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标内容范文

时间:2023-10-23 17:26: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工程技术标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工程技术标内容

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优化措施

建筑工程技术的科学实施是保障整体施工质量的基础,也是对施工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在面对当前市场化进程迅速加快形势下,提高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水平,建筑施工企业才能更好的在市场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传统建筑工程施工中,在技术管理层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提高技术管理的要求,转变管理的思想观念,促进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只有如此,才能为我国的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优化的作用及重要意义分析

1.1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优化的作用

近些年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的速度比较快,在技术管理水平层面也有着显著提高,这是建筑行业能得以继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提高了技术管理水平,才能真正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发展优势。技术管理要和国家的相关规定以及标准相符合,对施工技术应用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要得以保障,遵循客观的发展规律来加强技术管理[1]。建筑工程施工中,影响因素比较多,而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对实际的问题有效解决,避免出现质量以及安全问题。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优化实施,是建筑企业自身的高管理水平体现,使工程质量得到了保障,也能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有效预测和防范,在这一基础上就能节约投资的成本,从很大程度上就提高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优化,能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其能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提高自身的经营品牌效应。工程技术管理的优化对施工质量的保障是基础,这也是技术管理优化的重要目标。

1.2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优化的重要意义

加强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优化有着积极意义。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作为建筑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这也对整体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方面进行优化就显得比较重要。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只有在每个技术管理的环节注重管理的优化,才能为实际的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质量水平提高打下基础[2]。科学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对建筑工程施工效率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也能有效保证建筑施工有序以及规范化进行。在建筑技术管理的优化工作方面进行加强,对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能有效提高,从而保障建筑企业的效益最大化。通过科学的手段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优化,就能从多方面提高建筑企业管理水平,这些都有利于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内容及技术管理现状分析

2.1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内容分析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涉及到的内容比较丰富,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主要能分成两种类型,即:内部和外部管理两种类型。从行业外部的技术管理类型内容来说,主要涉及施工技术的应用,以及对工程技术的改进优化等。而在工程技术的内部管理类型内容上,就主要有施工的制度以及标准的明确化,进行专业的施工培训等方面内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内容中,有档案管理以及图纸会审,技术制度管理和技术培训,技术交底以及安全知识培训,新技术开发应用及编制施工组别等管理内容[3]。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核心技术的优化管理比较关键。其中绘制工程图纸以及制定施工标准制度等,都是比较关键的技术内容。通过对这些施工技术内容的详细了解和熟练掌握,才能真正保障施工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

2.2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现状分析

从实际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现状来看,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技术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保障有着很大阻碍。工程技术的管理组织体系没有完善建立,这是技术管理中比较突出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筑工程企业数量也比较多,企业规模大小不一,工程技术的管理水平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性,对技术管理的软硬件配置差异也比较突出[4]。建筑工程管理组织体系专用,总承包是当前我国应用比较广泛的体制,这一体制在实际的应用当中不能得到统一规范,对技术管理增添了很大难度。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作为比较复杂化的工程管理内容,就需要有完善的管理组织体系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的保障,但是在实际中,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体系还有待完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在监督管理方面的问题还比较显著。建筑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水平提高,需要在监管工作层面加强实施,只有如此才能有效保证管理效率的提高。而我国的建筑工程企业在实际管理活动中,对技术管理的监管力度没有加强,不重视技术管理的作用发挥,这就必然会影响实际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监督管理不能得到有效落实,从而影响了工程的进程。从根本原因分析来看,主要是监管人员没有尽职尽责,在责任意识上比较薄弱,存在着的现象,比较容易造成各种管理问题的出现。施工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精神等,这些也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增添了很多的阻碍。具体工程施工中,会遇到各种技术问题,对这些问题及时解决就比较重要。但是在实际技术管理中,并没有有效解决技术问题,从而造成了施工质量问题。建筑工程施工是比较复杂的过程,施工中参与的人员比较多,也有着很大施工难度,如果不能有效解决技术难题和问题,就必然会影响施工进度,以及带来诸多质量问题[5]。而具体施工中一些施工人员,由于没有严格遵循施工的规范和章程,就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加上监督管理的力度不强,没有及时发展问题,从而在后续的施工中就造成了返工,这不仅影响了施工进度,也增加了施工成本。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需要按照完善的制度进行执行,但在具体中的技术管理制度缺乏以及不完善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是保障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规范,缺少了这一环节,就必然会影响技术管理的效果,在施工的质量上也得不到有效保障。一些施工企业只注重施工的进度,为了赶工期没有注重施工质量,在应有的技术管理制度方面也没有完善建立,这就必然会影响整体的技术管理水平。对于以上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问题,要进行详细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然后针对性解决。

3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优化措施实施

3.1重视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组织体系优化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优化,先要重视工程技术管理组织体系的优化,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有着紧密联系,而构建完善的管理组织体系就是施工技术水平提高的基础。在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组织体系的完善方面要加强重视,要注重责任的明确化以及责任的落实,对不同的施工技术要注重明确分工,不同类型的管理层也要设置专人进行管理[6]。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要加强,注重管理工作的协调性以及配合。技术管理人员要在细节管理工作方面加强,在监管的作用方面充分发挥,遇到问题及时性上报、及时解决。只有在这些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

3.2加强工程技术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立

良好的管理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基础,在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实施方面,就要充分重视技术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立。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将质量控制制度结合实际完善制定,这就包含着对材料的质量管理,以及施工图纸的管理,施工人员的管理和施工技术的管理。通过综合性的管理,以及将管理责任得到落实,形成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等,这就有助于将技术管理的质量水平有效提高。在每一道管理环节,都要重视管理的效率以及管理的质量。

3.3要不断提高建筑安全设置水准

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质量的控制,要注重从多方面进行考虑。随着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建筑工程的发展也比较迅速,但是安全事故数量也随之而增加。这其中就有受到技术管理不善的因素影响,没有加强这一层面的管理。为能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以及质量的提高,就要重视将安全水准能进一步提高,在建筑的设计以及安全设置水准方面,要和发达国家相借鉴,这样才能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

3.4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监督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中,在技术管理方面进行加强,也要注重监督管理的力度加强。建筑企业就要结合具体的施工现状,制定完善的技术管理监督体系,对实际技术管理工作的实施进行动态化的监管,保障管理的整体质量。要将监管的全面性得以呈现,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以及施工监督和施工成本等方面,都要能进一步的强化。制定监督管理机制来应对工程技术管理的工作,对技术管理中的一些不足和管理弊端要及时的提出和改进,保障技术管理的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

3.5注重创新建筑工程技术的应用

为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水平和效率的提高,就要从科学的管理技术应用方面着手,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能及时性的更新。建筑企业也要及时关注建筑市场新信息的变动,对一些新的应用技术加强关注和及时引进测试等,将新的施工技术应用到实际施工当中去,为提高施工的质量以及施工水平打下基础。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在对新技术的应用上也要加强,及时培养新的技术人才,为企业所用,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这也是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目标。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在技术文件的管理方面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要详细的检查试验资料,结合建筑施工的紧密相连性,对同一实体的各种资料的合理性以及可追溯性加以控制,保障技术文件管理的完整性。通过多方面对建筑工程管理的要点加强控制,就比较有助于促进建筑企业的良好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以及系统化的管理工程,具体管理的方式方法的运用,以及管理观念的更新等,都有助于建筑施工工程效率的提高。文章通过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能更好的认识技术管理的意义,也能为实际的技术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希望能对工程技术的实践管理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章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J].住宅与房地产,2015,(S1):66.

[2]蒋晓瑜.土木工程中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33):143.

[3]郭远方,余宗夏.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2):234-235.

[4]吴育添.建筑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分析[J].冶金丛刊,2016,(4):80+84.

[5]娄义康.建筑工程测绘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措施探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7,(1):186-187.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发展目标;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四川天一学院创办于1991年,是经国家教育部(原国家教委)1994年批准成立的中国首批(七所)、西南第一所具备颁发高等学历资格的综合性全日制民办普通高校,是按教育部的标准评估批准的全国首批西南地区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普通高校,西南地区第一所纳入国民高等教育系列、具备独立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之一。经过多年不断努力,学院已发展成为以管理、营销等职业教育为主,多专业协调发展的专科层次高校,在校生达10000余名。2013年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并将建筑工程技术作为我院重点发展专业,在校学生1000余人。

一、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1、专业前景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近年来,整个行业呈现平稳上升态势。目前,我国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预计在205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35%提高到70%以上,这就意味着每年平均需增长1%左右的城市化率(即每年约1000至1200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到2050年前后,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项所需要的投入,大约在40万亿~45万亿元人民币的数额,相当于每年平均投入8000亿至9000亿元人民币。因此,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也将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使中国房地产业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故中国房地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会十分可观。

2、人才基本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约3893万人,分布地域广,主要从事土木工程建筑活动。其中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为310.58万人,占从业人员的7.98%,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占7%。

随着建筑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中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大型工程的国际化招标、投标的推行,建筑市场逐步趋向规范化、国际化。

建筑市场急需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职业化的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队伍。然而,由于建筑类普通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过分专业化、学科化,现在社会上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又出现空挡,中职教育层次偏低等原因,这样集专业、管理、经济、法律、税务、计算机等知识为一体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建筑人才变得紧俏起来。发达国家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占整个高等教育在校生的比例,大多已达到20%~50%,而我国尚不足8%,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专业发展目标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建筑市场和建筑相关行业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自我学习能力,掌握了建筑施工一线技术和管理人员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岗位工作能力,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专业的内涵建设,着重进行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特色教材、实训环境及师资队伍建设。针对建筑业发展的需求,以建筑企业工作流程为导向、工作的任务为载体,与建筑企业合作共同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校企共建一批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造就一批基础理论扎实、教学实践能力突出、专兼结合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为建筑业培养符合企业岗位标准的施工员、造价员、质检员、资料员、安全员等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力争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在四川省乃至全国高校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

三、专业发展规划

1、积极探索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建筑市场和建筑相关行业第一线需要的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些专门人才包括: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材料检验、编制概预算、资料整理等基层管理。

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调整课程体系与内容,建立结构合理,内容适用、够用的教学体系,以学生的能力为目标,改革评价标准,并形成共享教学资源库。积极进行学生座谈和企业调查,每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不断地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另外,建筑工程技术具有覆盖面广泛、专业性较强、知识型技术及更新速度较快的特点,主要从事的工作有很强的实践性、组织性和逻辑性。因此、建筑工程专业要坚持以建筑企业工作流程为导向、工作的任务为载体,与建筑企业合作共同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为建设主体,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整合,引进先进的技术进行从新编排,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建立优质的教学资源库,从而促进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师资是教学之本,建立具有工程实践背景和创新能力的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目标的必备条件,高职院校应有一支满足职业院校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即“双师型”教师。必须要完善和优化教师队伍,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加强与企业的多层次的合作,聘请企业的专业骨干和专业技术的能工巧匠作为外聘教师,参与建业建设。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及课程评价标准等,使培养目标、专业建设及教学内容和方法等符合社会和企业的需求;选派现有专业教师参加进修、培训及到企业进行顶岗或挂职锻炼,增强专业教师的职业实践能力。同时,积极开展职业资格培训,利用专业和师资的优质为企业解决施工中的实际困难,为企业和行业做出贡献,提高行业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

3、加强实践教学

我国《十二五发展纲要》提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的技能和本领。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实践教学,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注重生产性和顶岗性实践,建立以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依据的实践评价体系,确保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把实践教学作为学生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使学生不但在理论上,而且在技能上都能得到发展。

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种。校内实训中心是学生深化基础理论、拓宽专业知识、创新思维和单项职业技能培养的场所,所有的实训均有相应工作过程对应的项目,模拟企业生产的真实环境且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工程技术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场所。故应建立满足专业需求,功能完善,设备先进的,有真实岗位训练和现场氛围的校内实训基地,完善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并积极推进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完善校外实训制度,保证学生的实训内容和学时,确保学生的实训安全。对学生的成绩考核要与实际工作岗位紧密结合。以“学以致用”为指导思想,以实际应用能力、技能考核,操作为主要考点。将毕业生就业率、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建立毕业生回访机制,对毕业生毕业后发展进行追踪,为提高教学质量,制定符合建筑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智光.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与发展思路研究[J].赤子.2014(4)

[2]李素洁.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探索[J].学圆. 2014(12)

[3]王淑娟.试论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与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3)

[4]杨永生,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科技风.2010(2)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工程技术;信息技术

建筑工程管理,包括施工管理,也就是投标、施工组织、施工控制,资源管理;人财物的管理;信息搜集和积累;企业管理数字化等。

1 建筑工程管理引入现代工程技术的必然性

创新、改革、发展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战略。建筑工程企业走改革、创新、发展一体化道路是一项艰苦而关键的任务。管理、资本、体制、制度、技术等各个方面都要有优势,企业才能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另外,随着国际承包商进入中国建筑施工市场,国内建筑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对建筑施工管理引入现代工程技术的要求更为迫切。

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经营意识逐步转变,市场观念、竞争意识逐渐强化,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标承包制下推向市场,建筑施工项目能否全面、顺利实施,解决好项目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避免因责任不明、关系模糊、约束不严等各种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影响项目管理的正常实施,建筑工程管理必须引入现代工程技术,通过创新使项目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中出现很多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投标中的过度竞争、相互压价、低价中标;承包商地位被动,合同中出现不合理要求;设计、监理不同意,职能错位;国有建筑企业与集体、个体企业存在不正当竞争,影响公正公平;行业保护、地区保护主义严重,建筑市场行业、地区壁垒存在,影响市场健康发展;法律法规不健全。总之,我国建筑市场还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运行,存在许多人为因素,但是无论怎么样,市场经济的总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建筑工程管理应逐步完善和引入现代工程技术,在管理中不断创新。

2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工程技术的应用现状

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很多工作单纯依靠人工来完成是很困难的或是效率很低,因此要采用现代工程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来进行管理。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已经很充分,但是,就信息技术的应用层次来说,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工程技术的应用层次还是维持在很低的水平。

大部分建筑企业对现代工程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没有深刻的理解,认为能够收发邮件、简单上网就是实现信息化管理,而对于工程的实时监控、流程规范、协调组织的强化、资源的统筹调度、工程变化预测、工程成本监控、工程预警和风险识别等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没有概念理解。总之,他们的态度是,一方面愿意采用现在工程技术,另一方面担心技术的采用会造成额外工作量的增加。

建筑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也在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现代工程技术的应用,很多建筑企业在硬件上已经进行一些改进,建筑工程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都采用电脑办公,还组建了局域网络,使用软件代替传统的手工操作,但是效率并没有明显提高。例如:做个报表,有些人把各种数据都算好了,然后再录入电脑,似乎用电脑做是为了美观,这样使用信息技术反而降低了效率。而电脑Excel软件本身就可以完成报表数据计算,有很大的计算、数据库、判断、分类汇总、排序、形成图表等功能。这种例子,只是对单项程序运用不到位,部门之间的共享就更加谈不上了。

地域差异和行业差异。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信息来源丰富,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对现代工程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认识较为深刻,而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较为薄弱。从行业上来分析,市政建筑工程中推广和使用现代工程技术的水平要优于公路建筑工程、铁路建筑工程。

国内外差异。与国外现在工程技术使用水平相比,国产工程管理水平较低,工程管理软件不够成熟,和国外存在一定差距。另外,国外软件不一定适合国内的单位,软件使用范围也不同,软件维护、软件购买都存在管理、资金问题。

3 现代工程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建筑工程管理中现代工程技术的应用,需具备以下几个因素:对项目认知,通过现代工程技术的实施,将建筑工程羡慕进行工作分解、流程重组,对项目进行整体认知和把握,使项目结构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同归对项目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各部门对自身职能和在整个项目中的位置都有清晰的认识,为项目提供良好的协同环境,有利于分工合作。现代工程技术的应用,资源共享和及时反馈,可以进行有效的实时控制。

立足长远,逐步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引入现代工程技术,不能贪大求全、照抄照搬,应该结合企业实际逐步完善。立足现有资源,主要是硬件、软件人员,通过一些局部的改进,将资源进行优化组合,进行业务流程的系统设计,逐步完善,积累经验。另外,大型信息系统,如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管理信息系统(MIS)等,投入巨大,实施起来也比较困难。

增加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建筑工程中现代工程技术的应用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熟悉业务流程。短期之内很难做到完善,效果不会立竿见影。需要领导足够重视,增加各方面投入,才有可能长期坚持下去。

进行统一规划,理顺业务流程。运用数学中的反向推导,希望得到什么结果,反向寻找需要什么条件去实现该结果。以投标过程为例,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方法,说明如何运用现代工程技术提高效率。首先拿到图纸以后,进行工程量计算。用工程量计算软件、钢筋计算软件,输出工程量,导出表格。然后运用宏业清单计价专家等软件进行套价计算。将工程造价进行输出。商务标和技术标也是如此。现代工程技术的应用,就是使各项工作的信息传递更为顺畅,各个工作环节的信息能够存储下来,方便随时调用。

事实上,建筑企业所实施的三标一体化已经为现代工程技术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今后企业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和完善已有的信息化工作成果,推进专业业务系统的流程优化;另一方面能够享用社会公共资源,参加社会电子认证体系、现代金融支付系统、网络公共服务系统,在社会资源的支持下,推进建筑工程中现代工程技术的应用进程。

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改进。建筑。工程管理中的现代工程技术应用,要特别注意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建筑工程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段洪德.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分析[J].山西建筑,2009,(31).

[2]王晓飞.许晓阳.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化论坛,2010,(4).

[3]周志中.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J].科技资讯,2007,(18).

[4]陈金保.浅析现代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及技术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1,(7).

[5]夏同兴.浅谈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科技,2009,(12).

[6]张译戈.刘冰冰.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研究[J].河南科技,2010,(24).

[7]钟毅.叶曦.浅谈建筑工程物资管理信息化[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0,(6).

[8]薛玉高.现代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及技术分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0,(6).

篇4

【关键词】高职课程 教学改革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加强实践教学是确保高职学生具有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保证。作为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干课程的《建筑施工技术》、《施工测量》、《施工工种操作》等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如何根据当前建筑市场的需要,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传统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适应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岗位的需求,将成为建筑类高职亟待解决的课题。

1、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职业能力

高职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其最后落脚点就是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具体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其培养目标及职业能力则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进取精神,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本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强,适应建筑工程施工一线技术管理岗位要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高职高专教育既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又属于高等教育序列,它既与中等职业教育不同,又同属职业教育的范畴,同时,它又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实施,在从职业角度为学生奠定坚实必要的技术理论基础,并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又要直面学生的职业岗位需要,着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根据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和建筑市场的岗位需要,构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2、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定位不合理,专业基础不够宽

认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工民建中专升格而成或是本科压缩而成的看法是不对的,工民建中专的定位是施工生产一线的岗位群,本科的定位是建筑和结构设计的岗位群。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定位应本着“知识够用为度,突出技能培养”的原则,使之具有较宽的专业面,以适应工程施工、管理、造价、设计、咨询、监理、服务等建筑岗位的需要。

2.2 实践环节与课程教学环节脱节

实践教学环节是本专业核心课程《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教学环节。一般高职高专对建筑工程专业学生集中安排有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认识实习在开学之初,这时学生还没有学习本课程,对施工技术的认识较肤浅。而生产实习虽然在专业课结束后进行,但衔接不太紧密,课程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有脱节现象。

3、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3.1 采用项目驱动法教学

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设计《住宅室内设计》实训教学为例。《住宅室内设计》课程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以项目的构思、设计、表达、实现的整个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设计项目各环节知识。

3.2 构建技能训练占优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实施“4.5+1.5” 的学时分配方案,即前4.5个学期完成所有理论课的教学,包括课程设计和课程学习规定的部分实践,同时学生须利用双休日、寒暑假的时间到指定工地或实训场所跟随指定教师(一般为现场技术或管理人员)从事规定的劳动和实习;后1.5个学期安排学生全身心、全日制在施工一线从事实习,同时完成毕业设计,设计课题必须针对本工程特点进行研究,编制可使用的技术或管理文件。这样,三年学制中的技能训练与理论教学的学时比例达到1.5∶1,保证技能训练的时间和效果。

3.3 整合课程,强化应用能力和岗位能力

“4.5+1.5”人才培养模式在实现课程整体优化的前提下,要通过课程整合、课程内容改革等手段,逐步减少课内总学时。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强化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岗位能力的培养,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教育目标。

3.4 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

认识实习采用校内外集中实习的方式,通过加强出勤考核和交实习报告的方式,必要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口试进行管理,保证达到实习效果。

测量实习采用校内分组且每组安排一个指导教师的实习方式,由指导教师进行出勤考核,再加上学生每个人要交实结。每组交内外业资料和图形,且对每名学生进行经纬仪和水准仪观测的考核方式,经纬仪和水准仪的考核,必须操作正确,闭合差符合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否则定为不及格。因为是每个人单独进行操作考核,学生的实习非常认真,测量水平非常过硬,受到施工和就业单位的好评。

建筑材料综合实验实训采用校内实验室分组,且每个实验都安排一个指导教师和若干个实验教师进行指导的实习方式,由实验教师进行出勤考核,再加上每人交试验报告和试验总结,还对每名学生进行口试,通过抽题签的方式来进行实训口试考核,以督促每个同学认真实习,实验效果比较理想。

施工实训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分散学生到校外各施工现场,现场指定技术人员随时进行指导,校内指导老师定期到工地走访和电话网络联系的实训管理方式,随时掌握着学生的实习情况,保证施工过程的真实;学生实训结束后,每人要交实习报告、每周周记和实习单位鉴定,还有口试抽查,以保证施工实训效果。实践证明,这种分散实训的效果非常好,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非常认真努力,不但真正掌握了施工技术,而且也同时让实习单位了解了自己,80~90%的单位都愿意接收专业实习的学生就业,为学生就业打下了基础。

岗位实训是学生毕业前针对建筑工程企业技术岗位的岗位实际训练。通过实训使学生对建筑工程企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施工及管理,以及工程监理等各岗位有较详细的了解,并且在导师的指导下能够独立胜任其中某一个或几个岗位的工作,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零距离的胜任建筑工程企业技术岗位的工作。因为有18周的施工实习垫底,绝大多数同学此时都能够承担建筑工程企业的某个技术岗位,为零距离就业打下

了比较牢固的基础。

4、结语

改革课程教学的评价观念, 构建技能训练占优的人才培养模式,整合课程内容,强化应用能力和岗位能力,建立以教育理论为指导、学生实践技能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并付诸实施,必将大大提高高职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职业岗位能力,为社会培养出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晖,程忠国,鄢维峰.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0,(23):17-19.

[2] 宋艳清,王付全.高职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8(26):34-35.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BIM教学平台;卓越高职院校

正文:

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正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前沿和趋势所在。依靠BIM技术,可以实现对施工质量、成本、进度的精确掌控。同时,将建筑行业全过程完全贯通,将立项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维阶段紧密联系在一起。正是如此,住建部发文,在2020年,凡国有投资项目90%以上必须采用BIM技术。在此趋势下,行业对于BIM人才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

2015年,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省教育厅申请湖南省首批卓越高职院校,获得立项。同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正式组建。笔者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骨干成员,有幸从一开始到现在一直在全程参与,对如何基于BIM平台建设建工专业群,有着较深刻的认识。下面笔者就从三个大的方面谈谈如何建设。

一、以BIM为平台建设专业群,必须从建立坚实的发展基础开始,主要体现在师资、实训条件、课程体系和教材四个方面。

1、针对BIM技术,加强师资培养

目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只有刘孟良院长一人对BIM技术较为熟悉,要想开设BIM系列课程,师资匮乏,无从谈起。

为此,建设的第一步就是大力培养师资。(1)院长带头学习、授课、培训、科研,以示范作用引领专业群发展;(2)分批委派黄治、刘钢、曾猛、谢奕欣、陈东艳等专业骨干教师赴北京、西安、驻马店多地参加BIM师资认证培训;(3)组织胡超雄、李峨、马慧、张又方、曾丹等专业实训教师参加有关BIM考核的相关文件、报名程序、组织流程学习;(4)提供信息,动员专业课教师参加BIM学习&交流研讨活动;(5)发动专业课教师下企业调研,加强教师对BIM在行业一线应用广泛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2、针对BIM技术,完善实训条件

目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实训条件在校内来说比较好,对原来的专业教学也足够,但是在新形势下,针对BIM技术搭建教学平台,就显得拙荆见肘。

我们的目标是依托湖南省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和建筑职业教育集团,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与专业群课程体系无缝对接,改善院办企业、专业实验室、情景实训场、职业技能鉴定所等已有条件,重点建设生产性实训平台和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工作室,基于BIM技术平台,建成以“教学+生产+社会服务”为核心的专业群实习实训基地,实现“教学、培训、生产、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五大功能。为此,我们必须改善院办企业、专业实验室、情景实训场、职业技能鉴定所等已有条件,重点新建BIM建模一体化实训室(40台高配电脑)、建筑工程多工种技能培训室外实训场、BIM考试中心(40台+30台+30台)、BIM大师工作室(“刘孟良大师工作室”)等9项实习实训场地。更新与购买BIM系列应用软件。作为湖南省建筑工程技术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基于BIM技术共建技术推广中心5个和1个培训中心。

3、针对BIM技术,重构课程体系

新技术推行后,原有的课程体系受到极大的冲击,需要我们基于BIM技术重构课程体系。围绕建筑行业,通过人才需求分析、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等途径,构建“基础理论学习+核心能力培养+职业技能进阶”的三平台建筑工程专业群课程体系。

依托信息化技术,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基本方法理论类课程通过慕课探索“线上学习+综合考核”;技能类课程通过微课、建筑信息模型(BIM)探索“线上模拟+线下训练”。

4、针对BIM技术,重视教材开发

目前BIM的系统教材比较少,尤其是针对高职教育,深入浅出的BIM教材就更少。所以开发相应的教材,是老师们应该重视并亟需解决的问题。但是,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不能为任务而编写,为名利而编写。

为此,我们强调在编写教材时,要注意几个原则。(1)为课堂服务.以教案为基础开发校本教材,进而中南大学正式出版,相关院校争先选用;(2)为实训服务。以实际工程项目――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工实训基地为载体、任务驱动方式编写的模块化教材;(3)为比赛服务。教材编写认真,内容全面细致,可以作为参加各类BIM建模及应用比赛的最好指导书籍;(4)为教师服务。鼓励专业教师加强自学,尽快提高BIM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5)为教材开发服务。以示范方式为BIM系列教材开发、实习实训指导书开发树立模板,鼓励专业教师开发出更多、更好适应于专业教学的教辅书籍。

二、以BIM为平台建设专业群,必须紧紧围绕核心目的,那就是BIM技术人才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开设、专业比赛和培养目标等方面。

1、针对BIM技术,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专业群内每一个专业都需要重新审定,并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将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技能培养为主线”,全面推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在“因需施教、订单培养”、“项目主导、学岗对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经验上,进一步探索 “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造价)专业、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将分别在“系企一体、工学结合”、 “教学工厂+工作室+企业”三层次的专业建设模式下,进一步探索实施“校企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2、针对BIM技术,逐步开设BIM系列专业技术课程

BIM系列专业技术课程的开始不是一蹴而就的,从目前我们的研究来看,必须遵循先基础后综合,先示范后推广的基本思路。

(1)核心专业率先开课。开设BIM课程教学三届(13级建筑工程技术(设计方向)选修课一个班,14级建筑工程技术(设计方向)必修课,15级建筑工程技术(施工方向)选修课两个班);(2)其他专业紧随其后。建筑工程造价专业(含土建、安装两个方向)14级、15级教学中全面应用Revit 、MagiCAD、广联达GQI、广联达GBQ等BIM系列软件;(3)全专业群共同开设。对于BIM技术的应用学习全面铺开,16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将BIM建模作为专业群里四个专业的专业共享课程,将BIM审图、梦龙、MC等作为专业技术课程或专业选修课程。

3、针对BIM技术,开展比赛训练

以赛促学,以赛代练是高职院校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捷径,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所以,我们在建设专业群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通过比赛寻找差距,打开局面,树立信心,打响名声。

(1)校内组织BIM专业比赛。建筑工程造价专业定期组织“广联达算量计价比赛” 、安装方向定期组织“安装专业识图比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定期开展“Revit 建模比赛”;(2)参加行业企业比赛。笔者多次带队参加广联达举办的“BIM毕业设计大赛”,中建协举办的“ BIM网络大赛”等,均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3)参加院校、主管部门比赛。每年参加技能抽测,经常参加区域院校之间的技能比赛,都有不错的发挥。

4、针对BIM技术,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最终的目的是培养人才,高职院校除了要培养新鲜血液,更要注重对于社会行业人才的再培训和再教育功能。

所以“加强对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增强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行业人才培养贡献力量”是我们专业群的口号。具体来说就是:作为湖南省建筑工程技术高端人才培养基地,每年向行业输送800名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5%以上;开展BIM社会技术培训年均达10项,实现培训年均达300人次以上;积极开展技能鉴定工作,实现年均鉴定达600人次以上;开展建筑工程多工种专业技能训练项目社会技能培训达10项,实现培训达500人次以上。更为可喜的是,2016年,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正式授权在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设立“中国建设教育协会BIM应用技能报名考试点”。我们拥有了BIM资格考试和培训的资格。

三、以BIM为平台建设专业群,必须走出去,广泛的开展BIM技术拓展合作,这样才能真正的引领行业发展。

1、建立大师工作室

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基础建立“刘孟良大师工作室”,涵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设计、BIM应用、管理等主要专业工作内容,对专业群建设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

目前,“大师工作室已经建立有几个月时间,工作成效已经开始凸显。(1)2016年4月,正式挂牌成立刘孟良大师工作室;(2)和湖南众智、沙坪建筑等企业签订了技术服务指导协议;(3)积极筹备2016年6月BIM应用技能考核;(4)已组织参加多种国家级赛事。

2、科研服务

目前,专业群基于BIM技术的研究,已经正式立项两个课题。一个是中国建设教育协会课题,《BIM工学结合的模块化实训方案研究》;另一个是湖南省建设人力资源协会课题,《BIM工学结合实训室建设研究》。

3、校企合作与行业联盟

依托湖南交通职教集团和湖南建筑职教集团、湖南省工程管理学会,对湖南建工集团、湖南第六工程公司、中建五局等行业企业进行深度调研,与湖南中天置业有限公司、湖南点石家装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居众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珠海兴业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金诚建筑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社会服务。

2016年5月25日,湖南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成立。我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作为理事单位,正式受邀参加联盟成立大会。

篇6

一、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对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建筑行业的发展对于建筑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人才应该具备全面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尤其是对于建筑图纸以及建筑工具的使用说明的识别和解读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公文写作,借助网络资源进行项目解读。然而当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英语教学研究并不是很成熟,尽管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但是教学的水平以及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开设这门课程的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的水平都在CET-4,而且大部分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由英语教师按照英语教学通用方式进行教学,另一种就是让英语水平较高的教师翻译建筑专业学科知识。对于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两种教学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和漏洞,不能够适应建筑行业对于英语培养计划的要求。因此,需要立足于行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发展出一个系统科学的英语教学方法体系。

二、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分析

(一)进行学习需求分析,科学设置英语教学内容

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求,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英语教学的一个关键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英语教学是一个体现专门用途的活动。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科知识中的英语涉及内容范围广泛,不仅包括建筑材料、建筑方面的法律知识,还有建筑合同、建筑类型等不同方面。这一系列的结构中对于人才培养的层次以及类别也有所不同,比如可以分为建筑技术人员、建筑施工人员、建筑管理人员。与此同时,学习需求分析涵盖了诸多方面,包括学习者的英语信息、语言学习信息、职业交际信息以及课程学习环境等。立足于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英语教学来说,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方式以及行业对毕业生的要求是需要探究的内容。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该结合学习需求分析结果,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保证英语教学与行业市场需求的对接。

(二)选取使用合适的英语教学材料

英语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专业英语水平提升的重要环节。英语教学的材料是英语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载体。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英语教学材料是进行英语教学改革的一大重点。英语教学材料的选择不仅要具有时代性,而且要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英语教学的教学效率,除此之外,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英语是建立在建筑工程学科基础上的一门复合型学科,所以要求学生在掌握建筑行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学科英语的学习,需要专业学科知识与英语学科知识进行一个结合和完善。英语教学材料的选择要根据不同地区进行区分,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材料的自我选择,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英语潜能。

(三)运用任务教学以及情景模拟教学模式

任务教学方法的独特性在于它让学生设置任务进行学习活动,有助于树立学习目标,英语教师可以将一些复杂的语言变换成一些简单易懂的流程表,成立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互动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地描述探究结果,不仅强化建筑学科知识,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除此之外,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英语教学还应该增加情景学习的教学活动,更好地应用于专业用途英语的教学,通过英语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模拟工作状态的场景,加强英语对话的交流,不仅能够增强课程教学的趣味性,也使得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进而提升自主学习的兴趣。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就在于专业词汇比较丰富,因此,英语学习是相对枯燥的,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更是具有一定的难度,只有让学生乐于学习,才能够较快地提升教学的效果。

篇7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工程素质

随着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建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一些学校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花费巨资建设实训基地,紧跟人才市场发展变化,加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培养力度,期望培养出动手能力强、掌握最新工程技术的企业和社会急需人才。各高校的出发点都非常明确,期望值也很高,但是,实训基地如何构建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高额投资能否达到建设初衷,如何避免实训基地摆样子、走形式,如何充实实训内涵、提高实训质量,如何科学评价实训效果,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训基地如何为其他院校同类专业提供实训服务等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是确定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就业岗位群、课程体系等内容的纲领性文件。我院建筑工程系(以下简称我系)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多次研究、讨论,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等形式,制定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新型工业化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从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实施与质量控制、施工组织与管理、成本控制等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建设行业一线高素质技术管理人才,主要在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测量员、资料员等岗位就业。

构建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及能力体系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加强内涵建设,突出职业岗位需求,积极完善“双证书”制度,以造就建筑企业一线需要的“精施工、会管理、懂设计、通经济”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实践,摸索出了工学结合的“一·二·三”人才培养模式。“一·二·三”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一”指搭建一个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校企共建的合作平台;“二”指构建毕业证和上岗证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三”指通过三阶段工学交替,实现三级能力递进,达到“零距离”就业。三级能力指基本能力、综合能力、顶岗能力,如图1所示。

(一)基本能力

通过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确定了11门学习领域课程,每一门学习领域都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代表一个专向能力,因此形成11项专项能力:施工图识读与会审、建筑材料监测与应用、建筑施工放线、施工安全预防与监控、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施工、现浇结构主体工程施工、建筑防水与装修工程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资料整理与归档等。

(二)综合能力

按照行业和职业岗位需求,以真实的建筑工程项目为依据,创立专业综合实训,包括工程招投标训练、施工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程预算、项目实施监控、技术资料归档、工程质量验收等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综合实训,努力营造真实的工作场景和教学情境,可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顶岗能力

通过在真实工作岗位上顶岗训练,使学生具备顶岗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

实训基地建设要求

11门学习领域课程都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需要真实工作任务的实训室或教、学、做一体化教室,需求见表1。

综合能力培养需要建设的实训室有工程招投标、技术资料归档、工程质量验收、施工建造实训室。为培养学生的顶岗能力,需要校企合作,共同建设一批校外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于是,形成以下建设思路:(1)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真实建筑工程的数字化三维结构模型;(2)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材料检测中心;(3)将施工建造实训中心建设成为砌筑工、抹灰工等工种鉴定中心及施工员等资格认证中心和企业的职工培训中心。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我院作为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既要考虑实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要控制建设成本。从我院实际情况出发,形成以下建设方案:

(一)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真实建筑工程的数字化三维模型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建筑结构拔地而起,积累了大量的工程实例。通过利用大型的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强大建模功能,能建立起全面逼真反映建筑结构的模型,还可通过设置不同的材料、实常数、单元类型等参数,快速、有选择地展现所要观看的构件或细部构造。

通过编制APDL程序建立真实建筑工程的数字化三维模型,能达到如下的预期目标:完整地、全仿真地建立整个建筑的结构模型,包括基础垫层、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等;真实地显示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各种钢筋的形状、弯勾位置的定位、钢筋弯弧内半径、钢筋的锚固、钢筋的层次关系等,都必须与真实的结构完全一致;能确定钢筋的下料长度;能统计混凝土的体积;能统计不同种类钢筋的体积;能显示施工缝的位置等。

建筑工程有其独特性,不仅受季节、场地限制,而且技术含量高的还属隐蔽工程,施工完毕后多为不可见。数字式三维仿真建筑模型是以真实的建筑工程图纸为蓝本,进行1∶1的全真建模;可设置混凝土为透明的而钢筋则为彩色非透明;可随时随地、身临其境地进行实训或进行建筑翻样。

仿真建模系统将提供一个巨大的仿真演示平台,在该平台上实现施工、预算等功能,使建筑视图与施工变得形象、生动起来,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明白。

转贴于

(二)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我系已与武汉广益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土木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该中心定位于在石家庄周边承揽检测任务,同时为我系在校生提供实习实训服务。该中心成员以武汉广益公司的试验检测人员为主,同时由我系教师指导配合,以后实行以我院优秀毕业生为该中心的主要技术力量,我系教师为指导的模式,同时兼顾教学与业务开展。并且可以聘请广益公司的技术骨干来我系进行授课与实训指导,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长学生的工程实践经验,同时也为我系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服务社会开拓了渠道。

建设目标与实训服务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学生专项技能训练需求。该检测中心建成后可方便我系在校学生开展建筑材料检测与验收、力学性能试验等专项技能实训项目,包括水泥基本性质检测、混凝土基本性质检测、砂浆拌和物基本性质检测、常见建筑材料力学性能试验、钢材拉伸、冷弯试验及钢筋焊接试验等检测内容;能够满足本系建工、造价、监理、钢结构、建装、室内六个专业相关课程实践教学需要。(2)强化施工生产性实训环节。按照建筑施工过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要求以及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开设与之相适应的施工建造实训项目。利用该检测中心开发施工建造取样与成品检测、工程质量与施工现场检测等实训项目,确保学生通过技能训练熟练掌握职业岗位需要的动手操作能力,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工作任务的高度融合,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该合作项目已经开始实施,我院提供了600m2的场地,武汉广益咨询公司已投入了近100万元的设备,设备调试已完成,建筑工程等专业学生将于近期在此中心实训。

(三)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在建设数字化三维结构、生产性检测中心的基础上,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建设测量、施工、管理三类方向的综合实训中心,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中心主要实训室建设方案见表2。

校内实训基地不仅要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要成为技能鉴定、就业培训的多功能基地。我院是河北省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已在建设厅指导下开展施工员、资料员、预算员等行业资格鉴定工作,因此,我们力争将建筑工程管理实训中心建设成为施工员、材料员、资料员、预算员等建设行业职业资格鉴定基地。与质监总站合作将建筑工程检测实训中心建成质检员、取样员等职业资格鉴定中心。与石家庄市就业服务局合作将建筑工程施工实训中心建设成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再就业培训基地,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

以培训基地为依托,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2008年,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在我院设立河北省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该基地旨在形成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企业、学校共同建设四方联动的校企合作平台。该基地于2009年2月成立了河北省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委员会,召开了基地建设委员会一届一次会议,参加企业达38家。

校企双方在自愿、平等、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在各委员单位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聘请成员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学院将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导下,进一步扩大基地成员企业,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成员企业达到100家,以保证专业建设的需要。

结语

实训基地建设是三级能力递进培养体系中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我院三维数字化建筑结构模型软件、校企合作生产性检测中心以及工程测量实训中心等三个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虽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基本上满足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能力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8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课程改革;教学实施

项目教学法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开展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该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小组工作法,在学习运用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和合作能力,即在一种近似真实的社会职业交往中通过两个结合:一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二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充分发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和创造意识,提倡学生注重新技术、新理念在生产与操作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项目开发

根据建筑工程行业特点,各个项目取自工程实际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建筑工程或部分项目工程。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及教学实践,认为在设计教学项目时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首先选择学生感兴趣,易接受的并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的项目;

第二,选择能承载培养目标知识、技能的项目;

第三,结合工程实际,选择有明确活动内容和工作任务的项目;第四,结合我院院内实训条件及校外合作企业实际情况,选择能够实施的项目,避免设计理想化,实际操作无法进行的情况。

教学项目的设计应把握五个原则。

1、系统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构建在课程体系过程中,以三个层次来划分项目:

第一个层次,课程体系贯穿于项目。指从目前大量应用的建筑结构中选取两个有代表性的建筑(多层砖混结构、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为项目,贯穿于三年的教学过程中,从识图构造的掌握、结构构件力学分析、测量放线到预算、施工组织、项目承揽,每个教学过程都以该项目为载体进行。

第二个层次,是课程贯穿项目。指在讲授某门课程时,选一个项目贯穿这门课的始终。如在教授《建筑CAD》课程时,以一个完整的施工平面图为项目,从轴线、墙体、门窗、内部设置、标注、文字注释、立面图、坡面图等各项内容,都以该项目为载体进行,教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教师讲授完课程,学生也完成了一套完整施工平面图。

第三个层次,是学习情境贯穿项目。指每一个项目贯穿一个学习情境。如在讲授《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课程中,例如在砌块墙砌筑学习情境中,以带洞口的砌块隔墙为项目,将砌块主体的拉结、隔墙及材料性能,砌块墙砌筑方法及洞口的留设方法与质量验收等知识点贯穿其中,并完成检测墙体、砌块墙体的施工方案及检验验收报告单。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项目体系由这三个层次构成,课程体系贯穿项目是干,课程贯穿项目是枝,学习情境贯穿项目是叶,三者有机结合,承载着本专业教学目标所需的理论知识点、实践技能点及一些隐性知识,因此在每一个项目的选择上,要把握整体性和系统性,从实际出发去考虑问题,才能使每一个知识点和技能点全方位的不遗漏又不重复的进行讲解。

2、典型性。所有选择的项目都应来源于建筑行业、企业,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代表性。项目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对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能否独立完成;是否能够举一反三,又能触类旁通,表现出对工程实际工作具有良好的适应力。

3、综合性。为更好的保障我们的培养目标,选择的每一个教学项目不仅具有真实性,还应不断的进行挖掘与拓展,并综合性地承载更多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通过对每一个项目的学习,学生能系统的构建一定的理论体系、综合的训练所需实践技能。

4、开放性。项目任务的解决方法不是唯一的,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多种渠道、多角度考虑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对多层砖混结构施工方案的完成情况,可对企业进行调研,可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可参考教材,可到建筑书店参考最新资料,最后还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任务。对这一过程,锻炼并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项目教学实施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一般分为以下四个教学阶段:

第一阶段是项目任务的确定。先由教师提出任务设想(一个或多个项目),然后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最终对项目的目标和任务进行确定。

第二阶段是制订计划。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制订项目工作计划,对工作步骤和程序进行确定。

第三阶段是实施计划,也是实质性阶段。根据项目中的具体问题,确定小组中学生的具体分工及小组成员的合作形式, 对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进行开展工作。

第四阶段是评价和总结。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要适时地做相应的总结,项目完成后要有明确的评价方案,对学生所做的项目给予合理评价,评价方式有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做出的结果给予客观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采用这种项目教学法,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可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

三、项目教学法在本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1、分析社会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能力的要求

具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必须的文化基础与专业知识,掌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社会创业知识,具备从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能分析和解决建筑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建筑行业手工和计算机绘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等。毕业生主要面向建筑施工企业,从事一般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和其他技术工作。

2、项目教学法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1)该工作过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用于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内进行一定的容学习;(2)能将建筑工程技术某一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相结合起来;(3)能与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活动或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的关系;(4)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自己进行组织,安排学习的范围,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5)有具体而明确的成果展示;(6)学生具有独立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7) 学生不仅注重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并运用新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所以具有一定的难度;(8)学习结束时, 对所完成的项目工作成果和工作学习方法给予合理评价。

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项目化教学实施要求

(1)课程内容的分析:要求根据项目任务将原有课程内容重新进行取舍整合。

(2)教材的开发:项目课程的实施需要配套的最新教材,按照职业实践的逻辑顺序进行教材开发,重点拓宽并挖掘课程内知识之间的关联、延伸和互动。

(3)教师的培训:系部经常组织专家对本专业的任课教师进行项目课程的培训,项目课程开发采取的策略是边开发边实施。

(4)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便于第一时间修正和完善项目课程体系。

四、结语

项目教学法以教学项目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教学过程以职业实践为主线,教学组织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构建。项目教学法注重师生的双向互动,整个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热情参与及投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身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教师不再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评价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参考文献:

[1]严家宝.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应用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J〕. 2002, (9): 20.

[2]胡志红.项目教学法在力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辽宁工学院报〔J〕. 2004, (10): 116.

篇9

1.就业岗位群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建筑工程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等工作相关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就业方向为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测量员、资料员、预算员、监理、项目经理、质检员等。

2.职业能力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主要包括:

(1)建筑施工能力能够熟练的进行施工图的识读和施工测量放线,掌握施工技术,建筑材料的性能及应用,了解施工机械的选择、施工组织与管理。

(2)工程技术资料编制能力能够熟练的进行施工识读,掌握土建工程预算、技术标的编制方法,熟练运用相关造价软件。

(3)工程项目管理能力掌握施工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现场管理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合同管理和工程监理的能力。

(4)工程设计和检测能力熟练掌握工程制图软件,了解结构设计软件,具备初步的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的能力,掌握一些材料检测的方法,具备一定工程质量检测和加固的能力。

二、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突出职业综合能力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建成集学、研、培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基地实现功能系列化、环境真实化、人员职业化、设备生产化、管理企业化,为专业教学实训、教学改革、师资培养、技能培训、技术服务与研发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2.具体目标

(1)硬件方面达到以下目标:建成土工与地基基础实训中心、工程测量实训中心、建筑材料实训中心、建筑工程专业机房、建筑结构与施工技术实训中心、绿色低碳建筑材料研发中心。

(2)软件方面达到以下目标:①有效的利用实训基地这一平台,与行业、企业专家合作,提升日常教学实训的质量,进行项目教学改革,开发实训教材,形成一流的师资队伍。②面向社会开展行业企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以及新标准、新规范的推广和示范。③借助实训基地的场地、设备和师资,为企业提供相关技术服务,与企业共同开展产品推广和技术研发工作。

三、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

按照“学校与企业相结合、新建与挖潜相结合、特色与共享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理论与实训相结合、近期与未来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建设,其实训分区、项目设置与仪器设备的配置按以下思路实施:

(1)整个实训基地的仪器设备配置既涵盖当前建筑施工中采用的常规技术、主流技术的相关内容(如建筑施工工艺与方法、基本工种的操作工艺、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检测等);又要展示现代建筑施工先进技术水平内容(如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新技术、建筑节能与环境监测等)。

(2)实训分区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及核心技术课程内容为构建主线,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主要反映《建筑材料》、《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钢结构》、《工程制图与CAD》、《工程测量》、《钢筋混凝土平法识图》、《建筑力学》、《建筑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中核心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的要求。

(3)实训项目设置融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一线相关职业岗位当前及未来五~十年内的能力培养要求,既能适应建筑工程相关职业岗位当前工作的实际需要,又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其能力培养主要包含施工技术应用能力、建筑材料、工程质量的检测与监控能力(含现场检测及室内测试)、建筑施工机械操作能力等,同时又为培养学生具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及工程造价、建筑工程识图与制图、工程项目现场管理以及建筑施工创新思维等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毕业后即能从事施工员、质检员、预算员、资料员、材料员、测量员、监理员等职业岗位工作。

(4)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所应具备的技术应用与现场管理能力的要求,整合出所应包含的能力与技能模块,分解出各能力与技能模块的要素内容,落实相应的实训项目,再根据实训项目内容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及硬软件等,从而确保实训仪器设备的实用性、系统性、完整性与先进性。

(5)依据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检测与试验的有关最新文件、标准及规范等要求,在今后的发展中,结合校内现有的建筑工程方面的仪器设备配置情况对原有的实验实训仪器设备作进一步的配套、更新与添置,并对其中使用年代较久、技术标准已落后的仪器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升级。通过该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要为本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并能够面向建筑市场为本地区及周边地区行业企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岗位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应用服务等,形成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

四、实训基地建设内容

1.土工与地基基础实训中心

(1)土工实训室主要进行土的含水量、剪切、液塑限、压缩、渗透、击实、地基承载力及抗剪强度等实训。主要仪器有:三轴仪、电热恒温干燥箱、固结仪、击实仪、十字板剪力仪、静力触探仪、地基承载力检测仪。

(2)桩基工程检测实训室主要进行桩基低应变、高应变、超声波测试及静载荷实验;灌注桩钻孔质量监控与检测;基坑支护检测;锚杆抗拔力实验等实训。主要仪器有:灌注桩钻孔测井系统、桩基超声波检测仪、桩基低应变动测仪、桩基高应变动测仪、静载自动记录系统、液压千斤顶、反力梁等。该实训中心经过发展,可开展校企合作,进行对外营业,承接一些土工、地基基础的检测任务。

2.工程测量中心

(1)工程测量实训室主要进行高程、角度、水平距离、导线、点的测量仪器的认知实训。主要仪器有:光学水准仪、电子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红外线测距仪、GPS等。

(2)地形测绘及工程放样实训区主要进行平面图测绘、地形测绘、工程放样实训等。主要仪器有:光学水准仪、电子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红外线测距仪、GPS等。该实训中心经过发展,可开展校企合作,进行对外营业,承接一些工程测量和地形测绘的任务。

3.建筑材料实训中心

(1)建筑材料实训室主要进行水泥、混凝土、砂浆等物理力学性能实验;建筑用砂、石性能试验;砂浆的抗冻性能、收缩性能、抗渗性能试验;沥青的针入度、延伸度、软化点及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等实训。主要仪器有:混凝土渗透仪、水泥流动度测定仪、混凝土贯入阻力仪、沥青针入度仪、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仪、沥青延伸仪、薄膜加热烘箱、砼搅拌机、水泥负压筛析仪等。

(2)建筑材料检测室主要进行钢筋力学性能、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砂浆试块的抗压强度及水泥胶砂强度等测试实训。主要仪器有:液压万能试验机、钢筋弯曲试验机、水泥胶砂抗折抗压试验机、混凝土压力机等。

(3)材料试配实训室主要进行混凝土、砂浆配合比实验。主要仪器有:混凝土搅拌机、振动台、塌落度筒、容积升、电子秤、电子天平、量筒、试模、导棒等。

(4)材料养护室主要进行试块的养护。主要仪器设备有:空调、货架等。该实训中心经过发展,可开展校企合作,进行对外营业,承接一些建筑材料检测的任务。

4.建筑工程专业机房

(1)工程制图与CAD实训室主要进行工程制图实训。主要设备有: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绘图仪、天正CAD软件、CAD软件、PKPM结构设计软件。

(2)工程造价实训室主要进行工程算量与计价实训。主要设备有: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打印机、广联达软件、鲁班工程算量软件、PKPM造价软件、BIM、招投标实验教学模拟仿真系统等。

(3)工程项目管理与施工方案编制实训室主要进行项目管理实训和施工方案编制实训。主要设备有: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打印机、PKPM施工管理与方案编制软件。

5.建筑结构与施工技术实训中心

(1)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实训室主要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认知。主要设备有: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实体模型和仿真模型。

(2)钢结构实训室主要进行钢结构认知、钢结构加工制作与安装实训、钢结构工程质量检测以及主体结构工程测试等实训。主要仪器设备有:钢结构实体与仿真模型、全自动摆锤冲击试验机、高精度裂纹测探仪、高级数字超声波探伤仪、便携式X射线探伤机、高强螺栓检测仪、数据采集装置、超声波测厚仪、自动埋弧焊机、等离子弧切割机、原位压力机、钢筋定位仪、保护层厚度测定仪等。

(3)基本技能实训区主要进行木工、钢筋工、瓦工施工操作技能实训。主要仪器设备有:钢筋弯曲机、钢筋调直机、对焊机、电焊机、电圆锯、电刨、抹光机及各类小型工具等。

(4)常规施工技术实训区主要进行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支架工程的加工制作与安装以及砖墙砌筑施工等实训。主要仪器设备有:钢筋混凝土梁、板、柱、楼梯、雨棚、基础、砌体、钢管脚手架、模板等常规施工实物。

(5)预应力混凝土及高层施工技术实训区主要进行预应力混凝土后张梁施工技术及操作技能实训,高层建筑滑模、爬模与桁架组合系统施工技术实训。主要仪器设备有:穿心式液压千斤顶、高压油泵、压浆机、搅拌机、后张试验梁、群锚、波纹管、钢绞线、高层建筑滑模、爬模与桁架组合系统成套设备,含液压系统、滑升千斤顶、爬升千斤顶、控制台、操作平台、桁架模板等。该实训中心经过发展,可开展一些面向社会和企业的岗位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

6.绿色低碳建筑材料研发中心

(1)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展示研发室主要进行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的认知和研发。主要设备有:展示柜、材料样品、建筑模型、电脑。

(2)建筑节能与环境检测室主要进行建筑节能和环境检测。主要仪器设备有:建筑热能能耗监测系统、建筑日照强度模拟系统、氧气检测仪、甲醛测试仪、平板导热系统测定仪、中空玻璃露点仪、室内空气中苯及TVOC专用检测包、石材r辐射仪、石材放射性检测仪、建筑涂料耐洗刷仪等。该实训中心经过发展,可与企业开展技术交流、共同进行培训和研发工作,同时还可作为企业对外展示的平台。

五、建设举措

(1)成立实训基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管理、制订规章,督促、检查本基地的正常运行,做到“凡事有章程,凡事有人管,凡事有记录”。

(2)找到行业、企业和教学领域的专家,对建设方案进行充分的论证,提出建设意见和建议。随着建设的推进,还分阶段对建设内容进行审查,提出修改意见。

(3)保障校企合作的正常运行。

(4)建设高素质的专任教师队伍和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 技术 资料收集 智能管理

建筑工程的资料收集与智能管理是整个建筑项目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完整的施工资料是工程施工与竣工验收的必要条件,也是对施工维护的技术保障,因此资料的收集必须及时,填报的资料必须严谨,验收检查的资料必须可靠;智能管理是建筑工程的核心,主要针对建筑施工的作业与质量的检测进行系列的活动监理工作,没有一个良好的管理体系,就无法凝聚员工的力量,也就无法提高建筑的质量。因此,研究建筑工程技术资料快速收集与智能管理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真实的反映出施工的具体情况,为我国的工程企业提供了个完整的价值凭证。

一、建筑工程技术资料快速收集方法

在工程的建筑中快速的收集技术的资料是安全施工的主要依据,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尤其是确保资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这将会对整个施工的过程起到凭证的作用。因此,在建筑工程的过程中形成的数据信息的资料一定要及时的进行保管,收集的方法可以采用建筑过程中的地质描述的方法对地表露出的地质情况进行资料的收集;还可以使用声波技术对资料进行收集。

(一)地质描述

在工程建筑的过程中岩体是唯一暴露的信息,在施工的时候岩体内部的节理、裂缝和断层都是反映岩体信息是否对建筑有影响的重要资料,通过勘察并如实的记录资料的信息对工程的建筑来说具有很大的意义。

(1)地质描述的内容有:岩体的性质;断拥氖粜裕还嵬ㄐ缘慕诶怼⒀姨宓穆雎纭

(2)地质描述的要求:在地质描述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就是对现场进行素描,并对资料进行收集,不能在勘察之后再根据回忆对岩体情况进行素描。在素描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坐标纸对周围的岩体情况进行记录,以便能清楚的显示出该岩体的结构以及位置。素描的时间一定要选在建筑开工之前,这样才能确保没有误差,反映的信息比较真实。

(二)声波技术

用声波的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可以提高资料收集的速度,为建筑的工程大大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根据声波对岩体传播的速度,从而来确定岩体的质量,并为施工的勘察提供波速。其应用的原理为:利用声波技术来研究岩体的弹性特征与力学的形态。假设在岩体中勘察出了两端之间的距离为,那么在两端分别放置换能器,并与其中一个仪表器的发射机进行相连。另一个则与接收的机器相连,当发射一次弹性的波束后,可以得出波速为:

V=■ (1)

其中:t为声波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时间。由此可以得出岩体的弹性属性模量:

E=■・V (2)

其中:p0在压强为时的岩体测试的体积为Q0;p1压强为时的岩体测试的体积为Q1。从而对岩体的情况进行资料的收集。

二、建筑工程技术智能管理方法

在工程建筑技术的过程中智能管理将贯穿于整个施工的过程,对施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技术智能管理就是针对建筑施工的作业与质量的检测进行系列的活动监理工作,其主要过程如图1所示。

(一)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制度对开展各项工作具有保障的作用,首先应该建立各级的管理机构,进一步明确各个机构的管理责任,将职权与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身上;然后划分技术管理的范围,从而实现施工过程中依法论责的管理机制;最后定期的开展全体员工的民主讨论的工作,不断更新智能管理规范的制度。

(二)加强人才管理

人才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核心,任何技术的管理都离不开人为的因素。首先与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行校园与企业的最强联盟,构建人才储备库,企业为高校的学生提供实习的场所,高校为企业输送专业的人才;然后在企业的内部建立培训机构,从而提高技术人才的职业素质;最后企业应该建立严格的聘用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技术人才素质低的问题,只有在招聘的管理上掌握好机会,才能避免管理人员经验不足的现象发生。

(三)实施新的管理制度

采用新的技术管理制度对企业来说是永恒的主题,因此,建筑工程应该改变守旧的观念,努力创新规章制度,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从而实现技术的创新。可以定期的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或者组织管理交流经验的座谈会,制定创新的方案,从而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以及技术上的专业程度。

(四)强化资料管理

建筑工程中技术资料的管理是智能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资料管理的重要性,加大强度对技术资料的管理。首先应该大力宣传资料对整个建筑施工的重要程度,从而使员工加强检查与监督的力度;其次建立资料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督促管理部门按照正确的规定来编写工程的技术资料,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