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发展的利弊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3: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技术发展的利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技术发展的利弊

篇1

在对曼哈顿计划的反思中,人们的矛头直指科学技术。因为对科学技术的成果所带来的利弊的担忧,人们越来越对科学技术的原始目的———探索自然,追求真理,造福人类产生了怀疑。但是笔者觉得这是对科学技术的误解。科学和技术是不同的两项事业。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提到的科学笔者认为应该指追求真理、探索自然规律,更好地认识自然,消除无知即“求真”的伟大事业。它所涉及的大多是今天所谓的基础研究,距离人们的平常生活是有一定距离的。相应的,这里所提到的技术是在上述科学基础研究的应用层面,是科学理论为人类服务的具体承担者。它所涉及的大多是今天所谓的应用研究。它比起科学理论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甚至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基于上述分析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曼哈顿计划。曼哈顿工程的起源,在物理科学中应首先回到核裂变现象的发现,即上面所说的科学上的发现。1938年12月中旬,德国物理学家哈恩(Hahn,Otto)和斯特拉斯曼(Strassman,Fritz)在实验中发现,用慢中子照射铀235原子核时,受到照射的铀原子核会裂变成两个更轻的原子核。伴随着这个过程发生的质量亏损所释放的能量,比相同质量的化学反应要大几百万倍。而且根据轻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数几乎相等的情况,几乎可以立刻推测出,在重原子核裂变为轻原子核的过程中,将释放出多余的中子。这意味着如果原子核的数量足够多,重元素的体积和重量足够大的话,那么裂变放出的次级中子,还有可能引发临近的原子核进一步产生裂变,并且这个过程将会不断地持续下去,人们将此称为链式反应。在这项科学发现中人类认识了量子的性质,人类藉此增加了知识,减少了无知。所以说,这种单纯求真的科学发现对人类是有益而无害的。但由于二战的原因,这项新的科学理论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有了应用研究的产品———核技术。而且是一项影响每个人甚至是整个人类生存的技术。不管是当年的原子弹还是现在的核武器,核电站都因为广岛和长崎的两声爆炸表明了它与地球上的每个人相关。2011年日本富岛核电站在震后的泄露又一次提供了证据。但这应该归罪于核武器和核电站,而不应该归罪于量子科学理论的发现。科学求真的探索应该是自由的。但如何处理相应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当这项技术关乎每个人的福祉时,这的确是一个值得人类思考的问题。

二、一种可能的技术发展解决方案———技术公决

既然核技术一类的对科学理论的应用影响到了全人类,跟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那么就不应该由一部人决定使用而让所有人都共同承担风险,而应该由全体受其影响的人们共同决定即全民公决。关乎大局的技术每个人都有了解决定的权利。上述的技术公决现在看来是有一定的阻碍和不利因素的。首先,它需要一定的条件做支撑,那就是社会公民的科学素养。公民必须理解科学理论在转化为技术后所带来的结果,充分认识到其中的利弊。这就需要科学家和科学教育者履行自己的职责,通过不断的宣传和教育让公众了解科学和技术,不断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在一项技术付诸实施之前,应让公众充分地了解其中的原理和结果、利益与弊端,然后再让他们去集体决定是否实施。其次,这种公决有一定的阻碍因素。核技术一类的技术是影响整个人类的,不特定影响某个民族、某个国家,所以对它的“公投”决定应该是全人类的公投。但是目前人类分散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中,一个国家的事因为民族感情,国家尊严的原因不可能由另一国或其他所有国家的公民去决定。所以,技术真正的公投在现阶段只能是一种奢望。在具体实施中只能以一个国家内的“公投”为例。但问题的另一个方面,跨国的共识的形成,也存在着极大的可能性。比如,一旦有人发动核战争,就会遭致整个人类的反对,遭致国际社会的严厉制裁。这也是一种准技术公决。

三、结语

篇2

在国家新课程改革热潮下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开设至今,学生的互联网引入课堂教学的利弊争论从未停止,正反双方观点多不胜数。在此,我以严谨客观的观点论述多媒体网络引入高中课程的作用:教师在讲学三年级语文《海底世界》这篇文章时,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引入使得文章教学内容更生动、文章背景更鲜活等,全面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者,网络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引入对于高中生日后的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都占据头角;所以,应用多媒体网络在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是不可或缺的讲学手段[1]。网络是科学技术进步、信息发展的产物。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引入多媒体网络的价值

(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科学教育大潮引导下,网络对信息的传播和分享已十分强大,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也逐渐走出学习课时少、形同虚设、不重视的尴尬局面。高中作为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链条顶端、踏上大学或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网络信息技术的引入对于教师和学生教育有着深远的指导价值。网络在高中信息教育的引入不仅满载着学生在科学技术发展时代的知识渴求,还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升自我认识、开发潜能保有光荣使命。学生学习上的疑问、应用、知识扩展等各种海量素材几乎能在多媒体网络中得到解答;对处于源源不断汲取知识的高中阶段学生来说,来源于互联网网络上知识的未知领域以及学生知识扩展、储备都让学生形成了直接的感官刺激,这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提供机遇。

(二)扩宽学生实践主动性。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中引入多媒体网络,不但方便学生展开生活化软件的主动学习,丰富学生的日常学习内容。在网络试论网络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及价值任春燕(张家口市第六中学,河北张家口075000)摘要:当前,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措施在进一步改善,计算机在每家每户中得到普及,使得我国高中生不仅有网络信息技术理论的积累,还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相应实践。这就要求在我国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引入网络的应用教学,实现教材理论教学与基础网络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因此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引入多媒体网络的作用以及价值本文进行了分析和论讨。关键词:高中;网络;信息技术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5)01-0255-01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高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需求和掌握能力,选择某些生活常用软件进行课程授教,亦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网络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创新;为此,学生不仅提高一定量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而且丰富学生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学习内容,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例:学生在了解office软件中引入网络的强大共享资源,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结合自己喜好浏览和频繁应用网页制作软件、图片编辑软件、音视频制作软件等,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水平[2]。

(三)实现教师教学多样化。

篇3

摘要:纳米技术为人类带来的便利:纳米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对于有害气体,污水处理,而且对于磁辐射,废弃物等治理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纳米技术的逐步发展,人类一味的对技术产生依赖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用自己的判断力,增加自己的基本素养,具备独立思维的能力,合理的运用科技的发展为人类服务。

关键词:纳米技术 污水处理 依赖技术 基本素养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1.纳米技术的定义

纳米技术是一种创新的技术,它在非常小的范围之内之内,来进行对原子,分子的研究,并利用其来进行发展和创新的一门技术,纳米机器人,纳米马桶,人类通过电子显微镜看到的微观的人体细胞,病毒等等。利用纳米技术制作的材料又与我们经常使用的材料有很大的区别,它发展了吸附等的一系列功能。那么这种新型材料的出现,也将会利用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技术创新。

2.纳米技术为人类带来的便利

纳米技术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新的改革,纳米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医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医学中产生了光学传感设备,对于骨质修复作用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纳米技术在药物输送方面产生了重要作用,纳米技术在艺术层面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纳米画等作品。纳米技术不仅从技术层面关心人类,而且从人的综合状态中予以提升。

2.1 纳米技术带来了科技层面的改革

例如,纳米技术制作的微型器械,按照人类的操作任意运动,将微小的颗粒,划分成原子或者分子,再按照自己的想法任意拼接,这些器械不仅可以按照人类的想法任意工作,而且具有自我还原的能力。纳米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材料,这也体现了从认识―实践―认识的客观规律。人类之所以能制作出纳米仪器,利用纳米材料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于纳米世界认识的比较深入全面,然后再利用纳米材料制作出纳米设备,这也是令一个再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推动了从不断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体现出了发展是靠不断运动的哲学道理。

2.2 纳米技术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人类推动了纳米材料的发展,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人类对纳米世界有了非常客观的认识,了解了它的运动发展规律,通过人类对于纳米世界的学习和研究,来创造出纳米材料,而这种材料的创造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起到了发作用。

2.3 纳米技术同时体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

物质的质变有两种来源,一种形式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变,质变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内部组织自己行的排列与组合,从而产生质变,纳米技术一方面是利用纳米结构的特点而生产的一种纳米材料,另一种就是利用原子,分子中间的距离变化,重新组合,而产生的质变生产的纳米材料,这就体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4 纳米技术加强了人们对于排列结构的认识

原子,或分子之间的距离,位置不同就会形成新的不同的物质,纳米技术也就是利用了这一特点,而形成的技术。纳米技术完成了从生物到非生物的跨越,在医学上生产出新的微型仪器,置放在人体中代替,或者弥补人体某些部分脏器的功能,通过改变人体细胞的组织结构,利用纳米技术孕育出新的生命,

3.纳米技术带来的消极影响

纳米就会造成人类社会的危害,人类的想象和发明没有边界,纳米技术的产生就是对原子分子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在这种非常方便的状况下,纳米技术也会生产出任何东西,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在这种没有节制的的状态下,纳米技术就像病毒一样无限蔓延开来,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周围到处存在着纳米仪器,有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仪器设备,医药用品,也有限制人类发展的纳米病毒,学生利用纳米仪器来应付考试,小偷利用纳米仪器进行偷窃,人人都有纳米设备防身,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人类如果过度依赖技术,就会将人类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不是技术为人类服务,而是人类对技术的崇拜,人的思想会随着发生改变,产生混乱和偏执,基本理论的缺失。

技术会导致人缺乏用自己的思维,一味的对技术产生依赖心理。有些观点认为纳米技术可以解决任何问题,此观点认为,所有的物质存在方式都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存在的,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有自己的规则,相互之间也有自己的的特点,遵循着某种法则,依照纳米技术的原理,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也可以任意组合,相互之间可以打乱,再进行新的排列组合,有的观点认为,人的思维,与任何一种社会存在进行排列组合,所有的存在都可以依照纳米技术的存在方式来进行发展,有机界和无机界,非生物和生物,任何物种都可以排列组合,有些组合还没有实现,得依据纳米技术的发展状况,需要进一步学习研究。更有甚者认为人的思维是由大脑控制的,为了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完全可以像纳米技术那样,将人的大脑细胞与大脑结构重新进行排列组合,这种思想是非常可怕的。

依照这种推论,我们要想让刚种的树苗,瞬间长大,完全可以改变它内部细胞生长结构,要想让刚出生的婴儿长大,改变他的细胞排列结构,要想让养的家禽快速长大,只要改变体内细胞的排列结构,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况且这种言论还没有成立,纳米技术的无限制发展就会对人类社会带来危害,使人的思维发生错乱,

这也是一种拜物的想法,一味的抬高技术的发展,而降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服务于技术,技术是最高的物质,失去了人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虽然这样的想法没有办法去证明它的合理性,但也很难证明它的不合理性,但是能够确定的是,如果按照这种状况发展下去,人类社会的发展将会被阻挠。

4.面对纳米技术的优劣是该如何解决

根据纳米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些消极理论,我们必须做一些考虑,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意见,来限制其肆意发展。阻止其危害人类社会。纳米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人类的医学,艺术,技术各个方面提供了积极地影响,而另一方面纳米技术的肆意发展又导致了人的异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阻碍,这种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事物的发展总是存在这两面的,如果利大于弊,它就是正面的,可继续发展的,如果弊大于利,就要引起人们的反思,那么从纳米技术的发展状况来看,它更多地是造福人类,但是在它为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又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阻碍。对于这一利大于弊的现状,针对于它的利弊我们一方面要改变人的观念发扬正面的力量;另一方面,应该采取一些相关的政策措施,针对性的阻碍它的负面影响。

4.1 改变人们的观念发扬正面力量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从人的本身开始,从知识文化层面,提高人本身的素养,对科学技术重新认识,树立科学的文化精神。只有这样,当新的的技术出现时,就不会出现违背科学文化而出现的不合于人的伦理道德的事情,人类尊重科学知识,但不盲目崇拜,对科学技术的态度,要合理保护。只有这种科学知识观念扎根在人的脑海中,任何消极的观念都不会滋生,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的最要的目的,是以为人类共同利益而服务的,我们应该分出什么任务是共同的,这就需要对人类自身修养的提高与丰富,当面对共同利益时,联合起来,共同发展,当科学技术不符合人的共同利益时,人的自我修养自我意识,就可以提醒自己,科学技术的发展危害到人的共同利益时,要知道杜绝其发展,人的思想也是一步一步完善起来的,科学技术也在发展的阶段,虽然人类很难预测科技发展的后果,但由于人类有基本的科学素养,基本的科学文化,人类在面临科学发展的时候,最基本要做到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互协调。

科学技术是一种被人类用来创造的东西,是人类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或者媒介,是人类可以掌控的东西,在这个时候就对创造者有要求,创作发明者本着为人类共同利益的原则,选择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哲学,纳米技术也一样,当它符合人的共同利益的时候我们大力发展,当它没有边界肆意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总成阻碍,危害人类的共同利益,违反公共道德,反人类的基本素养,创造者就要摒弃它,限制其发展,当然在不同的年代,各个国家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纳米技术的发展的衡量标准是不一样的,在这个时候,首先纳米技术的发展要符合当时,符合国家的需求,符合人们的共同利益,不能超越人类的道德底线,不同年代,不同国家的国情,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和当时国家的人们素质,国庆的发展相互协调,整体性推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始终不能违反人类的共同需求,和人性发展的基本素质的本质要求。

4.2 纳米技术的发展应从政治、教育、法律等方面来约束和规范

从政治方面国家应该出抬相应的政策引导纳米技术的发展朝向符合国家利益,人民根本利益的方向发展,明确规定杜绝哪些科学技术的发展。最大化的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杜绝不良技术的发展滋生,不仅仅要依靠政策的导向,严重的情节要依靠法律的武器,彻底消灭不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科技发展,有些人为了自己私利,不顾人类发展的根本利益,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生产一些危害人类的利益,危害社会健康的一些科技,在这种情况之下,国家的法律应该做出明确的规定,对于这类,危害人类,危害社会发展的行为,予以法律的制裁。目前我们的国家正处于发展中的阶段,以上说的政策导向。和法律法规还需要一个发展过程,科学技术,尤其是纳米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新型的事物,人类对它的了解是一个非常模糊的状态,所以难免会造成一些违背大众基本文化原则的事情,所以人类要树立这种科技发展的文化观,在每朝每代,社会舆论,难免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催化剂,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人人心里树立正确的和意识,引导科学技术从正确的方向发展,当科学技术,违背大众舆论的时候,人类要积极站出来,对不良的发展想象造成压力,时刻朝向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结语:纳米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科学技术,是科技发展的一场革命,它将人类带进了另一个新的先进的世界,它的发展造福了大众,另一个新的光明的世界已经到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双层的利害关系,纳米技术的发展也如此,人类不能被异化,要树立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认识和基本素养,并通过政治、文化、法律等一列的约束和导向,使科学技术朝正确的方向发展,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阵垮泉.纳米科技探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孙超.纳米技术带来的哲学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1)

[3]郝春城等.纳米科技及纳米材料发展的哲学思考[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1.

[4]吴文新.科学技术应成为上帝吗?[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1).

[5]王秀丽,王德胜.纳米技术的哲学价值[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4)61-64.

篇4

【关键词】 互联网 通讯技术 发展趋势

在世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信息化能力也在不断加深。我国已具备开展特殊互联网应用能力,这对于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互联网产业必须在其产业链横向发展中加强分工。在标准化和制度化方面进一步规范,实现互联网整体化发展。互联网通信技术使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实现无缝交流,保证了信息的开放性和及时性。同时也可以促进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的交流,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基础优势

近些年来,互联网通讯技术迅速发展,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在社会上的反响热烈,对社会的发展起重要作用。首先,互联网通讯技术实现了资源共享最大化。以往传递文件,信件需要人工传递,速度较慢,在传递途中会出现信息失真的情况。而在互联网通讯技术发展的今天,人们可通过计算机、手机等通讯设备实现文件传输,视频的共享。其运作方式成本低,传播效率高。其次,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购物方式,以往的交易流程都是在实体店完成的,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通讯技术购买到不同的商品。例如,北方人想要买南方的水果,只需要在网上下单,送门到家,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最后,互联网通讯技术设计的领域非常广,包含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军事科技水平的进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新兴通讯技术的出现

新兴通讯技术的出现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例如QQ、微博、微信等这些新兴的通讯技术使信息交流变得更加畅快。其传播方式具有时效性,科学性等特点。方便了受众了解社会,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微信作为当下使用率最高的互联网通讯工具,极大的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满足不同年龄段人们的需要,促使互联网信息技术向着大众化方向发展。新兴互联网通讯技术发展必须依据新兴媒介作为载体。手机作为新兴媒介的代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90年代的大哥大,到现在触屏智能机,它极大地促进了互联网通讯技术的进步。这就要求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加大对新兴媒体工具的研发力度,保证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

三、加强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安全性

软件设计必然存在漏洞。为了保证网络管理的正常运行,网络设计人员会在其系统设计登陆控制通道,同时也要实行相应的防护手段。第一,加强防火墙技术。该技术是最为常见的,其功能是阻挡不识别的危险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防火墙技术也要不断进行革新,适应新时期的互联网通讯技术发展的特点。第二,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安全技术。它通过密钥把人们的交流的信息进行绑定加密,使信息的安全性大大增强。数据加密技术的核心就是密钥,通过它保障网络内容安全。第三,网络隔离技术。随着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对网络安全上升到更高的档次。网络隔离技术的特点又被重点应用。

四、处理好互联网通讯技术利弊关系

互联网通讯技术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合理的使用互联网通讯技术,便于人与人,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满足人们对信息的渴求,实现信息效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要正视互联网通讯技术存在的不足,电脑病毒对互联网使用者的计算机系统造成很大的危害,导致信息泄露,危害了互联网网络环境。因此,必须做好互联网使用者的保密工作。国家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优化互联网网络环境,规范互联网网络管理和建设的行为。

五、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家间的交流不断加强,我国的互联网通讯技术也逐渐发展到国际化水平。互联网通讯技术的运用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部分。通过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信息的整合与分化。互联网通讯技术对于人们通讯,信息处理都极为重要。因此,要全方位发展互联网通讯技术,加强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促进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周秀丽.浅谈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8).

[2]宋书军.关于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3(20).

[3]姜宁波.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08).

篇5

论文摘要:网络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以极大的实用性和娱乐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群。它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巨大的使用价值,同时也存在着值得警惕的负面影响。新时代呼唤网络道德教育,学校德育面临新课题,必须开展体验式网络道德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在体验中规范网络行为。

当今社会已进人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正在迅速改变人们的生活。伴随着网络技术成长的青少年一代,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模式越来越受电脑网络的影响。

一、新时代呼唤网络道德教育,学校德育面临新课题

网络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以极大的实用性和娱乐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群。它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巨大的使用价值,同时也存在着值得警惕的负面影响。

伴随着网络技术成长的青年一代,其思想较为叛逆。他们独断独行的意念,我行我素的风格,反传统的倾向等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多少孩子因迷恋游戏寄生于网吧,又有多少学生受网络不良信息的毒害,而以身试法。16岁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为弄到上网的钱半夜偷窃砍死了三人。由于网络的隐蔽性,网络人际关系的虚拟性,不确定性。“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因此,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几乎可以不再受到传统首先规范的约束。他们在接受网络教育的同时,也被某些网络的不良信息浸染,以致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如何为青少年构建社会所认同的向上的、健康的精神家园。如何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来改进和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或为我们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二、网络道德是与现实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种新型道德

所谓网络道德是指网民利用网络进行活动和交往时所遵循的原则与规范,以及在次基础上形成的新型伦理道德关系,是所有网民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是种自主自律的道德。网络社会的道德不像传统道德那样,主要依靠舆论来规范个体行为,而是靠大家“独善其身”,有别于传统道德的他律道德的自律道德。说它与现实道德有联系,是因为网络道德终究是一种社会道德,网络道德的形成发展不是无源之水,它依然深深扎根于现实之中。因而它的构建显然也要依照人类共享的道德准则来进行。说它不同与现实道德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他们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不同。前者适用的范围是虚拟空间,后者则是适用于实在的物理空间。

三、开展体验式网络道德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在体验中规范网络行为

首先,开展网络德育,就是要将德育与网络技术完美地相结合。德育要借助网络技术充实和完善自身的内容和发展,能形成德育的吸引力,亲和力,凝聚力。这就使得教师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网络技能水平,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软件装扮个人空间以吸引学生的视线,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

其次,要继承有生命力的德育手段。比如用电子邮件与学生交流,就像传统德育中给学生写信一般。同时运用新的科技手段,借助时尚的贴吧、论坛、QQ,MSN,POPO等空间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

作为学校,应先调动力量,对学生上网状况作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活动。了解学生上网状况,可以做一些问卷调查,可以包括网络知识、上网的目的、上网的态度、及上网的频率、上网的地址等。然后,切实抓好网络道德教育系列活动。比如在同学中开展“网络”利弊观的主题活动,或演讲或辩论。此外,还要注意利用其他德育资源,使德育工作注重网上、网下的结合,相互补充。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优越,通过建立红色网站借助BBS电子邮件等不失时机地开展正面宣传。

对学生关系的热点疑点问题进行网上讨论,积极主动地利用校园网,来充实学生的生活,不断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知识需求。只有合理地疏导、正确指导他们上网,才能规范他们的网络行为。

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必须依靠学生在自身的网络行为体验中培养,通过网络竞赛,动画制作,网页制作等,把学生的网络行为引上正途,从而使学校成为网络道德教育的主战场。

四、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对教师的个人素质要求提高了

首先必须具备较高的网络技能水平,技术水平高了,说服力自然不会低。学生崇拜的老师就是比自己先知先觉的。

其次要讲究有效的德育手段。思路对头,还得有方法去实施,能智慧地解决问题,效果往往也是事半功倍。

篇6

摘 要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动作概念和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弥补教师示范的不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就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的优点入手,进而发现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意在让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能更好的结合,让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体育教学 整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正在逐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我校早在2003-2004年就已经全面实现电教化教学,学校为每位任课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每间教室都装上投影仪,现代的信息技术正运用于其他各门学科,而体育教学因其学科的特殊性,导致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的速度和力度缓慢。下面笔者就从本校实际出发,谈谈现在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体会和感悟。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产生的优点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上的运用,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体育学习的兴趣

教师应用现在信息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与社会更接近,与自然更紧密地联在一起,更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产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本人运用电脑动画演示立定跳远的慢动作,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学生观看后,学生觉得立定跳远的动作好像是在空中有飞跃的感觉;人的身体还可以倾斜到那种角度;落地时双脚还要往前伸……课堂气氛活跃、激情高涨,进而全面领会了立定跳远的全过程。

(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有效提高运动技能

蹲踞式跳远的空中动作,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计算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把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采用慢动作、暂停、重放等教学手段结合讲解、示范表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教师就可以讲解各分解动作的要领,演示整个动作的全过程,进而抓住动作的关键部分,突出重点、难点。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体育教学进行管理,体育成绩进行处理

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管理学校的体育教学系统,里面可以包括教研组管理、教师备课系统、学生体育达标、体育课成绩管理、运动队管理、体育器材管理以及每年的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的上报工作等。我校3000多名学生每年上报的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从开始的录入、处理,到最后的上报国家都有我们体育教师亲力亲为,工作繁杂琐碎,如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我想这些工作是完不成的。

二、多媒体在体育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的确给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方便,但是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也会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体育课教学中,要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它只是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学生不能只顾欣赏多媒体课件上的精彩内容,而忽略了对技术、技能的学习和对教师提出问题的思考,切忌舍本求木,因小失大。

(二)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较大,多媒体体育教学课件的制作对制作者的素质要求很高,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能否能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体育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质。

(三)更新体育教学观念。很多教师受传统体育教学的观念影响较大,大部分依然停留在身体练习和单调得课堂理论讲解上,不重视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从而影响了多媒体技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

(四)体育教学资源的相对匮乏。本人在网上搜了下,体育课件的数量是远远低于其他科目的,故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需要全社会的体育教师进一步深入。

三、总结

(一)学校要重视体育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做到“软硬兼施”

计算机辅助体育教学是新兴的教学手段,应大力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提倡创新与开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同时应加强计算机辅助体育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指导计算机辅助体育教学更健康、更广泛的开展。在硬件方面学校通过全面规划,制定逐年达到的目标,自筹资金购买硬件设备,要积极根据硬件数量配套相应软件资源,使软硬件比例尽量协调。

(二)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升自身信息技术能力和素质,转化其教学观念

使绝大部分教师会正确使用常规电教媒体,制作适合教学需要的电教教材,会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教学原理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使广大中青年教师掌握电脑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能运用电脑辅助教学,提高教师信息技术道德涵养,这是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运用于实际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不断创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图形和动画的同步解说、移动、旋转、定格、慢速播放、可生动直观地掌握动作要点,加深理解,掌握正确的动作概念,迅速形成运动表象;通过多媒体视频演示,促进学生正确理解体育名词;运用计算机的参数分析功能,帮助体育教师完成各种数据计算与统计等等都是现在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整合的优点。

总之,先进科学技术在学校的应用,促使每位体育教师自觉更新知识;更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紧跟时代的脚步,这对所有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坚信,只要我们体育教师共同为之去努力、去开发、去研究、去学习的话,我们体育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1] 龚平.探讨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8).

[2] 张晓东.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03).

篇7

关键词:资金结算;信息化管理;网络支付

伴随着我们国家对于信息化技术的持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不断拓展经营模式,随之而来的企业也在不断进行相应的服务措施改进。目前资金结算方式主要包括现金交易以及非现金交易两种方式,由此带来的资金结算管理是指经过相应的财务管理方式针对资金结算采取相应管理措施,保证企业经济运行效率,促进企业不断发展。企业结算形式多样化满足了当前信息化带来的技术变革所导致的客户需求的改变,但是这种变化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问题。本文就如何充分利用信息科技带来的便利性,结合第三方支付方式,有效发挥其优势,规避财务风险,为企业资金结算方式信息化的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

一、资金结算形式的发展历程

在当前不断飞速发展的科技变革环境作用下,企业资金结算形式也在经历着空前的变革,从以前的现金交易到之后的银行卡转账再到现在的第三方支付,在信息化科学技术的推动之下,资金结算形式和内容不断改变。

(一)多种资金结算形式并存

不久之前,还没有开展电子结算方式的时候,单位最主要的的结算形式还是现金为主要方式,不管是进行转账还是其他的结算业务,银行都是必不可少的,银行柜台是很多企业财务往返最多的地方。但是伴随信息技术的变革和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资金结算方式开始涌现。以银行汇票、商业汇票、支票、银行本票等非现金结算支付方式为核心,汇兑、跨行转账、通存通兑等形式作为补充的支付工具逐渐形成一套支付体系,提高了企业以及个人的资金结算效率,让资金结算变得更加方便、灵活、快捷,加速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尽管结算方式多种多样,主要还是以银行为核心,围绕银行开展各种形式的结算业务。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开始利用网络进行网络线上资金交易,网上银行的出现彻底冲击了线下结算交易方式,足不出户,只需要在网上通过一系列操作,结算形式数字化的特征日益明显。

(二)不断增加的资金结算渠道

在实行网络化电子结算以前,单位以及个人在开始办理资金结算业务的时候主要的结算渠道就是通过银行,银行是以前人们进行资金结算必不可少的一环。但是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大数据环境日新月异,第三方的支付形式的产生,例如支付宝和微信等等支付渠道的产生,导致银行将不再是单一进行支付结算的渠道。而且网络的便捷性以及灵活性致使这些新兴的支付手段迅速为大众所接纳并广泛使用。以住院结算为例,之前人们出行都是现金缴费的形式,住院结算排队缴费准备现金似乎习以为常,但是后来科技的进步,储值卡逐渐出现,人们开始办理就诊卡缴费储值,再到后来微信、支付宝、APP等网络支付方式的产生,出现了网上支付方式的出现,人们在微信小程序或支付宝等程序中进行个人账号注册缴费储值等等方式。

二、以往企业资金结算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银行与企业合作之间的问题

由于企业从事业务的不同,可能会导致企业结账与银行结账时间点的冲突问题。由于一般情况下单位工作时间基本固定在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左右,因此结账时间会在每日的下午五点之后,但是银行的结账时间经常会是在零点到二十四点,所以这样在企业和银行账务核对过程中就会出现账务上的数据差异,致使账务对账存在一定的问题。再有就是银行并非公益性的机构,大多数财务的发生都会涉及到银行手续费的问题,况且传统POS机刷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何与银行沟通手续费的问题也是银企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相关问题沟通好之前都会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一定的困扰。

(二)以往结算方式耗时且难以控制

在A企业以往的结算方式下,财务管理运作的时候,经常需要许多的人工操作。比如订货、分拣、送货的办理以及货款支付等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完成相应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工每天面对大量的换着重复录入、核对、支付等等繁琐的流程,这样不仅仅加大了企业的人工成本投入,还会有很多由于人工失误造成的错误,成本高,但是工作效率低。而且在这种大量人工堆砌的工作环境下,毕竟人员失误率是存在的,传统的现金需要人工的计数,现金账实核对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会加大财务风险,财务结算过程不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管和保障,造成财务内控存在比较大的弊端。

三、企业资金信息化结算模式阐述

为有效解决企业结算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运用科技手段,采取有效的信息化结算方式十分必要。主要分为三种形式进行探讨:线上支付、银行转账以及建立结算应用平台三种方式。

(一)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线上网络支付主要就是客户或企业可以借助第三方的网络工具进行费用的缴纳或充值等服务。例如可以利用微信小程序、开发企业自有支付app或者支付宝等等方式进行企业线上结算服务。并且在这些应用还可以附加在线订货、预约咨询、在线缴费等等功能。另外在这些平台上可以进行账号的注册、充值卡的办理、货物的查询、劳务费用以及发货结果等等与客户服务息息相关的各种操作以及货物或服务结算手续办理,非常方便快捷。

(二)银行转账结算

传统的银行转账结算形式并不能完全丢弃,由于一些客户会出现手机第三方应用不方便的情况或者金额较大导致第三方支付方式风险较大,在此情况下依旧需要通过银行财务转账办理的形式进行结算。但是在银行转账时可以进行扫码,例如支付宝或者微信二维码张贴等,或者可以选择进行应用缴费的形式,为企业的统一建设监管提高效率。

(三)建立信息化结算应用平台

做到网络线上对账即实现电子对账对于企业信息化结算管理至关重要,代表着企业的资金结算信息化是否合乎标准的关键因素。因此建立结算应用平台,能够帮助实现结算信息化管理,实现对多种网络支付方式的有效监管,并且能够帮助促进电子对账的完成,提升企业工作能力与效率,保障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利用信息化结算应用平台,打通订单的多种支付方式之间的联系,真正做到销售和财务的无缝衔接,保障财务运行效益率与企业资金的安全。同时在建立信息化结算应用平台的时候还要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体制,保障企业管理能够支撑信息化结算应用平台的运行。对于信息化建设来说,数据是信息化的根本与核心,数据安全的保障才是建立和实现企业结算信息化的核心所在。四、企业资金信息化结算的利弊

(一)企业资金结算信息化的好处

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企业的业务不断增加,资金结算方式的转变与革新能够帮助企业减少资金管理存在的风险,提升企业经营效益,建设信息化的企业资金结算形式可以实现企业资金统一运用和分配,加强资金结算的监管力度,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业务能力,建立相应的资金结算管理系统和风险管理结构,能够帮助企业实现长久稳定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资金结算信息化弊端

1.信息技术弊端

因为企业结算信息化就意味着这些操作及流程需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以及企业财务和网络应用的相互融合。不仅仅是微信、支付宝和企业之间,还会涉及到银行、客户等等多个信息系统之间的接口对接等各种问题,这些都是在企业实现结算信息化过程中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并且信息化就有可能会导致多种支付方式引起的系统问题,系统BUG引起的差错同样需要人工进行数据问题的查找与核对、调整。同样不仅仅是在软件上,在硬件设施上也会对企业有相应的要求,需要企业准备足以支撑起大量日常工作流程运作的服务器等硬件设施。并且硬件设施是否出现问题,如何备份,采用何种备份机制等等都需要进行全面的考虑。

2.财务安全弊端

在企业结算信息化的过程中,或者说使用信息化进行企业结算的时候,大量的资金流转需要依托于网络环境,网络环境是否安全,建立的网络安全是否合乎规范,是否能够对客户的资金进行一定的保障措施都是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并且伴随着信息化结算程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资金将会在第三方工具上进行交易。如何保障资金的安全,财务是否运作正常,流转是否存在问题,都是在企业结算信息化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情况。因此加强银行或微信、支付宝等各方的沟通,尽量避免由于结账时间不同导致的业务差错的发生。财务人员需要加强信息化结算方面的知识摄入,保障自身知识储备足以支撑起结算信息化的建设和开展。增强企业内部核查管理,保障资金结算顺利有效的开展。

四、结语

企业资金的结算管理是目前各个企业完善经营理念,促进企业长久运作的核心。本文通过对企业资金结算的发展历程和以往资金结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提出了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企业资金结算管理的模式和利弊,力求采用合理的方式促进企业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巍.企业资金结算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8,2018(11):177-185.

[2]陈禹.企业如何实现资金结算管理信息化探究[J].会计师,2017,2017(06):29-30.

篇8

学术界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具体所指并无绝对概念,对绝大部分制造企业而言,技术更新和新产品开发是提升动态能力的关键;对于文化信息产业而言,挖掘客户潜在需求、汇集高技术人才是企业动态能力提升的思考方向。除此之外,组织架构,人才管理模式,业务活动流程、财务管理方式等都具有优化的空间,但鲜有学者从这些角度研究企业动态能力。企业通过制订财务战略,充分考虑财务领域全局的、长期的发展方向,将企业经营业绩及公司价值以财务比率、财务报表等数据形式表现出来。那么可从财务战略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企业现有的现金流结构的分析,总结企业盈利模式及其商业活动与资本行为,筛选出有助于提升企业动态能力的元素。不管是公司财务战略还是公司动态能力评估,其目的均在于企业价值最大化,以确保企业在血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启动和保持长期获利性增长。财务战略作为公司战略中的一个分支,对企业动态能力提升有重大意义。

企业动态能力是一种随市场变化而变化的能力,总体又可以分解为三种能力,一是感知能力,二是攫取能力,三是转化能力。动态能力提升的效果取决于三种能力的有机组合的效用最大化。企业持续经营是资源的合理分配,那么能力的提升同样离不开人、财、物的支持。感知能力是一种对外界环境的预见性、攫取能力讲的是事物的创造性、转化能力可以认为是对具体项目的操作性。

在基于竞争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企业的感知能力就是透过市场看到利润空间,找出影响商品价值、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首先,感知能力的获取一种从企业外部出发,通过市场的近距离研究,洞察市场的隐蔽空间,感知市场的发展方向,寻求价值创新。但感知能力并非商机,从企业内部自身出发,通过对企业现有经营活动状况的反思,发现提升的空间也是一种感知能力。感知能力可能是遇见机会,也可能是及时排除潜在风险。公司应该鼓励人才的引进,随时掌握市场的发展动态,走出去引进来。深入客户是提升感知能力最有效的办法。坚持与客户进行近距离的交流讨论,是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更是为探究客户的基本需求,商品贸易是以交易双方为了满足各自需求而产生的,所以抓住客户需求是提升感知能力的关键。所谓感知、灵感并非凭空而起,它与外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马车到自行车到摩托车在到汽车再到互联网电动汽车,就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领域的组合与突破。

企业在获得感知能力的同时需要同样需要足够的攫取能力迅速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调整以绝对的时间优势获得最大利润空间。从财务角度分析,也就是说比如企业要有足够多的流动资能及时的进行投资;在固定资产投入上,要有灵活性,降低退出,减少成本损失。改革和突破都是对现有条件上更新。攫取能力需要对企业更全面的评估和了解,进行决策利弊的衡量。“差异化”和“成本领先”战略,市场中常有的战略组合。差异化意味着企业在成本上的付出会增大,而成本领先又会限制利润空间。且市场竞争是残酷的,企业只是尽可能的提供选择的空间,而选择权在顾客手中。且攫取能力是有时间限制的,现在经济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信息传播速度快,社会模仿能力强。攫取能力需要从投资与回报上进行权衡。不是每一个感知都适合当前企业的环境。

转化能力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支持与合作。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不能仅限于各自领域上的完善。管理的术在于寻求最优化的分工与合作。以制造企业为例,其盈利的最主要途径是通过销售更多的产品获取更高的利润,销售人员是获得供需信息的直接传递者。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假设出一套以销售为信息中心的组织体系。首先销售人员需要掌握产品的特性和价格即性价比,只有懂技术、懂财务、懂创新、懂营销等才能赢得顾客的认可,以充分的理由说法顾客购买产品。懂技术能准确的抓住顾客的购买需求,懂财务就是能够准确的定位资产的成本构成,迅速的估算出产品的价值,在不同的需求量中确定合适的价格达到双方利益的平衡。其次,顾客与企业的直接接触者就是企业的销售人员。销售人员与客户的交流是信息传播的直接源泉,一方面创造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另一方面通过剔除不在顾客考虑范围内元素以降低产品成本,从而从两个方面中获得更高利润。

篇9

关键词:地质勘查;找矿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造勘察与找矿工作是地质工作重要的两项工作,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呈现出高度相关性,特别是在当前地质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更是很难用一个较为系统的方法区分地质勘察与找矿工作的差别,相反,追求地质勘察与找矿工作相统一的呼声愈来愈高涨。随着国家资源政策的变化,地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变得越来越规范化,但在新时期,地质勘察与找矿工作出现了各种新问题。我们需要在认清实际的基础上,针对地质勘察与找矿工作的难点,展开不断的探索,形成在多元化资金投入、管理措施完善、监督体系健全、人才培养等方面支持地质勘察与找矿工作变革和创新,促进地质行业全面进步。分析了地质勘查以及找矿技术涉及的主要工作内容与对找矿技术的剖析,旨在提高地质找矿技术及能力,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一、地质勘查以及找矿技术涉及的主要工作内容

(一) 对能够产生矿山的考察

我们都知道,就算是一座蕴含大量矿质的矿山,它的采取时间也是有年限的, 如何使它能够得到合理、高效率的开采,这些都是要经过周密的商榷,而且,重要的是能够保证它在开采完以后还能够得到再次的利用而不是成为一座死山、废山。在开采的过程中,对开采的数据要进行严密的监督、记录并且存档,要对该矿山的储存有一个准确的计量,确保每一份矿产合理开采、合理利用。同时,除了对矿山做出调查统计外,周围的环境也是不可忽略的, 都是要进行监测的。

(二) 对矿山闭坑的勘察

除了在开采前要对矿山进行严密的考察,在矿山的复垦和关闭中,考察也是尤为重要。国家对于闭坑矿山是有相关的法律条款的,采矿企业应当严格执行,不能采取随意敷衍的态度,否则就有可能导致一些严重的事故问题。在开采结束之前就应当计划好闭坑的相关措施,提前做出相关方案,以备不时之需。闭坑后,应当定期进行检查以及周围环境的保护。在勘察过程中若遇到闭坑矿山,应该立即向有关部门上级汇报以便及时检查做出结论。此外,在矿山坏境保护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希望能在它的治理方面能够出台有力的措施。

(三) 对于危机矿山接替资源的勘察

矿产开采一直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而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就非常有必要了,这样做的结果使得矿山能够长期进行重复间歇开采。对矿山进行勘察,重点的除了铅、铜等重要常见矿源外,还要结合目前国际市场来看,哪些是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就要适当开采多一些,而不必要开采的则不用去花费过多物资浪费。对于一些矿质好的、市场有需求的危机矿山,应该给予优先安排权,做好矿产的测量以便进行精确预算, 最后确定最优开采方案。

(四) 对尾矿和生矿的综合评价

在采矿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尾矿等等情况,这是要对此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后才能得出结论,合理的开发利用,使得矿产资源能够再生和利用。在对该类问题的处理上,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执行,不得存在一丝侥幸心理。否则,由此产生的恶性循环,导致采矿引起的环境等问题一直严重下去。

二、对找矿技术的多层剖析

(一) 对于找矿方法的利用及解释

过去的找矿的方法死板、单一,就是采取从表层一直开采到深部, 这样做的结果是,有时候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资源后发现,在经历大力气开采的深部反而并得到没有很大价值的矿源,导致该矿山可能变为一次性开采矿山,使得环境也很受污染影响。而纵观如今现代开采技术,会发现在利用蕴含高科技找矿手段技术后,使得开采的成功率大大提升,并且使过度开采的情况得到有所缓解。当然,为了使得采矿率大大提升,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明确的分工、合理的进程,都是构成成功的因素。

(二) X 射线荧光分析技术

X 射线荧光技术具有方便、灵动、能够快速分析出地下元素成分及品质等诸多优点,随着采矿越来越深层的进行,射线荧光分析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及频繁。这是因为在对矿山深部进行X 射线照射后,某些矿物质会发射出一些相应的射线,通过分析该射线的特征可以大致了解到矿物质存在位置以及勾勒出矿物深处的大致轮廓,确定出矿物的储存量。有了荧光分析术的加入,采矿工作得以较顺利开展, 但我们知道,精确的估量还是需要其他测量技术的共同协调发挥作用的。

(三)甚低频电磁法

经过多年的矿产开采,很多矿山的表层都己经被开采遗尽,要想进一步开采矿山内部就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到底矿山的内部是否还存在矿源、是否还值得进一步花费巨大人力财力去开采,或者说要怎样合理地、高效率地去开采,面对诸多问题,甚低频电磁测量法的出现解决了很多问题,它可以运用滤波处理的数据判断出,哪一处存在较多矿源,能够有效的避免不必要的开采,这就是甚低频电磁法带来的方便、快捷、灵活的好处。但是任何一样东西都会存在利弊两端,尽管它有这么多好处,但也是有不可忽略的缺点,因为在信号方面受到限制,使得精确度不能有效提高;并且时间是对甚低频电磁产生最大的影响的重要因素,由于时间影响也使得精确度不能有效定位。所以, 寻找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技术上的提升能够挽救很多的不必要的牺牲。

三、结语

目前,由于我国地质勘查技术缺点而存在的问题是很明显的。只有不断提高地质勘查技术才能使采矿工作不断前进,虽然以目前来讲是存在很大难度,但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技术上的问题终将会得到解决。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开采矿山上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使得资源可以持久利用,而不是一次性开采。最后,期待我国开采技术能够更进一步提高,能够大大缓解目前矿产资源短缺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郑立明;矿产地质勘查及找矿技术的重点分析.[J]2013(04).

[2]李成国;地质勘查及找矿技术要点分析探讨.[J]2012(12).

[3]杜湘宁;关于地质勘查和找矿技术的分析.[J]2012(09).

[4]龙诗彪;马涛;地质勘查与找矿技术.[J]2013(O4).

[5]王东善.当前地质矿产勘查行业的基本态势[J].河北企业,2012,(02):57-58.

篇10

Abstract: The paperless examination is an important application of the computer in information age, and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flexibility, scientificalness, imparti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test.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paperless examination and analyzes its potential prospect.

关键词:考试;无纸化;现状;前景

Key words: examination;paperless;the status;prospects

0 引言

我国考试文化的历史悠久而绵长。传统的笔试考试在测定知识面和思维分析能力方面效度较高,而且成本相对较低,可以大规模地进行施测,成绩评定比较客观,虽然历经了几千的沧桑,但至今仍然是选拔、测评人才的常用方法,在我国现行考试体系中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虽然各个历史时期考试文化发展不平衡,考试的形式和效果不尽相同,但通过考试都起到了选拔、测评人才的作用,从而直接为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服务,为政权的运转增添了生机和活力。[1]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反过来,为了满足历史的发展需要,考试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考试模式——“无纸化考试”。

1 无纸化考试的应用现状

“无纸化考试”,是计算机考试的通俗说法,它是一种以优化的题库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随机组卷生成无纸化考试试卷进行考试,并及时生成考试成绩,集考试报名、试卷生成、上机考试、阅卷、成绩生成、合格证(单)打印等为一体的、多元化、新型的考试模式。考试的主要使用工具不再是传统的纸和笔,而是以电脑为代表的各种考试终端,是随着现代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考试模式。

20世纪70年代,美国考试委员会着手进行计算机模拟考试的研究工作,并于1983年编制出有效的模拟考试系统,当时的名称是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1990年8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等十个州联合创建了各州以及各高等院校相互认可的学位证书以及相应的教学体系,从而正式拉开网络远程考试的序幕。[2]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网络无纸化考试系统因其灵活性、科学性、公正性、高效性等特点,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认证形式。在世界的6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2200多个考试中心,可用25种语言提供近百个不同类型,一千多种考试,旗下囊括计算机类的微软专家认证,外语的GRETOEFL等多种热门的认证考试。目前,每年全球参加计算机化考试的人数超过400万。

我国的教育考试也正在从传统的笔试考试方式向无纸化考试方式转变。

已投入实用的有教育部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驾驶员模拟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等国家级无纸化考试系统,此外还有各院校、协会、公司等编制的种类繁多、功能多样的无纸化考试系统在我国不同的领域得到了推广应用。

2 无纸化考试的前景分析

2.1 无纸化考试是未来考试模式的发展方向 传统的笔试考试一般包括报名、命题、制卷、发题、保卷、考试、评卷、登分、公布成绩、存档等环节。组织流程复杂、繁琐,周期较长,保密工作要求较高且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而无纸化考试则完全克服了以上缺点,相对于传统的笔试考试,无纸化考试展现出了强大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更契合我国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理念的需要,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无纸化考试的优越性:①简单性与高效性;②灵活性与方便性;③客观性与科学性;④公平性与公正性;⑤趣味性与形象性。此外,无纸化考试还具有通用性强、可操作性好等优点。

2.2 还不能全面替代传统考试模式 由于无纸化考试发展时间较短,受制于教育测量理论、技术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无纸化考试模式尚无法全面替代传统考试模式,目前还只能是传统考试模式的补充和发展。

2.2.1 教育测量理论的限制 目前指导考试的测量理论主要有经典测验理论(Classical Test Theory,缩写为CTT)和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缩写IRT)两种。[3]当前的无纸化考试大多数还是传统考试的延伸,将笔试的考试形式变成计算机考试的形式,在题目的设计、难度、区分度等方面并没有多大改变,依然是以经典项目理论考试为指导。而真正以项目反应理论为指导设计的无纸化考试系统则少之又少,主要原因是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数学模型用数值计算复杂,在国内大范围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2.2.2 技术水平的限制 由于在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等方面尚存在着一些难以攻克的技术困难,通用的、实用的、基于任意文本答案的主观题的自动批改技术还未出现,这就严重地制约了无纸化考试的应用范围。

2.2.3 硬件基础的限制 要进行无纸化考试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硬”件基础,如:能够处理大规模的并发访问和自动批卷的服务器,畅通的网络和充足的客户机和标准的考试场所等。在物质基础的需求上,无纸化考试要远远高于传统的笔试考试。

2.2.4 人员素质的限制 由于无纸化考试与传统的考试方式在答题的方式、方法和技巧方面有一定的差别,这就要求考试的主体要有初步的电脑操作能力。此外还要有专业的软、硬件维护人员与专业教师通力合作,在做好日常题库和考试环境的维护工作的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各种应急措施与预案,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3 小结

目前无纸化考试在我国相当领域内得到了推广与应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十一五”工作规划中已明确提出:“要在传统考试中引入高科技方式”。无纸化考试有望改变我国以考试为核心的教育评价体系,改变当前以考试内容规定教育内容、以考试状况评估教育水平的弊端,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学习的自觉性有积极作用,它必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由于自动批卷技术不成熟,考试理论应用的限制,考试环境、规模等因素的影响,无纸化考试在发展的道路上还需不断探索前进。

参考文献

[1]黄新宪,传统考试文化利弊考[J].山东教育科研,1996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