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23 17:27: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案例

篇1

电机学是高校电气类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涉及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范围较广,包括电、磁、热、机械等相关知识,具有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和专业特征明显的特点。电机学课程从磁路入手,以机电能量转换原理讲解为基础,阐述变压器,直流、异步、同步和特种等不同电机的原理,侧重于电机物理本质和分析方法,为学生掌握电机原理打下坚实基础。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与水平。因此,利用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电机学课程教学管理也是讨论热点。

李森、杜尚荣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研究——基于案例的分析》一书,主要论述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理论,探讨课堂管理的若干策略,对电机学课堂教学管理有重要参考价值。笔者在开展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8GJJG397)相关研究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多元混合式教学管理在电机学课程中的应用,为提高电机学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方法指导。该书共有十章,分别从知识、话语、情感、媒体、时间、环境、纪律、“边缘人”、反馈等方面介绍并评价了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策略,同时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穿插大量生动的案例和案例分析,对教师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

第一,坚持改革创新,构建多元教学方法。电机学授课教师应积极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构建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可将电机学课程主要内容从应用性的角度分割为一系列问题,通过分析梳理形成问题链条,利用这些问题制作微课视频系列。让学生在课前观看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微课视频,能使他们在课前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理解和掌握,增强学习趣味性和针对性;教学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学生在“课前”自学了课程内容,课堂就成了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场所,为学生知识内化提供交流讨论的机会,完成对知识更深的理解与运用,可有效增强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第二,推进师资建设,夯实教学内在基础。建设先进教师队伍是电机学混合式教学管理的前提要求和主要内容,教师对于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有重要作用。慕课有许多优质的教学视频,能让电气类专业学生完整、系统地学习电机学知识理论,甚至接触课本外的内容,拓宽知识面。但电机学的知识比较抽象难懂,教学视频若要与课堂教学相互融合,实现教学效率最大化,教师最好自己录制教学视频,以知识的专业应用性为教学主题选取原则,教学内容设计突出电气专业问题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以形成主题鲜明、指向明确的系列性教学资源。因此,学校要加大电气工程专业教师网络信息素养培养力度,增加教师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和进修的途径,以提升教师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培养一批优秀的电机学混合式教学管理专业教师。

第三,健全评价体系,优化教学内在环境。建立健全混合式教学考核评价机制,能营造更好的教学环境,提高师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首先,坚持建立混合式教学考核方式,通过多种考核评价手段提高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际教学效果。其次,考核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过程化考核还是综合性评价,从考核反馈中都能及时发现电机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据此进行调整与优化,解决学生电机理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学生自评和小组成员互评也是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很好的评价方式,不但丰富了考核评价形式,对减轻教师考核的工作量、增强评价的严谨性也有很大帮助。综上所述,电机学多元混合式教学管理改革可从完善教学方法、优化师资建设和健全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以提高电机学的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研究——基于案例的分析》论述顺畅,应用性强,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启发价值。

篇2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应用型本科;酒店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基金项目:三亚学院重点课程《旅游人力资源管理》立项;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重大课题“应用型本科人才校企系统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以三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项目编号:Hnjgzd2014-11。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中一直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过于强调理论则与专业的应用性相悖,^于强调技能则与高职高专无法区分。在本科教育中,大多数本科院校在课堂教学中延续“以知识为本位”的传统教育,过于强调知识的识记,但是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课堂是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而非以学生为中心。

随着应用技术型大学概念的提出,结合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微课(Micro Lecture)、慕课(MOOC)和小规模在线限制性课程(SPOC)逐步走进大学课堂,这些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有着较好的尝试。作为应用型较强的酒店管理专业,其课程改革的方向更加强调知识在产业的实用性,因此如何融合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本专业的整体教学改革有着方向性的引导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对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重新构建,进而推广到酒店管理专业其他课程,探索实现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体系的路径。

二、混合式教学的内涵与使用

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普遍被认为是将传统的面对面的学习(Face to face learning)与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的有效结合。它属于数字化教学(E-Learning)的一种,但是又区别于纯粹的面对面的课堂和在线课堂,通过对特定的环境需要和可变的情况的适应而对传统教与学模式的重新概念和重新组织[1]。因此混合式学习也是现实课堂学习与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其他先进的信息技术而实现的虚拟课堂学习的结合。

由于应用型的职业教育要求学生把传统教学环境中的抽象知识应用到工作环境中,而混合式教学可以利用在线资源将基于工作场所的活动与教学活动有效结合,因此被认为在职业教育中非常适用[2]。对于学生而言混合式教学不仅学习方式多样,在时间上也更加灵活,虽然缩短了课堂学习的时间,但是学习的效果并未降低;对于教师而言,混合式教学也提升了教学体验,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更高,教与学的环境更加灵活,并且这种方式也驱动着教学的持续改进[3]。混合式教学有效避免了单纯的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弊端,但同时对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包括如何负责任地学习,如何有效地管理学习时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如何在设施以及培训上获取更加专业的支持等。

三、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混合式教学设计

(一)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介绍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课,是管理学的后续课程,与《酒店市场营销》、《酒店财务管理》等共同组成了专业管理理论系列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掌握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招聘、培训、绩效和薪酬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传统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此类课程一般以课堂讲授法为主,但应用型本科院校对课程知识的实用性和应用性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管理技能进行培养。

(二)混合式教学总体架构设计

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地融合了传统课堂与虚拟课堂,因此如何有效地甄选和规划课程内容,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而构建出课程混合教学框架是《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在线学习可以结合的包括MOOC/SPOC教学,通过共享教学视频、在线测试与考核、在线讨论等方式实现知识的传播;课堂教学则可以借鉴翻转课堂的理念,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让学习者在课外实践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把课堂变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同时可以使用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和课程APP开发等工具来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与搭建。基于以上各种教学方式的特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总体架构包括以下部分,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

1.课程微信公众平台

对于90后及00后的学生群体,智能手机成为其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微信。因此在课程教学中也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使用习惯进行创新。微信公众平台主要用来课程教学信息,包括课程说明、课程考核作业布置以及课程学习小贴士,以及对旅游与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闻、知识等内容进行信息共享。

2.QQ群/微信群

网络社交群的建立主要为了方便同学们针对在项目作业以及热点讨论话题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探讨,可以分组建立,主要通过课程讨论屏幕截图等方式对其的参与互动进行监督和评价。

3.慕课

慕课是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线上教学的主要方式,主要采用酒店参观、酒店人力资源工作人员访谈、以及PPT录屏和授课过程录播的方式,以5-15分钟为截点,通过微视频的方式阐述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工作流程和工具,学生在观看视频结束后针对课程知识点进行在线测试,纳入在线学成绩中。

4.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由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内容包括慕课教学视频中的知识点的回顾,针对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旅游及酒店业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热点话题进行讨论,以及针对旅游及酒店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学生在讨论和分析中的参与度及发言情况是主要的考核指标。

5.管理实践课堂

管理实践课堂主要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和团队教学法。通过分组组建创业企业,分公司组织架构设计、职位说明书调查与设计、各级人员配备、人员招聘、培训、薪酬、效等全方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形成创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针对每一个子项目均有相应的测量量表和权重相对应,最终形成团队总分和个人总分,成为管理实践项目成果的测量工具。

四、问题与思考

(一)教学团队的建立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需要建立一支分工明确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需要非常熟悉整个课程的授课目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结构以及课堂组织方式,然后针对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QQ群或微信群的参与和监督、慕课视频的录制与在线测试的设计与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和管理实践课堂的实施均有明确的分工和要求。

(二)课程逻辑体系的贯穿

课程逻辑体系是主导混合式课程设计的主线,通过学科框架、课程框架、课程总目标、课堂教学分目标的分解,以课程对应能力为核心,以知识、工具、技巧为支撑,将酒店管理专业理论课程的逻辑体系与不同学习模式相结合,通过在线课堂的知识学习支持面对面课堂的实践能力培养,最终检验课程总体能力目标的实现程度。

(三)课程教学细节的控制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需要对各个教学环节的严密控制,包括微信公众平台课程学习或完成作业的小贴士,旅游及酒店业和人力资源管理热点的甄选,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微信群/QQ群探讨的主题与内容;课程视频内容框架的设计、课程视频的录制、在线测试的设计;翻转课堂中讨论特点及案例的选取、讨论时间的控制、气氛的调节及学生参与的活动设计;管理实践课堂中各个项目实施的指导、作业完成中的各种问题的解决以及学生在讨论环节的参与、最终实践方案的呈现等,每一个教学环节都需要较为详细的指导并留出变动的空间,因此是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

(四)与专业课程体系的匹配

每一门专业课程都需要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开展,因此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体系相匹配,通过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联合教学研究,精选教学内容,保证主要内容的不重复,同时与其他课程形成联动效应,建立起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学习氛围。

五、结束语

混合式教学设计,符合当前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发展趋势,通过在线学习与面对面课堂的学习,节省了课堂学习的时间,增加了课下碎片化的学习时间,是课程学习不再以教师为主导,而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教学中值得推广和研究的教学模式。在未来的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可以从教学细节的控制、信息技术的使用以及教学结果的测量方面着手将混合式教学模式细化,提出更加成熟完善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将其推广到酒店管理专业整个课程体系中。

参考文献:

[1] 杨樨. 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06)

篇3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混合式教学;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2-0000-02

Multi-teaching Applications of Computer Basic Courses for Vocational

Wu Jingfeng

(Zhejiang Province Yiwu City Shangxi High school,Yiwu322006,China)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information society,computer basic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has become a required course for the majority of non-computer science students.In the current situation,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Basic Education has entered a stage of reform,the existing teaching model also has limitations.In this regard,China's education sector to put forward a hybrid teaching mode,as well as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del in the teaching of basic computer use,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learning basic computer course.I will Vocational Basic Computer Courses in hybrid teaching elaborate.

Keywords:Computer basis;Hybrid teaching;Practical application

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计算机的应用与其他各学科的联系日益紧密,能否更好的应用计算机已经成为了用人单位对当代大学生能力考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在校期间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熟练技术,利用计算机来分析、记录问题,并能借助这一工具解决问题,为将真正成为终身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做出准备,这也是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者的最终目标。但是,我国高校以前的那种单一式计算机教学模式,已经远远落后于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显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局限性。所以,积极推进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成为了势在必行的工作,这也就有了混合式教学的实践应用。

一、计算机基础教育混合式教学的相关概念

(一)计算机混合式教学的兴起。我国高校混合式教学的兴起,是近年来国际教育技术界逐渐被提出,并开始重视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教育模式。最早是由何克抗教授在2003年12月召开的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首次提出的。他认为,混合式教育是未来世界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之后的实际验证中被广泛应用。

(二)计算机混合式教学的定义。所谓的混合式教学,就是在学校教育中,把传统教育方式的优势和社会网络化教育的优势相结合。换句话说就是,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作用,还要充分的体现学生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主动地与之相靠拢。目前,国际上众多教育技术机构都主张,采用将这二者相结合起来,使二者的优势相互补充,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高校计算机基础的混合式教育,是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网络化教育模式多年实践经验的研究和改进。

二、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混合式教学的形式要求

(一)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学习教育过程中的引导人,在混合式教学的课堂上处于主导地位。在传输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在这过程中,教师并不能完全依靠网络来进行教学,还要结合传统的教师讲解来启发学生。对此,就需要发挥传统课堂的优势,由教师对学生讲授计算机的基础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对学生理解基础知识点起到辅助作用。此外,教师还要详细的观察了解每一个学生,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教育。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制作电子课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料。在面对良莠不齐的同班学生时,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均衡施教,不仅要注重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同学,还要为基础较强的同学提供相关的便利条件,以满足他们不断地学习欲望。教师在讲解计算机基础课程时,要做到点到为止,留出足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把学到的知识消化为自身的能力。教师应该把教学生方法摆在首要位置。同时,在基础知识的教授过程中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和同学们一起探索,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提供帮助,注意只是给予相应的提示即可,并应该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教学渠道,来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充分考虑到并发挥好混合式教学的特点。主动从学生中了解情况,提升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质量。与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相比,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弥补传统课堂的缺失因素,为课堂上不爱发言的学生提供自主表达的机会。例如,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达了解学生知识理解的程度,并根据情况进行重点问题重点讲解,特殊人员重点提问。教师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的网络留言,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建议,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集到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多的信息,使对学生的教学指导更加准确,有利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对学生的教学要求。学生是混合式教学中的主体。学生不仅需要理解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还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基础知识点,和教师互动及时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扩展,给自己留下探究的空间,充分地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教师的资源共享,下载教案等学习资源。通过这些下载的内容来增加自己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际操作能力很强的课程,对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的掌握是这门课程的重要任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呆板的临摹教师的讲课模式。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要学会自我解决,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还要充分发掘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主动地和老师及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活动。利用网络来表达自己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体会,彼此分享学习收获,从中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所谓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将教师和学生、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完善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丰富教学内容,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过程中,结合了最近几年来的积极探索,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被广泛的应用到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起到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一)分层次混合教育。在计算机的初级学习进行前,学校本着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水平,通过初步考核,有意识的把学生进行分层。第一类是已经熟练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甚至还会一两种编程语言的学生;另一类是对计算机基本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会一些基本的操作;再一类就是基础比较差,可能基本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合理的把学生进行分层,能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有利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展开,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知识水平,实施不同的教育手段,力争使每个同学都能够掌握基础知识。

(二)多媒体混合教育。校园中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机房,为教师开展多媒体网络教学提供了可能。利用多媒体式教学、管理,使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减少。如通过教师在多媒体上进行图文和声音的操作和讲解演示,使学生能够更深刻的记忆知识的结构。教师还可以把演示过的多媒体课件随时录下来,放在计算机服务器上共享,使不是很明白的学生能够反复调用。尤其是在教授Word软件中“段落”、“字体”,Excel软件中的“公式”等,这些都是比较繁杂的工具。

(三)用案例混合教育。对计算机教学的选择,从计算机课程的特点来看,绝大部分都是应用类型的,而对此最为有效的是案例教学法。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精心指导下,把学习内容巧妙地融合在案例中,通过案例中的知识点与学习主题的结合,来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化。如,在做“蓝色的地球”为主题的文档时,在网上搜索到优秀案例,教学生如何使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在案例文章里,学习标题的颜色和字体设置、首字的下沉、段落的格式化和分栏、查找与替换等。通过自己的研究模仿,学生就会清楚Word软件的功能,并能熟练地运用到之后的制作中。

(四)网络平台及资源。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不同,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网络等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计算机基础课操作性强且知识涉及广泛。所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丰富的资源,引入网络教学模式是一重要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利用丰富而有特色的网络资源,把教学的知识点于其相结合,使学生有的放矢;利用计算机基础课的测试题库,学生可以从网络资源中进行自我测试,增强知识的储备量。另一方面,建立优秀的学生作品集,并不断补充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资源。让这些丰富的资源,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开放教学,优化计算机基础教学。随着学生对计算机认识的加强,计算机房也高负荷运转,我们还是争取机房全天候开放,以方便学生有机会多上机。上课前,教师把开放的机房号和开放时间放在网上,由专职的机房教师负责,计算机协会的学生协助。在开放的机房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媒体控制软件和服务器,发放本周的作业,断开其它网站访问,让学生只能自主访问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的专题网站。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基础差的同学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及时跟上教学的进度,从侧面优化了计算机教学质量。

四、结语

实践证明,在计算机基础课中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实现了课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当然,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我们坚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新而实用的教学内容才能将其逐步完善,使在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卫平,宋强.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18

[2]]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

[3]祝智庭.远程教育中的混合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3,19

[4]许灵霞.案例教学在《计算机基础实训》课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35

[5]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4

关键词:1234混合式教学体系;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金课;教学改革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2018年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本科教育应合理对大学生有效“增负”,打造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有挑战度的“金课”[1]。在遵循“二性一度”标准下,各高校加快课程改革步伐,特别关注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作为高校人力资源专业重要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工商管理、文化管理、市场营销的专业基础性课程,目前仍存在教师理论教学“满堂灌”,学生实践能力弱,被动学习等“水课”痕迹。近年来信息技术驱动智慧教学的兴起,教育全域实现线上教学,在线开放免费课程和教学管理平台为教学创新提供新的研究视角。面对这一现状,传统人力资源课程应如何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教学效果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已经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探索的新课题。

一、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存在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课堂已超越“三尺讲台、一支粉笔”的教学情境,而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师主导的外输式理论教学,导致学生知识的浅层学习,课堂内容吸引力不足,教学氛围沉闷,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等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制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使课程建设常常陷于填鸭式教学、应付式教学。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痛点”,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教学资源匮乏与封闭教学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效果而运用的要素。传统的人力资源课程教学资源一般为教师选定教材,配套课件和案例等教学辅助材料。一方面,学生在单线教学中获取课程资源十分有限。教师主要围绕教材制订教学计划,开展面授教学和期终考核,对教材使用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在教学计划下,教师教学任务紧凑,不会过多介入其他课程资源;同时,网络信息检索技术影响课程资源配置深度与广度,能否引入优质的拓展性教学资源取决于教师信息技术素质和专业教学能力。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资源信息具有延迟性。教材的发行需要文字、印刷到出版的过程,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错综变化势必导致教材内容的滞后和实践应用技术的过时。虽然教材等教学资源涵盖了优质的教学成果,但缺乏合理的开发与利用,终究陷入浅层学习的困局,导致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弱,知识面单一和专业知识更新延迟等。06

(二)线下课堂教学空间吸引力不高目前主流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空间是以教室为中心开展师生对话或者教师演讲授课的物理空间。在这种教学场景下,单线教学空间割裂师生的有机关联。为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全力讲授新知,学生被动听讲,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师生互动时间有限,教师下课即失联。每次课堂教学机械化运作,造成师生教学倦怠,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这些学生综合素质较高,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强。在知识付费时代,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提前享受了虚拟线上空间带来的教学红利,传统教学课堂的封闭教学环境吸引力不强,线上学习、自主学习、碎片化学习已成为学生第二课堂的新潮流。

(三)课程内容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务实性、实用性和实操性。而实际教学中,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模块教学难以平衡,在目前的教学计划中,教师理论教学的课时布局偏重,而忽视技能的实训实践环节,具体表现为:首先,教师注重教材内容过多讲解理论知识,在实践实训环节课时留存时间较少。其次,大部分高校教师在企业工作履历短,校企合作机会少,无法真正传授学生社会实践经验。同时,高校由于资金问题缺少实践实训的平台,学生根据教师主导的情景模拟教学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最后课程考核方式仍为期末闭卷,对知识点记忆力考核权重大,忽略对专业综合素质和职业精神的考查。

二、混合式教学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的重构

(一)混合式教学对传统人力资源教学模式改革的作用混合式教学是将线上平台和线下课堂的优势有机结合,引领学习者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作为双线混合式教学的一种有效策略和方式,颠覆传统教学教师主导的统领地位,将教学主动权转让给学生,凸显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新教学范式。通过整合全网络平台优质课程资源,搭建双线教学管理平台和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打破线下单一的教学空间,有效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质量,弥补课程实践教学不足,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被动学习向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协学习转变。

(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1234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未来教学的新范式,应明确信息与教学的关系,不在于强化教学过程的“技术论”,而是要发挥应用技术对教学的支撑作用,提升教学质量。虽然合理运用混合式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但是混合式教学没有统一的模式,应以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需求为出发点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立足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困境,本文从混合式教学理念出发提出人力资源管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思路———打造1234的人力资源课程新教学模式(见上图)。具体表现为一个培养目标,两个主线,三种工具,四个环节。一个目标即“传授知识、注重实践、提升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两个主线是线上线下双重教学主线,三种工具为大规模免费开放线上课程、混合教学管理平台和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四个教学环节包括在课前、课中、课后和课终教学闭环。1234人力资源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重新整合教与学,学与用,主体与主导、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课程目标与学生差异化的关系,促进“以学习为中心”教学范式的转变,减少教学成本,优化课程供给,满足个性需求[2]。

三、人力资源管理混合式教学设计

(一)教学准备与课前翻转一方面,在课程资源准备上,教师应肩负双线教学空间建构者的角色。比如,课前教师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新建课程门户,设置好章节布局,提前把PPT,案例资料,电子书等课程资料上传到线上平台;同时,通过集体备课,积极围绕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选择录播或者搜索优质线上课程资源,配套相关在线学习课程视频资源,以供学生自主选择。在线上课程资源选择上,可以参考中国大学MOOC网站上人力资源管理国家精品课程和超星学习通名师教学示范课等资源。经过前期的活动设计,教师完善线上资源的配置,搭建好多元化便捷性的教学资源平台后,便可邀请学生进入线上班级,放开资源权限,学生可以碎片化,自主化学习。同时,教师针对性提前指令,公布线上教学空间的使用指南。另一方面,在课前教学活动上,通过翻转课堂模式,设计以自主学习和社会交互为驱动的学习活动[3]。第一,教师在搭建好线上平台后,在超星学习通上视频预习通知,课前打卡,章节内容测试和课前讨论群,督促学生完成课程预习。由于线上视频成功地复制还原了教师授课的教学场景,对理论知识讲解于线下课堂有等质的效果,学生观看视频后,实现线下课堂与线上平台的翻转,完成课程内容的初步认知。第二,学生预习后自主完成课前测试,线上平台系统实时自动改分,师生即时收到反馈,调整线下课堂的教学重点。第三,课前打卡和讨论群发挥教学空间的交互功能,提高用户使用黏性。在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中,交互作用直接影响认知的形成[4]。线上打卡和讨论群有利于促进生生和师生的交互,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线上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中应用教学课中阶段是混合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线上线下有效联结的教学枢纽,课中阶段应该尽量设计有趣生动和符合岗位实际需求的实践实训活动,积极运用先进的人力资源虚拟仿真实训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想学、乐学和好学。一方面,在线下课程导入方面,教师应在课堂上针对课前测评结果开展难点重点精讲,帮学生理清课程内容思路,提升知识内化。另一方面,在课程实践实训环节上,首先综合运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和人力资源虚拟仿真系统,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员工招聘、职业生涯管理和培训与开发六大模块,创设机构仿真,环境仿真和业务及工作流程仿真,还原真实工作场景;利用信息化教学工具设计案例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商业游戏等体验式项目实践训练活动。比如在职业生涯管理模块上,教师可以在超星学习通平台的真实案例视频,引发学生讨论,现场分组开展辩论赛;通过直播和线上投票的功能,吸引每个学生各抒己见,设身处地参与到案例场景中;通过学生评论区弹幕说出自己的想法,辩论实时投票,教师收获教学反馈;教师还可以对职业生涯管理涉及的心理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进行延伸,启发学生对职业选择的思考。再如,在战略规划模块,让学生自主分组,进行无领导小组协作,在人力资源虚拟仿真系统上情景模拟完成组建公司、市场分析、战略制定等一系列指令,最后形成角色分工合作,履行职位职责,推选出“公司总经理”上台述职,接受师生的提问,在此实训模块中,不仅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而且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际等实践能力。

(三)课后探索阶段课后是学生巩固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成效,满足学生高阶性认知发展需求的阶段,虽然在课中阶段学生对课程理论的实践运用有了初步的认知,但单次的实训实操尚未形成扎实的专业技能。如果课前课中是自我理解和分享理解,那么课后则是对课前和课中知识的反思与升华,针对课前课中的内容提出新的挑战。具体操作方面:教师针对性地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布置兼顾个性化和拓展性的课后作业,促进学生浅层学习向高阶学习的转变,例如模块化课程论文、专题讲座心得、文献阅读笔记和专题调研报告等课后作业。由于此类课后作业注重学科前沿知识和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学生权衡自身情况选择相应任务,系统会根据学生选择的任务推送学习资源,例如名师在线讲座链接、知网文献和专题调研资料等,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辅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探究学习。

(四)课终提升与考核混合式教学应该注重全程观,而课终是课程教学的最终一环。在传统的人力资源课程中,课终意味着闭卷考试,这种结课考核偏重理论知识,形式呆板,考核结果基本通过,大部分优良,并不能代表学生的真实水平。要改变传统单线教学学业质量“低水平均衡陷阱”的现象,应废除统一答案的闭卷模式,回归到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终环节凸显知识、实践和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需求。在混合式双线教学中,课终考查了前三阶段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要注重过程性考核,即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双线教学出勤率,任务完成度和互动积极度等。为保障双线教学的教学模式有序进行,过程性考核应占据较大的分值,决定课程的通过率;另一方面从“产学研”相结合出发,创新课程结果性考核方法,例如课终阶段,教师可以在教学管理系统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双百工程”或“挑战杯”创业大赛,要求学生规定时间以个人或团队方式线上提交与本课程相关的申报书,通过线上生生互评,师评和校评获得项目评分;或者,参加校企合作的人力资源实习项目,企业线上评分获得实习考核评价。最后把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结合,合理分析各部分内容的权重,得出课程分值。

篇5

关键词 军校;大学物理;融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4-0143-02

Study and Practice for Integrated Teaching Method about Mili-

tary College Physics Course//LIU Xiequan, LIU Jin, FENG Mengli,

ZHANG Li

Abstract We put forward a new teaching method: Integrated Tea-ching Method. Plentiful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which are given

by the present age, are integrat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The com-

plementary advantage is explored. The teaching process is opti-mized. The teaching quality is raised.

Key words military college; college physics; integrated teaching method

1 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提出

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基础的信息化教学在教育领域的迅速应用与发展,为教育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使教学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学习途径得到空间与时间上的拓展,学生可以在多种场合、不同时间、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学习。

随着信息化教学实践的深入,人们发现信息化教学也并非至善至美,并非所有的教学对象、学习内容都适合采用信息化的学习方式,而且缺少了教师的深度参与,学习效果也并不是特e理想。于是,人们开始理性对待信息化教学,并对它进行反思,认为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室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和以网络为基础、以信息为核心的信息化教学各具利弊。信息化教学不能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但是会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其重要补充。国际教育界也逐渐达成共识:只有将传统课堂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此背景下,“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应运而生。

“混合式教学”的基本理念是: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其基本模式是:构建“教师课堂”与“资源课堂”,并实现这两种课堂的有机结合。

在“混合式教学”日益盛行的趋势下,微课又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研究热点。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有人称微课是中国开展大规模慕课教学的前奏。慕课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展于过去的那种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新的课程开发模式。

2008年起开始跟踪“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主持完成的“信息化条件下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课题获得总装院校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但是,通过深入研究发现,“混合式教学”只将“教师课堂”与“资源课堂”物理地“混合”在一起用于教学,未必能够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只有教师课堂和资源课堂相互交叉渗透,化学地“融合”为一体,才能实现无缝连接、优势互补、相辅相成,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的能力和素质。

在如火如荼的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面对“混合式教学”“微课”和“慕课”带来的机遇与冲击,经过冷静思考,笔者认为当前的院校教育尤其是军队院校教育,无论是“微课”还是“慕课”,都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只能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下功夫。但是如果仅仅是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的教学资源简单“混合”在一起,也很难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反而会引起各种忙乱和矛盾,因此必须要走“融合”之路。

鉴于此,提出“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构想:在现代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充分运用信息时代所赋予的丰富的信息资源与技术手段(包括微课和慕课),科学构建“教师课堂”与“资源课堂”,并综合运用科技竞赛、军政训练等教学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将它们融合为一体,实现无缝连接,相互取长补短,彼此相辅相成,培养能力强、素质高的新型军事人才。

根据基础课程的特点、地位,本研究以大学物理为试点,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大学物理课程“融合式教学”模式研究,目的是使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优势互补,充分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 融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课题研究就是要解决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当代信息化教学资源如何融合的难题。总体思路是:在深入分析当前信息化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网络自学、学科竞赛等各种教学活动的优长所在,研究各类教学资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担负的任务、特点,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按照新型军事人才能力素质要求和信息化教学规律,优化选择并科学整合各类资源要素,构建立体化的“融合式教学”模式,提炼设计让不同教学资源产生实际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手段,并对“融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运行方式、保障手段进行研究,使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优势互补,充分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在恰当的时机,应用合适的教育技术,调动高效的教学资源,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这一基本指导思想,本课题研究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理论研究:通过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文献检索分析、参加学术会议和到名校向名师大家学习请教等途径,进行“融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确定“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及教学设计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2)资源建设:以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为试点,完善大学物理网络课程,探索应用途径,增强应用效果;完善“大学物理训练考试系统”,探索该系统与课堂教学融合的方

法;编写出版《大学物理精讲精学精练》一书,指导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组织精干力量录制大学物理重要章节典型教学模块的“微课”视频;通过网络收集大学物理教学

“微课”或“慕课”的相关视频资料。

3)教学实践:开展“融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案例设计和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检验理论的科学性,进而充实和完善“融合式教学”理论。

本课题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两个。

1)创建“融合式教学模式”。科学阐释“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以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为样本,按照“融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进行案例设计,这一做法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可供同行参考。

2)探索“融合式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按照“在恰当的时机,应用合适的教育技术,调动高效的教学资源,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的构想,探索论证“融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运行模式及保障手段,为广泛应用“融合式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提供方法保证。

3 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本课题研究有着深厚的基础,课题组一直跟踪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大潮进行积极的探索:2000年获得学院现代化教学观摩评比一等奖;2002年在全军院校教学改革工作会议上为全军院校的院校长讲授了大学物理观摩课,获得广泛赞誉;2006年主持了“大学物理全课程全过程全方位现代化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其研究成果获得总装备部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全军三等奖。

从2008年起开始跟踪“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在学院、基础部以及军队院校物理教学协作联席会教学研究基金的支持下,课题组成员着手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本质、内涵、特征等属性进行理论探讨,并应用于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方面,完成学院资助的教学研究课题“信息化条件下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其成果获得总装院校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完成的“信息化条件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规律研究”课题获得基础部“十一五”教学成果一等奖

从2014年开始“融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首先,对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每一个教学单元都进行融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教学内容设计,重新遴选组合教学内容,注意融入与军事高科技相关的内容,注意与后续专业课的衔接;教学方法手段设计,根据选定的内容,灵活运用教具、计算C多媒体、微课、慕课等辅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课上教员导学与课下学员自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拟实现的教学目标,把学习过程分为课上课下两部分,课上教员精讲教学的重点、难点,释疑解惑,指导学员学习,课下学员借助网络平台上的网络课程、微课、慕课等进行自学,还可以有计划地参加大学物理创新实践活动,锤炼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题研究实施以来,边研究边实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题组成员4人多次获得学院优秀教学奖,2人被授予学院教学标兵称号;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质量有了质的飞跃,顺利当选学院优质课;大学物理实验教员张丽在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成功讲授一堂大学物理实验课“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荣获学院教学创新竞赛一等奖,并名列第一,结束了学院历年教学比武没有实验教员获得高奖的历史;进行融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两个教学案例,2016年双双获得“军队院校物理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一等奖,并受到军校同行的高度评价。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下)[J].中国电化教育,2004(3):5-10.

篇6

关键词:Moodle; 混合式教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3/14-0197-02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对现代教育教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促进了教学理论、方法和模式的改革创新。随着网络教育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在积极地开展网络教学实践与研究,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技术的变革发展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极大的冲击,如何理顺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关系,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已成为当前广大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混合式教学就是倡导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探索式学习,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混合式教学的内涵

所谓混合式教学即混合式学习(Blending Learning),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国际教育技术界的共识是,只有将传统学习与网络化学习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传统课堂教学主要由教师主导和监控整个教学过程,有利于系统地传授知识,完成教学目标。网络化教学则通过提供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各种交互工具、认知工具,为学生营造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由此可见,两种教学模式各有千秋,可互为补充。混合式教学就是把这两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互为补充,重新对课程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合理分配和安排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内容、时间和活动等,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探究式学习,为学生营造自由、开放的学习和交互空间。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得到更大的鼓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

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过程

Moodle平台是澳大利亚教师Martin Dougiamas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而开发的网络学习管理系统,是一个免费的开源软件。Moodle平台的最大特点是功能的动态模块化管理,各种功能都是通过模块组合来实现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由地选择和组合模块功能,极大地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能够支持多种教学模式。Moodle平台功能强大、简洁易用,深受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喜爱,被广泛应用于构建网络学习管理系统或虚拟学习环境。

利用Moodle平台可以有效地支持混合式教学的开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并能有效地跟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形成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协作互动。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过程可归纳如下:

1.分析教学环境和条件

混合式教学是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有机结合,教学环境要求除了有上课用的教室外,还需求有网络教学环境的支持。经过分析笔者所在学校目前的教学条件,基本能够满足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要求。一是学校网络已经普及,上网方便;二是具有功能强大、可用于网络教学管理的Moodle平台;三是教师和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满足开展网络教学的人员素质要求;四是学校设有服务教学的技术部门,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必要的教育技术培训,为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2.设定教学目标,准备学习资源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是教学评价的依据。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分析课程的知识结构、各知识点的类型,划分教学单元,以目标导向为指导,先设定课程教学的总目标,然后再细化出各教学单元的分目标。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结合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特点,设计课程的总体教学结构,明确哪些知识适用于课堂讲授,哪些知识适用于网络学习,然后准备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

Moodle平台能够支持文字、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各种数字化资源,为适应网络化、移动化的学习需求,教学资源应以微课件、微视频为主,每一个教学资源讲解某一单元知识或案例。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设计和准备不同类型的学习资源,简单的知识点以文本资源为主,复杂的知识点则应增加教师讲解的音视频资源。学习资源的呈现要具有层次性,由浅入深,以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3.创建网络课程,设计教学活动

在Moodle平台上创建网络课程,并把准备好的学习资源上传到Moodle平台上,根据教学的进展情况,组织和呈现学习资源,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以完成教学目标。教师一方面在课堂上系统讲解课程知识,解答学生疑惑,布置学习任务,同时,在Moodle平台上为当前教学阶段添加相关的资源和活动(如测验、作业、讨论区、问卷调查、教程、互动评价等),要求学生完成。学生在课下通过探究式、协作式、自主式等开展网络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此期间,教师通过Moodle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帮助以及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在课堂上集中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每一教学阶段完成后,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重新规划下一阶段的教学活动,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4.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混合式教学应采用多种评价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日常表现、完成作业和任务的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在Moodle平台上,可以通过设置测验、作业、投票、互动评价等活动,多样化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评价。最后,利用期末统一考试,检验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从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两方面,综合应用个人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种方式,科学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使学习评价更为科学、全面,并让学生参与其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5.对课程教学进行总结与反思

在整个课程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对课程教学进行分析、总结和反思,不断总结经验,以改进混合式教学模式。在Moodle平台上,教师可以利用课程的报表功能,查看或导出课程日志、课程活动、活动进度等学生的学习记录信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也可以通过成绩报表,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讨论区、调查问卷、投票等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总结和反思基于Moodle的网络教学。同时,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就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与学生课堂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建议,反思和改进课程教学。

结语

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能够为师生提供多种交互渠道,为学生提供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得到教师面对面的辅导,也可以在网络上自主学习、讨论、向教师提问交流。这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参与文献:

[1]陈声健,马维启.基于Moodle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11):55-60.

篇7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医学教育;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知识的渴求及欲望也逐渐提升,传统的面授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学者的需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诞生弥补了面授教学的缺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收到学生的一致好评与认可[1]。以下是我校在医学教育中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报告。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我校临床专业1至6班,共175人,入学时已按人数、性别、年龄、入学成绩等进行调整,平均分配,每班约30人,按班级序号将前3个班设定为混合教学组88人,男生37例,女生61例,年龄18-20岁,平均年龄(19.1±0.6)岁,入学平均分数为(546.9±10.6)分,后3个班设定为传统教学组87人,男生37例,女生50例,年龄18-20岁,平均年龄(19.0±0.7)岁,入学平均分数为(548.9±10.4)分,两组人数、性别、年龄、入学成绩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2.方法。

传统教学组授课模式为单纯课堂教学模式,混合教学组授课模式为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混合模式,具体如下:

(1)教师培训。校方对授课教师进行混合式教学培训,内容主要为混合式教学概念、目的、形式等讲解与培训,让教师了解混合式教学的特征及其优点,如何应用到实际课堂上,并针对性的选择2-3节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演示,对教师在混合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与补充等。(2)计算机培训。对所有学生进行计算机培训,让每一位学生都了解计算机的功能,掌握计算机应用方法。其次为针对混合式教学中涉及到的内容、查询方式、运用方式等进行了解,使所有学生对混合式教学初步认识并掌握其网络运用方法,便于教学中灵活应用。

(3)混合式教学设计。教师在授每一堂课前依据混合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备课,对授课过程中教师的授课内容、学生利用网络参与学习的内容、学生互动内容、教师与学生互动内容、教学目标等进行计划,继而实施到每一堂授课当中。

(4)回馈信息收集。收集学生回馈信息,针对学生在混合式教学中存在的意见或建议进行斟酌与判断,如学生对课本重点内容希望单纯以课堂授课方式讲授,教学速度要求等,适时调整混合式教学内容,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一切以提高学生教学质量与教学知识掌握度为目的,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与灵活性。

(5)学生分组。分组学习授课中,将每一项操作课程认真执行,提高学生操作能力,与临床接轨,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同时提出课堂相关内容作为论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相互讨论,并得出正确结果,包括理论知识与临床操作,提高学生自主能力,以主观态度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

(6)知识巩固。教学完成后,由教师布置书面与网络作业,巩固其学习知识,同时提出难点、疑点,增加知识面,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教学满意度。

4.评定指标。

(1)期末考试成绩评定:两组学生考题统一,以各科总分的平均分数进行对比;

(2)教学模式满意度评定:对每一位学生于期末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对教学模式、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教学模式满意度以2检验,期末考试成绩与教学模式评定以(x±s)表示,t检验,α=0.05。

二、结果

1.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混合教学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60分以下及61-75分例数比较传统教学组例数减少,76-90分及91分以上例数较传统教学组增多,各成绩段学生例数比较,均P<0.05。

2.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比较。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75份,回收有效答卷17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调查结果显

三、讨论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将面授与网络教学完美结合的教学方式。传统面授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下,严重影响教学效果[2]。医学教育课程属于专业性课程,有其固有的特性,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临床操作也极为重要,同时对知识面的拓展、视眼开阔,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又不生搬硬套,会灵活应对,适应疾病个体差异性及突发性转变等[3]。医学教育中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包括:

(1)调动学生积极性。混合式教学独特新颖,是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的课程,学生不再是默默倾听者,而是直接参与课题研究与操作等,在教师帮助下自行吸收医学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消除了单纯面授教学的枯燥无味感与厌烦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提高学生自主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存在的疑虑随时网络查询,新思路随时网络核实其正确性与可行性,避免了以往向教师请教的繁琐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自主性,同时节省了教师精力与时间,给教师充分的时间不断改进混合式教学方式与内容,推动混合式教学的发展[4]。

(3)提高学生互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研究,并配合完成实验与操作等,提高了学生间的互动性,有助于学生的总体发展与和谐,创造良好学习氛围[5]。

(4)增加学生操作次数。将网络作为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就同一项操作反复进行练习,直至操作熟练或操作效果满意,明显提高了学习效果。

(5)开拓学生视眼。学生通过网络就教师讲解的课题相关文献、案例等随便查阅,拓展了无限学习空间,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广、更深。混合式教学应用于医学教育中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受到学生的一致认可。混合式教学方法不仅仅在医学教育中适用,笔者相信在其它教课过程中也同样适用。

[参考文献]

[1]殷海燕,王爱红,刘月仙,等.混合式学习应用于“护理学基础”教学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3):76-78.

[2]刘辉,王力,吴守伟,等.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医学遗传学网络课程的构建[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1):1499-1500,1505.

[3]王云翠,周慧芳,舒静,等.混合式学习模式在《中医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5):75-76.

[4]邱启祥,徐能全,何珏.结合网络的人体解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与评价[J].解剖学杂志,2010,33(3):418-420.

篇8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混合式教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183-02

混合式教学是指综合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数字化网络教学模式的一种策略。当前主要是指面对面的课堂学习(face to face)和在线学习(E-Learning)这两种典型教学形式的有机融合,即线下线上教学结合。混合式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面对面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进行整合,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管理学原理》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管理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管理学原理的课程体系设计要以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综合管理能力为导向,以学生专业管理素质、社会责任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才能真正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程改革、实施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更有力的条件。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混合式教学方法运用到《管理学原理》课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混合式教学应用于《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可以将《管理学原理》课程实践部分内容按照管理职能分为若干个管理技能模块,在每个技能模块训练中采取学生参与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老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男生与女生互动等方式,营造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环境,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会很愿意提出问题、深入探索问题,最后概括总结问题。这样,老师要求学生认真配合课程项目的开展,全员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互联网+”的新形势要求课程改革。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高校教学改革引入了新的理念。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互联网+”的理念,互联网在各行各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都在从“辅助者”向“引导者”转变。互联网+课程建设,给探索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模式,灌注了新的理念。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课程建设进行深度融合。基于这种新理念,传统的《管理学原理》课程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平台进行调整,用信息化改造它,用混合式教学法改造它,以在线学习、MOOC等方式促进《管理学原理》课程改革,达到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2.市场对人才新的需求要求更新教学方法。新的市场环境对管理者的素质、技能提出新的要求。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从粗放型向技术型、智力型转变,市场环境的变化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高校的教学方式也要针对市场的需求,进行改革。混合模式教学方法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的。用于《管理学原理》课程,学生在教师面对面的教学指导下,获取理论知识,在线上与老师互动、与同学互动,甚至共享全国名校名师优质课程,从中获取更广泛的知识,理论知识与管理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协调、管理、创新能力。

3.教学对象的变化要求教学模式改革。目前“95后”已成为高校的主要教育对象,他们生长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环境下,普遍具有自我意识强、个性张扬的特点,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模仿学习能力很强;1995年后中国电子信息迅速发展,中国家庭电脑在1995年以后开始增多,更确切地说,“95后”是真正的网络时代人,信息化程度特别高。在教授《管理学原理》课程中,要结合“95后”学生的特点,改革教学模式,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引用混合式教学法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管理学原理》是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强调的原理、方法、原则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树立现代管理的基本观念和思维方式,了解管理过程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管理方法。在熟练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要求能利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具体管理问题。因此,管理学原理是工商管理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除了学习管理理论外,还要培养学生应用管理理论、原则、方法的能力。采用混合式教学法,是把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优势与网络化教学方法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作用。在《管理学原理》的教学实践中,将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优势与网络化教学方法的优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以便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教师面对面教学。《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中的面对面教学,教师不仅教授学生管理基础知识,而且指导学生怎样运用管理知识。学生通过分组研讨、小组汇报等方式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进一步讨论课堂中遇到的疑惑及问题。同时,教师针对学生课前网上讨论企业案例和课堂研讨分析企业经营案例的情况,在课堂上结合企业案例和学生讨论结果,讲解各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最后做进一步的总结、归纳和拓展。此外,教师布置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及在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保证下一阶段的学习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2.网络在线教学。通过将信息技术融合于《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完善网络教学环境,建设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网络教学课件,建立网络教学交流平台等,引进MOOC网络教学,精心设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形成新的教学结构,以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可选择的交互方式主动探究管理知识。教师通过网络开展对学生的辅助教学,弥补课堂学习资源不足的问题,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3.学生协作学习。要求学生之间进行课程学习的研讨、交流、合作,以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更加深入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运用ERP沙盘模拟是以沙盘教具为载体,进行协作学习,学生运用管理学及其他学科中的知识做出生产、供应、营销、技术、财务、人力资源与后勤等有关方面的决策,使学生树立了共赢理念,增强了全局观念与团队协作能力。

三、《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1.注重传统教学与混合教学模式的统一。混合教学中的在线方式虽然具有丰富的网络资源、便利的沟通工具、先进的互动手段等独特的优势,但教学中不能完全采用线上教学,如果缺少教师的系统教学设计,缺少教师在课堂的系统教学,教学效果并不会很好。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

2.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定位。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线上教学,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认识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并从主观上主动学习,特别是《管理学原理》课程,才能真正获取管理知识,提高管理能力,增强综合素质。教师在设计教学流程时,应该更多地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3.注重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理论课教学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结合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逐步探索一种《管理学原理》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根据不同模块的教学目标要求,分层次设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管理学原理》课程体系。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的同时,教学团队应该进行教材建设,根据混合式教学新特点,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编写一本全新的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的《管理学原理》教材,以适应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需要。

参考文献:

[1]禹海慧,吴孝政,易想和.工商管理本科“管理学原理”课程设计思考――基于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2]马晓霞.混合学习模式在教育硕士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教育技术学基本原理”课程为例[J].宁夏大学,2013-03-01.

[3]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

The Application of Blended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of Management Principles

TAO Hui-ping

(Jiangxi Institute of Economic Administrators,Nanchang,Jiangxi 330088,China)

篇9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学模式

一、研究背景

自2012年以来,国内外诸多教育工作者和学者对MOOC等网络教学方式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总结出了许多在当前大学中流行使用的MOOC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MOOC教学就是利用网络传播教学资源,开展教学讨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要学习,这一经试验证明有效的教学方式也促使国内院校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然而,由于民办院校在办学时间以及办学阶层上的特殊性,难以简单复制使用MOOC教学模式。因此,基于民办院校混合式教学策略研究变得非常有必要。

李克东和谢幼如(1992)提出了“教学中将多种教学媒体进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以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就已经体现了混合式教学的思想。在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充分体现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1.组建强有力的课程团队

网络课程的建设中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如微课、教案、教学大纲、PPT、考试与测验等,这些资料的建设与上传,需要一个团队。一门优质课程的建设,离不开一个高质量的课程团队。通过不同年龄,知识层次的教师组成的课程团队,能够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资源,满足不同层次同学的需求。早期需要团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设计课程,可以采用教授、讲师和助教混合搭配的方法,有经验的教授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辅导、集体备课、集体教研、观摩教学等多种形式,提炼知识点,录制并编辑视频,上传更新到网络课程教学平台。

2.组织不同形式的教学内容

教学资源建设好了,教学内容组织就成了决定混合式教学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教学内容设计中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而选择在线学习、课堂讲授和小组讨论等。解决好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的冲突问题,避免做重复的教学工作。首先确定学习内容,组织学生在线学习,并给出自学的预期效果;除了定性的衡量预期效果,还可以通过测试题,进行定量的测试,让学生知道自己掌握的程度。其次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来设置、组织课堂讨论主题、形式,讨论的问题尽量是应用性而非记忆性的问题。掌握好讨论题的开放性,要难易适度,要具有启发性,教师还须及时点评,以便保持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于难度较高的专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接近学科前沿,思考前沿问题,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结合教师科研课题,公开发表相关科研论文。

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鼓励学生观看视频、预习教材、参加每周测试等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前知识储备,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工作来激励学生:(1)加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参加讨论的情况进行加分,并汇总到最终成绩中去。(2)赏识教育。充分利用有表现欲学生的积极性,时时刻刻表扬激励他们,树立典型,给他们足够的信心;给他们在课堂上充分表现的机会;从情感上肯定他们的学习,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进取心,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3)不定期的课堂测试。在教学中采用作业和课堂测验的形式,使得学生自我驱动,平时积极主动学习,这也是最终提高学生成绩的一个关键推动因素。

4.进行相应的课堂教学

课堂内化是混合式教学中的关键步骤,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教师掌握教学进度和节奏,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增加实践环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阐述观点,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有效地利用教室的良好环境,3到5人一组,围坐在桌子旁,通过讨论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在讨论过程中要求同学们都可以看到对方的眼睛,使得每个人都参与到讨论的过程中来,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个性,增进师生感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投入更多精力到学习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同伴间的互助学习,大大促进了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5.形成性考核代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传统的期末考试,不能完全反应出学生掌握的真实水平,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对教学进行改革的同时要不断改革考试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状况和阶段性学习结果的全面考查,如在课程中采用过程性考核方法,根据平时课堂上的表现,回答问题情况给予一定的成绩比例,另外,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测试功能,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学生有选择的进行练习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课堂上对相关案例讨论,形成书面报告等多种形式的考核。强化对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注重学生的阶段性发展,快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授课策略。

三、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学生越来越重视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途径,提高学习兴趣。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在线学习后,需要经过吸收、消化,才能够转化为能力,这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过程。

篇10

【关键词】微信;混合式学习;高等数学

1 微信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背景

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就是要把课堂等相对集中教学的优势和 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去引导、启发、监控整个教学过程,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国外混合式学习发展相比国内较为成熟,在美国的高校教学方面,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们经常用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方式进行授课,根据课程内容,每周抽取一两节课,安排学生在寝室或图书馆进行网络在线(E-Learning)学习,通过教学实践得出结论:混合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2005年,韩国国立开放大学为了帮助新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学习环境,采用了混合式教学的辅导方式,优化了教学效果,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加拿大卡尔加里亚大学的加里森教授(2007)认为混合式学习是高等教育应对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形式,并从小规模班级、大规模班级和基于项目的开发等类型分别介绍了国外使用混合式学习进行的课程教学。

在国内,对混合式学习的研究始于21世纪初。在2003年12月召开的第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应用大会上,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在总结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并倡导混合式学习的概念。随后,李克东教授、南国农教授、黄荣怀教授、黎家厚教授等专家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混合式学习展开了研究。在实践研究方面,多数是通过某一平台(如moodle平台)与某一具体学科的结合来研究其教学效果,如《基于免费网络服务的高校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黄磊、杨九民等,2011)一文就是以在QQ、博客、Wiki 空间平台的支持下的教学行为为基础,结合具体课程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展开混合式学习的模式,并比较其优缺点、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实践表明在高校的教学领域中,Blended Learning的优势逐渐显露,突出效果主要表现为:学习者积极性提高;小组协作意识增强;指导教师角色和学习内涵产生变化;跨校园、跨区域合作增多。

不难发现,以往的相关研究中很少涉及到关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学生支持体系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研究。作为手机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受到大学生的追捧,有关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的微信使用率达92.53%,因此将“微信”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也是大势所趋。学生能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这一移动网络终端优势进行更好的学习,并利用移动学习的优势实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实现真正的“学习随身,教师随行”。本文尝试着以微信公共平台作为移动学习平台来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以具体课程――“高等数学”为例,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学生支持体系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内容,弥补之前的研究不足。

2 微信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的理论价值

依托微信环境下的交互行为来设计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的设计方案与实施过程,并以此促进学生学习,丰富和发展混合式学习理论。

实践意义:(1)突破课堂局限性。通过微信这一软件将相对分散的学习者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课堂以外学习共同体,使学习者在课前能够大体了解课上所将要讲解的内容,以充分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课后巩固课堂中所学习的内容,并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参与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2)便于激发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让学习者体验基于微信的学习中所带来的自主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并培养参与者的自我效能感,同时在交流和协作过程中促使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

3 微信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构建

模式构建过程中,首先分析微信的功能,试图构建微信平台应用于混合式学习,即依托微信环境下的交互行为来设计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并以具体课程――“高等数学”为例,研究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的设计方案与实施过程,并以此促进学生学习,培养学习者间的人际关系,提高学习者的非正式学习能力,为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需要而做好准备。

基于微信混合式学习模式,本模式有四部分构成,由前期分析,实施过程,过程控制以及教学评价。其中前期分析是前提,实施过程是核心,过程控制必不可少,教学评价是保障,四部分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系统过程。

3.1 前期分析

前期分析包括对学生和教师的分析。对于学生来说,考察学生的微信使用情况,网络利用情况,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掌握这些情况有利于深层次的挖掘学生使用微信学习的能力,以及制定出符合学生特点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活动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对于教师而言,通过分析学生的各方面特点,合理安排各类活动的时间,并制定出相应内容的案例,小组讨论和相应的视频。

3.2 实施过程

实施过程是整个环节中最核心的部分,指的是根据前期分析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通过线上或线下实施课前预习,分组讨论,实践应用以及课后练习。在整个环节中,学生和教师都不再是传统意义中的角色,在课前预习中,每个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学习程度,选择线下自学,线上微信咨询,分组讨论可以利用微信的好友群进行线上的讨论,借助微信的音频,视频,使学生在线上达到面对面的效果。在实践应用和课外练习中,教师可以个别辅导也可以利用微信平台答案和练习的点评。

3.3 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是整个环节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证学习进度,学习效果,以便教师能及时调整,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通过微信平台或微信个别私信,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内容。

3.4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对整个环节起到了监控和反馈的作用。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学的不足,以便教师能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因此,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教学评价都是不可少的。

4 案例设计与实施

本案例选取高职高等中的“导数”作为课程内容,其内容不难,适合高职学生线上学习。教师利用微信中的微信平台及群聊功能进行集中授课,通过好友组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可以参与到各个小组讨论,及时纠错,学生也可以及时把疑问反馈给教师。

5 效果分析

高职高等数学是整个基础课程中比较难的一门课,然后利用微信平台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微信环境下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让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合作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也将不同程度地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参考文献】

[1]刘忆.以QQ为平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

[2]郭丹.混合式学习有效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07: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