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的入门教学范文

时间:2023-10-23 17:26: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画画的入门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画画的入门教学

篇1

化学入门教学主要是指初三学生通过对化学学科特征、知识体系、学习特点的了解,懂得化学学科相异于其它学科不同的特点,进而掌握一定的化学学习方法,初步形成化学学习能力的过程。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上好初中化学的入门课呢?

1、根据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完成元素符号的记忆与书写。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学科,对化学学科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化学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简单易懂,几乎没有学习障碍。可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每天给学生10/1、元素符号,要求第二天就完成记忆。当然在给出元素符号时结合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每种元素符号后面都会有它的相关的有趣的信息帮助记忆也为以后的教学打下附笔。例如,在给出元素名称及符号铜,铁,铝时这样讲到:我国最早利用的金属是铜,然后是铁,最后是铝。但是你知道吗?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哦,那它为什么最后被利用呢?那是因为它的冶炼技术的问题,发现元素周期表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多有名气,你猜当时英国皇家学会给他的最高奖赏是什么吗?一只铝制的杯子!(学生哗然)但是目前铝及其铝合金普遍已经走入我们的生活,其轻便和不生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发现人体过多的摄入铝会影响身体健康,把铝列入了食品污染源,铝制品不能直接与食品接触,所以我国的铁锅从那时候起远销国外了,铁锅不但无污染,还提供了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铁。一两分钟讲演式的语言教学,学生听了,记了,增长知识了,也为以后的学习做了铺垫。三天后元素符号记完了,然后我又给了元素符号的两个顺序,一个是1―20号元素符号顺序,一个是金属活动顺序,要求学生记忆后默写出元素名称及符号。通过这样强化记忆,达到减轻课题《元素》和《金属及金属材料》教学中的记忆难度。

2、学会课堂笔记,注重知识的理解。在初三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补充一些课外的内容,或对学习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如果我们不作好课堂笔记,仅靠上课听听,是很难学好化学的。课堂笔记要详略得当,应把老师讲课的重点,自己的难点,以及不明白的、未听懂的知识点及时的整理出来,要简单、清楚、快速、高效的把老师讲解题的思路、规律、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记下来,这样有利于课后的复习和问题的解决。课上要仔细听课,认真做笔记,这不仅有利于进行课后复习,掌握重点,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预防上课时“走神”。不过,在记笔记时,必须讲究方法,要在听清楚老师所讲内容的基础上,记重点、难点、疑点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任何一个知识点只有真正的理解了,才容易掌握,才能学以致用,才算学会了,学习起来也就容易了。因此在初学化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理解,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一些内容,不要死记硬背,若学习中遇到不理解、不明白的内容一定要及时向老师请教,及时解决,不要让问题成堆。

3、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精就是要突破重点,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们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一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要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给学生创造亲自动手动脑设计完成实验的条件,也可把部分课堂演示实验直接改为学生实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

4、培养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能力。一旦现有的感觉信息与过去的信息或经验进行比较,就会产生理解,化学知识就会被同化于现有的结构中,变成系统化的知识。尽管初三化学是一门新开设学科,但学习化学的现有知识结构已初步具备,这些知识结构除了语文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和数学的运算与推理能力外,还有小学自然课中学习的知识和自己生活实践中的一些化学常识。当然,以后的化学知识也会被以前的化学知识同化。知识同化的同时,只需找出知识结构中的差异,就可以掌握新的知识。如果不能同化,学生就会尝试改变现有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的学习材料,这一过程就是理解与记忆的过程,也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原子、分子结构知识的学习。一个学生现有的知识构成,决定了其理解水平的高低。理解和记忆失调的学生,虽然能学到化学知识,但不能对化学知识进行理解和进行有意义的记忆,他们在整理、加工和思考化学知识方面出现了理解和记忆失调障碍,表现为对较为抽象的化学知识难以领会。对于这类障碍学生,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将学生学习时遇到的难点加以分析,将其分解为更简单的、细小的、易理解的分项知识点,然后将这些分项知识点根据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教授给学生,最后将这些分项知识合成完整的化学概念。对于能够同化的新知识,教师可以选用比较教学法,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同化,对于不能同化的新知识,教师可以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和描述,将理解知识的起点降到他们能够达到的高度。

篇2

【关键词】 解剖学;教学;门腔静脉分流;三维可视化

随着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的诞生,使得在计算机上实现对肝脏静脉系统三维重构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利用血管的三维重建图像导航模型指导手术规划和路径设计,将提高手术准确率、降低手术风险,推动肝内门腔静脉分流介入手术向着微创化、精确化的方向深入发展。利用数字化可视人体三维模型,借助计算机辅助医学的关键技术在计算机上事先进行手术模拟,在介入治疗教学培训中针对具体患者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方案,实施有效的手术操作演练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2]。

1 图像数据计算机三维重建

肝内静脉血管介入手术规划是利用医学图像数据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构造三维模型可视化平台进行治疗方案、手术入路、穿刺路径的设计。为适应介入放射治疗手术学发展的需要,开发介入手术模拟和疗效评价的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以减少医患辐射损伤、培训介入医师及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应用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深入了解、描述肝内管道,特别是肝内门腔静脉管道系统的复杂结构,开发肝内静脉管道虚拟解剖模型,研究基于计算机辅助的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及改良术式模拟训练系统可视化平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本实验拟通过经颈静脉至肝内静脉系统建模的三维重建及可视化显示,观测介入导管经颈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下腔静脉至肝内静脉的管道内走行,研究门静脉与肝静脉、肝后段下腔静脉之间的空间关系;应用Amira 4.1软件,模拟介入导管在静脉内的虚拟内窥镜漫游路径,观察管道内三维空间结构及其毗邻关系;将获取的三维数据导入3D Studio Max 8.0软件,设计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及改良术式介入导管的虚拟穿刺路径的可视化模型,为构建基于计算机辅助的肝内门腔静脉分流介入手术模拟导航训练系统和虚拟介入手术提供立体形态学基础。

2 虚拟内窥镜技术在教学培训中的应用

2.1 虚拟内窥镜技术

三维可视化图像后处理技术-虚拟内窥镜,是融合多学科技术,利用医学图像作为原始数据模拟传统光学内窥镜,可任意的设置多方位、多角度进行观察,克服了传统光学内窥镜需把内窥镜体置入人体内的缺点,是一种完全无接触式的检查方法,另外,虚拟内窥镜不仅能观察中空器官的内表面,而且可以提供表面内部或外部详尽的解剖信息应用于影像辅助诊断、介入手术规划等,实现手术的精确定位和对医务人员的培训等功能[34]。虚拟内窥镜技术由人体断层图像数据集通过虚拟成像和可视化技术构造一个虚拟环境,通过对这些原始数据进行图像配准、分割、插值变换等处理后,组合成三维实体,通过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显示管道内腔的立体结构图,再把视点置入人体器官内甚至血管的虚拟环境中,通过调整视角、调节焦距进行任意角度和视点的漫游,对视点前方管道内的解剖结构进行动态绘制和显示,并实时生成高质量的虚拟内窥镜影像,在计算机辅助医学、介入手术规划、外科手术导航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2 颈静脉虚拟内窥镜技术

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三维可视化模型上,应用虚拟内窥镜技术克服了传统内窥镜在静脉管道内操作空间及范围限制的缺点,可以显示静脉管腔壁内结构的三维形态,应用虚拟内窥镜放大功能较传统内窥镜还可以对漫游路径感兴趣的结构或区域进行细致的分析。漫游路径是虚拟摄像机移动和获取内窥镜图像的重要基础,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是提取管腔器官中心线作为漫游路径。早期的虚拟内窥镜漫游实际是连续祯的动画效果,而非实时交互成像,在视觉上适合于教学需要,但不适应临床介入手术的需求,血管介入治疗需要虚拟内窥镜能对局部感兴趣的区域进行仔细观察和科学评估[56]。本实验在图像工作站上,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获取经颈静脉至肝内门静脉管道的立体结构数据,采用手动式漫游和规划式漫游两种方式进行虚拟内窥镜观察。后者首先进行路径的规划,抽取对应管腔结构的中心路径,按照这条路径设置关键点进行漫游,可提供实时、交互、多角度的静脉管道内观察效果。针对个体特点按照不同的要求及相关介入手术穿刺入路的需要,应用虚拟内窥镜从不同的显示角度对静脉管道内及相关结构的形态、空间位置及毗邻结构进行观测,将有利于介入治疗前手术穿刺入路的设计和术中穿刺的适时指导,这方面的形态解剖资料对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3 三维可视化技术

应用的虚拟内窥镜技术是基于患者的CT和MRI影像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处理后由计算机显示连续的三维器官内腔结构视图,使用者可以沿这个虚拟的内部空腔做飞行观察,模拟传统的内窥检查过程,所看到的景象就像用视频内窥镜观察到的一样,甚至还可以显示解剖结构的三维外观图像以及各个方位的CT 和MRI 切片图像,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优点,但是由于断层数据来源于影像灰度图像,清晰度较低,且层间距较厚,三维数据显示也不完全。采用数字化可视人体技术采集的连续薄层尸体标本断面图像数据,进行经颈静脉至肝内静脉解剖模型的精细三维构建和科学可视化,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虚拟内窥镜观察和介入手术模拟。真彩色断层图像断面解剖结构清晰,断层图像间距可达0.1 mm,像素点间距离167 mm,三维可视化结果真实而准确,确保了数据及三维结果的科学性和完整性[79]。应用可视化人体数据集建立基于正常健康成年人体的标准虚拟内窥镜环境,可与临床结果对照研究,提供正常形态学数据和技术支持,有助于学员对肝内静脉介入手术所涉及复杂解剖结构的掌握。

转贴于

3 肝内门腔静脉分流虚拟穿刺

3.1 模拟手术训练

手术模拟器进行人体内的重要区域和结构的手术模拟,为介入手术技能培训的实施提供了理想途径,介入手术前的模拟训练还可以进行预期手术前的规划设计,以期获得更高的疗效和安全性。手术模拟是一个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系统,它将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图像采集技术、新颖的计算机图形学的算法,与图像数据相关联的物理建模技术和实时、高性能多处理器计算机图形学系统融合在一起,借助计算机影像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而可视化技术是利用人类的视觉特性,运用计算机图像学技术,将科学计算过程中产生二维断层图像序列形成三维立体数据进行处理,重构出具有直观立体效果的空间三维形态结构图像,并在计算机上形象地显示出来。这些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具体应用,为血管介入放射学的进一步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也对进行肝内管道可视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3.2 介入放射学模拟训练

介入放射学模拟训练系统分为血管介入放射学模拟训练系统和非血管介入放射学模拟训练系统两类,目前开发的模拟训练系统以前者为主。数字医学图像实验室开发的一种神经介入放射学训练和治疗前系统―NeuroCath,它是一种以虚拟影像引导的神经介入放射学治疗过程的计算机辅助训练系统,提供了一套脑血管介入治疗前的虚拟现实环境,该环境类似于血管造影装置并允许介入医生利用介入装置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交互虚拟血管介入操作;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综合训练系统ICTS(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Training System),具有图像融合、实时交互等功能特点,选择真实导管在三维解剖结构基础上进行操作的选择性左、右冠状动脉导管插入术和血管成形术[811]。本文所使用的Amira 4.1软件的这一版本在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应用于虚拟现实的高级可视化功能-虚拟现实模块,集成到虚拟三维交互沉浸式场景,让你体验置身于三维空间的真实感觉。

本文通过在三维重建的基础上进行肝内管道的可视化研究探索,在模拟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手术过程中设计导管路径、研究穿刺过程中精确测定各种数据的计算方法,利用这套工具能够以类似于内窥镜在管道内浏览的方式,对医学三维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提供技术支持,为下一步建立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模拟训练系统和虚拟手术系统奠定了立体形态学基础。

【参考文献】

[1] Rudman DT,Stredney D,Sessana D,et al.Functional endscopic sinus surgery training simulator[J].Laryngoscope,1998,108(11):1643-1647.

[2] Bricken M.Virtual reality learning environments:potentials andc hallenges[J].Computer Graphics,1991,25(3):178-184.

[3] 姚德民,宋志坚.交互式虚拟内窥镜成像及应用[J].解剖学杂志,2005,28(2):192-195.

[4] 耿国华,周明全.交互式实时虚拟内窥镜系统中的关键技术[J].计算机应用,2002,22(11):54-55.

[5] 刘剑飞,张晓鹏.虚拟内窥镜中漫游路径的获取[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2005,10(3):176-182.

[6] Taosong He,Lichan Hong,Dongqing Chen,et al.Reliable Path forVirtual Endoscopy:Ensuring Complete Examination of Human Organs[J].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2001,7(4):333-341.

[7] 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等.首例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完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4):371.

[8] 张绍祥,王平安,刘正津.首套中国男、女数字化可视人体结构数据的可视化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7):563-565.

[9] 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等.第三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采集完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10):794-796.

[10] Xie L,Dai PD,Zhang TY.The applic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to ear microsurgery[J].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2004,29(3):65-68.

篇3

美术泛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它的划分有多种,一般包括四大门类:绘画、雕塑、设计、建筑。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中班绘画主题活动方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中班绘画主题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

1、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2、初步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

3、通过大熊猫的黑白对比、学习浓墨、淡墨的运用。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到动物园参观过大熊猫;大熊猫的图片资料、水墨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欣赏讨论

1、你们喜欢黑色吗?

其实黑色也很漂亮又很有用,想一想我们画哪些东西的时候需要黑色?

2、欣赏大熊猫图片

找找大熊猫身体上哪些地方有黑色。

二、师生共同讨论画法。

1、今天我们要用水墨画来画大熊猫。

墨可以调成淡墨、浓墨,那么大熊猫身上黑的地方用什么墨?

其它地方又用什么墨呢?

2、请个别幼儿上来试画大熊猫,大家欣赏讨论。(边欣赏大熊猫图片)

大熊猫由哪些部分组成?像什么形状?用浓墨还是淡墨?

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范画。

三、提出创作要求

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大熊猫,有吃东西的,有睡觉的,有坐在地上的,有爬在树上的…….现在我们用画笔来给你喜欢的大熊猫照个像,照相前要先想好:大熊猫和谁在一起?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把大熊猫的动作也要照下来!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重点

1、导刚入门的中班孩子掌握调浓墨、淡墨的技巧。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作不同的熊猫形态。

3、提醒幼儿注意水墨画作画习惯,鼓励刚入门的孩子正确握笔。

4、引导大班的孩子用不同的水墨画技巧作画,并能用颜料添画背景,鼓励中班孩子向大班孩子学习。

五、欣赏评价

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说为什么。

中班绘画主题活动方案2

活动目标:

1、能大胆的在竹筒上进行装饰。

2、体验创作活动的乐趣。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颜料、笔、竹筒、范例。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空心树,实心芽,千年不结子,年不开花。

师:今天啊,老师要请小朋友来猜一个谜语,小朋友细细的听好喽!(幼儿自由猜)

2、出示旧竹子。

师:小朋友真棒。这么快就猜出来了。老师这里啊有一些竹子,你们觉得好看吗?

“怎么让它变的好看呢?”(幼儿举手回答问题)

师:小朋友想了这么多办法,老师觉的都很好,今天呢我们学习一种新的绘画方法------竹筒画,就是在竹筒上话画画。

3、出示范例。

师:瞧,好看吗?你们知道老师用什么办法来装饰的吗?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竹筒(点、线、面)

------这几个竹筒又是怎么装饰的呢?(风景、房子、春天)

------再来看看这个竹筒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上下对称)

------还有一个呢?我们看看(色块)

(欣赏过程中,有区别的引导幼儿进行比较、观察)

师总结:哦,原来我们可以用我们画线描画的方法用点线面来装饰,还可以把我们自己喜欢的图案、风景、关于春天的一些故事画上去,也可以用对称、大色块的方法进行装饰。

4、幼儿构思作画,教师观察指导。

师:如果你来装饰的话,你打算怎么装饰呢?(个别幼儿进行简单回答)

师:我知道每个小朋友都很想去尝试了,但在小朋友装饰前,老师有几个要求:

竹筒画和在纸上画画不同,把它竖起来画,边画边转。

在装饰时,要注意颜色的搭配。

安静的在自己的座位上画画,不要走来走去。

5、作品欣赏。

师:你觉得哪个竹筒装饰的漂亮?为什么?

6、拓展活动

师:竹子不但可以用来画画,还有很多用处,你们知道吗?我们可以用她来演奏歌曲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中班绘画主题活动方案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树叶。能述说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2、掌握树叶贴画的基本方法。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激发幼儿喜欢画、愿意的画的活动兴趣。

教学难点

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能够完成树叶贴画作品。

活动准备

1、发动幼儿家长与其幼儿利用秋游、爬山、散步等活动,采集和捡拾各种大小不一,形状和颜色各异的树叶若干。老师把收集到的树叶进行压平、晾干处理后,分成四类(制作金鱼类、制作葡萄类、制作鸭子类、制作孔雀开屏类)树叶材料。

2、秋天落叶飘落图一张,树叶贴画成品图两张。

3、白纸、剪刀、乳胶各4;几种彩色卡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老师:小朋友,大家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季)

出示秋天落叶飘落图,让幼儿观察落叶的情景,感受秋天的独特风景。

老师:叶子宝宝纷纷地离开了妈妈,它们随着秋风飘落下来。一群群孩子把这些可爱的树叶捡起来,带回了家。你们知道把叶子宝宝带回家能做什么吗?(幼儿由发言、表述)

二、欣赏树叶贴画作品

老师:老师跟小朋友们一样,非常喜欢秋天的叶子宝宝,因此就把它们收集起来,根据叶子的形状和颜色,加上一些修剪工作之后,把它摆一摆,拼一拼,贴一贴,贴成美丽有趣的图画。你们想看吗?

出示树叶贴画作品(金鱼帖画和葡萄帖画)

问:我们来看看,叶子变成了什么?(金鱼和葡萄)

这样用树叶贴出来的画叫做树叶贴画,你们想不想也用树叶贴画呢?(想)

三、认识几种常见的树叶。

出示枫叶。请幼儿观察它的特征。

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叶子?(枫树叶)

老师:枫树叶是怎么样的?谁来说说?

引导幼儿说出枫叶有红的,有黄的,像鸭子的小脚丫一样可爱。

出示柳叶。请幼儿说说它的特征。

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叶子?(柳叶)

老师:柳叶又是怎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说出柳叶有绿色的,也有黄色的,细细的薄薄的真好看。

用上述同样的方法让幼儿了解大叶榕树叶、小叶榕树叶、葡萄叶等外形特征。

老师小结:这些叶子宝宝都是小朋友和爸爸妈妈所收集到的,经过处理后,我们可以把叶子贴成一幅幅有趣的画来。小朋友们能做到吗?

四、分组制作树叶贴画。

1、老师演示小鸭子的制作过程:用黄色大叶榕树叶做鸭子身子,叶梗做鸭子的长腿,红色枫叶做鸭子的小脚丫,小叶榕树叶做鸭子的头部,剪些彩色卡纸做眼睛,这样一幅生动的树叶贴画就做成了。

2、将幼儿分成四个小组,10个小朋友为一组。每组小朋友根据老师给的树叶材料来共同完成四种不同的贴画作品(金鱼贴画、葡萄贴画、鸭子贴画、孔雀开屏帖画)。老师巡视指导。

篇4

关键词 AutoCAD;高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3-0120-02

AutoCAD是由美国欧特克公司(Autodesk)开发的绘图程序软件包,现已经成为国际上广为流行的绘图工具。AutoCAD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通过交互菜单或命令行方式便可以进行各种操作,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也能很快地学会使用。AutoCAD课程的操作性和应用性很强,绘制图形时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教学应紧密切合行业实际应用要求。同时,在学习了AutoCAD之后,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如天正建筑CAD等其他基于AutoCAD软件的学习。由于软件版本更新快,当软件更新之后,希望学生能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在今后学习工作中不断自学新功能,与时俱进。

1 第一堂课的要点

强调专业性 首先应告知学生绘图与“画画”的区别,精确绘制的图形包含很多数学元素,而非画家作画,更不是随意的涂鸦。精确控制绘图过程的思想应一直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AutoCAD窗口和Word或者IE类似,可以按住CTRL键再滚动鼠标转轮,对窗口内显示的内容进行任意缩放,但制图员应该清楚地知道图元的尺寸(最终打印在图纸上的大小)。

重视命令行窗口(AutoCAD默认窗口底部) 在软件图形化界面广泛应用、触屏设备大行其道的今天,命令行窗口在AutoCAD软件中不太容易引起初学者重视。通过此窗口,用户不仅可以通过命令行精确地操作软件、控制绘图参数,还能了解AutoCAD当前的“状况”。用户通过命令行窗口能与AutoCAD进行良好的互动。命令行窗口还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最重要工具。

2 入门

AutoCAD和很多基于Microsoft Windows平台的应用软件有诸多相似之处,易于上手。除了图形菜单、工具栏,还有快捷键(组合键)和快捷命令可以对软件进行操作。

以执行复制命令为例,除了工具栏上的“复制”之外,还可以有另外三个途径。

1)菜单:“工具栏(E)”“复制(C)”。

2)快捷键:CTRL+C。

3)快捷命令:co。

笔者建议初学者在绘图之前应先检查、设定图形界限,并根据常用纸张尺寸(ISO A4或者A3)绘制图框,再开始绘图。绘图过程中应关注光标位置,熟知图元特性(线宽、线型、颜色、所在图层等),所有的图元应该在图框的范围内。

从绘制基本图元开始,运用灵活的绘图方法,以绘制圆(半径50 mm)为例,介绍、演示两种看上去比较“另类”的方法。

1)完全使用键盘方法:快捷命令C;指定圆心位置0,0回车;指定圆的半径50回车;结束。

2)完全使用鼠标方法:默认参数下先打开栅格和捕捉;点击工具栏上的圆;鼠标点击屏幕上任意点;拖动鼠标,盯着屏幕数栅格,鼠标偏离五个网格之后再点击鼠标结束。

经过教师的演示与讲解,学生便会根据自己习惯和喜好,选择合理的操作步骤,将鼠标和键盘结合起来使用。通过绘制圆的练习,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学绘制线、多边形、椭圆等其他基本图元。

3 加强练习

入门之后,学生在绘制基本图元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与学生互动,灵活教授运用移动、复制、修剪,延伸、镜像等命令,而不必根据教材目录按部就班。

学生能够绘制基本图元,运用图形命令以后,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稍微复杂的图形来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图形的选择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比如绘制Audi或者BMW的汽车徽标。教师并不限定作图步骤,任学生自由发挥。以Audi徽标为例,能力稍差的学生逐个画圆,中等的学生用复制命令,能力强的学生则用阵列。

学生彼此在绘图过程中相互讨论如何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不知不觉中形成自学的习惯,教师不必手把手讲授,只需在课堂上进行督导,做到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近几年,学校硬件配置大幅提升,已经能够保障每名学生在上课的时候都有可用的计算机。但教学计划课时有限,学生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很多学生有自己的计算机,并希望教师能提供AutoCAD安装包。笔者不建议学生使用非正式渠道获取的软件。为了规避版权问题,初学者可以使用中望CAD,其界面、操作习惯和命令方式与AutoCAD保持一致,文件格式也可高度兼容。

4 结束语

AutoCAD是一个功能完善的软件,由于上课时间的限制,只会在课堂上教授与行业相关的、最常用的命令,而其他的不太常用的命令,还需要学生通过自学来完成。同时AutoCAD只是一个工具,如同写字画画的笔。这门课的目的就是要学生熟练运用这支“笔”,在实际工程中以最快的方法呈现出工程图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杨宁.高职建筑CAD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赤子,

2015(22).

[2]梁春霞.CAD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做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4(25).

[3]彭国兰.高职非机械类AutoCAD教学改革初探[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0,12(2).

篇5

【关键词】临摹 范画 读画 评画

近几年,随着全国高等美术院校的扩招,吸引了大量的中学生投入到美术专业的学习中。同时,很多学校根据部分高中生的素质情况和特长爱好,在高二阶段增设了美术特长班。由于大多数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专业基础很低,加上学习时间少,所以,造成专业基础不能熟练运用,每一个知识点可能要练习很多次才能领悟理解。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较高的技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作为一名多年任教高考美术的教师,不光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还要将自己的知识有系统的教给学生,让他们学好,学透,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由过去单独辅导,改变成现在的单独辅导加讲大堂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上来。在对学生进行辅导方面,也尝试过很多的教学方法,我认为临摹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它能快速地提高学生的绘画基本技能,从而让他们的绘画水平向前迈进一大步。我国古代的传统绘画教学最重视临摹,学习前人是入门的最佳手段和途径。下面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初浅的体会。

一、范画的选择要“精”

俗话说“眼高才能手高”。美术教师为了快速提高美术考生的绘画技能和眼界,需要有大量的优秀范画让学生临摹,我的个人经验也说明了临摹好画、学习前人是最快捷有效的方法。用功多画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正确的训练方法,然后再去用功,这样才是有效的。如果方法不对的话,用功太多等于巩固“错误”,越走越远,非但不会进步,反而会养成难改的坏习惯。

1.要选择一些质量好的作品。对好作品在临的过程中揣摩它的画面构图、结构的穿插及细节的处理,达到学而能用的目的。这也是临摹的最终目的。

2.要选择能准确表现结构关系的作品。因为这类作品能抓住结构的本质要素。有些初学者更愿意选择一些表面色彩华丽或风格独特的作品为范画,这往往容易被飞扬的笔触所吸引,而忽略了作品中真正要临摹的东西。

3.还可以临摹一些上几届优秀生的优秀范画。从这些范画中,学生能分析出具体的表现技法和概括手段,有利于学习他人的用笔和细节的表现,对画面的处理甚至败笔也能一目了然。

二、读画的程度要“透”

在学习美术的最初阶段,很多学生可能进行过写生练习,还有的也临摹过书上的范画,但因为没有教师的指点或充分的领悟,往往临摹不得法,效果也很不理想。我认为读画就像读文章,要琢磨透作品中所说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到底怎样读,读什么?总结多年来的经验,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读“构图”。在临摹前,仔细观察原画的构图,利用比例、参照物等多种方法把构图找准。

第二是读“形准”。临每一幅画都要临摹的像,也就是说造型要准。这是咱们练习绘画的一项基本要求。它也是按照比例、透视去找形。

第三是读“结构”。初学者画画往往是画模特表面,画面画出来肤浅,不结实,换句话说就是没有骨头、肉。

三、临摹的方式要“活”

在临摹时要注重方式的多样性:

1.临摹与写生相结合:学生的临摹是为了解决写生中的疑惑和不足之处,不能以临摹代替写生。否则,会造成学生不照着别人的作品就画不出来。临摹一定要遵循写生――临摹――在写生――在临摹――熟练写生的规律。

2.长期练习与短期练习相结合:临摹不是复制,为研究物体及物体之间的大比例、大明暗、大关系,我们通常进行短期练习,时间一般控制在3小时左右,比如头像明暗调子练习;但初学者不能总是停留在大关系和大效果上,要继续提高,要学会深入,必须进行长期练习,时间一般6小时以上,对画面形体结构、虚实表现手法、整体与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

3.整体临摹与分解临摹相结合:在学生临摹整体对象的过程中,教师可安排学生对临摹对象的各部分进行临摹的教学方法。其作用是让学生了解整体与局部关系,降低临摹难度,消除学生临摹的畏惧感,达到化难为易的教学效果。

四、作画的态度要“诚”

在作画时,有些学生认为“不像不要紧,只要说的过去就行了”。我以为此种态度不可助长,长此以往,必将降低学生的观察能力,削弱学生的造型能力。

篇6

一、感受成功,激发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个人做好一切事情的动力,人们的评价与认可以及由此带来的成就感,则是激发兴趣的关键因素,对于作文也是如此。因此,在对小学生作文进行评价时,我更多的是采取鼓励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会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认知水平等因素的不同而实施差异评价,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这样,学生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写作的兴趣会越来越高,写出的文章也会越来越好。如:我教过的一位学生特别害怕写作文,但她画画很好,我就让她把美术和作文结合起来,自己构思画的内容,根据构思的步骤、内容画画,然后给每一幅画写上几句话,结果她写得很好,内容也很丰富。在评讲作文时,我特别表扬了她的创作是“最有创意的作文”。在鼓励下,她逐渐喜欢上了语文课,写作水平也逐渐地提高了。成功是人人所企盼的,渴望成功、获得成功和体验成功的快乐,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最佳途径之一。

二、大胆仿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热情,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学生有写作的积极性,搞好作文教学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在培养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之后,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填空式作文,架设“阶梯”,让学生大胆仿写。利用课文,我指导学生仿写了《秋天的田野》、《春雨》。通过自己的观察,很多学生不但没有照搬照抄,还写出了很多优美的句子。通过这样浅显易学的反复练习,激发了学生写的欲望,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正确使用优美的词句,而且对于正确断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也有很大帮助。作文就是用自己的手写自己心里的话,花些功夫,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他们有表达的欲望,然后以仿写起步,相信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三、积累材料

小学生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自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多看、多读、多想、多写是作文的基础。为此,我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各种活动,从而获得第一手材料,重视提供写作的范围,如生活见闻、自然现象、熟悉的人和各种动植物等。我还设计了自由读写课,教师提供阅读场所,利用学生手边的各类图书、报纸交换阅读,记下各类材料,体味、加深理解和记忆。学生有了广泛积累,就不再觉得无材料可写,为写好作文打下了基础。学生在课上记录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讨论感兴趣的话题,彼此进行交流、讨论、评比,既丰富了词汇量,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

四、疏通语句

低年级看图写话居多,教师稍加指点,学生就能说出图意,但很多学生不能将说出来的内容比较全面、流畅地写下来,这和平常语句通顺的训练有关。要想语句通顺,首先要求造句时用词准确、结构完整、合乎语法。训练学生写含主语、谓语、宾语的简单句子,平时回答问题要求尽量完整,再训练写含有修饰成分的较复杂的句子。疏通语句这一项任务完成后,再进行段落的仿写,才能给写作奠定基础。疏通语句是很重要的,这一工作贯穿了整个小学阶段。作文是用笔、用脑去耕耘心田,收获自己的心声。小学生写作文不像成人写作有很强的功利性,他们只是为了更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小学生不也常在欢快地交流着彼此的生活内容和心事吗?单拿螳螂这种动物来说,小学生的喜好也各不相同,让他们大胆表露自己或喜或惧的感情,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吗?

篇7

【关键词】看图 写作 观察 想象 兴趣 训练

作文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可一提到作文,许多老师和学生都会感到头痛,前几天,我组织学生在班上展开了一项“你最喜欢的科目”的调查,有58%的同学不喜欢语文的原因就是作文太难写了!由此可见,作文能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兴趣。我认为,学生要会写文章,写好文章,对写文章感兴趣,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是作文起步阶段的训练,是培养儿童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看图写话能力可以说是作文的基本功,是作文教学的基石。十多年来的语文教学,我通过平时的摸索和实践,积累了一些方法。

一、走进生活,观察为首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平日里的生活场景,周围环境无疑是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奥妙无穷的大自然,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为孩子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鲜活的素材。低年级孩子对外面的世界总是充满着好奇,向往。多多引导孩子们去观察自然,关注周围的事物,孩子们会从中猎取到许多感兴趣的内容。文学大师鲁迅也曾说:“如要创作,第一是观察。”春天来临了,带他们去田野里观赏黄灿灿的油菜花,看看校园中那竞相开放的花朵;夏天到了,让孩子们坐在绿叶成荫的树下,聆听清脆的鸟鸣;秋天来了,教孩子们品尝美味的水果,看丰收的田野……面对这美妙的世界,孩子们不可能无动于衷。他们仔细观察,用心感受。当他们的注意力被某一事物或某一现象吸引住时,有的孩子会兴致勃勃地讲述,爱思考的孩子会不住地提问。有了情感触动,就会有倾吐的需要。孩子们会把那些使他们激动、赞叹和惊奇的东西用自己的话语写下来。

二、放飞想象激活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低年级学求知欲强,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富有想象力。老师不能嘲笑或批评他们的想法,否则就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在进行看图写话训练时,在多幅图中抽去一幅或出现不完整的图画,要求学生自己创作添画,推前测后,更能激发学生去大胆想象。记得一次交流课上,我出示了一张画,画中只画了半个圆,我要求学生在这个半圆上添上几笔,变成一样东西,然后展开想象,写几句话。后来发现,学生画的图有“太阳”、“刺猬”、“乌龟”、“蘑菇”、“小汽车”、“雨伞”……形形的东西,奇思妙想的话语,读后让人忍俊不禁。

三、角色表演情景再现

有些图片类似于生活片段,我们还可以用演一演来化难为易。有一次我们碰到了这样的一幅图:图上画着一个孩子躺在病床上,另一个孩子站在病床边。要求写一写他们的对话。(提示:小军生病了,小明去看他,小军同桌小红有事去不了了,请小明代她向小军表示问候。)当我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图并认真读提示,然后来说说时,孩子们都面露难色,举手的寥寥无几。我忽然灵机一动,请上了两位学生,一个孩子坐在椅子上当生病的小军,另一个是来看望小军的小明,我没多说什么,只是让“小明”到门外去。门外的孩子即刻“咚咚咚”敲起门来,“小军”应声:“请进!”“小明”推门探头进来,边走边笑着问:“小军,你的病好点了吗?”“小军”面露笑容:“好多了!谢谢你来看我。”“小明”接着说:“本来小红也要来的,可她今天有事来不了了。叫我代她向你问侯。”“那也请你帮我对她说声谢谢!”“小军”笑着说。此时此刻真应该伸出双手为他们热烈地鼓掌,动作、表情、语言他们都表现得如此到位。

四、动手动脑提高兴趣

画图画是低年级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件事情。美术课上,他们充满画画的热情,纷纷用画笔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课间,也经常看到他们三五成群在一起交流自己得意的图画作品,可见他们是多么地喜欢画画,在他们心中画画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在指导学生进行看图写话时,你会发现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有的图画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无从下手;有的图画学生不喜欢,观察的时候就会缺乏主动性;有的图画有人物,有景物,学生在写话时,往往写了人物,忽略了景物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难题?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我想到这些,灵机一动,何不先把看图写话改成画图写话呢?果然,这样一改,效果显著。画画是孩子们体验画画乐趣的过程,又是孩子们思考的过程,他要构思画什么,为什么画,怎样画更漂亮,这又是个观察和分析的过程。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都投入了一定的感情,他会急于表达自己的作品,此时再让孩子们写话,一定会生动又有感情。

五、大胆表达畅所欲言

低年级孩子好奇、天真,思维形象具体,但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说起话来有时前言不搭后语或重复。这就要求老师要耐心引导,注重细节。有些孩子在课堂上表现胆小,不爱说话,但对班级里发生的事,同学身上发生的事总爱跑来跟老师说说。说也奇怪,原先连话都说不通的孩子这时候他总能有头有尾地把事情原委流利地有条理地说下来。

课标上也指出:“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说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意识到这点后,我总是能耐心地听完孩子们想说的话,还时不时地给他纠正语病。孩子他愿说,而且这些话都是发自内心的,他能说得那么顺溜,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之,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作文起步训练,教师要注重观察引导,善于利用资源,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带领学生实践,积累写话材料,让学生愿说乐写,使他们能顺利地迈上中年级作文的新台阶。我坚信:给孩子一片五彩的天空,他们一定会像小鸟一样快乐飞翔,一定会用五光十色的笔来描绘美好的生活。

注: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

篇8

【关键词】油画创作体验反思

一、对表现对象的体验与反思

表现对象是油画创作的内容,是创作中无法回避的研究课题,它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意象的,更可以是抽象的。无论画作是具象的、意象的还是抽象的,都必须经过画者头脑的体验与反思,才可能形成具有感染力的绘画作品。首先,作画者要对写生的对象进行深入地察,从人物的外表(性别、年龄、衣着、色彩、姿态)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气质、性格、表情)等。笔者曾经听一位老师说过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他说,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我们的眼睛要像饿狼一样敏锐、贪婪,不要放过每一个细节。

人物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客体,但最熟悉的往往在视觉中成为视而不见的对象,我们的认识往往容易落入概念的窠臼和表面。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人的存在只要我们感觉得到并使自己有安全感就足够了,无需观察他们的形态和特征。但是,若要把人物搬到画面上去,不仔细观察是不能完成的。深入地观察不但要入木三分地把握每一个细节的变化,还要注意体会其中的联系以及各个部分相互间的影响。

美国作画者基蒙

?b尼克莱代斯著名的素描教学法就十分强调视觉与触觉的结合,他倡导一种素描的写生方法叫盲画,就是不看画纸和画笔,眼睛紧盯着描绘对象的体型轮廓,目光缓慢地随着对象的形体轮廓移动,手中的笔也随着目光的移动而移动,目的是训练画者学会用目光去触摸对象。刚开始用这种方法练习时,笔下画出来的物象一开始是完全走形的,但盲画出来的线条不像平时画出来的线条的样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盲画的准确性在提高,最重要的是感知逐渐深入了,不再停留在浮躁的阶段。一些有成就的作画者在谈到体验表现对象的过程时,总是强调要充分而全面地调动身体的所有感官,同时,把视觉上的深入观察运用到极致。笔者的老师钟以勤先生曾告诫我们:观察对象的时候要学会用目光触摸,用目光体验对象的质感和细微的起伏、转折关系,甚至要体会对象的温度和体内的脉搏,要想象你的笔触是在对象身体的表面上移动,让自己身心感受融入到对象中去。

但是,仅仅是这样的体验和感知是不够的,这不过是对物体知觉的常识性观察,这样的观察使人很容易陷入客观主义思维的模式,被自然对象牵着鼻子走,成为自然表象的奴隶。观察要融入到对象中去,反思却要能跳出对象。画画不同于照相,并不是把客观现实完全照搬到画布上去,即便是对景写生,表现的也只是相对正确的关系。因此,这个表现的过程就是一个主观处理的过程,主观处理的过程就是反思。观察不仅要深入揣摩表现对象的本质特征,同时还要摆脱表现对象客观实在对艺术表现的束缚,打破普通视知觉的经验和常规,从对客观对象的观察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独特视角,避免流俗或雷同。面对不同对象的写生,体验会不同,反思也就大相径庭。对客观事物体验的方面不同,个人反思的取向不同,得出的结论即呈现的画面效果也不同,也就造成了千人千面的风格。

二、对本体语言的体验与反思

油画本体语言潜藏着无限的可能,并通过作画者对材料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方式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油画本体语言包含了颜料、媒介、基底材质、笔触等多方面的综合元素,如果忽略了任何一方面的研究,都会对语言的表达产生阻碍。因此,对油画本体语言深入的感知体验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对油画本体语言的体验从初学到入门以及从入门到挥洒自如要经历十分漫长的过程,对于个别有天赋的作画者来说这个阶段可能会短一些,但更多的人都经历了数十年的探索与实践,才能真正把握其性能特点。

绘画材料进入到艺术创作的语境中改变了身份,它们不再是单纯的材料,而是被赋予了一种寓意、象征和存在的价值的本体语言,成为作画者自我的延伸。一般在创作前,作画者对选择运用的媒材都会预设一个基本效果,但对创作过程中产生的变化未必能完全控制或把握,因此,必须要及时总结经验,进行必要的反思,以达到熟练掌握和控制所运用的媒材,确切传译个人语义,从而达到实现自我表达的目的。画框作为油画的依托和载体,内框与画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许多大城市的作画者已经不再自己绷画布、制作画底,这个环节的省略可以为作画者节约许多时间。然而笔者认为,如果从学习油画开始就从来没有经历自己动手做底的过程,一般是很难发现基底材料对作品影响的奥秘的,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绘画表现的载体。要深入了解绷画框的程序,并可以根据自己绘画的要求对画布质地进行挑选,对画布基底材料的性质有选择地制作,是保证创作顺利完成的前提。

就单纯的物质特性而言,油画颜料的色性稳定,却因不同的使用者和不同的使用方法而千变万化。单就调色的顺序不同、敷色的厚薄不同、笔触的肌理不同、运笔的方式和力度的不同,油画颜料都会由此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其丰富微妙的变化需认真体察并加以总结才能逐步掌握运用。初学油画的时候很容易被其稳定的色性所蒙蔽,认为油画没有干湿变化会比较好把握,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才发现其实不然。认识、理解了油画本体语言的意义也将在画面上实现表达的意义。油画与生俱来的包容性,更加扩展其语言表达的可能性。在最近的十余年里,中国的油作画者们在油画媒介与材料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使油画这个架上绘画表现形式在中国的发展还方兴未艾。

三、对表现形式的探索与反思

对表现对象和本体语言的体验与反思,是掌握油画语言的初级阶段。要真正驾驭油画,运用油画进行创作,还必须对艺术表现形式有广泛而深入的了解。任何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的产生或一种艺术风格的形成都不是孤立的,都体现了作者自身的艺术积淀,也反映了作者对前人艺术表现形式的继承与发展,还体现了作者对传统的反叛和超越。

表现形式是作品主题的艺术思想阐发的最重要的方式,形式语言比直接的说教更具力量。重构是艺术家对既有的绘画形式的探索和反思,它具有两种基本特征:一是创作观念上的“形式自律”和“主观创造”;二是艺术家发挥主观创造性,在作品中将自然形象解构,重新组织画面结构,建构出一种非写实的艺术形象。绘画形式的探索和反思既满足了艺术家的创作欲望,充分释放艺术家的创造潜能,发挥艺术家的自主创造力,又促进了艺术风格不断推陈出新,使艺术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满足公众多元化的审美需求。

篇9

关键词: 艺术教育 初中美术教学 创新能力

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除了语数外等学科外,初中美术等美育科目也应该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必修课之一,它对培养学生的性情,启发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及创造力等,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社会各界的重视。

撰文之前,我抽样调查了部分初中学生,通过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学生对于美术的看法、期许和喜爱程度等作了详细调查,并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学校师资力量配置和分布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比对,得出了这样一条结论:学生对美术的喜爱程度随着年级的增长呈现倒退趋势。比如小学时,学生热爱画画,且接触绘画的机会比较多,他们的艺术天分得到充分发挥;而到了中学时,学生由于要应付日益繁重的课业压力和考试,逐渐放弃了美术。另外,由于部分家长和老师对艺术类科目存在偏见,因此并不赞成学生“避重就轻”,选择学习美术。

综合分析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客观因素: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虽然素质教育已广泛推行,但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学生面对沉重的应试压力,难以分心学习美术。二是主观因素:教师迫于升学指标压力,过分关注学生的语数外教学,且思想上不重视艺术类教学,观念上不鼓励学生学习此类科目;家长也不赞成孩子学习美术,而是希望他们专心考试,考上理想的重点大学。在主、客观因素的作用下,学生自我选择的空间极其有限,选择学习美术则意味着他们将承受来自师长和家长的双重压力。另外,不少学生缺乏美术学习兴趣,这是引发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部分,不能不引起重视,那么,我们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专注于美术的学习呢?

1.掌握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其兴趣

教师应科学看待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制订符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学生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有其自身诉求,因而会产生不同看法,美术教育首先考查的就是学生观察事物、感知事物和表现事物的能力。因此,教师引导学生绘画入门时,应鼓励其多创作自己喜爱和想表达的东西,这正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时机,因为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切身感受到画出自己喜欢的事物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另外,教师应及时地给予学生鼓励,对于刚入门的学生来说,老师的支持和肯定将会使他们走得更远。

2.破除旧观念,提高审美能力

初中美术教育因地域区别而呈现出不同水平,发达地区教学条件优越,师资力量雄厚,美术教学走在了同类学校的前列。相对落后地区的美术教学却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而举步维艰,美术教师需破除旧观念,不能以发达地区的高标准要求学生,要充分认识学生实际,多关注学生绘画时的内心感受和审美倾向,并以此为突破口善加引导。另外,教师需改变对艺术类科目的传统认知,消除偏见,并不断提高审美能力。美术学科除了要教会学生绘画技巧外,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美术的学习与创作。

3.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以兴趣为出发点,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3.1增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忌讳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这样的教学方法简单机械,不能很好地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其创造力。新课改要求师生之间应是真诚交流的“伙伴关系”,提倡师生互动交流常态化,进而活跃课堂氛围。如此,学生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将受到更多启发,创造力也将凸显出来。例如,教师在教授雕塑课时,针对来自相对落后地区的学生,应考虑到他们可能不太常用橡皮泥做雕塑,因而可带领他们一起挖泥土做雕塑,并鼓励他们按照心中所想捏出自己内心想象的东西。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不断给予肯定,激励他们深入学习。

3.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科学设置练习。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善于针对不同实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科学设置相应练习。对于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生,可从严要求,设置一些层次较高、难度系数较大的题目进行练习。对于正处于入门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应给予更多鼓励,练习题目的难易程度也要仔细考究。总之,教师制订教学计划时要注重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通过这种层次分明、递进有序的教学,学生将逐渐树立自信心,对美术产生日益浓厚的学习兴趣。

初中美术教学任重而道远,一方面,教师要破除自身的旧观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还要科学引导学生,尊重他们的内心感受和诉求。另一方面,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和老师交流,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从最基本的东西抓起,并不断练习。

参考文献:

[1]冯骥才.中国文化每分钟都在消失,2010-07.

[2]张慧泉.中国大陆基础美术教育发展概况与展望(1978-2002年)[D].上海师范大学;2003.

[3]李娟莲.中学美术教学中人体艺术欣赏初探[J].

篇10

关键字:水粉画; 小班; 创造性;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106-001

目前,幼儿对于色彩的认识,大部分幼儿园都是从油画棒入门。这是比较局限的,生活中有很多的色彩,而绘画的形式又是如此多样性,应该让他们通过多种方式来感知色彩。为了进一步发展小班幼儿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我园开设了小班水分画教学的实验。

一、绘画实例对比

在开设水粉的班级与未曾上过水粉的班级间我也作过一些比较,如在绘画大苹果时:

由于小班幼儿手的小肌肉发展缓慢,目测力尚未发展,加上油画棒比较短小,所以涂色不均匀,而水粉笔正因为比较宽大而适合小班幼儿画画。并且发现经常用水粉笔绘画的幼儿,在用油画棒绘画时,画面布局比较大,从练习涂色这方面来看,进步也非常快。同时水粉画以其鲜明的色彩深受幼儿的喜爱。当然这也不是否定了油画棒在绘画中的地位,毕竟在幼儿的启蒙绘画中,它也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以上的对比,我们可以意识到,如果有水粉画参与,那么对于幼儿的绘画将有更大的帮助。

二、引导幼儿认识色彩

水粉活动对小班幼儿认识颜色,使用颜色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色彩来源于生活:自然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如蓝蓝的天、清清的小河、绿绿的草地,这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色彩,老师可利用与幼儿一同散步的时间引导幼儿说说眼前所看到的色彩。在教室中玩“色彩宝宝”的游戏,通过老师或同伴的口令,寻找相应的颜色。在操场上追泡泡,根据太阳光对肥皂泡的折射,既锻炼了幼儿的运动能力,又体验到了大自然中丰富的色彩,这些都有助于幼儿形成色彩美感。

(二)在水粉活动中追求颜色:首先,从三原色着手。三原色是生活中常见的色彩,大部分幼儿都能很快说出其名称。这时,老师故作神秘地告诉大家,今天要为大家变个魔术,用调色的方法,让幼儿看到丰富的彩色,于是,幼儿迫不及待地拿起手中的画笔,在调色板上涂呀、玩呀,每个人都能调出不同的色彩。在他们的眼中,仿佛是发现了新大陆。就这样,他们喜欢上了水粉活动。渐渐地,过渡到近似色的认识。在户外我们观察到一朵红色的花,它有着很多的花瓣,但是每一片的颜色也不是完全相同。根据这个方法,幼儿也找到了不同的树叶,有嫩绿的,也有深绿的。在这些游戏活动中让幼儿慢慢感知这些不同的色彩。

在认识色彩的同时,我也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幼儿掌握一些水粉画的基本技能。如在练习平涂时,以印照片为主线,在画有白色蜡笔的底稿上,有幼儿选择色彩,从纸的一头画到另一头,中间不能留有空隙,为了看清自己的照片上拍了什么小动物,幼儿在涂色时是非常的仔细。对于幼儿的绘画,大多数是平面的,在一次讨论中,幼儿提出:幼儿园的柱子不漂亮,它都是一个颜色的。为此,我将所有柱子表面包上了厚厚的纸张,让幼儿分成小组绘画彩色的柱子。这个活动一方面能够让幼儿尝试一下立体作画的感觉;另一方面,锻炼幼儿大胆绘制线条,并且也培养了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三)培养幼儿审美能力:水粉活动能够培养小班幼儿大胆作画的能力,丰富的想象力,萌发幼儿的审美情趣。时常欣赏优秀的作品是必不可少的。在绘画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选择色彩时,有的幼儿往往比较主观,喜欢什么色彩,就会用一种色彩画满整个画面,使作品色彩单调;有的幼儿一个劲儿地调色,将画面弄得灰灰的。这时,我会让幼儿进行相互的评价,如画的大西瓜,有名幼儿将西瓜画成了紫灰色,这时旁边的同伴就会提醒到“这个西瓜怎么能吃呢,都烂了。我的西瓜是甜的,看……”扬起手中的画,这名幼儿马上意识到了,在画西瓜另一半时洗了洗笔,换上了鲜亮的色彩。让幼儿在水粉活动中产生对色彩的浓厚兴趣,重视教室环境的布置,也是很重要的。每次画完画,幼儿都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将他们的作品放置在做好的小镜框中,布置在教室里,既美化了教室,也能够提高幼儿的色彩能力,增强他们的审美情感。

三、注重绘画过程

儿童画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的思维、造型、色彩和表现手段都不同于其他绘画种类。不能用轻易地“好看”和“不好看”来下定论。评价者不经意,但对于孩子来说影响却很深远。或许,我们看到的“作品”是乱七八糟、杂乱无章的,特别是一些家长会非常的着急,一味教他画太阳、画小草等等,或是与其他孩子进行对比,然后得出结论:“咱孩子在这方面没有天分。”其实,只要在其原有的基础上有一些小小的进步,我们就应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特别是水粉绘画,在握笔绘画的同时,其实是在进行一个通感的训练。绘画时,需要握笔姿势准确,注意力集中。只有手眼协调了,才能将线条画的流畅,笔触才能到位。在不断的涂色练习中,也是色彩能力的锻炼。成人应以欣赏的目光来看待他们的作品。

其次,不要让幼儿模仿成人的范画,长时间的临摹,只能使他们成为范画的依附者,模仿工具,扼杀了他们内在的创作欲望。既然儿童画是一种表现,就要给孩子表现的能力和机会。

综上所述,通过小班水粉活动的开设,促进了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增强幼儿的审美情趣,丰富了幼儿的创造性,是我们值得开设的一门课程。

参考文献:

[1]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

[2]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3]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华东师大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