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3: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农业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农业建设

篇1

关键词:生态农业;成效;做法;问题;对策;安徽郎溪

郎溪县地处皖东南,面积1105km2,耕地面积3.8万hm2(其中承包耕地2.5万hm2),林地面积2.93万hm2,可开发水面面积1.4万hm2;总人口3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8万人。郎溪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种、养业的发展。近年来,为了促进郎溪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该县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现进行探讨如下。

1郎溪县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的成效

1.1农业三品认证有新突破

农业三品基地由2006年的5个增加至27个,面积由2600.0hm2扩大至4.1万hm2;三品认证数由8个升至30个,并申请瑞草魁茶作为地理标志产品加以保护,通过基地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获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2生态家园有新成效

从2006年开始启动新农村建设,几年来已有长足进步,新农村建设氛围空前高涨。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新农村建设综合示范点104个,编制示范点村庄建设规划121个、集镇总体规划7个、村经济发展规划11个、示范村经济发展规划或“一村一品”发展规划13个,成立村民理事会117个,建立镇村文化活动场所142个,完成村庄内道路硬化49.4万m2,实现改水3.4万人,完成卫生改厕5704座,新建沼气池3755口,修建排水沟近46.8km,清除垃圾、淤泥10.9万t,拆除废旧房屋、厕所、围墙等路障4286处。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加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1.3农村生态环境有新改善

通过开展生态县建设,探索出生态农业模式,使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业污染等农业污染得到全面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全面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7%,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85%,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进一步提升[1]。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单位面积耕地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化肥折纯量由304.46kg/hm2降低到250.00kg/hm2,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防治技术使主要农作物全生育期病虫害防治次数每公顷平均减少30次以上,节约农药费用300元/hm2以上,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

1.4生态农业监督体系有新完善

建立了县农产品检测站,完善了重大动植物疫病应急防控机制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网络,有助于建立健全抽检和自检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进一步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2-3]。

2主要做法

2.1加强宣传

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对全社会进行环境法制和生态知识的教育、培训,特别是对人口、资源、环境知识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牢固树立生态是资源、生态是商品、生态是优势、生态是品牌的理念,强化各级领导干部与群众的环保意识。

2.2抓好典型

首先抓住生态农业建设和无公害农产品开发典型,总结好经验,并进行广泛宣传,做到以点带面。以无公害农产品开发为切入点,把生态农业建设与无公害农产品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区域布局特点,开展适合本区域的生态农业模式,如山地、丘陵区发展果园,林下养鸡,平畈区发展稻鸭共育、稻田立体种养,畜禽养殖区开展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试验示范,推进基地建设工作,依靠龙头企业,带动生态农业产业化开发工作,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激发干部群众建设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带动广人民群众投入到生态农业建设中来[4]。

2.3开展生态农业模式探索

生态农业模式是生态农业建设的技术支撑,是整个生态农业建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近几年,通过开展生态农业模式的探索与推广,如涛城的猪—沼—茶(果)、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十字的稻鸭共育,东夏、梅渚的稻田立体种养,凌笪、姚村的果园养鸡、林下养鸡等立体种养、无公害农产品开发、观光生态园等,促进了生态农业建设。

2.4利用项目带动

根据郎溪县实际,多方筹集资金,整合新农办、能源等方面的项目资金投入,发挥部门协同能力,搞好生态农业建设。

2.5加强农业综合执法

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结合郎溪县农业生产实际和农资市场特点,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大农业政策法规的宣传和执法检查力度,强化对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各类制售假劣农资、销售禁、限用高毒农药和违禁畜禽药物的行为[5]。加大畜禽产品的市场检疫准入关,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打击各种违法捕鱼行为,保护渔业生态环境,加大入市农产品抽检,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2.6实行奖惩措施

按照“谁受益谁投资,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对生态环境保护者实行奖励,对破坏生态环境者实行重惩。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以承包租赁等形式加快丘陵、岗地和山场的综合开发、开展生态农业模式的探索、研究与推广,三品一标基地建设与认证的奖励。

3存在的问题

3.1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

虽然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单位面积耕地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化肥折纯量由304.46kg/hm2降低到250.00kg/hm2,但仍超出发达国家设置的225.00kg/hm2的安全上限。全县农药年使用量达到300t(纯量)以上,造成不同程度地大面积农田污染。地膜、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的污染也呈逐渐加剧趋势,给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民生活及经济建设带来不良影响。

3.2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生态农业建设基础性建设资金缺口较大,部门、企业、农民受自身素质的影响、经济利益驱动,只考虑眼前利益,忽视长远生态利益,更不愿意增加资金投入,造成资金投入匮乏。同时,各部门从自身角度抓示范点,示范点多而分散,资金难以整合,生态农业建设难以见到综合成效。

3.3科技含量水平低

尽管郎溪县近年来农产品优质品有了长足发展,但农产品优质品率还不够高,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过小,种、养殖业食物链、产业链循环桥梁未能很好形成,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生态农业模式未能得到很好推广。

3.4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

生态农业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相统一的,不少干部与群众在认识上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对生态农业的内涵认识不足,对生态农业破坏严重后果认识不足,对生态农业的综合效益认识不足,对生态农业广阔的前景认识不足,片面认为生态农业经济效益低。

4对策

一是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力度,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建立政策支持体系。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需要政府适当的资金支持与补助,否则建设缓慢,难度大。三是加快生态农业建设。坚持以三品认证和农业三品基地建设为抓手,着力提高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水平,打造地方品牌[6]。四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一步完善测土配方施肥体系,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秸秆收集、加工贮存新方法,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推广果园养鸡、稻鸭共育养殖等多项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大力发展立体生态农业、庭院生态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五是完善监督体系,加快农产品检测站建设,完善重大动植物疫病应急防控机制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网络。建立健全抽检和自检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

5参考文献

[1]刘明,张新生,陆小雪,等.桂林市生态农业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9(1):42-44.

[2]朝克图,关勇,王崴,等.兴安盟生态农业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2):110-111.

[3]殷志明,刘涟淮,曹安辉,等.涟水县生态农业建设现状分析评价与发展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3):50-52.

[4]宜慧,赵言文.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的发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8(11):108-111.

[5]岳德连.肥东县生态农业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6):222-224.

篇2

关键词:生态农业;产业集群;模式选择

湘西自治州作为湖南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前仍然没有完全摆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的现象。相对落后的湘西地区如何跟上国家发展步伐,走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建设之路,突破瓶颈将生态农业建设推向到一个向规模化发展、高层次运行的新阶段,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生态农业及生态农业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生态农业的提出至今已多年,只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才得到较大发展。在生态农业的研究和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

在国外的研究中,英国农学家沃·克·沃辛顿(M.K.Worhthington)对生态农业的界定是“生态上能自我邹持,低投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都可以接受的小型农业”。ScofiedAM广泛考虑农业与乡村发展和土地生态系统,乡村经济和生活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生态农业”理论和进行实践。李颖明(2006)从评价模型、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等方面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刘红梅、李玉浸、陶战、刘凤枝(2006)论述了中国农业现状和生态农业产业化特点及其优势,结合典型实例证明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提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措施。

贾利、李友华、董濮(2006)等学者集中于不同地域的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进行研究,从区域自然资源和人口概况出发,利用系统综合指数、生产指数、技术装备指数、经济指数、资源环境指数评价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提出发展策略。

学者李代福从中国农业可持续的必要性出发,引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陈厚基认为应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沈享理、叶谦吉均(2006)在不同文章中指出中国应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的建设。郭思琪认为生态农业的实现就是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并且通过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及各种生物技术的使用,提高系统的自我维持能力。

王云芝(2007)将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概括为:以“食物链”原理为依据发展起来的良性循环多级利用模式;根据生物群落演替原理发展起来的时空演替合理配置型模式;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下的系统调节控制型模式。刘绍民(2007)则将国内发展模式归结为“主导产业发展”、“全面发展”。

徐明峰(2005)着重研究了生态农业产业化所带来的绩效,对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从产业政策角度提供了一些建议。杨筠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强调生态工业、农业、旅游可以协调和谐发展。

简单地讲,农业产业集群就是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业关联产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集群现象,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从起步阶段进入新成长阶段中出现的具有方向性、规律性的现象即资源向优势农户、优势企业、优势产业及优势区域集群,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本文针对当前湘西生态农业的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导入生态农业建设的内涵及实质,试图通过以发展产业群为基础的生态农业,使产业重新组合,形成新的优化的产业链,初步提出适合该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及实施途径。

二、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建设的模式

生态农业产业集群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专业化生产条件下,整个集群专注于一个产业,每个企业专注于一道工序,将核心活动集中,从而加强了价值链的资源和核心能力,达到协同效应和优势互补。

(一)生态农业产业群的模式

从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与外界的关系来看,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原发型集群模式,另一种是嵌入型集群。

1、原发型模式。即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依靠区域内部的原发、内生力量,区外力量的作用很小。原发型产业集群主要是由内在因素衍生形成的,构成集群主体的企业属于当地企业,并随集群的形成而形成,随集群的发展而发展,因而这种集群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优化品种,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扩大规模养殖,发展生态养殖模式,将养猪、养禽相结合。具体而言,一是“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二是“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依靠区域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农林、农牧或林牧综合性特色生态农业的模式,包括“围山转”生态农业模式、生态经济沟模式、牧沼粮草果五配套模式以及生态果园模式。

2、嵌入型集群模式。主要是通过在全球价值链上运作的跨国企业或外国企业的投资在特定区域聚集,进而吸引更多国际、国内资本聚集于此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嵌入型产业集群的构成主体主要是外来企业,这些企业受到集群地区某种比较优势要素或环境或其他因素的吸引,迁移到该地区发展,一旦比较优势不再,这些企业会继续迁移,寻找更具比较优势的地区。可见,嵌入型产业集群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必须使其集群主体根植于本地,即需要一个内生化的过程,方能稳定。而湘西地区由于其经济基础薄弱,并没有具备相应的龙头产业,因此基本上属于此类的集群模式很少。

(二)成功范例及借鉴意义

学习东亚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经验,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开拓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借鉴日本的经验,拓展山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林牧药型”、“林果牧型”、“农林牧型”、“农林牧药菌型”等;借鉴中国台湾省建设生态观光农业的经验,在城郊和交通条件便利地区积极发展“果菜花生态园区”、“科技与休闲农业园区”、“禽菜果花草鱼观赏园”等生态农业。制定完备的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产品标准体系,规避中国出口农产品频繁遭遇国外“绿色壁垒”。借鉴东南亚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经验,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工作,组织有关农业科研机构等科研力量,针对生态农业建设中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加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努力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搞好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和基地的建设工作,发挥示范园区和基地对周围农村的辐射、示范和引导作用,促进现代生态农业稳定发展。

(三)模式选择要考虑的因素

1、企业因素。企业是构成产业集群的最为基础的要素,集群发展最初的动力来自于企业追求自身发展的愿望。因此,企业间的聚集必然影响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要发展也势必要考虑如何促使企业的聚集,保持企业的聚集,并扩大集群的规模。

2、软因素。包括当地的经济基础、人才教育、文化意识及区位等制约因素。就西部地区具体而言,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市场机制不完善、企业及社会的“自组织能力”低下、人才流失的严重、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因此该地区的中小企业集群多表现出以内生性、自发性为主要特征。

3、硬条件。一个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还会受到外部环境和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有利的也有不利的。产业集群在一个区域内得以发展,一定与区域内的条件相关,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资源察赋、农业生产结构、开发程度、基础设施等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有着毋庸置疑的影响。而区域内的自然条件、交通条件,资源条件,对于区域内产业集群的类型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湘西地区生态农业产业群建设模式的途径

(一)观光农业打造服务产业模式

观光农业是以发展生态农业为起点,通过充分利用各种农业资源,发挥各地的农业特色,形成多样化、精致化、特色化农业发展模式,将自然景观、农业资源、民族文化、消费时尚等结合起来,拓展农业产业发展空间。

湘西地区旅游资源、生态资源丰富,可以通过建立观光农园,通过开发成熟的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到园内摘果、选菜、采茶、赏花,将观光休闲与体验田园劳作乐趣相结合;发展休闲农场,农场内向游客提供田园景色观赏、农业劳动体验、垂钓、采集果蔬、度假、游乐等休闲项目;以此将观光农业逐渐形成一种综合性、立体性和生态性的产业,符合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的现代农业。

同时,加速生态旅游产业开发,抓好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景区、景点及旅游线路建设,推进民族文化旅游、红色历史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着力打造以生态旅游、森林休闲旅游、土苗风情旅游、溶洞奇观旅游为特色的旅游品牌,构筑精品旅游线路,培植壮大旅游产业。确立保护自然原生态原则,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保护原汁原味的土家民俗风情区。实施整体开发与区域联动,打破行政界限,整合旅游资源,确立大湘西的旅游经济圈。

实施旅游营销政策,景区关联单位坚持通力协作。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谋划绿色产业模式

现代农业是一种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土、肥、水、药和动力等投入的高效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形成以生物为中心的一种优化的生物-技术-经济-社会复合人工生态系统。

首先,以生态化理念谋划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壮大以烟叶、茶叶、畜牧、林果、药材、蔬菜为主的六大农业特色产业。强化产业体系内部联系,促进农业增值增效,培育“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一县一品”的产业优势,促进农业产业向产前、产后两头延伸,构建农业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

其次,扶持药化工业拓宽市场空间,实现稳步发展,做大、做强中药材及成品药产业。引导建材工业科技创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加快发展步伐。利用能源、生物、旅游、药材、矿产等丰富资源,开发出富硒的猕猴桃、茶叶等系列产品。通过整合资源,促进服务业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强化对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公用事业、农业服务等行业的改组改造,充分发挥服务业在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和服务工农业生产、重大项目建设、城乡居民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最后,深入推广生态能源农业模式,加速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在生态能源农业模式上,探索出以“五改三建”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之路。即以沼气池建设为龙头,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与建沼气池、建农家房舍、建生态致富家园相结合,形成“畜-沼-果(菜、药、茶、烟、粮)”良性循环的山区农村生态能源农业模式。沼气能源开发拉动了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了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了茶叶、中药材、烟叶、林果和蔬菜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从而通过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以农村饮水、沼气池、农田水利和乡村道路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托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改造湘西传统产业,从而促进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卞有生.国内外生态农业对比理论与实践[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2、李文华.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3、黄进勇,李翔.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及产业化问题[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1(2).

篇3

一、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国生态农业实践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目前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即以提高水土等资源利用率为基本出发点,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融为一体,实现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结合。但是,当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只注重生产功能,对生态服务功能关注不足

从我国生态农业的实践来看,当前的生态农业还是以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追求实物产出为主要目标,而对生态农业系统自身所提供的如碳汇、旅游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没有给予充分重视。

2.只重视产业节点,对产业之间的耦合重视不够

我国生态农业的实践是以种植业为核心的,如何实现种植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耦合,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也没有找到有效的途径与措施。同时,还缺乏市场化的引导、规模经营、专业化生产和品牌化推广,难以实现生态农业的预期效益。特别是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耦合关系的缺失,导致了种植业自身和养殖业的污染。

3.尚未建立完善的生态农业管理标准化体系

随着生态农业发展,需要先进的管理方式,但我国至今仍缺乏完善的生态农业管理标准化体系,整体处于较低水平,标准不完善、可操作性差等问题突出。

4.个别区域盲目推广生态农业模式

不同区域生态资源条件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业生产的传统不同,因此发展生态农业需要从自身的条件出发,选择适宜当地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技术和管理方式等,但在我国不同区域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明显存在着脱离区域实际,盲目推广生态农业模式现象。

二、发展生态农业应实现“六大转变”

1.从传统生态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变

局限于农业内部的狭义生态农业,无法解决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优质耕地资源、清洁水源日益短缺和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问题。因此,需要实现向现代生态农业模式转变,即注重生态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有机耦合,以优质农产品加工为纽带,将市场、生产和流通领域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的一、二、三产业网络型链条。集生产、流通、消费、回收为一体,构建产业化的种养及废弃物资源化的食物链网结构。

2.从单一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统一的多功能转变

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一直以追求高产为目标。在生态资源环境制约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不单是生产农产品,还提供了生活、生态等其他多种服务功能,如碳汇、调蓄洪水、净化环境、旅游和景观等方面。因此,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应切实注重多种功能的发挥。

3.从传统精华的单纯继承向传统精华与现代技术融合转变

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特别重视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的继承与发扬,但在严峻的生态资源环境形势之下,再单纯依靠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就难以发挥生态农业的多功能性。因此,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应注重传统精华与现代技术之间的融合,通过将它们进行集成,从而发挥技术综合优势,推动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

4.从单一关注产品数量向数量与质量并重转变

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不足之时,农产品的品质较好;生产能力提高之后,实现了农产品充足供应,但农产品品质却因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和杀虫剂等化学品的过量施用,以及工业对耕地资源、水资源的严重污染而下降。以往,国家在农产品供应,特别是粮食安全方面,过分地强调了数量安全,而对质量安全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导致出现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因此,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走向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发展道路。

5.从小规模分散化生产向规模化与产业化转变

当前,以农户为经营单位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规模小、分散化程度高,不但带来了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阻碍了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产业化将成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但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因此应加快土地流转、扩大种植规模、发挥品牌效应、规范基地生产并提升竞争能力,以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水平。

6.从简单的农业生产向文化传承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转变

我国几千年的农业生产积淀了丰富的农业文明。当前任何区域的农产品都可以体现该区域的文化、历史、地理和人文背景与内涵,因此,注重区域文化元素符号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有利于引导地方政府和社区重视和弘扬民族文化,避免传统知识的丧失,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为未来的经济开发保留知识和资源储备。

三、加强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布局

(1)在整体布局上妥善处理不同功能区域间的关系,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在整体区域内进行生产、生态和生活区域科学、合理的功能布局。

(2)建立完善生态农业分区治理办法。明确区域内农业生态治理的核心问题、重点目标和农业产业适宜发展模式和规模,以促进不同区域在国家总体规划框架下,编制区域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确保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与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发展规划以及“十三五”规划相协调。

2.建立种植业、养殖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

根据循环型生态农业原理,在规模化养殖区域,构建以农作物生产为基础的生态农业产业循环体系,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协调发展,使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逐步建设高标准农田,利用农作物秸秆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实现区域内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产业之间的农业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同时,逐步减少化肥的投入,进而改善土壤,提高农产品品质。

3.加强区域农业生产技术的生态集成

根据不同类型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通过传统农业技术精华以及现代技术的融合,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生态集成,发挥出技术的综合优势,以实现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如在粮食主产区,重点开展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主的技术集成示范,实现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在水资源短缺地区,重点开展以农业生产节水为主的技术集成示范,重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

4.创新经营机制,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基地

(1)转变经营主体,建立示范基地。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园区和家庭农场为载体,以当地最突出的生态环境为切入点,因地制宜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成果转化,建设一批现代生态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基地。

(2)创新耕地流转机制。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水土资源约束,因此,要实现规模经营,必须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以及投入机制,探索土地流转的新形式,以满足发展生态农业所需要的土地规模。

(3)转变运作机制,建立企业与农户“双赢”的利益机制。在利益分配机制上,要形成各利益主体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入及产权关系,并获得收益。要积极探索农业生产要素入股方式,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农民与龙头企业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把利益机制纳入规模化、制度化的轨道。

5.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

(1)确保生产地生态环境安全。因此,应制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标准和规范,实现梯级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防治农产品产地污染,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加快制订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及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快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制订严格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使整个生产加工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都能与国际市场接轨,以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立以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主的农产品速测点,配备速测设备和人员。

(4)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以现有国家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培育若干国内外知名农产品品牌,依法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知名品牌,以此带动全国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壮大。

(5)搞活生态农业产品的市场流通。利用信息化技术,整合各种农业信息网络服务资源,建立生态农业发展的信息平台,发展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快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6)落实生态农业发展的服务体系。政府、金融和保险等部门需要转变职能,完善和优化服务体系,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不断完善与壮大生态农业产业链。同时,要建立各种生态农业服务体系,稳定生态农业服务队伍,提高生态农业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从而提高生态农业化解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6.注重水土资源数量保护与质量提升

(1)以土地生产率为准则,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通过土地整理复垦补充的耕地面积,需要根据土地生产率为准则进行衡量。具体来说,以区域土地生产率的平均水平作为标准,对补充的耕地进行折算。

(2)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目标,改善耕地质量。对不同区域耕地逐步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采取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土地生产率。同时,建议尽快从国家层面把有关涉农资金整合起来,以提高农田建设标准。

(3)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创新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加强土壤污染的生态修复。

(4)以“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为原则,提高农业生产的水资源保障。要以提高灌溉用水效率为着力点,明确节水的重点区域,并注重不同区域的技术开发与集成;同时,要以区域水环境保护为核心,调整产业结构,切实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灌溉水资源,实现农产品数量与质量的“双安全”。

7.建立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政策激励机制

(1)建立生态指标约束机制。以区域整体为对象,构建水资源、耕地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数量与环境质量保护的农业生态约束指标体系,确保“生态红线”。同时,强化“生态红线”意识,逐步建成资源保护与利用考核办法,以加强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建立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明确补偿主体与对象,量化补偿标准和考核指标,建立基于土地承载力的畜禽养殖准入与退出机制,将生态农业建设纳入法制化发展轨道。

篇4

(一)少取多给,保障农业发展资金

现代农业投入大,产出慢。为保障现代农业投入,集团采取“少取多给,放水养鱼”的方法,留足农业发展所需资金。近几年来集团每年农业投入都超过10亿元,已经完成近40万亩粮田设施建设,基本实现路渠硬质化、条田林带网格化。实施了3个农机三年更新计划,农业总体机械化水平达95%,粮食人均管理面积提高到300-500亩。建成首个万头奶牛场,人均养牛达到70头,成乳牛单产达9000公斤,第二个万头奶牛场正在建设。已建成3个5万头规模猪场,新建猪场人均养殖出栏数近1500头,水产生态标准化养殖改造已完成70%。建成3万亩设施菜田和日产45吨食用菌工厂,二期日产80吨项目正在建设。上海鲜花港建成现代化的温室36公顷,组培中心3600平方米,已形成年组培种苗1亿株、切花500万枝、盆花110万盆的生产能力,做到一年四季观赏花和商品花不断。

(二)顶层设计,壮大农业产业规模

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农业资源的生产潜力,在2011年4月,集团制订了现代农业发展“五三”计划,即三年内,一是在掌控粮食资源上实现突破,培育“百万吨”粮食产业;二是在生猪养殖上有突破,培育“百万头”生猪产业;三是在服务全国奶牛饲料供应上有突破,培育“百万吨”饲料产业;四是在蔬菜供给保障上有突破,三年内实现上市蔬菜50万吨;五是在种源农业上有突破,成为国内有影响的现代农业种源基地。“五三”计划得到市委市府领导高度关注和重视,计划得到全力推进。2012年,粮食与饲料实现销售134万吨和114万吨,提前一年实现了两个“百万吨”计划。生猪上市73.8万头,蔬菜销售39万吨,稻麦种子销售9.2万吨。

(三)科技支撑,提升集团农业核心竞争力

集团所属各专业化公司与上海农科院、扬州大学、上海水产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建立了上海奶牛研究所、上海优质稻米工程研发中心、上海花卉工程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不断提高科技水平,生产水平全市领先。2012年,市郊农场水稻单产621公斤/亩,麦子单产453公斤/亩,分别比市郊区县平均亩产高55.6公斤和186公斤。上海农场生猪料肉比控制在2.9:1,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0%。能繁母猪生产商品猪达到22头,比全市生产水平要高出4头。奶牛成乳牛单产达到8.8吨,处在南方奶牛饲养水平第一位。奶牛冻精销量占全国20%的市场份额。花卉产业化、种质研发、设施化处在全国领先水平。

(四)注重生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集团始终把生态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大力推进种养结合,促进畜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持续推进高效低毒农药的使用、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农田林网建设、中小河道疏浚,绿化、美化、净化农场的家园和田园。农场风貌成为都市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打造了“上海鲜花港”、“海湾国家森林公园”、“都市菜园”、“农垦博物馆”、“奶博馆”、“渔家乐”等一批具有观光、娱乐、住宿、餐饮功能的景点,举办了“葡萄节”、“丰收节”、“蔬菜节”和“郁金香展”等特色活动,体现了把工厂化、装备化、产业化与教育、娱乐、休闲有机联系起来的“接二连三”的都市农业特征。

(五)关注民生,实现现代农业的和谐发展

职工住房困难一直是农垦企业最大的民生问题。2012年集团制定了《上海市郊农场危旧住房综合改造实施方案》,计划拿出18亿元资金,通过散户点异地重建、建成区非成套化改造、单位租赁房整修等方式,逐步改善8902户农场职工的居住条件。通过解决农场和职工的后顾之忧,使之更安心、更专心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现现代农业的和谐发展。

二、下一步打算

作为国有大型食品企业,光明食品集团将抓住当前农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围绕集团“学习雀巢、对标中粮”和“突破千亿、保二争三”的战略目标,树立信心,积极应对挑战,奋发进取,做强做大光明现代农业,服务上海和全国“三农”,为全国农垦和上海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

以高效生态为目标,致力于建设种养循环的现代生态农业,不断提高农业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水平。持续深化发展现代农业“五三”行动计划,不断提高集团农业在上海市主副食品供给中的份额、地位与影响力。打造一批以“光明”冠名的农业行业龙头企业,力争培育形成百亿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80亿级龙头企业1家、50亿级龙头企业1家。到2015年,集团现代农业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

(二)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积极开展高产栽培、良种研发繁育、农业新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预警防控、土壤综合改良、农产品加工、精准农业、信息化管理等农业科技项目。加大种源农业发展力度,加强与国际、国内农业研发部门和大专院校的合作与交流。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解决在供应链、加工链、产业链、价值链中的瓶颈问题。

(三)进一步加强市场建设

深化以市场为导向、品牌为核心、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业经营发展模式转型,强化农产品市场营销、品牌和网络建设。再打造1~2个国家级和3~4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利用集团龙头企业集群集聚发展的带动能力,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建设和运行好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打造核心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各通路渠道资源的挖掘与协同。

(四)进一步提升农业品牌形象

每个行业都要有一个品牌,并且随着专业化的整合,对同类产品的品牌也进行整合,突出一个品牌,并以品牌来引领消费。在品牌建设方面,坚持“食以安为先”,牢牢把握住食品安全这根企业生命线,狠抓食品质量安全,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严格农产品和农用物资的准出与准入制度,建立和完善米、菜、肉、奶产品质量电子追溯体系,确保为市民提供安全、优质、健康的农副产品和食品。

(五)进一步拓展农业资源空间

篇5

院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重要份额。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追求安全、营养、优质的农产品,这就对生态农业建设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本文分析了目前在生态农业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院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生态农业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进行,很多专家预测在21世纪,世界经济将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在农业方面势必引起一场农业革命,如生态农业将成为主要方向,可持续发展观将成为指导思想,高科技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生物工程农业将成为支柱产业等等。但目前,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且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

1生态农业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1资源尧收入与人口的矛盾进一步恶化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比重。近几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占地面积不断增大,造成耕地面积不断缩减,并引发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使人与资源关系进一步恶化,直接制约着农村人均收入水平以及人均粮食占有量,也制约着生态农业的建设进程,我国政府一直在寻求办法控制非法占用耕地这一现象,并实施了较为严格的用地审核手续。统筹协调处理资源、收入、人口之间的矛盾是建设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1.2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首先,农药、化肥施用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我国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农药、化肥的施用量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化肥的利用率非常低,绝大部分的化肥被施入农田后,会进入土壤、大气和水体,从而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施用的农膜、农药等残留于土壤会降低土壤质量,进入植物体内则会对人畜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其次,农用薄膜等难降解的固体废物污染。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改善当地的气象条件,人们广泛应用农用薄膜,起到节水、增温、增湿、防止病虫害等目的。农用薄膜有一定的使用年限,被弃用的薄膜不能及时回收,在土壤里不断累积,使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并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直接影响,有些人会焚烧残留的农膜,释放大量的二恶英类物质,不仅毒性很强,同时也对大气环境造成恶劣影响。此外,秸秆焚烧也会产生大气污染。在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大概有6.5亿t,但只有很少部分得到综合利用,大部分秸秆会被露地燃烧或丢弃河道,丢弃河道会造成水环境污染,而露地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同时这些有害气体被人体吸收后会造成呼吸困难、喉痛、呕吐等现象,甚至引发呼吸道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最后,企业厂矿生产废气、废水、固废排放过程中的转嫁污染。调查显示,遭受工业废水污染的面积有40.9万hm2,严重污染的面积有1.3万hm2,共造成约2000万元的经济损失,而工业废气造成的粮食污染面积有6.67万hm2,蔬菜污染面积有2.7万hm2,共造成8000万元的经济损失,由废渣等固体废弃物造成的污染面积有380hm2,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3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袁生产效率低下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态农业技术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但由于缺乏技术开发与推广,再加上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缺乏对生态农业技术的理解和使用,很多生态农业技术无法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得到应用,造成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到生态农业的发展建设进程。

2加强农业建设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断实践累积,在遵循生态经济学、生态学规律的前提下,保护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逐渐形成的一种结构、功能都优化过的、能够同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农业系统。

2.1发展生态农业袁是强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我国农业的发展中,实现生态化和工业化的任务同样艰巨,生态化是对工业化的积极修正,能够为农业工业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工业化程度低下,同时又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这就对农业生态化发展提出迫切要求。农业生态化指的是以农业自然生态的有机循环原理作为依据,在集群中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关系,进而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发展相形并进的目的。要实现生态农业建设,必须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实施农业生态化产业改造,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生态农业具有循环性。生态农业遵循生态学规律,改变了传统农业的“资源→产品→废物”物质单向流动生产过程,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反馈式生产过程。在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加入农业生产过程,合理利用自然流程的作用,使自然生态的稳定性得到保证;其次,生态农业具有环保性。在生态农业的各个生产环节中非常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保证产品是绿色安全的,同时还采用具有环保功能的生产技术;最后,生态农业具有高效性和经济性。生态农业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优化,环保效能高,经济效率强,是生态经济和高效农业,是最符合自然生态作用过程、最和谐的产业形态。

2.2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思想袁树立生态文明发展意识

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我国开始重视工业生产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增强国家实力,如果将有限的资金更多地用于工业化建设,势必会牺牲农业的发展。要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农业的基础地位和根本性作用。如果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没有协调好,很难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的科学发展。因此,就我国基本国情来看,不仅要发展农业,还要大力发展。改造传统农业产业,加速转化为现代农业,改变农业发展的落后局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产业。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思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意识,实现农业的全面改造与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

2.3突出重点袁重视农产品的质量问题

目前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经济压力大,市场管控不严等原因,很多生产者只追求农产品的数量扩张,而忽略了农产品质量的提高。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在解决了吃饱的问题后开始重视吃好的问题,这就对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营养、优质等成为主要的衡量标准。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必须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推行农产品的无害化生产,为人们提供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检测体系,为人们的食用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这也是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2.4各级政府要提高对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视袁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各级人民政府应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原有农业投入的前提下,增加专项基金,用于支持生态农业骨干工程项目和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进一步鼓励、引导科学技术人员和单位,以生态农业建设为根本出发点,以生产无害化农产品、无害化处理人畜粪便、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等为重点,研究、开发、推广生态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将延长生物链与延长产业链结合起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因地制宜的选择成熟技术,强调总体功能和综合效益,将生态农业建设与强国富民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科技投入和资金投入,使农业发展更具有现代化,进而推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占有重要地位。在农业发展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均土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科学技术利用率不高等原因,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生态化建设进程。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村环境,加大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投入和资金投入,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环保与经济的有机结合;为人们提供更安全、优质、营养的农产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在发展工业的同时重视农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强国富民的目标,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使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白莉 单位:山东省德州市农业局

参考文献院

[1]徐亚楠,张绪良,张荣华,等.山东省生态农业的模式、布局与发展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14(14):10-12.

[2]孙洪武,陈志石,牛宜生.无公害农业———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现实选择[J].农业科技管理,2003(04):15-17.

篇6

__县沼气建造工作可分为3个时期,一是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小型沼气池,沼气池容积为12m3左右,目前绝大多数已损坏废弃,完整保存的不多,如黄避岙镇精制茶厂用于饼肥发酵的沼气池。二是20世纪80年代未至90年代初建的沼气净化池,总共7家,共计1910m3,主要用于生活污水处理。三是20__年开始建设的中小型厌氧发酵沼气池,单个容积以50m3为主,目前全县已建成130座,总容量6500m3。我县建设沼气池的功能与北方地区不同:北方地区主要是解决薪柴燃料,保护环境,集改厕、改圈、改厨“三改”于一身;我县沼气池主要用于畜禽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沼液沼渣用于柑桔、蔬菜、葡萄等作物生产,沼气用于居民生活燃料和畜牧业生产,集农村养殖环境治理、生产用肥、生活燃料于一身。第三个时期的沼气池建设工作真正体现出了生态农业的功能和效益。通过近5年的努力,沼气建设技术成熟,施工技术储备充足,并建成了一批示范小区和示范户。

2 沼气建设的生态效益

沼气生态农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肥料效益

经检测,并与农业生产上的常用肥料作比对,每立方米沼液相当于尿素0.75kg、氯化钾0.37kg、过磷酸钙1kg;每立方米沼渣相当于尿素7.6kg、过磷酸钙8kg、氯化钾1~2kg。养殖规模为150头左右的养殖户,建一个50m3的沼气池能解决养殖污染问题,同时年产沼液为沼气池容积的3倍,沼渣为沼液的10%,即年产沼液150m3,沼渣15m3,相当于生产肥料尿素226.5kg、氯化钾127.5kg、过磷酸钙165kg,经济价值700元以上,可供0.2hm2蔬菜田全季使用。农产品使用沼肥,不仅能使农产品增产增效,品质优良,而且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从而减轻或避免农业面源污染。

2.2 能源效益

沼气是沼气生态农业的副产品,作为清洁能源和农村热能已被农户普遍应用。一个容积50m3沼气池,日可产沼气12.5m3,可供7个以上3~5个人口的家庭使用。农村家庭每年用煤气以6瓶计算,一个50m3沼气池的能源效益相当于42瓶煤气的价值,其经济价值约4000元。

2.3 环境效益

用沼气池厌氧发酵猪粪便,基本达到养殖环境无蚊蝇无臭味的效果。经我县环保监测中心对沼气池污水排放测试:未经处理的养殖污水,其化学需氧量(cod)为10000个单位;沼气池厌氧发酵后沼液的cod为1000个单位,减少了90%;沼液再经氧化塘氧化后,cod可以达到400个单位的国家农用灌溉水排放标准。

3 __县沼气生态农业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3.1 沼气生态农业工程进展不一

我们在工作中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发展沼气生态农业县里很重视,把发展沼气生态农业作为我县生态县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有些乡镇领导重视不够,沼气池建设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进展缓慢,有的乡镇尽管养殖污染治理任务很重,但沼气池建设工作尚是空白。

3.2 地质环境影响施工进度

__县土壤成土母质为滨海沉积土,地表2m以下多为海涂淤泥,施工中常出现塌方现象,这不仅影响工程进度,加大沼气池建造成本,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像岳浦、贤庠等乡镇在沼气池施工中就出现该问题。50m3沼气池在一般情况下半个月就能建成,一旦出现塌方至少要延迟一个星期,造价成本要增加5000元以上。

3.3 沼气池的规范使用和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沼气池安全使用技术手册中要求畜禽粪便干湿分离,且50m3沼气池最多只能处理150头生猪的排泄物,可实际生产中,养殖户不按技术手册和沼气池安全使用有关规定执行,导致沼气池超容量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削弱了沼气池的厌氧发酵能力,达不到处理污染的目的。

3.4 沼气生态农业链的延伸工作开展不够

近5年的实验已证明“猪-沼-肥”是很典型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由于有关政策的规定,养殖户能在沼气的建造上投入,但要他们再投入建设农业循环经济中的后续部分就很难,需要政府支持。我县已建的和在建的畜牧小区如双联峙畜牧小区、高塘珠益畜牧小区、茅洋畜牧小区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在沼气生态综合利用技术推广上也存在试验示范推广不够的问题,在沼气、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方面经验不足,示范引导作用不强,沼气综合利用停留在较低层面上,应用的领域比较狭窄,还没有发展成为以沼气为纽带,集养殖、沼气、种植业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沼气生态农业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还没有发挥出大的作用。

3.5 服务体系仍不完善,服务功能不强

一是县级管理机构不健全,县农村能源工作站虽已被编入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但只有一名专职工作人员,任务重,工作量大,适应不了沼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二是服务体系仍不完善,虽然我县有通过培训的建池施工人员,但缺乏服务车辆、出渣车、建池技工与模具等。

4 对策建议

4.1 加强组织领导

要加大对乡镇一级组织的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的督促检查,要组建县、乡镇(街道)、养殖小区或场(户)多级沼气生态农业工作组织网络。沼气工程实行的是属地管理,50m3以下中型沼气池的安全管理和科学使用管理由乡镇(街道)和建池户负责,100m3以上大中型沼气池由县农村能源管理部门备案管理,因此乡镇一级的管理工作很重要。

4.2 加大对沼气生态技术综合利用的支持

要按照规模化、产业化的思路,在沼气池建设政府引导、政策激励的基础上,加大对沼气生态技术综合利用的支持,积极推进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建设,引导农民将沼肥应用于果树、蔬菜、粮食、育苗和养鱼养虾等无公害生产领域,建立一批“猪-沼-果”、“猪-沼-菜”、“猪-沼-鱼”等生态农业模式,充分发挥沼气综合效益。

4.3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宣传沼气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宣传沼气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宣传发展沼气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培训沼气建设的新技术、新工艺,普及沼气池科学管理和安全使用知识。坚持沼气池建设一批,验收一批,培训一批的工作原则。要按照《安全生产法》和《浙江省沼气开发利用促进办法》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做到每个沼气池前有安全制度和警示牌,每户都有一个沼气技术明白人,每个灶前都有一张安全使用明白卡,保证每个沼气池都能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通过全方位、深层次、经常性的宣传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认识水平,建设高层次、高标准沼气生态工程。

4.4 建立健全沼气生态工程管理服务体系

篇7

关键词:生态农业;美丽乡村;问题;措施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提出的重要观点,是中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党的十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很早就对此决策发表过论述,只有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生态农业建设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切入点和关键所在。

1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

1.1生态文明意识有限。从国家环保部调查研究全国生态文明意识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国内老百姓掌握的相关生态文明知识极为有限,在日常生活中对生态文明行为并不关注。政府行为是公众很大程度形成生态文明观念的实际决定因素,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较强的依赖政府行为。在大多数的地方,这种现象极为普遍,实际上,很多干部和群众还没有正确的清醒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没有办法真正让他们在生活中做到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不能用实际行动对环境进行保护。

1.2规划水平不足。科学规划是建设美丽乡村活动的最重要工作,很多地方政府出台的小组规划与科学规律并不能吻合,规划内容还处于极为肤浅状态,对实际的发展需要不能达到满足,设计内容深度不足,此外整合不到位的状况在一些农村项目中也存在,对实际条件情况过分追求,把量力而为作为工作的唯一着重点,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在思考和改进农村发展建设上办法不多,在建设内容上不科学性极为严重,从而对建设美丽乡村水平造成极大的影响。

1.3资金整合力度有限。目前,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短缺,资金整合力度不够,仅靠上级资金支持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大,但是有些地方投入单纯依靠有限的地方财政,这导致项目资金整合难度增加,工作推进不力。同时,大多村集体没有经济收入来源,加上农民本身并不具备很高的收入水平,自有资金有限,这也是农村建设项目资金难度增加的因素,从而限制了一些示范点建设水平的提升,距离建设美丽乡村目标很远,与具体的建设标准形成很大的差距。

2对策

2.1以生态文明引领美丽乡村建设。首先,地方政府应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环境发展,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观念,贯穿于整个美丽乡村建设中。村容整洁是乡村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美丽乡村的主要标志。实现村容整洁,需要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这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要努力构建良好的村民居住环境,解决农村道路、污水治理、人畜饮水、信息、卫生等民生问题,真正的造福于村民。同时,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应成为地方政府工作的重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寻找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地方政府应重视构建农村生态文化氛围,提升农民文化素养,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

2.2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统筹规划的导向性作用。首先,美丽乡村建设全局应成为政府相关部门的着眼点,把城乡一体化的实际需要作为主要考虑的因素,把绿色环保作为建设新型社会的重点内容,促进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次,地方政府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农村的具体情况为出发点,做到统筹规划,要注意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发挥地方优势,要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符号和民俗气息,规划要因地制宜,要充分听取农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要把中长期的规划和近期的工作目标科学、有机结合,量力而行,不能顾此失彼,贪大求快,讲求实际成效。

2.3坚持以产业培育为支撑。美丽乡村需要有美丽产业,建设美丽乡村,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否则村庄建得再美也会缺乏生机,甚至会成为新一轮“空心村”。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通过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才能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持久动力,引领美丽乡村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仅是刷刷墙,换一下屋顶,更重要的是要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提升乡村魅力,可以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地方政府部门应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和特点,引导农民大力开发特色农业产业,抓好地域农业品牌建设,为农业生产品牌建设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鼓励农民投身创业,增强农民群众良好的品牌意识,积极融入生态文明发展,彰显农业绿色环保理念。建设美丽乡村,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发展绿色经济,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各地实践证明,发展生态游、农家乐是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有效抓手。在建设美丽中国进程中,重视美丽乡村建设至关重要。兴文明本质上就是兴生态,而生态的衰亡实质就是文明走向衰亡。积极融入生态文明观念,这是建设美丽乡村充满良好性与积极向上性的前提条件,并有利于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推动中国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生态农业;产业集群;模式选择

湘西自治州作为湖南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前仍然没有完全摆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的现象。相对落后的湘西地区如何跟上国家发展步伐,走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建设之路,突破瓶颈将生态农业建设推向到一个向规模化发展、高层次运行的新阶段,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生态农业及生态农业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生态农业的提出至今已多年,只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才得到较大发展。在生态农业的研究和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

在国外的研究中,英国农学家沃・克・沃辛顿(M.K.Worhthington)对生态农业的界定是“生态上能自我邹持,低投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都可以接受的小型农业”。Scofied AM广泛考虑农业与乡村发展和土地生态系统,乡村经济和生活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生态农业”理论和进行实践。李颖明(2006)从评价模型、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等方面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刘红梅、李玉浸、陶战、刘凤枝(2006)论述了中国农业现状和生态农业产业化特点及其优势,结合典型实例证明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提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措施。

贾利、李友华、董濮(2006)等学者集中于不同地域的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进行研究,从区域自然资源和人口概况出发,利用系统综合指数、生产指数、技术装备指数、经济指数、资源环境指数评价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提出发展策略。

学者李代福从中国农业可持续的必要性出发,引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陈厚基认为应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沈享理、叶谦吉均(2006)在不同文章中指出中国应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的建设。郭思琪认为生态农业的实现就是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并且通过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及各种生物技术的使用,提高系统的自我维持能力。

王云芝(2007)将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概括为:以“食物链”原理为依据发展起来的良性循环多级利用模式;根据生物群落演替原理发展起来的时空演替合理配置型模式;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下的系统调节控制型模式。刘绍民(2007)则将国内发展模式归结为“主导产业发展”、“全面发展”。

徐明峰(2005)着重研究了生态农业产业化所带来的绩效,对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从产业政策角度提供了一些建议。杨筠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强调生态工业、农业、旅游可以协调和谐发展。

简单地讲,农业产业集群就是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业关联产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集群现象,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从起步阶段进入新成长阶段中出现的具有方向性、规律性的现象即资源向优势农户、优势企业、优势产业及优势区域集群,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本文针对当前湘西生态农业的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导入生态农业建设的内涵及实质,试图通过以发展产业群为基础的生态农业,使产业重新组合,形成新的优化的产业链,初步提出适合该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及实施途径。

二、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建设的模式

生态农业产业集群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专业化生产条件下,整个集群专注于一个产业,每个企业专注于一道工序,将核心活动集中,从而加强了价值链的资源和核心能力,达到协同效应和优势互补。

(一)生态农业产业群的模式

从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与外界的关系来看,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原发型集群模式,另一种是嵌入型集群。

1、原发型模式。即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依靠区域内部的原发、内生力量,区外力量的作用很小。原发型产业集群主要是由内在因素衍生形成的,构成集群主体的企业属于当地企业,并随集群的形成而形成,随集群的发展而发展,因而这种集群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优化品种,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扩大规模养殖,发展生态养殖模式,将养猪、养禽相结合。具体而言,一是“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二是“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依靠区域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农林、农牧或林牧综合性特色生态农业的模式,包括“围山转”生态农业模式、生态经济沟模式、牧沼粮草果五配套模式以及生态果园模式。

2、嵌入型集群模式。主要是通过在全球价值链上运作的跨国企业或外国企业的投资在特定区域聚集,进而吸引更多国际、国内资本聚集于此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嵌入型产业集群的构成主体主要是外来企业,这些企业受到集群地区某种比较优势要素或环境或其他因素的吸引,迁移到该地区发展,一旦比较优势不再,这些企业会继续迁移,寻找更具比较优势的地区。可见,嵌入型产业集群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必须使其集群主体根植于本地,即需要一个内生化的过程,方能稳定。而湘西地区由于其经济基础薄弱,并没有具备相应的龙头产业,因此基本上属于此类的集群模式很少。

(二)成功范例及借鉴意义

学习东亚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经验,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开拓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借鉴日本的经验,拓展山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林牧药型”、“林果牧型”、“农林牧型”、“农林牧药菌型”等;借鉴中国台湾省建设生态观光农业的经验,在城郊和交通条件便利地区积极发展“果菜花生态园区”、“科技与休闲农业园区”、“禽菜果花草鱼观赏园”等生态农业。制定完备的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产品标准体系,规避中国出口农产品频繁遭遇国外“绿色壁垒”。借鉴东南亚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经验,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工作,组织有关农业科研机构等科研力量,针对生态农业建设中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加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努力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搞好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和基地的建设工作,发挥示范园区和基地对周围农村的辐射、示范和引导作用,促进现代生态农业稳定发展。

(三)模式选择要考虑的因素

1、企业因素。企业是构成产业集群的最为基础的要素,集群发展最初的动力来自于企业追求自身发展的愿望。因此,企业间的聚集必然影响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要发展也势必要考虑如何促使企业的聚集,保持企业的聚集,并扩大集群的规模。

2、软因素。包括当地的经济基础、人才教育、文化意识及区位等制约因素。就西部地区具体而言,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市场机制不完善、企业及社会的“自组织能力”低下、人才流失的严重、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因此该地区的中小企业集群多表现出以内生性、自发性为主要特征。

3、硬条件。一个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还会受到外部环境和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有利的也有不利的。产业集群在一个区域内得以发展,一定与区域内的条件相关,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资源察赋、农业生产结构、开发程度、基础设施等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有着毋庸置疑的影响。而区域内的自然条件、交通条件,资源条件,对于区域内产业集群的类型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湘西地区生态农业产业群建设模式的途径

(一)观光农业打造服务产业模式

观光农业是以发展生态农业为起点,通过充分利用各种农业资源,发挥各地的农业特色,形成多样化、精致化、特色化农业发展模式,将自然景观、农业资源、民族文化、消费时尚等结合起来,拓展农业产业发展空间。

湘西地区旅游资源、生态资源丰富,可以通过建立观光农园,通过开发成熟的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到园内摘果、选菜、采茶、赏花,将观光休闲与体验田园劳作乐趣相结合;发展休闲农场,农场内向游客提供田园景色观赏、农业劳动体验、垂钓、采集果蔬、度假、游乐等休闲项目;以此将观光农业逐渐形成一种综合性、立体性和生态性的产业,符合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的现代农业。

同时,加速生态旅游产业开发,抓好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景区、景点及旅游线路建设,推进民族文化旅游、红色历史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着力打造以生态旅游、森林休闲旅游、土苗风情旅游、溶洞奇观旅游为特色的旅游品牌,构筑精品旅游线路,培植壮大旅游产业。确立保护自然原生态原则,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保护原汁原味的土家民俗风情区。实施整体开发与区域联动,打破行政界限,整合旅游资源,确立大湘西的旅游经济圈。

实施旅游营销政策,景区关联单位坚持通力协作。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谋划绿色产业模式

现代农业是一种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土、肥、水、药和动力等投入的高效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形成以生物为中心的一种优化的生物-技术-经济-社会复合人工生态系统。

首先,以生态化理念谋划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壮大以烟叶、茶叶、畜牧、林果、药材、蔬菜为主的六大农业特色产业。强化产业体系内部联系,促进农业增值增效,培育“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一县一品”的产业优势,促进农业产业向产前、产后两头延伸,构建农业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

其次,扶持药化工业拓宽市场空间,实现稳步发展,做大、做强中药材及成品药产业。引导建材工业科技创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加快发展步伐。利用能源、生物、旅游、药材、矿产等丰富资源,开发出富硒的猕猴桃、茶叶等系列产品。通过整合资源,促进服务业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强化对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公用事业、农业服务等行业的改组改造,充分发挥服务业在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和服务工农业生产、重大项目建设、城乡居民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最后,深入推广生态能源农业模式,加速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在生态能源农业模式上,探索出以“五改三建”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之路。即以沼气池建设为龙头,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与建沼气池、建农家房舍、建生态致富家园相结合,形成“畜-沼-果(菜、药、茶、烟、粮)”良性循环的山区农村生态能源农业模式。沼气能源开发拉动了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了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了茶叶、中药材、烟叶、林果和蔬菜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从而通过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以农村饮水、沼气池、农田水利和乡村道路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托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改造湘西传统产业,从而促进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卞有生.国内外生态农业对比理论与实践[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2、李文华.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3、黄进勇,李翔.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及产业化问题[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1(2).

4、章力建,侯向阳,王庆锁.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建设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1(1).

篇9

关键词: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6-0020-02

我国的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通过合理的外部能源投入,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根据资源、环境特色,通过技术、知识密集,将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良性循环综合农业体系。其特征是在可行范围内主要依靠作物轮作、秸秆、牲畜粪肥、豆科作物、绿肥作物育肥地力,利用生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尽量减少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量,最终实现农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

一、湖北省京山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湖北省京山县地处江汉平原,是国家首批生态农业试点县。在推进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全县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都步入同步提高的良性循环轨道。

京山县从1985年开始进行生态农业的试点探索。1994年被列为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后,生态农业开始进入深化提高、优化结构阶段。经过27年的建设,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实现了农业生态系统和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27年来,发挥区位优势,建立了四大生态农业经济区。同时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培植了农产品基地。针对具体农户,实施大规模的户用沼气建设,优化了农村生态环境。

二、实地探究京山县生态农业建设出现的问题

1.缺乏必要的政策激励机制

生态农业在生产过程需要政策的支持,京山县虽然以生态农业著称,但是实际的主导政策却受经济的发展制约而没有如一的贯彻,几年来经济主导政策有所变化,从“主力打造生态农业”到“以农为主,以工为辅”,之后甚至直接主导工业的发展而忽视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取消了生态农业办公室。由此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生态农业也就不可能得到进一步普及和发展。京山县罗店镇是一个以水稻产业著名的生态水稻区,但是罗店的桥米产业却远不如孙桥镇的桥米产业,主要原因在于政策的不支持,生产经营户生产桥米出售得不到政策的保障措施,而只能改种特色不足的杂交水稻。

2.生态农业产业高新技术含量欠缺

在京山县经济结构中,粗放型农业依然占据很大比重,真正密集化的生态农业比重不大,总体水平仍有待提高。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仅22亿元,占全县GDP的5.54%,而其中用于农业的技术产业比重则更小,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京山县经济增长迅速,主要依托的是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规模的外延式扩大。而生态农业的发展同样也较大程度的依托生态规模的外延式扩大,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很好的转变,生态农业产业层次偏低,资源利用效率没有达到理想情况。

3.农业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生态文化水平较低

县域内农业科研机构较少,专门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相对偏少,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引进推广先进科技成果的能力不强。受区位和经济实力的限制,与外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较少,引进外地人才或高校毕业生处于困难阶段。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教育条件相对落后,教育程度也相对较低、全民整体素质和生态意识不高,一些生活旧习惯影响持续,乱倒垃圾、企业违法排污等现象还存在。生态文化还没有真正普及,人们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解还非常有限。

4.生态农业体系建设不完善

京山县生态农业已经发27年,但是农业体系依旧不完善,受国内大环境的影响,信息市场做的不完善,如面向基础生态户信贷市场依旧接近空白,对于较小的生态农业工程,资金的融资资本处于政府的投资和生态农户的自主融资,相关的信贷市场不完善,这就给市场化和现代化的生态农业带来了阻碍。京山县罗店镇的马店王家坡生产基地正是由于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基地生产资金的断链而不得不夭折。

三、京山生态农业发展状况的启示

1.重视生态农业的建设模式

生态农业的建设模式是一个地区开始发展生态农业或改进生态农业必须明确的问题。它是指生态农业建设要达到的功能类型以及结构形式。具体地讲,就是生态农业在生产过程中生产什么以及采取何种方式生产的问题。生态农业的模式直接决定着生态农业的设计和各要素的组合,决定着一个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方向。现在全国有名的几个生态农业建设区基本是采用“猪一沼一果—鱼”、“鱼鳖共养”、“网箱养鳝”等比较有效而且符合市场发展的模式,但是各地的推广应该因地制宜。

2.扶持生态农业建设的经济政策

地区的经济政策往往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市场走向。政府的经济政策应该充分权衡好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考虑好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度的把握。以京山县罗店为例,镇政府在推广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产品的时候没有很好的将实际情况和市场相结合,政府所倡导的一些生态基地都偏向于计划经济而非市场经济,政策干预过大,导致很多基地效益不佳,甚至失败。除此以外,农业投资和信贷政策影响着大型生态地基的建设,京山县的基地建设取得很大的成就,与财政扶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有很大的关系。

3.对生态产业各个方面的重视

生态农业涵盖的内容不仅仅在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建设,还包括原生态产品保护,农业污染防治和服务体系建设。单纯的只往一个方面发展不能代表一个完整的生态农业建设,也难以得到良好的发展。以京山县为例,政府对于生态农业的投资不断加大,从政府的规划数据上看,从2011到2015年间,生态基地建设投资将达到104000万元,对原生态产品保护到达8000万元,对农业污染防治到达19700万元,对服务体系建设投资达到2700万元。生态农业的建设涉及多方面的综合治理和建设,根据县域的自身特色权衡好各方面的政策重点和投资方向是推广好生态农业的关键一点。

4.加大发展以农村合作社为载体的生态农业模式

在国内,由于文化、人口、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和国外的“节约劳动型”、“节约土地型”等生态农业模式做到一致。在现有的条件下,农业合作社架起了农民与市场对话的桥梁,以农村合作社为载体的生态农业模式是一个前景明朗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以京山县钱场镇生态养鸡生产基地为例,该基地实际是农村合作社形式进行经营和管理,有效的解决了单家独户所解决不了的生产经营和生活问题,在分散的农户与大市场之间架起了桥梁,克服了家庭小规模经营的局限性,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的经营效率。

四、结语

生态农业是一种结构和功能更为优化的,更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少投入获得较多产出的农业类型。但生态农业能否成为主导农业类型,能否可以在我国取得全面的深入的推广,不取决于它有多少优点,而取决于与其他农业类型相比是否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或比较利益,取决于生态农业技术的适用性和可推广性,取决于是否能够解决好政策导向和市场调节的结合,取决于广大农民是否愿意为此付出更高的价格。生态农业的发展呈现良好的势头,但所面临的问题可以看出生态农业还有待更多的实践验证。

[1]苑圆圆.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展望[J].福建稻麦科技,2009(27).

[2]谢春凤.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9(20).

[3]胡斌.京山“生态经济”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能力[J].农业实用科技报,2010(5).

篇10

关键词 生态农业建设;农业科技创新技术;作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317-01

1 生态农业建设的概念与特征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国家的农业走上了高投入、高产出的道路,投入大量的能源、农业机械、化肥和农药等,以获得农业的高产高收。该种做法在实现农业高产的同时,也造成了能源和资源的大量消耗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而新型生态农业,能在有限的土地空间,创造出更具效益的农业价值,既能对农业发展起增长作用,解决现在面临的“三农”问题,又能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实现农业对生态平衡的效益作用[1-2]。

2 农业科技创新技术对生态农业建设的作用

任何一种事物都是由多个因素、多个个体组成,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而其中必然会有一个因素、一个个体起着主要作用和决定性作用,它决定着整个事物的运动、发展方向。农业科技创新技术作为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一个主要因素,发挥着第一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它关系到生态农业建设步伐、质量、效果及其生命力,甚至于成败。从现阶段农村经济、农业发展、农民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明显地可以看出,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水平不高,机械化程度不够,除平原地区外,大部分的丘陵、山区的农业生产方式都很落后,投入和产出严重不符,严重影响生态农业建设前进的步伐。因此,根据生态农业建设的长期性、阶段性、战略性需要和农村社会的差异性、发展不平衡性,认真分析和正确认识农业科技创新技术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特殊位置和决定作用,对于从根本上实现生态农业建设战略任务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3 对策

3.1 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生态农业建设

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着力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强化服务“三农”职责,鼓励科研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4]。

3.2 改进灌溉方式,建立节水型农业

总的来说,在大农业的范畴内,种植业是最重要的,灌溉对于种植业至关重要。传统的灌溉方式受季节地域条件影响,浪费严重,容易破坏土壤环境,造成土壤盐碱化等问题,这显然不符合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灌溉模式,向节水型农业发展。灌溉方式的改进要求灌溉系统设计合理,注意工程、管理与农业措施的相互配套,对畦田的规划要因地制宜,符合当地的实际,同时良好的灌溉技术也较为关键。

3.3 在循环经济思想指导下,发展绿色种植业

种植业除了要改进灌溉方式,还应改进原有的生产模式,走绿色种植业的道路。近代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过程中投入大量的化学肥料和农药,一切生产活动都围绕着高产出进行。这不仅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使农业活动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还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支持系统的生态安全。有关病虫害、农药中毒和各种食物污染的报道接连不断,给人类的生态安全保障敲响了警钟。必须推行生态耕作,禁止使用矿物肥料,少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并对上市产品贴生态标签。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行来实现生态系统内闭合循环、防止土地退化、增加农作物品种、防止转基因新产品,使农业生产不再单纯追求产量和扩大耕地面积。

3.4 加快建立更加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进入“十一五”以来,国家更加重视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经费投入大幅度增加。如何抓住机遇,尽快凝聚创新力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效率,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至关重要。建设激励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在具体单位真正营造起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环境氛围,不仅仅是工作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奖金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建设健康向上的单位创新文化、激励文化,进一步改进适合农业科技创新特点和广大科技人员认可的人才评价机制、课题审批办法、成果评价标准和职称评定方式。

4 结语

农业科技创新是确保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也是生态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建成生态农业注入强劲动力。

5 参考文献

[1] 杨中柱.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智囊,2009(5):74-78.

[2] 康绍忠,蔡焕杰,冯绍元.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的技术创新与未来研究重点[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