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承包的方式范文

时间:2023-10-23 17:27: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工程承包的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际工程承包的方式

篇1

关键词 隐性风险 价格调整公式 工作范围 汇率风险

一、引言

2006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当年完成营业额300亿美元,同比增长37.9%;新签合同额660亿美元,同比增长123%。2006年签订96个上亿美元的项目,5个超过10亿美元的特大项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两个特大项目是中信-中铁建总承包的合同额达62.5亿美元的阿尔及利亚高速公路工程和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与尼日利亚交通部签订的83亿美元的尼铁路现代化项目。在我国对外承包业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国际建筑市场中风险转移的新趋势:总承包项目越来越多,业主不愿再承担过多的风险,但又不愿为此付出高昂的费用,因此,业主将风险转移给承包商的方式也就越来越隐蔽,常常使承包商因没有意识到这些风险的存在而遭受重大损失。本文就我国对外承包活动中遇到的隐性风险转移方式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对同行有所借鉴。

二、国际工程承包风险转移机制及隐性特征

对不同的风险,其转移机制是不同的,主要取决于风险本身的特征。本部分将结合隐性风险的特征,分析其转移机制。

(一)国际工程承包风险转移机制

就业主和承包商之间而言,风险转移的机制主要分为保险转移和合同转移。保险转移是业主(或承包商)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各类保险,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而合同转移则是指业主通过在合同中列入风险分担条款,将风险通过订立工程承包合同转移给承包商。

通过合同转移风险的方式可再细分为显性风险转移和隐性风险转移。显性风险指合同中明示由相关方承担的风险,而隐性风险是指业主方在招标文件中列入要求承包商在报价时自主决策的内容,如某项工作做还是不做,要求承包商根据现场情况做出决定;又如价格调整公式的系数由承包商选定等。在决策过程中,承包商常因风险的隐蔽性,做出错误或不当决策,导致损失的发生。隐性风险转移的机制如图1所示。

(二)国际工程承包隐性风险的特征及转移方式分析

国际工程承包活动中,因项目的发包模式不同,隐性风险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影响程度。现就国际工程承包中两个隐性风险转移的实例对隐性风险的特征和转移方式进行分析:

1.EPC总承包项目中合同工作范围的隐性风险特征及转移方式

某项目招标文件中关于工作范围的描述,列有这样一个条款:“如果在分输站附近50公里范围内有临时机场存在,则不需要再建新的机场,否则,应建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新机场。”根据此条款,投标人需要做出是否要建新机场的决策,经过现场勘察,发现在附近有临时机场,且能起降合同中所说的小型飞机,遂做出决定不再建新机场,报价中没有考虑临时机场的费用。但承包商忽略了上述条款存在三种模糊定义:一是50公里是指陆路距离还是直线距离;二是现有机场是否包括所有类型的机场,如军用机场等;三是采用什么样的国际标准。此项目中恰恰一个机场的陆路距离超过了50公里(直线距离

业主本可以对是否建临时机场直接在招标文件中列出,却故意将此决策权交与承包商行使。而承包商常因投标时间短,无法核实所有影响报价的因素,造成匆忙决策。如果承包商决策失误,则业主可利用合同的相关条款向承包商提出索赔。

在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项目中,业主提供的招标资料仅达到初步设计的程度,只满足招标时各投标人能够对项目进行估价的程度。这种项目隐性风险的特征是要求承包商需要对工作范围进行清晰界定,并据此报价。但因投标时间较短,投标人常常不能与业主进行充分沟通,导致双方对合同中“工作范围”(Scope of Work)描述产生不同的理解,承包商“一厢情愿”的决策很可能是错误的,而最终导致承包商遭受损失。

这种隐性风险的转移方式是业主要求投标人根据自己对招标文件的理解做出合理的解释,并对错误解释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2.价格调整公式的隐性风险特征及转移方式

根据FIDIC施工合同条件(1999年第1版)第13.8款,价格调整公式的一般表达方法如公式①所示。

式中:Pn―第n期间所完成合同价值的调整系数(在整个合同期内,n可以取一个月,即每月调整合同价格,也可以分几期进行调整);

A―价格调整权重系数,表示合同付款中的不可调整部分;b,c,d,… 表示与相关调价项对应的价格调整权重系数(a+b+c+d+…=1);

Ln,En,Mn―第n期间的调价项(如劳务、设备、材料等)的现行价格指数;

L0,E0,M0―递交投标书截止时间之前第28天(基准日期)的调价项的基准价格指数。

ExLn,ExEn,ExMn―第n期间的调价项的现行汇率(每单位支付外币可以兑换的劳务、材料、设备的出口国货币的数量,即1单位支付外币=EX单位出口国货币);

ExL0,ExE0,ExM0―递交投标书截止时间之前第28天(基准日期)的调价项的卖出汇率。

公式①和②计算的结果大于1,则价格调增,小于1则价格调减。但计算结果与公式中涉及的价格指数、调价项、价格调整权重系数以及汇率的选择决策是否正确有关。公式②相对于公式①,承包商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相对于公式①而言,公式②中承包商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总体分析,各国物价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如果只考虑价格指数(公式①),则通常情况下,是价格调增;但如果再考虑汇率因素(公式②),在出口国货币贬值时,出现(ExL0 /ExLn)

以下是几个与价格调整公式有关的实例,从不同方面反映了隐性风险转移的方式:

我国某公司1998年签约赞比亚一个道路项目,承包商在投标书中列入的材料指数是 C. E. Bulletin杂志的英国材料指数,其他还有人工、设备和燃料等三个指数,这些指数均为分类物价指数,按此类指数调整,合同价格将调增40多万美元。但公路项目的主要材料为沥青,且涨价幅度比分类物价指数涨幅要高,如果按照沥青指数调价,则项目可以调增100多万美元。从此例可以看出,业主利用价格指数的不同表达方式(按商品范围不同可将价格指数划分为:单项商品价格指数、分类物价指数及物价总指数),将风险进行转移。承包商决策时,可以选择分类物价指数(本例为材料类),也可以选择单项商品价格指数(本例为沥青)。而本例中,承包商的投标时错误地选择了分类物价指数。

在巴基斯坦巴罗塔水电工程项目投标阶段,业主和工程师提供的钢筋价格指数是24000Rs/t,该指数远高于当时市场基价18000Rs/t,而承包商未作进一步的核实与调查,就直接选用了业主推荐的钢筋价格指数,仅此一项损失就达到上百万美元。此例中,业主利用推荐高于实际基准价格指数值的办法转移风险,一旦承包商未识别出来,而直接选用,则造成基准价格指数偏高,无法通过价格调整公式收回实际支出的费用。

某国际公司于1997年签约尼泊尔河道防护工程项目,工期两年,合同金额700万美元,美元支付比例为66%(支付外币只有一种),计划从印度进口材料,因此美元的价格指数选择的是印度价格指数,并且调价公式中含有汇率调整因子,签约时1美元=35.8印度卢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虽然印度价格指数增加,但由于印度卢比贬值到1美元=40印度卢比左右,汇率调整因子=35.8/40=0.895,公式②中的材料调整项[(En/E0)×(ExE0/ExEn)]乘积结果小于1,最终该项目调减30多万美元。此例业主利用选择指数来源转移风险,如果承包商选择的指数来源不恰当,则会造成汇率调整因子小于1,出现价格调减的结果。因此,在考虑汇率调整时,承包商不仅要谨慎地选择价格指数来源,还要仔细分析出口国的货币汇率走势,保证价格调整公式计算的结果为调增。

上述三个案例,分别从价格指数的类别、基准价格指数的确定以及指数来源三个方面,分析了业主如何利用价格调整公式转移风险。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这种风险的隐蔽性在于投标人会错误地认为:合同中列入了调价公式,就等于业主承担了市场价格上涨产生的费用。这种表面上看似合理的条款,转移了投标人的注意力,可能造成决策失误,导致在进行价格调整时,合同价格的调增额远小于自己实际支出的费用,甚至出现价格调减的结果。

这种隐性风险转移的方式是业主方在招标文件中,列入基准价格指数、调价项、价格调整权重系数以及汇率的选择表,同时业主还提供建议范围和建议值,让承包商自主选择,并列入投标书中。同样是利用将决策权交予承包商行使的方式,将价格上涨的部分风险很隐蔽地转移给了承包商。

三、防止隐性风险的对策

隐性风险转移的主要特征是业主利用承包商决策失误转移风险,如果承包商识别出风险所在,并恰当管理,则可以减小,甚至完全回避这些风险。但要做到对隐性风险进行恰当管理,承包商需要做大量而扎实的基础工作。因此,针对隐性风险提出的对策如下:

对工作范围模糊等隐性风险,应建立企业内部完善的风险管理机构和职责制度对风险进行管理。通过不断总结以往项目的经验教训,严格执行风险管理制度和不断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规避风险。

对价格调整的隐性风险,风险管理机构应有专人负责长期跟踪目标国的经济状况、政治体制及通货膨胀等影响价格和汇率波动的各个因素,建立价格和汇率风险的动态管理和预警机制,防范风险的发生,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具体对策是:

第一,如果劳务、材料或设备出口国货币呈贬值趋势,则承包商在与业主签订合同时,应争取在价格调整公式中去除汇率调整因子,或者改变劳务、材料和设备出口国,或者在签订承包合同时应争取签订有关保值条款,写明采用某种方式分摊未来汇率风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以规避汇率风险。

第二,在可能的情况下,争取采用多种货币报价,根据实际需要的外币种类和数量,要求业主支付多种外币,这样可减小汇兑风险。

第三,加强对与项目相关的国家的价格指数预测,正确选择指数来源、价格指数类别和数值,对价格涨幅较大的调价项,选择较大的权重系数,以使价格指数与权重系数的乘积最大。

第四,加强对与项目相关国家的汇率的预测,以使价格指数因子与汇率因子的乘积大于1,产生价格调增的效果。

第五,认真研读招标文件,列明要求业主澄清的问题,按招标文件要求的方式提出澄清要求,以便对已经察觉的隐性风险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

第六,在上述各种方法受到限制时,可向保险公司投保外汇汇率风险保险,当发生汇率损失时从保险公司获得一定程度的补偿,使企业所承担的汇率风险损失相对减小。

四、结束语

国际工程承包中,只有识别出风险,再通过收集、整理和统计风险数据,才能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因隐性风险在招标文件中的表现的多样性,导致其难以识别,从而对风险管理人识别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国际工程承包公司如何建立长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组织机构设置、专业人员培训及完善的责任制度建立,以便能在很短的编标报价的期限内做出正确决策,有效管理隐性风险。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陈健:推动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国际经济合作》,2007年第3期。

黄敏:FIDIC合同中价格调整条款在投标中的运用,《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2年第1期。

篇2

【关键词】基层卫生院;预防保健;服务功能

【中图分类号】R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804-02

我国农村基层卫生组织提供预防保健服务的主体是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是最接近农民机构,同时也是能够提供最具有成本效果服务的机构。健康、疾病经济风险和社会满意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卫生服务体系对农村基层卫生机构运行的功能和绩效[1]。本文主要研究讨论我国农村预防保健功能基本开展现状,出能够使预防保健功能更完善的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来源于第四次卫生服务总调查面上机构调查数据和基层卫生人力与服务提供能力专题调查数据。

1.2 方法

面上机构调查采用整群多阶段的随机抽样法,总共抽取300个乡镇卫生院和600个村卫生室。基层卫生人力与服务提供能力专题调查抽样选取的是山东省张店区、东阿县、招远市和梁山县,麻城市,重庆市的沙坪坝区、荣昌县和永川区以及湖北省的潜江市、公安县。专题调查中一共抽取乡镇卫生院40个,山东有15个,重庆有15个,湖北有10个;村卫生室一共300个,山东有150个,重庆有70个,湖北有80个。收集资料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分别用SPSS软件和Weft-qda软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所调查的资料。

2 结果

2.1 基层卫生机构预防保健项目

本文主要对预防接种、健康教育、慢病管理三项功能进行分析。根据资料分析可知三项功能的机构开展中预防接种开展比例最高,而慢病管理开展比例最低。健康教育与促进开展比例高于60%,而慢病发现与管理的开展比例较低。

2.2 乡镇卫生院预防保健项目

乡镇卫生院的计划免疫中原来属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开展比例大约在97%左右,比例较高,并且各地区间没有统计学差异,而扩大免疫中地区差异显著。通过数据研究可以发现,越是群众就越是对基础慢病管理项目有需求,比如说高血压、糖尿病等。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仍然较注重慢性病患病人群,而忽视健康人群的健康教育和管理;另外,农村乡镇卫生院慢性病管理专业队伍缺乏,造成慢病管理开展比例较低。乡镇卫生院的慢病管理功能的开展比例普遍较低[2]。

2.3 村卫生室预防保健具体项目

村卫生室计划免疫接种开展比例明显比卫生院低,有高血压管理的项目开展的村级卫生室不到35%,糖尿病管理不到20%。健康教育的开展比例在70%左右,所调查的省市间有明显差异。比如在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现、管理各项目下,高血压筛查各部分开展情况大体上是一致的,高血压病例管理以及病例随访的中部的开展比例最低,糖尿病相关的项目都是东部开展比例最高,在所调查的省市间,比例有明显差异。

2.4 村乡卫生机构预防保健功能开展障碍

村卫生室计划免疫未开展,原因主要在于在很多情况中,村卫生室独立开展免疫接种功能是不被允许的,要由卫生院、防疫站等上级机构来开展;乡镇卫生院没有开展慢性

病管理,原因主要有三点,1、人员数量不够;2、上级没有严格的考核和规定;3、运转资金缺乏。村卫生室没有开展慢病管理,主要原因在于上级没有严格的考核和规定。除此之外, 预防保健功能开展的制约因素还在于居民的接受程度不足、资金缺乏、工作量与收入没有完全挂钩、协调沟通受阻、农村筛查缺乏必要设备的缺乏等不利于预防保健功能的开展和管理[3]。

3 讨论

3.1 “重医轻防”现象

“重医轻防”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因为基层医疗机构间竞争激烈,村乡卫生机构只能减少预防保健投入增加医疗服务投入而得以生存,这样一来,预防保健服务只能承担着上级政府的政策的压力缓步迈进。二是目前一些机构的设置条线分割明显,导致重叠的机构功能。三是因为农村卫生机构本身足够的能力去吸引人才,在市场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配置是双向选择,在人员引进上还要受到编制,加之农村资金不足,无法保障员工福利,致使农村卫生机构人才匮乏,从而导致很多预防保健项目无法开展[4]。

3.2村、乡卫生机构主要慢病管理开展程度不足、水平有限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乡镇卫生院慢病管理开展比例很低。原因有四:一是大部分机构只对医生门诊接触的病人负责,相对固定;二是有些地区重视慢性病患病人群,对健康人群的健康教育不重视;三是有些机构基本没有跟踪随访;四是大部分机构以防保人员为主,专业队伍缺乏[5]。

4结束语

我国农村基层卫生组织提供预防保健服务的主体是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是最接近农民机构,同时也是能够提供最具有成本效果服务的机构。健康、疾病经济风险和社会满意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卫生服务体系对农村基层卫生机构运行的功能和绩效。我国城乡基层卫生机构预防保健服务功能中,预防接种、健康教育、慢病管理三项功能是尤为重要的。要加强预防保健功能,应建立医防间的互动,加强医防间的联系,对预防保健服务机构布局有合理规划,建立和完善人员系统管理制度,总而言之,要使我国城乡基层卫生机构预防保健服务功能开展需要看清现状,找准原因,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进行完善和加强。

参考文献:

[1] 钟爽,孟庆跃,袁,赵苗苗,侯志远,孙晓杰. 我国村、乡卫生机构预防保健服务功能分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09:626-628.

[2] 孟庆跃,袁,侯志远,钟爽,赵苗苗,孙晓杰,曲江斌. 我国基层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分析[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11:1-6.

[3] 钟爽,孟庆跃,孙晓杰,袁,侯志远,赵苗苗,曲江斌. 城乡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预防保健功能比较分析[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11:7-11.

篇3

【关键词】我国国际工程承包;现状;问题;对策

众所周知,21世纪国际工程承包行业既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同时又要面对激烈的竞争。在我国,该行业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构成形式,尤其是随着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因此有很多世界级的大工程希望我们参与进去,这说明我们的对外工程行业有着极大的市场空间,令人激动。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们非常有必要对该领域的突出问题展开详细讨论。

一、我国国际工程承包的现状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种对外贸易也蓬勃发展起来,尤其是对外工程承包,其年均营业额由上世纪80年代的6亿多美元激增到100多亿美元。进入21世纪后,该领域的营业额以逐年翻倍的惊人速度快速发展。截止到2004年,我国该领域的营业额竟高达一百七十多亿美元,同比提高26%;新签订单高达两百多亿美元,同比提高35%,令国人振奋不已。据《工程新闻记录》报道,在2004年全世界的国际承包商排名前两百位者,我国大陆有四十多家企业榜上有名,与21世纪初相比,数量增多了不少。这些上榜企业一齐创造的营业额几乎占据了我国一年里该领域总营业额的60%,同比提高了16.9%。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又快又好的发展。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环境下,我国各个行业都抓住时机迅速地发展壮大,自然对外工程承包也不例外。可以想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产业依旧会实现快速发展,合同订单及经济效益也将不断扩大。

伴随着对外承包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对外承包行业所接工程与之前相比档次提高了很多。就当下而言,该领域的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不断更新创新工作形式,项目分工更加科学合理,承包商的经济实力雄厚,日常的工作管理逐步实现了现代化、科技化、系统化,关注项目的美观及环保理念,一些金融机构开始积极寻求合作。

随着科技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我国工程承包行业逐渐发展为一种技术过硬、人才齐全、物质基础雄厚的现代化产业,不可否认,从事对外承包的公司其设备水平、运营理念、问题协调、任务完成质量、设计理念等在国际市场上都是比较受认可的。需要指出的是,当下我国的对外工程承包所占据的国际市场额度与自身较高的专业水准并不相称。关于这一不相称性,主要表现在承接的项目其档次还是不够高。这一突出现象主要凸显了两个问题,一个就是它表明我国的对外承包行业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另外一个便是我国的对外工程承包行业有些事宜亟待处理。

二、我国国际工程承包的问题

1、缺乏投资,国家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第一,集资途径有限。世界全球范围内流行的工程集资形式在我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我国的商业银行通常不愿为没有抵押及担保的公司提供资金支持;而那些追求经济利益的政策性银行也不太愿意与该行业的公司展开合作。第二,缺乏第三方担保。其实,国家是设立了用于对外承包项目的专项资金的,只是额度太小,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且想要使用这种资金必须要经过相关单位审查才可以。第三,集资花费高。目前,依照金融机构的有关规定,如果想要从银行获得贷款,必须支付高额的利息,这种利息比普通的商业贷款要高得多。

2、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相对来说,我国对外承包行业的技术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近些年在技术水平上增长的比较缓慢,尤其是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使得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有所缓慢,和国际先进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国的研发标准,各种材料的要求标准并未和其他国家保持一致。

3、急需综合性人才

众所周知,21世纪拼的就是人才,抓住人才才能抓住市场,就对外工程承接而言其缺乏如下人才:经验丰富的国际工程师,研发、施工等阶段的高级管理人才,熟悉国际法律的人才,风险评估师,国际项目集资方面的人才,国际项目预算及报价人才等。需要注意的是,交流沟通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语言层面的障碍,我国相关的科技、管理人员自身所具备的特长通常无法在国际市场上得到高效发挥。

企业业务拓展的总体水平不高

如今我国实施对外承包依然以粗放性的增长办法为主,营业额的增加重点依托项目数量的增多,业务水平的提升不太显著,盈利能力不高,且一味加大项目数量,对项目收益却不予以重视。企业整体的服务水平、筹资与管理金融产品的能力较低。

信息化水平较低

在我国承包商总部,组织机构设置繁冗复杂,信息在不同的级别之间传达难免会造成遗漏。此外,我国总承包商对世界上的一些先进科技运用相对较晚,这导致其在熟练程度及运用范围上和世界上领先的总承包商存在一定距离。

三、我国国际工程承包的对策

1、获得与收集资料,建立防范风险的运作制度。一个成功的建筑承包工程企业,搜集世界上有关工程承包的市场资料,不但是长时期承接工程的保障,而且其也是当前有效预防市场风险的最好手段。

2、实施银行与企业联合。一是国家与企业要努力寻找银行与企业协作的方式,利用企业和银行的友好合作,或者是有合作意向的企业之间开展合作关系,以解决我国境内企业在全球承包市场上欠缺资金援助的状况。此外,经过对一些发展势头较好的企业实施包装,向社会募集资金。二是有能力的企业应主动利用BOT运作模式,利用滚雪球的方式提升企业的资金运作能力。三是在我国承包企业之间构建协调合作体制,协商投标,最大程度地杜绝互相竞价与不良竞争。

3、加强公司内部的基层管理。一方面,了解国际项目工程的管理制度。从分包机制权利、责任与义务方面着手,综合分析各项因素并合理制定总分包两方的权利范围与责任,加强总包的监管力度。另一方面,构建合理的技术管理制度,并且能够以稳妥的基层管理来协助国际承包的良好运作。

4、“以人为核心”。构建层次多、方式灵活的人才选拔制度,站在国际工程运营的视角进而培育人才,利用职位“轮换”方法,逐步迈向专业化与复合化的成才之路。

5.加快经营构造改革力度。我国对外国际承包企业要依据全球市场行情对国内的经营结构与市场格局进行改革。并且努力寻求当地化运营的方式,和当地的经营企业实施协作。

6、强化技术改革。我国企业必须努力分析世界上大承包商的特征,吸收其的领先技术进而强化自身。一方面强化技术改革的力度,研究合理的施工办法与管理方式。另一方面和国内外的一些科研机关或大专院校实施技术协作研发,积极提升引进、创造能力,提升总体行业的质量水平。强化科工贸的合作,把科研成果快速转化成生产力,加大我国对外国际承包的相对优势。

7、政府的相关机构积极进行策略调整,对参加国际承包的国内企业积极扶持。加快对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运作能力的变革,并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减小程序过程,有效地提升工作速率,努力以国际的常规做法对政府的管理方式进行制约。

参考文献:

[1]江远桥.浅析我国国际工程承包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网络财富.2009(22)

篇4

一、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发展的现状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提高,国际工程承包业务五年来的增长速度保持在23%以上。在国际承包工程领域,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一支由多行业组成、能与外国大承包商竞争的队伍,并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可。我国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的档次和规模方面也不断提升,项目日趋大型化,新签上亿美元的大项目不断增多。“十五”初期,我国企业每年签订的上亿美元的项目不到20个,“十五”末期的2005年当年就签订了49个,而2006年则达到了96个,10亿美元以上特大项目5个。其中,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与尼日利亚交通运输部国务部签订的尼铁项目更是高达83亿美元。这些重大项目不仅集中体现了我国企业的实力和水平,而且提高了我国企业在当地和国际的威信。

然而,我国工程承包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的大型承包商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国际工程承包向项目大型化、企业大型化发展的趋势更加明确,更加强调承包商提供项目规划、开发、融资、运营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能力,我国企业在这方面尚难以同国际大型承包商竞争。虽然最近一段时间我国连续承揽了一些大型的总承包项目,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国际工程总承包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企业融资能力有限,对国际技术标准掌握还不够,业务大多集中在利润低、技术含量少的产业链条低端的施工领域,营业额的增加主要依靠项目数量增加的外延型增长,缺少工程咨询、工程管理和投资顾问类的企业。

二、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与国际咨询设计比较分析

目前,我国的国际工程承包和国际咨询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呈稳步增长趋势。图1为自1995年我国公司首次跻身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统计的全球最大200家国际咨询设计公司排名以来,入选ENR全球最大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商和200家国际咨询设计公司中我国公司国际市场营业总额所占当年国际市场份额的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十几年来,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和国际咨询业务在国际市场总营业额中所占比例都呈现出波浪式上升的态势,但是可以看出,我国国际咨询业务的国际市场份额远远低于国际工程承包业务,说明我国的国际咨询业务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国际工程承包业务。

我国已经有46家公司进入2006年ENR全球最大的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商排名,但是同一年,却只有14家公司进入全球最大的200家国际咨询设计公司排名。在进入ENR全球最大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商排名的我国这46家公司中,有3家进入前50名,有12家进入前100名,这46家公司与排名第一的德国霍克蒂夫公司的排名与营业额比较如图2所示。与此相比,进入ENR全球最大的200家国际咨询设计公司排名的我国这14家企业中,只有1家进入了前50名,只有3家进入了前100名,这14家公司与排名第一的美国KBR公司的排名与营业额比较如图3所示。

如图2所示,我国工程承包公司位于20名到217名,而且从50名开始分布比较均匀,基本显示了整个行业良好发展的态势,这46家公司国际市场营业额总和占225强国际市场总营业额的比例达到了5.32%。相反,我国的咨询设计公司,除了距离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较大之外,整个行业的发展也不如工程承包公司,虽然位于28名到198名,但是除了一家公司外,都处于95名之后,而且集中分布于140名到200名之间(如图3所示),而且这14家公司的营业额总和只仅占200强国际市场营业额总和的1.75%。这说明,我国国际咨询设计公司不仅与国际大型咨询公司的差距很大,其国际化进程也远远落后于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公司,甚至已经阻碍了工程承包公司的发展。

三、 发展国际工程咨询的建议

发展我国国际工程咨询,应从政府引导扶持和企业自身发展两个层面共同努力。

(一)通过政策引导扶持国际工程咨询

发展国际工程咨询,相关部门政府责无旁贷。例如,韩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曾经以承建制派出建筑劳务作为其主要业务,目前韩国政府面对本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实际情况,已经开始向工程咨询等高附加值的领域实行政策倾斜,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我国政府部门也应参照韩国,重视并采取措施支持我国国际工程咨询事业的发展。

首先,各级各部门政府应从树立观念做起,充分意识并重视发展国际工程咨询的重要意义。工程咨询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先行者,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整个工程建设的灵魂。一般咨询设计商来自哪个国家,后续工程的承包和设备材料的供应往往就会被推荐给那个国家的承包商。咨询设计商实力的强弱往往决定着该国承包商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的份额,工程承包大国,首先应该是工程咨询大国。

其次,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培育工程项目咨询、工程项目管理和项目投资顾问类公司。包括在金融、保险、税务、风险保障、企业改制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扶持措施,以此促进我国国际承包工程企业大力发展自身的国际工程咨询服务能力,带动国际工程总承包市场份额的扩大,从而实现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

再者,政府应在整合我国在石化、电力等行业市场的相对优势方面进行指导,从有实力的大型咨询、设计、监理公司中,发展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工程咨询设计公司,有效促进我国国际工程咨询和设计业务的发展。

(二)通过企业自身发展国际工程咨询

我国的工程咨询企业应响应国家“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承揽国际工程咨询业务;同样,我国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也应大力发展产业链上游的国际咨询设计业务,以此带动总承包业务的扩大。

一是要分析国际市场,采取正确策略。要认真分析国际工程咨询市场,通过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明确企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和客户所在,并采取正确的市场策略。目前,国内工程咨询企业与国外一些著名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在与他们的竞争中,只有采取正确的策略,才能取得成功。国内工程咨询机构要善于利用自身的优势,利用国际分工,扬长避短,可以采取与大型跨国工程咨询企业合作的方式,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

二是加快企业的变革,提高市场竞争力。我国的工程咨询企业由于机制僵化,导致了组织效率不高,人才逐步流失。要想参与国际竞争,我国工程咨询企业必须变革企业机制,改革组织方式,建立有效激励措施,鼓励人才脱颖而出,才能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三是重视人才培养,掌握国际惯例。参与国际工程咨询市场,必须适应国际工程咨询市场的要求,熟悉国际工程咨询市场惯例和做法,否则,事倍功半。为了熟悉国际工程咨询惯例,培养一批国际化的专门人才队伍是非常必要的。企业应不惜投入资金,通过引进人才,或者把企业的现有人员送出去培训等多种渠道培养一批专业化的国际工程咨询人才,提高企业在国际工程咨询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 发挥国际工程咨询的“龙头”作用带动总承包业务的拓展

目前,工程总承包在国际工程中发展十分迅速,已经成为工程承包的主要实施模式。国际工程的发包方越来越重视承包商提供综合服务的能力,DB(设计―建造)、EPC(设计―采购―施工)、CM(施工管理)、PMC(项目管理承包)和BOT(建造―运营―移交)等承包方式在国际上被普遍采用。根据美国设计―建造学会(Design Build Institution of America)的报告,目前有近一半的工程采用工程总承包的方式建造。但是截至2006年底,我国的国际工程承包中,总承包占国际建筑市场总额的比例还不到1%。在当前国际市场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建筑企业传统的低成本优势正在丧失,业务升级迫在眉睫,大力发展工程总承包模式已是大势所趋,我国国际工程咨询设计业务的落后,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公司发展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尤其是国际总承包业务发展的瓶颈。“以国际工程咨询为先导,带动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快速发展”是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国际工程咨询作为先导带动国际工程承包的可能性

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工程咨询设计是整个产业链条的“龙头”,其对后续工作的影响和带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我国国际工程咨询业恰恰是“龙头”的带动作用不足。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营业额和利润率等指标之所以同美、日、欧等国际承包强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承揽的大型总承包项目较少,而咨询设计的落后正是承揽大型总承包项目较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出色的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可以引导中国的工程公司与外国政府、大型业主和投资机构的合作,使企业有能力根据东道主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业主进行项目的规划论证和可行性研究、设计技术方案和融资方案,进而进行项目的施工和运营,实现规划、设计、融资、施工、运营一体化,增强承包工程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从而促进我国的国际工程承包商承揽更多的规模大、档次高的总承包业务,占领国际工程高端市场。

其次,随着我国国际工程咨询业务的增加,可以推动中国标准和中国产品走出去。将中国标准引入东道国,在项目概念、定义、开发等项目生命周期的上游就以中国标准为依据,这不仅可以弥补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对国际技术标准掌握不够的欠缺,而且可以成为中国企业在工程技术标准运用方面的优势,从而为我国公司在下一阶段投标中占有优势奠定良好基础。另外,还有利于将我国的机电设备等带入该国市场,促进我国的国产机电产品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我国国民经济中其他行业的发展。

(二)以国际工程咨询为先导带动国际工程承包的优势

目前国际工程市场上广泛采用的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方式中,有的本身就是以咨询管理为主,如CM、PMC项目;而在DB和EPC项目中,前期的咨询设计是整个项目的先导;BOT项目则需要承包商有强大的融资能力和对项目的总体驾驭能力。这些方式在可能使总承包商的利润大幅提高的同时,也对承包商的咨询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想使我国国际工程承包有大的突破,就应当而且必须鼓励工程承包公司向总承包商的方向发展,加速现有设计企业和施工企业的功能转化,真正形成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一体化管理的组织体系和项目管理体系,力争承揽更多的总承包项目。总承包商可以把握从项目的勘察、设计到采购、施工的各个赢利环节,掌握项目运作的主动权,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而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以国际工咨询为先导,推行工程总承包,对于我国国际工程承包地快速发展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可以不断提高设计企业和施工企业在国际高端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带动国内技术、机电设备、材料和服务的出口,进一步提高国际承包的附加值。

二是可以提高企业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综合服务能力,有利于培育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管理密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推动企业“走出去”。

三是总承包项目是全面提高公司经营能力、培养和锻炼队伍、提高人员素质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往往一个大的总承包项目做下来,整个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运作能力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是容易形成项目的标志或品牌。分包和施工项目做得再好也难以树立威信,形成品牌。要占领和巩固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必须依靠这种纪念碑式的总承包项目,扩大公司的影响,保证后续项目的源源不断。

篇5

由建设部和商务部联合主办的推动工程总承包和对外承包高峰论坛,经过与会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上午就要结束了。刚才各组的讨论情况汇报,已经对会议做了很好的总结。按照议程,受论坛组委会的委托,我对会议情况做一个简要的总结。

在历时一天半时间里,我们听取了建设部黄卫副部长、商务部陈健部长助理的重要讲话和商务部郑超副司长、建设部王素卿司长的主题发言,企业在会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全体代表还进行了分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本次论坛非常成功,规模大、反响强、效果好,达到了预期目的。我认为此次论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层次高,社会影响大。本次论坛是在我国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对外承包20多年来,第一次以政府名义,由商务部、建设部联合主办,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商会、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承办的大型论坛。大家对这种论坛形式给予了肯定。除商务部、建设部领导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外,发改委、外交部、公安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国资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安全生产监督总局、民航总局、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单位的领导参加了会议。设计行业和施工行业的企业负责人共聚一堂,交流研究经验,不再去争论工程总承包应该以设计为龙头还是以施工为主体,而是打破行业界限的隔阂,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一些业主的代表也交流了总承包的做法和对投资方的好处。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商报、中国建设报等单位参与论坛报道。这必将对推动我国工程总承包和对外承包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二是主题鲜明,意义深远。论坛主题紧紧围绕“推动工程总承包与对外工程承包”这一主题,是贯彻落实中央“走出去”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大家紧密结合我国建筑业对外开放以及行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总结交流了我国设计、施工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和对外工程承包的经验,并学习、借鉴国际开展工程总承包的先进做法和管理模式,研究探讨了建筑业开展工程总承包和对外承包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代表们在讨论中认为,两位部领导的讲话和两位司长的主题报告,站在经济全球化的高度,认真分析我国建筑业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对外承包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的理念、思路、对策符合形势发展的要求和企业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大家深刻认识到,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推动工程总承包与对外承包,是进一步巩固和发挥建筑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和作用的战略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创建国际型工程公司的必然选择,是贯彻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有效途径。面对我国建筑业目前推动工程总承包与对外承包的现状,大家对全力推动工程总承包与对外承包充满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借这次论坛的东风,积极推动和深化建筑业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加快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大力培育和发展工程总承包市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全力推动工程总承包与对外承包向纵深发展。

三是典型经验突出,交流讨论充分。本次论坛有来自山东省外经贸厅、江苏省建管局、天津大学以及中建、中石化、中水、中化、中国寰球、中土、北京城建等大型建筑业和勘察设计企业的代表进行了典型经验介绍,在分组讨论中代表们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们的经验既有共性,又各有特点,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大家一致认为,工程总承包作为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实行设计、施工一体化,把资源最佳配置结合于工程建设项目的过程之中,有利于减少管理链和管理环节,有利于集中优秀的、专业的管理人才,有利于采用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施工技术。更为有意义的是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有利于调动广大建设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自主创新构建了广阔的空间,把工程建设的过程上升为节约资源,提高效率,提升生产力的过程。无论是采购、施工总承包,还是设计、施工总承包,或者是交钥匙总承包,在国外都有成功的范例,在国内也都有积极的探索。实践证明,我国建筑业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对促进建筑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克服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相互制约和脱节的矛盾,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打造和增强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大建筑业企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缩短工期、保证质量、控制投资,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和完善新型的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同志们也提出了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融资能力不足;人才短缺;相关法律政策配套不完善;市场认可度低,市场发育不完善;企业结构和经营模式不合理等。大家认为: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配套法规和政策,切实解决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市场准入问题,改革招投标办法和发包方式;行业要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支持发展;企业要大力培育工程总承包的市场主体,培育技术核心竞争力,努力创建国际型优势企业。

对于下一步工作,同志们都提出了许多建议,我们要认真研究落实。下面,我就宣传和贯彻落实本次论坛的精神,讲几点意见:

首先,各级政府建设、商务主管部门,要认真学习和贯彻黄卫副部长、陈健部长助理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实质,并结合郑超、王素卿两位司长的专题报告和工作实际,研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在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对外承包工作中的问题,研究制定推进工程总承包和对外承包的政策措施,尽快消除一些管理制度上的障碍,加快推动工作向纵深发展。

第二,要研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特别是在招投标制度、市场准入的监管、融资、信用担保、税收等影响工程总承包和对外工程承包等方面,要尽快完善。各级建设、商务主管部门在工作中要加强沟通、交流和协调,也请有关部门一如既往地予以关心、支持与合作。通过加快立法步伐和政策制定,为开展工程总承包和对外承包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

第三,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希望设计和施工企业要适应工程总承包和对外工程承包的要求,努力创建工程总承包企业和国际型工程公司,加强人才培养,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行业协会要协助政府搞好政策法规建设和技术标准的修订。开展专题研究、经验交流与推广、人才培训等工作,为推动工程总承包和对外工程承包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篇6

关键词:外经企业 “走出去” 困境 应对措施

自从我国2001年成为WTO成员国,我国企业被允许进入WTO 成员的建筑业市场, 以及关税壁垒减少后,我国企业将以更加低的境外承包工程成本优势开拓发达国家广阔的建筑业市场。自1978年,境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成为我国企业最早“走出去”的方式以来,虽然我国外经企业“走出去”历时30多个年头,历尽坎坷,走出了几分精彩,但是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下,外经企业要实现真正“走出去”仍然面临着多重困境。

一、外经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困境

(一)企业规模和市场范围的扩大受到限制

目前从我国境外承包工程企业整体规模来看,除了少数原中央各部的专业性公司和某些实力雄厚的省市大企业(如大连国际、安徽外经、上海外经、江苏外经等)之外,绝大多数的该类企业都是小型规模,结构单一,竞争力不足,很多仍旧以劳务分包为主,得到工程总承包的机会比较少。从企业涉足的市场范围来看,比较过于集中,大范围针对性发展受到限制。虽然近几年我国境外承包工程企业经营范围相较于以往有了明显的扩大,但是仍旧停留在亚洲和拉美等发展中地区,甚至还有非洲等贫穷落后的地区,而在欧美等重点业务地区市场竞争力明显不足。

(二)融资困难, 企业无法获得强有力的资金支撑

进行境外工程承包,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由于目前我国企业自有资金不足等的限制,没有能力承接大型的承包项目。并且由于一些政策上的限制,比如我国出口信贷利率甚至高于一些发达国家的贷款利率、我国信贷还款期比国外一些国家的还款期短等等, 使我国外经企业在以自有资金承包国际工程项目方面力不从心。由于自有资金的不足,我国外经企业需要通过多种融资方式来获取足够的资金,但是我国外经企业的融资能力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企业融资实力。外经企业融资困难主要表现在:首先,融资方式单一,渠道过窄。我国还不能采用国际通用的融资方式,在国际融资方面比较薄弱,只能靠单纯的国内融资,但是由于政策上的局限和抵押及担保上的限制,国内大部分银行不愿意向境外工程承包企业提供数额较大的贷款,即便有的银行愿意提供贷款,但往往条件非常苛刻;其次,融资成本过高。对于规模较小的外经企业来说,由于资源、渠道等方面的限制,进行融资投入的成本过高,甚至有的融资成本占据总经营成本的20%以上,企业不堪重负。

(三)境外工程承包管理和技术人才紧缺

高水平的管理和技术人才的缺失使得我国企业在境外工程承包的各个方面远低于国际水准。除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流程之外,我国外经企业目前还缺乏如下管理人才:实战经验丰富的境外工程项目管理人才;设计、采购、施工各个环节的主力管理人才;境外工程造价评估和报价人才;具有丰富的境外工程法律知识的法学人才;境外工程合同管理人才;境外工程融资能力强大的专业融资人才;精通多门外语、熟悉多国文化的外语人才。 上述这些人才的缺乏不但使得我国外经企业优势在境外工程承包方面无法完全发挥,还严重阻碍着工作的顺利展开。

(四)业务发展的整体水平偏低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外经企业的业务管理和增长方式不能完全摆脱粗放型的弊端,业务量和收入的提升仍旧取决于承接工程的数量多少,而不看重业务质量的提升。一些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在他们盈利能力比较弱时,不是考虑工程效益的改善,而是盲目地寻求工程数量的增加,业务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在项目融资上,我国外经企业缺乏足够的集中资金能力、境外融资经验和强有力的信用;在项目施工和技术创新上,我国外经企业缺乏能够受保护的专有和专利等技术;在信息建设上,我国外经企业缺乏先进的国际项目操作系统和知识;在成本管理上,我国外经企业成本控制能力较弱,处理国际赔偿纠纷等事件经验缺乏;在人才方面,缺乏熟悉国际市场技术标准、操作规范以及市场运行规则的各类人才。

(五)市场准入壁垒

相较于国内的对外工程承包市场,大部分发达国家的该类市场建设非常成熟,而这对于不够完善或正在摸索中的我国市场的进入来说是一种壁垒,国外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人员注册资格、专业执照或企业许可等制度,对我国外经企业的进入形成了严重的打击。另外,国际上在专业人员的资历认可的偏见也阻碍我国外经企业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很多国外发达国家都不认可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学历和专业资历。而且针对这种障碍和壁垒我国在技术及法律层面都还未能和国际市场完全同步。最后随着国际贸易市场标准化程度越来越深,我国外经企业将在资质和服务等方面面临新的壁垒。

二、应对措施

(一)重新对企业结构进行调整,对资产进行优化

通过结构的重新调整和资产的重组,能够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资源优势,提高竞争力。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重点关注各类企业的重组、联合,并对成功的联合重组案例进行分析、经验总结和推广。并研究制定鼓励、支持的政策措施,对各类外经企业进行联合和重组进行指导,加大境外工程承包行业重组、联合、改革的力度,以便快速组成一部分拥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雄厚的技术实力、大型的经营规模和突出的专业特色的境外工程承包的大型集团或企业。另外还要引进先进的产权管理理念,创造活力开放的新机制,对外来资本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二)建立健全的融资体制

首先,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对外经企业的重要作用和发展加强重视,从各方面入手,为境外工程承包企业的发展提供最大力量的资金支持。国家要出台相关政策,允许并号召政策性及商业性银行为外经企业提供无抵押贷款。对于境外工程贷款的利率、保险费率及期限等,适当予以放宽,给予外经企业最大的政策优惠;其次加大境外工程承包风险专项资金的投入,扩大此类资金的作用范围,简化使用流程;第三,在税收方面给予外经企业适当的优惠。比如对于从事境外工程咨询、设计、工程承包的企业,根据其对国家的经济贡献和所带动的产业发展情况给予一定的所得税减免或其他税收优惠。

(三)打造高素质、全方位人才队伍

首先要建立灵活科学的用人机制,在人才引用、培训及薪资分配、鼓励等制度上进行优化;其次要有勇于任用青年科技人才的魄力,并通过先进的人才激励制度的引入,建立拥有强大战斗力的、团队凝聚力和和心理的工程管理团队;第三,加强人才培养,注重用人艺术。除了在专业知识、技术技能方面加强对人员的培训,还要注重对他们国际法律知识、外语、信息技术知识等方面的强化,并在人员利用上做到“以人为本”,爱护、关心人才,构建和谐的用人环境;最后,要结合工程当地的法律法规、劳务成本及工程本身需求,吸取先进国家和企业的属地化管理经验,大胆聘用外籍人才,特别是本土人才,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四)提升外经企业自身能力

外经企业必须从粗放型管理方式向资金、技术和管理密集的高端型企业转化,提升外经企业自身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首先国家要凭借优势企业和优势资金,注重重点市场的突破。我国现阶段相对具有实力和优势的企业是国有境外工程承包企业,应该以此类企业为核心, 通过合作、联合、兼并和合并等多种手段, 将最优资本和最优管理进行最佳组合,以此作为扩展国际市场的利刃,为我国外经行业整体发展创造契机;其次要注重多种经营的推进,创造“一种为主,多种发展”的经营模式,在做好境外工程承包这一主要业务的同时,还要向国际贸易、对外投资、咨询服务、境外加工组装等各个行业发展,努力对业务领域进行拓展,促进经营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发展。

(五)多方入手,打破市场准入壁垒

第一,我国应该充分利用作为国际贸易组织成员所应该有的权利,对于针对我国出现的不合理阻碍进行严厉打击和清除;第二,充分利用国际贸易组织的有利规则在国际竞争市场上发挥自身企业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第三要时刻关注国际总承包市场的发展动态和国内企业对外投资的趋势,寻找机会为发达国家提供投资服务,从名义上进入市场,然后尽量对国际市场运营方式和规则进行掌握,不断夯实营销的基础,从而通过伺机并购当地企业将市场准入障碍清除。

除上述提到的问题之外,外经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也要深入了解当地的税收政策,承担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所在国的政治风险和汇率风险。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承包;管理模式;分包;转包

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是现代建筑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建筑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基础和经济效益的源泉。建筑工程亦作房屋建筑工程,作为建设工程的重要组分,是指对房屋、建筑物以及其附属结构的设计、建设、优化或改造以及维修。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建筑业也在向着更高层次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化管理更加深入,科学项目管理方法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1建筑工程承包管理项目及其特性

项目具有独特和唯一的特性:项目的独特性和唯一性体现在任何项目所处的时间、地点、环境、参与的人、目的均各不相同,他们因项目而临时联系起来。项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都十分明确。任何项目都具有明确的目标,即为了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而服务。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彼此间相互影响、相互约束的同时又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所有项目都是在有组织的背景下产生的。项目的发展并没有固定例子。项目在发展过程中,大量变化是任何人都无法预见的,所以项目的不确定性成为了项目的显著特征。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特点是:①相对于其他的项目而言,建筑工程参与人数众多、造价高、复杂程度高,利益相关者多,对环境的依赖和影响都比较大、时间长;②项目进行中项目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变数较大。因此其不确定性程度高、不确定性程度很大,也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③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实行项目管理已有一定的时间,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式正由粗放型向现代项目管理转变,但与国外先进的管理尚有一定差距。

2建筑工程项目承包的基本模式

由于项目的差异性,国际上建筑工程项目承包的模式多种多样。但一般来讲都基本满足以下七种模式或依据以下七种模式演变而来的:

(1)全过程承包方式:承包方承担从项目可行性研究开始到勘察、设计、施工、交付使用验收为止的项目全过程的承包。

(2)投资、设计、施工、经营一体化总承包:由业主和承包商共同投资,承包商不仅对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和施工全过程实行总承包,而且建成后还经营几年或几十年,然后再转让给业主。

(3)投资、设计、施工总承包:即建设项目由承包商贷款垫支,并负责规划、设计、施工,建成后再转让给业主。

(4)由某个承包公司牵头,组织民间财团向政府提出建议和申请,取得建设和经营某个项目的许可,并负责具体实施的模式。

(5)联合承包方式:由几个承包商组成联营体进行工程承包,共同承包的各方对承包合同承担连带责任。

(6)设计、施工总承包:即从勘察、设计开始,进行施工全过程到竣工验收为止的总承包。

(7)施工总承包:承包方只对建设项目施工全过程实行总承包。

3建筑工程项目承包管理方式

3.1按承包内容的不同划分

按承包内容的不同分为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的总承包和对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的一项或者多项进行总承包。

发包方将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的采购及安装调试等工程建设的全部任务一并发包给一个具备相应的总承包资质条件的承包单位,该总承包单位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向建设单位负责,直至工程竣工后向建设单位交付经验收合格,符合发包方要求的建筑工程的承发包方式。建筑工程的承发包中采用总承包方式,更适用于那些缺乏工程建设方面的专门技术力量,难以对建设项目实施具体的组织管理的建设单位。也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科学管理、专业分工的基本要求。

3.2按承包对象的组织形式划分

按承包对象的组织形式可分为单独承包和联合共同承包。

单独承包是指承包方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单独承包建筑工程的承包方式。这种承包模式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

联合共同承包是指由两个以上单位共同组成非法人的联合体,以该联合体的名义承包某项建筑工程的承包形式。《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中有明确规定:“对于大型或复杂的建筑工程,几个承包商可以组成一个联营体作为承包商。在这种情况下单一承包商的所有原则,同样适用于联营体。”由几个承包方组成联营体进行工程承包是一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一般适用于大型、技术复杂的工程项目。对这种利用联合承包的方式进行项目承包有以下几方面优势:①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联合投标可以减弱相互间的竞争,可增加中标的机会;②一方面由于工程标的额大,联合承包可减少承包风险性,为产于承包的承包商都能争取到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联合承包方式也有助于企业彼此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为企业谋取更长远的发展。联合承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一般是大型或结构复杂的建筑工程才采用联合共同承包的方式承包,避免了杀鸡用宰牛刀的人力、物力、才力的浪费;②共同承包的各方对承包合同承担连带责任,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有利于引导共同承包的各方积极地组织项目实施的过程;③企业应当在资质等级范围内承包工程,这也是我国对承包方资质的基本要求。

4承包方的主体资格管理

承包单位的主体资格(又称建筑企业资质)是指企业的建设业绩、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资金流量、技术装备等能力。对于建筑承包单位,我国法律规定除应具备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外,还应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对于承包单位企业管理方面也有相关严格的要求。

4.1承包单位承包工程依法取得资质后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业

建筑工程是“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其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国民经济水平。将从事建筑活动的单位按其所具有的条件划分为不同的资质等级,并规定其只能在核定的资质等级范围内承揽工程是完全有必要的。首先要求从事建筑活动的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其次,不同的建筑工程对工程承包单位的资金、技术、管理水平的要求也不同;工程规模越大、技术要求越高,对承包单位的资金、技术、管理水平等条件的要求也越高。

4.2承包单位资质管理

当前建筑市场中有些无资质或者低资质的企业、包工队与资质等级较高的施工企业搞“假联营”等形式,以资质等级较高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这种现象严重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企业的资质等级是由有关管理部门根据企业的承揽工程能力、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资金总量、技术装备等企业基本条件来确定的。因此承包单位必须具备一定的资质和能力,具体规定如下:①不得超过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承揽工程;②不得以其他的企业名义承揽工程;③不得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以本企业名义承揽工程。

5分包和转包的管理

5.1分包

建筑工程分包,是指对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的单位,将其总承包的工程项目发包给其他的承包单位,并与其签订分包合同。根据《建筑法》中的相关规定:总承包单位只能将部分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分包必须取得建设单位的同意;分包的范围必须合法。为避免因层层分包带来的偷工减料,责任不清等现象,减少中间层次,我国《建筑法》规定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5.2转包

建筑工程转包是指承包方不履行承包合同约定的义务,将其承包的建筑工程倒手转让给他人,不对工程承担技术、质量、经济等法律责任的行为。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转给其他承包单位,往往是以牟利为主要目的。但是以赢利为目的并不是构成转包行为的要件。我国《建筑法》中规定:转包往往建立在发包人对承包人工作能力的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特别是采用招标投标方式制定的合同,发包方是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一系列严格程序后,择优选定中标人作为承包人,与其订立合同的。

篇8

项目具有独特和唯一的特性:项目的独特性和唯一性体现在任何项目所处的时间、地点、环境、参与的人、目的均各不相同,他们因项目而临时联系起来。项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都十分明确。任何项目都具有明确的目标,即为了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而服务。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彼此间相互影响、相互约束的同时又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所有项目都是在有组织的背景下产生的。项目的发展并没有固定例子。项目在发展过程中,大量变化是任何人都无法预见的,所以项目的不确定性成为了项目的显著特征。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特点是:①相对于其他的项目而言,建筑工程参与人数众多、造价高、复杂程度高,利益相关者多,对环境的依赖和影响都比较大、时间长;②项目进行中项目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变数较大。因此其不确定性程度高、不确定性程度很大,也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③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实行项目管理已有一定的时间,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式正由粗放型向现代项目管理转变,但与国外先进的管理尚有一定差距。

2建筑工程项目承仅的基水模式

由于项目的差异性,国际上建筑工程项目承包的模式多种多样。但一般来讲都基本满足以下七种模式或依据以下七种模式演变而来的:

(1)全过程承包方式:承包方承担从项目可行性研究开始到勘察、设计、施工、交付使用验收为止的项目全过程的承包。

(2)投资、设计、施工、经营一体化总承包:由业主和承包商共同投资,承包商不仅对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和施工全过程实行总承包,而且建成后还经营几年或几十年,然后再转让给业主。

(3)投资、设计、施工总承包:即建设项目由承包商贷款垫支,并负责规划、设计、施工,建成后再转让给业主。

(4)由某个承包公司牵头,组织民间财团向政府提出建议和申请,取得建设和经营某个项目的许可,并负责具体实施的模式。

(5)联合承包方式:由几个承包商组成联营体进行工程承包,共同承包的各方对承包合同承担连带责任。

(6)设计、施工总承包:即从勘察、设计开始,进行施工全过程到竣工验收为止的总承包。

(7)施工总承包:承包方只对建设项目施工全过程实行总承包。

3建筑工程项目承包管理方式

3.1按承包内容的不同划分

按承包内容的不同分为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的总承包和对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的一项或者多项进行总承包。

发包方将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的采购及安装调试等工程建设的全部任务一并发包给一个具备相应的总承包资质条件的承包单位,该总承包单位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向建设单位负责,直至工程竣工后向建设单位交付经验收合格,符合发包方要求的建筑工程的承发包方式。建筑工程的承发包中采用总承包方式,更适用于那些缺乏工程建设方面的专门技术力量,难以对建设项目实施具体的组织管理的建设单位。也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科学管理、专业分工的基本要求。

3.2按承包对象的组织形式划分

按承包对象的组织形式可分为单独承包和联合共同承包。

单独承包是指承包方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单独承包建筑工程的承包方式。这种承包模式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

联合共同承包是指由两个以上单位共同组成非法人的联合体,以该联合体的名义承包某项建筑工程的承包形式。《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中有明确规定:“对于大型或复杂的建筑工程,几个承包商可以组成一个联营体作为承包商。在这种情况下单一承包商的所有原则,同样适用于联营体。”由几个承包方组成联营体进行工程承包是一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一般适用于大型、技术复杂的工程项目。对这种利用联合承包的方式进行项目承包有以下几方面优势:①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联合投标可以减弱相互间的竞争,可增加中标的机会;②一方面由于工程标的额大,联合承包可减少承包风险性,为产于承包的承包商都能争取到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联合承包方式也有助于企业彼此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为企业谋取更长远的发展。联合承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一般是大型或结构复杂的建筑工程才采用联合共同承包的方式承包,避免了杀鸡用宰牛刀的人力、物力、才力的浪费;②共同承包的各方对承包合同承担连带责任,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有利于引导共同承包的各方积极地组织项目实施的过程;③企业应当在资质等级范围内承包工程,这也是我国对承包方资质的基本要求。

4承包方的主体资格管理

承包单位的主体资格(又称建筑企业资质)是指企业的建设业绩、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资金流量、技术装备等能力。对于建筑承包单位,我国法律规定除应具备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外,还应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对于承包单位企业管理方面也有相关严格的要求。

4.1承包单位承包工程依法取得资质后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业

建筑工程是“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其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国民经济水平。将从事建筑活动的单位按其所具有的条件划分为不同的资质等级,并规定其只能在核定的资质等级范围内承揽工程是完全有必要的。首先要求从事建筑活动的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其次,不同的建筑工程对工程承包单位的资金、技术、管理水平的要求也不同;工程规模越大、技术要求越高,对承包单位的资金、技术、管理水平等条件的要求也越高。

4.2承包单位资质管理

当前建筑市场中有些无资质或者低资质的企业、包工队与资质等级较高的施工企业搞“假联营”等形式,以资质等级较高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这种现象严重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企业的资质等级是由有关管理部门根据企业的承揽工程能力、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资金总量、技术装备等企业基本条件来确定的。因此承包单位必须具备一定的资质和能力,具体规定如下:①不得超过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承揽工程;②不得以其他的企业名义承揽工程;③不得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以本企业名义承揽工程。

5分仅和转仅的管理

5.1分包

建筑工程分包,是指对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的单位,将其总承包的工程项目发包给其他的承包单位,并与其签订分包合同。根据《建筑法》中的相关规定:总承包单位只能将部分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分包必须取得建设单位的同意;分包的范围必须合法。为避免因层层分包带来的偷工减料,责任不清等现象,减少中间层次,我国《建筑法》规定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5.2转包

建筑工程转包是指承包方不履行承包合同约定的义务,将其承包的建筑工程倒手转让给他人,不对工程承担技术、质量、经济等法律责任的行为。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转给其他承包单位,往往是以牟利为主要目的。但是以赢利为目的并不是构成转包行为的要件。我国《建筑法》中规定:转包往往建立在发包人对承包人工作能力的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特别是采用招标投标方式制定的合同,发包方是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一系列严格程序后,择优选定中标人作为承包人,与其订立合同的。

篇9

摘 要:工程总承包是国际通行的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在工程承包过程中加强风险管理尤为重要。本文按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工程总承包的风险进行了分析,为工程承包商防范风险、控制风险,并制定风险的规避、分担、转移及控制等防范措施提供参考,以确保总承包商的利益。

关键词:工程总承包;风险分析;风险防范;风险规避

1 工程总承包的潜在风险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工程行业在不断发展壮大,工程总承包是国际通行的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工程总承包方式有利于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的深度,实现设计、采购、施工等各阶段工作的深度融合,提高工程建设水平;有利于发挥工程总承包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优势,促进企业做优做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建设工程的承包是指建设工程任务的总承包,即发包人将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等工程建设的全部任务一并发包给一个具备相应的总承包资质条件的承包人,由该承包人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向发包人负责,直至工程竣工,向发包人交付经验收合格、符合发包人要求的建设工程的发承包方式。它有利于充分发挥那些在工程建设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丰富的经验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大承包商的专业优势,综合协调工程建设中的各种关系,强化对工程建设的统一指挥和组织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提高投资效益。发包人将全部工程发包给一个总承包人完成,可以减少发包人对工程管理的工作量,这种模式已在国内外被广泛采用。

任何一项工程建设方式都存在潜在的风险,建设工程的总承包方式也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因而,在工程承包过程中应加强风险管理,全面分析风险因素,准确评估风险大小,认真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才能规避风险和减轻风险,合理分担风险。

2 风险因素分析

风险因素分析是确定一个项目的风险范围,将存在的风险因素作为风险管理的对象。按照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总承包风险包括:决策阶段风险因素,包括项目落实情况、信息准确度、在竞争中所处位置、投标决策正确性等;承包阶段风险因素,包括设计资料完整性、招标文件分析充分、现场考察程度、投标报价合理等;合同实施阶段风险因素,包括工程范围明确性、责任义务清晰性、社会经济形势、业主支付能力、技术规范要求合理性等。

2.1 报价风险

报价是投标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在投标中,由于只有工程概况,而没有施工设计图纸、工程量,投标报价成为承包商所面临的比较大的风险。投标报价过高,不具备竞争优势会跑标;投标报价过低,即使中标,承包商的成本和利润无法保障。在具体设计施工过程中,不可预见因素很多,承包商会面临更多风险。因此,报价具有很大的潜在风险。

2.2 选择分包商的风险

在工程建设领域,专业化的分工趋势日益显著,工程建设所涉及的技术专业广泛,涉及工程设计、建设施工、设备采购、机械安装调试等环节和专业,总承包商一般不独自承担所有工程,一些工程由分包商完成。而总承包商应控制分包比例,掌握分包商的规模、资质及抵御风险的能力,保证工期及工程项目质量,因此,分包商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总承包商的风险程度。

2.3 合同风险

业主只与项目总承包单位签订一个合同。总承包合同关系简单,业主方组织协调工作量小。许多协调工作量转移到项目总承包单位内部及其分包单位之间,总承包商要对整个工程的完整性、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及有效运行承担全部责任。分清责、权、利及其范围,以免给总承包商带来更大的风险。

3 风险防范

为了防范工程总承包风险,转化风险为收益,应注重控制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3.1 风险规避

建设工程的总承包存在的潜在风险和问题应争取在投标阶段和合同谈判阶段进行解决。对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风险控制对策,在详细领会招标文件的基础上,分析合同条件中的责权利条款及风险分担条款,审核业主对总承包商的设计要求、施工要求以及任务量与工期的科学合理性。通常情况下,项目前期资料不确切、不可预见因素、工程变更、物价上涨、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工期要求等应在报价中给予考虑。

3.2 风险分担

将风险向项目参与的其他人分担,使联合体的合伙人、工程分包商及设备供应商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在选择分包商和联合体合作伙伴时,应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分包工程时,才能将风险大部分分担出去,将业主的风险转嫁给分包商。

3.3 风险转移

保险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分散危险、消化损失的方式。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付出少量的保险费,即可避免自身遭受大的风险。保险公司所承担的危险具有损失发生及后果的不确定性,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危险带来的损失可能非常重大。

3.4 风险控制

在工程实施阶段,要严格执行风险应对措施并适时调整,密切了解这些措施对降低风险的有效性,作为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风险监控能起到风险管理纠偏的作用,在风险控制环节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查找风险因素,积极采取优化设计,合理降低成本,减少变更,加强成本、质量、进度控制,确保总承包商的利益。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总承包管理 国际竞争力标准化融资对策

【 abstract 】 at present most troubling the our country business enterprise i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problem.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general contracting enterprise at present in our country and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 key words 】 contract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standardization financing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国建设工程管理体制已面临着新一轮的改革,目前,最为困扰企业的,也是企业最想获得的就是国际竞争力,因此,研究企业国际竞争力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有利于清醒地判断企业国际竞争力,找出与先进企业的差距,提出提高竞争力的措施,使其成为有国际影响的企业。

一、我国总承包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1、对总承包管理的认识有误区

人们对总承包管理的概念认识不清,误解较多,主要是计划体制下各行各业各系统都有自己的基建队伍,在行业垄断、部门分隔的情况下,实施总承包阻力较大。有人认为:实施总承包管理是施工费用再加上管理费,是一种加大了管理费用的“扒皮式”总承包,总承包管理型公司是“皮包公司”等错误观念。

2、现有人员素质不高、复合型人才缺乏

土建专业技术、管理型人才多,但掌握新技术、懂英语、直接与国际交流的管理型复合人才少。在工程总承包管理实践中,土建部分一般不超过25%的份额。对于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的引进,深化设计、外贸、融资合作等方面人才更缺,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也有待提高。

人才缺乏一直是影响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的主要问题,也是我国企业与国际大承包商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的重要原因。此外,语言障碍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我国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良好的技术管理素质难以在国外工程承包中得以发挥,甚至还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开展。目前,即使是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实力最强的企业,其最大的问题仍然是人才问题。

3、业主行为的影响

在我国目前体制下,业主类型较多,由于业主的建设目的不同,对建筑法、投招标法的运用理解有所不同。有些业主为避开有关法规的限制,把大工程解肢,进行分块,分段招标,出现了压价承包、垫资承包、随意分包、拖欠工程款乃至索要回扣等现象,很不利于项目总承包管理的有效开展。

4、融资十分困难,影响竞争力

在对外工程承包中,工程项目越大,需要的流动资金越多,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资金,不少工程需要承包商带资承包。而我国企业的自有资金少,不能满足承包大型国际项目流动资金的需要;并且我国的总承包企业在国际上的声誉和一些国外大的总承包商还有很大差距,取得国际金融机构支持的难度相当大,而我国银行对企业的信贷限额度不能满足承接国际工程的需要。国家控制外汇信贷规模,审批程序复杂,审批时间较长,而许多国际大承包商获得外汇信贷则要容易的多。此外,我国的出口信贷利率比一些发达国家的贷款利率高、还款期短,这也影响了我国企业在带资承包的国际工程项目上的竞争力。

5、自身机构庞大,信息化程度不高

中国总承包商内部组织层次设置较多,组织繁杂,信息在不同层级之间传递时会产生缺失。另外,中国总承包商对国际上各种先进软件的应用都比较晚,应用领域和熟练程度与国际上先进的总承包商还有一定差距。

二、如何提高总承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1、需要加强咨询服务、设计和融资功能建设

工程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回收期长、涉及面广的重大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增加咨询功能对施工企业打造总承包企业是非常必要的,它为承包商尽早参与项目提供了机会。如果没有相应的设计能力,要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总承包是不可能的。施工企业增加设计和咨询服务功能可以通过修改其组织结构,增加设计和咨询服务部门来实现。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特别是承揽国际工程,需要企业具备很强的融资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另一方面也对企业如何建立宽泛的融资渠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建立健全适应工程总承包的管理体制及发展管理模式

我国绝大多数施工企业在服务功能、组织结构、管理体系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工程总承包的要求。所以,施工企业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工程总承包组织结构形态,形成对接市场的运行机制,二是要建立完整的项目管理体系,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岗位职责、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工作手册等方面都要健全并形成体系,三是建立国有企业工程总承包结构市场优化组合的发展模式。

项目管理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飞跃发展的产物。它包括项目的发起、论证、启动、规划、控制、结束等阶段。它是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某项复杂的一次性生产或工程项目形成全过程管理,作为对某一工程进行全过程的项目管理必须有一个责任主体,这就是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的组织协调能力,他的知识结构,经验水平、领导艺术对项目工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企业一定要加强项目经理队伍建设,要充分授权,运用风险抵押、制度约束等多种方式将项目经理的个人利益同企业利益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来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使项目经理成为为企业建精品工程、树公司形象、开拓一方市场的中坚力量。

3、完善基础工作,提高标准化程度

工程总承包更为重视的是总包协调和整合能力,对市场资源的掌握以及对分包单位的管理是工程总承包企业的核心能力。只有很高的标准化水平,才能保证企业高层能够对很大的管理幅度进行有效监控。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编码体系和定额体系是工程总承包企业基础竞争力的体现,这是施工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的必然选择。

4、完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工程总承包要求企业对于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的速度和广度大大加快,采用先进、实用和系统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进行总包管理是一项基本举措,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提高总承包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建筑业信息化是指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改造和提升建筑业技术手段和生产组织方式,提高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建筑业主管部门的管理、决策和服务水平。总承包企业要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吸引和招聘社会上优秀人才的机制,完善企业内部培养制度,并形成长期性、根本性的解决人才的制度,培育高素质的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工程总承包企业需要具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创新型和外向型高级管理。

5、提高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建筑施工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有两大要求:一是提供安全的环境。二是严禁不安全的动作。要拥有一个安全的建筑施工工作环境,首先需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文明施工规章制度与设施并落实要求,而要避免不安全的动作则要严格要求,对违反者予以严厉处罚,让施工人员充分了解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宁可多流一点汗、少流一点血”的道理。另外,加强工地现场文明施工,除了保持施工环境的整洁,提供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和良好操作环境外,还可以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实践证明,良好的建筑施工环境,对施工效率提高可达15%.因此,良好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不仅无须额外花费成本,还可对降低成本支出。

6、不断创新与研发

创新与研发关系到企业的根本竞争力,良好的管理可提高效率与降低成本,但要拉大与竞争者的差距则只有加强创新与研发。目前创新与研发的方向可朝自动化的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和工法创新着手。同时重视技术的开发和引进,加大科技进步的力度。主要是加强与研究机构及大专院校的联合,建立有效的科研转化体系,围绕提高工程质量,降低项目成本;在施工及设计项目上加大应用"四新"的力度,即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将现有高校及科研单位的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用技术保持成本上的优势。为了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应加快设备的更新与改造,将技术服务、合作承包等作为国际引进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