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哲学的基本观点范文

时间:2023-10-23 17:27: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哲学的基本观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哲学的基本观点

篇1

知识方面

理解

①列举实例表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正确与否,取决于主观是否符合客观。

②用哲学的根本观点,说明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能力方面

①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理解“为什么要从实际出发”的三条道理为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②对比分析能力:通过了解什么叫从实际出发,什么叫从主观出发,提高对比分析能力。

觉悟方面

提高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②从哲学原理说明从实际出发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教学方法

①运用典型材料作例证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对观点的理解和把握。

②用正反对照的方法,对概念和观点进行分析比较,以加深对观念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②什么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不同,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我们懂得了这一点,就应该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第三节从容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1.主观与客观的含义

(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主观、客观的含义,教师归纳。)

意识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的东西,人们的思想则是主观的东西,如理论、观点、工作计划、工程设计方案;法规条文,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2.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它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如发表我们的看法,提出我们的观点,制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设计我们的计划方案等。

篇2

系统科学是对系统的存在方式和运动变化规律的正确反映和真理性认识。除外系统科学又是以系统思想为中心、综合多门学科的内容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综合性科学门类。系统科学按其发展和现状,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系统科学一般是指贝塔朗菲左其著作《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中所提出的将"系统"的科学、数学系统论、系统技术、系统哲学三个方面归纳而成的学科体系。

广义的系统科学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运筹学、模糊数学、物元分析、泛系方法论、系统动力学、灰色系统论、系统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学、知识工程学、传播学等一大批学科在内,是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大门综合性科学。

一.系统科学的发展历程

20世纪40年代,在大型军事科研项目的社会背景: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技术背景:整体思维的科学背景下。由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相互渗透与交融汇流,产生了具有高度抽象性和广泛综合性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老三论)。由于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相互联系与相互结合,形成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系统科学理论与系统科学方法。60年代,美国将《系统工程》杂志改为《系统科学》。中国在技术领域的杂志则有《系统科学与教学》、《系统工程的理论和实践》、《系统工程学报》、《系统工程》等。也是这样出现了一门新的综合性科学门类。70年代以来,又相继产生了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突变论(新三论)和超循环理论,极大的深化和发展了系统科学理论。

二.系统科学包括的内容

系统科学所包括的内容有系统概念、一般系统论、系统理论分析论、系统方法论和系统方法的应用。关于系统科学的内容和结构最详尽的框架,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来的。他认为系统科学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处于同等地位。他把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等,这是直接改造自然界的工程技术层次;第二层有运筹学、系统理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是系统工程的直接理论,属技术科学层次;第三层次是系统学,它是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最高一层将是系统观,这是系统的哲学和方法论的观点,是系统科学通向哲学的桥梁和中介。

三.系统科学所研究的内容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它着重考察各类系统的关系和属性,揭示其活动规律,探讨有关系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如对企业职工下岗再就业问题,应立即立项组织科学调研,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使这项工作有较充分的科学依据,各个局部与整体间关系更加协调,各项目标更加合理,宏观调控更为有效,还可实现预警作用,及早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系统化、科学化的工作方向。

四.系统科学研究的方法

系统方法就是从系统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出发,把研究对象置于系统的形式中,从要素、结构、系统整体、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综合的进行考察,以揭示对象系统的本质和规律,达到最佳的处理和解决具体系统问题的一种方法。系统方法的关键是考察要素与要素的关系。如:对于研究教育系统中,我们要知道影响我们现在教育水平的要素是什么,那我们就要从教育这个系统出发,联系我们现在教育的制度,师资问题,教学设备问题,教学外部环境等问题实行综合性研究和考察,揭示现代教学本质和规律。

五.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在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时,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2、层级性原则:层级性是系统的普遍特性,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具体系统就必须从系统的这一普遍特性出发。

3、结构性原则:结构性是任何系统所共有的重要属性,因此,结构性原则是系统方法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

4、整体性原则: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性,也是系统方法最基本的出发点。系统的特性、功能和规律是通过系统整体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出来的。所以,只有从系统整体出发,才能真正的揭示出系统的特性、功能和规律。

5、相关性原则:由于要素、结构、系统整体和外部环境是紧密相关的,所以在运用系统方法考察系统的任何一个方面时,都必须与这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其他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的、全面的研究。系统方法的相关性原则也是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观点的具体体现和实际应用。

6、模型化原则:在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具体系统时,一般都需要抽象出系统的模型以代替对象系统,并通过对系统模型的研究来揭示对象系统的本质和规律。

7、最优化原则:系统整体的最优化,既是系统方法的根本出发点,也是系统方法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它贯穿与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具体系统过程的始终。

六.系统科学目的

系统论的任务,不只是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反映系统的层次、结构、演化,更主要的是调整系统结构、协调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的目的,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及特点,反映了现代科学整体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为解决现代社会中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军事等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如为解决企业下岗职工的分流安置和再就业问题,我们用系统科学去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合理的工作目标。一是短期工作目标,二是长期工作目标。短期工作目标可以是:用5年左右的时间,解决大部分(90%左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分流安置和再就业问题,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长期工作目标应该是:通过宏观调控和经济、法律等手段,建立下岗、分流、置、再就业制度和机制。通过进行企业职工下岗再就业的系统分析研究,并不是脱离当前的工作实际,既要考虑长远的工作目标,也要结合当前的工作实际。可以分时间阶段地逐步完善,既做好基础性工作,又做到长远目标与当前工作相结合,

使当前的工作得到改进,使得问题得到实际的解决。

七.目前系统科学的研究方向

对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运筹学、模糊数学、物元分析、泛系方法论、系统动力学、灰色系统论、系统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学、知识工程学、传播学等一大批学科在内的,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置于系统的形式中,从要素、结构、系统整体、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综合的进行考察,以揭示对象系统的本质和规律。如:对于金属材料,有两个这样的科学问题。(1)能否将已建立的电子结构、相结构和组织结构3个层次的理论整合成相互关联的系统理论?(2)金属材料系统中合金相的多样性是否由基本结构单元序列的多种组合方式形成?为此“金属材料系统科学”提出了“基本原子团序列”、“特征原子序列”和“特征晶体序列”是构建合金相的三个基本结构单元的新见解并建立了计算合金相状态、能量和体积的新方法。实施了“金属材料系统科学特征原子序列工程”同时开展了“金属材料系统科学”理论的应用。

八.系统科学发展的成果

1.近年来,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在体育系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为总结经验,使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更好地应用于体育工作,提高体育工作管理水平。正在筹备举办第三届亚冬会的黑龙江省体委在会上进行书面交流。他们认为,系统科学的运用,为举办好第三届亚冬会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管理的保证。从近两年来的筹备管理工作进展情况看,所带来的效益是明显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他们借鉴北京亚运会和申办奥运会的经验,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技术去组织管理筹备工作。做到了两个突破,一是思想方式上的突破;二是方法、技术运用上的突破。

2.系统法学是将系统科学与法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法学思想、法学流派和法学理论,其核心思想是法或法律就是系统,任何法的现象都是具有系统意义的现象,可以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加以解释和说明。系统科学将法的现象视为阶级现象,就自然而然形成阶级分析法学。系统法学也同样对法形成了一个基本观点或定义,既法或法律是系统。系统是个抽象的概念,同时也是容易理解的和接受的概念。因此,这种定义或这种思想,对法学研究的制约最小,为法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3物流信息系统是一门研究如何在企业中应用信息技术,帮助物流管理人员更有效地利用物流信息的学科。它是融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目标是培养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员和程序员和强调用户和管理者应该如何参与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活动,使设计出来的信息系统更加适合管理者的需要。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社会人们对信息和数据的利用与处理已进入自动化、网络化和社会化的阶段。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企业以采集、处理和提供物流信息服务为目标的系统,它的应用标志着物流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

文献:

篇3

关键词:大学物理 还原论 意识

中图分类号:O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c)-0204-01

物理学的基本观点、思维方法已渗透到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在内的各个学科、各个领域之中,从而成为各个学科的根基。目前国内许多著名大学针对文科专业开展了文科物理教学工作。对理工科学生而言,大学物理课程是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笔者收集了今年来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试探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

1 大学物理课程的定位

在课后交流中,每年来自不同院系的许多学生总是提出这样的疑问:学学物理有什么用?和他们所学专业有什么联系?可见,学生不知道大学物理课程的定位问题,这是从事物理教学工作者必须要正确回答的问题。否则,将伤害他们学学物理课程的兴趣。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运动最基本的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其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物理学所包括的经典物理、近代物理及他们在科学技术上应用的初步知识,是一切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因此,大学物理课程所包含的基本理论、科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是每位理工科大学生必须掌握的,是学习其它后续课程的基础,对将来的工作和毕业后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 物理学基本研究方法-还原论

物理学中有许多简单的模型,如质点、刚体、弹簧振子、孤立系统、理想气体、平衡态、卡诺热机等,有些同学可能怀疑这些简单模型对研究复杂物理问题的意义。这就需要物理教学工作者让学生明白并掌握物理学基本的研究方法-还原论。所谓的还原论,就是将世界分成许多小的部分,每一部分研究清楚了,最后摒起来,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这个观点是自然的,物理学家过去受到的是这个训练,基本接受这一观点,有很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支持这个观点,鼎鼎大名的爱因斯坦就讲过:“物理学家的无尚考验在于达到那些普适性的基本规律,再从它演绎出宇宙”。这可以说是爱因斯坦的雄心壮志,也是几代物理学家抱有的看法,就是说如果我们把世界的基本规律搞清楚了,那么一切事情就自然解决。

3 大学物理知识的“导出”意识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讲解新的教学内容时,大多数老师都非常重视导入问题。导入的作用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唤起求知欲,启迪学生积极思维,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打好基础。如今已有许多新的导入方法被提出,如温故知新法、矛盾导入法、实验导入法、故事导入法、问题导入法等。然而,在知识点、章节讲完即结束,或接着讲几个例题就结束,绝大多数老师往往没有导出意识。假如有学生对所学知识点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不知如何从哪里开始。目前,教材中,针对某一章节结束后只有知识点小节,没有给出对知识点深入学习的具体课外参考资料。这就需要老师介绍相关且有一定深度的参考资料,指出参考书具体对应的可能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既能将学生引入所讲解的知识点,又能将学生引出到课后想要学习的知识的海洋。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能激发学生认真学学物理的热情和兴趣。

4 物理学中基本概念、原理及规律的类比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清楚地解释基本概念,详尽地推导出基本原理和规律,但缺乏一些相近基本概念原理及规律的类比意识。这样老师往往感觉很“冤”,课堂上已经讲清楚,但是课后总是有很多学生还是搞不清楚,不会应用。例如:在气体动理论中,分子数密度被引入(N为总的分子数;V为气体分子的体积)。在高中学生也学过质量密度这个概念(M为给定物体的总质量)。前者指的是单位体积内有多少个气体分子;后者指的是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的多少。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满足方程ρ=nm(m为某个分子的质量)。此外,氢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氢气的平动动能,这两个概念也容易混淆。前者指某个分子,而后者指给定量的总的氢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这些概念如果不通过类比加以强调,大多数同学往往容易混淆。物理学中有很多基本概念、原理及规律,因而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老师对一些相近基本概念原理及规律要有类比意识。

5 物理学与哲学

在气体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研究对象为什么是大量的气体分子而不是单个分子呢?就单个分子而言它的行为是及其偶然的,而把大量分子看作一个整体,它的运动就有一定的规律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属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必然发生的、确定的趋势,它是由事物内部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不确定的、可能这样也可能那样出现的趋势,它决定于事物内部非根本矛盾和外部原因。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与偶然性相互依存,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因而将大量气体分子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运用统计的方法找出一些普遍的规律。可见,通过一些哲学原理来解释物理学的相应问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 结语

传授物理,物理教学工作者必须首先做到悟物穷理。这里的“理”是万物之理,即物质运动之理论,或者说是物质世界运动的最基本的规律。每当教学改革的呼声高涨时,其他专业就要求压缩物理课程学时,同时对大学物理教学提出众多不同的要求。如何能娴熟地驾驭教材,使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既能适合理工科不同专业的需要,又能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每一位从事大学物理教学工作者面前必须应对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李浙生.物理科学与认识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

[2] 龚斌,周雨青.大学物理问题式导入研究[J].物理与工程,2006.

篇4

舍恩的反映性实践理论以“行动中反映”认识论为核心,对衍生于实证主义哲学的科技理性,以及科技理性造成的专业知识信心危机和专业教育危机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新的实践认识论。“行动中反映”这一新的认识论重置了专业教育中实践能力与专业知识的关系,为高等工程教育的反映性实践课程设置、跨学科课程建设、工程伦理教育以及重新设计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提供了新的认识论基础。

关键词:

工程教育;课程改革;反映性实践;行动中反映

在参与一项为期十余年的建筑教育研究项目基础上,唐纳德•A.舍恩(DonaldA.Sch?n)对专业知识与专业教育进行了系统思考,于1983年和1987年先后出版了《反映的实践者》(TheReflectivePractition-er)和《培养反映的实践者》(EducatingtheReflectivePractitioner)两本著作。在这两本书中,舍恩提出了反映性实践理论,回答了“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和“什么样的专业教育适合基于行动中反映的实践认识论”这两个中心问题。舍恩的反映性实践理论以“行动中反映”的实践认识论为核心,对专业教育中的科技理性模式进行了深刻反思,为高等工程教育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的认识论支撑。

一、从科技理性到“行动中反映”

舍恩在《反映的实践者》一书中,开篇即尖锐地指出了专业知识与专业教育的信心危机,并将这种危机归因于科技理性这一实践的实证主义认识论。舍恩认为,科技理性的模式已经竭尽所能地对专业及社会中的专业角色发挥了决定性影响。[1]19这一占支配地位的实践认识论不仅制造了专业知识的等级化,认为基础科学高于应用科学,应用科学又高于服务的实际活动,它还深深地镶嵌到专业教育的体制脉络中,将专业能力视为一种在工具性实践问题中应用的特权知识,造成了研究和实践的分化,使专业实践者普遍面临“严谨或适切”的两难。

(一)专业教育中的科技理性传统

在舍恩看来,科技理性是实证主义的遗产,即为实践的实证主义认识论。随着19世纪实证主义发展至巅峰,并进入大学体制,科技理性模式也在20世纪上半叶进入专业教育的学院中,并占据了一个牢固的位置。在实证主义认识论看来,真正有意义的命题只能通过逻辑与数学的分析或可检验的经验命题来展现出来,而非分析性或非检验性的命题则不具备任何意义。在这种实证主义影响下,“实践知识”因其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而无法得到充足的重视,只能被简化为“达成目标的手段”,变成了“我应当如何行动?”的工具性提问。实证主义者相信,通过建立因果关系的科学理解,这种工具性提问可以转换成一个科学提问,即“通过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的使用,则可以选择出最佳的解决方法。”[1]29依据衍生于实证主义哲学的科技理性模式,专业活动成为工具性的问题解决方式,并严格地建基于专精科学知识之上。在这一模式的影响下,专业的地位也有了高低之分。那些有着系统化、基础性知识背景的专业,如医学、法律、商业、工程学等,被称为“主要专业”(majorprofessions)或“近主要专业”(near-ma-jorprofessions);而那些未发展出系统化、科学的专业知识基础的专业,则成为“次要专业”(minorprofes-sions)。正是在这种科技理性的主导下,随着20世纪新的大学模式的来临,当专业教育迅速进入美国的大学之中时,即必须接受一种“标准”的分工:“专业将其实践问题交给了大学,而大学以其独一无二的研究资源,反馈给专业以新的科学知识,应用与检验新知识则是专业的事了。”[1]30这一分工背后隐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大学中的科学家与学者是基础理论的创造者,专业工作者和技术人员是理论的应用者;二是创造理论的人比应用它们的人具有更高的地位。舍恩认为,正是由于在专业教育进入大学之初便埋上了实证主义的种子,才造成了如今研究与实践分裂的根源。如今,这种研究与实践的等级分化,已经深深地内化到专业教育体制中。正如舍恩书中所说,“在工程学院(已转成工程科学学院)里,工程科学家倾向于认为其服务的价值有别于那些工程实践者,因而表现出优越感。”[1]24在专业教育的主导课程模式中,也普遍按照知识的等级进行排序,“通常,……由普通科学的核心内容开始,接着是应用科学的要素。态度与技巧的要素则通常表现为‘实习’或‘临床工作’……被放在专业教育的后期。”[1]24

(二)专业知识和专业教育的信心危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前苏联发射人造卫星的推动下,科学研究在美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科学研究作为专业实践的基础被进一步重视,医学及工程领域的成就使其成为社会科学专业努力模仿的标准模式。但好景不长,进入上世纪60年代后,专业的作用开始受到社会大众乃至专业实践者自身的怀疑,专业知识面临信心危机。专业实践者发现,他们依据科技理性的精神和方法所得出的严谨的专业知识,反而使他们对实践中的某些主要现象视而不见。而应对这些现象的艺术性方法,却又不符合专业知识的严谨标准,舍恩将其称为“严谨或适切”的两难。[1]35这种“严谨或适切”的两难根植于科技理性所造成的研究与实践的分裂,源于实证主义认识论无法有效处理实践的不确定性、独特性、不稳定性和价值冲突性。这种两难问题不仅存在于社会工作、教育、心理等所谓的“次要专业”,同样也存在于医疗、工程或农业等“主要专业”。在这种两难面前,专业实践者做出了两种不同方向的选择。一部分人选择待在舍恩所称的“干爽高地”,进行严谨的操作和理论与技术的有效应用,解决对社会或当事人来讲不重要的问题;另一部分人则进入“湿软的低地”,凭借经验、尝试错误和直觉来解决混乱却极为重要的问题。与对专业知识的信心危机遥相呼应,专业教育同样面临信心危机。学校因未能教授有效且合乎道德的实践基本原理和技能而受到谴责。例如,人们认为工程学院失去了信誉,因为他们培养的技术人员缺乏设计能力和处理技术开发中两难困境的智慧。专业教育面临的这种信心危机同样体现了“严谨或适切”的两难问题,根植于传统的专业实践认识论。因为传统的专业主义坚持认为,专业工作者能够将通则、标准化知识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上。专业问题都具有相当的一致性,解决它们的方法亦然。就如威尔伯特•穆尔(Moore)所说,“如果每个专业的问题都是独特的,那么解决问题之道不过是偶然之作,那也就无所谓专家知识了”[1]21。在这种认识主导下,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充分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及其应用之道。但现实是,当他们满怀信心地带着专业知识进入实践现场时,就犹如从“干爽高地”跌入“湿软的低地”,那里的情境是令人困扰的“混乱”,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应用之道根本就行不通。为了解决专业教育中的这种两难困境,不少学者都尝试给出解决之道。有的主张改革课程体系,增加职业道德、人际沟通、客户管理等课程模块;有的主张增加实用知识在课程中的比例;还有的主张回归“科技理性”,提高对专业学位教育的学术要求。在舍恩看来,这些都是对科技理性的修修补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舍恩认为,真正的解决之道在于认识论的转向,从科技理性转向行动中反映,据此重新设计专业教育,从而将应用科学的传授与行动中反映的技艺辅导相结合。

(三)反映性实践理论与专业教育改革

将科技理性放置一边后,舍恩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出新的实践认识论,也就是行动中反映(Reflecting-in-Action)。在舍恩看来,接受行动中反映的前提是要认可行动中认识(Knowing-in-Action)。也就是说,除了可以明确表达出来的知识以外,舍恩相信在专业的智性活动中还隐含有某种“超过我们所能言说的认识”,它们是日常实践知识特有的一种形式。这种认识相当于波兰尼的“内隐的知识”,它们是自发的、隐蔽的、难以描述的,同时也是胜任的实践工作者所赖以使用的。在认同“行动中认识”的基础上,舍恩进一步提出了“行动中反映”这一新的实践认识论,这也是他反映性实践理论的核心。舍恩认为,“行动中反映”不受科技理性的二分法所限制,是一个方法与目标互动界定,实验和行动合二为一的过程。当专业实践者面对一个独特而不确定的情境时,他会借用自身已建构的“资料库”(类似于经验)来“相似地看待着”和“相似地解决着”问题,情境会对此回话,而实践者则仔细聆听,然后一边评鉴所听到的东西,一边再次重新框定情境,再次制定实验和探索因果关系。舍恩将这一过程称之为“实践者与情境之间进行的反映性对话”。这是一个评鉴、行动、再评鉴的循环过程,也是行动中反映的主轴。当人们在行动中反映时,他便成为实践脉络的研究者,成为一位反映性实践者。舍恩提出“行动中反映”这一新的实践认识论,并不是要否认技术性专门知识的价值,而是希望将技术性问题的解决置于一个更宽广的反映性探究脉络中,把技术实践本身具有的能力和技艺作为专业知识的出发点。在对科技理性支配下的大学专业教育进行批评的基础上,舍恩认为实践能力与专业知识的关系问题应该完全倒置,我们的出发点不应该是探究如何更好地利用研究知识,而应是探究我们通过对技艺的全面检查能够学到什么(即实践者处理实践中不确定地带的能力)。[3]12相应的,专业教育的问题也应该颠倒过来。我们应该探究的,不是让学生如何获得基础知识,而是如何获得实践的技艺。可以看出,舍恩的这一思想深受杜威的影响。在论述学校教育时,杜威曾指出它的三个弊端,其中之一就是“社会上早已成为过去的东西,学校却还在那里教。社会上很有重大需要的东西,学校反不肯教了”。[4]68杜威还指出,学校不能代替受教育者“用自己的方式,为他自己去发现方法和结果之间的关系”。舍恩所主张的专业教育,正是杜威所谓的这些学校“不肯教”或“无法教”的东西。根据舍恩的反映性实践理论,专业技艺的学习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都依赖于与工作室和音乐学校环境相似的条件:学生在一个相对低风险的环境下做中学,教师则以资深实践者的身份为学生提供辅导,用“正确的告知方式”帮助学生从自己的立场出发,以自己的方式理解,看清他们最想了解什么。[3]15在这个不断互动的过程中,师生完成了各自的反映性实践。

二、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困局

工程实践领域是受到科技理性影响最为深远的领域之一。正如舍恩所言:随着科学世界观取得支配性地位,人们坚信人类的进步将通过利用科学创造科技成就来实现。与工业科技发展紧密相连的工程学,则成为其他专业所参照的一个典型的科技实践模式。[1]27可以说,工程教育自诞生以来,它的教育目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育评价等都是在科技理性的主导下进行的。[5]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高等工程教育也走上了学科化、学术化的道路。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学会的报告指出,二战后,许多美国的“大学及其工学院一心要办成‘研究型’大学的模式。这一模式注重在科学和工程领域内开展一流的研究工作,并且注重创设以研究为方向的博士学位,许多学校视其为一流的标准。”[6]这种对学科化、学术化的偏好,一直对今天的工程教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社会对工程教育长期以来的主要抱怨就是:工程毕业生与工程技术人员说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刚毕业的学生没有很好地受到解决工业中社会、伦理问题的教育。很显然,工程教育也面临舍恩所说的“严谨或适切”的困境。舍恩用学科与实践的双重压力来解释这种困境。[3]278他认为,大学里的专业学院普遍面临两种取向的压力。一方面,专业学院需要全力应用“更高级别”的知识开展基础研究,借助科研创新促进学科发展;另一方面,专业学院则需要为学生的职业生涯作充分准备。正是由于这种双重压力,专业学院中有些人对学科要求比较敏感,也有一些人更注意倾听实践世界的需求。在科技理性的认识论主导下,大学工程教育陷入两难境地之中。即如何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和“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的问题。

(一)高等工程教育是突出通识性还是专业性

将工程教育界定为“专业教育”这本身并没有多大分歧,问题的争论在于,工程教育应该突出教育的通识性,还是专业性?有人将这一争论简单的归结为“教人做人”,还是“教人做事”。主张加强通识教育的人认为,本科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有价值的人,通识教育能够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7]但争论的另一方认为,工程教育在本质上是专业教育,在工程教育中过于强调通识教育会使培养的人才更加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更加影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对于这一争论比较“主流”的观点,是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即“既会做人,又会做事”。但在工程教育实践中,这二者往往无法真正“辩证统一”到课程体系当中去,因为它们背后体现了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体现了科技理性的二分法。走出这一困境的关键,在于不再将对“做事”的理解拘泥于应用专业技术的观点当中,而是将工程问题的解决置于一个更宽广的“反映性探究脉络”中。这样,“做人”和“做事”不再是两件事情,而是一件事情,通识性和专业性的冲突才能真正被解决。

(二)高等工程教育是注重知识还是技艺

科技理性导向下的工程教育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认为扎实的基础知识教育是确保工程教育保持较高学术质量和学术声誉的合法性保证。具有宽广的知识面、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技术创新能力,不仅成为工程教育区别于职业技术教育的首要特征,也是将工程师划分为研发型工程师、设计型工程师和生产型工程师等不同等级类型的重要标准。在这种认识主导下,工程教育必然将理论课程置于整个课程体系的主导地位,以基础知识、应用知识、实践课的顺序设置课程体系,实践课程成为理论课程的附属。舍恩将大学中的这一现象称为专业知识的错置。“大学将知识视为特权信息或专门技术,将教学视为信息的传递。对学校教育而言,‘知道那个’比‘知道如何去做’更重要。”[3]281根据舍恩的实践认识论,除了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外,以实践者的“智慧”、“天赋”、“直觉”等形态表现出来的实践技艺也是一种重要的知识,而且这种知识对将来的专业实践者而言更加重要,它们才应进入课程体系的核心。

三、反映性实践理论对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借助反映性实践理论,“实践”和“技艺”从专业教育的边缘重新回到了中心。反映性实践理论对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首先就是要转变传统的规范课程设置顺序,转变传统工程教育中“实践”不足和过于倚重实习的弊端,从而给予学生更多“行动中反映”的时间和空间。

(一)将反映性实践课程置于课程体系的核心位置

实践课程在高等工程教育中一直存在,但由于工程教育长期坚持的基本观点:标准化课程依赖于将学科应用于工具性问题的专业知识,因此应用中的实践课程总是出现在基础理论课程之后。在这种课程体制中,把产生新知识的研究和应用它的实践相分离,在这里没有任何余地来进行“在实践中”的研究。[3]280正是由于这种基本观点的存在,在已有的工程教育课程改革中,虽然对实践课程的设计和组织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但仍然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修补,对其地位和作用的观念认识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在反映性实践理论的基础上,舍恩提出了设置“反映性实践课”的基本观点。他将反映性实践课视为沟通学科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桥梁,认为必须要重新审视工程教育课程所基于的实践认识论和教育学假设,将反映性实践课作为专业教育的关键环节,旨在培养学生习得各种技艺,这些技艺是处理实践中不确定情境能力的精髓所在。设置反映性实践课程,并不仅仅是在原有课程体系中再增加一种实践课程类型,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工程教育的课程设置模式。依据舍恩的观点,当反映性实践课作为课程的核心进入工程教育后,它将至少引发三个方面的变化:第一,反映性实践课的引入将倒置学术性课程和实践课之间旧的关系。当反映性实践课经由“做中学”进入工程教育的核心地带,大学将改变传统的按学期设置若干门课程的做法。学习的过程不再是一门课程的开始和结束,而是杜威所说的“改造、变化、重构的……实践不断进行”。[3]282第二,反映性实践课中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将发生变化。教师的合法性不依赖于他的学术造诣或者演讲能力,而在于他辅导实践的技艺。为此,必须给辅导教师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大学教师的考核、激励机制和专业发展也要进行相应调整。第三,反映性实践课将建立起一套新的课程模式。这一模式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包含了语言特征、惯例和范例,及其独特的评鉴等。

(二)加强跨学科课程的建设

舍恩在论述设置反映性实践课程时即认识到一种风险,反映性课程可能会成为一个孤岛:既中断了与实践世界的联系,又中断了与学术课程世界的联系。鉴于此,他认为反映性实践课程必须有所改进,将学生的行动中认识和行动中反映与学术课程中的理论与技术联系在一起。但舍恩也承认,这种阻力是非常大的。因为专业实践活动往往超越系科或专业领域,需要跨学科的协同教育。在当代大学中,科学研究被划分成若干领域,不同的领域被分为不同系科,每个系科又被进一步分成各门课程。要想真正将反映性实践活动置于专业教育的中心,让学生通过行动中反映获得技艺辅导,获得处理实践中不确定情境的能力,就必须改变大学的这种学科体制,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建设跨学科课程。在工程教育中设置跨学科课程,不仅是以反映性实践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要求,也是由工程的性质决定的。工程实践不单纯是科学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相联系,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工程师承担的是一种构建整体的任务,不是仅具有技术知识背景的工程师所能够胜任的。工程的这种整体性、系统性特征,要求工程教育必须打破学科壁垒,把被学科割裂开来的工程再还原为一个整体,使受过高等工程教育的学生具有集成的知识结构。[8]20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要求加强学科交叉,注重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渗透,对高新技术、经济管理、环境能源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等社会问题予以最大的关注。大学要整合跨学科的课程元素,保证学生知识分布的全面性,使学生对工程实践有深刻地认识,为学生提供综合的知识背景和宽广的视野,实现在整体工程教育基础上的专门化。

(三)强化工程伦理教育

工程伦理问题与工程技术观及其背后的实践认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科技理性的视角来看,专业实践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专业实践者所要做的就是选择最有效的手段,来解决已经事先设定好的问题。按照这一视角,工程实践就只有技术上的先进与落后之分,而不会有道德上的好坏之别。但事实是,这种视角忽略了问题设定的困难性。在真实世界的实践中,问题并不是以实践者假设的模样出现,而是由令人困惑的、苦恼的、充满价值冲突的各种情境所组成。实践中的价值冲突不仅存在于社会工作、心理、教育等“次要专业”,也同样存在于医疗、工程或农业这些“主要专业”中。舍勒曾举例到:“当一群专业工作者下决心要建一条什么样的路之后,接着便要思索如何才是修筑道路最好的方法。他们可能应用各种科技知识解决这一问题,但当路筑好时却意外破坏了附近小区原有的生态环境,专业工作者发现他们再一次地处于一种不确定情境之中”[1]33。因此,专业实践面对的是充满各种冲突的复杂情境,问题的设定与解决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伦理和道德问题。工程师作为一项专门化的社会职业,在实践活动中时刻面临利益冲突的解决、安全性与成本的权衡以及环境保护的考量等问题。正确的伦理观、职业道德操守和社会责任感对工程师至关重要。在国际工程教育中,工程伦理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分别于1992年和1995年发起工程中的伦理问题研讨会,来自不同工程学科的专家与哲学家一起,归类、整理了100多个工程中的道德问题的案例,旨在为工程伦理学的教学提供素材。2003年10月,美国国家工程院举办了题为“新兴技术与伦理问题”的专题研讨会,探讨一些新生的工程技术对社会道德问题、职业伦理以及工程教育带来的挑战。[8]21通过工程伦理教育,让学生掌握工程活动中所要遵循的伦理行为准则,增强学生对工程问题的伦理意识,提高学生对复杂问题做出合乎伦理的判断能力。

四、结语

高等教育改革必须要有教育哲学的支撑。在美国高等教育学家布鲁贝克看来,指导高等教育发展的哲学主要有两种: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和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二者经由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调和交替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9]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表明,当前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已经从关注工程教育本身转向强调影响工程教育的哲学、教育学和文化学基础。[10]虽然舍恩的反映性实践理论还受到许多质疑,他对“行动中反映”机制的解释和建构远不如对科技理性的批判那么精彩,但他无疑为我们在认识论的高度上摆脱科技理性的束缚,重新设计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指出了一种新的解决之道,从而避免仅仅在科技理性的范围内“修枝剪叶”。舍恩的思想深受杜威影响,他并不是强调行动理论的第一人,从“科技理性”向“实践智慧”的转向事实上贯穿于整个20世纪。但是正如佐藤学所说,“科技理性”始终在教育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占压倒性的优势,詹姆士和杜威所倡导的教育实践认识论研究并未真正展开。而这一缺口最终在1970年被两个人打开了,一个是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学家施瓦布,另一个就是舍恩。[11]

作者:姜超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唐纳德•A.舍恩.反映的实践者———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M].夏林清,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陆德梅.“反思型执业者”的培养———唐纳德•舍恩的“反思性实践”理论及其对专业学位教育的影响[J].复旦教育论坛,2009,(6).

[3]唐纳德•A.舍恩.培养反映的实践者———专业领域中关于教与学的一项全新设计[M].郝彩虹,张玉荣,雷月梅,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杜威.杜威五大讲演[M].,口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68.

[5]段新明.工程哲学视野下的工程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28-31.

[6]国家教委高等工程教育考察团.回归工程•多样化•宏观管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1):7-15.

[7]崔军,汪霞.反思目标回归本质———本科工程教育问题分析与改革对策[J].江苏高教,2009,(4):91-93.

[8]袁广林.高等工程教育的理性回归———基于工程本质属性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8,(9):18-21.

[9]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徐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

篇5

【关键词】科技创新 创新机制 世界观

一、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与科技创新的互动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本身就是科学,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它能为科技创新提供科学的方法、精神支持和制度保障,能够确保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总结了哲学社会科学对于科技创新有如下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能够使科技创新的主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形成科学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能够确立科技攻关的方向和重点,坚持正确的科技运用的价值导向;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人文氛围和充满生机活力的运行体制;能够培育科技创新需要的科学精神和崇高的道德。

因此,要促进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影响、渗透,注意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机结合;要想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获得成就,必须依靠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否则就可能误入歧途,甚至会走向伪科学的泥潭;要科技创新,必须掌握必备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以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包罗万象的自然现象和纷繁多变的社会现象,为不断地推动科技创新做出积极贡献;而加速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还必须深化科技创新体制的改革。我们要把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基准和方向,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能够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有力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

而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最高意义上的力量,它是通过变革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发展的。一定时期的思维方式往往较为普遍的影响着这个时期人们思维活动的指向、过程和结果。因此,一方面科技进步与发展,需要人们思维方式的创新与转换,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与发展也会推动人们思维方式的进步。科技创新可以不断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形成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撑,形成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升华人的精神境界,促进形成激励创新、竞争合作、和谐共进的文化氛围。“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这16个字概括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但是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关键却在于建立一种不断修正和调整科技发展方向的机制和工作模式,因为没有一流的体制和管理,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创新工作。

二、树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良性互动的科技创新机制

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创新活动的管理者、参与者,要在科技创新实践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尤其是在科技创新机制建设上,各级领导干部、科学家、科技管理者以及科技工作者,要以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作为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如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科技工作者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体现,我国老一代科学家在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目前我国科技界要求牢固树立“爱国奉献、创新为民”的思想,“爱国奉献”是对科技工作者价值观的一种引导和塑造,“创新为民”是明确追求创新的主要目的,也是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意味着开展科技工作,我们必须始终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中,科技创新必须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健康、安全、富裕和幸福,使创新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造福社会。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就是要人们树立正确的看世界的观点、态度和看法,世界观是价值观、人生观的基础。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探索客观真理、运用客观规律,有助于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有助于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协调处理好人类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就其基本内容而言,主要包括人生的价值、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理想、人生的态度、人生的责任以及人生中所反映的一切问题的总和。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实质在于正确认识人的本性,树立科学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明确人生所应承担的责任,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说到底,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就决定了人们能致力于什么样的创新。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中,总结自己和他人的人生经验而形成的对人生活动的意义、作用及价值衡量标准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即介入了人生追求的基本观念和评价标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正悄然变化:价值主体个体自我意识增强、人们价值评价标准模糊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等,它要求科技创新机制的建设,必须考虑到以上变化,使人们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能把握好“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现有价值与应有价值”的统一。

此外,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科技领导干部和各级行政领导政绩观的基础。只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真正做到求真唯实,自觉地全面地贯彻科学的发展观,才能致力于实践新的科技发展观。

三、树科技创新观念,建科技创新机制

四川省要建设科技创新机制,首先要以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和成果为指导,引导全社会、各级行政部门、各

级领导干部、科技管理者和科技工作者树立正确的科技创新意识,树立创新观念。以此为基础,推进全社会、全民崇尚科学,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人类社会关于思想发展的最新成果,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为民,成果为民共享,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尊重;科学发展观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促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矛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强调实现均衡、健康和协调的发展。四川省的科技创新机制建设,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计划、有重点、有特色、有系统的开展科技创新,实现均衡、协调、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2、正确的用人观。各级领导干部和科技管理工作者要善于“识才、留才、用才、育才”。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和完善适合我省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梯队及结构,不断发展壮大我省科技人才队伍。要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要依托国家重大的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要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和活力,提高创新效率,特别是要为青年人施展才干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

3、合理的评价观。合理的评价观,有助于完善以下三个体系:一是对科研立项的评价体系;二是科技水平及成果的评价体系;三是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体系。要建立合理的科技引入机制,建立健全科技项目及科技成果的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要建立科技创新的长效运作机制,克服科技创新的短期化行为,以及科技创新活动中急功近利的盲动思想。当然,也要逐步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和竞争机制,克服科技创新中的懒惰思想,“等、靠、要”的思想,拿来主义的思想。要借助于有效的管理体系,加强对科技创新的绩效管理和运行的监控。

4、营造开展科研工作和科技创新的氛围。要营造正确的科技创新的氛围,把握科技创新的正确舆论导向,以把握创新的方向。各级行政管理者和科研工作者要树立科技创新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宽容意识。忧患意识是为着创新激励,风险意识是强化科研投资意识,宽容意识是促进形成科研工作者潜心科研的平和心态。科技创新中要注意预防因好高骛远而一拥而上的倾向,或犯“科技近视症”等错误。

5、培育城市创新文化。宽松、和谐的城市文化氛围,是科技创新与进步的必要条件,以环境激励人,环境培养人,环境塑造人。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创新型人才作为支撑,要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创新文化,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培育创新意识。以城市为科技创新机制建设的中心,将各类学科、党政军民学等各个层面的人聚集其中,参与其中,为科技创新而努力,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

6、重视科学普及,将科技创新渗透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科学普及不是一句空话,是创新内容体系构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做好科学普及工作,以此提高全体公民的科技素质,培养全民创新文化素质,树立创新意识,弘扬科学精神。要通过加强政府导向,科普宣传,营造创新环境氛围。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的宣传和有效落实,切实保护民众的科技创新热情。

(注:本文为四川省技术经济和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科研任务川技管2006研(函)字第001号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路甬祥:关于科技发展的若干思考。

[2] 纪宝成: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3] 徐善衍:增强创新能力的关键在构建创新文化。

[4] 张宝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篇6

【关键词】哲学 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 增值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074-02

一、引 言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它揭示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最一般规律。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是由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部分组成。高等教育工作者应当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学习和运用哲学思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人才教育教学水平。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国内外高校都注重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创新意识的强弱和创新能力的优劣成为人才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社会发展的趋势表明,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发达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其灵魂在于创新。因此,大力推进创新教育,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也是高等学校办学的根本宗旨之一。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又是变化发展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的始终。唯物辩证法承认矛盾,运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揭示了万事万物发展所包含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从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出发,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二、创新教育与增值服务的关系

研究表明,学生的需求大体上可以分成基本知识需求和综合能力需求两部分,其中基本知识需求涵盖在高等教育的基本服务当中,而综合能力需求则要由教育增值服务——创新教育来完成。如:增加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创新性、设计性、研究性,教育方法采用开放性等等。给学生以发挥和想象的空间,给优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需求的同时获得教育增值服务,从而使增值服务和基本服务产生相互叠加关系,实现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终极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创新精神表现为个体从事创新活动所需的基本心理状态。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三个方面。创新能力反应为人的行为方法、技巧和动作技能,属于创新活动的工作机制。它包括信息加工方法、动手操作技巧、综合归纳、推陈出新能力等。积极的求异思维,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的束缚,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提出新观点,按照新思路,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

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时期、不同水平的学生,对教育服务的需求是不同的。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就是提倡在对学生的教育方法上具有多样化、层次化、差异性、动态性的特点。让学生在这种创新教育中各取所需,在享受教育消费的同时,获得教育增值。

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是一个认识和掌握创新规律和特点,并将其运用到人才培养中去的过程。因此首先必须树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是身处竞争中的高等学校生存的第一要素。质量就是价值,质量就是满足并超过顾客的期望。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就是教学质量。与教学大纲规定的教育层次、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教学是高等学校对学生顾客的基本服务。对于不同的高校,基本服务的差异化程度越来越低,趋同性越来越强,越来越缺乏竞争力。而围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称得上是赢得学生顾客满意的增值服务。因为这种教育才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纵观近年来的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各高校制定和实施本科培养计划所围绕的主线。各高校自主的探索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从关注应试教育转向关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关注他们的学术成长,这是一次观念上的跨越。大量的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不懈创新和实践表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已经把“能力培养”和“学术成长”,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而加以彰显。但是,更深入、持久、有效地进行下去,不断地推陈出新,则需要教育观念的二次跨越。以顾客为导向的教育服务意识,就是推动高等学校创新教育改革的思想基础。

多年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之所以有些成效显著,有些则不大显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观念”问题。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高等教育”一向被认为是知识、权威、水平的象征,而“服务”则意味着和“侍候人”、“讨好人”相关联,当把这两者放在一起的时候,观念上的相悖,让人难以真正认同高等教育的“服务”属性,在教育教学行为上也就难以做到以“顾客”为导向,着眼于学校长远利益的考虑。因此,重新认识高等教育本质和教育形势,认清教育基本服务和教育增值服务的关系,摆正教育主体和客体的位置,是高等学校实现创新教育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它对教育教学成效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改革较多的注重“模式”和“结构”的改革,这在改革的前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停滞在此,“模式”终将变成“形式”。接下来更多的关注应该放在“深度”上,放在“满意度”上。以“服务”的心态去开发知识教育的内在价值,以顾客满意的形式体现知识的价值,使每一门课程都产生“增值”效果,这样,教学改革就有了“厚重感”,教学质量也因此有了内涵。

创新是高等教育社会职能发展的根本标志和时代内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寓教于学的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创新工程人才培养。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专业教学开展科技竞赛活动,其本质是一种创新实践活动。

教学与竞赛和科技活动相结合有利于实施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进行选择,并能把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等教学形式有效的寓于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并使大多数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普遍得到提高。

三、创新教育理念才能实现创新教育

增值服务是经济生活中的概念,与高等教育似乎相去甚远。但是,从服务属性考虑,它们是相通的。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和学龄人口的下降,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教育竞争的结果是教育质量被推到了核心位置。把“增值服务”这个在经济生活中使用的有力武器,引入到高等教育中,让学生顾客主体感受到“物超所值”的教育,有利于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竞争力。

增值服务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意识。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服务的过程,服务的对象是学生群体。以学生为中心展开的教学服务,既不是对顾客的讨好,也不是一种权威,而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对学生顾客的引导、启发和帮助,用科学的方法达到教育服务的目的——让顾客满意。走出观念的误区,我们才会有从事增值服务的持久动力。

增值服务要紧紧围绕基本服务进行,因为基本服务是学生求学目的之所在。基本服务的最高境界是符合学生顾客的预期质量要求,使他们满意。而增值服务作为基本服务的补充和升华,可以做到大于顾客的预期质量要求,使他们很满意,产生超值价值。

教育增值服务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实施的增值空间是巨大的,要满足学生顾客对创新能力的需求,必须深度开发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深度挖掘基本教育的潜力,求新求异,开拓创新。

创新意识是个体从事创新活动的主观意愿和态度。只有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人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创新品质主要是指个体从事创新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品质特征,创新主体个性特点上的品质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创新成就的大小,因此,创新品质的塑造是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环节。

人才培养必须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高等学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以学生的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认清教育服务的本性,使教育增值服务的过程成为与时俱进的创新人才培养过程,创新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树立创新目标,发挥创新潜力和才智。

四、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哲学原理

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和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等问题的哲学学说。高等教育教学涉及领导、教师和学生,是相互联系的矛盾体系,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分析本校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掌握各种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把握其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尊重客观规律,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的自身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我国的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是普遍性原理,不同学科专业的自身特点是特殊性原理。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从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来考虑。既要遵守所有人都遵守的基本规范,又要考虑不同个体的特殊性,尊重个性发展需求。

一切事物都在不断运动和变化过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技术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前进,人才需求状况也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自觉运用哲学思想,统筹兼顾稳定性和适应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按照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洪才.教育是何种善[J].教育学,2011(9)

2 李建忠等.中国和欧盟未来十年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比较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9)

3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组.近年来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趋势及特点[J].教育研究,2011(1)

篇7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四个问题

我省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实施了两年,2009年是第三个年头。在实施的过程中,一线的教师感受颇深,其中的酸甜苦辣一言难尽,最大的感触就是新教材不好教,知识的系统性没原来强,一些教师甚至认为“不如不改”。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呢?在这里我根据自己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谈谈一些看法。

一、更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倡导三种新理念

新课改究竟要改什么?最为关键的是改革旧的课程理念,倡导新的课程理念。更新观念,明确新课程新理念是课改的前提,而课改成功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教育观念,不仅关系着教师的教育行为,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制约着新课程的实施,甚至影响着教育的性质与发展走势和国家未来。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应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评价观、质量观、教育观等。为此,高中政治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倡导三种新的理念。

1.新课程改革应倡导“现代意识”、“开放意识”的理念。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已成为经济增长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这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了深刻影响。高中生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迅速成长的年轻人,他们的思想必然会被打上很深的时代烙印。经济全球化要求高中生培养全球意识、开放意识、现代意识,具有国际视野和开放的思维方式,具备合作、交流等行为品质和行为习惯,发展参与社会、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为此高中政治新课程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研究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施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开放意识。

新课标确立了具有思想政治课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新理念,即坚持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高中政治新课标体现了德育课程的特有性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高中政治指导思想上,新课标强调要与时俱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并扩大课程性质空间范围等新理念;二是高中政治课在具体任务上,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新理念。高中政治新课程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基本观点教育,做到与时俱进,在坚持基本观点教育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关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新要求。

新课程要倡导开放意识。我们常说今天的世界已经成为“地球村”,不同地区、国家之间的人、事、物之间都可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要求现代的中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并培养分析和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否则就会成为可怜的井底之蛙。新课程在实践过程中必须结合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和这方面的优势,加强对国际事务的关注和分析,引导学生关心本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影响等,让思想政治课成为学生“开眼看世界”的窗口。选修课模块“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正是对这一理念的体现和践履。

2.新课程改革应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普通高中政治课改的根本理念,以人为本要求高中政治新课程尊重高中生人生历程的发展需要。高中政治新课程重视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采取启发式、探究式等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新课程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把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普通高中生面对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人生道路的选择问题。因此,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改革要比九年制义务课改更关注学生深层次的生活需要。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不是一种口号,而是一种根本的理念,它体现了教育民主化的趋势和要求,政治课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可能提供现实基础,关注学生的人生发展,引领学生获得顺利通过人生关口的钥匙。高中政治新课程强调课程模块化、套餐化,大面积增设选修课程,要求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个人学习方案,正是这一基本理念的体现。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能够从各自的特长和关切出发,对自然问题、社会事件和人生问题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成为有主见的人,以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信息素养。

3.新课程改革应倡导“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理念。

高中政治课只有能够满足和正确引导学生的合理需要,才能被学生接受,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学生的需要是多维的、多层次的,既有求知求美的需要,又有形成良好个性和思想品德等发展完美自我方面的需要,政治课新课程与旧课程相比更增强了针对性,提高了实效性。

新课程明确指出,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敞开学生选择的大门,在选择中形成学会选择,学会负责的思想,并为学生的课程选择提供多种机遇,促进学生全面、持续、终身发展。

高中政治与初中思品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既保持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系统联系,又体现内容目标的层次递进,对应“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常识,是高中政治新课程的重要内容。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高中政治课程改革体现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新理念,即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根据我国国情和高中学生的实际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政治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与开放性,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更新理念。

二、理解课改实质,提升自身素质,注意四个问题

1.转换课堂角色。

教师的地位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的主角是教师,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没有区别的单纯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在新课程的实践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顺应课改的需求,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还给学生,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转变教学方式。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高中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育人第一,升学第二。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能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快乐地学到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夯实基础知识。

有些教师认为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对学生分析、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所以基础知识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了,从而放松对基础知识的落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不可取的。高中政治新课程设计有四个必修课:“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这些都侧重为学生进一步求知、深造打好基础,基础性知识一点也没有削弱,只是采取模块式的组合形态。选修课的安排改变了旧课标的单一性,突出了课程的选择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尊重学生的差异,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进一步明确和强调了普通高中的多维功能、任务,即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任务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升学和就业”外,还应培养学生的素质、关注现实生活、发展学生自身。但是,选修课并没有否定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它是以保证高中政治学科基础性为前提的,是对必修课教学的扩展和延伸,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因此,在新课程的实践中,对基础知识的要求不能放松。

4.提高自身素质。

篇8

一、一枝红杏出墙来――用古诗名句导入课

清朝人李渔曾经说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新课用古诗名句导入,“诗化哲理”,必然先声夺人,设计出愉悦的教学情境,用“课伊始,意境即生”的艺术效果,让学生获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愉悦感受。从而拨动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新课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的传统教学顺序是先讲“矛盾特殊性”的概念,再阐述“矛盾特殊性”原理,死板呆滞,空洞枯燥,很难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深刻内涵,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就在情理之中。如果打破常规,采用古诗情境导入,效果则大不一样。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是这样处理的:先让学生在优美的轻音乐背景下朗读“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诗句,然后体验、感受这古诗所表达的风景绮丽的江南春色意境。接着,笔者又补充朗诵了描绘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不同景色的诗句,如“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等,让学生在诗句的聆听、欣赏中体验不同季节的景色美,激发起积极、愉快的学习情绪。此时,教者顺势启发:“从哲学上看,诗人对北国风光、江南春色、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景色的描绘如此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富有个性,让人印象深刻、不能忘怀。这些诗句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功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矛盾具有特殊性。”

可见,教师恰当地运用一些脍炙人口、内涵深刻的古诗名句导入新课,不仅能借助诗句意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利用其蕴含的哲学思维魅力更好地解析所学哲理,为新课教学开了一个好头。

二、动人春色不须多――古诗名句说哲理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抽象地讲解教材中的基本观点,容易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力,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影响教学效果。如何才能把政治课上得绘声绘色,让学生入耳入脑?笔者认为,动人春色不须多,运用古诗名句说哲理,效果就很好。脍炙人口的“古诗名句”具有丰富的语言美感和艺术魅力,能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抽象的理论形象生动,有利于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接受哲学深刻的内涵,丰富人文素养和知识底蕴。

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两个总特征之一,为了使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它的哲学意蕴,讲授时笔者选用了苏轼的有名哲理诗《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制作成多媒体放映,组织学生集体朗诵。然后问:“悦耳的琴声从何而来?这首诗蕴含了什么哲学道理?”激发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活跃的思维。在学生分析、归纳、感悟的基础上,笔者点拨:苏诗所言琴声既不存在于“琴”上,也不存在于“指头”上。琴声是“琴”与“指”两个事物“合”的结果,若“分”开,“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没有任何效果。诗句充满了辩证法的道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的;联系又是有条件的,离开条件,一切都无法存在、无法理解。通过引入古诗名句,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深刻地呈现了出来,使学生对“普遍联系”这一哲学原理的理解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具体、生动、形象。有人说,哲学和诗,在灵魂深处相通。的确,短短一首《琴诗》,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艺术的享受,更是哲理的启迪,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不同的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却是不同的,究其原因,从主观方面来讲,除了立场、观点和知识结构的不同,人的情绪、修养和志向的不同也是重要原因。为了说明这一点,笔者引诗析理:借酒能否消愁?曹操认为:“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李白却认为:“借酒消愁愁更愁。”生死离别是难还是易?南唐李煜悲叹:“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商隐却感慨:“相见时难别亦难。”这样,通过不同古诗词的寓意对比,加深了学生对形成不同意识原因的多角度理解。

三、古诗名句结豹尾 ―― 回眸一笑百媚生

俗话说:“编筐织箩,重在收口;描龙画凤,贵在点睛。”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有序的过程,既要有“凤头”,又要有“豹尾”,耐人寻味的结尾给学生以无穷的美感和艺术的享受。笔者认为,在结尾处引用富有哲理的古诗名句,能再次留住学生的目光和思维;一个绝妙精彩的结尾与令人钟情的开头有机结合,似锦上添花,使课堂教学始终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反之,虎头蛇尾的教学结尾,很难激发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甚至会使已达成的教学效果付诸东流。在哲学教学中,选取一些古诗名句作为课堂结尾,恰似“回眸一笑百媚生”,令人萦怀难忘、回味无穷。

例如,讲授“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当整节课的内容进入最后的环节――结尾时,除了对这堂课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梳理,笔者引用了北宋刘的既写静又写动、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一体的诗《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好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用来概括总结“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那样的贴切:一切事物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正如王夫之所言:“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用这首诗结尾,既突出重点、升华主题,更因“诗情点睛”,产生了“余音绕梁”、课断思不断、语断意不停的教学效果。

再如,“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关系”是学生感觉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哲学原理之一。为了化解难度,在教学结尾处,笔者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晚唐诗人杜荀鹤写的一首哲理诗《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让学生在反复朗诵中体味其中蕴含的哲理: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对立统一,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样就与教材在本课开头安插的漫画《你敢吗?》遥相呼应,有诗有画,诗画相伴,既夯实了基础,又突破了难点。

实践证明,有针对性的引用古诗名句结课,不仅能使学生保持并发展对所学内容业已形成的兴趣、记忆、技能和思想感情,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感受和理解,还能使学生进一步活跃思维、开拓思路和提升能力。

四、古诗名句入练习 ―― “鱼”与“熊掌”皆可得

多年来,无论是全国统考卷,还是各省份卷,政治高考试题中常有以古诗名句入题的。以古诗名句入题,不仅使高考题增加了意境美,也向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了改进教法的要求。在日常教学中,如能充分地挖掘“古诗名句”的有效“元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串联、整合相关知识,既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掌握知识;又能让学生通过对古诗名句美的欣赏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美人格,在不知不觉中有效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鱼”与“熊掌”兼得。

用诗训练,夯实基础。抓好基础,既能保证高考中占80%的基础题、中档题的得分率,又使能力提高成为可能。古诗入题,强化训练,是夯实基础的有效方法之一。

例如,在教学“量变质变”原理之后,笔者编制了如下一道题供学生练习。

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组合选项中,两者都蕴含着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 A )

A.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此题引用了八组古诗名句,涉及原理(或方法论)有5个之多: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抓住时机促成飞跃、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等,于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继而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以诗探究,升华情感。新课程教材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它们既是教学的必要环节,也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以诗探究,是“探究活动”综合知识、强化观点、净化心灵、完美人格的有效方法之一。

例如,在《哲学与生活》第四单元的综合探究――“坚定理想 铸就辉煌”的教学中,笔者布置了如下一个探究活动:要求学生课后查找并对比着赏析李煜的《虞美人》和夏完淳的《别云间》,然后探究思考:同样是身陷囹圄,李煜和夏完淳在诗词中表现出怎样不同的理想和人生态度?你认为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人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篇9

关键词:戴维・埃里奥特 实践音乐教育观 我国音乐教育 实践性

戴维・埃里奥特(David J.Elliott)博士现为纽约大学音乐与表演艺术系音乐教育专业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世界著名音乐教育理论家、作曲家,曾在多伦多大学任教,并在印第安那大学、西北大学、开普敦大学、北德州大学和里莫力克大学爱尔兰音乐中心担任客座教授。作为音乐教育理论家,戴维・埃里奥特博士在音乐教育专业所任教的课程包括音乐教育基础、音乐认知、研究方法、音乐课程发展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戴维・埃里奥特上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的“实践音乐教育观”,引起了全世界音乐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一、实践音乐教育观的论点简述

(一)多层面与多样性的实践性音乐教育基本主题

戴维・埃里奥特认为实践性哲学源于“音乐”是一种社会实践,①也就是说,每个具体的“音乐”实例实际上比音乐作品更多。他认为音乐实践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由若干相互关联的层面所组成的社会集合体。

戴维・埃里奥特采用“音乐”一词的三种不同写法来概括实践性主题的基本内涵:(1)音乐(所有字母大写:MUSIC)是指世界上所有类型的音乐,包括世界上各种音乐实践活动;(2)音乐(第一个字母M大写:Music)指一种具体的音乐实践(例如:爵士乐);(3)音乐(所有字母小写:music)指音乐实践中的某一具体内容。

戴维・埃里奥特还认为,各种不同的音乐实践活动由各自不同的演奏技巧、独特的“音乐理解”所决定。他将“音乐理解”划分为两个部分,其中包括音乐表演者和听众。他认为“音乐理解”一词代表着实践活动,也就是说,音乐实践活动中的人应批判性地思考、反思,并能够创造性地和符合道德规范地进行表现和创作,以此来开展音乐创作活动和进行教学。

(二)全面的、以社会实践为主的音乐教学实践活动

戴维・埃里奥特认为,实践性观点是将音乐教育作为演奏实践活动,意味着对各年龄段、具有各种音乐能力和个人目标的学生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应当是具有批判性的、反思性的、创造性的,符合道德规范的,同时又具有爱心的活动。

戴维・埃里奥特认为实践性音乐教育的核心,是让各年龄段的人都能够进行终身音乐创作,②在学校或社区里欣赏音乐,也就是说,把音乐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全面意义上的音乐,让学生参与表演和欣赏、即兴演奏和欣赏、作曲和欣赏、排演和欣赏、指挥和欣赏、听录音和现场表演,并通过学习来提高音乐批评能力。他强调,实践主义必须是师生间的互动、教与学的变革。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扮演一种或多种角色,如教练、导师、顾问、协调员、指挥、领导、资源人等。

(三)提高学生自身的自信与音乐欣赏水平,进而服务于整个社会的音乐教育

戴维・埃里奥特认为,教师在实践性音乐教学活动中可以帮助学生通过音乐享受、自我成长、自我认识,及通过持续不断的音乐活动来获得自信。同时,他特别强调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必须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价值感与责任感,还举例说明实践性音乐活动的社会价值,比如“活着的地球”音乐会、“青少年援助”音乐活动所、“音乐诗果酱”社团等。

戴维・埃里奥特的实践性音乐教育所强调的是进行多层面、多样性、全面的、以社会实践为主的、自身素质高并且有服务于社会意识的音乐教学活动模式。

二、我国现行音乐教育状况透视

(一)以“素质教育”为美育总目标之一,以审美为核心的新音乐课程标准

面对21世纪全球的科技与经济不断往前推演的时代,无论东西方都认识到,自工业革命后,独尊科技、偏重理性的教育内容与学习方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多元的需求。素质教育成为未来人才培养的必然之路,而这样的希望工程必须从小做起。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改革风潮应势而起,中国的教育再次迈步,出现新的气象。

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在教育实践的各个层面中,兼容并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彼此间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此外,《决定》中首次从科学角度阐述了美育的作用及功能。如第六条指出:“美育不仅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决定》具体且系统地规范出学校美育的任务、目标及实施途径。如在中小学部分,应加强音乐、美术的课堂教学,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社会环境方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为学校美育工作创造条件,继续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各类文化场所必须以免费或优惠方式对学生开放,鼓励文化艺术团体到学校演出等。

2000年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全国课程专家、学科专家和中小学教师代表,研究与制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更明确地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主,反映了音乐教育与社会生活相适应的特点。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主,培养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获得终身学习音乐的能力及美感经验和审美价值的培养。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及主动学习、自我表现和创造性能力。

(二)目的与现状的反差

音乐教育的目的和内容、观念存在分歧,理念层次也存在较大分歧:多数教育者仍重音乐教育形式,而轻对非音乐本质的培养,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音乐教育的社会及娱乐功能;大学音乐教育则倡议多层面的音乐教育目标,倾向于整体性、综合性;大学专业音乐教师培育课程仍以专业音乐的课程培训未来的音乐教师,强调表演与培育精英的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课程则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为主。

其次,培养目标与升学制度存在分歧:目前,我国仍然以成绩来决定学生的升学,所以,在中小学与普通高中的音乐教学中,不能够很好地贯彻实施《决定》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不可能面向全体学生,不可能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与情操,反而更多地注重于部分可能选择音乐专业的学生,以专业的教学培养中小学生及普通高中学生,大多数是关注于学生的专业技巧的培养,因为专业技巧过关了,可以到更好的学校继续学习。所以,培养目标与升学制度存在很大距离,使新课程标准在我国的中小学及普通高中阶段举步维艰。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面,比如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师资不足、资金缺乏等问题,这都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带来了不便。

三、实践音乐教育观与我国音乐教育现状之异合

作为对传统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反叛,戴维・埃里奥特的音乐教育实践哲学思想对当今音乐教育哲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为学校音乐教育改革提供了可操作的、具有实践意义的理论依据。他的音乐教育实践的思想是建立在主客观统一的当代哲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他主张的音乐教育实践的基本观点“音乐是一种多样化的人类实践活动”的命题,是与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格局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相适应的。可以说,戴维・埃里奥特的音乐教育实践理论,是随着时展而产生的音乐教育思想。然而,他的音乐教育实践观与我国音乐教育现状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着巨大反差。

戴维・埃里奥特的音乐教育实践观强调音乐是一种社会实践。就学生自身来说,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培养自身的音乐素养:首先具备基本的音乐听赏能力,继而具有音乐创造能力,最终成为社区及社会音乐活动的主力军,服务于整个社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在教育实践的各个层面中,兼容并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新音乐课程标准规定以“素质教育”为美育总目标之一,以审美为核心,显然,戴维・埃里奥特的音乐教育实践观与我国现行音乐新课标的目标不谋而合,两者对于提高全人类的整体素质及推进文化的繁荣都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然而,放眼现实,我们又与戴维・埃里奥特的音乐教育实践思想有着巨大的反差。也就是说,怎样评价音乐教育目标的可行性与实践性,怎样实施音乐教育?尤其是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如何进行音乐教育,如何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社会价值的未来的音乐人?作为普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可能马上更改现实,但我们应该反思:怎样平衡新音乐课程标准与现实的矛盾?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其实践观理念?

尽管如此,不管是戴维・埃里奥特的音乐教育实践观,还是我国新音乐课程标准,在出发点上都具有重要的社会发展意义,而主要的问题都是怎样有机地融入到实践的过程中,推动、引导社会的音乐活动及音乐文化的传承。

注释:

①②戴维・埃里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41,122.

参考文献:

[1]马达.戴维・埃里奥特和他的实践音乐教育观[J].人民音乐,2009(5).

[2]戴维・埃里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3]郑莉,金亚文.基础音乐教育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10

关键词:视频公开课;古希腊文;西方文化概论

程网易和中国网络电视台等视频网站上向全国公众免费播出,这是教育部准备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中国大学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中的首批课程。本人主讲的“古希腊文明的兴衰”有幸列入其中,成为武汉大学乃至湖北省高校第一门上线的精品视频公开课。在首批上线的20门课程中,除了几门涉及到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之外,其余大部分都是关于中国文化的课程,如北京大学阎步克教授主讲的“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宋志明教授主讲的“中国传统哲学通论”、南开大学陈洪教授主讲的“六大名著导读”、浙江大学董平教授主讲的“王阳明心学”等等,而本人主讲的“古希腊文明的兴衰”成为其中唯一一门关于西方文化的精品视频公开课。

一、本课程的背景情况

对于中国的大学生和社会大众来说,了解西方文化要比了解中国文化困难得多。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虽然未见得对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有过专门的研究,但是毕竟身在其中,耳濡目染,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中国文化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和亲近感。然而西方文化却与大家多有隔膜,一般中国人不仅对西方文化的历史脉络和传承演变了解有限,而且对西方文化的不同分支和地缘情况也知之甚少。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西方只是一个笼统和模糊的集合概念。尤其是对于那些在网络中长大的年轻一代大学生而言,所谓西方文化就是以美国的好莱坞、麦当劳、英特网为代表的高科技和消费文化。由于历史传统、地理环境、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差异,中国的大学生们很难像体验中国文化那样深切地进入西方文化的意境之中。这样就使他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总是难免有一种隔靴搔痒之感。近20年来,本人在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所讲授的“西方文化概念”通识课程,就是为了帮助同学们系统地了解西方文化的不同源流传统和发展演进历程,从而使他们能够对西方文化形成一种清晰而全面的认识。

众所周知,古希腊文化是整个西方文化的源头或摇篮。一个中国大学生要想系统地、全面地了解西方文化,就必须从古希腊文化入手。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也把“古希腊文明的兴衰”作为整个“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第一个阶段或开端。讲授该课程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同学们了解那个充满了美丽神话和睿智哲学的古代希腊,而且也是引导他们进入博大精深的西方文化殿堂的初步训练。因为古希腊文化与其后的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精神联系。20多年来,我在讲授“西方文化概论”课程时始终坚持一个基本观点,那就是把西方文化当作一个具有生命力和连续性的有机整体,从宏观的和长程的角度来展现西方文化的整个发生、发展和演变历程。具体地说,就是不仅要分别描绘出西方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希腊城邦、罗马帝国、中世纪封建社会、近现代西方文化――的具体历史面貌和不同文化特点,而且还要从那些殊异的历史时代和文化现象背后寻找到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和连贯的精神脉络。这种有机论的基本观点,是与把西方文化按照不同的学科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来进行分割的机械论观点针锋相对的。它的宗旨就是要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西方文化是一个有机演进的生命体,而不是一个机械拼凑的综合物。

任何一种文明或文化都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渐生长起来的,历史作为一种时间性的纵坐标,是通过一系列具体事件、年代和人物而呈现出来的。但是对于中国的大学生来说,那些发生在遥远的西方世界中的历史事件、年代和人物往往是一些很抽象、甚至很枯燥的东西。为了使同学们能够真切地进入西方文化的具体情境,本人和课程组成员在制作“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课件时,采用了大量的图像资料,从古希腊的城邦遗址和艺术作品,到古罗马的斗兽场所和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再到近现代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变革。本人在讲课过程中,将西方文化史上的那些重要事件、人物、场景等通过鲜明生动的图像资料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能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这些发生在遥远国度和古老时代的事情。除了大量的图像资料之外,历史地图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门径。我们的很多大学生之所以对西方历史不感兴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他们对西方地理不了解,这样就很容易把历史中发生的真实事件变成一些死记硬背的抽象概念。如果授课老师能够结合不同时代的历史地图来讲解西方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将纵向的历史过程与横向的地理环境相结合,把事件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具体地表现在直观的历史地图中,这样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所以本人在讲授“西方文化概论”课程时制作了几十幅历史地图,从古代的爱琴文明(克里特一迈锡尼文明)一直到现代的大西洋文明,将整个西方文化的发展过程都体现在不断变化的文明版图之中。

与国内其他兄弟院校开设的同类课程相比,本人讲授的“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努力践行“文化发展与逻辑演进相一致”、“历史事件与地理环境相联系”、“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相交融”这三个基本理念。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一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同样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和感人心魄的崇高情怀。讲授西方文化的课程,不仅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讲解文化典故而引发同学们的情感共鸣,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调动内心深处的崇高感。授业的目的不只是在于解惑,更重要的在于传道,即传授人生修养之大道。从而不仅把同学们培养成为一个有系统知识的科学人,而且更要引导他们健康地成长为一个有道德情操的性情人。

在上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再加上20多年的授课经验,以及将科研成果不断地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学相长做法,本人讲授的“西方文化概论”通识课程不仅成为武汉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而且还在2008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近些年来,本人还先后应邀前往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给大学生们系统地讲授该课程。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把本人主讲的“西方文化概论”列为该校的人文精品课程之一,澳门科技大学更是将该课程列为全校学生的通识必修课。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均采用本人撰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初版,2008年插图修订版)并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的《西方文化概论》作为讲授该课程的指定教材。可以说,本人

主讲的“西方文化概论”课程已经成为国内通识教育课程的一个著名品牌。

二、本课程的建设过程和缺憾之处

正是由于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当2011年教育部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时,本人讲授的“西方文化概论”课程非常顺利地通过了武汉大学和教育部的层层评审,入选教育部首批建设的103门精品视频公开课之列。在这103门课程中,武汉大学有4门入选,除了本人主讲的“西方文化概论”之外,还有国学院郭齐勇教授主讲的“中国古代思想智慧”、历史学院李工真教授主讲的“大学现代化”和潘迎春教授主讲的“简明世界史”。

2011年暑假期间,在武汉大学教务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我和其他三位教授开始进行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制作。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我们每位主讲老师都必须把入选的课程在录像机面前系统地讲一遍,然后由专业人士制作成符合要求的视频录像资料,报送教育部进行评审。与平时在课堂上讲课不同,精品视频公开课要求每一讲的时间长度为半个小时,课程总长度控制在10讲左右。按照我平时在大学讲课的教学计划,“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总时长为36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但是在制作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录像时,由于受授课时间的限制,所以我只能采取一种分段讲解的方式,即先集中时间讲授西方文化的源头古希腊文明。至于后面的古罗马文明、中世纪基督教文明和西方近现代文明,只能留待以后再制作视频录像了。

经过精心的准备,包括合理安排每一讲的课程内容和形式、修改和充实文字与图像资料、完善PPT课件等,我在7月下旬非常顺利地一遍完成了“古希腊文明的兴衰”课程的全部13讲的视频录像过程。然后经过专业的后期制作,包括音频效果、画面质量、字幕校对等一系列复杂的工作,到10月初,武汉大学4门入选课程的视频录像资料送交北京,由教育部组织专家进行最后的审查。经过严格的挑选,我主讲的“古希腊文明的兴衰”有幸被选入首批2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之列,于2011年11月9日在爱课程、网易等视频网站上与广大观众见面。两个月后,郭齐勇教授主讲的“中国古代思想智慧”也作为第二批精品视频公开课(23门)之一在上述网站播出。而武汉大学的另外两门入选课程在经过适当修改之后,也将在近期陆续上网面世。

本人主讲的这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原名为“西方文化概论之古希腊文明”,后来采纳评审专家的建议,改名为“古希腊文明的兴衰”。在录制过程中,我仍然坚持平时授课时的基本教学理念,力图通过古希腊文明的发生、演进过程来展现西方文化的精神特质,并通过大量生动具体的图像资料和历史地图来引导同学们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古代希腊文化的具体情景。根据课程计划,本课程的全部内容共分为13讲,分别对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荷马史诗与“系统叙事诗”、赫西俄德的《神谱》、希腊城邦制度的早期发展、斯巴达与雅典、城邦时代的宗教生活、希腊悲剧、从希腊悲剧到希腊哲学、从分离主义到帝国主义、亚历山大帝国与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精神的凋敝等主题进行了系统性的讲解。其中涉及到特洛伊战争、奥林匹亚竞技会、城邦民主制度、亚历山大东征、希腊文明衰落等重大事件,并对古希腊时代的瑰丽的神话传说、独特的城邦政治、优美的文学艺术、深邃的哲学思想等作了较为细致的介绍。尤其是凸现了古希腊文化所具有的浓郁的人文精神和欢愉的生活态度,既突出了古希腊文明与其他后续文明――古罗马文明、中世纪基督教文明――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揭示了它与后者之间内在的精神联系。为了说明该课程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我按照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制作要求,专门写了下面这段课程推介词:

古希腊文明作为西方文明的摇篮,以美轮美奂的神话传说、崇高典雅的奥林匹亚竞技会、寓意深刻的命运悲剧和充满睿智的哲学思想而著称于世。无论是爱琴海文明依稀如梦的断壁残垣,还是城邦文明气势恢弘的神殿剧场,抑或希腊化时代开疆拓土的赫赫武功,都在不断地激励着后世人们的浪漫理想和英雄豪情,使得古希腊文化成为西方人心中永恒的精神家园和梦幻故乡。武汉大学赵林教授主讲的“古希腊文明的兴衰”课程对整个希腊文明的发生、发展和演进历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讲解,生动而贴切地引领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走进交织着神话氛围和哲学意境的古希腊文明。

由于受授课时间和视频录像等因素的影响,本课程也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这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课时分配不够合理,例如开篇的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讲得太细,花费了较多时间,而后面的一些内容却显得有些仓促和单薄。特别是关于古希腊哲学的部分,未能详尽地加以讲解。事实上,希腊哲学不仅与神话传说一样构成了古希腊文化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我最熟悉的领域之一。在武汉大学,与“西方文化概论”同样深受大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就是我主讲的“西方哲学史”。早在2006年,我主讲的专业课程“西方哲学史”就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几年前,我还为超星数字图书馆的“名师讲坛”专门录制了36讲、长达18小时的“古希腊哲学”。该课程的视频录像在超星网站上播出之后,一直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点击率非常高。事实上,在设计“古希腊文明的兴衰”课程的教学内容时,我本来准备用整整一节课的时间来讲授古希腊哲学的发展梗概和精神特征。但是在录制视频的过程中,由于前一讲希腊悲剧的内容比较多,而且在讲完希腊悲剧之后又必须简单地介绍一下希腊喜剧,所以不得不占用了原本计划用来讲解希腊哲学的课时。结果,希腊哲学只用了不到半节课的时间来讲解,难免有些仓促,只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希腊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的思想脉络,未能详尽地展开。至于希腊科学的发展情况,更是由于时间限制而忍痛割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扼腕的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