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成果范文
时间:2023-10-23 17:33: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研究成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剽窃;科研成果;刑法
受传统刑法的影响,我们习惯将偷窃有形财物视为盗窃行为,对盗窃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定罪量刑,却不习惯把剽窃他人著作、发明、发现、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实验数据以及其他科研成果的行为视为盗窃。笔者认为,与普通盗窃罪同理,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知识成果的行为同样可以构成犯罪。
1.知识成果在经济学上是一种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在经济学上被视为资源,具有有用性和稀缺性的特点。
其一,知识产品的有用性。财产的有用性是指它能够满足人的需求的属性。知识产品作为一种智力劳动的创造性生产成果,同样具有能够满足人类某种利益需求的特定属性。
其二,知识产品的稀缺性。知识产品作为人们在科学、技术和文化等精神领域内所创造的非物质性财产,具有供给小于需求的稀缺性,这种稀缺性是行使财产权利的基础。
2.知识成果在法律上是一种财产,成为财产法的保护对象。从法律上看,知识成果与一般财物具有相同的本质属性。洛克基于自然权利的理论,阐述了劳动是获得私人财产权的重要途径以及劳动使人们获得私人财产权的合理性。今天所主张的知识价值论,是近代劳动价值学说的新发展。智力劳动者应对其知识产品享有财产权。经济学家认为,对财产权进行法律保护会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而且建立起有效率的使用资源的激励机制。
3.知识成果一旦被他人盗用,其所有权就受到侵犯。在知识成果日益向生产力转化的时代,研究人员们的学术成果也成为技术成果。由于可转化为生产力的技术成果具有与载体可分离性,故科研技术成果被人窃取后,所有权虽然不会马上丧失,但由于丧失了对科研成果的优先权,丧失了技术成果的专有权和秘密性,其先进性也很难得以保存。一旦科研技术成果被人窃用,知识成果的先进性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权利人的权利就会遭到破坏。如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就会既侵犯到权利人的人身权,同时又侵犯权利人的财产权,从而影响其获取报酬的权利。
4.与传统的盗窃行为相比,科学研究中剽窃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更大。首先,在物质上,受害者会受到严重损失。如前所述,知识成果具有稀缺性,一项科研成果的完成,科研从业人员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时间、精力(包括大量的脑力和体力),有的科研成果甚至可能是一名科研从业人员一生唯一智力火花的结晶,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其次,在精神上,受害者会受到更大的摧残。被剽窃的知识成果经改头换面后大张旗鼓的出现在各类学术杂志、报刊上,受害者发现后,不怕麻烦的会站出来,耗上大量时间和精力与之周旋,而未发现者和多数耗不起时间的人就永远地让自己几年、几十年的研究成果的优先权丧失,让剽窃者得逞,这会使受害者心理受到莫大的伤害。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行为还扰乱了科研活动的正常秩序,助长了不正当竞争;同时,也是对社会公众的欺骗,是对我国目前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破坏。
在我国,对于目前严重剽窃科研成果的行为仅存在有一些行业的治理措施和相应的民事及行政制裁措施,并无相应的刑事法律制度的约束。如在科技部、教育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1999年11月18日的《关于科技工作者准则的若干意见》中第6条规定,“严禁抄袭他人著作、论文、或者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的行为”;第10条规定:“科技工作者对违背科技工作者行为准则的不良行为,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有关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而我国《刑法》第217条也仅将以营利为目的严重侵犯著作权的行为纳入刑事法律调整范围,未触及侵犯他人成果优先权等严重的科研剽窃行为,致使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的行为人一直逍遥刑事处罚之外。
对于严重剽窃科研成果行为的刑事立法,有三种处理方法:一是在《刑法》第217条“侵犯著作权罪”中相应增加一项,将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的行为列为该罪的一种表现形式;二是将科研、技术成果作为盗窃的对象,扩大《刑法》第264条盗窃罪的犯罪对象,理由是剽窃行为的本质同传统的盗窃行为并无二致;三是在《刑法》中增加“剽窃科研成果罪”。笔者更倾向第三种。因为第一种方法将严重剽窃对象局限于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显然难以涵盖各类“科研成果”,也难以涵盖多种科研失范行为;第二种方法与盗窃等侵犯财产罪的通行观念相悖,也有悖于现行刑法(1997年《刑法》第219条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罪,将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包括技术秘密在内的商业秘密作为其一种行为方式,标志着技术秘密等知识产品不可能成为盗窃、贪污等侵犯财产犯罪的对象。
二、剽窃科学研究成果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借鉴国外的有关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剽窃科研成果罪,是指秘密窃取他人未发表的科研成果抢先予以发表,或者严重剽窃他人已发表的科研成果予以发表并获取重大利益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该罪的构成特征是:
1.客体特征。该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对科研成果、知识成果合法享有的权益。如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窃取科研成果优先权,即将他人未发表的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实验数据甚至实验研究结果等实质性内容窃为己有,在此基础上成文并将自己作为首创者予以发表,不仅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特别是获酬权,更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尤其是署名权,也欺骗了公众。窃取科研成果的实质是窃取了他人的财产权、署名权,使被窃者付出的艰辛劳动得不到应有的报偿,财产和精神损害兼有。
值得注意的是,该罪的犯罪对象不仅包括他人未公开的科研成果,也包括他人已发表的科研成果。但不包括现行知识产权立法不予保护的知识产品,如官方文件、时事新闻、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公式以及科学发现、智力活动规则、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动植物新品种、用原子核裂变的方法获得的新物质和违背国家法律、社会公德的成果等,而且这里受保护的作品须是法律保护期限内的作品,不是已过保护期而成为人类共同财富的成果。
2.客观方面特征。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剽窃他人科研成果予以公开发表,并获取重大利益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剽窃他人科研成果是指没有法律根据或权利人的授权擅自将他人受法律保护的科研成果的一部分或全部抄袭过来,或者将他人成果进行非实质性的变动(如变动语句或段落的顺序,更换个别词语),当作自己的成果予以发表(据为己有),从而获取非法利益,实现非法目的。
这一行为构成犯罪,不仅要有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的行为,而且必须将所剽窃成果予以公开发表。这里的“公开发表”是指以报刊、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等方式将作品公之于众。如果剽窃他人作品而不公开发表(如学生为完成作业而抄袭他人作品等),则不成立该罪之剽窃行为。
认定是否“获取重大利益”可从“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如获取研究经费或科研奖金)和“获取重大荣誉、名誉”两方面衡量。其中,“数额较大”的标准,可参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的规定,即违法所得数额在3万元以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额较大”;违法所得数额在15万元以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额巨大”。
3.主观方面特征。该罪的主观方面必须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不是该成果的完成者也没有经成果权利人的许可或授权而窃取该成果,其目的是获取利益(包括获取重要荣誉、名誉和经费、奖金等重大经济利益)。否则,则不成立本罪。
4.主体特征。学术腐败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风靡中国大陆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继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之后的另一个大规模、深层次的社会腐败。学术界人士,上至院士、博导,下至研究生、大学生,抄袭剽窃成风,巧取豪夺成性,弄虚作假为常,欺世盗名为荣。不仅如此,学术腐败已经从学者的个体行为发展成集体、集团行为,并且有制度化、合理化的趋势。因此,该罪的犯罪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单位犯本罪的,除对单位判处罚金外,并应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三、适用本罪应注意的问题
篇2
关键词:体育;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250-01
一、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性
科研成果是指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从经济学、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在它的学术价值、实用价值发挥之前,它的研究价值可能仅占1%,甚至是0。因为我们知道科学研究它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研究价值体现在哪儿?从应用的角度看,体现在所研究的问题能对社会或实际工作产生重大的意义或作用;从理论角度看,研究问题的提出应当能促进科学的发展。可见,研究成果的转化是科学研究价值的有效平台、是检验科研价值最有效的途径。
二、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的现状
(一)成果转化周期长、转化率过低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如何转化,是长期以来困扰社会科学界的一个问题。社会科学是一种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能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特别是对基础理论研究是否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认为,社会科学成果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对策研究,都是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是转化的方式、途径与自然科学的成果有所不同。
当前,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速度慢,转化率低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不仅降低了研究意义,而且为重复研究埋下了隐患。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为例:1999年—2004年共立693项,截至2005年年底已结668项,结项率为96.39%。1999年—2005年共出版了9本体育软科学研究成果汇编,汇编内容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中已经结项的,部分优秀研究成果的6000字左右的摘要,其中1999年—2000年收录了28篇、2001年收录了39篇、2002收录了43篇、2003年收录了45篇、2004年收录了43篇、2005年收录了50篇,另外,2002年—2003年资助出版了三本书,包括5项研究成果,华南师范大学《美国体育社会学》、上海大学体育学研究中心《日本体育产业研究》、首都体育学院《体育经营学》、体育信息科研所《体育赛事经营管理》、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管理学院《美国体育管理理论与实践》。9本汇编共包括251项研究成果,转化率为37.57%。当然,部分研究成果通过或政策应用等形式也进行了转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以研究成果摘要汇编的形式还是以论文或政策应用的形式进行转化的仅仅是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二)成果转化途径单一、专业性不强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的具体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公开出版发行的方式面示学术界与社会。这是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的最主要、最常见的形式;2、以内部报告的形式,为党和国家、政府部门、地方省市和企业的决策提供政策依据和正确的理论方法,服务于社会;3、以在学术研讨会议上发言或提交论文的方式,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4、以学术评价、评论的方式,向学术界和社会介绍和阐释社会科学成果的研究内容、研究状况、研究水平、学术成就以及研究的得失,推动学术交流与学术争鸣;5、以教学演讲、电视访谈、影视制作、网络文章等方式,进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大众传播媒体,多方面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播科学知识、传承文明、教育青年与民众的功能,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三、制约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因素
(一)学术环境影响
就社会科学自身而言,一些研究人员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对国家和社会急需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热情不高;有的学者有意无意地远离实际,认为只有搞纯学理研究才是有学术水平和学术品位,看不上做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的人;有的学者的应用研究急于求成,深入研究不够,研究质量不高。这些都造成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困难。科研成果推广应采用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战略。同时,现有的成果管理的评价机制,还没有将成果的转化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内容。以学术价值为评价重点的取向,有利于学者不断提高其学术水平与学术质量,但由于评价的结果大多用于评奖、专业考核和评职称等项工作,也加剧了一部分研究人员重成果写作不重成果应用、重学术界反响不重社会影响的倾向。
(二)社会环境影响
就其外部而言,完备的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与应用的制度与机制还未形成;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有效渠道和途径还需进一步拓展和规范化、制度化;对社会科学成果应用中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待改进;一些实际部门的同志对社会科学的学术贡献和实际作用仍缺乏深入的了解,重视不够。
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策支持
制定政策,建立适宜科研成果转化的新体制;增加经费投入,设立成果转化基金;探讨建立科学、客观、可操作的科研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强化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等。既要拓宽视角、转变观念,提高对成果转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也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国家和社会科学界在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方面的制度和机制建设。
(二)完善推广方式及途径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推广尤其自身独特方式与途径。按成果的性质及应用范围,其推广的方式与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包括应用基础):通过公开,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报告,专题讲座和出版专著等方式,进行推广;2、实用性研究成果:通过咨询、报告、和提供有关部门进行试用等方式,进行推广;3、拓展互联网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应用
扭转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困境,要求既要大力宣传社会科学研究的成就与社会贡献,又要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为社会和大众提供高质量、多形式的优秀成果;逐步纠正当前学术界的不良风气,改变的被动因素,增强研究人员的主动研究意识;增强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联合协作,以其不断改变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氛围,继而不断提高研究质量。
参考文献:
\[1\]田雨普.澳大利亚高等学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内部管理策略\[J\].现代大学教育,2009,(1):47.
篇3
[关键词]课程建设教学质量计算机程序设计
课程建设涉及到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课程整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等诸多方面,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系统质量工程。因此,搞好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保证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的精品课程建设正是以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一、教师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
“一流的教师队伍”要指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培养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并使这支队伍成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主力。
二、教学内容是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素
教学内容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一流的教学内容”是指能够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以知识整合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始终保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前沿性,及时反映和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积极整合和利用团队的优秀教学和科研成果,反映时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三、教材是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
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而教材则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一流的教材”是指以新的教学体系为基础,内容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体现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集纸质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资源库、教学参考书等于一体,形成以纸质教材为主、电子和音像教材相托的“立体化”教学包,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四、教学方法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
教学方法作为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工具和手段,对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学方法作为精品课程的重要标志,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流的教学方法”是指要注重因材施教,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逻辑形式,实行直观式、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案例式等生动而丰富的方式、先进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教学方法的“导演”,又是教学方法的“演员”。能否运用符合教学规律和适应教学对象要求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基本功的体现。课程建设要求突破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思维定式,建立起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专业知识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主导纸质教材和其它多种形式介质教材相结合的教学新方法。
五、教学管理是课程建设的制度保障
教学管理是沟通教与学的中介。教学管理建设包括观念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建设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要随着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而发展,因此完备而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是不可或缺的。“一流的教学管理”是指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精品课程的教学管理除了包括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实践教学的安排、学习成绩的评定等教学环节的管理外,还包括师资队伍的配备、课程建设过程的管理、教学条件的保证等。
通过课程的建设,要形成一批富有特色和优势的精品课程,使其在教学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代表着本课程、学科的前沿水平;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对其他课程的教学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一方面应带动教师积极参加课程改革与建设,另一方面是要带动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目前已建设了四个省级精品课程,十几个院精品课程,有一半以上的教师参与了精品课程建设,如:一个《计算机技术基础》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带动了《C程序设计》、《VB程序设计》《ACSESS》等多门院精品课程建设。但是要注意到精品课程建设只是提高课程建设质量的一种手段,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搞好每门课的课程建设,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先进性”是课程质量和水平的体现。在具体的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先进的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大学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教会学生怎样寻找信息、怎样延伸阅读、怎样分析归纳和怎样找出答案。这就要求教师尤其是精品课程的教师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了解课程的教学思路,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如我们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类精品课程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布置既有针对性,又能融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和导向性为一体的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等作业题,能使学生既巩固了知识、扩大了知识面、又逐渐学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课堂上难以获得的效果。
(2)先进的课程体系
高校精品课程的课程体系必须与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国际化趋势相适应,课程体系应具有足够的广度、深度和梯度,突出显示多样化、开放性和可选择性等特点。
精品课程是一个综合性的有机整体,其课程体系建设要整体考虑课程建设的方方面面,深刻理解各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创新。在精品课程体系建设中,教师应关注大学课程的综合化、系列化、实践化等主流发展态势,把握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既要充分发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独特作用,又要注意加强各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增强其内在逻辑性,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相结合的层面上构建课程的内容和框架。
(3)先进的网络平台
精品课程要展示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就必须借助先进的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同时,精品课程的建设对信息技术的依托,又推动着高校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无论是教师建设精品课程还是学生使用精品课程教学资源,都必须提高其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从而有力地推进高校的教学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教育部要求精品课程通过网络向所有使用者免费开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这种开放性无疑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一场深层次革命。如我们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类精品课程所有教学资源全部上网,在建设中我们认为,第一,精品课程首先是为学生而建。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拓宽知识面。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高质量的支持和服务。因此,精品课程建设一方面要求有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一系列常规的与学习相关的内容,另外还要针对学习者,按照人的认知规律和受教育者的需要来进行建设,不仅仅是内容和素材的堆积,应包括学习者自主学习需要的基本工具,满足不同要求的学习者的学习内容,还应有学习交流讨论的平台等等。第二,精品课程是为各个高校的教师建。建设的内容要让同行教师接受和认可,课程的基本素材,内容的基本单元,以及丰富多彩的参考资料等等,一方面便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另一方面要便于教师利用资源再次开发,以形成适合与于教师自己教授风格和特色的教学效果。因此,要将方便教师的使用和利用放在重要的位置。第三,为相关的技术人员建。建设的内容要有利于他们查找相关技术资料和最新的应用成果。因此,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最新的知识考虑到课程的建设中。
(4)先进的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热情,在精品课程建设中,高校要加快实验项目的改革与更新,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在我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中,全部增加了综合性或研究性实验。积极推进多形式、多层次的实验室开放,建成一批覆盖多学科、多专业的校级教学实验中心,确保整个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根据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强与行业、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建设一批稳定的、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要统筹教学、科研等教育资源,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加教师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等活动。近几年,我校学生参与教师科教研开发的人数在大幅度的增加。
华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指导类课题资助
[参考文献]
[1]张丽萍,刘东升.《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
[2]冯聚和,李运刚,艾立群,《以建设精品课程为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3]刘海生,付正飞.《搞好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J]》,(机械管理开发, 2008,10
篇4
关键词:过程考核;项目教学法;“电子技术”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李娜(1977-),女,黑龙江依安人,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讲师。(江苏 南京 210042)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教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6-0056-02
“电子技术”课程是自动化、电气、电子信息、测控、计算机等很多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此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一直是“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多年来追求的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讲,从这一基础的专业课着手实现,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才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注重考核过程的课程体系,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研究实践式学习模式,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建立学习机制,转变学生的学习观。
一、目前“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年各大院校开展课程的教学改革,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被采纳到“电子技术”课程当中。[1,2]各大高校已普遍开设了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课外科技活动等在内的各种教学环节,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走过场”、模仿型或验证型操作较多,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受传统教育影响,相当多学生重视学分的程度远超过实践内容,因此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效果与最初预想相差甚远。当然,也有部分高校在实践创新教育方面的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各大高校或多或少都有自己实践创新教育的特色。[3,4]但是也应看到,这些措施和方法还不够系统和全面,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涵盖培养措施、激励制度、评价体系和管理措施的系统性模式。这使得学生徒增学习的压力,仍追求学分和成绩,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培养自己真正的能力。因此,需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二、注重考核过程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
开展的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断,最终仍以“期末+实验+平时”的形式考核,[5]并且期末的比例很高,必然使得学生仍然注重期末,而平时的学习就应付了之。在使用的新教学手段中的一些教学方法,例如项目教学方法,突出基本知识的应用,注重实践环节。采用过程化考核的方式,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效果的考核作为核心,考核分布在若干个项目的教学过程中,不只采用传统的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多样化,建立学生考核评价体系。课程的考核,看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系统倾向于对其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这样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精力更多地放在动脑动手的良性状态中,才能真正培养和选拔出对本课程和专业有兴趣的个性人才。除了卷面的考核,把实践部分、答辩情况、电路调试、故障排查和报告的撰写等内容也作为考核的重要部分,把学习过程引导到良性的自主学习状态。本项改革的内容重点是实施前期改革的优秀教学方法,注重对学习过程的监督和引导,使用科学的考核方式促进先进教学方法的推广。
三、“电子技术”课程考核方法和考核过程
“电子技术”课程是基础理论课程,在相关专业的后续学习中,对此基本知识的应用课程很多,所以很多理论概念的讲解必须深透,并在实验过程中反复加深理解,才能为后续课程打好理论基础。通过使用分小组进行综合设计,注重考核环节,加强概念的应用和理解,是为后续的课程搭接桥梁,避免学生把知识分立学习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考核中常常遇到的现象是本门课不是重点,学生不学,也不考核,到了下门课,这个重点原来没学,这样便出现了断档,导致学生无法很好学习新的课程。这样的授课和考核过程不能达到培养和检验学生学习“电子技术”课程的目标和能力。随着高等教育对所培养人才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知识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考虑到“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特点,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使用了以下方法和手段改进考核过程的科学性,以促进学生学好本门课。
1.考核形式的多样化
在课程开始的时候,就把同学分小组,每组6~8人,共同完成一个电路的综合设计,贯穿整个学期。考核前,首先按照分组,然后按照课程进度,每个小组在与进度一致的时间内,经过查阅资料、小组综合讨论、设计等过程,并把最终的电路以论文的形式上交。论文中包括设计背景、元器件选择、逻辑功能实现、逻辑图等,其中还需要说明每位同学所完成的工作量。分四步进行考核:第一步是设计方案的提出及论证,大约2周时间,考核的时候看重相关设计的综述报告的工作,经过这个了解过程,对所做的设计应用有个基本的目标和方向;第二步是具体实现,大约4周时间,考核的时候注重实现方法的理论知识的掌握,使用与设计项目相关的试题检测学习结果;第三步是提交最终的设计结果,大约2周时间,考核的时候注重实现的途径,考核搭接电路的实践动手能力;第四步是答辩,大约2周时间,答辩内容包括阐述所设计的内容,由教师和其他组的同学提出问题,由教师和各组同学打分。大约10周,贯穿一学期的大部分时间,前期是基础知识学习时间。为了避免有些同学浑水摸鱼,四个步骤都需要老师评定成绩。最后结合每位同学在各个环节的考核比例给出“电子技术”课程的最终成绩。
2.适当调整平时考核的比例,改变平时考核的内容
虽然目前考核比例为平时10%,期中20%,实验20%,期末50%,出发点也是考核整个学生学习的过程,但是这样零散的成绩比例使得每个部分所占比例都少。除了期末,每个部分的考核都不是重点内容,这样导致学生仍旧不重视平时考核的环节;在每个环节老师也没法给学生更多的内容,更多的任务,使得考核过程无法落到实处,形同虚设,看不出学习的效果,也不能给学生客观的评价。平时的成绩和实验的成绩往往是大家相同的,分不出层次。把前面三项考核内容算做一个大项来考核,考核方法具体如下:
学生在小组内实施电路设计的过程中,必然遇到很多问题,使得他们带着问题学习理论知识。在考核的过程中,把综合设计的实施过程作为重要的依据,考试的试卷也可以增加每组不同的考核内容,实验的内容也更宽泛。每组除了基本的理论实验需要完成,按照他们不同的项目,需要更多的实验来支撑他们的工作,使得他们进入实验室时带着目的,并能高效利用在实验室的时间。完成一个综合设计的过程是吸取知识、组织知识并把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工科学生学习和工作的必备能力。以小组为单位,把实验、平时以及期中考试三项围绕综合设计结合起来,占最终成绩的50%,不固定这个比例,而根据具体综合设计内容灵活分配比例,基于学生的综合设计给出综合的考核评定结果。通过这样的学习,最终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习的习惯和工作的能力。科学的考核过程使得这个过程顺利开展,并有很好的效果。
这个考核是基于课程全部内容的,所以综合设计题目也是基于全部内容的。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程不同,设计课程由于学时所限(一般只有1周时间),学生基本只是使用本课程的某部分内容(比如数字电路或者模拟电路)进行设计。而综合设计是贯穿整个学年,并且考核也是分布在学习的过程中。另外现在“电子技术”课程的学时一再被削减,而学生的学习内容却没有减少,所以这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是最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3.改变试卷考试内容
在最后期末考核时,分成开卷部分和闭卷部分。闭卷部分跟传统的考核类似,本门课的常识性知识和基本知识点通过闭卷来考核。开卷部分试卷上尽量减少凭记忆就可得分的题目,这些题目与平时参与的课程小组里的项目有关,把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点通过理论设计类型、电路故障分析、综合题等考核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如果对书本上的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没有认真参与本组项目工作,就无法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也无法完成考试题目。只有对课本上的知识理解到一定的深度,参与过电路的设计过程,学生才能在考核时更加合理地设计出所需要的实际电路,使得所学基础知识更扎实。
经过几轮实践,以小组综合设计为平台,注重过程考核的授课方式得到同学们的充分肯定。针对南师大中北学院学生,他们的学习态度得到了改变,学习进入了状态,并充分发挥了他们活跃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经过一个学年达到了以下几个目的:第一,通过课堂不断引入与学生小组课题相关的知识点,学生很快就投入到小组的分工中,最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会积累到期末前挑灯夜战,而是多方面获取相关知识,并能为了完成任务主动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第二,学生在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同时,还会主动把电子技术的知识应用到他们接触到的地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第三,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以往三本学院的学生总觉得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如一本科生,通过小组内的设计工作和考核,他们都对自己亲力亲为设计的电路和最终的考核成绩很满意,综合设计考试也觉得得心应手,使他们的自信心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问题及总结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高效扎实地学习了本门课程考核的知识点,但小组项目考核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多地调动实际知识,运用经验,付出更多的时间。而学生和老师也在这个过程建立了感情,使得老师可以更多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操作中,小组项目设计过程考核与期末的考试考核按不同的比例结合起来,这样也可以更加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过程考核实施过程中学生会碰到一些难点,例如,学生做设计时需要大量的课外资料,这就需要学生发挥查阅资料的能力。这对大二的学生是个难点,但是也是个学习的机会。另外综合设计的题目不能太难,太复杂,因为这是初学者,太高的难度会使他们丧失最初的兴趣。对于老师来说设计难易度合适的题目也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经过一个学期的试验,学生发现认真学习这门课是一件有趣有意义的事,而忙于抄袭别人的工作却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本课程时间跨度是一个学年,通过优化理论课程、强化实践技能、注重考核环节,形成看重学习过程的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手段。同时利用科学考核手段,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教学新模式;同时教学改革带动科研研究,将教师的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使得高校真正成为创新科技发源地。注重考核学习过程的考核方法很适合大学的一些基础专业课,在普通高等院校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邴丕彬,李忠洋,苏海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5).
[2]韦鸿,党运风.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改中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2).
[3]赵丽欣,王建平,张勇,等.“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36).
篇5
关键词:国际经济法学 实验课程 教学
一、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促进国际经济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提出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案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使学生直接面对将来的工作环境与工作要求,促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务之中,使学生在校时就具备了适应未来工作所必需的心理素质、知识结构和操作能力。
2.有助于构建模拟法律职业环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通过建立仿真实验室,使学生在分析案件事实、收集证据、更好地进行人际交流与沟通、起草法律文书等技能方面的训练得到强化,培养学生从事法律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
3.有助于提供师生互动平台,变“填鸭式”教学为学生主动式学习。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是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基础展开的,在实验教学模式下学生也被赋予了一定责任,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与指导教师就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无障碍的沟通。
4.有助于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要进行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要求指导教师深入法律实务部门,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实践经验的丰富无疑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讲授专业知识,促进教学科研水平提高。
二、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的现状
作为法学专业的核心课、专业课,国际经济法以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为研究对象,在21世纪全球化和国际化趋势下,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具有以下特点:
1.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国际经济法是20世纪后半期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是具有综合性、实用性、科学性的法学核心课程。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扩大和加深,相应的法律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人们对相应的法律课程也越来越重视,国内法学院校普遍开设国际经济法课程并在其中设立实验教学环节。
2.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现已覆盖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经贸争议解决法律制度等国际经济法各个领域。
3.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形式多样化。包括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法律诊所、模拟法庭、社会实习等,并将各项实验教学的考核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纳入期末总评成绩。
4.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的环境日益改善。部分院校编写了国际经济法实验教材,设立了功能完善的模拟法庭,配备了先进的网络设备,提供网络实验教学的硬件与软件,与地方法院、律师事务所保持良好的教学合作关系,加强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大多数院校对实验教学给予政策及经费上的支持,提供相应保障条件。
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为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传统的实验教学形式;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拓宽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的渠道,丰富实验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来加以实现。
三、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案
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是基于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重视实践、培养能力、激励创新、发展个性和提高素质的原则,着眼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现有实验教学软硬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手段、实验教学队伍、仪器设备及环境条件,建设一个实验教学体系、课程内容和教育信息技术创新先进的、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斜街、法律实践技能训练和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相互补充、智力因素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并重的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模式。
1.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的目标
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总目标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法学教学质量为宗旨,以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和完备的实验教学条件为保障,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寻法律事实的能力、法律实务操作的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培养其法律思维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最终实现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目标。
其具体目标为:
(1)能力性目标。不仅要使学生学习国际经济法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掌握、运用、更新、创新知识,发展学生对国际经济法知识的综合运用、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善于思考和以全局的、发展的、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2)参与性目标。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互动教学,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参与讨论和探索的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求知、探索与创新的欲望与动机。
(3)情感性目标。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开展并努力创造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养成团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同时,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断进取的精神及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2.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考虑到国际经济法课程的特点,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可分为“两大部分、三个层次、四大模块”。从实验教学的空间来看,包括校内实验和校外法律实践两大部分;从实验教学的性质来看,包括基础型实验(如课程实验)、综合型实验(如仿真实验)和法律实践(如见习、实习等)三个层次;从实验教学的类型来看,包括实验、实训、调研和实习四大模块。其中,实验模块主要由法庭科学的实验课程组成;实训模块主要包括庭审观摩、案例诊断、司法实务、企业法律实务、调节与仲裁等;调研模块包括地方立法、法律援助等专题调研;实习模块包括法律诊所、基于法学实验教学中心的校内仿真实验和毕业实习等内容。
3.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主要措施
(1)理顺现有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体制。制定《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总体规划》及相应的《国际经济法应用型人才能力训练与开发总体方案》,建立强有力的实验教学激励机制和政策保障系统。
(2)研究建设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创新体系。通过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网络状的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平台。建立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能力训练平台。通过法律诊所、法庭审判模拟和基于法学实验教学中心的校内法律实务仿真实习等教学模块为学生搭建校内实践实战平台,通过与法院、检察院、司法厅等签订实习协议为学生搭建校外实践平台,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为学生能力训练与开发服务。建立网络资源平台和虚拟活动平台,一方面,为学生能力训练提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规库、案例库、视频资源库等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体系;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虚拟法律角色扮演软件支撑平台,拓展实验教学时间与空间,提高实验教学的实效。
(3)构建、完善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项目体系,推动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基础型法学实验研究”、“专业综合型实验研究”和“跨专业综合型实验研究”等的实验教学项目体系,不断拓展和深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4)加大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相对稳定、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素质高、专兼职相结合的实验教师队伍。通过引进、培养和外聘等途径壮大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制定青年教师实验实践教学能力培训计划,每年选派一定数额中青年教师进入司法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着力培育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带头人,强化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团队建设。
(四)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技术手段
关键是要采用制度化的形式,以全新的理念构建完整的硬件和软件保障机制,使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走独立性、可持续发展的规范之路。以法学实验室建设作为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的物质载体,通过资金的合理投入使用,人力资源的科学调配,管理的规范安排,以满足实验教学必备条件。
四、完善国际经济法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建议
1.鉴于目前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案例普遍为第二手资料且经过人为加工处理,比较完整的原始态案例资料不够,应加大力度收集与整理第一手案例资料,建立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案例数据库,并部分用于实验教学中,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鉴于目前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形式之一仿真实验室的实验项目较薄弱,可考虑结合“法学实验教学软件系统”进一步开发国际经济法实验项目,丰富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的需求设计,以期完善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的形式与内容。
3.鉴于目前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单一化,建议设计过程考核、结果考核、会诊式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以期改进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效果。过程考核主要通过无纸化闭卷上机考试的形式按照实验业务环节,分步骤、分阶段检测学生掌握基本业务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的情况;结果考核强调对学生综合业务处理能力的考核,要求学生掌握较高的情势分析能力,能熟练运用法律规则,主要通过实验结果报告及学;会生个人或小组的演示等形式,全面完整地反映学生的实验结果及其依据诊式考核则邀请实际从事涉外法律事务的人员,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提出问题,以拓宽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视角,切实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这三种考核评价方法既体现了解决国际经济法律问题对学生基本知识及基本业务能力的规范性、专业性要求,又充分考虑了实际国际经济活动开展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对学生综合知识、应变能力、综合业务处理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要求,较好地反映了实验教学对实验考核和评价方法的特殊要求。
4.鉴于目前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内容差异较大,应设计统一的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大纲、讲义,制作课件,以期增强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的规范性。
5.鉴于目前国际经济法实验教学主要是在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中设置实验环节,尚未形成独立的机制,欠缺相对理论教学的独立地位,建议在条件具备时尝试开设专门的国际经济法实验课程,将其作为选修课程,以期扩大实验教学的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胡宏雁.国际经济法教学的再思考.黑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2]杨连专.“三位一体”的法学教学方法研究.教育探索,2003,(1).
[3]朱广东.国际经济法学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建构与革新.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2).
[4]胡晓红.国际经济法教学模式改革.高等理科教育,2004,(6).
篇6
关键词:结构动力学;比较研究;课程建设;研究生
一、引言
《结构动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阶段的重要课程,是结构抗震分析、结构抗风分析、结构抗爆分析、结构振动控制、结构健康监测等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的基础。随着大跨桥梁、高耸楼宇等柔性结构的大规模建设,工业界对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在工程结构振动方面的理论认识和工程直觉的要求越来越高,《结构动力学》课程在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培养中的重要性也愈发突出。特别是在国家和社会日益强调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今天,如何通过课程教学帮助学生们从本质上理解工程问题、从而创新地解决工程问题成为工程学各专业高等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
本研究调研了若干国际顶级研究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修课型硕士生、科研型硕士生、博士生培养计划和《结构动力学》课程教学计划,希望通过对比研究对我国土木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二、样本选定与资料搜集
本研究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调研了六所国际著名研究型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这六所高校根据2011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土木工程专业榜单选定,包括:排名第一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排名第二的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SU)、排名第三的英国剑桥大学(UCAM)、排名第七的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排名第八的日本东京大学(TU)、排名第十的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这六所高校均为土木工程专业排名世界前十的高校,同时兼顾了区域和国家的分布(北美、欧洲、亚洲区各两所),以期最好地代表不同文化背景下相关课程的教学。调查过程中主要注意搜集了以下四方面的资料,包括:(1)相关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工程方向修课型硕士生、科研型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方案;(2)相关院校课程体系列表与介绍;(3)《结构动力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资料;(4)《结构动力学》相关课程教师的教学情况介绍等。
三、比较分析
基于搜集到的相关原始资料,本研究在以下六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包括:修课要求、课程序列、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法、教学资料等。
课程修课要求比较表明(如表1所示):对于修课型或工程型硕士生培养,MIT和SU规定《结构动力学》课程为核心必修课程,其他四所学校则规定《结构动力学》相关课程为结构工程方向研究生的限定选修课程;对于研究型硕士或博士培养,六所学校均给予研究生较大空间确定自身修习范围并建议学生根据自身的学术兴趣和导师意见选修课程列表中出现的不同深度的《结构动力学》课程。
注:C—必修课程;R—限定选修课程;S—建议选修课程;A—任意选修课程。
《结构动力学》课程序列比较表明:由于本科阶段各校均会以不同课程讲授结构动力学理论基础知识,因此在研究生阶段,各校围绕《结构动力学》的教学主要在于开设以介绍土木结构振动现象及相应的结构动力学工程应用为主的进阶课程(如MIT、SU、UCAM、ETH、NUS、UT)以及以介绍结构动力学中复杂物理问题及理论模拟与分析方法(如MIT、UCAM与ETH等的非线性振动、SU与UCAM等的随机振动等)为主的高级课程。进阶课程通常供修课型硕士生学习,也可供本科高年级学生、科研型硕、博士研究生选修。高级课程则通常面向科研型研究生不定期开课。
课程教学内容比较表明(如表2所示):为了保证课程的完备,不论基础课程中有无覆盖,进阶课程中结构动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通常都会加以介绍,同时以结构在各种动力荷载下的结构振动现象模拟和响应分析方法作为重点。这些动力荷载引起的振动现象包括:结构机(车)荷载振动模拟与响应分析(如SU、UCAM、ETH),结构人致振动模拟与响应分析(如ETH),结构地震振动模拟与响应分析(如SU、UCAM、ETH、NUS、UT),结构风致振动模拟与响应分析(如UCAM、ETH、NUS、UT),结构爆炸冲击振动模拟与响应分析(如UCAM、ETH、NUS)等。同时,作为面向工程应用的进阶课程,结构减灾设计方法、结构抑振理论方法及技术、结构动力测试原理与技术也是各校课程中会讲授的内容。另外,UCAM和ETH还介绍了结构动力灾变分析中经常需要采用的非弹性动力响应分析方法。
课程教学方式比较表明:虽然课堂讲授基础理论知识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但在进阶课程中,教师们更多地运用了实践活动的教学方式。这些活动包括工程课程设计与分析(如UCAM、UT)、实验室参观与实验演示(如MIT、ETH)、电算辅导(如UCAM)等。这些活动的引入加深了学生对工程现象及工程活动的理解、强化了对学生运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工程设计、咨询课题能力的培养。
课程考核方式比较表明:虽然包含有标准答案的封闭问题的笔试仍然是一种最主要的考核手段,但面向开放或半开放工程顾问或研究课题的项目报告成为各校进阶课程考核的重要内容(如MIT、UCAM、UT)。应该说,这是与研究生进阶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后,在课堂上引入具有一定开放度的工程课题,不但给学生提供了活学活用基本理论知识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论认识,而且给学生面向实际凝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有利于学生提高工程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些训练对于学生不论是将来从事工程设计顾问的工作还是工程理论研究的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课程教学资料使用情况比较表明:对于面向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进阶课程来说,讲义和指定的教科书虽然仍然为主要的教学资料,但教学参考书和参考论文的数量明显增加(如MIT、UCAM、ETH)。这对于已经建立了基本概念又学有余力而且对相关课题感兴趣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四、结论
本文调研了国际顶级研究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各层次培养中的《结构动力学》相关课程的修课要求、课程序列、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法、教学资料等内容,得出如下结论:
1.《结构动力学》相关课程的教学是研究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以介绍土木结构实际振动现象及相应的结构动力学工程应用为主的进阶课程,并配以介绍结构动力学中不同复杂物理问题及理论模拟与分析方法为主的高级课程。
2.进阶课程的教学内容在介绍基础理论的同时,通常会引入对土木结构在不同动力荷载(如地震、强风、爆炸、机床、车辆、人群)下的动力建模、动力行为特征和分析方法的讲授,并介绍相关的测试及抑振方法。
3.课程的教学方式在注重课堂讲授的同时通常会引入工程课程设计与分析、实验室参观与实验演示、电算辅导等实践活动内容。考核方法中则会将工程课题分析研究项目报告作为笔试考核的重要补充。课程资料除讲义和教科书以外,通常教师会提供较多的教学参考书和参考论文,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拓宽自身视野和研修范围。
参考文献:
[1]李国豪.工程结构抗震动力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2]R.克拉夫,J.彭津.结构动力学(第二版)[M].王光远,等,译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http:///university-rankings/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1/subject-rankings/technology/civil-engine
ering.
[4]http://cee.mit.edu/postgraduate.
篇7
[关键词]《农村发展规划》;科研成果;教学资源;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163 — 02
一、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必要性分析
(一)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缓解和解决课程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需要
随着我国大学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才培养面临的最大瓶颈是生均教学资源不足,其导致的最终结果是: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专业人才培养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其形成的表征是:各行业需要的人才招聘难,而大学培养的人才就业难。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加快教学资源建设,提高生均教学资源水平,而科研成果是反映学科专业最前沿的知识,若能及时有效地转化为案例,编入教材,内化为教师的知识,这无疑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有益,同时,也是增加与提高课程教学资源数量与质量的重要途径〔1〕。
(二)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提高师资质量的需要
课程教师资源是教学资源的核心内容,师资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从而影响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老师既是一名教师,又是一名研究者。也就是说,高校教师的职责既要教书育人,又要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只有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并带到课堂的教学与实践中,对课堂教学知识进行整合,才能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进而提高课程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
(三)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主要决定于专业教学资源的好坏,而专业教学资源是由各课程教学资源组成的。据魏红(2006)研究,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呈现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即大学教师的的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从总体看,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教学质量显著高于没有科研成果的教师,同样地,教学质量高的教师其科研工作也显著地好于教学质量差的教师。可见,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不仅可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还可以提高学科与专业水平,从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实现教学创新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科研成果是高校校教师根据学科或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而进行系统研究而形成的新观点或新结论,这种研究是结合学科或专业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创新性研究,一般针对性强,因此,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有利于形成专业特色,提高专业竞争力,实现教学创新,同样地,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过程中,教师会将自身的科学精神、人文素质、创新意识等传授给学生,学生不但学到了理论知识,扩大了知识面,改善了知识结构,而且还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探索与创新,从而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二、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可行性分析
(一)科研成果的特征是转化的基础
科研成果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学术性、教育性和适用性。科研成果的学术性主要体现在其学术价值上,任何科研成果都是教师结合专业发展而进行系统研究形成的新知识,这种新知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科研成果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与专业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实现科研成果的教育价值;科研成果的适用性主要体现在成果使用上,由于科研成果是以针对学科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为选题方向,其研究形成的成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更易转化。可见,科研成果的特征是其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基础。
(二)教师的积极性是转化的内生力量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命题,也是高校教师终身的使命,因此身为高校教师应把提高教学质量贯穿于毕生工作之中〔2〕。教师是科研成果的研究者,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过程中,他是最关键的因素;教师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对成果转化率高低起到最重要的影响。从客观现实分析,高校教师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和学位层次,都有强烈的成就感和荣誉感,都渴望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同行认可,都期望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转化,这些,正是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内生力量。
(三)教学资源的的严重短缺是转化的外生力量
自1999年我国实行大学扩招政策以来,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尤其是生均教学资源剧激下降已是不辩的事实。而从大学扩招后的人才培养质量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需求,这些也已成为中国严重的社会问题〔3〕。为此,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教育问题,上轮大学本科教学评估可以反映出中央政府的重视程度。从上轮大学本科教学评估的指标看,反映大学教学资源的指标占据重要的位置与权重,从各高等教学实践看,都十分重视教学资源建设,分别制定了政策和运行机制,这些,为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形成了外部的推动力量。
三、案例研究——以《农村发展规划》课程为例
(一)课程简介
《农村发展规划》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该课程在福建农林大学的设置可追朔到1996年农业推广本科专业的设置,也是以专业核心课的身份列到培养计划中。经过5轮的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教学大纲的完善,目前,《农村发展规划》由课堂教学和校外课程实习两部分组成,其中课堂教学60学时(课堂授课48学时,实验课12学时),校外课程实习一周。在48学时的课堂教学中,共介绍14章内容,具体是: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农村发展规划的基本理论;第三章农村发展规划的主要方法;第四章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第五章农村土地总体规划;第六章农村人口与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第七章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第八章农村工业发展规划;第九章农村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第十章村镇发展规划;第十一章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第十二章农村生态环境规划;第十三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第十四章农村发展规划的实施、监测、评价与反馈。
(二)案由
《农村发展规划》课程做为农业推广专业的核心课,在1996年设置时,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课程教学资源不足,具体表现为:没有合适的教材、实验仪器设备不够、实践基地少以及教师单一等等〔4〕。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结合课程建设,就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进行积极探索。
(三)主要做法
1.以建立科研成果直接向课程教学资源转化为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进课堂
根据课程组成员长期从事农村发展规划研究工作的有利条件,在完成委托单位规划任务的同时,有意保留一套完整的规划项目基本资料,提供给每位同学,让同学们再现一个规划过程,由同学们自主完成规划文本后,教师进行讲解与点评,最后把课程组完成的规划最终文本提供给同学,让他们在比较中学习。由于这种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平台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使得本课程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另一方面也使得课程教学资源得到不断更新,实现最新成果进课堂的教育理念。
2.以主编国家级教材为抓手,促进科研成果进教材
教材是课程教学资源的核心内容,课程组积极参加《农村发展规划》全国统编教材的建设工作,利用课程组负责人被遴选为该课程的全国统编教材独立主编这个机遇,凝练了一些科研成果编入教材,如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编写时,我们凝练了8个科研成果编入教材,既丰富了课程教学资源,又使得教材具有更加明显的时代性。
3.以构建课程网站为载体,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了促进《农村发展规划》课程教学资源的全国共享,特别是全国各相关院校教师科研成果的交流并有效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提高转化后的教学资源利用效果,课程组从2005年开始创建全国共享的《农村发展规划》课程网站,为全国不同院校相关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一个载体,同时也提高了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应用效率。
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个涉及面广的系统工作,要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首先必须在全校师生中,尤其是教师中形成共识,在提高对转化的必要性认识的基础上,一要转变思想观念,从提高学校教学资源着眼,去从事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二要转变科研目的的观念,牢固树立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思想;三要转变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把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相互促进。
(二)出台政策,形成制度
为了促进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必须出台各种有利于转化的政策,如出台激励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的政策,调动转化的积极性,增加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内生力量,通过出台各种政策,形成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制度。
(三)积极引导,规范程序
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成立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的领导机构,积极引导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建立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的信息机制和效果评价机制,制定转化的基本程序,共同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有序转化。
(四)营造氛围,形成常态
各院校应在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领导机构的领导下,以系或专业或课程为单元,认真制定转化方案,积极营造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的氛围,同时,着重落实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各种政策,促进教师自觉形成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习惯。
〔参 考 文 献〕
〔1〕魏红.科研成果与大学教师教学效果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02).
〔2〕于晓霞,康学伟.教学型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7,(10).
篇8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高校;科研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8-0001-02
1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成为带动就业、拉动发展、激发社会创新热情的重要手段。每年,我国高校都会创造出大量的科研成果,而真正能够投入市场,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的比例却非常小,这样就造成科研成果的大量浪费。而且,中国毕业生人才丰富,但创业者严重缺乏,创业成功率低,这不仅造成就业岗位的竞争加剧,而且从很大程度上造成人才的流失。因此,解决当前大学生创业难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经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后发现,利用已经形成具有转化潜力的科研成果来进行大学生创业,将会是一条新型的创业道路。
2 科研成果转化与大学生创业的统一性探索分析
大学生创业难的原因 根据麦可思的调查可以知道,对于愿意在毕业之后进行创业的大学生占总数的20%左右,然而到最后真正投入创业中的大学生只有2%左右。学历越高的大学生进行创业的比例往往越低。根据统计,高职本科毕业(2013届)的创业比例为3.3%左右,而普通本科毕业生的创业比例为1.3%左右。因此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探索创业人数比例下降的最终原因[1]。
1)资金不足,缺少启动资金。大学生通过四年的专业知识积累,创业时在知识、人才、技术等方面要比普通的创业者有优势,但资金是大学生创业最薄弱的环节。大学生由于创业资金匮乏,即使拥有好的创业项目或创业想法,都很难实现创业梦想。
2)创业的能力低。大学生创业能力低,一是专业技能低,二是自我认识的能力低。大学生创业专业技能调查的报告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62%)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一般,甚至有少部分学生(24%)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较弱,只有1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比较好。有关研究也提出,对于大学生来说,创业失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创业能力不足[2]。麦可思创始人指出:“大学生在选择创业方向和项目时往往集中在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性很小的领域,即‘所创非自己所学’。”这就导致大学生在创业时忽略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优势,从而造成创业的专业技能低。对于自我认识能力方面,主要是大学生初步创业,缺乏经验,从而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容易高估或者低估自己,导致最终选择创业的人数少。
3)没有很好的团队以及创业方向和项目。据大学生创业失败调查报告显示,29.6%的学生是因为没有找到好的创业团队而失败,25.6%的学生是因为没有好的创业方向和项目而失败[3]。很多成功的企业家J为,组建创业团队时不要倾向于“明星效应”。所以更多的观点支持于创业起初,要选择有高度的责任感、勤奋踏实、为人谦逊的创业者。在现实中,很多创业团队往往是由一些要好的大学同学组成,每人出一份钱,合伙创业,但是这样的创业团队往往都没有取得成功。因为他们缺乏行业经验,加之缺少明确的分工与定位,使得创业团队的战斗力大大下降。
高校面临的科研成果无实际应用的原因及分析 不可否认,科技成果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发达国家经济迅速增长的75%来自于科技的进步。针对国内外科研成果转化结果的调查研究显示,以美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科研成果转化率高达80%左右,而我国才30%,相互之间巨大的差距应当引起重视。2005年1月,清华、北大、复旦等20所学校联合完成关于“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的探索与实践”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每年我国的高校研究成果有6000~8000项,而投入市场进行应用的不到10%。高校科研成果不能进行实际应用,将会导致科研进程的恶性循环,缺失市场的推动作用会导致科研领域得不到进一步发展[4]。
对于高校科研成果低转化率的现象进行分析,发现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不健全,缺乏相应的制度指导。另外,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转化意识较为薄弱,可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另一种原因。科研人员主要的精力在于对科学现象的研究与探索上面,而科研与市场之间有一定的屏障,尤其是缺乏相应的制度引导,将会导致科研成果长期得不到社会的评价,从而导致资源浪费,进一步地阻碍了科研成果发展的可能性。
3 科研成果转化与大学生创业的统一性解决思路
建立创业共同体 针对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高新技术产业化困难等种种影响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通过研究认为,高校创新成果转化推进机制不健全是影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所在,从而导致高校的创新能力尚未结出丰盛的创业成果。
基于以上所面临的困难,通过建立师生共同创业的体制机制,以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促进大学生依托实验室既有的高科研成果来创业,将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发挥自身知识技术创新优势,开展富有技术含量的创业模式;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提升科研附加值,为大学生创业开辟一条新路。
创建师生共同创业模式 大学生创业存在资金不足、创业能力低、没有很好的团队以及创业方向和项目等问题,并且单纯地由教师参与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科研转化意识淡薄等问题。于是通过构建师生共同创业模式,并与科研成果转化相结合,来达到同时解决大学生创业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这两个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在努力构建的创业实践平台中,其中促进学生“边操作边学习、边学习边研究、边研究边创业”的研究思路,将会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4 大学生实际创业难问题的解决办法
根据所做的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对其进行实际的实验探索。通过北京工业大学与北京医疗卫生产业合作,采用工程手段与生物学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许多临床医疗面临的难题。根据构建的以具有转化潜力的高科研成果推动大学生创业的模式可以看到,以具有转化潜力的科研成果来促进创业,一方面能够推动学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能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而且能够提升科研成果的附加值。
对于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现状,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创业能力低是导致创业难、成功率低的最主要的原因,通过师生共同创业与高科研成果相结合,可以很好地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创建北工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创业平台,由学生与指导教师组成创业共同体。通过建立的以具有转化潜力的科研项目推动大学生创业的实践基地,研究师生共同创业的模式,将教师和学生组织到一起,在创业共同体内部计划性地开展内部交流活动。这样一来,教师可以及时在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时做出指导,维持创业共同体的成功运行。
除此之外,通过开展创业教育系列培训和实践平台“双引擎”,打造以提高学生整体能力和综合素质为重点的创业系列课程培训。这不仅完善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助于了解学生创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且通过开设创业难题解答课,以及在实践中邀请有经验的本领域中的创业者进行讲座分享创业经验,能够很大地开阔学生的创新思维。
5 实现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和制度的“双保护”建议
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复杂且艰辛的过程,不仅需要超强的创业能力,还需要社会各方面人员的参与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对于国家来说,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大学生创业的法律制度,营造一种有利于大学生创业、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国家需要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法律信息服务,增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条件、政策,尽可能减少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风险等一些长效性的重要措施。对于大学生创业与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解决,将是一条上至方针政策、下至师生参与的,全社会都要参与行动的长远道路。
6 创业共同体所得到的经验成果
通过建立师生共同创业的创业团体,以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推进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创新科研成果的转化。在建立的北京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创业共同体实践模型中,本科生获得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已经成立的项目“基于物联网的空气净化系统”,通过制作基于该项目的空气净化产品,得到多个净化器协同工作完全自动净化空气的成果转化产品。
7 结语
本课题的研究证明,通过依托具有转化潜能的高校科研成果进行转化来推动创业的方式是大学生创业的一条新路。大学生以自身的科研成果作为基础进行创业,一方面有利于发挥他们自身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创业模式的技术含量,推动创业发展;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提升科研附加值,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多样化发展。本课题依托北京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科研成果,以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建立北京工业大学特色鲜明的生物医学工程师生共同创业模式,为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推进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以及学校在医疗健康领域产业孕育探索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关于大力推M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J].中国人口年鉴,2011:87-89.
[2]李娅娌.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以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创业教育实践为例[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篇9
在历代的教学中,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一直是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本课题着重研究如何将“挂空挡”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借由资金时间价值和银行还款方式等理论知识去分析研究房贷的选择问题,进而学会尝试将书本中知识应用分析于现实的经济社会中。一旦开启此先河,以后不仅学生学习这类知识的兴趣将如学习应用类知识一般高涨,更将能使学校的知识都趋于实际化,不再有“学校的知识都是死知识,出了学校就啥用也没有了”的说法。这将是一个空前的进步。
首先,来了解一下财务管理知识中资金时间价值及银行贷款的计息方式:
1.资金时间价值是指资金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增值,是资金周转使用后的增值额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现在的一单位货币与未来的一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之所以不同,是因为要节省现在的一单位货币不消费而改在未来消费,则在未来消费时必须有大于一单位的货币可供消费,作为弥补延迟消费的贴水。
更简单的说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同样数额的资金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具有不同的价值,即资金的增值特性。现在拥有的一定数量的资金,等价于若干年后更大数量的一笔资金;同理,若干年后的一笔资金,折算为现值时要打一折扣。且利率水平越高,若干年后金额越大。
2.银行贷款的计息方式有两种
(1)等额本息还款法,即借款人每月以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本息。
计算公式如下:
(2)等额本金还款法,即借款人每月等额偿还本金,利息随本金逐月递减。
计算公式如下:
其次,来看一份针对本科研项目的调查问卷,这是学生扮作买房者去向昆明两大银行――富滇银行与农业银行咨询买房贷款信息,回来后根据信息所得自行填写的调查问卷,因2015年5月10日,央行降息,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皆下调0.25个百分点,因此自2015年5月10日后重新进行了问卷调查,所有信息皆来自2015年5月10日后,皆是最新数据。
购房贷款情况调查问卷
调查单位:云南工商学院14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
Q1.请填写您所在银行的名称。
Q2.您所在银行放贷的房屋类型有哪几种(可多选):
A.住宅房B.商业用房
Q3.您所在银行对首套房、二套房或多套房的利率政策一致么?
A.一致(请告知一致的利率水平____________)
B.不一致(请跳至Q4)
Q4.请告知您所在银行房贷的最高利率水平和最低利率水平:
(1)首套房下最高利率________;最低利率________。
(2)二套房下最高利率________;最低利率________。
(3)不限套数下最高利率________;最低利率________。
Q5.请告知您所在银行房贷的首付比例情况
(1)首套房下首付比例________;
(2)二套房下首付比例________;
(3)不限套数下首付比例________。
统计问卷后可知:
最后,运用财务管理知识进行选择:
假设100万的房屋,以首套房为例:
1.银行的选择
因首付比例都为最少3成,所以富滇银行和农业银行都可贷70万,但由于昆明住房贷款最高不得超过60万,所以仅可贷60万,若按最高利率取,二者利息相等,选择哪个银行贷款都没差,但若取最低利率水平,则富滇银行利率明显低于农业银行,借助资金时间价值概念,利率水平越高,未来价值越大,意味着付出去的钱越多,因此应该选择富滇银行。
2.还款方式的选择
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30年,仅以30年为例,假设选择了富滇银行的最低利率水平3.96%贷款,则借款人可选择等额本息还款或等额本金还款两种还款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方法还款。
①等额本息还款法:
可得出,30年共还本息和=2850.67*360=1026241.2
②等额本金还款法:
由此可见,每月还款金额递减5.5元,
可得出30年共还本息和=3646.7+3641.2+3635.7+……+(3646.7-359*5.5)=957390元
篇10
关键词: 英国 中等教育 学术课程 职业课程 整合
英国素有崇尚精英教育的传统,政府对学术教育过于偏爱,而给予职业教育的支持却很少,尤其表现在中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上。英国在中等教育阶段实行典型的分轨制,特别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几乎是完全彼此隔离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作组织的变革,特别是职业结构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界限的打破,使得以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划分为基础的中学课程设置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政府改革措施述评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加强中等教育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沟通与衔接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为二者的联系创造了条件。
(一)80年代:学科课程改革。
80年代末,保守党政府对中学课程主要提出了两种批评意见。第一种意见可以追溯到1976年拉斯金演说,该演说认为英国中学课程不能适应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另一种批评意见是:学校选择课程的自由是导致大多数学生成绩较差特别是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成绩差的主要原因。①
上述两种批评意见都可以看成是对学科课程不断加深的危机的反映,从这些批评中,以及与经济上更成功的国家例如德国、日本的教育成就的比较中产生了两种改革的主张。第一种主张认为中学课程应该职业化,使得学生离开学校时更容易就业。这种职业化的主张体现在1983年开始在普通学校实施的“技术与职业教育行动计划”(TVEI)和1985年推行的职前教育证书(CPEV)等政策措施中。第二种主张表现在《1988年教育改革法》中,在传统的学术科目方面设立全国性课程,并设立7、11、14、16岁考试,而且第一次把技术作为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
但是,这一时期的改革措施主要是针对传统的学术课程的改革尝试,并没有对学术课程加以根本改变。其实,这些措施都只是局限于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自身的某些变动,或者在职业课程中增加普通教育的内容,或者在学术课程中融入职业教育要素,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仍然没有根本变动。
(二)90年代:资格制度改革。
到了90年代,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各自为政的状况受到更多的批评。课程专家批评学术轨的狭隘性和排他性,以及职业轨的质量差、可选择性少,建议应建立统一的资格制度,结束教育与培训之间的分离。
1991年政府白皮书《面向21世纪的教育和培训》推行普通国家职业资格(GNVQ),这是一种兼顾就业和升学需要的资格,与指向具体职业领域的国家职业资格(NVQ)不同,它将学历教育同职业培训相结合、相沟通。白皮书强调要建立现代学术和职业资格体系,这两种资格应该一视同仁,青年不应该再受到已经过时的“区别对待”。不过,事实上政府并没有结束这种区分,而是建议以高级水平证书、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为基础,建立三轨制教育资格制度。1996年,容・迪尔英爵士发表最终报告,标志着英国16―19岁学生的资格制度到达了一个新的阶段。该报告的中心议题是“需要建立一种更为统一的全国性资格制度框架”。但该报告既有走向统一课程的建议,如调节机构的合并、GNVQ分成六种或三种单元模块,从而为建立一种更统一的、更灵活的课程奠定基础,又有更加分离课程的建议,如报告强烈支持使三种资格途径更加清晰,其实是扭转了三种途径逐渐融合的趋势,后退一步使三种途径变得更加具有特殊性。因此,该报告“并不必然使得我们的学校向更加统一的制度迈进”。②
英国一系列资格制度的改革也存在很多问题。这些改革都是在保证学术资格的标准不被动摇的前提下进行的,除了迪尔英报告中关于设立核心技能AS-Level的妥协性建议之外,学术资格没有任何变动。另外,设立统一国家职业资格的目的在于结束英国众多职业资格证书冗繁无序的杂乱状态,然而NVQ和GNVQ实施后,原来的很多资格授予和认可机构及它们所管理的资格证书也都保留了下来,并没有达到减少资格数量、刺激学术资格和职业资格融合的目的。③
二、整合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麦克・扬《未来的课程》中的观点
美国自由主义哲学家杜威和意大利知识分子葛兰西关于教育与工作世界关系的论点,构成了麦克・扬整合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理论的基础。他提出了“批判的职业化主张”,明确了整合学术科目与工作世界之间分离的一种途径,这种途径就是开发学术科目的“职业层面”。与80年代课程改革所体现的新职业课程观的考虑相反,他认为,学科课程不但不应该减少,反而应该面向所有学生,并与对劳动世界的理解和经验相结合。使学校科目的职业层面更加清晰的方式是:这些科目不但可以使学生接触概念和思想,而且应该使学生理解成人工作世界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麦克・扬从未来课程的课程原则、课程策略、课程目标及资格制度四个方面论述了具体的改革主张。
(一)课程原则
职业的高度专业化是现代社会国家和经济的内在属性。麦克・扬区分出了经济上两种不同的专业化形式:分化的专业化和联系的专业化。分化的专业化是经济发展到大规模生产制度时期的产物,在生产过程中表现为生产中对任务的认识和执行的分离;联系的专业化是经济发展到灵活的专业化生产制度时期的产物,在生产过程中表现为生产过程要最大限度地所有雇员的最大潜力,强调团队工作。
在他看来,不同的专业化形式在课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或表现形式。分化的专业化在课程上表现为学术课程的高度专业化和职业课程的狭隘化,继而导致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的分离。而联系的专业化表明了不同专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它强调不同的专家都要形成某种整体意识,即意识到他们的专业化和整个课程的关系。它力图超越“做人的教育”与“做事的教育”之间的传统分离,④要求在课程中建立知识和技能的联系,并使课程与更广泛的教育民主和社会目标相联系。于是,以联系的专业化为基础,麦克・扬提出了构建未来课程的基础原则: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灵活性;建立核心内容和专业学习、普通(学术)学习与应用(职业)学习之间的联系;提供个人进步和学分转移的机会;对课程总体目标的清晰认识。这些原则可以视为麦克・扬基于当前经济的变化而提出的构建未来新型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策略
麦克・扬所认为的课程策略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在评判原有两种相关的课程策略――以结果定义课程的方式和模块化方式――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所谓的“联系”的策略作为未来课程内容组织的方式。
模块化方式,是指灵活地把课程内容分成多个小的学习单元,这些单元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它是一系列地方性行动的产物,目的是改革中学的学科课程,适应TVEI鼓励的新型学习。以结果定义课程的方式实际上就是强调对学生先前学习经验的承认,课程内容能够并且也应该根据可测量的学习结果来组织安排。但是,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缺陷:它们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忽视了对新的教育方法的需要,以及对教师的新的专业能力的需要;按照这两种方法组织的课程内容例如教学大纲、知识体系等与具体的学习目标之间存在对立。
麦克・扬认为需要一种新的课程组织方式,将模块课程、结果课程与学习者的志向和需要、系统的整体目标联系起来。“联系”的概念首先认识到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性的社会过程,这种过程有意无意地是在与其他学习者一起建立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发生的。它强调需要把学生和教师的目的和活动联系在一起,并与更广大的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和学生的知识经验,在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方面设计特定的模块,开发什么样的模块取决于现存的工业政策。它强调学校或学院整个课程及其组成要素的相互依赖,这些要素包括:学术科目和职业计划,学习者支持与指导,与更广大社会发展的关系,等等。以上可以视为麦克・扬在以联系的专业化为基础的课程原则或框架内对未来课程策略的设想。
(三)课程目标
在这部分,麦克・扬试图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每个学校应该怎样确定自己的课程目标;第二个问题是每个学科的教学应该怎样与学校整体的课程目标相互结合。
关于第一个问题,他认为中等教育不只是让学生接触各种基本的专业知识领域,也不只是学习适应特定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它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作为未来成年人和公民的个人教育和社会教育,关注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对现在和未来世界的理解、把握及其相应的技能”。
麦克・扬关于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是在批判传统中学课程的科层制整合的基础上提出的。在科层制模式下,科目教学占据主导地位,个人和社会教育作为特定的课程目标受到忽视。然而,随着全国性目标和排名制度的建立,科层模式受到了挑战,“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他接着提出了课程整合的联系的方式,这种方式通过两种形式把个人和社会发展目标整合到课程中去:首先,它不从具体的科目开始,而是从更广泛的课程目标开始,并考虑这些科目怎样实现这些目标;其次,它不从全国性课程的要求出发,而是先考虑每个学校怎样确定课程目标,并考虑他们怎样才能达到全国性课程目标的要求。⑤
(四)资格制度
在此部分,麦克・扬在分析政府已有改革措施特别是在评判迪尔英报告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学习社会资格制度的设想,并进一步明确了未来高级水平课程的改革方向。
麦克・扬认为迪尔英报告中关于资格制度改革的建议没有意识到资格制度变化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层面组成的,包括政府、条例、认证、证书和测验;仅仅通过管理机构的合并统一不意味着必然会运作一种更加统一的认证制度和证书制度;它忽略了影响到未来资格制度发挥新的作用的背景的变化,没有认识到学习化社会要求不能把资格制度看成是一种学习结果的标志,而应该把它看成是能够胜任持续学习过程的标志。
在此基础上,麦克・扬提出了改革构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更强的框架和观点。提出改革的前景是在18岁以上学生中建立一种总的证书,作为体现未来资格制度特点并有助于达到那种目的的一种方式,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共同的测验方式、模块课程、核心技能等。(2)扩大层面。建立统一的资格制度不能仅仅停留在管理机构合并的层面上,应扩大改革层面。例如,建立学术和职业资格的共同的测验和评分制度。(3)重塑学习化社会的资格制度。为了适应人们终身学习的要求,迪尔英报告的四种水平应该与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提高水平联系起来,并成为鼓励人们在横向涉猎不同领域、在纵向寻找新的职业机会的手段。以课程的单元化为基础,学分转移、学分累积,在面向终身学习的资格框架中变得更加重要。
三、结语
近几十年来,英国政府和学术界努力消除中学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的分离、对立局面,尽管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但他们在改革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确实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特别是麦克・扬对于学习化社会中课程的设想和分析,对我们深入理解和探讨课程是非常有价值的,对于我国新课程的建设,特别是课程理论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注释:
①[英]麦克・扬著.谢维和,王晓阳等译.未来的课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②[英]麦克・扬著.谢维和,王晓阳等译.未来的课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③王雁琳.论英国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关系[J].比较教育研究,2004,(2).
④[英]麦克・扬著.谢维和,王晓阳等译.未来的课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⑤[英]麦克・扬著.谢维和,王晓阳等译.未来的课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英]麦克・扬著.谢维和,王晓阳等译.未来的课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英]B.霍尔姆斯,M.麦克莱恩著.张文军译.比较课程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5]王雁琳.论英国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关系[J].比较教育研究,2004,(2).
[6]石伟平.战后英国课程发展的基本走向与趋势[J].外国教育资料,1999,(6).
[7]徐学莹,黄忠敬.当代英国中等教育的课程改革与存在的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