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服务范围范文

时间:2023-10-23 17:27: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律援助服务范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律援助服务范围

篇1

一、法律援助温暖工程实施情况

1、完善机构设置,提高法律援助覆盖面。区法律援助中心下设六个工作站,及妇女儿童维权、残疾人维权、老年人维权和维护国防利益四个分部,区援助中心负责全区的法律援助工作管理与实施以及“148”法律服务专线电话的接待,工作站负责接待咨询和申请的初审,分部负责接待调解工作范围内的援助事项。此外下有三个律师事务所和四个法律服务所承办法律援助案件。有34人的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为困难群众提供无偿的法律服务。

2、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全面了解法律援助制度。一是充分利用法律咨询接待和广场法律咨询宣传法律援助制度,2004年以来发放自编和上级下发的法律援助宣传资料1500余份,法律援助联系卡200余份,在全区扩大了法律援助的影响。二是充分发挥街道司法所既法律援助工作站面对面贴近群众的特点,开展法律进社区,每月组织一次社区法律询活动,使群众感受到法律援助就在身边,感受到政府关怀。三是向党政有关部门宣传法律援助制度,使各级党政部门更加重视和支持法律援助工作,现在许多部门开展为群众服务活动,都会邀请法律援助中心参加。通过广泛宣传,使社会各界积极支持法律援助工作,使法律援助和法律援助工作者深刻认识和理解自身责任,切实履行职责,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加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

3、克服重重困难,保障法律援助经费落实。我区有低保户和下岗职工数万人,随着法律援助影响力的扩大,法律援助申请和受理数量逐年增加,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法律援助经费的不足,为此我们在积极筹措法律援助经费的同时加强对经费的管理,保障有限的经费落到实处。一是积极寻求财政支持,在我区财力薄弱的情况下,自2000年起我区就把法律援助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2005年财政预算已增至4万元。二是从局办公费用中弥补法律援助经费的不足,将财政拨款都用来保障法律援助个案补偿,而法律援助的其他费用都从局办公费用中支出,较好地保障了法律援助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加强法律援助资金的管理,区成立财务结算中心后,虽然撤销了法律援助帐户,但我们坚持法律援助经费专款专用,对历年来社会对法律援助的捐款全部用于弥补近年来法律援助经费的不足,从而保障了法律援助工作的正常进行。

4、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法律援助水平。为了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提高法律援助工作质量,我们结合实际,完善援助机构的办公场所设置,满足法律援助机构工作需要,经与政府有关部分多次协调,现已在政府服务大厅设立接待室,基本达到了上级要求的标准,方便了群众。

在加强机构设置的同时,我们着重抓好制度落实,主要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案件流程管理制度,从申请、审查、受理、指派、办案到归档建立工作标准和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条例》规定的条件和范围,同时遵循亲民、便民、效率的原则,使符合援助条件的人做到应援尽援。二是建立办案监督制度,通过重点案件跟踪、一般案件抽查、派员出庭听审、征求受援人及主办检察官、法官意见等方法,掌握办案质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三是坚持援助案件指派到所,实行行疑难案件集体讨论案件制度。法律援助是政府行为,所有办案人员都必须对受援人、对政府绝对负责,集体讨论案件可有效防止承办人马虎办案,并集思广益,更有效维护受援人合法权益。四是建立案件责任追究制度。对涉及法律援助办案质量的群众投诉要认真一查到底。无论是法律援助机构的工作人员还是法律服务执业人员,只要损害受援人利益,违反执业道德和执业纪律,都要按规定作出处理,决不姑息放纵。五是坚持办案质量与核拨办案补贴挂钩,对援助案件的质量年终进行集体评审,根据质量评定等级,对有质量问题的案件缓发或停发、扣发办案补贴。

5、充分享用资源,扩大法律援助服务范围。在开展法律援助活动中,我们不仅单纯的办理仲裁和诉讼案件,更注意通过法律援助的延伸服务,更广泛地为群众解难,为政府分忧。一是充分发挥法律援助网络的作用,通过司法所协助做好审查、调查、调解、和稳定工作,对于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涉及家庭矛盾和影响社会稳定的,我们及时向基层通报,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居委会进行了解和及时调解。2004年以来通过基层为群众调解解决纠纷十余起,起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二是发挥法律援助志愿者的作用,扩大法律援助的服务范围。每月组织志愿者轮流参加法律服务社区活动,开展广泛的法律咨询服务,弥补了法律援助中心人手不足的现状。为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服务,我们组织志愿者中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但又经济困难的群众代拟法律文书,每年都为困难群众义务代书法律文书百余份,受到群众的高度赞扬。三是针对所区内台、侨胞数量较多的情况,与有关部门协调成立了全市第一个专为台、侨胞提供法律服务的法律援助工作站,开展专门的法律宣传和咨询服务,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做好法律援助服务工作的同时,我们积极开展特色服务,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坚持做到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推诿,不搪塞,只要群众找到法律援助中心,就负责到底,让群众满意。对于不属于我们处理的问题,就耐心地解释,并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处理。由于工作热情、负责,群众都愿意通过援助中心来找其他部门解决问题,这样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从群众热情的赞誉声中,体现了法律援助工作的价值。版权所有

二、主要社会成效

1、2004年区法律援助中心接受来电咨询56人次,接待来访群众728人次,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14次,解决各类纠纷13件。2005年1-4月接受电话咨询12人次,接待来访群众360人次,提供上门服务2次,为群众提供异地法律援助服务2人次。

篇2

法律援助制度自五百年前在苏格兰王国萌芽,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在欧美掀起热潮,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40多个国家建立了以诉讼法律援助为基础,涵盖非诉讼法律服务领域的现代法律援助制度。【1】作为一项全球性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制度,法律援助也被纳入世界人权制度之中,成为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最重要法律武器。反观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法律援助长期未纳入国家救济体系之中,20世纪90年代初才初现端倪。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飞跃发展,贫富差距日渐拉大,社会弱势群体也空前增多,如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成为我们社会不得不面临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基层政府,受资金财政、人力物力、思想观念等制约,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更迫在眉睫。

一、法律援助与法律援助制度

法律援助始于西方,最初是由一些私人律师和宗教团体及慈善机构等民间组织自发地位穷人提供免费法律服务的慈善和道义行为。【2】它源自民间的社会道义,后来发展为一项国家责任,即建立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救助制度。对于法律援助的内涵,众说纷纭,搜索网页不难发现大家普遍认为“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服务人员,为符合条件的公民提供无偿的法律帮助。”,有的认为“是指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为经济困难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无偿法律服务”。也有的认为“法律援助,是国家以法律化、制度化的形式,在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的指导协调下,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减、免收费的法律服务,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制度”等等。【3】比较这些观点,其实大同小异,都是强调法律援助是国家通过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援助人员对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法律服务,是一项现代社会法律保障制度。

二、基层法律援助现状分析

我国幅员辽阔,辖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各地自然地理、经济文化不同,法律援助开展也不仅相同,尤其是县级地方更是差些万千。截至2003年底,我国各地政府已建法律援助机构2774个,地、市法律援助机构381个,县、区法律援助机构2361个,其余32个为省级法律援助管理机构【4】。现以本人所在的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为例,对我区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现状和问题进行浅析。

(一)基本概况

红岗区地处大庆油田腹地,东临龙凤区、安达市,南接大同区,北与萨尔图、让胡路两区接壤,面积623平方公里,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区。全区辖5个街道和1个镇。总人口17.4万人。

全区共有法律援助机构5个。其中,法律援助中心1个,即红岗区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1家,即红岗公证处;律师事务所1家,即红岗律师事务所,为国资所;法律服务所2家,即解放法律服务所和红岗法律服务所;全区共有法律服务从业人员19人。

红岗法律援助中心编制3人,在编1人,加上主管领导共3人(不占法律援助中心的编制),平均年龄约35岁,党员1人;其中硕士1名,本科2名。下辖法律援助工作站10个,其中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6个,即解放街道、红岗街道、八百垧街道、杏南街道、创业街道和杏树岗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在编人员12人,平均年龄约33岁,党员10人。其中,本科学历11人,大专学历1人。延伸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4个,即老龄委、残联、妇联、教育局法律援助工作站。

(二)工作现状

自2000年以来,红岗区法律援助中心共办结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55件,解答法律咨询2645人次。其中,仅2008年,红岗区法律援助工作中心利用辖区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等,开展“法律进企业”、“法律大集”、“法律服务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法律援助在你身边”等宣传活动10余次,印发《法律援助条例》等资料1000余份,为群众解答法律疑难130余个;在区政府网站报纸刊发信息报道55期,在市政府、市司法局网站报纸刊发6期。全年接受当事人申请56件,审查批准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6件,受援人数40人;“148”法律服务专线电话为广大市民解答法律咨询394人次,接待来访49人次。

(三)特点分析

通过分析红岗区法律援助工作开展情况,不难发现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法援案件稳步增长。自2000年以来,法律援助案件申请与办结都呈逐年递增趋势,特别是2005年以后该区法律援助案件增幅较大,法律援助工作有明显提升。见图表一:二是法援案件民多刑少。从红岗区法律援助案件性质分析来看,民事法律援助占据85%以上,刑事案件所占比例较小,法律援助呈现民事主体化。见图表二:

图表二:2005年—2008年红岗区办结民刑法律援助案件一览表

年份刑事(件)比例(%)民事(件)比例(%)合计(件)

200500%13100%13

200615%1995%20

2007312%2288%25

2008310.3%2689.7%29

三是法援对象明确稳定。从2005-2008年的法律援助对象统计来看,受援人数117人。其中,残疾人8人,占受援人总数的6.84%;老年人40人,占受援人总数的34.19%;农民工25人,占受援人总数的21.37%;未成年人9人,占受援人总数的7.70%;妇女4人,占受援人总数的3.42%;农民等一般贫困者31人,占受援人总数的26.48%,整体较稳定。见图表三:

三、基层法律援助问题剖析

从上不难分析,红岗区作为地方基层,法律援助工作开展过程中面临很大的难题,也真实反映了我国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的现状,工作开展困难,阻力压力较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法律援助力量单薄。红岗区法律援助从业人员人数较少,力量薄弱。全区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10人,还不足全区人口的0.06%。其中律师3名,大部分法律援助案件由为数不多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来承担,不堪重负,压力大,法律援助工作质量很难得到有效保障。纵观全国,以2002年我国基于立法测算数据来看,社会对诉讼法律援助案件的总需求量至少为74万件,而2003年实际办结法律援助案件16.64万件,差口巨大,庞大的法律援助需求与有限的法律援助力量之间矛盾突出。

二是经费保障到位较难。根据我们2002年基于立法需要所做的测算,社会对诉讼法律援助案件的总需求量至少74万件,平均每案补贴1000—1500元计算,74万件法律援助案件总计需7亿—11亿元的经费支持。【5】以红岗为例,仅08年26起法律援助案件办案补贴可达3.9万元(注:以上标注为02年的,考虑消费水平提高、物价上涨因素,实际法援补贴额还要大),加上法律援助经费黑龙江标准4万元以上,地方基层法律援助机构负荷较大。红岗区受地方财政紧张等因素制约,法律援助经费较少,深入开展法律援助工作难度较大。特别是法律援助补贴一直不到位,市区两级法律援助补贴缺位,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办案“贴钱”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基层法律服务所办案积极性不高,法律援助还不能完全满足全区的需要。

三是法援受案范围较窄。红岗区法律援助受案范围一直集中于农民工、残疾人、未成年等少数社会弱势群体,受案范围较窄,门槛较高,特别是基层法律援助受财政资金制约较大,大量需要法律援助的社会弱势群体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而《公民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在‘司法利益有此要求’时,被指控有罪的人有权利获得指定的法律帮助,而且在他没有足够能力时不必支付费用”【6】,我国作为该《公约》的缔约国,《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的范围过窄,地方扩大适用范围的也难以达到《公约》的最低标准。

四是社会力量关注不够。法律援助工作是社会工作,但红岗区法律援助工作集中在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法律专业人员上,社会关注、社会参与、社会救助还远远不够,社会弱势群体利益被忽视,难以得到全社会法律帮助。根据相关资料,我国县级地方和西部地区法律援助工作经费、人力等明显不足,西部不少地区甚至没有专职法律援助人员,正常开展法律援助活动都困难,也从侧面上反映了社会对法律援助认识不够、重视不足,社会力量参与法律援助工作远远不够。

五是法援工作站效果不佳。尽管红岗区建立一套区法援中心、法律援助工作站两级体系,但实际工作中,受政府编制、体制等因素制约,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与基层司法所、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三块牌子一套人马”,职能过多,人员较少,工作量大,且专门法律人才往往很难配置到基层法援工作站,法援工作站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县级等基层法律援助力量薄弱是个老大难问题,如2003年我国还有超过1/5县级地方没有法律援助机构,不少法律援助机构与其他行政科室合署办公,人员和经费由司法行政机关调剂等。

四、解决基层法律援助工作问题的几点对策

通过分析红岗区法律援助基本情况与问题,我们在问题中找到了解决办法,在发展中看到喜人前景,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剖析问题,对症下药,通过双管齐下,提升基层法律援助质量,尽可能实现应援尽援。

(一)经验总结

客观来看,红岗区存在在人员少、经费少、案件少的问题,但从整体上看,法援工作逐年稳步推进,法律援助案件稳步攀升,分析其中原因,不难得出:

一是责任落实是保障。尽管红岗区法律援助工作人员较少,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力量严重不足,但法律援助相关人员都能强化法律援助为民责任,切实将法律援助工作作为自己本职工作,抓好落实,办好案件。

二是思路创新是动力。近年来,红岗区法律援助中心立足区情,不断创新思路,通过对法律援助案件合理分流,提高法律援助受案质量;开辟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大大提高了法律援助办案效率。

三是宣传到位是前提。红岗区法律援助工作不断拓宽宣传渠道,活化宣传方式,辟建司法局网站,特别是将法律援助宣传纳入我区的“法律广场”、“法律大集”等活动之中,形成了普法宣传与法援宣传相互融合的局面。同时,实践中还将“148”法律热线解答咨询与法律援助自我宣传相结合,提升法律援助宣传覆盖面。

四是奉献自我是源泉。红岗律师事务所为国资所,人员少,承担区、镇两级政府大量案件的,任务重却积极承担大量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特别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面对自身生存与发展保障难题,奉献意识较强,克服行业竞争生存压力,为我区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提供基本保障。

(二)对策与建议

法律援助直接面向社会弱势群体,可谓“一头牵着百姓疾苦,一头系着政府关爱”,是政府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政府维护社会弱者合法权益最基本手段,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起到举重轻重作用。今后,如何抓住问题对症下药,挖掘根源苦下功夫,确保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稳步持续深入开展,我个人建议:

(一)强化职责,实现法援投入制度化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基本职责,由政府财政负担,其投入到位与否直接决定着法律援助工作的命运。从目前看,地方法援财政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法律援助工作力不从心情况短期内还很难改变。这就要求各地政府高度重视,从投入入手,重点围绕人、财、物三方面做文章。

一是加大人力投入。要严格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落实好法律援助人员编制问题,实现人、岗、编制度化,防止人编分离、一人多岗的现象发生。根据实际,增加基层法律援助编制,出台优惠政策重点引进专业强、素质高的法律人才,配齐配强基层法律援助机构,扩大工作人员队伍,解决地方法律援助人员少、力量薄弱、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

二是加大财力投入。要继续加大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将法律援助资金纳入政府同级财政预算,落实法律援助最低经费保障机制,实现法律援助专项资金、法律援助办案补贴制度化。同时,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方针,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募捐等活动,积极开辟筹措法律援助经费的新渠道。

三是加大物力投入。要在充分保障法律援助经费的前提下,在车辆使用、设施建设等方面向法律援助中心倾斜,加强法律援助硬件建设,将法律援助工作打造成地方司法行政系统“司法为民”窗口,切实使法律援助工作成为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

(二)多措并举,实现法援体系网络化

法律援助为社会弱势阶层提供法律上应有的基本保障,直接关系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是政府的一项德政工程,更是一项全社会法律资源合理配置的工程。这就需要多元化力量合力推进、多渠道信息资源掌控,建立起一套高效的法律援助工作网络体系。

一是拓宽法援宣传渠道。要以宣传为突破,特别是县级地方和西部地区,依托法律宣传活动载体,将普遍宣传与个案宣传、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有机结合起来,强化法律援助宣传报道,普及法律援助知识,使经济困难群众懂得用法律援助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国家法律援助制度更加深入人心。今后,重点拓宽法律援助宣传渠道,在加强现有报纸、刊物、网络宣传的同时,积极运用广播、电视、流动宣传车等媒体拓宽法援报道渠道,实现法律援助宣传手段的立体化,使更多群众掌握法律援助知识、支持法律援助工作、投身法律援助实践。

二是健全法援机构网络。要以法律援助工作站为重点,梳理疏通基层法律援助人事关系,强化基层法援站点职能,扩大法律援助联络点范围,壮大法律援助队伍,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组织网络建设。今后,基层尤其是西部地区可以将地方公证处、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所、高等法律学校全部纳入法律援助体系,加强司法系统法律援助信息联络。同时,要与财政、劳动和公检法部门加强联系,特别是将法院的司法救助与法律援助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全区性法律援助网络体系。

三是强化法援服务力量。要依托现有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律师等法律援助服务人员的同时,可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律所及律师、基层法律服务所及工作者、法律专业性人才流向地方,可将法律援助专职律师纳入公职律师序列,解决基层律师少的难题。同时,培育、引导、鼓励以志愿者为主体的法律援助社会力量,增加法律援助服务人员,凝集力量,形成合力,尽快形成包括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社会志愿者在内的多元化法律援助服务力量。

(三)严格标准,实现法援管理规范化

法律援助要以规范化管理为突破,强化标准,注重细节,加强管理,严格监督,确保基层有限的法律援助资源全部投入到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救助上,提高法律援助工作效率与质量,达到应援尽援的目标。

一是加强队伍管理。要建立健全法律援助服务承诺、限时办结、考核考评、责任追究等管理制度,加强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培训,强化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提升法律援助机构人员队伍管理水平。今后,要以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监督管理为重点,加强对法律援助承办案件跟踪监督,杜绝承办人员办案时敷衍了事、走过场等现象发生,坚决禁止法律援助有偿办案。

二是加强资金管理。要把法律援助资金管理放在重中之重,单独设立帐户,实现法律援助经费专款专用,不截流、不挪用。今后,要建立法律援助办案补贴经费管理制度,实行审计跟踪,完全实现补贴落实到位、发放到位。

三是加强组织管理。基层地方立足法律援助中心机构,以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为重点,加强法律援助组织机构领导,以管理求效率,全部实现法律援助办案程序化、法律援助工作标准化。今后,尤其县级及西部地区,可根据实际,加强法律援助机构与法制宣传、人民调解、基层法律服务机构联系,互相配合,延伸法律援助工作服务范围。

(四)以民为本,实现法援机构人性化

法律援助为社会弱势阶层提供无偿法律服务,是人道主义在政府法律工作中的重要体现。今后,基层法律援助机构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民,加大法律援助服务力度,切实将地方法律援助工作打造成一项全区性民心工程。

一是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要在现有法律援助受案范围基础上,结合实际,逐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将更多的贫困者纳入法律援助对象之中,享受到有效的法律服务。

篇3

全镇司法行政工作总体要求是围绕“一个目标”、发挥“两个作用”、深化“三个理念”、打造“四个品牌”、提高“五种能力”、深入实施“六项工程”:

——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司法行政工作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建设“法治*”、构建和谐社会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再立新功”。

——发挥“两个作用”:就是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增创特色,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整合资源,借助外力,上下联动,加强协作,充分发挥全镇司法行政系统的整体作用。

——深化“三个理念”:就是深化“贴近人民群众的事情要做深,涉及中心大局的事情要做透,关系司法行政形象的事情要做细”的工作理念。

——打造“四个品牌”:就是深化“百名法律顾问结百村”活动;争创一流的法律援助工作站“民心窗口”;开展“民心工程”品牌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在“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困,为分流”中的作用;“法律六进”创品牌。

——提高“五种能力”:就是在工作实践中,努力提高司法行政工作进一步服务大局的能力。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找准司法行政工作为大局工作服务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研究新思路,制定新举措,进一步履行好法律保障、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各项职能,为我镇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服务;进一步提高维护和谐稳定的能力。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的独特优势,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深化法治建设的能力。要充分认识法制宣传教育在“法治*”建设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作用,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趣味性,指导好行业依法治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提高解决民生的能力。努力做到“应援尽援”,有效解决经济困难群体的“民生”问题;进一步提高创新发展的能力。要从大处着眼,创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思路,使各项决策部署更加体现出科学性、前瞻性;从小处入手,创新工作载体,改进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成效。

围绕上述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今年要重点抓好六项工作:就是加强基层基础,全面活跃提升司法所工作;创新法制宣传教育手段,增强针对性、实效性、趣味性;拓展服务领域,规范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法律援助品牌窗口;做好社区矫正,促进社会和谐;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工作水准。

(一)加强基层基础,全面活跃提升司法所工作

基层是司法行政工作的根基,是司法行政工作的基础。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既是强化司法行政职能、发挥司法行政整体作用的现实需要,也是建设“法治*”、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基层政权的要求,牢固树立建设基层、服务基层的意识,继续深化“基层基础年”活动,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

要不断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深入贯彻实施《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基层基础建设十一五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所建设的意见》,全面落实全省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会议要求,整体推进我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硬件软件再上台阶。积极参与上级司法局开展的“名所名长”工程,全面活跃提升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在加大培育和表彰力度上下功夫,加强培育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引导作用,积极营造“争先创优、立功创模”的氛围。不断巩固综治工作中心机制,积极探索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向企业延伸。加强对村级调解组织的工作指导,努力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发挥村级调解组织的职能作用,服务社会稳定。

要不断深化人民调解工作。人民调解在促进社会和谐中有着独特作用,是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要认真贯彻全省人民调解工作会议精神,健全基层组织,完善接边调解,加强人民调解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整体素质。抓好矛盾纠纷排查的同时,继续探索我镇人民调解工作激励长效机制建设,激发人民调解工作整体活力。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坚持矛盾纠纷经常调处与定期排查相结合,完善社情动态分析制度,抓好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全年各级调委会参与民间纠纷调处率100%,调处成功率达到95%以上。

要切实做好归正人员帮教安置。做好归正人员帮教安置工作,就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要加强帮教安置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帮教安置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作用。加强安置帮教工作和基地建设,进一步发挥基地作用。以“三无”归正人员为重点,落实各项帮教安置措施。深入开展“导航工程”,切实做好归正青少年帮教安置工作。归正人员的帮教率达到95%以上,安置率达到90%以上,重新犯罪率控制在3%以内。

(二)创新法制宣传教育手段,增强针对性、实效性、趣味性

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认真总结法制宣传教育经验,深入推进“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实施,切实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作用,形成各单位齐抓共管的“大宣教”格局,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趣味性。

要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加强部门协作,我们采取有力措施,整合宣传资源,突出重点对象,开展法制宣传,创新弘扬法治,传播文明的课堂。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百名法律顾问结百村”活动为平台,加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宣传;创新手段加强对新居民的法制宣传;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结合宣传月、周、日活动,配合各部门加强专题法律宣传活动。以开展“五五”法制宣传教育中期督查为契机,大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市场、进单位。通过现场会、专项督查、法制宣传月、周、日等活动,发挥新闻媒体作用,营造全民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要深入开展基层法治实践活动。坚持普治并举、学用结合的方针,根据建设“法治*”的要求,全面深化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工作。巩固深化以“民主法治村”建设活动为载体的基层依法治理,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督查与考核,注重发现、培育、推广各类典型。

(三)拓展服务领域,规范提高服务质量

继续深化“百名法律顾问结百村”品牌活动。在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决策咨询等内容上有更大的拓展与实效,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维护社会稳定作贡献。

要加强管理,提高法律服务质量。进一步拓宽法律服务工作渠道,积极引导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新农村建设,同时加强对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管理,提升其自身素质。通过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努力提高村干部和村民的法律素质,切实做到依法治村,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依法维护基层合法权力。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法律援助品牌窗口

继续深入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工作,努力做到“应援尽援”,有效解决经济困难群体的“民生”问题,做深法律援助“民心工程”。

今年要在提高援助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形成工作合力、提出决策建议四方面下功夫:

一是建立完善法律援助质量监控体系和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加强法律援助管理规范、服务规范和机构建设规范,促进法律援助工作规范运作,落实监管措施,强化督导力度,提高办案效率,确保援助质量。二是深化法律援助“文明窗口”建设。完善“12348”法律咨询服务机制,及时做好充分发挥法律咨询热线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和作用,为党委、政府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供决策参考。三是加强援助工作站基础建设。按照“完善网络、健全制度、配齐人员”的要求,加强指导,深化法律援助点建设,发挥基层法律援助网络作用。拓展非诉讼法律援助,提升法律援助效能。四是加强横向援助点工作,扩大援助服务范围。加强与相关单位的交流沟通,畅通法律援助渠道,扩大法律援助影响。以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颁布5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加大法律援助宣传工作,总结推广典型经验。

(五)做好社区矫正,促进社会和谐

根据省、市、县的工作要求,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落实责任分工,加强部门协作,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社区矫正工作合力,提高教育矫正质量。

(六)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工作水准

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把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司法行政系统实际,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从而创新业绩、增新特色、树新形象、求新发展。

进一步加强司法所工作人员和队伍建设。巩固扩大先进成果,争创学习型单位。不断提高司法所工作人员充分履职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加大队伍教育、管理力度,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在新的一年里多出业绩。

篇4

2005年开创性工作安排

根据《邯郸市司法局2005年工作要点》和上级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按照"两头对接,中间激活"的工作思路,经局党组研究决定,我局的2005年开创性工作安排如下:开展司法所建设"十个一"工程和理顺司法鉴定管理体制。

一、基层司法所"十个一"工程

按照一制、一庭、一所、一队、一员、一线、一训、一杯、一会、一考的工作思路对司法所进行规范化建设。

1、"一制":即进一步理顺司法所的管理体制。为加强对基层司法所的领导力度,使之真正发挥作用,争取将司法所建成县司法局在乡镇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实行县司法局和基层人民政府双重管理,以司法局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2、"一庭":在乡镇建立人民调解庭,村(居)建立人民调解室。县、乡、村三级都要建立健全纠纷排查登记调解制度、规范调解程序、健全档案文书管理制度、严格实行排查、调解、责任追究机制等。

3、"一所":完善乡镇基层法律服务机构,积极拓展业务。符合条件的依照程序申报一批法律服务所;条件暂不满足的,先行挂靠其他所成立法律服务站,延伸法律服务范围;建立法律援助联络站,及时了解辖区内若是群体的法律需求,协助县法律援助中心及时提供援助服务;建立公证工作联络处,协助县公证处为辖区内的各个生产单位和经营组织及其各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服务;成立外出武功人员法律服务中心,为维权和促进增收提供法律保障。

4、"一队":建立乡镇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通过吸收本辖区内符合条件的离退休法官、检察官、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离退休人员,以及律师、法律工作者和热爱法律工作的社会志愿者服务队,协助基层司法所做好法制宣传、法律服务、两劳回归人员的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

5、"一线":在乡镇司法所设立民间纠纷排查调处综合服务热线电话,每个村(居)要公开一部电话,方便辖区群众,及时发现和化解纠纷。

6、"一员":每个村、居、企事业单位、行业主管部门都要固定一个民间纠纷信息报告员,对各类纠纷信息及时准确报告,以利于矛盾纠纷化解得最早。

7、"一杯(旗)":在乡镇、村(居)开展以无矛盾纠纷激化为主要内容的"长安杯"(或流动红旗)竞赛活动。

8、"一会":县、乡每年召开一次表彰大会,对成绩显著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特别优秀的可向上请功。

9、"一训":乡镇司法所定时开办村(居)法制骨干培训班,村居要建立法制夜校。乡镇和村都要有针队性的制定年、季、月、周的培训计划、确定培训重点和编制授课教材。两级培训都要健全考勤薄、授课台帐和考试制度以备考核。

10、"一考":量化任务,责任到人。对司法所及干警建立和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对完不成任务或完成不好的,除司法所年终不得参加评优、评先外,有关人员要进行岗位培训、岗位调整或调离司法行政系统基层。基层司法所要健全对辖区各类调解组织进行检查、指导和考核。

二、理顺司法鉴定管理体制

篇5

xx年年,作为律师事务所所长,工作职责是主持全面工作,领导和带领全所工作人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保证完成基本任务和上级年初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以及各个阶段的具体工作任务。

xx年年xx洪泽律师事务所严格贯彻执行了和。为建立和完善律师服务收费制度,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事务所进一步强调和规范了律师收费制度的履行,采取深入学习、贯彻执行、落实行动的方式,将该办法和标准融入律师执业行为,在网络上广而告之,办公场所公示上墙,随案附委托须知,形成了程序化操作的标准制度体系。对收结案的登记和审批,是事务所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树立本所信誉及对外活动的必经程序,全部案件实行法定代表人审批,以事务所名义接受委托并签署委托协议,执行“收案登记簿”制。在明确权限范围,或予特别约定授权事项的基础上,事务所根据各律师的量、能情况,对所受理的案件在律师间进行调配。全年没有出现一例以律师个人名义私自接受委托的现象发生。

提供的民事、刑事、行政、法律顾问以其他非诉讼工作,向委托人收取律师服务费,按照“办法”规定,均严格按计件或按比例收费的原则,由财务实行统一收费;统一出票。严禁律师个人私自收费或是“打白条”,以及随意提高或降低收费标准,分解收费项目、重复收费等问题。

在案件的过程中,因委托人过错或委托人的要求超出合理范围而终止委托关系的,事务所基本是根据承办法律事务的实际情况按阶段进行收费处理年度效益及职务标准予以发放,诸如交通费、通讯费、租房等票据的报销和补贴按实际支出情况予以报销;律师出差办案费用基本执行实报实销制。

办公室配置了专门的财会人员,在法定代表人与合伙人会议的统一领导下履行财务票据的管理与使用,年度终了时向合伙人会议提交财务会计报告。事务所财务票据实行法定代表人负责制,所有出票均须报经法定代表人盖章并审核,律师的报酬按律师大会讨论规定和合伙人会议决议提取;法定的公积金和公益金在当年税后利润中按10%比例提取;行政人员的工资标准参照市平均工资水平、年度效益及职务标准予以发放,诸如交通费、通讯费、租房等票据的报销和补贴按实际支出情况予以报销;律师出差办案费用基本执行实报实销制。本人可以说是一名优秀的律师,在本所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xx年年年初xx市司法局安排部署开展全市律师队伍法律服务质量年活动。我们洪泽律师事务所组织律师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认真学习法律、法规、规章和最新的司法解释、典型案例。我们所做到了以下几项:严格执行律师执业公示制度,把律师服务范围、收费标准、办案程序、投诉电话等事项上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规范委托制度,全面实施统一收案、统一收费以及疑难敏感案件讨论和请示报告制度。强化质量跟踪反馈,规范律师案件的程序。充分发挥律师执业责任保险的作用。加大投诉查处力度,严明律师执行纪律。建立服务质量评定制度。制定律师事务所的职业道德教育、内部制度建设、业务拓展和服务质量评定标准。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全所人员服务意识、效率意识、诚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无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发生,无当事人有理投诉,群众满意率达100%。

本人在律师执业中,能端正执业观点,认真遵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始终自觉恪守“忠于法律、诚实守信、勤勉尽责,公平竞争,严格自律”的原则,至今没有发生违反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事件,截止目前没有一例针对我个人的投诉。在办理案件和非诉讼法律事务时,能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最大化的维护当事人的利益,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着想。

认真遵守本所的各项管理制度,没有私自接受委托承办法律事务,向委托人收取费用或获取其他利益;没有对委托人进行误导或向委托人作虚假承诺;没有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业务竞争。在承办案件期间,没有违反规定单方面会见法官、检察官、仲裁员或者其他有关工作人员,没有以联络、酬谢法官、检察官、仲裁员或者其他有关工作人员为由,向当事人索取财物或者其他利益。没有向司法行政机关或者律师协会提供虚假材料、隐瞒重要事实或者有其他弄虚作假作为,没有从事其他违法或者有悖律师职业道德、公民道德规范,严重损害律师职业形象的行为。我也从未假借之名,从事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为。

在xx年年,本人完全按照内容严格要求自己,没有违反承诺,没有违纪行为。没有私自收案收费,或收费后服务不到位的行为,相反本人习惯于站在维护当事人利益角度考虑问题,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着想,尽可能地做到既能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又不损害行业整体利益直至国家利益;没有多收费用,不额外收费。没有假借之名,从事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为,本人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没有从事过律师执业活动以外的收益活动。没有采取支付介绍费,刊登不实广告进行不正当竞争行为。

本人的业务来源主要是靠自己的主动开拓,业务开展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勤勉尽责。本人从未接受法官介绍的案件或以支付介绍费的形式要求法官介绍案件,没有办过金钱案和关系案,或指使、诱导当事人向法官行贿影响司法公正,亦未单方面违反规定会见法官,更没有向当事人宣称自己与承办法官有优势关系而干涉或施加影响,总之本人在诉讼活动中能够与法官处理好关系,没有禁止规定列举的事项发生。作为一名执业多年的律师,本人能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义务接待群众咨询,为他们提供法律帮助。获得群众的好评。

以上为本主任的年度述职报告。

述职人:

20xx年xx月xx日

范文二

至20xx年8月份,是本人执业满一年的时间,回顾过去8 个月的执业经历,感触颇深。作为一名律师行业的新兵,本人始终将认真 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律师职业道德作为自身的执业准则,忠实履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的职业使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现本人就过去8 个月的执业情况向主管部门和律师协会作如下总结:

一、不断加强思想建设

遵守国家法律、 法规, 严格遵守律师职业道德、 执业纪律以及 《律 师执业规范》 ,遵守各级司法机关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律师协会的 章程,履行会员的义务,遵守贵州民族律师事务所所内的各项管理制 度,敬业爱岗、廉洁自律、文明执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全心全意 的做好法律服务工作,树立品牌服务形象,坚守执业理念,最大限度 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认真学习,严于律己。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并积极参加本所和律 师协会举办的业务技能学习与职业道德培训, 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和 专业素养。

二、认真参与公益法律援助活动

按照贵阳市律师协会和贵阳市法律援助中心的统一要求,积极投 身参与本市的法律援助服务活动。 尽管参与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数量较少,但本人所承办的每一件法律援助案件,都是本着勤勉尽责的工 作态度,全心全意的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最 大化的维护其合法权益,工作过程中,不仅得到了当事人,同时也得 到了承办单位的认可。 另外,作为一名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履行社会责任,维护社会稳 定,构建和谐社会,是其职业责任的应有之义,且是不可或缺的一部 分,每一位律师都应当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该责任。

为了能够对律师行 业和社会尽到一份绵薄之力, 本人今年即报名参加了主管部分和律师 协会组织的法律援助志愿者活。我想,通过法律援助志愿者的活动不 仅能够为本人今后的执业,积累更多的法律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能 够进一步提升律师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增强我们律师的职业荣誉感 和自豪感。 三、提高业务水平与技能方面 过去的 8 个月,在前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办理诉讼案件及非诉 讼案件,办案方式取得很大突破,用非诉讼方式解决诉讼问题,既减 轻当事人的讼累,又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及时息讼解纷,促进了当事 人的和解, 增进了社会和谐。 其中, 通过为某大型国企办理的一件 “履 约担保” 非诉案件, 不仅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委托人经营中的法律风险, 保障交易安全,减少、杜绝纠纷的发生,同时也促进了双方的良性合 作。回顾本人所承办的诉讼和非诉讼案件以及法律咨询,每一件法律 服务都尽心尽力、勤勉尽责,争取做到当事人满意,承办单位认可。

总之,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是律师工作的永恒主题。本人在今后的执业过程中,一定认 真不断总结,纠正不足,找出工作中的差距,虚心学习;展望未来, 在新的一年里,本人一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树立大局意识,服务 社会,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学习和知识更新,时刻严以 律己, 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活动。 在今后的工作中力求将法律效果、 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作为工作目标和检验工作质量的标 准。 通过对 XX 年度律师的执业实践和理论学习的总结, 本人对律师 职业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更加充满信心。在今后的律师执业中,本人 将依照《律师法》和律师职业道德赋予的职责,提供更优质的法律服 务, 努力在现有的执业基础与理念上锐意进取, 创造更加辉煌的一年, 为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继续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篇6

(一)扩大服务范围,进一步提升服务功能

根据群众需要和政府要求,进一步拓宽中心服务范围。在原有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将与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相关的供电、公证、图纸审查等部门纳入中心集中办理,形成供水、供气、供暖、供电一条龙服务格局,完善建筑施工图文件审查一条龙服务,建立以法律援助、公证为核心的法律服务平台。

(二)提高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办理率

目前,我市行政许可主体和许可事项进厅率分别为62.9%和78.9%,无法满足企业和群众多方面的服务需求。2011年,将通过深化部门内部许可权相对集中、设立综合窗口等方式,提高行政许可主体和项目进厅办理率,确保部门进驻率和项目集中率达到80%以上,逐步实现所有审批事项都要集中到中心办理。

(三)做好机构改革部门许可职能的归并和调整

根据市委、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精神,督促住建委、文广新局、经信委、商务局、农委、市政公用局、人保局等部门做好许可职能的调整和归并,做到职能到位、权限到位、人员到位,保证行政审批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按照业务关联性,对新设立的窗口进行布局调整,确保机构改革深入进行。

(四)强化联审联办,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企业注册项目、外商投资项目联审联办制度和一口收费制度,围绕我市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强化全程代办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全面实行承诺件“一口受理”,缩短审批时限,确保承诺件提前办结率达到90%,平均办理时间再缩短1.5个工作日。

(五)提升中心网络功能,提高电子政务水平

通过局域网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中心行政审批效率和网络功能,在现有基础上强化信息资源共享、并联审批、服务监督与评议,以及在线服务、在线互动及政务公开功能。率先建立内部电子监察系统,强化对审批流程的监管。丰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和方式,把中心建设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平台。

篇7

一、乡镇职能运行现状

(一)机构设置情况

1、乡镇机关综合办事机构的设置。2001年至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和行政区划调整后,为便于职责分工和县乡工作衔接,全县每个乡镇平均设置了5个综合办事机构,即: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群众工作办公室、财政所。

2、乡镇事业单位的设置。乡镇管理的事业单位:全县48个乡镇均设有农业服务中心、会计核算中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站,有35个乡镇设立了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服务站。被调查的9个乡镇中双桂乡、流坝乡无计生服务站,而是就近纳入其相邻乡镇计生服务站的服务范围。县级主管部门管理的事业单位:48个乡镇均设有林业站、畜牧兽医站,按区域设置国土资源管理站13个,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站12个(不含教育、卫生部门)。

(二)职能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乡镇在落实政策、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管理、维护稳定、提供便民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促进发展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方面则不平衡,发展好一点的大多是公路沿线乡镇,原片区工委所在地乡镇及有发展项目的乡镇。而边远乡镇、小乡及无项目支撑的乡镇则相对较差。不少乡镇领导认为,促进发展、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仍然是众多乡镇职能转变的难点,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农村服务体系将是乡镇机构改革的必破之题。当前,乡镇职能运行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政府促进发展的能力滞后。当前,乡镇工作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集中表现为“四个不适应”。即:乡镇职能定位、机构设置、服务体系建设与乡镇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乡镇财政困难、债务沉重与农村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和公共服务的要求不相适应;乡镇的统筹协调能力与承担的职责任务不相适应;乡镇干部的综合素质与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不相适应,因而制约了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一些乡镇政府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主观决策、大包大揽、行政推动、项目依赖等问题,而对因地制宜制定规划、提供技术服务、建立流通渠道等方式运用不够。同时,不少基层群众反映,农民最需要的是政府组织抓好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发展经济上要更多地尊重农民的意愿。

2、事业单位服务功能堪忧。除林业、畜牧、计生、合作医疗服务站因有相对独立的业务运行正常外,其他如农业服务中心、会计核算中心职能作用普遍发挥较差,综合性事业单位貌合神离,整体服务功能不强。早在2001年乡镇机构改革时就将原乡镇农技站、农机站、水管站整合设立农业服务中心,2005年区划调整时予以保留。但从近6年的运行情况看,并未形成合力。其主要原因:一是事业单位法人主体地位不明晰。乡镇事业单位被当作乡镇综合办事机构对待,处于政府大包大揽中,其人员与行政干部拉通使用,因此在独立履职尽责、独立开展业务、独立发展方面十分被动。二是人员结构不合理。受“五年内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规定的制约,本来难以留住人才的乡镇更谈不上及时补充人才,现有人员中专业技术水平普遍偏低,无能人办事现象十分严重,年轻的专业技术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而大量技术型、专业型人才却集聚在县级事业单位或实际存在的中心站。此次调查的9个乡镇中,农业服务中心27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仅7人,占总数32%,35岁以下只有5人,不到18%。三是部分乡镇农技服务站公益性与经营性难以分离,在参与乡镇集中统一考核分配的同时不便区分;四是县级业务主管部门管理指导培训不到位。乡镇事业单位普遍反映,一年到头,一些上级业务主管部门除了下达任务指标外,不开一次会,不搞一次业务技能培训,甚至不搞业务工作考核。

3、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亟待理顺。一是条块关系有待明确,如林业、畜牧、教育、卫生等由县级部门主管的单位在干部任免、人员考核、工作安排方面,部门和乡镇协商通气不够,使乡镇政府处于对垂直管理的事业单位“不能不管、管又难管”的两难境地;二是中心乡镇站所权力依然。原片区所在地的乡镇林业站、畜牧兽医站仍然占居中心站的地位,对原片区内其他乡的站行使管理权,导致同为乡镇站却隶属不对接;三是分片设立的事业单位,其服务功能仅停留在驻在乡镇,未能真正全面延伸到管辖乡镇,且有扯皮现象。

4、机构编制不尽合理。一是乡镇事业单位设置不尽合理。乡镇综合性设置事业单位涵盖面不够,造成人员、资源使用不科学,致使社会事业发展力量不足。如环保环卫、文化、广电未设置机构,在设置模式上也不够统一。二是乡镇编制核定有待调整。随着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平稳过渡和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原核定的编制与工作需要不协调的问题开始显现。一方面,撤并组建的特别是中心乡镇编制较多,人员富余;另一方面,人口少的乡镇(特别是边远乡镇)编制少、人手紧,正常运行困难。如双桂乡共12名行政编制,除7名领导干部后,办事人员紧缺,中层干部只有领导干部兼任,迫切需要适当增加编制和工作人员。

二、乡镇职能定位和机构设置的思考

(一)职能定位。

省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意见》(川府发[2007]2号)将新形势下乡镇基本职能明确为“落实政策、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加强管理、提供服务”五个方面。对此,乡镇和村社广大干部群众大多持肯定态度,认为定位科学、合理,符合当前乡镇的实际,有利于促进乡镇政府由传统管理型向法治服务型转变。但许多同志认为,应具体细化成若干条款,可操作性才强。具体讲,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应该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服务:

一是强化农村科技服务。为农业提供新技术、新成果的示范、推广,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推动农村经济整体技术进步。

二是强化农村信息服务。整合政务、农业、劳务、水利、人口计生、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等信息资源,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三是强化农村就业综合服务。配合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全面落实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培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积极开展有组织的就业、创业培训和劳务输出。

四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配合有关部门健全完善以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其他专项救助、临时性救助和社会帮扶为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提升灾害应急救援能力,积极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城镇低保制度,健全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认真落实优抚保障政策。

五是强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积极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乡镇综合文化中心、村居文化活动室等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六是强化农村义务教育服务。组织和督促适龄少年儿童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

七是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要认真履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职责,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积极动员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八是强化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认真贯彻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开展以计划生育技术及生殖健康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待及社会保障政策。

九是强化农村法律援助服务。建立健全乡镇法律援助机制,做好农村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把困难农民列为法律援助的重点对象,做好农民工维权工作。

在加强管理方面,要明确界定乡镇政府根据法律法规应该履行哪些行政管理职能,属于超过法律法规之外的需要乡镇政府参与配合上级政府管理的方面,上级政府应该按程序依法授权或委托,并赋予其一定的行政管理手段,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以确保合理划分县乡事权,实现权责一致。

(二)机构设置与管理体制

篇8

【关键词】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

【作 者】孙鲁毅,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广西民族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D6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6)06-0025-007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国家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城市的经济、教育和医疗等优势,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凸显并开始自由流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增长加快。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流动人口规模是2.2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58%,其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为1600多万人,占全国总流动人口的 6.34%,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4.29%。历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从1990年到2000年这十年间,汉族流动人口的年均增加15.61%,略高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14.9%的年均增幅。而从2000年到2010年10年间,汉族流动人口的年均增长率6.03%低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年均增长率7.21%。①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增长速度在明显提高,而且还有较大的流动空间。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在享受就业、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服务时遇到较多障碍,同时,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城市生活的融入性较差,与城市社会生活几乎处于隔离状态。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快速增加,及其给城市的社会管理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目前,国家民委已先后分四批在全国选取28个城市开展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并起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办法》等文件,积极探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措施办法,积累分类指导的经验,对加强和创新民族事务服务与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在学术界,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李俊清 [1 ]分析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融入困难及其原因,主要表现在经济融入困难、社会融入困难、城市认同困难、公共服务困难、公共文化困难和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的困难五方面。 李吉和、卢时秀[2 ]等研究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通过在浙江、南宁等地开展试点,建议形成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共同作用的服务主体,并将专业社会工作、公共服务机制、法律保障机制等嵌入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鼓舞管理体系内。陈晓娟 [3 ]、刘立祥 [4 ]等研究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模式的创新工作,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作为城市社会管理工作的一部分,针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服务主体单一、服务能力有限、服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城市管理工作必须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风俗习惯、和实际需求,采取灵活、有效的服务模式。

根据2015年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据统计,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省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省内流动人口的17.88%,跨省流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跨省流动人口的15.96%,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出地和流入地都位居全国第一位 [5 ]。作为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最多和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创新南宁“13456” 民族事务服务体系对其他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特点及服务现状

(一)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特点

1.人口数量多、民族成分多

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至2014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29.66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20多万,占总人口的59%左右,壮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超过55%,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居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首府之首。2012年末,南宁市的登记在注册流动人口达到了131.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所占比例超过了四成,高达53万人,其中西北地区流入的少数民族每年就高达3000多人,回族、维吾尔族等流动人口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由此,南宁市也成为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最多和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量多、民族成分多成了该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特点之一。

2.居住分散

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中心下设的10个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站主要依据少数民族流动人群的聚居地区和活动集中区域来选址,分布在全市东、西、南、北、中各个区域。调研组走访了西乡塘区中华中路社区和良庆区大沙田街道银海社区,这两个社区处在不同市区,相距较远。服务站的分布范围反映了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居住分散的特点。

3.受教育程度低

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主要来自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落后地区,其中来自西北地区的占了很大比例。大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受教育程度偏低,多数从事务工和经营本民族特色饮食、手工艺品、土特产等文化水平和科技含量要求较低的行业。总体上看,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来源地、文化水平、就业方式等方面上都呈现出较为落后的特点。

(二)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现状

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结合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特点,针对在实际生活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员遇到的问题,南宁市建立了“13456”民族事务服务体系。该服务体系模式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南宁模式”,与北京牛街模式、上海模式、广东模式、武汉模式并列为中国五大民族事务服务体系。通过对南宁市西乡塘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中心、西乡塘区中华中路社区和良庆区大沙田街道银海社区的实地走访,我们了解到南宁市主要为来邕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六大服务,分别是:劳动就业服务、文化体育服务、卫生健康服务、法律援助服务、临时困难补助服务以及清真食品服务。

1.劳动就业服务

服务中心利用各辖区街道劳动保障机构平台,定期更新用工信息,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介绍职业、提供劳动政策咨询、提供房屋商铺租赁信息、协助解决劳动纠纷等。在辖区街道建立创业街,实行统一管理,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提供商铺、摊位等创业场所,实现其就业。目前,服务中心在南宁市西乡塘区的大同二里、翠堤湾、石巷口、中草药行建立了创业街,优先考虑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入街入市。目前已有上百户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在创业街摆摊做生意,其中,中草药行创业街共有少数民族经营户27户,占整个中草药行经营户的51%;翠堤湾创业街共有20户经营户,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经营户占整个经营户的56%,主要经营水果、蔬菜、早餐等。对经营中有困难的经营户,每年还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服务中心在个体工商户中建立了少数民族创业孵化站点,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在创业孵化站里既能解决基本生活费用问题,又能学习到实用技能技术,为今后创业打下基础。此外,服务中心还与辖区内的职业技术学校等相关机构合作,向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提供无偿或低偿的劳动技能培训以及举办科技知识讲座等,以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职业技能,为他们实现更好的就业打下基础。

2.文化体育服务

服务中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来活跃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业余生活。一是举办专场文艺晚会,中心专程邀请专业艺术团队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献上文艺演出;二是组织专场电影晚会,开展了“情系少数民族――优秀电影进社区”公益放映活动;三是开展读书活动,服务中心利用辖区职工书屋、社区文化室等文化设施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提供文化服务;四是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免费提供活动场所、体育器械、健身器材等,方便他们进行活动。此外,在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节日期间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定期开展座谈会、汉(英)语角、讲座等交流活动。文化体育服务丰富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体会到了服务中心的贴心关怀,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区的生活,从心理上认同所居住的环境。

3.卫生健康服务

服务中心着眼增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身体素质,开展卫生健康服务。一是开展医疗保健服务,服务中心依托辖区医疗诊所,对少数民族特困流动人员实行免上门服务费、免健康咨询费、免挂号门诊费、每年免费进行一次体检、免费建立个人医疗档案、酌减药费等“五免一减”服务。定期或不定期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提供免费体检、康检、妇检;二是关注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生理健康,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通过制作健康宣传板报,邀请专家开展知识讲座,提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等形式宣传和普及健康知识。

4.法律援助服务

服务中心成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法律援助站,协调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提供免费的政策法规咨询、无偿或低偿的法律援助。该项服务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开展法律普及宣传活动,提高流动人员的守法、用法维权意识;二是提供法律援助活动,通过城区法律援助中心、街道司法所等机构,为遭受不幸的困难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提供无偿或低偿的法律援助。

5.临时困难援助服务

服务中心以少数民族人员需求为导向,将少数民族弱势群体作为重点服务帮扶对象,帮他们出谋献策,排忧解难,渡过难关。一是开展联系帮扶活动。开展领导干部“联一帮十”结对共建活动,定期联系定期走访,及时帮助解决结队少数民族人员的实际问题和生活困难。二是制作服务联系卡。联系卡上公布有中心服务内容和热线电话号码,使少数民族群众的问题通过便民联系渠道得到及时发现,困难得到及时帮助,忧愁得到及时关心。三是协调解决困难补助。为帮助特困母亲、特困儿童、特困家庭的少数民族流动群众而发动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帮助特困家庭的子女上学提供困难慰问和补助;为特困家庭成员的死亡提供殡葬费用;协调教育部门,为入学困难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员适龄儿童提供受教育机会,对于那些新考入中学、大学的困难少数民族家庭子女,向上级部门争取金额不等的助学救助,以缓解这些家庭的负担。同时,对遭受意外伤害、突发重大疾病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提供抢救费用垫付,帮助他们及时应对困难和渡过难关。

6.清真食品服务

为了尊重和维护回族、维吾尔族等穆斯林民族流动人员的饮食习惯,服务中心为他们提供清真食品标志牌申请,清真肉类供应点以及清真饮食店铺地点的指导,协调超市采购清真食品等服务。该项服务尊重了穆斯林流动人员的宗教、民族风俗习惯,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三、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南宁市“13456”民族事务服务体系具有相当多的优势,在推动南宁市的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在实地调研中我们也发现该体系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体系的更加良好地运转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一)舆论引导不到位,宣传渠道不广且力度不足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必须置于相互帮助、和睦相处、真诚合作的良好社会舆论引导下。一直以来各级政府部门虽然十分重视民族工作,但对于做好服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工作的开展仍单靠南宁市民族事务委员会推动,未在社会上形成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的舆论引导。调研人群中,69%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13456”服务体系了解不全面。在了解“13456”服务体系的人群中,70%的人是通过社区的工作人员和与他们关系比较亲密的亲人、朋友或同事等得知如何获得服务,只有少数人是通过网络、报刊和宣传单的等途径获知。

(二)服务体制不完善,服务主体能力有限

受多种条件约束,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的主体部门未能提供良好的服务。第一,服务中心职权不对称,人员短缺。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涵盖了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协调部门包括体制内的社区、街道和学校,体制外的私营业主和社会团体。服务中心所处理的事务均由上级部门决定,其自身没有决策权,这就造成服务中心事务缺乏统筹协调、调度指挥的功能。加之目前服务中心专职人员少,进一步阻碍了服务中心事务处理能力的发挥。第二,社区服务专业性不强,服务能力有限。基层社区除了要完成其本职工作外,还承担了“13456”服务体系中大部分的基层事务。社区的工作人员数量少且受教育水平有限,缺少民族工作的专业能力,语言不通、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了解,都降低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工作的有效性。第三,创业孵化站和民族联谊会没有形成成熟稳定的运行机制。由于创业孵化站和民族联谊会缺乏由有效的运行机制,参与服务的民营企业家和少数民族社会团体数量少,提供的志愿服务有限,仅仅依靠这些民营企业家和少数民族志愿团体成员的热情,造成日常的服务和培训活动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第四,少数民族技能培训基地的课程设置不科学。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少数民族同胞的生产经营关系不紧密,培训时间与工作时间有冲突,培训基地提供的各类培训项目受欢迎程度反差较大,如市场营销和月嫂等培训课程受欢迎的程度很高,法律知识等一些培训课程很少有人参加。

(三)基本公共服务不足,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不足,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工作的开展。一方面,目前针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偏少,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据对100名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调查统计,他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集中在就业、子女教育、住房支持和困难补助五个方面,但他们进城后接受的相应服务却远远低于他们的需求(见表3)。另一方面,现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就业方面,服务中心网站和社区所提供的就业和政策信息少且更新慢,也未能搭建好平台,造成企事业单位的劳务需求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劳务供给相脱节。同时,服务中心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所需的职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大多流于形式,未真正发挥作用。在卫生服务方面,南宁市未建立流动人口卫生服务网络,未将流动人口的预防保健工作纳入当地的卫生服务范围。调查者中有45%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公共卫生服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传染病预防、妇女儿童免费体检等项目在流动人口中缺失,流动人口到医院看病难、异地报销难等问题加剧,这一系列问题都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生活和工作埋下隐患。在生活居住方面,未能有效地改善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调研发现,几乎所有进城务工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没有固定居所。基本公共服务的缺失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生存发展带来极大的障碍。

(四)政策法规不健全,服务维权缺少依据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政策法规不健全,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维权行为和服务主体的管理工作缺少依据。由于政策法规定义过于抽象,管理工作缺乏具体的政策依据。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南宁市主要依据2012年出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是对整个广西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宏观指导,在具体操作时缺少力度和效度,缺乏配套的政策法规细则,更未涉及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难以解决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面临的实质性问题。

四、提高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水平的建议

南宁市是目前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工作中,唯一获得国家认可服务模式的民族地区城市。通过调研,我们针对南宁市“13456”服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以期更好地完善该模式,并向其他民族地区城市进行推广,以便更好地推动民族工作的开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一)加强舆论引导,加大宣传力度

首先,通过媒体、网络多种渠道,加强舆论引导,提高社会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关注和服务意识。在社会舆论引导上,通过制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相关的访谈类电视节目、建立流动人口服务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播放公益广告和发放宣传册等方式,让公众了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工作的意义,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时获取服务信息,在全社会营造各民族互相包容、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6 ]在相关行政部门舆论引导上,通过定期的培训班、多种形式的学习、服务模范的宣讲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的宣传工作,加强服务人员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工作的重视。

其次,结合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特点和需求,加大宣传力度,突出社区在宣传中的重要作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多数受教育程度不高,主要靠劳动力或手工艺挣钱,进城务工时,一般会分批次、同地域的进行,他们社会资源和交往范围相对有限,其交往对象常限于同一区域内的同乡同民族的人。进入城市,他们比较依赖的就是社区组织及其工作人员。针对这些特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的宣传工作要以社区为切入点,通过社区的网格化管理等模式,及时掌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状况和服务需求,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部分地服务工作能够在社区中得到有效提供。

(二)建立合理分工机制,提高服务主体的服务能力

首先,明确各服务主体的关系和责任,通过多种措施,实现服务主体的多元化。根据南宁市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对现有工作和人、财、物进行合理、明确的分工和分配,避免出现工作职能的重复叠加或将工作全部积压到社区和服务中心的局面。同时,放宽并加大相关的政策支持,引入非营利组织和市场机制,将政府、市场主体、非营利组织和公民个人的力量激发起来,形成一个互动、多样的社会网络组织,更加有效地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服务,实现真正的多元化服务格局。[7 ]

其次,了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需求,提高服务的有效性。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服务的项目、开展的培训项目,要适合服务对象的时间、适应服务对象的需求和习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社区等组织可以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初次来登记的时候,通过问卷和访谈形式,了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真正的需求,并及时进行汇总、进行数据分析,有针对性的为其提供服务,不仅能够更为直接有效,且能够避免资源浪费。

再次,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使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困难在基层得到有效解决。在进行民族工作的时候,社区工作者不仅要注意维护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权益,还要协调好社区固定居民和少数民族流动居民之间的关系。日常工作中,社区工作人员也要真正走入少数民族流动人群,及时了解他们的困难并给予帮助。[8 ]在管理方法上,社区工作者可以动员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流动少数民族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群与社区的融合,提高其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首先,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率。一是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如:建立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信息平台,包括报纸、电视、站牌广告、网络等平台,定期向社会辖区劳动力供求变动情况。二是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技能,如:通过提供免费或低价的就业培训服务,增强流动人口的就业能力;成立免费学习普通话的培训机构或学校,扫除语言障碍。三是设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发展资金,鼓励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开展创新创业,在提高就业率的同时,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其次,提供平等的公共卫生服务。一是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将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范围,小病在社区得到解决。社区也要积极帮助协调卫生部门和医院,解决其看病难问题。二是疾控中心、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流动人口疾病预防控制,在流动人口聚居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效预防重大传染病发生。三是积极主动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通过提供免费的基本卫生服务,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群的健康水平。

再次,多种渠道改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一是相关管理机构需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居住问题,积极开展对特殊困难人群的救助工作,加强对流动人口常住的宾馆饭店、旅馆、出租房屋等地的管理,改善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二是实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强化出租房屋居住人口登记和管理制度。依据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辖区私营房主、房屋租赁公司、物业公司等实体的权利和义务,积极配合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四)健全政策法规,维护流动人口权益

首先,细化流动人口管理政策法规内容。根据服务工作需求,将现有的政策法规具体化,丰富政策法规的内容,健全服务管理办法。流动人口的政策法规,需对服务体系中各服务主体的职权进行限定,将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服务评价规范化,指导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9 ]如对流动人口提供法律援助的政策法规中,具体化不同情况的援助方式、方法、内容、尺度和标准等。

其次,加强维护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执法力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的建设,完善日常巡视检查制度和责任制度,完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加大对招收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大的企业的监管,依法严厉查处用人单位损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的违法行为。对有拖欠、克扣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工资报酬等不良记录的企业,列入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在市场准入、招投标资格和新开工项目许可等方面进行制约。

再次,健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维权举报投诉制度。认真受理并及时调查处理流动人口举报投诉,积极探索和推广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工会等组织对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监督作用。加强和改进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建立健全基层调解组织,简化流动人口的申诉程序,加快案件审理。对涉及劳动报酬和工伤待遇的要优先审理,并视情况免收、减收或缓收案件仲裁费用。

参考文献:

[1] 李俊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状与问题[N].中国科学报,2014-4-1.

[2] 李吉和,卢时秀.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的建构与完善[J].行政科学论坛,2015(4).

[3] 陈晓娟.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0).

[4] 刘立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模式探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2).

[5] 段成荣,肖锐,王伊文.中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形势分析与展望[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

[6] 宋健,何蕾.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困境与探索――基于北京市管理实践的讨论[J].人口与研究,2008(5).

[7] 郭秀云.大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模式探析――以上海为例[J].人口学刊,2005(5).

[8] 陶斯文.嵌入与融合: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融入与文化适应[J].特区经济,2012 (5).

[9] 张田甜.民族地区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权益保障[J].社科纵横,2008(1).

篇9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残联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意见的通知》,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加大对贫困残疾人扶助工作的资金投入。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投入、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的扶助贫困残疾人资金投入机制,用好用足国家残疾人扶贫专项贴息贷款政策,对取得小额贷款从事种养业、加工业及家庭副业生产等项目的残疾人,给予贷款贴息补助;要将残疾人事业所需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予以保证,并随经济社会发展逐年增加,在扶贫资金安排上要对贫困残疾人扶贫项目给予重点倾斜;对扶助贫困残疾人就业的项目要重点抓好,可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安排资金予以扶持;要认真落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关于福利彩票公益金20%划拨给同级残联用于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规定;要千方百计帮助解决贫困残疾人康复的基本经费。

二、积极开展贫困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有重点地抓好市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建设,以基地为龙头,大力推广“公司加农户”、基地辐射等有效方式。各级残联要认真总结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从事种植、养殖、家庭副业的做法,大力宣传和推广典型。社会力量办的就业培训服务机构要适当将贫困残疾人纳入服务范围,并在收费上对残疾人实行减免优惠,减收的培训费在同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给予全额补贴。劳动保障部门和残联联合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对贫困残疾人免收培训费,免收的培训费在同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列支。各级残联要创造条件,搞好残疾人就业信息网建设,与劳动保障部门的就业信息网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加强残疾人就业指导服务功能,切实帮助贫困残疾人就。

本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将有就业愿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作为当地重点援助的就业困难对象,按照集中就业与分散就业相结合,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积极发展残疾人就业工作,帮助其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继续抓好集中就业,将一些适宜从事手工操作的残疾人集中安置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继续扶持残疾人个体从业,各级城管、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要为残疾人从事个体就业给予优先安排场地、依据有关规定减免有关税费。继续抓好分散按比例安排就业,全面贯彻落实《省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和《湛江市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细则》。继续抓好残疾人劳务输出,积极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需求量大的用人单位联系,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和条件,组织文化水平较高、身体素质较好、生活能自理的残疾人,输送到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各级残联要认真总结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从事种植、养殖、家庭副业的做法,大力宣传和推广典型;要主动向当地人大汇报工作,争取当地人大代表对该残疾人就业工作进行视察、监督检查,推动残疾人就业工作的进一步加强。

三、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切实把残疾人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要全面建立贫困残疾学生助学制度,提高助学标准,对贫困残疾大、中、小学生开展助学工作,防止残疾学生因贫失学或辍学;要切实做好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每个县(市、区)要开设二至三个特教班,乡镇中心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特教班,方便更多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对符合优惠条件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及其子女要纳入“智力扶贫”范围,协助推荐其接受中等技工教育;鼓励和支持残疾人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视大学等形式的继续教育。各地特教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逐步建立和完善聋人、盲人的普通高中教育。各级残联要主动与招生部门联系,协调做好上线高考考生招生录取工作,确保上线的每位残疾人考生都能被学校录取。

四、进一步加大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力度。各地要加快建立或完善贫困残疾人康复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体系,将贫困残疾人纳入城乡医疗和社会保障范围;要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贫困残疾人缴纳合作医疗保险金给予减免资助,并对其中患重大疾病的特困残疾人实施医疗救助。残疾儿童在公办幼儿园接受教育的,给予减半收取保育费,所减收的保育费在同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列支;对需要语言和康复训练的贫困聋儿、脑瘫儿和智残儿,可予减免教育康复训练费用,所减免的费用在当地“南粤助残工程”募捐款或康复经费中列支。各级残联要掌握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对无力支付费用而又迫切需要康复的白内障、低视力、精神病、肢残(包括麻风畸残)、耳聋、脑瘫、智力残疾儿童以及需要配戴助听器、助视器等贫困残疾人,及时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康复经费,给予康复救助,相关经费由各级政府给予财政补贴。

五、切实加强贫困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工作。各地要针对残疾人的特殊需要研究制定专项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保障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各级劳动保障、民政等部门要依法将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各级残联要主动协调劳动保障部门督促用人单位按规定为残疾职工办理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从事个体经营或自愿组织起来就业的贫困残疾人,无能力依时缴交基本养老保险的对其单位缴纳部分,要给予适当补助,所需资金可在当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列支。各级残联要积极做好贫困残疾人的调查统计工作,协调同级民政部门及时将城乡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全部纳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把农村残疾人纳入农村贫困群众社会救助范围,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全市“五保”残疾人和城镇“三无”对象残疾人优先安置进入福利院、敬老院供养。认真落实《省“零就业家庭”援助办法》。在残疾人较多的社区,可采用政府购买岗位的方式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负责落实扶助贫困残疾人的各项措施,为所在辖区的困难残疾人提供低保申请、生活救助、康复、教育、培训、就业等服务。各级扶贫办要努力扩大残疾人扶贫工作覆盖面。

篇10

关键词:社区 志愿者队伍 长效机制

社区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通过义务劳动的方式参与社区互助及社区公共服务的行为,是对政府社会救助行为和公共服务行为的重要补充。社区志愿队伍的发展程度已成为判断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志愿服务还没有发挥出它的重要作用。[1]

一、秦皇岛市社区志愿者队伍的现状

秦皇岛市的社区志愿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最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社区志愿者人数逐年增加,志愿服务效果比较显著。2008年北京奥运会秦皇岛分赛场志愿服务中,秦皇岛市社区志愿者为比赛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在秦皇岛市进行的各级各类赛事中社区志愿者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旅游旺季,市内各个交通要道、旅游景点也都有社区志愿者的身影。

秦皇岛市目前的社区志愿服务由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进行组织和管理,社区有专人负责社区志愿服务的开展。参与志愿服务的人员多为青年学生、离退休党员、企事业单位员工。从年龄层次来看,以中老年为主体,青壮年参与社区志愿活动较少。

以秦皇岛市海港区某社区为例,该社区在志愿者服务方面在秦皇岛市各社区中较为突出,以各类“帮帮团”为活动形式,联合医疗卫生单位、辖区企事业单位、志愿服务联盟、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开展了以心理健康、扶贫助弱、医疗服务、文化惠民、法律援助等为内容的帮扶活动。参与人员涉及辖区的企事业单位员工、心理、医疗、法律专业人士、所辖居民中的党员及各行各业人员,惠及社区内的广大群众。

二、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一些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社区服务面向基层,关注社区居民实际状况,解决社区居民最关心的、最迫切的需求。而在社区服务中,社区志愿者逐渐成为了社区服务的主要力量。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成了势在必行的任务。通过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建立达到整合社区人力资源的目的,让社区中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人都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增加了社区的凝聚力,把居民生活和社会建设紧密的结合起来。

同时,通过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建立,能够使社区志愿服务更加系统化、正规化。专业的社区志愿者队伍,是加强居民社会责任感、锻炼民主合作精神、增强社会信任的重要力量。

三、秦皇岛市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社区志愿服务没有明确的法律制度保障

我国目前尚没有一个明确志愿者的地位、权利、义务的统一的法律规定,对于志愿者的服务没有保障性政策,当遇到服务中的纠纷时很难解决。这一问题阻碍了秦皇岛市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虽然秦皇岛市的一些社区出台了本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规定,但是由于没有国家统一法规的有力支持,执行起来没有力度。

2.社区居民对社区志愿者服务认识不到位

居民参加志愿服务工作,大多简单的认为志愿服务就是做好事,没有持久的服务意识,好多志愿者只是参加一两次活动就不再参加,志愿者队伍不稳定。同时受到国内外不良思想的冲击,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价值观、人生观扭曲,致使很多人对社区志愿者提供的服务有抵触情绪,认为参加志愿服务不过是露露脸,出出风头。

3.政府对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投入不够

目前秦皇岛市社区志愿者队伍的活动经费一般来自政府及辖区单位的资助,其经费投入有限,来源渠道单一。造成了经费的短缺,社区志愿者活动的形式、内容都比较简单。

同时,政府对负责社区志愿者队伍的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不够,管理人员不能认识到志愿服务的意义,就不能开展好志愿服务工作。只是为了应付上级单位的检查,社区志愿者服务就成了面子工程。

4.社区志愿者队伍的人员结构失衡

秦皇岛市的社区志愿者以中老年为主,青壮年较少。青壮年承担了更多的工作、生活压力,空闲时间较少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部分青壮年的社会奉献意识淡薄、服务大众的意识淡薄。另外,秦皇岛市的中青年社区志愿者中具有较高学历的人员占较大比重,这反映出社区志愿者社会素养的高低决定了社会志愿者队伍的稳健性。

四、促进秦皇岛市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机制研究

1.加强制度研究,完善社区志愿服务的政策法规

政府部门应鼓励单位、个人积极开展关于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政策研究,对社区志愿者的招募、组织架构、活动经费管理、活动对象、志愿者权利、义务等方面展开研讨,制定适应秦皇岛市社区志愿者队伍的相关政策,进而推进国家相应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出台。

2.整合社区志愿者资源,增加社区志愿者队伍的执行力

在志愿者招募过程中,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做到岗位责任明确,按能力分配工作范围,最大化的发挥每一位社区志愿者的作用,建立一个过硬的社区志愿者队伍。[2]

3.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培训机制

对社区志愿者进行培训,将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和工作需要相结合,加强志愿服务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提高志愿者在服务理念、业务水平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加强与其他省、市社区志愿服务的交流学习,打开视野,拓宽思路。

4.加大宣传,提升社会认可度

通过多种媒体对社区志愿者队伍进行宣传,提高社会对社区志愿服务的认知程度,让更多的人了解社区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形式、活动开展等情况,了解志愿服务对于国家、社会的重大意义。吸引更多中青年、专业人士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来。

5.制定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

通过考核和激励机制的建立,促进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可持续行发展,增强队伍中志愿者的能动性,避免产生消极怠工的负面情绪,通过奖惩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保障社区志愿者队伍积极向上发展。

6.转变服务理念,拓展服务领域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志愿服务的服务范围也不断扩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应该从单一的帮扶、社区卫生清理等工作转变到更为广泛的服务领域去,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大化的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