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概论范文

时间:2023-10-23 17:27: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哲学的基本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哲学的基本概论

篇1

关键词: 《基本原理概论》 改进教学 思考

一、加快课程改革步伐,提升教学内容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因牵涉面广,加之历史积重等,使得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从当前情况来看,教学内容过多,课程负担过重,课程设置不合理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当前深化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近些年来,一些国家的著名院校都在大刀阔斧地开展课程改革,其特点之一就是优化课程设置。例如美国哈佛大学推行的“新途径”,大胆地对学科课程进行了精简改革,优化和整合了学科课程,大大减轻了教学内容过多和课程负担过重的压力。国内一些综合性大学也着手进行有关课程内容和设置方面的改革。如浙江大学提出了“转变观念、深化改革、稳定规模、提高质量”的总体思路和“加强基础、拓宽面向、注重素质、突出能力、因材施教、争创一流”的教改方针,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别是人文科学教学,目前已经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课程的优化和整合,不断精选和修订教材,更新教学内容,强调充分吸收当代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动向,实行多层次的课程教学。

《基本原理概论》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意识形态性,二者统一而不可分。既往课程教学过于侧重意识形态性,削弱其学术性,最终也削弱了意识形态本应具有的力量。因而,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应紧密联系实际,紧密联系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这也是理论具有“与时俱进”和开放品质的内在要求。

二、突出“经典文本”教学,在水中学习游泳

长期以来,《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习惯模式就是老师讲解一些概念性理论,学生则死记硬背;相形之下,以“经典文本”阅读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则日趋式微。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其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和价值,像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如《老子》、《庄子》、《论语》、《孟子》、《金刚经》、《坛经》等似乎永不过时地与后人保持着同时代精神对话的生命力,具有感应时代、陶冶人心智的潜能。

正因如此,对《基本原理概论》这样思辨性比较强的课程来说,阅读马恩等经典作家的经典文本是该课程教育教学不可绕过的必经之路与基本方式,也是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之一。对此,国内一些著名高校已经引起相当的重视,如武汉大学加强原著经典的导读工作,通过必修与选修、课内与课外,引导学生通读若干经典著作,并规定学生必须撰写一定数量的读书报告,真正使得学生在水中而非在岸上学习游泳。

三、实施“对话”教学,激活个性思维

传统的灌输填鸭式教育教学,只能达到简单的单项传递,很难激发学生的深思和创新,其弊病与不足已经日益突出。而“对话”教学是将师生交互对话作为教学的表征与载体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从存在论角度来说,它是一种超越“他”与“我”建立精神上相遇关系的教学,也就是师生间思维上的相互转向、心灵上相互回应的教学;而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理解,“对话”教学则是一种开放、自由探究的个性化理性思维碰撞,也是对话主体共同参与寻求真知灼见,并在此过程中启动、延伸睿智,培植创新思维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在《基本原理概论》中,加强“对话”教学,激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思维都是极其重要的。

《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要逐步改变原先那种“教师讲,学生记”的单一填鸭灌输方式,大力提倡问题式、讨论等形式的“对话”教学,鼓励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围绕有关问题举行课堂讨论会,这样能够大大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术的表达、应变等能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理论课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理论素养,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加强“体验”环节,回归理论本性

众所周知,基本原理的基石是哲学。而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智慧之学,是关于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是探究生命和存在意义的学问。因此,《基本原理》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增长智慧,启迪思维。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当然离不开传授知识、读书和考试等形式,但是对于《基本原理概论》这样哲学味较浓的课程来说,要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真正变为智慧即“转识成智”,还必须有一个“体验”的环节。从某种意思上来说,这个“体验”环节或许就是理论课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根本区别所在。

从历史上看,作为智慧之学的哲学教学一开始就不是按照实证科学教学的范式进行的,而是特别注重体验的。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就通过演讲和辩论来传授哲学,他将这种方法称为“精神接生术”,亚里士多德也是与弟子们边散步边讨论哲学问题。我国的孔子更是这方面的典范,《论语》就是他与弟子们对话的结晶。当然,我们今天不能完全照搬先哲们的办法,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在现实的哲学教学和类哲学教学中存在着与哲学本性相背的现象,使得哲学或类哲学理论教学仅限于传授知识的层面,失去增进智慧的本。

理论的教学既强调理论的智慧性,又强调革命的实践性,两者统一而密不可分,所以加强“体验”环节应是其题中应有之义。由此,《基本原理概论》着重从思维、论辩和现实三个方面加强哲学体验,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理论的魅力和价值,体验到学理论与未学理论的差别,体验到科学的观点、方法,体验到哲学论辩的魅力和价值,体验到理论本来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通的,学习理论有助于从根本观点和方法对现实问题作穷跟究底的思考,从而自觉地运用哲学思维去批判、反思现实问题。

五、利用信息平台,增强教学效果

篇2

(一)“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式教学有利于体现的整体性

基本原理概论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部分内容构成的,这三部分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这个整体,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理论体系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给人们提供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正确世界观导向下的科学的社会主义,以及政治经济发展的规律。马克思基本原理专题式教学通过分析这门学科中不同内容的联系,对教学内容进行高度概括、高度浓缩和深化,并通过若干个专题,将所要教授的知识融会贯通,在较短时间内将所要讲的内容讲授清楚,这一凝练过程恰恰有利于保障基本原理概论的整体性。

(二)“基本原理概论”专题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住基本原理概论的重点

专题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去把握基本的理论,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分析、解决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而专题教学就是针对一些现实中经常需要分析、解决的问题而进行的专题性研究和教学活动,因而教师是有重点的选择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讲解。基本原理概论的专题讲座就是从“专、精、深、活、新、实”这几个方面出发的。“专”是指教师在选定题目的基础上,围绕选定的专题展开讲解,既要把专题讲通、讲深,也要抓住最主要的进行讲解,让学生把握住专题中的重点。“精”是指教师在专题选择上要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将专题放在基本原理概论的重点部分和现实中最需要进行讲解的方面。 使教师的讲课内容更聚焦,更贴近生活。 “深”是指教师专题讲课的内容程度、理论层次相对于教材要深一些,前卫一些,传输给学生更新的信息。“活”指教师要灵活选题,根据教材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选题,在讲课方式上可以更加灵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二、“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是提高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效性的需要

首先,从社会环境的变化来看,在国外,主要的发达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且发展速度很快,而社会主义国家力量小,且主要都是发展中国家。这使得不少人对马克思的理论产生了怀疑。在国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把精力主要投向了和经济、生产有关的课程,而像马克思基本原理这类与经济相关程度不高的课程则较少受到关注。其次,当前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方法大体上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课堂为中心,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跟着教学计划走,围绕教材转,课堂上一言堂,满堂灌,学生被锁定在课堂上”。1同时在教学中缺少实践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形式单一,导致学生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失去了主体性、自主性、参与性和能动性,学习的热情极度不高。

(二)是完善基本原理概论讲授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首先,目前高校教师所使用的教材大都是全国统编的教材,教材中主要是理论性的内容,和生活相聚较远,理论总是很枯燥,因而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深入去学习、理解马克思基本原理。其次,许多马克思基本原理授课教师都面临着课时少,任务重的难题。大部分学校都只给老师54个学时来教基本原理概论,有的学校甚至缩短到32个学时,但基本原理概论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内容,涉及的要点很多,教师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基本原理概论的知识讲完或者做更深入的分析,更谈不上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再次是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一些从事其他课程授课的教师在课程改革之后转来教基本原理概论,他们对基本原理概论理解还不够深入,影响了教学的质量。最后,在教学方法上,大多老师采用的是理论传授法,单纯的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对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很少和实际案例联系在一起,这就影响了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学生对这些理论难以有很深的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很有必要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进行改革,通过专题教学的方式来整合内容、对重要的若干问题的进行专题化的讲解,加大学生对基本原理概论的理解,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专题化改革思路

(一)教学中必须注重基本原理概论内容的基础性、整体性、系统性,即注重理论内在的联系,同时专题教学也要有重点的教学

一方面,基本理论是一个概念多、理论复杂、内容广博的学科,也是一个系统的理论,基本学科也是一个完整的学科,因而在马克思基本原理专题教学在内容上要从概念入手、从概念到概念、把握概念之间的联系、再从概念到体系,将传授的知识串成一个系统性的整体,提高学生对马克思基本原理的科学性、系统性认识。另一方面,专题教学是针对马克思基本原理中的重要内容和实际中很重要的需要讲解的内容进行的教学。因而在专题选题是要有侧重点的选题,在教学内容中有侧重点的讲授。

(二)教学中要注重经典文本的引用,明确讲授内容与经典文本之间的联系

由于是专题教学,其所讲内容具有侧重点,不是面面俱到,有些知识是没有讲到的,在专题讲课中灵活的贯穿经典文本,可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帮助学生认识到更多知识,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去了解这些金典文本,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概论的理解、认识。也可以弥补教材编排中的不足。

(三)在教学内容上,坚持理论结合实际,始终做到 “三个结合”

一是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的教学。马克思基本原理教授的主要客体是大学生,为了让他们更好的学习、理解、运用这些原理,就要充分了解他们的思想、经历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心中存在的疑惑题。根据他们的思想和需求,有针对性的教学。帮助他们理解是理;全面了解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二是结合社会科学的最新理论成就进行教学。用最新科学成就丰富理论教学的内容,让空洞、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增强课程的说服力。三是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组织教学内容,提高马克思基本原理的趣味性,同时也增强了共理论课教学的可信度。?

四、“基本原理 概论”实践教学专题化改革思路

(一)以“点”带“面”,突出“重点”

由于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存在“课时少、任务重”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在专题教学实践改革中,就应该摒弃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授课方式,有重点的讲课。根据学生的需求,重点帮助学生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将马克思基本原理主要的内容专题化,以专题的“点”带出马克思基本原理的知识涵盖面。突出“重点”,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对马克思基本原理的理解更深入,完成教学任务。

(二)改革专题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很少考虑到实践的重要性。但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实践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所以要高度重视专题实践性教学,这样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和与时俱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采用各种方法提高专题实践教学的力度也能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热情。

1.在改革专题教学手段上,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除了课堂讲授外,可以采用新媒体技术作为专题式教学的辅助教学手段。如教师可以通过QQ、MEN、博客、微博、手机、微信等信息传播渠道传播与基本理论相关的新闻、书籍等。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同时有针对性的解决他们在价值观、世界观或者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存在的疑惑和问题。这样教师就打破了传统的“一笔、一本、一嘴”的面对面的授课模式,可以随时进行教学。采用新媒体教学既增强了实践环节,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基本原理概论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改革专题教学方法上,要 “坚持一个中心”。所谓“坚持一个中心”是指以改进课堂教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是获得理论知识最重要方式。因而为了提高学生获得理论知识的效率,在马克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上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在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基础上,改变传统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注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如让学生或老师提出疑问,然后针对疑问一起进行探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在实践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要想在基本原理概论的专题教学中保持学生的主体性,可以从以下四个环节出发:一是进行课堂诱思;教师先传授专题的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讲通透后,然后提出问题,或者由学生提出疑问。二是社会实践;在问题提出的基础上,让学生直接去社会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实践中,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直观感受会产生新的问题和问题的答案。三是讨论交流;学生就参加社会实践后得出的结论进行讨论,力求达到共识,得出最佳的答案。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也能优化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然后针对新的问题进行讨论,找出答案。四是专题研究;将大家的观察研究结果进行理论性的升华,回到专题理论上来,同时也可以根据新发现的问题答案对原有的专题理论进行创新和补充。在这四个环节中,学生充分发挥了他们作为知识寻求者的主体地位。使专题教学更加贴切他们的需求,也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掌握到了更深的知识,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专题的内容,甚至也发挥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化教学是对传统的“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方式的优化,它的产生与发展是现实的需求,也对理论教学产生了重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同时也要理清专题式教学的内容和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从而使“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化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温习勇.论影响“两课”教学实效的原因与对策[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6):96.

[2]陈锡喜.直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结构性矛盾[J].思想理论教育,2005,(6):24.

[3]魏伟.“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基本原理概论”分教学指导委员会 2011 年年会纪要[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 7) .

篇3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基本原理概论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6-0123-03

一、开展本科研究性教学的重要意义

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 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性教学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做好诸多方面的工作。根据《意见》对研究性教学的阐释,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将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鼓励学生阅读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参加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活动。其二,引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倡导合作式学习方式。其三,引领学生进入学科前沿领域,追踪本学科领域最新进展。总之,所谓研究性教学,就是将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教材为主与广泛阅读有机结合的完整教学体系。研究性教学的目的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能力,提高创新能力。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我国的本科教学颇为不满,主要因为现在的教学注重知识灌输,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国本科教学的水平。

由于课程性质所决定,基本原理概论课(下文简称“原理”课)开展研究性教学有其特殊重要意义。

第一,研究性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从中学一直贯穿至大学的,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从中学一直贯穿至大学的。这必然产生一个教育内容重复的问题,“05方案”实施以前,以哲学课程为例,大学和高中的重复程度高达44.3%。新的课改方案将原来开设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合并为基本原理概论,课程重复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问题依然存在,这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实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世界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教育内容的重复在所难免,关键在于如何处理。美国关于独立战争的历史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讲授,一直到大学还在讲。但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教学目的,每一个阶段的讲授都有新意,都适合学生,也就都能吸引学生。美国的经验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大学的理论教育与高中阶段要有所区别,不能单纯传授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条条、点点,而是要开展研究性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研究性教学有助于学生在整体上把握。“05方案”将原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课程合并为基本原理概论,目的是使大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但在现实中落实这一教学目的仍存在许多困难,既有教材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师方面的原因。从教材方面来说,编写者在整体性阐述方面做出很大努力,但三大组成部分的基本框架仍很明显。从教师方面来说,目前讲授基本原理概论的主要由两部分教师组成,一部分是原来讲授哲学的教师,一部分是原来讲授政治经济学的教师。大家的专业背景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多讲,不熟悉的领域略讲。有的学校安排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共同讲授基本原理概论,所谓“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虽然发挥了教师各自的优势,但不利于学生在整体上把握。教材问题,教师问题短时间内难以解决,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教学方法上加以弥补。

第三,研究性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单纯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思想理论方面的知识,最终目的是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基本原理概论具有特殊地位,她既是指导思想,又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理论基础。我们常说,是真理,但真理不是现成的摆在那里,而是需要论证的。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师的课堂讲授,都是把一大堆现成的结论塞给学生,要学生接受,这很难让学生信服。要让学生信服,就要用理论的力量,逻辑的力量征服学生。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要使学生信服,除了教师的讲课要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外,还需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参与对问题的分析研究,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的理论力量,坚信是真理,从而坚定理想信念。

二、用研究性教学统领其他教学方式

研究性教学本身并非一种具体的教学方式,本质上是一种贯穿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理念,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

研究性教学的核心就是以对问题的破解统摄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思维,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的“问题”指的是人们在探索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理论知识时所遇到的矛盾、疑难等等。围绕问题开展思维活动,可以形成一个认知上的兴奋点,在心理学上称为形成“优势灶”,刺激人的思维活跃起来,对与问题有关的事物作出敏锐的反应。科学研究表明,人的目光的“敏锐性”并不是来自视觉的锐利或者视网膜的特殊构造,而是思维起了决定的作用。思维在“优势灶”的带动下,可以过滤掉无关的信息,只捕捉那些与问题有关的事物和信息。因此,以问题统摄思维活动可以大大增强人们观察世界的敏锐性。因为过滤掉无关的信息,使思维活动集中于某一个“点”上,有利于人们在海量的信息中迅速作出选择,以问题统摄思维活动和一般的思维活动相比,前者的效率是显而易见的。

将学习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重合起来,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性教学强调问题意识,着眼点不再集中于知识的掌握,而是能力的提高。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质疑那种“原理加实例”的教学方式,认为这种教学方式使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政治课大量重合,对大学生的帮助有限,可是又找不到很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认为,研究性教学不失为突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原理”课)特点的教学理念。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在艰苦探索,采取了很多办法,引入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诸如参与式教学、提问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课内实践等。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课程的吸引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改革以前相比有了很大改观。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新的教学方式的引入要始终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服务,而不能单纯追求课堂气氛,追求所谓的“抬头率”,避免热闹有余,思想性不足的趋向。对于基本原理概论这样思想性、理论性强的课程,尤其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原理”课教学“应该坚持教学的理论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而并不能一味强调教学的趣味性。虽然在教改中普遍提倡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有很多优点,但这样的教学方法改革有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削弱了‘原理’课教学的理论性和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因而并非都有利于增进整体性教学。”我们认为,在“原理”课教学改革中,一方面要提倡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一方面需要以研究性教学统领其他的教学方式。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推进“两个转变”的艰巨任务,即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从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变。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就是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拓展各种有效的教学途径,开展参与式、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倡导合作式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知识体系转化为信仰体系,就是使学生对实现一个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的过程。实现“两个转变”的前提是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针对教材的内容体系,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为目的来进行,绝不能只重形式,淡化、边缘化教材内容,更不允许为迎合形式需求而撇开教材内容,另起炉灶”。这里就存在一个处理灵活和严谨的关系的问题。只有“灵活”,看似很热闹,达不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而如果只有“严谨”,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的。这里的“灵活”指各种教学方法,“严谨”指研究性教学。要想使学生吃透教材的内容,开展研究性教学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三、基本原理概论课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方法

如何开展研究性教学,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方法,大家都是结合着不同课程的各自特点展开讨论,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方法。我们认为,针对“原理”课的课程性质和内容特点,研究性教学至少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阅读原著,提出问题。要提高受教育者对的信服程度,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阅读原著。经典著作深邃的思想,严密的逻辑性,富有激情而又哲理深厚的语言,往往一下子就能抓住读者,打动读者的心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布置阅读原著的任务,学生反映,尽管许多内容读不懂,还是比读教材有味道多了。更重要的是,只有阅读原著,才能找到最有价值的问题,而发现有意义的问题,是开展研究性教学的中心环节。

第二,以问题为线索,体现“原理”课的整体性教学。“原理”课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如何实现“原理”课的整体性教学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我们认为,以问题为线索,是实现“原理”课整体性教学的最佳选择之一。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问题的来源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提出问题,征求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这是问题来源的主要方面。教师提出的问题既不能只注重新颖性,甚而游离教材,而是要紧扣教材,又要求具有贯通性,也就是说要贯通的三个组成部分。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热点问题。现在流行一个词叫“接地气”,体现在“原理”课教学上就是不能从理论到理论,而是要从天上落地,结合现实生活。对一般人来讲(不包括理论家),人们理解理论都需要依靠生活经验做注解,对青年学生更是如此。他们理解、接受理论,不可能单纯从逻辑出发,一定要有生活经验的支撑。研究性教学若想获得实效,就不能单纯从理论出发,必须从社会实践出发,从生活经验出发,才能被学生所接受,并激发起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四,针对学生特点,充分利用网络。90后大学生被称为“手握鼠标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深受计算机、互联网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不可能避开网络这一途径。网络给研究性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充分利用网络,除了教师要指导学生到相关的网站查找资料,还应建立网上师生互动平台,以便教师在网上给学生的研究活动及时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朱桂琴.研究性教学及其基本范式[J].教育探索,2003,(7).

[2]杨建国.哲学课教学方法探索[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篇4

关键词:微博热;《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241-03

微博作为一个新型的网络交流工具,近年来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微博用户数量增长迅猛,已经从6 311万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达208.9%,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也从13.8%提升到40.2%[1]。可以说,微博“热”了。《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核心课程,由于种种因素处在非常尴尬的境地。一面是教师硬着头皮在讲台上唱独角戏,一面是学生无奈地在课堂上做着除了听课之外的其他事情。教师讲着费劲,学生听着没劲,可以说,原理“冷”了。笔者是高校讲授原理的一线教师,又是微博控。通过对微博热的分析,意图把微博的特点实施在原理的教学实践中,以改变原理教学的尴尬境地,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到课率、抬头率和听课率,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

一、140字符的限制——精而准,拒绝冗繁,使之“微”

与原来的博客相比,微博设有140个字符的限制,倡导用户以精准的语言及时进行广播。140个字符即70个汉字,是一条手机短信的长度限制。微博迅速发展的态势与140字符有直接关系。140字符,既降低了门槛,使文字功底不高的用户也可以尽兴的“织围脖”,也满足了收听者短时间阅读海量信息的需求,转发亦变得简单易行。这其实是时代快节奏的反映。因此可以在不违背内核的基础上简化原理教材上的范畴和概念,这样在符合学生接受模式的同时,让他们掌握了基本原理。这与原理的教学目的是一致的,我们要求学生理解的整体性,而不是单单记住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例一,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可以简化为物质=客观实在性,这个等式既把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分开,又把握了哲学最基本的范畴。同理,例二,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简化为运动=变化;例三,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简化为联系=关系。简化后的范畴,换成了自然语言,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广播与收听——随时随地广播,选择性收听,研讨式教学

微博热的第二个因素是它便捷及时的互动性。它所体现出来的即时性、快捷性和互动性是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比拟的。微博用户可以第一时间把自己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输送到网络上,打开随身携带的手机或者让人手一个的电脑接通电源即可。微博的更新速度每秒可达到十条以上。如此海量信息,用户不可能收听全部,大都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选择收听的内容。这一特点对原理教学的启示就是,教师不要自我陶醉式的灌输,而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先学会收听,收听国家政策,收听时政热点,收听学生的思想状态,然后广播原理,或者邀请学生一起广播,或者引导学生评论或转播。

(一)教师要及时收听

笔者在微博里发起了“你最不喜欢什么样的原理课教师?”的大广播,结果显示“躲进小楼成一统的老师”排在了最不受欢迎的第一位,比例达到61.2%。很多学生直接回复“我欣赏那些关注热点、关注我们实际需求的老师”。教与学本就是对立统一的,而多数情况下对立了教与学,忽视了教与学的互动共生。教师须及时把国家政策的变化生动地渗入教学内容中,每次上课能让如同学生身处实事的列车上,既践行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又增加了学生听课的亮点。例,今年4月朝鲜发射光明星3号,牵动了各国敏感的神经。可用于联系范畴的讲解中,也可用来说明历史唯物主义中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均是“90后”,他们获取外界信息的能力很强,途径非常广,微博是现今的一种重要方式。微博里的热话题会成为教师敞开心扉与学生交流的一个对接点。因此,备课时教师不妨先去微博里转转,挑选与授课内容有关的微博话题作为课堂的导入语。例,央视著名主持人赵普关于老酸奶的微博被转发13万次一事,教师精选对接点,可作为引入语放在合适的内容处。

(二)教师要根据需要广播

知识更新的速度、快速发展的节奏,使得大学生的代际支持非常活跃。走访得知,2011级大一学生与2009级学生两年前大一时的思想状态有明前区别,一成不变地看待授课对象,不仅违背唯物辩证法,也会让教师自己的广播被收听的人数越来越少。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广播自己的授课内容。

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广播”原理,才能让学生主动自愿地去“收听”知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实时研讨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拟定出有时代性和针对性、学生感兴趣且亟待弄清楚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特点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积极发言甚至辩论,实现学思结合和教学互动共生。

三、语言的转换——化专业术语为大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词语,把专业术语转化为日常用语,使之“博”

篇5

关键词:语言学概论 教学研究 反思

一.与现代汉语课程关系的探讨

“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性质已得到广泛认同,它们之间有密切联系,但也有明显不同的目标。教育部在两门课程的教学大纲里明确说明:现代汉语课程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语言学概论课程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语言观阐明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起源及发展等基本理论,通过教学,要求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语言观,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运用语言学的科学方法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

“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两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存在着较大差异,但也存在密切联系。具体教学活动中,两门课都追求自身内容的完整性,很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复。一些学者就此问题进行过探讨,也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彭泽润、陈长旭、吴葵(2007)提出“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这两门课程教学存在许多问题,认为进一步的改革措施有:把两门课程结合起来协调改革、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统一术语、适应现代生活、语料互补等。梁驰华(2008)就高等师范院校语言学概论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看法,认为语言学概论教学应当突出课程的普通语言学性质,提升课程的语言学习指导作用,联系现实的语言生活,课程的语言教学指导作用和正确处理语言学概论与现代汉语的关系。蔡旭(2011)提出现代汉语课程与语言学概论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存在很多重复,应当对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教学的衔接问题进行探索,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三方面提出改进的策略。甘智林(2008)、聂志平(2010)、张先亮(2010)也探讨了这一问题,并提出了用普通语言学的眼光看待语言现象,对于两门课程相重复的内容,要根据课程不同的性质与教学目标,有选择、区分重点与非重点地安排授课内容,对重复的内容有所取舍,有所详略地加以讲授。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探讨

彭泽润(1998)提出,在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中,要结合国家语言建设中的政策,介绍和强调理论问题,更好地使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国家语言政策,介绍与强调其理论问题:运用系统理论,帮助人们分析语言使用中的得失;运用符号编码的原理,帮助人们理解不同文字的优点;从共同语与非共同语的关系,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学习母语和学习外语的问题;运用抽象与具体、相对与绝对的哲学原理,解释汉语拼音方案等的设计原理等。徐越(2000)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就“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如何把语言学的一般理论和汉藏语系的语言特别是汉语的实际相结合,如何吸收国外语言学研究的新成果及如何安排和进行该课程的教学工作等问题作了一个初步的探讨。李二占(2009)认为老师授课,不但要具有常规教学法的基本功,而且还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知识,采取不同的灵活具体的教学方法,即“非常规教学法”:推导法、直感法、量化法、穷尽法、背景法、批评法等。谢奇勇(2010)就教学内容中的“语言学理论”与“语言理论经”、“语言学理论”与“语言学方法论”、“普通语言学”与“语用学”、“国外语言学理论”与“中国语言学理论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聂志平(2010)认为语言学概论的教法还应该是讲授式,不是简单的就书衍说,而是融入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多媒体课件不能取代教师教学,板书教学是课件的不可或缺的补充,强调每次课推荐阅读书目的重要性。童湘屏(2011)提出“情景创设”在“语言学概论”课程实践与教学设计方案中的应用及探索。根据实施情况,从课堂“情景创设”实践教学和课外“情景创设”实践教学两个方面,阐述了其主要做法及实施效果。岑运强(1997)、李映忠(2008)、池昌海(2009)、赵宏(2004)就语言学概论教材进行了探讨,许云(1996)、纪秀生(1997)、李树新(2004)、郜峰(2006)、洪水英(2006)、罗耀华、柳春燕(2006)、郭新雨(2009)、刘云(2010)、赵贤德(2010)、徐红梅(2011)、叶川(2011)等也分别对“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了探讨。

三.基于课程建设的探讨

学者们就“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及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具体策略。曾毅平(2001)认为,教学内容调整要体现语言观的进步,要处理好与其他语言学课程特别是“现代汉语”课的关系;要注意补充汉语方言和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等方面的材料。彭泽润、邱婧、方安琪(2010)必须加大语言学概论课程和教学队伍的建设力度。聂志平(2010)从“课程地位与培养目标”、“师资”、“教法和教学手段”、“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与衔接”、“教材与课程体系”五个方面探讨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的问题。纪秀生(1997)、杜道流(2004)、申小龙(2005)王健(2005)、杨宏(2008)、商艳霞(2009)、黄育红(2010)、刘淑霞(2010)、刘丽丽(2010)、张丽(2011)、靳开宇(2011)也就“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的问题及策略展开了探讨。

篇6

关键词: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教学方法;考核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1-0068-02

土木工程作为一个专业覆盖面广、行业涉及面宽、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99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来的桥梁、道路、岩土等专业合并为土木工程,形成了一个宽口径的“大土木”专业,这一调整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宽理论基础、较强适应能力、较广专业视野的土木工程专门人才。在这一大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应运而生。目前,国内各高校普遍针对土木工程及其相关专业本科生开设了该课程。“土木工程概论”的教学目的是:[1-4]使学生较全面了解土木工程专业所涉及的领域、包含的内容、所获得的成就及未来发展方向;从宏观视角了解土木工程专业的综合性、社会性及其在技术、经济与管理方面的统一性,初步涉及一些基本专业概念;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对大土木下属众多学科中最感兴趣的方面,建立热爱土木工程专业的感情和对土木工程事业的责任心,为今后积极主动地学好专业课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打下基础。

相对于“土力学”或“画法几何”等专业基础课程,“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开设历史较短,目前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被普遍认同和推崇的教学方法。因此,针对该课程展开深入的教学教法研究,对于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无疑都大有裨益。

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在高校一般是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及其他相关专业的选修课,开设时间一般为大一或大二期间。“土木工程概论”范围涵盖本专业全貌,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站在学科全局的高度,对学科全貌充分认识与把握,以期做到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运用和推广能力。[5]“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认识土木工程的专业范畴,初步建立解决问题的工程方法,掌握各类土木建筑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学习相关的后续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能应用土木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定性分析。[6-8]目前“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内容宽泛粗浅,缺乏实践性的内容

作为一门引论性质的课程,它所涵盖的领域极为广泛,其内容涉及到工程材料、建筑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岩土工程、水利工程、给排水工程、海洋工程、机场工程、项目管理、防灾减灾等,内容庞杂粗浅,课本往往只能点到即止。另外,书本概述性文字偏多,但囿于课时,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只能用于理论知识的讲解,缺少实践性的内容作为支撑。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有相关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工程实践。[9]若能将讲授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效果的改善都将产生巨大的帮助。

2.经典教材匮乏

开设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校很多,相应的《土木工程概论》教材不一而足。事实上,出于各种原因,各高校往往热衷于组织本校师资力量来编纂教材,以满足课程开设需要。笔者认为,这样做虽然可行,但其合理性仍值得商榷。一方面,由于“土木工程概论”是一门内涵丰富、更新迅速、适用广泛的专业基础课,对于上海地区高校适用的《概论》教材,在四川或北京的高校同样适用,各校各自为政式地编著自己“独特的”《概论》教材实非必要,反而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当师资力量不足时,教材之间抄袭严重,内容编排几近相同,与其说是自力更生,还不如说是自欺欺人。

3.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很高

鉴于课程的重要性,教育部曾要求“要配备对土木工程有着深刻认识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来讲授这门课”。高校的实际情况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往往还承担着更为繁重的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而“概论”课程常常是由经验不丰富的讲师承担。但青年教师通常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比较熟悉,而对于其他不相关的方向则知之甚少。由于实践不足,在讲述工程实例时就难以做到旁征博引、生动活泼、深入浅出。

4.课时过少,考核方式简单

就笔者的教学经历来看,“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授课学时介于16~24学时之间,也就是说,每次上课(90分钟)都要讲完一章的内容,如建筑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等,由于知识点很多,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令人担忧。“概论”的考核方式大多采取开卷考试或提交小论文的形式,急功近利的学生常常只盼着“毕其功于一役”,疏于平时的学习积累,掌握知识的牢固性大打折扣。

二、“土木工程概论”的教学改革

1.增加课时量,增添实践性内容

建议在以后的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课时量。在现阶段的教学中,由于课时较少,课程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对于关键问题的讲解,应当更为全面而周详地讲述,尽量讲细讲透。例如讲述斜拉桥与梁桥的关系时,应结合“构造特点”“传力路径”“受力特征”“建造材料”等要点来综合讲述,这就需要增加课时量作为前提和保证。

“土木工程概论”的教学内容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培养出实用型人才。一方面,任课教师在授课前可通过网络等渠道收集关于土木工程的最新案例,对其新知识、新技术等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确保传授的知识与现实世界不脱节。另一方面,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各种土木工程,可适当安排一些现场教学,增加其感性认识,加深其对于土木工程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增加其学习兴趣。

2.重视教材及教师队伍建设

教材是教学观念和方法的反映,教材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教材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教材的内在质量要求教材具有科学性、可读性、知识性、思维性、启发性和教学的适用性。《土木工程概论》教材应当坚持实用性原则,尽量选用内容浅显易懂、条理清晰、图文并茂,且着重以介绍土木工程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共同特性为重点的教材。笔者建议应由全国性的各大学会组织人手联合编纂教材(每3~5年更新修订一次),然后在高校推广使用。

从教学规律上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学效果与教师素质直接相关。本课程由于涉及工程领域较多,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还要有扎实的专业背景知识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因此,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学队伍是改善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就目前国内高校实际情况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是在中青年教师中培养一批专业知识广博、科研实践能力强、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专业骨干教师承担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二是采取不同学科多位骨干教师共同授课的方式,每位教师讲授自己最擅长的学科方向,共同完成整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此外,应鼓励开设课程教法研讨会,各相关学科的教师聚集一堂,共同商讨、探索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对于有条件的高校,还可提倡国际合作交流,尽快了解和吸收国内外土木工程领域的最新成果,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3.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应逐步推广和不断完善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动的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绩点,计入期末总成绩。要重视现代化教学技能,积极探索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图像、声音、文字三者的有机结合,把教学内容立体、有序、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尤其是对于信息量大、难以描述的教学内容和最新研究成果、重大工程介绍等,更应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例如在每一章讲授部分结束后,笔者会给学生播放一段事先精心准备好的土木工程教学视频,并同步进行必要的讲解,如“超级工程”“Discovery”等都为“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4.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为了提高“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对现行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应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消除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笔者建议丰富考核内容,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对学习效果与成绩进行评价,如考勤、课堂问答、课后作业、读书(考察)报告、课程论文、开卷考试等,这样可以弥补单一、枯燥的考核方式的不足,逐步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的考核评价机制。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推行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5.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养成

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人文社会学科包括美学、艺术、社会学、经济、人文历史、文学、哲学等等。[10]这些学科不直接对专业发展提供作用,但对于造就土木工程师的社会与人格素质具有极大的意义,并由此影响着其价值观与相应的思维、行动。人文素养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前提和基础,这对于理工科学生的教育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进行人文社会学科的灌输和熏陶,并把这些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从教育内容、教育主体、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上把德智体美几方面有机统一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培养目标。

三、结语

第一,应根据“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特点,编制浅显易懂、条理清晰、图文并茂、与时俱进,且着重以介绍土木工程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共同特性为重点的教材,同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队伍。

第二,增加课时量,增加实践性内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动的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视现代化教学技能,积极探索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第三,丰富考核内容,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对学习效果和成绩进行评价,弥补单一、枯燥的考核方式的不足,逐步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的考核评价机制。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推行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第四,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进行人文社会学科的灌输和熏陶,从教育内容、教育主体、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上把德、智、体、美几方面有机统一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其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和科技发展要求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董菲,徐春媛.试论现代土木工程教学的创新方法[J].建筑工程,2012,(10):90-92.

[2]何忠明,刘建华.浅议高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J].科技资讯,2011,(7):169-171.

[3]王琰,周戒.对现代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几点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3,12(3):12-14.

[4]王清标,初明祥.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4):75-77.

[5]叶志明,宋少沪.把教的创造性留给老师,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J].中国大学教学,2006,(8):8-9.

[6]刘云平,相琳.《土木工程概论》课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3(2):84-85.

[7]刘胜兵.《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及考试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1):70-71.

[8]张文华.《土木工程概论》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8):

69-70.

篇7

世界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国际化,政府对对外汉语专业的高度重视进一步推动了学界进行专业建设的步伐,使中国高校在对外交流中加速了对外汉语教学改革。在新的形势下,汉语国际推广已从“把人请进来”变成“自己走出去”,但要做好这一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按照当地民众的接受习惯和思维模式来进行教学。因此,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各级、各类高校都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对外汉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理念,重新定位培养目标,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和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形势的专业人才。

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是重视理论、较偏重于语言理论、语言习得理论和教育理论,而实践内容相对较少,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偏重于艰深、枯涩的理论,而对于应用研究重视不够,导致学生不易掌握,而且难以将这些语言理论、语言习得理论、教育理论等应用到实践中去,造成学生“学完就忘记了”,很难和实际建立联系,建立合理的实际联想,学生感觉学习之后在工作中根本“用不上”,造成教学资源巨大的浪费,甚至“学而无用”。长此以往,学生会感到理论空虚、现实缥缈,渐渐就会失去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二是分立的教材内容与当前对外汉语教学形式不太相适应。传统的教学模式僵化。在《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教学中,“满堂灌”和“填鸭式”、过分偏重讲授的方法难以吸引学生,教学手段陈旧,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

三是考核方式缺乏全面性。一直以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考试均采用传统的书面考试,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扼杀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无法真正掌握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作为专业课程来说,《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是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课程,是国家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证书考试的主考课程。它集中体现了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特色,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指导作用和枢纽作用。指导性是指它涵盖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枢纽性是指它在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化等先设课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来讲解演示对外汉语教学的原则、方法和技巧,同时促使学生融汇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操练过程中,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的内容都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必备的核心知识。所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必须与时俱进,注重夯实学生在汉语言、文字、文化、文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素养和能力,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知识系统和架构。这将会有力地促进本课程的建设,也将带动对外汉语专业其他课程的建设,进而促进学科建设。

因此,不论是出于对外汉语专业整体建设与发展的需要,还是为了满足完善本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需要,亦或是顺应当前汉语国际推广过程中需要培养和培训大量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师的总体情势、发挥高校应有的潜力进而做出应有的贡献的需要等等,对《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进行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从而来适应时展的需要,利于21世纪新型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的培养。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要适时更新教育理念,调整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技术设备,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对外汉语教学中出现的现象,提高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能力,将一般与特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三、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一)重组教学内容,优化教材体系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课程资源,教材的内容及编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内容复杂,头绪繁多,因此在规定的学时内很难讲完全部的内容,不利于学生掌握,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逻辑严密、简洁而又好学的教学内容体系,无疑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掌握该课程的内容。

目前,通行的教材有: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从对外汉语教师进修的需要出发,以作者所主张的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为纲,较系统地论述了本学科的性质、特点及发展简史和现状,论述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教学理论和习得理论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力图做到史、论结合,总结我们自己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与适当介绍国外的新理论相结合。[2]国家级重点教材、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赵金铭主编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该书的出版是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历史中的一个标志性成果。该书不仅全面概述了对外汉语教学各领域的基本概念与近期研究成果,而且融入了编写者个人长期而深入的理论思考,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3]陈昌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吸收了应用语言学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针对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有所侧重,体现出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有机结合的特点。[4]

为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结合学校实际,我们以刘珣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为教材,整合赵本和陈本中关于语言学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其他权威参考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同时,利用《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等专业权威期刊,引入国内外最新学术科研成果等,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二)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

为适应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形势高速发展的特点,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对外汉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对《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计划进行整体性重组、安排,设立实践教学项目,突出课堂训练和课外实践,实现教学过程交际化,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着力培养具备对外汉语教学能力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三)建设网上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师生共同参与,建立丰富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案例信息库,将纯理论的知识用具体、生动、可感的案例加以阐释,将传统的静态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讲授与开放的、动态的、活跃的对外汉语教学现象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对外汉语教学现象,以培养其开放的视野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改革教学方法,发挥主体作用

1.在《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根据教学需要,把教学内容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特别是结合文化对外汉语教学和具体对外汉语教学实例等方面的影像资料,通过多媒体手段动态地表现出来,将师生置身于同一对外汉语教学情境之中,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化深为浅、化难为易、化远为近、化虚为实,使其更加形象化、精炼化,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讲课的内容。

2.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在启发式、发现法、讨论法、研究法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开展“茶馆式”教学方法的探索。在教学中实现角色互换,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先由教师确定讲课主题并进行指导,让学生自己准备材资、组织课堂,自己当老师来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不仅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而且在课堂上教师也及时得到了学生的信息反馈,捕获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实现了交互式教学。

(五)更新考核办法,全面评价学生

加强学生课程论文、实践教学、平时学习态度考核,并纳入课程考核体系,建立全面、客观、科学的课程考核新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课程教学改革效果

在“汉语热”背景下,全面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直接参与实践、体验、感悟、探究。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对外汉语专业人才。

建立科学的课程教学体系。新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教学模式将建立科学的课程教学体系,构建崭新的教学内容体系,将纷繁复杂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按照一定的逻辑性分成几大模块,有利于学生进行宏观把握。

构建科学的教学考核体系,不仅利于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考核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程度;注重了学习的过程性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样化。这种能力导向的评价方式必然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改革是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决定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关键因素。因此,要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为突破口,以点带线,逐步发展,进而推进对外汉语专业课程建设,进一步拓宽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口径,全面推进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基金项目:邵阳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容斋随笔》的修辞论研究”[2011JG01])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3]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陈昌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5]王丽梅.“汉语热”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改革的探索[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05).

[6]张振亚.“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篇8

企业管理概论是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综合性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与技能,从而适应基于现代技术环境与科学管理条件下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因此,本文提出,教师在企业管理概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会学生用经济观点、管理观点去观察、分析问题。

关键词:

职业院校;企业管理;课程教学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在社会经济大环境中进行的,企业的战略、营销、财务、生产组织、技术选择、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管理,既需要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也需要基础经济知识。因此,从市场经济学、管理学再到企业管理,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研究和管理经济组织的基本思路。通过这三门课的融合,可以更有效地解决企业经济活动问题。在此背景下,企业管理概论课程应运而生,其落脚点是对现代企业的运作及管理进行研究,指导管理实务,使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当前,职业教育也处在巨大的变革中,人才培养已从封闭、单一型的教育转向开放、复合型的教育。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提高素质,成为中职、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加强对学生经济管理素质的培养正是适应这一转变、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因此,不少职业院校相继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加入企业管理概论这门课程,以期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就业做准备。

一、课程内容

企业管理概论课程是以市场经济学和管理学为理论基础,融市场经济基础知识和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于一体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及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技术,树立经济观念和现代管理观念,以适应基于现代技术环境与科学管理条件下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职业院校教学的主要对象都是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加之生源,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所以应以市场经济学、管理学为理论基础,以现代企业管理为重点构建这门课程。将该课程的培养目标设置为,以让学生了解、理解必备的经济与管理的基本知识为出发点,介绍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实务。其中,“现代企业管理”模块涵盖了企业管理实务、企业运作过程及管理、企业资源配置及管理、企业与企业环境等内容;“经济管理基础”模块涵盖了管理组织,管理职能与管理原理,消费者、生产者与政府行为,市场供求分析,市场经济基础等内容。这样就突破了以往的企业管理教材结构体系,以现代企业管理为主线,将经济基本知识、管理基本知识和企业管理实务融为一体,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也便于教师根据各专业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做出取舍。

二、课程意义

我国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经济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正是中职、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开放的现代社会中,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与技能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笔者学院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反馈,我们发现企业中的许多工作、问题都与管理和技术密切相关,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生产技术规律和经济规律,懂得企业管理知识,树立经济观念,掌握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为此,学院近年来不断加大企业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力度,收到了良好的成效。许多学好这门课程的学生更能胜任管理岗位,也能更好地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为将来的发展、成才提供了保证。

三、课程教学

1.课程要求企业管理概论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对职业院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要求上要有所降低。为此,我们将本课程的要求设置为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市场经济的基础知识;熟悉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现代化管理的基本手段;了解现代企业运行的基本规律以及企业主要部门的管理内容,学会沟通、协调与配合;树立经济观念,初步具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2.教学方法企业管理概论综合性、实践性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让学生树立经济意识和管理意识,指导学生学会用经济观点、管理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其次,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企业管理是对管理的规律性的认识,是对企业管理实践的总结与概括。这就要求教师教学切忌照本宣科,而应深入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企业管理知识。最后,要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企业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哲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各种专业技术。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各种知识的综合应用,从而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9

摘 要:“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抽象性和实践性特点需要采用案例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更好理解;有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但是,在采用案例教学法过程中我们也需注意相关的问题。

关键词:基本原理概论;案例教学法;教学方法

“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马原”课)是一门系统讲授基本理论的课程,几乎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内的全部重要内容,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旨在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同时,学会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然而当代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觉得学习马克思很枯燥乏味,往往只会死记硬背而不能达到真正地理解与运用。因此,要转变学生对“马原”课的态度,重点在于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师应在讲授“马原”课时要根据这门课自身的特点,紧密结合现实,采用案例教学法,使教学真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一、“马克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特点

(一)注重对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基本立场及其内在逻辑的分析,因而具有较强的抽象性

理论是一个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的有机整体,是由相互联系着的一系列理论构成,而贯穿在这一系列理论中的红线就是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立场是唯物主义的立场,是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立场。观点是马克思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主要包括实践观、唯物观、辩证发展观、经济观、阶级观、群众观等内容。的基本方法主要就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总之,“马原”课要始终站在革命阶级上以立场为平台,以基本观点,方法为指导借鉴基本立场整体统一把握,因而具有较强的抽象性。

(二)注重对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因而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马原”课注重对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比如政治经济学中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否“过时”的问题;大学生的消费观与政治经济学所提供的经济理论不能满足的现状;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现状和状况与所表达的社会主义是否不符的问题;当前大学生对信仰的问题等等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只有把书本上的理论具体应用于实践中,才能深入理解和认识基本原理,才能形成正确的信念。

二、案例教学法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案例

案例,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经历的典型的富有多种意义的事件陈述。它是人们所经历的故事当中的有意截取。案例对于人们的学习,研究,生活借鉴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案例的教学是通过案例向人们传递有针对性教育意义的有效载体。案例与一般讲课用的举例是不同的。举例的目的在于佐证讲师的观点,或者承上启下,主要起到论证或者引导的作用。而案例讲课重在参与和体验,重在分析与决策能力,重在知识框架的运用,重在师生之间的互动。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一些典型的事例,供学生思考、分析和总结,促进他们的准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案例教学中,学生了解到案例,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必要的理论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无形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了,同时老师随时给予引导,促使老师和学生双向交流。

(三)案例教学法在“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更好理解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过去对学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通过针对案例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统一把握,深刻理解这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将抽象的理论融入在一个个案例中,通过浅入深出的运用,帮助学生从具体案例分析着手,最后上升到对抽象理论的领会,不仅可以使马克思知识传授更加生动,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地更好理解。

2.有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

通过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基本原理理论知识与实际有效结合,能够运用基本原理、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现实中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因为教学中所选案例是从当今社会实践中抽选出来的,通过课堂上的案例解析,可以形成一种示范。例如在讲矛盾分析方法这一节时,以“不该发生的悲剧”为案例,先介绍案例,再通过讨论分析案例并回答相关问题,了解悲剧发生的原因和悲剧给我们有哪些启示,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问题,进而达到对自身能力的培养。

3.有助于教与学的双向互动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教学活动,学生没有自主选择和独立思考的权利,往往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考试,这种情况在理科生中尤为突出。合理的教学模式应是一种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既要强调教师读教学的主导作用,也要强调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作用。通过案例的分析讨论,一方面,有助于老师更好地传达知识,鼓励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另一方面,将教与学双向互动应用于“马原”课中,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

三、“基本原理概论”课采用案例教学法注意的问题

(一)案例教学法要恰当采用

案例教学法只是教育教学规律方法中的一种,在讲授课时应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而且,采用案例教学法应紧扣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牢牢把握“马原”课的精神实质。另外,不是说“马原”课从头到尾都用这种方法,如绪论等章节就不需要用。还有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要有一定的分析,甚至有时案例的答案有无数种,所以,一些章节的讲授要恰当采用,才能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的科学内容。

(二)所选案例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是实践的科学、发展的科学。这就决定了“马原”课必须有针对性地回答在当展过程中遇到的、学生所关注的重大问题。案例的选择也很重要,由于要考虑到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而且还要考虑留给学生思考和讨论。所以,所选案例在数量上不能超过两个,而且要精选案例,有对所讲内容有针对性,如果与教学目的无关,只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案例最好不选或少选。

(三)采用案例一定要有补充和归纳

案例教学法是符合“马原”课程特点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因为它能将具有抽象性的理论转化为具体而生动的事例,以熟悉又亲切的面孔面对学生。但案例教学法真正目的是让学生正确全面地理解理论,并将这种理论转化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理论既是教学的终点又是学生实践的起点,不管是将案例放在原理之前、之中或之后,老师都要积极引导,结合原理,让学生分析思考,补充归纳。这样一来,既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又加上老师的补充说明,所学知识就会在学生记忆中更加牢固。(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 学生素养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既是一门关于中国国别文化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基础性课程,又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自1999年始,国家教育部就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确定为高校的公共必修课程,并作为高校所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性、综合性的人文类核心课程[1]。《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在高校开设该课程是大学生文化素养教育的途径之一,高校应抓好《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之教学,充分发挥该课程的文化教育功能,进一步弘扬中国文化,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研究中国文化现象、文化体系和文化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包括: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中国文化的主要特色、中国文化的发生机制、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国文化的分科知识和中国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学到的、接触到的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不少,但是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却缺乏整体性、系统性。高校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就是要梳理出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将学生已掌握的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文化理论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使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从而树立中国文化历史概念,实现在文化上的高度自觉。高校将《中国文化概论》列为公共基础课程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是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需要,是增强民族文化主体性的需要,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需要。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进一步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人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二、《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现状

《中国文化概论》作为高校一门公共基础性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但由于各种原因,该课程存在若干问题,现状令人担忧。

1.《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不受重视,日益边缘化。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比较重视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而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重视不够。因此,大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够合理,专业课程学时长、学分多,比重过大;人文课程学时少、学分低,比重太小。作为人文课程的公共基础课《中国文化概论》相应地被边缘化。有的高校将其课程性质改为公共选修课、限选课、校选课,有的高校甚至只在个别文科类专业中开设,理科类专业不开设。

高校不重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建设,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致力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忙于计算机等级和英语四、六级等考试,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热情并不高。他们对《中国文化概论》这样的人文课程认识不够充分,态度不够端正,不能认识到拓宽知识视野、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

高校长期对人文素养教育不够重视,必然会导致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使得校园文化氛围薄弱。高校学生毕业后将是国家的中流砥柱,如果缺乏人文素养,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2.《中国文化概论》与西方文化课程的冲突。

当代大学生,文化观念已经逐渐向西方式的偏移,对自己老祖宗的东西反而渐渐变得陌生。大学生喜欢过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对中国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不感兴趣,有的甚至已然忘却。这种盲目的崇外,使得大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类课程和西方文化类课程的态度有所偏移。学生在选修课中大多选择《基督教研究》、《外国名著导读》、《西方文化精讲》等,选修《中国文化概论》、《论语导读》、《中华诗词之美》、《国学导读》等的极少。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都有其精髓的地方,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类课程,可以拓宽知识面,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但是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不能忽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学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炎黄子孙,有义务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3.学生素养低。

目前相当部分高校学生存在人文精神缺失、人文素养偏低的现象,令人担忧。有的大学生精神生活空虚无聊,整天沉湎于网络游戏、QQ、微信,有的道德缺失、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唯物主义、唯利主义、唯乐主义在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因此,高校加强大学人文素养教育的工作刻不容缓。正如科学院院士、教育家杨叔子先生所言:“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2]因此《中国文化概论》等人文学科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1.高校应重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建设。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和塑造有赖于人文科学知识的内化和升华。大学生首先必须学习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掌握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实现这种内化和升华。因此,各高校应审时度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在文理各专业的必修课中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并确保每周两课时的教学量,开满一个学期。另外,高校还要建设一支优秀的人文类师资队伍,制定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在弘扬中国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优化课程教学方法。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涉及文学、史学、科技、外交、教育、宗教、音乐、戏曲、书法、绘画、建筑、雕塑等多方面,内容繁多、知识涵盖面广。《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内容博大精深而授课时数却校其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讲授繁多的教学内容,并达到弘扬中国文化、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是该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应根据《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特点,采取多媒体教学方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通过演示文字、图片和影视资料,以及超级链接互联网上的有关资料,配合教师的讲解,将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融为一体,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注重弘扬中国文化。

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弘扬中国文化。当前,中国经济腾飞,中国崛起于世界之林,同时中国文化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不小。文化素质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将《中国文化概论》列为必修课程是弘扬中国文化的需要,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需要。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应系统地讲授中国文化的生成机制、表现形式和总体特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的知识和理论,把握中国文化现象的特点,提高对文化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进而更准确地认识和把握民族的文化特点。

4.努力提高学生素养。

高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设置的宗旨,就是使学生了解一些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特别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通过《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努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优势、倡导中国文化之精神,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实问题。

教育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未来,它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传播,更是人文精神的培养、人生价值的探索。《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正是富含对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等进行思考的一门课程,这些传统文化积淀和蕴涵了历代中国人的经验和知识,是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所以,我们要充分重视和发挥《中国文化概论》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努力弘扬中国文化,提高学生素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