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专业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3: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科学专业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然科学专业知识

篇1

[关键词]武警指挥;自然科学类文化课;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13-0235-02

1 课程标准制定的基本情况

课程标准,是院校对课程的总体设计和科学规范,是指导课程教学、加强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是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和教学工作评价的基本标准。以课程标准替代课程教学大纲,是全军院校实施现代化教学工程的一项重要措施,体现了教学理念的转变,代表了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武警总部紧随全军教学改革的大潮,及时制定了各类课程的课程标准,其中2006年实施的初级指挥院校武警指挥专业本科学历教育文化类必修课课程标准:“依据总参《军队院校制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2005]参训兵字第375号)文件精神,根据教育部推荐使用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或面向21世纪教材的内容要点,结合武警院校人才培养特色、教学条件等共性情况制定的,院校应根据各自具体条件,作进一步细化,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课程标准。显然,该课程标准制定的总指导思想依据可靠、科学合理,既符合军队的文件精神,又体现了国家对本科教育中通识教育的总要求,更结合了武警的特点。目前,共开设七门文化类必修课程,具体包括: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电子技术基础(电工学)和大学物理。后四门课程属于理工类高等院校要开设的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课程结构总体偏重理工类,符合建设信息化武警的人才总要求。这些课程大多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地方高校优秀普通教材,每门课程标准中的基本内容几乎是所用教材目录的翻版。

2 自然科学类文化课课程标准实施中显现窘况

2.1 主观层面

部分学员对学习自然科学类课程认识上存有误区,认为学习这些课程投入大精力还不一定能学好,产出比低,何况课程内容与未来岗位任职关联甚少,因此学习动力不足存有厌学情结,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少数院校课终考试环节掌控不严格,也使学员存有侥幸心理及机会,助长了厌学情结。

2.2 客观层面

学员来源不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有来自部队统考入学的,有参加地方高考考上的,其中有些学员在中学主学文科,学习理科课程基本功薄弱,个别学员高中物理所学甚少,学习该类课程困难明显;机械地参照地方高校课程标准,制定出的课程标准定位偏高,加剧了实施的难度;再者,学员对英语四、六级考试及计算机等级考试极度重视,投入的精力过多,挤占了学习自然科学类课程的时间,影响了课程目标的实现。

3 对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现的几点思考

3.1 紧密结合武警部队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如实地把好自然科学类文化课课程标准的制定关

一是成立自然科学类课程标准制定临时机构,协调相关事宜。通常武警总部将不同科目的课程标准赋予多所初级指挥院校承担,即使同一所院校承担的不同科目,往往也会出现各自为营互不通气的现象,由总部牵头召开制定课程标准的联席会议,探讨课程间的关联性,共同谋划对策。

二是紧扣武警总部文化课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勇于打破常规,制定出科学合理、操作性强有特色的课程主要内容。2009年武警院校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深化以内容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实现教学内容整体优化。文化课教学,坚持与国家规定的教育层次相适应,结合培养目标和专业需求,精选内容,调整重点,充实前沿知识,强化理论应用与实验练习,打牢学员素质全面发展基础。”首先,由满足培养目标和专业课需求层面,确定相关课程必需开设的内容。譬如,依据军事运筹学对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相关知识的教学需求,优先确立高等数学、应用数学对应的内容。其次,把握课程间的内在关联,递次确定相关内容。例如,根据大学物理、电子技术基础的需要,确定高等数学必需开设的内容。最后,前呼后应、优化组合,确保每门课程应有的连贯性,舍得放弃关联性不密切的内容,尤其要降低定量计算方面的要求,增添与武警专业、职业联系密切的内容,以定性介绍、专题讲座、研讨自修等形式拓展学员视野。

3.2 依据课程的主要内容体系,求实地把好教材编写关

课程标准中通常要列出本课程的基本教材和参考教材,依据确定的课程主要内容体系,基本教材视情由武警总部统一组织编写最佳。其一,该类课程自身连贯性较强,一旦课程的主要内容有较大调整,再继续使用地方院校的统编教材难免牵强;其二,自编教材可适时适宜地添加与武警指挥关系密切的内容,体现武警特色,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课程目标的实现。另外,自编教材可按基本内容、延伸内容两大体系编写,基本内容兼顾到基础弱想学而力不足的那部分学员,它是全体学员必须掌握的内容,考核分值定位在70分左右,延伸内容适合功底厚实学有余力的学员,如此有助于破解“学不会与吃不饱”的困境。

3.3 恰当定位学习自然科学类文化课程的意义,真实地把好实现课程目标的认识关

一是珍惜学习时光,无愧本科教育。回顾武警初级指挥院校20多年的办学历程,学历层次由中专、大专到大学本科,学制由二年、三年到四年,其开设的文化基础课相应由少到多、由浅到深,而满足第一任职所需要的岗位技能基本相对稳定,也就是说任职教育所需时间大体恒定,可见延长的学制主要是用来打牢文化功底、提升综合素养,试想仅仅局限于满足第一任职需要,教导队的培养方式快捷实用,国家又何必劳民伤财不断提高培养层次,个中缘由显而易见。换位思考,延长的学制不用来打根基、提素质,在碌碌无为中白白流失掉,如此岂止是可惜,将有愧于党和人民,也与自己受到的本科教育名不副实。

篇2

[关键词]中职学生;自然科学;有效策略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事业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国家对于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只拥有高超专业技术的职业人才,已经不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是既拥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又掌握高超技术的专业型人才。因此,提高中职文化课教学,成为改革中职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中职自然科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学习基础差,缺乏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中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差,中职自然科学所讲述的多是理科方面的知识,而中职学生的理科基础本来就差,而且大部分学生对于中职自然科学教学都缺乏兴趣,致使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二)教师不重视自然科学的学习

中职院校大部分专业开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门技术,在将来毕业之后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因此,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更加注重的都是技能方面的学习,而忽视了文化课知识的学习。以中职学前幼师专业为例,这个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幼儿园教师,自然科学课程所讲述的内容,看起来与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发展的联系不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并不重视自然科学的学习。

二、提高中职自然科学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正视自然科学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较差,他们对于文化课的学习缺乏信心,认为自己学不好自然科学知识,对学习文化知识存在一种厌倦的心理,这种错误认识,极大地阻碍了中职自然科学的教学。因此,要想提高自然科学的课程教学质量,首先就必须让中职学生正视自然科学学习的意义。例如,在学习了电路的简单连接这一课时后,学生可以掌握电路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生活技能。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渗透一些与生活相关的知识,使学生感受学习这方面知识的重要性。此外,针对学生的厌学心理,教师还可以适当地鼓励学生,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辅导。只有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了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他们才有可能认真地学习中职自然科学知识。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升教学质量

新课改之后,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日益凸显,这种教学的转变不论是在普通中学还是在中职院校里,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在课堂上提升教学质量,不应只从教师方面下手,还应当从学生方面入手,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而不是时时刻刻都等着教师在课堂上将知识一点点分解,传递给学生。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始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有趣的教学情景或者是让学生自主在课下尝试一些小的实验,让学生可以自主地探究自然科学知识。例如,在教材上有一个教学活动是《自制平衡玩具》,这个活动富有趣味性,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学前幼师专业的学生而言难度也不大,学生经过了一次尝试之后,感觉物理学习的难度不大,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之后,学习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要学会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知识。

(三)教师要学会提升自身素质,与时俱进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事情,教师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引导者,如果教师自身的素质不够高。在课堂上教学观念传统,不能正确地认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那么学生必然也不能很好地学习知识。因此,教师必须要提升自身的素质,学会与时俱进。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教师虽然承担着传递知识的责任,但是他们一样也需要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教师在教学时,才不至于落伍,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同时,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教师如果在教学中给他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对学生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改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总之,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虽然比较差,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学不好自然科学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正视中职文化课教学,积极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中职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参考文献:

[1]苏莉君.现状与对策:提高职业中专物理教学质量刍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4(17).

[2]姜桂荣.让物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J].当代教研论丛,2014(11).

篇3

关键词:高校;课程;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51-03

一、引言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种普通教育或素质教育,具体指对一些不直接应用于职业实际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培养,包括对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公民意识的陶冶,个性品质的训练。

二、历史沿革

目前公认的第一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的是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1828年的《耶鲁报告》标志着美国通识教育的启航,该报告以“对学生的官能进行经常的生动的训练,以规范和完善学生的心智、发展他们的潜能”作为通识教育之目的;1945年的《哈佛报告》提出以培养“全人”为通识教育目标;1978年的《哈佛核心课程报告》指出通识教育是以培养20世纪有教养的人为目的,提出大学必须强调普通核心课程,推崇深度(专业教育)和宽度(通识教育)的共同发展;2002年的《更大的期望:全国迈向大学的新愿景》呼吁大学应保证学生有在校学习期间获得具备持久价值的知识和技能的权利,在将来步入多元化的社会时都能迎接随时出现的各种挑战。

三、通识教育发展现状

篇4

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了解本专业的特色、要求及就业方向,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提高自己专业能力。

1.1专业特色

笔者认为,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必须与整个学校其它专业学科和谐发展,且需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而形成本专业的特色。所以,在建设学科的时候,需在牢牢把握突出科学技术背景、突出工具类知识、突出工作和就业能力、突出面向具体就业岗位的思想,使学生在掌握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掌握各种现代管理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和技能。从而实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专业特色。

1.2专业要求

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业有成后,可以从事的行业虽然涉及面较广,但总得来说,主要是流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外大中型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等的行政相关岗位的工作。所以,在专业要求上,主要学习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行政学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

2.专业能力培养的方法

对于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政策敏锐、信息获取与分析、公共事件的调研与分析、组织协调等能力方面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大学学习阶段,就应该注重和有意识的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2.1专业知识的学习

这是学习行政管理专业,提高专业能力最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本专业学生专业思考、专业行事的第一步。必须对专业知识以及与此相关专业的知识有一个基础性的了解,对专业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必须掌握。清楚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清楚行政管理专业与相关专业的联系,如与政治学的关系,与经济学的关系,与管理学的关系,与社会学的关系以及与法学的关系等。

2.2专业思维的培养

专业思维的形成基础虽然取决于自身活动的科学定位,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专业思维往往发挥指导和衡量的作用。所以,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需要努力将知识转嫁成指导自己思考与实践的思维模式,形成专业性思维。

2.3专业方法的培养

方法是思维的具体外在表现。对于行政管理这门实践性要求比较高的专业来说,专业方法的合理运用,往往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成效。在学习的过程中,常会发现很多同学对理论知识基本掌握了,但在应用起来却不知如何运用。这主要就是专业方法没有掌握的问题。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注意培养运用专业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如:理论联系实际法、案例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定量研究法待。

篇5

 

关健词:研究生 中医药教育 科学融合 教育思路 

    100多年前,马克凋、就曾预言:“自然科学往后将会把关于人类科学总括在自己下面,正如同关于人类的科学把自然科学总括在自己下面一样:它将成为一个科学。”这一过程将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的过程。

    从科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在人类科学发展的初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本来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直到巧世纪下半叶,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社会进步和生产发展,才促使科学分化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体系,这一分化直到现在仍在进行,并形成了门类众多的各种学科。这种分化,对于人类来讲,纯属迫于无奈,它既是科学上的进步,又反映认识上的局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经过长期分门别类的独立发展,在各自领域已逐渐成熟,但是以栖牲对整体的把握为代价的。正如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指出: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整体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身,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各学科之间实际上存在的有机联系,任何时候都不能被截然分开。只有将各学科的研究综合集成起来,才可能取得对客观世界的全面正确认识。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摆在人类面前的很多问题已经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解决,必须通过学科间的融合和跨学科研究,才能开辟当今人类前进的道路。祖国传统的中医药学也面临着与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人文社会科学最新成就的融合及跨学科的研究,它自身的各个学科也面临着相互融合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科间的类比和借鉴往往引发创新和发明,这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的大学教育基本上沿袭了西方的教育模式,中医药教育吸收西方医药教育诸多科学管理方式的同时,放弃了体现自己民族特色和深刻哲理的一体化思想,把中医药分门别类地组成独立的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等系,下面又分成各种学科:中医药密不可分的关系被人为割断,这种弊端持续至今已近半个世纪。这样就造成了学药的不懂医,他们有的到医院药房去捡药、配方,有的到行政部门去从政,只有部分到药厂、药检、科研部门去做研究工作。学医的虽能看病,但却被封闭在狭小的专业知识空间。特别是研究生专业范围更窄‘这种现状令人优虑。纵观历代有成就的医家,中医药研究生应该向他们学习,通晓经典,遍涉医文史哲,深究先秦诸子,宋明理学。经、史、子、集无不披览,具有扎实的国学功底,再加必要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拓宽思路,引进和借鉴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从而验证中医药理论哲学基础的科学性,先验性。实践一再证明,这是一条成功的经验。然而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就连中医原著都读得不多,中医原著《伤寒论》‘考金匾》‘《温病》、《内缈‘《医古文》各50学时,最后医古文照样过不了关,这就没有把根留住,没有学术源泉、怎能深人发展?

篇6

论文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平台;模块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以跨越式的发展速度,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随之产生。它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制造业、工程建设、工程设计与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具有较强的地方性特征,它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主动探索和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以保证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有相应的课程体系作依托,本文结合沈阳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谈几点看法。

一、应用型人才的特征

应用型人才是指利用科学原理为社会创造直接利益的人才,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或新知识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领域。应用型人才必须紧随社会需求发展步伐,强调行业和产业所需的科学知识,以突出工程应用能力为特征的同时,还应具备综合素质和谐发展的特征。因此,应用型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具有如下特点:

1.在知识方面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以及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进一步发展所需的知识平台。

2.在能力方面

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适应能力,它集中体现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工程技术与工程实践四个方面的运用能力,所以工程类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要从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3.在素质方面

应用型人才不仅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一定的非专业素养(思想政治、人文科学、职业身心等非专业方面的素养)。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一方面以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和达到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要求来构建。应用型人才应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以及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不但具备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也要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另一方面,课程体系紧密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特色、社会发展需求,构建以应用型为特征的理论课程体系和以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因此,课程体系应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工程技术与实践等课程。

沈阳工程学院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进行重新整合,优化课程结构,删减陈旧课程内容,更新课程内容,注重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实用性以及课程的综合化程度。注重课程间的衔接与统筹协调。新课程体系以主要课程为核心,突出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构建了“平台+模块”的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即以理论课程、实践实验课程、综合素质课程为三大平台;课程设置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通识教育课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五个课程模块。

1.公共基础课课程模块

在“必需、够用、管用”的原则下,加大主要基础类课程的学时数,设置21门公共基础课,共计948学时、55学分。其核心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公共基础课教学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初步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2.专业基础课课程模块

根据专业知识结构的需求,打破传统课程界限,对课程进行重组,适当减少课程门数和学时数,设置11门专业基础课程,共计476学时、29学分。其核心课程包括电路、电子技术、电机学及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内容遵循“合理选择,梯度深化,有机结合”的原则。

3.专业课课程模块

专业课程模块是根据专业岗位特点设置的课程。它以深广适度的公共基础和较宽厚的专业基础课程群为基础,为满足行业人才对知识的需求,设置“适用对口且高新技术含量高”的专业课体系。专业课模块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1)专业必修课。对课程门数重新调合,压缩总学时,注重工程应用能力培养。设置6门专业必修课,共计322学时、20学分。专业必修核心课程包括电力系统分析、电气设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高电压技术。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行业所必需的专业理论素质。

(2)专业选修课。为了突出专业特色,反映专业、学科发展前沿(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技术、数字化变电站应用技术、直流输电与FACTS技术等),设置16门专业选修课,共计144学时、10学分。整个课程模块注重新知识与新设备的掌握与应用,进一步拓宽了学生专业知识领域,使学生能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专业方向,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通识教育课课程模块

为提升应用型人才的人文科学、职业身心等非工科专业方面的综合素养,充分体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理念。通识教育课程模块设置9门通识教育课,共计172学时、7.5学分。通识教育课程是面向全院开设,要求学生必须在每类课程中选修一定的学分。

5.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模块

构建由基本技能(计算机实训、工程制图与CAD实训、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专项能力(电机检修实习、电缆施工工艺实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习、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实习、专业课程设计)、综合能力(变电站仿真实习、电厂仿真实习)和工程应用能力(变电站设备装配实习、电气运行实习、毕业设计),且与理论课程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集中实践教学体系。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设置22门课程,共计40周、40学分。其核心实践环节包括变电站设备装配调试实习、电气运行实习、电厂仿真机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

三、课程体系的特点

第一,课程体系体现了“强化两头,优化中间”的指导思想,即强化基础理论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优化专业课程的思想。满足应用型人才应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宽广的专业理论知识,系统受到工程技术与实践的训练,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的要求。

第二,课程体系中,每个课程模块又设置了核心课程。所谓核心课程是指把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人的生存与发展密切联系的知识与经验体系。核心课程的学习,提升了应用型人才的社会竞争力,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更为宽阔的专业知识,具备走向社会所必需的素质与能力。

第三,课程体系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通识教育课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提升学生广泛的适应能力和潜在的发展能力。

第四,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加大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经过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学生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把学生培养成能动脑、懂设计、会实践、有系统概念的应用型人才。

篇7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体现在人能否正确对待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这是一种人生态度。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护理活动理应充满人文因素,但是目前无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还是护理教育本身,都没有能够充分体现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教育不等于人文学科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它不是仅仅教给学生一些人文知识,而是促进人文学科中内含的价值———人文精神向个体身心的内化。这正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1]

2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2.1护理学对人文精神的重视不够

护理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由于护理学形成于西方近代科学机械决定论盛行时期,因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护理学还是侧重于自然科学和技术操作,将护理对象看成有生命的机器而忽视了情感、心理、、社会角色等人文属性,相应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传统教育模式,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护理学只有与人文科学相结合,并接受它的社会价值导向,才能满足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要,这也是护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2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武有祯等已对国内24所院校3年制本科护理所开设的人文课程进行了统计,结果为各院校开设的人文课程从1门到5门不等,平均2.63门,所占学时数的比例从1.8%到8.4%不等,由此可见,各院校开设的人文科目偏少,课程开设形式不合理,课程设置不齐全。[2]针对此现状,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高,有待于科学、合理地增加人文课程,如护理心理学、护理美学、护理伦理学、公共关系学、人际沟通等,保证人文课程在总课时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在增加人文课程的同时,必须精简和压缩传统的生物医学课程,彻底打破原有的三段式的护理教育课程结构体系,加强学科间内在结构和逻辑上的联系,使护、医、文相互渗透。目前已有部分院校对此作了有益的尝试,提出了“自然科学基础课、人文社会科学课、预防保健课、医学基础课、医学临床课、新型护理技术与方法课”6大课程模块,体现了“突出护理、加大人文”的新型的护理课程结构体系。[3]

2.3专业人员的人文素质不够

我国医科学生高中阶段就被分在理科班主攻数理化,几乎放弃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进入医学院后更是局限于繁重的护理专业知识及相关自然科学、外语的学习,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缺少人文素质的浸润与引导,导致学生认识、理解社会的能力不强。虽然已有不少学者意识到加强人文教育的必要性,有不少院校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教师的教育思想、人文修养都存在与现代护理学发展不相适宜的问题。

3构建护理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3.1全面营造人文素质教育氛围

首先,有计划地举办人文讲座、名片名著欣赏、文艺表演、演讲比赛等,有效地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比课堂教学更切入社会热点,内容更广泛、更新颖,对学生的影响也更深远。其次,营造内涵丰富、生动而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主导文化(第一课堂为代表的学生文化)之外的文化活动现象,它通过感染、暗示、激励与心理调适等多种功能,改变着学生的情绪、情感、行为规范与生活方式等,它有巨大的教育功能。[4]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的绿化和规划、校训与学生行为规范的制订、人文景点的设立、教室和实验室的布置等,处处体现人文思想,使学生在良好的人文氛围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再次,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引导学生积极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不断增强人际交往与语言表达能力,自觉提高自身人文修养。

3.2构建多层次立体的课程体系

进行大面积人文知识普及教育。开设“人文素质修养”必修课,并在其他护理专业课程的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把“传道”和“授业”有机结合在一起,同时,结合护理学的专业特点开设系列选修课,构成一个比较合理的、完整的人文课程体系。

3.3创新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方法

成功的人文素质教育必须是充满想象和创造的。因为人文素质教育不是用概念解释概念,而是给出意义在其中得以显现的场所,以使被教育者生成意境。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意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与之相对应的是自学、课堂辅导、计算机仿真/实验研究、论文/设计或实验、社会实践等方式。这样,学习过程就转变成学习—应用—发展知识的过程。所谓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而不是只教授学生人文知识,更不是背诵人文教条。在人文领域,情感体验永远比理论对人的影响大。[5]

3.4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整体素质

3.4.1加强对专业教师人文知识的培训:护理专业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护理学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还必须具备应有的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知识,并能有意识地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如生理学和心理学、临床护理与伦理学、基础护理与美学等课程的有机结合,可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得到人文素质教育。

3.4.2充分运用教师的人格力量:有调查表明,多数学生对护士形象的确立,首先来源于专业教师,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往往对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涯中起很大的作用,她们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教师对护理专业的极大热情、幽雅得体的谈吐举止、独到的见解与创新的思想、高度的敬业精神等无时不感召学生、激励学生。

篇8

音乐专业学校注重的就是对于音乐人才的培养,为了我国的音乐事业得到快速的发展,音乐专业学校必须加强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目前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音乐专业的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达到社会对于他们的要求,因此提高音乐专业学生各种素质能够提高学校的地位,提高学校在招生方面的竞争力,为音乐专业学校吸引更多的音乐人才。

一、音乐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现代化音乐人才,对音乐专业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教育是其中的至关重要的一点,学校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素质的培养能够快速的提升多数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修养。目前,大部分的高校学生主要是将音乐作为一种工具性学科,进行各种学习和实际练习,而忽略了音乐学科的人文性,使得大部分的学生人文价值的缺失。许多的高校发现了这种教育模式下的种种问题,因此开始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关注和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拓宽学生的政治视野,在提高学生音乐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对于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不断完善。音乐专业学校培养的是祖国未来的音乐工作者,对于音乐专业学生来说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音乐工作者,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而好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必须要在良好的素质之上建立起来。

二、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提高老师人文素质,以老师为榜样

在大多数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大多数的时间都和老师在一起,他们与老师的接触是最为频繁的,因此老师的人文素质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对于音乐高校老师人文素质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中,学生都可以体会到音乐教学中的人文气息,老师要灵活的运用自己的人文修养来不断地感染身边的每一位学子,为学生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有了追求的方面和前进的动力,才能够不断地提升自身人文素质修养。对于音乐高校来说,他们需要加大人力资源的管理力度,挑选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音乐专业教师,如果学校的招收人数不断增多,学校依然应当认真的挑选综合素质较强的音乐专业老师,学校在后期还要对教师进行一些培训,给与老师外出进修的机会,也可以在各个音乐专业学校之间进行相互的密切交流,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文化资源,加大对于音乐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这是学校应当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

(二)增强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渗透

在音乐专业的课程设计中,不断地进行人文课程的渗透,将音乐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尽量的融合在一起,学生在接受音乐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会对他们的人文素质有所提高。但是想要加强这种学科的互动性不仅仅需要老师的努力,还需要学校建立相关的制度来维护,为音乐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的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需要将音乐课程和人文课程相互融合,将需要对于音乐专业课程进行一定的简化与合并,例如:对于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外国音乐史》和《中国音乐史》,我们可以将其合并为《中外音乐简史》,然后在其中添加人文性的元素,让该部分课程更加具有系统性。同时,学校也可以加大人文素质课程的比例,由于音乐专业学生的人文课程也是非常少的,增加人文课程也会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让学生的艺术素质和人文素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三)对音乐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文化建设

学校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是提高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可靠途径,音乐可以让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提高,因此音乐也可以说是人文学科中的一部分,但是现在的许多大学都是将音乐作为一种技术传授给学生,这种看待音乐的方式是完全不可取的。音乐专业需要培养的是具有较高的音乐素质,可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音乐优秀人才,不可以将音乐教育功利化和工具化。学校可以给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并且在开展校园人文建设时要具有针对性,营造好的人文氛围,如;学校对校园环境进行人文化的规划,校园建筑具有人文气息的命名以及校园园林的人文化设计,并且在其中融入艺术元素,让音乐专业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于他们的关注,彰显出本校音乐教育的特色。创建校刊、校报、校园网络等媒介来不断地向学生宣传音乐专业文化以及人文素质,让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实现同步发展。

三、音乐专业学生自然科学素质的培养

大部分的音乐专业学生在就读高中的时候就很难在课堂上接触到自然科学,所以他们的自然科学素质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现代的音乐人才不得不具备一些必须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现在学校为音乐专业学生开设各种具有实际作用的课程,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对于学生的自然科学素质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音乐专业的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从中寻找音乐的灵感,同时可以为学生传授自然科学知识,让音乐专业的学生来更多的了解自然文化知识,在提高自身艺术素质的同时也会提高自然科学素质,一举两得。

四、音乐专业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该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的,作为一名艺术生,必须具备强大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在各种艺术活动之中,将创新意识应用到表现艺术作品的各个环节,不断地探索出新知识、新技巧、以前人的丰富经验作为基础,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表达出自己独特的艺术见解。

例如:老师为学生准备一段视频,让音乐专业的学生为这段视频配上一段音乐,首先学生需要理解这段视频的主题,以此为根据,对于每个小片段进行分析,提出新的想法,不能拘束于过去的经验,学生要不断地想象这个画面,感受身处这个环境中的人的情感,在不断地想象之中,根据自己深厚的音乐基础,制造出符合自己内心作品。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不断地思考,联想,对于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的锻炼是非常有用的。

五、音乐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音乐专业学生课程改革

首先,学校要对音乐专业的教学目标进行统一,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的内涵和综合素质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让老师们能够充分的意识到这一点,老师加强对于学生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职业素质等综合素质的专心培养,学校在设置相应的音乐专业课程的同时设置大量的选修课,让学生在气氛活跃的选修课程中能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学生可以选修各种语言课程,这让学生对于外国音乐的鉴赏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掌握了一门基础的语言,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也会起到敲门砖的作用。同时对于选修课采取学分制,每个学生至少拿到两个学分,选修一门拿到一个学分,如果有些学生对于选修课中的一些课程非常感兴趣,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选修多门课程,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音乐专业学生教学方式改革

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对于一些音乐专业学习能力较高而综合素质偏低的学生我们要具有针对性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法、合作学习法等等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例如:在合作学习法的使用中,学生之间相互接触,相互交流的机会比较多,他们通过自己与他人的比较更加的能够懂得自身的不足之处,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学校应当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校内外的音乐活动,在不断地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获得终身难忘的一次宝贵经历。

(三)当代科学技术在教学中的良好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被应用到课堂的教学当中,在音乐专业学生的学习中,他们对于各种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的需求更加突出,学生使用现代化的计算机辅助软件、音响技术、音频编辑设备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多媒体制造能力。在现代先进的教学资源的帮助下,学生的音乐应用能力的到全面的提高,而且学生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以求适应各种先进设备的操作要求,学生在提高自己的音乐专业综合能力的同时也会让他们的对于现代新型设备的了解更加深入,对于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篇9

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以往高师院校理科教育过分强调教育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片面强化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和削弱了理科学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致使高师院校理科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发生了偏差,很难培养出时代需要的、适合中小学素质教育要求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理科教师。因此,加强高师院校理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尽快提高高师院校理科学生的人文素质,已迫在眉睫。

一、加强高师院校

理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高师院校理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代科学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当代科学的发展,正呈现出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综合化为主的趋势,特别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综合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今天,我们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经常看到许多自然科学概念、术语和公式,同样,运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进行综合研究的学科也比比皆是,如人才学、科学学、管理学、人类学等。现代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也都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人类已越来越趋向于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这种科学发展的趋势,要求高师院校教育亦要有相应的综合化发展,这就是文理渗透,学科交叉。而高师院校理科教育更要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才能培养出文理兼备,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的中小学理科教师。在教育上实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有效地帮助高师院校理科学生开拓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领域,提高其相应的人文素质,已成为高师院校理科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二)加强高师院校理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师范教育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师范教育经过长期的探索,发展到今天,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大力推行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其规律性的认识。首先,从高师院校教育的本质上看,它的目的在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对于人才的培养,不仅局限于单纯的专业知识和才能的掌握与运用,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促使学生在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方面健康地发展,在于强调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获得一种新的观念,一种主体能动性的感召力、创造力和想像力。其次,从高师院校教育的功能上看,它不只是培养某一门学科的中小学教师,还要培养一批知识群体,他们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也就是说,一个受过高师院校教育的人,不论他学的是什幺,都应该在哲学、语言、文学、艺术、历史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知识,有较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再次,从高师院校教育的过程上看,理科学生在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接受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他们以后的工作中,就能以某一知识为基础,向外迅速吸收各种文化领域的营养,用一种适应时展的文化内容充实自己,开拓自己的知识范围,使心灵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深化,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也会变得丰富多彩,因而能在自身所受的专业教育中保持自由和开放,在精神上不是被专业知识所约束的奴隶,从而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大任。

(三)加强高师院校理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人,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的现代化。民族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与当代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人文精神是文明的成果,是文明的结晶。人文科学是文明教养的学问,是教育人的学问,它包含着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也包含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包含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也包含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精神、激扬人的意志、规范人的行为、维护人的健康、控制社会稳定乃至发展经济、协调人际关系等。所有这一切,都是民族素质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各国科技竞争、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激烈,而这些竞争,归根到底还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现在高师院校培养的人才,既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又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承担者。面向未来的理科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科学知识和较强的综合创新能力,而且还要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崇高的道德情操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这就更需要对他们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四)加强高师院校理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普通基础教育发展和完善的需要

我国传统的基础教育由于受升学指挥棒的影响,实际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应试教育”,升学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很难得到培养和提高。高中过早地文理分科,对文科学生就忽略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基本知识的教育,理科的学生,则无暇顾及历史、地理课的学习,造成了学生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不够全面扎实。为了纠正以往基础教育存在的偏差,同时也为了适应基础教育内容日益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对高师院校理科学生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二、高师院校理科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的涵义和内容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涵义

人文素质是相对于科学素质而言的。科学素质是指人们通过学习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后内化的自身素质,它包括科学技术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能力和科学品质等。人文素质则是指人们通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后内化而成的自身素质。具体来说,人文素质包括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群众观点、集体主义观点、劳动观点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具有现代社会意识观念,如质量观念、效益观念、创造观念、忠于职守观念;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献身的精神;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劳动态度和团结互助的美德;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认识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并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做人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品质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教育学生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理性、情感和意志等。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就当前高师院校理科教育的现状而言,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以哲学原理为主要内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哲学修养对于高师院校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它对于培养理科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作用。

2.高品位的艺术教育。对中外文学名著和音乐、美术作品等,要有所了解,要懂得欣赏,不断提高理科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真假、美丑的能力。

3.系统的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历史教育。对国内外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要有基本的了解和正确的评价,能以史为鉴,以客观、冷静和负责的态度对待过去、现在和未来。

4.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培养人文素养,陶冶人文精神。通过人文精神教育,可使理科学生具有崇高的理想、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等。

5.以激发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为主要目的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是当前高师院校理科学生最迫切、最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唯其如此,我们的大学生才能具有鲁迅先生所期望的“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而不被淹没的力量”,我们的民族才有真正全面振兴的希望。

6.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教育。不但要有选择、获取、吸收和消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而且对各种问题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并能准确地表达。

7.社会公德和文明礼貌修养教育。

三、高师院校理科

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照搬前苏联教育模式以来,专业教育观和重文轻理的观念一直在高等教育中占主导地位,使得高等教育在发展中一直存在两个误区:首先,过分强调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忽视了高等教育自身的特点,使得高等教育的目标常为社会发展目标所左右,淡化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次,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方面,常置人文教育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不仅在学科建设上人为设置门户之见,阻碍了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和谐发展,而且忽视大学生培养中的最重要一环――“人”的培养,忽视他们作为人所应有的个性、品德、情感、观念等的培养。这两方面的偏差使得大学生中存在高知识水平与低人文素质的矛盾,这种情况在高师院校教育特别是理科教育中同样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当前加强高师院校理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最为迫切的是转变这些片面的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真正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这方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很具有典型意义。它从初创时一所默默无闻的工程技术学院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理工大学,期间经历了单纯工程技术――理工结合――科技、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相结合的三个阶段。特别是二战以后,它反复总结了以往的经验,适应时展的要求,更新教育观念,在发展自然科学领域时,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并非常重视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与渗透,从而成功地完成了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两次大的战略转移,这为它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改革学科课程,发掘隐性课程

我国高师院校长期以来不重视人文类课程,课程内容陈旧,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失调,造成理科学生知识结构的严重不合理,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为此,必须对以往的理科课程进行改革。首先,要提高人文学科在课程结构中的比重,设置普通人文课程,开展基础教育;其次,要认识到仅仅追求学术性课程的不足,注重学生人格的完整发展,关心他们的情感、身体等诸方面的要求;再次,进行课程内容改革,选择最精华的最有价值的人文内容来开设人文课程;最后,着眼于人文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可在高师院校理科设置综合文科课程。除改革学科课程外,还应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开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多种方式,营造浓厚的人文素质氛围。它主要包括: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的熏陶,激发美的情感;组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如读书班、艺术节和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建设等,使之作用于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促进他们的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利用教师的榜样作用和同学之间的互相影响,解决学生思想、情绪中的问题,使之身心健康发展。

篇10

人才的培养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就会对人才提出不同的要求,目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转型期,全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已经从专科医生发展到具有综合素质与综合技能的全科医生。基于此,作为医学人才重要的输送基地―――医学专科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势必要发生根本性转变。应如何结合医学学科其综合性、服务性以及实践性的特点,通过人才培养结构的构建与优化,从“实践”与“应用”上下功夫,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实践型医学人才,成为了诸多医学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为切入点,对如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详细阐述,供广大同行予以参考。

一医学人才培养结构体系的构建

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以及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医学人才培养如果想走上实践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就要形成一个完整而系统的人才培养结构体系,不但要进行课程与教材结构的优化与重构,还要从知识、能力以及素质等多方面进行优化与构建,使人才培养结构更加科学和完善。

1知识结构的构建

优化医学人材培养结构首先要对知识结构进行优化与重构。一是专业知识方面。要针对于目前社会急需的护理专业以及临床医学专业,适当的将专业教学以及基础教学阶段将主干课程减少,同时增加或者修订一些必要的与课程相应的内容,使学生学习更具方向性;同时要大力发展特色专业,尤其是具有区域特点的医科学校,要结合本区域的产业特色有针对性的开展新兴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要加大对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制订专业培养计划、扩大专业建设领域。二是其他知识方面,包括人文社会以及自然科学。作为一个综合型医学人才只掌握医学专业知识显然是不够的,要通过人文社会知识来拓展学生的文化和知识空间,通过知识与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来让他们的思想和心智得到培养,使他们的审美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适应社会发展做好精神准备。而自然科学中的化学、数学以及物理学和生命科学等知识信息,都是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基础,伴随科技的飞速发展,医学与自然科学已经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密切联系。

2能力结构的构建

医学人才的能力结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知能力,即学生的自学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等,由于医学专业其特殊性,毕业生走上从医岗位会面对很普遍的一些并没有定论的临床问题,而当面对这些问题时就是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应对能力的考验,因此,要让学生们在认知过程中学会独立学习,并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使其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获得提高;二是实践能力,即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交流能力等等。医学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特征,这需要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即我们所说的临床操作和实验操作方面的技能。医学专科学校的学生在文化素养以及智能发展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但与医学实践的要求仍旧还有很大距离,因此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但是社会发展对优秀医学人才提出的要求,也是医学专科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结构创新的有效途径。

3素质结构的构建

素质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人自身所具备的特点以及后天形成的素养两者的总和。社会进步与医学发展,使人们对医学人才的需求标准也随之提高,传统的治病救人已经无法使服务对象得到满足,而新型医学人才必须要实现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一是思想道德素质,新型医学人才不但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思想觉悟,还要有崇高的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以救死扶伤、服务社会的思想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规范;二是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指学生所具备的能力、修养和知识的一个总和,它是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基础的,要求学生在具备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有广阔的文化知识面,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科学的知识结构;三是业务素质,是指学生在进行与专业业务活动的过程中应具备的能力与素养,它主要是对学生专业理论学习以及与医学相关专业知识的认知程度,以及学生在面对临床实际问题时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解决的能力;四是身心素质,即医学人才在具备知识才能的基础上,首先要保障自己的身心健康,只有当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的体魄,才使促进其学业、事业走上成功。

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方法途径

1注重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十分重要,培养实践型与应用型的医学人才,最重要的就是要给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条件和实践机会,让学生们在进行知识学习的同时得到更好的实践锻炼,从而提高他们运用医学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一是要加强校内实验室的建设,给学生提供先进的仪器设备,通过专业实验室或者实训中心来优化实验室条件,并通过实验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使学生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先进的医学设备和医学信息,使他们专业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二是要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由于社会对医学人才需求不断发生着变化,使得校内实践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为了满足学生实训需要应该努力拓展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可以通过与医院和医药生产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多样化的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们通过社会实践来拓展和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通过实践证明,强化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集学习、实践、研究于一体的实践环境,不但可以使学生应用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为用人单位输送更多合格的实干型人才,还可以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有效解决目前医学专科学校存在的基础性建设薄弱的困难,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双赢”。

2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一般来说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分为四个环节,一是基础实验环节,要求学生们在本校实验室接受专业实训和专业课程的基础训练;二是医院实习环节,通过让学生们到医院进行现场实习来熟悉和了解医院环境和具体要求,通过见习的方式来让学生参与医疗实践活动,从而获得实际的医疗工作经验;三是现场实训阶段,让学生们在实践基地通过专业人员的引导,开展医学专业工作的实践训练。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训练来对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先进的医疗设备获得直接体验。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将新技术引入到实践训练中来,让他们能够对最新的医疗技术动态做到及时掌握,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起科学、创新的思维方式和超前意识。四是毕业设计环节,即学生完成论文设计,并顺利通过论文答辩。要注重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如类似于临床、护理、口腔、药学、检验、影像、康复等专业可以利用本校实验条件,通过开展“毕业实习前技能强化培训和考试”活动,更有效、系统的对学生专业技能进行训练;公管、医保、药学、环境、英语、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可以组织开展毕业实习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和写作培训,强化学生的毕业实习管理水平,提高毕业实习及论文质量。

3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为优秀人才的培养夯实基础

实践型、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前提和保障就是要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人才质量的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都与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有着紧密联系。因此要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一方面要鼓励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为他们创造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通过到重点大学以及重点单位进行学位攻读和挂职进修的方式,使教师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相应提高;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要让教师对当前形势以及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使其在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与调整上更具有针对性,为优秀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学校还应加快科研工作建设,通过创办科研基金的方法鼓励教师将更多时间投入到科技与科研开发中来,要通过制订一些关于奖励科研工作的制度和政策性文件来激发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使教师自身的综合水平得到提高,从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4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建立充满活力的学习机制

校园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一个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离不开校园环境的创设。在具体实施中,学校可通过内外部环境两个角度创设有利于培养人才的校园氛围,其中,内部环境建设体现在构建一个优美洁净的校园场地,让学生能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有一个休憩身心的场地。同时,配置校园内部文化宣传栏,利用宣传栏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并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其次,外部环境建设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是学校与周围民居或企业单位相处的融洽程度;第二是良好的社会声誉。综合来说,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人才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校园文化能够加快人才培养的力度,使人才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向着体系化、学术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加强学生的学术修养,加强人才培养的效用。

总之,为了使更多医学毕业生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让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医学专科学校必须要注重人才培养结构的优化与调整,要以社会需求、基层需求以及用人单位需求为本,深化改革,强化教学,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人才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林超岱,陆建伟.美国高等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特点[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3,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