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10-23 17:26: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P2P;网络金融监管;国际经验;我国实践;融合
P2P网络金融模式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一种小微金融创新方式,这一方式的出现大大活跃了我国的金融市场,并进一步增强了数据的可获得性,是一种具有较强的普惠金融意义的金融形势。最近由于P2P对金融市场带来的融资效率的明显提升作用,社会各界对其给予了高度关注。随着P2P网络金融平台的逐渐发展,网络借贷的形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对于我国小微企业而言,“融资难”一直以来就是困扰其发展的主要问题。另外,随着这几年我国通货膨胀的日益加剧,银行存款的利息已经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再加之中国股市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手中拥有大量闲散资金的老百姓投资者们正急于为自己的资金保值增值寻求新的投资途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2007年第一家P2P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顺应时展而诞生。在P2P网络借贷市场的兴起与发展过程中,它立足于网络、不受地域的限制和约束,并且比传统的金融机构贷款更加便利、快捷。P2P网络借贷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数字化的信息具有较强的可识别性,政府通过对平台数据的直接监管,能够较快地掌握其发展态势,从而为政府宏观决策的制定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数据。由此可见,在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宏观监管下,P2P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但是,就目前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风险问题,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这些风险必将导致网络借贷市场的失灵。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关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研究由来已久,并且已经拥有一定的先进经验。那么在国内的P2P网络借贷市场上,我们又该如何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监管经验,缓解信息不对称、网络金融风险等问题呢?本文将就国际先进的网络金融监管经验作为研究蓝本,融合我国国情与实际,探索出适合我国的P2P网络金融监管的具体措施。
一、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概念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概念及主要模式
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最早是出现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但是当时并未给出具体的、详细的定义和解释。时隔一年之后,中央政府关于互联网金融给出了更为明确的定义,即:是在传统的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之间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实现的资金融通、投资、支付、信息中介服务的一种全新的金融业务模式。
从本质上看,互联网金融其实就是互联网信息技术、金融行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后产生的一个全新的业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金融行业二者之间的不断渗透、交融,为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可以分为两种模式的融合,即:一种为,传统的金融机构通过对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吸收,充分利用网络这一电子渠道为广大客户提供更为便捷的金融服务产品;另一种是,互联网公司充分利用自身的较为成熟的信息技术、已经拥有的海量的客户积淀,向金融领域发起进攻,将金融业务纳入到自己的主营业务范畴中,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特点
通过上述对互联网金融的内涵的基本界定不难看出: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该系统具有较为复杂的基本特征。具体而言,即:互联网金融具有较强的多主体性、主动适应型、环境的复杂性等基本特征。
1.多主体性
在互联网金融体系中,多主体参与是其典型特征。参与互联网金融的可以是企业、个人、相关的金融机构、政府机构等不同的主体。参与互联网金融的个人可能是资金的提供者,也可能是资金的需求者;参与互联网金融的企业具有多样性,可能是急需资金周转的公司、可能是将资金放贷给其他个人或企业的公司,还可能是像阿里这样的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企业;参与互联网金融的相关金融类机构既具备独立从事金融活动的权利,还会参与到互联网金融发展活动的创新中;参与互联网金融的政府机构主要是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有效的监管,它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发展的规模等起着关键性、指导性作用,并对互联网金融的健康、稳定发展起着积极的控制作用,同时还对各方面的信息与资源进行综合统筹整合、安排。
2.环境的复杂性
互联网金融主体是在一定的金融生态环境中进行的不同的活动,并与周边的环境进行各种交换。广袤的金融环境为金融主体营造了一定的发展平台与发展空间,但是,在这一平台中潜藏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而这种不确定性因素又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例如:信用风险、宏观经济风险、法律制度风险、创新文化风险等。
3.主动适应性
在复杂的互联网金融系统中,身处其中的不同主体,如:个人、政府、企业、机构等都必须尽快适应环境、主动学习、主动转变传统的金融理念、互动实现发散思维,唯有如此才能创新出符合大众所期待的、符合各方利益的新产品。
二、我国P2P网络借贷风险分析
P2P网络借贷的兴起绝非偶然之作,广大的市场需求是保证P2P网络借贷存在的基石。在网络环境中,社会闲置资金实现了跨越时空的、最大限度的匹配。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引发的P2P网络借贷风险也在不断发生。P2P的实质就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民间借贷的一种模式,互联网金融则是将金融与互联网进行了融合,并经历了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个人贷款、企业融资等不同的发展流程。可见,P2P网络借贷仅仅是互联网金融中的一小部分。
(一)由借款人引发的风险
借款人出于借款的需要,为了能够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借到自己需要的款项,很可能会出现伪造相关审核资料的问题,借款人向平台提交的个人资料的真实性还有待商榷。这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国在征信体系的构建方面尚不完善。虽然全国的统一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经过多方多年的努力后得到了积累,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和完善,但是其整体覆盖率仍较低。再加之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仅仅是实现了与各大商业银行、信托公司、金融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联网,而对于P2P网络借贷平台而言并不能使用该征信系统。因此,P2P网络借贷中很难对借款人所提交的审核资料进行有效认证,平台也无法全面的、准确地对借款人的资质进行评价。因此,P2P网络借贷因缺乏对借款人的信用进行客观真实、准确科学的评价,从而产生风控风险。
(二)由投资人引发的风险
在借贷关系中,投资人的行为一般并不会导致风险的发生。但是,笔者从事P2P网络借贷工作多年,在P2P网络借贷中,可能出现投资人利用第三方支付洗钱的风险、可能存在投资人资金来源合法性的风险、还可能出现投资人信用分析能力严重不足的风险等。由于P2P网络借贷的资金流动没有通过银行系统,不在我国反洗钱系统的监控范畴内,因此,P2P网络借贷很可能成为投资人洗钱的一条新途径。
(三)由担保人引发的风险
在全国范围内的陌生人之间进行的借贷,相互之间是缺乏信任感的,同时我国的征信体系也尚不完善,根本无法客观地、准确地对借款人的借贷风险进行评估,为了满足投资者的刚性需求,就需要出现担保人。在P2P平台中加入担保性条款,为投资人的本金提供保障,但是,平台的担保机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笔者认为,目前大多数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中的担保人的担保资质受到质疑,有的根本就不具备担保资质,这就造成担保人资质缺乏的风险。
(四)由平台引发的风险
在我国的P2P网络借贷行业中曾经做过一个不完全统计,这样的P2P网络借贷平台目前在我国大约有1000家左右,而民间具有这种P2P特征的借贷机构更是不计其数。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中已经基本形成了该行业的垄断,由几家平台公司主导全国的业务市场。这主要是由于目前在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才刚刚兴起,因此,由于平台自身的不完善引发的风险更为严重。由于平台引发的风险主要包括:小额信贷技术风险、线下审查的高成本风险、资金供求难以配对的风险、消费者隐私被泄露的风险、消费者不公平对待的风险、对不良债权的追索与处置风险、后备贷款服务机构缺位风险、期限错配导致的流动性风险、业务数据未被监管覆盖的风险、关联业务风险、监管套利削弱制度有效性的风险。
三、我国P2P网络借贷的监管现状
(一)我国与P2P网络借贷相关的监管主体
在过去,我国的金融监管属于机构型的、并不是功能型的,因此,我国在P2P网络借贷监管方面还处于空白状态。目前,我国P2P网络借贷监管已经被明确地归口于中国银监会,相关制度也相继出台。迄今为止,我国P2P网络借贷的相关监管主体主要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业及信息化部、中国银监会。由于P2P网络借贷的形成需要设立专门的公司,因此涉及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由于P2P网络借贷行为涉及到了互联网,因此涉及到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但是问题就在于上述这两个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十分有限、监管范畴十分狭窄,对于P2P网络借贷的金融属性根本没有涉及到。目前,我国银监会已经作为P2P网络借贷的主管机关,并在监管制度的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民银行为P2P网络借贷行为的在性质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并提出了“四条红线”是P2P网络借贷无法逾越的,即:平台不得提供担保、平台不得归集资金搞资金池、平台不得非法吸收存款、平台不得实施集资诈骗。每一家P2P网络借贷公司的成立都必须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注册登记,与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相比,P2P的准入门槛较低,目前我国很多P2P网络借贷平台都会将自己注册成为投资咨询公司、电子商务公司等,而这些注册的P2P平台的经营范围也都侧重于互联网技术与服务。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构建需要建立一定的网站才能开展正常的借贷业务,因此,就必须通过工业和信息部门的审核才能@得域名的管理权、使用权,但是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监管条件非常宽松。
(二)我国对进一步规范P2P网络借贷的现行法律框架
P2P网络借贷的法律地位、法律身份也是目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P2P网络借贷行业中需要面对的最为重要的风险。目前,我国已经对“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与P2P网络借贷之间的界限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是,这一规定并不是完善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之前界定的灰色区域还十分宽阔,这也为P2P网络借贷的监管套利留下了空间,也为P2P网络借贷行业的运行留下了一定的法律风险。
篇2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传统银行业 竞争 发展
在现代经济中,传统的银行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传统的银行主要经过汲取贷款和发放贷款来获取利润。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制度是禁止成本的随意活动和相对闭塞的经济,这使得我国的浮动利率和市场需要不太相干,所以国度规则的按期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例如,2013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公司和天弘基金管理公司共同推动宝藏失去平衡,资产规模超越100亿元只是一个多月,发射后的均衡宝库,不仅能够增强市场认可,但也可以冲破金融市场的治理形式,由于它能给客户带来更多的利益高于银行的利率规范。一旦有了类似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它将给当前的金融市场带来更大的影响。摘要网络金融和传统银行业有很多新兴的文献,但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传统银行业与传统银行业之间的关系并不多。
互联网金融的特殊优势分析:
1.高效便捷的3A自助服务互联网金融运营的基本策略是处理业务前台和后台与数据处理一体化。也可以在任何时间,提供方便灵活的服务银行客户的任何地方,并以任何方式,即所谓的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现在,先进的互联网金融系统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处理大量的银行业务集中处理。
2.同时。因此可以避免或降低传统银行无法克服的低效因素,如时间排队、重复通信。然后客户业务可以更有效地处理。平均成本是Low,并继续下降,为建设互联网金融“沉没成本”(SC)是固定的,不需要支付大量的日常开支。
每一个新业务(或每一个新客户)的边际成本(MC)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使得每一个业务平均成本(AC)与业务的增长不断减少,总成本曲线(TC)增长非常缓慢。因此,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使用达到一定规模后相对于传统银行而言,其成本优势将持续提高明显。成本分析功能对客户的锁定效果较强,熟悉互联网金融系统的学习成本非常高,一些客户还购买了数字证书的安全性要求,如耐用的物理设备成本高。当顾客的“转换成本”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锁定效应”。这种效应使得网上银行的创新能力得到了一些“特殊的奖励”。即使在难以获得专利保护的情况下,与传统银行的大多数产品相比,也不会产生过度竞争。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质量标准的国际互联网金融网上银行信息渠道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投资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市场营销国际服务贸易互联网时代国际马奥以实物国际贸易概论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图形界面交互建立长期客户向客户展示CI(企业识别系统)有机会充分的图像,并提供比商业机构更标准、更规范的服务。它避免了由于员工的服务质量高低或员工情绪的不同而带来的不同的服务满意度,避免了传统银行业中大量的不可控因素对工作质量的影响。
篇3
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金融;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进步,大数据时代到来。金融信息的传递方式、各种信息应用的方法和各种相关技术手段层出不穷,传统金融行业已经借助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技术手段,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行业,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带给我们众多的冲击。
一、互联网金融彰显传统金融所难能企及的优势
互联网借助于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更显其商机无限,互联网金融信息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强势和越来越不容忽视。互联网金融一出现,就为金融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以至于凡金融业注定和互联网结缘。对于互联网的利用成为金融业积极探究和加快实践的热门话题。各大互联网企业也敏锐地捕捉和抢占金融业的商机,积极寻求与金融业合作的各种可能性,金融业和互联网的合作在我国的典型产物是四大商业银行推出的网上银行。
(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
何谓互联网金融?很明显,这是金融与互联网结合的产物。广义上理解,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业的业态;从狭义理解,互联网金融体现在货币的信用化流通上,也即资金融通的渠道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的。互联网金融在当下最为常见的形式有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的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金融电子商务等。2012年,随着专家和学者提出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出现了由传统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的全新商业模式。例如,天弘基金与支付宝在2013年6月份合作推出了“余额宝”理财支付产品。“余额宝”上线以后,短短几个月内,资金规模便突破千亿,用户数突破3000万,成为中国基金史上第一个规模突破千亿的基金。“余额宝”在业务模式和技术架构上的创新,给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反响,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标杆案例,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互联网金融所具有的巨大潜力。能够实现如此快速的发展,多样化的IT技术手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推动力量。传统的金融机构是所有行业中设备投入较多的之一,设备使用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营业网点分散,强调工作的稳定性,使用安全性要求高,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比较大,同时,在各种相关设备使用率方面普遍比较低。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比较严重,不利于数据的共享和交互,无法实现动态资源共享。传统IT结构在互联网时代对金融行业的制约已经越来越明显。马云曾言“:阿里巴巴集团未来发展有三个阶段——做平台、做金融、做数据。”而这三个阶段都需要新型IT技术作为技术支撑,互联网时代金融行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大数据是真正的金融核心资源,而云计算则是金融的核心技术,二者必然成为未来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重要的手段。
(二)大数据是互联网金融新型的数据管理方式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适用于大数据的技术,包括大规模并行处理(MPP,Massively,ParalblleProcessing)数据库,数据挖掘电网,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扩展的存储系统。简单地说,大数据技术是与过去的数据技术相比较而来的定义,也即在数据的获悉、取得、存储、处理上迅捷、准确、海量。大数据必须借助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统计、比对、解析,方能得出客观结果。概括大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四:规模大,价值高,交叉复用,全息可见。尤其从后面的两个特征看,更体现出对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这种处理能力与过去的数据处理能力相比较,是一种飞跃式的进步,也即可谓n次方的进步,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力。随着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三)云计算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工具
云计算的英语表述是cloudcornputing。云计算的概念源于网络,更与互联网相关。互联网金融以云计算来作为数据处理工具,可使金融信息、金融服务、金融管理、金融发展利用互联网在虚拟化状态下实现。这里的信息和资源是“云”量的,既包括可利用的金融闲心,也包括可参照的金融信息,更包括可供开拓金融业但尚未被识别和利用的金融信息。因而,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中可利用的金融资源对于使用者说来十分广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可以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可以开拓创新,创造出新的更富有成效的资源。云计算应用于互联网金融,旨在通过网络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完美系统,并借助SaaS、PaaS、IaaS、MSP等先进的商业模式来为金融业服务,利用其强大的计算能力通过终端为用户便捷、高效、即时服务。云计算的最大优势就是,“云”处理能力能为进终端用户减轻和减少处理负担到极其便利地利用输入输出设备就可实现。互联网金融是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的契合,二者互为条件,相互支撑。云计算提供给大数据以单台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载体,以分布式计算架构来完整数据处理;大数据则将海量数据集合起来,通过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云存储和虚拟化技术来实现所要求取的信息处理结果。
二、云计算和大数据的组合带来互联网金融的朝阳业态和无限商机
大数据通过有效数据的分析可以重构服务模式,在不断适应、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的同时,还能适当引导、创造客户需要。当然,只有通过云计算的超大超强计算能力,通过互联网提供动态的服务交付和使用模式,才能让那些产生的数据发挥出它们所具有的真正的价值。所以说,大数据和云计算给互联网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契机。再具体些说,“大数据”通过互联网这个载体得以实现对金融业的各类信息的处理作用,提高金融业经营管理效率,为金融业衍生新的服务品种和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互联网金融将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金融成本显著降低。二是互联网金融为客户带来形象生动的体验。三是云计算和大数据相结合。四是移动互联网方向的不断发展。前两者保证商业的可持续性,后两个方面则是从技术手段方面保证技术的可行性,但追根究底都离不开云计算与大数据发展的影响。金融行业是计算能力的使用大户,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每个参与者将面对更庞大的海量数据的处理。传统的IT部署面临物理极限情况,互联网金融条件下,金融行业采用云计算进行海量信息处理的能力和优势已经被公认。未来,通过云计算数据中心,可更好地发挥其对金融机构的计算服务作用,金融行业的产品和服务的开拓创新有了更大的实现可能。互联网金融将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支付等新型的技术手段和支付手段,为资金供求双方提供低成本的、高效的服务模式。
三、互联网金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下,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金融业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很多金融机构也经意识到并在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来加强经营管理,争取更好的经营业绩,但是基于传统架构的直销和清算系统已经奠定的基础,顺利应用和高效应用的效果还显露不足。云计算的利用在理论和技术层面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并将随时扩容以应对互联网流量的变化。91金融三年前就开始做互联网金融,91金融是基于互联网金融产品导购的平台,通过对用户数据的分析来赚钱。91金融有限公司CEO许泽玮认为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将会经历三个阶段:首先,金融大数据越来越多地接入。在发展前期可见银行的内部交易系统、支付宝、网上基金、经济波动数据等将朝向更多更大方向发展,包容进越来越多的数据处理业务。在接下的发展阶段更多非直接数据不断涌入,如用户在更多金融平台上的行为的数据以及用户对于一些金融现象的情绪变化数据。
篇4
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总体规模已经超过16万亿元,成为市场中最大的资产管理机构,但近年来遭受到了来自互联网金融的冲击。2013年年中,阿里巴巴的余额宝横空出世,在短短半年时间规模突破1800亿元,一年时间内规模突破5500亿元,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此后,苏宁的零钱宝、腾讯的理财通、百度的百发、京东的小金库等众多互联网理财产品相继推出、蜂拥而来,大有颠覆市场格局之势。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商业银行仓促应战,很多商业银行推出了类似的宝宝类产品,但效果并不理想。此后,随着资金市场流动性充裕,互联网理财产品所挂钩的货币基金收益持续走低,投资回报吸引力下降,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势头才有所减弱。但应该看到,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发展形态是很难预测的。凭借着在互联网技术和理念的先天优势,版本升级后的互联网理财的市场竞争力必将更加强大。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如何应对,将会是一个艰难的、却又是永恒的课题。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理财业务可以摆脱时空局限,实现与各种生活场景的无缝对接。
互联网的核心在于连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买方与卖方之间的连接完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很多原有的商业模式得以重构。在传统概念中,理财业务是一个独立的业态和场景,人们要去固定的场所(如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通过主动的、形式化的行为(如与金融机构签订理财产品协议),将不需用于日常支付的、确定数量金额的货币,交予理财管理人进行管理。这一场景与人们日常的交易、支付、社交等各种生活场景是相互独立、彼此分离的。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改变了这一点。回顾国内互联网理财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互联网理财的发展不是凭空而出,而是经历了从电商交易到网上支付、再到互联网理财这一发展脉络。例如阿里巴巴最先推出淘宝满足客户的交易需求,在此基础上推出支付宝满足客户的支付需求,又在此基础上推出余额宝满足客户的资金增值需求。客户把钱转入余额宝即购买了由天弘基金管理的余额宝货币基金,可以获得收益,余额宝内的资金还能随时用于网购支付,灵活提取。在这种情况下,理财活动完全嵌入到交易和支付活动中,既拓展了理财服务的场景,也为客户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性。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幅度降低了理财业务的门槛,使得长尾端客户的理财需求得以满足。
对商家而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极大地拓展了客户群体的范围,而且大幅度降低了客户营销和服务的边际成本,使得降低服务门槛和产品价格成为可能。例如传统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起售点一般不低于5万元,期限不少于1个月,而互联网理财产品一般不设起售点,可以T+O交易,7*24小时随时赎回取现。目前余额宝用户数超过1.5亿人,远超任何一家商业银行理财客户数,但单一客户平均资金规模不足5000元,远低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起售点。从这一点上讲,互联网理财产品真正实现了普惠金融的目标。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推动了理财业务的去中介化,有效地提高投融资运作的效率。
目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依然是“表外银行”的运作模式,即由商业银行发售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然后将募集资金投资于非标债权资产、债券、股票等标的,并按理财产品协议进行还本付息,商业银行承担事实风险和刚兑义务,与表内资产负债经营没有根本差异。这种运作模式仍然属于间接融资的范畴,由于无法解决投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成本约束等问题,很难为中小客户提供投融资服务。而目前包括P2P、网络众筹等互联网理财创新模式真正实现了投融资双方的直接连接,既可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为客户打开了新的投资领域。同时,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为互联网理财的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理财业务提供了完全开放竞争的平台,极大地降低了客户选择和转移成本。
传统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客户群体相对固定和封闭,主要面向本行的存款客户,相对繁琐的开户、划款等业务流程加大了客户的转移成本,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客户黏性。而互联网精神的核心是开放、平等和共享。借助于互联网平台,一方面卖家可以很方便地找到买家,商户的目标客户群体理论上可以是每个人;另一方面买家也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卖家,便捷的业务流程使得客户选择和转移的成本很低。互联网理财业务领域中价高者得、赢家通吃的特征更加明显。
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打造真正的“流程银行”。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冲击不仅仅在于技术层面,更在理念层面。回顾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历程,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理财业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对在利率市场化和投资渠道多元化的大趋势下存款流失而采取的被动之举,而非顺应金融市场发展趋势和推动业务战略转型的主动选择。商业银行关注的更多是理财业务所带来的存款、中间业务收入等自身利益和短期目标,对理财产品是否真正满足客户需求并不关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普遍存在同质化严重、期限费率等设计不合理、认购程序繁琐等问题。用互联网语言讲,就是理财客户的痛点太多、客户体验较差。这种“以银行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与互联网金融所追求的“以客户为中心”、围绕提升客户体验开展业务的经营理念相去甚远。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如果仍然抱守为我独尊的心态,漠视客户需求、脱离市场变化,必将失去投资者的信任和市场地位。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应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并围绕这一经营理念对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整再造,打造真正的“流程银行”。“流程银行”的基本特征就是以客户需求和体验为中心设计业务流程,以业务流程为中心配置资源。“流程银行”的概念在国内热炒了几年后已经逐渐被人淡忘了,但这却是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重塑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发挥资产端的资源禀赋和能力优势,坚持专业化发展道路。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背景下,BAT从电商交易、搜索、社交领域发端,进入支付领域并已逐渐取得优势,商业银行原先引以为傲的客户规模和渠道资源与BAT相比已经黯然失色,商业银行在负债端的优势已不复存在。但商业银行在资产端,尤其在债权类资产市场仍具有独占优势,目前商业银行存量贷款规模已经超过70万亿元,持有的债券规模接近20万亿元,每年新增贷款规模接近10万亿元,每年商业银行主承销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规模超过3万亿元,这些债权类资产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基础资产池,也是其他任何理财机构无法比拟的。商业银行应利用好这一巨大资源,将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做大、做专、做强。随着国民财富的不断提高,投资者的理财方式将从购买单一理财产品模式向资产组合配置模式演进,而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是资产组合配置的基础,未来市场需求巨大。商业银行打造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将有助于在理财市场中确立真正的竞争优势地位。
篇5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上海自由贸易区 开放型经济 法律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252-01
一、“一带一路”战略下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背景
2013年,中国决定建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5年12月,国务院了首份推进我国自贸区建设的战略性、综合性文件《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对自贸区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文件指出,要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商建自由贸易区,形成“一带一路”大市场,将“一带一路”打造成畅通之路、商贸之路、开放之路。
二、“一带一路”战略的目标与功能
1.目标
“一带一路”旨在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加强与亚非欧和世界各国互利合作。不难看出,“草原计划”、“欧亚联盟”、“一带一路”的目标基本一致,都是旨在扩大所在国对外开放,深化与欧亚地区国家经济合作,促进本国和欧亚地区经济发展。
2.功能
通过国际产能合作,拉动全球市场需求,有力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上海自由贸易区须推动双方之间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想通,为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自贸区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上海自由贸易区开放型经济存在的法律风险
1.金融犯罪猖獗
CAFT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后,资金出入境、贸易融资等活动更为频繁,衍生出一些处于监管灰色地带的金融机构,个体户、小型贸易公司更倾向于利用不合规的金融机构以缩短交易成本获取更大收益,而利益蒙蔽下的违法操作得不到及时控制与有效监管将会使非法活动泛滥成灾,也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有序竞争,损害金融机构的声誉和正常运行,威胁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因此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下,上海自贸区反金融类犯罪监管合作刻不容缓。
2.互联网金融犯罪日益横行
“上海自由贸易区互联网+”带来网络恐怖犯罪监管新挑战,跨境电商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机构以合作方式进入上海自由贸易区,随着“电商丝路”格局的深化,上海自由贸易区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网络犯罪挑战。网络的开放性、跨国性和共享性,导致跨境网络洗钱犯罪具有高科技性、国际性和隐蔽性的特征,使得跨境网络洗钱犯罪形式更快速、更隐蔽,追查难度增大,并且各国跨境网络侦查技术、刑事管辖规定存在差异,使得洗钱分子往往利用各国监管真空地带进行跨境洗钱,境内外很多恐怖组织利用网络犯罪来宣传他们的极端思想、招募人员、策划恐怖袭击、从事洗钱犯罪活动,加大了监管难度。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犯罪的日益横行阻碍了上海自由贸易区内“一带一路”战略的实行。
3.金融体制的法律风险
我国现有的金融体制以管制为基本特征,不管是内资还是外资,设立都需要进行审批。如此一来,在我国设立自贸试验区就需要更大力度的改革创新和系统的制度性改革。所以,金融领域的制度创新充满了复杂性和艰巨性。例如,在上海自由贸易区金融监管不利的情形下,国内利率{于国际市场利率,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如果此时开放资本项目那么可能会有大量的热钱”涌入自贸试验区,从而造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四、“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上海自由贸易区开放型经济存在的法律风险防范路径
1.完善开放型经济现有合作机制
2014年,中国开放型投资高达1230亿美元,同比增长14.2%,成为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据不完全统计,上海自由贸易区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规模在1亿至10亿美元的案例数约100余起,10亿至100亿美元的大规模投资则约20余起,投资主要集中在采矿、交通运输及制造业等领域。因此,完善“一带一路”战略下,上海自由贸易区沿线家现有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就显得尤为必要。
2.借鉴天津自由贸易区投资的改革制度
天津自由贸易区实行负面清单制度,负面清单制度充分体现了“法不禁止即自由”,上海自由贸易区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导下,须充分尊重个人、企业、经济组织在合法的框架下自由地进行贸易。此外,金融资本项目、投资税收政策等具有代表性的投资制度,也需要在开放的资本运行模式下,依照国内关于财政、税收法律制度对上海自由贸易区金融资本项目运营等一系列开放型经济活动进行规范。
3.逐步开放金融资本项目
随着上海自贸区经济的逐步开放,我国金融资本项目发展的进程明显加快,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可依照以下顺序逐步加快对金融资本项目的开放:先放开有直接真实交易背景的金融资本项目,后放开无直接真实交易背景的资本项目;在无直接真实交易背景的金融资本项目中先放开与实物交易间接有关的金融资本项目,后放开与实物交易无间接关系的金融资本项目;先放开长期资本交易后放开短期资本交易;居民境外资本项目交易优先于非居民境内资本项目交易的开放;对机构投资者的开放优先于个人投资者。但有―点需要指出的是,自贸试验区金融资本项目的自由化是为投资便利化和贸易便利化服务的而不是毫无保留的所有的资本项目的自由化。
4.加强对金融犯罪的惩戒
4.1上海自由贸易区须完善海关、外汇管理局及对外贸易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同时加强对此类金融管理部门的监督,“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对行政执法人员履行职责的行为、依据、处理结果予以及时公开,便于公众监督,提高管理效率。
4.2加强上海自由贸易区网络安全中心的建设,预防互联网金融安全犯罪,聘请相关的专家及技术人员防范黑客等恶意入侵金融安全系统的行为。
4.3对于洗钱等金融类犯罪予以严厉打击,可完善相关的刑事法律制度,提高起刑点,加大财产刑、自由刑等处罚力度,对实施此类犯罪人员起到威慑作用。
参考文献
[1]桑百川、杨立卓.拓展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关系,《经济问题》,2015年第8期.
[2]王蕊、袁波.《中国自贸区发展与开放水平分析》,载《国际经济合作》2015年第6期,第58页.
篇6
两类事件对金融机构带来的损失,前者是声誉风险,后者是营销资金。在金融行业,尤其是我国相对封闭的金融IT系统中,这些损失尚可估量,而在新一轮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类似发生于2016年由黑客通过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系统多次“打劫”孟加拉等国央行实施巨额资金转移的事件,则更让金融业者警醒。“在基金行业,我们的威胁情报系统曾发现一种木马病毒――‘基金幽灵’,攻击者通过它控制内网服务器去查询基金公司交易系统数据库,读取其委托下单信息。我们将这一情报上报监管部门,并配合执法机关展开抓捕,获得了该恶意软件从主控中心到用户端的样本。后续在更多用户中排查,我们发现有近600台设备感染了这一病毒,而这些设备主要分布于证券基金行业。”北京神州绿盟信息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盟科技)金融行业技术总监徐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金融业一直是APT攻击重灾区,这类攻击依托恶意程序潜伏于关键主机、服务器中窃取信息资产,往往会对金融机构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严重危害。这也将是2017年金融IT风险防范工作的主线。”徐特表示。
威胁情报新生态
“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及其重要数据不受攻击破坏。”在中央网信办近日的《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中也明确强调,要着眼识别、防护、检测、预警、响应、处置等环节,建立实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制度。
随着金融业务多元化,网络节点连接密度增加,网络结构日趋复杂,传统边界防护方法显然已不再适应新的威胁形势。要做到更有效检测、更快速响应,获取威胁情报的能力成为考验企业防御APT攻击能力的关键。
获取威胁情报在于“知彼”,对传统金融机构而言,首先其信息渠道的畅通度一般会低于安全厂商,其次他们对漏洞修补,特别是临时加固措施较为欠缺。“相比之下,绿盟科技更有优势。”徐特表示,“绿盟科技威胁情报系统(NTI)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其接入了2000余台部署在企业客户内网客户端的安全监测监控设备,能得到许多一手的企业内网设备告警信息。另外,在金融行业,绿盟科技还为数百个金融行业客户的网站和互联网系统提供7×24小时监测服务。通过服务与上千余家金融客户有业务往来,已为300多个站点提供网络监测服务,绿盟科技积累了可观的行业网络安全数据。”
威胁情报一般来源于四方面:行业联盟的分享或交易、安全防护系统运作过程、研究人员的独立研究以及安全事件的调查取证溯源活动。其中,安全事件调查取证溯源活动是鲜活的、持续贡献并可检验证伪的重要威胁情报来源。“绿盟科技也曾参与金融业相关安全事件的调查取证,这些情报在面向不同用户、不同行业时得以分析、共享,也将成为我们用户对抗攻击、降低风险的有效武器。”
金融业一般都会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终端防御系统、身份认证系统等多个安全类软硬件产品,安全产品越来越多,但彼此割裂,绿盟科技也在有意识为用户构建一个更完整、更立体的安全防御体系。
安全服务新升级
我们希望我们的安全解决方案能实现智能、敏捷、可运营。徐特强调:“我们需要一个平台很好地管理既有安全设备,实现智能;也需要更有效地检测、更快速地响应,实现敏捷;同时也希望依托绿盟技术团队和来自合作伙伴、安全响应中心的外部力量,帮助用户实现闭环的安全风险防控。”
风险由资产、威胁、脆弱性三要素构成。其中,对组织而言只有脆弱性是可控的。来自IT系统内部的脆弱性往往表现为安全漏洞。金融行业现在最常见且分布最广的是应用漏洞。
针对漏洞管理,金融机构一般会使用系统漏洞扫描、WEB漏洞扫描、配置核查等设备,有时也会购买渗透测试、代码设计等服务,来进行多渠道的检查和修复。“以前的经验是在新系统上线、新设备上架时,会因为变更去做流程性的检测,一旦发现漏洞就尽快去修复。”徐特表示。
篇7
商业化经营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这是困扰“三农”金融服务的根本问题。总结分析几十年来的“三农”金融服务情况,笔者认为,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应该坚守两个底线:一个是党和国家要求的社会责任底线。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控股的金融机构开展“三农”金融服务,既是自身发展需要,也是履行国有资本意志的必然要求,不能简单地用利润最大化这个标准来衡量。比如,对于农业银行这样面向“三农”的大银行,必须把风险偏好建立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另一个是商业化经营要求的保本底线。实践证明,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要始终把商业可持续作为首要前提,在服务到位的同时做到风险和成本可控。不计成本、不讲风险地服务“三农”,会挫伤金融机构的积极性,也会削弱金融机构的长期服务能力。
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过程中,既不能因为坚守商业保本底线不去服务“三农”,也不能因为坚守社会责任底线放弃商业经营原则,必须深入研究思考如何将这两个底线有机地统一起来。
坚持以发展带动服务“三农”能力提升。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商业化服务“三农”的新路子,在发展中做好“三农”金融服务,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如农业银行2014年6月末的县域贷款余额达到2.54万亿,比2008年增长206%,年均复合增长率22.55%,比同期全行贷款年均增速高出4.17个百分点。
努力寻求商业化经营和践行社会责任的结合点与平衡点。在对外服务上,金融机构要积极运用商业金融的理念、产品、模式和工具支持政策性、公益性的“三农”发展事业。比如,农行向首都平原造林工程提供21.3亿元贷款,促进首都生态环境保护。在考评机制设计上,金融机构在考核基层机构点均、人均业务量和效益时,可探索加入对服务“三农”社会责任相关指标的考量,引导金融机构积极主动地服务“三农”。
树立和增强“雪中送炭”的责任感。金融机构不能只做锦上添花的事,更要勇于和善于“雪中送炭”。像在、新疆等老少边穷地区,虽然业务量小、经营成本较高,但当地群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和愿望仍然较强,金融机构应坚持在这些地区设立多种服务网点,以发扬和体现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统筹管理和放权搞活的关系
与城市客户相比,“三农”客户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从地域来看,分布散,区域差异大;从资金需求来看,规模小,周期短,季节性要求高,受自然条件影响大;从客户资质来看,财务报表等“硬信息”往往不足,主要依靠人品等“软信息”识别风险状况。“三农”客户这些特征往往难以与一些金融机构过于集约化的经营体制相适应,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妥善处理好统筹管理和放权搞活的关系,切实解决管理链条过长、业务流程繁琐的问题,进一步贴近市场、贴近“三农”,提高“三农”金融服务的效率。
厘清各级机构的职能分工。对金融机构而言,在服务“三农”过程中,哪些需要总部统筹管理,哪些需要放权到分支机构?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切实深入到基层、深入到员工、深入到客户,充分了解“三农”金融业务的实际情况,找准影响服务效率的关键和症结,在此基础上厘清各级机构的管理和经营权限。特别是对于应该由总部统筹管理的事项,要通过优化完善制度、厘清部门职责边界和加强督导落实等方式,分门别类地解决好政策制度不适用、流程不合理、执行力不强等突出问题。
积极稳妥地推动适度简政放权。除必须由总部统筹管理的制度和流程外,应该充分相信基层,放权给基层,下沉经营重心,缩短决策链条,充分调动各级机构服务“三农”的积极性。在具体方法上,可以采取“试点-评估-优化-推广”的方式,做到“放而不乱”。
要做好管控引导。金融机构总部在适度放权的同时,也不能一放了之、放任自流,而是要发挥整体的资金、网络、专业和管理优势,确保“三农”金融服务稳健发展。为此,在“三农”金融业务具体经营交由分支机构负责的同时,也要切实加强总部的管理、督导,形成服务“三农”的整体合力。
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
能不能科学而艺术地把握好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平衡点,是决定“三农”金融服务成败的关键。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要坚决避免两种倾向,既不能因噎废食,片面强调“三农”业务发展的风险,致使“三农”业务裹足不前,服务不到位;也不能盲目追求“三农”业务发展规模,对其中的风险隐患视而不见,最终背上沉重的包袱。为此,笔者认为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要坚守“三农”业务发展的风险底线。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必须始终绷紧风险控制这根弦,坚持底线思维,任何时候都要将不良贷款控制在能“承受”的范围内。
适度提高对“三农”业务的风险容忍度。在我国进入发展新常态阶段,“三农”金融服务风险较大的状况仍然客观存在。如果在风险管理上,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三农”和城市业务,就会压缩“三农”金融业务发展的空间。因此,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都需要适当提高对“三农”业务的风险容忍度。金融机构应通过优化调整经济增加值、经济资本占用系数、内部转移定价等内部管理考核指标等方式,打消基层机构服务“三农”的顾虑。监管部门也应对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进行差别监管,适当放宽“三农”业务不良贷款等考核指标的监管标准。
切实加强“三农”业务专业化风险管控能力。“三农”业务的风险特征有其独特性,这就要求金融机构探索一套适应“三农”业务特点的风险控制体系。从农业银行的情况来看,这几年建立了专门的“三农”业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制定了“三农”业务风险管理政策纲要,出台了客户评级、贷款分类、风险定价等一系列制度办法,“三农”业务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升,风险总体可控。
资源投入和效益产出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三农”和县域经济日益繁荣,为“三农”金融服务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与城市金融相比,农村金融资源投入大、经营成本高、效益产出低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机构对“三农”和县域市场增加资源投入的积极性。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方努力。
一方面,金融机构要以战略眼光来审视和衡量“三农”金融业务。必须跳出一时一地得失的小圈子,充分认识我国“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光明前景,做好资源投入的总体规划。要从近景、中景、远景等不同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发掘“三农”业务的战略价值和长期效益,始终不渝地加大对“三农”的有效投入。在资源配置方式上,要加强业务条线和资源配置部门的协调配合,努力增强“三农”业务资源投入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在这方面,农业银行进行了大量探索,从2010年以来持续按照“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安排“三农”信贷计划,按照高于全行平均水平安排县域费用计划和固定资产配置计划,对农户贷款、小微企业等给予优惠的经济资本风险权重,并足额匹配经济资本计划,有力地保障了“三农”金融业务发展。
另一方面,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增加农村金融资源投入的外部环境。各级政府应当进一步向“三农”倾斜各类资源投入,提升农业农村的产出水平和经济回报,这是吸引金融资源投入的治本之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对农村金融服务的各类财税、保险、货币和监管政策支持,强化正向激励,帮助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实现财务可持续。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对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过程中获取的公平合理的利润水平,社会各界也要给予理解和支持,以调动更多的机构、更多的人力、更多的资本服务“三农”。
巩固传统业务和创新拓展客户的关系
当前,农村金融需求呈现明显的多层次特征,有的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需要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信托租赁等一揽子现代金融服务,而普通农户的需求仍主要集中在存贷汇等传统金融服务上。因此,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时要抓住客户、产品、渠道等核心要素,厘清和理顺三者之间的适配关系。既要巩固传统业务,满足基本需求;更要注重通过创新拓展客户,依托现代化、多元化的产品和渠道,夯实客户基础,推动业务健康发展。
篇8
央行《2016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4.61万亿元,同比多增9301亿元,同比增速为14.7%,超过2009年一季度4.59万亿元的历史最高值。与此同时,房地产贷款增加1.5万亿元,同比增速为22.4%,高于各项贷款7.7个百分点,占一季度贷款增加额的32.5%。个人住房贷款增加额占一季度贷款增加额的22%,比一季度贷款同比增速高10.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一季度贷款的三分之一流向了房地产行业,五分之一流向了个人住房贷款。
众所周知,2015年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暴露压力持续上升,商业银行口径不良贷款余额增51%,不良率升至1.67%的高位。2016年一季度,这一趋势继续恶化,商业银行平均不良率已突破2%;尤其是房地产相关信贷的大量增长,可能为未来的新增不良贷款埋下伏笔。
对银行业而言,当前的核心问题是不良贷款存量压力依旧较大,银行为减少不良贷款以及利差下降等对利润增长的负面影响,可能会把业绩规模做大做快以实现短期收益,而此举亦与其长期风险的积累相矛盾。因此,如果这个问题未能实质性解决,则市场对银行信贷风险的担心始终挥之不去。
潜在不良风险一触即发
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正常贷款余额为78.3万亿元,其中正常类贷款余额为75.1万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为3.2万亿元;而不良贷款余额为1.39万亿元,较上季度末增加1177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5%,较上季末上升0.07个百分点。
整体来看,银行风险呈现可控状态,不过,由于之前部分产业转型升级过度产生了大量不良贷款,之后要进行的国企改革涉及的贷款处置量和规模仍然比较大,银行业潜在的不良贷款风险仍不可小视。
中信建投认为,我们可以用三个层级的数据来观察银行不良贷款的情况,它包括最大口径、一般口径和最小口径三种情况,结果显示,2015年名义不良贷款余额增长幅度超过40%,商业银行口径增幅达到51%。全口径不良率接近2%,商业银行不良率为1.67%。
首先,从最大口径即银行业金融机构口径进行观察,它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数据一般由银监会披露,但至今尚无定期披露机制。根据媒体披露的数据,截至2014年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接近1.48万亿元,不良率为1.60%;而截至2015年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接近2万亿元,不良率接近2%,整体不良余额增幅约为35%-40%。
其次,从一般口径即商业银行口径进行观察,它包括五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以资产规模计大致相当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77%。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数据由银监会按季度定期披露。根据银监会的数据,商业银行2015年名义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水平继续双升,且上述两个指标均达到20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而且,商业银行名义不良呈现三个基本特征:1. 2015年不良贷款余额增幅继续加速,不良贷款余额同比增幅在2015年内持续保持50%以上,是本轮经济周期下行以来增速最高的年度。2.自2013年第四季度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连续10个季度上升,2015年第四季度升至1.67%。3.在经过核销、转售等财务处理之后,商业银行报表呈现的不良贷款结构基本稳定。
最后,从最小口径即上市银行口径进行观察,目前,在A股上市的银行共16家,根据监管要求,上市银行的披露周期是季度,其中细项数据的披露周期是半年度或年度。根据已经披露的16家上市银行2015年年报的数据,不良贷款余额在2015年内的增幅约为50%。
尽管目前上市银行的估值已处于历史底部,但市场认为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指标相对静态,不能完全反映其资产质量的潜在发展趋势,基于此,中信建投提出三项替代指标作为“潜在问题资产”的度量方法。
第一项替代指标是“关注+不良贷款”,该指标可以修正银行在不良暴露层面的顾虑。以10家代表性的上市银行的数据作为参考指标,结果显示,2015年关注类贷款增长33%,年末关注类贷款占比3.50%,较年初提高0.6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关注+不良贷款累计规模在2015年增长37%,占比升至5.17%。
第二项替代指标是“逾期贷款”,该指标可以修正五级分类过程中的主观因素。10家上市银行逾期贷款增幅为45%,年末逾期率为2.64%,较年初提高64BP。
第三项替代指标是“核销前不良贷款”,该指标可以修正财务处理的影响。10家上市银行2015年大幅提高了核销规模,总计核销了2910亿元,同比扩大72%,据此推算核销前不良贷款在2015年增长了5851亿元,较2014年扩大了75%,相当于2014年年末账面不良贷款总额的96%。
从上述三个替代指标的情况来看,2015年以来,银行潜在信用风险压力并未减轻,多项指标增量和增幅均处于多年高位,尽管2015年全年信贷风险持续暴露,但2016年新增风险暴露的压力仍不可小觑。
风险跨部门小幅蔓延
如果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细分结构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整体而言,银行业信贷风险存在从中小微向对公部门蔓延的趋势;从期限结构看,短期贷款不良升幅偏高,原因可能在于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更多使用短期贷款;从行业分布来看,风险较大的仍然是制造业和贸易行业,商业服务业和个人按揭升幅较大但基数较低;从区域分布来看,环渤海和中西部不良贷款增幅偏高。
2015年,代表性银行对公不良贷款增幅提升至46%,四年来首次超过零售贷款不良增幅。我们对可获得较完整数据的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历史分析显示,不良贷款在对公和零售两大类别上的分布主要体现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12-2014年,风险集中在小微贷款领域。上市银行零售贷款不良余额增幅较高,原因可能在于零售贷款余额增速较高(年化18%),以及零售项目下的小微企业和个人经营性贷款风险持续暴露;第二个阶段是2015年,风险蔓延至对公领域。对公贷款不良升幅跃升至46%,超过零售部门,这表明信贷风险向公司业务条线蔓延。
从期限结构来看,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短期贷款压力较大。2015年,代表性银行短期贷款不良增幅达到67%,明显超过中长期贷款的不良增幅。事实上,2013年以来,一直是短期贷款不良上升较快,尤其是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表现得更为明显,这里的原因可能包含多种因素,而且会因银行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别,但至少说明在短期贷款里,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占比较高,而这两类企业是本轮不良贷款上升的重灾区;与此相对应,中长期贷款中的国家项目较多,质量风险问题暂时尚未集中爆发;而短期贷款由于到期日较早,风险问题率先显露。
从行业结构来看,制造业与贸易行业仍是不良贷款的主要发生领域。2015年,代表性银行不良贷款在行业分布上继承了前期特征,制造业和贸易行业仍是主发生行业。从农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的不良贷款行业分布来看,主要体现出三个明显特征:第一,存量风险集中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上述5家银行合计分别为1090亿元和888亿元,这两类不良贷款在2015年增速相对较低,但仍然达到42%和63%;第二,增速最高的行业是商业服务业,达到246%,但该类贷款不良余额较小;第三,市场关注度较高的房地产行业和公共事业类贷款,余额规模中等,分别为126亿元和128亿元,增速均为74%。
从农业银行和招商银行的个人贷款来看,呈现出以下特征:第一,个人按揭贷款不良余额低基数高增长,2015年全年增幅高达80%,但余额仍然温和增长,为105亿元,不良贷款率仍远低于其他贷款品种;第二,信用卡和个人经营贷款不良升幅在70%左右,推测这两类贷款在经济形势低迷和前期扩张较快的背景下,未来将逐渐暴露相关风险;第三,个人消费贷款不良增幅相对温和。
从区域结构来看,环渤海与中西部不良贷款的升幅仍然较大。2015年,代表性银行不良贷款在区域分布上有一定程度的分化,根据中信建投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不良贷款区域分布变化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两个基本判断:首先,上升较快的区域是较低基数上的环渤海,上述3家银行的数据分别是49%、110%、50%;其次是较高基数上的中西部,分别是48%、60%、88%。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关注,即不同银行区域不良贷款率分化较大,其中工商银行较为平均,建设银行发达地区不良贷款率较高,农业银行发达地区不良贷款率较低,这可能与各行的资产结构有关。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陡升
对资本市场而言,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变化趋势做出准确的前瞻性判断更有价值。这里可以提供几个观察切口,首先,占总贷款3.5%的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压力明显上升;其次,逾期贷款年度增幅45%与不良贷款接近,逾期/不良指标在2015年基本保持了稳定,但逾期未减值贷款同比增长在50%-80%之间,这可能意味着未来资产风险暴露的压力仍未减轻;再次,考察“潜在问题资产”增量相对于拨备前利润的比值,2014年后明显上升,2015年则升至30%附近,意味着利润表的稳定性预期下降;最后,从企业偿债能力的角度分析,传统行业存在较大的融资性现金流压力。
从五级分类的视角来看,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的压力较大仍是困扰银行业的心病。上市银行迁徙率数据显示,当前资产质量压力主要体现为前期关注类贷款风险暴露的压力。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平均比率从2014年的3.3%升至2015年的4.3%,升幅相对温和,但考虑到正常类贷款基数庞大,这种上升趋势仍然值得警惕。
更令人担忧的是,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平均比率从2014年的14.8%升至2015年的24.6%,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较大的升幅意味着此前的关注类贷款有1/4在1年内暴露风险,这是新增不良贷款的主要贡献力量。而次级类和可疑类贷款向下迁徙比率亦有小幅提高,但这两项比率长期处于高位,年度变化的参考意义有限。
从逾期贷款来看,未下沉到不良贷款的部分亟待化解风险。逾期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作不良贷款的先行指标,一般而言,多数贷款逾期一到两个季度后将被分类为不良贷款。2015年上市银行的数据显示,逾期贷款增幅与不良贷款接近,年度增幅在45%左右,表明(经过处置后的)不良贷款余额基本真实反映了逾期发生的规模;此外,逾期/不良比率大致保持了稳定(约为1.6倍),但由于两者规模同步增长,逾期-贷款差值规模继续扩大,将会在下阶段形成新增不良的压力。
根据中信建投对上市银行逾期但未减值类贷款的规模和结构的分析,结果显示:逾期未减值贷款总规模年度增幅在50%-80%之间,略高于逾期贷款规模,表明积累未暴露的不良贷款压力仍在上升。
如果把新增逾期规模和拨备前利润进行对比,可以发现,银行利润表的稳定性预期在下降。参考上述三个替代“潜在问题资产”的度量指标,考察一个年度内“潜在问题资产”增量相对于当期拨备前利润的比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评估利润表的稳定性。结果显示, 2014-2015年该比值上升较快,2015年逾期贷款增量已经占拨备前利润的22%,这表明在极端假设下(所有逾期的贷款都形成损失),银行拨备前利润需要折损22%。
银行信贷的主体是实体经济,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最终反映的是企业部门的真实盈利能力。2010年以来,一些传统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出现明显下滑,但相关债务并未及时收缩(甚至还有进一步扩大),部分行业领域债务开始呈现庞氏特征。以上市公司分行业数据作为对象,可以对实体企业总债务水平和偿债能力的变化趋势获得更直观的了解。中信建投使用2015上半年的数据分析的结果如下:
首先,传统行业总债务水平持续升高,2015年中期,有息负债/所有者权益比值已经接近100%(相对于2000年的50%左右);其次,2015年中期,传统行业经营性现金流对流动负债的覆盖能力、EBIT对总负债的覆盖能力均已经降至10%左右;第三,解决企业现金流成为现实问题,因此存在改善融资性现金流的必要。
从当前的金融形势来看,未来最有可能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形成跨界传染的风险主要有两类:一是债券市场,若刚性兑付打破的进程超出预期,可能形成债权型市场公允价值的较大波动;二是互联网金融市场,包括庞氏和高杠杆机构可能都面临风险暴露,商业银行已经开始主动进行风险隔离,但仍可能在行业出清过程中受到牵连。
长期以来,中国债券市场主流券种一直具有较强的刚性兑付预期,商业银行债券类资产配置风险权重较低,配置规模较大,特别是一些机构投资者通过回购等工具进行债券资产的杠杆投资。但在当前传统产业经营形势恶化、金融市场化推进、政企关系逐渐改革的背景下,一些债券品种开始出现违约迹象。2016年以来,违约现象从民企向国企蔓延,特别是4月央企中国铁路物资宣布相关债务融资工具暂停交易的信用风险事件对市场心理形成较大的冲击。
另一方面,在监管不断强化的前提下,民间金融的风险蔓延也值得警惕。当前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核心风险在于市场存在庞氏融资但难以及时识别。尤其是部分杠杆较高的企业,由于流动性稳定性较差,存在信用风险向流动性风险演变的趋势。
篇9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零售支付;普惠金融
近年来,以银行卡支付、网络支付、移动支付、预付卡支付等为主体的零售支付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呈现出产业化、市场化、集群化、多样化等特征,服务主体、服务领域、服务形态、服务内容都与传统的支付体系相比凸显了新内涵。零售支付的广泛应用给予了消费者更多的支付选择,对重塑支付流程、削减金融运行成本、改善金融基础设施、提升社会福利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从更广阔的意义而言,零售支付体系的创新发展在提高支付体系及金融服务效率、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上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零售支付体系的界定
零售支付的提出主要是与大额支付相比较而言(CPSS,2012),综合来看,零售支付与大额支付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用的范围不同。大额支付主要应用于银行间交易,零售支付则更多地与消费者或企业购买的货物或服务相关,是一种市场化的应用。第二,应用场景的复杂度不同,大额支付是一种标准化、固定化的应用场景,而零售支付的应用场景更为复杂且较为分散,比如移动支付、网络支付等,面对的是需求千变万化的消费者。第三,参与主体不同,大额支付的参与主体主要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而零售支付的参与主体则主要是商业银行、消费者、商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主体更加丰富、更加多样。第四,创新速度不同,大额支付作为支付体系的后台,以追求稳健为主,在服务的变化上较小,零售支付作为一种市场化的支付行为,虽然仍然是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更加注重效率,注重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在服务形态上,创新迅猛。第五,支付工具的选择不同。大额支付的支付工具较为单一,而零售支付提供了多样化的支付工具选择,各类新型支付工具不断推陈出新、层出不穷,尤其是近年来在相关技术的支持下,各类支付工具不断前移,让消费者触手可及,满足了消费者随时随地的支付需求。第六,交易效率不同,大额支付在交易中通常具有交易时滞,而零售支付则实时支付、实时到账,更加快捷便利。第七,交易额度不同,大额支付主要是批发交易,额度要求较高,零售支付则是小额交易,没有固定的交易额度限制,但由于应用广泛、消费者人数众多,众多的小额零售支付交易规模积累起了大规模的市场应用。目前看,零售支付主要包括传统零售支付和新兴零售支付两个组成部分,传统零售支付以银行卡为主,得到了广泛应用,新兴支付以网络支付、移动支付为主,增长迅猛,受到广泛青睐。
二、零售支付体系发展的全球经验
(一)创新是零售支付体系发展的主导趋势
根据CPSS的一项研究,过去10年,零售支付是各国中央银行在支付领域创新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30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在零售支付方面共进行了122项创新,15%的支付创新与卡基支付相关,20%的支付创新与网络支付相关。如果将市场主体中的零售支付创新纳入的话,零售支付的创新则不可估量。综合市场发展实际情况,在零售支付体系中,卡基支付、网络支付、移动支付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创新主体,其中,移动支付和网络支付的创新行为更是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表1给出了世界银行一项关于101个国家在支持零售支付创新方面的调查,由表1可知,无论是高收入国家还是低收入国家,移动支付和网络支付的创新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普遍支持。虽然ATM和POS领域的创新也广受重视,但在样本国家中,对ATM和POS终端的创新支持大都在60%-70%之间,对比而言,对移动银行和网络银行的创新支持则有了更高的提升,其比例基本在80%以上。
除了支付渠道及工具领域的创新外,零售支付的应用创新也是一个热点。一是社交支付高度活跃。脸谱支付、微博支付、微信支付以及其他社交圈的支付迅速发展,点对点、面对面支付成为可能,并且极受青睐,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二是动态支付的应用程度提升,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从固定终端或固定场所的支付应用逐渐拓展到地铁、公交、商店等碎片化的动态支付应用场景。三是支付衍生品不断增多,在支付功能上加载其他应用正逐渐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如地理识别、感应特征等正在逐渐与支付功能融为一体。四是从商品购买行为的支付向理财、资产管理等领域的支付拓展。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支付应用不再局限于购物领域,在理财领域、证券领域(如中国的余额宝、佣金宝等)有了进一步的应用。五是跨境应用在不断提升,随着支付主体国际化合作程度的提高,支付正在与银行一道,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支付行为。
(二)人口规模大、收入较低的国家是零售支付体系应用的主体
从本质上讲,零售支付的创新应用是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表现,是对金融服务不足领域的有效填补。从全球范围看,存在着经济发达国家金融服务相对充足、发展中国家金融服务短缺的格局,存在着城市金融服务相对充足、农村金融服务短缺的格局。受限于金融服务的高门槛、高投入,发展中国家和农村地区难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大量的资源倾斜来改善金融环境,后发优势难以体现。但零售支付体系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现状,其成本低、覆盖面广、便捷性高,在不占用物理空间和柜台门面的情况下就可以完成金融服务的提供,PC、手机、电视、移动设备等都可以成为零售支付的载体和端口。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等零售支付的出现对渴求提升金融服务的发展中国家和农村地区犹如雪中送炭,激发了极大的创新和使用热情。由表2我们可以看到,在世界银行的调查中,大部分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创新性支付产品的交易量都呈快速增长态势,但从创新性支付产品的交易量在传统电子零售支付中占到5%以上的比例看,低收入国家明显多于高收入国家。从人口规模上看,零售支付体系的特征更加明显,我们看到,在人口大于3000万的国家中,创新性支付产品的交易量呈快速增长态势,其比例明显多于人口规模在3000万以下的国家,其他两个指示同样展现了如此规律,充分显示了零售支付的金融普惠性。
(三)零售支付体系的发展推动了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应用
零售支付体系的发展为电子货币的应用提供了可能。随着电商、虚拟社区及其他网络交易的发展,零售支付体系的创新发展使电子货币可以较为轻易地实现转账交易及应用。表3中给出了2008年以来电子货币的交易额变动情况,在可统计的国家中,我们看到,电子货币都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如巴西,电子货币交易额从2008年的4.9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1.5亿美元;意大利在2008年时的电子货币交易额为67亿美元,到2012年,其交易额达到了162.9亿美元。从增速和规模上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这种发展从根本上得益于零售支付体系的发展。
(四)零售支付体系运行市场化、管理自律化
零售支付在全球各国的发展中都体现了双向发展态势,一方面各国央行加强顶层设计,从上至下推动零售支付体系的建设及安排,提高金融基础设施的效率及功能;另一方面,来自市场自发的零售支付创新也呈快速发展态势,展现了从下至上的特征及草根特性。这种双向发展态势更加凸显了零售支付体系在经济发展及社会民生中的积极作用。如表4所示,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零售支付系统的建设上取得了很大发展。在管理上,大部分国家都对零售支付系统采取了市场主导的管理模式,交由支付清算领域的行业协会进行自律管理,以适应零售支付体系创新迅速、反映灵敏、贴近市场的特点,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通过行业协会运行着一个或多个零售支付系统。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由于零售支付还具有市场需求主导的从下至上的特征,因此,采取行业自律组织进行管理可以更好地感知市场需求,跟上市场节奏,在动态演进中更好地促进零售支付市场的发展。
三、零售支付体系发展的中国样本
基于人口规模庞大、城乡金融失衡及金融抑制等因素的存在,中国在全球中成为了零售支付体系发展的经典样本。零售支付的交易规模在不断扩大,在金融服务中的作用不断提升。
(一)零售支付体系发展的现状
1、市场规模扩大化
零售支付在中国的发展既有央行推动的零售支付体系的统筹安排,也有市场根据需求进行的创新性零售支付应用,呈现了多样化的生态体系。在央行、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等零售支付主体的大力推动下,零售支付市场规模加速扩张,形成了银行卡等传统零售支付业务和移动支付、网络支付等新兴零售支付业务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截至到2014年第一季度末,银行卡累计发卡量达到了43亿张。2014年第一季度,银行卡发生业务笔数128亿笔,金额110万亿元,银行卡渗透率也达到了47%以上。而5年前的2009年,其第一季度末的银行卡累计发卡量为18亿张,银行卡发生业务笔数42亿笔,金额34.02万亿元。从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规模看,2013年达到了16万亿元,而2003年时不足10亿元。可见零售支付市场近年来在市场规模上取得的成绩斐然。其中,网络支付、移动支付最为引人注目,2013年,银行处理网上支付1060.78万亿元,同比增长28.89%,支付机构处理网上支付业务8.96万亿元,同比增长30.04%;银行处理移动支付业务9.64万亿元,同比增长317.56%,支付机构处理移动支付业务1.19万亿元,同比增长556.75%。
2、应用场景广泛化
中国的零售支付呈产业化、集群化发展,并且高度市场化,其服务功能大幅提升,在各行各业深入渗透,服务的边界在不断拓展、重新定位。在服务对象上,从服务于商品交易领域到服务于资金转账、居民理财、财富管理等领域,从服务于B2C到服务于B2B和C2C,从服务于电商企业到服务于各行各业。在服务形态上,从银行卡形态的非平台化运营到支付宝、财富通等平台化运行,开放度和参与度大幅提升,资源集聚和整合能力大幅增强。在服务流程上,从线下支付与线上支付独立运行,到线上线下打通的O2O模式,便捷性大幅提高。在服务层面上,从实体空间到虚拟空间,社交网络的支付成为热点。在服务空间上,从境内支付到跨境支付,支付的国际化程度大为提升。总体而言,支付服务的边界不再局限于特定领域,交易走到哪里,支付就渗透到哪里。
3、支付系统重要化
零售支付在服务内容及领域上表现出强特征的同时,其在金融基础设施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除央行布设的零售支付系统具有系统重要性外,一些起源于草根的零售支付系统随着用户规模的大规模拓展以及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广泛连接,也具备了系统重要的显著特征,比如支付宝,其庞大的用户规模、与多家商业银行的端口接入以及服务于大规模货币型基金的角色,令其具备了系统重要性的基本特征,一旦发生风险事件,传染性和扩散性很大,对金融体系的影响是深远的。可以预见,随着零售支付市场的繁荣发展,更多的零售支付系统会具备系统重要性。
4、金融功能普惠化
零售支付的另一个功能是推动金融普惠,使所有人都能够享受到应有的金融服务。金融普惠的推广从根本上讲有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需要低成本的金融服务供给,摆脱金融只服务于部分群体的现状,满足金融薄弱群体、地区的金融需求;第二个层面是对已经享受到金融服务的群体,提供更多的差异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务。零售支付与金融普惠的要求有着高度的契合性,众所周知的成本低、快捷、简便都是零售支付促进金融普惠的基本原因。零售支付的灵活特性还可以在满足同质同类的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打造定向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及满足度。从更广阔的角度而言,零售支付的创新发展还可以促成社会福利的提升,在更加宽泛的角度促进金融普惠的发展。零售支付的发展降低交易费用、增强便利性、缓释风险1,由此可设定一条支付技术边界曲线(PTF,payment technology frontier)和社会无差异曲线(SI,social Indifference),来识别零售支付的发展在促进社会福利提升的过程。如图所示,横轴代表支付成本,纵轴代表风险,随着零售支付的发展,支付成本和风险都在不断下降,支付技术边界曲线逐渐向远点移动,在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相交的过程中,用更小的成本和风险都换得了同样的福利水平。
(二)零售支付体系存在的问题
1、市场分割依然存在
零售支付市场处于产业化、市场化的转型加速期,这里边有新老零售支付主体的碰撞、有新兴支付主体之间的竞争、有不同商业模式之间的冲击、还有不同类别的支付服务商因利益分配问题而出现的拉锯战,市场还不能有效兼容,还需要进一步磨合和成熟。在这个发展阶段,市场分割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比如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之间的竞合使得市场服务存在摩擦,银联与第三方支付之间也存在着某些矛盾,电信运营商与第三方支付之间也有着分歧,这些分割的存在影响了支付市场资源的有效流动和配置,高度开放共享统一的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2、收费定价需要透明和统一
随着零售支付业务的多元化发展以及线下业务向线上业务的转型和拓展,收费定价问题越来越凸显,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线上业务缺乏明确统一的定价机制,不同业务之间收费标准不统一,压价竞争较为混乱。二是随着线下线上业务的一体化,简单套用线下业务的收费及分润机制不再适用,利益纷争较大。三是线下零售支付业务的定价主要是银行卡的计费分润机制,虽然新的银行卡定价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阶段性发展需要,但随着银行卡业务种类的增多、向各行各业的渗透以及应用场景的多元化,政府定价形式将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需求。四是零售支付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质价不符的问题,好的产品和坏的产品都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容易逼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3、标准评价及评估体系尚待建立
零售支付体系处于一个创新发展期,在信息通讯技术的推动下,涌现出了各式各样的创新性产品、工具、渠道等,提高了便利性和可得性,但风险同样伴随而生,有可预测的风险、也有不可预测的风险,有的产品可以推出后即面向市场,有的产品需要有待观察后面向市场,还有的产品可能风险过大,不适宜面向市场,需要一套标准及评估体系对其进行考核和评价,设定一些量化指标,建立风险评估的升降级制度,使消费者能够时刻享受安全便捷的产品。
4、面临着转接清算市场开放的国际竞争格局
零售支付的市场竞争目前已经面临着“狼来了”的压力,大型国际零售支付服务商如Visa、Master等都在觊觎着中国市场这块蛋糕。国际经验表明,这些国际组织的进入往往给东道国的零售支付带来致命性的冲击。但在国际压力下,我国很可能在转接清算市场上进行有限开放,以平衡国际利益格局。届时,我国的零售支付组织能否顶住压力,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是一个有待进一步考察的问题。但在国际组织进入前,把自身存在的问题先清理好、苦练内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不要使去IOE2这一情形在零售支付行业仓促发生。
四、政策建议
(一)建立高度透明、有效促进支付市场资源配置的价格机制
价格机制具有较强的杠杆作用,可以较好地引导资源流动,促进行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行业更好地发展。因此,加强收费定价机制建设是一个重点问题。一是推动传统零售支付市场的定价机制由政府定价向市场定价转型,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需要。二是在新兴线上支付领域加强机制建设,做到同质同类业务定价标准化,差异、特色业务溢价合理化。三是研究线上线下一体化业务的收费定价机制,做好利润分配,维护好各个参与方的利益。
(二)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形成有效的监测机制
评估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创新产品的评估体系;二是风险评估体系。根据零售支付业务发展特点,设定有效的评估方法、评估标准,进而形成全面的风险评估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可根据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先支付机构内部后全行业的原则,逐步推进,最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估体系。一方面使市场主体在自身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风险的自测,另一方面降低监管成本,增强监管部门监管的针对性,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三)建立合作共赢的理念,让市场各方都能够从零售支付市场的发展中充分受益
零售支付是一个大市场,每个参与方都可以从中受益,但在发展初期,容易因为市场占有率问题发生摩擦。市场各方应充分认识到先将蛋糕做大的必要性,在产业链中找好自身的定位和分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把零售支付市场的生态体系建设好,做到每一个参与者都是利益攸关方,都是建设者,共同在市场蛋糕做大的过程中寻找机会、分享成果。
(四)站在全球零售支付发展竞争格局的视角来建设我国的支付市场
市场主体参与国内竞争的同时,还应站在参与全球竞争的视角来看待行业发展问题,共同把国内零售支付市场发展的规则建立起来,把市场秩序维护好,利用政策保护期,加快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做好市场开放时深度参与国际竞争的准备。同时走出国门,在海外积极发展我国的零售支付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必要的服务。
参考文献
[1]CPSS, Red Book statistical update,2013.
[2]CPSS, Innovations in retail payments, Report of the Working Group on Innovations in Retail Payments,2012.
[3]The World Bank, Innovation in Retail Payments Worldwide: a snapshot, Financial Infrastructure Series Pay-ment
Systems policy and Research,2012.
篇10
(一)金融体系稳健、健康的发展为存款保险制度出台提供了平台在一系列政策指导下,金融机构盈利实力和偿债能力增强,市场约束机制加强,对金融市场的信心大幅提升,金融体系的稳定、安全性为制度的出台创造了条件。
(二)我国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银行系统初步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和多元化经营的中小型银行为主要市场力量的银行体系,这给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三)金融体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审慎性监管水平不断提高、银行会计准则国际化金融监管有了法律的规范,为存款保险制度奠定了法律基础。中国特色的银行监管架构,银行业监管取得非凡的成就和准确、完全、规范、透明的银行会计信息披露为存款保险制度提供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二、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具体实施方案
(一)存款保险制度央行不再控制存款利率为防止银行间竞争,确保盈利,为此央行控制存款利率,但该制度出台后会使银行自身承担盈亏,这是银行业进一步开放的关键所在,央行放开存款利率,预测平均存款利率可能上升百分之一,而这百分之一的上升的利息收入相当于GDP的0.8%,这部分的增长转移到储户中去,促进消费、拉动内需。
(二)存款保险只承包存款类资金,不承保投资、理财类资金存款保险最高赔付额为50万元人民币,覆盖99.63%的储户提供保障,不超过50万元人民币全额赔付,超过部分优先索取银行清算财产,这样会降低金融风险,保护储户利益。
(三)保险费率由存款保险机构根据发展状况实行基准费率和风险差别费率按照不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水平以及风险程度有差别对银行收取保费。涉及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村信用社,针对经营业绩强、盈利能力好的大型商业银行按照基准费率收取保险费纳入存款保险基金。参考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和存款规模差别收取保费,使商业银行注重于风险管控和产品定价。
三、存款保险制度对金融行业的影响
(一)对于银行股和保险股来说并非是利好消息对于整个股市来说是利好,该制度推出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有利的,部分银行存款转而流入保险、券商等非银行机构,大储户将部分资金配置理财产品,有利于增量资金进入股市。该制度的出台没有改善银行的资产质量,大户对存款限额赔付的担忧抬高了小行负债成本,银行负债端成本竞争加剧导致息差收窄。存款保险制度要求银行缴纳保费,对银行利润实现会产生反向冲击。
(二)政府将不再为金融机构兜底存款机构不能再盲目贷款,贷款审核将会更加严格,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银行要缴纳保费,短期内银行的运营成本增加,如果从长期来看,银行利润的减少,成本的增加将会从下调存款利率中得到补偿,美国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只有1%左右。
(三)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有利于P2P(互联网金融点对点借贷平台)行业发展该制度的出台释放出银行倒闭的可能性,为安全保险起见,投资人会分散投资,P2P12%的年收益率将会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加入,存款保险制度是市场利率化的前奏,伴随着金融市场利率化,P2P平台20%的长期理财高收益将无法继续,10%左右的中长期年化投资收益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P2P理财产品将回归正常值,网贷利率会随着P2P理财收益下降而下降,吸引更多的小微企业进行网贷融资。
四、我国出台存款保险制度利弊分析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积极性
1.能够稳定我国金融体系安全,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金融市场化不断发展,国际化成为趋势,创新性金融产品日益增多,中小型商业银行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影子银行”也应运而生,在商业银行内控制度不健全会导致自身风险在逐渐增加。经验表明,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可行性选择之一。
2.会提升对银行的信心,最大限度保护储户利益由于银行吸收存款作为对储户的负债,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是银行的基本特征,银行经营不善导致不能如期清偿债务时,会引发储户对银行的信用危机,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在金融监管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强制实行存款保险制度是储户对银行充满信心的保障。
3.提高大众风险意识,能够减轻央行的负担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企业破产慢慢为大众所接受,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机构,破产也纳入正常的发展途径中,这就要求储户要有很高的风险意识,改变以往政府兜底的传统意识。存款制度的出台,政府不再为银行的破产买单,存款保险机构将对银行进行监督,定期检查银行财务状况,这减轻了央行监管的负担,帮助存在危机的银行渡过危机,实现央行的政策意图。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消极性作用
1.存款保险制度的落实会造成储户和银行的道德风险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由于赔付额的保障,降低了储户甄别银行风险的意识,往往在存款时忽视银行风险状况和经营水平,把资金存放在高利率、经营不完善的银行,稳健经营的银行得不到存款。对银行来说,存款保险制度弱化了银行风险约束机制,银行为应对“高息揽存”压力,可能会减少资本金和流动性资金储备,内部管控松懈,引发银行“道德风险”,银行会将大量信贷资金投入到高风险、高收益项目中去。
2.基准费率与风险差别利率的实施会使银行业出现“马太效应”的局面由于大银行经营稳健,发生信用危机的概率比较小,因此,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对大银行的保费收取较少,况且保费对大银行来讲只是资金的九牛一毛,但是对于那些中小型银行来说,会收取高的风险差别费率,高费率保费对中小型银行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样一来会出现“强者愈强”的局面。
- 上一篇: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程
- 下一篇:安全监理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互联网营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