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入门范文

时间:2023-10-23 17:26: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工程技术入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工程技术入门

篇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方面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的建筑工程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同时建筑工程技术、质量和服务也在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为完善社会基础设施,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升等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领域不断出现由于质量问题而引发事故,例如,居民楼倒塌、地陷,以及各地频频出现的楼脆脆等等。这些事故的出现不仅仅危害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害到社会的稳定,更引发人民对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的信任危机,引发人们对目前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思考。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已经成为目前社会上最热门的问题之一,造成这些质量问题的原因很多,而质量监督问题成为目前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却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质量监督的各项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够,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等。为了强化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问题,社会各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面对严峻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加强质量监督十分重要。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施工监督不到位

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一些专业的建筑知识知之甚少,因此,需要专业的质量监督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然而,在很多的建筑工程中都存在施工监督不到位的现象,监督人员责任意识淡薄,忽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将来的施工工作造成安全隐患,如果这些小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针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方面制定了部分法律法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法律法规中的很大一部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而现代社会中极容易出现的问题却被法律法规忽视,因此,很多建筑工程开放商和施工人员利用法律空子谋求经济利益,忽视质量监督,将质量监督的职能架空,成为摆设,也成为目前建筑工程中问题频繁出现的主要原因。

3)政府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不利

政府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进行监督是政府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使命,政府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监督也是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规定。然而,目前政府部门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松懈,甚至有时候是流于形式,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建筑工程质量,没有对建筑工程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甚至对一些一经出现问题的建筑工程置之不理,或者执法、处罚力度太轻,起不到警示作用等,都会造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被削弱现象。

3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有效途径

1)制定更加完善的质量监督法律法规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是质量监督过程中处理各项问题的指导性文件,目前我国的质量监督法律法规等不完善,存在很大漏洞,因此制定和完善当前的法律法规体系才是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有效途径。因此,各地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更加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规定,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过程中有法可依。

2)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确保工程质量

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执法力度满足不了建筑工程的需要,导致建筑工程质量一直与法律规定的质量存在很大的差距,而完善法律制度则是消除这种差距的第一步,此外需要强有力的执法手段保证各项法律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面对这种情况,首先应该提高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素质,建立一支纪律严格的高素质的执法队伍,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其次,建工工程内部的各级主管部门要对质量监督工作做出足够的重视和支持,这样才能保障执法行为的顺利实施;最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应该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意识,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让社会看到政府机构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决心和信心,引发社会的集体共鸣,更是重新激起人民对建筑工程的信任。

3)严格资格审查过程,提高建筑工程行业的准入门

我国对建筑行业的准入制度并没有具体的规定,准入门槛比较低,很多并不具备建筑行业技术水平的企业却进入到了建筑行业中,导致目前行业内水平参差不齐,难于管理,因此,严格企业的资格审查过程,提高建筑行业的准入门槛是目前强化建筑行业质量监督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将技术水平低,生产管理低下的企业筛选出去,对建筑行业整体进行深层清洁;其次,不能单纯以资金作为企业进入建筑行业的标准,还应考虑技术和生产、管理等,还要加强对施工管理过程中的监督,对出现不合格现象的企业及时提出处罚甚至取消资格,从过程上提高准入门槛。最后,要对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以确保其质量监督过程的正常进行,保障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

4总结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关系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和工程市场竞争力,也对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当前建筑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通过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实现建筑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已经成了建筑企业的共识。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实心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实际提升,成了所有建筑企业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其中涉及多个施工环节,需要各个施工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可以使建筑工程施工更加科学化、高效化,提升施工的经济效益,同时降低施工的成本;另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可以保证各种施工资源的充分利用,保证各种施工设备的顺畅运行,也可以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从而使建筑工程施工更加合理,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基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已经成了建筑企业的必然选择。

二、当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漏洞

当前我国建筑企业对于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已经具有足够的认识,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手段对施工技术管理水平进行提升,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施工技术管理的漏洞。对于这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总结如下:

(一)工程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足

建筑工程施工需要技术人员有足够的施工技术,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而保证工程效益。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多新技术、新方法进入工程施工中,一些老的技术人员如果不积极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就无法施工现代化的施工需要。而且当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准入门槛较低,也是造成施工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人员水平不足的问题,建筑企业应当重视,认识到这个问题对于建筑企业发展的不良影响,积极寻找合理的对策措施来针对性处理。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落后

信息化社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技术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建筑施工条件下的要求,必须进行积极的调整和完善。但是在实际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存在还是较多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落后和可行性的缺失,导致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没有合理的制度可循,很多施工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工作态度懈怠,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频繁发生,严重的还会导致工程施工的安全问题。所以,当前建筑企业建设一个完善的、可行的、适应时展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设备落后

建筑工程的飞速发展,使很多新兴的施工设备产生出来,对于提升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当前很多建筑企业一味地节省开支,拒绝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导致工程质量地下,工程安全性不足的问题。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先进的技术设备虽然昂贵,但是对于建筑工程带来的益处也更多,可以说,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对于建筑企业已经是势在必行的,先进的施工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给建筑企业带来的成本减少和效益提升,完全可以抵消其购买开支。建筑施工企业应当认识到先进的施工设备对于工程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作用,结合施工实际,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淘汰落后的施工设备,实现施工能力的有效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策略

(一)提升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对于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起着整体把控的作用。因此,要想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首先应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应该适当增加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准入门槛,使真正有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的人才进入施工技术管理岗位中,发挥其能力为施工技术管理服务,提升施工技术管理的综合能力;对于施工技术管理能力不足的人员,应当进行必要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施工技术知识和施工技术管理能力,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才能继续进入施工技术管理岗位,否则将会被淘汰;对于在岗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其管理绩效进行考核,通过考核一方面可以确定其施工技术管理能力是否达到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给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施加适当的工作压力,以使其对本职工作产生足够的重视,帮助其更好地进行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制度的重要性是非常显著的,一个完善的制度,可以为施工技术管理起到保驾护航的效果。因而,在建筑企业中,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对于工程效益的提升是非常必要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管理的范围应该足够全面,涵盖施工的各个流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制定应当细化规则,充分考虑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把施工技术管理的作用体现出来。另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应该明确管理责任归属,防止责任事故发生时管理者之间相互推脱扯皮,难以确定责任人的情况发生。责任归属主体一旦明确下来,相关责任人必然会在制度的压力下对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认真负责,发挥实际监管作用,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效果。

(三)学习其他建筑企业的先进管理方式

针对当前建筑企业在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不足,建筑企业应当积极向别的在施工技术管理方面做得更优秀的建筑企业学习。学习的对象企业可以使国外的先进企业,也可以使国内的优秀企业。当然对于别的企业的施工技术管理方式也不能一味照搬,应当结合自身的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吸收和改进后制定出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在实践中对于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改进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但是学习其他建筑企业的经验,就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实现施工技术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而且国内施工企业的情况相差不会太大,一些优秀的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管理提升经验对于管理能力落后的企业的应用性是很强的,通过学习可以让施工技术管理能力的提升变得事半功倍。

四、总结

在当前激烈的建筑企业市场竞争中,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了建筑企业的重点关注内容。而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能力的提升,是需要实际行动的,是需要科学的方式方法支撑的。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能力的提升应当注重人员素质、技术设备、规章制度、资金投入、学习借鉴等多方面的内容,需要建筑企业结合自身情况科学决策。

【参考文献】

[1]李建英.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08:66-67.

[2]宋志宇.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2:204.

篇3

文献标识码: A

一、当前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施工技术以及新型建材的普及化问题

当前随着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提高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和框架结构技术不断迅速发展模块化房屋建筑日渐成为房屋建筑界的新宠。而绿色、低碳、环保的绿色新型房屋建筑材料,也逐渐取代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等传统的房屋建筑材料。然而新的施工技术和新型房屋建筑材料在普及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困难。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于新型技术掌握不到位,到新型建材特性不了解很容易产生工程质量问题。

(二)房屋建筑行业一线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传统的房屋建筑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从业人员尤其是在一线进行现场施工的人员往往是由农民工来承担。其本身是从农村富余劳动力中转化而来。房屋建筑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这些缺乏一定的知识素养和技能素养的劳动力大量涌入房屋建筑行业,在早期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不能适合现代房屋建筑业的发展要求。而尤其是在大量机器、机械的引入使得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提升到更高的高度。而当前房屋建筑业面临的更为严峻的一大问题是月前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现场施工的一线从业者普遍年龄都较大。

(三)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房屋建筑行业涉及到野外作业和高空作业。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往往会面临着高空赘物威胁和从空中跌落、磕碰伤害等意外危险。而在当前的安全管理体制下多个部门分层次的交叉管理并不能完全杜绝安全事故。而政府的安全主管部门如安监局等在更大的程度上则是一种事后的纠错和惩罚机制在预防层面上所起作用不是特别明显。这些都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以上诸多因素的存在使得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房屋建筑的周期不能得到完全有效的保障。它们严重影响房屋建筑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

三、提升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对策分析

(一)大力的推广和应用新技术

为了真正地增强国内在高层建筑行领域的施工技术质量和水平,只依赖当前技术是肯定不的。所以,要下功夫推广以及运用高层建筑施工的新技术,尽可能积极地消化以及借鉴欧美国家所运用的发达技术。此外,也要借助科学理论来指导施工活动,因此,要仔细地理解和把握外国在这方面的成功施工案例,更好地丰富和改进国内在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方面的相关理论以及体系。比较要最大限度地接受此类新技术,还要尽可能地在相关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运用此类新技术,如此能够更好地提升国内高层建筑领域的施工技术质量,这样能够更好地为城市现代化在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提供良好的供给。

(二)全面的提升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为了真正地强化国内在高层建筑方面的施工水平以及技术,要抓好人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加强人才的培养力度,善于发现、敢于应用在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认真地分析、探索以及运用好国内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要高度关注施工技术管理,要对施工技术人员开展相应培训以及教育,定期对相关组织施工技术工作者培训相关内容以及课程,使得他们能够全面提升施工技术水平。在增强了他们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质后,能够有效地分析以及准确地判断他们在运用新技术方面的可行性以及价值大小,从而更好地促进和提升国内在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质量以及水平。

(三)进一步的应用更加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

在进入到新世纪后,我国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方面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像上述领域和行业一样,建筑施工行业也肯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具备了强大的分析、计算以及模拟再现功能,假如在针对高层建筑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运用到了这些技术,将为广大施工技术人员运用这些先进技术,开展相应的模拟分析以及测试分析。我们在进行分析计算时要确保计算结构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方能更好地使得广大施工技术人员准确合理地研究和判断相关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的可行性以及价值,而且还能够更好地分析相关,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样以来,能够确保判断的科学性、准确性以及客观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国内在建筑施工领域的技术水平。

四、房屋建筑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监督

材料设备是施工建设的基础保障,其质量直接决定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建筑企业必须选购优质的设备材料,为建筑企业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提供物质保障。首先,建筑企业应该结合实际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材料选购计划,杜绝无质量保证、无安全保障的产品投入施工使用。另外,建筑企业还应该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材料选购,选购人员必须深入市场,了解市场基本状况,选择最合适的生产厂家服务。另外,在签订合同之前,施工人员还应该对材料的质量保证书、出厂合格证明等进行检查。最后,建筑单位还应该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成品材料进行检测,采取措施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为我国房屋建筑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提供依据。

(二)建立目标质量责任制

建立目标责任制有助于增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为我国房屋建筑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提供保障。首先建筑企业应该在各个部门设置质量负责人,如,由项目经理和施工现场施工管理总负责人全权负责房屋建筑现场施工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和工序管理也属于目标责任制的行列,质量检验主要是指对施工材料、设备以及成品等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其质量合格后投入使用;工序管理是指建筑企业针对实际状况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测点,相

关负责人对各阶段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与管理。

(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监督和控制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监督和控制是房屋建筑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建筑企业必须针对现场施工的实际状况,提高管理措施的效率,对施工现场各环节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另外,在施工准备阶段,企业还应该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设备、仪器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质量后投入使用;建筑企业还应该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由相关人员对施工现场中的质量安全隐患进行排除;最后,监理部门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工程质量监督档案,对施工情况进行实时掌控。

(四)充分发挥质量检查人员的作用

施工质量检查人员应该严格遵守“防检结合,预防为主”的检查原则,采用“讲、帮、防、卡”的检查方法,保障质量检查工作的有效性。质量检查人员应该与建设单位和施工人员共同对业主、对下道施工工序的负责人负责。质量检查人员、建筑物用户以及施工人员应该确立新型的合作关系,为建筑物的施工质量提供切实地保障。

结语

房屋建筑工程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在对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施工企业为了实现工程项目的总目标确保工程质量弱短建设工期长,降低工程造价必须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目标管理。综合上述基本路径进行施工管理具有深远的意义和现实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黄静.房屋建筑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8).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管理策略

1.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管理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1.1 质量意识薄弱

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颁布实施,不仅明确了建筑施工单位的义务和责任,同时又明确了施工单位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中的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技术规范,致使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更加明确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然而却有一些施工企业由于质量意识淡薄,忽略了建筑法律法规对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上对他们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

1.2 违反基本建设程序

违反建筑施工基本建设程序,对工程质量控制力度不够。工程未通过立项、报建、招投标等程序直接进入工程施工阶段;施工初期时,匆匆确定施工方案;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不按图施工,施工不当时未能对出现的紧急问题或情况采取正确而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

1.3 相关从业单位素质不足

建筑行业入门门槛较低,一些当地政府部门对建筑企业整体职业素质要求不够严格,往往会在施工企业中出现的资质与能力不相匹配的不合理现象或者出现假资质,更有甚者会出现借证挂靠、无证施工、超出资质范围的任意承包等不合规定的现象,这必然导致无法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保证和控制[5]。同时,施工人员未进行岗前培训或者不具备上岗实际操作的技术能力。

1.4 项目监理“监而不理”、“不监不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项目监理往往会项目“监而不理”、“不监不理”。监理失责的原因主要是有些监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业务水平较差,缺乏对工程质量监督的责任心。

1.5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流行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只是在传统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基础上逐渐完善的,但仍有不足,如政企不分、政出多门等,难以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公正的质量管理体系。虽然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涉及到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质量、安全、卫生、验收等众多环节,然而这些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很难落实到每个环节上[3]。

2.强化建筑工程中质量控制的管理策略

要切实强化建筑工程中质量控制,提高质量控制意识和规范勘察设计是重要前提,强化基本建设程序是手段,强化施工管理水平是中心环节,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是必备基础,强化监督制度和建立科学管理体系是重要保障,只有通过上述的管理策略,才能有效地强化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2.1 提高质量控制意识

提高质量控制意识,需要全民都来关注和重视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只有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才能起到社会的监督管理效应。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相关从业人员要牢牢树立“质量和安全生产并重、预防与控制并重、较大的企业效益和社会的综合效益并重”等意识[3]。

2.2 强化基本建设程序,规范建筑工程勘察设计

强化基本建设程序:要对建筑市场实行国家法律法规框架下的监督管理, 对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负责制, 对质量事故实行责任追究制,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3]。规范建筑工程勘察设计:一是要做好工程地质的勘察工作,对地质勘察要彻底,勘察数据能充分反应地质的特征,为地基基础设计方案的确立提供可靠依据;二是优选设计单位,做出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工程设计。

2.3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强化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人是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这样强化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需要有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的管理者[5]。要充分调动建筑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培养他们的工作责任感,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岗前和岗中培训,确保每一位在岗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必需的生产技能与操作规范。为加强和便于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对建筑工程实行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可以将施工过程分为事先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来进行控制。

2.4 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督机制

建立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的强有力的策略。施工单位不仅要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通过“主管者负责制”的原则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另外还要落实工程质量的监理工作,包括施工的各个环节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及合同要求来进行全过程的监督与验收;将整个建筑工程生命周期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实现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

2.5 建立科学又健全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实现质量保证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质量管理策划不仅是质量管理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预防质量缺陷、控制工程质量事故和工程成本的有效手段,需要通过建立相关的全面工程质量管理的质量控制体系如PDCA循环法四阶段法(Plan、Do、Check和Action四阶段)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3.结语

建筑工程直接关系到国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各级政府部门、勘察设计单位、施工管理和生产部门不仅需要从质量管理意识、遵从相关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创新能力、管理手段上强化对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7]。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强化施工质量管理创新水平、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督机制、建立科学而又健全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等强化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的策略,不仅能够能够更好地实现企业的价值和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更能为其实现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金良.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 科技向导,2011,(02):196.

[2]王岱伟. 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管理有效控制措施浅析[J]. 民营科技,2011,(05):210.

篇5

【关键词】CDIO;课程整合;教学研究;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 ,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南京工程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是国家首批“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试点高校之一。在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中,我们也致力于探索适合学校特色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着手点是将联系密切的相关课程有机整合,交叉化、系列化教学。

《建筑制图》、《计算机辅助制图》和《房屋建筑学》作为主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建筑工程专业学习的入门课程,几乎贯穿专业学习的整个过程。其中《建筑制图》是以画法几何为理论基础,研究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基本原理以及绘制、阅读建筑工程图样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画图、读图的基本能力,掌握手工绘图的基本技能。《计算机辅助制图》主要教授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的基本操作以及在建筑图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计算机绘图的基本能力.《房屋建筑学》主要培养学生熟悉和掌握房屋的构造原理,能选择合理的构造方案进行建筑设计,并绘制相应的施工图。三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关联性强,且相辅相成。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将三门课程放在不同学期依次进行,自成体系。在十余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发现,这种情况下学习者的学习连贯性差,学习效果和综合使用能力不足,往往是学习后面课程时还要重新加强前面课程所学,效率低进度慢,也失去了其专业基础课的功能。近年来很多教师将《建筑制图》和《AutoCAD》两门课程整合起来进行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如何将上述三门相关课程进行合理又有效的教学安排,使三者内容相互渗透,紧密结合,获取最优的教学效果,是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中一项仍需探究的课题。

一、课程教学体系的创新研究

对《建筑制图》、《计算机辅助制图》和《房屋建筑学》三门课程进行系列化、交叉性的教学,开发设置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应以学生能进行建筑方案设计,并能熟练绘制和阅读建筑施工图为培养目标,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不同方面进行研究和改革。

(一)课程内容优化与调整

教学内容改革是新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部分,所以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知识体系,避免知识重复脱节,着重体现易学实用性。试点教学过程中根据新的教学目标,以设计为主体,制图为辅助手段来实现建筑设计的全过程。从建筑设计开始,以建筑设计结束,中间讲述各种设计方法,并实时穿插相关的制图知识和计算机绘图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了

较大的取舍和调整,具体如下:

1.从《房屋建筑学》开始,介绍建筑概述:建筑的基本概念、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的分类与等级;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要求和依据等。基于此引出建筑设计成果的表达方法—图样。

2.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主要介绍建筑制图标准(如图纸图幅、线型、字体等)、制图方法和步骤,同时介绍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图框、标题栏等基本命令。弱化手工尺规绘图内容(涉及尺规仪器、几何作图)。

3.空间建筑形体的二维表示理论与方法(即画法几何部分):主要介绍投影基本知识、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平面体的投影、曲面体的投影、组合体的投影、图样画法等,并实时穿插介绍各种几何元素及平面图形的AutoCAD绘制方法。削减立体表面交线和轴测图内容,去除那些不适合计算机绘图的简化画法,如对称图形、相同结构要素的简化画法等。

4.建筑施工图概述:介绍建筑施工图的形成,表达的内容,专业制图规定,同时介绍使用AutoCAD绘制建筑单体符号的方法(如轴线编号、标高符号等)。

5.建筑平面设计:介绍平面设计内容及方法,并结合建筑制图标准介绍TArch天正建筑软件绘制建筑平面图的方法。

6.建筑立面设计:介绍立面设计内容及方法,并结合制图标准介绍利用TArch和AutoCAD软件,生成并细化立面图。

7.建筑剖面设计:介绍剖面设计内容及方法,并结合制图标准介绍利用TArch和AutoCAD软件,生成并细化剖面图。

8.建筑构造设计:介绍细部构造设计内容及方法,并结合制图标准介绍利用TArch和AutoCAD软件,完善平、立、剖及详图。

9.课程综合练习:中小型民用建筑方案设计及出图,系列施工图识读。

(二)立体化教材建设

基于课程内容的调整,考虑到仍然使用原有的独立教材已经不合时宜,必须进行新的综合性教材开发。又由于教学研究和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继承精华同时调整舍弃不足的过程,教材建设应顺应这个规律,在兼顾到市场效应的同时,分几个阶段逐步进行和完善。

篇6

关键词:建筑构造;实践性教学;网络化教学

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施工工艺的出现,对应用性本科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可供选用的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于时代的需求。就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发展而言,适应新形势下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建筑构造课程的特点

建筑构造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与建筑结构、建筑材料以及建筑施工技术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建筑物各构件间相互搭接的原理与方法;建筑物一般的装修类型和构造做法;同时注意建筑物必须满足防潮、防水、隔热、保温、隔声和防震等功能需求。

建筑构造课程与施工现场密不可分,实践性强,学生缺少相关的感性认识,与其他的专业课相比较,显得很枯燥,造成学习上的困难。另外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开课较早,内容繁多,再加上一些节点构造图,对于专业知识知之甚少的学生来讲,入门确实不易,教学难度很大。

二、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建筑构造课程与工程实际联系密切,随着课程内容的深入,学生需要将课本上所学的内容与施工现场所看到的构配件相对应,加强感性认识,加深对构造做法的理解。然而在教学计划指定时,将建筑构造课程设置为纯理论课程,在讲授的过程中,造成重理论轻实践。

(2)教材内容陈旧

随着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一些传统的构造做法逐渐被淘汰。尽管教材不断新编、并补充新的内容。但是新编教材需要时间,导致新编教材的内容与工程实际脱节。例如实际施工中已经淘汰的实心粘土砖、水刷石地面、湿挂石材幕墙的做法以及木窗、木门的构造做法在教材中任占主导。然而,如新的构造做法如绿色建筑、环保建筑、智能建筑未被及时的补充收录。再加上建筑行业的建筑规范和规则条例不断更新出台,教材中出现的规范要求与施工现场实际采用的有明显差异。导致学生还未走出校门,所接触的专业知识已经落后于社会的实际发展水平。

三、适应新要求,建筑构造教学方法改革的新措施

〈1〉加强建筑构造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带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参观教学,把施工场地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对于理解和消化专业课知识有积极的作用。例如在填充墙和构造柱的施工过程中,将课堂搬到在建的图书馆施工现场,学生通过观察现场施工,获得感性认识,并结合具体问题,积极进行思考。在楼梯教学中,学生上课的教室就是最好的例子,依据已有的楼梯外观,先让学生自己绘制楼梯的平面图、剖面图,然后讲解楼梯的基本组成、楼梯设计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具体措施。在屋顶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带到高楼层处俯视裙房屋顶,讲解屋顶的排水方式以及有组织排水屋面的排水原理。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建立建筑构造模型实验室供学生观摩。将常见的基础构造、地下室构造、墙身构造、隔墙、地面及墙面装修、顶棚装修等常见的构造制作成实物模型,陈列出来,以供学生随时参观学习。实物模型缩短课堂教学与工程实践的距离,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和理解能力。

结合课堂讲授的知识,指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调查和完成构造课作业,作业布置采用多种形式,无论是现场调研还是平时的制图作业,明确提出参观和汇报要求,将学生以单元划分,利用课余时间,结合建筑实例大量实地调查、分别拍出各种不同的图片,并配以相关的构造设计,用多媒体形式完成相关的调研报告,再进行集中讨论与讲评。加深学生对建筑构配件及节点构造做法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处处留心的职业习惯。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增强学生兴趣和主动性,使复杂的理论知识直观化、简明化的同时,也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2〉PPT教学模式的再升级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设备不断催生出新的构造形式。如果教学模式陈旧、知识滞后于现实发展,将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所以教学过程中需要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互联网提供图、文、声、像等直观信息,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多媒体教学增加了课堂的知识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课堂上加强了实践性教学。

由于现场教学不易找到与教学同步的工地,所以难以实现。因此教师可以采取把现场搬进教室的做法,即教师可以到建筑工地拍摄相关的照片和录像,收集影像资料,通过筛选和整理形成系统的教学资料,在课堂上演示。

四、加强构造课与设计课的对接

建筑构造课程与建筑设计课程联系紧密,通过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来提高建筑构造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在课程设计周或毕业设计时,要求学生以建筑设计作业为基础,完成多层住宅或中小学教学楼的施工图设计, 掌握建筑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绘制方法。使学生建立起节点详图应与设计对应的关系,在不断深入和完善设计的过程中,建立起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模式,从中体会到掌握建筑构造知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建筑设计中主动解决构造问题。通过设计,培养学生对构造理论的综合运用能力,加深理解建筑方案与构造及技术之间的关系。

五、结语

建筑构造课程特殊的课程性质,决定了与建筑实际密不可分,只有不断的更新教学思路和方法,补充和完善新的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将施工现场引入课堂等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思路,使学生尽早摆脱单纯听讲、被动学习的局面,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和讨论的主动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岳鹏,赵西平. 技术新形势下建筑构造课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 1).

[2]唐丽,乔晓燕.对建筑学专业基础课程教改的思考―《以建筑构造》课程为例[J].中外建筑,2012(2).

篇7

关键词:课程整合;学生主体;驾证式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106-03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开始探索课程整合化的教学模式,我们结合高职院校“为企业培养生产一线的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从职业岗位需要、行业要求和学生可持续发展需求考虑,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的要求,针对理论学习以“必须、够用”为主的原则,来探讨《建筑识图与构造》和《土建CAD》这两门课程的课程整合化教学。

高职院校《建筑识图与构造》与《土建CAD》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识图与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机绘图的能力而设置的。两门课程具有较多的共同性,且存在着较为严密的先修后续关系。如果将两门课程整合成一门课程,不仅能突破课程的系统性,强调所涉及到知识的实用性原则,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实施两门课程的整合也是当今课堂上建筑识图方面教学发展的趋势。

现就我院目前这两门课程的教学现状,谈谈《建筑识图与构造》和《土建CAD》课程的整合问题。

一、《建筑识图与构造》与《土建CAD》课程教学现状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下称我院)的建筑工程技术系、建筑工程管理系的多个专业早已开设《建筑识图与构造》和《土建CAD》课程,但一直把《建筑识图与构造》与《土建CAD》当作两门独立的课程来教学,分别由不同的老师讲授,两门课程间隔一个学期。把这两门关系密切的课程分割开来,虽然增加了课时,但课堂教学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究其原因,采用此种模式教学主要缺点有三方面。首先,所学过的相关制图基本理论不能与《土建CAD》有效结合起来运用。学生在学习《土建CAD》进行上机练习时,可能因淡忘相关制图规范所绘出来的图纸不符合标准要求,如《土建CAD》中绘图的初步设置中有文字尺寸标注样式、图框和线型比例等内容都需要有一定的《建筑识图与构造》的相关基础知识。其次,本部分课程内容的学习不容易衔接起来。以《土建CAD》为例,教师如果仅仅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地讲解各个CAD命令和各个参数的设置,对本门课程中各个命令进行单独讲解,导致学生在上机练习CAD命令时,虽然掌握了逐个的命令,但是将命令具体应用到实际的工程中还是比较困难,绘图中还是会出现措手不及的现象。又如:《建筑识图与构造》与《土建CAD》两门课程的学习相隔相间过长,较大一部分学生在之后学习《土建CAD》时已经忘记了绘制施工图时的一般步骤和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各个部分位置的相互关系,如门、窗、阳台等在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中应该如何对应如何表达,尤其是在剖面图的绘制中各个部件的尺寸容易出差错,这个问题对空间想象能力稍差的学生较为严重,因而要让他们绘出一整栋建筑物的平立剖面图,就显得非常吃力,学生学习的兴趣也逐渐变淡,从而造成课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中的各种技能出现脱节的现象;再则,更有甚者,部分学生把《建筑识图与构造》和《土建CAD》看成两门毫不相关的课程,而没有考虑到《土建CAD》是和《建筑识图与构造》中的手工绘图属于同一种绘图手段,只是CAD绘图要求我们在具备了比较扎实的制图的理论基础之后才能使用,两者所使用的绘图工具有所不同。

二、《建筑识图与构造》与《土建CAD》整合教学方法探讨

(一)教学内容整合

由于《建筑识图与构造》是《土建CAD》的基础,识图与构造学习的扎实与否直接关系到CAD绘图的速度与效果。针对我院两门课程分开独立上课并由不同的专业老师代课和目前这两门课程的现状,笔者认为对两门课程进行教学内容上的整合是可行的,即第一部分以《建筑识图与构造》的内容为主体,结合CAD的教学,第二部分主要是整套施工图的识读,辅以CAD图纸的抄绘。具体来说,将《土建CAD》的相关知识有机的融入到《建筑识图与构造》的各个章节进行讲授,合理有序地安排原来这两门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点。

为更加有效地实施《建筑识图与构造》和《土建CAD》的课程整合,根据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建筑识图与构造》和《土建CAD》两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目前我院这两门课程的教学现状,将两门课程结合后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分为两个阶段是比较可取的,即基础知识学习阶段、综合运用与能力提升阶段。

1、基础知识学习阶段

基础知识学习阶段主要涉及到的是制图上的入门知识,着重讲授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的原理及各章节的概念以及CAD课程涉及到的相关命令和制图过程涉及到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等,着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如在《建筑识图与构造》和《土建CAD》课程中,关于制图的基本知识这部分内容都涉及到了国家制图标准中有关图幅、图框、字体、比例、图线线形线宽、尺寸标注等内容。这部分知识在《建筑识图与构造》中是绘制标准施工图样的依据和基础,在《土建CAD》课程中要求能够准确设置相关参数,以便在绘图中灵活应用。所以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把这两者进行结合,在讲完图幅、图框、字体、比例、尺寸标注等制图所必须具备的基础以后,要求学生用CAD绘图命令设置这些参数,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际动手操作。这样在巩固所学制图知识的同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计算机绘图中,既加深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点的印象,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下面以CAD制图中的尺寸标注样式的设置为例进行阐述。在《建筑识图与构造》这门课程中用多媒体在教室学习完尺寸标注的四要素(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文本、尺寸起止符号)及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和相关要求及注意事项后,如图1的关系。给定一幅CAD图,要求学生立即上机进行尺寸标注的样式设置,如图2所示:

学生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参数,对照预览窗口中尺寸相关参数的变化进行逐图一修改,通过这个步骤,可以较大程度地减少学生因遗忘相关标准而无法设置出理想的标注样式,使得最终标注出的图形更加美观,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综合运用与能力提升阶段

此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识读与绘制专业建筑施工图的阶段。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对制图规范与CAD基本绘图命令与操作方法已掌握的情况下,要求学生会应用所学《建筑识图与构造》和《土建CAD》知识在识读图纸的基础上完成建筑施工图的绘制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阶段。本部分可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即采用一整套图纸,如教学楼、办公楼等的建筑施工图(包括图纸目录、建筑施工总说明、门窗表、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大样详图等),在《建筑识图与构造》这门课程中完成建筑施工图的识图与分析后,以实训周的形式让学生首先手绘出该套施工图,掌握了平立剖详图中所要表示的内容及各个构造部分的参数后,再用CAD软件完成整套图纸的绘制,以手绘与CAD图纸共同作为学生综合训练的成果上交。这样学生在体验了手工绘图的艰辛和用CAD绘制的高质量后,增加他们对学习这两门课程的兴趣。这样做不仅能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学生的读绘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最终达到锤炼学生在制图方面技能的目标。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整合

实施《建筑识图与构造》与《土建CAD》课程的整合,需要我们对传统的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即利用现代化计算机绘图技术,针对整合后以《建筑识图与构造》为主体结构的知识体系采用对应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具体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参考表1。

表1整合后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12具体思路教学方法12任务驱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12讲练结合,合理分配每堂课讲解与练习的时间,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接受课堂知识,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根据教学内容安排,每个教学任务同步编制实训任务书和指导书,体现出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12对于有些章节的内容,例如图纸会审环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一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屏幕录像教学法12这是课堂教学的再现,也是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所在,对于一部分在课堂上没及时跟上教师思路的学生,可以通过回放屏幕录像来进一步学习。启发引导法1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索,达到培养学生自学其他相关软件的能力,如天正、探索者、PKPM结构设计等软件。教学手段121.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机房安装苏亚星多媒体教学软件,采用单人单机的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课堂教学管理。

2.开展建筑识图与绘图的学生技能大比武。

3. 开展“全国CAD技能等级考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表2整合后的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12各项内容12各项所

占比例

(%)12总成

(分)12优点驾证式考核12理论考核12平时德

育考核12课堂提问1210出勤考核1210作业完成12101230期末理

论考核12识图、CAD基础、建筑构造所涉及到的知识笔试1250CAD常用命令与编辑机试1220127012100

分12注重学生的平时德育考核,并在综合成绩中占一定比例,提高学生平时学习主动性,期末采用笔试与上机闭卷考试,加强理论的同时也体现对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查。技能考核12平时手绘建筑图成绩1240综合实训周手绘与CAD绘制的整套施工图成绩1230CAD期末上机成绩123012100

篇8

关键词:节能工程;监督体系;施工控制;质量验收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民用建筑数量日益增加,人们在追求高品质建筑的同时,对民用建筑的节能效果的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质量控制是建筑节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其控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节能效果的发挥。《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颁布实施后,明确规定了民用建筑节能施工的控制和监督工作,为建筑节能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施工质量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本文从施工前期、材料准备、施工过程及质量验收等阶段探讨了节能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以期提高施工控制质量水平,从而建筑出高品质的节能建筑。

1 建筑节能施工质量监督依据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自施行以来,确立了民用建筑节能的管理和监督主体,强化了有关各方的法律责任,为推进民用建筑节能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和有效的监管手段。虽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在编制之初,并没有将建筑节能列为分部工程之一,但随着《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以下简称《规范》)的颁布出台,建筑节能工程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分部工程,《规范》第1.0.5条就以强制性条文的形式明确规定:“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应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

2 建筑节能施工主要环节的质量控制

对于建筑节能施工的监督,主要的质量监督重点一般是放在以下4个主要方面:施工准备、材料检验、施工过程控制和质量验收。

2.1 准备阶段的监督

2.1.1 设计文件

建筑节能施工质量监督与管理的依据性文件包括: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技术标准、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法律法规及规章、规范性文件。

设计单位编制的建筑节能施工设计文件是确立建筑节能质量的基础文件,当建筑节能设计文件经图审合格之后就具备了法定效力,其主要内容包括:设计施工图、引用的标准图集,以及经过合法程序出具的设计图变更文件等。

2.1.2 节能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编制的节能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包括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节能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编制的节能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是建筑节能施工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对设计单位编制的建筑节能施工设计文件的一次再深化,施工单位编制的节能施工组织设计文件质量高低也会对节能施工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2.1.3 节能施工监理文件

监理单位编制的建筑节能施工监理文件包括:单位工程监理大纲或监理规划、建筑节能专项监理实施细则。监理单位组织编制的监理大纲或监理规划是建筑节能施工监理管理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对设计单位编制的建筑节能施工设计文件和施工单位编制的节能专项施工方案的一次质量管理细化;监理单位编制的节能施工质量监理方案能对节能施工质量起到控制作用。

2.1.4 施工企业资质的监督

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施工资质管理制度是一种入门管理。建筑业企业的资质是根据其拥有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的建筑工程业绩等条件申请获得的。注册资本数量、专业人员素质等是可变的东西,并不具有长期的稳定性;而技术装备则是固定的工具,其作用之大小取决于前面几项可变要素的具体情况。

2.1.5 对设计和施工的创新管理

在建筑节能工程中提倡大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这是建筑节能发展方向,无论是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还是材料设备供应单位都应该积极支持,并在节能工程施工中做好相应的配合工作。

2.2 对材料和设备的控制

2.2.1 材料与设备检验程序

进入施工现场用于建筑节能工程的材料和设备需要履行检查验收程序,经相关监督方(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的验收确认,形成相应的验收记录,并纳入工程技术档案之中。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实施的抽样复验和见证取样送检,需要把握这两个环节:一是检验批数量和检验项目要满足规范规定的要求,防止批量不足或检验项目短缺;二是严格控制先施工后复验的情况。由于一些材料检验周期较长,因此,对于这类材料的复验需及早送检,以免现场出现待工情况或者复试结果未出来就进行现场大面积施工的情况。

2.2.2 材料与设备进场质量控制要点

对进入施工现场用于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材料和设备,检查和验收需要注意控制以下几个环节:

1)材料进场前的控制。选择材料时,对候选建筑节能材料严格按相关标准审核其出厂合格证及相关性能检测报告、定型产品和成套技术的型式检验报告,凡报告检测项目不全或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不予选用。

2)材料进场时的控制。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核查,其主要内容包括:出厂合格证、中文说明书及相关性能检测报告;定型产品和成套技术应有型式检验报告、进口材料和设备应按规定进行出入境商品检验;对材料实物检查验收内容包括:材料的品种、规格、包装、外观和尺寸等。检查合格之后,根据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对材料复验项目现场抽样,见证委托送检,检测合格且检测项目齐全后方可使用。

3)注意对有禁限要求材料的把关,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与淘汰的材料和设备;建筑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的规定,不得对室内外环境造成污染;建筑节能工程使用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和阻燃处理。

4)一些省、市和地区对建筑节能材料实行备案登记制度,该制度的主要内容有:材料供应商应当经本区域建筑节能材料备案登记,进货时查验防伪打印件《建筑节能材料备案登记核验单》原件;建设单位在购买节能材料前可以查验和了解其质量诚信状况及相应的不良记录,并优先选用行业质量诚信优胜企业的产品。

2.3 施工过程的控制

2.3.1 现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人员培训

1)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中第A.0.1条要求,施工现场需要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质量责任制、分包管理制度、工程质量检验制度,进行人员培训、技术交底及施工技术标准配备等一系列工作。

2)设计单位要与施工单位进行相互沟通。施工图纸的会审与技术交底是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建筑节能施工意图和关键环节是通过这个平台进行释义和沟通理解的。

3)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对具体从事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作业班组和具体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必要的实际操作培训。

2.3.2 施工过程重点环节的把关

1)重视样板试验工作。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前,对于采用相同建筑节能设计的房间和构造做法,应在现场采用相同材料和工艺制作样板间或样板件,经有关各方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样板实验需要花费一点时间,但非常必要,每个工程项目所处的地理环节和气候条件不一样,需要根据具体环境和条件进行材料试配和工艺安排,以试验数据说话,调整施工参数;同时还应该认真听取和征求设计单位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样板引路,取得成功经验之后再进行大面积的推广施工,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

2)节能施工需要合理进行工期安排。正确处理好工期、质量、成本的关系,保证建筑节能各层的工艺间歇(特别是保温层施工前要尽量达到墙体干燥),合理安排工期,确保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此外,施工作业环境和条件应注意控制,节能保温材料不宜在雨雪天气中露天施工。

3)施工难点的控制。在建筑节能施工中,对冷桥部位的处理一直是一个施工难点,特别是对于南方雨水丰富地区,矛盾尤为突出。例如,对建筑节能外墙保温的保温板系统施工,大面积部位的厚度和做法一般能够得到重视和保证,但对于外窗周边、飘窗顶底板、架空层顶板、敞开式楼梯间墙体等部位,常常是出现遗漏和不做的现象,这类问题在近期进行的部、省、市的建筑节能专项检查中较普遍存在。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施工麻烦,忽略了对对冷桥部位的保温隔热处理;另一方面是在南方地区确实存在这些保温节点容易出现渗漏、开裂等质量通病。

围护结构冷桥部位的保温构造设置是为了阻止热量过多散失,《民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GJ32/J19-2006第5.1.3条中规定:“外墙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隔热断桥和保温措施”;第5.1.4条规定:“窗口外侧四周墙面应按设计要求进行保温处理。”因此,对保温和防渗这两个难点问题,在质量控制上需要把握孰重孰轻,在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进行细化,处理的原则有:一是在严格执行《规范》的前提下进行保温与渗水的关系分析,在设计方案上进行综合考虑;二是要细化建筑节能节点的设计深度,在设计图纸中明确标明冷桥部位处理的做法和区域;三是做好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要将工程实物冷桥部位施工形成专项处理方案,制定有针对性的通病防治施工措施,加以防范。

表1 验收内容、参验人员以及质量验收合格条件

2.4 质量验收

2.4.1 质量验收的划分

建筑节能工程是单位建筑工程的一个分部,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中将一个单位工程划分为9个分部工程,而在后颁布实施的《规范》第3.4.1条规定:建筑节能工程为单位建筑工程的一个分部工程。因此,可以认为,建筑节能分部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的第10个分部工程。

建筑节能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较大时,可以将其划分为若干个检验批进行验收。节能分项或检验批无法划分时可由建设、监理、施工等各方协商进行。

2.4.2 验收程序及要求

1)验收程序,如图1所示。

图1 建筑节能工程验收程序

2)工程验收

根据《规范》第15章的内容,建筑节能按照检验批、分项工程和分部工程进行验收,具体的验收内容、参验人员以及质量验收合格条件将按《规范》的相关条款的内容进行归纳,形成表1,以方便对照查阅。

2.4.3 节能施工资料的整理与汇集

1)建筑节能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验收应单独填写验收记录,节能验收资料应单独组卷。

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资料需及时收集与整理。根据所在省、市建设主管部分的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竣工资料内容,统一使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竣工资料。建筑节能施工管理资料应单独组卷,与工程实物同步;杜绝后补或造假,避免不同步。

3 结语

综上所述,全面实施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不仅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且对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设单位应加强现阶段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监督工作,坚决贯彻《规范》的内容,并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监督工作模式,以确保建筑工程节能效果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篇9

《液压与气动技术 第2版》/定价:22.00元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按照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思想,结合教育部新世纪课题《高职高专教育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在广泛吸取与借鉴近年来高职高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本书主要介绍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液压元件、液压辅件、气动元件、气动辅件的结构和使用、常见的故障与排除;液压与气动系统基本回路、常见的故障及排除,以及液压与气动系统的设计方法。

针对高职高专教学的特点,本书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在基本理论部分特别强调一些重要基本概念的物理意义。全书以液压传动为主线,力求做到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紧密结合,强调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书中列举了大量实例,充分体现了理论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突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还介绍了一些新元件,如新型气缸等。

《机械制图 第3版》/定价:28.00元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制图基本知识,机械制图基本技能,点、线、面的画法,立体图的画法,两立体图相交的相贯线,轴测图,组合体,图样画法,标准件与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计算机绘图等。

13069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全国高职高专艺术类规划教材

《色彩风景》/衣国庆等编著/出版时间:2008年12月/定价:42.00元/ISBN:978-7-112-10178-8

本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对风景绘画的发展过程以及在整个绘画发展史上对风景艺术影响较大的部分艺术流派作了简要的介绍;第二章对油画、水粉、水彩、和现代材料等一些美术材料和技法作了分类的介绍;第三章由自然风景为突破点重点介绍了色彩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自然风景来认识色彩;第四章是以自然风景为线索对形式美法则的介绍;第五章是大师作品和色彩写生习作、创作的作品赏析,通过欣赏来加深对色彩的理解。

《色彩》/文健等编著/出版时间:2008年12月/定价:45.00元/ISBN:978-7-112-10055-2

本书是全国高职高专艺术类规划教材的色彩静物部分,内容简单实用,分为色彩基础知识、水粉静物、快速设计色彩训练、学生色彩作品店评、名家色彩作品赏析等章节,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训练,训练项目分模块、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针对高职高专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将传统的水粉静物练习与快速设计色彩练习相结合,使基础课更好的为专业课服务。

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建筑力学》(第二版)/张曦编著/出版时间:2009年3月/定价:35.00元/ISBN:978-7-112-10509-1

本书编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按“够用为度”的原则,在保证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够用的基础上,注重实际应用及实际计算。本书内容紧凑、深入浅出,理论叙述清楚、概念明确、计算简捷直观。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建筑施工、建筑工程管理、道路与桥梁、市政工程建设等专业的建筑力学教材,也可作为土建工程类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13070

电子工业出版社

《雷达系统分析与设计》(MATLAB版)(第二版)/陈志杰等总译/472页/出版时间:2008年10月/ISBN:978-7-121-07118-8

本书描述了雷达截面、极化、匹配滤波器和雷达模糊函数及雷达波传播的最新进展,并给出了PRN码,多径和折射、高距离分辨率、杂波和MIT处理的有关内容。本书附带的MATLAB7.0代码程序可用于雷达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成像与先进雷达技术基础》/[美]Roger J.Sullivan著/324页/出版时间:2009年1月/ISBN:978-7-121-07784-5

本书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雷达基础,包括雷达简介、雷达系统、外部环境因素对雷达系统的影响、雷达信号处理基础、角度测量等;第二部分为成像雷达,包括成像雷达简介、合成孔径雷达、SAR/ISAR数字图像合成及应用、SAR/ISAR图像目标识别等;第三部分为脉冲多普勒和MTI雷达,重点研究脉冲多普勒雷达及其机载雷达动目标监测;第四部分为雷达技术专题,涵盖了空-时自适应处理、双站和低截获概率雷达、气象雷达和地面穿透雷达等先进雷达体制和信号处理技术。

《GPS原理与接收机设计》/谢钢著/436页/出版时间:2009年7月/ISBN:978-7-121-09077-6

本书系统、透彻地阐述了GPS及其接收机设计的各项相关内容,包括GPS信号结构、时空坐标系、测量值、定位原理、卡尔曼滤波、接收机的射频前端、信号捕获和信号跟踪。此外,本书还介绍了差分精密定位、GPS与惯性导航的组合和地图匹配三方面GPS应用技术,并对多路径、电磁干扰、互相关干扰、高灵敏度GPS、辅助GPS等关键课题做了论述。

《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入门、提高、开发、拓展全攻略》(含DVD光盘)/郭天祥编著/544页/出版时间:2009年1月/ISBN:978-7-121-07893-4

本书共分5篇,分别为入门篇、内外部资源操作篇、提高篇、实战篇和拓展篇。书中大部分内容均来自科研工作及教学实践,许多C语言代码可以直接应用到工程项目中。本书配套光盘提供13讲近30学时的教学视频和本书实例代码,可使读者更快更好地掌握单片机知识和应用技能。本书作者还可提供与本书配套的单片机实验板。 1307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高职高专机电类系列教材

《现代制造技术专业英语》

刘小芹主编/16开/定价:22.00元/ISBN:978-7-5609-5133-1

本书介绍了近年来推广的快速原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智能机器人等先进制造技术内容,以及模具、汽车、环境保护等工业技术等内容,不仅强化了英语,而且调整了工程实践知识,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行业动态、培养学习兴趣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书全部章节采用问题导入式、部分课文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工作具体任务学习。全书内容在宽度和深度上循序渐进、删繁就简,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熟悉专业文章、工程资料和操作手册的英文表达,并积累一定数量的专业词汇,培养阅读和应用制造技术原文资料的能力。

篇10

关键词:燃气管道工程;施工管理;安全

1前言

随着国内城市燃气的快速发展、供气范围的不断扩大、用户数量的增长,与燃气有关的各类风险因素不断增加,施工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燃气事故屡有发生,且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事件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一状况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为确保施工安全,燃气企业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现场管理、财务管理和技术管理。其中技术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安全。燃气工程施工的专业性较强,有其专业特点,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技术管理工作。根据我们近几年的施工经验,严格遵守这些规程和要求,实际上有时难以做到。这样就会给燃气工程的施工带来一些问题,如技术标准不明确,施工记录、技术档案不健全。施工期的技术管理直接影响着使用期的技术管理和生产操作,因此在工程施工中一定要加强施工期的管理。

2 燃气管道施工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

2.1 施工单位的资质、能力不容乐观

城市燃气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大量的燃气管道建设工程,这些燃气管道工程的单项工程数量多而投资小,工程地点分散,施工的进度、工期要求紧,建设单位(燃气经营单位)供应主材,施工队伍只包清工,利润空问小,对资质高、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的施工单位缺乏吸引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施工单位资质、能力的要求,降低了燃气管道施工的准入门槛,导致了部分资质低、能力差的施工队伍进来,甚至有些施工队伍就是一个包工头带几个农民工,挂靠相应单位的资质。他们人员素质差,技术水平低,机械设备旧且差,不能满足燃气管道工程建设的需求。还有一部分施工队伍是燃气经营单位的下属企业,这些企业一般管理松散,施工人员不思进取,管理水平较低。

2.2 建设单位对施工缺乏有效、系统、全面的管理

燃气企业作为城市公用事业的特许经营企业,在一定程度和一定区域上具有垄断性,市场竞争对手的缺乏和特许经营的特殊性导致了企业管理水平的低下和高素质人才的缺乏。特别是对于工程施工和技术管理,很多企业都是一个盲区,没有专业的施工管理队伍和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有些企业即使有部分管理和技术人员,也因制度、机制不完善而使燃气管道施工的管理还处于粗放型管理阶段,没有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质量、安全等监督保障制度,在施工管理上有时甚至用行政管理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制度朝令夕改,导致施工管理混乱,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2.3 第三方监管的缺失和监督不力

很多城市的燃气工程建设,特别是庭院管网的建设,由于建设规模大小不一,很多工程达不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强制监理规模,也不在建筑法规定的招投标范围之内,在建设部门也无工程备案,导致工程的施工过程无建设、监理、质监、安监等部门介入监督,而作为普通用户的居民、业主对燃气专业施工知识相对缺乏,更谈不上监管;即使有部分投资较大的燃气管道工程,经过了招投标的程序,实施了工程监理,但由于燃气工程实施监理的时间不长,燃气专业的监理工程师相对缺乏,监理人员在知识、专业素质、经验等方面还不够成熟,部分监理单位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在实际施工监理过程中常用其他专业的监理工程师代替燃气专业的监理,不能完全保证燃气管道的施工需要。所以说燃气工程的质量监控很多都处于真空或半真空状态,燃气工程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队伍自身实力水平和燃气企业的自控能力。

3解决办法和应采取的措施

3.1 加强燃气施工队伍的选择和管理

在施工队伍选择过程中,加强对施工单位资质、能力等方面的审查,注意其是否具备施工所需资质、设备、机具,是否具备相关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审查施工操作人员是否全部持证上岗,是否人与证相符,也要注重施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的业绩,尤其要看是否有燃气管道工程的施工业绩,杜绝施工单位将工程进行转包、分包或者挂靠施工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适当扩大施工队伍的选择范围,跨地域进行选择,把真正有能力的施工队伍纳入进来。

对于实力较强的燃气施工队伍,应通过签订施工合同,建立相对固定的长期合作关系,纳入燃气经营单位的统一管理。这样的施工队伍人员相对稳定、对燃气经营单位的管理也容易接受和乐于遵从,加上施工合同的保证,能确保他们有稳定的工程收入,使这些燃气施工单位的管理者在人员培训、设备机具的投入上舍得花钱,保证这些有经验的安装队伍、安装人员能够长期服务于燃气施工,这对工程的施工是一个很好的保障。

对于建设单位下属的施工企业要通过严格监管,建立一套适当的约束、激励机制、管理方法,促使其提高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

3.2 加强燃气经营企业内部管理队伍和制度建设

对于公司内部,应成立专业的施工管理机构,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养。通过层层选拔,让真正有专业特长,懂技术、会管理、敢于负责的人员担当重任,满足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保证有一支高效的施工管理队伍,使燃气管道施工能够更专业;对于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要选择敢于负责,勇于奉献的高素质人员,不断提高他们个人的业务能力,定期进行燃气设计、施工标准规范的学习、培训和交流;对燃气管道的设计、材料选择、沟槽开挖、防腐处理、管线焊接、管道铺设、打压气密性试验、吹扫和竣工验收等关键工序要有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标准和要求,且要明确责任人,确保燃气管道达到国家燃气安装的质量标准。

3.3 加强工程建设监理的监督管理,完善规范施工验收管理

有条件的燃气经营单位可以通过招投标,选择一家有资质、有经验的监理单位参与进来,也可以让燃气经营单位自己的设计部门(或技术部门)参与施工工程监督管理,参照建筑工程的管理经验,加强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严格审批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技术、安全文明等施工措施,并督促施工单位按规范和已审批方案施工,认真做好每道工序的原始记录,旁站监理和施工管理人员予以现场检查、签认,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反映,会同设计、监理等相关部门一起解决。对已竣工的工程按规范要求由施工、监理、设计、运行维护接收等部门共同参与进行验收,必要时也可让用户参与监督测评。通过反馈、考核,促进施工队伍强管理和服务,只有多部门、多渠道、多方面的共同管理,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和用户满意。

4 结语

要搞好燃气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就要在了解本行业的基础上,掌握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根据不同阶段的施工特点,采取不同的技术管理方法。燃气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建设质量。因此,燃气施工单位一定要加强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工作,使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系统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潘晋峰.浅谈燃气管道工程的施工管理[J].山西建筑,2010,33:221-222.

[2]金寰.现代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1:81.

[3]刘琛,刘启兵.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应力分析及养护[J].科学之友(下旬),2011.

[4]杨金胜.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