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绘画课程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0-23 17:26: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绘画课程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绘画课程的建议

篇1

关键词:小学英语 对话教学 基本环节 活动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a)-0172-01

英语是一种语言交流工具,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传授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对话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阅读课相比,对话课版块小,话题集中,其设计模式主要是围绕话题展开的。教师首先要明确对话的教学目标,把握好重、难点,针对重、难点创设真实的情景呈现新语言,让学生在这种真实的情景中去理解新语言、感悟新语言。在解决了重点句子,突破难点句子之后,要进行必要的机械操练,让学生会读、会说新句型。然后逐步转入有意义的操练,让学生运用新学到的句型进行真实的交际。教师要设计语言活动链,在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接一个的任务活动中,分层解决各个新语言点。

对话课课堂教学基本环节

(1)Preparation

复习、热身

(2)Presentation

新知呈现

(3)Practice

操练巩固

(4)Production

拓展应用

(5)Homework

家庭作业

对话课课堂教学环节:

1 复习热身

热身环节是一堂课的序幕,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听、说、玩、演、唱等方式完成对旧知的复习和巩固,为新知的学习作好铺垫。热身活动建议:目的性要强,不能蜻蜓点水,流于形式,要做到扎实到位。热身复体上有以下几种形式:

(1)唱歌曲、说歌谣热身。在课前播放歌曲目的是,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所选歌曲要为本节课目标服务或与本单元内容相关。(2)TPR热身。这种听听做做活动学生很喜欢,能激活学生大脑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听做活动中自然地复习旧知。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Let’s do部分。(3)Free talk热身。课前教师开展几分钟的自由会话,在每日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对旧知进行复习,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4)游戏热身。游戏中的学生是自由放松的,当然,应根据教学内容来考虑游戏的形式,讲求游戏的实际意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热身复习中要注意:时间简短,效率要高,形式简单,参与面广。

2 新知呈现

呈现环节是会话教学的主干也是每节课的重中之重。教师应尽量创设真实的交际情景,增强语言实践的真实感,并遵循“先听说,后运用”的原则。建议采取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呈现新知:(1)利用实物。实物是连接英语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桥梁,教师通过描述实物、围绕实物展开对话等活动能帮助学生将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学习水果、文具等课中的会话部分,教师都可以充分利用实物对学生进行对话训练。(2)利用图片、电教设备等。如:周末活动、谈论居室、谈论家庭成员、四季等。如PEP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My new room,学习in,on,under等词的用法时,我们就可以利用电脑课件呈现小球出现在盒子的不同位置,帮学生理解这些词的用法,正确说出语言Theball is in/on/under the box。(3)利用简笔画。简笔画可以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甚至是各个课型。教师用寥寥数笔,简单的线条,就能画出要教学的内容,生动形象,能很好地吸引学生,这是图片、实物等媒体所不能替代的。(4)模拟文本情境。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将某些真实的情景搬入课堂,但却能模拟真实的情景,创设真实自然的语言情景。如PEP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Howmuch is it?学习购物用语,教师就可以利用一个领结,戴在领子上,扮作售货员,教室立即就变成了商店,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进行交际,俨然是一个购物的情景。

在呈现环节还要注意以下两点:(1)合理拆分对话内容。对于信息量大的会话,教师要合理地拆分内容。遵循先易后难、先重点句型后辅助语句、先学后练、先分后合的原则进行教学。(2)注重把握整体情景。每篇对话都有一个完整的情节,教师教学时要让学生整体理解和把握内容人手,用话题这一主线把对话中的语言知识串连起来。

3 操练巩固

小学生虽然记忆力强、记得快但遗忘得也快,呈现新知后,应及时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句型。操练巩固又分为机械操练和意义操练两部分。

(1)教师领读。新知学完后,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表达,要进行机械操练,重点是仿照重复对话中的重点句,给学生示范领读,学生跟读,这种仿照应该是大量的和多次重复,要达到学生听懂、会说基本句型的目的。要注意机械操练的顺序是由整体到个人逐渐分层进行的。(2)听音正音。让学生跟课文录音读对话,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这是对学生语音、语调的一个强化训练,长时间的坚持听音模仿,可以纠正学生在发音上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3)角色表演。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课本对话内容,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意义操练方式。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模仿文本,做替换练习。

操练巩固环节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操练涉及到的学生的范围要大。(2)操练的形式要多样。(3)操练时要尽量利用身边的资源。(4)操练中的课堂评价要有指导性。

4 拓展应用

拓展运用是对知识运用的一种反映,也是对学生是否能进行真实交际的检验。在这一环节,教师通常要给学生设定一个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对话来完成。拓展应用的方式大体有:调查应用、创设语境表演、联系实际拓展提高等方式。教师应善于以教材为核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谈论与学生有关的事物、经历、爱好、思想和情感等,拓展巩固学科内容,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5 家庭作业

在任务型的教学活动中,布置作业不再机械刻板,而是作为一个延伸步骤,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诸如信息的调查,资料的收集、甚至与笔友互相答疑通信等等。设计课外作业的指导思想是:不刻意于光怪陆离,着眼于切实可行。总之,对话教学的课型,作为教师关键要根据教学目标把握重、难点句型,通过创设情景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操练语言的机会,巧妙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技巧,提高会话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高校水彩画;教学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234-01

一、水彩画在我国高校的发展

水彩画是以透明画法来完成画面的形体塑造,是一种具有世界性的画种,引进到中国已有近三百年历史。20世纪初,水彩画作为“色彩”课的一项内容进入中国的普通教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形势的发展。中国水彩画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不论是参与的人数,还是在全国的影响力及创作形式,都在不断的增强和丰富,由于创作群体的努力,中国水彩画的表现形式和内容都更加广泛。

二、我国高校的水彩画教学特点

我国各地高校水彩教学在绘画风格上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各具千秋。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水彩画比较重视技法学习,师承影响比较明显,不同教师教授出来的学生绘画风格大不一样。虽然我国各地高校水彩教学在绘画风格有所不同,但对水彩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与传授还是一致的,只是在创作训练以及难度较高的课程上才特别明显。

三、高校水彩画教学的现状

(一)水彩画教学滞后的表现

首先是教学观念的滞后。水彩画自传入中国之后,前辈艺术家们在其中融入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元素,这是值得我们充分学习的。但我们却沉溺于将其与民族传统绘画相结合,对新技法、新材料却无动于衷。其次是教学过程的僵化。学校教学仍然延续着传统的从写生、临摹到创作的过程,很多学生有时候面对一些景物时有着强烈的绘画欲望和创作冲动,却没有胆量下笔,这种畏首畏尾的创作心态直接影响了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最后是教学评价的单一。目前,我们都缺少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和体系,很多学生存在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自身所具有的优点也得不到肯定,致使学生对自身的绘画水平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地域差别造成水彩绘画教育风格差别

因为我国高校水彩画教师的数量有限,他们大多集中于全国的几个区域,受到地域的影响,他们的创作也呈现出强烈的地方性特征,不同时代的不同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绘画风格也是大不相同的。这种因地区差异所体现出的绘画风格的差异,本是水彩画丰富表现力的一种体现,但是由于各个地域和学校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使得几种风格不能充分融合, 学生的创作视野也受到了限制。

(三)师资分配不平衡

前文中提到,目前我国水彩画教师的数量还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问题,很多高校并没有专职的水彩画教师,很多教师只是水彩画的爱好者,或者是自学成才,没有接受过正统的水彩画教育,势必导致教学质量的落后。一些文化发达的地区,高校相对集中,聚集了一些优秀的水彩画教师,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更愿意在这些地区从事研究和创作,从而陷入了一种不平衡的恶性循环中。

三、高校水彩画教学的建议

(一)适当调整专业课课程结构

增加创作课程的课时量,改变基础教学阶段单纯写生的课程结构,在每学期的专业基础教学课程中增加一定比例的创作课程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创作性思维,学习创作方法,积累创作经验,同时也为后期的毕业创作打好基础。

(二)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目标

适当借助心理干预手段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发现人生动力进而把握好专业学习方向、确立职业目标、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依照精神分析心理学派艺术观点,绘画的程式化集中反映出绘画者生命力、创造力的衰微。解决学生的此类问题虽不是此阶段美术教学的直接任务,但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在这方面的素养和意识能使学生获得至关重要的成长机会这也是就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三)更新教育观念

高校水彩画教学体系革新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更新教育观念,观念决定了体制的生命。这里阐述的更新并不是完全摒弃现有的教学体制,而是对原有的教学方法重新解读。中国画创作讲究“意在笔先”、“胸有成竹”,体现了艺术创作中“意”的重要性,水彩画创作同样如此。因此,我们的水彩画教学应该在更大程度上探索如何让学生在水彩画创作中学会动脑筋,使作品能真正体现对艺术、人生、社会的思索,让学生能够通过作品中的形象真正体现出个人独特的艺术精神观念。

篇3

本学期,我也搞了一次调查,把绘画里面的内容调整增加卡通动漫画为主要内容,调查对象也是一至六年级学生,每年组随机抽出学生各为20名共120名,调查结果看,喜欢手工课的占30%,卡通动漫画为主的绘画课的有65%,喜欢欣赏课的还是只有5%。

现在我们进入的是互联网后时代,尤其手机性能增加后,单纯的漫画娱乐不仅仅是图片了,现在变成了会动的,会说话的并且对网络依赖和需求越来越大。从而促进了动漫从业者众多,漫画和商业结合产生经济效应更加显著。目前看杂志漫画营销、书籍漫画营销、音像漫画营销、动画漫画营销等多种漫画营销形式。是什么使卡通是成为当今社会为青少年儿童,乃至一部分成年人所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

因为,从技法上说,卡通动漫以其夸张多变,线条流畅。从内容上说,所包含的形式要比通常意义上的漫画还要广泛,强调讽刺、机智和幽默,可附加或无需文字说明。现在看来卡通图的内容更越来越广泛了,尤其进年来以日本为代表的卡通画,更是在形式与内容上突破了历史的束缚。

从时代的需求上看,从现代生活的需求上看,从更多的孩子喜欢卡通这一现象上看,从卡通画的技巧技法初步成型上看,卡通画进入小学美术课堂,势在必行。中国人需要的不是日本文化卡通的快餐,中国更不仅仅需要西方欧美“猫和老鼠式”的甜点,中国需要的是自己的美食。怎么办,不能简单地说是抵制外来的文化侵略,更重要的是要提防不良的精神侵袭。

现在国内卡通及动漫专业社会需求量的增大,传统的“学院画”派专业毕业生就业与“现代新生”卡通及动漫专业毕业生比,差距很大。因为,卡通及动漫类的人才需求是现代美术的又一特点。有需求就有供给,存在即合理。我个人笃定地认为把卡通画引进小学美术教学当中势在必行。

就卡通动漫画进入小学绘画课堂,本人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从儿童年纪及心理角度设置好教材。卡通画与年纪和社会流行有很多的关系。比如:我国目前的《喜洋洋与灰太狼》国外经典的《猫和老鼠》等经典动画其内容深入儿童的心理。《熊出没》是中国元素在卡通画中应该更多的作品,中国的文化和传统习俗是我们的历史,也是每一个龙有传人深植灵魂的烙印,如果我们不从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发展自己的卡通,那么随着时间的延长,随着年纪增长和心理成熟,我们还有几个会记得自己是龙的传人。因此个人建议,年纪小的以千奇百怪的动物和科幻人物橹鳎比如筒笔画《西游记》人物。年纪大一点的儿童,增加更加细腻绘画内容,进一步提高绘画难度等等。

第二:增设卡通人物及动物的喜怒哀乐等外在表情临摹。西方“学院派”的素描人物画对于小学生难度太高,没有大量的基础很难完成一幅画的临摹。而卡通画很随意,少年儿童在课堂上“成画率”是很高的。个人建议,小学阶段一定要把卡通人物及动物的“喜、怒、哀、乐”等外在表现为内容的临摹做为重点,因为卡通画外在表现内容要比传统的“学院派”素描外在人物表情更让儿童接受。我个人认为,对“喜、怒、哀、乐”等外在表现为内容的临摹,他能增加儿童少年对人物内心的观察,从教学中,我明显感觉到儿童在随着自己所绘画人物外在表情中得到极大的心理快乐。比如:他们正在绘画一个天真可喜的人物,会从他们的眼中看到爱心,看到欢乐。他们正画一个大笑的人物,他们会跟着悄悄地笑。他们正画一个阴险人物时,心情也会跟着绘画人物一起变化。他们从人物中找到感觉,从画的仙境中寻找灵性的东西,从画的黑暗中寻找到光明。这么多年,我辅导过很多少年儿童素描绘画,这个阶段他们很难将人物的外在表情临摹下来,很长时间画不出一幅画,他们会对绘画产生厌烦,从心理上排斥。因此,本人建议在小学阶段尽量开展卡通画。

第三:把画与故事衔接好。卡通画配上少量的文字,如诗配画,故事配画。以故事的形式展开一个新的天地,这也是过去的美术教学无法开展的新形式。我们可以先在美术兴趣小组先搞一些实验,先编写故事,后由学生自己配画。人物由自己来设定,我个人认为,这种形式的美术教学一开展起来,会收到一想不到的好的结果。

篇4

数字绘画是在传统绘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绘画艺术,其种类有模拟传统绘画的数字手绘、动漫、插画、广告设计等,应用领域广泛,数字绘画的研究最多三十年的历史,而运用到我国的美术教育实践中也就近几年的事情,从2002年出版的人美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可以看出电脑绘画已经成为小学生必学的绘画方法,但囿于硬件(计算机、手绘板等)和软件(专职美术教师)上的不足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这套教材逐步被没有电脑绘画课的浙美版教材所取代,但无论如何这种新媒介已经进入了美术教育领域,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数字绘画”教学是未来美术教学的发展方向。数字绘画通过虚拟技术实现对绘画艺术品效果的模拟,能为美术课堂教学提供更便捷的方式。数字绘画在语言技法和形式上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作为艺术表现的新兴媒体,数字绘画作为新的艺术形式,不但能为传统的美术课堂解难,同时,其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它能给传统的美术教育带来新的活力。

二、“数字绘画”课堂的教学实验分析及策略建议

(一)一次“数字水粉画课堂”技法的适应性分析和实验。有幸的是2010年9月我校配备了完善的硬件设施Wacom手绘板CTF-430,绘图软件ArtRage2.5,笔者以本校区四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一年的实验性教学研究,实践归纳行之有效的数字绘画教学方法,最终目标是在学生经验与教材融合的前提下探究适合小学生数字绘画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几点“数字绘画”课堂教学的策略建议:1.教学理念的确立是方向――由“数字鼠绘”转变成“数字手绘”。2.教学师资的转变是保证――专业教师指导教学,提升数字绘画作品的审美。3.教学内容的制定是基础――重新安排教材,进行主题式单元整合教学。4.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关键――课堂教学可行性方法探究策略。

三、对“数字绘画”课堂教学模式的讨论与思考

(一)作业评估与课程反馈

衡量“实验性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通过学生作业可以看出,学生普遍掌握了数字技术应用于绘画的能力,大部分学生的造型、色调、创意有明显提高。学生通过探索数字技术在绘画领域的应用,掌握了数字绘画这一艺术创作的新方法,提高了运用数字技术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他们的绘画水平在平时的造型课上也有了很大进步。

(二)学生的适应性调查数据――检验“数字绘画”课堂教学可行性的重要指标。从调查表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数字绘画美术教学的认同度更高,被调查者都对这种教学方式较喜欢,只有极少数选择“没意见”。这是因为他们的年龄层次决定了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学生中绝大多数都比较认可这种新的教学手段。在案例和调查中可以看出,数字艺术有更生动逼真的画面展示效果,使教学内容、品质更为提高,数字绘画模拟美术绘画,作为新课程资源来辅助美术教学,确实是极为可行的教学模式。

(三)“创意”为先,“特效”为辅――把握正确的评价原则是“数字绘画”教学的灵魂。“数字绘画”创作要注意保持学生个性,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风格,不轻易否定学生各种尝试。作品强调情感表现和绘画性,避免技术化、程式化、无情感的作品。可结合其他技法制作综合绘画,教师提供相关协助。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强调技术为艺术所用,强调数字绘画的绘画性,强调绘画语言的探索,注重作品情感的表现。避免把作品画成装饰画或特效摄影。

四、“数字绘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普及的价值及成效

(一)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数字模拟美术绘画的功能颇具应用价值,可以增强教师美术专业能力,同时激发美术教师的创造性能力,他们在不断尝试中寻找方法和规律,寻找不同工具的特点,寻找工具之间重新组合所创造的模拟传统绘画工具的手绘效果。它和传统教学方式各自发挥其长处,数字技术的功能如此强大,就应以丰富、逼真与生动的特点,扮演好辅助美术教学的角色。将数字处理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

(二)改革传统的“教”与“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从多角度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不断研究更易于学生接受的数字绘画教学方式。通过网上数字展厅展出学生的绘画作品,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激励更多学生的创作欲望。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字绘画的教学和学习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可以使每个学生学有所乐,画有所乐。但是我们应该明白不管是数字绘画还是传统的绘画,在教学目标上是没有冲突的,也不是一定要分出优劣来。

五、结语

数字绘画基于“现代化媒体艺术”的思想理念,是传统艺术适应数字时代的方式之一。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数字绘画的教学,此课题研究也得到了某区“某首席教师工作室”的支持并展开了一系列的教学研讨活动。众所周知,美术课程是美术人才培养的基石,作为全新数字高速发展的新世纪的教师只有紧跟时代、与时俱进、努力创新和运用先进的现代的教育技术,才能完成培养综合型美术实用人才的任务。

篇5

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出生在敦煌,小时随父母迁移到青海,初中毕业时以当地最高的美术分数考上拉萨的艺术院校,中榜的作品是凭着记忆画了一幅《蒙娜丽莎的微笑》,很勇敢的冲击了一张白纸。成为了她与绘画的缘起。

如今她定居拉萨,只是有课程才来到我们居住的繁华都市。在拉萨艺术学院,她学习免唐派唐卡绘画,熟识藏密唐卡传统绘制,一再被古老的灵性启迪和艺术疗愈能量感动。后机缘巧合,整合出藏密唐卡和曼陀罗艺术的能量连结。

近期她在北京卿芳堂自然疗法学院做曼陀罗绘画课程,才让我们得以采访到她并一窥曼陀罗的真意。原来,曼陀罗是梵文 Mandala的音译。犹如禅宗里沉思冥想的视觉工具,它在一个圆里呈现出宇宙的秩序,表达真实的潜意识,内省的经验,特别的心灵图案,使人能够全神贯注地观照本我。

据说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在遭遇生命瓶颈期时,辞去教职而专注于曼陀罗的绘画与记录,他发现,原来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分裂的,以至于我们需要“曼陀罗”让它整合起来――透过精密的图腾、坛场能量、几何中的体结构奥秘,以及色彩的力量,可以连结我们内在的圆满

力,创造强有力的能量圈。

BQ:说曼陀罗是极为有趣的探索内在和回归源头的方式,可具体怎么操作?它和普通绘画有什么区别?

X:在曼陀罗中,你会明白。你是你的创作,你是你潜意识的创作,如果我们在源头加入积极正向的信念,并且不断在创作里加深,生命的味道就会慢慢品味出来,你也更加能够去了解到自己内在是怎么运作的,你随着直觉选出来的每个颜色背后都有一种语言,告诉你当下的喜怒哀乐。曼陀罗与普通绘画的最大区别是,绘画常常想要模拟复制出眼见为实的世界,曼陀罗没有实像,少很多执著,存在于暗示里,它是抽象的色彩流动,它不是你深思熟虑,不是你模仿而来,是自发的独一无二的被画出来的。所以,在画曼陀罗之前,觉察自己、觉察身体、觉察呼吸,万缘放下脑海空的感受是最重要的,这是拥有静心品质的绘画过程。

BQ:这个课程是否更适合孩子?

X:孩子们画的曼陀罗是非常美妙的,完全是天然纯净,本性的涂鸦,他们只需要被鼓励,享受创作的过程就够了。但是对于青少年,曼陀罗的深度启示倒是个非常不错的探寻未知的自己和自己情绪的工具。

BQ:课程是一次性的吗?还是分开的?

X:这个课程总共有两部分,在初级阶段的部分,我们会学习有主题的绘制曼陀罗,图案和色彩完全来自于自发的内在表达。这个部分帮助你进入心灵的创造力源泉,你会知道怎么在曼陀罗里表达你的情绪。同时引导你在自己身体层面做体察。进阶里,会有更多的静心冥想部分进入,这要求有绘制过曼陀罗经验的人参加,因为会往更深潜意识里探寻,所以在身体和心灵层面要有所准备。

BQ:曼陀罗可以理解为是视觉的冥想吗?

X:是的。整合之后的曼陀罗可以让我们沉思默想。因为它拥有宇宙秩序与和谐频率。

BQ:在曼陀罗课程中大家经常说能量这个词,请问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词的?对于匆忙的现代社会中的人来说,我们应该怎样感知能量?

X:能量就是频率波动。比如我们对一个陌生人的各种感觉,看见开花的树的感觉……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环境做无形无相的频率连接。某一刻,安静下来,观照自己,是感知能量的第一步。

BQ:个人能量和宇宙能量该如何理解、分辨和感知?

X:它是活的气,流动的生命,你知道一滴水的味道就会知道整个海洋,人和宇宙就是一滴水和大海的关系。

BQ:有人说灵修只是高压生活下的一种游戏而已,其实很难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你个人怎么看这一观点?怎样才能将灵修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呢?

X:现实生活已经令我们“忘我”了。灵修只是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才对,不需要被分开,他们不被分开才是应该有的样子。我并不赞同单纯的提出“灵修”这个词,容易让人接不着地气,所谓灵修不过是过着平凡的日子活在每个当下,能够留意自己的起心动念,调整身 心状态,当你的喜悦感出来了,就是对世界回报的开始。

BQ:看到课程介绍上说,课程还将结合古老的传统东方智慧,加入星象、塔罗、灵性部落舞蹈及活在当下的自如疗愈方式。请问,曼陀罗和星象、塔罗等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说是一种自如疗愈方式?

X:随着每个人对曼陀罗的深入,慢慢地,你会看见你所有经历过的故成特别的经验和印象隐藏在你的潜意识里,而你会画出来,这仿佛在果实成熟之前的那粒种子,那粒种子就是因,往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果,因为承受是有形的力量,理解为什么发生这样的问题,带来对问题的思考是意义所在,占星术和塔罗刚好可以在一个空间里帮助我们寻找那个种子,那个因,打开我们对生命更高层面的理解,这份包容性一旦发生,很多承受痛苦的果自然而然会被接受和尊重,因而被释放掉。没有深度的洞察就没有真正的疗愈。

BQ:你怎么看待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压力?真的有那么多的疗愈需求吗?

X: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环境和压力带来的最大障碍是让我们失去与自己在一起的那个神圣空间。我们几乎没有时间能够留意自己的呼吸、留意自己的感觉、留意自己真正的需要和不需要,纵然已经拥有的那部分也令我们不知所措,很难得能喜悦的接受自己的存在。仿佛肉身走太远,必须停一停,等待灵魂跟上来。很多人只是发现了这个问题,然后开始寻找答案,自然的去做回归自己心灵的事而已。

BQ:看到你之前还学习过免唐派唐卡绘画。这很新奇。请你大概介绍一下,那是怎样的一种经历和体验?它对于你后来进行曼陀罗绘画有哪些启发?

X:我在 16岁不到的年纪就进入了大学,我读的是初中生特招艺术班。在学校很长的一段时间是学习各类艺术技法,直到你确定你爱上了那个技法而去专门研修,这是我跟唐卡艺术的结缘。教授我们唐卡的老师都是传统严谨的人,在绘画里修行,每一笔都细腻的表达着对更高的神圣美好品性的赞美。那段岁月里的暮鼓晨钟,熏香研色,动笔之前调心静气,画面在我记忆里扎根,这种特殊的绘画感受给予我强大的宁静安定感。在拉萨十几年的光阴里,沉淀出我对于艺术疗愈心灵的感悟,我慢慢理解到一颗心如何在图案里安住于喜悦。我开始阅读颜色表达出来的感情,图案表达出来的意味,我常常变成那个颜色和形状,去体会不同的震动频率,感受每一个色彩拥有的特殊能量,我相信在身体、情绪,及灵魂方面,色彩和光可以进行精微的整合疗愈。

BQ:在你心中的灵修老师是谁?

X:我的灵修老师可能是一只灵动的小鸟儿、一朵美丽的花、明朗笑颜、感动的泪水、自发的舞蹈……它在所有能读到爱和温暖的地方,都能触动我对存在的感恩和敬重。因为受惠于此而做一个传递这份感动的人就是灵修老师。

BQ:你观察,中国现在的灵修处在怎样一种状态?

X:当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改善自己生命品质的时候,这份需要本身就会春意盎然,大自然的田野里,土壤最具包容性,它允许花朵,也允许野草和荆棘,都在生长。

BQ:对刚开始接触灵修的人,你会给怎样的建议?

X:这个很难建议,因为每个人都会依自己的因缘而动。我只会给灵修的老师们建议,时时自省发心,不在于你离月亮有多远,而在于你的手指有没有指到月亮,方向对了,踏出第一步,第二步就在脚下,每个人都拥有不可思议的潜力。

事实上,在灵修领域包含着非常多的内容和层次。除了瑜伽、苏菲、禅宗这些我们常常听说的比较

艰深的以外,我们还有很多更加通俗的、简化的灵修方法。在很多时候,这些方法和一些体疗结合起来,成为现代人在忙碌的社会生活之外减压放松、舒缓压力和发现真我体验的一些方式。这里我们介绍几种灵修体验课程和方法。或许,我们可以在这些课程里经历一种对自我完全不同的体验。

蝶・冥想瑜伽课程

在怀柔青山绿水环绕中进行的全封闭式课程,花儿老师及其全家静修三年培育出的超级纯净能量场,不仅没有能量损失,反而会以幂次方增强能量。在课程中,你将在各种强力的昆达里尼瑜伽(昆达里尼:埋藏于人体内的灵性能量)、印度灵性动态静心瑜伽和独特的蝶瑜伽整合动功中,唤醒你体内的昆达里尼灵性能量,恢复身体的感知力和觉知力,让身体重获原始的活力和生命力!

身体觉察与情绪释放疗愈

你曾注意你是住在一个什么样的身体里吗?你好奇你为什么总是驼背提不起精神或者你的肩颈总是很沉重吗?你知道为什么你的腰总是很酸痛、眼睛很疲劳、头部很胀痛吗?身体不同部位产生种种疼痛不适的讯息都有专属的情绪议题,在这次工作坊中,我们会以呼吸、能量按摩、意像冥想、色彩花精、绘画等不同焦点方式,接触身体、探索心理、疗愈内在,将困扰我们身体的情绪、压抑,疼痛全然的释放,重新安住在一个自然稳定的身体里。

水晶排列疗愈课程

篇6

所谓“申请协商式评价”,是指学校从各自的实际出发,依据自主制定的发展目标、规划、项目和措施,努力改进,形成一定规模、效益和特色后,在每学年末,向教委相关科室提交书面申请,由教委相关科室人员和有关专家深入学校调研,协商能否进行特色认定,之后通过“走进学校”活动将成果予以展示的一种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旨在促进学校的自主发展,形成特色品牌。几年来,平谷区教委共对10 所学校进行了“申请协商式评价”,听课100 余节次,听报告20 余场次,参与干部教师达1600 余人次。

本文仅以对平谷区大兴庄的评价过程为例,简述“申请协商式评价”的基本程序。

一、学校自评,提出书面申请

竞技体育、花样跳绳是大兴庄中心小学的传统项目,一直在全区保持优势。学区创编花样跳绳50 余种,学校先后被定为区级田径基地、花样跳绳基地,并多次参加市级比赛与表演,取得优异成绩。2003 年,学校经过认真分析研究,依据本校师资优势,又确定将书法、绘画项目作为学校特色,使其成为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的新的突破口。

伴随着课改的深入,学校继续规范花样跳绳、书法、绘画教学,并将其纳入校本课程,编写了《竞技体育123》、《花样跳绳》、《书法》和《绘画》等校本教材,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构建了监控评价体系。

区教委小教科在随机视导中,对学校的上述工作给予了肯定,提出了改进意见。在此基础上,学校的花样跳绳、书法、绘画教育逐步形成了特色。

2005 年,学校向教委提出了书面申请,提交了全面反映上述情况的主题报告、管理制度、标志性成果(证书和作品),邀请教委予以评价。

二、小教科与小教研联合到校视导

1. 全面了解情况,获得第一手资料

(1)听取学校校长工作汇报。了解学校几年来发挥竞技体育、花样跳绳等传统项目优势的情况、取得的成绩以及对今后工作的思考等,并针对师资保障、课程管理制度体系建设、课程质量保障措施等实质性问题,与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深入探讨。

(2)对干部、教师、学生进行随机访谈。对副校长、教务主任、学科教研组长等进行访谈,了解学校不同管理层在制度建设、课程管理等方面的相关要求,在师资培训方面的具体活动内容及效果;了解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设班级文化、改进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以及实施评价、展示、激励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与方法;对不同条件的家庭对学生的支持程度进行深入了解。

(3)查阅学校档案资料。如有关校本课程建设的师资培训制度、校本教研制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以及相关的评价奖励制度;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和师资培训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及相应的检查评价记录,学校编印的校本教材等。

(4)验证标志性成果。观看了学校楼道、办公室、教室、展室内的师生优秀作品,验证了学校几年来师生的获奖证书等标志性成果。

总之,通过多种方式,全面获取了学校在发挥花样跳绳、书画特色,加强校本课程建设等方面的信息。

2. 现场情况反馈

评价组成员对学校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并从学生形成性作品的保存,学校建立作品评价、展示、交流机制,各班教室环境布置,寻求家长支持等方面,对存在的问题、需要完善的地方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学校对此予以认同,力求进一步改进完善。

3. 认定通过,决定向全区展示成果

评审组经过合议,一致认为学校已形成办学特色,教学成果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效益,决定通过“走进学校”的方式, 面向全区展示该校的成果,请学校拿出展示活动方案。

三、专家到校具体协商指导

1. 协商展示方案

学校提出如下想法:在校园内进行百人书画展示,时间可否在次年5 月;为突出校本课程特色,全方位展示校本课程成果,可否区别于已往观摩学科课的安排方式,在展示期间不再安排其他学科课;可否增加学生花样跳绳表演,并对每项展示进行讲解;在教学楼的楼道、办公室、教室安装100 个画框,展示师生作品。评审组对学校提出的申请予以肯定,对校本教材的修订以及展示活动的时间、方式、人数提出了建议,并达成共识。

2. 审定学校主题报告

学校提供了以《以书画教育为突破口,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搭建舞台》为题的报告。评审组认为, 学校的竞技体育、花样跳绳、书法绘画都已纳入校本课程,为体现全面性,可将报告题目改为《开发艺体校本课程,创建学校特色品牌》。针对报告部分标题不清晰、内容有交叉等问题提出了修改意见,建议重点阐述监督、评价、激励机制,加强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内容。

3. 巡视学校环境

巡视校园、楼道、班级、办公室环境,提出在环境布置上要有层次性:校园橱窗展示学校聘请校外辅导员开展相关培训活动的图片、学生的高水平作品,楼道内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各班利用室外展板定期展示班级学生的优秀作品,教室内展示栏每天展示更换学生的新作品;用师生书画作品布置办公室、专用教室,创造浓厚的书画氛围等。

评审组在此之后又多次走进学校,帮助学校完善筹备工作。

篇7

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准则是坚持就业导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素描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基础课,无论是从课程建设方面,还是教学模式方面都亟需改革。传统的素描课程的教学重点是教会学生构图、透视、明暗关系等,不能将艺术设计各专业的特点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对基础素描课程进行改革,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为专业课程的W习打好基础。

高职院校素描课程所存在的问题

没有现成教材,教材的内容将课程理念很好地囊括在内,目前高职院校为师生提供的素描课程教材与普通高校的素描课程教材是一样的,还没有一套符合高职院校及高职学生特点的统一的教材。普通高校的素描课程教材对高职院校及学生来说,缺乏针对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无论是绘画水平还是整体素质水平都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水平较高的学生一般都会选择美术学院或者是普通高校继续深造,而高考失利,美术基础相对不佳的同学才会选择高职院校,许多学生在入校的时候是带有不同程度的消极情绪的,对未来缺乏清晰的规划,对待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基础课程的学习均缺乏积极性。

缺乏充足的教学时间,高职院校的特点之一是以就业导向为原则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学制三年,学生除去外出实习的时间,在校内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但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并不少。普通高校学制四年,第一年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绘画基础能力,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系统的学习素描课程。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课程学习的时间安排上是非常紧张的,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学校及教师也不得不减少素描课程的时间,将更多的经历放在了软件的学习操作上。

总是,素描作为基础课程,对职业院校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又具有重要意义,不可忽略,如何更好地解决现存的矛盾,这就需要对高职院校的素描课程进行有力改革,优化设计,使设计素描和学生所学专业有机结合,使设计素描真正能够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服务,只有学之有用,学生才会努力学用心学。

针对高职院校素描课程改革的建议

根据素描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大纲进行优化。对于设计素描与艺术素描两者的区别我们应有清晰的认识。首先,设计素描与艺术素描的教学目的是不同的,设计素描作为设计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主要为设计艺术来进行服务的,学生经过学习训练,可以培养其创造性与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学生在设计方面的能力;与设计素描不同的艺术素描,其作为基础课程开设的目的,旨在培养纯粹学习绘画的人才;其次,设计素描与艺术素描的教学目标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会有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也存在差异。学习设计素描与艺术素描在学习过程中,两者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方式也是截然不同的。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两者的观察方法不同;二是两者的表现方法不同;三是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设计素描与艺术素描之间也存在许多共同点,如何将设计素描与艺术素描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与把握,如何将素描与艺术设计的特点进行完美的结合,这都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认真钻研。掌握好设计素描与艺术素描不同的方向和目标。当然,我们还应认识到,高职院校设计专业对素描课程的要求与普通院校设计专业对素描课程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素描课程改革一定要把握高职院校学习时间短,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相对较差的特点,寻找新的出路,才能满足自己的实际需要,适应本校学生实际能力。

转移重点,因材施教。首先,教学内容应有改变,教师引导学生将学习、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当成模特,勤加练习。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具有动手能力较强的特点。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让学生明白其所学知识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将来可以带来丰厚回报,从另一个角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达到希望的教学目标。这样学生们的积极性自然就被调动起来,甚至同学之间在学习过程中也会产生相互竞争的意识,对学校开展各项教学管理工作也大有益处。让学生深刻领悟到,只有学好素描课程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将自己的设计理念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在工作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素描课程的学习不是一门能在短时间内看出成绩的课程,教师可以通过经济杠杆的原理提高学生的对学习素描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在教学方式上要以速写训练为主,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掌握最多的知识。以往传统素描课程的教学模式中,比较重视作品明暗光影质感等细节因素的展现。然而设计基础素描的侧重点是考虑其结构之间的关系,而不必关注作品在明暗质感等细节方面的因素。所以,我们在素描课程改革中提出教学模式以短期作业为主,要求学生只要画出物体的结构即可。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学好设计素描课程的实用意义及最终目的。

篇8

【关键词】高中美术;课程改革;有效性

1.当前高中美术教育的不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美术教育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观念的缺失。很多人都认为,美术就等同于绘画,甚至有些教师也这么认为,但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也就比较片面的,美术涉及的范围非常的广泛,而绘画只是美术教育当中的一部分。而高中美术教育,教学的重点主要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目前很多的美术教师都未准确的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第二,思维的局限。目前,对于高中美术教学,很多的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先画一幅作品作为示范,然后学生就跟着老师的作品进行观察模仿或者创新,但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传授学生绘画技巧,而是根据学生画好后进行点评,然后教师最为直观的判断是学生画得是否一样,正是这种思维的局限,才导致学生学习美术时的墨守成规,以致失去了他们自身思维发散、创造的能力,因此,很难实现新课改理念下的美术教育目标。

2.提高高中美术教育的措施

2.1转变美术教育理念。在传统的高中美术教育过程中,是学生围着老师在转,往往忽视学生自主精神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新课改理念提倡的是以人文本,注重学生自主精神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当前学生自身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加强引导和改变学生对美术的错误认识,同时教师也应对之前认为美术等于绘画的错误认识进行自我反省,要重新加强对美术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从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出发,先从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热情开始,以逐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1]。2.2完善美术评价体系。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对于绘画作品的评价,很多老师都是根据学生绘画相似度进行判断学生的水平,这种评价方式太过于片面,很容易对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造成一定的限制。因此,为了能够改变目前这种现状,教师应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不再是当方向的对学生作品进行判断,而是逐渐的向多元化评价,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还应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美术学习兴趣和热情,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2]。2.3加强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在以往的美术教育中,就非常的注重学生对美术感知力和美术技能熟练度的培养,但是随着新课改的到来,这些却远远不够。新课改要求美术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绘画技能,还要教会学生学会鉴赏美术,以培养他们的美术感知力。所以说,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授学生基本绘画技巧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绘画理论知识、艺术史以及艺术鉴赏方面内容的教育,以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美术综合能力。2.4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3]。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美术教育也应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往往都是交给学生现成的知识,学生跟着临摹就可以,这种教学方式太过于传统,缺乏创新。美术教育不仅是一种技能的沿袭,更是一种创造,学生在模仿教师或者其他作品时,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并将这种见解加入自己的美术创造中,以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这种创作是无意识的、随意性的创造。因此,在培养学生美术创新能力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自己加工,创作出一幅能够表达自己思想,并且具有意义的作品。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对美术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应从学生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采取有效的解决方式,才能更好的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作者:李金相 单位:内蒙古阿拉善盟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周荣.基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高中美术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4,(20):139.

篇9

专家研究发现,快乐的人们通常都有如下一些共同特点:乐观的世界观,亲密的家庭关系,善解人意,众多好友,坚信自己的人生有意义等等。

对于年轻手父母来说,最关键的问题产生了: “我如何做才能让宝宝拥有这些快乐的特质呢?”有些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完全接受宝宝的个性,不要试图按照父母的希望改造宝宝,比如说他是个文静的宝宝,爸爸妈妈就不要试图把他变成一个活泼的宝宝。父母应该关心宝宝的需求,重视宝宝的胆怯,用心倾听宝宝对你说的话。最为重要的是,一定要让宝宝从小就知道,父母是无条件地爱他。

以下列举的10个具体建议,可帮助父母找到合适的方法,引导宝宝将来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建议1――小动物带来的快乐

父母经常犹豫是否该让孩子饲养小动物,例如兔子、金鱼、小猫或小狗,因为饲养它们需要时间和精力。即使孩子保证自己会全力照料小动物,通常大部分工作还是要由父母来完成。不过,专家研究发现,花工夫饲养小动物是值得的。因为当孩子感到担忧或害怕时,小动物的陪伴会让他们更觉安心。孩子从饲养的小动物身上可以学到忠诚、共鸣、依恋等情感。专家还认为,通过饲养小动物,孩子学会体贴和照顾他人,感觉自己有价值,有成就感。

建议2――温馨的家是快乐的田园

建议把家变得更温馨,看来是个小问题,但对孩子而言,这却是很重要的。如果家里乱七八糟,孩子会不希望小朋友来家里玩。另外,井井有条的家会给孩子带来平和与满足。需要注意的是,温馨不代表干净过头,因为舒适才是快乐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干净过头只会给孩子带来束缚。

建议3――吃得开心可以更健康

作为成年人,父母会注意饮食健康和饮食习惯,但孩子通常没有这些概念。所以,父母要为孩子及早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包括全家一起用餐,选择健康营养的食物等等。

建议4――运动的感觉真棒

无数的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不仅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还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健康强壮、体力充沛会带给孩子良好的自我感觉,让孩子快乐。另外,对孩子来说,跑、跳、游泳、骑车等等体育运动本身就十分有趣,而这不恰恰就是快乐的源泉吗?

建议5――家庭传统意味着快乐“长久”

无论是每天共进晚餐,还是每年一起庆祝生日或节日,对一个家庭而言,没有什么比建立家庭传统更有价值的了。过春节时的饺子、鞭炮,或是过生日时的蛋糕、蜡烛,这些传统都十分重要,因为它们赋予孩子生活的意义,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教给孩子“长久”的含义。

同样珍贵的是每个家庭独特的小传统,例如每个周末全家外出晚餐,每个月末全家一起看一场儿童电影等等,这些熟悉而亲密的传统习惯会带给孩子强烈的安全感。

建议6――歌唱的鸟儿最快乐

人们常说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一点儿也不错。在古代,西方人坚信音乐可以医治一个人肉体和心灵的创伤。而在现代,儿童医学研究发现,给患病的孩子听他们喜爱的歌曲,可以减轻他们的疼痛症状。成年人也都有这样的经历,听一首好歌有时会让人精神振奋,身心舒展。而对孩子来说,每当全家一起唱一首他喜爱的儿童歌曲,他都会很快乐。

建议7――快乐也可以放大

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至少教给孩子两件事情。例如父母积极和孩子一起参加幼儿园的运动会,或者积极参与孩子的社区汇演,孩子会意识到父母对他的重视,这会大大增强他的自信心。同时。父母的参与也教给孩子“社会”的基本含义。它让孩子感到自己也是这个大社会的一部分,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它对别人作出贡献。专家研究还表明,奉献和快乐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让孩子参加社区大扫除,或是探视社区孤老,即使是幼儿也会从中发掘付出的快乐。

建议8――再见吧!负面评论

成人们时常对各种人与事进行评论,其中不乏负面的东西。例如,父母评论孩子幼儿园的园长很无能,或者儿童医院医生很马虎等等。父母也许不会意识到这些评论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但事实上,它们会让孩子渐渐丧失对周围人和环境的信任,从而失去安全感,而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是不会快乐的。父母应该让孩子觉得世界是美好的,而人们本质上都是好人。

建议9――兴趣爱好是永远的快乐

专家研究发现,全身心投入到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中,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快乐。对于孩子而言,培养他的兴趣爱好,例如集邮、绘画等,让他投入其中,会让他很快乐。但这里的投入并非指给孩子安排满满的绘画课程或者舞蹈练习等,因为那样只会让孩子失去兴趣,失去从中得到的快乐。而兴趣爱好也不一定是指某种技能,例如集邮、拼图等,它们并不是某种竞技,却同样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更能让孩子体会投入的快乐。

篇10

湖南省特教中专学校自1998年成立以来,工艺美术专业自此开始进行如何适应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探索之路。由于当时学校尚在起步阶段,办学规模小,教师、教学场地、实训设备等各方面的教学资源都极为短缺。但是就是在这种简陋的条件下,学校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在学生的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学校尝试开设了雕刻、泥塑、油画、电脑美术等课程,在课程之外进行了大量的企业实践,最后很多学生都进入了相关企业工作,还有些同学在工艺美术的专业道路上获得了不错的发展。

何青松:1998级工艺美术专业学生,肢体残疾,在校期间学习了雕刻、泥塑等课程成绩都很好,在企业实践环节中接触到了纸雕工艺,并深深的为这种艺术形式所吸引。毕业后先是进入了工艺品厂从事纸雕制作品的制作和生产,后来成立了个人工作室,专门从事纸雕的创作。

2000前后学校陆续设立了工艺美术、油画、电脑美术三个专业,在依然简陋的环境下实行教师、教室等教学资源共享的模式。工艺美术专业先后开设了木雕、纸雕、剪纸、泥塑、漆艺、编织等多门课程,并且积极与社会接触,与一些工艺美术生产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和优秀的作品。为了使学生的培养、课程的设置能更加的科学、合理,并持续发展,学校从2006年起在工艺美术、美术绘画、美术设计三个专业开始探索进行学分制改革,探索的重点是课程的设置。学分制实行之后,为了防止必修专业课程有可能产生的偏倚,也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兴趣,我们还开设了多门选修课。

余鑫:2005级美术绘画专业学生,听力残疾。从小家庭就对她进行了很好的艺术培养,热爱跳舞,美术基础也很扎实。由于我们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舞蹈专业,选择了在美术绘画专业就读。学校成立有舞蹈队,每天在舞蹈房有固定的练舞时间,也有很多的表演机会。学分制试行后,她以油画作为主修,选修舞蹈,既接受了专业的职业技能培养,又发展了自己的爱好,在舞蹈与绘画之间两方面取得很好的平衡。毕业后进入湖南一家艺术制品公司,现在深圳大芬油画村从事商业油画的绘制工作,同时在一家专门针对聋人进行艺术培训的艺术学校担任教师。工作后,多年舞蹈的练习也为她得到了额外的收获,公司里大大小小的活动总少不了她的身影。艺术在她的成才道路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2010年学校新校区落成,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层次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一年开始对教育教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初衷是想从工艺美术行业的角度上去探索适合残疾人就业的职业教育。工艺美术行业的门类很多,大部分行业是技术型的,它包括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基本上都是残疾人能够胜任的工作。经过对艺术行业的多次反复调查沟通,学校确立了继续保持发展较好的专业,分方向发展的目标。具体做法是强化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旨在促使学生打下牢固的专业基础,能适应职业技能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在强化和保持目前优势专业的前提下,分专业方向发展,一方面利于发展学生的不同特性,另一方面避免学生所学过多过杂而导致的学艺不精的现象发生。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设置应该根据培养目标、课程观、以及残疾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因此我们根据各发展方向各不相同的社会环境、发展状况,前景等设置了不同的专业课,但是无一例外的都指向动手能力的提升方面。

陶瓷艺术是中华民族最为辉煌的文化表征,作为最古老的手工艺术行业之一,陶瓷生产制作已存在了一千多年之久。在许多传统行业逐渐没落和式微的背景下,陶艺却以他独特的魅力重新焕发光彩。陶艺专业就是充分发挥因地制宜的思路而设置的专业,以教给残疾人一技之长和为陶瓷产业输送合格人才为宗旨,以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陶艺专业建设的整体思路是打造适合残疾人身心特点的特色艺术专业,培养实用、应用性人才,使本专业毕业的学生既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专业知识,又具有陶瓷造型、装饰等的设计与制作的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残疾人都适合学习陶瓷艺术,在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专业方面学校也进行了探索。很多残疾人求学之前从未接触过艺术,对各种艺术形式并不太了解,也不清楚哪个专业是适合自己的。学校因人而异进行专业选择引导和职业指导。有的学生对色彩比较敏感,有的学生发散性思维比较发达,有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因为每个同学的特点都不一样,每个同学适合学习和从事的专业也各不相同。从因材施教的理念出发,每一年新生进校后,通过第一个学期的素描、色彩等公共基础训练课程,在进入第二个学期开始的专业课程之前,学校都会组织学生进行测试以测试结果为参考,并与家长沟通,提出每个同学适合学习某一专业的建议。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学校希望培养出来的残疾学生既能较好的实现就业,又能在艺术的道路上持续发展,真正达到成才的目的。