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课和美术课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0-23 17:26: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绘画课和美术课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绘画课和美术课的区别

篇1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理念;有效性

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体验生活的乐趣;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了解人类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整合美术与其他学科,使身心得到协调发展;加强了艺术修养,提高了审美素质。

美术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提高美术课堂的有效性及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怎样来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明确目标提出教学理念

美术课程中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它突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打破学科知识的界限,教学活动从学科基础转向更广泛的生活和人的身心发展的基础。课堂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所应达成的学习任务。它区别于美术课程总目标,也区别于各学龄段的阶段目标,它更强调单位时间内的效益。同时,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因此,制订教学目标应该具体而准确,并且具有可检测性。对美术课程来说,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还同样包括观察、感知、认识、实践、表现、创造、反思、评价、合作、交流等能力。首先树立能力生成的教学理念,努力为美术课营造艺术能力产生的环境。我们在教学上要树立新型环境理念,努力为美术课营造艺术能力产生的环境。所谓环境理念,实际操作起来就是为美术课的内容和上课场所营造能让学生能感受艺术和艺术能力生成的“物理环境”、“空间环境”和更高层次的多学科沟通与交融的知识情景情境。这些环境的创设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艺术学习和综合艺术能力的形成。其次树立能力发展的教学理念,努力在美术课中为学生创造一些联系个人成长的因素,发展艺术能力。在教学中要体现 “以人的个性发展”为出发点这一个教育新的理念催生的美术课程新标准精神,新的美术课就要纳入影响学生成长因素进行教学,树立能力发展的教学理念和支持的观点。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培养学生兴趣形成的主要外部条件

兴趣是学习新知的动力,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浓厚兴趣呢?我认为必须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大胆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认识到美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美术是宝贵的精神文化的重要性。

各项美术活动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使学生产生正确的活动动机,认识到活动的意义,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正确的、有积极意义的兴趣。而教师本身的兴趣品质,对培养学生的兴趣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必须有熟练的绘画技术和语言艺术,从多种途径影响和激发学生各种兴趣的产生。

在不断鼓励学生进一步掌握一定技巧的基础上,还根据实际情况,为他们的作品定期举办小画展。不但师生看,还请家长看,同学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既达到相互交流和促进的目的,又激发了他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把对绘画的兴趣和对美的追求,又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三、运用电化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教师应从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走出来,将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引入美术课堂。这样既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欣赏课的时候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学生身在课堂,就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绘画长廊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多媒体在美术欣赏课中的运用给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同时还能使学生了解到电脑多媒体教学演示直观、生动、形象,图形、文字、声音相结合,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打破“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精讲”、“多练”成为现实。

实践证明,美术教师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提高学生的看图能力、识图能力、绘画能力。让学生理解更透彻,思维更活跃,思路更开阔,反馈更迅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学生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所以,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现代化教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但是电脑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也要有分寸,它不能包含美术教学的全部,因为我们知道美术课包括的内容很多,如:手工制作、写生绘画、欣赏等等,这些电脑都代替不了,我们更不能因为多媒体而忽视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因此,我们作为美术老师应该正确地利用电脑多媒体,扬长避短,让电脑多媒体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四、立足于美术教学的本土化,设置好教学环节,灵活选择教学

内容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切实针对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只有切合实际,同时注意创新的内容和方式方法才会让学生感兴趣,也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创新中又是要重在它的实效和实用上而教师要研究个体意义上的创新。在学校和班级依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创新,在现行的教材上的创新。也只有即实用又有创新的东西才能得到学校及上级领导的支持和肯定,才会有发展的潜力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素材,有待于我们去开发和利用。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多一双审美的眼睛,多一分探索的精神,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拓展教学领域。 利用现有的美术资源获取最新的和美术有关的信息,遵循教学规律推动有效课堂的实施。

篇2

“综合”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随着教育改革逐步深化,美术课堂融入背景音乐已成为美术教育的时尚手段。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必然会引发关于美术教学中为何要引入背景音乐、引入背景音乐是否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如何选编背景音乐等等之类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从文化的视角探寻音乐与美术辉映益彰的“互通”因素。只有深刻领会其内在缘由与重要性,才能踏实积极地加以运用。

一、追踪溯源,阐释美术与音乐密切的“互通”关系

1.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看,美术、音乐艺术形态具有原本混合性

在人类最初诞生时期,艺术的范畴是所有形式艺术之和,各种艺术互融共通,浑然一体。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艺术自身的发展,原来融合在一起的艺术逐渐分化,并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前苏联著名美学家莫•卡冈在《艺术形态学》中就明确指出原始文化所具有的混合性和体裁、种类、样式结构的不确定性。德国著名美学家玛克斯•德索在《美学与艺术理论》中也有类似的表述:“亚当•史密斯认为舞蹈标志着艺术的起点,尤其是集体舞蹈须有节奏,所以在舞蹈之中和舞蹈之处也许先是音乐,接着便是诗歌得到了发展,而舞蹈的模仿力也许被转移到那种在材料上幻想出造型形状和轮廓画的运动上去,绘画也就随之产生。”

在中国,古老的皮影戏就综合了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民间文学等多门艺术,形成了一道独特的艺术风景。再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把第六交响曲冠名为《田园》,在第一乐章上标上了“到达乡村的愉觉、溪畔小景。”很明显,大师在这里试图使乐曲的表现性具有客观描绘的功能。正如大师自己所言:“当我作曲时,心里总是描绘着一幅图画,并顺着那个轮廓前行。”更直接的例子还有:19世纪60年代俄国“五人强力集团”代表作曲家穆索尔斯基,为纪念他的朋友———画家哈特曼,从哈特曼大约400幅画中挑出10幅,分别谱写成钢琴曲,并以画作的名字命名。如《古堡》、《牛车》、《雏鸡之舞》、《基辅城门》……作曲家栩栩如生的音乐幻想,将画面的故事复活起来,成为闻名世界的标题音乐。这些现象暗含着艺术创作的历史发展本源是融合和交互的。

2.从艺术类型学的角度看,美术、音乐艺术形式具有内在融通性

西文符号学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中,提出一个空前的命题:每门艺术都是由它创造出来的基本幻象来规定的,而不是由它所使用的材料和技巧来规定的。从而对传统分类当中的材料为分类标准的学说提出了挑战。继而,苏珊•朗格以他的研究方式,通过分析不同门类的艺术都创造了什么,各自涉及的范围和使用的材料是什么等等,认为“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材料,如乐音之于音乐、彩色之于绘画等等,但是,除此之外,再很难在纵深层面找到带有实质性不同的区别。”

可以理解,当我们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会不难发现各类艺术实际上是类似的,有着密切的联系。哲学家黑格尔在《美学》中就曾明确告诉我们:“音乐与绘画有着密切的亲族关系。”例如我们在欣赏画面的色彩、线条和构图中可以感到音乐旋律、节奏及曲式的流动,从音乐的音响中也能联想和想象到多姿多彩的“画面”。难怪北大赵鑫珊教授在谈到莫扎特的《E大调钢琴三重奏》时说:“乐曲所带来的浓郁的田园气息可以使人联想起英国水彩画画家温特的作品《歇息在旅店外的旅客》和《山雨欲来的收割场面》,同时还能感受到古诗‘孤村树色昏残雨,远寺钟声带夕阳’的境界。”由此,我们发现音乐与美术间竟然有着不可回避的互通性、融合性。而艺术深层的“心理结构图式”正是形成音乐与美术互通性、融合性的基本因素,亦即我国古代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境”。

清末民初学者王国维曾说,“文学之所以感人,意与境二者而已”。意与境,即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人生际遇的高度融合。此外,刘登明在《被放逐的书法文化精神》撰文中指出:“真正的艺术家总是有着丰富的心理能量需要宣泄。他们苦苦追寻的只不过是一种最恰当的形式。音乐也好,水墨也罢,只不过是艺术本体的载体。”“意境理论”、“能量宣泄观点”架起了各艺术门类之间的桥梁,在一瞬间真正地让人们忽略了艺术表象上的差异,而在“意味上”上达到了一致。

3.从艺术心理学的角度看,美术、音乐艺术通感具有视听联觉性

德国美学家费歇尔从“感官”联觉的角度分析指出:“人的各个感官不是孤立的,它是一个感官的分枝,多少能相互代替,一个感官响了,另一个感官作为回应、作为和声、作为看不见的象征,也就是共鸣。”“乐由心生”,音乐是人内心情感的抒发,音乐以多元的声调、节奏、旋律组成心灵的乐章,将人的真情化作潺潺的流水倾泻而出,是无形而有声的心灵之索。绘画通过线条的长短粗细、硬软坚柔、光滑滞涩、清晰含混来展现内心情感的理想形象,在线条中融入人物的情感,往往显现出动静相宜,跌宕起伏的情感波澜,是有形而无声的心灵之线。可见音乐与绘画有着心理动力学上的相似性。

相异且相通、异质而同构,这就是绘画的气韵与音乐的音响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想象的、派生的感觉是绘画时间和音乐空间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我们的审美活动中,只有将有形与无形相融,实感与幻像相合,有声与无声相系,虚实相生,不即不离,相得益彰,方能心领神会,品尝出“味在酸咸之外”。当我们聆听美妙动人的乐曲,有时眼前呈现出一种“春花秋月,浮云流水”的生动景象;观赏气韵生动的画作,也会感受到“寂寞无声而耳听常满”的超凡意境。这种超越形迹的审美效应正是艺术通感的表现。因此,许多抽象派画家都力图将音乐注入画面。康定斯基始终把绘画看成是一种能唤起听觉的“内在音响”,他经常从听觉角度来体会绘画的色彩。“黄……音响看像吹得越来越高的喇叭或大鼓声”、“蓝……类似乐器笛、大风琴、大提琴”、“紫色……英国号、木制乐器”等等。立体派大师毕加索更直截了当地说:“每一件真正的艺术品都蕴藏着独特的音乐感。”以上从文化的层面探析表明“音乐与美术有着密切的亲族关系”,为美术课堂与背景音乐的有效共鸣提供了诸多启示和可行性依托。

二、唤起美术课堂与背景音乐的有效“共鸣”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理念以及“综合•探索”领域的设置,为音美综合提供了宽广的平台。魏宏森、曾国屏在《系统论一系统科学哲学》一书中关于系统的开放性原理指出:系统具有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性质和功能,系统向环境开放是系统得以向上发展的前提。这在理论层面上又为美术课堂融入背景音乐可以优化美术教学提供了有力依据。同时从振动学“共鸣”的原理也得到启示,发声学专家甄立夫在《科学练声》中指出,“当两个物体共振或共鸣时,其振幅是叠加的,因此,两个物体共鸣的声音更加响亮丰富。”由此可见,当背景音乐融入美术课堂教学达到“共鸣”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乐学热情,增强对艺术的多维感悟,提高创作效率。音乐带来的好处是成倍的。

如果美术课堂里有美妙的音乐缓缓溢出,犹如枯石间的一股清泉,幽林中的一缕阳光,艺术将以双重的力量润泽肺腑、感召心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怎样以美术为中心,将背景音乐自然、生动、有趣地渗透到美术鉴赏、表现和创作的各个环节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呢?笔者根据多年的调研及平常的教学经验,提出如下观点:

1.让美术教学目标与背景音乐产生“共鸣”

运用背景音乐不是目的,而仅仅是一种手段。《美术课程标准》也曾提到,美术课不能脱离美术的特点。因此,教师在选择乐曲上要精心巧妙,应紧扣美术教学的目的、要求。然而,在平常的教研活动中,经常发现课堂中背景音乐背离美术教学目的、要求的现象。例如:《春天的足迹》公开课上,学生开始想象画了。教师随意打开了音乐,“伤离别,离别虽然在眼前,说再见,再见不会太遥远……”张学友的《祝福》那忧伤、凄婉、孤独、迷茫的旋律弥漫在整个教室。此曲为成人表达缠绵情感的爱情歌曲,曲调低沉,与主题目标要求南辕北辙,明显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在心理上,也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如果播放一些含蓄、抒情、优美描写春景的音乐,如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曲》、古筝曲《春涧流泉》、儿童曲《小燕子》、《小雨沙沙》、《滴哩滴哩》等,或用班得瑞表现自然风光如高山抒怀、似流水传情的轻音乐,肯定比较得体,效果也更好。

2.让美术教学课型、内容与背景音乐产生“共鸣”

异彩纷呈的音乐风格和形式为美术课堂选编音乐打开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教学中,选编音乐应避免盲目随从,做到音乐与美术在内容上的和谐统一,交相辉映。针对不同的课型,我们可以选编不同的音乐,例如:

(1)临摹。背景音乐宜轻松、舒缓,可播放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所作的风格迥异的《小夜曲》以及中国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选段等。时下正流行的班德瑞音乐,如《巴格达的星星》;还有如动画片《天空之城》的主题曲等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2)写生。背景音乐应让学生感到好像置身于郊外田野上、溪水边、林子里,沐浴着春风,悠然自得,挥毫抒怀。此时可播放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月光奏鸣曲》、莫扎特的《第40号交响曲》、德彪西的《月光》或中国古琴曲《石上清泉》及二胡曲《空山鸟语》等师法自然、描写自然风光的名曲。如今电子音乐也十分普及,在聆听传统音乐之余,也可以换换“口味”,接纳一些电子音乐,像雅典人雅尼的《夜莺》令人赞不绝口,可以为野外写生营造出浓浓的画境。

(3)手工。包括泥塑、剪纸、折纸、粘贴、撕纸等。像折纸、粘贴可伴随欢快的乐曲,可以选择一些进行曲,如《土耳其进行曲》等,还可以选择一些舞曲,在巴赫的众多《小步舞曲》中可依据课题进行挑选。像泥塑、剪纸、撕纸因制作特点较细致,又有民间特色,可选放节奏舒缓、旋律抒情的中国音乐,如二胡曲《良宵》、《二泉映月》等。

(4)想象创造画。背景音乐应空旷舒展,使学生的思路犹如草原的骏马任意驰骋,毫无阻挡;有时又如山涧泉水,虽缓慢但从容地流向远方,连绵不绝。此类音乐有笛子曲《牧民新歌》、二胡曲《赛马》、古筝曲《高山流水》等中国民乐以及钢琴曲《水边的阿狄丽娜》、《梦幻曲》等外国名曲。作为想象创造画的背景音乐,不可过于死板,拘泥于那些老调子,需要的是一种朝气,马克西姆演奏的如《蜂鸟》之类的变奏曲应该比较适合。

(5)欣赏课。选编音乐应紧扣主题,但须注意音量控制,以不干扰教师的讲解、学生能舒心为准。油画作品《伏尔加河的纤夫》描绘辽阔的伏尔加河边,一群苦难的纤夫们艰苦劳动的情景。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欣赏这幅油画作品时,选择了一首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作为背景音乐。乐曲徐缓、忧郁、深沉,那一再重复的劳动号子,形象地再现了纤夫们拖着沉重的货船,迈着艰难的步伐由远及近,复又远去……年复一年的悲壮情景。课堂上美术内容与音乐形象相得益彰,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并深切感悟艺术作品的内涵。又如高一《如诗如画如歌———山水温州》欣赏课展示上,程老师借助课件[如图1、2],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根据画面意境选配背景音乐,通过比较的方法找寻即融入又渲染画面意境的音乐,学生在优美的遐想中得到心灵陶冶。另外,还可根据中西绘画的区别,在选编背景音乐时应有所区别,如国画选中国乐曲,水彩画、油画等选外国名曲,使之符合地域文化的一致性。

3.让学生身心水平与背景音乐产生“共鸣”

咏叹调、交响乐等高水准的音乐,固然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但由于学生没有相应的欣赏水平,以至音乐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倒不如放一些如: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北京的金山上》、《四季歌》,轻音乐《小夜曲》,二胡独奏《二泉映月》等中外音乐,让学生在亲切、明快的乐声中进入温馨的课堂情境。

4.让美术课堂节奏与背景音乐产生“共鸣”

一堂好课始终是有节奏起伏的。迭起是一堂好课的标志之一。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上来看,学生的注意持久性差,大脑容易疲劳。音乐心理治疗的瑞典学派创始人庞德维奇仔细研究了心理共鸣理论,指出音乐通过音响的和声系统反映了某些原始形式的精神生活,和缓而平稳的音乐使人安慰,而宏亮、欢快的音乐则使人激动、振奋。因此,课堂中巧妙地运用音乐来调节,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加强课堂的节奏,促进课堂的形成,同时能消除学生大脑的疲劳,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如在一次八年级《面具设计》的公开课上,课堂即将进入尾声,老师让一部分同学戴上自己制作的面具进行展示,其它同学围在旁边当观众。戴着孙悟空面具的同学站在前头,大家和着歌曲《一个和尚三个徒弟》尽情地展示、表演,周围的“观众”不住地鼓掌、喝彩,大家沉浸在欢快喜悦的气氛之中。此时,同学们不仅展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地领悟了面具的涵义及作用。通过音乐的催化,整节课再一次被推向了。

篇3

【关键词】美术教学 中学教育 作用

美术课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径。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不可缺少的环节。美术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中学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马克思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一代的审美教育,要求他们不但要掌握科学,而且要懂得艺术。认为艺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能鼓舞人们改造世界,去创造美好生活。他曾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审美教育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历来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众所周知,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的。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

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发育阶段,属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大,通过美术课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它的鲜明生动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观感人的艺术特征,较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因而它更能引起学生兴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美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早在古代就被人们所认识。我国在西周和春秋时期,教育制度已比较完备,在教育内容上,主要科目都有德、行、艺的内容,实际上包含了德、智、体、美几方面的内容。封建社会晚期,美术虽然未被列为必修课,但“琴、棋、书、画”却一直作为士大夫阶段―知识分子在文化素养方面自我完善的内容之一。但是,期间,审美教育没人敢提,爱美追求几乎成了资产阶级的专利。那时,中学生美术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中学生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了倒退。党的以后,中学美术教育事业也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得到了重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审美教育作为中学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识,中学美术课得到了全面恢复,被国家教委列为普通中学的必修课。

从人类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们对美的需求是在精神上寻求心理平衡和自我实现的必然,它是人类生活的一种需要。人们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发展美、追求美、更好地创造美,就必然需要不断地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作用正在于此,它的这一作用是中学其他课程所难以替代的。

第二,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中学美术课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很自然地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政治教育融为一体,这无疑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比如有不少青年学生,由于缺乏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他们对人体绘画作品和扑克、画区别不清,容易把美当作丑,把丑当作美,有的人由于受到品的毒害而走上犯罪道路。通过美术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可以使他们认识到:人体绘画作品是为了突出表现人的形体美和人的内在活力,是对人自身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歌颂,它是一种健康的具有积极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扑克和画刊宣扬的是低级趣味、寻求感官刺激,它们用纯自然主义的手法甚至变态下流的方法故意宣泄、亵渎情爱,引导人们走向堕落。学生通过接受这种审美教育,有了辨别美丑的能力,就能自觉抵制品的侵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同时也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欣赏人体美术作品,升华自己的审美情感。这种审美教育可能会比讲抽象的道理或硬性制止学生看品的效果更好。 由此可见,审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除此之外,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对智力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美术课通过具体形象如线条、色彩、形体、结构、空间等绘画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因素。丰富有趣的美术常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民族风俗等内容又大大增加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容量,对发展智力大有裨益。

第三,中学美术课通过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教育和美术技能训练,有益于将来的社会工作。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美术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用途越来越广,与人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除了绘画、雕塑这些观赏性艺术属于纯美术之外,生活中许多方面都与美术有关。譬如,要盖一幢大楼,设计时必须考虑大楼的外观,要考虑大楼的造型、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而造型、色彩就属于美术范畴。大楼的设计者除了具备力学知识、土木建筑结构知识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和审美修养,否则就难以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再如纺织业,从面料的花样设计到成衣的款式设计和色彩搭配,无一不与美术密切相关。过去我们的纺织品由于美术设计不够重视、产品颜色单调、款式陈旧,难以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尽管我们的产品质量很好,但由于设计单一,因而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现在由于我们重视了美术设计,使产品以新颖的设计、优雅的款式和众多的花色品种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信誉,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

篇4

关键词:中学美术 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能力

从人类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们对美的需求是在精神上寻求心理平衡和自我实现的必然,它是人类生活的一种需要。人们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发展美、追求美、更好地创造美,就必然需要不断地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中学美术课的美学教育作用正在于此,它的这一作用是中学其他课程所难以替代的。

一、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审美教育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历来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众所周知,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的。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马克思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一代的审美教育,要求他们不但要掌握科学,而且要懂得艺术。认为艺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能鼓舞人们改造世界,去创造美好生活。他曾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发育阶段,属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大,通过美术课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它的鲜明生动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观感人的艺术特征,较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因而它更能引起学生兴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中学美术课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很自然地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政治教育融为一体,这无疑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比如有不少青年学生,由于缺乏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他们对人体绘画作品和扑克、画区别不清,容易把美当作丑,把丑当作美,有的人由于受到品的毒害而上上犯罪道路。通过美术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可以使他们认识到:人体绘画作品是为了突出表现人的形体美和人的内在活力,是对人自身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歌颂,它是一种健康的具有积极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扑克和画刊宣扬的是低级趣味、寻求感官刺激,它们用纯自然主义的手法甚至变态下流的方法故意宣泄、亵渎情爱,引导人们走向堕落。学生通过接受这种审美教育,有了辨别美丑的能力,就能自学抵制品的侵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同时也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欣赏人体美术作品,升华自己的审美情感。这种审美教育可能会比讲抽象的道理或硬性制止学生看品的效果更好。

由此可见,审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除上之外,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对智力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美术课通过具体形象如线条、色彩、形体、结构、空间等绘画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因素。丰富有趣的美术常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民族风俗等内容又大大增加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容量,对发展智力大有裨益。

三、中学美术课通过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教育和美术技能训练,有益于将来的社会工作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美术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用途越来越广,与人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除了绘画、雕塑这些观赏性艺术属于纯美术之外,生活中许多方面都与美术有关。譬如,要盖一幢大楼,设计时必须考虑大楼的外观,要考虑大楼的造型、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而造型、色彩就属于美术范畴。大楼的设计者除了具备力学知识、土木建筑结构知识上,还应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和审美修养,否则就难以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再如纺织业,从布料的花样设计到成衣的款式设计和色彩搭配,无一不与美术密切相关。

篇5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学科。尤其对于中职美术教学来说,多媒体教学成为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不可或缺的手段。正因为多媒体的魅力在于对声音、文字、图像和影像的交互使用,以其直观形象、悦耳动听、色彩绚丽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绘画创作的激情,实现了中职美术教学诸多方面的创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美术教学的发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视觉创新

追溯以往,在计算机技术使用之前,人们在美术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图片多为纸质,图片的大小、印刷质量都存在不足,也无法满足学生多角度欣赏的要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被广泛使用的多媒体教学,便于选取大小、取材合适的精美图片作为教学的参考,这些形象而直观的感性材料给学生以崭新的视觉体验,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美术欣赏课创设理想的视觉条件和环境,营造美的氛围,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例如,在欣赏著名画家梵高的名画《夕阳剪柳》时,一些精细描绘的画外景物从课本图片中很难以看清,而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的放大处理,学生可以很清楚地欣赏,并从中感受作者细密的处理手法,增强了作品对写实的表现力,实现了学生视觉的创新,更容易激起学生对美的审视。同时,多媒体通过音乐、文字、语言、影像等与美术的完美结合,让学生感受艺术之美,更容易创设美术教学的艺术环境,让学生产生共鸣和艺术创作的冲动。

2 多媒体的设计功能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多媒体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在美术教学中主要表现为除Windows系统自带的画图工具以外,还有大量的绘图软件可以应用到美术教学之中,如Photoshop、3D等图像编辑软件功能更齐全,效果更好。这些作图工具所具有的渐变功能、模糊处理功能、规则图形处理技术以及发射构成、重复构成等众多绘画功能,使绘画工艺更快捷、更方便,增加了设计的多维度特征,拓展了学生的创作角度和创作思路。学生通过大量的多媒体精美图片的欣赏和鉴别,通过自己的电脑设计构想,能极大地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创作潜力。

3 多媒体的绘画功能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著名教授尹少淳曾经说过,美术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鼓励,必将促使创作意识的形成。Photoshop、3D等作图软件具有传统设计不可比拟的优势,制作精度高,作图效率高,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效果。尤其是抽象绘画作品的制作,多媒体更能发挥无可比拟的作用和效果。例如,学生对使用抽象绘画作品来体现现实的描绘,往往缺乏正确的理解,更不能灵活地运用。一幅彩色风景画,有黄色的油菜花,有无垠的绿色麦地,有白色、粉色的花儿点缀,整幅画卷充满春色。如果把它经过多媒体制图软件中的马赛克效果处理,形成以粉色、黄色、绿色等几个几何色块为主的画作,便没了对具体事物的细节描述,只有对春天的那种感觉,这就是一幅抽象构图。这种方法比传统教学更容易让学生得到感悟,进而启发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

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进一步研究美国绘画大师罗伯特·马瑟韦尔的《西班牙共和国挽歌》《阿尔塔米拉悲歌》《非洲的套房》等,以及康定斯基的《构图2号》,对美的构成、美的节奏、美的色彩予以感受,增强对抽象绘画的理解,进而激发学生的美学思维和创造性想象。

4 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现资源创新

以前的美术教学,主要以教材内容为参考,所涉及绘画作品以及相关学科的联系少之又少。然而,美术是对自然和现实社会的描绘和反映,与社会经济和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利用其网络功能,能够找到大量的开放性信息资源,极大地丰富了美术课程资源,把美术拓展到自然、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所参考的资料及图片来自互联网等途径,信息量大,其中不乏有重要价值的绘画作品和美术资料可供参考,从而打破了课堂学习的空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创新了资源的来源和结构,形成了美术教学用之不竭的信息源和资料库。

5 使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教学能够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创新

学生个体之间因基础因素、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是存在巨大的差异。尤其是美术等专业课,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和感受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别,如何实现美术课的因材施教,一直是困扰美术教师的难题。美术专业好的学生总是感觉进度慢,教学停留在基础的学习上感觉浪费时间;而美术专业差的学生则总是感觉进度太快,不能领会教师的教学思想,甚至对绘画产生惧怕情绪;中等生则急需提高训练的强度和难度。针对学生的差异性问题,使用多媒体技术,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难度不同、强度不同的阶梯型训练,让每个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进度,从而实现自我控制并提高美术学习的兴趣。

如在“面部表情的描绘”的教学中,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要求,感觉绘画的难度很大,很多学生也缺乏对面部表情的绘画表现力,他们对这项学习任务一点儿兴趣也没有,创造灵感更是无从谈起。在此,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技术,把嘴巴和眼睛简化成弧形的小段,让学生通过制图软件改变弧形小段的角度和方向即能拼出各种面部表情;然后,教师根据表情展现相应的漫画人物,再配合哭声、笑声等。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很快被激活,美术专业差的学生也会跃跃欲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让他们尽量多展示和锻炼,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很好地进行因材施教,让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兴趣和专业水平上得到提高。

6 实施美术教学的评价创新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完善学生的激励机制,促进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学生的良性发展。教学评价要以课题组织形式为依据,体现学生的多级性特征、评价的多维度特征,以促进学生的自我了解和提高。

多媒体教学评价要区别于传统教学,评价时应做到:1)加强学生作品的展示,实施个人作品的评价;2)实施学生作品的自我评价,挖掘创作中的问题和学生的处理技巧供大家分享;3)开展学生互评,通过讨论、争议,激发学生思维和灵感;4)教师评价,注意挖掘学生的创作亮点,增加其成功的体验。

7 结语

综上所述,在美术教学中,由于多媒体对声、像资料的综合运用以及它的网络化特征,实现了学生的视觉创新和资源创新,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因材施教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实施了创新评价。因此,多媒体教学极大地增强了美术教学的效果,开拓了美术教学的创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李西勇.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2):171.

[2]张钧.美术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J].青海教育,2011(1):58.

篇6

关键词: 美术鉴赏; 人文性质; 高中美术;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1-0168-02

美术是人类感受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美术作品是人类思想的重要载体之一,凝铸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乃至爱、美、自由等人文特征都蕴含于各个时代及不同地域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之中。美育是全面发展的基本构成。近年来美术教育的主导理念已由技能训练转向技能与人文修养并重。1998年,国家在普通高中增设美术课程,2002年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把美术学科的的性质界定为人文学科。这是对美术学科的人文性质确定。

一、美术学科的性质及其重要作用

“美术”是一门人文与科学相兼相容的独立学科,在人类的文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果人类文化史离开了美术,就缺少了丰富的内涵与魅力。同时,美术教育也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它适应于人们延续文化、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需求的愿望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成熟。

2007年陕西省开始实施高中美术新课程,提高了美术在高中课程中的地位。《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将美术课程定为人文性质,并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中学生的学习是非常紧张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一定见解和独立的个性。高中美术以鉴赏为主线,强调学生的“心到”、“眼到”,所以就要求教师不断钻研教材、备课,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可是到了课堂上,难免会出现种种问题:如:三大艺术(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美术作品中,学生对其内容喜好不同,在精力分配上悬殊比较大。

美术课是素质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使之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不仅有利于人的长远发展,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审美能力、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培养和提高,发挥重大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的人文性,整个学习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参与与发展的互动交流过程。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既要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还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传统教学当中,我们偏重于“填鸭式”教育,忽视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应改变以往传统传授技法的观念,及其教学模式,多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用发展的教育观,来调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二、美术・鉴赏课程的认识

著名艺术社会学家豪泽尔说过:“人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我认为,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开设,需要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与评价来理解艺术家创作的初衷,从而提高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扩大视野、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高中美术新课程内容很丰富,分为5个模块9个系列。1.美术・鉴赏;2.绘画・雕塑;3.设计・工艺;4.书法・篆刻;5.现代媒体艺术(摄影摄像・电脑绘画与设计)。同时,9个系列给学生带来了个性发展和爱好的空间,体现了基础性和时代性。美术鉴赏的学习,对开阔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陶冶情操、健全人格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美术鉴赏及审美活动,使学生体验美术的美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情感体验。进行丰富多样的美术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探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美术,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文化。

美术欣赏和美术鉴赏之间虽然存在差异,但无本质的区别,美术欣赏更多地是针对幼儿和一般人,其中感性和愉悦性的成分多一些;美术鉴赏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和具有较高美术知识和其他知识的人,理性的成分多一些。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通过不断进行的这一过程一个人的审美眼光、审美心理结构和鉴赏的方法会得以逐步完善。因此,美术鉴赏是中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帮助学生具体理解美术作品,并从中获得审美愉悦和知识;二是形成审美心理结构,学会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艺术更为讲究的是情感,有情才有感,只有情感的投入与心灵的交流,才能创作出更高境界的作品。如罗中立的《父亲》,刻画了一个勤劳、朴实、善良而又贫穷的老农形象。罗中立多年在四川山区劳动,把对生活的感受用手中的画笔,表现的淋漓尽致。古铜色的脸,长期的艰苦岁月造成的那条条车辙般的皱纹,柴耙似的双手以及缺牙的嘴巴,包含着画家深沉的情感,特别是对广大农民命运的一种深切关注。

2003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与初中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

高一新生入校时,我做过调查问卷。40%的新生在初中时,美术课程开设到初中二年级;35%的新生美术课程开设到初中一年级;15%的新生没有开设美术课程,并且把美术课等同为画画课。由此可见,教学环节中只重技术,学生的美术素质参差不齐,而且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生得到的知识是干瘪的,是符号化的。这就形成了初中美术和高中美术知识的断层。

三、审美教育中的情感特征

美术教育作为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不是以高考为目的的应试教育,而是学生了解历史、世界的窗口,应是学生用另一种思维观察、考察世界的方式。因此美术课首先是审美教育的课程之一,而美术作品在审美风格上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在进行美术鉴赏时就不可避免地要考虑美术作品创作时,画家所处的人文环境。

艺术的创作离不开人文情境,美术作品的鉴赏也不能离开这一原则。只有将美术作品放回到具体的历史、人文环境中探究、赏析、体验,才能达到“鉴赏”这一教学目的。再者由于美术作品具有内容与形式的两方面,内容通过形式来反映,而艺术形式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联系中介一种在感性上沟通的桥梁、一种寄托情感的载体、一种万物在心灵上的对应物。人丰富的感受需要通过多种媒介来传达,语言文字表达是一种,艺术形式表现亦是一种,它们之间不能相互替代。艺术形式贴近人性与自然,艺术形式对世俗生活保持着距离,有所超脱、有所升华。

我认为,美术教学虽然不乏理性思考,但比起以记忆和推理为特征的科学学科的教学,却更强调情感性。美术教学必须尽可能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沉潜于美术活动之中,达到忘我的状态。因此,美术教学中虽然也有理性产生的寒冷感,但更多的是由情感带来的暖性感。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如梵高的著名作品《向日葵》,再到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我让学生先收集有关图片和资料,激发他们的兴趣。等到学习具象与意象艺术时,他们就很容易理解这两者的概念与区别了。所以,只有让学生自己高兴地参与实践活动中,才能使得他们的思维高度集中,创新意识逐渐增加,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把课堂知识就掌握了。

四、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1.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时刻鼓励学生,将他们的想法大胆表现出来。并且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操作时,可以是指派对美术有认识的同学担任“小先生”,也可以采用毛遂自荐的方法由学生自己争取,还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

2. 学习从一定的背景理解作品。任何作品都是在一定背景中创作的,因此要理解作品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其还原到这种背景中加以理解。这件作品的背景包括文化背景,时代背景以及作者个人的性格、经历等。

3. 鼓励学生接受经典艺术的精神,同时感受现当代艺术的多样性。经典艺术一般带有范例性,有相对成熟或公认的解释和结论,因此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情况下,应该强调学生对这些解释和结论接受。

篇7

【关键词】审美;情感;风格;个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3-0035-01

美术一直以来就是世界历史文化传播及继承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美育是关于审美与创造美的教育。美术欣赏是美育得以实施的载体,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欣赏,是凭借艺术作品展开的积极主动地再创造活动。学生通过美术欣赏,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陶冶,从而在精神方面获得深刻的影响,能够作用于人的感情,在精神上产生影响,这是美术欣赏的特点。而美术欣赏又是中学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不可代替的一部分,它不但可以让我们了解世界历史文化,也可以让我们认识人类文明之所在。

以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来看,正处发育阶段,属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大。通过美术课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审美教育,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情趣、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欣赏课的直观形象性特点,符合人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因而更能引起学生兴趣,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将具有积极的影响。

在中学美术欣赏课中,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心灵、情感、生命力及个性、独创性的集中反映。每个艺术家对世界抱有的观念、心态不同,他们在选择客观的内容上以及表现的形式上也就不同,所以不同作品给学生带来的审美体验也不尽相同。

一、情感的品味

情感是每个人都能够体验到的一种心理活动。艺术家作为一个自然人也置身在现实世界里,身边客观世界的影响和其自身的内在情感被其以美术所有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也会受到情感上的影响,产生情感上的“局部”共鸣(中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有局限性)。如此看来,艺术欣赏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体验过程。而艺术家对外界事物感受越深刻,他表现的形式、内容则更能感人,给学生品味体验的情感也就越多。

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风格

人所生活的地域不同,文化范围会有所差异,从而在出现的美术作品中风格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又有不同民族的性格、风情。就拿绘画来说,在中国古代绘画风格上就有南北派之说,南方画派潇洒、飘逸;北方画派坚实、厚重。在世界绘画体系中差别就更为明显了,西方传统绘画注重客观的表现;东方则注重主观的表现。两者形成了明显的特点和风格的区别。学生在欣赏中通过老师的分析,以例作为点,从而认识整体上国家风格之差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时代精神,对艺术家的思维和观念同样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风格上也会有很大差异。比如柯罗和莫奈同样是法国的风景画家,但由于时代的不同,他们的作品风格却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前者画风沉郁浑厚,后者却明快鲜亮。

三、个性创造的张扬

美术作品贵在个性和独创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越具个性就越具生命力。

个性是每个艺术家独具的气质,在其作品中会体现出艺术家个体创造的形式,势必打上艺术家的个性烙印。

在美术欣赏中学生会见到凡高与高更两位后印象主义绘画大师,他们曾经一度成为要好的朋友,但他们的作品却都在极力的表现自我,强化彼此的个性意识,从而创造不同的艺术风格。由于他们的个性、气质的不同,分别走上了不同的艺术创作道路,从《向日葵》和《塔希提少女》两幅作品中我们就可见一斑。如果凡高被看作是从原始的太阳中烧制出来的人,那高更就是圣经中烧制出来的人。一个是艺术的“苦行僧”,一个是艺术的“殉道者”。学生在欣赏中通过对艺术家个性的认识,从而可以更深刻的感受作品里所蕴涵的那些无以言表的内涵和画家个性的魅力。

在我的浅谈中,都以绘画为例,而在我们的欣赏课中,雕塑、建筑以及工艺美术同样会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样会使学生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风格,同样会使学生看到不同画家个性张扬的魅力。

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对中学生来说美术欣赏恰恰是最好的形式。

我们现行的美术教育已经逐步地从过去的机械的技能训练中走了出来,美术欣赏日益突显着它的重要性。《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欣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涵养人文精神的目标。

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的集中反映,是艺术家对美的事物和形式的探求和向往,也是人类对美的认识和探求的结晶。艺术是心灵的伊甸园,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不仅是视觉的狂欢,更是精神的共鸣。由此可见,美术教育中对美术欣赏的重视和深化,正是符合了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

未来的教育一定是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并驾齐驱的教育。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希望通过美的熏陶、培养和实践,我们的美术教育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多的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从而逐步成为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健康审美意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吴东梁、樊学川编著,《普通中学美术课教材教法》199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篇8

关键词:立体资料;多维视角;从指尖到心灵;丛书特征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8-65-2

《从指尖到心灵儿童手工图书》是2013年湖南美术出版社最新推出的一套儿童美术教育丛书,此套儿童手工图书共分为六册,分别是《儿童撕贴画教程》《儿童综合材料美术教程》《儿童泥塑教程》《儿童立体手工教程》《儿童剪纸教程》和《儿童趣味彩泥教程》。

本套图书涉及的内容范围十分广泛,可以不分界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体验方法让儿童主动地探讨历史,科学,数学,自然、人类、地理、经济、政治、体育、艺术、哲学等各个领域,作为教育材料,《从指尖到心灵儿童手工图书》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在此,主要论述《从指尖到心灵儿童手工图书》系列丛书的主要特征。

一、将美术学习置于文化大背景下,拓展儿童的人文视野

近年来,中国儿童图书正在发生全新的变化,在策划、构成、设计、内容等方面日趋高端化和人文化。甚至开始强调“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也就是说通过美术文化的学习,儿童要较为全面地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社会、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政治、美术与音乐等方面的联系,从而更自觉、更有目的、更有兴趣地学习美术。实际上,《从指尖到心灵儿童手工图书》不仅仅是停留在学习美术这个层面。本套丛书以美术与自我、社会和自然环境等方面来组织课例,注重儿童的体验过程。

在对待多元的世界美术文化方面,《儿童泥塑教程》第14课《呼唤印第安族》让儿童自己设计印第安人的人物形象,通过为儿童讲述世界上最好客的民族――印第安民族他们的生活习俗、衣着特征,让儿童了解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信息,帮助他们正确理解,让儿童认识到世界美术多样性的特点。

在对中国传统美术文化的认识方面,《儿童剪纸教程》按剪纸这一条线编写了数个相互连贯的单元。内容围绕剪纸艺术展开,涵盖了古今中外的剪纸艺术作品的欣赏、剪纸纹样的学习以及最后综合情境的剪纸运用。其中精选出来的剪纸作品,无论是大师之作还是学生习作,均充满着奇思妙想的趣味,处处渗透着人文情感、视觉美感和生活情趣。如在“剪纸欣赏”课上,将西方剪影、西方现代派剪纸、中国传统剪纸和现代儿童剪纸这些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画家创作的多种风格的作品进行比较欣赏,把欣赏和创作结合起来,课后的“看一看、 说一说”“剪一剪、 贴一贴”都是在儿童接触和认识到剪纸文化和技巧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索练习,让儿童在玩与游戏中学习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珍品,提高他们的艺术品位、审美能力。

在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美术课程资源方面,《儿童立体手工课程》中《勤劳美丽的惠安女》和《拍胸舞》,这样的表现主题来自地方文化资源,当儿童们在动手活动中,内心与地域文化发生碰撞和交流,所产生的学习成果就不仅仅是某个动态人物,更主要的是有了从指尖到心灵的精神内化和情感的升华。

二、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唤起儿童参与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从指尖到心灵儿童手工图书》立足于儿童的心理机能,为激发儿童潜能,通过调动“情商”来增强、提高学习效果,创设各种生动的学习情境,唤起儿童参与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激发儿童的情感,点燃想象和思考的火花,使儿童的学习状态变得积极投入,在获取美术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如何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从指尖到心灵儿童手工图书》编写团队通过研究和思考,在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在内容方面,《儿童泥塑教程》这本书中的活动就将儿童带入了“魔法世界”,让儿童巧妙地运用“魔法”――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自己做主把一块平凡不起眼的泥巴“变”成心中与众不同的作品。当然课程里面每个课例都会有一个“魔法”情境,这就是编写人员创设的学习情境。在第7课《没有尾巴的故事》中就给儿童讲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两只小蚂蚁在玩耍的时候发现了面包片……故事没有结尾,发现面包片后,两只小蚂蚁会打架?平分?抬回家?还是邀请好朋友一起分享?这就需要儿童自己“变”出一个故事结局。这堂课很好的营造了一个学习情境,让儿童都在为接下来的故事发展而积极地畅所欲言,充分发挥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魔法”引导中让儿童观看蚂蚁的视频进而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活动形式等相关知识,最后儿童用自己的双手、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语言不停地变幻出属于他们自己的“魔法”。

在视觉设计方面,《从指尖到心灵儿童手工图书》不仅在每课的内容上进行了情境设置,而且还精心设计了富有特色的与主题相关的扉页和版式,本套丛书的版式设计注意突出儿童图书的特点,努力将每课的版式设计成为一种隐性的教学内容,创造相应的视觉情景和氛围,让儿童从美观、大方的版式设计中得到相关的情境氛围和美的熏陶,让儿童能更好地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去。整个图版根据教学过程合理安排、重点突出,整体设计风格清晰、大方、美观,明显区别于一般的儿童图书。

三、体验多种材料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实践能力

有的专家指出,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造新物质和新材料的历史。在信息时代,美术创作愈加离不开对材料的重新认知和创新使用。多种材料的运用和表现技法的学习,对丰富儿童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培养他们的艺术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从指尖到心灵儿童手工图书》通过剪纸、泥塑、彩泥、撕贴画等多种游戏活动,让儿童学习运用各种材料和工具创作美术作品的方法,表达情感与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与此同时获得丰富多样的体验,提高艺术创造实践能力。

在材料属性再认识方面,《儿童撕贴画教程》是对纸的功能的新的开发,无论是对纸的颜色的选择,还是对纸的形象造型,相对传统的儿童用笔绘画,既增加了“绘画”的新颖性,又增加了儿童对事物空间转化的认识和感知,从而大大促进儿童从新的视角去思考、去创作。

《儿童立体手工教程》和《儿童综合材料美术教材》在整合利用材料方面,从儿童的视野出发,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入手,从儿童的实际需求出发,把生活经验与美术学习内容结合起来,引导儿童关注身边的事物,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表现方法。在《儿童立体手工教程》第7课《个性相框》中运用身边的废气纸箱皮、纽扣、花生壳等,让儿童动手做一个个性相框,培养他们废物利用的意识以及用自己的手工相框来装饰家里,点亮生活,学以致用的能力。《儿童趣味彩泥教程》第17课《小盆栽》让儿童综合运用各种泥工技法,为自己小窝的空间制作小盆栽,感受空间绿化和美化后的情趣,培养他们将学到的泥工技术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意识和能力,为自己的生活增添色彩。

篇9

写工作计划要求简明扼要、具体明确,用词造句必须准确,不能含糊。下面给大家分享2020美术教学工作计划最新大全.欢迎阅读!

美术教学工作计划【1】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美术教材共有20课,分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的课型。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作意图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它美术活动的区别。

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南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和纯度渐变等色彩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2、能用日记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义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3、用各种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胆想象并设计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二)教学难点

1、利用多种媒体,如蛋壳、废包装、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

2、欣赏情节性比较强的中外作品,认识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3、用水粉、水彩颜料表现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

4、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

5、能运用紫沙泥等材料进行立体造型,并用水粉颜料加工、装饰。

四、课程标准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1、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2、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五、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培养学生审美情操,使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观察力、变形、概括、提炼的能力及动手制作的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色彩,锻炼学生的写生能力,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简单的手工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素质和审美情操。

六、完成教学目标的措施

1、按新课程标准要求,精心准备,做好课前工作。

2、采用学习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启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引进先进的教学媒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接受美的熏陶。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凭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与活动,去与他人互动,与环境互动,与人类文化互动,达到自身进一步发展的目的。要尊敬和爱护学生,对每个学生的创造成果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尊重。

5、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要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创新的欲望。

6、教师联系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7、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

8、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9、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术教学工作计划【2】

新的学期开始了,依据学校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实施方案,我们在现有的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美术学科的课程改革还将更加深入地进行。为使初一新生更好的适应初中美术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特长,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特制订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和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和理念,并运用新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使我校的美术教学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我的教学工作将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针对于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情况,通过美术课教学,将欣赏、绘画、手工融合贯通在一起。以多样性、趣味性的教学手段来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使学生掌握绘画技法,继续接受色彩和国画的传统教学。设计和手工继续深入学习,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扩大美术的知识面,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在教学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能够脱离开书本教材,自己独立的,大胆的去完成学习任务。

三、学生现状分析

由于是初一学生,因此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很高,积极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较好,但是学生年龄小、知识少,因此学生的视野狭窄,对美术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学生的审美意识较浅,没有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所以需要老师很好地进行引导和知识传授。

四、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主要通过对表现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为主题的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第二单元:通过对春天的绘画表现,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

第三单元:通过对校园的标志、海报、运动会会场设计的编排设计练习,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热爱,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团结、密切合作的人际关系,体验和分享共同合作获得的成功与快乐。

第四单元:通过对请柬、舞台、道具服装的设计与模拟制作活动,创设人与环境的自然和谐情景,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校的情感,以及发现美创造美的愿望,同时在活动中提高综合运用多领域知识、技能的能力。

第五单元:通过对几组常见的生活用品的欣赏和评述活动,启发学生积极关注生活中一些日常用品。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把握课改理念,因材施教,改革教学方法。

2、发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有特长人才。

3、加强特长生培养,成立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更好地培养其艺术才能。

4、组织相关的美术活动,互助互学,共同提高。

5、注意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到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6、教学活动中注重德育渗透,努力做好教书育人。

六、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课堂秩序,防止意外发生。因为美术课在操作过程中比较活跃是正常的,但不能因此影响教学秩序,影响其他班级上课。

2、注意卫生,自调颜料比较难把握,应该注意课室卫生,用品的清洗。总之,美术教学活动在遵循基础课程改革精神的前提下,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学生兴趣、经验、知识的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以及扎实的美术基础知识,学会简单的美术技能和美术创造意识为教学的目标,提高美术教学工作的质量。

美术教学工作计划【3】

一、班级学生分析:

四x班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具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已经初步认识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了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了初步的创新意识,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对于一些绘画的基本方法了解的不够深,学生普遍创造性不够,在本学期将加强训练。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编写,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长期的健康成长。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造型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色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欣赏等,这些美术活动都十分接近生活,且可操作性强,很容易吸引学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加强美术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2、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和才能的发展,发展学生的形象记忆力、想象力、手工制作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学生学习美术的空间,从而让学生明白美术

无处不在。

四、教学措施:

1、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深钻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精心准备,做好课前准备。

2、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魅力价值。

3、在课堂上运用范画,手工范品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情境,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法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要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4、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5、教师加强学习,不断研究教学方法,提高美术教学教研水平和业务能力。

6、推荐美术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美术教学工作计划【4】

一、教学分析:

本教材是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教材内容充分完全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愉悦的学习美术课程。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把教学分为四个教学领域,这四个学习领域分别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欣赏评述”。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对美术有浓厚兴趣,但兴趣和耐心不会太久,所以绘画对于他们有很大的帮助,让他们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作画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绘画能力,培养绘画想象能力,提高他们的美术能力。

由于课上时间有限,学习内容少,我在完成教学的情况下加入简笔画教学,这样学生既充实的自己,又学习到了更多的美术知识,同时又提高了对事物外形的掌握,完整了构图,又掌握了技能,提高了技能学习。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绘画工具和特性,并且学会掌握使用这些工具。

(2)能够了解色彩,认识各种色彩大胆应用,创作不同的作品。

(3)根据美术的特点明确学习态度,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4)采用各种形式激励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加入各种那个游戏进行学习,让他们不断的创作作品,展示自己,发表创作意图。

(5)选择有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游戏教学形式渗透教学,叫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6)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演示要规范化让学生能学习正确的作画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四、教学方法设计:

美术教学比较吸引孩子,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那就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进行谈话法、启发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体验美术的乐趣,诱导学生学习更多的美术知识。

认识常用的色彩及形状,并能用绘画工具表示各种色彩,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用各种方法表达想法,欣赏感受作品。探究感知学习,自己会口头归纳感受。

培养学生思维创新精神,注重个性发展。在学习中举一反三。

五、教学评价方案:

我将美术评价方案分为两大项内容:

1、艺术表现:(40)

学习态度15分、课堂作业完成的情况15分、课堂表现5分,分书本的爱护5分。

2、基础知识:(60)

期末测试60分

美术教学工作计划【5】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两个班的孩子,人数并不是很多,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孩子对美术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动手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水平。但对于美术课程中的一些内容由于器材及学生素质的限制,仍然无法很好地开展教学,因此本学期仍要为学生限度地创造机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本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本教材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四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15课,分为6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除了艺术瑰宝单元的内容外,其余大多随堂教学,分配在各课之中。

以新课标的理念为依据,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的培养,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重视人文精神,体现人文观念。

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力求学科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的结合,关注学生对美术的多角度体验和尝试。

注意学科之间的积累和联系,注意学科知识的综合,利用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来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技能,使学科之间的综合效应更为融合和连通,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难点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方面的需要,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寻找各种材料,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与方法

1、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3、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4、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5、教学手段生动有趣,运用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6、改革评价制度,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重视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7、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

8、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和核心,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培优补差措施:

1、培优要着眼于长远,要侧重于加大学生学习的难度,拓宽知识面,开发求异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2、对优等生进行挫折教育,使他们在挫折面前,不至于难以接受。

3、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全面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必须对其各方面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基础。

篇10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都停留在以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目的的状态上。要实现素质教育,就必须将美术欣赏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在欣赏课中创设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目的;通过正确的方法,深层次的诱导,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构建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不断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等方面,探讨了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都停留在以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目的的状态上,且多数美术教师也不太清楚大纲上的精神要求,容易对教材形成片面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一遇到欣赏课就一跳而过,而很少与学生一起欣赏、讨论中外美术名作。即使上课,也只是走马观花,一扫而过地介绍,对于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象征寓意及历史事件等,很少引导学生去进行分析、评论,这无疑就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在整节课中,教师当主角,学生当听众;教师讲得平淡无味,学生听了也反应淡淡。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切身体验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里就日渐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的培养这一重要教育目的,也偏离了审美素质教育的宗旨。

初中美术教育主要是通过美术欣赏课而得以实现审美素质教育。在初中美术课中,除了工艺课和绘画课以外,教材的欣赏课在总课时中所占的比例不大,这就向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技能,还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不断的启发和熏陶,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然而,课内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毕竟有限,要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在美术欣赏课中,就必须以审美教育为重点,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激发心灵的感受,寓无形于有形之中

美和审美是联系在一起的:审美活动、审美过程就是要感受美,换言之,就是要发现美,感觉到美,进而调动起自己美好的情感,即“美感”。“美感”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审美能力,另一方面指审美情感。这二者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但联系也同样明显。可以看出,有关审美能力的问题更为根本,因为解决了它,有关审美情感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不管用哪种观点来看待美感,也不管用哪种理论来解释美感,审美能力起作用的效果都伴随着情感反映。因此,要用心去感受美,以激起心灵的浪花。

1.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审美情感。美术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并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境。教师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如范画、投影、故事、音乐等),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处在浓厚和强烈的求知欲中,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在适当的时候还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如参观画展,博物馆等,无形中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有效的提高。例如,利用课件展示悬挂在人民大会堂的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以宽广的画面、磅礴的气势、流畅的笔墨、浓艳的色彩,描绘了祖国的万里江山,表现了“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主题。那绵延壮阔的群山、冉冉升起的红日、高大苍劲的绿树,无不给人以美的遐思。通过教师的分析引导,能够使学生透过画面,悟出作者的立意,受到美的教育,并陶冶热爱祖国的情操,升华自身的思想感情。

2.处理形神关系,培养审美感受。作为美术教师,还要处理好有形与无形的辩证关系,如果仅仅重视美的形式和美的外表,仅仅重视美术技艺的传授,仅仅重视美的图形、美的色彩、美的景物的欣赏,而不注意去挖掘其中更深一层的内涵,忽视了从创造美的主体心灵中寻找美的源泉,不主动去激发学生心灵的感受,那么,我们的审美教育就会是失败的。

在美术欣赏课上,学生都会经历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但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正是这些反差,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并不是以画得像与不像作为唯一的标准。有了这些思考后,学生才会关心艺术到底是什么。因此,教师不能从理论上空洞地介绍艺术,不能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中,而应从美学中对艺术的不同观念入手,使学生认识到这些观念在艺术史上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思路和界限。比如,在出示我国20世纪著名的大艺术家齐白石的作品《虾》时,学生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声,而出示现代西方最著名的美术家之一毕加索的油画作品《格尔尼卡》时,他们则显得茫然不解。这时,教师就应告诉学生,这是两种不同的画种,画家运用了不同的技法和材料,但是不管那幅作品画得像还是不像,都务必使学生明白这是画家对美的追求。由此,引导学生领悟画家在美的艺术形象中所要表达的纯真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在欣赏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神情和动态,或色彩鲜艳的《鸳鸯戏水》、《出水芙蓉》、《桃花飞燕》等中国画时,更懂得欣赏画家在作品中所倾注的对生活强烈的爱和淳朴的思想感情。在欣赏《北京故宫》与《巴黎罗浮宫》时,就要引导学生去领悟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油画在色彩、材料、工具以及各自的特点等表现手法的根本区别,使他们开阔视野,使美术欣赏课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对学生也进行了启发和教育。

三、学会欣赏和鉴赏,是理解美的重要途径

不管是由美引起了人的美感,还是人在审美活动中发现、创造了美,美都能使人愉悦,使人沉醉。就像做了一场好梦,梦醒了之后,意犹未尽;也像品了一口美酒,口留残香,回味无穷。这种对美的细细品味,就是欣赏。艺术鉴赏就是鉴赏者通过对艺术作品起兴动情,用发自心灵深处的冲动,并根据一定的感受、理解与评判,对作品进行分析比较,挖掘作品的深层意蕴,揭示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作品的得失与成败,从而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提高艺术修养。中学美术教育,更要注重艺术接受和审美心理的教学和研究,使学生形成新的自我与个性,孕育和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证明,只有在鉴赏中获得的审美体验,才能调动再创造的联想和想象。艺术鉴赏能力对艺术创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创造又是在评价过去的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

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途径存在于美术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关键是看我们是否有心利用,是否善于运用。为了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优秀的美术作品,并将之作为鉴赏对象。这样,当学生看得多了,就有了比较,就有了鉴别和欣赏。

但在许多教师看来,美术评论应该是评论家的事,似乎与学生无关。其实不然,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学生都会有一种初步的印象和感觉。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积累了一些初步的历史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的最初感觉,并将之作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点,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比如,在欣赏我国当代著名画家董希文先生的油画《开国大典》时,就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作品,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当教师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回答以后,就要趁机简单地介绍画家的生平和创作这幅画的时代背景,然后再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从而把作品的内容和画家的思想联系起来,将画家的思想精神升华为民族精神。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同时也获得了美的享受。同时,教师要抓住时机,让学生在课外搜集各个画种的图片资料,并比较在画家笔下的各种表现手法及情形,学会用审美的目光去分析,通过观察得出结论,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创造是美的源泉,是升华美的原动力

创造是美的源泉:美,要体现生命运动的本质。其次,审美,就是要去发现美,感受美。可以说,美就是心灵创造的产物。因此,创新是美学永恒的主题。

作为人类的一员,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欲望,但却不一定具备创新能力。审美教育的目的和职责之一,就是把人的创新力诱导出来,将体内的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创新品质不是外部植入的东西,而是个体经过外界诱导而生成,是不断成长和变动的。教育所要做和能做的是:为创新品质的培养与生长提供价值引导和有利的环境支持;诱导和激发、培植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欲,使之转化为创新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他是学生知识、技艺的传授者,是学生思维方向的诱导者,更是人格形象的塑造者。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所以说,研究个性、挖掘个性、张扬个性是教师挖掘创造才能的重要途径。

艺术创作是从无到有,从朦胧到清晰,逐渐发生、形成的过程。这一孕育过程有长有短,是作者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艺术素养、个人性格之综合沉淀、升华的结晶。在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灌输创造的理念,注意让学生从“有形”中揭示出“无形”,培养学生从具体中概括出抽象的能力。创造既是这一过程的结晶,也是结晶过程的催化剂;既是产品,也是生产的原动力。创造是美,美源于创造。

美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更是担负着双重任务。一方面,它承担着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任务,另一方面,它在完善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主线,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这是每一位美术教师应负的教育责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杨建滨.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宋艳.透视美术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