功能恢复与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具有一致性。
3 讨论
脑卒中后遗症的患者运动模式已基本定型,废用手功能已无实用性的恢复,残存功能需加强代偿和适应,治疗时间主要是在家里,社区康复在患者康复训练中具有关键的作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重建实用代偿功能。康复医务人员指导全面康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织残疾人的预防和康复,重视与有关的社会机构保持密切联系。重视发挥社区在残疾人、慢性病患者、老年患者康复中的作用。重视参与社区康复工作,支持残疾人融入社会[6]。将社区康复训练引进患者家庭是对服务机构的一种补充,更是让康复需求者享受家庭温暖、实现心理康复的一大举措。对于康复方法、目的、原则、手法、技巧均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向家属讲解,让家属在训练场地实际观察学习,使他们对方法有充分的了解,理解操作,并灵活应用。应把训练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去,保证患者得到长期系统合理的科学的训练与治疗。在正规康复治疗的同时,家属的参与将利于疗效巩固和提高,也为今后的家庭康复打下基础。康复是一项长期艰苦的过程,病程1 a以上,康复疗效差及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速度降低。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了与其家庭生活环境有密切联系的运动训练计划,并有治疗师进行指正,尽可能改善生活自理。康复知识的教育与运用,不仅局限于医院或康复中心,要扩展到家庭、社区,增强脑卒中偏瘫的康复知识,完善自我管理,同时,医务人员要及时发现患者学习的愿望,当患者有能力满足自理需求时,医务人员要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结合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及康复需求,开展多种多样的相关康复活动,并及时给予鼓励,让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体现自身价值,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偏瘫恢复在发病后数天开始,1个月~3个月恢复最大限度,3个月后因“失用综合征”或“误用综合征”等继发性障碍恢复减慢,故康复治疗应尽早介入,而偏瘫后遗症期的康复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显然不同于急性期[4,7,8]。脑卒中恢复后期和后遗症期,回到社区和家庭,仍然要坚持康复训练。
参考文献:
[1] 卓大宏,王茂斌,戴红.新崛起的康复医学[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128.
[2] 卓大宏.社区康复与社区卫生服务[J].中国全科医学,2000,3(5):46.
[3] 贝政平.内科疾病的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23.
[4] 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835,18471848.
[5] 黄晓琳,尤春景.康复医学临床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68369.
[6] 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20.
篇10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8(a)-0121-04
Application effects of rehabilitation files of language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aphasia after stroke in ICU
LIU Yan SHEN Jing DONG Huimin YUAN Guanxing TAN Huawei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ICU, Renmi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6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iles on the recovery of language functional of patients with aphasia after stroke in ICU. Methods 67 cases of aphasia patients from February 2010 to May 2013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ICU of Renmi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32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35 cases). Routing nursing was provided to the patients of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languag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records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patien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addition. Also nurse concern of the patient's aphasia condition and plan of languag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were offered to observation group. Language function of patients from both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ssessed before and 4 week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①The degree of aphasia and depress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 = 1.80, 2.93; all P > 0.05); the degree of aphasia and depres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 = 5.97, 6.57; all P < 0.05). ②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94.20%, the control group was 68.75%,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779, P < 0.05). Conclus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languag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an monitor aphasia condition of patients after stroke in ICU, and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function of language function effectively.
[Key words] Early; Aphasia; Language training;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iles; Nursing intervention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认知功能,也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脑卒中后失语是脑血管意外后的常见并发症,有资料显示,21%~38%的脑卒中患者伴有语言功能障碍[1]。失语患者由于出现交流障碍常常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抑郁,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病率为25%~80%[2],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其生活质量。特别是重症监护室(ICU)环境的特殊性,因无家属陪伴,患者更易紧张、焦虑,不利于恢复。因此,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神经内科ICU对脑卒中后失语患者建立语言康复训练档案,实施整体化系统管理,观察患者失语状况,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2013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监护室住院的67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1例,女26例;年龄均大于45岁,平均(57.5±3.3)岁;完全性失语11例,运动性失语32例,感觉性失语24例;脑梗死41例,脑出血26例;所有患者均以汉语为第一母语。纳入标准:①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脑卒中,患者发病期间均有语言障碍,神志清楚;②所有患者均为右利手,发病前均能正常进行语言交流;③经简易智力量表(MMSE)进行测试,排除有严重智力障碍的患者;④失语采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aphasia battery in Chinese,ABC)[3]进行检测,以确定为哪一种类型的失语患者;⑤患者住院时间均在4周以上。选取于我院神内Ⅱ科ICU的失语患者32例为对照组,在神内Ⅰ科ICU的35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及失语类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神经内科常规进行各种药物治疗,如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给予止血、脱水降颅压、保护脑细胞、清除自由基、营养支持对症等治疗,严格卧床2~3周,恢复期给予活血化瘀、营养脑细胞治疗;脑梗死患者则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促进脑细胞代谢、营养脑神经等治疗。避免探视,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各种不良因素刺激,加强沟通,给予心理护理,恢复期由言语治疗师进行语言功能训练[4]。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管理,护理人员以ABC失语量表评估患者,一旦确定为失语,立即建立语言康复训练管理档案。
1.3 建立语言康复训练档案,制订失语康复训练计划
管理档案标明患者入院时间、姓名、床号、性别、年龄、诊断、住院号、CT或MRI结果、文化程度、失语类型及严重程度、治疗过程及训练内容、治疗后效果及掌握情况、责任护士及备注。其中,训练的内容是根据患者失语类型及程度来选定,如运动型失语的患者以语音训练为主,首先让患者经常做一些张口、伸舌、鼓腮、龇牙、抿嘴、撅嘴等面部肌肉运动,以便能更好地恢复语言功能,教会患者语言表达技能,根据患者表达程度定为四个阶段进行训练,第一阶段从学习汉语拼音发音“a、o、e…,b、p、m…”学起;第二阶段学习读数,简单的字;第三阶段学习常用的生活用语,如“吃(饭)”“喝水”“尿”“饿”“家人”“苹果”等简单词;第四阶段鼓励患者表达自己需要,采用主谓宾的形式,同时复述耳熟能详的诗歌,读书读报,制作卡片让患者指出想表达的意思及要求等,患者由单音的训练逐步进行字、词、句子及阅读的训练。感觉性失语以提高理解能力训练为主,第一阶段针对于病床周围用物及环境识物复述训练,指着各种用物进行命名及说明,反复强烈刺激;第二阶段手势训练,责任护士用语言并配合手势进行训练,如拿杯子喝水动作,教患者说喝水,反复说直到患者能较清楚地说“喝水”,再进行下一词训练;第三阶段反复训练其听语如听音乐、广播、听他人读报,同时进行指字、指图、指物等与患者较熟悉的手势刺激患者的听觉和思维,以增加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能力。完全性失语其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均严重障碍,语言训练重点是患者对听和对字的理解的训练,以非语言交流为主,让患者看字学认字,看图识物,辅以发音训练,训练患者的表达能力。此类训练过程中易出现词不达意、对牛弹琴,因此训练时不宜过急。责任护士每天负责与患者交流沟通,每次语言康复训练20~30 min,每天2~3次,同时记录每日的训练内容,对掌握的情况进行说明,根据患者掌握程度进行第2天学习训练内容的安排,决定是否进行下一个训练内容。每天早上责任护士在护士晨会交班上进行汇报失语患者状况,科内所有护士会观看语言康复训练档案,一起参与患者的语言训练,如在晨间护理、口腔护理、翻身、擦洗、大小便、喂食、输液、注射等基础护理及治疗时,主动询问患者姓名、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根据失语的类型和程度,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练习,使患者随时处于一个语言训练的良好环境中。
1.4 效果评价
以ABC失语量表和SADQ-H抑郁量表为评定工具,两者均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ABC失语量表从听理解、谈话、复述、阅读、命名、书写及相关认知功能检查等7个方面来测试患者,以便区分患者失语的类型及判断失语严重程度。如根据其7个方面若干个项目得分分为轻、中、重度;得分超过项目总得分的75%者为轻度失语,50%~75%者为中度失语,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失语程度的比较
治疗前后,对照组失语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80,P > 0.05);观察组失语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97,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失语程度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程度的比较
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的抑郁程度无明显变化,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2.93,P > 0.05);观察组失语程度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6.57,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程度比较(例)
2.3 两组SCL-90清单评分的临床疗效评定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的SCL-90得分减分率临床疗效评定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为68.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79,P < 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评定效果比较[n(%)]
3 讨论
对于卒中后语言障碍的康复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很多的理论方法运用于实践研究[7-9],语言康复训练可刺激受抑制的神经通路,使脑部生物电活性能力增强,脑部组织血液循环增快,激发大脑皮层的潜在能力,同时加快大脑皮层细胞的代偿活动,从而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相反未经系统治疗及护理的患者由于缺乏相应的刺激,大脑皮层细胞活动较弱,其语言理解表达的能力恢复较差[10]。由于监护室环境相对封闭,患者与家属隔离,患者病情重且变化快,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特别是失语患者,其恐惧、悲观心理更严重。为避免患者抑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我院神经内科监护室为失语患者建立语言康复训练档案,对监护室失语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的进行系统化程序管理。根据患者不同的失语类型及失语的严重程度,制订康复训练内容。每个训练阶段制订不同的学习内容,第2天检查前1 d训练结果,以提问形式给出,让患者口头回答,根据患者掌握程度进行第2天学习训练内容的强度,避免患者心理压力过大产生消极心理,影响康复训练的开展。从康复训练档案记录的患者训练内容掌握情况,可以动态观察患者语言康复训练效果,便于责任护士对训练内容侧重点的掌握。同时护士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由科室专门的语言治疗师全程参与,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