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康复指导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3: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骨折康复指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者单位:831100新疆昌吉州中医医院
老年人股骨骨折部位多见于股骨颈骨折及股骨粗隆间。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股骨上端的松质骨变得脆而疏松。即使轻微的外伤也可能引起骨折。由于老年人各脏器机能逐渐衰退且可能体弱多病,在骨折后卧床治疗期间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1]。我们总结了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62岁以上的股骨骨折患者进行康复指导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96例,男49例,女47例,年龄62~93岁。股骨颈骨折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8例,均有外伤史。保守治疗15例,手术治疗81例。住院时间15~46 d,平均22 d。
2 心理分析及康复指导
2.1 恐惧和绝望重量分析及康复指导 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多是由于不慎外伤或被车祸等意外原因所造成,以为从此成为残疾人,心情极度消极,加之对临床的各种处置和特殊检查缺乏正确的认识,担心预后不良,都可造成恐惧绝望心理。护士首先要加强沟通,宣教牵引、石膏、夹板等治疗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做各种操作要准确、娴熟、使患者产生安全感,饮食忌辛辣刺激、燥热、油腻之品。
2.2 紧张和焦虑心理分析及康复指导 老年股骨骨折的患者与其他手术的患者一样,因为害怕手术而紧张,因疼痛而引起焦虑,要帮助患者解除这种情绪,做好术前相关知识的宣教、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便器,患者进行牵引时由于肿胀疼痛很难保持中立位置,不要强行调整,待肿胀开始进行消退时再逐步调整。
2.3 抑郁心理分析及康复指导 老年股骨骨折的患者由于急剧外伤后,不幸的事情虽已时过境迁,但仍念念不忘,外界刺激超过了他们心理状态承受的限度,使之处于抑郁状态,同时,这也是术后较为常见的反应之一。患者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应答简单,双目呆滞。此时,康复指导人员要树立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心理,多接触患者,挤时间与患者闲谈、说笑,调解思想情绪,使之扔掉思想包袱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及康复指导。指导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
2.4 被动依赖心理及康复指导 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一旦发生骨折,习惯于让亲人关心照顾,能做的事情也不主动做,过度依赖于他人;少数人表现出角色强化行为[2]。患者一般变为被动,顺从、依赖、情感变得脆弱,甚至带点幼稚的色彩。此时,护士要注意消除患者依赖思想,与患者交朋友,交谈时不可用讥笑、讽刺、蔑视的语言对待他们,要创造条件积极为患者提供一些有关的文化素材,尊重老人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乐观的精神状态,在锻炼时要思想集中,呼吸均匀,动作准确,切忌粗暴过猛。
2.5 伤感自怜心理分析及康复指导 老年股骨骨折的患者对自己的疾病认识不够或预后不好时,想到自己的生活不能自理,洗漱、进食等,均依靠他人,在床上完成,环境改变,导致睡眠形态紊乱,感到自己不中用了,成了家人的累赘,前途无望,自尊心受到了挫伤。患者往往表现出自悲、自怜的情绪,有时无缘无故的发脾气或向医务人员及家属发泄内心的怨恨,护士要理解,宽容患者,真诚相待,努力改变患者这种消极心理,向患者介绍同类患者康复的经验,激发患者的能动性,转换不良的心境,处处体贴关心患者。如患肢肿胀较重并伴有疼痛,应减少活动,抬高患肢待症状减轻或消失后在恢复锻炼。
3 小结
老年股骨骨折后卧床3~12周,如出现并发症就会给患者增加痛苦和经济负担,从本次康复指导病例的实践中,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要使老年股骨骨折的患者在整个疾病过程中保持一种相对平衡的心态,就必须经常与患者沟通,及时解决患者的各种需要,并且采取相应的康复指导以促进其尽早康复。
参 考 文 献
篇2
【关键词】老年骨折患者;康复;护理
随着人类寿命延长,老年人在全国人口所占的比例逐渐加大,高龄骨折患者逐渐增多。由于老年人钙吸收能力下降,骨质疏松,各脏器功能逐渐减退,易疲劳,不爱活动,常伴有各类慢性疾病,卧床治疗期间易出现并发症,因此老年人易骨折且骨折愈合明显延长。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人群,其骨折康复不仅表现在生理方面骨痂的形成,同时还表现在心理方面对于功能恢复的确认程度。
1 生理方面
1.1 骨折后局部病理生理变化 骨折后骨本身和其周围的软组织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骨及骨髓腔和周围的软组织因遭受到破坏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骨断端附近的骨细胞因受伤和缺血而坏死,血肿充满了各组织的间隙。血肿于伤后4~5小时开始凝固,邻近断端的骨外膜于骨折后24小时内即出现组织学变化,深层的细胞增多,胞浆增加,胞核增大,越近骨折端的骨外膜反应越明显。一周后在增厚的骨外膜中,即出现与骨干平行并紧密相连的片状骨样组织。
1.2 骨折后局部血肿病理生理变化 骨折后,骨折断端附近的骨膜、骨质、髓腔及邻近软组织中的血管破裂出血,于断端及周围形成血肿。同时,断端及邻近部位由于细胞坏死,相邻血管扩张、充血,多形核白细胞、吞噬细胞及血浆渗出而水肿。继之血肿周围的纤维组织增生,包围并伸入血肿中,吸收并代替血肿,血肿开始机化。
1.3 血肿机化与骨痂形成生理 在骨折后的前两周中,血肿尚未机化,血肿内凝集的红血球和纤维蛋白尚未被吞噬清除,新生的毛细血管尚未深人,因此,由骨外膜产生的成骨细胞不能进入或通过血肿,而只能沿着血肿外围向骨折线推进。在血肿机化前,骨折线两边增生的成骨细胞只能在它的外围会合,随着血肿被增生伸人的纤维组织所分隔和通过异物巨细胞。吞噬细胞等作用吸收代替,骨折断端之间及周围,即被增生的纤维组织所代替充填。血肿外围的成骨细胞或成软骨细胞亦涌入血肿内及断端间隙内,与髓腔内骨膜产生的骨细胞相会合,形成桥梁骨痂及接近骨折线部分的内外骨痂。位于断端周围的部分纤维组织开始向软骨细胞分化,形成幼稚的成软骨细胞并产软骨基质,通过软骨内骨化,形成新生骨。
2 心理方面 患者的心理需求
2.1 急躁、焦虑心理 骨折一般是突然外伤所致,住院手术治疗,生活不能自理,担心医疗费用,手术效果等,使老年患者不知所措,心理失衡,表现为恐惧焦虑,急躁失眠,常责怪家人未悉心照料,埋怨医护人员未尽心尽责,在住院期间与病友、陪护人员、医生护士争吵。 2.2 抑郁失落心理 老年人历经几十年的生活,大多有自己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骨折后因失去了活动的独立性而痛苦沮丧,加上对医护人员的生疏,医院环境的不适应,都使患者产生情绪低落和反常心理。表现为依赖性和被动性增强,在康复期间习惯让亲人关心照顾,能做的事情也不主动做,锻炼时过度依赖于他人,少数人表现出角色强化行为。伴有抑郁情绪的患者由于缺乏相应的适应代偿性,往往伴有睡眠、食欲及肠道功能障碍。
2.3 自责消极心理 由于骨折患肢丧失负重功能,因而活动严重受限,甚至只能卧床,加重了家人的负担,使其产生内疚自责心理。有些患者为了不麻烦别人而节制吃喝,以减少大小便次数。而充足的营养对骨折患者是非常重要的,大量研究指出骨折患者摄入量减少会造成严重的负氮平衡,营养不良可致并发症发生,造成骨折愈合缓慢,甚至不愈合。另外,老年人骨折伤前疾病多,以慢性疾病为主,骨折后即有可能诱发伤前疾病,又存在着潜在继发各系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这些都会使患者产生对自身“价值”的怀疑,表现为不相信自己病情会好转,不愿接受治疗,甚至有可能发生自杀行为。
3 康复护理指导
3.1 康复的目标 使患者获取康复知识,树立健康的意识,消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从而缩短疗程,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更为重要的是要使老年患者达到尽可能高的生活自理能力,尽快、尽早地得到恢复。
3.2 康复护理指导的方法 强调个体化,因人施教,灵活多样。要针对患者复杂的躯体及精神状况、过去的生活经验、现在的生活方式、文化、种族及娱乐等实施恰当的沟通技巧,如语言、文字、手势等。特别要注意其情绪的变化,及时调整交流的方式方法、语调语速,使患者在交流中感到被尊重被理解。
3.3 康复护理指导的内容 指导患者消除思想顾虑进行护理和治疗过程中语言亲切,动作轻柔,操作熟练,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患者的信任。认真询问和倾听患者所焦虑和担心的问题,耐心进行心理安慰和支持,及时解决不适、疼痛、睡眠障碍等问题。讲清疾病的预后,诱导患者,使其增强参与意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真正做到护患合作。结语:老年骨折患者属于特殊人群,对于其骨折也应该针对其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双方面的治疗,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促进机体向健康方向发展。以达到现代医学治疗身心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曹建中.老年骨骼疾病治疗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487~488
篇3
【关键词】 饮食指导;糖尿病;骨折;康复效果
糖尿病在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长。糖尿病所造成的胰岛素不足会直接影响骨组织代谢,从而导致糖尿病患者较常人更易发生骨折与骨质疏松[1]。骨折糖尿病患者因其伤口感染机会较多,且愈合能力差而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创伤。临床上对于骨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并在术前与术后加以科学的饮食指导,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本文就饮食指导对骨折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效果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骨折糖尿病患者共20例,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为35至75岁不等,平均年龄(56.1±1.8)岁,病程为2-26年不等。对患者进行手术操作情况如下:截肢共2例,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共5例,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共12例,全髋置换共1例。
1.2 指导方法 针对骨折患者的糖尿病史,在其原有的糖尿病食谱上适当地调整方案,并向每一位患者详细地讲解其饮食方案的执行与重要性,具体方法为:①按照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制定每日摄入总热量标准。采用BMI体重指数测定出患者的标准体重公斤数,将大于标准体重20%以上的患者设定为超重患者,小于20%以上的患者设定为消瘦患者,该两种患者均应进行特殊处理。根据患者卧床休息的性质以及平时的生活习惯,综合制定出相应的热量摄入方案,具体为标准体重每公斤每日摄入热量为20千卡,超重为15千卡,消瘦为25千卡。②每日摄取的蛋白质应该占总摄入量的20%左右,碳水化合物比例更高,需占50%-65%,而脂肪相对较低,约为25%。在进行食材加工的过程中,建议采用一些杂粮如粗米、荞麦、面等,并严格控制含蔗糖、葡萄糖较高的食物。除此之外,每日还需给予患者一定量的粗纤维食物,以保证纤维素的摄入。③合理对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进行分配,并参照相应的食品交换法来制定出合理的、健康的、科学的食谱。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与生活习惯的不同,将一日三餐尽量平均化[2]。
1.3 评价方法 对患者在接受饮食指导前的血糖进行测量,并与接受饮食指导后的血糖进行对比,并根据患者的血糖具体变化来调整饮食。观察患者的伤口与骨折愈合情况,并记录并发症的发生[3]。
1.4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数据使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与研究,并采用t检验,P
对20例患者的血糖监测结果详细,见表1,患者接受饮食指导前的血糖情况与接受饮食指导后的血糖情况有明显差异性,P
表1 患者不同时期血糖情况对比
时期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mmol/L)
接受指导前 11.88±3.45 14.10±3.33
接受指导后 8.27±2.00 10.02±2.63
注明:对所有数据使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P
20例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如下:1期愈合共15例,2期愈合共5例。在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并发呼吸衰竭共1例,采取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有好转,其余患者均未在入院后发生严重并发症。20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5.2±13.8)天,并均已骨折愈合出院。3 讨 论
糖尿病患者发生骨折后,因其创伤愈合需要能量,故使患者保持一定的血糖水平能够有助于其采取手术治疗后的康复。但当其血糖过高时,组织修复能力会相应减弱,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更易发生感染。因此,对糖尿病进行及时的科学的处理对于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成败有着非常重要的决定意义[4]。对于2型糖尿病与超重患者而言,饮食指导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根据本文实验结果显示,患者在入院接受饮食指导前与接受饮食指导后,其血糖有明显差异性。需要注意的是,餐后高血糖容易导致血管剧烈收缩、血栓形成,从而影响患者手术伤口与骨折创伤的愈合,故需严密监视患者的餐后2h血糖值。
在糖尿病患者发生骨折后一周之内均应摄入较为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且忌摄入高脂肪、生冷、辛辣的食物。而在骨折后2至3周内,则可以摄入一些温补的食物如鱼肉、牛肉等,并适量地摄入滋补肝肾的食物。骨折1个月以后,即可多摄入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猪蹄、排骨等,以保证骨骼充分钙化。除此之外,还需给予患者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和绿叶蔬菜,以保证患者的肠道蠕动正常,防止便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沈稚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306.
[2] 王伟,宋秀玲.2型糖尿病控制餐后血糖新认识与评价[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10,8(3):9-10.
篇4
【关键词】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护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骨科的常见伤,多发伤,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人口发展的老龄化,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也随之提高。我院自2001年-2007年1月应用动力髋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3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38例患者平均年龄67岁,合并其他部位骨折50例,心脑血管疾病76例,骨质疏松80例,糖尿病21例,肺内感染5例。全部采用动力髋内固定。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5个月,所有患者通过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及早预防,患者有5例肺内感染疾病在术前得到控制,12例患者术后有下肢静脉栓塞,通过药物及功能锻炼均改善了局部组织的代谢,有效的加速了下肢静脉的回流;压疮、泌尿系感染均未发生;术后复查X线片示骨折均达到或接近解剖对位,内固定失败2例,再骨折2例,股骨头坏死1例,骨延迟愈合1例。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及健康指导
2.1.1 心理护理
患者多为60岁以上老年人普遍存在恐惧、焦虑心理,对治疗持怀疑态度,反应消极,对疾病认识不足,对术后康复知识的了解及支持度低,对愈后缺乏信心,且多有抗拒手术的心理。护士应热情接待刚入院的患者,介绍主管医师和护士的姓名、科室、环境及卫生制度等,针对老年患者记忆力减退的特点,由主管护士反复宣教并告诉患者有不明白之处可随时询问,使患者消除陌生感。通过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及方法,消除患者的恐惧感,术前详细介绍手术的必要性、方法、优点、成功率,与患者建立融洽友好的关系。通过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精湛的技术,取得患者的信任,鼓励患者表述思想情绪的变化,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
2.1.2 术前牵引护理
患者入院后术前给予骨牵引,注意维持有效牵引和患肢的功能位,患肢置于外展10~15度中立位。下肢垫软枕,观察牵引装置是否在同一轴线上,牵引锤是否脱落,足底有无抵着床尾,致使牵引针孔感染,注意牵引针有否滑脱,观察针孔处皮肤有无发红、疼痛、渗出等。每日用75%酒精滴孔2次,并随时保持针孔处皮肤及敷料的清洁干燥。密切观察伤肢血运,观察伤肢末梢皮肤有无出现青紫、肿胀、发冷、麻木、疼痛、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情况。
2.1.3 术前健康指导
因多为老年患者,自理能力下降,反应迟钝,活动不便;多合并内科疾病,指导患者利用牵引床上的拉手及健肢蹬床、抬臀部,训练床上大小便,对无力抬臀的患者,可用双手托住患者臀部,协助将整个骨盆托起,保持床铺的柔软、清洁、干燥、平整,定时按摩骶尾部防止压疮形成。指导患者扩胸,深呼吸,咳嗽,有痰尽量排出,以锻炼肺功能,必要时叩击胸背部,做腹式深呼吸,有助于排痰。鼓励患者进行术前肌力锻炼,如足背伸及跖曲运动,股四头肌等张收缩。
2.2 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2.2.1 患者回病房后,去枕平卧、禁食、水6小时,详细了解术中情况、出血量、观察切口的渗血情况,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如有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头晕、恶心、呕吐等硬膜外麻醉引起的不良反应,应及时通知医生。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防止患肢内收、外旋、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防止内固定器脱出。术后病人常因术后疼痛而烦躁不安,适当给予听音乐以转移其注意力,进行健肢的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给予止痛剂。
2.2.2 饮食指导
术后进食前,应先饮少量温开水,无呕吐者可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先喝点清粥,少食多餐,适应肠胃功能。早期宜清淡饮食,以预防便秘;中后期可服补肝补肾、补血补气食品,并给予含钙丰富的食物,如洋参、枸杞、牛奶、豆腐、鱼类等,利于骨组织的形成,促进肌体恢复。
2.3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在术侧肢体下方垫适当厚度软枕,使髋、膝关节稍屈曲。术后早期积极活动,进行患肢肌肉收缩、锻炼,髋、膝、踝关节被动按摩,有利于静脉回流,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病率。下肢血运的观察:肢体肿胀的程度、肤色、温度、浅静脉充盈情况及感觉可反应下肢静脉的回流情况。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对比观察双下肢肤色,肢端有无剧痛、麻木、皮温降低、苍白或青紫等征象,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篇5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逆行髓内钉;骨折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 R6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0(a)-0050-03
Closed Reduction and Intramedullary Nail with Retrograde Femoral Approach Rehabilitation Femur Fractures Reported Treatment
LIU He-liang, Chen Hai-chao, Wei Yan-zhen
Second Hospital of Fuzhou Orthopaedics, Fuzhou,Fujian Province, 35000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closed reduction technology used in retrograde intramedullary nailing of femoral shaft fractures in the lower section of the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relevant treatment methods and efficacy. Methods For Febr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5 patients with fractures of the lower femur treated 55 cases, male 38, female 17 cases. Aged 46 to 67 years, mean 58.9 years, according to the AO classification, A1 7 cases, A2 18 cases, A3 30 cases, after all patients admitted to hospital are used tibial tubercle traction, 6~14 days after the surgery, an average of 9 day. Results The mean follow-up of 18 months. As noted Kolmert evaluation results showed excellent in 10 cases (40%), good in 13 cases (52%), 2 cases (4%), 0 poor (0%); excellent rate of 92%. Conclusion Closed reduction and retrograde intramedullary nailing of femoral shaft fractures, with a small incision, shorter operative time, fracture healing advantages of fast.
[Key words] Femoral shaft fracture; Retrograde intramedullary nail; Fracture fixation
随着现代化交通事故的高能量创伤的不断增加,股骨骨折的发病率越来越常见,股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关系到患者今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要求较高,一旦处理不当容易发生感染大大影响着治疗的效果,同时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3]。该院骨科通过运用闭合复位逆行髓内钉固定技术运用于股骨干中下段骨折,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提高了术后康复质量,有效地促进了股骨骨折患者疾病的恢复。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55例闭合复位逆行髓内钉固定技术运用于股骨干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探讨相关治疗方法及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病例共55例,男38例,女17例,年龄46~67岁,AO骨折分类A1型7例A2型18例,A3型30例。
1.2 研究方法
1.2.1 手术方法 在腰硬联合麻醉下,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术中止血带止血,取膝关节髌骨下极至胫骨结节直切口3 cm纵向切口,锐性分开髌韧带,切除髌下脂肪垫,暴露股骨髁间窝,于股骨内髁缘前交叉韧带止点上1 cm处开口,导针定位,透视下位置满意,扩远端骨折端髓腔,牵引下闭合复位骨折端,若骨折端无法闭合复位满意情况下,在骨折近远端,打进克氏针,进行牵引及撬拨复位,直至骨折端复位满意,于髓腔置入导针,透视确认导针于髓腔内,依次扩髓,置入型号合适髓内钉,透视下骨折端及髓内钉位置满意,于近远端锁入锁钉,手术时间约40 min,出血约50 mL。见图1、2。
1.2.2 功能康复 第二天就开始股四头肌锻炼膝关节关节屈伸锻炼;一周后配合中医理筋手法康复膝关节功能,2周后部分负重行走,一 般在 6~12 周后, X 线拍片显示骨折端愈合情况 ,逐渐增加患肢负重量,3个月后丢拐行走。
1.2.3 辨证施治 按中医骨折三期辩证施治,早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中后期补益肝肾。
2 结果
经过术后平均18个月的随访, 25例患者全部骨折端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无感染病例。根据关节功能按 Kolmert 评分标准评定[4]。优:患侧膝关节完全可以伸直,屈曲>120°,局部无疼痛,无下肢畸形;骨折断端8~12个月愈合,行走正常。良:患侧膝关节可以完全伸直, 屈曲>90°, 局部伴有有轻微疼痛,几乎无畸形,患侧下肢短缩60。常有轻痛,畸形>10°,下肢短缩3 cm,骨折断端不愈合,患肢跛行明显。于术后 8、16个月进行随访, 统计优良率。优:优28例(50.9%),良,23例(41.8%),可3例(5.5%),差1例(1.8%),优良率92%,无差病例。
3 讨论
股骨骨折在创伤骨科很常见,现在的治疗多数采用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对骨折端的血运破坏较大,创伤较大,有一定的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的现象,术后的髋关节、膝关节功能因为切开复位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顺应生物力学固定可减少应力集中[5]。Hutchinson[6]经10年随访认为经膝关节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不会增加膝关节损害的危险性。达到微创的目的,最终使患者、社会受益,推动骨科微创技术的发展。我们所有患者闭合复位,保护骨折端血运明显提高了骨折愈合率[7-8]。该研究通过平均随访18个月,根椐Kolmert评价结果显示,优10例(40%),良13例(52%),可2例(4%),差0例(0%);优良率92%。但是,逆行交锁钉部分切开关节,从而造成膝关节出血、粘连、膝关节功能损伤大。术后患者常因疼痛、肿胀而不活动膝关节, 容易导致血液不畅,不通则痛,从而发生纤维性粘连, 再加上关节囊、韧带及通过该关节 的肌肉、肌腱组织挛缩,严重影响关节运动功能,采用中药三期辩证,早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中后期补益肝肾,配合中医理筋手法,有效消除软组织肿胀,促进肌肉软组织恢复,从而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
[参考文献]
[1] Cabiati M, Burchielli S, Matteucci M,et al.Dipyridamole-induced 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mRNA overexpression in a minipig model of pacing-induced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J].Peptides,2015, 19:67-73.
[2] 覃博,韦葛谨.接活跌打膏配合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6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 23(9):30-31.
[3] 张永科.手法复位经皮逆行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 (24):72.
[4] Lehmann LJ,Schollmeyer A,Stoeve,et al.Biochemical analysis of the synovial fluid of the shoulder joint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rotator cuff tears[J].Z Orthop Un-fal1,2010,148(1):90-94.
[5] 王生勇,龚七一,曾升友.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联合针刺治疗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 43 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 ,24(24):72.
[6] Deitelzweig S B, Johnson B H, Lin J, et al. Prevalence of clinical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the USA: current trends and future projections[J]. 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 2011, 86(2): 217-220.
[7] Pagonis T,Ditsios K,Christodoulou A,et al.Outcome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complicated humeral shaft fractures in elderly adults with osteoporosis[J].J Am Geriatr Soc,2012,60(4):795-796.
篇6
[关键词]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康复训练;施行意义
[中图分类号] R27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1(b)-0192-03
随着交通、建筑等行业的不断发展,膝关节周围骨折的不良事件不断增多[1]。膝关节周围骨折主要有股骨髁上骨折、髌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等,手术是治疗该类骨折的主要方式[2]。临床上通常以复位、固定以及功能锻炼为原则来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其中良好的复位和固定能为患者骨折愈合创造良好的条件,而功能锻炼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选取本院行膝关节周围骨折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早期综合康复训练方式及施行意义,取得一定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行膝关节周围骨折术患者82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研究组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25~73岁,平均(48.62±9.83)岁;骨折部位:16例股骨髁上骨折,15例髌骨骨折,10例胫骨平台骨折。对照组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26~70岁,平均(48.39±9.17)岁;骨折部位:17例股骨髁上骨折,14例髌骨骨折,10例胫骨平台骨折。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康复方法,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并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予以患者康复指导,指导患者进行关节、肌肉锻炼。研究组患者应用早期综合康复训练方法,其内容主要如下。
1.2.1术前康复护理 ①心理康复护理: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交流,密切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向患者讲解复位、固定和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方法,耐心地解答患者的问题,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护理人员重点向患者讲解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让患者了解早期康复训练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激发患者主观能动性,争取患者主动配合进行康复锻炼。②术前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骨折相关的知识,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并着重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康复训练的方法,并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或现场演练的方式讲解相关步骤,保证患者及其家属掌握相关训练技巧。
1.2.2术后康复护理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康复锻炼,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和活动量,且嘱咐患者不可屈膝、下蹲,尽可能地锻炼肌肉和关节。①被动训练:护理人员予以关节被动训练,术后1~2 d,进行关节屈伸被动运动,屈伸角度为30°,每天训练1 h左右,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患者身体状况,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和屈伸角度。②主动训练:术后1~2 d,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屈伸训练,锻炼50~100次/d;术后3~6 d,护理人员将患者膝关节垫30 cm左右,指导患者进行伸直膝关节训练,锻炼50~100次/d;术后6~8 d,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取坐位,进行直腿抬高、膝关节伸屈训练,锻炼100~200次/d;术后9~10 d,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屈膝屈髋训练,锻炼100次/d;术后1 d,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抱小腿中下部屈曲训练,锻炼100~150次/d。③恢复期康复指导: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如果骨折线相对模糊,骨折位置对位正确,则形成骨痂、拆除外固定后进行康复训练。如果患者膝关节存在较严重粘连情况,则予以理疗,并进行伸屈牵引膝关节的训练。给患者应用关节松动术,向外、向内侧推动髌骨关节,上下推动髌骨,胫关节内旋、外旋、前后及侧向滑动,术后予以冰敷以减轻炎症。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主动屈伸受累关节,并逐渐增大屈伸角度和锻炼次数。④心理指导:护理人员主动询问患者康复训练情况,倾听患者主诉,耐心地解释相关问题,并告知患者坚持进行康复训练的重要作用,指导患者充分利用健康肢体完成康复锻炼。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让患者家属了解康复训练对患者身体康复的重要作用,指导患者家属多支持、鼓励患者,从旁监督、协助患者努力完成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
术后第3个月进行随访,采用膝关节活动范围(ROM)、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标准评价患者膝关节情况。膝关节ROM是指膝关节活动时可到达的最大弧度,用量角器进行测量。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标准主要包括跛行、支撑、交锁、不稳定、疼痛、肿胀、爬楼梯、下蹲8个内容,满分100分,分数越低,表明膝关节功能越差。两组治疗效果评价标准如下。优:患者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范围≥91°;良: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关节活动范围为61°~90°;一般: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关节活动范围为31°~60°;较差: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关节活动范围≤3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组膝关节ROM、Lysholm评分的比较
研究组膝关节ROM、Lyshol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组成结构,对运动的要求较高,且膝关节骨折通常导致膝关节结构及其周围组织受损[4]。因此,许多患者行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存在膝关节功能障碍,通常表现为关节活动障碍、软组织肿胀、压痛等症状,使得患者生活、工作受到严重影响[5]。相关研究指出,术后早期综合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骨折处愈合,能避免骨痂硬化持续升值,可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6]。有学者指出术后1周是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最佳康复训练时期[7]。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膝关节ROM、Lysholm评分存在较大差异(P
综上所述,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志林,李景进.中药熏洗法配合常规术后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3, 41(5):116-118.
[2]潘艳,周玲,胡三莲,等.图谱法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5):519-521.
[3]张英霞,德琳.兔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时机选择研究[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5,21(1):44-46.
[4]张丽红,孟立芳.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综合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7):3054-3056.
[5]单志文,徐建华,刘会娟,等.穴位按摩配合训练器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5,37(4):602-603.
[6]李肖媚.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综合康复训练研究[J].吉林医学,2013,34(27):5561-5561.
[7]田艳玲,邵雯君,肖艳波,等.早期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2013,35(8):747-748.
[8]周水利.中西医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9):132-134.
[9]肖星明.\谈康复训练在膝关节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8):4292-4293.
[10]赵晓梅.早期功能训练指导预防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2):209-210.
[11]陈红明.功能康复锻炼在膝关节周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5):93-94.
[12]Yau DT,Chung RC,Pang MY,et al.Knee muscle strength and visual acuity are the most important modifiable predictors of falls in patients after hip fracture surgery:a prospective study[J].Calcif Tissue Int,2013,92(3):287-295.
[13]Meyer C,Szalay G,Alt V,et al.Triple fracture during rehabilitation after revisio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J].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2014,22(11):2662-2664.
[14]Gilbert A,Li CS,Sancheti P,et al.The natural history of knee osteoarthritis:india-based knee osteoarthritis evaluation (iKare):a study protocol[J].J Long Term Eff Med Implants,2013,23(2-3):93-104.
篇7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 老年; 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3-84-02
老年人是骨折的一个高发群体,同一般骨折群体相比,老年人多有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而加之自身肢体功能的下降,术后恢复相对较慢,如术后康复过程中不能坚持功能锻炼,可能遗有肢体功能障碍。近年来,我科对胫骨平台骨折老年病人进行住院期间康复性护理及指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病例60例为我科2003年1月~2008年12月收入院的老年胫骨平台骨折病人,男37例,女23例;年龄56~79岁,平均63岁。入院后均行X线及膝关节CT检查。按Schatzker分型标准分型:Ⅱ型14例,Ⅲ型27例,Ⅳ型6例,Ⅵ13例。病人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护理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并排除原有患肢功能障碍者,严重基础疾病影响康复训练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入院宣教,普通护理及骨科常规护理,饮食指导,协助翻身,按摩受压部位,引流量观察等,治疗组给予康复性护理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2.1 手术前后心理护理 心理干预在老年骨折病人术后康复训练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年人自理能力相对较差,性格独立的老年人常常否认这一点,拒绝别人帮助,在骨折后,常存在悲观心理,甚至拒绝手术或术后康复性训练,针对以上情况,我们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对于老年人骨折的特点,骨骼质量下降的原因等进行宣教,使病人心理情绪得到舒缓,充分认识自身骨折的特点及康复训练的意义,积极配合治疗。通过交流和沟通,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及心理状态,解除患者恐惧及忧虑心理,将术后康复内容向患者适度地解释和说明,取得患者的理解和合作。
1.2.2 术后早期康复护理 手术后第1~7天,患肢中立位,协助患者作患肢踝关节、跖趾关节的被动内、外翻及背伸、跖屈、旋转等动作,每天每个动作120次左右,并鼓励患者克服心理障碍,主动自足进行上述关节运动。
1.2.3 术后中期康复护理 手术后8~21d,在早期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鼓励患者进行股四头肌力量训练,即平卧位主动收缩股四头肌,每天120次左右。在训练早期,患者常不由自主的产生膝关节的微动,对于正确的收缩股四头肌的方法给予指导,在进行股四头肌收缩运动时,可能产生骨折部位疼痛不适,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说明及指导,消除患者认为可能影响骨折愈合的顾虑。
1.2.4 术后晚期康复护理 手术3~4周以后,嘱患者做主动的抬腿训练,辅助患者固定膝关节,以免产生骨折处反常活动,鼓励患者配合康复护理训练,除去石膏外固定后,对患者膝关节局部做按摩护理,促进血液流通,改善局部循环,协助患者做仰卧位主动抬腿、侧卧位外展、膝关节屈伸、内外旋动作。拆除外固定1~2周后,鼓励患者作主动屈伸膝关节、静态负重、原地重心转移及跨步练习。依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逐渐增加活动次数,并限制患者过度活动,告知患者过度屈曲可能造成骨折处的断裂,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减少患者的急躁情绪。
1.2.5 出院前做康复性护理指导 患者出院前,详细告知膝关节功能锻炼的方法及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并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给予说明,6个月后做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1]。
1.2.6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1.5软件完成,采用两组计数资料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术后半年膝关节功能优良率86.7%,对照组优良率为7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老年人多有骨质疏松等退行性骨疾病,骨骼质量下降,强度降低,在外力作用下更容易发生骨折,胫骨平台骨折是常见骨折类型之一,多数属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后肢体固定时间较长,容易发生膝关节僵直等并发症,影响膝关节功能,老年人优于自体身体条件等限制及心理特点等原因,常不能进行主动功能恢复性训练,而有条件的、尽早的主、被动功能活动是防止骨折后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减退的的有效方法,肌肉的收缩,相邻关节的主动运动,膝关节的伸屈运动均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炎症消退,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老年人心理倔强,对于术后的恢复常有过高的期望值或绝望心理,有的患者拒绝恢复性训练,而有的病人则自行增加训练强度,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2],使老年患者充分认识到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同时充分了解老年人自身的骨质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性训练,护理人员对其训练方法,强度应进行合理的指导,必要时进行协助,以免过早锻炼引发重大并发症,或过迟训练影响关节的功能恢复,甚至不合理训练引起骨折不愈合等严重并发症,本组资料显示,在进行康复性护理的患者,其骨折后6个月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康复性护理起到的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的积极作用[3],由此可见,对老年胫骨平台骨折病人进行康复护理对膝关节功能恢复能起到重要作用,适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运用。
[参考文献]
[1] Lysholm J,Gillquist J. Evaluation of knee ligament surgery results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use of a scoring scale[J]. Am J Sports Med.1982, 10:150-154.
[2] 汪纯洁. 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4):2795.
篇8
关键词:老年人;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问的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也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这种骨折治疗时间长,功能恢复慢,易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护理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康复。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展开综合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本组81例,男43例,女38例年龄60~84岁,经X线检查均为股骨颈骨折。车祸伤30例.跌伤45例,坠落伤6例;骨折部位:头下型骨折23例,头颈型骨折16例,经颈型骨折14例,基底型骨折28例。治疗方法:保守冶疗10例,行切开复位螺纹钉内固定术3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20例。
1.2治疗效果 所有病例出院后回访1年,股骨头置换的患者术后功能满意,内固定术后的骨折基本愈合,关节活动基本正常,保守治疗的架拐基本行走。
2护理要点
2.1心理护理 多数老年人发生骨折后,其身体机能和心理反应都严重下降,担心预后会为今后的生活带来不便,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痛苦、烦躁的心理。我们护理人员对患者态度亲切和蔼,以患者为中心,耐心倾听患者的需求,热情周到为患者解决一切合理要求。与家属取得联系,解决后顾之忧,使患者在住院期间不感到孤独和痛苦,感到医院温暖如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骨折的部位、程度、治疗方法及预后效果,对需要手术的患者向其讲解手术的目的、方式、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使其保持最佳心理状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2.2饮食指导 老年患者往往胃肠功能减弱,特别是骨折后加上较长时间卧床,不思饮食,或伴有恶心呕吐或腹胀不适等,造成患者营养不良,影响骨折愈合,所以护理人员在骨折初期应指导患者进食清淡且营养丰富的食物,易消化食物,如鱼汤、鸡蛋。另要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保证充足丰富维生素供给机体需要。骨折后期,可加含钙丰富食物如:猪骨头汤、小鱼虾等,以促进骨折愈合。对合并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应注意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饮食。对合并糖尿病严格进行饮食管理,以控制血糖。
2.3牵引及的护理 皮牵引和骨牵引是股骨颈骨折常用的牵引方法。牵引要抬高床尾15~30 cm,密切观察牵引效果,牵引重量不可随意增减,牵引绳不可随意放松,不应有其他外力作用,避免盖被压住牵引绳,以免影响牵引效果。皮牵引者注意胶布及绷带有无松散和脱落;骨牵引者每日拧紧牵引弓的螺母,防止脱落。观察牵引肢体肢端血液循环,包括肢端皮肤的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度、足趾活动情况,重视患者的主诉,如麻木、疼痛等。保持患肢呈外展中立位,可穿丁字鞋,避免患肢内收、外旋或髋部扭曲。骨牵引者以75%酒精消毒牵引针孔2次/d,预防感染。皮肤牵引的患者,要每班检查观察被包裹的皮肤情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做好防压疮护理。
2.4并发症的预防
2.4.1预防肺部感染的措施 骨折后,老年人长期卧床,活动量减少 ,肺内痰液干结难以咳出,易致坠积性肺炎,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护士应鼓励并教会患者行深呼吸运动,以增加肺活量,予定时拍背,教会患者有效咳嗽。教会患者利用骨科多功能床的优势,双上肢拉紧床上吊环行扩胸运动。如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应遵医嘱给予化痰药或雾化吸入,指导患者多饮水,以助痰液稀释利于咳出。
2.4.2预防褥疮发生的措施 褥疮发生与老年人周身血液循环差、长期卧床、活动减少、骨隆突部位的皮肤长时间受压有关,常见于骶尾部、足跟及背部等处。患者一入院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家属做好防压疮宣教,以让患者及家属引起重视,配合治疗和护理。利用Braden压疮评分表对患者做出压疮评分,
2.4.3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由于长期卧床和制动,患者血流缓慢,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尤其是高血脂、高血压患者行降压治疗后更易引起深静脉血栓。静脉血栓是老年股骨颈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适当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如肠溶阿司匹林50 mg口服,1次/d。检测患者的D-二聚体,如>500 ug/L要引起高度重视。每天定时按摩患肢,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借助骨科床的拉手鼓励患者练习床上坐起、翻身,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指导患者多饮水,以降低血液粘滞性;长期静脉输液者,应尽量保护静脉,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尽量避免在下肢静脉输液。。
2.5康复治疗是骨折处理原则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康复锻炼指导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恢复功能 。因此加强功能锻炼和康复指导是治疗骨折,促进恢复的重要环节。于术后6 h或牵引后次日即可指导及教会患者行足趾自主运动,踝关节屈伸运动和股四头肌舒缩运动,锻炼时间为 5~20 min/次,隔 2 h做1次。锻炼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功能锻炼对骨折愈合的重要意义,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待病情稳定后,术后2 w,可以和医生沟通,在患者耐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协助患者可进行下床活动,首先先进行站立练习,待患者适应后再练习扶拐行走2次/d,锻炼不> 30 min/次,行走时患肢始终保持外展 30°左右。初次下床活动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如有胸闷心慌不适立即停止锻炼,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出院时应对其进行康复指导,嘱其继续加强功能锻炼。
3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 ,护理的内容和要求也发生巨大的变化,现代护理模式更关注的是心理、生理、功能锻炼、出院后健康行为和自我护理技能的掌握。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多数有机体抵抗力下降、营养状况差及合并多种并发症等特点 ,因此加强对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疏导、并发症的预发以及康复锻炼指导,是老年骨折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组)和观察组(Orem自理模式组)各39例。对照组男27例,女12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42.5±5.1)岁,骨折部位:胫骨骨折15例,手部骨折5例,股骨骨折10例,足部骨折4例,其他部位骨折5例;学历:大专及以上17例,高中和中专16例,初中及以下17例。观察组男28例,女11例,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43.0±4.8)岁,骨折部位:胫骨骨折16例,手部骨折6例,股骨骨折9例,足部骨折4例,其他部位骨折2例;学历:大专及以上16例,高中和中专16例,初中及以下18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部位及文化程度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包括健康宣教、饮食[2]、、治疗及康复训练等,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情况等给予相应的护理,同时给予康复过程中注意点的告知,并嘱家属进行相应的辅助护理,循序渐进地进行综合护理。研究组采用Orem自理模式进行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指导患者进行自理,充分调动患者的自理能力[3],同时骨折患者因骨折的存在多影响机体的活动度,从而影响其活动,但是正因如此其对于自理的需求更为强烈,以肯定其在自身角色中的作用,在护理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这种心理,针对性沟通和护理,达到最佳的护理循环模式,最后达到尽快康复的目的。
1.3观察指标
将2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及护理前后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4]共包括两大类8个评估小项目,分别为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对患者每个项目分别进行评估。治疗护理效果分为痊愈、有效和无效3个层次,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有效率的总和。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比较(表1)表1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组患者护理前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表2)表2显示,护理前2组患者的SF-36各个项目评分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护理后研究组SF-36各个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篇10
【摘要】严重创伤是在不可抗拒和不可预料的突然外界力量作用下,对人体造成的多发甚至致命的脏器和系统的损伤。构成了骨科创伤后危重创伤的机遇和频率。及时、准确、高效的挽救、治疗、康复护理,是降低伤后危重并发症致死致残率的关键。针对1200例创伤病人,实施有效的康复功能锻炼护理、而达到了预期目的。
【关键词】创伤;康复功能锻炼;护理;临床资料
近两年我科共收治创伤病人1200例,年龄最大98岁,最小12岁,平均住院天数为17天。
外力作用常使骨的完整性、连续性遭到破坏,或使骨关节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形成骨折或脱位,骨折或脱位的骨端往往对周围的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对肢体的功能造成较大的影响。为了使患者尽快得到治疗和恢复肢体正常功能,我们采用了由责任护士系统化给予讲解,正确指导康复功能锻炼,护士长、护理督导员床边深化的办法,使病人从被动-主动-肌力训练,从而提高病人康复意识。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防止肌肉萎缩和行走功能障碍,尽早达到康复。笔者从临床护理中发现无论是软组织损伤、骨折还是关节脱位或其邻近组织都必然引起一系列的反应,只有正确认识组织反应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有利于恢复。功能锻炼的部位主要分为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脊柱部位,根据损伤部位不同采取不同的锻炼方法。下面着重叙述康复功能锻炼及护理。
1 被动康复功能锻炼
在病人全身情况允许和固定有足够稳定性时,尽早开展病人肢体的被动运动。功能锻炼的强度不应以起疼痛,关节的活动幅度要逐渐加大,但频率要小,这种运动要求病人健手助力,随时随地进行,直至肌肉出现收缩。
2 主动运动康复功能锻炼(骨折早、中期)
此期主要达到的目的:减轻疼痛、清瘀退肿,加速骨折愈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主动运动训练有助于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维持肌肉的正常代谢。主动运动训练活动关节、可牵拉、伸展肌肉、韧带和关节囊。当肌肉出现收缩时,根据不同的肢体确定不同的锻炼方法:
2.1 上肢骨折
2.1.1 锁骨骨折:锁骨桥架于胸骨和肩峰之间,为唯一联系肩胛带与躯干的支架,骨折后局部可见肿胀,患侧肩部下垂,且斜向前内方,局部压痛。局部固定后就可指导练习,作握拳、肘关节的各种活动,肩关节外展、后伸、挺胸、双手叉腰动作。禁做肩前屈、内收等动作。使用“T”形夹板者,注意夹板垫好,不要压迫皮肤,争取仰卧位,保持夹板不移位。固定解除后可作肩前屈、肩关节选择、两臂划船动作。
2.1.2 肩关节脱位:由于肩部瘀血致肩部肌腱、滑囊广泛性粘连而并发外伤性肩周炎,由于固定不当,使破裂的关节囊未得到修复而形成习惯性脱位。复位后,必须经过2~3周的外固定,使关节囊得以修复,防止习惯性脱位的发生,功能锻炼主要练习腕动,如抓空增力、上翘下钩等,一周后行肘关节、肩关节屈伸活动,2~3周后逐步作肩关节各方向运动,如双手托天、手指爬墙等。
2.1.3 肱骨髁上骨折:主要并发症为:前臂缺血性肌挛缩、肘关节骨化性肌炎和晚期出现肘内翻畸形。骨折片可伤及肱动脉及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应严密观察患肢远端的血液循环及感觉、活动情况,密切观察有无血管痉挛、肌肉供血不足等症状。复位固定后,早期即在肩、肘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作上臂的静力性收缩、舒张活动。此外,作手指的“抓空增力”“五指起落”,腕关节的“屈肘施肩”及耸肩活动等,7~10天内作肘关节的屈伸活动。中期加大运动量,增加肘关节的屈伸和前臂的旋转活动,但注意屈曲型骨折避免过度屈曲,伸展型骨折避免过度伸展。
2.1.4 前臂骨折:前臂骨折中,桡尺骨干双骨折最多见。多表现局部肿胀、疼痛、肢体畸形、旋转功能障碍等。复位后早期应注意患肢疼痛肿胀及肢端循环。尽早行功能锻炼、固定。早期行手指、肩关节活动及上肢肌肉静力舒缩活动,但不宜作旋转活动。拆除外固定后练习肘关节的伸直、屈曲旋后、旋前等活动。
2.2 下肢骨折:
2.2.1 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多见老年人,病人受伤后髋部疼痛,患肢失去载重功能,并有外旋畸形。加之此骨折位置高、血运差、愈合慢。骨折后病人需长期卧床,易形成多种并发症,卧床后,指导病人将患肢处于外展中立位,穿防旋鞋,练习股四头肌的静力性舒缩活动,保持身体的力线,膝下枕头可影响血运,预防髋关节假体和皮肤/组织受压时间过长,避免腿部交叉或关节内旋。二天后应锻炼固定肢体的肌肉,使用CPM机锻炼肢体。早期不宜起、坐、盘腿,上肢行肩臂腕肘关节功能活动,下肢可行踝关节屈曲活动,膝部不可内弯。根据病人体质情况,术后1~2周可指导教会病人正确使用双拐及行走器下地行走(患肢不负重)。 扩大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拉伤。早期扶拐行走要四点支撑,即双手(臂),双足持重,但以双臂持重为主。患肢在半年内逐渐持重,过早负重将增加髋臼点负荷。防止外伤。
2.2.2 膝部骨折(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髌骨):骨折都位于关节内或者关节附近,故对膝关节屈曲功能和负重行走功能都有直接影响。骨折愈合后影响关节康复的主要原因是膝部关节囊,肌腱,韧带的粘连和挛缩,因此主要康复锻炼是早期行髋踝趾关节的屈伸活动,也可促进髌骨的上下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功能恢复。
2.2.3 脊柱骨折(腰椎):骨折后,前纵韧带局限性曲张和形成血肿而致脊椎功能障碍。脊柱因创伤血肿、废用,后期可致腰背肌挛缩,筋膜粘连,脊柱僵硬,缓冲力差,且容易再次受到损害。指导、教会病人作腰背肌锻炼,这是一项很重要的护理工作,早期功能锻炼,可加强腰背肌肌力,防止骨质疏松,维持脊柱的平衡,避免和减少后遗慢性腰痛。第二天行直腿抬高,一周后行五点支撑法练习,2~3周后行三点支撑法练习,3~4周后行四点支撑法。
3 肌力训练(骨折后期)
在骨折愈合后,才能逐渐进行肌力训练。上肢可用拉力器或固定物等器械,训练前臂屈肌;用捏皮球或握核桃的方法训练手指屈肌,用不同的握式或握力训练屈腕和屈肘功能。下肢主要是负重训练,开始负重在健肢逐渐移向患肢以不痛为准,其后练习行走。循序渐进,其强度和熟练要以患肢的承受力而定。达到主要目的是:争取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尽快地使肌力和肌肉的运动机能最充分最迅速的恢复正常;加强四肢骨关节运动训练,使骨骼接受各种应力刺激,恢复骨骼的抗弯、拉、压、剪切能力。
4 讨论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护理已成为帮助病人完成整体康复目标,使之达到全面康复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近几年通过采取了系统的指导及功能锻炼,认为功能锻炼一定要根据病人的情况量力而行,特别老年人,不可急躁过猛,避免不利于骨断端稳定的活动。以不让病人感到痛苦和疲劳为宜。骨创伤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使病人尽早的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康复护理是骨科护理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康复训练,能有效地改善和增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极大地减少和避免了各种老年骨创伤后并发症的发生,如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硬、肌肉痉挛、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及褥疮等,提高了病人的康复自护能力。
参考文献
[1] 丁涛主编.实用康复医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