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语言的形象性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3: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语言的形象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学语言的形象性

篇1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形象与本质

近些年来,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理论界不大谈文学的本质问题,有的学者干脆回避或否认文学的本质问题,然而本质问题却依然存在。

一、讨论文学的本质

首先有一个讨论的角度和出发点的问题。因为文学是复杂的,任何复杂的事物其本质也不会是单一的。不同的角度和出发点,得出的结论也肯定不会一样。国内一般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探讨文学的本质,从而得出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语言来塑造形象的审美的意识形态的结论。这种学说着眼的主要是从人类的整个活动中将文学区分出来,进行的是一种形而上的探讨,未能深入到作品之中。而文学作品乃至整个文学活动作为一个具体、复杂、系统的整体,对其本质的探讨不能仅仅着眼于整个的人类活动,满足于将它与人类的其他活动区分开来,更应着眼于其本身,从中探索出更为符合其本性的结论。由此可见,意识形态说虽然正确,但也不是没有局限,它透视了文学本质的一个方面,却忽视了其他的方面,而且就文学本身来看,有些甚至是更重要的方面。

笔者以为,探讨文学本质的最重要的角度与出发点,应当是也只能是文学作品。这不仅是因为在文学四要素中,作品处于核心的地位,也是因为作品是文学的思想、形式、功能等唯一的具有物化形式的载体,还因为在供我们研究的文学材料中,作品是最为可靠、最为准确、最为长久、也最便于操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说,文学的本质,归根到底是由文学作品的本质决定的。因此从作品切入,是把握文学本质的最好的途径。

二、作品的角度分析

从作品的角度出发,文学有两大要素,一是它所表现的生活,一是它用来表现这种生活的语言。在我们看来,表现在作品中的生活就是形象,因为形象不是别的,就是形式化了的生活,即是经过作家主体的把握、转换,去掉了其物质实在,只留下其感性形式的生活。从这个角度出发,文学的本质便只可能有两个,或者是形象,或者是语言。

语言论文论认为文学语言与客观世界无关,不反映现实的生活,其主要的理由有两条。第一,语言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语言符号与它所指称、描述的现实之间存在着一种结构性的偏离,人们无法借助语言,从主体的此岸到达客观现实的彼岸,也不能到达主观心理现实的彼岸。既然如此,语言所呈现的世界便不是客观的世界,而是语言自己构建的。第二,文学语言描写的世界是作家想象的结果,是虚构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我们认为,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虽然存在着某些滑动与偏离的现象,但这只是两者关系中的次要的一面,其主导的一面则是相应的与确定的。

文学与科学的反映对象都是生活,但两者又有明显的不同。科学从现象出发,目的却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一旦抓住了这些东西,便要抛开现象,运用定义、公式、概念、判断、推理等将它们表现出来。而文学却始终不离开感性具体的生活现象。它虽然也要表现本质与规律,但却是通过对这些感性具体的生活的细腻描写,将本质与规律间接地暗示出来,而不是用抽象的形式,将它们直接地表述出来。

进一步考察,文学表现的,还不是整个的感性具体的生活,而只是这些生活的感性形式。黑格尔认为:"艺术作品尽管有感性的存在,却没有感性的具体存在。""尽管它还是感性的,它却不复是单纯的物质存在,像石头、植物和有机生命那样。艺术作品中的感性事物本身就同时是一种观念性的东西,但是它又不像思想的那种观念性,因为它还作为外在事物而呈现出来。"生活是一个复杂的实体,既有外在的表现形态,又有内在的物质实在。人们可以从外观上把握它,也可以以概念的形式把握它。然而文学把握的,只是它外在的表现形态。因为文学无法进入生活的内在的实质,它只能提取生活外在的感性形式,作为自己表现的对象。比如一个人,他有外部的表现形态如外貌、表情等,同时也有内部的物质实在如骨、肉、内脏等,一幅画要将这个人表现出来。它能表现的只是他的外部感性形式,内在的物质实在是表现不出来的。文学也是如此。

自然,文学不仅能够表现外部世界,也能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如思想、感情等。但这些思想感情本身仍有感性的表现形式和抽象的实在的区分,文学表现的,仍是那感性的表现形式,而不是思想、感情的抽象的概念。自然,由于文学是用语言来表现自己所反映的生活的,说文学表现的是具体的生活的感性形态,也就意味着文学语言表现的是具体的生活的感性形态。这种感性形态表现在文学中,也就是形象

语言由语词构成,语词的核心是词义,词义的核心是概念,概念总是抽象一般的。因此从本质上说,语言更适合于表现抽象的思想。而文学语言要表现的,则是具体的生活的感性形态,要达到这一目的,文学语言便必须采用种种手段,调动自己本身所具有的潜能。

三、文学的形象本质

篇2

汉语言文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许多学校在开展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实施汉语言文学教育,这就割裂了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实现二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本文主要对如何提升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教育;语文教育;相关性

语文教育是围绕语言教学而展开的一门学科,是一种语言文学,广义的语文教育便包含了汉语言文学教育[1]。两者之间存在较多的相关性,其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与语言表达能力。

1.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相关性

1.1相同的教育目的

从教育目的上看,汉语言文学教育跟语文教育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优秀人才。汉语言文学教育属于语文教育,二者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内容都存在相应的互通性[2]。汉语言文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重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语文教育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具有工具性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1.2强调人文关怀

不管是汉语言文学教育还是语文教育,都需要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它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出文学的渲染与洗涤作用,能够使文学真正走入学生心灵,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进而展现人文与理性的光辉[3]。在这一方面,二者都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注重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专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提升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相关性的措施

2.1实现教育理念的对接

要想提升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相关性,首先需要实现二者之间教育理念的对接。这就需要在实际开展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过程中,融入开放式的教学理念,不仅需要重视学生传承中华文化,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文学进行创新发展,进而以更加开拓的眼光去看待我国当代的汉语言文学,从而完善与充实语文教学。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在具体实施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合理融入相关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内容。在一些高等院校内开展汉语言文学教育时,也要注重融入更多的时代元素,从而实现了二者之间教育理念的对接。

2.2创新思维上的对接

汉语言文学与语文教育的目标都是为了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一批具备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汉语言文学的教育目的是为了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拥有了较强的文学品读与鉴赏能力。我们在提升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之间相关性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在创新思维能力上的对接,在丰富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3现代技术指导的对接

目前来讲,我国有许多学校都拥有了一定的现代教学设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技术具有较强的教学优势,教学质量比以往的传统教学也明显提升了。多媒体现代技术教学包括了设计网页、制作课件、实施系统操作等等,自动化程度较高。我们为了有效实现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在现代教学技术上的对接,就需要逐步组织起开放式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适应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现实基础。

2.4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的对接

要提高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相关性,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具体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能够丰富教学形式,教师在其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教师设计开放式的教学方案,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教学资源,从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涵养。教师还可以围绕相关课程教学内容,融入更多符合学生个性特点与教材要求的多媒体课件,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就会连接得更加紧密。

2.5学生实践能力的对接

无论是汉语言文学教育还是语文教育,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相应的实践课程,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也是二者之间的共同目标。汉语言文学教育要想与语文教育完美对接在一起,就需要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二者的内容与理论都是围绕着汉语教学而展开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能够积极应用创新型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实践潜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二者之间的合理衔接。

3.结语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物形象;解读;赏析能力;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4-0076-01

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对文章塑造的人物形象进行解读,体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我的叔叔于勒》是十九世纪法国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可谓精彩绝伦,每个人物的个性都被体现得淋漓尽致。文章就此展开讨论,解读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了解人物形象刻画的手法和特点。

一、人物形象塑造技巧的解析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以文章中的句子与表达形式为基础进行赏析理解,并进行深层次的情感解读。其中最基础的部分是对语言的分析,学生要通过解析句子的结构和写作手法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赏析,并最终内化到自己的写作体系中。常见的描写方法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进行刻画,包括人物的穿着、仪态等,以此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态度,对刻画人物性格有重要作用。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语言描写是抓住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写出其独特的性格,反映人物的心理动态。人们说话的内容、方式各有不同,作者通常会用语言描写代替心理描写对人物性格进行生动的刻画。环境描写可分为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对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和渲染氛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动作描写是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处境、状态等。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中有这样一句描述:“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从这句人物外貌描写中,读者可直观感受到小说中父母强烈的虚荣心,体会到一种市井小民对生活的浮华态度,并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刻画叔叔于勒的形象时,作者的描述不仅显示了叔叔的窘困处境,也从菲利普夫妇对叔叔的态度变化中体现出菲利普夫妇对金钱的期待及向往。

二、次要人物作用的解析

作者刻画主人公时,通常会为文章增添一些鲜活的次要人物形象,并通过其与主人公的互动进一步表现主人公的特点,或通过侧面衬托的手法对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刻画。次要人物是写作中的重要部分,对次要人物的设计和分析是作者和读者应关注的重要内容。次要人物通常能将文章的组织脉络连接起来,推进剧情发展,引出主人公下一步的行动,或对主人公进行侧面评价。作者常借用次要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达自己对主人公的情感和态度。次要人物可以不与主人公直接互动,但对主人公形象的烘托能起到侧面映衬的作用。人物描写中,次要人物的言行会影响主人公的言行,而主人公的言行又进一步展现出主人公性格、塑造主人公形象。此外,次要人物还能为文章埋下伏笔,控制文章的节奏流程,次要人物的出现通常标志着文章内容将拓展到新的脉络和交际体系中,为文章层次的丰富打下基础。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中,有一个未出现但对文章走向有重要影响的人物――菲利普夫妇的女婿。叔叔于勒的来信促使菲利普夫妇的女婿做出向菲利普夫妇女儿求婚的决定,并促成了哲尔塞岛之行。后来菲利普夫妇发现叔叔于勒时,产生的恐慌羞愧的情感和一系列荒唐举动,也都源于他向女婿展示财力、施加压力的虚荣心。作者通过对次要人物女婿的描写,进一步将菲利普夫妇爱慕虚荣的性格特征表现出来。

三、文章所表达情感的解析

作者通过使用各种表达技巧和描法刻画人物,其最终目标是进行情感上的表达。通常作者在选择表达技巧和描写重点时,会受到对所描写人物怀有的情感的影响。作者通过人物之间的对比、性格上的塑造来构建人物形象,借助对人物的语言、外貌等进行描写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此基础上,作者表达对人物或肯定或否定的情感态度,并最终将自己的喜好和价值观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对一类人或一种群体、一种现象的好恶情感,对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发挥自己的影响,对读者产生积极的影响,实现文章价值的升华。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中有这样的话,“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后来,菲利浦夫人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这一对比,表现出菲利浦夫妇对叔叔于勒态度的转变。而这一态度的转变,正展现出菲利普夫妇向往浮华生活、贪图利益、爱慕虚荣的市井小民形象,表达出作者对当时时代背景下人们贪图虚名和利益的不满。

四、结束语

总之,人物形象分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提升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人物形象的解析,以小见大,分析当时的社会现实,使学生对文章内涵有更深层的理解和体验,并对写作表达技巧进行赏析,提高学生赏析解读和写作表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余映潮.《我的叔叔于勒》说课[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08).

篇4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交往动机 注意品质

1、刺激学生的求知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源泉。要适应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需要,语文学生必须要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有关理论和实践经验,要明确研究性学习的概念、本质、特点、开设意义、学习目标、内容确定、实施原则、实施形式、评价方案、管理办法,等等。这无疑会刺激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尤其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求知需要。学生的求知需要增强了,有利于适应当今社会,有利于平衡心理,从而有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

2、增强学生的交往动机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交往动机指人们愿意与其他人进行交往,建立友谊关系需要的心理倾向。“学会分享与合作”既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目标,又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要引导学生学会人际沟通、与人合作、共享信息和创意以及成果,学生自己得敢于与人沟通、善于与人合作、乐于同他人共享信息与创意和成果。这无疑会激发并维持学生交往动机的心理倾向。交往动机的增强、交往能力的提高,对心理健康发展和适应当代社会是十分有利的。

3、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

兴趣是个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以特定的事物、人或活动为对象,并常常伴随着积极的情绪。需要是兴趣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为了满足指导学生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学生就会不断地钻研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有关理论,探索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求知兴趣将会被极大地激发起来并逐渐得到培养。

4、形成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注意是人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有意注意是服从于预定的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自我注意是对自己的身体、行为和观念的注意。语文研究性学习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要完成研究任务又需要坚强的意志克服不少困难: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时时注意监控自己的行为和意识。不言而喻,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和自我注意能力。

5、提高学生感知觉的敏锐性

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语文研究性学习重在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在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这些都需要有敏锐的感觉和知觉参与。

6、训练学生的记忆力

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记忆是丰富知识储备,扩大表象储备的有效途径。实施和组织语文研究性学习离不开记忆这种心理因素的参与。学生在组织和参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会逐渐提高自身信息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的水平,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表象储备、体验储备,使自身的记忆力越来越好。

7、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想像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像力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少不了想像尤其是创造性想像的参与,这是由语文学习的特点所决定了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想像力:会使学生扩大知识的范围,增加表象的储备:会使学生思维处于激活的状态;会在艰苦的研究过程中产生灵感,创造出新的形象。长期进行创造性想像活动,能增强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8、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语文研究性学习非常强调培养研究者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解决问题必定要进行思维的心智操作,必须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比较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具象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从事和指导学生开展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将会大大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思维品质。

9、增强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在亲身参与及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能使学生进一步培养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学到一些人际沟通技能,注意关心他人,越来越乐意并善于与人合作。这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实践证明,成功的学生往往是乐于和学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学生。

10、激发学生学习生活的热情

篇5

【关 键 词】中学英语教师;文化视域转向;合法性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128-02

近年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教师的素养日益成为影响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的重要因素。然而,传统的教师研究在教育领域内展开,研究思想、视域、方法囿于传统教育研究,虽然对于教师的职业发展从宏观和微观进行了探索,但是却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教师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特定人群,教育文化与教师的成长究竟呈现出何种关系仍是需要解开的谜团。

一、研究背景

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课程,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教育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共识。因此,系统和深化的教师研究是教育改革之需、人才培养之需、社会发展之需。2000年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国家对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的投资不断加大,同时也对教师培训的效果加大了评估和监控的力度,但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教师在返回工作岗位后又重新进入“原有状态”,陷入传统教学的窠臼,教师培训效果不明显。这种现象已经导致教师培训出现“费时低效”的状态。据此,发现诱因和提出应对策略已是当务之急。

二、教师研究概述

教师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存在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欧洲。20世纪70、80年代,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亦称职业化过程)开始受到关注并逐渐在欧美诸国繁荣。根据方娇等的研究,教师职业研究主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展开:(1)教师专业化内涵研究;(2)教师专业化发展阶段研究;(3)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研究;(4)教师专业化发展内容研究;(5)教师专业化发展影响因素研究;(6)教师专业化评价研究。

目前,教师研究在以上六个方面均有涉及,而且在一些方面形成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研究的分布却很不平衡。从1994~2011年在CNKI发表的有关教师教育研究文章来看,该类共计19,864篇。其中关注前四个方面的论文达到16,805篇,占总数的84.6%;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的论文共计2,463篇,占总数的12.4%;然而,在所有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只有34篇是从文化角度探索教师专业化影响因素的,占总数的0.17%;其数量之少可见一斑。

在教师专业化的影响因素研究中,研究者更多地关注教师教育、培训领域内教师专业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如教师教育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或者课程评价对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如赵苗苗,刘杰,吴捷等人的研究便是如此;另一个角度是从教师角度(教师信念、教师知识结构、教师职业动机等)开展影响因素的研究,如杨翠蓉,林崇德等人的研究便属于此类。

在探讨教育文化对教师职业发展影响的研究中,高建林提出了构建学校文化的策略;宋改敏等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了教师专业化的文化影响的可能性,主张关注学校文化的建设;张润锁分析了高职学校文化对教师专业化的影响。然而纵观这些研究,在方法上趋向于思辨,即从理论层面探讨文化影响教师发展的合理性;在对象上趋向于高等学校教师;在研究的深入程度上,仅限于论证文化对教师专业成长影响的合法性,或者探讨文化环境构建的策略,或者宏观地描述文化对教师职业发展影响的方式。概言之,目前的教师专业化的文化研究视域不够宽阔,方法不够多元,研究问题不够深入,对教师发展实践很难形成有效的指导。

回到教师职业发展的现状,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观察,各种教师教育和培训活动定然会在某种程度上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走出教育、培训环境的教师必定要回归真实的生活,那么教师的生存环境会对教师的职业发展产生什么影响?教师所处的教育文化环境是否允许教师将所学所想进行真实的行为转化?教育文化环境如何影响教师的职业发展等课题却少有人问津。从本质上看,这是一个教师教育理想和教师教育实践、教师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对接的问题,教师所学不能用,教师所用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都不利于教师专业化进程,更不利于教师的职业成长。现实中,教师充满理想地入职,但在各种实践因素的匡束下无法实施或者无法有效实施教学理念,他们的职业生涯充满了职业理想与现实羁绊的冲突和矛盾,他们期望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这种环境究竟具有什么特点,应该如何构建都是亟待研究之问题,然而首要的问题是教师教育研究者应该明确目前的教育文化环境具有什么特点,这种文化环境在以何种方式影响着教师的信念、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唯如此,我们才能明确教育文化对教师发展的制约,而后才可以构建良好的学校教育文化,为教师创造有利的生存际遇。

三、中学英语教师研究概述

从研究对象上看,中学英语教师是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实施的核心力量,担负着为高等学校培养具有基本外语知识的人才,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外语能力和外语文化素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有一定国际视域的建设者的重要使命。然而,中学英语教师却面临着复杂的教育环境,他们已经成为生活在夹缝中的“教师群体”,他们既要适应改革的需求、更新理念、发展职业能力,同时又不得不为高升学率而教学,其对于传统抑或现代教学理念、方法的选择源于教育理想与教学现实的张力,这种张力造就了他们独特的生存际遇。

从已有的研究文献中,以及基于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理念、教学能力、专业知识等方面的调研,研究者发现目前中学英语教师在学科专业知识,课程与教学知识和能力,以及教师职业自我发展等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1)教师学科专业知识欠缺,尤其是学科专业能力存在严重的发展不平衡(如教师语言知识和能力薄弱,非专业教师代课现象严重等)、课程知识(如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材评价和课程评价等)、学生知识(学生学习规律、语言习得规律、学生学习风格、学生智力发展知识等)以及教师职业发展知识;(2)教师学科专业能力薄弱,突出表现在教师对于中学英语课程地位了解不够深刻,对现代英语课程的“个性发展、多元需求、过程体验”等课程理念的教学实施能力与课程要求不符,导致教学实施与课程要求脱节;(3)教师对中学英语课程目标没有正确的认识,传统的知识测试观念仍然占主导地位,导致课堂教学功利化取向明显;(4)教师缺乏正确的职业观和终身学习理念,缺乏形成个人教学风格、生成教育思想的意识和动机;(5)教师对现代教育理念上仅处于理解层面,没有高度认同和完全内化,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成断裂之势。这些问题的出现和长期存在必定与教师群体的职业认同、动机等有密切关系,但教育文化环境对其发挥的作用是定然不可小视的。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缘由的,中学英语教师的生存际遇也是一般。作为教师教育者,我们期望探索他们的生存究竟面临什么困境;他们的职业发展究竟有何需求;他们的职业发展之路究竟如何选择等问题的答案以及解决之道,教育领域内的研究固然是一条途径,但是孤立终究会导致偏颇和独断。因此,基于文化视域进行教师研究已经是教师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研究者根据目前教师研究的现状,即基于教育领域内的研究过多,而对教师所处教育文化研究的忽视已经导致教师研究出现视角缺失,为教师职业研究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埋下隐患,所以研究者提出文化视域的教师研究转向应该是教师研究的重要趋势。

鉴于上述各种缘由,根据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文化影响人群的行为,人群体行为亦会再造文化。教育文化会对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其具体的表现就是文化对人群的职业信念、价值体系、情感、行为等既规定又制约的双重作用。因此,基于教育文化视域探索教育文化对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机制是改善教育文化,最终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金忠明.教师教育的历史、理论和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2]方娇等.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J].科学管理,2012(5).

[3]杨苗苗等.教师职业能力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2(2).

[4]赵苗苗.教师专业成长影响因素分析[J].晋中学院学报,2008(4).

篇6

关键词:中学生;自我意识;行为问题;相关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6-0011-02

一、中学生自我意识与行为问题的产生

进入中学以后,学生追求自我认同的意愿非常强烈,无论在生活方式的选择、看法与态度的表达上,都表现出其自主性,即使并非处处标新立异,其日常举止也有意无意地显现出与众不同的个体特色与风格。学生在中学期间的发展、变化最主要表现在生理、认知与社会三个方面,而这些变化都会影响其自我意识。

在这一时期,学生身高、体重的快速增长以及体型等生理变化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及其社会适应,这些又跟自我意识有着密切关联。思考能力的发展是中学生各项发展中最重要的一项。Piaget的发展理论认为,中学生16岁以后,思考方式、能力开始由具体渐趋缜密而抽象,逐渐增加了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也逐渐能够通过不同的情景假设进行不同的考虑和判断。与此同步,其社会角色也开始有所转变。一方面,开始接受大人的眼光,并以之看待自己,期望自己快快长大、成熟;一方面视自己为成年人,开始尝试以不同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新角色。但实际上,其仍然还在幼稚与成熟之间徘徊不定,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对未来的憧憬、理想还交织在一起,使得这一过渡期的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尖锐。

这些变化是中学生正在面对的现实,不会因个人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而有所差别,但若是面对这些转变却无法适应时,便会产生困扰,甚至产生自我怀疑,中学生的一些问题行为也因此在社会上、学校中时有发生。

二、自我意识的内涵分析

自我意识(self-concept),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它是个体人格形成的核心,也是影响个体行为表现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各方面的学者都热衷于对自我意识的研究。从早期的心理动力论到近年的认知发展论,对自我意识是人格结构中的核心且在心理健康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一理论,心理学家已达成共识。因此,“自我意识”一直是心理学领域十分受重视的一个议题,许多学者都曾对“自我意识”下过定义,但各学派的观点有所不同。

例如, Rogers 认为 ,可视自我意识为个人对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看法,既包括个人对其能力、性格以及个人与人、事、物等关系的作法,也包括个人从目标与理想的追求中所获成败以及对自己所做的正负评价;Byrne 亦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自我意识是个人对其行为、能力、身体与个人价值感所持有的态度、判断与价值,简言之,即个人对自己的知觉与评估。

综合以上学者的论点,可知: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看法,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互动后对自己的行为、能力、身体或态度等的认识,个体可以由此知觉、认识及评价环境,来决定反应的方式。

三、行为过失问题分析

产生行为过失问题的原因可能有生理上的残缺、外在环境的改变与家庭变异因素等。Rutter(1980)认为,中学生的行为过失问题可能来自自我追寻过程中的受挫、家庭因素的影响、学校的表现与同侪的相处以及外在的生活环境影响;Francois认为,中学生行为发生困扰的原因是低劣的道德环境,其中包括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冲突或不适宜,以及家庭的破碎;Pressy 和Rolinson 则认为,中学生行为问题与社会冲突有关,包括对新环境的适应困难与否以及学业上的成败等。

影响行为问题的相关因素很多,而论及行为问题的研究皆要视研究需要选择其所需(下转第17页)(上接第11页)要的变量来进行探讨。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影响行为问题的因素包括一般个人因素、个人心理特质因素、家庭因素等。中学生对于课业与自我方面产生的问题较多,这可能是因为在学业压力下,中学生最直接面对的是课业问题;另外,中学生在生理与心理成长中,一开始就要面对自己的外表、思想等改变与新环境的相适应现实,这就使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学生的行为问题大致来自于其学业和自我探索方面。

四、自我意识与行为问题的关联性探讨

在了解了自我意识与行为问题的关系之后,我们必须要深入探讨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Hurlock(1974)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核心,影响着个人的行为与适应;此外,由于基本我、理想我和社会我之间的矛盾,而使得自我意识的统整发生困难,导致人格失调。中学生在个人生理、心理、态度各方面的迅速变化,以致产生自我失调,继而产生适应不良的困扰。Rutter(1980)认为,行为问题的产生原因之一,是自我意识的低落而产生心理或行为上的困扰,其实就是适应困难的表现,而适应的症结与个人的自我意识有关。可见,要了解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适应行为,可以根据自我意识的状态来研究、探讨。

自我意识与行为问题之间存在交互影响的关系:一个能接纳自己优点和容忍自己缺点的人,会承认自己能力的局限,坦承地面对真实的自己,而不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并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减少行为过失问题的产生;而又因其自我意识发展良好,遇到行为问题的机会便会减少,亦即在生活适应上比较不易出现过失问题。学者从研究中发现,自我意识与行为关系密切,且呈现负相关,意即自我意识愈低,则其行为过失问题愈高。

五、教育与辅导建议

篇7

关键词:文化导向型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1

一、引言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其运用外语交流的水平。在外语教学中应该包括文化教学,这点已经成为众多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基于建构主义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的文化导向型教学模式是一种将文化融入课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是指在教授英语的全过程中,在训练听、说、读、写技能的同时,通过贯穿始终的中西文化对比,使学习者获得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本文就文化导向型教学模式下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完善课堂结构,优化学习内容进行了分析探索,以期提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能,从而培养出英语运用准确、流利、得体、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者。

二、文化导向型教学模式述评

文化导向型教学模式是指在教授英语的全过程中,在训练听、说、读、写技能的同时,通过贯穿始终的中西文化对比,使学习者获得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从而培养出英语运用准确、流利、得体、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者。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外跨文化交际研究理论的引进,中国外语教育者们对将文化导入教学的新理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许国璋在其1980年发表的《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英语教学》中最早把社会语言学引入我国外语界,也成为较早研究文化与教学的文献之一。我国外语教学专家们对此理论近三十年的讨论已经使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7年最新修订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要求还写道:“文化和语言有密切的联系,一定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

这种模式之所以符合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实际是因为大多数人学英语是在基本掌握其母语以后的活动。而汉语作为典型的东方语言,造就出与其他语言迥然不同的中国人的类属性,支配着人们的思维,形成了汉语文化的共同性和特殊认知模式。汉语语言文化和英语语言文化的巨大反差,使两种语言文化的对比有相得益彰的认知效果。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事物越是相异就越能构成刺激,也就越有助于认知和识记。比如dog在西方文化中象征best friend of a man,所以有 Love me, love my dog的说法。 而在汉语文化中狗是奴仆,是低贱的追随者,故有“走狗”和“狗仗人势”之说。把这种体现文化涵义的词汇在对比中解释,能使学生很轻松地习得相关词语并有效得体地应用。

三、文化导向型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授课教师在学期初负责设定《新视野大学英语1-4(读写教程)》的每单元的文化主题后,具体步骤如下:

(一)由教师根据每个教学单元的文化主题进行引导,完成由文化背景向课文内容的自然过渡。

(二)在讲授文化知识的同时适当加入对学生英语技能的培养。加强互动,尽量多提供学生讨论、回答问题的自主学习的机会。

(三)为学生设定相关自学任务,自学任务包括与文化背景知识有关的思考题也包括课文中与语言要素有关的学习。而后,监督学生以书面、讨论、口头陈述或测试卷的方式汇报自学成果并进行总结。

(四)知识讲解。结合课文使学生对词汇、语篇层面上的文化内涵有所了解。增加答疑时间。

(五)测试与分析。测试包括两方面:学习效果测试和学习态度测试。学习效果的测试包括文化因素和语言因素。由授课教师设计能力测试卷进行考核,内容与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有关。学习态度测试将由问卷调查的形式完成。内容涉及文化导向型教学模式是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策略、综合应用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有所提高。最终根据以上信息写出分析报告。并逐步总结该模式如何更好的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的具体策略。

四、结语

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体现在准确、得体、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行为上。而这依赖于对目的语即外语的文化意识和合作态度上。同一词语的不同文化内涵,同类语篇的不同结构、分别持英汉两种语言为母语的人表达同一事物时在逻辑思维方式上存在的差异等,都可能构成干扰交际的因素。因此,利用文化导向式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不同的交际场合和语用层次上认知、理解容忍这种文化差异,有意识地参照得体恰当的文化背景来进行交际。将文化导向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可以有效地弥补原来单一、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的严重不足。这无疑将会对大学英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拓宽思路,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Byram,M.Culture Studie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1989.

篇8

【关键词】儿童行为问题;母亲个性;母亲教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4-0002-05

【作者简介】李曼(1976-),女,湖南常德人,广州无线电集团有限公司幼儿园园长,高级教师,硕士。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行为问题多指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的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儿童行为问题如果不及时矫治,常常会妨碍儿童身心的正常发展,影响学习甚至对成年后的人格特征和行为都产生不良的影响,并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负担。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儿童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发生率较高,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_,最为常见的是儿童行为、情绪、社会适应及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应引起医学界、教育界、心理学界等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与生物学、社会学因素等密切相关。其中,家庭作为儿童接触社会的第一场所,其对儿童行为的影响至为重要。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心理学界已开始将注意的焦点从教育、教养方式等外显的行为因素转向寻求形成外显行为的内在心理因素,如父母的个性、教养理念等方面。

受传统文化影响,“男主外、女主内”仍是当前我国家庭普遍形式,父亲较多在外忙于工作,教育和抚养子女的责任主要由母亲承担。尤其是0岁~6岁阶段,幼儿与母亲的交往更为密切,母亲对于学龄前幼儿的行为可能有更大的影响。本研究着重探讨母亲个性、教养方式与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相关性,并以此为根据,提出一些改善和减少幼儿行为问题的建议。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广州市天河区内市一级幼儿园三所,每所幼儿园分别从大、中、小、托班各整体抽取一个班,共12个班360名幼儿(实发问卷360份,回收327份)作为研究对象。儿童的具体年龄在2周岁~6周岁之间,其中男性儿童175人,占抽查人数的48.7%,女性儿童152人,占抽查人数的42.3%;独生265人,占抽查人数的73.7%;非独生62人,占抽查人数的16-3%。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文献法、问卷法、测量法等。

(三)测量工具

1.Conners儿童行为问题父母用量表(CPRS-R)该量表于1998年由Conners等人共同修订,共有57个题目,七个因子,分别为认知问题、对立、冲动\多动、焦虑\胆怯、完美主义、社交问题和身心障碍。

2.大五人格问卷简版共20道题组成,分为五个纬度,分别是①外向性,②宜人性,③责任性,④神经质,⑤开放性。以往的个性测量量表使用较多的是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大五人格问卷将人格结构归类为五因素模型被许多研究所证实和支持,也被众多的心理学家认为是人格结构的最好范型,因此本研究用此问卷(由华南师范大学王才康教授修订后的版本)来测量母亲的个性。

3.幼儿抚养信念问卷(CCRBQ)(由华南师范大学王才康教授修订后的版本)共36题,分为四个维度,分别为:①管教,②知耻,③自主,④尊重。以往对父母教养方式的评定指标多从情感角度予以划分,但本量表侧重于父母的养育思想和观念,四个维度代表了中国父母抚养子女的普遍类型,且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三、结果

经过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的方法主要是T检验、皮尔逊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了以下结果。

(一)学前儿童行为问题在遗传生物学上的差异分析

1.不同年龄儿童行为问题的比较分析

由于1岁儿童的人数很少,只有3人,因此我们把1岁~2岁作为一个年龄段,同样的3岁~4岁、5岁~6岁也各为一个年龄段。通过F检验来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在行为问题上的差异。结果见表一:

从表一可知3岁~4岁时儿童的各种行为问题的平均分数要比1岁~2岁、5岁~6岁两个年龄段高,由此可以推测在3岁~4岁这个年龄段幼儿易发生行为问题。此外,在对立这一维度F值为3.389,且在年龄上的差异极其显著。

2.不同性别儿童行为问题的比较分析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了解男女生在行为问题上的差异。具体结果见表二:

由表二可以看出除了完美主义外男生在各维度上的平均分数都要高于女生。冲动\多动行为问题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焦虑\胆怯行为问题在性别上有极其显著的差异,即男孩较女孩更容易发生冲动、多动、焦虑和胆怯的行为问题。

3.是否独生在幼儿行为问题上比较分析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了解幼儿行为问题在独生与非独生上的得分及其差异性。结果见表三:

表三显示独生子女各个行为问题上的平均分要高于非独生子女,但幼儿行为问题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并不显著。

(二)母亲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分析

1.母亲个性和幼儿行为问题的相关分析

对幼儿的各种行为问题与不同母亲个性做皮尔逊相关分析,具体结果见表四:

由表四可以看出外向性、宜人性、责任性和开放性四个维度与幼儿行为问题的各个维度都呈负相关,且基本上相关都显著,即这四个维度的得分越高,行为问题的发病率则越小。其中,以宜人性相关最高,说明母亲越随和和信任孩子,孩子则越不容易产生行为问题。但在神经质这一个维度上则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各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即神经质得分越高,则幼儿越容易出现行为问题。

2.母亲管教方式和幼儿行为问题的相关分析

对幼儿的各种行为问题与母亲管教方式做皮尔逊相关分析,具体结果见表五:

从表五显示管教、自主和尊重三个维度和幼儿行为问题呈负相关,但管教对行为问题的相关基本不显著。说明母亲在教育子女时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自主,幼儿的行为问题越少。知耻维度在冲动\多动、焦虑\胆怯两个行为问题呈正相关,但相关不显著;在其余五个行为问题呈负相关,且和身心障碍呈显著负相关。

3.幼儿行为问题与母亲个性的回归分析

以幼儿行为问题的总分做因变量,大五人格的五个维度为自变量做回归分析。首先采用强行进入法做回归分析,发现有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线性相关不显著,因此改用逐步进入法做回归分析,结果如表六:

由表六显示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这个维度对幼儿行为问题有正性的预测作用,解释其变异的11.2%,即母亲的情绪越不稳定,其子女产生行为问题的几率越大。此外,宜人性这个维度对行为问题有负性的预测作用,可解释其变异的5.6%,若孩子的母亲为人热情、信任孩子,那么孩子就不易产生行为问题。大五人格中的其余三个维度(外向性、责任性、开放性)则不能预测儿童行为问题。

4.幼儿行为问题与母亲管教方式的回归分析

以幼儿行为问题的总分做因变量,幼儿抚养信念量表的四个维度为自变量做回归分析。当采用强行进入法做回归分析时,四个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线性关系均不显著。但抚养信念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回归效果却显著,即抚养信念可以预测幼儿行为问题的产生,因此改用逐步进入法做回归分析,其结果如表七:

由表七可以看出幼儿抚养信念中自主维度对于幼儿行为问题的产生有负性预测作用,其解释率为6.9%,说明母亲若给予孩子充分的自并信任鼓励孩子,减少父母对于孩子的压力,那么孩子的行为问题就越少。

三、讨论和建议

(一)儿童行为问题在遗传生物学上的差异状况

不同年龄层次的儿童的行为问题检出率存在差异,表现为1岁~2岁和4岁~5岁的行为检出率相近并偏低,3岁~4岁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最高,这可能与儿童心理年龄特点相关。3岁左右幼儿处在幼儿期(1岁~2岁)向学龄期(4岁~6岁)过渡的年龄阶段,是个体心理和行为发展上的第一个重要转折期,它既保留2岁的某些心理特点的痕迹,又开始呈现新的心理特点的萌芽,新旧交替在孩子身上面临着矛盾导致某些行为偏差。因此,对3岁儿童的身心发育应予以高度的重视,提示父母要按照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正确的教育。

本次调查显示男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女童,与肖倩、洪黛玲等人的报道相一致。除完美主义因子,男童在其他六个维度上的平均分数都要高于女童,其原因可能与男、女童的生理特点有关,性激素分泌的不同使男孩可能更富有攻击性、冒险性和控制欲。但更相关的可能与家庭、学校、社会对不同性别的儿童的教养方式、行为引导有关。在日常生活中对男孩比较放手,淘气、不听话、白作主张也能容忍;对女孩则束缚颇多、限制过严,认为女孩就该文静、守规矩、顺从。因此,提示父母和教育者要从性别角色刻板的印象束缚中解脱,注意消除性别角色偏见,使儿童身心获得充分自由、和谐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减少儿童行为问题。

虽然调查显示幼儿行为问题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并不明显,但独生子女行为问题的总均分和各因子均分值都高于非独生子女,说明独生子女的行为问题患病率高于非独生子女。这与国内的许多报道相似。其原因可能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较多关注和溺爱,非独生子女所在的家庭环境决定着其受家庭的关注和溺爱较少。

(二)母亲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探讨

1.母亲个性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

母亲个性与儿童行为问题有着重要的关系,不同的母亲个性可能对儿童不同的行为问题产生不同的影响。周华报告母亲的情绪和性格特征是决定养育方式和儿童的家庭成长环境的基础,同时也是儿童心理、行为障碍形成的基本因素。李晶报告,母亲心理健康水平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这与本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如果母亲具有积极的个性,如性格开朗活泼、兴趣广泛、善于人际交往、做事有条理、富有创造力等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婚姻关系和家庭氛围,使儿童生活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对幼儿的学习、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母亲为人谦虚、随和,信任孩子,极少打骂孩子或者发脾气,会用言语与幼儿沟通,有利于母子间形成安全依恋关系,儿童能逐渐矫正自己的行为问题,克服心理障碍,提高良好行为的能力。反之,母亲的个性不良将导致儿童的性格和行为上的偏差,如果母亲具有神经质、易怒、敏感、忧郁、做事马虎、恪守成规等不良心理品质及个性特征,会导致幼儿没有安全感,缺乏情绪控制与表达技巧,儿童经常感到焦虑,进而导致沉默寡言、性格孤僻、人际关系差、交往不良等问题。这一结论对儿童行为问题的预防有一定的启示,提示母亲应发挥个性中的积极因素(如随和、谦虚、平易近人等),克服个性中的消极因素(如对不良情绪的自我控制及缓解等),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减少儿童行为问题。

2.母亲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母亲管教理念中的管教、自主和尊重三个维度和幼儿行为问题呈负相关,但管教对行为问题的相关基本不显著。自主维度主要是指父母在教育子女时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自,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鼓励,以减少父母带给孩子的压力;尊重维度意指父母应该尽可能多地和子女进行交流,尊重和鼓励孩子的想法。说明母亲具有开放的思想和观念,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权利和自利,幼儿的行为问题越少。

篇9

【文章摘要】

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渭南市某中学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解题自我监控和数学问题意识有着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对中学生进行解题自我监控的训练能提高他们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从而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个提高学生问题意识的新方法。

【关键词】

问题意识;解题自我监控;实验研究

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我们都知道,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在于创新,而创新源于敏锐的问题意识,可以说,任何创新均开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创新。问题提出能力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培养创造力的第一步便是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作为一门以逻辑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的课程,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份关于数学学科提出问题的调查显示:中国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不及美国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成为当务之急。在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就体现出了对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重视。我们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能力是怎样养成的呢?首先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和意识。因此,对职前数学教师而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1.2 原因分析

我们知道,包括因子问题的能力:第一,阅读理解问题的情况下,学生的能力,包括结论和问题逻辑结构条件(或数学)的知识和理解;第二,对问题情境的能力的学生解释,包括接触并提取相关的知识,根据确定的,问题组织图像,图形或表格的形式,在信息解释的问题。自我监控的身体上的问题,了解监管,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学生的整个活动过程中,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保持积极的态度,自我监测,控制,调节,管理和评价。能力和自我控制的问题,有相同的,因此,本文将研究他们之间的相关性

2 研究目的和思路

本文提出的问题,从学生的数学自我监控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之间的关系的自我监控和数学问题。所以这个测试是通过阅读和数学问题,提出了新的问题,自我监控策略的过程或问题解决新问题来评估学生的能力的问题的实例,并根据试验结果对中学生自我监控与问题意识之间,学生的自我监控和数学问题的分析意识。

3 研究方法的设计

3.1 个实验组

陕西省渭南市人,一个学校,六班的学生,一年级。根据期的学生考试成绩,三的学生将最坏的情况下,60名学生参与了调查。5在2013年初,我们获得了“自我问卷”和“数学问题意识问卷”,然后,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通过阅读和理解数学问题,或问题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过程监测,提出新问题来评估学生的能力。实验结束后,我们根据这两个测试结果的自我意识的监控问题,分析了自我监控的意识之间的关系,与学生的数学问题。

3.2 实验材料

问卷自我监控,自我监控能力调查问卷”玉屏“数学问题,通过李可量表的形式,有5种可供选择的答案,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642,是自我监控能力的有效工具,完全满足本研究的需要。问题意识问卷的数学公式,运用问卷调查的数学问题意识,中海雅园,问卷包括10道选择题,通过第四家测试,可靠性和整体问卷为0.78份,检测工具是更有效的,随着研究的需要相一致。

3.3 数据处理

所有“问卷自编问卷”和“数学问题意识调查问卷”,SPSS17.0数据处理和人工检查问卷的使用。学生自我监控,采用Likert评分表反映的问题意识的测试水平的数学测试结果,得分5分,4分,3分,2分和1分。

4 实验结果和结论

4.1 解题自我监控和数学问题提出之间相关性分析

相关系数和自我监控的数学问题意识是0.881,这个值是正的,那就是自我监控能力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意识。

4.2 本研究结论

(1)每个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和不同程度的数学探究能力。

(2)自我监控和提出数学问题的正相关。

5 研究展望

自我监测可以启动和促进转移。移民是依靠自身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发展,在实施过程中的内部控制的转型,监测从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控制和调节,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可以促进。

本研究提供了增强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意识的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可能还没有被大量的推广,这与广大教师朋友的自我监控习惯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将进一步对数学学科的职前教师进行这方面培养,从而在根源上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最终达到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Ci(1998Cai,J.(1998a).A investigation of U.S.And Chinese students’Mathematieal Problem Posing and Problem solving .Mathematies Edueation ResearchJournal,10(1):37-50.)

[2]喻平.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及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3]丁亚元.元认知训练对提高中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实验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篇10

1. 英语教学向网络媒体模式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教师未彻底转变教学理念。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势下,教师仍旧沿用传统教学思想。在实际调查中,笔者发现众多因素会影响网络多媒体教学质量,尤其是教师认知。对于教师认知,其由生活、教学、受教育等经历构成,对自身教学出镜体验、教学活动分析等具有积极的意义。大量实践证明,教师认知会影响英语教学效果。现今,很多教师仅仅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在线教学相关内容,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忽视了自身所具有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语言沟通、交流少,过度看重视听。众所周知,多媒体科提供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感观需求。所以,很多教师会精心制作课件,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课件的作用,但却过于形式化,忽视了课本内容的教学。其所制定的课件虽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也局限了学生的想象力。长此以往,学生思维、联想等能力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其二,学生学习情况未得到明显改善。英语教学向网络多媒体模式转型过程中,学生无法尽快适应新学习环境。该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无需看黑板、做练习、记笔记等。多媒体在图文、音频方面存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但是多媒体会应用到很多语言信息,导致学生取舍存有难度,学生不明晰重点知识情况下,将不会积极、主动学习英语。此外,某些学生没有认清自身英语知识水平;对英语学习目标和重点不够明晰;未制定学习方案,缺乏学习自制力;无法对自身进行合理检测和评价。课堂教学除了教授知识,还应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而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几乎不再走动、板书,仅仅是讲解和操作主控台。由于缺乏言语、情感交流,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导致学生学习成效较低。

2. 推动英语教学向网络多媒体转型的有效措施

一方面,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通过培训,增强教师现代化教学意识,促使其成功转变角色(学习协调者和组织者代替知识传授者),不但注重安排学生学习活动,而且注重提升个人多元能力。在以往教学中,教师和知识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学生主体性并未得到尊重和确立。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切忌随波逐流,在认清形势基础上转变思想,科学定位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主体性,切实践行教学相关内容。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变“讲师”为“导师”,开放课堂,丰富教学资源,促进师生、生生交流,构建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与此同时,重视网络多媒体教学价值。网络多媒体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因此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例如,将学生进行分组,以某一热点新闻为探讨点,让学生应用网络资源进行PPT制作,并以presentation的形式进行分组报告。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网络资源应用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口语能力,使学生敢于讲英语,敢于表现自己,适应信息时代人才需求标准。转型期间,在很多因素影响下,学生极有可能产生抵触心理,此时教师应给予及时、适宜的引导。教师须积极鼓励学生应用网络,促使其明晰网络教学的价值。另外,组织、培训学生,提高其利用信息的能力;开放教学,支持学生自我查询、总结,提升其创新、联想等能力。

另一方面,则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在高中英语教学向网络多媒体转型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还应当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在高中英语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过去那种死记硬背、只重视英语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已经无法适用。因此,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制定适合高中英语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方案和计划。比如说,教师在教授学生单词的时候,可制作有趣的PPT,在视觉上给学生以冲击,让学生记忆更深刻。学生在复习单词的时候则可利用教师的课件来背单词,而不是抱着单词表死记硬背;在教授英语口语的时候,教师可播放一段影片,让学生进行情景教学,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学生平时练习口语不再只是跟着录音读,还可以利用时下一些高效的英语口语练习软件。

3. 结束语

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多媒体教学更为开放、生动、实用、创新等。英语教学转型过程中,教师须认清网络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以促使学生多元能力、教学质量提升。

[1] 朱玉梅. 大学英语教学从传统到网络多媒体时代转型中的问题与对策[D]. 湖南师范大学, 2007.

[2] 贾玲玉. 英语教学向网络多媒体模式转型中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