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的稀缺性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资源的稀缺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公共性。信息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拥有公共产品的属性,而对于公共产品来讲,两个主要的辨别标准,即非抗争性与非排他性。对于前者来讲,指的是给定的必定数量的信息资源以后,再额外增添1个人的消费其实不会使信息的出产以及使用本钱增添,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信息资源的出产以及消费边际本钱均为零;对于后者而言,非排他性指的是,当任何主体可使用信息资源时,都不能阻挠其他主体使用该资源。对于信息资源消费而言,非抗争性是其天然属性,是没法扭转的。对于非排他性来讲,由于信息载体的低本钱履行,使患上信息资源的复制本钱极低,在分散方面拥有显明优势。也正由于如斯,信息资源与其他类型资源构成了必定的差别,需要借助市场机制以及其他辅助机制才能到达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稀缺性。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任何1种物品只有同时具备了价值以及使用价值,人们才会去出产它、使用它[二]。而在人类社会的出产领域,任何1种物品的出产进程都应以该物品的稀缺性为条件,也就是说要全面体现物品的使用价值以及价值,使之能够反应出物品自身对于人们需要的知足程度。对于信息资源来讲,其价值主要表现在它的稀缺性方面,只有这样,信息的价值才能表现出来,才能最大限度地知足人们的需要。即使在现今的信息时期,信息资源的范围极其巨大,然而并不是所有信息都能够成为资源,只有那些稀缺性的资源才能为现代的出产糊口提供匡助以及支持。
(三)体验性。信息拥有消费性,信息资源也就拥有了体验的属性。因而,从消费的角度讲,信息资源可以在对于其进行体验的进程中,发生“公共产品特性”。在这两个特性的作用下,对于信息资源的需求会延续增长,这也是为何信息资源不仅患上到利用、其价值不断上升的缘由。实际上,对于信息资源的体验性消费,指的是消费者对于面对于信息产品时,需要对于该资源的价值进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加以使用,而只有顾客消费了信息产品,才能对于其进行评价。如斯1来,信息资源的体验性也就表现出来了。
二网络经济视阈下信息资源的配置与效力晋升途径
二.一借助市场手腕配置信息资源
在网络经济视阈下,政府对于信息资源的调理作用毕竟是10分有限的,需要借助市场手腕对于该资源进行全面的配置。比如通过税收以及补贴,使信息的出产者以及经营者能够在相干流动中发生的正外部性,用以填补出产者的收益损失,或者者借助信贷等措施,使信息出产企业能够实现吞并或者者联合,在范围经济的推进下,晋升信息的配置效力。
二.二借助法律手腕配置信息资源
因为信息资源拥有特殊属性,因而,为了实现网络经济视阈下的配置与效力的晋升,需要借助法律手腕完成:(一)通过完美以及加强知识产权维护法律,扩展知识产权维护法律的维护规模至信息资源领域,通过明确信息产品的产权,使信息产品所有人的权好处在可以节制的规模以内,并以此保证各方利益,并使信息产品市场内的交易能够有效运行;(二)通过政策上的引导,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到信息资源领域,特别是拥有准公共物品性质的信息产品以及网络经营环节,这样能够通过外来资本的冲击,使这1领域更为竞争性,能够在更高的层面以及更广阔的规模内知足社会对于信息的需求;(三)制订、施行与网络经济与信息市场相干的反垄断法律以及法规,按照网络经济下信息产业的发展特征,对于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与完美,特别要对于信息产业中存在的垄断行动加以束缚,最大限度的保障、增进信息市场的公祥和公正,使竞争更为有序[三]。二.三借助行政手腕配置信息资源因为信息资源拥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因而,需要在下列几个方面同时做出行政努力,促使信息资源完成优化配置:(一)通过国家层面的信息产业计划的制订,对于信息以及网络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晋升政府对于信息的维护以及鼓励效果,使社会对于信息的诉求患上到全面的知足;(二)在信息市场树立准入轨制,通过对于从事信息经营的主体的资历审查,规范该领域的经营秩序,同时,经由严格的资质审查,也可以避免不具备规定资质能力的企业或者者社会组织进入到这1市场,以此保证该领域的健康发展;(三)通过行政手腕,管制信息的内容与情势,对于有害、有碍于社会发展的信息要制止其在该领域内传布与流通,特别要对于那些背法流动与交易行动进行严厉的打击,全面解除信息产品的负的外部性,构建优良的网络经济秩序。
三网络经济视阈下信息资源的整合途径
三.一纠正信息资源管理的过错偏向,完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外部环境
在信息资源的整合方面,首先需要转变现有观念,全面建立其为社会服务的、主体多元化的思想观念,纠正信息资源管理的过错偏向,完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外部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明确能够提供何种服务、能够为哪1类人员服务的问题。在具体施行进程中,需要在下列方面做出努力:(一)借助多种方式,对于信息管理进程进行综合性节制,以此保证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实现最大效益;(二)强化信息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制订,特别要强化信息资源的安全与隐私维护,实现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以及社会化;(三)在社会组织内部构建均衡对于称的信息流,以此保证相干的决策方案患上以顺利的施行。
篇2
企业理财目标左右着企业的理财行为。企业理财目标选择得恰当与否,对企业目标的实现起着促进或制约作用。同时企业利益相关者与社会责任对企业理财目标的确立同样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理财目标的重新认识,是提高理财效率的基本要求。随着理财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的理财目标在指导企业理财行为中已经凸现出较大的局限性。
一、企业理财环境的变化
(一)资本概念有了新的内涵
一般而言,资本是指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是一个通过一系列要素合约而将各种稀缺性资源组合在一起进行生产经营的经济组织,这些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和信息资源。因此,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资本就应该包括实物资本、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是以实物资本的价值形式为研究对象的。但是,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日渐凸显,显然,企业的理财活动和财务决策如果还是建立在原有资本概念结构下必然会给企业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
(二)财务关系人对企业的贡献和责任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公司治理结构下,公司治理的主体除了股东以外,还包括管理者、债权人、内部职工、供应商、消费者、政府和社区居民等。他们对于公司剩余的索取权取决于他们为公司提供的资源的性质与数量。传统财务管理理论是以股东和债权人作为理财主体的,但在公司治理结构下,管理者、职工为公司提供的科技资源和人力资源以及供应商、消费者、政府和社区居民为公司提供的信息资源越来越重要,他们对公司的贡献也越来越大,那么,在分配企业剩余时他们的要求权就不应该再被忽视。也就是说,在公司治理结构下,企业利益分配机制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三)博弈状态发生了质的转变
众所周知,传统的理财观念十分强调“零和博弈”,即理财主体进行财务活动,财务决策时面临的竞争状态是“你死我活”。因此,理财者的出发点总是以“我”为中心。这也是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些理财目标产生的基础。但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经济资源的稀缺性有了充分的认识,提出了“合作竞争”即“非零和博弈”。认为实现竞争者的“双赢”,利益相关者的“多赢”才是符合科学的博弈状态。
二、新理财环境下企业财务目标的理性选择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通过一系列合约联结起来,形成了拥有完全自主理财权的理财主体。企业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方式吸收了各种不同性质的资源:国家(社区)为企业提供了自然资源;股东和债权人为公司提供了物质资源;企业的管理者和职工为企业提供了科技资源和人力资源;客户和供应商为企业提供了信息资源。因此,他们也对企业存在着不同的要求权,构成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显然,任何一个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选择都会制约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公司财务战略的选择更会影响每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理财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的出发点,决定着所有财务活动的价值取向。随着理财环境的改变,企业的理财目标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传统财务理论下的股东财富最大化,而应该进行新的选择。笔者认为:在公司治理结构下企业的财务目标应该是在权衡利益相关者利益条件下实现企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一)资源的稀缺性是该目标选择的外在动机
资源稀缺或相对稀缺已经成为不可争辩的经济事实。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如果资源是无限的,没有任何相对稀缺的物品,那么“研究经济学或寻求经济的办法就会没有什么必要”、“经济学与之斗争的关键事实是:物品是稀缺的”、“能够生产各种商品的全部资源的有限性,迫使社会在各种相对稀缺的商品中间进行选择”。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稀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基于此,各公司治理主体在进行日常的财务活动中,自然会选择以较低成本获得并且可以为公司带来更多剩余的各种资源。
(二)利益相关者的逐利性是该目标选择的内在动机
利润最大化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家常以利润最大化这一概念来分析和评价企业行为和经营业绩。一般认为,作为各种资源的拥有者,在制定各种决策时,是一种“经济人”行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即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这就是利益相关者的逐利性。对企业而言,衡量其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标准就是能否为各个资源提供者带来最大剩余。资源拥有者在向公司提供资源之前,一定会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发展潜力进行预测,只有在其预期目标能够实现的前提下,资源的拥有者才会向其提供资源。这样就会使得各种资源自然流入能够使其实现配置最优化的地方。
(三)市场竞争机制是该目标选择的外在环境保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市场竞争主体,为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就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升是通过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来完成的。而市场竞争机制为其提供了外在环境保证。即:哪些企业具有竞争优势,哪些企业就容易获得优势资源,就越容易实现其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四)公司治理结构是该目标选择的内在环境保证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是不同利益主体各自权益相互协调的结果。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目标并非惟一地追求“实现公司利润和股东的投资收益”(美国法律研究所对股份公司经营目标的定义)。企业本质上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或者说是一张由人力资本与实物资本以及知识资本组成的“契约网”,企业本身所内含的利益主体的平等性和独立性要求企业治理结构的主体之间应该是平等独立的关系。这些相互关联的主体包括:股东、董事会、经营者、企业职工、消费者、供应商以及其他利益主体。因此,企业的效率应建立在利益相关者平等的基础上。1998年4月,由29个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0ECD)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以根据世界各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制定国际性准则。1999年5月,OECD理事会正式通过了其制定的《公司治理结构原则》,它是第一个政府间组织为公司治理结构开发而制定的一套国际标准。该原则旨在为各国政府部门制定有关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和监管制度框架提供参考,也为证券交易所、投资者、公司和参与者提供指导。该原则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治理结构框架应当维护股东的权利。
2.治理结构框架应当确保包括小股东和外国股东在内的全体股东受到平等的待遇。
3.治理结构框架应当确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并且鼓励公司和利益相关者为创造财富和工作机会以及为保持企业财务健全而积极地进行合作。
4.治理结构框架应当保证及时、准确地披露与公司有关的任何重大问题,包括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所有权状况和公司治理状况的信息。
5.治理结构框架应确保董事会对公司的战略性指导和对管理人员的有效监督,并确保董事会对公司和股东负责。
根据这些公司治理的原则,任何经营业绩良好,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公司必然是各个利益相关者协同作用的结果,这种结果必然导致各种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综上所述,理性理财目标的选择是实现公司治理的基本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以在权衡利益相关者利益条件下实现企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作为企业理财目标,对促进我国经济改革,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创新公司治
篇3
【关键词】信息 信息商品成本 成本模型
信息资源和物质资源、能源资源共同构成现代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信息商品作为信息内容的物质载体,其成本如何核算不仅关系到信息商品价格的合理确定,而且对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挖掘潜力,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信息、信息商品及信息商品的成本
1、信息的定义。从信息的外在表现形式看,信息是信号、数据、资料、情报、消息、新闻、知识等的总称;从信息反映的内容看,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形式;从信息的作用看,申农在1948年写的《通信的数学理论》中指出“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从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看,维纳在1984年写的《控制论――动物与机器中的通信与控制问题》中提出“信息既不是物质,又不是能量,信息就是信息”;从信息的发送、传输、接收的统一看,信息是信源、信道、信宿之间联系过程中生成的东西。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信息广为接受的观点是:信息是指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
2、信息成为商品的必要条件。(1)信息要具有使用价值。申农认为:信息是用以消除随机不确定的东西,这充分道出了信息的有用性――可以消除人们认识中的不确定性。不同的信息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比如:决策信息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娱乐信息可以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知识信息可以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信息生产者的具体劳动创造的,这些具体劳动生产出的信息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2)信息要具有价值。信息在生产、采集、传递、存储、加工以及利用过程中凝结了人类无差别的抽象劳动。(3)信息要具有稀缺性。信息作为商品不仅要对人有用,而且还要相对稀缺。比如:空气是人们所必需的,它具有有用性的特点,但空气并不稀缺,因此不能用于交换,不能成为商品。信息也是一样,如果人人都拥有同样的信息,那么它就不能用于交换,只有当一部分人拥有能够满足另一部分人需要的信息,也就是信息对另一部分人具有稀缺性,信息才能成为商品。(4)信息具有私有产权。信息的不可剥夺性和独占性使信息商品的交换成为可能。市场中,由于一些参加者总能够获得某些其他市场参加者没有或目前还没有获得的私人信息,于是他们可以对该信息采取垄断或独占行动,即通过私人信息形式使信息充分表现出其个人私有权特征。另一方面,以信息商品为基础的信息经济逐渐将信息的公有转变为私有,信息在这种转变中通过商品交换给个人带来私人收益,也将以往社会中被认为无用的东西转变为有用的资源。
3、信息商品成本概念的提出。我国学术界对成本概念的观点主要有“劳动耗费论”和“资金耗费论”之争。“劳动耗费论”认为成本包括物化劳动转移价值(C)以及必要活劳动创造价值(V),这种观点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学说出发,长期以来为经济理论界普遍接受。其不足是没有明确划分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的界限,个别劳动与社会必要劳动界限。“资金耗费论”弥补了这一不足,它认为“成本是生产一种产品所需全部费用” 。这一定义使得成本能够更好被量化,从抽象走向具体。但它混淆了成本和费用之间的关系,也没有严格区分生产性资金耗费和非生产性资金耗费。在我国,大部分经济学学者认为成本是商品价值构成中的C和V之和。
关于信息商品的成本,张远在《信息与信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一书中定义为,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的信息材料、消耗了的物质材料、投入了的劳动量就构成了信息商品的生产成本。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信息商品的成本是信息产品生产和获取过程中物质材料、信息材料和活劳动消耗的费用。
二、信息商品成本的构成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生产领域信息商品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
图1信息商品成本的构成
1、物质材料消耗费用。由于大部分信息商品必须以物质为载体,信息商品生产也必须有相应的建筑,必须使用仪器和设备等,所以信息商品生产离不开物质材料和能源的支撑。信息商品生产成本中的物质材料消耗费用包括生产信息商品所使用的原材料(如纸张、油墨、色带、磁盘等)费用、燃料动力费用和各项固定资产(如房屋、计算机、通讯设备、印刷设备、试验设备等)费用。
2、信息材料消耗费用。信息商品生产实际上是对信息材料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为了生产信息商品,信息商品生产者必须花钱购买信息资料和搜集信息。用于搜集信息和购买信息资料的费用就是信息商品生产中的信息材料消耗费用。这类费用包括:(1)购买信息资料和信息的费用,如购买图书、报刊资料、文献数据库、内部信息资料、专利信息等的费用;(2)信息调研费用,如围绕信息商品开发和生产进行实地调查和考察的差旅费和咨询费等;(3)通讯费用,即在信息商品生产过程中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流的电话费、传真费、网络使用费、联机检索费等;(4)信息材料时效损失费用,即信息商品生产者掌握的信息材料因时效问题而损失的费用。
3、劳动力消耗费用。信息商品生产需要花费信息人员的劳动,用于补偿信息商品生产人员及其辅助人员的劳动力消耗的费用也是信息商品成本构成的主要部分。这类费用包括参与信息商品生产的各类人员的工资,信息商品生产企业所发放的各种奖金、津贴和补贴,信息生产人员的教育培训费用等。
4、其他费用。包括银行贷款利息、管理费用和废品损失费用等。
三、构建信息商品生产成本核算模型
根据马克思关于成本价格理论观点,我们可以建立信息商品生产成本模型为:W=+C3 。
C1――物质材料消耗费用。其中原材料和燃料动力消耗费用可一次性计入生产成本中,而固定资产并非一次性消耗,其费用通过折旧的方式进入信息商品的生产成本。
C2――信息材料消耗费用。由于信息材料是非消耗品,不会在一次使用中消耗掉,因此其费用可采取折旧的形式计入成本。与固定资产折旧不同的是:信息材料费用折旧系数并不固定,而是根据材料使用次数进行相应折旧,折旧系数随使用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K1V――劳动力消耗费用。在确定一般商品劳动力消耗费用(V)时,我们通常以简单劳动时间为计量基础。而信息商品生产是一种高智能和高创造性、探索性的复杂劳动,它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远高于简单劳动所创造价值。因而在确定信息商品劳动力消耗费用时,必须将复杂劳动时间转化为简单劳动时间,式中K1即表示信息商品开发研制复杂性系数。
K2――开发研制风险系数。信息商品区别于一般商品的重要特点是它在开发研制中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某一科研项目的失败很可能导致信息生产方式的利润丧失殆尽,影响信息研究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因而,存在一个风险系数的问题。一般来讲,信息商品开发研制越复杂,其风险性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因此,K1与K2成正比例关系。
C3――其他费用。在信息商品生产过程中,有时因资金不足需向银行贷款或向其他部门和个人借款,借贷款须付利息。信息商品生产部门还需要支付管理费用或向有关部门缴纳一定的管理费用。利息和管理费用等都是信息商品生产成本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美]肯尼思・阿罗,何宝玉译:信息经济学[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篇4
1 信息服务和智力资本的概念
1.1 什么是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信息服务概念泛指以产品或劳务形式向用户提供和传播信息的各种信息劳动,包括信息的搜集、整理、存贮、加工、传递以及信息技术服务和信息提供服务等;而狭义的信息服务(或称信息提供服务)则是指专职信息服务业针对用户的信息需要,将开发好的信息产品以用户方便的形式准确传递给特定用户的活动。
开展信息服务包括五个基本要素:信息用户、信息服务者、信息产品、信息服务设施、信息服务方法。(1)信息用户:是信息接收者,是信息服务的对象,是信息产品的利用者,是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动力;(2)信息服务者:是从事信息服务的各机构及机构中的有关人员,是信息服务的主体,它通过选择、加工、提供信息产品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要;(3)信息产品:是指信息服务者收集、整理加工的各种已知的或潜在的社会信息、科学知识及科研成果,它构成了信息服务区别于其他服务的本质特征;(4)信息服务设施:是信息服务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手段,包括计算机、通讯设备、复印机、图书流动车等技术设备以及阅览室、情报咨询室、照排室等服务场所;(5)服务方法:是指开展信息服务中的各类操作技巧、方式、程序,如索引技术、软件技术、视频技术等,它是实现信息服务效能的必备“软件”。
将信息服务作为一个行业,从一般的经济活动中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行业部门,在我国是近20年来的事情。我国信息服务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据统计,2004年我国拥有信息服务机构4万余家,除中央各部委到地方各省、市建立了信息机构外,各种类型的信息经营企业也纷纷成立,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信息市场经营网络体系已初步形成。无论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还是社会生活各领域,都普遍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人们的工作效率、领导层的决策能力和人民生活质量。
1.2 智力资本的概念
智力资本是在特定领域有一定的专长,或具有相当程度的文化知识水平并具有研究、实践潜力的人力资本。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的核心、精华部分,从智力水平与知识结构角度看,属于高层次的人力资本。
智力资本的概念最早是在1969年John Kenne Galbraith写给经济学人的主编Michael Kaleeki的信件中出现。Galbraith认为智力资本是指运用脑力的行为,而不单是知识和纯粹的智力。
给智力资本最早下定义的是美国学者托马斯·斯图尔特,他在1991年对智力资本提出较具体的定义:所谓智力资本是每个人能为公司带来竞争优势的一切知识、能力的总和,因此智力资本是指个人与团队能为公司带来竞争优势的一切知识与能力的总和。他提出了智力资本的“H-S-C”结构,即企业智力资本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三因素构成。在智力资本的三因素中,人力资本是核心,是企业价值创造和实现的重要基础;结构资本既为人力资本发挥作用提供桥梁与平台,又为人力资本设计创造结果;关系资本是人力资本运营的结果,同时,其形成之后又对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和实现产生影响和作用。
布鲁金提出智力资本由人力资本、市场资本、知识产权资本和基础结构资本构成,即智力资本的“四模块”。企业人力资本是由体现在员工身上的才能和特定的心理素质所构成;市场资本是指公司拥有的、与市场相关的无形资产潜力,主要包括客户和他们的信赖度、销售渠道等;知识产权资本包括公司商业机密、技术专利、产品商标等;基础结构资本是公司骨架和黏合剂,为员工及基本工作的联合提供力量和方便,它包括公司管理哲学、公司文化、管理程序、信息技术系统、网络系统等。
此外,其他学者也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如Hugh MacDonald认为智力资本指的是存在于组织内,并能产生差异优势的知识。Sveiby将智力资本分为雇员能力、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三部分。1999年,世界智力大会把智力资本定义为“可以转化为利润的知识”。
因此,我们认为,智力资本是一种以员工和组织的技能和知识为基础的资产,企业智力资本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各种无形资产,诸如专利、商标、许可证、企业形象、顾客忠诚度、管理技能,等等。不同种类的无形资产均能给企业带来价值。例如,商标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它带给企业的首先是防御性价值,即从法律上保护企业的名称或其产品的品牌不被别人使用。同时,商标也具有进攻性价值,它在市场上把一个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其竞争对手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有助于实行差别化战略,建立品牌优势。
2 智力资本在信息服务业中的作用
2.1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服务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科技信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桥梁的信息服务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面对全球电子商务大潮的冲击,当前以图书馆为代表的国内传统信息服务行业存在着重设备、轻信息资源开发,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的传统观念,导致文献信息服务只停留在文献的流通上,难以跟上信息时代前进的步伐,从而受到了诸多挑战。
(1)信息资源网络化,使得部分科技信息资源公开化、共享化。科技信息服务部门对这部分信息无法垄断,难以保密。换句话说,用户与信息服务业在获取信息的全面性方面是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2)随着电子出版物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出版物信息资源的国际合作使得很多信息最后犹如江河归海般流入美国。这种趋势更强化了其霸主地位。电子信息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如何开发我国的电子信息资源,是信息服务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3)信息交流网络化,使用户的信息成本大幅度下降,用户对于网络上的信息质量以及网上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为用户提供导航式的服务,如何制造出高质量的信息产品,缓解信息噪声、信息垃圾的压力,如何提高信息服务的实际效率是信息服务业不得不面对的实际问题。
虽然我国信息服务业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但知识经济仍然带给我们相当多的机遇。如我国十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发展信息产业的目标,在政策上提供了强有力支持;互联网络经过多年的孕育和发展,为用户营造越来越广阔的“电子空间”,我们现在面临的市场规模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公众对以图书馆为代表的传统信息服务业有较强的信任感和认同感,这是传统信息服务产业的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
2.2 智力资本在信息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发展使顾客的需求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导致企业的竞争优势已不仅仅取决于产品的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因素,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本身是否具有快速的市场应变能力,即是否具有足够的生产柔性以满足顾客的特殊需求。
当前世界经济正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发展形态也随之由劳动密集型(人力为主体)、资本密集型(财力为主体)向知识密集型(智力为主体)转化。也就是说人力资源正从人力资本走向智力资本。在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今天,智力资本不仅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为稀缺的资源,也是企业价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稀缺性资源。1996年联合国人力资源开发报告指出:依据100多个国家的调查表明,财富资源(指资金、有形资本)占这些国家总资源的12%,自然资源(指土地、矿山、水资源等)占24%,人力资源与社会资源占64%。可见,占多数的就是人才、技术、管理、无形资产与各种软件组成的智力资本。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经济中的知识性日益明显,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企业中最关键的资产并不是资本而是智力。由于智力资本具有稀缺性、难以模仿性与功能的创造性等特点,智力资本在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生力军的作用,拥有某项专利、拥有某些领域的专家或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及高素质的企业员工都是增强企业长远竞争力的关键。由于创意、信息和技术越来越成为产品的构成成分,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含量增大。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将不依赖于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数量与价格,而取决于所拥有的创造知识的能力和技术水平。因此,如何获得智力资本并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已成为企业获得持续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条件。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服务业,智力资本作为一种独特而无限的资源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竞争将是围绕争夺高智商头脑、高知识人才的激烈角逐。企业资源排序无疑将把最稀缺的智力资本放在第一位。
3 如何加强信息服务业的智力资本管理
在高速变化的国际大环境下,企业要获得并保持领导地位,需要采用一整套创新、开发和应用知识的周密战略。这主要缘于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来自物质资源和体力劳动的有形资源的比例正加速减少,而越来越多地源于创造智力财富和知识的无形资源。因此,知识时代的组织需要一种能够保持竞争力的,可以产生、获得和应用智力资本的管理模式。知识密集型企业,无不把对智力资本进行有效的管理,作为获得并保持竞争能力的战略手段。依据智力资本的理论和实践,信息服务业应在下列几个方面加强对智力资本的管理:
3.1 建立智力资本管理体系
成功的企业应该具备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而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力图能够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于他们做出最好的决策。知识密集型企业通过智力资本管理,最终要形成智力资本管理机制,以更好地促进智力资本的发展。有效智力资本管理的根本措施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规范的管理模式,以制度的形式奠定智力资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地位。这对企业智力资本管理的贯彻落实是一个根本的保障。因此,必须依据信息服务企业的特点,遵照指标体系确立的准则,建立适合于信息服务业的智力资本评估指标体系。
3.2 设立专职智力资本管理人员
近年来,国外许多著名大公司因重视企业智力资本的作用,纷纷设立了首席知识官(Chief Knowledge Officer,CKO)。CKO作为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经理,负责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技术开发、智力资源开发、企业本身知识共享体系的建立等职能工作。目前,在世界500强企业中42%建立了智力资本管理平台,出现了“首席知识主管”、“首席学习执行官”、“全球知识经理”等新职位。
3.3 以智力资本开发推动智力资本管理
智力资本开发是指在系统全面地分析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在正确确定企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战略目标之后,通过有效发挥企业已有智力资本、不断创造并增值新的智力资本,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驱动力,在企业所在网络范围内实施一系列系统的动态的战略管理活动。我国企业应构建以企业智力资本开发为核心的企业战略管理框架,“以人为本”开发企业人力资本。
3.4 提高企业员工素质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实力来自于具有知识和技能的员工。目前,我国信息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一方面,服务机构还难以从市场上寻觅到满意的从业人才,另一方面,许多信息服务机构规模小,经营能力差,对高素质服务人才缺乏吸引力;其次,信息服务机构急缺具有企业家素质的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素质的咨询服务职业专家(如企业诊断师、企业管理顾问师、工业工程师、企业信息化工程师等),对咨询服务执业专家队伍建设,我国尚没有建立培训制度及相应的能力认定制度。因此,在强调人才年轻化的同时,在培养信息服务人才时主要要求具备以下五项能力:现代信息传播能力、图书馆网络延伸能力、信息加工分析综合能力、信息产品的营销能力以及灰色文献与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能力,努力实现从人力资本管理向智力资本管理的转变。
3.5 加强管理创新活动
对智力资本管理的实质是管理创新,以此获得企业智力资本的增值。管理创新是对智力资本进行重新整合,使企业达到既定目标。一般来说,在企业的智力资本管理实践中,人力资本的管理是前提和出发点,以结构资本为保障和支持,促进个人智力的创造,鼓励将个人潜在的智力转化为企业的智力资本,并对其中重要的智力资本实行法律保护。
3.6 促成企业人力资源向智力资本的转变
智力资源转化为智力资本,就会具有资本的一般属性,而资本最具有流动性,这种流动性可以使智力资源得到最合理和最优化的配置,同时也使智力资源的培育有了客观必然性,带动对智力资源生长本身的投资。信息服务业要实现人力资源向智力资本的转化,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智力资源的个人投资权。不管是技术入股还是智力入股,都意味着智力资源可以作为资本进行投资;二是应当为智力资源确定一个相对的价格评估体系。只有适当地进行量化,才能进行比较和竞争;三是应当建立智力资本投入运营的预期目标体系。智力资本投入的大小,不仅在进入生产流通过程之前要作适当的评估,而且要对其增值提出预期目标,最后根据实际利润进行分配。这促使企业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从而保证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篇5
关键词:资源基础理论 企业集团 产融结合 机理探析
企业集团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在我国方兴未艾,近几年作为企业集团的一种发展战略被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所推崇。尤其是2010年我国放松金融管制之后,产融结合日益趋热。本文拟对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机理加以探析。
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产融结合是指产业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资本相互结合的关系,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融合的动态过程。产业资本是工商企业等非金融机构占有和控制的货币及实体资本;金融资本是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占有和控制的货币及虚拟资本。对产融结合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产融结合是指从储蓄向投资的转化,通过全部金融过程而实现的动态现象,它强调金融机制在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把金融储蓄向产业投资转化的一切资本连接方式和手段都视为产融结合,包括体现为债权债务的信贷关系,如常见的产业将剩余资金存入金融机构、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融资活动等等,也包括体现为产权的投资关系,都属于广义产融结合的内容;狭义的产融结合仅仅是指在生产高度集中的基础上,工商产业和金融业通过股权参与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事结合等方式所形成的资本直接融合关系,突出表现为产业组织和金融组织的相互投资和人事互派,如工商企业向金融业投资、金融机构向工商企业投资、金融机构与工商企业相互参股等,是资本加速集中的有效方式。
企业集团是由通过资本、技术等为纽带形成的、为满足企业系列化生产和规模化发展所形成的企业联合体。在我国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和“走出去”战略过程中,企业集团已经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提升规模和提升竞争力的时代,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已经成为实现集团扩张的一种资本运作模式。企业集团由于实施产融结合的方式不同,而形成由工商企业向金融业渗透的“由产而融型”企业集团、由金融企业向工商企业渗透的“由融而产型”企业集团、企业集团内部设立控股或全资财务公司或(准)金融控股公司三种模式。由此可知,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主要是前述狭义上的产融结合。
产融结合的机理带有规律性,不同的理论对产融结合机理的分析会各有不同。本文撇开广义的产融结合机理不谈,将研究范围只界定在当前我国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机理方面。无论企业集团采取的模式如何,其实施产融结合的战略,必是存在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产融结合机理。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机理分析
资源基础理论又被称为企业资源理论,它是竞争优势理论。企业资源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1984年沃纳菲尔特(B.Wernerfelt)在《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一文中指出,“企业某一时点上的资源可以定义为企业半永久性拥有的(有形的和无形的)资产。资源的例子包括:品牌、内部的技术知识、高技能的雇员、贸易联系、机器、高效的程序、资本等等”,“有些情况下,只要行为理性,资源拥有者能够维持一个与其他资源拥有者和第三方相对优势的地位。这种情况下,可以说资源拥有者享有资源定位壁垒的保护”。沃纳菲尔特还指出,“如果企业尽量建立独特的资源或资源定位,他最大化市场不完全的机会及获得购买便宜的机会将是最大的”。
Wernerfelt在1984年从企业资源角度来研究企业竞争优势具有开创性,对当前的产融结合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尽管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的最初动因是降低交易费用而不是取得竞争优势,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集团中的先行者向金融机构渗透的结果是参股或控股金融机构,掌握了一定的金融资本,这些金融资本是企业集团所建立的“独特的资源或资源定位”,具有了“先行者优势―资源定位壁垒”,这种情况“可以使壁垒内的企业对于外面的企业来说拥有优势”,也就是说,已经拥有资源定位壁垒的企业使后来获得资源者的成本和收入处于不利地位。
资源基础理论的进一步研究者杰伊・巴尼(Jay. Barney),在他1991年发表的《企业资源与持续竞争优势》一文中则认为“企业资源是指由企业控制并能帮助企业设计和实施提升其效率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特征和信息资源等。用传统战略的话来说,企业资源是使其能够设计和实施相关战略的力量。”显然,这种资源的定义是从战略的角度进行的。并且,杰伊・巴尼把资源到战略资源之间的演变过程做了揭示,他认为战略资源不仅使企业具有竞争优势而且“能为其带来持续竞争优势”。“企业资源要拥有这一能力必须具备四大特征”,即:该资源必须是有价值的;资源在当前和潜在的竞争中是稀缺的;资源是不可完全模仿的;资源不存在战略上的等价替代物。“企业资源的这些特性,可以认为是企业资源异质性分布和不可流动性以及由此带来的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经验标志”。
“金融是一种资源,是通过自身配置可以进而配置其他一切资源的特殊资源”(白钦先,1998)。从理论上看,金融资源不仅仅包括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即资本或货币资金;也包括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即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信用金融工具和金融制度(包括法律、法规)供给都属于金融资源的范畴;还包括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即前二种金融资源协调配合运作而产生的经济金融功能也属于金融资源。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直接结果是获得资本或货币资金、控股或参股或建立金融机构并由此产生经济金融功能,所以,企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会形成集团的金融资源,而且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能够给集团带来持续竞争优势。
金融资源具有战略性资源的特征:金融资源具有价值性。金融资源,特别是货币资金或资本这一基本核心金融资源,可以通过借贷这一形式具有资本的放大效应,反映一定时期的价值积累;而且,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具有吸收、快速聚集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企业集团发展壮大和规模扩张的筹资能力,帮助企业设计实施战略来提升效率,所以,金融资源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金融资源具有稀缺性。金融资源的稀缺性表现为包含特定质的规定性,如,金融制度安排、金融政策制定、金融机构审批权力、一般企业进入金融业的规定多、门槛较高;也包含量的规定性,如,金融资源不可能主观臆造或任意扩张、萎缩、不能过度地利用金融资源。金融资源具有不可完全模仿性。竞争对手由于受制于企业集团中的先行者独特的历史条件、企业文化、金融业务内部的专业化和人力的专有性等,一般很难完全模仿。金融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金融资源,尤其是货币资金或资本,其特有功能在于其特殊的价值表现和价值增值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自然资源和其他资源(如,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的某种激发、推动、扩展、诱导、调节和配置功能,这是其他资源根本不可能具备或不可能拥有的功能,所以,金融资源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源。
正是由于金融资源的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完全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使企业集团积极寻求产融结合,以期发挥金融资源的战略性作用,并依靠集团资源的扩大和升级,使企业集团在市场经济中获得持续竞争性优势。
英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女教授伊迪丝・彭罗斯在《企业成长理论》中指出,企业“是建立在管理型框架内的各类资源”的集合体,“企业的成长则主要取决于能否更为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企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实质上是在追求企业的动态成长,只不过每一个企业集团的发展水平以及自身资源的不同而使他们处于不同的成长阶段。毋庸置疑,企业集团的成长首先表现为在市场和技术的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我国金融行业一定程度的垄断地位所形成的高于其他行业的利润率水平是非金融行业企业集团进军金融产业的“吸铁石”,我国上市公司中133家制造企业逾半涉足金融业便是佐证。
在我国大型企业集团经过了第一阶段资源积累、第二阶段的以股份制形式所形成的组织结构保证积聚起来的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的成长过程之后,开始进入成长的第三阶段―“企业开始寻找其他的市场或开发其他业务,以便能够有利可图地使用那些仅仅部分得到利用的资源,或更加有利可图地使用那些已被充分利用的资源。”于是,通过设立适合企业集团的金融机构形式,如,在企业集团内部成立财务公司这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或是参股、控股集团外部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企业集团顺理成章地以便捷、低成本的融资方式满足其发展或扩张所需的资金,同时,利用金融机构的资源配置作用,使集团资源被充分持续地利用。
当先行从事产融结合的企业集团,虽然可使企业集团持续地扩大对资源的利用,却不能保证这些资源被有效地利用。因为,通过现有的组织结构来协调各种不同的职能活动以满足多个不同市场的需要,已变得越来越困难。此时,企业集团有必要开展结构的重组,尤其是对属下存在的多形式的金融机构。正如钱德勒在《战略与结构:美国工商企业发展的若干篇章》所说,“多分部结构因此应运而生,它可以在短期和长期方面同时满足使资源利用有利可图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要求”,“如果说这种充分利用资源的需要为企业提供了改变组织结构和战略的动力,那么对这些资源所进行的投资的性质则有助于决定公司发展及其后续的组织结构变化的进程和方向。”由此,企业集团进入了成长的第四个阶段。我国的华能集团公司和华电集团公司便是这一成长阶段很好的代表,其成立的(准)金融控股公司不仅改变了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促进了企业集团的成长,而且还有效地防范了集团内部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风险的传播。
综上所述,“企业集团通过产融结合,在扩大产业规模的同时,分享了其他新兴领域的利润”;也在投资金融机构的同时,拓宽了融资渠道;在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同时,有效分散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而且,产融结合给企业集团所带来的规模效应、经济效应和财富效应,迅速开阔了集团成长的空间、提升了成长的速度。
注意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双刃剑”
尽管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得到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以及其他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的支撑,也必须认识到,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是把“双刃剑”,在有效利用资源和增强持续竞争优势、扩展企业成长空间和加速成长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和风险。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中所阐述的战略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体现在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中所获得的金融资源上也具有“双刃性”。金融资源的稀缺性在我国所表现出的特定质的规定性,形成一种行政推力,这种情况下的产融结合并无完全适应市场选择的机制,更无法有效防范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风险联动;金融资源的不可替代性所表现出的金融业务内部的专业化和人力专有性等,由于我国企业集团现行的金融业务知识和金融人才储备的匮乏而造成对获得持续竞争性优势方面的制约。
另外,企业集团的成长并不完全取决于产融结合所带来的融资和资本配置的便利,产融结合成为企业成长的助推器的条件之一,必须是建立适合整个企业集团资源有效配置的产融结合模式和组织机构模式,完善我国企业集团金融控股公司的治理研究将是今后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魏梦杰.产融结合再升温133家制造企业逾半涉足金融业[N].上海证券报,2010
2.Berger Wernerfelt.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5(2)
3.Jay Barney.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
4.白钦先.再论金融可持续发展[J].中国金融,1998.7
5.程丽霞,孟繁颖.企业成长理论的渊源与发展[J].江汉论坛,2006.2
6.(美)钱德勒.战略与结构:美国工商企业发展的若干篇章[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篇6
[关键词]交易费用 政府部门 信息资源共享
[分类号]G203
1 问题界定
在我国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中,各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如下:①“信息孤岛”。各部门分别开发自己的业务系统,分别采集和保护与本部门职权有关的信息,使得大部分建成的电子政务系统格式各异,彼此之间无法形成互连互通。②信息资源产权“部门私有化”。不少政府部门将政府信息资源的产权归属部门化,从而导致了事实上的资源“部门私有”格局。③“信息寻租”。政府部门利用行政管制和法律等手段人为限制信息自由流动,以维护其既得利益。
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的障碍,关键并不在于技术上难于实现,而是在于传统官僚体制下政府部门之间的部门壁垒、权力和利益分配诸因素。正如达沃斯(Sharon S.Dawes)所指出的,政府部门信息共享既存在收益也存在风险,排除掉既有的技术困难不讲,组织(组织的自身利益和部门专业技术分析框架)和政治(对部门决策的外部控制、部门的自由裁量权和项目的重要性)同样是部门间信息共享的阻碍因素。因此,本文将利用交易费用理论所提供的分析框架,尝试解答以下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存在哪些障碍?设计什么样的制度才能促进有效的政府信息资源共享?
2 交易费用视角的分析框架
简・芳汀(Jane Fountain)指出,客观的信息技术能否根据自身的逻辑充分发挥作用,取决于它与组织结构和制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只有在所涉及的机构能够发展、维持社会资本时,电子政府才能获得成功。在信息共享这一领域,制度、组织和技术的互动模式,可以运用交易费用这一理论框架来做进一步的解释。迪克西特(Dixit)认为,政治关系同样可以视为一种合同,以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只不过政治合同比经济合同更加复杂,更加难于实施,因为它通常有许多个缔约者,并且合约的内容更加模糊。更重要的是,政治合同缺乏外部的强制实施机构,对不履行诺言的行为也没有货币惩罚或赔偿。因为政治合同比经济合同更不完备,因此有限理性就凸现出来,这样事后的争端解决机制更加重要,然而由于它内生于政治过程之中,也就更加没有效率。
正如威廉姆森所指出的,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单位是交易及其合同,任何能够描述为合同问题的关系都可以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来分析。电子政务中信息资源共享过程同样可以纳入到交易费用的分析框架中,将其看作一种政治交易合同,对此可以通过分析以下因素来加以阐释。
首先,信息对于政府部门绩效具有重要作用,各部门想要获取工作信息也必须支付成本,因此信息是一种能给部门带来效用并且需要支付成本的物品,其完备性与部门绩效呈现一种正相关关系。但是一般认为信息的共享并不会降低本部门的业绩,同时还能够提高相关的共享部门的业绩,从这一特性来看,各部门信息资源共享的动机应该较高才对。为能够对此有更深入的理解,就必须考虑到政府官员间晋升博弈的行为因素。因为政治晋升博弈的状态下,一个官员的晋升直接降低另一个官员的晋升机会。可见,一个部门向其他部门开放信息并不是无代价的,该行为提高了其他部门的绩效,也就直接降低了本部门主管领导晋升的可能性。换句话说,信息的价值不但体现为它具有效用,即它能够提高组织的绩效,还体现在信息的稀缺性,亦即对信息的排他性占有上面。
此外,还有两点必须考虑的因素:电子政务中的信息资源共享,并不存在市场交换机制,一个部门向其他部门开放数据,并不能够收取货币作为回报,从而弥补本身获取信息过程中的预算支出;同时,信息意味着权力,一个部门拥有的独占信息量的大小,往往是部门之间权力对比的反映,实际上信息资源共享使每个政府部门都面临“技术消解职权”或“技术扩大职权”的两种可能过程,部门之间一旦共享就会对现有部门的权力结构造成冲击。
基于以上三点可以得出结论,信息对于部门的相对绩效具有价值,亦即对于本部门和其他部门的主管都具有效用,并且由各政府部门持有自身信息的“产权”。如果无条件地共享信息,对于部门(或其主管官员)而言,将会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减少导致信息价值的降低,从而损害自身和本部门的收益。只有能够获得对等回报的条件下,部门主管官员才有意愿与其他部门共享信息。
从这里可以看出,部门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制度变迁过程,涉及到职能部门间关系的调整和部门间权力的重新配置。这一制度变迁是通过现在治理结构下部门间有价值的信息产权的交易来实现的。站在特定政府部门的角度考察,就是它向所有其他相关部门让渡自身信息的产权,并且获得使用其他部门信息的权利。这一过程亦即利贝卡普(Gary D.Libecap)所称的缔约过程。发展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参与的同级部门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交易关系,信息资源共享意味着信息这一财富的产权的重新安排,而达成这一政治协议的过程,就是缔结政治交易合同的过程。
当各方都认可信息资源共享会带来政府和社会的总收益增加时,收益和成本的分配就成为该项产权交易方案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在就新的产权安排达成协议的过程中,作为参与方的政府部门,在讨价还价中的立场取决于他们自身的效用。谈判的各方只有在他们的福利得到改进或起码不会变差的情况下,才会支持制度的变革,而且每一方都有动力去寻求新的制度安排下尽可能大的租金份额。
因此,特定的信息资源共享的制度安排要在部门博弈中获得各方的认可得以实施,就必须找到各个部门都能够接受的均衡点,并且得到有效的制度保障它得以实施。然而正如下文所分析的那样,正是信息资源共享的缔约过程中高昂的交易费用,阻碍了这一制度变迁的过程,导致信息资源共享难于实现。
3 信息资源共享的障碍:导致缔约失败的交易费用
在我国现有环境下,应当说各政府部门对于电子政务所能带来的巨大社会总收益增加还是能够达成共识,对电子政务的推进也基本上都持赞同态度。这也正说明了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困难现象的产生原因,来自于缔约过程中利益和成本的分配难以取得一致性意见。在讨论这一政治产权交易中的冲突时,达成制度变迁一致性协议的可能性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谈判各方的数量和差异性、了解产权价值的信息成本、实施政治合同的保障机制。下面分别考察这些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参与谈判的部门的数量和差异性,
它影响到交易费用中准备合同的成本。尽管巨大的总收益能够促进制度变迁,但参与谈判各方的数量会导致制度变迁更加困难。与新的产权安排利害攸关的利益团体越多,为达成制度一致所必须考虑的个体产权要求就越多。为了寻求对制度变迁的必要支持,政治合作协议必须反映最有影响力的团体的要求,并且运用足够的技巧去平衡各方的利益。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必然涉及到大量相关政府部门,它们是受上级权威控制但是彼此相互独立的行为主体。要在真正意义上实现部门彼此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涉及到非常广泛的参与主体,从而在部门间达成一致性意见所需要的谈判和获取信息的交易费用将非常高昂。
同时,各个部门的信息需求以及信息价值还可能会存在比较大的差别,从而加大谈判的难度。在信息需求上,有些政府部门本身是数据收集和开发的源头,需要交换和共享出去的信息非常多,然而它们对其他政府部门的信息可能需求相对不是很大。在信息对于本部门的价值这一方面,由于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信息的提供方需要为共享支付数据预处理的成本,信息资源的获取方则有可能是共享的纯粹受益者,它不但节省了大量的信息资源的采集与开发成本,而且可以利用其他部门提供的相应信息来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本部门的行政能力。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信息资源共享问题往往都是在少数关系密切的部门间先行解决,比如几个业务联系紧密的行政机关(税务、工商和海关),其信息资源共享就发展得更为顺利。因为其参与者较少,由于业务往来密切而更利于建立信任关系,缔约的交易费用就更容易被缔约所带来的收益所克服,这正是重复交易和信誉机制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的体现。
第二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了解产权价值的信息成本,它能够影响到交易费用中达成合同的成本。政治谈判中,当参与各方关于各部门所拥有的工作信息的价值存在信息不对称时,现有和拟议中的产权安排下各方所拥有信息的价值评估就成为一个困难的过程。
具体来说,各部门的工作信息在传统官僚制下由各部门分别持有,对其价值很难有统一的类似市场中的价格机制来衡量,一个部门只有在实际使用这部分信息后,才能对其价值做出准确的评估,而这在合同谈判阶段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在有限理性的限制下,一个部门既无法准确评估本部门工作信息对其他部门的价值,也无法准确评估其他部门信息对本部门绩效的价值。各部门提供共享服务的信息的价值,与其说由信息本身的价值(对政府绩效的价值)所决定,不如说由各部门在谈判中的力量来决定。因此在达成政治协议的过程中,各部门有更加强烈的动机采取欺诈或者其他类似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夸大本部门信息的价值,赢得在信息资源共享的谈判过程中更加有利的分配地位,比如说在信息资源共享以后更少承担从社会中收集必要工作信息的成本,或者获得其他方面的政治补偿等,此时也就出现了典型的逆向选择。普遍性的欺诈使达成协议所必需的信任受到损害,事前的机会主义行为致使一致性的政治合作协议难以达成。
当然,要克服无法产生各方都认可的对信息的价值衡量机制问题,可以有一个替代方案,就是用获取信息的成本来表示信息的价值,越是难以获取的信息,提供它的部门就能够在信息资源共享中获得越多的补偿。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该方案同样存在交易费用的问题。首先是获取信息的成本对于当事人之外的个体难以获知,要对获取信息的成本取得一致性理解同样存在交易费用的问题,当然这比衡量信息本身的价值更为简单。其次,也是更重要的,当某个部门以较少的成本获得重要的信息时,在这一方案下就存在不公的现象,如果不能有足够的收益或补偿来抵消这一点,它就可能选择退出(形式上或者实际上)信息资源共享的谈判,而补偿方案的制定,同样需要各方付出高昂的交易费用。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会导致缔约失败的因素,涉及政治合同的强制实施机制,亦即事后的机会主义行为(道德风险)没有可靠措施加以解决。因为即使两个部门达成信息资源共享的一致性协议,部门间合约的实施同样也存在一个“可信性”的问题。政治合同与市场合同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政治合同很多只是一种承诺,并且许多政治承诺并没有受到外部强制实施机制的制约。市场中的个人或企业违约,将会受到司法体系的惩处,正是司法体系的存在保障了市场中合同能够得以履行。政治承诺则不然,立法和司法系统可以限制行政部门不能做什么,却不能要求它主动实施权利性的行为。某个部门在信息资源共享中做出权利性承诺后,如果它采取事后机会主义行为,与它达成信息资源共享协议的部门就缺乏足够的强制实施机制来进行惩罚,从而保证合同的履行。
在双方的逐步共享过程中,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加之合同实施缺乏保障机制,两个部门都会认识到,本部门能够获得对方充分和对等的信息共享,不取决于已共享的信息,而取决于在下次谈判中的权力,亦即尚未共享的信息。除非自己手中握有足够的筹码,能让对方进一步开放信息,否则很难避免对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这样,一个理性并且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部门主管官员将会发现,最理想的策略,其实是掌握更多的未共享信息,这样才能在以后的谈判中处于有利位置,从而谋求更多的权利。当谈判双方都认识到这一点,并且意识到对方将会更倾向于保留而非共享信息的条件下,其理性的结论将会是保留信息比共享信息其实对本部门更加有利。这样,这种重复多次的产权交易将进入一种无效率的锁定(lock-in)状态,因为合同实施缺乏保障所导致的信任的缺乏,将会使信息共享的谈判无法继续下去,或者即使在社会或者上级政府的压力下有艰难而缓慢的发展,也将要付出极大的交易费用。
4 建议与结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困难现象的出现,正是因为政治领域中的这项产权交易存在着高昂的交易费用。所以,要克服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信息资源共享困难的现象,也同样必须从降低交易费用着手。
如果交易费用来自于事后的机会主义行为,那么一个典型的用于控制机会主义行为的方法,就是采取一个限制事后行为自由的事前承诺。承诺机制是交易费用政治学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讨论很多的一个话题。一个承诺要起到预期的效果,它必须具有可信性,因此,它必须事前清晰并可观测,事后也不可逆转。关于承诺的具体机制,包括有行为锁定、授权、信誉机制等具体方式,在发展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通过选择适当的承诺机制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促进政治合作的实现。
进一步的讨论可以看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困难,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合同缺乏事后的实施保障机制。但是如果在合同的谈判过程中导人上级行政机关这一因素,利用行政系统内部的等级权威,实际上为监督合同实施提供了一个强制机构。当某个部门出现机会主义行为时,上级行政部门可以利用自身的等级权威进行约束和惩罚。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部门内部的信息资源共享较之部门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水平要更高,因为部门内部由于长期合作而生长出来的信任以及上级对下级较低水平的监管成本,可以保障更有效率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不过这样做并非没有成本,因为此时部门间的履约保障问题转化为上下级之间的委托问题后,在这一治理结构下,会带来新形式的交易费用,即上级和下级之间的信息
篇7
关键词:社会转型 体育消费 特征
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体育消费变化
回溯到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社会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转型,人们的工作场所从农村作坊转向城镇工厂,城市化进程开始演绎,市场化的力量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使得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新技术不断出现,于是,城市里出现了大量的产业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他们思想活跃并富有创造性,经常自发地组织一些休闲娱乐活动来度过工作时间之外的闲暇,就这样一些具有特点的、小规模的大众体育休闲消费活动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进入20世纪,科技革命的爆发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完善的商业化逻辑体系推动着都市现代化的进程,使得都市的器物设备、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及价值观念都具有现代化的商品逻辑。当一大批带有浓厚商业气息的体育休闲设施、主题公园、剧院等消费场所被修建以后,休闲娱乐消费开始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体育消费的内容也随之日趋丰富。
进入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转型表现为社会活动重心从组织物质产品的“生产社会”变成消费物质产品的“消费社会”,丰裕的、层出不穷的社会产品使得人们不断地转换消费方式来适应消费社会的节奏,从而能够充分地享受各种富有创造性的体育消费活动所带来的愉悦感和幸福感。可以说,每一次社会转型都赋予了体育消费新的内容、新的意义并表现出新的社会特征,特别是处于当下的、不同于一般发展进程的中国社会而言,其表现出来的社会特征更加复杂,有待于深入探究,及时应对与顺导,以推进社会的顺利转型。
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特征
(一)信息化与知识化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20世纪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推动着人类社会发展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这时,由无数的、不同类型的信息所组成的遍布全球的巨大信息资源网塑造了一个新的沟通系统,处于此系统之中,人们的工作场所开始从工厂向家庭转变,生产工具从普通的动力性、机械性工具朝着高效能的、高智能的计算机工具转变,人们超越了原有的、单纯的机器操作的控制,拥有了更多的自来从事知识和信息生产,并通过知识生产来促进物质生产,使得物质产品的价值更多地表现为它们所包含的知识量和信息量的多少。但同时,为适应信息化与知识化的需求,人们需要不断学习与补充大量新知识和新信息来对自我进行提升与超越,使得自身始终保持着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好地融合于非物质经济之中。于是,随着信息化与知识化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社会的生产更多地表现为“社会对人的生产”的超越,对劳动力要求的提高。
(二)消费社会的逻辑逐渐成为主导
让·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的开篇中曾写道:“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质、服务和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现象,它造成了人类生存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起来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即生活在物品不断更替换代的现实中。在过往所有的文明中,能够代代相传保存下来的是物,是经久不衰的工具或建筑。而在今天我们眼睁睁地看到物的产生、完善和消亡”,这就是消费社会。从鲍德利亚对消费社会的形象描述中来观察我国社会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发现这样的描述可谓恰当、合理与贴切。在各大城市步行街上,商店众多,商品琳琅满目,而人们在逻辑主导下,享受闲暇的同时又在精心选择商品。这就是我国社会现阶段消费景象的真实写照。这些真实的、具体的消费景象形象地展现着我国社会从生产性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转变过程。
在消费社会中,无处不在的“物”不仅包围着人们,而且以自己所特有的方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变化,即当各类消费品越来越被细分为不同的类别、等级和档次时,不同阶层的人们可以将自身的社会地位、身份和自我价值通过所消费的档次和品牌一一对位,从而映射自己不同于其他社会阶层的品味与格调。 这时,消费社会就逐渐孕育出一种消费社会的逻辑,处于此逻辑之中的物品都彻底地与某种明确的需求或功能失去了联系,逐渐表现为一种社会分类和区分过程,而处于此逻辑之中的人们的消费意识也被无限地扩大,最终导致消费行为的改变。
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消费的特征
(一)稀缺的体育消费时间
理论而言,进入知识和信息社会之后,新的沟通系统应该给予人们更多的自由,人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从事体育休闲或参与体育消费活动,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社会对人的生产”使得更多的人们会牺牲自己的闲暇时间来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与信息。来自美国统计局的(SPPA)数据表明,1992-2002年期间,涉及所有非知识性获取的休闲消费参与比例都在下降,尤其以积极性体育消费最为明显,下降了10%。这说明时间压力正不断逼近和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使得人们在休闲时间的分配上越来越精于算计。Haas, H.(1999)的研究表明,人们在时间分配上更倾向于自我的学习与知识的获取。同样地,根据我国所现有的、一些不完全的相关统计资料进行研究。较之1996年,我国居民在2000年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消费方面,无论是哪一个时间段都呈现绝对降低的趋势,特别是在下午12 -18点这一时间段下降比例最为突出,已经达到19.7%。可以说,转型时期我国体育消费也在面临着一种转型时期所特有的“时间稀缺性”特征。体育消费的时间越来越多地被知识化与信息化的学习时间所挤占。
篇8
[关键词]图书馆 地方文献 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 G2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185-02
收集地方文献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社会服务特色化和个性化的重要体现。在地方文化建设和社会服务中,既能体现图书馆的内涵实力,也有它特有的价值意义。系统地收集和存储地方文献,形成馆藏特色,从而服务教育与科研,对推动一个地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一、地方高校图书馆建立地方文献资源的意义
(一)地方文献的内容及差异性
地方文献是反映本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文化背景以及历史记载、风俗习惯等方面的非常有史料价值的宝贵财富,作为记载地方历史,传承史实的资料,对社会发展,人们认识了解和改造社会,提升本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非常重要的史实史料。
地方文献有特定的鲜明性和差异性。地方文献记载一个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历史沿革、风俗习惯,同时也主要体现本地区的一些相关资料,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地方文献在反映内容的形式上具有一定广泛性、学科性和时代性,分布范围比较分散,涉及范围比较广,记录内容比较全面,也具有连续性、广泛性和稀缺性的特征,需经长期搜集和整理,不管是现代地方文献还是近代地方文献,如果想较完整的收集和发现这些稀缺性文献具有较大的难度。地方文献从文献学角度来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文字类资料和图片类资料、声像资料;从中还可以划分为专利文献、学术报告、科研报告等;载体也可分数据库、微缩品、声像等。
(二)地方文献对高校图书馆建设所具有的含义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资源收集中心,应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文献资源,完善的现代化设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面向社会,利用自身信息资源的优势,对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宝贵的史料文献价值,可以为地方研究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提供翔实参考资料。
1.在知识快速发展的时代,高校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和合作也日益频繁,特别是地方高校在学科设置、科研服务方面更为突出地方特色的鲜明性,特别是研究特色的各种课题,合理地配合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对研究当地政治经济建设起着不可预见的指导性意义,为地方企业创新技术参与科研课题立项。而这些有关地方特色的科研课题,是需要大量的地方特色文献材料来做支撑的。作为地方高校的图书馆,应建设好地方文献资源,为本地区科研人员提供详细的文献资料,更好地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
2.地方文献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地区的经济和发展状况,更好地服务地方建设,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地方文献能较客观地记录和反映本地区的发展状况,具有一般文献史料不具备的史料价值;能较全面地为地方政府在规划和制定地方经济发展方针和政策方面提供史料,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避免决策规划的片面性和盲目性。地方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服务有着无可厚非的职责。
二、扎实做好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工作
(一)收集地方文献
为充实地方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结构,合理配置地方文献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弥补图书馆馆藏资源单一的问题,也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地方人文建设提供相关的史料依据。但收集和整理这些相关地方文献资料对多数高校图书馆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地方文献的资源比较分散,散布范围较广,资源稀缺,而高校图书馆在收藏这些文献时应根据不同文献的区域性、方向性,通过不同的馆藏文献特色,制订不同的地方文献收藏方式,做好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要做好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必须先做好文献收藏馆员的专业培养,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做好地方文献经费的保障工作。收集和整理地方文献对图书馆馆员也提出较高的要求,这些馆员不但要熟悉地方文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也要熟悉地方文献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史知识,同时还要了解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情况,对馆藏地方文献内容、收藏范围、收藏类别、出版发行时间、文献价值鉴定等方面知识有一定的基础;要熟悉和了解地方文献收集渠道,明确地方文献收集范围,对征集的地方文献有一个初步的鉴定能力。
(二)整理地方文献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是整理地方文献的必备条件。由于这些地方文献形式多样种类繁杂,有些文献还是非正式出版物,信息记录数据又少,在这些信息未全的材料中整理出有效文献具有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馆员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必须具有特殊的专业知识。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信息网络化的普及,对整理地方文献的管理也应根据时代的发展,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地方特色文献数据库,为实现地方文献共建共享建立平台。
三、地方高校图书馆创建地方文献数据库
(一)地方高校图书馆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
地方文献大幅度增加,高校图书馆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也是当务之急。数据库建立前,首先必须考虑用什么分类法适合地方文献收藏与整理,因为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过程中可能会涉及一些地方古籍文献。而现代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采用的基本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但由于在收集过程中也会收集到一些地方古籍文献,而这些地方古籍文献又很难通过“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编目,因此,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只采用一种单一的分类法进行编目是不科学的,只有通过不同的分类方法和不同的分类体系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应用技术快速发展,读者对地方文献资源的利用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图书馆收藏的地方文献资源有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应合理调配馆藏结构,建立有特色的馆藏数据库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二)设立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
云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收集过程中非图书类资料进行数字化服务也是高校图书馆馆藏的一大跨越。非图书类资料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用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资料形式,进行数字化转换,再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处理,将馆藏的地方文献资料,转换成可识别的数字化材料,存储到计算机服务器上,实现网上视听阅览,共享多媒体地方文献数据库。
四、搭建地方文献共建共享平台
当前地方政府普遍重视地方经济建设,而作为高校图书馆、地方档案局、科研情报等部门都非常重视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并进行开发利用。然而由于地方部门对文献的收藏没有统一的管理规划,导致重复收集整理,不但浪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各部门之间也缺乏相互的沟通和交流,使信息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因此,应建立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让地方文献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列柱.浅谈地方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9).
[2] 贾文琴.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之我见[J].兰台世界,2011(2).
[3] 邢曼丽.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途径[J].教育教学研究,2010(7).
[4] 喻丽.我国高校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现共享:现状、问题及对策[J].图书情报工作,2014(14).
[5] 喻丽.特色文献资源跨界合作长效机制研究与实践――以中国审计情报中心建设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3(13):83-88.
[6] 胡绍军,刘翔.特色文献资源的范畴与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原则―基于ZADL特色资源库建设分析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12):34-37.
篇9
【关键词】档案服务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引言
档案服务市场是档案服务供需双方之间的交换活动及其场所的总和。由于档案对社会公众越来越开放及社会公众档案意识的不断增强,作为信息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档案信息以及档案服务逐渐被社会公众所理解和使用。
档案服务市场的形成有以下优点:一是有利于充分发挥档案资源和档案服务的经济效用和社会效用;二是有利于将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并使档案资源得以优化,使档案服务者的劳动成果得以补偿;三是有利于档案信息服务体系走向职业化、规范化和社会化,将会极大地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扩大了档案服务工作的社会影响。
尽管档案信息和档案服务市场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社会对于档案服务市场是否已具备形成和发展条件的问题并没有明确的认识。所以,本文对档案服务市场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建立档案服务市场提供一些参考。
1 社会经济体制对档案服务市场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档案服务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利益主体独立化、社会化,社会劳动分工已扩展到服务领域,致使社会需求结构不断提高;在价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等运行机制的作用下,使得具有经济效用的稀缺资源以产品或要素的形态进入市场,由市场进行调节和配置,逐渐形成了各种专业市场。
档案是人类从事社会活动所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各种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档案是一种稀缺性的信息资源,是一种无形的知识性商品,有很强的时效性、后验性和多次性,具有经济效用和社会效用。因此,档案将必然作为一种独立的资源要素进入市场。由于档案信息资源和档案服务具有互补的性质,社会公众对档案信息资源需求的增加,必然会带动对档案服务的需求增加,从而促进了档案服务市场的形成。
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从而制约了档案服务市场的形成。一方面,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体制下,档案工作从属于各种主体的工作,缺乏本身的独立性。现在的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属于非社会化的内部服务。另一方面,由于档案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国家对档案实行统一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据为已有、转让和买卖档案进行牟利,致使人们对档案提供有偿服务还存在顾虑。
2 确立档案产品形态对档案服务市场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服务市场的交换对象是指服务产品。服务市场具有不同于商品市场的特点:一是服务产品采取非实物形式;二是服务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同时并存;三是服务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发生买卖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档案服务的提供和档案服务的享受是同时进行,这导致档案服务产品和提供的服务劳动融为一体,因此人们很容易把档案服务产品误认为是提供服务劳动,只看到了档案工作人员劳动意义上提供的档案服务,而忽视了档案服务产品意义上的档案服务。
社会需求结构向服务需求增大及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分工的方向发展,这使得实物生产的某些阶段独立化,必然使档案服务劳动成果纳入社会产品的范畴。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就是要以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为基础,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目的,面向社会,强化档案信息的各项服务功能和环境,建立规范的档案信息服务体系,创造档案信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此可见,正是由于档案服务具有经济效用和社会效用,凝结了人们的劳动,属于无形的知识性商品,所以,档案服务是可以进行交换,形成自己的专业市场的。当然,只有能提供令人满意的优质服务,才能使有偿档案服务得到社会的认可。
3 确立档案资产属性对档案服务市场的影响
在我们的传统上,“档案载体论”一直是思想认识的主流,很少人承认档案是一种资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经济实体的市场主体拥有独立的产权,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和竞争主体。
近些年来,在档案学的刊物中,“档案资产”这一概念已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主要看法有两种:一是认为“企业档案具有独立的资产性质,应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二是认为“企业档案不具有独立的资产性质,而是与所记载的对象共同构成资产”。因此档案可作为一种可用货币衡量的资产,具有资源属性和权利属性。
在资产业务中涉及到档案服务,但是档案资产不同于档案服务产品。一方面,档案资产是信息本身,可以储存;档案服务产品是档案信息资源通过工作人员而提供的服务,不能储存。档案是档案服务的基础,没有档案,档案服务也就不可能成为产品。另一方面,对档案服务的需求是对档案信息需求的隐性需求,档案资产业务的开展必然要求档案服务与之相适应,所以,档案资产属性的确立,客观上导致了档案服务范围的扩展。可见,档案资产业务的开展必然促进档案服务市场的形成。
4 档案服务业形成对档案服务市场的影响
随着市场中经济实体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对本单位的档案规范要求提高;企业之间资产业务不断扩大,导致企业对相互间的档案信息需求扩大;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社会生产部门的生产中某些阶段将分离出来并逐步社会化,从而扩展了档案的服务领域,档案服务的要求必然提高。任何的经济实体靠自身的档案工作人员,是不可能完全满足本单位对档案信息的需求的。另外,随着专业化分工的发展,档案自我服务、义务服务中越来越大的部分将由专业的劳动者来承担,并逐渐向职业性的服务转化。档案服务需求的扩大,将必然促进档案服务的职业化与社会化。
当档案服务生产过程从实物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专业化,档案服务劳动成果以区别于实物劳动成果的形式独立存在时,档案服务业也就作为一个独立化的经济部门而形成了。档案服务业的形成,就必然促进档案服务量的扩大,带来档案服务的供给增加,从而带动档案服务市场的发展。当然,档案服务市场必须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运行,档案服务必须依法经营,这是建立档案服务市场的基本要求。
5 结束语
从上述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档案服务市场的形成具有必然性,并且其形成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档案是档案服务的基础,没有档案,档案服务也就不可能成为产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向前发展,建立档案服务市场已逐渐成为档案事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为适应和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更好地为知识时代、经济时代、信息时代服务,档案服务市场必须健全和完善档案相关制度,树立和形成适应知识经济运作的新观念,探索档案服务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为社会提供更优质更专业的档案服务。
参考文献:
[1]黄瑞平,缪国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论.广东经济出版社,1986.6.
[2]钟生坦,黄瑞平.《政治经济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7.
篇10
对发展商而言,受利润最大化驱动的经营方针,导致一味追求利润而产生的短视行为(有损于品牌、市场、客户关系等)。因而必须找出房企实现市场价值最大化的核心要素。经过森林法则的残酷竞争,在大浪淘沙的波澜褪去后发现,战略资源与核心能力是房企竞争的精髓所在,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一、房地产企业的战略性资源
战略资源是能找出低成本与高效满足消费需求的平衡点,高效整合多价值的资源是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核心,其显著特征表现为稀缺性及可持续性。拥有的资源不同,其本身所对应的效率也不同,丰富的战略资源是房企经营成功的“一个中心”。笔者认为一个中心应该有其必然的支撑所在,本文大致罗列出五大支柱,即:土地、资金、市场信息、品牌形象、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土地和资金代表房企的实力,土地储备意味着开发商坚韧的项目发展链条。“地段、地段、还是地段”是投资开发中永恒不变的真理。合适的土地往往意味着项目成功了一半。优质的土地背后显现出物业增值的空间、成本控制的尺度。毋庸置疑,优质的土地储备是房企战略性资源之一。房地产开发属于一种投资形式,资金是其必不可少的构件之一,它决定了开发的规模,涉及到其抗风险能力,资金是房企在竞争中决定强弱的主要战略资源之一。
拥有了土地、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古语有云“闭门造车,必塞;久而为之,必溃”。这时市场信息的通达,便成为衡量房企是否可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催化剂,是其“因地制宜”的保障,是否能够掌握重要市场信息意味着是否可以捕获到成功契机。因此高精度的信息化,必然成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高效整合信息资源让其融合贯通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五大支持中具备无形价值的市场信息可谓是现如今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
品牌形象承载着信息传递、质量和服务的对外,也是建立外部客户关系的重要途径,是长期积累的成效,是奠定房企外联网密度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房地产营销领域概念炒作的风潮逐渐退去,品牌竞争回归理性,并成为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着力打造的核心竞争优势。品牌和整体运作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房地产企业的融资能力。
高素质的员工作为直接执行者,是真正价值的创造者,员工的素质决定了贯穿项目发展每个环节中资源利用的程度,进而决定了企业的成败。竞争越激烈,市场环境越动荡,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调节房企船舵的水手,人才是永恒不变的战略资源核心。
二、房地产企业的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和配置资源、形成并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既包括企业将资源集成转化成企业技能或产品能力,又包括企业组织调动各生产要素使企业各环节处于协调统一高效运转的能力,是支持企业经营成功的根本技能和关键因素。笔者认为,决策规划能力、融资能力、执行力、资源整合能力、市场营销能力是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谈到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提及房企的决策规划能力,合理高效的链接开发中的各个环节,都体现在决策规划这个最核心的竞争力上。
资金作为房地产企业生存的第一要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有效融资已然成为房地产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
高度信息化在瞬息万变的今天已经成为房企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构件之一,高效的信息化提供决策支持,促进创新技能发展,建立商业智能,提高整体竞争力。
房地产企业本身就是各环节资源和业务的组织者,因此资源整合能力直接表达的是房企的核心竞争力。
市场营销贯穿整个项目,前期研判、设计,中期整合落实,后期的高效执行,不仅可以紧握市场场脉搏,还可以更加的跟进准客户的消费习惯和购置心理,进而创造出其品牌忠诚度,引领市场。市场营销环节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紧密的“力学结合”,才能让房企在竞争中不易仿制,难以替代,因时革新,因此属于房企核心能力的主要构件之一。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4信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