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范文

时间:2023-10-23 17:26: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监理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监理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

篇1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加强城市消防公共基础建设,健全灭火应急救援体系,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强化部门监管职能,持续整治消防安全突出问题,消除火灾隐患,逐步建立城市消防安全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和城市抗御火灾的综合实力,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为侯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夯实城市公共消防安全基础

(一)编制落实城市消防规划。县政府是城市消防专项规划的编制主体,由县消防大队牵头组织编制消防专项规划,编制经费由县财政列支。各乡镇(街道)也要负责组织编制本辖区的消防专项规划,并与全县消防专项规划保持一致。县建设局在调整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时应及时通知县消防大队同步修订消防专项规划,同时县建设局在调整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前应先征求县消防大队意见和建议。县政府每年组织开展消防专项规划编制和落实情况的检查。对消防规划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县政府将责成有关部门整改。

(二)建设完善公共消防设施。县政府、乡镇(街道)分别负责组织实施城市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消防装备配备。财政部门根据现行财政管理体制,按照事权划分的原则,将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的建设、维护、管理经费纳入预算予以保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依据城市消防专项规划,提出消防站、消防通信、消防装备的建设配备年度实施计划,报县政府批准实施。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市政消火栓建设,改造不符合灭火救援要求的城市消防供水,并督促供水单位(企业)对市政消火栓进行维护。城市交通隧道、地铁、港口的建设或主管部门要按规范要求设置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三)加强城市消防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县政府将建立消防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健全由公安、安监、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工程抢险、气象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参与的应急响应和指挥体系,加强对火灾等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和预案编制,定期组织综合演练。县政府将加大对救援力量、战勤保障和灭火救援物资储备等建设的投入,提升应急救援综合保障能力。年将配备1部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相适应的举高类消防车辆。

依法应当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的各类大型化工、电力、易燃易爆生产储存经营企业、大型物资仓库(基地)和港口、城市交通隧道的主管单位,要按照不低于二级普通消防站的标准建设专职消防队(站)。要针对本企业的火灾危险性,配备特种车辆和器材:大型化工、易燃易爆生产储存经营企业专职队应配备大功率泡沫消防车,泡沫液储备量不少于灭火用量的2倍;大型电力企业专职消防队应配备干粉消防车;港口专职消防队应配备消防拖船;城市交通隧道专职消防队应配备照明车和大功率排烟器材。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可以根据扑救火灾需要,调动专职消防队及其灭火物资装备。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城市公共消防安全现状,制定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对重大火灾与特殊灾害事故的处置能力;熟练掌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高层建筑内部消防设施的应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实战性、跨区域多力量联合演练。特别要加强超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战法研究,不断提升处置高层建筑火灾等灾害的能力。

三、整治城市突出消防安全问题

(一)调整完善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各乡镇(街道)政府对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储存场所等重大火灾危险源,要全面排查、责令停产,并责令限期搬迁;对无法保证消防安全的,要责令停止使用。在制订近期建设规划、旧城改造计划时,要优先安排棚户区、“城中村”、木屋毗连区等易燃建筑密集区的拆迁、改造。

(二)大力整治建筑消防安全隐患。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组织开展对高层建筑(包括高层商住楼)、地下公共建筑和其他设有人员密集场所建筑的排查整治,督促整改建筑消防设施不符合要求、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电气线路破损等火灾隐患,依法查处消防违法行为。燃气主管部门要督促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及时检查、维修、更换损坏的燃气管道、仪表、阀门、报警装置等部件,并在管道总阀门处设置醒目标识。气象局要加强对建(构)筑物防雷装置的安全检查,防止因雷击引起的火灾。

(三)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建设部门要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工地检查整治,督促落实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项目安全生产“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生产和使用),督促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落实责任,指导施工单位建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制度,严厉打击不办理施工许可擅自施工、建筑施工企业无资质施工,以及违法分包、转包、挂靠等行为;加大对施工现场特别是作业区、生活区及仓库、活动板房等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严禁将工地活动板房出租作为店铺营业;督促施工单位落实电焊等明火作业的防火措施,严肃查处电工、焊工、机械工、架子工等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和违规操作;将建筑外墙改造纳入监管范围,禁止使用聚氨酯泡沫等易燃填缝剂和保温装饰材料;检查安全网、外脚手架、垫板等设施的防火性能,消除安全网等设施及建筑施工材料现场堆放存在的安全隐患。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检查、督促大型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的施工单位按照规定配置临时消防水源、消防器材,安装消火栓并配备水枪水带,设置消防车通道。

(四)开展危险化学品检查整治。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组织负有危险化学品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企业开展检查,督促危险化学品企业落实安全责任制。对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不落实的,安全设施和器材配置不符合要求或未保持完好有效的,要责令改正;对易燃易爆场所设置位置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要责令限期改造、搬迁,并报县政府督促落实。

(五)消除影响灭火救援障碍。

各乡镇(街道)和建设、国土、供电等有关部门要对建筑周边占用防火间距和消防车通道违法搭盖(设置)的建(构)筑物、路障依法予以拆除,改造建筑周边影响灭火救援的架空电力设施。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牵头解决市政消火栓配置不足、缺失、损坏、被圈占、被埋压的问题。城市园林绿化部门要整治城市园林绿地内因城市绿化景观工程导致堵塞、占用消防车通道、消防登高场地等问题。户外广告设施的设置必须符合消防安全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函告,对影响建筑灭火救援的户外广告设施,依法予以清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依法清理由其规划设置在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周边影响灭火救援的停车泊位,完善道路禁停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同时加强周边道路的交通秩序管理。

四、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一)落实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主体责任。高层建筑业主、使用人、管理人是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责任主体。物业服务企业或其他统一管理人接受委托时,应当与业主办理消防资料、消防设施的检测、验收等移交手续,规范供配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积极配合供电企业做好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的日常维修、养护和管理。物业服务企业或其他统一管理人要按照消防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对管理区域内的消防共用部位和共用消防设施实施消防安全管理,落实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并对业主、使用人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情况进行指导,劝阻、制止业主或者使用人影响消防安全的行为;使用人对各自使用部分消防安全负责。业主多、产权分散,消防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的高层公共建筑,存在火灾隐患难以整改的,提请县政府协调建筑各产权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明确整改责任,确保安全。

(二)落实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公共娱乐场所、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学校、医院、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要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建设;要设立1名专职消防安全员,负责“四个能力”建设的培训、督促和检查;要按照消防法律法规规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落实员工消防教育培训制度,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确定疏散引导人员,定期组织开展演练;要设置规范醒目的消防安全标识,定期对消防设施、电气线路进行全面检测。消防控制室必须实行每日24小时值班,每班不少于2人。值班操作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宾馆、公共娱乐场所等应配备一定数量的防烟面具、应急手电筒等逃生器材及其使用说明。严禁场所边使用(营业),边施工。

(三)落实建设工程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建设单位应对工程项目总负责,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质量负责。设计单位应严格执行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应按规范设置避难层,高度超过250米的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应按规定报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论证。施工单位应对消防施工质量负责,落实施工现场特别是明火作业的消防安全措施;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在建设工地醒目位置、施工人员集中住宿场所设置消防安全宣传栏和消防安全警示标识;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工程监理单位必须严格依照消防法律法规、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消防设计文件实施工程监理,不得同意使用、安装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和建筑材料。

五、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

(一)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各乡镇(街道)每年要制定并组织实施消防宣传教育计划。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协调有关部门指导和监督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推进消防宣传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推动消防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消防志愿宣传服务活动。教育部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要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科技、司法行政等部门和单位要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

防知识列入科普、普法工作内容。街道办事处和单位要在社区、

办公区等场所设立消防宣传教育专栏和消防安全标识,并组织演练。

(二)加强从业人员的消防培训。建设部门应当指导和监督建设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城市燃气企业、物业服务企业等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将消防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纳入建设行业相关执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及考核内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共同推进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自动消防设施操作人员等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纳入电工、电焊、气焊等特殊工种人员的培训鉴定。

(三)加大公益消防宣传力度。宣传部门要组织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新闻媒体要改进消防宣传教育形式,采取重大消防安全隐患曝光等方式,提升公众对火灾隐患整治、火灾事故预防的关注度;积极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刊播各类安全防范知识、消防公益广告,普及消防知识和逃生自救常识。

六、强化城市公共消防安全监管

(一)各乡镇(街道)要严格落实市乡镇长(街道主任)负责制和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防火安全委员会或由乡镇(街道)分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并协调解决消防工作重大问题,适时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近期,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乡镇(街道)要分别组织县、乡镇(街道)编制“十二五”消防工作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街道办事处要配备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建立专职、志愿消防队伍,落实消防安全职责,指导辖区内单位(场所)建立并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社区居委会要组建志愿消防队,组织居民签订防火公约,经常性地开展防火安全检查、消防安全教育、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督促整改火灾隐患。

(三)负有消防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相关部门,按照现行事权划分原则,在其法定职责范围内强化职能监督:

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督促其落实消防安全职责;对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不满足消防间距和消防通道要求的建设项目,不得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依法应当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未经审核或审核不合格的,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房地产管理部门对依法应当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未经审核或审核不合格的,不得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对缺少消防验收合格文件或备案资料的建设工程,不得颁发房屋权属证书;规范商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归集、使用和管理;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多产权、多使用人且无物业管理和未建立专项维修资金的建筑责任主体;配合有关部门落实火灾隐患整改资金。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关于市场主体登记前置审批的规定,把好市场主体登记准入关。凡消防审批被依法列为市场主体登记前置审批的,加强登记审查,坚持先证后照。

文化部门依法对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检查不合格,以及被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查封、责令停产停业的公共娱乐场所,予以取缔或吊销文化经营行政许可证照。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主动参与消防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城乡规划审查;定期组织对市政消火栓、消防车通道开展检查,对不能满足灭火应急救援需要的,提请县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对影响灭火救援的户外广告设施,函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理;依法对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建设工程实施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对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实施消防安全检查;实施消防监督检查,组织开展以高层(地下)建筑以及人员密集场所为重点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督促社会单位强化消防安全管理,依法查处消防违法行为;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依法对火灾事故作出处理。

供电企业要排查整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供电企业产权的建筑供配电设施;依法检查用户产权重要负荷的配电设施、自备应急电源的配置及设备运行状况,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通知产权人限期整改并报县政府,由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督促落实。

其他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承担监管职责,同时负责本部门、本行业消防安全工作,及时消除火灾致灾因素。

七、建立消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一)建立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对重大火灾隐患、违法违

章等消防安全问题,负有消防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建立火灾防控信息通报机制,并在职责范围内加强监督管理。

(二)建立隐患整改资金保障机制。建筑共用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费用,在保修期内的由建设单位承担;对已竣工但尚未出售或者尚未交付物业买受人的,或依法未经消防验收、备案,或验收、备案抽查不合格而交付使用的,因建设单位的违法行为造成建设项目未达到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建设单位应当负责整改并承担相关费用。

已建立专项消防设施维修资金的,依照相关规定支取使用。建筑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通知后,业主不进行维修、更新、改造或者经过维修、更新、改造仍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会同所在乡镇(街道)组织代修,维修费用从相关业主专项维修资金分户账中先行列支。维修资金不足,由县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协调解决。没有建立专项维修资金的,由业主按照专有部分占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分摊。

(三)建立诚信监管机制。建设部门等要将消防安全内容纳入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的诚信评定,对逃避责任、不主动整改消防安全隐患的企业,按照诚信管理规定调整等级,实施资质、项目动态管理。

(四)建立市场调节机制。公共娱乐场所应当参加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引导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企业积极参加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发挥保险在火灾防范、风险管理和灾后补偿方面的作用,利用市场手段平抑火灾风险、辅助社会管理。

篇2

关键词: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

引言:在施工过程中, 火灾隐患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在装饰、装修施工的高峰期间,明火作业增多,易燃材料增多,如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极易发生火灾。有关火灾统计资料表明,建筑火灾占火灾总数的60%,给国家、企业财产带来极大的损失,严重危害到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故消防安全火灾预防是施工现场安全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现状

施工现场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场所,具有临时性、复杂性、流动性等多个特点,在管理上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从对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现状进行分析,呈现下面几个特点。

1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消防管理责任不落实

由于建筑行业的行业特点和我国建筑业的现状,施工现场所涉及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三方均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建设单位认为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理应是施工单位的工作,施工单位只要按照合同规定按期交付工程,建设单位什么都不过问[1]。同时,建设单位对承包项目的施工单位把关不严,造成层层承包转让,建设工程经过层层分包或转包,总包和分包方的消防安全责任没有得到具体明确,各级承包商、施工单位又都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到最后实际投入的施工成本将不断降低,消防管理方面的投入就更少,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很难得到保证,导致火灾隐患和安全事故的不断发生。而监理单位很少对施工单位的消防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进行审查,在施工工程中也没有对施工单位落实安全措施的情况进行认真监理,发现火灾隐患时,也不采取果断措施予以整改消除。上述种种原因,导致施工现场的管理混乱,建设、施工、监理三方单位的消防管理责任得不到具体落实[2]。

2施工人员消防知识缺乏,自防自救能力差

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施工企业的负责人自身的消防安全意识比较淡薄,不了解自身的消防安全职责,也从不对施工人员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教育。而施工人员多数为来自农村的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且流动性较大,很少经过全面的职业培训和严格的安全教育,导致施工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不具备基本的消防知识,发生火灾后自防自救能力差,使小火酿成大灾。尤其是一些电焊、气割等特殊工种操作人员也没有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没有取得作业资格,导致在进行电焊、气割等作业时没有防护措施,是施工现场火灾发生的重要源头[3]。

3消防设施严重不足,消防水源缺乏,通道不畅

在施工现场,建筑物处于已经开始建设但仍未竣工的阶段,固定消防设施很不完善,施工现场使用的又都是临时施工用水,供水水量、水压等远远不能满足消防要求,消防水源及其缺乏,固定消防设施不能发挥正常作用,而部分施工单位为了减少开支,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在施工现场配备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发生火灾后,往往束手无策。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原先设计的消防车通道可能被施工建材、施工设施等堵塞,导致消防车无法及时靠近着火建筑,延误最佳的扑救时机。消防车也可以及时到场进行灭火[4]。

二、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

1一般规定

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由施工单位负责,监理单位实施监理。施工现场应建立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义务消防组织,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 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现场临时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施工现场应划定重点防火部位或区域, 并设置防火警示标识,施工现场严禁吸烟。施工单位应制订如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2)可燃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制度,3)用火、用电、用气制度,4)消防安全检查制度,5)应急预案演练制度等。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修改、完善。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施工现场重大火灾危险源辨识。 2)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措施。3)临时消防设施、疏散设施配备。4)临时消防设施和消防警示标识布置图。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应急灭火处置机构及各级人员应急处置职责。 2)报警、接警处置的程序和通讯联络的方式。 3) 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4)应急疏散及救援的程序和措施。

2可燃物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

用于在建工程的保温、防水、装饰及防腐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室内使用油漆及有机溶剂、乙二胺、冷底子油等易挥发产生可燃气体的作业时,应保持良好通风,避免产生静电,作业场所严禁明火。

3用火、用电、用气管理

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前应办理动火许可证,动火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应资格,焊接、切割、烘烤或加热等动火作业前, 应对作业现场的可燃物进行清理,的可燃材料上严禁直接进行动火作业。动火作业应配备灭火器材,设置监护人进行现场监护。 施工现场不应采用明火取暖。

三、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及火灾预防措施

1科学制定施工方案,降低火灾危险性

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应当考虑平面布置、区域划分、用火用电、消防应急预案等内容,最大程度上的降低火灾危险性。例如,针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实际,合理划分各作业区,将火灾危险性大的区域布置在施工现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尽量采用难燃性建筑材料,减低施工现场的火灾荷载,提高临时建筑的耐火等级且相互间留有必要的防火间距。高层建筑在进行主体外立面施工时应采取垂直分段施工方案,每一工段以4层为宜,工段之间垂直距离宜大于15米。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灭火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火灾,能够有效及时的进行处置。

2采取有效防火分隔,设置避难场所

对于已经投入使用的建筑进行改建和装修,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应当禁止在使用和营业的时间段进行施工作业,对于难以停止使用的场所,施工区域与使用、营业区域应当采取有效的防火分隔,特别是要保证使用、营业区域安全疏散通道的畅通。对于高层建筑施工现场,针对在建工程防火分隔不完善的特点,应参照高层建筑避难层的设计,每隔十层左右设置一个避难区域,在避难区域周围一定范围内不应有可燃物,避难区围护结构有两小时的耐火极限,储存一定量的水,有条件的还可以配置防毒面具等防护装具。

结束语

建筑业是当前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我们不仅要重视建筑物自身的消防安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也不容忽视。1) 要健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标准和管理制度,强化施工、监理、建设单位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意识,确实提高施工队伍的火灾预防和初期火灾的扑救能力。2) 建设主管部门和公安消防机构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作用,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力度。3) 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联动,从而迅速提高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工地火灾发生。

参考文献

[1] 周军.试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4):190-192

[2] 李孝斌,杨晨.建筑工程现场起火原因及消防安全管理[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8,(5):48-50

篇3

【关键词】建筑 工地 消防 安全 监督 检查

中图分类号: TU99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目前,城市建设蓬勃发展,建设工程遍布城乡各个角落,折射出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与此同时,建筑工地发生火灾的频次也随之不断攀升,甚至还出现了央视大楼火灾等大量财产损失的重特大火灾事故,不得不引起全社会、尤其是消防执法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施工单位忽视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六条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61号令)均规定了各类单位应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特别是61号令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施工动火、明火作业等危险工作在工地更是屡见不鲜;另外,公安部《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第119号令)第十条第三项还就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提出了专项要求。2009年3月,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要求加强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强化对责任主体的监督管理,切实改善消防安全条件。然而,就是在这样严密的法制环境中,仍然有一些单位心存侥幸,置法律、法规和人民生命财产于不顾,视消防安全工作与职责为无物,从源头上蛀跨了工地消防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开展的基础,

2、工作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造成大量火灾隐患存在

由于施工工地的存在周期大多为1—2年,一旦工程完工,人员、设备全部拆除,施工单位出于对工地用地限制、临时建筑使用时间较短、工人流动性强、管理难度较大、投资成本较高等因素的考虑,追求利益最大化,尽可能的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间、场地,尽可能的减少工地安全保障性投资,不可避免的出现大量火灾隐患。

3、消防监督执法不充分

消防监督执法工作是国家法律法规赋予消防部队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使命,也是保障建设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不能及时发现工地存在的火灾隐患,不能依法对违法行为予以制止和处罚,就无法将隐患消除在火灾发生之前,就无法对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形成有效的打击和教育,就无法保障社会火灾形势的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三、安全教育培训

1、对职工进行防火安全教育与培训

能增强职工的消防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有效地防止在施工活动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失误;安全教育培训是进行人的行为控制的重要手段,进行安全教育必须适时,内容要合理,有针对性,并形成制度。

2、新工人在进场前应完成三级教育

结合施工生产变化,适时进行安全知识教育;针对因季节、自然环境变化引起的生产环境、作业条件的变化及时进行安全教育,增强防火安全意识,减少因作业环境变化而引起的人为失误。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前,应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应的防火安全知识、技能、意识的全面教育,并严格按照制定的操作规范进行作业。

3、防火安全教育的内容应全面

重点突出,要有系统性,抓住关键问题,反复教育,使每个受教育的人能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效,养成自觉采用安全生产规程的操作方法。

4、定期开展灭火应急疏散预案演练

因施工单位大多数员工是农民工凑合起来的,有时是临时召集来的,进出流动性大,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缺乏防火灭火自救知识,当地公安消防及安监、劳动部门要协助施工单位做好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工作。

四、实行防火安全生产制和责任管理

1、建立、完善以项目经理为主的消防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防火安全生产管理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建立由项目领导参加的包括施工人员、安全员在内的轮流值班制度,检查监督施工现场及班组消防安全制度的贯彻执行,并做好值日记录。

3、建立健全各类人员的消防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交底、防火安全宣传教育、消防安全检查、防火安全设施验收和事故报告等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消防安全责任,并定期检查落实。

4、施工项目应通过安全监督部门的安全生产资质审查,所有从事生产管理与操作的人员依照其从事的工作内容,分别通过相应部门的培训,考试认证后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参加专业培训,通过安全操作考核,取得特殊工种合格证后才能上岗。如出现无证上岗的现象,有关人员必须承担责任。

5、所有管理人员、作业人员都必须与项目经理部签订消防安全协议,明确安全生产的权利与义务。

五、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工作对策

1、加强对施工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的监督

工地的消防安全工作除在签订承包、转包合同时另有规定外,均由施工单位负责(公安部6l号令)。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并要对分包单位形成制约机制,严禁只抓工程质量、进度,不抓消防安全,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对分包单位消防工作开展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形成由建设、施工、项目部分级管理,层层落实责任的管理模式,督促其成立各级消防安全组织,积极开展日常防火巡查工作和处理突发事件,指定专人负责安全巡视检查,明确分工,细化责任,形成从经理、部门、班组、人员至上而下的管理网络,确保每个环节不失控漏管,从而把消防安全管理职责真正落到实处。

2、加强对施工现场规划与布置的监督管理

建设单位在报审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的同时,督促其将施工人员宿舍设置方案报消防部门备案。对于未经消防部门同意,私搭乱建施工人员宿舍,造成火灾致使人员伤亡的,应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法律责任。督促施工单位针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实际,充分考虑防火间距、耐火等级、疏散通道、灭火器材、电气线路敷设以及临时住房板材等消防安全因素,结合施工现场水源、占地面积和地理特点,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图,并将施工方法和技术中有关消防安全的要求一并考虑进去,必要时可帮助施工单位把好临时建筑物所用材料和耐火等级关,合理划分明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堆场、危险物品库房、办公区、生活区之间的防火间距,将火灾危险性大的区域布置在施工现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侧风向,同时预留宽、高不小于4m的消防车道,由专业电工负责科学规划、架设配电装置和电线,确保防水、防漏电。

3、完善建设工地消防监督法律法规,保障执法监督有法可依

国家相关部门应制定详细的专项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不同旌工现场消防设施、工地消防水池、临时消防供水、灭火系统等的设置要求,强化基层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应熟练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条、第六十七条,公安部《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第119号令)第四十一条第二款等相关规定,依法对违反法律、法规的建设、施工、设计、监理单位予以处罚,追究其责任。在用好用足现有消防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努力借鉴其他地区先进做法和经验,不断收集工地消防监督工作中出现的新形势、新事物、新隐患,探索更为行之有效的监督模式和措施,更新和完善相应的监督检查要求和规定,持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结论

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应该引起重视。严格按规范要求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消防安全,消防管理

1产业集聚区的现状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产业集聚区异军突起,它是经济兴盛过渡阶段的必然产物。所谓产业集聚区就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处在一个特定领域内的相关企业或机构,由于相互间的共性和互补性等特征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组在地理上集中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产业群的现象。这些产业都处在同一条产业链上,彼此之间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呈现横向扩展或纵向延伸的专业化分工格局,通过相互之间的溢出效应,使得技术、信息、人才、政策以及相关产业的要求等资源得到充分共享,集聚于该区域的企业因此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进而大大提高整个产业群的竞争力。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建设,带来了社会、人口、交通、资源、基础设施、安全状况等一系列问题。

2 产业集聚区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政策”的实施,规划编制、土地利用的调整,新一轮经济大发展的势头已经来临。在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的起始阶段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在道路、环保、通信、消防、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首先遇到的是资金问题,资金不足会导致公共消防设施建设项目不建或缓建。产业集聚区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集聚区的地方,仍存在如下问题:

(1)当地政府只顾经济发展,忽视安全保障,未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没有把消防安全摆上应有位置,造成消防工作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给产业集聚区的长远发展埋下先天性安全隐患。

(2)一些地方政府规划产业集聚区具有盲目性和临时性,创一时政绩,看眼前利益,缺乏中长期打算。规划产业形不成链式发展,火灾危险性不同的企业混布在一起,既没有考虑整体规划,又缺乏单位建筑布局,形成了大量火灾隐患。

(3)产业集聚区大都设置在城镇边缘地区,距离城市消防站较远,缺乏有效的消防安全保护,有的无消防队站规划,有的规划了但被列入缓建或不建项目。

(4)一些产业集聚区消防供水设施以及消火栓建设未能与城市供水管网同规划、同建设、同安装,有的地方供水管网也未铺设到位,消防供水问题更难以解决,造成先天患,给灭火救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5)消防通信、消防通道、消防装备不能与产业集聚区建设同步实施,不能适应消防安全工作的需要。

(6)产业集聚区建设由于要速度、要效益,工程未审先建、未验先用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给新建筑造成了新隐患。

这些问题从出现,到通过法定程序进行整改,包括在未改之前已造成的损害,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3 产业集聚区建设过程中落实消防安全工作的对策

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改善民生,产业集聚区建设势在必行。这些产业集聚区一旦发展起来,如果公共基础设施不配套,势必后患无穷。笔者认为,建设产业集聚区必须做到科学规划、先期投入、严格审批、加强管理。

3.1 科学规划

在产业集聚区的数量、定位、配套、规划对接、控规编制、产业发展、开发次序等方面,必须坚持科学规划、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动态管理的原则。在总体布局规划中,要依照消防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制定专业的消防规划,真正将消防安全布局、专职消防队、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纳入产业集聚区的总体规划,并同步实施。消防规划的编制既要符合实际又要适度超前,既要关注重点又要照顾全面,使产业集聚区内功能布局合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到位,消防装备建设符合扑救重特大火灾灾害事故的要求,防止出现严重的先天性不足,切实做到预防在先、防患于未然。对已经建成的产业集聚区,要集中开展一次消防安全“陈帐”、“老帐”的清理工作,督促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重点解决消防站、消防装备、消防车通道、消防给水等问题。

3.2 先期投入

消防安全是隐性的经济效益,是经济发展的保障。要把消防安全摆上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重要位置,把产业集聚区内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优先安排。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应充分考虑产业集聚区的共享和相互衔接,如消防供水能力的大小,周边水资源的利用,消防站5min,4~7km2的保护范围,主次干道的消防车通行能力,尽端道路的消防车调车场地,接警出动通信的同一时间接警频次,火灾高危场所的重点防范措施,专职消防队的建设和运行,扑救特殊场所火灾的消防特种装备以及聚集区的工业园区、仓储区、行政区、居民社区、公共服务区的消防基础设施等,要与所谓的“水、电、路、气”四通一并建设、一步到位。产业集聚区的公共部分总体建设应当在相关项目建设中优先安排建设资金,以确保产业集聚区消防安全的需要。

3.3 严格审批

对产业集聚区的建设项目,公安消防机构应坚持“先入为主”的原则,及早了解掌握工程建设项目和招商引资的信息,积极与发改、城建、规划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变坐等为主动上门服务。要从加强建筑防火工程审核入手,从源头上堵住火灾隐患,把好区域内的总体布局、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消防水源和消防通道等的审核关,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的产生。坚持绿色通道制度,加快办理各种行政许可手续,提高办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真正把产业集聚区建设项目作为便民、为民、利民服务的首要任务落实好。

产业集聚区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执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不能有特权思想,不能把上级赋予的权利当作建设项目的“门票”,要抱着对事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落实法定职责,开展消防工作。建设单位要按照法定程序,依法报审、报验、备案。工程监理单位要严格落实法律法规,严禁降低消防标准。

只有落实好层级责任制,产业集聚区的建设项目才能在规划布局范围内早开工、早建设、早投入使用、早产生经济效益,同时从根本上消除火灾隐患,保证安全,保障经济运行。

3.4 加强管理

产业集聚区的消防工作必须依照《消防法》,落实法定责任,不论是行政区域的政府机关,还是政府管辖的管委会,产业集聚区的行政第一责任人就是法律规定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有全面的消防工作职责,代表政府依法履行法定职责。

在宏观规划方面,必须把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证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市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在火灾预防方面,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对已设置的生产、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站、库、点不符合《消防法》规定的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单位限期解决消防安全隐患。在农业收获季节、重大节日、火灾多发季节,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采取防火措施,进行安全检查。

在农村消防工作方面,产业集聚区大都规划在农村及城乡接合部,应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领导,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组织制定、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工作。

在消防组织建设方面,要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增强火灾预防、扑救和应急救援的能力。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快速反应处置机制,为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人员、装备等的保障。

在灭火救援方面,建立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组织实施火灾扑救及其他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根据火灾扑救的需要,组织有关人员,调集所需物资支援灭火救灾。对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因参加扑救外单位火灾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器材、装备等,产业集聚区应当给予补偿。

在执法监督方面,对产业集聚区有关部门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公安消防机构报告的城乡消防安全布局、公共消防设施不符合安全要求,或存在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的情况,应及时核实并组织有关部门、单位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对公安机关报请的对经济和社会影响较大的责令停产停业意见,依法决定并组织有关部门实施。

参考文献:

[1]王海兵,徐志宏.对新型涉及儿童使用场所消防审核的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28(4):184-187.

[2]沈友弟.对消防安全技术应用和研究的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26(1):92-95.

[3]陈家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消防装备建设[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27(4):235-238.

篇5

关键词:施工现场;火灾隐患;消防安全;耐火等级;管理对策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建筑工地众多而繁忙,加上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不断出现并被广泛应用,建筑施工现场出现了大量的火灾隐患,如不加以监督整改,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危害。

近几年来,我国相继发生多起建筑施工现场因施工不慎引起的火灾事故,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例如:

2010年6月27日凌晨2时14分,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可镇金三角加油站西50米处的一个建筑工地发生了火灾,现场火光冲天。此次火灾事故是由于工地工人在实施切割作业时因操作不当所引起的,造成大量房屋烧毁,经济损失惨重。

2010年10月5日晚7时30分左右,广州天河区一楼盘工地发生火灾,过火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3万根杉木焚烧殆尽,火灾烧毁附近住宅、商用楼,总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起火原因:线路老化引起电线起火。这惨痛的事故给人们拉响了警钟!

2010年11月13日1时1分,清华学堂修缮工地发生火灾,现场过火面积达800平方米左右。火灾对清华学堂造成了严重损失,此次火灾事故是由学堂附近违规放烟花所引起的。

2010年11月15日14时,在上海市余姚路胶州路,教师公寓住宅在装修期间因脚手架起火,造成100多人受伤、58人遇难的惨痛教训。起火原因:经调查分析,该公寓在装修作业中,施工脚手架搭建时,两名电焊工违规实施电焊作业引燃施工防护尼龙网和其它可燃物,在极短时间内形成大面积立体式大火,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一起因违法违规行为导致的特别重大责任事故。

因此,加强和改进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防火安全管理制度,消除潜在的火灾隐患,已迫在眉睫。现笔者就建筑施工现场的火灾隐患及其成因与加强和改进消防安全管理对策谈几点个人的体会及认识,在此与大家共同商榷。

1当前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现状

1.1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建筑施工单位应负责建筑工地的防火安全工作,但是在实际中许多施工单位只重视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就是不重视消防安全,未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未制订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有的施工单位多层转包或转包给多个施工队伍,造成工地消防安全管理脱节,致使制定了消防安全措施也无法贯彻落实。

1.2建筑施工现场堆放和使用易燃可燃材料多

对于任何建筑工地来说,其共同的特点就是现场易燃可燃物多,施工现场存放和使用大量油毡、木材、油漆、塑料制品及装饰、装修材料等易燃品。有些建筑工地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房屋、棚屋之间,建筑材料跺与垛之间缺乏必要的防火间距,甚至有些建筑材料堆跺堵塞了消防车道,一旦发生火灾,势必造成重大的损失。

1.3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多,容易跑、漏电

现代化的施工,使电刨、电锯等各种电气设备在建筑施工中广泛使用。临时性的电气线路纵横交错,容易跑电或漏电,导致电火花引燃物品形成火灾。

1.4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用火用电多,极易引起火灾

现在大型建筑工地各种设备多、施工技术复杂,现场通常布满大量的金属骨架、框架、支架、吊架以及各种管道、线管,而它们之间的连接一般都靠电焊施工。由于高层建筑中的框骨架施工和设备安装及工程装修中的电焊火花飞溅、散落,加上有的电焊施工无证上岗或不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致使电焊火花很容易引燃施工现场的各种可燃材料造成火灾。

1.5员工宿舍大多是简易可燃临时用房

员工宿舍屋内人员密集,衣物、被子等可燃物品较多,乱拉电气线路现象比较普遍,尤其到了冬季,室内使用电暖器、电褥子取暖,用电炉子做饭等,在用火用电方面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火灾。

1.6施工人员消防安全知识缺乏,自防自救能力差

建筑施工单位强调的只是施工速度、施工质量,对消防安全的强调则较少,未举办过消防安全培训班,同时大多施工人员来自农村,自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知识了解甚少,一旦发生火灾,自防自救能力差。

1.7建筑施工现场消防设施器材配置严重不足

施工现场大多采用临时水源,水压存在严重不足,且未设置消防水池,尤其是在可燃建筑材料附近,一旦发生火灾,扑救火灾最基本的水源问题都解决不了。配置灭火器,是扑救初期火灾的一个有效办法,但是就有些施工单位只讲究经济效益,不重视消防安全,不舍得在消防方面投资,尤其是一些室内装修工程,在现场不配置灭火器或配置数量不足。有些施工现场配置了灭火器,但是型号不对。有些施工单位为防止灭火器丢失、损坏,不是锁起来就是固定在某个位置,致使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使用灭火器材。

2建筑施工现场火灾隐患及其成因分析

2.1建筑物密集且耐火等级低,易燃可燃材料多,火灾蔓延速度快

由于受施工现场局限性的影响,多数施工现场内的办公室、员工休息室、职工宿舍、仓库等建筑相互毗邻,或者形成“一”字型排列,并且这些建筑大多为临时性,结构简易,且耐火等级多为三、四级。另外,一些职工宿舍与重要仓库和危险品库房相互毗连,甚至临时建筑物相互间隔仅用三合板等易燃材料进行分隔,加之只设置一个安全出口,一旦失火,人员难以疏散,极易造成火烧连营的局面。此外,因施工需要,部分施工现场仍然采用木制等可燃性的脚手架和易燃材料作为安全防护物,也有使用简易板房作为工程部和工人宿舍,特别是装修现场既堆放有大量的可燃性装修材料,又存放有油漆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一旦发生火灾,势必造成猛烈燃烧,迅速蔓延。

2.2不按施工图纸和消防要求进行施工,随意降低防火技术标准

少数建筑工程未经消防部门审批,擅自施工;有的虽然经过消防审批,但施工单位按着建设单位的意图擅自改变局部的平面设计;还有一些单位为节省成本,大量选用低价位的可燃材料,严重降低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增加了建筑的火灾荷载,偷工减料现象严重,选用的电线、吊顶、龙骨、室内家具、地面铺设材料、墙布等根本不采取防火措施;有的装修时遮挡消防设施,且擅自减少消防安全出口、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的数量和设计宽度,从而遗留了先天性火灾隐患。

2.3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

(1)施工现场随意存放大量易燃可燃材料。一些建筑工地随意堆放建筑材料,堵塞了消防车道;在已建成的建筑物外侧采用的脚手架和安全防护物未及时拆除,占用了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更有些工地未划分明火作业区,不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擅自在易燃、可燃材料堆放场地以及危险物品库房等区域内实施明火作业,导致火灾发生的机率增大。

(2)用电量大、电气线路铺设不规范。随着当前施工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施工现场机械化操作和用电量大幅度增加,临时性用电多,安装极不规范,电线私拉乱接现象严重,特别是在工人宿舍和食堂,电线接头随处可见。由于电线移动频繁,致使绝缘层破损较严重,易引起短路引起火灾,更为严重的是许多配电箱随意安装在可燃木制构件上。

(3)违章使用明火的现象普遍存在。施工期间,部分电焊、气焊工作人员无证上岗,频繁使用电刨、电锯、切割机、电焊等,且保护措施缺乏,有的存在边营业边施工现象。施工、住宿人员用火用电等管理不严,在现场使用火炉、液化石油气等生活用火设施较多,存在极大火灾隐患。

(4)忽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管理。施工单位氧气、乙炔使用频繁,加之民工食堂大部分采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一旦使用管理方法不当,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火灾事故。

(5)忽略烟头等火源管理。施工现场办公室、民工宿舍、建筑材料堆场可燃、易燃物较多,并且雇佣的临时民工、外来人员吸烟的随意性强,一旦将烟头丢弃在火灾危险等地方,时间一长,极易造成火灾。

(6)忽视意外火灾。这种火灾是由于不能预见或忽视管理引起的,主要是管理不到位导致民工因泄私愤而发生的放火案件。

2.4消防器材配备严重不足,消防通道不畅

在一些建筑工地现场,除了少数较大的工地配备有少量的灭火器材外,在一些中、小型工地,根本无任何消防器材,一些施工人员为图方便,将一些易燃、可燃材料及杂物随处堆放,造成消防通道不畅。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严重后果。

2.5消防安全意识谈薄,消防安全素质较差

在进行施工现场检查时发现,很多施工负责人不履行自身消防安全职责,认为消防管理是建设单位的事,与己无关,舍不得投入资金购置必备的消防器材。建筑工人流动性大,未经过严格的管理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对于消防安全知识掌握很少,侥幸心理严重。另外,由于工人从事重体力活,下班疲劳睡觉不易醒,一旦发生火灾,发现不及时,极易酿成大灾。

3加强和改进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3.1要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公安部有关条令规定,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有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对建筑物局部改建、扩建和装修的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与施工单位在订立合同中明确各方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负责。消防职能部门要按各自法定职责,加强督察。

3.2要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布局

(1)针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实际情况,要合理划分各作业区,特别是明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堆场、危险物品库房等区域,设立明显的指示标志,将火灾危险性大的区域布置在施工现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侧风向。生活区的设置必须符合消防管理规定,宿舍不得设置在建设工程内。

(2)要尽量采用难燃性建筑材料,减低施工现场的火灾荷载,提高临时建筑的耐火等级且相互间留有足够的防火间距,宿舍严禁使用可燃材料搭设。

(3)确保施工现场的消防车道不得少于两处,且宽度不小于3.5米。同时不得堆放建筑材料堵塞消防车道,更不得占用消防车道作业。

(4)民工宿舍严禁将窗口封死,要保证应急人员出入畅通、安全,并配置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

3.3要加强建筑工程消防审核和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动态检查

(1)在建筑工程审核中一定要准确使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严格把关建审关,对各类建筑物内部不同部位所采用的装修材料也一定要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要求,同时要限制可燃复合材料的使用量,特别是建筑物内部装修材料。

(2)对建筑内部装修是否遮挡消防设施、疏散指示标志及安全出口,有无妨碍消防设施和疏散走道的正常使用等情况也要严格把关。

(3)把好建筑装修电气审核关。主要是防止由于电气设备和线路敷设在有可燃物的闷顶和可燃隔断夹层内而未穿防火阻燃管保护。

(4)依法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动态消防安全检查。在施工过程中,要针对薄弱环节,重点检查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用火用电和危险品的储存情况、职工宿舍的消防安全、消防器材配备情况等。

3.4严格实行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

要督促施工单位认真贯彻落实《消防法》、《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106好)、《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

(1)确定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安全负责人,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成立义务消防安全组织,负责日常防火巡查工作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同时指定专人负责停工前后的安全巡视检查,重点巡查有无遗留烟头、电火源、明火等安全隐患。

(2)对雇佣的临时民工必须经过消防安全教育,使其熟知基本的消防常识,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特别是要加强对电焊、气焊作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使之持证上岗。

(3)确保施工单位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严密消防工作网络。

3.5加强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

施工单位要确定一名经过消防安全培训合格的电工正确合理地安装及维修电气设备,经常检查电气线路、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重点检查线路接头是否良好、有无保险装置、是否存在短路发热、绝缘损坏等现象;电气设备周围是否有可燃物,尤其是危险物品库房内电气设备、灯具是否符合防爆要求。

3.6加强施工现场的用火管理

(1)要严格落实危险场地动用明火审批制度,氧气、乙炔瓶两者不能混放,焊接作业时要派一监护人,配齐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在焊接点附近采用非燃材料板遮挡的同时清理干净其周围可燃物,防止焊珠四处喷溅。

(2)要在民工宿舍、员工休息室、危险物品库房等火灾危险处设立醒目的严禁吸烟等消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吸烟室或指定安全的吸烟地点。

3.7加强储存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物品管理

储存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物品时要设立专用仓库,要求与其它建筑物保持至少15米的间距,不得超量储存,同时派专人负责收发登记。

3.8配备消防器材,加强消防安全宣传

为防患于未然,建筑工地无论大小,都应配备灭火器材,针对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员大部分文化较低且民工较多的现状,施工单位要针对这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自防自救培训,并从加强管理入手,工地重要部位应设置警示标志和防火宣传标志,并加强工地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其消防安全素质。

4结束语

总之,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责任重大,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必须慎之又慎。加强和改进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以便进一步开展好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规范标准化教育,其目的是加强企业自律、促进依法施工,落实各项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有效地控制火灾隐患和火险因素,全面实现平安施工,努力营造良好的和谐建设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我们消防监管部门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学谦,岳庚吉主编.建筑消防百问[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2月第2版

[2]那建兴,田占稳主编.建筑施工特种作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3]李坤宅编著.建筑施工安全资料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3月第2版

[4]李国防主编,岳庚吉,郑俊岭副主编.消防安全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5]李亚峰,蒋白懿,马学文等编著.建筑工程消防实例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

篇6

关键词:工程质量;工程监理;现状;存在问题;监理工作重点

中图分类号:U415文献标识码: A

一、监理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程监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我国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度至今20 多年,工程监理一直秉承“三控、两管、一协调”理论并有所突破,又增加了监理的安全职责。单从“三控”来讲,三控即投资、进度、质量控制,也就是说工程监理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应该实施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尤其是投资控制在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监理就应该参与,在工程的设计、施工阶段更应体现监理工作技术服务的重要性。而目前的法律法规中主要是针对施工阶段的监理,实际监理工作中也是以“质量监理为主。在监理业务的承揽过程中也有许多不规范行为,甚至出现以降低监理费为手段的低劣竞争。我国工程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中都有对监理的规定和要求,但随着监理行业的发展,全面明确监理工作职能的法律文件还需要不断完善。

2、社会对监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许多监理公司对自身的管理不够重视,许多监理企业为了降低公司成本,往往采取项目聘任制,对外地的工程项目实行工程所在地招聘监理人员,工程结束后,若无后续工程,就不一定能继续从事监理工作,造成监理从业人员的不稳定;还有一部分监理企业实行项目个人承包制度,部分承包人为了降低成本,低价雇佣非专业专业人员从事监理工作,或者减少项目本该合理配备的监理人数,使得监理工作达不到应有的目标效果。其次有许多监理公司为了承揽到监理业务,不遵照国家为了维护监理利益制定的取费标准,而是通过降低费率来参与项目竞争,这样就造成了监理的实际收费过低,使得监理从业人员收入也很低。第三是部分监理人员缺乏责任心,缺乏职业道德,影响了整个监理行业的形象。

3、工程监理自身的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在监理队伍的组成和监理工程师的知识结构上,目前相当一部分监理从业人员是在施工单位工作多年现已退休的技术工人或管理人员,尽管他们有丰富工作经验,但监理是一项综合专业知识要求很高的工作,仅仅从事过某一项专业技术的人员很难胜任全面的监理工作;而且由于他们年龄较大,精力、体力都有欠缺,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很差。二是一些建筑相关企业管理人员改行从事监理工作,甚至有的是跨行业从事监理工作,监理企业又没能给予系统的业务培训,他们自身也没有继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些人只具有某一方面的施工或管理经验,并不熟悉监理知识和工作程序。三是新出校门的学校毕业生,他们精力充沛、勤学好问,但是缺乏经验,对施工管理缺少预判能力,无法发挥监理工作的预控作用。目前监理工程师的专业知识也相对单一,主要来自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对其他配套专业知识掌握甚少,目前监理工程师数量又不够,导致很多大型项目配套专业监理工程师缺乏。加上人员不能按专业技术适时调配,一些掌握某一方面专业技术的监理工程师可能在比较单一的或专业不相干的项目从事监理工作。监理行业需要既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又集技术和管理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4、建设单位或行业主管部门乃至社会方面对监理的认识不足

从我国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到现在,工程监理工作帮助建设单位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分担了相当大的现场管理工作量,有效地保证了工程质量,促进了工程进度、投资的管控。一部分业主错误地认为工程监理的存在干预了他们对项目的管控,有时候监理工作的规范开展甚至会影响到项目的通盘计划;他们认为监理企业收了业主的监理费用就应该听从于业主的安排,完全按照业主的意思进行工程管理,这就是典型的“大业主、小监理”思想,而且这种思想很盛行。还有一些业主或行业主管部门片面放大监理的职权,项目稍有一点差错,就会完全怪罪于监理工作没有做好,监理没有到位,仿佛一切错误都是监理造成的。完全没有考虑监理工作的艰难和监理措施、方法运用实际产生的力度。

二、监理工作必须坚持原则

在工程监理过程中,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影响使用功能等都是原则性的问题。偷工减料、使用不合格材料、不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生产安全意识不强等都有可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导致安全事故。遇到这样的情况,无论施工单位如何强调客观因素,业主、朋友怎样协调讲情,监理人员决不能妥协和放任。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旦出现质量、安全隐患必须立即消除,及时整改到位是唯一直接有效的解决办法,质量、安全隐患任其发展必将导致重大的质量、安全事故发生,最终影响到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

廉洁自律,公平公正的工作作风是做好监理工作的关键。要做好协调工作,首先要确保自身的素质要过硬,要严于律己,做到行为上不吃、拿、卡、要,工作上不故意刁难,处理问题有理、有据,有节、公正无私。

监理工作的开展除了体现在严格管理、大公无私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体现监理的服务性,服务性是监理行业产生并得以飞快发展的社会要求,主要体现在监理是一项提供高智能的技术服务。除了为业主单位出谋划策,降本增效,而且在工程监理过程中遇到重大协调处理事务时,能够积极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或者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像这样又能发现问题,又能处理问题的监理人员才是监理行业需要的真正人才,也必定会受到业主、施工企业、行业主管部门的认可和欢迎。

三、安全监理工作在工程施工阶段的重点

1、安全监理的工作要点

监理企业应承担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职责包括开工前审查安全生产条件、审核安全管理资料、组织并参与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督促安全隐患整改、进行安全评价和协助安全事故调查。 安全监理的主要控制点包括深基坑、大型脚手架、整体提升脚手架、高大模板、高空作业、大型施工机械设备、施工用电和消防安全等重要方面。

2、监理工程师要实施的安全控制措施

1)工程开工前,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承包商报送存档备查的有关证书复印件,包括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中的管理人员名单及有关资格证、上岗证等。

2)承包商报送的安全技术方案、安全技术措施要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3)监理单位应对承包商检查验收的重点项目和部位提出明确的监理要求,如提升机和升降机的加高检查验收,塔吊及电梯的提升、加高后的检查验收,工程重要控制点的验收等。

4)采用切实有效的检查方式,对承包商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教育、班前活动记录等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形成书面记录。对相关的问题要求承包商限期整改。必要时,可将相关情况通报业主,甚至工程安全主管部门。

5)对重要施工机械的运行维护工作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审查承包商机械运行及维护记录,若机械无法保证施工安全时,应责令承包商停止使用并及时处理。

6)监理工程师应明确有关要求及规定,书面通知承包商,并告知业主。各类安全隐患应以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会议纪要等书面形式予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